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精选8篇)
2、缓缓打开蒸气阀,打开排污阀排污。
3、开进风机,塔内温度在70℃左右的时候开启排风机。
4、排风温度达到85℃左右的时候,一次开进料阀、高压泵。
5、按照《均质机或高压泵操作规程》来操作高压泵。
6、高压泵启动后,应先排风后缓缓加压,塔内温度控制在80℃左右,以出粉合格为依据。
7、根据塔的自身特点和环境因素调节蒸汽压力、进风温度和排风温度(但蒸汽压力应小于10个大气压,进风温度应小于180℃,排风温度应小于90℃)。
8、每30分钟抖布袋一次,抖布袋时应做到快速有效,适当减少进料量,
9、1.5-2小时扫塔一次,扫塔前必须依次关闭进风机和排风机。
10、扫塔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扫塔安全规定》、《扫塔卫生规定》及《电动葫芦操作规程》。
11、生产过程中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依次关闭进料阀门、高压泵、进风机、排风机,检修完毕后方可继续生产。
关键词:地方铁路:车间安全管理,对策
地方铁路运输生产现场管理是地方铁路公司车间的职责与任务, 铁路公司车间在实际的铁路安全生产管理有利于提高地方铁路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及社会影响力。在国有铁路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 地方铁路公司车间唯有科学认识其在铁路生产安全管理中难点及问题, 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与优化, 才能筑牢铁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促进铁路交通的安全运输。
1 当前铁路公司车间安全管理的难点及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管理出现空档
当前地方铁路公司车间在安全管理上出现空档, 对铁路运输安全构成较大的威胁, 具体表现为:专业部门及车间管理的职责界定不清, 车间技术人员安全责任意识不强, 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充分发挥出职能效益。此外, 公司结合部的管理与实际情况存在脱节现象, 尤其在涉及多部门结合的部位, 存在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到位的突出问题。
1.2 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自铁道部对铁路总公司实施改革后, 地方铁路公司车间的某些管理制度与规章呈现出明显的过渡性与阶段性特征, 导致同一系统中统一标准缺失, 在一些实际问题的处理上五花八门, 缺乏统一规范性。另外, 有些公司车间合并后对于生产力布局调整的相关制度缺乏改进与完善, 仍沿用合并前的制度, 不能与实际铁力生产情况相适应。
1.3 车间干部工作落实不到位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 其职工干部在其生产经营中充当着重要角色, 其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重要的影响。当前较多的地方铁路公司车间干部却未将其工作落实到位, 形式化现象较为多见。表现为: (1) 业务不精。较多车间干部都来自于铁路局站段科室工作人员, 其对车间的业务缺乏了解与实战经验; (2) 方法简单。有些车间干部忽略了与车间技术人员的交流, 对于工作人员的工作与生活不关心, 干群关系较为紧张, 削弱了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 作风不正。当前干部人员作风不正已成为诸多企业的突出问题, 铁路公司车间干部同样正确认识和理解铁路体制改革, 工作中短期行为仍然比较常见。
1.4 职工素质不高
在地方铁路公司车间中, 很多情况下职工素质不高都导致了工作出错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职工在地方铁路运输生产现场管理操作中出现错误操作, 有些职工对于非正常情况下的作业办法不能熟练掌握, 应急处置能力不高。当然职工素质不高也与铁路公司教育培训工作落实不到位有很大的关系, 公司对于职工的铁路运输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技能培训不够, 职工没有进行扎实的训练等, 都使得职工业务素质不高, 致使铁路运输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效率不高。
1.5 安全隐患相对突出
在地方铁路运输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工作中, 存在较为突出的安全隐患。一方面, 两违现象较为普遍, 有章不循、当班睡觉、离岗窜岗、简化作业和错误操作等现象频繁发生, 直接带来了安全隐患。另一方面, 安全措施不够完善, 发生了较为突出的施工安全问题。如安全协议问题, 监控问题, 施工组织问题等, 都给铁路施工带来了安全隐患。
2 加强铁路公司车间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2.1 合理设置生产车间
按照优化生产组织、有利于安全生产、便于安全管理协调的原则, 根据生产力布局、劳动组织调整后作业流程的变化, 结合各业务系统生产性质、组织结构、工装设备、作业场地等因素设置不同类型车间。管辖范围过大的主要车间, 还可按合理管辖跨度分区域设置。
2.2 配齐配强管理干部
选拔车间管理干部, 应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程序, 选择有较强的车间管理能力及现场指挥能力的人才, 并要求其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与综合性系统管理知识, 能灵活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领导岗位上, 其应该善于处理复杂矛盾和问题。此外, 公司还有必要得把思想品德好、政治觉悟高、工作作风实、生产业务精的“得力干将”放到车间。
2.3 科学调配技术人员
地方铁路公司要想消除其管理体制转换中形成的管理空档, 必须将管理重心下移, 转换成直接的系统安全管理, 以实现专业人员技术管理与现场工作的“无逢”对接, 进而促进专业人员在一线检查的实际情况下对相关专业技术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与实际的优化。
2.4 建立健全的车间基本管理制度
针对铁路改革的新形势, 地方铁路公司应该尽快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规范统一的行之有效的车间基本管理制度, 重点对车间安全、生产、人事、财务、材料等进行管理制度的制定, 从而使车间管理工作在规范的流程下进行, 充分发挥出重要的职能作用。
2.5 强化现场作业控制
铁路公司车间要强化其现场作业控制的能力。第一, 车间要加强自控型班组建设, 促进车间、班组、岗位自控能力的提升;第二, 车间要加强其班组与岗位之间的互控, 通过群体互控提高其工作效率, 并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第三, 车间要重视监控的作用, 通过对干部巡查制度的落实, 促进车间重点岗位及关键环节的高效落实。车间要积极采用先进的监控方法, 确保对作业过程的高效监督。
2.6 提升车间的整体管理能力
一方面, 公司车间全体职工要转变观念, 尤其是车间党政正职要转变观念, 使其管理模式向着主动型、综合性及创新型的管理模式转变, 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同时, 党政正职要积极引导技术下级职工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 公司要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 在企业经营的特点上探索车间管理新办法, 实事求是落实车间整体安全管理工作。
2.7 提升班组自控能力
对于地方铁路公司而言, 其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最终都落实于生产现场的管理, 而班组则是其最重要的管理力量, 离开班组的管理, 都将收货不到最高效的管理成果。所以在铁路改革的新体制下, 原有的班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体制的实施需求, 必须强化班组的自控能力, 提高其在安全生产前沿阵地的把控性。地方铁路公司要重视班组的现场管理自控能力的提升, 将“岗位达标”与班组升级活动紧密结合, 通过科学的切合实际的措施实施, 促进车间班组自控能力的提升。
2.8 强化职工整体素质建设
职工素质较大程度的关系着工作效率的提升, 地方铁路公司车间安全管理也需重视对职工整体素质的建设。一方面, 铁路公司要加强职工的劳动技能培训, 按照劳动技能的标准将职能培训工作内容具体化、不断职工每个职工个体劳动技能的提升, 以强化职工队伍力量。另一方面, 铁路公司要组织职工学标、贯标、对标。首先, 要引导职工进行车间管理规章制度及技术标准的学习, 使其明确工作职责;其次, 要认真贯彻落实相关工作标准, 促进职工日常工作行为的规范化;最后, 车间专业技术人员要引导职工按标操作, 严禁杜绝违规作业行为的发生。
2.9 加强严格的车间安全考核
地方铁路公司要重点加强对车间干部的工作考核, 通过考核提高其工作警惕性。首先, 公司要量化车间干部对生产现场检查工作的次数, 并让车间干部明确日、周、月、季及年度的工作重点和考核标准, 进而使其在日常工作中承担好其应承当的责任。公司要按规定时间定期对车间干部的量化指标完成情况、工作成效情况进行考评, 考评结果纳入干部晋职提级体系。
3 结束语
摘要:高铁的开通运营,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迅速走进日常生活,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同时保障安全永远是交通运输的主题。本文主要对工务段高铁车间的安全风险管理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铁;工务系统;安全风险管理
一、高铁安全风险特点
1、高铁车间项目建设期长,跨度大,各站受当地经济发展、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大,其运营安全风险客观存在。
2、高铁建筑结构复杂,列车过站速度高、行车密度大,对跨线建筑物结构存在振动激励影响。
3、高铁建筑结构复杂、零件多;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较多,采用系统集成,专业多,交叉作业多。
4、高速铁路线路大量采用高架式桥梁结构,在全封闭全立交中自动化运行,养护、维修的难度大。
5、车间设备系统智能化程度高,专用特制设备多。
6、高铁车间天窗检修时间有严格规定,要求“运营不检修,检修不运营”,只能在天窗检修时间停运停电时间检修。车间设施、设备的特点决定了维保工作技术含量高、工种复杂、养护量大。
7、车间当地气候、气象条件情况复杂,恶劣大风工况较多。复杂的环境挑战着设施的安全状态,直接影响高铁安全、正点运行。
二、工务段高铁车间安全风险的识别
1、工务段高铁车间安全问题的基本特性
高铁工务安全涉及工务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基础管理、现场作业、设备质量和外部环境等因素,而这些因素又涉及铁路运输系统车务、运输、机务、电务、供电等各系统及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教育和管理等许多方面。因此,研究和评价工务安全问题应从整个系统出发,注意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的紧密结合,通过对经验数据的分析、风险调查、专家咨询以及实验论证等方式,对工务系统风险进行全面认识。
2、工务段高铁车间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工务系统作为铁路的基层单位,主要负责铁路线路及桥涵设备的养护与维修工作,其存在的主要危险来源于基础管理、现场作业、设备质量、外部环境。具体如图1。
图1工务系统安全影响因素
三、高铁车间安全风险危险源
1、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失误)主要体现:车间运营组织和维护管理的类型与运行等方面,高铁车间运营及维护生产人员的专业素质、技术能力、生产效率、维护手段,运营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管理水平、协调能力。人的失误结果如果偏离高铁安全要求、标准或功能,造成车间设施及设备的危险物质控制系统发生故障、破坏或失效,最终可能导致事故。
2、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故障)指高铁车间房建设施、机电设备、客服信息的装置或电子元器件等因设计缺陷,制造缺失,腐蚀、磨损老化或使用维修不当造成预定功能无法实现的现象。在发生设备异常,各种措施不能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需采取保护专业人员安全的一定措施,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并建安全、可行、有效的应急方案。
3、不安全环境条件与因素主要体现:当高铁运营外部环境发生异常状况时,因为人与物共存于此环境中,易诱发导致人的失误或物的故障发生。
(1)自然环境中的风灾、台风、雨季汛期、泥石流、地震等;
(2)社会环境发生战乱、骚乱、流行病、罢工、游行等;
(3)高铁运营生产作业环境中存在着噪声和振动,工作场所中湿度、温度、照明或通风换气等因素对人和物的影响。
四、工务段高铁车间安全风险原因
基础管理风险是因为大维修、基建改造施工后未及时修改设备台账;编写数据时,施工或临时慢行漏录或有误;施工时路基填筑用料不符合規定。
现场作业风险是因为施工负责人未准确掌握点内外作业项目、违章指挥;卸碴砟、卸片石后清道不及时;前期调查不细,盲目开通线路;在使用机电设备时,未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简化作业程序;安全意识不强,监管不到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规定;工作安排不当,超劳驾驶。
出现设备质量因素风险是因为对尖轨、基本轨、翼轨、心轨未及时打磨;未按规定进行动静态检查;各项检查监控资料未及时分析或分析不全面;未及时安排病害整治;作业未回检,造成有害作业未及时发现;道岔转辙部位连接零件松动、缺少造成道岔故障。
外部环境因素风险是因为作业门管理不善,未及时锁闭;未按规定设置公铁并行护栏;桥涵限高架失修或破损严重,失去防护功能,造成超高机动车进入桥涵;立交排水设备作用不良;未制定或制定的安全监督方案不合理;预案制定前期调查不细,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现场不适用,预案没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不能指导抢险处置。
五、高铁工务系统安全风险控制
针对工务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
1、基础管理方面
(1)掌握大维修及基建改造施工计划及进度,参与竣工验收,收集竣工资料,到现场复核,及时修订设备台账;(2)加强动静态检查,加密巡检;(3)制定合理的作业方案,及时进行整治。
2、现场作业方面
(1)严格执行天窗修管理制度;(2)各级管理人员加大现场检查力度;(3)施工中严格落实施工安全技术组织措施;(4)高铁作业严格执行材料、工机具进网登记确认制度,工地转移、撤离作业现场时专人进行清点、检查和确认;(5)做好班前安全预想及针对性安全教育。
3、设备质量方面
(1)加强岔区设备巡视;(2)严格按检查周期进行设备检查;(3)工务段、车间有专人对动检车、轨检车、车载式或便携式线路检查仪动态检测资料和静态检查数据综合分析,合理安排车间、班组作业计划;(4)坚持标准化作业。
4、外部环境方面
(1)加强作业门管理、线路巡视检查;(2)施工需拆除高铁封闭设施时,必须设置临时封闭网;(3)施工结束后,立即恢复封闭设施;(4)按规定周期检查及维护;(5)预案制定前,必须全面考虑,针对不同事件制定相应的处置预案。
六、结语
铁路工务系统面临的风险因素多,风险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因此要抓好基础建设、过程控制、应急处置等环节,建立和完善各项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作业标准,加强职工培训,全面、系统分析高铁运营维护中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还可以在以下方面具体化:(1)加强高铁流程标准化、修理专业化和机械化,提高作业效率、确保作业效果、减少人工和劳动强度。(2)积极采用先进的检测工艺、手段、工具。(3)成立高铁工务段,进行专业、系统化管理。(4)成立高铁工务检查监控车间,将钢轨探伤检查、控制网精密测量、确认车添乘检查合并到该车间,进行系统、专业管理。(5)建立基础牢固的高铁工务岗位的人力资源储备。
参考文献:
[1]甄利贤.大型高速铁路车站客运安全风险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4.
[2]武汉铁路局武昌南机务段卢殿涛.强化风险意识确保高铁安全[N].人民铁道,2014-12-05A02.
[3]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确保京沪高铁安全有序运行[N].人民铁道,2015-02-11A02.
[4]夏丹.我国高铁发展中的风险与风险控制[D].东北大学,2013.
1,工作要认真负责,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2,上班必须提前5分钟到达车间,等待班长做好各项工作安排,安排工作后10分钟内带
齐工具到达工作现场,超出15分钟末到达工作现场的扣罚考评分1分。
3,不准早退,不准迟到,不准串岗,不准离岗,发现违反者严格按厂规处罚。
4,对工作现场,必须做好防火措施,因防火措施做得不够而发生事故的追究当事人责任。5,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违反的扣罚考评分1分。
6,每日下班时必须将清点工具拿回指定的地点放置,不见工具者按原价赔偿,违者扣罚考
评分2分。
7,工作后的场地必须清理干净,末用完的机物件拿回保管好,违反的扣罚考评分1分。8,提高工作效率,对故意拖延时间或工作不认真造成工作后出现质量问题的,视情节严重
对责任人进行扣罚(考评分3分,放长假或开除)。
9,车间需要加班时,必须服从上级领导安排,不服从按厂规处理。不准无故不加班,违者
扣罚考评分2分。
10,物件的使用要以“能修则修,能用则用”为原则,发现浪费现象的视情节轻重,扣
罚考评分2分,或放大假,开除。
11,有事请假,提前一天办理手续,病假必须有医生证明,具体按《设备维修人员考勤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管理责任心,实行产量与质量、成本、纪律、安全为一体的目标管理,通过对工资考核管理,实现公司增产增效。
一、车间管理人员即车间主任、车间组长是公司基层主要管理,对生产车间的人、机、料、环境、纪律、安全生产负有直接责任,其待遇应取决于管理效果和成绩;因此,其工资应由以下各部构成:
月工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
二、月工资减去基本工资,再减去绩效工资,其它的是岗位工资。
1、基本工资:
只要签订聘用合同,按时上下班,积极完成公司下达、交办的工作任务,基本工资为1200/月,按出勤天数计算工资。
2、岗位工资:
能出色地完成本岗位的工作, 能承担多项工作即使是自己份外的事,也能
积极的配合解决,为人信守诚诺、公私分明,能实事求是填写各种记录、表单,对下属的考核公平、公正,工作没有失误没有造成生产停顿。
3、绩效工资:
① 每天及时安排生产计划、并落实,完成;包括生产计划、报表、每批生产流程卡、生产工艺。
②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每天产品的质量要保证在公司要求的范围内,如实填写质量控制记录,各种报告、处理结果等。
③ 做到每天按标准对设备、工量具的保养、维护,设备要有台账(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设备维修记录);场地卫生打扫,物品摆放的整顿。
④ 每天出勤率达到100%;无违反各项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定,无出现安全事故。
⑤ 发生中等以下安全事故或批量报废(人为因素)达到10%,或批量不良达20%依据事故大小,其当月考核工资下浮5-20%,发生严重事故的绩效考核为零;
⑥ 事故损失1000元或医疗费300元(含)以下为一般,事故损失5000元或 医疗费1000元(含)以上为严重事故,在其之间为中等事故。
【摘要】 基于生产厂家车间人员管理混乱的局面,本文通过对其原因加以分
析,探讨研究其应对方略,实现车间一线员工工作高效率,高质量的和谐生产坏
境。
【关键词】 生产车间人员管理人员管理方略
企业始于人,止于人,企业所有活动都是由人来操作的,企业的关键在于人.所以各个阶
层要重视人,重视人员的管理,以实现高效率,高品质。生产车间的人员管理由于其独特性,一直相当混乱,究其缘由以有效之法应对。对于人才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知人,选人,育人,用人,安人.企业多数员工都必须做到以上流程,而车间一线员工处在“育人”与
“用人”两阶段,故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车间员工的特点:
伴随技术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已无法自给自足,大批农村人员外出打工,而由其一无
技术,二无资本,大多都在工厂车间打工。由于整体水平较低,只能工作简单,重复性较强的工作,挣钱多因于加班。故此具有以下特点:
1)来源于全国各地;6)人数多;
2)文化水平低;7)女性占多数 ;
3)农村人口比例大 ;8)工作主动性差;
4)专业知识浅薄 ; 9)加班频率高 ;
5)服从力强 ;10)提升几率低以上因素使得车间员工管理实现高效率相当困难,而车间主管必须具备计划,协调,控
制能力,以实现生产任务。车间人员管理必须不断探索探索新型的管理模式。车间人员的管
理应针对其特点采用适当的方略。针对以上特点提供以下管理方式:目标式管理,指令式管
理,关系型管理,混合式管理。
二、目标式管理: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简称MOB)是在根据某一指定期间内,各部门的主管认同对公司所制定的必须完成的工作目标,进而合理,可行地分配任务目标以便完成生产任务所采取的一种管理方法。
拟定目标的原则
流程:(1)制定出一个可行的目标;(2)将目标依次分配于车间组长;(3)检查每天目标
完成程度。
原则:(1)重于目标制定的合理性,可完成性,以及完成公司订单的及时性。(2)对目标
完成程度的监督审核,保证完成率。
员工激励方法
1、建立与员工的信任感,鼓励员工放手去做。
2、对每天工作的审核结果加以表决,公布优秀员工以及未能完成任务员工。
3、建立赏罚条例,以周、月为期限对优秀员工率较高者以现金奖赏并当众表扬等。
目标管理的优势效用:1、2、3、它不用主管忙于每天对大批员工的日常的监督。
生产控制着重于各组生产目标的控制,只管结果,不管过程。从而很大程度上简化了主管管理工作。
各组之间形成竞争,从而激发了员工工作热情和动力。(各组为能在上班期间尽早的完成任务,有更多的休息时间,从而在工作时间内积极,认真,热情,以便尽早完成任务目标,一来剩余工作时间可以休息,二来可以感受到自身能力的肯定,有种优越感,三来员工感到占了便宜,因为在工作时间休息。)
它使各班组的工作会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因为他们获得适当的授权从而独立地担当工作。
能够促进团队合作,因为每个人都明白自己小组的目标,整个小组透过目标管理,其成员的思想得以相互交流,易达成共识。
4、5、目标管理的缺点
1)由于涉及未来而充满着各种不可预知性,因此很难设定可以达成的和有意义的目标。最
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设定得合理而并非容易达成的目标;这种目标应该既不是遥不可及,又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达成的目标;人们如果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各种能力,内心就会兴起挫折感。
2)目标管理会导致管理人员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少数主要目标的设定和达成上,以致忽视本
身的职位在其他方面所负责的工作,以及自身工作闲忙期分叉很大。3)利用达成目标的程度作为对管理行动的衡量标准,其最大的缺点是,产品次品率会大幅
度提升。评鉴可能会集中在“完成产品”上面,而“合格产品”上面。
4)应该避免含糊不清的目标,目标也应该能以“质”或“量”的方式加以验证,从而使管
理人员可以在未来目标实现的过程时期中,知道自己是否达成了目标。
三、指令式管理
指令式管理是以班组长的集中式管理为主,主管按照订单分配任务于各组长,各组长严格执行主管指令,班组成员紧紧围绕在以班组长为核心的周围,对执行力和服从意识要求极高。
指令式管理原则
流程:1)主管确定目标;2)任务分配于各组长;3)监督员工工作;4)审核工作结果。原则:1)重在监督员工,激励员工工作热情,保证员工在工作期内从一而终。
2)发布执行指令要留有员工发挥的空间,并告诉他们很信任他们;
3)在过程的监督中不要过于主动,而应让员工自动自发向你汇报,你时刻保持主动的情势.指令式管理优势:
1、在面对突发事件或强制性制度执行的时候,确实能保证整个团队最大限度地集中优势资源完成任务;
2、能最大程度实现员工劳动价值,既一份劳动一份收获;
3、主管及时控制订单的完成状况
4、能够及时监督员工,鼓励员工积极投入工作。
指令式管理的缺点:
1、很难激发调动员工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
2、指令式管理也为被动式管理,扼杀了员工主动精神;同时员工的干劲也可能会由此而低
沉一段时间。
3、员工成了干活的机器,没有思想,没有主见,提升企业的生产力依靠加强监督、责备和
惩罚来实现;
4、员工当面做一套,背后又是一套,表里不一,整个班组中充斥虚伪文化;
5、员工害怕承担更大的责任,整个团队或班组会出现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
6、员工永远在等事情做,而不是自动自发找事做;
7、指令式管理抹杀了一部分积极上级的员工,使他们没有机会去锻炼。
四、员工关系管理
员工关系管理在这里指主管和员工的沟通管理,这种沟通更多采用柔性的、激励性的、非强制的手段,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热情,动力和满意度,支持组织其他管理目标的实现。
主要职责是: 协调员工与主管、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引导建立积极向上的工作环
境。
关键: 引导员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预防并解决员工间的冲突关系,使得主管与各组
长形成人际关系团队,主管鼓励、激励各组长,各组长激励各组组员,从而形成关系型团队,养成员工的自主工作性,强化员工凝聚力和工作热情。
强化员工关系方法:
1、建立沟通平台,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2、制定科学的考评标准和体系,执行合理的考评程序,考评工作既能真实反映员工的工作
成绩,有能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3、组织员工心态、满意度调查,谣言、怠工的预防、检测及处理,解决员工关心的问题
4、多聆听各组长的意见,反映,及时了解员工间的关系。
5、工作业余多与员工聚集,适当地了解生活信息,尽可能地一起参加各项活动等。
6、充分地信任各组长,信任是对员工的最大激励,但信任中也要添加指导与支持。
员工关系管理的优势:
1.2.3.4.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更能提升产品质量。
减少员工之间的矛盾冲突,保证员工安全与健康,减少人员流失。增强员工的工作热情,强化团队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员工关系管理的缺点:
1.主管将精力投身于员工激励与改善员工关系上,很可能会本末倒置。
2.员工之间的交流加深,可能会引发员工之间的目标冲突,情感冲突,认知形冲突。3.员工关系发生冲突时,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人员流失率。
五、层次性管理
层次性管理亦称差异化管理,是指针对不同的工作任务,管理需要,差异化对其管理,按其所需,组建核心组,流动组,普通组等,对不同的组运用不同的方法混合管理。对核心组运用员工关系管理法,流动组采用指令式管理法,普通组采用目标式管理法。下表是对以上各方法的比较:
六、车间人员管理综述
车间人员是产品生产的一线员工,由于人数多,知识水平一般的特性,对其实现高效率的管理困难重重,以上管理方法各有优势,需在各部门主管的任务需求下因时因人而用,制定符合自己部门的管理策略,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以达到高产量,高质量,高和谐的生产环境。
参考文献
【1】 【2】 【3】
王长城,关培兰,员工关系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
1.专业管理的理念与策略
理念:近几年随着马鞍山电网基建项目、老旧设备及综自改造工程大幅度增加、智能化设备的投入以及“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实施, 对现场作业人员及安全监督人员的安全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困境下如何能确保人身、设备、电网不发生安全事件, 确保公司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公司经研究首次推出岗位人员安全等级认定的思路, 以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把岗位安全进行分级, 给人员定位, 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确保相应岗位人员具备胜任其岗位的能力, 实现安全生产不留“死角”。
策略: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公司相继出台了《岗位人员安全等级认定办法和实施细则》, 成立了常设机构, 制定了工作推进计划。领导小组下设安全生产考试、模拟操作、认定审核三个专项工作组。成立了7个专业认定专家组, 编制了3000余道复习题, 安全等级认定考试每年进行两次, 从组织和内容上保证活动的推进。安全认定等级分为3级, 1级为第二种工作票许可人、负责人、签发人;2级为第一种工作票许可人、负责人、签发人;3级为基层工区的领导班子成员及安全管理人员、机关部室安全负责人及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对于1级和2级认定的一般员工, 在原评价的基础上增加专家组认定环节, 通过认定专家组的现场拷问和高一等级人员、班组长、工区、机关领导工作评价的综合考核, 对通过者才能持证上岗, 同时不定期对2级人员进行复评。3级认定人员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对他们的认定内容, 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为主, 认定重点是辨识工作危险点的能力和制定有效防控措施的水平。此等级的人员不仅要通过公司统一组织的安全知识考试和专家组认定, 还必须通过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进行的安全资格培训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才能持证上岗。
2.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范围:机关部室安全生产、营销、基建安全负责人及安全监督管理人员;集体企业分管安全生产领导;基层工区安全第一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营销班组及生产班组人员。
目标:通过建立和健全岗位人员安全等级认定的准入和评价机制, 以提高公司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 规范引导员工按工作规程、安规去作业、去操作, 杜绝违章, 防控人身事故的发生。
3.专业管理的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1) 管理指标:
①公司、工区及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和培训记录情况;
②各工区和班组针对不同专业安全生产技能培训计划和记录情况、“两票三制”执行落实情况、劳动防护用品和电气绝缘工器具正确使用和保管情况;
③现场作业的安全风险辨识、分析、作业安全表现情况;
④管理人员安全资格教育培训、认证考试情况;
⑤定期点评和分析机制执行情况。
(2) 业绩指标:
①不发生全口径人身重伤、死亡事故;
②不发生10k 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恶性误操作事故;
③不发生五级及以上电网、设备、质量事件;
④不发生公司负主要责任及同等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
⑤不发生有人员责任的火灾事故;
⑥不发生六级及以上信息系统事件;
(3) 目标值:
不发生因为公司、工区、班组安全生产技能教育培训不到位引起的人身、电网、设备和信息安全事件。
二、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1.专业管理工作的流程说明
岗位人员1级认定流程:新任职员工、转岗人员在工作岗位试用满一年后, 根据班组长对其一年内安全技能表现情况进行人员推荐, 推荐后的人员由相应班组所在工区对其进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两票三制、专业技能和现场模拟操作技能等内容考试, 考试通过人员上报公司安监部进行审核批准, 同时需提交公司专业认定专家组进行认定, 认定方式为现场拷问加2级及以上人员和班组长对申报人员平时的安全表现、业务技能的综合评价, 认定通过后才能持证上岗。对未通过人员进行再次教育培训考试, 对2次不能通过者一年将取消1级认定资格。
岗位人员2级认定流程:2级岗位人员必须由1级人员晋级而来或是平级认定, 他们是公司生产一线各项现场作业的中梁砥柱, 安全责任重大, 所以对认定2级岗位人员自身的安全知识水平和生产业务技能要求比较高。班组首先对需要认定2级岗位的人员自行组织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试, 对考试通过者上报所在工区。工区组织对上报人员进行工区层面侧重的现场安全生产规程的培训和考试, 通过者才统一上报公司安监部, 没有通过者重新进行培训教育考试。公司安监部根据各工区上报的人员统一组织公司层面安全教育培训考试, 公司各专业技术骨干对笔试通过的人员再进行模拟操作考试, 考试合格后经专家组进行认定, 认定方式为现场拷问加3级及以上人员和工区、机关部室对申报人员平时的安全表现、业务技能的综合评价, 认定通过后才能持证上岗。同时每年不定期对持有2级上岗证但现场开票数量少甚至没有的人员进行复评, 对不满足要求的人员直接降级处理。对专家组认定2次不能通过的人员不予晋级或降一级处理。
岗位人员3级认定流程:3级岗位人员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必须由2级人员晋级而来或平级认定, 他们承担着重要的管理任务, 每年由公司安监部统一组织安全教育培训考试, 主要针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等安全生产方针政策, 企业安全规章制度以及企业安全监督管理内容进行考试, 考试通过后同样需要由专家组进行认定。同时为了提升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岗位适应能力, 达到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的要求, 每年认定通过人员还需要参加地方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培训, 并经安全资格考试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对两次不能通过者, 年度绩效考核直接记入C档。
2.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设领导小组“组长:总经理;副组长:分管生产、基建、营销副总经理”。设工作办公室“主任:安监部负责人;副主任:人资部负责人;成员:各专业部门安全管理人员”。
3.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绩效考核与控制
主要依照《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考核办法》和《月度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对岗位人员进行评价考核。将各岗位人员现场作业安全表现、工作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 纳入安全工作绩效考核和企业负责人年度业绩考核范围。
三、评估与改进
1.专业管理的评估方法
纳入评先评优:按照公司相关考核办法, 对各级人员和部门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现、发现或消除重大隐患、风险防范得当、安全工作开展得力并无违章记录、不发生各类安全事件等作为公司各类评先评优的依据。
以奖励提高晋级积极性:为了鼓励现场人员层层晋级, 公司对各认定等级人员实施奖金系数差异化、安全生产风险奖励差异化以及工作票执行数量质量差异化进行奖励, 不同人不同等级、不同等级不同薪酬, 通过薪酬激励措施大大提高了人员晋级的积极性。
严格优胜劣汰:对认定人员安全表现差、工作质量不高的人员实施降级淘汰制。
2.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 认定的相关规章制度虽然已出台, 但还需进一步完善准入和认定的实施细则并严肃执行。
(2) 由于公司实训基地还未建立, 所以在执行现场模拟操作的环节还不能充分体现各岗位的工作特性, 不能充分体现岗位人员的安全业务技能水平。
(3) 目前实施的岗位人员安全等级的认定范围比较小, 只覆盖了生产类层面, 其它非生产类如交通运输、物业管理等公司涉及的各个领域的安全管理工作都需要进行人员安全等级认定。
3.今后的改进方向或对策
(1) 进一步完善岗位人员安全等级准入和认定实施细则, 严格按照实施细则进行人员安全等级认定, 对多次不能考核通过的人员给予待岗处理。
(2) 建立岗位人员认定智能管理系统, 将所有认定人员的考试、考核积分、工作评价录入数据库, 建立档案, 让每一名员工都可以登录系统, 查看自己的成绩, 做到公开透明。
(3) 扩大公司岗位人员安全等级认定的范围, 逐步实现对非生产类专业的安全等级认定工作。
(4) 针对不同专业提炼现场作业风险辨识和防范措施的技巧, 以提高生产作业人员安全风险意识和风险辨识能力, 从生产作业的源头进行风险辨识和预控, 以达到主动认识风险, 主动去防范风险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钱家庆.供电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实务手册[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2.
[2]游建川.供电企业作业现场安全风险辨识和控制手册[M].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
煤炭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和职业性危害,由于煤炭生产特殊性,决定了煤炭企业安全工作的特殊性。煤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多、危害大、战线长、时时有、处处在。这些特点决定了安全管理工作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引起这些生产不安全因素爆发的原因很多,只要在关键部位稍微不慎,便有可能酿成极大灾害。
那如何加强、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做到安全监管、监督有力呢,本人认为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安全规划管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应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安全规划。比如,建立安全目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并在实践中及时更改、调整。企业的安全目标应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同时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在有企业高层领导参与下制定。确定安全目标之后,还应组织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的安全目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都必须贴近企业生产实际,符合企业特点、易于操作、有针对性。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应认真执行,并定期进行修订、调整和更新。这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保证。
2、安全的内行管理:安全管理人员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角色,因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安全管理人员工作的水平。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涉及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的方方面面,安全管理人员在企业安全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不仅需要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安全技术问题,同时需要联系和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调动基层单位甚至员工的积极性,使安全工作做到全员参与,全员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应如何采取措施预防瓦斯爆炸呢?作为内行的安全员、生产技术人员、调度人员,应知道以下知识并做好整改:瓦斯聚集是瓦斯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通风是防止瓦斯聚集的最主要措施。保证井下各工作场所、井巷及硐室均有足够、有效、稳定、连续的新鲜风流,能将井下涌出的瓦斯及时冲淡排走,避免瓦斯聚集,使井下各工作场所的瓦斯浓度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瓦斯检查,防止并及时处理局部瓦斯积存,如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积存、顶板附近及顶板冒落空洞内的瓦斯积存等。
所以,预防瓦斯聚集爆炸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⑴组织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是做好预防瓦斯聚集爆炸工作的关键。加强定点定时巡回检测,并检查在作业场所和主要风道口设置瓦斯监测牌板上瓦斯检测数据填写的真实性。专职瓦斯检查员必须坚持“一班两检”制,对瓦斯增高区,坚持“一班三检”制;掘进工作面坚持“一炮三检”制度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⑵技术措施:预防瓦斯爆炸的通风技术措施:为矿井选择两台足够能力的通风机,采用双回路供电,保证矿井通风连续可靠;矿井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硐室均采用独立通风,并配有足够冲淡瓦斯的风量;井下通风设施的质量应符合通风质量标准化标准的规定;每处风门采用两道,并闭锁,以保证行人、行车时不发生风流短路;矿井要配置一定数的通风参数测量仪器仪表,坚持测风制度,及时调节风量,保证井下风量的按需供给;及时维护矿井主要进回风巷道,使其断面积维持在设计的断面积;加强通风管理,保证所有作业场所有足够风量和适宜风速,以冲淡和排除井下涌出的瓦斯;对采空区、废弃巷道、盲巷及时密闭,并挂牌警示。
⑶加强设备管理: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选用井下电气设备,严禁不防爆设备进入井下;掘进通风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作业。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装设三专两闭锁装置,保证局扇可靠运转;采、掘工作面和瓦斯易增高处,设置瓦斯报警仪;利用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对井下瓦斯浓度进行预测预报。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对井下易积聚瓦斯的地点,如采煤工作面通风隅角处、巷道冒空区、风速小的巷道顶板处等,在生产过程中重点检查,及时处理。杜绝井下明火及火源,引起瓦斯爆炸的火源有明火、冲击摩擦火、放炮火、电火四类火源。在生产中要特别注意防范。
3、安全体系管理:
积极开展安全精细化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精细化管理组织体系,制定安全精细化管理责任制和岗位标准,明确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细化、量化、分清职責、落实到人,并贯彻到各项作业、操作工作中去,对煤炭生产过程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依次采取排除、替换、降低、隔离、作业程序控制、人身保护和加强劳动纪律等措施。有效监控、预防事故的发生,最终实现从煤炭企业领导、安全管理人员至最基本作业、操作人员的安全工作精细化,实现煤炭企业安全精细化管理目标。
4、形象管理:
作为安全管理人员,企业员工无论何时代表的都是企业,所以应时刻谨记以维护企业的整体形象来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核心。
⑴坚持原则
纠正违章要坚持讲清道理,要让职工明白,他们的行为违反了哪些规章制度,有什么危害,可能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只有如此,才能让违章者心服口服,又能帮助违章者学习规程,有利于促使违章者逐渐养成遵章守制的好习惯。
对违章处罚,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处罚单位或个人,必须要有确切根据,处罚的力度必须公正、公平,必须将处罚的决定公之于众。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教育当事者本人,有利于接受职工的监督,也有利于使更多的职工从中接受教训。
⑵自律公正
作为一名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自身一定要自律,要求一线员工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要求一线员工不能做的自己首先一定不能做。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特殊化,不以权谋私,作风正派。处理事情,一定要坚持原则,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
小结:要作一名合格、称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不容易,除了做到上面几点,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总结提高,全面要求自己。
1作者简介:巴长喜 1962年05月 男 陕西省铜川市 高级机电工程师 大专 研究方向:安全管理
【车间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生产车间的管理人员09-21
焊装车间人员管理办法07-13
车间安全管理制度07-16
喷漆车间安全管理制度06-27
车间安全生产制度07-19
甲醇车间安全管理09-23
机修车间安全包挂制度11-14
车间安全生产管理条例11-25
浅谈如何开展车间安全管理工作07-25
制造车间安全试卷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