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变迁教学案例(精选9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①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②知道大陆漂移假说并能运用其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探究,提高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②尝试用获得的知识来分析、判断其他地理现象和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难点:寻找大陆源移的证据。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教师在上课前要制定严格的评价机制和评价制度。学生要利用各种渠道收集资料,并做好充分预习。
二、学生导入:歌曲<东方之珠>引出“沧海桑田”这个成语。
三、学生展示:
(一)海陆是变迁的
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
生: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师:其实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其实古人早就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因而在我国就有了“沧海桑田”的成语。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
问题设计: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的动态课件。(可以出示喜马拉雅山、我国东部海底、荷兰围海造田图片。)活动:(观察、分析、讨论)
提示:(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状况?
(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
(总结)生:变迁方式有三种:1.地壳变动;2.海平面升降;3.人类活动。
(三)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就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机会总是垂青善于观察、思考的人。正像牛顿坐在树下看到苹果落下建立了自由落体运动定律一样,这一次是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我们来阅读一下《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四)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过程
问题设计: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美洲大陆轮廓吻合后能不能直接提出它们原先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同学们都学过剪纸能否用这种剪纸的办法证明一下你的观点。
(五)大陆漂移假说观点
问题设计1:魏格纳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大陆漂移假说的建立,现在
我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假说。(出示大陆漂移课件)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生: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的,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才分裂为几块,(南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大洋洲向东北漂移,南极洲向南漂移。)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布局。
问题设计2:对照现在的世界地图看一看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
(六)总结性问题 :
1、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有哪几种?
2、大陆学说是在什么时候、谁提出来的?
3、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依据是什么?
四、学生互动补充,教师评价并补充。
五、遗留问题:生: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是什么推动它漂移的呢?
师:提得很好。大家回去后收集材料,下节课我们一
起讨论,好吗?
《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赵莉丽
新课改以来,我们在地理课上关注了课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课堂重难点的把握、个人教学信息的收集、个人教学素养的提高等问题的反思,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响、学生的主体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研究和关注,因此本阶段的课堂教学改进和实施,将注意力集中到学生上来,希望通过每一节课不断的反思和改进,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最大程度上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改进和实施过程,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对学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是如果这种期望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就会使课堂教学适得其反。《海陆的变迁》是新版教材中新增加的部分,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沧海桑田”、“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这节内容应该说是非常抽象的,海洋变成陆地,陆地又变成海洋,这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根本感受不到,就单凭学生用脑想像,效果是很差的,所以如何解决这一抽象的问题就成了上好这节课的关键。因此我首先让学生通过实例认识海陆是变迁的,用视频资料“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导入,直接点出海陆变迁的观点,使学生首先对此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随后摆出实例(喜马拉雅山发现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我国东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代人类活动的遗迹以及荷兰的填海造陆等),使学生在感性上认识海陆的变迁。第二部分是“大陆漂移假说”,这一部分我设计了让学生合作拼合非洲大陆东海岸和南美洲大陆的西
海岸的轮廓图,由此引出“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使学生从更深层次和更大尺度上认识海陆变迁。此部分内容重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第三部分,也是这节课的重点“板块构造学说”,这个学说可以说就是来解释海陆为什么会变迁的,在介绍了学说内容后,重在使学生从活动中运用板块学说解释地理现象。
二、按照学生的思维习惯,设计教学过程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老师对于教材的选择、教学方式的选用还是要取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思维特点设计教学过程,而不是根据教师的思维方法。经常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大陆漂移学说”的教学设计时,试讲时我采用先让学生默读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再演示大陆漂移全过程的动画,尽管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但总是感觉缺少点什么。静下来仔细思考一下,发现这样的教学缺乏深度,带着“为什么”去思考问题才会使学生加深理解。于是我尝试换了一种方式:先根据学生得到的世界的海陆分布原本不是今天的形状再进入大陆漂移的演示,再提问人类是凭借什么得到这样的结论的,使学生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读魏格纳的故事,就能加深学生们的思考和记忆,更容易理解。
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细节
1、本课课文内容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本课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多少海陆变迁的资料,而是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
科学的态度。因此,在备课时我就考虑到对于海陆的变迁这个课题,讲深了初一年级的学生听不懂,讲浅了又不能为完成教学目标。
2、作为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从心智来讲还比较幼稚,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因此在教学中我比较注意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一开始上课时就通过“沧海桑田”成语故事的动画视频、“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有海洋动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人类活动的遗迹”等一系列有趣而又耐人思考的问题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带领学生一起深入学习,在讲授大陆漂移时采用动画效果,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大陆在漂移,十分形象也容易记忆,学生乐于接受。
从本节课的实施情况来看,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反映还算积极,对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有些拓展知识可能对初一年级的学生还不太适合。
教学反思
陈敏 本次公开课我讲的是《海陆的变迁》这一课,首先我对教材、对学生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在新版七年级地理教材中,《海陆的变迁》这一课有简单的变化。但是还是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沧海桑田”、“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这节内容应该说是非常抽象的,海洋变成陆地,陆地又变成海洋,这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根本感受不到,就单凭学生用脑想像,效果是很差的,所以如何解决这一抽象的问题就成了上好这节课的关键。加之本节课内容如果讲浅的话,达不到教学目标,讲深的话超过学习要求范围学生很难理解。
本次开课的是我校七年级1班,学生总体素质在整个七年级中相对较高,但是在动手能力、课外知识范围等方面相对较薄弱。
在课前准备和教学实施过程中,我有如下的思考和感悟,首先谈谈自己在本节课中少数的成功之处。
第一这节课能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按照315模式把这一节课完整上下来,我认为较完整的完成了本节课预期的教学任务。在备课期间,在其他班有模拟上课两次,第一次是上到板块的张裂运动。第二次稍加改进,匆忙的完成整个教学内容。在继续完善期间,我删去了多余的课外补充知识部分,删去教师重复讲解总结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此处由学生上台介绍的),删去讲解根据大陆漂移学说观点思考太平洋的变化这一部分,加之一班学生素质较高,学练案完成效率较高,等等多方面在45分钟内紧凑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老师对于教材的选择、教学方式的选用还是要取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前准备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预习。例如制作南美洲和非洲的轮廓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课前让学生制作PPT讲解介绍大陆漂移学说,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等等,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过程。
第三,整节课内容条理较为清楚。从第一部分利用新闻导入“沧海桑田”,第二部分利用动手拼图和请学生讲述魏格纳的故事引入“大陆漂移学说”,第三部分利用问题“大陆是怎样漂移的呢?”引入“板块构造学说”。
下面谈谈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第一,课前准备指导不足。因为本节课利用了较多的学生课前准备的资料。比如轮廓图,很多的学生没有制作好。还例如课件,课前我是要求学生每人制作一份的,很多学生的课件内容大多是从网上复制下载来的,其中的知识点大多比较复杂,不是教材中的内容。因此让学生自主制作,是很难达到自主学习的目标的,反而会让学生觉得此部分知识点很难。改进的话,应该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团队合作,我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对学生的准备给予指导。这样学生课前能准备充足并且准确的传达所教的内容,而且有利于课堂所有学生的学习,能达到双赢的目标。
第二,课上应该多注意倾听学生回答的内容。课堂上师生应该形成互动,加强交流。最重要的渠道就通过反馈、点评、讲解学生的回答来体现。学生的回答是检验学生是否弄懂,而我在本节课上课过程中大多忽略了学生的回答,在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没有及时给出一定的点评和指正。
第三,很多细节处需要加强注意。例如讲到珠穆朗玛峰海拔应该是8844.43m,在举例中说成了8848m。例如将科迪勒拉山系横贯南美洲和北美洲,说错了一个洲的名称,这些都是地理的专业知识,教师的口误会影响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本节课的教学改进让我深深体会到,细微的改进在教学效果上能出现巨大的差别。虽然一个很小的改变对于老师来说没有多大差异,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所以通过这次的反思,使我更加清楚地看到,在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是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效”,特别在教学上,每一个细节都能够改变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重视每一个细节的设计,全面、多方位考虑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才能最好的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课堂结束时需要很好的总结。本节课我结束教学的时候太快,没有利用板书或者知识网络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如果有个总结的话,能够更好的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贯穿起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知识网络,加强理解和记忆。
第五,遵循315教学模式,本节课将学练案贯穿了教学始末。从自主学习到合作探究再到达标测评,因此我还要在课前加强对学练案的准备和制作。例如在达标测评中,要根据课标,选对、选好的题目,更好的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测评。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穿插在了一起,因此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显得很混乱,找不着头绪。例如不知道学练案的自主探究第二题在学练案的哪里,例如在自主学习中的内容不知道对应在书本中的哪一页哪一部分。对此,我应该在学练案中注明对应书本的页码,并且在课堂讲述时,多加提醒,让学生一目了然,提高课堂的完成效率。
2.4 海陆变迁 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板块构造原理解释山脉的形成。2.引导学生读图分析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3.引导学生了解防震减灾的常识,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板块构造原理解释山脉的形成。
教学难点:读图分析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入语:这节课我们复习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
(二)出示复习目标 学生齐读。
过渡语:明确了学习目标,让我们带着目标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
二、先学环节(15分钟)
(一)复习指导(认真复习课本第40-46页内容,记住课本上勾划的知识点,注意图文结合。)1.地表形态处在不断地运动与变化之中,是由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2.大陆漂移假说是谁提出的?证据有哪些?
3.记住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在43页图2-55上指图说出六大板块,板块运动有两种形式?
4.安第斯山脉、落基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分别是哪些板块碰撞形成的? 5.为什么地中海面积越来越小?红海面积越来越大?
6.结合44页图2-56记住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并能分析原因。7.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二)复习检测反馈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复习得都非常认真,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复习的效果。展示课件,口头检测。
(三)质疑问难
1.组内解决自主复习中的疑问。
2.提出本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其他小组或老师解答。点拨:
1.喜马拉雅山脉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2.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科目:地理 年级:八年级 教学设计:王红霞 审核:田开启 时间:2016.3.1 编号:07 3.落基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4.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地带,将来面积不断增大。5.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三、后教环节(15分钟)
(一)合作探究
过渡语: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刚才同学们复习得都非常认真,那么,你们能不能学以致用呢?现在请同学们看合作探究题目,按照要求迅速完成。
要求:先自主学习,后小组内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等待其他小组或老师解决。读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右图中B是__ 板块,有2个大洲,他们分别是_ _ 洲、_ 洲;G是 板块,以(海洋、陆地)为主。
(2)E、D两大洲的西部有一条巨大的山系叫,包括E大洲上的 __ _山脉和D大洲上的 山脉。D大洲的山脉是 板块和 板块碰撞形成。
(3)在板块G周围有一条火山地震带是 火山地震带。(4)由于板块的不断运动,A、B板块之间的______海面积将不断。
(二)预设点拨
(1)右图中B是欧亚板块,有2个大洲,他们是欧洲、亚洲;G是太平洋板块,以海洋为主。(2)E、D两大洲的西部有一条巨大的山系叫科迪勒拉山系,包括E大洲上的落基山脉和D大洲上的安第斯山脉。D大洲的山脉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
(3)在板块G周围有一条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4)由于板块的不断运动,A、B板块之间的地中海面积将不断缩小。
四、训练环节(13分钟)
过渡语:这节课就要接近尾声了,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如何呢?请完成当堂检测。1.合上课本,独立完成检测题目。2.同桌互换,结合答案批阅并改错。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六大板块及世界上主要的火山地震带。同学们将自己的收获和易错点认真整理在学案上。
附:板书设计
海陆变迁
一、大陆漂移假说
二、板块构造学说
三、火山与地震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化,包括各种不同的作用。
(2)正确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2、情感与态度
(1)通过海陆变迁的实例,树立海陆是不断变化的唯物主义科学观点,并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
(2)利用“大陆漂移假说”的创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主动学习精神和为探索真理而百折不挠、勇于献身的精神.(3)感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体会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3、过程与方法
利用新课的导入、设疑、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海陆变迁的实证。难点 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批判和质疑的思维品质。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江西有一座麻姑山,传说有一个叫麻姑的仙女曾在此修炼了9000年,在此期间她曾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个成语吗?虽然这是个神话故事,但是这种现象是确实存在的。
(一)、沧海桑田
通过“沧海桑田”的故事。可见,海陆的变迁早在古代就已经被人们所觉察和认识。在地球上,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又变为沧海的实例有许多。自主学习课本37页,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为什么在雄伟的喜马拉雅山上会出现海洋生物化石?
(2)为什么在我国东部海底会出现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3)荷兰的围海造陆说明什么问题?(4)请同学们再举出一些例子说明海陆变迁。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大陆漂移假说
思考:请同学们看课本图2.13,图上两个人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动手:(投影世界地图)大家看世界地图,在大西洋东西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是否十分吻合? 同学们拿出地球仪和描图纸,在地球仪上描出南美洲和非洲的大陆轮廓,然后用剪刀把轮廓剪出来,再把两个大陆的轮廓拼合在一起,是否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
思考:从刚才同学们所做的活动中,可以看出这两块大陆是能拼合成一个整体的,这能说明什么问题?(这两块大陆原来可能是一块完整的大陆。)
1、魏格纳以及大陆漂移假说的创立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1的材料后,简单介绍魏格纳的故事。
(2)请同学们认真看大陆的分离,看看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
2、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
(1)请同学们看课本40页的活动回答问题。(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和生物的相似性作为证据,说明这两块大陆原来是一个完整的大陆,只是后来才分离的)
(2)布置思考题: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故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课堂延伸:人人都来当个预言家
结合本节所学的知识,请你预言一下,几千万年甚至是几亿年之后,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大势将是怎样的?
五、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同学们解决了许多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细心观察、大胆质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作业布置
1.目标:海陆的变迁
(1)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理论依据: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学说。
2.思想目标:培养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探索精神。
3.重点、难点: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的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辅助教具:
1.小黑板,正反面分别绘好“南美洲、非洲轮廓图”和“六大板块示意草图”(不画板块界线)。
2.用较厚的纸剪好的七大洲轮廓图片两套。
3.可活动的平木板和一些干净的细沙和泥糊两套。
教学:
提问,学生活动、讨论、分析。再讲解、总结、归纳法。
教学过程设计:(1课时)
一、第1节“大洋和大洲”,导入新课:
展示没有画出板块边界的“六大板块示意草图”,让学生指认四大洋、七大洲的位置及名称,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目的:为下面讲授新课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提问: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海洋、陆地,从古至今都是这个样子吗?都是处于这个位置吗?会不会曾发生过变迁?
学生讨论。一种说法是不会发生变迁;一种说法是会不断变迁。
教师讲授:同学们的讨论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早在20世纪上半叶时,学科科学史上已争议很久了,那么接下来,我们用一些实例来证明,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学生活动:看图2.10“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化石”、图2.11“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和图2.12“荷兰的围海大坝”,用科学研究实例证明海陆变迁是不变的事实,学生边看边讨论,再由讲解“沧海桑田”的意思,使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不是固定不变的 初中地理,而是不断变迁的。
板书:一、沧海桑田
提问:海洋、陆地是如何变迁的?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展示小黑板上“南美洲、非洲轮廓图”,要求同学们观察它们的轮廓,并参照课本2.14图“难道是巧合吗?”、图2.16“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和图2.17“海洋、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等图,看看两大洲的凸凹部分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南美洲及非洲的轮廓的凸凹处可以吻合在一,“就好像一块陆地被撕破了,分别漂离了原来的位置而来到现在位置上”。
教师归纳、总结:这种现象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首先看到的、发现的,他发现,如果把这两块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它们就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而且就好像一张撕开了的报纸,拼合后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了。于是,他提出了伟大的假说──大陆漂移假说,并穷其一生,证明这一观点。
学生活动:①把学生分组,每组一套辅助教具──二:七大洲的轮廓图片。
②比赛:哪一组能最快地把相吻合的大陆找到,并拼合好。
③提示学生可参照课文图2.15──大陆的漂移,2亿年前的.大陆→6500万年前的大陆→现在的大陆。
活动目的:一方面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识记七大洲、四大洋。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发现的喜悦和来之不易。在活动中,启发学生探究发现的,进而得出结论:魏格纳的假说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可信的。
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作用,使大陆漂移呢?
板书:三、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学说”
这一部分内容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概念抽象,为符合七年级学生的习惯和能力,采用互动的教学方式加深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活动:
①把学生分两组,每组拿一套辅助课件──三:“可活动的平木板和干净的细沙和泥糊”。
②第一组:把木板上均匀地涂上有一定厚度的细沙,铺上一层泥糊后,用力向两边拉木板,使木板断裂开来。观察泥糊及细沙的运动。观看图1、图3。
③第二组:在木板上均匀地涂上有一定厚度的细沙,铺上一层泥糊后,用力从两边挤压木板,使两块木板的相交处,一边被另一边抬升,观察泥沙的运动。观看图1,图2。
活动结束:学生分析讨论所看到的现象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①第一组讨论结果:板块张裂,可看见泥沙下陷,板块分开、移位。
试用这一原理解释课文活动中图2.20“东非大裂谷”。和图2.21“红海的形成示意图”(从陆地到海洋)的现象。
教师总结、归纳:板块张裂运动,使非洲与亚洲的距离不断扩大,位于它们之间的红海范围也扩大。
板书:大陆板块张裂运动→地表裂谷带产生(东非大裂谷)→大陆解体(亚非大陆分离)→新的海洋出现(红海)→新的大洋形成(大西洋)
②第二组讨论:结果:板块受挤压,地表隆起成山脉状。
试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理解释课文活动中图2.22“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地带和图”2.24“喜马拉雅山形成的示意图”(从海洋到陆地)的现象。
教师总结、归纳:板块相向运动,使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靠近古地中海不断缩小,两大陆地受挤压力继续靠近,相互挤压的力量使地面不断隆起,于是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陆结合,古地中海消失。
板书:板块挤压运动→大陆与大陆靠近(古地中海缩小)→继续挤压靠近,地表隆起,呈山脉状(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板块叠加结合(古地中海消失)
活动目的:把抽象的运动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动手操作,加深学生理解,培养学生能力。
展示小黑板:“六大板块示意草图”,把板块边界用色笔加画,边画边讲解六大板块的名称。
(板书)1.全球大致可分为六大板块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现象
课后作业:
1.活动:把两块木板放在水池中,相互挤压木板,看池水的运动变化,放开手后看木板运动状态。(池水溅起,木板漂移。池水可看作岩浆、海水)
2.结论:把以上活动的现象用文字描述,并用学过的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学说解释这一现象。
课后提高:思考
1.据测量,喜马拉雅山还在以每年0.33cm~1.27cm的速度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
①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
②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③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
难点:寻找大陆源移的证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海陆是变迁的导入:歌曲<东方之珠>引出“沧海桑田”这个成语。
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
生: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师:其实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其实古人早就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因而在我国就有了“沧海桑田”的成语。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
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的动态课件。(可以出示喜马拉雅山、我国东部海底、荷兰围海造田图片。)
活动:(观察、分析、讨论)
提示: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状况?
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
(总结)生:变迁方式有三种:1.地壳变动;2.海平面升降;3.人类活动。
师: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就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机会总是垂青善于观察、思考的人。正像牛顿坐在树下看到苹果落下建立了自由落体运动定律一样,这一次是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
下面我们来阅读一下《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生:阅读。(最好出示资料片)
三、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过程
师: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美洲大陆轮廓吻合后能不能直接提出它们原先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同学们都学过剪纸能否用这种剪纸的办法证明一下你的观点。
生:讨论,用剪刀、白纸活动。
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把你们讨论的方法演示一下呢?
生:上前演示。
师:结合学生演示评价。事实表明不能看到轮廓吻合就主观认为二者是连接在一起的。咱们同学做事也是一样,要注意认真求证,不能想当然。谁来介绍一个魏格纳寻找证据的过程?
生:(简单介绍)魏格纳最终为科学而献身。
师:从魏格纳发现并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呢?
生:认真观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四、大陆漂移假说观点
师:魏格纳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大陆漂移假说的建立,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假说。(出示大陆漂移课件)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生: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的,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才分裂为几块,(南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大洋洲向东北漂移,南极洲向南漂移。)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布局。
师:对照现在的世界地图看一看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
活动:分组讨论。
总结:
生:以前没有大西洋,后来非洲、欧洲与南北美洲慢慢漂移开才形成大西洋。
生:太平洋在逐渐缩小。
师:太平洋将来命运会怎样呢?
生:会消失。
师:大家把书翻到教材第35页,谁能解释一下图2.16?
生:以前南美洲和非洲是连在一起的,所以会出现古老地层吻合。
师:看图2.I7解释一下。
生:因为它们原来是该接在一起的。所以有相们的物种分布在不同的两个大洲。
师:据科学家考证,在白雪皑皑的南极洲地下埋藏着大量的煤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学生活动:讨论。
总结 :
生:煤是树在高温高压下经过很长时间形成的,树是生活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说明南极大陆以前不在这里,而是在一个温暖多雨的地方,后来才漂移到这里的。
师:
所有刚才我们讨论的问题都可以证明大陆漂移假说的成立,魏格纳用生命代价收集证据,验证了大陆漂移假说的正确。这给我们以很大启示,同学们前面讲得都很好。我们对大陆漂移假说探讨这么多还有什么怀疑么?
生: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是什么推动它漂移的呢?
师:提得很好。大家回去后收集材料,下节课我们一起讨论,好吗?
练习:
1、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有哪几种?
2、大陆学说是在什么时候、谁提出来的?
传统和常规的教学过程都注重课堂教学,而往往忽略了“教学反思”这一环节,“教学反思”是对一堂课的回顾和总结,它能及时地得出课堂教学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并能及时地找出成败的原因所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累教学中的经验,为再上好这堂课提供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环节对不断地提高教学成绩和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能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般情况而言,教学反思应从以下四方面思考:
一、教学效果
课堂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是每位教师所关注的问题,进行课后反思必须做到课后及时“思效”,对本课做个自我评价,学生那些内容掌握得好,那些内容掌握得不够,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是否合理,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如何等。
如我在“世界的海陆分布”的教学中通过以下环节,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一,首先,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演示“不同角度观看太空中的地球”.来营造情境;其次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仪”和“阅读 P22 1、2两自然段的课文内容和图2-17世界海陆面积比较”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然后,教师的及时点评;再者,教师让学生阅读P22-23课文内容、图2-8和教师补充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岛屿”“半岛”、“大陆”“大洲”和“海”、“海峡”、“海湾”?(2)分别在地球仪和图2—
19、2—18中找出: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四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等过程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发现的学习过程;最后,要求每组学生:
1、按适当的比例用红纸剪出七大洲的几何图形(基本符合排球大小要求),2、在单色排球上画出:赤道、南北回归线、0度和180度经线、南北极点,3、将几何图形粘贴在单色排球上,使之成为一个简易的地球模型。通过以上教学环节和活动手法.使学生的观察、分析、探究、演练等多种思维方式得到训练,实现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展示一个教学闪光点(学生在自己设计的地球仪上比较准确的体现出海陆分布的基本概况),这种教学方法简易、使用方便,既有传统的讲授法、试验法也有现代的多媒体手段教学,课堂气氛活跃轻松,教学过程的师生活动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符合地理新课标关于“在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地精神。课堂上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近九成的学生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二,教材的分析、处理和学生的学情分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理得恰到好处,如,教学中增加了“海”、“海峡”、“海湾”等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很好地利用了单色排球和几何图形纸片制作地球仪,这样不但促进了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学习情感,提高学生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开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其三,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自然顺畅,各环节都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教师在世界空白图幻灯片以及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空白图幻灯片中分别填上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在完成这一环节后,教师说:“谁能又快又好地将它们的名称填到自制的地球仪上”,用这句简洁通俗的话语引出下个环节(引导学生用单色排球和几何图形纸片制作地球仪,并在其上面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
二、教学心得
从本堂课的教学效果看:
1、教学目标的制定不宜过大、过泛,要符合当地学生实际,要切施可行,使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实现.2、教师在备课时务必做到认真阅读教材、分析教材,要能根据教材体系和学生实际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教材处理。
3、对于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挂图展示、解读,甚至用口述加板书这种简单的教学手段,这种简单的方式是不利于现代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地理知识技能的提升,不利于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应着重以学生的读图观察、分析和动手实践、操作为主,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的理解和掌握,利于学生对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因果关联的理解,利于学生对地理奥秘的探究和发现,能给予学生很强的成就感,加深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印象,活跃了课堂气氛,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和课业负担,激发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4、教师要善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潜心设计、自制和寻找简易实用的教学用具,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学生能通过对实物和教具演示的观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理性认识的发展。
5、教师要激发和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地理模型和演示地理过程。6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和多媒体手段解决教学难点,利用各种教具和多媒体手段解决教学难点时,不但能很好地突破难点,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7、课后教师及时找不同层次的学生交谈,向他(她)们了解其课题学习的得失,让他(她)们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值得肯定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8、认真听取听课教师对本堂课的教学点评,尽量做到集思广义,除了要注重同专业教师的见解外,还应该注意其他专业教师的观点,这样有利于教师拓展知识面,对于今后的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和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提供帮助,也利于学生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的发展,为学生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不足
1、由于是一堂公开课教学,教师担心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或出现知识点和教学环节的纰漏,甚至怕时间安排不合理,所以课堂上有时还过于照案操程,缺乏一定的灵活度。
2、教学设计的模式化比较明显,创新的环节不多。
3、教师对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还持怀疑态度,因此,每个知识点都由教师点评,不利于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综合、概括能力的培养。
4、本课的课前准备和教学设计比较耗时复杂,对于平时的日常教学参考价值不是很大。
四、教改意见
1、本人还要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和教学经验教训的总结,养成良好的撰写教学反思的习惯,逐步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2、假如重新设计这堂课,除了保持以上提到的优点外,要在教学设计的创新性、实用性和指导性方面下功夫。
3、在今后的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加大学生的课堂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比例,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定的自主性,教师在注意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凸显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感受,培养学生正确选择交通工具、安全出行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广阔的社会生活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
2、引导学生了解不同交通工具的特点,以及自己家乡的交通情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3、促使学生关注交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4、通过学生多途径的调查搜集资料,初步了解海陆空交通工具的发 展史以及相关知识,激发他们珍视历史、崇尚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海陆空的交通工具及方式,从生活实践中考虑交通带来的好处与坏处。
三、教学策略
1、思维再现策略。
主要通过社会调查、语言刺激、图文提示等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在头脑中对海陆空交通方式和各种工具形成初步印象,为学生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作准备。
2、合作探究策略。
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通过CAI课件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张家界——湘潭”摹拟旅游情境中合作设计游览线路,然后根据不同需要,讨论选择合适的线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高能力。
3、激励创新策略。
鼓励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感受交通带来的烦恼和问题出发,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展示老师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交通工具的图片或文字资料,要求开动脑筋想一想调查本地区人们都使用哪些交通工具。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说一说中获取知识。
课前,动员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交通工具的图片、文字资料或其他信息。并对本
地区使用的交通工具进行调查。
课始,组织全班交流,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有哪些交通工具?(在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教师随机板书相关名称)全班根据这些交通工具的使用环境,将他们分为海、陆、空三大类,归纳板书课题《交通海陆空》。再指名说说:在众多的交通工具中,张家界使用得最多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既让学生对众多的海路空交通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又为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作好了准备,更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二:找一找中提高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这一点多么重要。”“现代活动教学理论也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能力展示的平台。为了让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我将“找一找”的实践活动分五步安排:
第一步:一首脍炙人口的《浏阳河》及优美的“湘潭风光”CAI课件让学生对人杰地灵的湘潭产生无限的遐想;
第二步:出示《湖南省交通图》后的“张家界——湘潭”模拟旅游情境,让学生兴致盎然;
第三步:分学习小组合作找一找,从张家界去湘潭可设计出哪几种交通线路?这一实践活动更是充分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激情;
学生分别找出如下交通线路
铁路: 张家界——吉首——怀化——湘潭 张家界——常德——长沙——湘潭
公路: 张家界——吉首——怀化——邵阳——湘潭 张家界——慈利——常德——长沙——湘潭 航运: 张家界经澧水穿洞庭湖过湘江到湘潭 民航: 张家界——长沙,再乘汽车到湘潭 张家界——长沙,再乘火车到湘潭
第四步:教师课件出示各条线路大致耗费的时间和费用后,请学生根据情况说说选择哪种交通工具和线路比较合适,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同学们直接从“张家界——湘潭”旅游;
2.学校“民俗小组”从“张家界——湘潭”旅游,同时想考察沿途的风土人情。3.学校“环保小组”从“张家界——湘潭”旅游,同时想对我省范围内的澧水、洞庭湖、湘江水资源进行考察。
第五步:有总结,才有提高。活动过后,引导学生谈谈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使学生的实践经验向理论升华。
活动三:想一想中激励创新。
这种汽车是充气的,别看它是充气的,什么东西都打不破它。
它是由电脑操控的,车技高超,如果遇到了塞车,它就会伸出一对大翅膀,带你飞上天,既能节省时间,又可以带你观赏地上的风景。
它的能源不是汽油,而是垃圾或其他汽车排出的尾气。这样既保护环境不被污染,又为汽车提供了能源。
如果没有干净的水喝了,它会开启净水器,从后备箱里伸出一个超大号螺旋桨,车轮胎突然弹起,让车跳到水里,灌满净水器。只需要0.01秒就可以喝到干净的饮用水了。
如果你累了,按一下红按钮,车里会变出一张床来,供你休息。如果你饿了,按一下绿按钮,它会变出可口的饭菜来。
【海陆变迁教学案例】推荐阅读:
海陆的变迁地理教案11-18
海陆大战作文550字07-04
围棋文化的变迁10-22
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07-20
家乡的变迁三年级作文06-06
美丽的变迁作文600字06-20
民俗的整理--生活的变迁09-13
车的变迁高考满分作文800字06-23
变迁_小学生五年级作文07-19
管理会计的变迁管理与创新途径论文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