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型工业(精选8篇)

新型工业 篇1

采编:巴中市政府办公室 2011年08月10日阅读:

2456次字体:大 中 小

李刚作重要讲话 周喜安主持并讲话 彭耀学熊光林出席

为奋力推动追赶跨越、加快发展,8月9日,我市召开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学习贯彻全省“两化”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两化”互动发展工作,分析当前全市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间尤其是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市委书记李刚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他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巴中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高水平的认识、高强度的工作,主动务实的作为,推动“两化”大突破、大发展。

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喜安主持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彭耀学,市政协主席熊光林出席会议。

李刚指出,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推动巴中迈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我们巴中而言,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包含三个层次的基本内涵,一是“加快”,二是“新型”,三是“互动”,这三个层次是有机结合的。要着眼于“快”,做大工业总量和城市规模;要立足于“好”,按照“新型”、“互动”的发展要求,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创新驱动、集约节约、民生优先,更加注重“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统筹协调发展;要着力于“跨越”,利用后发优势,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高端切入、高端发展。

李刚指出,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巴中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战略举措。对我们这样的传统农业地区、连片贫困地区,实现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就要在工业上实现突破,将抓发展“第一要务”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转向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加快形成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城镇化是我市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和平台,必须加快推进,实现与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发展。

李刚指出,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实现从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深刻变革。我们一定要有清醒头脑,从思想、行动到制度上做好充分准备,破除一切思想桎梏、制度壁垒、能力缺陷,大力破除“唯生态论”、“唯条件论”、“唯规定论”,坚定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决心和信心,主动适应发展形势,积极争取发展先机,努力开创巴中“两化”互动发展的新局面。

李刚要求,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十二五”末形成工业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的主导和支撑格局,加快从传统农业市向新型工业市转变。要积极承接国内外重大产业转移,在工业招商上有大突破,围绕重点产业和产品,强化开放合作和招商引资。要加快园区载体建设,在促进工业集聚集约上有大进展,按照“一县(区)一园区、一园区一主业”,科学规划定位,积极推进多形式的园区建设,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优化园区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机制。要以优势产业、骨干企业、拳头产品为抓手,在工业经济实力上有大提升,围绕巴中优势资源,做好资源大开发大转化文章,推动资源项目化、资源资本化,立足巴中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加快推动特色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要大力引进和培育各类龙头企业,对我市已有的骨干企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要抓重要产品,梳理一批有市场前景、有知名度的拳头产品,积极打造成高端产品,支持拓展市场、壮大产业、培育品牌,增强巴中工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要注重科技引领和自主创新,树立“只有落后的产品,没有落后的产业”观念,加强落后工业技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要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避免工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李刚要求,要加快推进巴中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城市定位要符合巴中区域特征、经济特征、文化特征、生态特征,彰显巴中鲜明的个性和特色、适应时代潮流,体现“经济富裕、环境优美、城乡一体、宜居宜业宜商”的新型城市核心理念。要拉大城市框架,城市的拓展、新城的建设要围绕交通条件和产业发展来进行,加快构建市域城市主骨架。各县(区)要拓展新区,拉大城市框架。要大力发展小城镇,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区、中心镇、中心村和产业聚集区集聚,形成巴中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不断提升城镇品质,深入开展“五治三化”,以创建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模范环保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优秀旅游目的地“五创联动”为抓手,市、县城市每年打造几条特色街区,各县(区)每年抓好重点镇、中心村的建设规划,已建的要完善功能、提升品质,新建的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多元投入融资”,开门搞城建,吸引民间资本特别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李刚要求,要统筹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坚持“三同步、三聚集、三统筹”思路,在推进上同步定位、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方向上企业向园区聚集、土地向业主聚集、农民向城镇聚集,在保障上区域统筹、产业统筹、管理统筹,实现“两化”互动发展。要以城乡一体的全域规划为引领,坚持“全域巴中”理念,综合考量人口增长、综合交通、产业发展、环境承载等重要因素,合理确定市域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

按照“基础先行、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的要求,加快交通、水利、电力、环保、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要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坚持园城结合、产城融合,科学布局建设一批园区,并把各类园区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中,推进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要处理好工业与城镇的空间关系,在城镇建设规划中,为工业发展留足空间,工业发展规划中,引导人口和产业向四级城镇体系聚集,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联动协调发展。要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动“两化”互动、“三化”联动,以工业化促进农业产业化,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加快实现巴中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以新型工业化带动现代服务业。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切实解决好土地、资金、人力资源要素问题。要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扎实推动“扩权放活”,充分激发基层基础发展活力,加快农村综合改革,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各种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李刚要求,要为加快推进“两化”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必须围绕新的发展要求,在新理念、新活力、新作风、新能力上掀起一场深刻革命。要增强学习能力,引导干部自觉加强对现代工业、城建、金融、科技和国际化知识的学习,围绕新的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促进干部树立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创新意识,更好地适应加快“两化”工作的需要。要提高创造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敢闯敢干、开拓创新、攻坚破难。要强化执行力,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深入践行“四个特别”,超常思维、超常举措、超常付出,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李刚强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使命,是一个创新实干、攻坚克难的过程。全市上下要不断解放思想、形成共识,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团结奋进、真抓实干,为实现“两化”互动发展的大突破、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巴中而努力奋斗!

周喜安在讲话中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在下半年着力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推进“两化”互动发展。要科学规划,做到多规衔接、全域覆盖、相互支撑;要联动推进,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擎带动新型城镇化,以园区为载体促进产业聚集发展;要强化保障。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抓紧新开工一批项目,加快在建项目实施进度,力争投资额度和时序进度均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切实搞好项目储备,立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加快规划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城镇基础设施项目,为“两化”互动提供强力支撑。三是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要加强基础工作,夯实发展载体;创新招商方式,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定位,瞄准相关领域、相关行业、相关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招商、小分队招商互动,点对点登门促进,提高引资实效;突出招大引强,以大带小,延链配套,集群发展,做大产业,做强产品,做优品牌;要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四是进一步改善民生。深入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大力推进扶贫开发,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切实抓好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做好物价稳定工作。五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周喜安希望,各级各部门要对照目标找差距,增添措施抓落实。同时要严格督查,努力确保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早竣工、早见效,努力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会议进行了分组讨论。各县(区)、巴中经济开发区、市经信委、市住建局在会上作了经验发言。

新型工业 篇2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及原因

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 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持续产业”, 随后, 国务院又把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改造列入了重要议程。于是, 如何利用好这个历史机遇, 促进东北的发展成为众人最为关心的话题。振兴东北, 关键就是要对东北地区的现有经济状况有所了解, 结合其他地区的改革经验, 实现东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从而确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一) 现状

1、经济总量规模

国内生产总值 (G D P) 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总量规模的最基本指标, 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大小。2003年东北三省共创生产总值12955.16亿元, 占全国总额的9.56%;而同期江苏, 浙江, 福建, 广东四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则分别是:12451.75亿元, 9200亿元, 5241.73亿元, 13349.93亿元, 仅广东省一个省的生产总值就超过了东三省之和, 占全国总额的9.9%。2004年、2005年两年内,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是15133.86亿元, 17129亿元;2005年比2003年增长了32.2%。

2、经济增长速度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是衡量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综合性指标, 它反映了地区经济规模扩张的速度。根据资料显示, 2003年东北三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分别为:黑龙江10.3%;吉林10.2%;辽宁1 1.5%, 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9.3%, 尽管如此, 三省的最高增长速度也低于东部沿海地区的12.7%。

3、产业结构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不合理, 重工业所占比重高, 第三产业比重小, 工业产业增加值低。2002年, 重工业在东北工业中占近8成, 其中, 原材料工业和重加工工业占有很高的比例, 分别占34.5%和30.6%;采掘工业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为14.4%。轻工业所占的比例较低, 为20.5%, 分大类行业看, 所占比例超过10%的行业有3个, 分别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5.7%)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12.1%) 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0.9%) ;所占比例超过5%的行业有3个, 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7.9%) 、“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6.3%) 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5.9%) ;另有4个行业所占比例超过3%, 依次为“食品加工业” (4.2%) 、“普通机械制造业” (3.6%)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3.6%) 和“非金属矿采选业” (3.1%) 。上述10个行业合计, 共占东北工业的73.3%。在这10个行业中, 除“食品加工业”外, 其余9个行业均为以重工业为主体的行业。

(二) 原因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以及经济发展的现存问题, 是各方面原因共同导致的, 概括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 观念陈旧制约经济发展。观念陈旧使得东北地区很难真正实现市场化, 对外开放程度低, 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运行, 经济体制改革缓慢, 这就导致了东北地区不能向东部沿海地区那样依靠改革开放, 放开手脚, 大胆引进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 大胆引进项目。

其次, 经济体制及经济结构落后。国有经济比重过大, 产权结构不合理, 产权不清。据2002年初步统计, 东北三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依次为:黑龙江89.34%, 吉林77.8%, 辽宁62.7%, 均远高于全国的52.8%的平均水平。现行经济制度约束导致市场化程度落后。

对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各自按资产规模排序前100位共300家企业集团进行综合汇总, 通过对比分析, 在调查的东北三省300家企业集团中, 年营业收入和资产总计均在5亿元及以上的企业集团有130家。从企业集团母公司控股性质来看,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共有183家, 占东北三省300家企业集团总数的61%, 2003年末其拥有资产达7071.0亿元, 占东北三省300家企业集团资产总额的80.3%。从企业集团的主营行业看, 工业企业集团有172家, 占东北三省3 0 0家企业集团总数的5 7%, 2003年末其拥有资产达6216.1亿元, 占东北三省3 0 0家企业集团资产总额的71%。截止2003年末, 东北三省300家企业集团共拥有成员企业2639家, 从业人员为269万人。其中, 工业企业集团成员企业1156家, 就占了全部成员企业总数的43.8%。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路

(一)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与特点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报告中明确指出:“走新型工业化路,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及特点是:

第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 可以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从而大大缩短实现工业化所需要的时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可以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升我国工业化水平, 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科技含量高。积极促进高新科技研究,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加快高科技成果转化, 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第三、经济效益好。就是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 摒弃过去那种片面追求速度、成本高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第四、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是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过去为了实现工业化, 往往是先污染、后治理, 先破坏、后修复, 代价很大。改善环境质量, 创造好的人居环境,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本身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第五、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发挥。人力资源丰富, 使我们的比较优势所在。注重发展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偏重人力资源的高新技术产业, 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所具有的独特的比较优势, 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

(二)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工业化水平分析

1、重工业化道路的不可避免

“大国的发展不能绕开重化工的道路, 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在借鉴西方国家发展经验的时候, 小国可以跳过重化工发展阶段直接以发展新兴技术为主, 但是大国必须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和工业基础, 因此重化工阶段不可逾越。”由于黑、吉、辽不仅有一些工业生产基础, 而且该地区拥有煤、石油等能源矿产, 铁、锰等金属矿产, 以及很多非金属矿产资源, 适于发展重工业。

2、东北老工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路

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行性, 不但要考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及优势, 同时也分析了制约东北发展的因素及原因, 可以看出, 当前, 东北老工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必须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下功夫, 实现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树立市场竞争意识, 引进市场机制, 实现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必须结合地区实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

三、对策建议

(一) 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东北地区由于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过大, 导致所有制结构单一, 体制创新艰难, 经济负担过重。要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必须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的改制和重组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难点和关键所在, 为振兴东北地区经济, 当前必须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的改制和重组, 积极搞好国有企业的战略性布局调整。首先, 要缩小国有企业的覆盖面, 整和国有企业。其次, 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再次, 妥善解决好下岗分流职工的就业安置问题。

(二) 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企业的活力, 动力, 创新精神, 和由此形成的市场竞争能力, 是区域经济内在增长机制的核心。因此, 要尽全力培育富有活力的市场主体, 构造质量效益型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就要由过去依靠个人转变为企业主导型创新, 有偶然性创新转变为体制向创新, 由制度创新转变为技术创新, 由模仿型创新转变为首创型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通过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实现更多企业利润, 从而提高整个区域的经济水平。

1、大力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引进专业人才

积极学习其他国家地区的发展经验, 企业内部建立奖励机制, 鼓励企业结合实际大胆创新;进行企业内部的制度调整, 引进专业管理人才, 建立有效的人事管理制度, 拓展高效的营销渠道等。

2、政府实现角色转变, 不再过度干涉企业的经营, 而是提供制度保障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尤其是针对国际市场, 在知识产权保护, 技术标准, 反倾销等各个方面, 我们的经验还不足, 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在财政拨款, 项目引进等各个方面, 国家队老工业基地给予一定的扶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 东北地区经济基础薄弱, 进行创新有一定的风险, 所以, 国家给予一定的优惠, 就会鼓励企业大胆引进项目, 提高经济效益。当然, 给予政策倾斜的同时必须要建立监督机制, 防止违反“专款专用”原则现象的再次出现,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 加大科技投入, 促进科技在经济领域的应用

加大科技投入, 促进科技进步不但可以节约传统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率, 而且可以增加能源供给并开发新能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其核心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科技成果的转化尤为重要, 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是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

促进人才交流, 在东北地区各个高校之间, 以及全国各地区, 甚至同世界一些著名大学, 进行人才交流, 不论是政府公派, 还是民间校际交流, 都有利于人才的发展, 有利于观念的引进, 更加真实直接的学习先进经验, 更好的找寻适合本地区的发展项目。

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受限于人们的思想意识, 而思想的开放程度, 人们创新意识的水平都直接受限于收到的教育水平, 因此, 要继续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 提高人们整体的文化水平, 从而更好的学习其他国家地区的经营管理理念, 引进项目, 合理创新, 形成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这才是解决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 也是实现东北振兴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芳芳, 从区域经济角度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7, 4:1-3

[2]、陈辉, 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战略选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7 (6)  :627-629

[3]、王丽, 优化东北地区人才资源结构的思路选择, 行政论坛, 2005 (6) :46-47

[4]、姜艳,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程中努力加强吉林省民营企业档案管理, 农业与技术,  2005, 25 (5) :70-71

[5]、沈越, 孟祥林.区域经济学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国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二界专题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http://www.cpeer.org) , 2005.年7月.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振兴老工业基地 篇3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 信息化 人力资源利用 可持续发展 新型工业化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一系列原因,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始终未能摆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地区经济出现衰退,调整和改造的任务迫在眉睫。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中央政府把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解决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作为当务之急,适时推出了“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与振兴”的战略决策,从而吹响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因此,如何抓住时代赋予的有利契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迅猛发展的潮流,顺利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是亟待研究的紧迫课题。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指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过渡到以现代工业经济为主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和发展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为了实现工业化目标,需要走工业化道路。人们通常称20世纪9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所走的路子,为传统工业化道路。目前世界已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有70多个。

目前,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总人口大概是7亿多,占世界人口的11%;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共60多个,占世界人口的不足20%。这些国家实现工业化一共花了200多年的时间。而中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也就是说,中国工业化就是要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使全世界工业化人口增加一倍多,这必然对全世界工业化进程产生巨大影响,使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能源问题表现得更为严峻。其他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确实曾经走过一段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为代价来推动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但当时工业化人口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份额很小。中国人口太多了,如果中国也走那条路恐怕整个世界的资源、环境、生态体系都支撑不住。

基于这样的现实以及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下,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型工业化概念。按照十六大精神,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思路对我国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相对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二是相对我国近百年的工业化道路,特别是近20年的工业化道路而言。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有四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在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中完成工业化的任务,而不是孤立片面地实现工业化;二是在完成工业化任务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而不是把信息化的任务推向未来;三是把实现工业化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而不是走早期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的老路子;四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尽力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而不是片面强调机械化和生产率进而造成大量劳动者失业。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绝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以牺牲就业为代价来实现工业化。我们既要注重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也要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使人力资源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

二、对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几点思考

1.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特色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包含两方面的含义:(1)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新兴产业,社会对信息产品比如电脑、手机等有非常大的需求,我们当然不能忽视这方面迅速增长的社会需求,否则就会失去一个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2)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也就是通过信息化推动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在政务、商务和国民经济其他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用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没有信息化的推动,制造业就不会有竞争力。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一方面要有量的增长,还要有质的提高,信息化在这里面就起到一个很关键的或者叫先导性的作用。我们要实现产品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市场需求和生产供给信息化、决策信息化、社会管理信息化来提高我国传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一直说我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不利,很多产业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靠知识取得的收入在整个收入中占的份额很小。现在看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改变目前这种状况的契机。

随着技术扩散过程的加快,一般的技术很快就可以被其他企业掌握。这时,管理、营销环节就显得更加重要。信息技术可以使市场信息迅速传达到企业,使企业的采购、设计、生产、销售部门充分沟通,减少中间环节、缩短生产周期,压缩库存,节约大量成本,并且能够把消费者的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反馈给设计、计划、生产、采购部门,使企业能够很快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所以,只有采用信息化手段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中具有充分的竞争优势。

过去我们主要凭经济规模的叠加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提出信息化的概念也就意味着我国在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更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或者说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个上台阶的问题。

信息化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从制造业的发展历史来看,主要有两类制造业:一个是加工制造业,一个是装备制造业。大批量、标准化、生产线是加工制造业的最重要的特点。在工业化发展过程当中,加工制造业最基本的竞争方式就是成本价格的竞争。技术达到一定水平,质量达到一定标准,如果产品之间没有差异,价格竞争的最后结果就是没有利润。沿海一些发达地区,比如上海、广东,一些加工制造企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他们发现尽管占有的市场越来越大,但企业利润越来越薄,甚至处于盈亏的临界点上。发达国家也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往后就进入差异化竞争过程。装备制造业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不是成本价格的竞争,而是性能、质量、营销、品牌等等各方面差异的竞争,只有这些才能真正为企业带来利润,中国现在工业化发展已经到了这个阶段。一些企业已经发现加工制造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希望向装备制造业升级。十六大报告提出产业升级问题,实际上也涉及到制造业本身的发展。现在制造业正处于一个由以加工制造业为主逐步向装备制造业转变的发展过程中。下一阶段,中国工业应该向装备制造业方面发展,否则中国工业化发展带来的实际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要利用信息化提高工业化效率。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很小,而传统产业则仍然依靠粗放式增长方式,这是导致经济结构调整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面临经济继续改革的艰巨任务,用信息技术去改造传统产业,具有独特的作用。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解决好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

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这么一个问题,即如何扬长避短,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同时促进充分就业。发达国家在推进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失业,而我们现在即使不进行产业的信息化改革,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在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中,资本和产品可以在全球自由流动,劳动力却不可以。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主要靠自身的力量来解决几亿农业人口的非农业化问题。工业化的含义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制造业高速发展,二是农业人口要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现在,中国工业产值加上第三产业的产值,已经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6%,按这个产值计算中国已经实现工业化了。但如果按照劳动力结构来算,农业劳动力还占非常大的比重,这表明我们离实现工业化目标还有相当一段距离。按照通行的理论观点,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依据主要有两大类指标,一是总量指标,一是结构性指标。从总量上说,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0%以上,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产品的产量也相当可观。但从劳动力就业结构看,我国80%以上的劳动者仍然在第一产业,工业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物质消费和劳动力生产率等同发达国家相比,都处于较低水平,工业化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十六大报告提到,必须解决好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解决不好,中国工业化就会面临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两条腿”走路,努力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平衡发展。

现在经济学界对中国现在是应该优先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争议。有的经济学家提出中国应该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因为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方面能提高各阶层的收入,另一方面也能切实消除贫困。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对他们来说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从国家的角度来说,也充分利用了我国的比较优势。然而单靠一条腿不能实现工业化。竞争力有两种,廉价劳动力是我们的一大优势,但这个优势跟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比,人家的竞争优势是扩大利润的优势,笔者暂且叫它升值竞争力,我们的竞争力是贬值竞争力,靠不断降低收入、减少自己的利润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另外,劳动密集型产业需求弹性很小,供给弹性非常大。鞋、袜子、运动装整个世界的需求量就这么多,我一年买五套西服够了吧,生活必需品就有这个特点,不管你收入增长多少,需求是相对固定的。供给弹性大就是谁都可以生产,门槛非常的低,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国家都先从这个干起,最后大家只能降价,增产不增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竞争,我们以后面临的来自别国的竞争压力会更大,就是中国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要把很多产品的价格压到了成本价之下。片面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会受到世界市场容量的限制。所以为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还要有第二条腿,我们应该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施行科教兴国战略,切实提高人们普遍的文化素质,促使产业结构的升级,用现代化装备来武装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扩张是由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支撑的。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还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

合理处理好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制造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不是以拼资源、拼能源、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为代价,而是处处要考虑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和环境,提倡循环使用,回收再用,重复利用,采用新技术特别是清洁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绿色化程度,等等。

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需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老工业基地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优先发展重工业,以钢铁、机械、石化等产业为支柱的重化工业路线。这种重型经济结构对推动工业化进程起了积极作用,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产业结构失调,科技含量低,生产效率低等因素造成了诸多不适应消费需要和市场竞争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快,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产业装备技术水平低,产品的竞争力不强,发展的后劲不足;传统资源逐步枯竭,大多数资源型城市面临转型、大多数矿山企业面临关闭破产,同时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和生态破坏严重;国有企业机制不活、经营效率与效益低下,大批富余人员下岗失业,劳动力资源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归根结底是改革还没有到位、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发生根本转变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摈弃粗放经营的观念和模式,树立高效率、生态型工业化的理念,采用集约化的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

目前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普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在向工业化后期过渡。这一过程,按照工业化演进的一般规律,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必须经历由轻纺工业为主向重化工业为主转变,由原材料工业为中心向高加工度化工业为中心转变,由传统产业为主向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转变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推进初级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解决老工业基地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国际产业转移方式由过去周期性产品与技术的梯次转移,转变为最新技术、最新产品的快速横向转移。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工业化的内涵,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种大趋势警示我们,如果继续沿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低效率的传统粗放发展模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差距就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最新科技成果,加快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步伐,提高企业和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加快把电子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注入传统产业,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进而促进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老工业基地工业化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深化改革、加快结构调整。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资产重组、结构调整、转换机制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退出机制。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造、重组、购买,使国有企业股份化、市场化。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和生态效益型经济。积极培育壮大优势产业群体,致力提升产业关联度,拉长产业链,加快主导产业的“前伸后延”,实现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R]

[2]刘希宋:老工业基地产业调整与改造的几点战略思考.学术交流,2004年1月

[3]衣保中:面向21世纪的东北经济[J].长白学刊,2000,(4)

[4]胡春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J].管理世界,1999,(5)

[5]林凌:中国老工业基地振兴之路[J].改革,2000,(5)

解读新型工业化道路 篇4

解读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它的主要特征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最佳选择.

作 者:侯爱萍 林美卿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271018刊 名:前沿 PKU英文刊名:FORWARD POSITION年,卷(期):2003“”(8)分类号:F421关键词: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 信息化

++市新型工业化汇报材料 篇5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2012年8月1日)

各位领导:

下面,我将我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基本情况向大家作一简单介绍,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一、我市新型工业化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工业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政协的积极推动及市直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合力兴工的氛围更加浓厚,工业经济呈现出结构不断优化、总量不断攀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引擎作用和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工业总量大步跨越。全部工业总产值由1300亿元增加到5400亿元,连超7个省会城市;工业增加值迈上2000亿元台阶。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工程机械、汽车等〃〃大产业规模工业产值由448亿元增长到2189亿元,增长3.9倍,工程机械产销量占国内行业总量的23%,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工业园区不断壮大。由“两区六园”发展壮大到“四区十园”,园区批复总面积130平方公里,实际开发面积125平方公里,〃〃经开 1 区成功晋升国家级园区。园区规模工业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由51.6%增长到62.4%。工业投入强势增长。开工建设的工业项目累计突破4000个,36家世界500强企业进驻**,全市工业投资累计达到2201亿元,为“十五”时期的五倍。技术创新成效明显。高新技术工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由37.6%提高到41.8%;国家级工业品牌达到33个,位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全国省会城市第二。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4:53.6:42,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63.1%、35.7%,其中工业对GDP贡献率为54%,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2011年,在全球局势错综复杂、国内通胀压力日益加大、的背景下,**工业紧紧围绕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大力促进产业高端化,全面启动产业升级、技术升级、管理升级三大工程,整体呈现“高开稳走”的运行态势。全年工业总量达到7176亿元,增长32.8%,规模工业总产值5957亿元,增长34 %,规模工业增加值2014亿元,增长22%以上,规模工业实现利税1128亿元,增长27.9%,工业投资 940亿元,增长32%,技改投资960亿元,增长32%,工业到位内外资410亿元,增长30%,新产品产值1730亿元,增长36%,规模工业增速列27个省会城市第2位,工业综合效益指标达384.1%,同比提升26.8个百分点,为**“十二五“末跨入大中城市“第一方阵”,挺进省会城市“前五强”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前提下,我市工业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286.32亿元,同比增长16.3%;完成工业增加值1110.17亿元,同比增长16.6%。

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要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力度

1、建立组织保障体系。一是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二是专门建立了市级领导重点产业联系制度,每个市级领导均联系1-2家重点企业。三是形成了部门配合、区县(市)联动的工作机制。市直有关部门都明确了专人负责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各区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

2、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新型工业化考核指标体系及奖励办法,指标体系突出自主创新、技术进步、土地集约利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内容。每年定期组织督查督导,严格按程序进行考核,对一批新型工业化红旗单位和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的《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发[2008]7号)、《** 市工业生产性投资项目奖励办法》(〃新工[2008]9号)、《关于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长发[2009]12号)、《关于进一步加快资本市场的若干意见》(长政发[2010]23号)、《**市工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长政办发[2011]93号)、《**市关于工业园区建设和使用标准厂房管理办法》(长政办发[2011]98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长政发[2011]23号)等一系列助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政策文件。各区县(市)人民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也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推动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细则和保障措施,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发挥优势,强化举措,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1、抓好顶层设计,加强科学引导。我市根据国家和省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选择了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信息网络技术与产业等七个产业作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2010年12月1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在加速制定发展规划的同时,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目录》(第一批),并于2011年11月10日出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政发[2011]23号),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注重产业规划,突出集聚发展。按照“特色立园、科技强园”的思路,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立足现在“三区入园”和 市级以下工业园区,重点打造三大产业聚集区。一是东部产业集聚区。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重点吸纳生产规模大、产业链长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入驻园区集聚发展,形成主业突出、专业化程度高、分工明确、协作紧密的产业优势,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二是西部产业集聚区。以**高新区为龙头,整合带动¥¥¥¥¥¥,远景规划400平方公里。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制造业、食品医药产业和材料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其先导作用,不断增强吸纳和辐射能力,打造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三是南部产业集聚区。远景工业规划20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及零部件、通用机械、电力装备和家用电器等产业,打造全国一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3、汇聚优势资源,加快科技创新。一是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2011年新增高性能复杂制造、杂交水稻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金属污染防治、光伏装备、油茶3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7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复核通过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新认定8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二是加强指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目前,“**市先进电池材料及电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完成登记,全市联盟总数达到21家。三是做大做强科 技成果交易平台。2011科交会充分整合技术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务实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海内外5000多名嘉宾参加盛会,共收集科技成果9181项,收集技术需求576项,收集投融资需求343项,会期签订了各类科技合作项目251个,签约金额达193.5736亿元。四是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中联重科自主研制的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成功下线,天骑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夹层杯法液基抗酸杆菌检验技术”,使我国的结核病检测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南大学等单位联合攻克“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应用关键技术”,获得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大学“纳米尺度和分子水平上生物信息获取的新原理和新方法”获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列车结构塑变吸能技术及装置”等三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三)完善机制,突出重点,切实加大工业投入力度。

1、突出扶持重点,用好工业发展资金。重点支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实现扩大再生产,支持企业引进购买国内外先进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资金引导,有效调动了企业投资积极性,推进了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实现了工业投资的大幅提升。2011年,市本级预算安排工业发展资金3.2亿元,预算追加2000万元,从科技资金中切块安排2500万元,合计用于工业发展的资金达3.65亿元,较上年增长25%,高于中部地区省会城市平均水平(3.4亿元),高于“十一五” 期间的平均增长幅度(24.33%),工发资金中用于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达到9145.8万元(其中高端制造产业635万元、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538万元、新材料产业4733万元,新能源汽车255万元、信息网络产业2188万元、生物产业736万元、文化创意产业60万元),投入规模不断增加,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其他产业。

2、创新投入方式,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工业,推动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市财政局、市工信委根据人大《决议》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有关要求,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和机构,研究制定了《**产业投资基金设立方案(草案)》,同时,参与设立由中南大学(**中南升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起的湖南新材料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并进行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目前,新材料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已经开始运行,《**产业投资基金的方案》已基本确定,待批复后可迅速开展工作,计划在批复后用两个月进行筹备,于6月底前完成组建工作。

3、完善激励机制,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市工信委、市财政局等部门积极与国内外多家创投机构及证券机构对接,推动**中小企业私募股权融资,先后有宏梦卡通、天鹅工业泵、兴嘉生物等企业获得创投机构资金约5亿元。为助推企业上市,市财政局、市工信委、市金融证券办等部门针对全市拟上市企业组织了 多次专题培训,并制定了分步推进计划。拓维信息、博云新材、澳优乳业、梦洁家纺、加加食品等企业已成功在境内外上市。

(四)转变作风,提升效能,不断完善工业发展环境。

1、转变作风,提高部门行政效能。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继续在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上下功夫。市城乡规划局针对规划审批时间较长,一次性告知不够明确,体外循环时间较长的问题,全面推进行政许可改革,着力压缩规划审批时限,规划许可总时限从原来的109天压缩至40天。市国土资源局认真做好新型工业化项目的用地与拆迁服务工作,凡新型工业化项目用地,简化进窗手续;对城市圈内的新型工业化项目,在农用地转用、土地征用,单独选址项目农用地转用等方面简化办事环节,由局领导转批给相关处室,5个工作日内必须答复。市工信委对较大工业招商项目采取专人负责,全程跟踪服务的招商策略。如在中联重卡、博世力士乐、汉德车桥等项目的招引过程中,指定了责任领导,成立了工作团队,建立了一整套工作机制,随时协助企业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为项目签约和开工建设奠定了基础。

2、务求实效,抓好工业“两帮两促”。2011年。**工业系统“两帮两促”工作秉承高效和务实的作风,围绕企业热点、难点问题,加强举措,狠抓落实。全年统筹调度57 个帮扶小组,扎扎实实为60个产业项目、115户中小企业开展帮扶工作,全年收集企业提出的问题809 个,已经解决的 772个,解决率为 95.4%(未解决的37个问题,因企业自身原因、市场原因以及 政策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已由问题对应的工作组提出了销号申请)。纳入市“两帮两促”活动帮扶范围中的108家中小企业(有7家未纳入统计范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774.22亿元,同比增长40.7 %,高于全市规模工业产值增幅6.8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508.34亿元,同比增长27.5%,高于全市工业增加值增幅5.5个百分点。“两帮两促”活动切实为企业解决了一批共性和个性问题,有效推动了产业项目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

3、加强保障,积极推动园区发展。坚持科学规划、特色集聚、两型发展的原则;统筹协调,集中资源,大力开展“园区聚变”活动,提高园区配套设施建设,营造优良投资环境,突出重点,延伸产业链,打造园区核心竞争力。2011年,主要围绕全市工业产业空间布局,通过出台工业园区供地标准,审查园区用地计划,建立完善工业用地前置调查、处置工业闲置用地和工业项目用地置换流程,逐步实现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形成产业特色相对鲜明,关联产业就近配套的工业集聚区。“四区十园”以不足三分之一的企业户数,创造了70%以上的规模工业总产值和规模工业增加值;以不足六大产业集群一半的企业户数,分别创造了六大产业集群80%以上产值和增加值。同时,“三区八园”作为科技创新的先导,园区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研发经费的93.4%,园区规模工业高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占全市的83.8%,高技术产业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81.9%。工业园区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4、整合资源,构建社会服务体系。“一中心、八平台”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经过3年来的实践和探索,体系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至2011年,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已基本具备了全方位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的服务能力。由政府规划指导并整合中 介机构逐步建立起来的创业辅导、融资担保、人才培训、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市场开拓、法律维权等八个平台初步构建,服务功能日益强大。目前,为解决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没有场地的问题,市政府正在积极酝酿解决方案,争取上半年明确场地,下半年提供服务,使“一中心、八平台”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回顾近年来的新型工业化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很多困难与与问题。主要是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仍然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能源与原材料长期看涨、劳动力成本长期上升、人民币汇率长期升值的“三大长期压力”将长期存在,土地、资金、人才“三大制约瓶颈”的影响正在日益加强,在“三大长期压力”与“三大制约瓶颈”的叠加冲击下,**工业产业发展与市场空间将面临进一步收缩的严峻形势。同时,我市工业“产业层次偏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集聚度不高”的“三大先天不足”及由此带来的“产业带动力不强、产业融合度不够、生产性服务业落后”等新的矛盾与问题也必将在未来较长一个时期成为我市工业产业发展新的瓶颈因素。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在“三大长期压力”与“三大瓶颈制约”的叠加效应下,在新的结构性矛盾的约束下,**工业原有的急剧扩展、快速发展的增长模式非常困难,未来产业升级与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与紧迫。

三、“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一)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

基本原则:跨越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重点发展。

发展目标:到2015年**工业实现总量、效益、投入三个“倍增”。

----总量倍增: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14000亿元,年均增长21%,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12000亿元,年均增长22%,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5000亿元,占全市GDP五成以上,助推**经济进入全国省会城市五强,规模工业增加值达4000亿元;

----效益倍增:规模工业利税突破1600亿元,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和工业资金利税率继续稳居全国中心城市前列,工业对财政贡献率达到45%左右;

----投入倍增:全市技术改造和工业投入力争“十二五”末累计达6000亿元以上。

(二)产业发展展望

发展四大优势产业,扶植四大新兴产业,提升四大传统产业。

----发展四大优势产业:到2015年,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烟草和材料四大优势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9800亿元,龙头企业的本地配套率达到40%以上,其中工程机械产值3000亿元、汽车及零部件产值2500亿元、食品烟草产值2000亿元和材料产业产值2300亿元;

----扶植四大新兴产业:到2015年,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轨道产业四大新兴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700亿元左右,其中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轨道产业产值分别达500亿、500亿、500亿和200亿元;

----提升四大传统产业:到2015年,电力装备、烟花爆竹、家用电器和纺织服装四大传统产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其中电力装备、烟花爆竹、家用电器和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分别达500亿、300亿、100亿和100亿元。

(三)加速园区发展。使园区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和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11200亿,经济的集聚程度更高,占到**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

(四)重点发展产业

1、工程机械:力求到2015年全行业年产值达3000亿元,本地产业配套率提升至40%。

2、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打造成中国汽车制造业第六大板块。到2015年,年产各类汽车120万辆,实现产值25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值占总产值超过20%。

3、食品烟草产业:将**建成世界烟草产业基地、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到2015年,行业年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

4、材料产业: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300亿元,其中电池材料年产值达400亿元,复合材料达400亿元,金属材料达700亿元,其他800亿元。

5、电子信息产业:到2015年,年产值突破500亿元。

6、生物医药产业:到2015年,**生物医药产业年产值达到500亿元。

7、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2015年,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500亿元,将**建成中部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8、电力装备产业:到2015年,实现电站装备及相关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培育3-5个知名的电力装备品牌。

9、轨道产业:到2015年,实现轨道产业总产值达200亿元,打造中部地区最具竞争优势的轨道产业基地。

10、烟花爆竹产业:到2015年,实现烟花爆竹产业年产值300亿元,培育在全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10个以上。

11、纺织服装产业:实施名牌战略,争创更多的中国驰名商标。到2015年,实现纺织服装产值过100亿元。

12、家用电器产业:到2015年,实现家用电器产业产值过100亿元。

(五)主要措施

(一)大力实施“44111”工程

实现由“大抓工业”向“抓大工业”的转变,重点实施“44111”工程:一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烟草及材料产业,形成四大过2000亿元的产业集群;二是推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电力装备与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形成4大过500亿元的产业集群;三是支持比亚迪、广汽菲亚特、陕汽重卡、北汽福田、中铁轨 道、中电软件园、威胜电子、晟通科技、山河智能、蓝思科技等10家龙头企业实现100亿元规模;四是培育1000家规模过亿元的骨干企业、特色企业和六大产业集群的重点配套企业;五是扶持10家以上龙头或骨干企业在境内外成功上市。

(二)产业、管理、创新三大“升级“

1、管理升级。在全市工业企业中率先开展以“对照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推动产品提质、企业提效、产业提升、结构提优”为主题的“三对标四提高”活动。对龙头企业与拳头产品,加大技术改造的扶持力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降低企业的能耗与排放;帮助企业加强标准化工作,引导骨干企业不断提升标准,帮助龙头企业成为行业、国家乃至国际标准的制订者;坚决淘汰过剩与落后产能,对那些发展得不偿失的小五金、小造纸、小水泥、小冶炼,实行“零容忍”。

2、创新升级。大手笔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培育与引进500名优秀行业专家与企业家,5000名优秀工程师与管理人才,10万名优秀技工人才,形成真正的“人才洼地”;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面向行业和区域的检测服务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来**设立研发机构,开发具有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加快推进产业化;创新财政性研发经费的投入机制,形成“产--学--研”一体化体系,促使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形成股份制的技术开发中心,坚持走以产 权为纽带,风险共担,成果转化率高的技术创新之路;鼓励上下游企业与研发机构之间组建战略联盟,积极跟踪国内外各大产业技术发展动向,推进自主开发与引进创新相结合。

3、产业升级。充分发挥“金霞国家保税物流中心”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并强化其功能,在“十二五”期内要形成保税、通关、结算一体化特区,实现对外开放前沿内移,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服务外包,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使之成为提速**工业的加速器,实现**通江达海的起跳板,成为二产与三产协同发展的示范区,**工业发展新的增长极。鼓励并帮助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与市场拓展。鼓励并协助浏阳花炮等优势与特色产业在外建立生产基地,形成“飞地经济”,缓解土地资源的压力,提高土地使用的集约化程度,促进本土发展总部经济。鼓励完成产业承接向产业对接跨越,以项目对接为载体,将优势产业主动与发达地区产业进行有效对接,通过实施“产业对接”强化优势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围绕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增强工业经济自我发展能力。

(三)浓厚产业发展氛围

继续实行“四个一”挂点联系制,加强主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指导协调工作,设立装备、汽车、材料、食品等专业处室,实行对口服务。建立健全产业投入与产出回报机制,力争“十二五”期间内预算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发挥其杠杆效应,形成800亿元以上的产业投资基金规模。着力构建投融资平台、人才积聚与培训平台、产品展示与市场 拓展平台、公共研发平台、信息服务与贸易服务平台。建立与完善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引导作用。

(四)广辟企业融资渠道

对融资渠道多且融资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为其拳头产品提供融资租赁;对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但融资能力尚可的骨干企业,积极培育其上市;对缺乏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的大多数科技型、特色型或配套型中小企业,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研文章 篇6

****区位于****市城区西部,面积162平方公里,辖3个农业办事处、7个城区办事处,总人口12万人。近年来,我们紧抓****省建设中原经济区和****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科学求进、加快转型”的基调,突出项目支撑,加快科技创新,促进

产业集聚,积极推进资源型工业向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经济转型之路。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亿元,是2009年的 倍,年均增长 %,增长率高于全省、全市、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完成 亿元,是2009年的 倍,年均增长达 %,增长率高于全省、全市 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总量上升到全市第位,位居全省城区 位。

一、突出思想转型,增强发展意识。****区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煤炭工业曾是****区重要支柱产业,但是随着煤炭资源的减少和枯竭,如何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成为我们发展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攻克发展难题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通过思想转型、观念更新,依托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经过科学论证,大家认为****过去是以工业起家,现在是工业当家,将来还要靠工业发家,只有加快转型升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才能在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结合区情,依托产业基础和优势,确立了打造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结构优化、效益显著的西部工业城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工业提升行动计划,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针对各级干部中存在的消极思想,在全区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面推行“三个干什么”工作法,使每一名干部都要清楚应该干什么、思考能够干什么、看看工作干成什么,着力树立主动发展、加快发展的观念,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精力统一到“建设西部工业城、打造北部后花园、构建和谐新****”的工作目标上来,把“投资到****,事事都好办”的理念落实到工作的细枝末节处。科学的发展思路,强大的执行力,为推进全区经济转型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突出产业集聚,打造发展平台。坚持把园区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集聚区承载力和竞争力。一是高标准规划。按照“三规合一”(集聚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精准对接)的原则,修订完善集聚区总体规划,邀请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规划院,对化工园区进行高水平规划设计,率先通过了省级总体环评、安评,“六大园区”空间布局更合理,集聚区特色更明显、功能更完善、承载能力更强。二是高水平建设。按照“统筹推进、适度超前、突出重点”的原则,筹措资金6.3亿元,开工建设经五路等7条道路,形成“六纵十一横”的道路框架;积极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规划建设了综合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物流中心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全面提升集聚区综合承载能力;累计投资 亿元,完成供排水、供电、供热、供气等配套设施建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完备的入驻条件。三是高质量推进。坚持把新型社区建设作为加快产业集聚的支撑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抓手,探索出了以“村委会为业主,群众集资,政府扶持,分期建设,滚动发展”的自筹自建新模式,累计投入资金 亿元,建成安置房21万平方米,搬迁安置群众7000余人。新型农村社区的顺利推进,拉大了市西部工业集聚区的城市框架,三产支撑让产城融合有了强大支点,不仅为农民变市民、工人开辟了渠道,更为我区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强力支撑。

三、突出培大育强,推动转型升级。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要求,突出龙头带动、链式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壮大企业规模,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优化结构。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成长产业提质加速“三大工程”,产业结构调整明显加快。佰利联公司投资6亿元,对硫酸法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强化节能减排,推动企业生产技术升级,实现了成本下降,产能翻番,出口量稳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多氟多公司以氟为媒介,开发了全循环的高质量的氟硅酸钠法制硅烷、电子级多晶硅技术,建设了磷肥行业低品位含氟硅废渣高效综合利用项目,成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实施了年产1亿安时动力锂电池、千吨级六氟磷酸锂、电子级氢氟酸等项目,企业进入全省“百强百高”企业。二是壮大集群。围绕氟、钛、硅、锆、汽车零部件“五大产业链条”延伸,培育壮大了精细化工、新型建材、机械制造、光伏产业、农副产品加工等五个优势产业,规划建设了光伏产业园、佰利联产业园、氟化学产业园、风神轮胎产业园、高新技术创业园、食品工业园等六个特色产业园区。截至2012年,入驻园区企业达102家,项目总

投资达374.0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税收3.14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 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的 %以上。三是循环发展。围绕现有园区,加快产业链延伸,大力引进相关联配套企业,通过循环扩张和链条拉长,推动产业向精深化、规模化发展,推动产业链和产业园区形成纵向闭合、横向耦合的产业循环。围绕佰利联产业园区的主打产品钛白粉,谋划

了投资23亿元的三木表层处理材料和投资12亿元的佰利联年产1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等项目;围绕氟化学产业园区,谋划了投资28亿元的多氟多磷肥行业含氟硅废渣高效利用等项目;围绕多氟多新能源,谋划了江淮企业年产20万辆电动汽车项目;围绕风神轮胎,谋划引进了投资10亿元年产4×3.5万吨炭黑的龙星化工项目;围绕光伏产业园区,谋划了投资16亿元的年产600兆瓦的太阳能硅片生产项目等。

四、突出创新引领,增强发展动力。坚持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着力打造科技品牌,增强产业发展原动力。一是完善创新体系。出台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的决定》、《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和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奖励办法等政策措施,区财政筹集资金1200余万元设立科技发展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扶持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确保每个企业都有一个研发机构、一支研发队伍、一个技术战略联盟科研院所。二是构建创新平台。加大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力度,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家认可实验室1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个,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1家,博士后研发基地3家,6家企业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申请专利220项。其中多氟多公司建成了我国无机氟化工行业第一家国家级注册认可实验室,主持修订了冰晶石国家标准,制作的冰晶石国家标准样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是加快成果转化。积极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深化合作,佰利联、多氟多等8家企业与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11家高等院校开展项目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组织企业研究开发项目鉴定12项、科技成果鉴定9项,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3项。2012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完成6.7亿元,同比增长26%。四是强化人才保障。注重培养和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和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高技能生产人才,全区先后邀请德、法、俄等国专家16人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授予“科技功臣”称号,累计发放奖金 万元。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650多名,培养企业专业技术人才2300多名,为技术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区连续六次12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

新型工业化征稿内容 篇7

包括但不限于:

1.信息通信与电力电子工业研究 (电机工程、测控自动化、电子及通信技术、电力工业、管控一体化等)

2.装备制造业研究 (机械、汽车工业、民用船舶工业)

3.材料及其工业研究 (有色、石化、化工等)

4.消费品工业研究 (轻工、纺织、家电、食品、医药) 以及战略研究相关内容。

回顾历史沉淀, 我们传承精华;

前瞻时代潮流, 我们锐意进取。

如果你是作者与读者:杂志将秉承以读者需求为导向, 建立作者与读者来信、答疑解惑、不同见解争鸣等渠道, 期待您的投稿与对文章进行评论, 我们将对优秀的评论给予激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我们的期许。

如果你是专家:《新型工业化》杂志社正在优化编委会、审稿团队结构, 期待优秀的两化融合、智能工业科研工作者加入本刊审稿专家、青年审稿人才队伍以及编委会, 共同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伟大事业的发展。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目前, 杂志汇聚了一定的智能工业方面的专家, 对论文进行评审与指导。

新型工业化之路咋走 篇8

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条治国安邦、强国富民的道路;对中国企业来说,则是一条兴企强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关系全局的崭新概念的提出,是在对当今世界大势和中国国情的深刻分析与准确判断、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全面总结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正确前瞻的基础上,对中国发展道路规律的深刻揭示和准确定位,其利在当代,其功在千秋。因此,对这条造福当代与子孙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的广大企业及其职工一定要坚信不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要克服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工业生产基本上是粗放型或资源消耗型的,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建立在资源的高投入基础之上;二是工业化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这两个特点在我国半个世纪以来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上不但几乎被照搬过来,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如此,当这两个显著特点变为显著缺点而早已被发达国家所克服的现代工业经济条件下,传统工业化道路的这两大缺点却成为我们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在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中被保留下来,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仍然普遍存在并顽强地发挥着作用。所以,必须克服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旧观念,树立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观念,才能防止“穿新鞋走旧路”。

走新型工业道路,必须要有新举措。必须认识到,传统工业化道路形成的粗放型或资源消耗型的增长方式,“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不仅是我们头脑中的习惯和思维定势,而且还固化在我们企业的经营体制、管理体制和宏观经济的一系列制度及其利益结构之中。不改革体现传统工业化道路特点或弊端的微观企业体制和宏观经济体制及其利益结构,建立以体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特征、主要内容和根本要求的新的企业体制和宏观制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会变成一句时髦的口号。这里讲的新举措不只是个别的、局部的和零敲碎打的方法,而应是系统的、全面和整体的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没有这样的创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会行而不远,越走越难。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还必须边实践边总结。要通过总结,不断发现并及时纠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的各种偏差和失误,以校正前进的方向,同时更要不断发现并及时总结交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新成果和新经验,以鼓舞和坚定前进的信心,用胜子雄辩的实践和事实,引导亿万职工和千百万企业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奋勇前进。

上一篇:“三违”专项整治活动总结下一篇:溺水自救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