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小学校本教研三年规划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林口小学校本教研三年规划(精选4篇)

林口小学校本教研三年规划 篇1

(2012年2月——2015年2月)

一、指导思想:

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以新课改为导向,以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宗旨,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实行新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培养一支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我校校本教研工作规划。

二、校本教研目标:

1、总体目标:建设更加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水平,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重点培养一批具备实施和推广新课程能力的教师、教研员达到自身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尽快地成为新课程的有效参与者和积极的建设者,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进行与发展。

2、具体目标: 立足于本校、本职、本岗,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新课程的实践能力。核心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

(1)、以改进学校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解决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中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选择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研究。

(2)、以实施新课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重点,形成主管校长、教导主任、教师共同来分析探讨,解决问题。

(3)、以本校和教师自身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教育智慧,盘活学校内部的资源及适时邀请专家参与,开展各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提高教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以转变教师的研究理念和行为,提升教师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为目标。汇总教师教学经验,积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促进我校的可持续发展,让教师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

3、基本目标:

(1)、建立起比较健全的、科学合理的校本教研制度,形成一套卓有成效的开展校本教研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行动策略。

(2)、通过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过程,培育学校文化,在全校形成浓郁的学习研究氛围,引领广大教师养成反思性教学、研究性教学的职业生活状态,促使广大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有较大提高。

(3)、通过校本教研活动,让每个教师都能得到发展,更要让发展意识强,发展潜能大的教师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校本教研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教研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四、校本教研的原则:

1、校本性:以学校自身发展,解决学校自身面临的问题为目标,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科研性:以科研的态度和方法,对学校发展进行科学规划,选好课题和切入点,科学地组织实施落实。

3、人本性:以生本、师本为基础,把学生、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

4、牵引性:以校本教研为中心,协调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

五、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专家报告、专题讲座、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等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校本教研的基本程序

1、梳理问题:校本教研基于对学校课改工作的持续反思,梳理问题。

2、确立课题:将影响学校全面发展的有意义的教学问题确定为研究课题。

3、设计计划:以调查研究为前提,针对研究课题制定总体及分步计划。

4、实践研究:将已制订好的计划付诸实践。

5、考察评价:考察实施过程及结果。

6、总结提高:总结成果和经验,进一步论证和探索。

七、校本教研内容:

1、加强师德教育: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努力激发教师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教育政策法规,增强法规意识。继续开展“心系教育奉献在岗”主题教育,发挥教师在师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不断规范自己的师德行为,提高师德养成的自觉性。

2、建立学习型组织:

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健全校本教研机制,营造群体科研气氛,稳步、扎实地推进校本教研的研究工作。

3、基本功训练

(1)引导教师开展“三字一话”基本功训练,夯实基础,在普通话人人过关的基础上,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经常性开展说课、评课、会课活动,提高教师口语交际能力。

(2)继续加强教师多媒体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培训,强化“以用为本”的意识,专任教师掌握使用率达到100%。

4、深化课题研究。

认真落实科研三年规划、计划,教师确立自己的研究课题,组织本组教师做好课题研究,抓好大课题与子课题的关系,提高指导教学实践、研究的实效性,确保我校的教育科研规范、有序。

5、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在加强新课改理念、课标培训的基础上,着力做好新课程、新教材的课堂教

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研究探索工作。积极构建了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促进教师学生的同步发展。

6加强集体活动的研究、教研组的活动,坚持务实性、坚持合作性、坚持思辨性、决不能流于形式,不做表面文章。

八、校本教研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的领导,实行科学、规范管理

1、建全组织和管理,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组长:马林华

副组长:季刚

组员:教导主任、教研组长。

组长的职责是领导制订校本教研工作规划,计划及相关制度,参与校本教研的专题研究,组织教师培训,指导教师课改实践,建立校本教研奖励机制,确保校本教研经费投入。

副组长职责是当好校长的助手,是校本教研工作的直接组织者,负责制订校本教研规划、计划和相关制度的具体内容,组织和调查研究工作。负责落实工作方案及专题研究的具体措施,组织“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等工作。亲自参与教研组活动,亲自听课,指导一线教师的课改实践。

组员是校本教研工作的执行者,负责落实校本教研的计划,认真组织校本教研活动,做到教研活动内容、参与人、时间、地点四落实,主持日常的制度检查执行工作;组织对专题研究的阶段总结工作。审阅、检查教研组活动计划及落实情况,参与对一线教师课改实践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做好校本教研各种材料建档、总结上报等工作。

2、领导小组统筹校本教研工作,负责校内与校外科研人员(专业支持)之间的组织协调,统筹安排好校本教研过程落实、实施检查等工作,有步骤的开展研究工作,中小教研室发挥校本教研指导、研究、服务的功能。以保证校本研究的有效实施。

3、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以新课程为导向,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立足学校,建立以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教研培训制度、校本教研工作制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进一步科学、规范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二)、学校领导、教师进一步提高对校本教研工作的认识,明确校本教研的目标和任务。

1、开展校本教研是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学校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我们要给以高度重视。

2、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当前我校校本教研的主要任务是:

(1)探索课程发展的机制,开发多样的校本课程资源,增强课程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2)大力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激励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全面落实课程教材改革目标。

(3)促进领导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管理、研究、指导和教育教学专业水平,促进我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成长。

3、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实验。

(三)、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科研人员、学科骨干、带头人的作用

1、通过校本教研活动,使教师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2、要通过校本教研活动,发挥好老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作用。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研究,学校每周一确定为“校本教研日”,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教学研讨活动,以学科组、年级组、课题组以及专项研究为单位,总结、交流、反思本周教学情况,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采取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问题会诊、教师与专家对话、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倡导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分享经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3、专业引领是提高校本教研质量的保障。创造条件积极主动地争取区中心专家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充分发挥教研室职能作用,教研员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教学实践高度关注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4、进一步整合教研力量,充分发挥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建设一支有活力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研队伍。积极推广校级教研,要以老带新,继续坚持手拉手活动及结对拜师活动。

5、充分发挥教导处、教研组的作用。讲究活动效果,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

6、校领导及教师要增强研究意识,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结合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和确立研究课题。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围绕某一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进行剖析,自觉以研究的意识对待平时的教学行为。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自身专业成长融为一体。

时村镇林口小学

2012年2月

2011——2012学第二学期

校本教研三年规划

时村镇林口小学]

小学数学教研组三年建设规划 篇2

一、教研组情况简析:

数学教研组是一个年轻的集体,6位教师平均年龄不足35岁。本科学历达100%。6位教师承担着兴安数学教学稳步发展的重任。数学组成员体现四个特点:第一、教研组成员总体很年轻;第二、任课教师学历分布体现良性梯度;第三、任课教师岗位分工存在差别化。希望今后三年在学校领导的关注和教学指导团专家的引领下,全组上下同心协力、奋发向上,在不断提高个人专业化素养的同时,使数学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上一个新台阶。

二、建设目标

1、创建一个具有兴安小学特色的优秀教研组

2、创设展示舞台,培养区级骨干1—2名;

3、构建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逐步建立动态生成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新秩序;

4、经历并体验“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的发展精神,不断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实践智慧和能力,形成一支积极从事研究性实践的智慧型教师队伍;

5、形成一套富有实效的教学质量流程管理体系,保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工作重点

(一)队伍建设

强调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关注教师的职业生命质量,提升教师对自我职业的认识,创造条件,提供舞台,让教师在研究性的日常教育改革实践中体验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快乐,在不断地研究性实践中得到主动发展。

1、加强师德建设。

要求教师进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体验学生独特的视角和内心世界,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对智慧和人格的挑战,提升对教育工作价值的认识,真正理解“敬业爱生”的含义,塑造优秀的数学教师形象。

2、以“新课程理念”为抓手,提高教师综合素养。(1)加强学习:要抓好全体数学教师的新课程理念培训。课改要推进,理念需跟进。引导教师进一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明确改革的背景、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改革的组织措施、推进步骤及相关的政策措施等。同时抓好对课改实验教师的新教材培训。让教师熟悉新教材的编写体系、编写意图、编写内容和编写特点。明确演绎新教材过程中对教师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方面需要调整的要求。提高数学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使教师较快适应新教材的教学工作。(2)积极实践:要求教师关注日常教学,通过教研活动和日常调研,具体指导和掌握教师日常教学实践的状况。通过各种形式的专题研讨,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如青年教师评比活动,实践课活动等。(3)课题研究:推进教师小课题研究。课改中的许多深层次问题,须通过系统的课题研究来解决。课题化的教学研究活动方式,最能体现实践与研究的计划性与实践性。因此,我们将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及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困惑等来确定校本教研的核心课题,并组织教师个人或微型团队围绕学校总课题确立子课题,自愿申报开展小课题的研究活动,在三年中逐步实现了人人有课题,扎扎实实、深入有效地推动课改实验工作的深入发展。

3、让每一位教师的创造性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1)制订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为使每位教师经历不同的发展轨道,达到各自不同的发展要求,我们继续号召每位教师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让教师沿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稳步前进。教师制订三年发展规划,一、要客观把握自身特点,找准自己的专业发展点和主攻方向;

二、要确定适宜的个人发展定位,有一定的高度,但不盲目拔高。

三、要将“三年规划”分解为奋斗目标,对课堂教学、教学质量、读书学习、论文获奖(发表)等项目确定个人的具体指标,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达标措施。(2)循序渐进:为培养出我们自己的“好老师”,学校要进一步关注中青年教师的发展势态,鼓励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及教学能手的评比活动,并给予他们必要的引导与帮助。

(二)学生发展。(1)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让学生有扎实的双基,对数学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能用数学的语言系统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逐步形成发现事物的数量、数形关系、转换方法和思维的策略,用数学的眼光和头脑思考问题,建立数学的思维方式。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2)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学科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如开展各种形式数学竞赛为契机,激发学生和谐竞争意识,检验学生数学能力,增强学生数学兴趣。

(三)常规管理

1、备课制度改革:改革备课方式和备课管理制度,让骨干教师从简单劳动中解放出来,进行更多的思考和创新。让广大教师注重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和二次备课,发挥自主能动性,增强研究和实践反思的意识。注重提高二次备课和教学反思的质量。

2、建立读书制度:建立推荐阅读文件夹,把有关好书、好文章放到校园网上,供同事们学习、品评、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专家和骨干教师的带领下重点研读“课程标准”,读懂新课程的内涵和发展,更好地指导今后几年的研究实践。

3、完善资源管理:提高对资源的开发能力和利用水平。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结合我校实际,准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资源管理:(1)建立优秀教案库。每学期要求每个数学老师至少上传2篇优秀教案;(2)分年级汇编练习设计,建立大组试题库。我们要鼓励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让每个教师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四、具体安排

第一学年:制定发展规划,组织学习,做好理论和实践的准备。在课堂教学研究上展开积极探索。初建学科活动框架,积极营造数学文化氛围。第二学年:根据实施情况调整发展规划,调整和发展研究的目标、方式,课堂教学初步形成特色。第三学年:总结、反思规划的实施情况,巩固和发扬研究成果,提高、深化数学课堂教学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个性课堂。

个人校本研修三年规划 篇3

(2014——2016年)

圣水镇中心小学

王丽娜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全面落实《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问题培训为切入点,以集中培训与自主研究为主线,使广大教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以“专业理念、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和师德教育为重点,通过全员参加的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把新课程、新标准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准和业务素质,促进学校、教师、学生沿着素质教育方向全面发展。

二、研修目标

做一名有思想、有见地的教师;做一名师德高尚、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被学生和社会称道的教师;做一名有一定理论功底、科研能力、专业技能的教师。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师专业业务素质提升为目标,以进行课题研修为载体,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全员素质提高培训,采用集中研修、分散自学,集中讨论、教后反思等形式在“专业理念、专业能力、专业技术和师德教育”等方面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具体目标如下:

1、认真学习新课标各理念及精神。按照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理念,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适应新教材要求的教学方法,处理好课程改革和执行教学常规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体育教学中渗透的

思想教育,做到既教学又育人。使每个孩子沐浴在课改的阳光雨露中,自信且成功地成长。

2.因材施教的能力。不管是学习上还是品德上,学生与学生之间总有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并能运用适合的方式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信心,鼓舞他们前进。

3.努力为学生创设情景,加强数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4.注重实践活动,从纯课堂学习向课外探究延伸。注重家校结合,争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三、研修策略

1.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短期和长远计划表。

2.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3.改进课堂教学,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苦学”为“乐学”。

4.认真遵守学校的校本研修制度,按照要求完成各项任务。

5.通过班级后进生的转化及小组合作建设,提升学生自学的能力。

6.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7.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想,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8.完善课堂教学的能力。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学会如何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如何控制时间,如何实现师生互动,如何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9.教育感染力。用心灵去教育学生,用情感去感动学生。教育学生不能只用规范和惩罚,我主张的是情感教育。经常给他们讲道理,分析问题的原因,教他们用道德来衡量事情的对错。

10.一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平和处理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11.增强科研意识,为专业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源动力.广泛收集阅读教科研信息。

12.勤写教学札记,读书笔记,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四、阶段目标(1)总目标

做一名有思想、有见地的教师;做一名师德高尚、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被学生和社会称道的教师;做一名有一定理论功底、科研能力、专业技能的教师。(2)预期目标:

通过三年对规划的逐步实施,应达到如下预期效果:

1、学习专业化知识、提高专业化技能的自觉性有明显提高。

2、能够产生比较强烈的自我提高欲望。

3、为终身学习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开端。

4、成为思想素质高,改革意识强、专业结构合理、教育教学水平高的教师。

5、成为能够适应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需要的教师。

(3)目标

2014-2015目标:成为一名真正的学习型教师,成为合格的青年教师

1、努力学习新课程理论,认真上好体育课,把新课程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2、认真准备一节公开课,先在本教研组出示,然后争取在全校出示。

3、在运动会和各项体育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4、成为学校十佳青年教师。

2015-2016目标: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在体育训练特别是田径方面有所突破,争取培养出拔尖的田径选手,做一名体育骨干教师。

1、抓好体育训练工作,并坚持开展田径训练,拓宽思路,提高训练效率,协调。

2、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虚心听取其他老师的课堂教

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坚持每周听课2节,并认真反思,取长补短。

3、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上课的教学质量达到校级优秀的水平。

4、认真学习,创造机会,争取能够参加镇、县级的优质课比赛,并取得好成绩。

5、苦练个人基本功,学习与巩固体育专业技能。2016-2017目标:在各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

1、在体育各项比赛上获得好成绩。

2、能够获得参加市体育优质课评选资格。

3、能够顺利晋升小学高级职称。

四、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仔细的反思本规划,对于不足的及时进行补充和修订,对于不合当时情况的及时进行修订,针对现实情况进行完善,做到有计划,同时有变化。

2、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乐观、积极地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

幼儿园教研三年规划 篇4

(2020年1月--2022年12月)

一、基础分析:

1、教研意识:

具备初步的教研意识,每次教研活动能积极参加,但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对某些话题和主题有很好的成效,有些方面积极性不够。

2、教研组织:

成立了各个教研小组,如;体智能,环创组,五大领域教学组,活动教研小组,幼小衔接教研组。每周会定时开展教研工作。

3、教研制度:

有基本的教研制度,但还不是很全面,所有教研人员不明确,需加强对制度的学习和培训。

4、教研计划

各教研小组都有初步的教研计划,但不够详细,教研人员落实力度不到位。

5、教研内容:

教研内容不够全面。

6、教研方式:

教研方式不够创新。

7、教研成果:

取得了一定的教研成果,但落实不到位。

8、教研资源库建设:

有一定的教研资源库,但没有反复利用及更新。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先进的教育科研理念来规划、推进教育科研工作;动员全员参与原则,足研究解决我园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焦点问题,促进幼儿园管理的创新、教学活动的优化、园本课程的开发、高效课堂的建构和教学效益的提升,进一步强化教育科研实施过程和教育科研成果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促进作用;坚持教育科研为“幼儿园发展、教师发展、幼儿发展”服务的基本思想,不断改善教育科研条件、优化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开展教育科研骨干培训、普及教育科研理论知识、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把我园教育科研事业推向新的发展台阶。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形成自主自愿教研氛围,用教研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第一年:完善教研制度,主抓分层级教研;主要研讨一日带班;主要提高管理人员的教研意识和组织教研的能力。

第二年:形成教研常规,主抓专题教研组教研,主要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努力提升后勤人员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第三年:形成教研成果。主抓资源库的建设、成果分享记住;全面提高所有员工教研意识,形成教研常规。

2、具体目标:(这是最难的,目标要落地)

项目/条块

学期

提高参与教研的意识

第一年

提高参与教研人员的意识,做好一系列培训

第一学期

对老师进行培训,了解什么是教研

第二学期

初步形成教研意识

第二年

让每位教师都能知晓教研的重要性,并能积极参加教研

第三学期

让教师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教研活动

第四学期

让每位教师知道教研的重要性

第三年

喜欢教研,并能在教研中找到乐趣

第五学期

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研活动中

第六学期

喜欢教研

教研组织

第一年

成立基本的教研组,建立资源库

第一学期

成立幼儿园各类教研小组

第二学期

初步建立幼儿园资源库

第二年

根据教研目标开展教研活动

第三学期

制定每个教研小组的目标

第四学期

围绕目标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

第三年

统计教研成果,并完善资源库

第五学期

统计各教研小组的教研成果

第六学期

完善幼儿园各个小组的资源库

教研制度

第一年

健全制度

第一学期

制定教研制度

第二学期

完善制度并执行

第二年

学习教研制度

第三学期

对老师进行教研制度的学习

第四学期

修改再次学习

第三年

制度落实到每个人身上

第五学期

从中层干部开始,做好监督工作

第六学期

再由中层落实到每位老师头上,做好监督工作

教研计划

第一年

分析并制定适合的目标

第一学期

分析指南,确定适合本园幼儿的目标

第二学期

制定幼儿发展目标

第二年

参与研讨与修改

第三学期

将制定的方案进行研讨

第四学期

研讨后再次将不合适的目标进行修改

第三年

完善教研计划的资源库,反复利用

第五学期

完善教研计划的资源库,进行分类

第六学期

将完善的资源库进行反复利用

教研内容

第一年

结合幼发展目标和园本课程体系,制定相关教研内容

第一学期

分析幼儿发展总目标

第二学期

根据总目标,制定各教研内容

第二年

各教研小组实施教研内容逐步完善和修订

第三学期

根据制定的一系列内容进行教研

第四学期

实施教研过程中对不合适的进行修改

第三年

对教研成果进行展示

第五学期

展示

第六学期

将三年的教研成果进行分享与总结

教研方式

第一年

根据相关的教研目标的内容,开展不同层次和主题的教研活动

第一学期

对幼儿园人员进行分批管理,并确定各批次的教研形式

第二学期

确定形式和主题

第二年

对教研的内容进行课程实施,落实到一日教学并逐步完善

第三学期

教研成果进入班级进行实施与开展

第四学期

将成果落实到一日生活中

第三年

总结前两年的各种教研方式,优化成最可行的教研方式

第五学期

总结教研方式

第六学期

在基础上进行优化,反复利用

教研资源库建设

第一年

根据计划确定资源库的类型,并交给专人保管

第一学期

确定幼儿园资源库的类型

第二学期

确定管理人员

第二年

根据研讨的内容,充实资源库

第三学期

管理人员检查研讨内容,并修改内容

第四学期

填充资源库

第三年

资源库分享

第五学期

优化资源库,管理人员检查

第六学期

资源库分享

教研成果

第一年

每位老师明确教研目标,初步形成教研意识

第一学期

各教师明确教研目标

第二学期

让各教师形成教研意识

第二年

教师懂教研,会教研,有一定的教研能力

第三学期

教师明白教研的重要性,知道如何教研

第四学期

有一定的教研能力

第三年

每位教师都能组织或独立参与教研

第五学期

教师能够参加教研,并做出积极的应对

第六学期

通过学习与亲身体会,让每位教师都能独立参加各类教研

四、发展思路:

当前幼儿园教科研中存在一些误区,如教师认为研究与自己无关、没有研究能力和没有时间研究,等等。幼儿园应结合现状选准课题,构建合理管理体系,做到教科研一体化,回归日常教育生活,研到实处,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研究的主观能动性,取得实效。说起研究,不论是教研还是科研,很多幼儿园教师都是“想说爱你不容易”,他们认为研究应该由专门的教科研人员或大学教授、学者去做,幼儿教师能带好班、上好课、管教好孩子就行。诚然,不少教师对“研究”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但作为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管理者,我们必须反思自身的教科研管理思路。

五、具体方法

上一篇: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强化经营管理下一篇:经理助理XX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