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小学生

2024-07-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位小学生(推荐14篇)

一位小学生 篇1

前天是孩子学校拿成绩单的时间,于是,一大早就带孩子去学校。拿到成绩单后,顺便带孩子去她学校学术报告厅,欣赏学校管弦乐团的新春演出。在演出之前,我座椅旁边坐着一位帅哥,这位帅哥是学校管弦乐团的团员,当天准备登台表演。从年龄看上去,应该是高年级的同学。因为我目前正在琢磨基础教育,因此特别愿意找机会与孩子们交流,以观察他们的思维状况,同时也是为自我反

省积累素材。于是,我就主动与这位小帅哥交流起来。下面对话中的老师是本人,学生就是这位四年级的帅哥。

老师:我们交流一下学习方面的问题好吗?

学生:好。

老师:你认为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是最有效率的?

学生:劳逸结合。

老师:你说的没有错,确实需要劳逸结合。除了这一点之外,还有其它方面的吗?

学生:没有。

老师:我直接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江汉平原的吗?

学生:知道。

老师:我们都是在武汉生活,长江我们是再熟悉不过的,对吧?

学生:是的。

老师:江汉平原与长江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长江是从江汉平原旁边穿过去的。

老师:嗯,是这样的。你进一步想:江汉平原是怎么形成的呢?

学生:不知道。

老师:长江里面有什么?

学生:有鱼。

学生:水底下还有植物。

老师:还有什么?

学生:还有微生物。

老师:不错,确实有你说的这些东西。不过,长江里面还有很多泥沙。这个帅哥立马顿悟了我话里的话。

学生:我现在知道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是最有效率的。

老师:那请你总结一下。

学生:江汉平原是长江里面的泥沙冲击而成。建立类似江汉平原与长江之间的联系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老师:你总结得非常好!是的,我们光记忆“江汉平原”不是什么真正的学习,光记忆“长江”也不是什么真正的学习,只有基于形式逻辑和实证,建立“江汉平原”和“长江”之间的联系,才是真正有效率的学习。以后你不论是学习语文、数学 还是英语,就像我今天说的这样建立联系,我保证你的成绩能够上一个台阶。

因为同样的问题,我曾经与多位小学生交流,只有这个孩子能够自己顿悟出“建立真知之间联系”的这种真正的学习模式,而不是什么“学富五车”式记忆学习模式,因此,看到如此有天赋的孩子,我产生了想与其家长进一步交流教育的念头,于是,我与这个帅哥继续交流:

老师:我是一名大学老师,我给你写一个纸条,留一个我的联系方式,请你转给你爸爸,请他和我联系,我想和你爸爸交流一下教育。

学生:我不能收您的纸条。

学生:我爸爸妈妈不让我收陌生人的东西。

老师:我是想与你爸爸交流教育,而不是其它方面的问题,目的是想给你学习助一臂之力。你想一下,如果愿意接受我的纸条,我现在就写,如果不愿意,也没有什么。

学生:我愿意。

于是,我就给孩子的家长写了一个简单的便条,内容如下:

某同学的家长:你们好,“江汉平原与长江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我曾经与多名学生交流过,有的孩子在我告知答案,都不能很好理解;有的孩子在我提示之下,能够恍然大悟;只有你们孩子能够自己总结出来: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是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这让我大喜过望,这说明你们孩子有非常了不得的悟性或者天赋,我就产生了进一步与你们交流孩子教育的念头。于是,我就写了一个便条给孩子,让他带给你们。如果你们愿意,我非常乐意与你们进一步交流教育。

过了不久,我就收到了小帅哥家长的邮件,在回复邮件中,我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目前的情况:目前我在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任教,但是,近10年来,我的工作重心基本都在基础教育方面。原因有两点:

1、我孩子也在读小学二年级;

2、我对中国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均不满意。在此现实情况下,我不能坐以待毙,产生了救救自己孩子的念头。通过重新学习数学和科学,我才基本明白中美教育的真正差异。我目前正在干三件事:

1、开有一个教育科普学术QQ群(140845343),在群中与大家一起带着孩子学习美国加州数学;

2、将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写成博文与有缘人分享。科学网上的博客地址是: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840,我还专门建立了一个教育科普网站:http://kp.whut.edu.cn.3、每周日(国家法定的节假日除

外)在湖北省图书馆少儿部进行公益科普讲座,就是带着孩子们系统学习美国科学启蒙教程。

故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最后,热烈欢迎科学网关注基础教育的师生们加入我创建的教育科普学术QQ群(140845343)。为了使愿意来教育科普学术群的人少一点误解,特将本群的群规罗列如下:

1、本群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讨论教育。

2、本群讨论正经话题,要采用形式逻辑和实证。

3、本群对于观点分歧的裁判是暂时以欧美思想大师的观点为准,除非有人能够驳倒这些大师的观点。

4、本群认可欧美主流教育--科学教育:以科学心理学为基础的具有人性的教育。

5、本群崇尚现代数学和科学主张的理性。

6、本群的教育最高价值或者标准:创造性和创造力。不论是以道德的名义,还是自由的名义,都不能妨碍孩子创造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7、本群为了追求培养孩子现代数学和科学理性,尽最大努力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和创造力,建议家长带领孩子学习美国加州数学(群共享有电子版)和美国科学启蒙。

一位小学生 篇2

爱学生, 就要像春风化雨般无声。每个孩子都有好表现、被承认、被表扬的欲望。孩子的才能就像一个巨大的、沉睡着的矿藏, 我们做老师的, 要用欣赏的眼光, 善于发现并且放大孩子们的闪光点, 要为孩子们的哪怕是一点小小的进步而欣喜, 孩子会在不断的鼓励声中快速地、幸福地成长。有的老师遇见学生犯错, 总是火气冲天, 大发雷霆。试想, 一个心胸不开阔的老师怎能教出富有爱心、知识丰富、能力较强的学生呢?“开心的工作, 快乐的生活, 多一份理解, 多一份宽容”。面对可塑性很强的孩子, 我们为什么不能多一份宽容呢?记得在五年级的时候, 班上有位同学犯了错误, 同学们向我报告。本来我就知道这位同学在班级不受欢迎, 很多同学不愿意和他一起玩, 导致孩子学习没兴趣, 成绩不断下降, 如果这时我劈头盖脸地对他训斥一顿, 肯定会使学生很伤心。这时, 我想到的是孩子平时更多的优点。于是, 我把他叫过来, 详细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责任也并不全怪他, 于是, 我给他讲了许多道理, 教育他如何老老实实做人, 踏踏实实学习, 孩子很感动。后来, 我尽量让班级的同学关心他, 帮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如今, 他已小学毕业, 学习成绩也很不错, 他的家长也很感激。是的, 如果我们多给孩子一些关爱, 孩子就会有信心, 就会不断改变自我。

欣赏学生, 使学生获得一种被关注、关爱的情感满足,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 始终伴随着理解、信任、尊重、鼓舞的心理体验, 通过老师的赏识教育, 也能学会去欣赏别人, 这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让我们学会欣赏学生, 换来孩子们越来越多的灿烂笑容。学生开心、快乐, 其实也就是老师最大的快乐。

摘要:现在的社会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 除了真诚地面对学生, 也要以真情实感来感动学生。要关爱每一位学生, 赏识每一位学生, 发现他们的优点, 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 还能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位女中学生的烦恼 篇3

休学后,小冰总是呆呆地躺在床上,害怕暴露自己,在家里只穿汗衫和裤衩,从不帮父母做家务,父母稍有不对就大加责难,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但对青春偶像剧如《情深深,雨濛濛》情有独钟,且有追星倾向,如热衷参加谢霆峰现场见面会,但又害怕别人笑话她;喜欢阅读《红楼梦》,喜欢听其中的插曲,并在钢琴上弹奏,乐此不疲;经常担心自己休学后与同学不好相处,同时还担心没人夸自己漂亮等等。

[症状分析]根据我对小冰的观察和查阅有关心理健康、心理疾病、心理卫生和变态心理学方面的资料以及请教有关专家的结果来看,小冰并未患精神分裂症。最主要的原因是她的想法和做法并未超出现实,也没出现妄想、错觉和幻觉等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她一方面忧虑自己的目前状态和前途,另一方面又沉湎于个人世界,害怕面对现实,所以我认为小冰是由于学习、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造成的情绪焦虑和抑郁问题。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小冰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引起焦虑、抑郁的原因之一——中学生心理发育的特殊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进入了青春发育期,在此期间,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发生剧烈的变化。首先,身高体重迅速增加,脑发育成熟,第一、二、三性征的出现,这些身体的急剧变化和生活能力的增强,活动领域的扩大,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但在生活和认识水平上还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帮助和指导,独立愿望和依赖习惯并存于一身;其次,随着性机能的成熟,对教师和家长在心理上产生了一定的距离,不愿让成人干预自己的生活,同时又希望被他们理解的心情,构成了中学生闭锁与开放的心理矛盾;另外,对一切感到新鲜好奇,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又缺乏坚强的意志,又形成了求知欲望高与意志薄弱的矛盾。大量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使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很难平静,再加上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强,使得他们心理发展带有不稳定、多变化、动荡的特点。

引起焦虑、抑郁的原因之二——小冰弱而不平衡的个性特点

小冰的气质属抑郁质,多愁善感、敏感、好猜疑,虚荣心强,性格内向、文静。

引起焦虑、抑郁的原因之三——不恰当的家庭教育

小冰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宠爱和保护。长期以来,小冰在家说一不二,如五年级时想学钢琴,父母省吃俭用为她买了一架钢琴,她学了一年就不想学了,于是钢琴成了家里的装饰品。后又陆续学了绘画和书法,也都半途而废。这种家庭环境让小冰享受了家庭的温暖和物质上的优越,但同时也造成了她独立性差,缺少经验,幼稚,自我中心,孤独感强,不能适应集体生活等人格弱点,从而为心理问题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其次,小冰的父母过度保护孩子,从小到大包揽了她的衣食起居,甚至学习(包括陪读),从不让小冰分担家务和其他事情,从而使她形成消极的、依赖的、顺从的、缺乏自主性的人格缺陷。

第三,小冰的父母溺爱孩子。孩子是他们的上帝、发号施令者。即使小冰提出不合理要求,父母也不断迎合她的口味儿,生怕亏待了她。这种畸形的家庭教育不但使父母丧失了威信,同时还会使孩子形成任性、放肆、幼稚、神经质的人格。

第四,小冰的父母过分干涉孩子,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严加看管,语言啰嗦,经常在孩子睡觉、学习时打断孩子,对孩子的交往信件、电话和约会都要一一查询,长此以往,使孩子形成被动的、幼稚的人格。

第五,小冰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由于小冰的父亲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而他自己却是工人,心理很不平衡,一辈子就把上大学的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使小冰承受的学习和精神压力过大,成就需要反而降低。另一方面,父母和小冰只把学习当成一种手段,大大削弱了小冰的认知需要,使她不能从学习本身感到快乐,体会到的只是因无法使父母满意所导致的焦虑与竞争失败所导致的挫折感和焦虑感。

第六,小冰父母对孩子特殊敏感期出现的心理问题缺乏正确的疏导,没有了解小冰的正常需要,对她所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缺乏科学的认识,相反,却大惊小怪采取粗暴的办法,如强行要求她看精神科、服药等,不尊重她的自尊心,使小冰有苦无处诉,长期的压抑导致现在的结果。

[治疗对策] 除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外,我应用了一些方法对小冰进行心理干预和辅导。

首先,我与小冰进行了几次面谈。在面谈过程中,我有意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气氛,使小冰对我逐步解除了疑虑,建立了安全感和信任感。面谈时,我还有意地与小冰谈一些她喜欢的话题,如《红楼梦》中的故事、诗词等。这样做得目的是使小冰在与我交谈时保持一种兴奋的、活跃的、轻松愉快的状态。既促进了我与小冰的情感交流,逐步建立起和谐、融洽的信任关系,而且也为后面的心理辅导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在后面的面谈中,我主动从故事联系到现实生活,从歌星影星的生活联系到小冰自己的生活,这样使小冰逐步从幻想当中回到了现实生活。考虑到18岁的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我逐步提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和促进小冰对于现实生活和自身状况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理想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在面谈中我也选择了合适的时机向小冰介绍了一些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的知识,以及如何与人交往的知识,为小冰能全面地认识自身状况、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与生活中其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生活的关系、现在与未来的关系等提供了机会和情感支持,并在与小冰的情感交流中不断促进其认识的发展。

第三,鉴于小冰对某些场景,如见外人、同学等有焦虑和恐惧的反应,对学校的功课有极端厌恶的焦虑反应,我对小冰实施了系统脱敏训练,逐步消除这些症状的发生。比如,一开始先让小冰看一些和她要好的同学和关系比较融洽的教师的照片,在她看了这些照片没有负面情绪反应发生后,我与她逐渐开始谈到照片上的人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并想像与他们交往的愉快的事件,体验那种愉快的感受。再后来,征得小冰同意并取得那几个同学和教师的配合,让他们主动给小冰打电话聊天,然后在合适的时候,来小冰家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冰可以和外人面对面谈话聊天,焦虑和恐惧感明显减轻,也能接纳简单的功课任务了,但还不是十分稳定,并且也有反复。

第四,家庭教育是引起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针对小冰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我与小冰的父母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与交流,共同探讨如何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如何在互相尊重、平等的基础上与孩子进行沟通;如何培养孩子理智、自强、独立的个性;如何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如何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等一系列的方法和技巧。经过一定的引导,小冰的父母在教育态度和方法方式上有了比较大的转变。

此外,我还利用其他一些方法,如让小冰从事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等等。

[治疗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小冰已经走出怪圈,能较开朗地待人接物,能安心地在家复习功课,但要进入学校学习,尚需进一步努力。

(后记: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和变化最大的时期,是个性、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并日趋成熟的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尤其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以上这个案例说明,对于学生的情绪、行为活动和性格特征如果没有及时地引导,这种过渡阶段的心理状态就不可能得到顺利的发展和成熟,就会出现心理上的各种不良反应,甚至会导致青春期各种心理障碍,严重的还会形成心理疾病。希望以此文引起广大同仁、家长和社会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进一步关注。)

善待每一位学生 篇4

善待每一位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心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我们成年人尚且希望别人欣赏自己,赞美自己,认同自己,更何况是年幼的孩子呢?如今新课程提倡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我们教师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处,都是可塑之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就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教师的赏识和关爱就是孩子前进途中的兴奋剂、加油站。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漂亮的孩子人人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同样赏识和喜爱优秀生是每个教师轻而易举能做到的,对这些学生大部分老师都是倍加呵护。但是,优等生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学生则属于“中等生”或“差生”的范畴,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差生”怎么办呢?有的老师是不管不问,把这样的学生调到教室后面的角落里成了“三不管”人员。时间一长,他们就会抱着破罐子破率的态度,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大家都知道,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他们的学习存在着差异,有的学生智力开发的比较早,有的学生开发的比较晚。历史上就有很多这样的事例:当爱迪生的老师说他“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根本不值得一教”;当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被大家认为是弱智儿童;当邱吉尔上小学时的成绩全班倒数第一时,这些所谓的“差生”们,长大后竟成了我们尊敬的大科学家、大政治家。所以陶行知先生谆谆教导我们:“你的教鞭底下可能有瓦特,你的能眼里可能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可能有爱迪生„„”试想,一个成天被老师挖苦、讽刺的学生,他会喜欢你吗?他很可能恨你,和你产生抵抗对立的情绪呢!所以我们要善待每一位学生,把更多的爱倾注到后进生身上,把后进生从被遗忘的角落里调动起来,用我们赏识、鼓励的语言去滋润他们那容易受伤的心灵,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这样你就会发现每一位学生都是那么可爱。

一位令人难忘的老师小学生作文 篇5

六年过去了,小学的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在六年的学习生涯中,令我难忘的,还是在四年级时暂教我们的蒋老师。

那是四年级的学习刚开始时,我们在教室里苦苦等待着数学老师的到来。忽然,一位气喘吁吁的大哥哥走了进来。他看着目瞪口呆的我们,急忙解释道:“你们老师有事情,暂时不能教你们了。四年级的学习将由我来带领大家,希望我们能成为好朋友。”这段亲切的.介绍瞬间把我们和新老师的距离拉近了。

很快,蒋老师和我们打成一片:在学习上,他循循善诱.教导有方,会耐心地为我们讲解,令我们克服学习上的重重困难;课间,蒋老师如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和我们在一起嬉戏打闹,丝毫没有老师的架子,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的和蔼可亲。

军训时,教官为了训练我们的速度,让我们跑到操场上摘一片树叶回来。哨声刚一吹响,蒋老师就如离线的箭一般“飞”了出去。等我们到操场时,蒋老师已和我们擦肩而过——跑回去了,令我们哭笑不得,同时佩服蒋老师的“飞毛腿”。

与一位迟到学生的谈话 篇6

09中文普本 袁静之

一、迟到的原因:

迟到学生的理由总是多种多样的,实际上他们迟到的原因归纳起来无非两大类:客观和主观。

个人认为客观原因可以分成三种情况:

路程耽搁时间,譬如住处离学校较远,又如交通堵塞;

家庭情况特殊,多体现在留守家庭。这类学生通常缺少家长管教、监督,有的还要负担过重的料理家事或者照顾老人、小孩、病人的责任;

学生体质差、多病痛,甚至有残疾,导致不能及时到校。

一两次的迟到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也能看作是客观因素造成的。只要学生有心去克服这方面的困难,迟到是不难避免的。那么,当一些学生经常性迟到,我们基本可以断定这多半是由主观因素造成的。而主观原因又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惰性使然。有些学生总是找一些很俗气的借口,其实他们习惯性迟到真正的原因不过是贪睡,做事拖拉;

学习或社交的焦虑。这类学生为了逃避这种紧张情绪,会刻意减少自己不得不面对可能导致这种情绪的情境的时间。

学习态度不端正,目无纪律,行为习惯差,多体现为后进生。姗姗来迟往往是引人注目的,有些学生是真的很喜欢这种强烈的控制感。

在对学生经常性迟到的原因作出以上分析后,我要说明我设定自己面对的是一名十五岁的高一住校女生小林。小林入学成绩优异,但在三个月的高中学习当中她的成绩有明显滑坡。除了上学上课经常性迟到之外,小林没有其它违纪行为。通过调查,我发现小林性格孤僻,身边几乎没有可以说得上话的朋友,甚至极少与室友接触。在同学这一块没有得到什么有效信息,我开始着手询问小林的初中班主任,也是我校初中部的同事,吴老师。从吴老师口中我得知小林家境优渥,作为独生女的她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她在学习之外的其它方面的表现一直都不尽人意。我和吴老师讨论后一致认为,从走读到住校,失去家庭羽翼时刻保护的小林很难融入高中生活,很可能高中学习的紧张更加剧了小林的不安和焦虑。得出结论的我决定找小林好好谈一次话。

二、谈话的时间、地点的选择和原因

学校周五晚上不上自习,周六白天补课。周五下午课间我通知小林放学后在教室等我。放学后我把小林带到了我在学校的单人宿舍,下厨为她炒了几个家常菜。这样一个时间点,不会耽误小林的学习,而且一周的正课结束之后小林的心态应该也是趋于平和的。至于地点的选择,在这相对私密的空间里,我基本能保证谈话期间不会有旁人打扰。两者结合,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做对的事情。一边吃饭一边聊天的氛围是最轻松自在的,加之我在谈话开始之前就能拉近自己和小林的距离,让她接收到我对她的善意和关心。

三、谈话的内容

准备妥当之后,我招呼小林帮我端菜上桌,然后略显紧张地对她说:“不知道饭菜合不合你的口味,小林你就凑合着吃吧!老师厨艺不精,也就是独自在外不得不学着照顾自己。呵呵,你们还能每个星期回趟家,老师一个月都回不了几次家,是真的很想家呢!”

小林低着头,很小声的回答:“嗯,吃到了家的味道。老师,我也很想家。”

虽然我看不到她的面部表情,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小林对我的试探并不排斥,她正向我打开心门。

“真的吗?老师还担心你会不喜欢这些个简单的家常菜”,说着我夹了一筷子的菜到她碗里,“喜欢就多吃点,别客气”。

小林笑着对我说:“我一直想要一个姐姐,老师你好像姐姐。” 我清楚地知道,小林已经对我卸下了心防。“傻丫头,你知道吗?我大一上学期的时候每天都觉得实在撑不下去了,多少次躲在被窝里哭,哭完了还是要面对离家的事实。那之前的十八年被家人宝贝成小公主一样,没有他们给我保驾护航,我简直什么都不是了。”

“老师,我知道你今天为什么会找我。我也不想每天每节课都迟到的,可是我真的好害怕,害怕面对学校里陌生的一切。我真的好想回家,这样是不是真的很没用呢?连我都看不起自己。”小林眼眶红红的望着我。

我起身走到她身边,轻轻抚摸她的头,“小林,以后就当老师是你的家人吧!我很希望有你这样一个妹妹。只要你需要,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都可以跟我说。我们一起去面对那些不好的事情,一点一滴去改变,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没有谁生来就是强者,慢慢来,好吗?”

“嗯”。小林破涕为笑了。

“小林,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你怎么看。我们班这三个月一直是临时班干在管理,下个星期一我们要开班会竞选正式班干,你愿意挑战吗?我希望你从现在开始努力,主动去接触身边的同学和老师,也许会很难,可是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的。”

“嗯,这个……”,小林顿了顿,“好吧,我试试看。”

我终于轻松了,“好样的,竞选生活委员怎么样?如果当选,你就要帮助我管理同学们的生活,那样的话,你首先就得让自己有出色的独立生活能力。就算不能当选,我有一项工作是确定要交给你来做的,以后你负责保管班里的钥匙,每天开、关教室门,可以吗?”

“老师,我尽量不让你失望。” “我相信你。”

四、预期效果

让爱融化每一位学生 篇7

冰冷的布告, 冷漠的师生

当一份处分班级学生的布告拟出, 作为班主任的我在生气的同时, 也很心痛。从此后我班的这两位学生上课不听、作业不做、两个人整天黏在一起, 选位置两人在一起不愿分开, 下课后两个人又一起离开教室, 一直到上课铃响, 甚至还常常迟到。课间跑操不跑, 体育课不想上, 他们真让我头疼。

月考的第一天下午, 因为老师批阅试卷, 教室没有老师管理, 这两人带动班级的其他捣蛋学生在教室内跑来跑去, 还玩起突然间关灯的恶作剧, 影响其他同学复习, 根本无视值周班长的管理。面对这样的情况, 只能我班主任进班。“所有下位置的同学站后去!”几个人乖乖地站出来了, 追究谁关灯时, 其中的一位同学很不配合, 顿时, 我觉得班主任的威严扫地, 我以后该如何管理学生, 谁还会服从我的管理, 我一定得制服他。当时, 一股无名之火窜上心头。我拿出手机, 在全班同学面前打电话给家长, 然而家长只是一句:“我们在家也教育的, 你看着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我哑然。面对如此的学生与家长我只得败下阵来, 立即进行问卷调查, 并且还让学生写出不适合在我班学习的学生, 并说明理由。所有的学生都将矛头指向这两位同学或重点是其中的一位。我焦头烂额, 一晚上没吃好、没睡好。事后, 我不断地反思, 是我做错了什么吗?

寒假里, 我在农历龙年的第一天上午打电话给我班的学生, 其中一位同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拜年之后, 我问她有没有起床, 她非常紧张的跟我说:“老师, 我早上已经起来过了, 吃完饭后因为身体不舒服才又上床的。”从她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好孩子, 她担心老师如果知道她还没起床会批评她。其实, 作为班主任老师, 我在听她说话的时候, 不禁反思, 她为什么如此担心、如此的怕我呢?假期的早上, 特殊的时候难道不能睡个懒觉吗?老师真的会批评她吗?我不禁感到我与学生还是有距离的, 未能走进学生的心里。我的爱学生未能真正的领悟。

对症下药, 各个击破

布鲁诺说:“一味地挖苦、贬低, 会导致孩子的反抗, 反对父母, 反对学校, 或者反对整个世界。”作为班主任, 每个人都不愿意教育出故意调皮捣蛋的学生, 违背了教育的本意, 也违背了我作为一名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原则。我必须行动起来, 让他们的心中充满爱。我找到他们, 告诉他们年级的意见, 并且要求他们每犯一次错误必须写一份说明书, 作为材料, 年级将会找他们谈话, 其实这是吓唬他们的, 因为每一个孩子都不想被学校批评, 不想因为犯错在学校“出名”。然后再提供给他们一次表现自我的机会。事后, 其中的一位王同学果然把握住机会, 不再被老师批评。我再一次地与他单独交流针对他的家庭情况, 给他分析当前的形势, 为他梳理眼前的困惑、展望属于他自己的美好的前程。当时他就表示与另一位同学分开, 主动要求变动位置, 一个人搬到讲台旁就坐, 接受老师的教育, 好好学习。各个击破的计划终于成功。

我的爱融化你的冰

巴特有句名言:“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 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 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当天气逐渐转冷, 班里有些学生早上来不及在家吃饭, 我很担心他们的身体, 担心他们的身体会影响学习。我告诉他们, 如果家里真的有特殊情况, 有早饭没吃的一定告诉我, 我会请他们吃饭。顿时, 教室沸腾起来。大家高兴的同时又很怀疑。第二天早上, 真的有同学没吃早饭, 不好意思地站出来6个人, 这6位同学都是班里的“活跃”分子, 违反纪律的事常有, 其中也包括布告中的两位同学。面对这几位, 其他的学生更怀疑我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我作为成人、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 不能因为他们是经常犯错误的学生而无视他们的存在, 不能因为他们成绩不好而瞧不起他们。我一定得坦然且高兴地履行我的诺言。我指派其中的一名同学拿着我的饭卡带着这几位到食堂吃饭, 我还特别为他们每个人加了一个鸡蛋。我只是觉得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说过的话一定要履行, 否则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更不利于管理班级, 事后我根本没想多少。当天的课间跑操时, 却在队伍中看到了某某同学的身影, 他可是一直写了请假条从来不愿跑步的啊, 我记在心上。而且当天也没收到一张请假条。一件小事, 让我想了很久、想了很多, 我只不过帮他们父母把没做到的事补做一下, 却在学生间产生了如此大的反响。此后, 很多同学都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两位同学也安分守己多了。我愿意把他们每一个人当成自己的孩子, 我愿意给予他们老师般的爱和父母般的爱, 让他们融化在这两种爱中。

寒假除了打电话给特优生之外, 我还问候了我较为关注的一些学生。其中一位同学初一去陪他的外公外婆没在家, 想不到初五过小年主动打电话给我, 一是拜年, 二是道歉, 他感到作为学生做的不好, 他说, 应该是学生打电话给老师。听到这样的话语我感到教育者的欣慰, 为学生的理解而感动。

相信每一位学生 篇8

前者,习惯于站在发现学生缺点的角度去看学生,因而在他的眼里:迟钝愚笨、顽皮捣蛋的学生太多了,家庭条件不好、受不良环境影响的学生太多了,遗传素质不佳、天生不是读书料的学生太多了。苦叹聪明伶俐、遵规守纪的学生太少了,寥苦晨星,凤毛麟角,苦叹学生一届不如一届,一生不如一生,故而丧失信心,斗志全无。

后者,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善待学生成长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缺点。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百花园的一朵鲜花,只是开花的时间、开花的形式不同罢了;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一道亮丽的的风景线,只是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罢了;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茁壮成长的禾苗,只是成熟收获的季节不同而已。

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不久,有位客人前来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笑道:有哈里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他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这就是伟大的母爱,师爱也应如此,不因学生优劣而分类。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足以让每个教育工作者警醒,无论他是一方美玉还是一块树根,教师都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尽心尽力去雕琢,相信他们会成为艺术珍品。

这就是教育的心态,教育的艺术。

这样的心态,需要爱心来支撑。真爱无私,教师心中有爱,洒向全体学生,就会特别关心这些看似“残缺”的花朵,就好像父母对贫困、残疾的子女特别关爱一样。

爱心会让教师发现,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讲台下,教师所面对的不止是几十双求知的眼睛,而是一个需要用爱来倾注的浩瀚的海洋。

这样的心态,需要宽容来扶持。宽容地看待学生眼前的落后,相信学生会在教育中成长进步;宽容地看待学生在课堂中学不会,相信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能学得会;宽容地看待学生在教师的教中学不会,相信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学得会;宽容地看待学生今天的作业未完成,相信学生在启发下能认真地补上;宽容地看待学生某个方面的不足,相信学生在其他方面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这样的心态,需要尽责来作伴。任何人,任何事,你只要尽心了,尽力了,问心无愧了就可以,学生也是一样。所以,只要学生在朝着自己的长处发展,在学习中能不断发挥自己的优势,日有进步,就完全可以了,不必非要每个学生都一致成为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好学生”。事实上,教育的成功并不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处于同一个层面上,而是让不同的学生在适合他们的不同层面上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只要每个学生尽自己所能地健康发展着,他们就都是好学生,并不存在什么本质上的差别,这才是一位教师对学生应有的正确态度。

教育叙事关爱每一位学生 篇9

教育因关爱而精彩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给予学生关爱的同时,也可以让我们的生命变得多姿多彩,每接一届学生我都先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尽量多给予贫困学生一些关爱.我曾教一个叫李鑫的学生,他父亲常年有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只靠母亲一人维持家庭,年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但这名学生学习成绩好,体育素质好,尤其是篮球打的好。平时,学校有什么照顾情况我都先考虑他。我能帮上他的地方我也尽量去做。一次篮球赛,我班另几位条件好的队员主张买队服,而他却默默无语。那几天,他的状态很差,我明白他沉没的原因。于是我找到队长给了他50元钱,让他帮李鑫买 一套队服,并想办法让他收下,不要伤了他的自尊.他穿着这身队服使我们班在九死一生的情况下,赢得了冠军。这中间,他功不可没。并且,从那以后他的成绩也突飞猛进,由全学年的20 多名跃进到第十名,成绩是喜人的。

如果我是一位小学校长 篇10

三堂中心小学

苗 彪

我认为,作为一名小学校长,首先应该真正理解并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再根据当地的教育发展趋势和特点,结合本校现在状态,找出适合本校发展的路径方向,深入挖掘并努力创建具有现代教育气息的特色学校。

如果我是一名小学校长,我要打造一个高效精干的团队,学校的工作繁琐而忙碌,需要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这就需要充分挖掘学校教师中的精英人才,并加以锻炼、培养,锻造一支能打硬仗,敢于创新的教师队伍。能看到并重视每一个人的优点、才干,使他们人尽其才,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果我是一名小学校长,对待教师一定要公平、公正。付出多少,不一定就得到回报多少,关键是要看自己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校长亦可复杂,亦可不复杂”,我认为要看具体情况,该复杂时就复杂,不该复杂时不要复杂,能把事情办好才行。事情的公平、合理都是相对的,任何事情都应该一分为二地去看待,这样才能及时调节自己的心情,更好地投入工作。

如果我是一名小学校长,为了提高教学成绩奖惩要分明,给教学成绩较好的教师一定的精神或物质奖励。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一个好兵。校长更应如此,如果要想使学生们有个很好的成绩,教师没有赶、拼、超的竞争意识恐怕不行,即使光有这种责任感也还得加上教师的好经验和每一天的辛勤播种,才可以换来累累硕果。所

以给成绩突出的教师一定的奖励,以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我是一名小学校长,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和蔼一点,不要端着校长的架子,高高在上。

校长该严则严、该宽则宽,平时有一些亲和力对工作有益而无害。作为一名校长要虚怀若谷、不要斤斤计较,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该放则放、该收就收,要有一定的原则,努力为学校教师创建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使他们工作开心,生活舒心,愿意以校为家,打造一个团结和谐的校园大家庭。适当的遇上法定日或者其它值得庆贺的事情,大家聚一聚,让每个教师都有以校为家的感觉。

让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 篇11

格拉瑟的研究对象和实验样本都来自于基础教育,但是他的研究成果对职业教育同样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我一边读格拉瑟,一边陷入对职业教育的思考;反过来也可以说,我是带着对职业教育诸多问题的思考去读格拉瑟的。因此,这样的读书快不得。

读完全书,感觉收获满满。这自然应该归功于格拉瑟的真知灼见,但由于我的收获是基于对职业教育诸多问题的联想而产生的,因而,所谓的收获实际上是取我所需,不成系统。

格拉瑟认为:“我们现行的教育系统过于强调失败,而且遭受失败的就学儿童太多。除非我们能够提供儿童在合理运用其能力后能够取得成功的学校,否则我们将无力解决我们国家的主要问题。我们将会有更多的社会动乱,将会有更多的人需要被关进监狱和精神病院,将会有更多的人需要社服人员来照料他们的生活,因为这些人感到他们不能在这个社会中成功而且不再愿意作出任何尝试与努力。”

我以为,格拉瑟的观点是成立的。综观我们的基础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无一例外地充满了竞争,无一例外地设置了一些台阶和门槛,迈过去的就是成功者,迈不过去的就是失败者。据我看到的诸多资料表明,美国的教师是不能随便在学生作业本上打叉的,否则就有打击、歧视学生之嫌。美国教育对学生的尊重,在我们看来已经不是宽容而是纵容了。事实上,美国的教育也的确有需要改进之处。几乎每一任总统都在呼喊“教育危机”。但美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仍然走在世界前列。我们从中又该学习些什么呢?

职业教育没有升学的压力(部分升学班除外),没有中考、高考的“指挥棒”,师生理应获得自由。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离开了外部的考核,离开了需要具体数据的评估,离开了显示成绩的硬性指标,职业学校似乎就没有了办学的“抓手”,似乎就不知道该如何办学了?这种“站惯了不习惯坐下”的心态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熊培云在《自由在高处》一书中说:当教育体系成为一套精细矫正仪,当教育设计“像扑鼠器一样”完全针对人的弱点,而不是发现和激励一个人的优点与特长时,置身其中的人也就成了一头被教育机器不断矫正的猎物。最不幸的是,许多人并不自觉,在此漫长的“纠错”过程中渐渐失去了自我抉择的意志,渐渐磨灭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才情,荒芜了斗志,辜负了创造。

熊培云的观点与格拉瑟的论断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的教育与日常生活中的“体检”颇有相似之处。成人体检自不必说,每个人的体检报告上都有不正常的指标,医生都会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更可怕的是婴儿体检,几个月大的婴儿按照常规去体检,也几乎是个个不正常:或听力不好,或消化不良,或营养不良,或体重超重,缺大脑积水,或肚有虫卵,等等,总之几乎没有一个孩子是全部正常的。我不想指责医生危言耸听,故弄玄虚,折腾孩子,惊吓大人,但在客观上的确让我很难摆脱这一看法。其实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婴儿的许多“不正常”症状都是“正常现象”,随着婴儿的成长发育,多数情况会自动缓解或消除。于医学,我是外行,但我想,如果换一套体检指标,或许绝大多数孩子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了。

用反思体检的态度来反思教育,许多问题就一目了然了。

2010年3月21日《文汇报》上刊登了卞毓方的文章《两个上课打瞌睡的男孩》,文中讲道:“1979年到1980年,哥伦比亚大学,两个政治科学系大一的新生,课堂上总是没精打采。一个是来自夏威夷的黑人,惯于占据教室右后方的角落,戴一顶足以遮住脸部的阔帽,常常呵欠连天,伏案寻梦;另一个是来自台湾的华裔,喜欢窝在教室左后方的一隅,听得无趣,也索性呼呼大睡。前者是奥巴马,后者是李开复。”

试想,如果用我们的“矫正仪”来诊断这“两个男孩”会是什么结果?

格拉瑟说,“我相信,不论其背景如何,如果一个儿童能在学校中成功,他就有极好的机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成功。如果他在接受教育的任何一个阶段——小学、初中、高中或大学——失败了,他在以后生活中成功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

浅谈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 篇12

现在我带的这个班级的学生是2011年9月入学的, 入学时班级人数达到六十人。通过入学后所填的调查表来看, 学生的个人情况、学习状况和家庭状况差异很大, 管理起来难度很大。虽然班里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 但是不少男生比较淘气、不爱学习, 行为习惯并不是很好, 所以接班后我决定首先重点关注班里的男同学, 深入了解他们每个人的想法, 帮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他们热爱学习。

和其他男生比起来, 有一个叫冯家宝的男孩更是让我头疼。他极为好动, 藐视班规班纪, 不仅自己不学习, 而且还干扰其他同学学习, 大家都不愿意和他做同桌。为此我多次给他做思想工作, 可效果并不明显。他依然毫不在乎, 依然以自我为中心, 甚至会和我顶嘴。看来我没有走进他的心灵深处, 所以他对我的说服和教育全然没有反应, 因此我想深入了解一下他的家庭情况, 无意中, 我看到了冯家宝交上来的日记, 才知道:他父母在他不到一岁的时候就离婚了, 他判给了爸爸, 但是妈妈带他偷偷离开了家。十来年一直没有和他爸爸联系, 妈妈骗他说他爸爸去世了。直到去年, 他才从妈妈的朋友口中知道真相。其实过去的十年都是大姨在带他, 他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也不多, 妈妈偶尔会去看他。今年五一, 他妈妈再婚了, 更无暇去管他。

知道了冯家宝的生活经历, 我才真正了解了这个表面上淘气的孩子内心是多么的痛苦和孤独、是多么地渴望得到别人的关爱。所以我决定找他好好谈一谈, 也许沟通才是打开他心灵的钥匙。

于是, 我找机会和他谈了谈。谈话中, 我了解到他心里怨恨父母亲, 认为父母亲对他的关心不够。针对他的这一想法, 我耐心给他讲了一些道理, 让他逐渐打消对父母的怨恨。当他扑在我怀里哭着说要把我当成妈妈的时候, 我知道他终于向我敞开了心扉。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关心、照顾他, 帮他洗衣服, 生病的时候带他看医生……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每天放学都是他陪我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默默地帮我把教室的灯熄灭、把教室的门窗关好。他无论是在纪律上, 还是在学习上, 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 我就及时给予表扬和激励, 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端正了学习态度。

一位永远快乐的老人小学作文 篇13

每当在房间里听到那一阵快乐的歌声时,我便知道,一定是我那圣诞老人在唱歌,那是我的.一个好朋友送给我的一件礼物啊!

我走近它,它的红礼帽如同被颜料涂过一样漂亮,那白花花的胡子如同天上的白云一般干净,那正在吹的口风琴又是那样的精致。它正唱着歌,那清脆、悦耳的歌声,让听的人一下子就知道了,它没有任何烦恼,它是一个天天开心、快乐的人。它不仅让自己快乐,还让别人快乐,每当它吹起口风琴时,听者无论有多伤心,难过。他们也会平静下来,当看到圣诞老人表现出一个个滑稽的动作时,他们也露出了一个个开心的笑容!当按下另一个开关时,圣诞老人嘴巴便一张一合,吐出一句句安慰的话。这是,就算是一个脾气再不好的人,也会露出他那温柔、可亲可敬的那一面。

听着那快乐的老人唱歌时,我的思绪也一下子飘到了得到圣诞老人的那一个傍晚。那时,我因为手骨折而心情恐慌时,不想与其他人说话,真如同一位被困在山谷里的猎人,想逃出山谷,却又无计可施。忽然,我听到了阵敲门声,原来是我的好朋友王哲凯来看望我了,他一见我满脸愁容,如同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立马拿出了那位圣诞老人,说能让我开心起来。我半信半疑,即刻打开开关。果然,那老人所奏的乐曲好比是一首神曲,让我一下子就心旷神怡,没有一丝烦恼与恐惧,感觉全身充满了力量。他看我一下子就精神抖擞了,便笑着对我说:“灵吧!”我重重地点了点头。

一位小学生 篇14

文明现在是最不受重视的,但是在这个暑假里我却遇见了一位使我终身难忘的文明使者。

那是一个交通协管员。她穿的衣服不太好,头发不是那么的长,看上去有四十,五十岁左右。

那一天,大约12点钟时,是太阳最大,光线最毒的时候。我上完辅导班,正骑自行车回家时。没骑几分钟,就路过了一个路口,我抬头看了一眼信号灯,发现是红灯,于是我准备停下,这时,我发现路上的人很少,而且也没有过往的车辆,于是,我就准备闯红灯,可当我正准备闯红灯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女人的声音叫住了我:“小姑娘,你难道不知道红灯停,到绿灯的时候才能行吗?”那个女人带着一丝严厉的声音问我。“小孩子从小就要养成文明的好习惯,否则长大是没有好的作为的!”“这样吧,小姑娘,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你就明白了,行吗?”“好吧,不过要快点。”“在美国,有一个女人胜任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公司的部门经理,有一天,她带着她的儿子来到了那个公司,忽然,她打了一个喷嚏于是便拿了一张纸擦,擦完后,随手就扔了。这时,在园林里修建花草的老头出来了,他说:“你只个人怎么这么不文明呀!”“怎么了?我是这里的部门经理,你又算什么吗呀?”那个女人很不屑的说。“我可以用一下你的手机吗?”那个老头说。“看,儿子,她连手机都没有,给你用用吧”说着,便把手机给了他。那个老头拨了一个电话,没过几分钟,那个公司的一个高级员工来了,那个女人赶紧对那个高级员工打招呼。那个老头对那个男人说:“把这个女人给开除了!”然后,那个老头就走了。那个女人急忙问他,“那个男人是谁?”“他就是这个公司的董事长!”故事讲完了,你明白了吗?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不重要,文不文明才最重要!”“嗯,我明白了,我以后会做一个文明的好孩子!”我自豪的说。“嗯,这样才对嘛!”那个阿姨说。“阿姨,再见,我回家了。”我说。“再见。”阿姨说。

上一篇:秋学前班美术工作总结下一篇:高中高考百日誓师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