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水资源的作文(精选8篇)
记得我刚上幼儿园时,妈妈就告诉我,水是生命之源,所以让我好好用水,节约用水,这样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那时我似懂非懂,只有五岁;后来我升入了小学,加入了少先队员,老师在课堂上讲起了那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又告诉我们节约用水的重要性,那时我已感受到水的.可贵;再后来,我看少儿频道的公益广告里说:“如果我们不珍惜水,那么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时,我就暗下决心,从此刻开始,我要开始做一名节水小卫士。
清晨当我睁开双眼洗漱完毕,冲洗马桶的已经是我洗过脸之后的废水了;中午看到妈妈淘米之后的水,我连忙将它浇灌给了等待雨露的花儿;晚上当我洗过澡后,盆子里已经储备了充足的泡泡水了……
走在城市的街道随处可见洗车的叔叔们拿着喷管,在冲洗汽车,我会想要是能把废水处理再利用,循环冲洗汽车,那又会省下多少水呢?在餐馆里看到洗手池边水龙头里“哗哗哗”的水流声,我会快步走过去将它拧紧;游泳馆里当看到那一池子的水白白地抽掉时,我就会想如果把这些水送到缺水的灾区,那又能缓解多少水荒呀!
关键词:资源节约,水域保护,生态环境
一直以来, 我国保持这样的基本国情:即人多水少, 水资源季节性, 区域性特点明显分布不均, 水资源缺乏, 水环境遭到污染, 水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 已经慢慢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 展开关于水域保护的研究, 强化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 以争取获得良好的解决策略, 在新的形势下, 显得势在必行。
1 水域的基本涵义
水域泛指在目前的规划的基础上, 有着一定规模的, 具备承洪能力的地表淡水的区域性水源, 这是一个总称。其具体的含义涉及到五个方面。其一, 水域, 是指承洪地表淡水水体的一定区域。海洋水是不包括在这范围的;其二, 一定规模是指有着一定的承洪能力;其三, 承洪能力, 是指水域在承载洪水和宣泄洪水方面有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其四, 水域的属性是没有限定的, 不仅仅包括自然形成的水域, 也同时涉及到人工制造的人工水域;其五, 所谓的规划基础, 是指在政府的批示下, 说明其地表淡水区域的范围, 比如常常说的规划水库等。
2 现阶段我国水域保护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 我国水域保护方面的工作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下, 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整体范围来看, 水域保护工作的程度还不够深, 生态保护的措施还不到位, 需要做到调整和改善还有很多, 尤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工业污染对于水域的破坏现象严重
此处以福建省为例, 福建省水域范围内往往分布了很多的造纸, 制药, 化工, 建筑装饰的矿山企业, 其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 势必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现实情况是, 企业产生的废水在不经过处理的情况下, 任意的排放到水域, 严重影响了水域的质量。根据相关资料显示, 在2011年对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灌洋水库与新罗区万安水库进行了一系列的取样调查, 发现其水质严重恶化, 水质溶解的氧气含量很低, 这就很好的解释了2011年福建闽江水域的死鱼事件。追究到底, 还是工业污染带来的水域破坏。这样的情况在福建地区表现的很明显。
2.2 经济与人口带来的压力加剧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 作为福建省,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 其在截至2010年11月1日, 其常住人口达到了3689.42万。在这样的新的形势下, 经济总量和人口密度都在不断提高, 这就要求在防洪防涝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 在水资源的需求上有着更大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 城镇化的发展对于水域质量和数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 将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在这一点上, 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如此客观的经济和人口压力, 只有积极去应对, 才能够总结出适宜的策略。
2.3 水域环境保护问题很严重
现阶段, 很多的城市其污水管网的基础建设和污水处理的相关设备都做得不到位, 常常出现管理失误, 处理效率低, 以及污水在不处理的状态下进行排放等操作。再加上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水土流失等, 使得水体的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
2.4 生活需求难以被水域资源所满足
改革开放以来, 福建省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形势下, 人们对于水域资源的需求量, 以及质量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有限的水资源, 低水平的水域质量难以满足其需求。
3 加强水域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
在这样的实际条件下, 我国应该不断贯彻人水和谐的发展理念, 在水域保护工作上做到制度化, 法制化, 争取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 在更加深刻的范围内, 以全局意识, 强化宣传, 优化服务, 实现体制上的完善, 保证依法治理水域环境。只有这样的方式, 才有可能实现在保护中促进水域的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有利的保护, 这是做好水域保护的基本前提。综上所述, 我们着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工作:
3.1 强化宣传, 提高人们对于水域保护的认识水平
对于水域的保护, 首先要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水域的认识水平。所谓的水域, 不仅仅在防洪, 排涝, 储水, 用水, 灌溉, 水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在生态方面, 文化建设方面以及景观构造上也表现出独特的功效, 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域是一种稀缺的资源, 也是一种公共环境, 在水域管理上缺乏科学性和长远性的思考, 将会严重影响水域的健康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 我们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 强化宣传, 不断激起人们对于环境保护, 水域资源利用上的科学认识, 从而促使其参与到水域保护的过程中去。
3.2 优化服务, 提高部门在水域保护工作上的效率
各级人民政府, 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在水域保护方面出台的政策和规定, 按照相应的指标和标准, 开展有效的水域保护工作, 尤其是在对于水域项目的审批上, 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水域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 以最少的水域占用或者是不出现水域占领的前提下, 去实现建设项目的运行;在此环节需要重视服务的质量, 强化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 不断优化程序步骤, 实现效率的提高, 争取将水域的保护工作和项目的开发做到和谐统一, 将服务的质量不断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3.3 完善机制, 不断实现水域保护工作的长久性
不断健全占用水域的审批制度, 在此环节注意奖罚分明, 对于那些不按照相关程序进行的水域占用, 坚决追求其责任, 从而保证行政许可相对人的知情权, 监督权等, 在步骤上明确其主体的程序, 时间限制和审批的流程;基于这样的机制, 开展全面的水域监控工作, 使得水域的保护进入健康, 有序, 高效的管理体系, 一旦出现异常, 及时开展保护工作, 使得其可以持续有效的运行下去。
3.4 讲究法制, 不断强化对于水域保护的监督力度
对于水域保护工作, 除了预防, 宣传之外, 我们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法律基础来保证其顺利的开展。由此在健全的法律体制下, 对于违法占用水域资源的行为, 予以严格的审查, 惩罚, 充分发挥出法律监督的作用。由此, 需要相关部门在水域保护上做到, 定时的检查水域的质量和环境, 一旦发现异常, 及时调查原因, 对于期间出现的违法行为, 予以严格的查处。对于一些没有经过审批就开始占用水域资源的建设项目, 坚决予以查处, 要求做到停止或者恢复原始水域环境的操作;还要注意对于已经审批过多建设项目, 要明确水域和建设之间的界限, 避免建设过程出现对于水域的占用。上述的几项工作都是需要我们开展监督工作的, 这需要引起各个部门的重视。
4 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的水域资源保护工作还存在很多方面的漏洞, 面对新的形势下, 经济快速发展,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工业和生活上对于水域的需求量不断加剧;同时现实中一些违规的建筑项目对于水域资源的非法占用的现象, 也常常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 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 详细分析我国水域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漏洞。在理解的基础上, 开展各项有针对性的工作。首先, 强化宣传, 提高人们对于水域保护的认识水平;其次, 优化服务, 提高部门在水域保护工作上的效率;其三, 完善机制, 不断实现水域保护工作的长久性;其四, 讲究法制, 不断强化对于水域保护的监督力度。从而实现人和水的和谐发展, 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士武, 杨铁锋, 温进化.行洪除涝合理水面率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6 (2) :72—76.
[2]安树青.湿地生态工程—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优化模式『M1.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率;措施
在人類发展中,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并且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能够生存的物质基础。现今在全世界范围内,污染造成的水源危机还有水资源的不足,对于所有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在经济、政策和技术等方面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人类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一方面是发展水產和水运以及水上活动,利用水能进行水力发电,维持生态平衡等等,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水资源取出所需的水量,这一类属于消耗类利用,数量会有所减少,质量也会有一些变化,并且从其他途径回归水源。而第一类则不需要从水源取出水量,但是需要江河、湖泊等水源地保证水位和水质及流量。我们要对水资源进行了解,并且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做好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工作。
1问题和不足
1.1开发不合理和浪费。城市的水输送管道都存在漏失现象,这个概率就有20%,仅这一项就造成了全国每年共有100×10.8m3的水资源被浪费。日常生活中浪费用水的现象也是很常见的,就像一些缺水的城市,也在到处建设水景观,根本不考虑自身的现实条件,甚至还在不断的增加高耗水的一些行业,比如在一个水池中,北方地区地下水资源薄弱的补给量就像是上水管,而对水资源的过渡浪费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就像下水管,在同时打开的上下水管中,上水管杯水车薪的水资源补给远远跟不上下水管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1.2污染情况严重。当前社会中工业化的发展非常迅速,因为不断增加的人口给与了很大的推动力,有一部分地区却没有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重视起来。尤其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地下浅表水的水质已经差到了一定地步。还有一些城市高强度的开采地下水使得污染情况严重,原本良好的水质受到污染之后硬度、矿化度都大大的提高,甚至还有严重超标的有害物质,这就使得人民的饮水问题收到了很大的威胁。据统计,现在全国有3.6亿的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有八千多万人在饮用不达标的地下水。
2加强管理和保护
2.1加大雨水利用。雨水也是很好地一种水资源,通过蓄水窖的建造,实现了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我们可以秋雨春用可以涝蓄旱用,将雨水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也充分证明了蓄水窖的建设和实践在抗旱中的显著成效。收集雨水节省灌溉的工程在山区的发展更深更广,雨水的利用也延伸到了农田的灌溉,而在很多干旱的地区,利用集雨工程把雨水拦截收集起来并以此来发展生产,为干旱地区农作物的稳产提供了新的道路。我们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于山区就应该采用分散的方式,应用适合的技术,利用就地资金,运用便于群众参与全过程的解决方法,因为山区居民贫困人群居多,而且一般都居住分散,那么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刚好具备这些特点,所以和集中骨干水利工程相比,雨水蓄积方式更适合山区的情况。而且雨水集蓄利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会像那些规模巨大的水利工程一样产生一连串的生态问题,所以,雨水集蓄利用是实现这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最佳方法,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选择,对缺水山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来说,雨水蓄积利用工程这种新形式是非常切实有效的。
2.2加强管护和监测。水源地的日常管护和水质的动态监测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水源井周围会受到影响的半径范围之内,剧毒性的农药是严禁使用的,灌溉农田时也不能使用生活污水或者工业废水,并且不能建造禽畜饲养场、厕所等建筑物,还有不能堆放垃圾等物品,因为以上种种都可能对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最后还要严禁破坏深部隔水层的活动。水源管理部门要制定水源井的防护规定,要画出卫生防护地带的范围,还要在防护地带树立提示牌,书写宣传标语,用这种方式进行宣传,让当地居民能够自觉的产生保护意识,对水源地进行保护。同时,对于水源地的水质、水量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也要加强动态监测,并且对水样进行定时的采集和化验,检测水源的变化规律,保证水源井的运行。
2.3缓解城市和农村的用水矛盾。一直以来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供水矛盾一直存在,为了缓解这种矛盾,我们就可以进行节水改造工程,将传统的的井水灌溉方式改造成低压管道的灌溉方式,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数,有效的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从而有效的解决农业用水和城市供水之间的冲突。同时,要详细的调查摸清水源地灌溉机井的具体情况,要关闭一些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或者农民非法打造的农灌机井。在水源涵养区内未经许可一律不可以打造新的机井,行业管理部门要经常进行检查,关闭未经许可所打的机井,造成的损失有负责人自己承担。
2.4改进技术。节水机制的健全对用水方面是非常重要的,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工农业生产体系,要以节水、节能为中心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的理念要进行创新,开发高效应用的节水新技术,促进水资源的有序开发,而对第三产业中的高耗水行业更要进行重点管理、严格控制,水道和洁具要一步步的进行改造,有效的减少漏失现象。另外,农业方面在发展种植和养殖时也要以节水为中心,淘汰落后的灌溉方式,推广新型的广喷、滴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施资源型农业战略。
总之,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我们在节水方面,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方面,在节水的技术方面,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方面都可以成为世界领先。
参考文献
[1]刘宝珺,廖声萍.水资源的现状、利用与保护[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06)?
[2]李祥东.?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J].?科技信息.?2007(05)
现在,河里的水突然变黑了。人们继续建造工厂,社会变得现代化。废气和污水使河流和其他地方变黑。在一些地区,这条河闻起来很难闻,所以人们走过时应该捏住鼻子。当河里的水被污染时,害虫会很高兴。在千千,这条河里满是成千上万的蚊子和苍蝇。人们用饭盒、塑料袋、断枝叶、废伞、破球,甚至动物拉出来的粪便、垃圾。人们随处可见河岸上管道排放的污水。夏天我们最好少去游泳,以免被污水伤害。工厂排出的废气,又黑又黑,也会污染水。
我们应该保护水资源。水是我们生命的源泉。让我们不要到处乱扔垃圾。社会应该保护水资源。我们应该把垃圾扔整齐,把罐子放在黄色的垃圾桶里;把饭盒放在白色垃圾桶里;把日常生活用品放在绿色垃圾桶里;把纸放在红色垃圾桶里。我们不仅要到处扔垃圾,还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以前,我不知道如何珍惜水,经常浪费水,打开水龙头忘了关掉。但一件小事之后,让我懂得珍惜,保护水资源。那是一个夏天的下午,我和我的朋友们在草地上玩耍。突然,我的脑海闪现:我们可以玩枪战。想到这里,我和朋友们一起回家拿水枪。我的水枪很大,水也不满。
我开始向水枪里注水,注水后,我忘记了关水的水龙头,跑出家门,玩了一会儿后,刚好妈妈回来,妈妈看到我家后水龙头没关,我就被拖进屋里,语言对我说:“水是生命之源,灾区很多孩子都不喝水,但你在这里浪费水,这不是在破坏人类生命之源吗?”听了妈妈的话,我羞愧地低下头,决定我永远不会浪费水和生命的源泉。
“如果还不珍惜水资源,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现在在溪边,河边,处处可见工厂排放出的乌烟瘴气,排水管流出又臭又黑的废水,令人忍不住的捏住鼻子,连忙走开。而那些可怜的河水呢?却被废水染成了黑色,孤零零地漂浮在水面上。不久,鸟儿不在河面上飞翔鸣叫,河面上浮起一具又一具的鱼的尸体。
我们每天希望着有一个鸟语花香,山青水秀的家园,可我们却是否回想过,曾把大把大把的,还可以重复再使用的清水倒入下水道中呢?我们应该行动起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可能大家都会说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太难了,但是,我们应该要有珍惜水的意识,只有意识到“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才能时时刻刻地注意节水;还要细心留意身边的小事,每当洗完手或洗完什么东西,就要关紧水龙头,不让一滴水流走;更要重复利用水资源,合理用水,科学节约水资源。
惜水、爱水、节水,从我做起。走近长江,他那激烈澎湃的呐喊声是向人们发出的呼吁,一声声,一阵阵,在天空中久久地回荡着:世界缺水、中国缺水、城市缺水,请人们节约用水。
1 区域与流域问题
在一个流域内的水资源水环境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水环境为流域内的社会发展提供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2]。水资源水环境在同一个流域内的不同区域是独立的或半独立的, 但总体是系统的不可分割的。在流域内修建水库, 将统一的流域的水资源水环境分割为若干个小区域的水资源水环境, 从系统而言, 已经造成水资源水环境的不连续性, 近几年来, 各级政府已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区域水资源的管理, 当某一区域的水资源出现严重不足, 将调度其他区域的水资源进行补给, 如永定河水系的调水计划, 不仅使区域水资源得到补给, 而且又将水源的不连续性变成阶段性的连续性。另外, 某一区域的水环境遭到破坏, 将引起全流域的水环境恶化, 往往由于上游的水污染事件给下游带来损失。因此, 在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与管理中, 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 形成上下游、流域与区域之间协同保护与管理的战略框架, 筛选有利于全流域协调发展的科学方案, 科学规划, 科学调度, 全面发展。决不能以局部区域的利益、局部区域的发展为借口, 以牺牲流域的利益为代价, 换取局部的经济繁荣。
2 水质与水量问题
从水文学角度而言, 在水资源水环境的评估中, 存在着质与量的关系。所谓“质”是指水质变化程度, 也就是水体污染后水环境发生改变的状况;“量”是指水量多少, 也就是水体总量的多少。对同一水质污染事件, 在水量多少不同的情况下, 水环境改变乃至发生恶化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在近十几年来因天然降水不断减少, 水资源利用达到严重超采的程度, 各江河湖泊已频频告急, 河道断流, 湖泊萎缩, 湿地干枯, 水环境到了严重破坏的“红色警戒”程度。在水体总量较少的情况下, 当具有一定污染物的污水排入后, 常常造成受污水体的水质急剧变化和严重的损失;如果有充足的水量则受污染的水体的水质变化就会减轻, 造成的损失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可见在当前的情况下, 要尽可能保持江、河、湖、泊一定的水量, 待水污染突发事件爆发后, 可将损失降到最低。这就要求现代社会在关注水环境恶化的同时, 也应重视在全流域内科学地分配和调度水资源, 增加各江、河、湖、泊的有效水体, 尽量保证各大江大河不断流, 不干涸, 对中小河流也应保持一定的水量。黄河保持多年不断流就是很好的证明[3]。同时, 应增加水资源水环境方面的资金投入, 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坚持节约与保护水资源并重、维护和治理水环境并重的基本理念, 科学有效地保证有限水资源状况下水环境的合理利用, 走水资源利用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之路。
3 地表水与地下水问题
水资源水环境根据来源可分为地表水与地下水2个单元, 在一定条件下又是联通的。通常我们往往注重地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保护, 因为这是可知、可见的水域, 造成的损失也是可估的。例如, 每发生一次水污染事件, 必将造成江河湖泊的水质发生恶化, 或者说老百姓的庄稼受到破坏, 引起的关注及反映是迅速的, 会得到及时处理。而对于地下水资源及地下水污染造成的破坏, 往往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若受污程度不够严重, 则水环境水资源受到的破环往往是不会被及时发现处理, 最后常导致地下水污染的处理是相当困难的, 如20世纪60年代末期, 怀来化肥厂引起的地下水污染事件, 至今受污染的地下水资源依然不能使用。在农业生产中, 由于大量的使用化肥, 造成了土壤中氨氮成分严重超标, 大量使用农药也使土壤有害物质量增高, 由于地表与地下水资源的交换作用, 必将造成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当前情况下, 由于大量开发地下水资源, 已经造成地下水资源的严重不足, 部分区域已经造成了地表水对地下水的污染, 导致地下水漏斗区的延伸与扩大, 造成地面沉降的发生。
因此, 应重视地下水的变化过程, 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 不要盲目地抽取区域内的地下水, 政府应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利用活动, 进行适度的控制[4]。
4 河流与源头问题
河流一般分为上游、中游、下游[5]。河流中下游一般是城镇比较聚集且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也比较高, 水环境破坏也是相对比较严重, 如海河流域下游, 因大量污水的排放导致地表水水质恶化;黄河中下游因污水直接排放而导致郑州、开封等城市饮用水紧张。由此可见, 河流的中下游水资源水环境的受害程度要大于上游地区。
河流源头一般为山脉的主峰之一, 生态环境比较良好, 动植物种类繁多, 因人烟稀少, 其水质极为良好。源头来水量的变化将直接导致下游河道流量的变化, 源头水质的变化同样会影响下游水质的变化。目前, 大江大河的源头保护工作进展得比较顺利, 如三江源保护区水源保护较好。但是一些小的河流源头保护工作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小的河流年径流量比较小, 源头生态一旦遭到破坏, 会使水质受到污染, 对中下游河道的影响极大。所以, 在关注河流的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同时, 更应该关注河流源头的水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状况下, 多种利益矛盾相对突出, 往往为了获取利益, 破坏水资源、污染水环境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此, 要严防个别企业或个人在“源头”附近进行影响水源健康的开发或作业。在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中, 除了关注河流的水环境现状, 河流源头的水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也应列入各级政府的监管之列[6]。笔者认为, 源头的保护重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议在一些小河流源头设立保护区, 或者建设森林公园等, 在保护区内严禁各种对保护水源不利的活动, 以达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的目的。这样保护了“源头”, 也就保护了一条河。
要正确处理好河流与源头的关系, 不能顾此失彼, 要全盘考虑和分析这个有机的整体。大河流的保护机构 (河务机构) 目前建立的比较完善, 经济发展较好的市、县、乡 (镇) 为了保护本区域的生态环境的平衡, 可以专门成立小的河流保护机构或建立河源保护区。
5 海洋河与内陆河问题
河川尾间不与海洋沟通, 在沙漠戈壁中消失或注入内陆湖泊的称为内陆河或内流河, 直接注入海洋的河流称为海洋河或外流河, 在我国内陆区面积达344.5万km2, 占国土面积的35%。张家口市区内陆区面积达到1.381 5万km2, 占市区总面积的41%。内陆河流域具有降水量偏少、蒸发量大、干旱指数高等特点, 内陆河多分布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 发育在封闭的山间高原、盆地和低地内, 支流少而短小, 绝大多数河流单独流入盆地, 缺乏统一的大水系, 水量少, 多数为季节性的间歇河。在内流区内的生态环境比较恶劣, 长期居住的居民比较少, 水资源的量不是很大, 开发程度也较低, 所以水环境受破坏程度较外流河轻。海洋河也称外流河, 外流河往往形成庞大水系, 河流水量大, 大多数为常流河。水分主要作外循环, 把陆地上大量的径流量输送到海洋。外流流域由分水岭将其与内陆流域分开, 但又不是绝对的, 由于特殊的气候和地形条件, 在外流区域内有小面积内流区, 在一定条件下, 外流河可转化为内流河, 如青海湖水系原与黄河沟通, 后因地质构造变动和湖面降低, 遂变成内流水系。
在我们所关注的水资源和水环境中, 一般偏重于海洋河的水资源水环境的状况。如从相关部门的水资源公报和水质简报获取的信息看, 可以了解和掌握海洋河的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和水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 同时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以致增加水资源量的措施和改善水环境的建议, 但是却很少涉及内陆河, 这是水资源保持工作的一个盲区, 从现在各地区经济发展来说, 在内地环境保护相对严格的情况下, 一些污染严重的小厂矿企业已经向边远和经济发展相对较弱的区域进军, 从地域上看, 这些区域多数是人口相对较少的边远地区的内陆河区域, 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同时, 对于内陆河流域中的河流及湖 (淖) , 由于水资源的偏少, 水体交换能力低, 一旦受到污染, 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因此, 在重视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和管理的过程中, 更应特别关注内陆河流域的水资源水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 防止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状况。再者, 为了加强内流河的管理及提高内流河区域的生态环境, 可以考虑从外流河调水至内流河来, 从而改善内流河区域水资源量不足的缺陷。
6 结论
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不仅关系到河流的健康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而且还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7]。保护工作中既要统一考虑, 又要跟各流域、各区域的特点相结合, 依据具体情况采取符合地域特征的措施。要特别关注中小河流的生命健康状况, 从一条河流的整体情况进行保护和管理, 要统筹考虑、统筹解决。加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监测与管理, 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检测, 保证水质不受污染, 要科学规划和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 对重点区域和地段进行重点监管保护。做好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工作, 不可急功近利。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系统工程, 需要多个部门联合共同努力, 不断地深化具体的工作内容, 才能实现对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经过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 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必将取得进展和突破。
摘要:从区域与流域、水质与水量、地表水与地下水、河道与源头、海洋河与内陆河等几个方面问题, 对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与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以为水资源保护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保护与管理,注意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宁.区域水资源水环境保护治理的符点目标推定[J].水科学进展, 2006, 17 (6) :859-864.
[2]乔光建.邢台市平原区水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2 (4) :27-29.
[3]彭珂珊.我国西部大开发与水资源保护之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 :102-106.
[4]刘建刚.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和地下水补给机制[J].水资源保护, 2010, 26 (2) :18-23.
[5]邢学忠, 管淑涛.浅谈水资源管理对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J].山东水利, 2010 (3) :48-49.
[6]王延凤, 王允宝, 赵丙伟.临朐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与措施[J].山东水利, 2010 (4) :56-58.
关键词:农业;水资源保护;主体行为
中图分类号:F323.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0)02-0040-05
一、农业水资源保护的主体结构与作为
(一)主体结构
从所有者角度分析,2002年修订的新《水法》第三条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池塘、水库中的水属于集体所有。”可见,农业水资源所有者分为国家和集体两种。
从使用者角度分析,有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有各级地方政府,有各种农业企业,也有农户等。
从管理者角度分析,《水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第十三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有关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有关工作。”可见,农业水资源管理者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其各级管理部门。
可见,农业水资源保护主体结构是复杂的。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在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中最为重要、最为积极的力量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村集体和农户。由于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是由农户组成,按1998年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农民利益的代表。因此,本文把农业水资源保护的主体结构分为三个主要层次,即宏观主体-中央政府、中观主体-地方政府、微观主体-农户。
(二)主体作为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户在保护农业水资源中都具有重要的作为,他们的作为不可或缺,但由于他们的主体身份不同,地位不同,职能不同,因此,他们的作为方式也不一样。
1.宏观主体-中央政府的作为。中央机关掌握核心权力,其政令具有强制性,作用是全国性的。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教育引导方式等对农业水资源保护都有直接影响,同时政府确立的经济发展模式、行政行为又间接影响下级政府和农户。因此,中央政府行为在保护农业水资源中处于主导地位。
中央政府的作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农业水资源保护的政策制定与实施;第二,为保护农业水资源提供援助与补贴;第三,农业水资源管理的体制与机制创建;第四,农业水资源利用的监督与检查;第五,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投入。第六,激励农业水资源保护技术创新。
2.中观主体—地方政府的作为。根据我国《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各级地方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在地方的执行机关,负责组织和管理本地区的行政事务。
地方政府的作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负责对行政区内农业水资源的管理和监督工作;第二,负责本行政区内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工作;第三,领导行政区内灌溉、排涝、水土保持工作;第四,组织行政区内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第五,编制行政区内农业水资源利用规划;第六,进行农业水资源保护和水利建设动员和投入。
3.微观主体-农户的作为。本文所指的农户是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完全或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家庭。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突破了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以农户为单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而农户成为我国农业生产最基本、最直接的单元,也是农业水资源利用的微观主体。
因为农户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因此农户是农业水资源的主要使用者。农户的作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使用节水设备与技术,集约利用农业水资源;第二,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第三,参与农业水资源管理;第四,保护农业水资源环境;第五,进行水土保持。
二、农业水资源保护主体的利益取向与行为逻辑
(一)利益取向的差别分析
“利益导向是一定的功利原则和价值标准在人的利益活动中的具体化,它指导利益主体按照历史必然性要求采取最有价值的行为方向与行为路线,规范和引导人们在利益追求中趋利避害。”[1]因此,为了更好地对保护农业水资源主体的激励,首先应分析其主体行为利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户都是利益主体,他们保护农业水资源的动力,就来源于其主体利益的实现。研究农业水资源保护问题,主体利益及其实现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对利益的追求是人类发展的动力,是可持续发展之源,也是不可持续问题难以解决的症结所在。离开了主体利益分析,可能一切问题都无从谈起。
1.中央政府的利益取向。中央政府的利益取向就是国家利益,它不但要考虑区域、农村、农户的利益,也要考虑全国、城市、全体人民的利益,不仅考虑经济的发展,而且要考虑到社会的稳定,中央政府是从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综合国力提高的全局的战略高度,去对待农业水资源问题,因此,中央政府保护农业水资源的利益取向是全局的。
2.地方政府的利益取向。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有其自身的特点:(1)权限的双重性,即一方面是执行中央政府的职能,完成中央政府的部署;另一方面享有领导地方的权利,以实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为基本内容。(2)利益取向的双重性,即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必须体现国家的整体利益要求,但同时,地方政府又要在以大局为重的前提下去争取地区利益的实现。地方政府的上述特点导致地方政府在利益取向是双重性的,既有以全局利益为取向的,又有以地方利益为取向的,这就使地方政府在保护农业水资源的行动上与中央政府可能一致,也可能出现分歧。
3.农户的利益取向。农户从事一定的经济活动要有一定的利益动机,缺乏动力机制的推动,农户对外部信号就不会或不愿作出反应。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农村经济的传统格局,农户作为农村中的基本生产单位,已经确立了农户在经济上的独立权和自主权。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市场化发展,农户存在着尽可能增加自身利益的愿望和动机,其行为目标是效用最大化。每一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都有自己的责利观,作为微观农业投入主体的农户,其保护农业水资源的责利观显著不同于作为宏观的中央政府或中观的地方政府,对农户而言,保护农业水资源是维持生计和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因此,农户在保护农业水资源上的利益取向是个体的。
(二)行为逻辑的差别
农业水资源保护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的奥尔森式的集体行动,但集体行动有时存在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悖论。因此,必须对保护农业水资源的行为逻辑进行分析。
1.中央政府的行为逻辑。中央政府在保护农业水资源上有成本也有收益。成本方面一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中央政府采取保护农业水资源的行动,如实施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农业水资源规划、农业水资源治理、实行水资源用途管制、制定农业水资源保护法规条例、执行农业水资源保护政策等直接支付的费用;间接成本主要是指实行农业水资源保护政策影响其他产业发展,制约某些产业发展速度,中央政府财政收入下降等。中央政府在保护农业水资源方面的收益,也可分成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直接收益包括因保护农业水资源促进了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增长,使粮食产量增加和食物安全;间接收益包括生态环境改善、食物安全保障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促进作用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政府支持率上升、社会安定。
在保护农业水资源方面的得与失面前中央政府如何决策?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中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l/4。农业水资源关系到农业生产基础的稳定,保护农业水资源直接关系到食物安全,食物安全又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如果不保护好农业水资源,中国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就无法得到保证。因此,从理性出发,保护农业水资源是中央政府所遵循的行为逻辑,有很强的意愿。
2.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地方政府是一个经济人、政治人、道德人的集合体。在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中央赋予了地方以相对独立的经济管理自主权,于是地方政府的利益主体地位逐渐凸出,其隐性的经济人特性走势趋强。其中最为显著的事实是,放权让利改革战略和“分灶吃饭”财政体制的实施,使得地方政府担当了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任,其掌握的经济决策权和可支配的资源也得到了相应的拓展。因此,在转轨时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强化了地方政府经济人特性,造成了地方政府在利益上与中央博弈的可能。[2]
地方政府在保护农业水资源上同样有成本与收益的问题,成本方面既包括地方政府执行国家政策、采取农业水资源保护、兴修水利工程等行动所花费的直接成本,也包括地方政府因为保护农业水资源而限制某些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地方财政收入的减少,后者构成地方政府的间接成本;地方政府的收益包括生态环境改善,也包括因执行国家政策所带来的政治安全和荣誉收益,当然,执行国家政策而免受的惩罚也可列入收益之内。地方政府要博得上级政府的赏识与当地群众的拥护,在其行为的选择上必然衡量“政绩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地方政府保护农业水资源的行为取决于比较利益,对其需要进行激励与约束。
3.农户的行为逻辑。农户的特征可以用理性的经济人来概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过去人们所指责的传统农业中小农愚昧落后,经济行为缺乏理性的观点是错误的,这种观点是一种幼稚的文化差别论。他进而指出在考虑成本、利润及各种风险时,农民都是很会盘算的生意人。也就是说,农民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图的生产机会和资源的人。
农户作为“理性人”,他们的行为选择是由比较收益最大化决定的。农户在保护农业水资源方面的直接成本有:农田水利投入、节水保水措施、劳动力投入等;间接成本有:因为保护农业水资源的经济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影响农户其他方面的投入而减少的收入;直接收益有:农产品产量的增长、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带来的收益;间接收益有:由于改善水资源条件使农产品品质提高而带来的收益、水环境改善的生态效益。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会在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中进行收益比较,如果比较收益低,会将资金和劳动力由农田水利投入转向其他领域,只有在比较收益合理状态,农户才能采取保护农业水资源的行为。[3]
三、农业水资源保护主体间博弈分析
(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
在水资源保护上,中央政府作为公共产品政策的制订者、组织者和资金提供者,其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财政收入最大化和社会福利、公共产品供给最大化),约束条件是财政负担能力;地方政府以上级对其政绩的评价达到最优和从中央政府最大限度地取得资金为基本施政方向。[4]
中央政府在财力一定的情况下,不可能对农业水资源领域进行全额投资,而且,中央政府认为,在实行财政包干体制后,地方政府在区域性的水资源保护上有更多的投资责任。然而,地方政府在投资权限扩大的情况下,有理由根据地方财政收入最大化这一目标函数进行投资选择,由于农业水资源投入周期长、比较利益低,因此,在地方政府的投资优先序中,也就排在了后面。现实的情况是:中央政府制定政策以调动政府政府的积极性,但地方政府往往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以“软化”中央政府的政策。这样,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准则是:中央政府希望在中央投入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政策激励地方政府对水资源保护投入更多;地方政府则希望中央财政投入有更多的投入,而地方政府投入的少些。
中央政府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往往是寄希望于政策的制定与监督。然而,由于农业水资源保护委托-代理链过长、代理层级多、信息不对称,地方政府处于博弈的优势,在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往往夸大本地区农业水资源保护的需求,争取中央的投入,同时夸大地方政府的投入,争取业绩,这两方面逐级上报,逐级“加水”,使中央政府得到的信息极不对称。有些地方政府的农业水资源保护投入,是为了得到上级政府的投入而进行的“配套”,因此,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有“智猪博弈”的特征。
(二)地方政府与农民的博弈
取消农业税后,地方政府(尤其乡镇政府)在农业上的直接收入减少,增加了保护水资源投资的负担。有些地方政府近几年极力推崇农业水利设施与工程“市场化”解决方案,通过承包、拍卖、股份改革,实施谁用水谁付费,目的是弥补地方政府投入的不足,把本应地方政府承担的投入转嫁给了农业用水者(主要是农户)。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看也是这样,农户的用水成本普遍增加,实质上存在地方政府与农户博弈。
农户为了能争取到地方政府的投入,在博弈过程中往往会采取保持短缺或部分短缺的策略,作为向地方政府要价的理由,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农户自己兴修水利而满足需要,则地方政府不会另外投资。如果农业所需要的水资源不能满足,则地方政府可能会有投资。因此,等靠是农户与地方政府博弈中的策略。因此,地方政府与农民都想让对方多投入,而自己少投入,这是他们的博弈原则。
(三)农户与农户的博弈
有很多人在分析农户与农户的关系时利用囚徒困境博弈,推导出“公地悲剧”的结论。笔者认为在保护农业水资源上农户可能“拥挤性使用”,也可能形成合作,即可能出现负和博弈或零和博弈,也能出现正和博弈,关键在于组织状况。
1.无组织状态:负和博弈(零和博弈)。如果没有政府组织或农民合作组织(自我组织)的出面协调,没有规章制度,农户处于无组织的状态,可能会出现负和博弈或零和博弈。[5]因为农业水资源使用很难排他或排他的成本非常高,由于存在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差异,农民搭便车和机会主义的选择就是理性之举了。在无组织无政府的情况下,农户在保护水资源上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负和博弈,即人人都不保护,而是拥挤性使用,最后水资源短缺,人人都受损失;二是零和博弈,即保护者得不到补偿,搭便车者不付费,造成不公平。正是这种集体行动的逻辑困境,阻碍了农民在保护农业水资源上的劳动和资金投入。
2.有组织状态:正和博弈。在政府或农户合作组织(自我组织)的组织安排下,农户可以在水资源的保护上达成共识、进行合作。[5]因为:第一,在农村社会中人口流动少,范围小,农民的生活局限于村庄,在村庄生产、生活和实现人生的价值,农民对村庄的预期长远,宗族组织和村庄舆论的力量强大,可以有效地边缘化不合作者,使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产生信任危机,因此不合作者很少;第二,水资源使用者的数量集中、分布相对固定,农民居住在某一特定区域,人口规模变动不大,他们之间也彼此熟悉,水资源的使用者的人数和范围边界一般都能被清晰的界定;第三,每一个农户的策略行为及其结果都是可以被长期相互观察的。农户是否遵循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也都是明确的。第四,农户使用水资源是年复一年的,是重复博弈,对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也比较清楚,会产生信息链接和共享,改变个体农民双方的策略行为,变不合作为合作,逐渐认识到合作则双赢,不合作则亏损,使农民个体产生反思和合作理性思维,认知合作博弈的重要性。因此,有组织状态农户的使用策略更接近于长期合作动态博弈,是“讨价还价”的形式,而不是像“囚徒困境”那样的非合作静态博弈。
四、农业水资源保护主体行为的激励
如何把庇古为代表的政府管理理论与以科斯为代表的市场理论结合起来解决水资源保护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问题,是研究中的重要问题。[6]因为农业水资源具有外部性和非排他性,存在着“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与管理,但农业水资源保护设施与工程建设与使用中又存在“政府失灵”,也需要市场机制的引导,因此,对农业水资源保护主体的激励需要行政与市场功能的整合与相辅相成的应用。
(一)行政激励
行政激励是指用法规、制度、政策的手段提高农业水资源保护主体的积极性。因为中央政府制定的法规、政策与执行力有积极的引导与约束作用,因此中央政府在农业水资源保护主体激励中应发挥主导地位,实施行政激励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加强监督。明确界定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在农业水资源保护中的权利和责任、指标与任务,以政策的力量提高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以制度形式保证它们能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第二,完善政绩考评体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水资源保护上的博弈很大程度源于政绩考评体系的不合理,通过建立任期目标责任,激励地方政府。第三,建立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统一政策,中央政府投资全国性的农业水资源保护工程,地方政府投资地方性的工程,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范围,使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与支出能力一致。第四,改进农业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有利于农业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管理体制。第五,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水资源保护投入机制,引导民间资本和企业资本投资,强化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采取不同的融资模式,把水利产业资金、社会资本和BOT等模式相结合,提高投资者的积极性。
(二)市场激励
目前应推进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完善农业水权,建立农业水权市场。应推行农业水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建立水权市场,激励节水与保水的积极性。第二,农业水资源保护工程的市场化投资。推行农业水利工程产权改革,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通过股份制促进农户与政府的合作,形成多元投资局面。第三,形成合理的农业水价机制。由于我国长期农业水价没有体现资源价值属性,没有发挥价格的调节作用,考虑到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问题,应推行差别农业水价,在合理用水范围内实行低价制,而超量用水则实行高价制。
参考文献:
[1] 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3.
[2] 赵全军.中央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间利益关系分析[J].行政论坛,2002(3):2-6.
[3] 高明.论自然资源集约利用与经济技术政策[J].生态经济,2006(2):33-37.
[4] 黄守宏.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基础地位[J].经济研究,1994(1):24-30.
[5]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3.
[6] S.POPKINOPKIN.The rational peasan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ociety in vietam[M].Berkeley,1979:39.
The Subject in the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Agriculture and Analysis of the Logic of Its Behavior
GAO Ming1,2
(1.School of Public & Management,Fuzhou University,Fuzhou ,Fujian 350002;
2.School of Public Affairs,Xiamen University,Xiamen ,Fujian 361005,China)
Abstract:By the high difficulty of delimitation of the property rights of the water resources in agriculture and most of the water resources in agriculture belong to public resources in the bond, its trait is non-exclusiveness and expense competitiveness,it may be easy to engender crowded in use.Therefore,the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must be collective cooperation.However,because of the variety of the subject protection,the different status and the goals,and the costs are not the same with the benefits in the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so they cause the complexity constituting in the main acts motive and the logic. The thesis analyses the benefit orientation and behavior of logic respectively in the three aspects as the subject of macroeconomic-central government,meso-subject-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microcosmic subject-farmer.It also put forward some incentive measures to protect water resources in the light of China’s reality.
【环境保护水资源的作文】推荐阅读: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倡议书作文09-21
请保护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作文500字10-18
小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倡议书09-25
保护环境保护湿地资源共建和谐家园征文11-26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论文11-22
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团课总结12-02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06-25
保护水资源爱护水环境倡议书09-10
英国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09-11
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作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