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详细操作流程(共5篇)
详细操作步骤
报名
1.登录管理系统
(1)在IE中输入管理系统的网址http://(2)输入分配的测试站帐号和密码登录管理系统。2.新建测试任务
(1)点击“测试管理”下的“任务处理”;(2)点击“新建测试任务”按钮;
(3)输入测试终端数量(系统默认为省中心管理员在建站时输入的每个测试站的终端数量),1台终端每天的最大报名人数为40人,可以根据该批任务的测试人数来改变终端数量;
(4)选择或输入报名截止日期和测试日期(这两个日期必须为今天以后包括今天的日期);(5)选择测试类型,这里使用默认的“智能测试”类型,无需修改;
(6)配置报到时间:点击“展开报到时间配置”,可以设置实际测试的地址和间隔时间以及上下午的报到时间;可以点击“报到时间预览”查看每批次的报道时间;(注:这一步很关键,将直接影响考生准考证上每个考生的报到时间)(7)当以上都设置完毕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新建测试任务的操作。3.报名(添加考生)
(1)点击刚刚创建的测试任务后的“报名”按钮;(2)添加考生 a、单个添加考生:点击“添加”按钮可以逐个添加考生,其中带“*”号的均为必填项; b、批量添加考生:在批量添加考生之前,需要下载批量添加考生的模板。点击报名页面右上方的蓝色字体“下载考生报名表格”链接下载报名模板,将考生的信息录入到模板中后即可点击“批量添加”按钮,选择刚才已录入考生的报名表“导入”即完成批量添加考生的过程。4.打印准考证
当考生添加完成后,在报名页面即可打印考生准考证。
(1)选择性打印:选择需要打印准考证的考生,点击“打印”按钮即可打印考生准考证;(2)全部打印:选择“打印全部准考证”的勾选框,点击“打印”按钮即可对该批任务的所有考生准考证进行打印。
下载测试任务
1.提交测试任务
(1)若已过测试任务规定的报名截止日期,则可以直接点击该测试任务后的“提交任务”按钮来将任务提交给省中心;(2)若报名已完成但未到设定的报名截止日期,则可以点击“结束”按钮结束报名,再点击“提交任务”按钮将任务提交给省中心。
2.下载测试任务
测试站在提交了测试任务之后即可下载测试任务
(1)下载测试任务之前,必须保证机器上已安装测试站考务管理程序;
(2)点击页面上的测试任务后的“下载”按钮即可将考生信息和试卷下载到本机的考务管理程序中(打开“考务管理程序”即可看到刚才下载的测试任务信息,包括考生信息和试卷信息)。
测试
下载测试任务到本地的考务管理程序后,测试站即可以开始准备测试了,考试模式分为两种:(1)局域网测试;(2)单机模式。
局域网测试 局域网测试之前须保证监考机和考试机相互之间在同一个局域网中(即属于同一个网段)且考场号相同,同时需关闭考试机的系统自带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的防火墙。1.登录“考务管理”程序
(1)双击桌面上的“考务管理”程序;
(2)用户名输入admin,密码输入123,点击“登录”按钮登录考务管理程序。2.选择和分配试卷
(1)选择测试任务:单击考务管理界面中左边的待测试的测试任务;(2)点击“选择试卷”按钮,选择本批测试任务所需要用到的试卷;(3)选择试卷完成后点击“下一步”按钮准备分配试卷;
(4)系统默认随机将试卷平均分配到每台考试机,点击“重新分配”按钮,可以重新将试卷随机分配;除了系统可以随机分配试卷外我们也可以手工指定,点击每台考试机所对应的试卷编号,通过下拉框可以指定每台考试机所对应的试卷。(这一步很关键,将直接决定正式测试时每台考试机所使用的试卷);
(5)点击“下一步”按钮再点击“完成”即完成分配试卷的整个过程。3.查看考生信息和试卷信息(1)查看考生信息(两种方法)
a、选择测试任务后,点击“查看本任务考生”的链接;
b、点击页面上方的“考生管理”按钮,此时默认的是全部任务的考生,可以通过上方测试任务的查询条件对单个测试任务中的考生进行查询。
(2)查看试卷信息(两种方法)
a、选择测试任务后,点击“查看本任务试卷”的链接;
b、点击页面上方的“试卷管理”按钮,此时默认的是全部测试任务所选择的试卷信息,可以通过界面上方测试任务的查询条件查询某批测试任务中的试卷信息,其中下半方部分还包含了每台考试机所对应的试卷信息。4.登录“监考程序”(准备正式测试)(1)双击桌面上的“监考程序”;
(2)通过下拉框选择测试任务(默认为距当前日期最近的测试任务);(3)用户名admin密码123登录监考程序。5.监考程序控制整个测试过程的流程(正式测试)
(1)点击“系统检测”按钮,检测每台考试机的网络连接情况,同时检测考试机的硬盘空间是否足够(若低于200M的剩余空间系统则给出警告提示);(2)系统检测完成后,确保所有的考试机状态均为“已连接”状态;此时点击“准备考试”按钮启动所有已连接的考试机;
(3)此时考试机上出现考试前的准备界面,考生戴好耳机后点击“下一步”,输入准考证号后四位,确认信息无误后点击“登录”按钮,此时等待考场指令(即监考端的指令);
(4)当所有的考试机均已登录成功后,主考老师即可以在监考程序中点击“分发试卷”按钮将试卷下发到每台考试机中(这里是根据考前试卷分配的结果将试卷分配到每台考试机中);(5)当监考程序的界面中所有的考生都显示“发卷成功”后,此时既可以点击“自动试音”按钮让考生开始试音;(6)此时考试机上出现自动试音的界面,考生朗读界面中的一段文字来对麦克风进行试音;试音成功后等待监考端的指令;(7)当在监考程序的界面显示所有的考生均“试音成功”后,点击“开始考试”按钮让考生开始考试;(8)此时考试机端进入正式考试的界面,显示第一题的题目内容,考生开始考试,读完一题后点击下一题按钮进入下一题的测试直至第四题考试结束,此时系统会自动提交试卷(注:第四题有3分钟的限制,考生必须读满3分钟后系统才自动提交试卷);
(9)考生考试过程中,监考程序可以显示每台考试机的考试状态、考生姓名等信息,当考生考试结束后,则显示“评测成功”,当所有考生的考试状态都显示为“评测成功”后即可点击“结束考试”按钮结束本场考试。此时在考务管理程序中即可查看到该考生的前三题成绩(即机器分);
(10)结束本场考试后,点击“下场考试”按钮继续下一场的考试,仍然按照以上的(1)—(9)步进行操作直至该批任务全部考生考试结束。 单机测试
1.登录“考务管理”程序(参见局域网测试的操作); 2.选择和分配试卷(参见局域网测试的操作);
3.查看考生信息和试卷信息(参见局域网测试的操作); 4.导出测试任务;
(1)点击界面上的“导出测试任务”按钮,此时可以看到该批测试任务中的考生和试卷信息的总体情况;
(2)在保存路径中选择本地路径将测试任务包保存到本机硬盘中。此时可以看到刚才选择保存路径中的该测试任务包文件(是以测试日期命名的后缀名为ttd的文件)。
5.将测试任务包通过U盘或移动硬盘等方式拷贝到每台考试机中 6.登录“考生管理”程序(以下操作均在每台考试机中进行)(1)双击桌面上的“考生管理”程序;
(2)用户名输入admin密码123登录考生管理程序。7.导入测试任务
(1)进入考生管理程序界面后,点击“导入测试任务”按钮,出现导入测试任务的界面,点击“浏览”选择由监考机中拷贝过来的测试任务包的路径,此时会看到考生数和试卷总数的信息;
(2)点击“导入”按钮即可将测试任务导入到考生管理程序中;
(3)点击“试卷信息”,可以为该台考试机指定试卷,点击“保存选择”按钮即可将该考试机上的试卷信息保存。8.正式考试
(1)在考试管理界面中,点击“启动考试程序”按钮启动考试界面;(2)考生戴好耳机点击“下一步”按钮输入准考证号后四位登录系统;(3)考生信息核对无误后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选择试卷”界面,考生可以在该界面选择测试试卷(若在前面的“试卷信息”的操作中选择了多套试卷则考生可以通过下拉框选择试卷,此时考生一定得注意要选择备考时的试卷,否则考试时的试卷会与自己备考试卷不符);
(4)考生选择试卷完成后点击下一步即可进入“自动试音”界面,试音完成后即可进行考试,考试过程同以上的局域网测试的过程。9.导出考试数据
当计划在该考试机中考试的所有考生考试完成后即可将考试数据导出(1)在“考试管理”程序界面中点击“导出考试数据”按钮;(2)选择保存路径后,点击“完成”按钮开始导出数据;
(3)导出完成后则在保存路径下即有一个以考试日期_考试机号命名的后缀名为trd的文件。
10.将每台考试机中导出的后缀名为trd的考试数据包拷贝到监考机中 11.导入考试数据(以下操作均在监考机中进行)
(1)打开“考务管理”程序,选择准备导入数据的测试任务;
(2)点击“导入考试数据”按钮,选择由考试机拷贝到本机的trd数据包;(3)点击“导入”按钮即可将选择的trd考试数据包导入到考务管理中;(4)当所有考试机上的trd包都导入完成后,在考务管理程序的主界面中即可以查看到本批测试任务的已测人数和待测人数(注:此时在考生信息中还无法查询到考生的前三题成绩,必须在将该批任务的数据上传到省中心后才可以查询到)。
上传测试数据
无论是局域网模式的测试还是单机测试,在所有考试完成后都需要将数据上传到省中心,以继续以后的测试员打分、复审及打印证书等流程。
(1)在“考务管理“程序的主界面中选择需要上传的测试任务;(2)点击“上传考生数据”按钮弹出待上传任务的总体信息;
(3)点击“上传”按钮即可完成上传数据的过程(系统支持断点续传,若在上传数据的过程中出现断网或其它异常情况,在网络恢复和系统恢复正常后可以紧接着上次的上传结果继续进行上传,直到全部数据上传完成)。
分配测试员打分
当测试站将测试任务的考试数据全部上传到省中心后,即可以分配测试员对考生的第四题语音进行打分的操作
(1)使用测试站站长的帐号登录管理系统;(2)点击“高级管理”菜单下的“智能打分管理”;(3)点击“待分配”状态测试任务后的“处理”按钮;(4)点击“新建打分任务”按钮;
(5)填写分配的考生数量(不能大于该批任务评测成功的考生数量);
(6)选择“回复截止日期”和“评测完成日期”;如省中心系统有短信模块建议勾上“手机短信”,这样任务分配后系统将发短信通知测试员;(7)选择测试员:点击页面中的“选择”按钮,弹出“选择测试员”的网页对话框,选择好查询条件后点击“查询”按钮,此时页面上会显示所有符合查询条件的测试员信息,选择需要分配的测试员,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选择测试员的过程;(8)选择第2个或第3个测试员的操作过程如(7)所述;
(9)当以上操作都完成并确认无误后点击“确定”按钮完成分配测试员打分的过程,此时该批测试任务的状态由原来的“待分配”变为“打分中”的状态。
分配测试员复审
当所有的测试员完成考生第四题的打分后,测试任务的状态即会由“打分中”变为“打分结束”的状态,此时即可以分配复审任务。(1)使用测试站站长的帐号登录管理系统;(2)点击“高级管理”菜单下的“智能复审管理”;(3)点击“打分结束”状态任务后的“处理”按钮;
(4)此时进入分配复审任务的界面,系统中有四种分配复审任务的方式,分别是一级复审、偏差复审、抽查复审和异常复审。
a、一级复审:当该批任务打分结束后有一乙以上成绩的考生时,页面上会显示有“一级复审”的按钮,否则页面上无此按钮。点击“一级复审”按钮进入分配复审任务界面,分配方法与分配打分任务基本相同,可以参照以上分配打分任务的方法进行操作; b、偏差复审:点击“偏差复审”按钮,选择测试员第四题打分时的分差范围(上下限分别是0和40),如:若想将测试员第四题打分的分差在4分以上的考生抽出来复审,则这里的分差可以输入4至40),点击“查询”按钮即可将满足分差范围条件的考生数量在页面上显示出来,此时即可以分配偏差复审任务(具体操作同上)
c、抽查复审:点击“抽查复审”按钮,选择考生的成绩范围(上下限分别为0和100),如:若想将考生成绩介于79-81分之间的考生抽出来复审,则这里的成绩范围即可以输入79和81,点击击“查询”按钮即可将满足成绩范围条件的考生数量在页面上显示出来,此时即可以分配抽查复审任务(具体操作同上)
一、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2012年的机测成绩进行分析, 发现机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计算机掌握熟练程度的不同直接影响测试结果。
本研究抽取2013年我校的主要几大类专业考生普通话测试成绩, 针对导出的原始数据做如下分析。
通过对表1的分析可知, 2013年测试成绩数据按大类专业分析表呈现以下特点。
在所有的成绩等级中, 二级甲等学生成绩比例最高, 其中二级甲等中信息类专业学生成绩比重最高, 且不存在普通话二级乙等以下水平 (含不入级) 考生比例。排在第二名的是文法类, 第三名是会计类, 经济类专业最低。信息系学生在测试中之所以二级甲等成绩最好, 是因为实行计算机辅助测试后, 考生主要在语音测试室面对电脑进行操作考试, 缺少测试员老师的及时提醒和引导, 有时情绪较为紧张。他们面对冷冰冰的电脑, 表现为手忙脚乱, 不知鼠标点哪里才好。而信息系学生常接触计算机, 对电脑的陌生感相对较强, 从而能够以良好的状态从容进行考试。
2. 所学专业不同影响测试者普通话测试中的表达能力发挥。
各专业分性别普通话成绩测试统计情况。
由以上成绩可以看出以下特点:二级甲等等级中学生的成绩比例最大的为文学类考生, 各大专业分类中女生所占比例较大, 在一级乙等中, 女生的比例最高, 且属于比较注重语法语言的文法类考生。在测试中, 文法类学生取得一乙和二甲等级的好成绩是因为文法类考生专业有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对外汉语、新闻专业方向的考生, 专业性质以及今后的择业取向都要求他们平时注重表达能力及说话语言, 因此平时更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当然能在测试中更好体现出他们的水平, 只不过在高等级上还有所欠缺。在一级乙等中, 各专业女生一方面是由于各专业女生比例较高, 女生占考生总数72.7%;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女生思维缜密, 平时学习相对扎实, 因此失误较少, 成绩较好。经济类考生在普通话测试中总体成绩较差, 是因为我校财经类专业是录取分数较高的专业, 他们高考分数较高, 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较好, 但语言表达能力欠佳, 说明平时只注重书面语言, 轻视口头表达能力, 说明我省的教育模式有一定的缺陷。
3. 择业目标的不同影响被测试者测试水平的发挥。
通过对表1和表2的分析, 可以知道, 经济类专业普通话成绩较低是因为这一专业的一些考生认为, 只要自己不找普通话要求较高的工作, 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 就业前景就不会太差。还有考生认为, 就业时选择在本乡本土, 对普通话水平要求不高, 对自己工作发展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因此, 没有把普通话作为未来成才必备的条件来看待, 在平时缺乏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种错误想法是阻碍大学生学习普通话的主要因素。这部分人学习普通话的目的比较单一, 仅仅是为了通过测试, 拿到普通话合格等级证书, 从而取得毕业证书, 为就业找工作做准备。因为学校明确规定:本科生“达到国家语委颁布的普通话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方能毕业。”
4. 学生生源地对普通话要求不同, 是不同地学生在测试中表现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对学生生源地的调查, 发现考三甲和不入级的学生生源地多数是南方地区和我省普通话未全面推广的地区。据笔者对这些学生的学籍信息调查分析后, 发现他们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山区, 受居住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 他们的普通话基础很薄弱, 地方口音语调较重, 要纠正这些学生的发音, 短时间内提高他们的普通话水平, 单纯依靠有限的课上时间是远远不足的, 学生必须依靠平时多下工夫, 勤听、勤说、勤练, 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
二、解决测试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1. 加强对考务人员的培训管理。
实行机测后虽减少了测试员老师的工作量, 但机测成功与否涉及到候测、备测和测试各个环节, 因此需要考务人员了解机测的流程, 熟悉自己在测试过程中负有的任务和职责, 尤其是测试室的考务人员更是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爱心, 因为考生最为看重此环节, 也最容易紧张出错。考务人员还要能够在各个环节加强对考生的教育, 使其认识到普通话测试亦是一项等同于其他课程的正规的考试, 任何夹带现象都属于作弊行为, 严重的要按学校规定予以处罚;考前注意广泛宣传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知识, 营造测试氛围, 确保测试圆满进行。选拔一些有责任心的人员担任, 对于学生反映态度不好的不予使用。
2. 高度重视对考生的考前培训。
当前省内的大部分高校因种种原因没有开设普通话或与其相关的必修课程。个别高校虽开设了与普通话相关的选修课程, 但未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选修人数较少。因此, 考试前应对考生进行包括应试必备心理、语言文字基本知识、机辅测试流程等方面的培训, 避免考生测试时因紧张而出现漏读、错读、误读等现象出现, 这对考生顺利通过测试并取得理想成绩是非常有帮助的。事先让学生熟悉说话项的评分细则, 加强学生普通话机辅测试实践机会, 不断增强学生的语感和经验。
3. 提高测试员测试水平。
测试员素质参差不齐, 测试员高学历多, 中文专业人员多。88%的测试员教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 94%教师专业是文学语言, 拥有一名国家级测试员。但测试员队伍近老龄化, 只有41.2%教师不满45岁, 58.8%教师超过45岁。他们虽系统接受过语言学理论、普通话语音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专业培训。但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的运用, 大大减轻了测试员的工作量,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测试员的需求。部分测试员因此接受的评测任务有所减少, 相应的评测数量亦逐渐减少, 有的一年或几年连续不参加测试, 致使其评测质量非但得不到提高, 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降低, 评测经验陈旧落后, 语音听辨能力随年龄增长有所下降, 掌握评分标准的准确度也有所降低。实行机测以后, 有必要对现有的测试员进行优选, 对工作认真负责、业务能力强及时间相对充足的测试员予以重用, 并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再培训, 使他们更好地熟识国家语委下发的《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试行办法》和上机评分操作流程, 熟知机测普通话大纲中的评分标准, 不断提高测试员的业务水平, 确保机测人员质量。测试员也要勇于查找自身不足, 增强工作责任心, 不断提高自身的听测能力;多参加测试实践, 加强相互之间的经验交流, 使自己的思想觉悟、业务素质和心理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4. 利用课程改革推动普通话教学。
把普通话教学列为学校的必选课程, 加强普通话教学。把现代汉语课程列为文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意识, 对于有语音缺陷的学生可以专门辅导, 或设置普通话课程的选修课, 或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开设课程。在加强教师指导普通话的同时要建章立制, 建立完善的推广普通话管理机制, 做到校级领导分管, 指定部门负责, 专人具体操作, 把推广普通话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教书育人职在教师, 教师在推广和普及普通话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学校应该充分发挥校内专门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的师资队伍的骨干作用, 依靠他们开设普通话知识讲座, 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充分利用普通话推广周, 加强推广普通话重要作用的宣传, 营造说普通话的氛围, 使广大师生在平时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利用团委宣传作用, 举办一年一次的普通话比赛, 并把获奖成绩作为学生荣誉的积分, 作为学生奖学金评选的参考指标之一。
摘要:普通话成绩分析是普通话培训和测试信息化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文章分析了2013年河北经贸大学几个有代表性的专业学生成绩, 探究影响普通话水平质量的因素, 总结机辅测试经验, 以期推进机辅普通话测试工作顺利开展。
请广大考生在参加测试前,仔细阅读本“应试指南”,了解“普通话水平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的测试流程和操作程序。
一、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流程: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流程分3个部分:考生候考、备测和正式测试。考生需按照准考证上的报到时间按时到侯测室报到,了解考试安排、注意事项和相关纪律。候考过程中切勿远离侯测室,以防错过考试时间。
二、备测室备测:
在得到工作人员通知测试后有序前往备测室,抽取自己的试题号并在指定位置坐下,将自己的身份证、学生证和准考证放在桌子的右上方,等待工作人员验证身份,严禁代考,一经发现取消考试资格并报考生学习、工作单位处理。
备测使用纸制试卷,时间为10分钟左右,备测过程中只允许查阅测试站提供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不得使用任何其他纸质或电子材料(如:字典)。
准备结束,考生将纸制试卷上交给工作人员,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有序进入指定测试室正式测试。
三、测试室正式测试 Ⅰ.佩戴耳机(如图示)
1.请您就座后戴上耳机(麦克风戴在左耳),将话筒置于口腔前方,考试过程中无须用手扶着话筒。
2.戴好耳机后请点击“下一步”按钮。
Ⅱ、考生登录(如图示)1.输入您的准考证编号后四位。2.单击“进入”按钮继续。
3.如果输入有误,单击“修改”按钮重新输入。
Ⅲ、核对信息(如图示)1.请认真核对您的个人信息。
2.若信息无误,单击“确认”按钮继续,等待试音。3.若准考证编号输入错误,请单击“返回”按钮重新登录。
Ⅳ、试音(如图示)
1.请在提示语结束并听到“嘟”的一声后,用正常说话的音量朗读屏幕上给出的文字。2.试音结束,系统提示“试音成功”后进入“等待考试”,若失败请检查话筒佩戴是否正确后点击”确定”重新试音。
Ⅴ、开始考试 提示:
1.普通话水平测试共有4项题目,系统会依次显示各项内容,您只需根据屏幕显示的试题内容进行考试。
2.每项试题前都有一段语音提示,请在提示语结束并听到“嘟”的一声后,开始考试。3.录音过程中,应做到吐字清晰,语速适中,音量同试音时保持一致。
4.录音过程中,请注意主屏下方的时间提示,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项考试。5.规定时间结束,系统会自动进入下一项试题。如某项试题时间有余,请单击屏幕右下角的“下一题”按钮,以防录入太多空白或杂音影响成绩。
特别提示:
1.考试过程中,考生不要说试卷以外的任何内容,以免影响考试成绩。2.考试过程中若遇异常情况,请联系工作人员解决。
第一题 读单音节字词(如图示)
1.请在提示语结束并听到“嘟”的一声后,再开始录音。
2.如该项试题时间有余,单击屏幕右下角的“下一题”按钮,可进入下一项试题。3.请务必横向朗读,蓝黑字体是为了分行醒目,应试人应不分颜色,逐字、逐行朗读,注意语音清晰、语义连贯,防止添字、漏字、改字,如有“漏读”,按字扣分。
第一、二项测试时,应试人因个别字词读错而重复读,计算机评分时会自动识别,不会因为一个字的重读而影响整体评分。
朗读短文时则不能出现重读情况,否则计算机评分时将根据评分标准扣分。第二题 读多音节词语(如图示)
1.请在提示语结束并听到“嘟”的一声后,再开始录音。
2.如该项试题时间有余,单击屏幕右下角的“下一题”按钮,可进入下一项试题。第三题 朗读短文(如图示)
1.请在提示语结束并听到“嘟”的一声后,再开始录音。
2.朗读时保持音量稳定,大小与试音音量一致,音量过低会导致评测失败。3.如该项试题时间有余,单击屏幕右下角的“下一题”按钮,可进入下一项试题。第四题 命题说话(如图示)
1.请在系统提示音结束以后,开始计时,请从系统所给的2个题目中选择其中一个开始 7
说话,说话前请读出所选话题名称。如:我说的话题是“我尊敬的人”。
2.说话内容需符合所选话题,离题或不具评判价值语料均会导致丢分;同时严禁携带文字或电子材料进入测试室,朗读文字材料将被取消考试资格。
3.本题必须说满3分钟(请按主屏下方的时间提示条把握时间)。4.说满三分钟后,系统会自动提交试卷。
5.测试过程中,部分考生面对计算机可能会产生缺乏交流对象的不适感。考生应调整心态,可假设一位交流对象与之进行交流,帮助克服这种不适感。
Ⅵ、结束考试(如图示)
1.请按照系统提示,若一切顺利。系统提示“请摘下耳机放在桌上,然后离开考场”。若有其他提示请及时联系工作人员。
2.轻声离开考场,不要向工作人员询问成绩,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议论。
四、查分和领证:
1.普通话测试结束后,测试站上传考生数据至省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由省级部门安排2名测试员对考生第四项进行打分,若打分出现偏差将安排另一名测试员进行偏差复审,待复审结束后,将在安徽语言文字培训测试网()公布成绩,考生可输入姓名、身份证、准考证号码查询。从考生数据成功上传到省培训测试中心到考生查分需30天左右。
2.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由测试站负责从省中心领取和发放。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试行办法
一、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教语用〔2003〕2号),结合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实际,制定本试行办法。
二、读单音节字词、读多音节词语、朗读短文三项,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认定的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评定分数。
三、命题说话项由测试员评定分数。(1)语音标准程度,共25分。分六档:
一档:语音标准,或极少有失误。扣0分、1分、2分。二档:语音失误在10以下,有方音但不明显。扣3分、4分。
三档:语音错误在10以下,但方音比较明显;或语音错误在10次-15次之间,有方音但不明显。扣5分、6分。
四档:语音错误在10-15次之间,方音比较明显。扣7分、8分。五档:语音错误超过15次,方音明显。扣9分、10分、11分。六档:语音错误多,方音重。扣12分、13分、14分。(2)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共10分。分三档: 一档:词汇、语法规范。扣0分。
二档:词汇、语法偶有不规范的情况。扣1分、2分。三档:词汇、语法屡有不规范的情况。扣3分、4分。(3)自然流畅程度,共5分,分三档: 一档:语言自然流畅,扣0分。
二档:语言基本流畅,口语化较差,有背稿子的表现。扣0.5分、1分。三档:语言不连贯,语调生硬。扣2分、3分。
(4)说话不足3分钟,酌情扣分:缺时1分钟以内(含1分钟),扣1分、2分、3分;缺时1分钟以上,扣4分、5分、6分;说话不满30秒(含30秒),本测试项成绩计为0分。
(5)离题、内容雷同,视程度扣4分、5分、6分。
(6)无效话语,累计占时酌情扣分:累计占时1分钟以内(含1分钟),扣1分、2分、3分;累计占时1分钟以上,扣4分、5分、6分;有效语料不满30秒(含30秒),本测试项成绩计为0分。
操作手册(简易版)
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目 录
一 1.2.二 1.2.2.1 2.2 2.3 2.4 三 四 系统简介........................................................................................................................3 系统构成........................................................................................................................3 系统构架........................................................................................................................3 测试流程........................................................................................................................4 业务总体流程介绍......................................................................................................4 基层测试站测试操作流程.........................................................................................5 测试报名........................................................................................................................5 考前准备......................................................................................................................10 现场测试......................................................................................................................16 信息上传......................................................................................................................21 系统维护......................................................................................................................21 常见问题......................................................................................................................22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
操作手册
一 系统简介
1.系统构成
科大讯飞提供的普通话测试系统不仅能够对考生的普通话进行智能评测,还能够对考试现场和测试流程以信息化的方式管理,实现了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测试、组织和管理的信息化,该系统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
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PSCP)是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家语委“十五”重点科研项目支持下研发完成。系统基于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可准确地对命题说话之外的所有测试题型实现自动评测,同时自动检测发音者存在的语音错误和缺陷;而且系统提供的测试管理功能,也能够帮助基层测试站组织测试,提高测试的效率。该系统部署在基层测试站,主要使用者为考生和基层测试站的管理人员。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信息管理系统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信息管理系统(PSCW)实现的是普通话水平测试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为计算机辅助测试全面解决方案提供支撑平台。在该系统中,可以进行考生报名、测试员打分、成绩管理、数据管理等一系列操作。该系统部署在远程WEB服务器上,相关人员通过登录网页完成相应的操作,主要使用者为省级测试管理人员、基层测试站的管理人员和测试员。
2.系统构架
普通话测试系统解决方案的构架图如下:
二 测试流程
1.业务总体流程介绍
科大讯飞提供的普通话测试系统通过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和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信息管理系统的结合,实现了普通话测试全流程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总体业务流程如下图:
从该流程中可以看到,测试站在测试过程中主要进行了四项操作,分别为测试报名、考前准备、现场测试、信息上传,下面我们就以上四项操作进行详细介绍。
2.基层测试站测试操作流程
2.1 测试报名
测试报名时需首先在测试信息管理系统中新建一个测试任务,然后由测试机构工作人员将考生报名信息录入信息管理系统,报名结束后提交省级测试管理部门对测试安排进行审批。 测试报名操作流程
1、管理员在IE中输入省中心地址登录系统,用户名由省中心管理员指定,缺省密码是111111。请用户在登录系统以后,在“修改密码”菜单中重新设定自己的密码。
2、点击“新建测试任务”按钮,页面中选择考试报名截止日期和考试日期,如下图:
成功添加测试任务后,单击“确定”返回,新建任务将显示在测试任务列表中。
3、测试任务添加成功后,在测试管理中的任务处理界面上,开始进行考生的报名工作。界面如下图:
点击“报名”按钮,开始考生报名,如下图:
将鼠标移至“下载考生报名表格”是,会出现一个提示栏,内容为“为避免批量导入考生错误,请务必将考生信息直接填写在报名表格中。”该表格主要是在批量导入考生信息时使用。1)手动逐个添加考生
点击“添加”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添加相关考生的信息,界面如下:
填好考生信息后,点击“添加下一个”按钮,开始下一个考生的报名。2)批量导入考生
为提高报名效率,测试管理平台还提供批量导入考生的报名功能。步骤如下: 2.1)下载考生报名表格
使用批量导入考生功能,首先要下载考生报名模板,将考生信息录入EXCEL模板。考生报名EXCEL模版如下图: 测试站站长、测试站管理员在下载的考生报名表格中按要求填写要参加测试的考生信息。填写完毕,请保存。
注意:表格中红色项目为必填项。2.2)导入考生信息
按照“测试管理-任务处理-从Excel导入考生信息”路径找到导入考生信息功能的位置,点击“浏览”按钮,导入录入完成的考生信息excel表格:
点击“导入”按钮,导入考生信息表,界面显示如下:
4、报名结束,任务状态是报名已满,可以提交测试任务。在“测试管理-任务处理”中,点击“提交测试任务”按钮,提交测试任务。提交测试任务后,等待省中心管理员进行评审。2.2 考前准备
正式测试之前,测试站机房工作人员从测试管理平台下载参加本次测试的考生信息和试卷,将试卷分配到考试机,并将相关的信息打印出来。机房工作人员应通过环境检察工具检查设备录音是否正常、网络是否畅通,并试启动系统,检查系统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常。正式测试时,应按要求关闭或设置防火墙、应关闭杀毒软件。 信息下载操作
测试站提交测试任务,省普通话测试中心审批通过后,测试站就可以下载考生测试的相关信息。
1)在“测试管理-任务处理”中,点击“下载”按钮,下载考生信息。如下图所示:
2)下载完毕后,系统会给出信息提示,点击“确定”后,就可以进行测试站系统的操作了。
试卷管理操作
测试站下载考生信息后,在考务管理系统中点击“任务管理”按钮,显示当前测试任务。
1)选择试卷:在“任务管理”中点击“选择试卷”按钮,选择测试所要使用的试卷。
出现上面的页面之后,您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导入试卷
测试站站长、测试管理员可以通过点击“导入试卷”按钮,再次导入试卷。预览试卷
测试站站长、测试管理员点击“预览试卷”按钮,查看测试所选择试卷的内容。
选定所用试卷后,点击“下一步”按钮继续,界面显示出考试机号所对应的试卷编号。(如下图)
2)分配试卷
测试站站长、测试管理员按需要点击“重新分配“按钮对测试的试卷进行重新分配,如果对分配结果需要进行调整,可以直接选择试卷编号下拉框,选定所分配试卷。
点击“下一步“按钮完成对测试试卷的相关操作。 考生管理操作
在考务管理程序中,点击“任务管理”按钮,可查看到本次测试的考生相关信息,以及根据系统的具体步骤提示进行“导出考生”、“删除考生”的相关操作。界面如下:
环境检查试音操作:
打开环境检查工具,点击页面左上角的按钮,出现如下界面: 戴好耳麦,点击“开始试音”,朗读工具中的提示文字。下图所示为朗读中的进度:
朗读结束后,如果试音成功,则显示如下界面,点击“确定”就可以退出试音操作:
如果试音失败,出现如下页面,点击“确定”后,检查录音设备及系统设置无误后,重新试音:
试音结束,直接点击试音页面右上角的接可以退出试音。
2.3 现场测试
监考老师启动计算机测试系统,运行测试程序,按照操作顺序依次进行“系统检测”、“准备考试”、“分发试卷”、“自动试音”、“开始考试”、“结束考试”、“下场考试”的操作。测试过程如果出现意外情况,导致计算机对语音数据的评测存在异常,可安排考生在下一轮次的测试中重新考试。监考程序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 主考老师登录
1)单击windows“开始”菜单,选择“程序”—“科大讯飞”—“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网络版监考程序”或双击桌面上图标。系统显示如下登录界面:
2)选择测试任务,并填写默认的帐号和密码,默认帐号是“admin”,密码是“123”。
3)单击“登录”运行监考机程序主界面,如下图: 第二步: 系统检测
登录监考程序后,已经正常连接到监考机的考试机对应的状态框显示为“已连接”,未正常连接到监考机的考试机对应的状态框显示为“未连接”。
此时监考程序主界面上
按钮可用,点击该按钮,检查监考机和考试机当前的状态,为考试过程作准备。
点击该按钮之后,程序将主要完成以下的工作:
1)检查监考机上PSCP25系统安装所在磁盘的剩余空间,如果剩余空间小于2G,将弹出对话框提示用户考试机对应磁盘上的空间不足; 2)通过网络检查所有考试机系统安装盘上的剩余空间。如果剩余空间小于200M,将弹出对话框提示用户考试机对应磁盘上的空间不足; 3)监考机查询数据库,检查考试机上是否存在评测过而没有删除的学生考卷备份记录,如果有,将通知考试机进行备份或删除操作。4)检查加密锁授权次数是否足够完成本场测试。系统检测通过以后,进入准备考试阶段。第三步: 准备考试
系统检测完成后,下的工作:
1)启动考试程序,在考试机上会显示考生登录界面,等待考生登录; 2)如果考生登录成功,将在监考程序主界面上显示该考试机的状态为;
考生登录成功后,可以继续进行之后的操作。
按钮可用,点击该按钮,监考程序将主要完成以第四步: 分发试卷
当监考机主界面上显示所有考生状态为,按钮可用。
主考老师点击该按钮,监考程序通过网络向所有考试机发送试卷。当试卷发放成功之后,继续进行之后的操作。第五步: 自动试音
分发试卷结束以后,序进入试音的功能;
主考老师点击该按钮,考试机进入试音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通过网络使所有考试机进入试音阶段;
2)在监考机主界面上显示考试机的状态为 “试音中”,并等待考试机进行试音;
3)考试机上试音成功以后,监考机主界面上同样显示该机状态为“试音成功,等待考试指令”。
当所有考试机试音结束以后,可以开始随后的操作。
注意:如果考生连续两次试音失败,监考机和考试机显示“试音失败”。试音失败的考生应立即联系监考老师以获得妥善处理。
第六步: 开始考试
当所有考试机都显示“试音成功”,表示试音阶段结束。此功能将控制网络中所有完成试音的考试机进入考试阶段。
主考老师点击该按钮,考试机进入考试阶段。
按钮可用。
按钮可用。此功能允许主考老师控制考试程此时监考程序上会显示考试的考试进程,如:络出现异常,监考机上会显示“失去连接”信息。第七步: 结束考试
;如果考试过程中网考生完成全部四题考试后,监考程序中对应的状态框显示为:考老师点击,可结束本场考试。,监监考老师点击“结束考试”按钮后,对应监考机状态栏显示为“成功关闭”,考试机测试程序也自动关闭。
如果在考试过程或评测过程中点击“结束考试”按钮,系统会弹出提示框:
选择“是”即终止考试,选择“否”即回到原页面状态。第八步: 退出系统
所有考试结束以后,主考老师点击主界面窗口右上角的机将退出考试系统。
按钮,监考注意:如果由于意外情况非正常退出系统(如突然断电),系统重新启动后,将自动恢复到退出之前的状态。2.4 信息上传
考试结束后一周内,将考生数据上传到省中心。数据上传成功后,该批次测试任务操作就已完成,测试站管理人员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信息管理系统查看考生成绩。上传数据操作如下:
启动考务程序后,在测试任务管理中点击“上传考生数据”按钮,往省中心服务器上传考试数据。如下图:
点击“上传”按钮,数据上传成功后,本场测试结束。可以安全退出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
三 系统维护
1、普通话测试计算机应做到专机专用,避免在电脑上安装测试系统要求以外的程序,定期对机器进行杀毒。
2、定期检查耳麦、网线、电脑是否有坏损,若发现应及时更换。
3、测试结束后,应及时对测试语音数据进行备份,数据路径为...(install path)iFly Info TekPSCPManager2.5examdata...(examdate)
4、若系统升级,需首先将原系统卸载,若希望保留以前的测试信息,可仍按照原路径进行安装。四 常见问题
一、加强发音的规范性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形式是口语,有四个测试项,各个测试项有着自己具体的测试目的,总体目的是测查应试人普通话语音的标准程度,词汇、语法应用的规范程度、言语的流畅程度。所以,教师应该依据“声母、韵母、声调、音节”的讲授与循序渐进的训练步骤,促使教学对象在“字→词→句→篇”上更加的标准与规范。但在普通话教学、测试中常发现,很多学生在发音时常常会出现口齿不清,出现“吃字”、“倒字”、“丢音”等现象,他们每读一个音节都“立”不稳、不到位,这样也就无法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因此,在普通话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每个字的正确读音,而且要强调发音中的吐字归音,这样才能做到字正腔圆。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世间有一字,即有一字之头,所谓‘出口’者是也。有一字,即有一字之尾,所谓‘收音’者是也。尾后又有余音,收煞此字方能了局。”归音是对字腹,特别是字尾发音的要求,他们的发音过程构成一个“枣核形”。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做到发音标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首先,注意韵母发音的动程特点。韵母的这一发音特点只存在于复韵母和鼻韵母两类韵母的发音里。由于复韵母是两个或三个元音组成的,因此,在发音的过程中舌位和唇型都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是“动程”。复韵母根据主要元音所在的位置分为:前响复韵母、后响复韵母和中响复韵母三类。其中前响复韵母和后响复韵母是由两个元音组成的,它们在发音的过程中舌位和唇型都有一次变化,不同的是前响复韵母的口型都是从大到小,而后响复韵母却是由小而大。中响复韵母则是由三个元音组成的,与前两类不同的是,舌位和唇型有两次变化。但不管如何变化,舌位、唇型最后归音都应该归到开、齐、合(a、i、u)上,而且“音素的过渡必须有机,使之自然滑动,浑然一体,千万不可使之机械地跳动,将音素与音素之间割裂开来”。[4]对于鼻韵母而言,它是由元音和一个鼻辅音构成的,而在普通话中充当鼻辅音的只有两个辅音,即-n和-ng,前者是前鼻韵母的韵尾,后者是后鼻韵母的韵尾。在普通话教学中鼻韵母是一个难点,特别是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他们几乎没有ing、eng、ueng几个韵母。其实,只要掌握好两个鼻辅音的发音要领,鼻韵母的发音也就不难了。前鼻韵母的发音关键是发好鼻辅音-n,-n是舌尖鼻辅音,发音与舌尖中音n的发音基本相同,n发音时舌尖抵上齿龈。因此,前鼻韵母的发音,最后韵尾的归音自然也是通过舌尖抵上齿龈来阻碍口腔通道,让气流从鼻腔出来。后鼻辅音-ng发音部位与发声母g、k、h的部位相同,发音时舌面后部隆起,与软腭接触,阻塞气流通过,同时软腭下降,打开气流通道,气流透过鼻腔成声。值得注意的是:鼻韵母的发音最响亮的不是辅音而是元音,辅音只是舌位、唇型的变化,因为鼻韵母同复韵母一样,是由不同的几个音素组成的,发音时也是由一个音向另一个音滑动的动程。
其次,注意读够声调的调值。普通话的声调分为静态声调和动态声调。静态声调是就单音节而言的,动态声调则只有在语流中才能表现出来。在这,笔者主要是针对静态声调进行论述。普通话四个声调的调值是:阴平调55,阳平调35,上声调214,去声调是51。但是在普通话教学、测试中发现,相当多的学生普通话的调值都偏低,阴平不够高,把55读成44或33;阳平升不上去,起点太低,而且太短,35读成24;上声容易丢失后半部分,214变成了21;去声起点也低,而且降不下去,一般都把51读成31或53。怎样才能读准调值呢?其实,声调与声音的音高关系密切,一个音节音高高,那么声调就高,即声调的高低取决于声带紧张程度的差别:声带愈紧张,颤动就愈快,声调就愈高。因此在进行声调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声带的松紧来感知音高调值。如55调值声带最紧,51调值从最紧到最松,这样,在发上声时,如果是调值升不上去,起音过高,就可以先发一个去声,帮助放松声带和增加前半段的长度,紧接着念一个短促的升调,就能发出比较正确的上声了。
二、提高朗读的艺术性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指出:朗读短文的测试目的,是测试受测人运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水平,除仍然“侧重字词读音、语流音变”的检测,还要侧重于“停顿、重音、句调等语调内容”方面的考查。也就是说,除语音外,此项测试增加了对受测人使用普通话的表达力和表现力的考查。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在普通话教学和学习中的作用,可以使学生在测试中减少失误,更好地发挥水平,对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十分有益。朗读训练是达到语言规范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学生“逐步纠正方音,熟练运用语言技巧,进而学好普通话”。[5]但是,在测试朗读这个项目时,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只是做到了“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言语”,还谈不上艺术性。人们发现:“把每个字声韵调原原本本不折不扣地读出来,语感上并不自然,甚至感到生硬,不像纯正的普通话。”[6]也就是说,语言缺乏普通话必须具有的韵味,仍然带有方言色彩,这样的普通话仍然不属于“标准语”。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朗读中既读好每个字音,又让每个子、词、句“动”起来呢?
这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词的“轻重格式”。其实人们在读或说一个词语时,组成词的音节的轻重有所不同,不能全都读成重音,而是有的音节要重读,有的要稍轻一点。比如“艺术”、“气氛”、“玫瑰”等词语,它们不是轻声词,但在普通话测试中,很多人却把它们读成轻声,还有的人则把“术”、“氛”、“瑰”重读,这样的读法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听觉效果,而且在交际中严重影响了语义的表达。所以,普通话存在词重音和句重音,也就是轻重格式的问题。普通话的轻重格式在教学中确实是一个难点,因为它不像轻声词有规律可循,所以给普通话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众多学者对轻重格式的研究中,有人曾试图找出一些规律来。比如:双音节的词大都是“中·重”格式,少数是“重·中”或“重·次轻”格式;三个以上音节的词基本上是最后一个重读。其实,确定词的轻重格式要在中性的语言环境中考察,或者说是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中进行考察,它并不特别强调语境。教学中碰到这类词语时,教师可采用对比朗读的方式进行,同时要指导学生多听标准的普通话,并进行模仿。同时,还要让学生多读一些规范的现代文,自己去感知语言。
朗读中除了轻重格式的问题,还要注意普通话音变现象的运用。我们朗读时,不是孤立地发出一个个的音节,而是连续发出来的,这样才能形成语流。在语流中,音节之间相互产生影响,从而使声音发生变化,这就是音变。普通话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变调、轻声、儿化及语气词“啊”的变读等。音变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只要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多听、多读、多说,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汉语是声调语言,每个音节都有稳定的静态声调,可是,当一个孤立的音节进入到语言组合的语境中,它原有的单字声调就要发生变化,这样就产生了“动态的声调”的现象。比如能够正确发上声并不等于就能在语流中掌握上声调值的音高变化,上声214调值在语流中可能是24,也可能是21或211。“一”在语流中有时是24,有时是51,有时却是55,这就是“动态声调的变化往往与声调出现的语组和位置有密切的关系。一种声调,在不同的语组中,受不同邻境条件的制约,自然会产生不同的变化。除此,在语组的不同位置上,如前位或后位,它的变化也不一样,会产生不同的声调形态”。[7]因此,只有在朗读教学中注意以上几个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才可能谈得上艺术性。
三、增强多媒体的丰富性
多媒体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不受时间、空间、地点等教学环境的限制,可以多方位地调动人的感官系统,变抽象为形象,图文并茂视听合一。它可以使一些传统教学手段很难传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化地显示出来,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感官化和多样化的特点,也使学生在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中对所学知识具体感知、理解深刻。如教师可以利用语音练习软件或幻灯,将发音部位图、舌面元音发音时舌头的位置、韵母发音时的动程情况通过电脑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在直观观察的同时揣摩发音的实际情况,看到示范者发音的嘴形变化,听到示范者标准的发音。同事可以配合教学内容,选取一些优秀的视频,让学生在聆听标准优美之音之下,欣赏到了一幕幕情景交融的画面,也得到了美的熏陶。
四、注重训练中的人文性
因为学生来自方言区,他们在家乡从没讲过普通话,所以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就出现了惧怕和胆怯的心理问题,比如不敢开口说普通话、怕人笑话等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给予学生人文关怀,让他们在普通话的学习和测试中战胜恐惧,树立学习的信心。在前几年的人工测试普通话的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由于紧张而读错或读漏字的现象,还有的甚至拿试卷的手都在不停颤抖,这样就导致声音不清次、朗读断续。所以,为了让学生在测试中能取得好的成绩,教师对学生应试测前一定要进行自信心的培养。
我们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他们中的很多人从没见过计算机,就更别提使用计算机了,而当今的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就是把智能语音技术运用到普通话水平测试中,采取计算机辅助人工进行测试。前三个测试项由计算机自行评分,第四测试项由测试中心通过邮件形式把考生录音发给测试员评分。由于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有一定的流程与要求,测试时考生独立完成操作过程,所以,为了保证测试的顺利完成,教师在学生参加测试前可以通过课件让学生清楚看到整个测试流程和计算机的操作方法。但在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发现有些考生因为不懂操作规程而导致登陆失败、试音失败等情况,有些考生因为不了解测试流程和要求而慌忙应试,从而影响到测试成绩。可见,给教学对象讲明测试流程的教学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现已在全国各高校全面推广,因此,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既是一个事实,更是一个发展方向,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试手段还将越来越成熟和规范。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机测的特点,以便引导学生去顺应这种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其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判断和分析,然后在教学中进行改进,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近几年已经在全国高校普遍实行, 与传统的人工测试相比, 它是一种全新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方式, 具有测试信度强、测试效率高、测试过程简化等特点, 但也导致在普通话教学中和测试中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 而且有些问题在人工测试背景下是很少或完全不可能发生。因此, 教师在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要学会发现问题, 总结归纳, 然后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以此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锋, 尹洁.试论计算机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应用[J].成都:中国西部科技, 2007, (1) :36.
[2]沈昌明.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与人工测试之比较 (上) [N].上海:语言文字周报, 2007-6-27 (3) .
[3]沈昌明.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与人工测试之比较 (下) [N].上海:语言文字周报, 2007-7-4 (3) .
[4]廖礼平.口语表达艺术面面观[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32.
[5]丁晓昌.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 (江苏版)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214.
[6]国家语委普通话测试中心.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41.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详细操作流程】推荐阅读: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常见问题回答10-29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巧01-07
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12-29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简历06-02
计算机辅助设计ps教案10-09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两种模式”11-21
我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认识12-14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课程标准09-25
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师专业简历03-06
计算机辅助高中英语教学中积极情感应用研究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