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初探(精选11篇)
【摘要】
农村寄宿制小学大部分学生属于留守儿童,给班主任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他们的父母大部分在外务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及外婆外公抚养,造成亲情缺失,这种爱的缺失致使孩子养成了自卑、拖拉、不讲卫生等不良习惯,给班务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本人结合自己的管理实际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
【关键词】
班级管理人人有事做生活实际
班级是学生体验人与人的尊严、地位、社会价值之不同的初始场所。作为山区的关联小学,生源大部分属本镇经济欠发达村的儿童,有些是毗邻乡镇的学生。他们的父母大部分在外务工,孩子由爷爷奶奶及外婆外公养大,造成亲情缺失,甚至有些家庭根本就得不到父爱或母爱。这种爱的缺失致使孩子养成了自卑、拖拉、不讲卫生等不良习惯给班务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如何尽快地让学生自力,自强、养成良好习惯,做班级小主人,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关联小学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
本人在关联小学二年级担任班主任,就班级管理模式进行了新的尝试,采用了一种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实践,我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在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人人有事管,大家都争着为班级争光。现将此做法阐述如下:
一、还学生民主,创设职位。
摒弃“金字塔式”的班干部结构。所谓“金字塔式”是指第一层是班主任角色,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服务三种重要责任,其工作琐碎,工作 1
量很大;第二层是班级管理角色,即班委会成员,班主任授予他们干部身份,负责管理好班级日常秩序;第三层是“群众”角色,即班级中的一般成员,他们通常是被管理的主要对象。
我在班上设立各种职位,争取每个人都有事管,做到人人都是班干部。我在班上设立了学习部、纪律部、卫生部、生活部、安全部。学习部下设讨论组织员(即小组长)、作业检查员、文艺员、体育员、领诵员;纪律部下设学生教师考勤员、课堂纪律管理员;卫生部下设清扫员、保持员、个人卫生检查员;生活部下设蛋奶领取员、蛋奶发放员、蛋奶纪律维持员、宿舍管理员;安全部下设课间安全员、矛盾调解员、班级钥匙管理员、财产保护员等。这些小“员”的产生并非老师指定,而是大家毛遂自荐。当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各个“职位”后,同学们便争先恐后地投报自己想要当的“职务”。有的岗位报名的人超标,有的则可能还有缺位,这时候,老师会用一种最公平的方法解决这一矛盾――“包剪锤”猜拳。这样,赢了的同学自然庆幸无比,输了的人只能怨自己运气不好,再去找还有空缺的位子。这一切都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孩子的一种平等的意识、劳动的习惯和责任心,对孩子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细化职责,建立考核制度。
(一)制定岗位职责
为了能使此班级管理模式顺利开展,并且真正能达到实效,我在设立好各职位后,制定了岗位职责表。
当然,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班级还需要一个总的负责人来监督大家的执行情况,同时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事务。因此,在班级中,我设立了值日班长。每节课开始之前或下课时,值日班长负责叫起立,并检查其他同学的工作情况,有时还要代表班级参加学校一些会议、检查等工作,在我班受奖励时负责领取奖状。值日班长是每天按座位依次轮换的。这样做让每个同学都能感受一下“班长”的感觉,培养管理能力,体验一种责任感。
(二)定期考核
我对担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学生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的方式为:建立考核表,每一个月考核一次,采用集体决议,匿名表决来评定学生的工作情况。考核成绩分为三个等级:良好、一般、不合格。
(三)奖励
此班级管理模式参与的对象毕竟只是孩子,他们还没有形成很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及时引导,在实践一段时间后要及时总结,表扬工作表现突出的学生,鼓励还要努力的学生。奖励采用精神奖励为主,可以与班级和大队部的奖励制度相结合,物质奖励为辅,时间上可以分为期中和期末两次。
(四)注意事项
通过这样做是为了消除学生没当过班干部的自卑心理,建立孩子平等的意识、劳动的习惯和责任心。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竞选岗位时,要建立在学生自主和认真负责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自己的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2、承担班级职责后,每位同学一定要按照具体的管理细则,开展所在岗位的工作。由于这些管理细则是学生自己参与制定的,在执行中学生都较为自觉地遵守。
3、要根据管理细则建立一整套学生自查自纠、值日班干部督促检查的自主
管理的监督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学生自主管理能真正落到实处。
4、班级的管理是长期、复杂的过程,学生的自主管理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班主任应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并在工作上给学生指点和帮助,使班级的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不偏离正确轨道。
三、成效
自从我们班实行“人人参与管理”模式后,得到了全班学生和任课老师的大力支持,班级管理的实效也日见体现。比如:我们班的刘露同学乐于为学生服务,他就竞选了“蛋奶发放员”,陈娇娇同学主动承担了讲桌物品摆放工作,为班级尽份力。万世名同学平时纪律不好,上课很爱讲话,但爱好抱打不平,他就当上了矛盾调解员,自从有了他很少有学生到老师办公室告状,给老师减轻了很多的麻烦。同时上课也爱表现了,上课时很少讲闲话了。
其实这种管理方式不仅给这几位学生带来了希望,我们班好多同学也改变了很多,学习变得更认真,责任心变的更强,也更有集体荣誉感。
参考文献
[1]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漓江出版社
[2] 魏书生《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漓江出版社
[3] 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为一名班主任, 要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带头做到。如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 教师首先就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 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 教师就要带头参加劳动;教育学生搞好团结, 首先自己做到与同事团结协作, 和学生成为知心朋友;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 教师在课堂板书、批改作业时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 自己的一言一行就能成为一种无声的教育, 同时赢得学生的尊敬。
寄宿制学生远离父母, 来到学校, 班主任就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他们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教师的爱, 师爱会像阳光、雨露一样滋润他们的心田, 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 健康成长。因此, 作为班主任决不能吝啬自己的爱。班主任的爱不需要博大深厚, 只需要是学生生病时的一句问候;清晨见面时的一个微笑;晚上睡觉时轻轻拉上被角的一个动作……在日常的工作中, 班主任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学生, 态度要和蔼可亲;学生有异常表现或行为时, 及时地与学生谈心并帮助解决问题;学生遭受挫折时, “扶”起学生, 鼓励其树立坚定的意志和信心。学生只有得到班主任的信任, 才会向班主任倾吐自己的心声, 特别是班中的学困生, 他们最容易产生自卑感, 班主任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更多的信任, 必然会点燃他们奋发向上的火花。如我班有名同学, 由于父母离异, 自卑心理严重, 她很少与其他学生交往。刚开学几天, 她便写纸条告诉我不想上学了, 说大家都看不起她。我及时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安慰她, 给她讲学知识的重要性, 同时找到部分学生, 让他们与这名同学和睦相处, 还让学习较好的女生和她成为同桌, 让她们成为朋友。平时多与她交流, 询问其生活情况, 让她感到自己并不孤单, 有很多人关注着她。班主任要经常和学生交流, 把学生当朋友, 推心置腹地与学生谈话,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 这样远离父母的寄宿制学生才能安心学习, 用心学习。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 以高尚的师德形象去影响学生, 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德育为首, 制度育人
做人比学习知识重要, 因此对寄宿制学生的管理应该注重思想品质方面的教育。在日常教育中, 我常给学生讲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 在各种评优活动中, 品质好是首要条件, 因此在学生中要营造一种塑造良好品质的教育氛围。其次用各种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一个先进的班集体需要形成良好的班风, 以此来影响、约束每个学生, 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良好的班风来自于严格、民主的班级制度。学期初, 根据本班实际情况, 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一日常规》, 对守则、规范逐条讲解对照, 指出本班存在的问题, 让学生明白班级及自身存在的不足。同时组织班干部进行讨论, 共同制定出卫生、公物管理、课堂纪律等方面的规定, 形成班级管理公约。每周的班队课在学生与教师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 帮助违反纪律的学生分析原因, 讲明危害, 提出改进建议, 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建立有效的小组评比机制, 把管理的主动权交给班干部, 让他们对每天的卫生、纪律、学习、活动安全等进行监督, 对每一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比。让学生通过制度规范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并规范了自己的行为。
三、结合实际, 培养班干部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 班干部的责任心非常关键。因此, 我非常注意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 让他们自己学会管理班级。由于寄宿制学生来自不同地区, 行为习惯参差不齐。通过日常教学的观察, 绝大部分男生自制力差, 纪律意识谈薄;而女生大多乖巧、能干, 她们尊重教师, 渴望为教师分担班级管理的任务。为此, 我抓住女生的这一优点, 挑选出品质好、责任心强, 具有一定号召力的学生担任班干部, 让她们对班级的安全、卫生、纪律、学习等方面的常规工作分工负责, 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目标。其次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 激活他们的主动性, 提高他们的自觉性, 激励他们主动为班级多做一点实事, 如班级有劳动任务, 鼓励他们积极带头;班级出现一些突发事件, 要求他们及时反馈、制止;教师有事时班干部主动布置一定量的作业, 组织大家自主学习。在管理中不断激励, 让班干部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重视, 并逐渐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在班干部管理班级时, 班主任适时进行一定的方法指导, 对他们的职责进行具体的细化和分工, 让他们明确该做些什么?怎样做?如卫生工作, 每天有具体的人员安排, 出现问题时进行责任追究。班干部自尊心较强, 一旦自己分管的工作出现问题, 便会自责, 以后责任心就更强了。
四、创设氛围, 培养学风
根据主动教育模式的需要, 我把本班学生按个体差异进行分组, 每个小组提出自己的奋斗目标, 在平时的学习中组与组比创新精神、比合作精神、比团队精神等, 促使他们共同协作, 完成学习任务。在班级中开展“一帮一”活动, 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特别是学习有困难、思想觉悟不高的学生, 让优秀且有责任心的学生督促、指导他们进行学习, 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 改正不良习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还在班上开展了“交流之星”“智慧之星”“书写明星”等评比活动, 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丰富活动, 促进发展
在日常管理中, 为丰富寄宿制学生的学习生活, 我精心设计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改错字竞赛、讲故事比赛、展我风采活动、种菜活动等, 让每位学生在实践中多锻炼, 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在集体中互相帮助、共同切磋、相互鼓励, 增强了自信, 集体凝聚力更强了。另外, 我根据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爱好自愿报名, 并要求每个学生认真训练。平时鼓励学生参加各项活动, 如文艺表演、书画竞赛、作文竞赛等, 以此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 为提高班级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关键词:寄宿管理 模式探索 实践反思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更是农村寄宿制教育管理的主体性工程。教育过程体现在班级管理中,一方面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是塑造、培养个体具有创造能力的活动。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活动、学校德育工作、班级管理的直接实施者,是学生生命活动的推动者。而班干部则是班级的中流砥柱,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让乐于为班级服务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接受锻炼,展示自己的风采,同时有同学的信任做后盾,无形中激发了班干部的主人翁意识,班级的核心运转起来就更加富有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活力。
我所在的甘浚镇中心学校,位于祁连山脚下,甘州区最西端,海拔1580米。学生距离学校最远的达25公里,上学极为不便。为了方便所有学生上学,2006年学校申请建立了寄宿制学校,住宿学生850人。寄宿制学校的建立,对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学生的教学、安全、思想教育、生活能力培养等一系列问题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经过8年对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我们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称之为“123”管理模式。“123”管理模式所体现的是一整套脉络分明、条理清晰、系统化、可行性高、操作性强的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网络体系。
一、具体模式
“123”模式具体阐释为“一主”“二全”“三线”,即:“一主”指以学生为教育教学的主体;“二全”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主动发展;“三线”为核心,就是以班主任、班长、团支部书记为航线,制定合理规划,指明目标,引导发展方向,明确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能以身示范,使思想教育层层渗透,落实在实际生活中,努力使本班成为遵纪守法、团结向上、勤奋学习、朝气蓬勃的集体;以科任教师、学习委员、课代表为生命线,遵从“教育质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指导思想,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培养兴趣、互相沟通、互相交流,从而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以生活指导教师、生活委员、文体委员为主线,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以开展各项活动为平台,突出学生在学习、生活及各项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自我约束、自我创新的能力及主人翁责任感,形成学生强烈的“主体心理优势”。
学生的自我管理一直是班级管理和谐发展的目标,班干部配合班主任开展好日常工作,共同营造文明健康、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二、基本特色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是在确认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平等教育的民主思想基础上,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克服了当前普通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和以结构为中心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弊端,把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作为班级管理的目标,而农村寄宿制教育班级管理“123”模式也是对这一思想的体现。
有人说,尊重与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信任的和谐气氛中,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减少内耗,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经过多年的实践,农村寄宿制教育班级管理“123”模式的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三位一体”有机统一,协调发展。班主任和生活指导教师的工作能够体现出民主管理、过程管理,及时了解、研究学情,将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相结合,使心理教育与学科教育相互渗透,体现了成功教育的魅力。
2.学生获得自信,赢得成功机遇。“123”管理模式以激励、鼓舞、表扬的方式代替蔑视、批评和惩罚的方式,形成友好和谐的关系,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自我体验,自我管理,以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做人的教育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成功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3.培养了寄宿学生的能力。“我们大多数人在全身心地参与和动手实验时,会学得更好”(《学习的革命》珍妮特/戈登·德莱顿),“123”管理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挖掘定势心理或习惯心理的积极作用;注重实践,学生以主人的角色参与各项活动,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各种感官有机结合,达到高效率的学习和生活效果。
4.增强了学生在校生活的幸福感。“123”模式使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生活在表扬和鼓励之中,便学会了感激和自信,每个人都成为热情的学习者、自觉的管理者和富有创造力的思想者,增强了学生在校生活的幸福感。
三、初步结论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班集体中,班干部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班干部要事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小事做起,从自我管理开始,成为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工作是最好的补充。
现行寄宿制学校由于受到传统力量的影响,管理者仍然采取与非寄宿制学校相同或相似的管理方式及教育方式,不同的只是时间的延长或是家庭角色的补充。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从学生学习和生活时空的转换,性格、情感、心理变化等方面去观察、研究、思考和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用全新的思维方式、教育方式去实现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我认为,寄宿制与非寄宿制相比,学生学习时间的延长,并非仅是一个时间的概念。随着学生生活空间的转换,学生的性格、情感、学习、习惯、心理等各方面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对正在青春期发育的青少年来说,对其今后的成长与发展,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让学生管理班级,师生共同管理,坚持学生的自我教育,让学生自信自强,心理素质过硬;鼓励学生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给学生较大的空间,让学生做自己班级的主人,也就是让学生真正健康全面地发展。
因此,积极营造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必然要求有能体现人的主体发展的教育管理模式,“123”管理模式正是这种教育思想的初步尝试。
参考文献:
[1](美)珍妮特,(新西兰)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1998.
[2]魏书生.学生应是自己的主任.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8.
[3]魏书生.科学管理班集体.班主任工作漫谈. 漓江出版社,2008.
农村寄宿制小学兴建和管理
农村小学寄宿制,是欠发达地区为了调整学校布局而实施的。农村小学实行寄宿制办学不但解决了制约布局调整的一个瓶颈问题,而且也拓宽素质教育的时空,提升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为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平台,是促进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从2003年起,梨园小学就开办了3个寄宿制班,并逐步创办成寄宿制学校,至2010年,已经有寄宿制班级10个,学生400多人,通过这些年来的实践与探索,在寄宿制学校管理方面你们也有一些心得。今天我浅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寄宿制小学的兴建,必须精心谋划、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及前期准备工作
随着国家“三级办学”(即高中集中到县城办学,初中集中到乡镇政府所在地办学,小学集中到村委会附近或集中办寄宿制学校)指导思想的贯彻实施,近些年来,在欠发达地区出现了许多寄宿制小学。那么,就如何做好寄宿制小学兴办工作,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群众思想工作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做通的,需要需要循序渐进的开展并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因为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等原因,大部分家长并不愿意不孩子送到学校寄宿,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需要得到当地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关村委会领导的大力支持,请他们多从办学的政策角度,国家有关扶持方面引导群众,学校则应从学校的管理制度、办学理念,寄宿相对于走读的优势等方面重点引导,让群众充分认识到寄宿制对于孩子成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愿意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寄宿学习。
(二)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制度建设。每年必须召开校务班子会议,制定和修改一套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管理有效的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其中因涉及安全,师生德育,教学教研,后勤总务,党小组,少先队等多项管理制度。
2、基础设施、设备。为确保一开学就能正常开展工作,必须按照应有学生规模,认真核算校舍建筑,安全设施,教师宿舍,学生宿舍,教室,食堂餐厅设施,学生床,课桌凳等,必须一应俱全。
3、教职工人员落实。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是责任心强、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师德优秀的教师方能安排到寄宿制学校任教。学校每学期教师应提前收假,学校组织培训,根据教师特长科学、灵活的安排教师工作任务,确保一开学就能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中,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都管好。
4、经费落实。学校办公有生均公用经费作保障,不是主要问题。这里所说的经费是指学生的生活费用。寄宿制学校学生国家每学期补助400元左右的生活补助费,这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生活所需,如果不够,学校应根据当地消费水平,在家长能接受,在不盈利又能保证学生吃得饱、吃得好的前提下适当收取学生生活费。
5、学生良好行为、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做好:(1)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学生能安心学习。(2)学校组织三至六年级学生军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3)各班按照学校统一要求,有计划、有目的的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尽快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寄宿生相对于走读生来说,有以下优势:
(一)是学习习惯形成,学生学习成绩明显跃升。实行寄宿制,学生全天候在校,管理科学,制度严格,完全规范化。从周一到周五,寄宿学生全部在学校生活。在校时间长,学习时间充裕,学习精力集中,学习情绪稳定,学习氛围浓郁,学习环境良好,良好的学习习惯容易形成,且学校的学习管理到位,教师的个别指导专业及时,老师若是觉得当天的教学有问题,或者哪些学生的作业有困难,可以利用晚自习进行辅导,同学的互帮互助方便快捷,既有利于后进生补漏补缺和优等生拓展延伸,又有利于全体寄宿生文化成绩的整体提升,提高了教学效益。
(二)是规范集体管理,学生道德品质明显提高。集体生活,半军事化管理,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寄宿生基本以集体生活为主,在学校集体的大家庭中生活,有积极进取的集体舆论导向,有科学文化的激励机制,有健康文明校园文化和宿舍文化的熏陶,有统一规范的作息时间安排,有不同时段纪律的约束,有朝夕相处师表形象和言谈举止的正面影响,更有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宿舍生活指导教师全面的指导、督促,全方位、人文化、人性化、人情化的管理。所有这些都为年幼、可塑性强的农家孩子良好行为和竞争意识的形成营造了优于一般农村家庭的成长环境。关爱贫困寄宿生,形成学生关心他人和互爱互助的品质。在寄宿生管理方面,成立寄宿生管理小组,配备了专门的生活老师来分区管理学生住宿,年小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教师包间管理,高年级学生协助管理,也就是实施的“手拉手,大托小”计划。即每位教师既是老师又是保姆,从学生的学习、到学生生活细节都要过问,每天到学生宿舍检查指导不能少于3次,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汇报;一些年幼的学生刚入学时,晚上还不习惯单独入寝、经常半夜生病等,遇上这样的情况,可以采取:发动一些责任心强的高年级学生,让他们和这些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小学生结对子,负责教会小学生一些独立生活技巧,特别是晚上,临睡前要时刻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等。对于这些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与其说是增加了他们的负担,不如说是一次锻炼的机会,既增长才干又提高了责任心。师生在一起学习生活,拓宽了学生的群体交往,通过班级组织、寝室小集体及兴趣小组等多层次多形式的交往,学生在交往中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关爱他人。
(三)是加强生活教育,学生自理能力明显提高。寄宿生基本以独立生活为主。现在农村小学生独生子女较多。童年就离开家庭,离开父母,相对独立的寄宿生活,这与其说是向孩子传统成长环境提出挑战,不如说是治疗独生子女娇惯任性、自私、不合群、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意志品质脆弱等毛病的一剂良方。保管财物、统筹开支、刷碗倒水、洗衣叠被、抹桌扫地拖地板以及看病服药等,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困难自己克服,是一种生活压力,但这更是一种生活的锻炼。让那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在群体共处中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在自理中学会生存。在这样相对独立的生活环境中成长的寄宿生与在家庭温室呵护成长的走读生相比,自主、自立、自强、自理、自律的能力理所当然要强得多。培养了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使他们具备了生活知识准备和生活劳动及生活综合能力的准备,为未来走向生产劳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参与活动的能力得到提高。学校改制成寄宿制小学以来,要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作为宗旨,重视学生养成教育,注重习惯养成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谐共处教育、学法指导、日常礼仪、安全常识、自我救护、环境保护、艺术欣赏、小制作等活动,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开展了“文明行动在校园”系列教育活动,教育学生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
还可以从学生兴趣爱好、能力和需要出发,对学生进行了特长培养,进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有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科技制作、球类、小主持人等多个兴趣小组,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参加活动,学校有学生参与的一些大型集会活动让学生来主持。坚持让学生每天室外锻炼1小时,让学生玩得开心,努力构建欢乐的校园、活泼的校园。根据小学生在校时间长的特点,保障了音乐、美术、体育、科学、健康卫生,劳技等艺体科的教学时间,陶治他们的情操,并通过课外活动,充分让学生去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五)学校管理更加规范。学校应将人性化管理与制度管理结合起来,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结合起来,阶段考核与终结考核结合起来,精神激励与物质奖惩、评优、晋级、晋职结合起来,有力地推进寄宿制的发展。
农村小学寄宿制,解决了独生子女“缺伴”、“孤独”和学习枯燥的问题,形成了乐学氛围;克服了“骄”“娇”二气,增强了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立的意识,实现了从“小皇帝”到“小主人”的转变。
当然,农村小学寄宿生综合素质发展并不均衡,班与班、宿舍与宿舍、人与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个别环节甚至还存在安全隐患,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大因素”制约着小学寄宿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
三、制约农村小学寄宿生综合素质健康发展的原因:
1、硬件设施是基础因素。把小学寄宿制办成小学生求知强能的学园,生活活泼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这“三园”的物化条件,大大超出学校的经济承受能力。资金不足,教育教学及生活配套设施不全,势必制约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内部管理是核心因素。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这是一项极具创造性、极富挑战性的工作。许多原本是家庭、社会的责任落到了学校的身上,许多为人父母的义务也落到了校长、老师的肩上。头绪多、要求高、责任大,责任重于泰山!加之寄宿制办学时间短,管理经验少,如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及教育时空,章显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素质上,走出一条科学化、人文化管理之路,确实还需要花大力气探索。
3、师资素质是关键因素。寄宿制小学的校长和老师是育人者、管理者角色的统一,是教师、保姆、和父母三种身份的叠加,三者缺一不可。转换角色,强化责任,提高学校领导、教师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水平和技能是保证每个农村小学寄宿学生综合素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学生管理模式
党的十八大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对于农村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麻黄梁镇中心小学始建于2006年,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地处榆林市城东35公里处的一个小镇。学校占地面积15022平米,建筑面积是3200平米,学校现设有1—4年级,8个教学班。在学学生420名,教职工20人,是一所不完全小学。
学生来自周边的24个自然村。由于小镇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家长整体素质的不高,面对社会各种诱惑,单亲儿童,留守儿童的逐年增加。同时,学生低龄化的趋势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加,使学校生源杂乱。
以上这些因素对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些情况,在管理中,我校紧紧围绕办学理念,从四“探索”模式出发。
一、探索阶段生活目标,培养“学生自理”
1、生活区的工作从表面上看是衣、食、住、行,实际上教育与教养都包含在学生的学中和做中。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劳动技能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者做,勤于动手,肯于动脑。
我们的做法是对寄宿学生以指导性帮助为主,让学生在劳动技能中体现“生活自理”为此我们对各年级提出相应的要求:低年级要做到会叠被子,摆物品,整理床铺,中年级同学要做到摆放有序,学会布置寝室。指导教师只是参与其中,不起主导作用,因时、因地、因事、因人随机地进行生活管理教育,定期每周开设一节生活课,根据确定的目标为学生传授生活管理知识,坚持每月进行“内务全优”、“文明宿舍”、等评比活动。每年举行一次生活技能比武比赛(如叠被子、打水、整理生活用品等)。通过开展评比活动,检查落实目标的完成情况。
二、探索教师示范引领,培养“行为自律”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对于这方面的培养。
1、制定学生行为规范,严格约束
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促使他(她)们自觉遵守校规校级,尊重他人,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对于大部分时间在学校的学生,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我校非常重视指导教师的师德建设,采取定目标、跟措施的方法,积极组织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指导教师的道德水准,并寓于学生的生活教育与管理之中。
三、探索安全管理机制,做到“全程监控”
1、注重学生日常学习与活动的教育。由于学生24小时在校园内,对于他们的安全教育也是全方位的,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严密组织、强化管理。对于每项活动都要认真组织好,充分调动班级干部的积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活动秩序。
2、接送学生工作的安全教育。接送学生安全工作时寄宿制学校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接送工作主要包括礼拜接送学生和平时临时性家长接送学生等各项工作。
3、丰富学生的安全知识,是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和前提。我校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方法,提高每位学生的安全意识。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才得到更好的保障。
4、进一步做好校方责任保险工作。每学年学校认真落实校方责任保险工作,校方责任险切实发挥了转移办学风险的作用,校园安全得到了切实保障。
四、探索学生生活管理机制,感受“自强有爱”
1、注重生活环境建设,营造大家庭温暖。寄宿制学校此时应转换自己的角色,充当学生的“家”,努力营造家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学校还应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开设生活课堂,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补上家庭教育课,教育他们学会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2、注重亲情管理,真诚关爱学生。在生活上,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给学生关怀和温暖,使他们能在学校里感受到“父爱”和“母爱”,体验出“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亲情。在学习上,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亲近每一个学生,经常与学生交流情感,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
3、加强心理疏导,消除畏难情绪。新时期的农村孩子,大多数是娇生惯养,几代人呵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过惯了,对父母及其长辈的依赖性很强,突然离开家庭蜜罐般的生活和舒适的家庭环境必然不适应。有的孩子因长时间见不到父母而想家;有的孩子因生活不能自理而心情郁闷;有的孩子因同学之间不能很好地交流而感到孤独;还有的孩子因不适应新的环境而大哭大闹,等。同时,有的家长因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在校寄宿的学习和生活,经常到校探望,严重影响孩子的情绪。针对这些新情况,学校一方面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注重学生的心理疏导,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4、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学生个性。每个孩子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生命体,促使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是学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应构建学生全面发展平台,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培养学生富有灵性,富有朝气,以克服寄宿制学校给学生培养带来的弊病。
一、巫溪县农村寄宿制小学发展现状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是国家为扶持西部贫困地区“两基”攻坚而设立的专项工程,主要是帮助西部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以农村初中为主的寄宿制学校。巫溪县从2004年启动“两基”攻坚工程以来,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科学规划、合理部署,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巫溪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寄宿制学校数量较多。巫溪县地理位置偏远、幅员辽阔、山多坡陡、交通不便、住户分散的县情,决定了该县必须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推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全县现有20所中学和 47 所中心小学为寄宿制学校,占中小学总数的73.6 %,高中、初中和小学寄宿生分别达到6192人、25044 人和10229人,占在校高、初中和小学生的比例分别为70.8%、91.6%和 23.3 %。
(2)社会认可度较高。寄宿制学校由于集中了师资、设备、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了规模效应,其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明显高于非寄宿制学校。在对住宿生进行管理的同时,许多老师会对住宿生进行额外辅导,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促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这是一些父母无法办到的。同时,实施寄宿制管理,也有效解决了边远艰苦的农村小学生上学难、寄宿难的问题,增强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社会满意度较高。
(3)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的基础较好。为顺利推进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巫溪县教育局不仅狠抓规划,将寄宿制工程规划落实到乡镇、学校、项目,做到了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并且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增加教育投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寄宿制学校经费紧张的问题。2004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了中央和重庆市寄宿制专款5000多万元,合理使用对口支援、社会捐助资金,正是这些建设资金的充分使用,改变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面貌。除此以外,巫溪县教育局还成立了专门机构具体负责寄宿制工程建设日常工作和项目管理,保证了对寄宿制学校工作的督导和考核力度,有效促进了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巫溪县农村寄宿制小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资金投入少,经费短缺
农村由于受社会经济水平和地域条件的的制约,投入到教育中的能力有限。在我国实行税费改革以后,教育附加费和社会集资被取消,而我国对于学校的基本建设和教育事业经费的分配则是按学生人头数来拨付的,因此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显得捉襟见肘。由于寄宿制学校要满足基本的住宿条件必须配备食堂、宿舍等基本的学生生活设施,以及每学期支付大量的燃料费、学生医疗费用等,相比非寄宿制学校而言,寄宿制学校存在的经费缺口更大。为切实做好寄宿制学校的新建和改建工作,国家“两基”攻坚办也对项目学校提供专项资金支持,以保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对西部地区的农村学生率先实行义务教育政府买单的政策。重庆市政府也从2006年春季开始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将继续享受免费教科书和寄宿生活费补助。这些举措使得重庆偏远地区的基础教育状况大为改观。但在具体建设中,寄宿制学校的的发展仍存在着严重的资金缺口,这种现象在农村寄宿制小学中尤为突出。巫溪县地处三峡库区,偏远山区的教育成本较高,基础教育
1经费的投入不足,仍是困扰当基础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在调研组成员所走访的长渡小学、宁厂镇小学等几所农村寄宿制小学中,学校领导普遍谈到,学校寄宿制教育的建设与发展缺乏相应的教育资金的投入,导致住宿条件差、宿舍设施简陋,煤炭与水电存耗费量大、寄宿制的学生医药费用无法保障等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并且,多数学校都背负着债务负担,每年要向银行或企业支付巨额的贷款利息,从而导致学校运转困难,严重影响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教师素质不高,师资结构不合理
巫溪县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教师学历普遍偏较低,素质不高,缺乏专职后勤人员,师资结构不合理。首先,人员编制不足,后勤管理人员缺乏。许多寄宿制小学没有专职的学生生活管理、卫生保健和安全保卫人员编制,并且寄宿制学校都没有设置心理健康工作岗位。为了保证寄宿制学生的安全、照顾他们的生活,许多小学的班主任不得不身兼数职,既是生活老师,也是卫生保健人员或者安全保卫人员。而小学的班主任一般都是学校的教学骨干,平时还要兼顾教学任务,繁重的课程任务和工作压力,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也制约了农村寄宿制小学的长远发展。其次,师资结构不合理,缺少音、体、美等课程的教师。许多小学教师数量过剩,但英语、音乐、美术等课程却严重缺乏授课教师。调研组走访的几所小学,均没有专职的音乐、美术等素质课程的教师,而是由平时教学任务较轻的老师兼任。这不仅埋没了部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也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再次,部分教师素质欠缺,师德意识不强。许多乡村教师学历较低,基础较差,知识面狭窄,人文素质不高,缺乏相应的教学胜任能力。并且,由于工作年限短、工作经验不丰富以及乡村教师的待遇普遍偏低等原因,部分教师缺乏工作积极性和敬业精神,师德修养不高,在教学以及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除此以外,按照巫溪县教育局的规划部署,目前必须保留的村级学校为202所,其中教学班为517个,共有10890名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村级校将因经费短缺以及生源减少而自然消亡,小学教师将逐渐过剩,且多为新招教师,素质普遍较低;城区学校则因学生不断增加,需要不断补充教师。所以,巫溪县教育局采取公开考核,择优选用的方式,选拔优秀的乡村教师去城镇教书。虽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村学校,尤其是寄宿制小学的师资水平,加大了城乡学校教师队伍素质差距,阻碍了农村寄宿制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三)学校管理不完善,制度不健全
由于管理理念落后,缺乏相关的保障制度,部分寄宿制小学处于管理无序、混乱、现行管理体制与学校发展计划相冲突的状态。第一,部分小学校长缺乏先进的理念指导,管理水平低下。由于经济条件和地域限制,校长们一般没有经过专门的岗位培训与指导。在工作过程中,他们往往凭借经验办事,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方式简单粗放。而巫溪县山高坡陡、地域辽阔的县情也使得学校之间交流困难、信息闭塞,教师和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不畅,学校决策缺乏民主性和科学性。第二,寄宿制小学缺乏相关的安全制度作保证。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把学生安全防范与管理作为寄宿制小学建设发展的首要任务。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学校布局不规范、不合理,学校在安全工作上的侥幸心理等原因,使得学校的安全保障制度行同虚设。而学校基础设施布局不规范所带来的安全隐患,由于资金缺乏,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第三,寄宿制小学对学生的心理关怀力度不够。由于大部分小学没有专职的生活老师,由班主任兼任后勤管理人员。繁
重的教学任务使得班主任精力有限,缺乏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而寄宿制学生由于远离父母,容易产生孤独感甚至厌学情绪,无法有效适应学校的生活。如果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力度不够,缺乏积极引导,学生就会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第四,寄宿制小学忽视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引导与发展。正如前面所描述的那样,班主任由于精力和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文体活动、课外生活。一方面,对学生的课外活动缺乏有效引导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农村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四)办学条件差,缺乏规模效益
办学条件差,基础设施简陋是巫溪县农村寄宿制小学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调研组成员对走访的几所寄宿制小学进行取证调查后发现,大部分学校校舍面积不达标,布局也不够合理。学生宿舍基本上由教室改造而成,缺乏学生生活服务设施,并且这些建筑基本上都是土木结构、简陋破旧的平房,房屋坚固性不强。以巫溪县农村寄宿制教育发展较好的长渡小学为例,2004年,中央专款拨付4.5万元使其发展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筑面积为168平方米;2006年,中央专款再度拨付21.6万元,增加建筑面积605平方米。现有学生人数231名,其中有113名寄宿制学生。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学校宿舍为12人间,校内设有两个食堂和一个厨房,而食堂、厨房均由教室改建而成。虽然学校对寄宿生工作的管理较为规范,并且有专门的生活教师轮流值班,但学生的居住条件仍然稍显简陋,没有储物柜、窗帘。在寄宿制教育发展较好的巫溪县人民希望小学都存在着设施简陋、布局不规范的现象,更何况其他发展条件更为薄弱的学校。在对在校学生大多为留守儿童的小学进行抽样调查时,我们发现,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更为简陋。由于巫溪县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农村寄宿制小学分布较为分散,无法有效集中教学资源,发挥规模效益。这些学校不仅存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不达标这一普遍特征,而且宿舍的采光和取暖设施均不符合标准,厕所、开水房的布局不也规范。并且学生宿舍离厕所、开水房较远,学生晚上行动极为不便,为学生的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寄宿制学校本身的一些不规范因素加上学生年龄小,自理和自卫能力较差,使得学生在住宿、吃饭、以及往返学校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三、促进巫溪县农村寄宿制小学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巫溪县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寄宿制小学的发展必须依靠国家、地方、学校的共同努力。首先,国家对寄宿制学校与非寄宿制学校教育经费的投入应有所区别。从宏观层面来说,国家教育经费的投入和政策扶持是保证农村寄宿制小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正如在调查中所了解到的,寄宿制学校由于后勤人员的工资、水、电、煤等燃料的经费支出,学校的管理费用远远高于非寄宿制小学,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财政运行也相对困难。因此,国家应该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资金倾斜和政策支持,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对实行税费改革后形成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缺口,应按政府核定的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和定额,在上级人民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从财政上保证寄宿制小学的运转。其次,地方政府应该切实贯彻国家政策,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并适当保证财政上的配套支持。重庆40多个区县由于环境、地理位置等条件的差异,经济发展程度也有所不同。如果政府仅仅按照学生人数来拨付经费,势必会导致各区域之间教育的不均衡发展。所以,政府应该根据各区县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发展战
略和资金配套措施,保证类似于巫溪县这类偏远山区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发展。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增加对寄宿制小学中贫困学生、单亲家庭儿童、孤儿等特殊家庭学生的生活补助,缓解寄宿制小学的财政压力。再次,学校应该大力拓宽筹资渠道。通过向上级争取项目、向企业筹集资金等方式筹集更多的资金。实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对点支持与资助,开展城镇学校与农村寄宿制学校之间的教学扶持活动,支持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生生活环境的改善,充分发挥寄宿制小学整合资源、教育教学的功能。
(二)促进教师队伍队伍建设,优化师资力量与结构
大力推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完善师资结构。第一,增加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编制,设置专职后勤管理人员。寄宿制学校承担着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双重任务,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与培养等工作。因此,寄宿制小学必须配备专门的后勤管理人员,落实学生的安全保卫、生活管理、卫生保健等后勤保障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使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以减少学校的安全隐患,防止因为学生年龄小,无人照看而引发的一系列安全事故。同时,增设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岗位,加强与寄宿生的交流、沟通,缓解他们因为远离家人所产生的孤独感和失落感,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第二,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对教职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培训,让他们明确职能及要求,把握特点与方法,并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管理活动。从08年开始,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对全县中小学教师新一轮全员培训,用5年时间完成农村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业务培训,对农村教师实行免费培训。通过教师结对帮扶、课堂实录观摩、专家典型引领、县内外校际交流等形式,加强教学研究活动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基本技能。同时,还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从师风师德建设开始,规范教师的行为,提高其工作积极性。第三,优化师资结构,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去农村小学工作。建立“教师信息资源库”和“教育管理干部信息资源库”,每年根据不同学校的需求情况,公开合理地选调教师;根据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原则,结合管理干部的能力特点和政绩表现,合理配备学校领导班子;切实引进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教师队伍,引导城镇超编学校教师到农村缺编的寄宿制小学工作。建立城镇小学教师定期到农村支教制度,鼓励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寄宿制小学教学,促进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师资的合理流动。除此以外,加强对英语、艺术等学科任课教师的选拔,解决农村寄宿制小学无专业的英语、美术教师的尴尬局面,同时,也减轻兼任多门课程教师的教学任务和课程压力,促进农村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完善学校管理,健全相关制度
通过加强和完善各种常规制度的建设,改革学校管理模式,从内部管理的改善来提升巫溪县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办学效益。健全学校各类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考核标准,作为学校教学和管理活动的依据。明确学校主管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落实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保证信息畅通。坚持公开、公平的原则来提升学校管理人员,充分发挥校长和教职工的积极性,以及工作潜能。完善学校安全、教学、学生生活和卫生等方面的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加强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寝室食堂和饮食卫生的管理,实现农村寄宿制小学的规范化和科学
化管理。建设丰富多彩的活动阵地, 创建优良的人文环境,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切实提高寄宿制小学的办学效益。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制定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抓好安全排查,消除安全隐患。通过班会、板报、座谈会、讲座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对广大师生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提高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成立由校领导、班主任老师、生活老师、保安人员等组成的值班巡查组, 在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时间、场所进行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做到防微杜渐。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事后责任追究制度,保证安全事故发生后在第一时间内人力、物力、财力、经费都能及时到位,从而避免损失的扩大和事故的升级恶化。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制度来发挥寄宿制小学的综合效益,促进巫溪县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建设与发展。
(四)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发挥集中办学的规模效益
我国农村经济水平要比城市地区较差一些, 在农村小学宿舍建设方面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拨款, 所以资金较为紧张, 小学宿舍条件较差。 因此政府要与各地教育部门相协调, 加强对农村小学寄宿学校的资金投入, 要对农村小学的学生宿舍、教室、食堂进行统一规划, 要不断完善小学住宿设施, 要为学生添置衣橱、床架, 同时学校还要实行统一被服发放, 要实行寄宿式正规化管理。
二、加强农村小学食堂卫生管理和服务
1.农村小学管理者要加强对食堂承包管理制度的改革, 尽量要避免对外承包给私人, 这样会降低饭菜质量, 可以由学校聘请专业的厨师, 政府和学校共同承担人员费用。
2.政府可以制定完善的食堂管理制度, 要求农村小学对寄宿的学生进行统一供菜, 学校食堂可以向家长预收一个月的伙食费, 然后将食堂菜谱进行公布, 这样就可以让家长进行监督, 同时食堂还可以对菜谱进行营养搭配。
3.农村学校要建立完善的食堂管理体系, 要创建食堂卫生管理条例, 要将责任进行明确划分, 每个岗位都要承担起相应的职责。首先食堂必须要保证就餐食品的卫生, 要对食品来源进行有效管控, 要加强对食品材料的检验, 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所有食堂工作人员都要持证上岗。食堂要实行班组制管理, 每个班组都要对餐具进行定期消毒, 要做好灭蝇、灭鼠、灭蟑螂的各项工作。其次食堂要确保学生吃的开心, 要对菜谱进行及时更新, 合理搭配菜谱。最后, 农村小学要有效控制食堂的物价, 务必要落实好早餐工程, 可以向寄宿生提供免费早餐, 午餐和晚餐按照成本价出售。
三、健全学校管理机制, 规范学生在校生活
1.加强学校生活管理。农村寄宿制小学要加强生活管理, 要对每个年纪和班级都要设立生活管理小学, 有专门的生活管理教师、值日教师、班主任等, 每个人都要承担起对应岗位的责任, 要对学生实行多方面、多层次的管理,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为生活管理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需求有所了解, 所以要每周召开学生生活座谈会, 要对学生生活中的困难进行了解, 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同时学校领导也要注重对学生生活管理的重视, 要加强对教师的监督, 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 让学生能体会到在校生活的幸福, 感受到学校教师父母般的关心。
2.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对学生的安全负责, 所以学校要对班主任和生活教师提高要求, 要加强对早操和课间操的安全管理, 避免学生出现安全问题。同时农村小学住宿的学生想要外出, 必须要向班主任请假, 要经由班主任批准以后方可外出。生活教师要定期对学生宿舍进行检查,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努力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对于女生宿舍的安全管理要放在首位, 要由女性生活教师去执行, 教师尽量要与学生住在一层楼, 这样可以随时了解女学生们的动向, 而且生活教师要给女学生普及生理健康知识, 要教会女学生学会保护自己。
3.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农村小学要制定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 要抓好食堂卫生管理, 定期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饮食习惯的培养, 要让学生学会预防食物中毒, 同时生活教师要每天早、中、晚三次对宿舍卫生进行检查, 要确保宿舍内被子、脸盆、毛巾、水桶的整齐摆放。同时生活教师还要教导学生养成不吃零食、不乱扔果皮、不留长发的好习惯。学校要定期对校园进行消毒, 要做好食堂人员的体检工作, 严格杜绝传染病的传播。
四、开展文体活动, 让学生乐不思家
由于农村小学寄宿生年龄一般较小, 在学校上完课后, 在宿舍内难免会想你父母, 感觉到十分孤单, 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和学习效率。所以农村小学管理者就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要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 要为学生举办一些文体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快乐, 尤其是生活教师要以实际行动让学生们感受到关怀, 体会到学校的温暖。比如, 生活教师可以每天组织学生们看电视、新闻、下象棋、做游戏等, 这样就可以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 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些抗日根据地或博物馆, 通过人物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对于那些留守儿童, 生活教师更要加强重视, 要想法设法排除学生思念家人的情感, 要让学生爱上学校生活。
五、结束语
当前农村寄宿制小学逐渐增多, 这主要是由于许多农村家长外出务工, 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 所以这些寄宿学生都缺乏关爱, 农村小学要加强生活管理、安全管理、卫生管理, 要确保寄宿学生能够爱上学校, 在学校生活中体会到幸福。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很多农村小学开始实行寄宿制管理, 但是由于农村小学寄宿管理经验少, 生活管理员责任心不强, 往往就会导致学生发生一些安全事故, 这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那么在本文中就针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提出一些创新性的举措, 确保我国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不断完善。
关键词: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于乌吉斯古冷.通辽市科左中旗花吐古拉寄宿制小学现状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
[2]罗小娟.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成长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4.
一、健全寝室规章
加强小学宿舍管理,不仅仅要让学生住得下,更要让学生住得好,而关注各种细节问题,这是学校一直以来都需注意的问题。
在健全寝室规章方面,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学校除了制定基本的寝室规章制度以外,还要推行学生自治,让学生自己根据需要来制定各自的寝室规章,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学校可以以宿舍管理教师为督导,以班级寝室长、男生女生宿舍管理委员等干部为主干,让学生成立互助小组,定期开会,针对宿舍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协调。例如有的学生深夜了还开着电筒看书,不仅对视力会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的休息。这个问题在学生进行了商讨后,就能很好地解决,并将“熄灯后必须尽快休息”纳入到寝室规章之中,让寝室同学相互监督。
除此以外,学生自治还能给学校提出很多紧贴学生生活的好建议,例如在宿舍楼道口设置醒目的标志,避免学生因为嬉闹而出现失足落下、拥挤踩踏等问题;为学生及时提供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参考,及时让学生添减衣物等。学校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意见,可以设立联络信箱,让学生将自己的意见建议通过匿名信的方式投入到信箱中。宿舍管理教师可以及时整理这些信息,并组织相关人员开会讨论,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学校还可以设置留言板、存放处、电话薄等,给学生更加贴心的关怀,从不经意的细节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的温暖。
二、定期组织活动
学校要以育人为本,定期地在宿舍间举行一些活动,将原本严肃的宿舍管理变成宿舍管理教师对学生的服务,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学校的关怀,在活动中健康、活泼地成长。
学校一般都有定期的查寝工作,这项工作比较死板生硬。但如果宿舍管理教师将查寝活动变成和寝室同学互诉家常的谈心活动,并不是在固定的时间去寝室查点人数或者是查检危险物品,并且在谈心的过程中留意寝室中出现的问题,用适当的语句来提醒寝室的同学,让他们不再抵触教师的劝诫,就会显得人情味十足。例如冬天有的学生会在寝室里使用电热水袋,有的电热水袋功率太高,或者是质量有问题,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对于这样的危险因子,教师不能采取直接没收或批评的做法,而要以关心为主,对学生嘘寒问暖,在取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之后提出不能够使用某些物品,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支持和尊敬。
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经常定期举行“送关怀”的活动,例如在炎炎盛夏给学生熬煮绿豆汤喝,在冬天的时候给学生送手套、围巾,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对于一些家庭生活条件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还可以定期进行助学活动,在经济上给他们一定的援助。
三、建立寝室文化
宿舍其实就是一个小社区,也需要有自己的文化。由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很多都是留守儿童,为了让他们将来更加适应社会,减少他们的心理问题,学校可以从加强文化熏陶的角度入手,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寝室文化的建设。
要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可以进行“自己动手美化寝室”的活动,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纸工、布艺作品来装饰寝室,让寝室变得更加美观,并且让寝室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装饰来给寝室取一个雅致的名字。如有的学生用“爱心”图案和“小鸟”图案来装饰寝室,给寝室取名叫做“爱心小巢”等。这样的活动建立起了一定的寝室文化,它既锻炼了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有一举两得的功效。
此外,学校还可以经常举行各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如举行“诗情画意满寝室”的活动,让学生们在课余居住在寝室的时候自主阅读书籍,撰写读后感,在寝室的“文化论坛”张贴板上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又或者是举行歌曲大赛、诗歌朗诵大赛、辩论大赛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文化的熏陶。这样不仅能够优化寝室文化,更能够让学生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对于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等也无疑是很有好处的。
要搞好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宿舍管理工作,班主任和宿舍管理教师要开动脑筋,不断地对管理宿舍的工作进行思考,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得学生在学校的寄宿生活中更多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作者单位:甘肃省民乐县裕展希望小学)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恩阳真第5小学位于巴中市巴州区西北角约22公里。创建于一九五八年,至今已有52年的办学历史。学校辖11个村,校园占地面积691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6平方米,学校现有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87人,寄宿生318人。全校教职工37人,其中高级教师24人,大专以上学历17人。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建有文化的校园,塑有理想的教师,育有特长的学生,办有特色的学校”,多年来我们立足农村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一直走在全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列,重视夯实基础硬件,建设软件平台,提高办学水平。学校设有实验室、电脑室、图书室、体育室、电教室,留守学生活动室等功能室,教学设备齐全,是师生们获得特长的学园、发展个性的乐园、心旷神怡的花园。恩阳五小无处不体现出一种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氛围。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为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形成规模办学效益,合理调整教育结构与布局,从 1990年开始,我校相继将10所村小的3—6年级学生并入中心校。我校寄宿学生人数占到学校学生总数的65%。寄宿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对学校寄宿制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校紧跟时代步伐确立了“寄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有保障、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管理目标。我们结合实际,脚踏实地的进行寄宿制管理的实践与探究,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我校寄宿制规范化管理基本形成了一套日趋成熟,行之有效的“人性化服务、个性化教育、规范化管理、文明化示范”的寄宿制管理新思路。
一、校园管理规范化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寄宿学生在校时间跨度大,事情多,容不得半点差错,难度可想而知,为了管理好这一个大摊子,学校先后建立健全了寄宿、食堂、安全教学等全面规范的规章制度:如《寄宿制学校标准化管理细则》、《安全工作制度》等,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门类齐全,措施得力的管理体系。同时,恩阳五小在育人上积极倡导“四无四育”,即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空地,处处皆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教育人。层层构建了课堂文化、走廊文化、围墙文化、门文化、宿舍文化、楼文化、校园宣传栏文化、花圃文化、班级特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食堂文化等校园文化体系,突出体现“时代性、现代性、广阔性”的特点,发挥图片的视角震撼效应。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个性特色得到展示。通过校园文化的全力打造,从不同角度将师生的思维引入到文化的海洋,情操得以陶冶,思想得以净化,也为这些淳朴、鲜活的山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校园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氛围。
二、学生行为规范化
学校结合管理实际和学生特点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制定了各种行为规范,如《恩阳五小学生一日常规》,要求学生熟背于心,以规范指导自身言行。每学期常规训练周,学校对学生进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巩固学习,进行课堂礼仪训练;队列训练;升旗仪式训练;列队出操训练;内务整理训练;安全演练等训练。通过各种训练使学生形成了以“自理、自律、自主”为主要目标的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张扬个性,自主创新。不仅学生的潜力得到挖掘,特长得到培养,而且学校教育特色鲜明。自2003年开办特长班以来,每一项特长教学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特长。五小的特长教育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学生先后获文艺、书法、绘画、数学竞赛等各项奖励100余人次。
三、寄宿管理规范化
我校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独生子女,村小教育教学质量相对低,寄宿学生呈现低龄化等情况及我们在原有的寄宿制管理基础上进一步实践与探究,经过不懈努力,首先,我们做到了硬件建设到位。2004年到2006年春,学校特意定做一批全新的学生双层木床。每间宿舍增加了一个储物柜,每个学生一格。冬天配备热水。让学生洗脸,洗脚有热水;常年供免费开水和菜汤。随着低龄寄宿学生不断增加,我校生活教师由原来的1人增至3人。这样,逐步努力,我校拥有了一套设施齐全,装备完善,硬件到位的学生公寓,我校寄宿制标准化管理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其次是软件及时跟上。为了让学生早日形成以“自理、自律、自主”为主要目标的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在远离父母的情况下独立学习,独立生活。我校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立适应训练期和强化训练期两个阶段,抓好学生行为习惯训练。如:“四步强化训练曲”。聘请退伍军人指导训练。开展“内务整理全员大练兵”活动。通过加强对学生内务的检查力度,检查、反馈、整改、达标为止。采用“大对小,高年级对应低年级”结对子,提高高年级学生责任意识。通过这几步日积月累的强化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也逐渐突显成效。如今的学生宿舍,床上的被子叠成“豆腐快”、枕头摆成一条线,显得又整齐又有序。宿舍管理统一、井然有序、纪律严明,内务整洁、有序,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督促学生自觉养成了讲卫生、讲秩序、讲纪律的好习惯。
为了加强寄宿学生的规范管理,我们形成了由校长负总则,总务处具体分管,生活指
导教师、值周教师、班主任、科任教师、后勤管理人员、宿舍舍长齐抓共管的寄宿管理体制。
四、安全、服务工作规范化
我校时刻将安全工作放在寄宿制管理的首位。学生的日常作息,三后时间(即课后、饭后、睡眠后)和课外活动时间由于学生活动范围广,活动内容丰富、突发性强是安全工作最难保障的时间。在这些时间里,门卫和当天值周教师就在校园内找个至高点,全方位监控学生的一切活动,尽可能的把学生都监控自己的眼皮底之下,若发现学生做的游戏或体育运动存在安全隐患,生活教师就会立即进行阻止,确保把安全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之中。晚上学生睡眠前,班主任教师和值周教师第一件事就是到各宿舍清点人数。发现有不明去向的学生,坚决追根到底,直到清楚为止。每天早上班主任老师都要进行例行检查。在一次课间广播,值周教师提示有的同学早上没有洗脸,让人大吃一惊,原来生活指导教师早晨例行检查时,学生的毛巾都要一块块摸到;每天晚上门卫都在公寓楼的值班室内昼夜值班,锁好宿舍大门,禁止任何学生在休息号响后离开公寓楼,睡眠后班主任还要不定时的到各宿舍进行巡视,少则两三次,多则五六次,看看学生是否睡得好,是否盖好被子,是否有身体不舒服的同学。遇到学生生病,门卫和值周人员都会及时处理,遇到棘手的、个人处理不了的,就及时报告学校,由学校值班领导做决定并及时进行处理。学生在校寄宿,除了让学生住得好以外,还要考虑如何让学生们喜欢吃、吃的饱,吃得好。工作中我们首先从食堂的硬件上入手,对学校进行了较大的改建,让学校得以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将食堂改建成有更衣间、储藏间、粗加工间、操作间、餐厅、消毒间,添置了消毒柜、统一的碗筷、冰柜、绞肉机、吃饭的桌椅以及学生吃饭时消费的刷卡设备等较为规范的学生食堂。其次抓好食堂管理工作。在饭菜质量、卫生、服务上下工夫,保证学生就餐保质量。第三是饭菜口味丰富、味道鲜美。每天都达到两荤三素一汤的标准,每周菜的种类更换三次以上。高标准的要求,高质量的服务,使学生乐意吃在食堂,家长们放心。与此同时,学校每周坚持做到:学生离校由老师组织乘车回家,通学生由家长接送,并实行了路队制。保障了学生上学放学的安全。
五、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化
首先是班子建设。在恩阳五小班子成员的配置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给予高度重视,严格把关,这为学校的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恩阳五小领导班子,虽然平均年龄只有35岁,但我们不仅能继承好前辈的优良传统,也有各自的管理理念和独特创新特色。学校领导班子目标一致、和谐共处、分工明确、执行有力,工作上相互协作,相互沟通,求同存异,做到分工不分家,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最佳判断力,形成相互依存,尊重个性,和谐共处,朝着共同的奋斗目标迈进。
其次,学校积极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定期召开教职工大会,遇重大问题及时征求教职工意见。使恩阳五小的集体,成为了一个团结、活泼、和谐的大家庭,教职工们主人翁意识强、自觉性高,责任心强、集体荣誉感强,敬业爱岗、严于律己,办事效率高。如今的五小,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定位和教学理念,教师个人教学特色鲜明,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稳固发展。
几代“五小人”坚持“立志、博学、和谐、创新”的校风,求真、求实、求新、求效的教风,勤读、勤问、勤记、勤练”的学风,在创办农村教育的知名品牌上艰苦拼搏,不懈奋斗,成绩卓著。学校先后获巴中市“文明单位”、巴中市“卫生单位”、巴中市“校风示范学校”、巴中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裕展寄宿制小学召开班级特色文化交流会
为回顾总结一学期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得与失,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开展特色活动的水平,更加全面的了解各班班级特色建设情况,也进一步营造班主任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氛围,近日,我校召开全校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总结交流会议。
本次会议,首先由滕好栋校长简要回顾了本学期全校各班开展班级特色活动的总体情况,然后由各班主任代表进行经验介绍。学校领导对一学期来的班级特色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提出下阶段要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创建班级文化特色的目的性和主动性、操作性和实用性,强化班主任培训,要做到典型引路与全面推开相结合、情感激励与现场交流相结合。在建设班级文化时,要给予学生自己构想班级的权力,自己开展活动的权力,克服教师越俎代庖,一手包办的弊端,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人人都成为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者,人人又是班级文化氛围熏染的受益者。(张霞 展宏彦)
关键词:农村小学;寄宿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6-0028-02
尚义县八道沟镇小学于2013年10月开始承担《农村小学寄宿制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两年来,我们立足于农村教育的实际,立足于学校寄宿生多的实际,努力实行科学、规范、人性化的管理,用一颗爱生如子的赤诚之心、博爱之心,在寄宿制小学这块“试验田”里辛勤地耕耘着。通过两年来的实践与探索,在管理寄宿制学生方面,总结出一些经验,取得一些成绩。
一、选好班主任,配备好生活教师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确定班主任至关重要,特别是低年级的班主任。实践证明,低年级班主任的首选条件应该是具有爱心、责任心及耐心的教师。
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经常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故,例如,从床上摔下来,尿床等。生活教师要能够照管学生,在学生出现事故或生病时得到及时处理,让学生学得安心,家长在家放心。学校应要求生活教师对学生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多一点关心和支持,和学生打成一片,多参与他们的活动,如值日、吃饭、聊天,使他们感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当然,生活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要在学生中建立一定的威信,以便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
二、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自律意识弱,自习时间不能自我约束,他们不适应全天候的集体生活作息制度,常常有违纪违规现象发生。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从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入手,制定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规章制度》和《寄宿生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对每个寄宿生进行内务整理和遵守纪律的训炼,让他们学会整理床铺、洗衣等,培养学生的自理、自律能力。
三、实行教师晚上轮流值日制度
学生安全是教学工作的保证。为了让学生睡好觉,防止学生夜晚着凉等,我们制定了教师晚上轮流值日制度。学校领导对教师查岗,督促教师认真值日,并对学生就寝情况作记录。
四、进行“文明寝室”、“优秀寝室长”、“文明住校生”评比
学校对寝室的卫生、纪律、出勤、床上内务及物品摆放、文化氛围等做出具体规定。每天生活教师和值日教师对每个寝室、餐厅的卫生、纪律及内务综合进行考评打分,每周根据考评记录进行“文明寝室”的考评,一学期进行一次总评,总评成绩要和“模范班主任”评定挂钩。“文明寝室”的寝室长同时被授予“优秀寝室长”的光荣称号。“文明住校生”主要是从非“文明寝室”中评选,以做到寝室的平衡和扩大优等生的数量及带动作用。
班主任和生活老师管理好学生的学习、纪律,更重要的是要管理好学生的安全和日常生活。如早晨起床教会学生叠被子、打扫寝室、刷牙、洗脸等;吃饭时督促学生把饭吃完,洗碗;身体不舒服带学生看医生或与家长取得联系,就寝时要查寝;学生逃学了要及时向学校汇报,及时追查原因,及时解决生活教师就寝时陪护学生睡觉,平时给寝室消毒、开窗,让寝室通风透气;任课老师也要随时注意学生情况,发现问题与班主任交流。这样,教师之间做到了既分工,又合作,管理协调,保证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农村寄宿制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初探】推荐阅读:
农村寄宿制小学课余活动初探12-19
农村学校寄宿制管理09-17
农村中学寄宿生自理能力培养12-20
武川小学寄宿生管理办法06-21
农村小学班级的管理方案11-29
寄宿制管理岗位职责11-09
寄宿制学校管理制度12-17
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制度11-01
寄宿制学校德育管理的思路和策略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