信用卡精养技术

2025-0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用卡精养技术(精选4篇)

信用卡精养技术 篇1

(一)一、选择信用卡

信用卡提额度,银行是不会查询征信的,理论上讲是信用卡就可以提。最好养的卡为招商银行信用卡,其次股份制银行,最后为国有银行。不易提升额度的几点: 1、3个月内有逾期的,6个月内逾期天数超过30天的

2、分期金额过大的

3、本人名下几张同行共享额度信用卡的

4、套现严重的

5、取现过多的

6、最近被降额度的

7、信用卡上有车贷的

二、刷卡方法

(一)围绕一句话进行操作:让银行在无风险的情况下挣钱。

(二)无风险 即,你是正常行的消费,不是套现。以下为几种常见的风险:

1、单笔消费较高,通常上万。

2、月月都有大额消费,占固定额度的90%以上,然后同时多笔小额消费

3、每月都在高风险机上大额消费:有的持卡人为了避免自己的帐户被银行关注,经常在tx的时候选择不同的中介,不同的机。这种做法是徒劳的,信用卡tx中介手里的机器多数都被银联和发卡行重点监控,换机的做法只是从一个高风险换到另外一个高风险;

4、经常在批发类上大额消费:作为个人信用卡用户应该很少和批发类有交易,比如医院、学校、房地产商、车行等,在这些类别的机上消费银行是拿不到手续费的;

5、每月都在支付宝等网络支付平台大量充值,充值金额占所用信用卡额度90%以上。

很好理解,排除个别经济实力特强的持卡人,普通用户不太可能经常有数万的大额消费,要不怎么还?月月刷空的信用卡帐户很容易被银行关注,再加上有高风险消费或大量网付记录,这样的帐户十之八九都会被银行列为高风险帐户,说的难听一点,就是该持卡人在利用信用卡tx!

6、每月全额还款,还款后两、三天内就用完所有信用额度,比较的极端的在还款后几分钟内就刷成空卡了

(三)银行挣钱 即,你需要用高扣率的机器刷卡,偶尔取个现金、分个期

(四)以下为养卡注意事项

1、信用卡绑定借记卡,开通网银。

2、刷卡次数每月不低于20次,且为不同的机器。每天刷卡次数尽量不超过5次。

3、每月消费金额大于信用卡额度

4、消费时间根据商户的正常营业时间 5、1.25扣率刷卡次数与金额度占比不低于15%,0.38扣率刷卡次数与金额不高于50%,其余为0.78扣率机器

6、单笔金额要与商户交易情况基本相符

7、信用卡内保持可用额度不低于信用卡额度的10%

8、做点小额度的分期(可选)

三、提额度

(一)用卡情况良好,提额度就很简单。正常养卡3月内绝对可以提额度。有些银行如招商银行连续1周全部为1.25扣率刷卡,3.临时提额式

因过节、旅游、出差等短期需要增加额度,可申请提临时额度,会较易审批。4.抓住时机式提额

提额的时间也很重要。在账单日或者在卡刚刚刷爆的时候申请,最为有效。5.持续消费式提额

刷卡消费的帐单需连续3个月,中间不能断,即每月都要有消费。

四、注意事项

1、养卡信用卡总额度的百分之五,即为所需要的资金

2、做好只养一家银行的信用卡

3、一台机器最多用三个月

4、建议收费:养卡2%,提额度10%(1)养卡步骤:

首先把养的卡作为一个资深成功人士来看待,正常成功人士平时应该怎么消费呢?

首先他要经常在高档商场金银店买东西、中午要在高档餐厅吃饭、偶尔看个电影、拍个写真、淘宝购个物、家里有人看病去私人医院,平时修个车(成功人士必须有车),加个油,做个SPA。晚上去酒吧、KTV、洗浴中心消费,然后在宾馆休息。这是一个成功人士的正常轨迹。

只要消费完全符合正常成功人士的行为习惯,银行就监控不了你是养卡的!这样提额的成功率极大,一般一个月后即可提升高额度的临时!

建议:如养卡顺带为客户代还款,最好采用以下方法:(对客户有一定了解且有客户的身份证做保证)(2)注意事项:

中国银行卡打客服咨询如果近一年内申请过固定额度的,此卡最多只能提升临时额度(中国银行的固定额度固定一年提一次)

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交通银行的养卡良好后银行有时会主动给客户打电话提升固定额度,需注意!工商银行的额度不太好提,建议此卡少养。

(3)好养的卡排行为: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其他股份制银行、然后是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

注:建设银行提升的临时额度到期后一般需要养卡一周后才可以重新提临时、一定要安排好这个卡的养卡。建议信用卡有车贷分期、有逾期、被降过额度的慎重接单,按我多年经验此三类卡片很难提固定额度。(分期为车贷分期、有其他分期的提额度更好提)总之,精养卡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

提额总汇

信用卡精养技术 篇2

1 池塘条件

池塘既是养殖鱼类生活和生长的场所, 又是池中天然饵料生物生长繁育的场所。池塘条件的好坏, 对鱼类生长快慢、产量高低影响很大。因此, 池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 水源充足, 排灌方便。水源的水量充沛, 才可能有计划地进行投饵施肥, 利于鱼种的混放密养, 便于鱼池调节水量、控制水质、浮头急救, 保证生产安全。

(2) 水质良好, 无污染。

(3) 池水深度适当。一般以2~3m为宜, 过深、过浅均不好。过深, 水底水温低, 含氧量少, 不利于鱼类生长繁殖及饵料的投放;过浅, 没有足够的水体, 水面的利用率达不到应有的水平。

(4) 面积适中。精养鱼塘一般以0.3~1.3hm2为宜, 长、宽比2~3∶1。面积大, 则相对水体增加, 鱼的活动范围广, 受风力作用大, 池水易产生上下对流, 既增氧又调温, 还有利于有机质的加速分解, 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 利于鱼类的生长和增加放养量, 从而提高产量。

(5) 环境适宜。池塘周围应开阔, 无遮阳挡风的树木及建筑物。池塘一般以东西走向、长方形为好, 这样光照时间长, 有利于提高水温和浮游生物的繁殖。

(6) 池塘清理。影响鱼类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很多, 生产实践表明, 与鱼类最密切的因子主要是水体容积、温度、透明度、溶解气体、酸碱度、营养盐类、溶解有机质、饵料生物、病虫害、水的运动、土质等。因此, 池塘应该尽可能改善上述环境因子。措施有:一是清除杂物脏物。人工直接清除, 同时加强池塘整理堵漏补塌。二是除野 (凶猛鱼类、野杂鱼及螺、蚌等) 、杀灭病原体 (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及其宿主等有害生物) 。方法是采取药物消毒。目前常用生石灰带水清塘, 用量1 500~2 250kg/hm2, 池水须降至1m以内, 1周后试水放鱼。三是清除淤泥。清除过多淤泥, 增加水体, 改良水质, 淤泥厚度一般保持10~15cm。

2 鱼种放养

鱼种是成鱼生产的物质基础, 选好鱼种对提高产量至关重要。放养要求如下:

(1) 时间宜抓“早”字。尽量在水温较低、鱼类的活动能力较弱的季节放养, 这样在放养操作时鱼体不易受伤, 可降低其饲养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 鱼类还可以早服池、早开食, 从而延长生长期, 提高鱼产量。

(2) 品种对路抓“优”字。品种对路, 符合要求, 适宜本地养殖。

(3) 规格合适抓“全”字, 成鱼养殖的基本要求是实行多品种分层楼式放养和同品种不同规格塔式放养, 即上、中、下都有鱼, 大、中、小鱼俱全。这样巧妙地利用了各种鱼类的分层习性, 从而提高水体的利用率。同时, 由于各种鱼类的食性不同, 还充分发挥了各种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 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池塘中的各类饵料资源, 从而更有效地挖掘水体的生产潜力, 提高了池塘的效益。

(4) 密度适宜抓“准”字。根据饵肥丰歉、鱼类品种、鱼种规格、池塘条件及饲养水平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 (单位面积放养量) , 同时, 也要兼顾计划鱼产量来确定适宜的放养量。

(5) 鱼种质量抓“好”字。放养的鱼种力求无病无伤、体态丰满、色泽鲜嫩、大小整齐。放养前进行鱼体消毒。

(6) 鱼种搭配抓“适”字。池塘放养鱼类的种类多, 根据食性的不同可分为“肥水鱼”和“吃食鱼”。“肥水鱼”之间的比例:花鲢与白鲢为1∶4或1∶5。“吃食鱼”之间的比例:1kg草鱼种搭10cm左右的鳊鱼8~12尾;1kg青鱼种搭6.7~10.0cm的鲤鱼2~4尾。“吃食鱼”与“肥水鱼”之间的比例:主要根据池塘及饵肥条件确定, 一般肥源丰富以“肥水鱼”为主;天然饲草、螺丝等饵料及人工饵料充裕的地方以“吃食鱼”为主;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则可“吃食鱼”和“肥水鱼”并重。

3 养殖管理

3.1 施肥与投饵

采用混放密养的精养方法, 要使塘鱼得到较充足的食料而正常生长, 必须施足肥料以繁殖天然饲料生物和投喂人工饵料, 合理投饵施肥是高产稳产的最根本措施之一。

(1) 施肥主要是培养浮游生物以供花白鲢等食用。池塘施肥有2种情况:一是作基肥;二是作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追肥以有机肥与无机肥穿插使用, 以有机肥为主, 无机肥为辅。具体施肥量以每次施粪肥1 500~3 000kg/hm2为宜, 掌握量少勤施的原则;池水保持“肥、活、嫩、爽”, 透明度以25~40cm为佳。

(2) 投饵坚持实行“三看”、“四定”。“三看”即看水色、看天气、看鱼的吃食情况, 并进行综合分析, 确定投喂量;“四定”即定时、定位、定量、定质;投喂次数随季节而变化, 一般每天投喂2次, 上午9时和下午2时左右进行。高温季节是鱼生长旺季, 可喂3~4次, 最后1次以下午4时前吃完食为宜。每次投喂量以8成饱为好, 以保持鱼的旺盛食欲和提高饲料利用率, 减少浪费。投喂要均匀。饵料力求新鲜、适口、营养价值高。大力推广使用配合饲料, 提高饲料利用率, 以达到节约饲料、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3.2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要坚持“四勤”、“五防”, 即勤巡池、勤检查、勤打扫卫生和勤分析记录;防偷、防逃、防毒、防病和防泛塘。

在精养高产鱼池中, 由于放养密度高, 投饵施肥量大, 水中饵料生物丰富, 有机质不断分解, 耗氧因子较多且常常产生有害气体, 很容易发生鱼类浮头, 稍有疏忽即会发生泛塘, 造成严重损失。因此, 防止浮头与泛塘是日常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当遇到危险浮头时, 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以解救浮头, 防止泛塘。常用方法:一是立即开动增氧机;二是用大口径水泵水平冲水;三是使用凝聚剂 (食盐加黄土或明矾等) 全池泼洒, 澄清水质, 使池中的悬浮物质下沉, 减少耗氧因子。

4 成鱼起捕

黄颡鱼精养高产技术要点 篇3

1.池塘条件 精养高产鱼塘要求水源良好,排灌方便,面积1334 ~ 3335平方米(2 ~ 5亩),水深以1.5 ~ 2米为宜,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池底淤泥少。静水塘必须配增氧机。

放苗前7天排干池水,每667平方米(1亩)用100公斤生石灰清塘消毒。第3天注入新水,并用“901鱼虫净”杀灭水蜈蚣、蝌蚪等敌害,提高黄颡鱼苗种成活率。

2.鱼苗放养 鄱阳湖地区人工繁殖的黄颡鱼苗,6月上旬可达1.5厘米,最好在水泥池或小土池中暂养10天,达3厘米左右的夏花规格再下塘。暂养期间主要投喂红虫和鱼肉糜,后期拌喂粉状配合饲料。放养量视池塘条件和饲料保障程度而定,一般放养量每667平方米可达5000 ~ 8000尾。正常情况下,经120 ~ 150天饲养,尾重可达100 ~ 150克的商品规格,667平方米水面单产500 ~ 800公斤。黄颡鱼性情温驯,抢食能力弱,不宜配养其他吃食性鱼类。从调节水质、合理利用天然饵料出发,必须混养大规格的(100克/尾以上)鲢、鳙鱼种,密度为每667平方米200尾左右,混养鱼单产可达150公斤。

鱼苗放养前要用3.5%的食盐溶液或60毫克/升的甲醛药浴消毒5分钟,以杀灭体表病菌和寄生虫。因气温高,最好在外包彩布的网箱中进行。

3.饲料投喂 黄颡鱼为偏动物食性的杂食性鱼类,精养高产的前提是大量投喂优质饲料,并做到科学喂养。要设置2 ~ 4个食台,并进行驯食,使鱼群在固定时间到固定地点集中抢食。尾重20克以前,用鱼肉拌粉状配合饲料,加水捏成团状投喂;尾重20 ~ 50克,投喂粒径1.5毫米,粗蛋白含量35% ~ 40%的配合饲料(或破碎的鱼苗料);尾重50克以上,改投粒径2.5毫米、粗蛋白含量30%左右的配合饲料。

养殖期间严格做到“四定”投饲:一是定点。饲料要投喂在食台上或附近,不要满塘随意投喂,也不要随鱼群变动位置。二是定时。每天上午9 ~ 10点喂日饵量的1/3,下午4 ~ 5点喂2/3,每次喂30分钟,并按“慢、快、慢”的节奏投饲,避免养分溶失。三是定量。日饵量随水温变化和鱼的生长适时调整,日投饲率为3% ~ 8%,一般以投饲后1小时大部分鱼吃饱离开食台为度。四是定质。确保饲料新鲜不变质,在价格合理的前提下,选择蛋白含量高、营养均衡、适口性和稳定性好的优质饲料,正常情况下饲料系数为2.5左右。滨湖地区野杂鱼资源丰富,可拌喂冰鲜鱼肉,以降低饲养成本。

4.水质管理 黄颡鱼喜清水,要求池水溶氧达5毫克/升,每天大部分时间不低于3毫克/升。精养塘因密度大,且大量投喂高蛋白饲料,排泄物及残渣易恶化水质,导致缺氧浮头,甚至泛塘。养殖期间一方面要定期冲注新水、更换老水,确保水质鲜、活、嫩、爽;另一方面要合理使用增氧机,充分利用其搅水、曝气、增氧功能,避免池水富营养而导致低溶氧综合征。

精养池塘水质管理及改良技术措施 篇4

1 精养池塘水质管理的关键点

1.1 pH值

鱼类适宜生长pH值范围为7.0~8.5,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鱼类正常生长、繁殖,甚至引起鱼类死亡。鱼类在pH值高于9.0的水体里生活,会发生碱中毒,导致鱼体分泌大量黏液,影响鱼类呼吸,使鱼窒息死亡。在pH值低于5的水体中,削弱其血液载氧能力,引起缺氧,呼吸困难,摄食量降低,饲料消化费降低,生长缓慢。

1.2 溶解氧

通常情况下,水质溶氧量的情况将直接影响水质肥、活、爽的特性,溶氧量较高时鱼类生长旺盛,饲料较容易吸收。对于鱼类生长旺盛期,若水中溶氧量低于4 mg/L时,鱼的生理活动就会受抑制。当溶氧量为1.7~2.3 mg/L时,多种鱼类将出现不良反应。当水质重度恶化,溶氧含量低至2 mg/L以下的时候,鱼类生理生态活动发生紊乱,引起窒息死亡。水中溶解氧过高会引起鱼虾患气泡病[1,2]。

1.3 氨氮

鱼类的饲料、排泄物以及动植物体的遗骸经过分解或化学反应会产生氨氮,氨氮在水中以氨(NH3)和铵(NH4+)2种形态存在,铵对鱼类无毒性,而非离子氨具有较强的脂溶性,因此对鱼类来说毒性较强,非离子氨可通过鱼类的鳃或者皮膜侵入到鱼体内部,提升体内血液和组织液中氨的浓度,从而严重影响血液的载氧能力,同时还会升高血液的pH值,影响体内多种活性酶的正常工作,直接损伤组织机能、引起代谢失常。因血液中氨浓度的升高,影响内脏器官皮膜的通透性,带来充血现象,表现的症状与出血性败血症类似,严重影响鱼类的健康生长[1]。

1.4 亚硝酸盐

如果在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受到阻碍,则会造成中间产物亚硝酸盐不断积累的问题,当亚硝酸盐浓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将会出现鱼虾体内亚铁血红蛋白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这样将直接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养殖水中亚硝酸盐控制在0.1 mg/L以下。

2 精养池塘水质恶化主要特征

施肥过量或未经清塘处理,耐肥性蓝绿藻过量繁殖,当池塘表面长出大量的蓝绿色漂浮物,且不能被鱼类所食用,则说明水质已经开始恶化。池塘水质恶化是一个循序渐进、恶性循环的过程,水质恶化初期,由于过多未经发酵的有机肥不能全部分解而沉积在池塘底部,加之低温难以分解,久而久之使得蓝绿藻生长所需营养不足,进而丧失活力而大量死亡,水体逐渐变成灰黄色,形成“臭清水”。水质恶化中期,随着生活污水以及过剩有机肥的不断投灌,大量蓝绿藻迅速繁殖,由于养分不足,很快失去活力,进而死亡,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水体逐渐呈现暗绿色,水质进一步恶化,形成“死水”,为暴发性鱼病的发生埋下隐患。水质恶化后期,水体转为黑褐色,此时池塘几乎丧失了生产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池底腐殖质分解产生大量的硫化氢、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气味恶臭,鱼类完全无法生存。

3 水质改良的主要技术方法

3.1 科学配制投喂饲料

饲料是养殖水体中氮的主要来源,以鱼需要量和可消化氨基酸含量为基础,科学配制符合鱼体需要的配合饲料;提高饲料中氨基酸和磷利用率,降解饲料中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氮排泄量[3,4]。

3.2 物理增氧

物理增氧主要是指通过增氧机进行增氧,物理增氧的好处除了为鱼类提供生长所需的氧气,还可以增加水中氧含量,加快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进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3.3 补充新鲜水源

为了保持池塘内水质清新,应当经常向池塘内灌注新鲜水源以改良其中的水质。抽去池塘底层水,加注低氨氮好水,加大换水量,是改良水质的有效办法[5]。

3.4 施用斜发沸石

沸石是一种具有较强吸附性的孔状铝硅酸盐,将其放入池塘中,能够有效吸附有毒代谢物,但其吸附能力也有一定极限,待施用一段时间吸附能力明显下降时,可以通过将沸石放入高浓度盐水中恢复其吸附能力。

3.5 施用生石灰

选用生石灰是因为其遇水会形成氢氧化钙,进而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具有澄清水质的功效,使得水质透明度增加,增加水溶氧量,提升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此外,因碳酸钙结构松散,有效改善了池底通气条件,且对pH值的保持具有稳定效果,更加利于鱼类的生长。

3.6 利用有益微生物改良水质

光合细菌营养价值高,净化水质能力强,具有增强动物抗病力功能。光合细菌可以将鱼类的排泄物以及过剩的有机物进行分解,产生氨基酸、有机酸、氨等,进而以此为基质,加以利用,既净化水质,又改善了生态环境。EM菌制剂由5科10属80余种有益菌种复合培养而成,包括乳酸菌、光合细菌、酵母菌等[2]。EM具有提高水质质量、增强抗病能力、促进动植物生长的功效,此外,其对除臭去污也有良好效果。EM可以经过经固氮、光合等一系列动作降低水体中氨、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此外,EM能够有效促进鱼虾对饵料的消化吸收,同时抑制大肠杆菌活动,降低排泄物中氨氮的含量,对净化水质、鱼类生长起到良好促进作用[2]。

3.7 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质

由于水生植物种类繁多,且众多水生植物都有一定的净化水质的能力,净化能力排序如下,水葫芦>水浮莲>水花生>槐叶萍>细绿萍。其中,水葫芦净化能力较强,通常是一般植物的5倍左右,且对氮磷具有较强的耐性,对BOD、COD的降解能力较强,且对部分重金属(铜、锌、铅、砷、镉等)也表现出较好的吸附能力。

3.8 利用滤食性动物清除水中悬浮颗粒

池塘中的藻类、有机质,以及原生动物等均可以被河蚌食用,且部分浮游生物可以被其滤食、消化和吸收。河蚌可以充当过滤器的作用,因此可以利用在池塘中同时养殖河蚌以净化水质,为鱼类的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此外,河蚌多生活在池塘底部,不存在与鱼类争食的问题,不但最大限度利用水体资源,而且达到净化水质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海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苏州重污染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7.

[2]刘革,李月红,张东鸣,等.微生态制剂与养殖水体的水质改良[J].中国水产,2004(12):50-51.

[3]汪燕玲.几种有益微生物及其对水质的改良作用[J].渔业现代化,2004(4):29-30.

[4]邰永芬.北方池塘水质改良技术措施[J].黑龙江水产,2015(1):3-5.

上一篇: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鉴赏下一篇:国家助学金申请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