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读书心得感悟(精选10篇)
梭罗是隐居时创作了这部书,总有人说,消极躲避也是不善于经营生活者所采取的作法,丰子恺在译过夏目石的《不如归》后,也被朋友看作显存似于陶渊明的人物。我想,这些隐士与那些避世的隐秘的想法何尝不是别样的生活?何尝不是甚于积极入世者所采取的有趣方式?我喜欢宫崎骏的《岁月的童话》中奶奶的一句话:“活着就要把好的事情都尝试一下”。去尝试亲近自然的梭罗,在这个意义上说,的确具可敬的了。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说,作为学生自己的生活便都在书上,我很少有体验生活的.念头,并非我不想,而是机会很少,在校时间还是相当长的,这让我的瓦尔登湖冰冻了,印度婆罗门不是有这样一个说法,“人是一种无极的存在”。这就意味着我学成后的自身存在,一旦固定,我便会投入一个又一个今天不能体验的生活中,我深信湖不会在那时解冻。
怎么说湖水都存在我的心底。那无数个日日夜夜暮想朝思着我存在的价值。我又想,难到冻结着的湖不好看吗?难到我非得等等等吗?俯仰于天地之间,又有什么大事永远等着你去体验?我便说:“少年的生活也有趣”。来日方长,我正身处生活,正体验生活,我的瓦尔登湖,虽冰冻,但也银装素裹,一派静洁。
感受什么?感受作者对美好事物或情境倾注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思想观点或内心世界;感受语言文字本身的特色或艺术境界等。领悟什么?领悟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或表达的事理;领悟语言形式本身的特色与魅力。把这些感受或领悟写下来, 就是读书心得。学生写读书心得, 是一种练笔的过程、思维理顺的过程, 也是学生生活素材积累、词语积累的一个重要手段。
那么, 如何教学生写读书心得呢?首先要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篇课文或一本书, 认真阅读;第二, 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 确定引发感想的“点”。读书心得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围绕原文的主题与中心多角度、多侧面地谈感想、发议论, 也可以围绕某一角度、某一侧面集中抒写感想;既可以就读物中的某些内容充分发挥, 也可以就书中的内容与其他读物加以比较, 写自己的认识。但无论怎样写, 都要善于捕捉和抒发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 注意把笔锋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 最忌讳的是面面俱到, 泛泛而谈。下面试举几例。
音关注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阅读一篇文章, 最简单的体会就是根据文章的主要意思明白一个道理, 如读《从小立志》, 学生的体会是:
著名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 他四年级时就曾经担任过图书管理员, 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工作着, 意志非常坚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要从小事做起, 持之以恒, 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 才能最后成功地实现目标。
读文章《民工》, 同样有这种体会:
《民工》这篇文章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民工形象, 他荡气回肠的歌唱, 活泼开朗、简单快乐的生活态度无不让我们感动。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和真切的感情告诉我们:当我们处境卑微、深陷逆境时, 一定不要放弃快乐, 因为它能让我们看到光明, 看到希望, 感受到生活的温暖。
音关注文章的重要句子、重要情节
学生读一篇文章, 除了对文章的大概内容有些了解以外, 也会对文章中的某个情节或者是某句话留下深刻的印象, 由此会产生一些想法, 如读冰心作品《水中红莲》, 学生的感悟是:
这是一篇赞美母爱的文章, 可她没有正面描写母爱的特征或作用, 而是在结尾处点出了母爱的伟大:“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挡天空下的荫蔽?”是啊, 在这个世界上, 还有什么比母爱更伟大吗?本文的前几小节写了雨中的荷花, 衬托出了母爱的伟大, 这也揭示了一个道理:我们要珍惜母爱。读了这篇文章, 一句话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不管孩子怎样独立, 都需要母亲的呵护。
读《安妮日记》, 有这样的体会:
我在“安妮语录”中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我希望在我死后, 仍能继续活着, 只要我还活着, 能看到阳光, 这蔚蓝的天空, 只要这一切还在, 我就不可能不幸福。”安妮———这个不到16岁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的犹太女孩儿,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依然那么乐观、勇敢、善良, 渴望自由和公正。
音关注人物
每篇文学作品中都有人物形象的描写, 走近人物, 理解人物, 这也是一项很重要的阅读工作, 学生读《三国演义》, 对人物形象的体会是:
这是选自《三国演义》的《青梅煮酒论英雄》中的一篇文章。《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中平元年到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 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历史。“青梅煮酒论英雄”是刘备与曹操在酒席前谈论谁才是真正的英雄。袁绍见利而忘义, 不是英雄;刘表空有虚名, 没有真才实学, 不是英雄;刘璋只会守城, 不会创新, 非英雄也……总之, 曹操认为英雄要胸怀大志, 腹有良谋, 有包藏宇宙之机, 吞吐天下之志。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
音关注思考和联系实际
当学生读到某些内容时, 必然会联想到身边的事情, 进而去思考。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是读书心得, 重点应写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千万不能抄原文代替自己的感想, 或者复述课文, 一定要“感”比读多。如读《把梦想交给自己》, 学生的想法是: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 它的实现不是靠别人给的, 而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 只有这样, 才能在更高的起点上去实现更远大的理想。
读文章《亲情》, 就更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了:
读了课文我十分感动, 因为这篇文章提醒我们过年时要去看看孤独的爷爷和奶奶, 多给他们一点关心, 这样他们就不再孤独了。其实, 不一定要在过年, 平时一有空我们就应该多去关心关心爷爷、奶奶, 哪怕挤时间也要去看看他们。
读《尊严是生命的基石》:
文章告诉我们要获得别人的尊重, 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给予别人尊重, 在别人陷入困境的时候, 保全他人的尊严才是最大的帮助。外祖父因为知道小偷生活的艰辛, 所以对来偷东西的人一律敞开大门, 甚至还帮助他们翻墙, 因为他相信不到万不得已, 谁也不愿当小偷, 这不是笨, 而是内心中一种善解人意的善良。
音关注作家的写作手法, 情感, 关注作品的语言形式与结构
写读书心得, 学生不能只停留在对某个内容某个情节的感受上, 还应关注作家的情感和写作方法, 关注作品的语言形式和结构。如读丰子恺作品《忆儿时》, 学生写道:
这是一篇丰子恺回忆童年的文章。丰子恺的散文感情直率自然, 语言朴素洒脱, 形式灵活多样, 信笔所至, 妙趣横生, 于平易琐细中寓深意, 在淡泊飘逸中见真情。我很喜欢这篇文章, 它仿佛是一幅水墨画, 让我都不想再生活在热闹繁华的上海了, 而想在偏僻的乡下过一种宁静的生活, 这篇文章的结尾一面点出了作者儿时和父亲还有其他家人一起在中秋节赏月的欢乐, 一面忏悔儿时杀了螃蟹, 从而表现了他对小动物的怜悯之情。
读冰心作品《山中杂记》:
这是一篇冰心奶奶赞美海的文章, 冰心奶奶那优美的文笔让我陶醉, 她那惊人的说服力让我折服。冰心奶奶的文章结构让我懂得了很多很多, 她用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开头, 从而引出了自己的观点:山也是可爱的, 但和海比, 的确比不起, 我有我的理由。
接着, 冰心奶奶从多方面比较了海和山的特点, 衬托出海的妩媚、庄严和璀璨……
啊,在这儿!漆黑的书脊,闪闪发亮的四个字《群星闪耀》。它像极了夜空的一颗星,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我像一个饿了许久的人看见大餐一样,不由自主地跳进了书的海洋。
我一会儿和拜占庭皇帝一同守护城墙;一会儿与亨德尔见证奇迹的发生;一会儿跟斯科特上校一起去往神秘的南极;一会儿又痛心地看着在决定命运的一分钟拿破仑惨败滑铁卢,无可奈何地看着格鲁西率领着将士们慢慢远去……
在家里,我沉浸在《瓦尔登湖》,流连忘返。书房看,餐桌看,就连上厕所也在看。瓦尔登湖的叮咚流水声;梭罗的咔咔造房声;周围松鼠、百灵的歌唱声就像一支变幻莫测的曲子;湖面碧波荡漾,周围尽是参天大树,梭罗的精致房屋美不胜收……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我陶醉在如诗如画的瓦尔登湖,脚麻得犹如蚁啮却浑然不觉,只知阵阵书香扑鼻,全然不知身处“乌烟瘴气”的厕所。
“啪”,门被拧开。妈妈一脸的不悦:“又这样!”双目喷火,似乎又是一场暴雨。“这是最后一次,绝没有下次。”我赶紧乖巧的保证。其实,我的心里却盘算着下次怎么逃过妈妈鹰一样的眼睛。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书海深处。争读,争读,惹得妈妈愤怒。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最新7
合上《瓦尔登湖》墨绿色的封面,一股清凉的湖水已然汇入心间,澄澈见底,将心境荡涤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纤尘。正如徐迟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瓦尔登湖》是一本静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它只适合在“寂寞和恬静”时阅读,静静地读,读得静静。我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瓦尔登湖》是属于心灵的。
白居易曾说:“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能心虚即我师。”这恰似这坐落在康科德的小木屋,梭罗就是在这里进行了两年两个月又两天的独居生活。他记录从春到冬的这一轮的风景,他的超验主义实践建立了一种与现代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对立的简朴方式,还原生活的原始状态。
真的很难想象,梭罗是如何生活下去,他将自己放在一个杳无人烟的地方,他拥有的只有一个简陋的小木屋,一张小小的床,一张普通的书桌和一些零落的稿纸,仅仅只有简单的陈设,仅仅只是他执着的信念,仅仅凭借着人对自然的欲望和热爱,他,完成了这伟大的实践,完成了这对自然的追求,完成了这本杰作,这不得不让后人称他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
这些如水晶般的思想,梭罗还记录了很多很多,终点就是起点,四季的轮回正是生命的苏醒沉睡,这些文字就像是一杯温水,让人沉浸,心灵正被一点一点洗涤,灵魂正被一点一点安静。
现代生活给人类提供了几乎随心所欲的舒适,水泥建筑抒情地摩天,水泥路面光洁少尘,而地下水却在不断地下沉,天空出现臭氧空洞,酸雨腐蚀我们的视觉。我们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又给自己埋下了生态陷阱,因而只能用回归自然来安慰自己的无奈。我们的祖先在被自然奴役时,敬畏自然,崇拜甚至神化自然,而作为子孙的我们,却颠倒过来,蹂躏、奴役、称霸自然。
梭罗在书中这样表述:“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我想,这真理该是:热爱自然,创造生活。
这是我读过最难读的一本书,正如徐迟所说,在繁忙的白昼他有时会将信将疑,觉得它并没有什么好处,直到黄昏,心情渐渐寂寞和恬静下来,才觉得”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动我衷肠",而到夜深万籁俱寂之时,就更为之神往了。梭罗是一棵树,超脱人世,却在瓦尔登湖的夕阳下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是观赏一切美丽景色的皇帝,我的权力是绝对的。
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阅读,没有人会勉强自己,只有合适的衣服才有用处。
所有不幸的根源,得来容易,摆脱却很难。他们要像人那样幸福的生活,就必须推翻一切东西,有许多不幸的灵魂即将被生活压垮。
人们在大的错误前提下工作,只有愚蠢的人才想要这种生活方式,他们活着的时候还不明白,临终之时也一定会明白。
由于愚蠢和错误,许多人都被人为的烦恼所困扰——整天进行无穷无尽的劳役。这个样子,生命再美丽,他们又怎么能享受到?手指因为过度辛劳而变得粗糙、颤抖,每天如此劳动,根本没有一丝空闲去改善自己。
关于车夫,比起他所运送的货物的赢利,他的命运无足轻重,他一辈子都在为乡村老爷驾车奔忙,他有何神圣可言?又怎会不朽?
比起我们的个人见解,公众的意见其实只是一个虚弱的独 裁者,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就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指明了他的最终归宿。
她们根本不关心自己的现实命运,好像浪费自己的生命和永恒的价值根本没有一点关系。
许多人过着看似宁静、实际上却是没有希望的生活,这是绝望的命运安排。不做没有希望的事,才是真正的智慧。
资历深、年纪大的不一定可以教育好年轻人,事实上也不可能。他们的确获得了很多经验,但是他们失去的更多。实际上,老人也并没有什么重要的知识可以传授给年轻人,他们的`生活大多很凄凉,充满了失败。他们没告诉我任何东西,或许根本没有能力告诉我这些。
从没有人去衡量人的真正力量,我们也不应该总是按照个人的经历来判断他的能力,个人所能一一尝试的事情并不多。无论你失败了多少次,不要烦恼,我的孩子,没有人可以要求你必须完成你还没有做完的事情。
我们大可以心安理得地相信比我们实际知道的更多东西。我们不应该对自己过分关心,这样才可以把这些关心真诚地给予其他人。我们天生就喜欢把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无限夸大,我们多谨慎啊!那些烦恼和忧愁实际上是什么?它们究竟是否值得我们费尽心思,或者说值得我们谨慎对待?
大多数的奢侈品,还有大多数所谓的生活舒适品,不仅不必要,还会严重阻碍人类的进步。从奢侈和舒适的角度来说,最有智慧的人的生活总是比穷人还要简朴。一些哲学家,他们表面上十分贫困,但是内心却十分充实。只有站在安贫乐道的立场上,一个人才能成为一名公正而有智慧的人生观察者。
现代到处都是哲学教授,却未见几个真正的哲学家。一个哲学家与一个哲学教授不同,他不仅要思想深刻,不仅要建立一个学派,还要热爱智慧并根据智慧的引导去过一种朴素、独立、大度和值得信赖的生活,要解决生命的问题,不仅要在理论中埋头,还要更多地从实践出发。大智者、大思想家的成功,常常不是帝王式的,也不是豪杰式的,而是大臣式的成功。
有一类人,他们表面上十分富有,却是最贫穷的一种。他们积聚了乱七八糟的东西,却不知道怎么使用、怎么摆脱,他们用金银给自己打造了一幅镣铐。
他们没有意识到,如果别人要来买你的篮子,你必须要让人觉得你的篮子是值得买的。我关心不是怎样让人来买,而是怎样才可以避免出售。人们所赞叹的所谓成功的生活,实际上只是一种生活的可能而已。我们为什么要夸耀一种生活,而贬低其他形式的生活呢?
国王和王后所有的衣服只穿一次,他们根本没有没有享受到穿合身衣服的快乐,只不过是个悬挂衣服的衣架,而我们的衣服每天都和我们融为一体,显示着穿衣人的个性,最后我们甚至不愿将其舍弃,就像不愿意舍弃自己的身体一样。
因为人们注重的并非是真正应该尊敬的东西,而只是那些受到人们尊崇的东西。我们熟悉的人很少,认识的衣服、鞋子和裤子却很多。要是没有衣服,人们的相对身份还可以保持吗?要是没有衣服,你能准确的告诉我,文明人中谁最高贵吗?
人的需要,不是一定要应付什么事业,而是要有作为。我们尽管穿着旧衣服,但还感觉像个新人,有了新的生机。依靠的只是内在的辛勤和扩展,因为衣服只是外在的保护和世俗的烦恼。
一个人应该穿的简单,他还应该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周密,防患于未然。
如果你很富有,那就要像枣树那样慷慨施予,但是如果没什么可给的,那么就像柏树一样,成为一个信仰独立的自由人吧。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简朴与安宁,不要充当穷人的先知,而是要勤奋、努力的成为世界上一个有价值的人。
做好事,同样需要足够的智慧。行善,不是泛爱。一个人要在世间谋生,如果生活方式简朴,头脑聪明,那么就不应该是一件难事。人们谋生并不一定需要流汗,如同原始民族的简朴生活追求。
我愿意世界上的所有人,生活方式越不同越好,但我更希望每个人都能谨慎、耐心地找到并坚持他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简单地采用父母或邻居给他的生活方式。
合作其实就是一起生活。
人们做了罪恶的事情,死后就难免留下骂名。
人们一年只要工作六个星期就可以保证全年的费用支出。打零工的人最自由,他一年只要勤奋工作三、四十天,就可以解决一年的生存问题。
(关于放牛)不是人放牛,简直是牛在放人,因为前者需要更大的自由。
他们不应该对人生仅仅采取一种游戏或研究的态度,而是应该自始至终真实地体验人生。
那里传授一切知识,训练一切技能,就是不传授和训练生活的艺术。(让他学化学,却不教他制作面包的技巧…)
最昂贵的的并不是学生最必需的,学费是收费项目中最重要的,但是他通过和如同代人中最有知识的人交往所获得的最有意义的教育,却是免费的。
学生们逃避了必需的任何劳动,但他们得到的却只是可耻的、无用的空闲,而本该借此获得的丰富经验,他们却完全没有学到。
今天上午,大雨滂沱,我静静地跟随梭罗走进了他的精神世界,整颗心完全沉迷于他的文字中,才真正地有点读懂他,所以这本书只适合在寂寞和恬静时阅读,《瓦尔登湖》应属于心灵之书,你可以完全沉浸其中,忘记周围的一切,同梭罗一起在大自然中思考生命和生活。现在我有点明白像陶渊明、托尔斯泰、海明威等,都和梭罗一样远离都市,过着一种简单纯朴和宁静的田园生活。只有生活简单,不为生活所累,不被那些无聊琐碎的事所牵拌,我们的生活不在无谓的匆忙中被琐碎的事损耗和浪费,让整个身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才会有时间有精力对人和世界进行深刻地思考。
梭罗,19世纪美国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哲学家,自然主义者,他崇尚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他热爱大自然,远离都市,隐居瓦尔登湖畔,过一种田园式的生活,他想通过自己的这次隐居生活实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他认为: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更多地时间腾出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若人生活简朴,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我一直认为人真正的幸福就是来自内心的宁静,这是物质生活无法给予的。只有内心宁静和平静,才能真正知道你的内心需要和追求,才能平和接受一切,面对一切,这也是我旅游途中领悟到,所以人一定要走进大自然,当你面对美丽的大自然风光,面对高山流水,面对天地之间的大美和草原的辽阔,当你站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这时你才能真正体会到的幸福,是物质生活无法带给你的那种幸福。这种幸福我也讲不清,只是每当我从西部归来,人虽回来,心却留在那里的感觉,我一直喜欢在路上的感觉,只有在路上,我才会真正地静心去思考,去感悟。也许经过这些年的行走,让我的心和梭罗所倡导理念更加接近,所以再去看他的书,忽然发现他写的正是我内心所追求的,所思考的,就认为这是一本好书,实际上一本书的好坏,应该因人而异,同读书人的心有关,你认为好的,并不是别人会喜欢,有些书正好写出我想说出的话和正思考的问题,我就很激动,然后就极力推荐这本书,说这本书是好书,但此书曾经是我无法看进去的书,书的好坏还同人的心境有关,不能一概而论说它的好坏,没有统一标准。放下此书,得到对看书的一点点看法,并不全是对《瓦尔登湖》感悟。
这是一场重返自然生活的实验,是一个重新认识生活和自己的旅程。
择一片湖泊,觅一处树林,自建原始木制房屋,捕鱼锄豆,听风踏雪。
身处闹市,你内心深处是否也有这样的呼唤?那是我们这一代人来自家长的呼唤,那是来自童年的记忆。
究竟什么才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呢?衣服提供了什么,房屋又提供了什么?只关心房子、村子、湖泊、动物,只感受这里的声音、色彩,这里的春,这里的冬。而这一切的花费,也许根本用不了在都市一年的租房花费。
作者在1846年做这个试验,让我们记起了我们人类的过去。那时,铁路才刚刚发明,电灯泡还没有电亮人类的夜晚。世界还是那么大,夜晚还是那么神秘,人类的活动大部分还是在那百十公里内。
而瓦尔登湖这片土地,在作者来到的百年前这里又还是处于人类蒙昧状态的社会。这样的一个土地,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更能带来返璞归真的震撼。
这样一本书,对现代人繁忙浮躁的生活,仿佛一剂心灵良药。对于我们这代人,是否真的是“待不下去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呢?是否我们也要有这么一片心灵的净土呢?
最后以陶渊明的一首《归去来兮辞》送给大家共勉。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目送读后感1
书的封面是大块大块深深浅浅的绿,这是大自然的颜色。时间在流逝,物是人非,只有足下的这片土地没有变。初见《目送》这本书,隐约中使我从内心中感到无限的亲切,回忆往事,感觉在某些方面与作者有着同样的过去与经历,作者在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
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正如书中所诉,曾经不相信“性格决定命运”,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色即是空”,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有点信了。曾经不相信无法实证的事情,现在也还没准备相信,但是,有些无关实证的感觉,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圆寂前最后的手书:“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引发读者无限深思。
通过全书的阅读与思考,我深刻感受到作者拥有一颗悲悯生活的心,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感同身受。最为珍贵的是,我学习到了作者龙应台的广阔视野和朴实的文笔。建筑在你的视野和你对生活汲取的养分上,这是一种平淡但充满魅力的美丽。书中的很多想法内容很多的你我都能书写出来,但是那样的角度和叙述方式却是我们不可及的。
有人说,少年时读过的书,奠定了我们少年的底色。如果沐浴过瓦尔登湖的晨光,奔跑过聂鲁达的黄昏。任凭世间万象映射心间,你仍旧能以梦为马,踏遍天际的绛紫与金黄。读完《目送》这本书,使我深深的沉迷其中,回味每一个是曾经历的画面。光阴似箭,昙花一下,稍纵即逝。
目送读后感2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个暑假我看了著名作家龙应台编著的散文集《目送》。它记录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单飞成长,朋友亲人的渐渐散去,兄弟姐妹们的各自生活。诠释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生活中的所忽略却又珍贵的点滴。似乎它在某一瞬间拨动了我心中的琴弦。一个14岁女孩对父母的感谢,令我深思……
原来,父母正在老去……
每次母亲、父亲用温柔的目光望着我远去的背影,我可能不以为然。但他们用最深沉的目送真挚地传达一份对渐行渐远的那个人的爱,是滚烫的泪,炽热的爱。《目送》通过时间的描写顺序,记录了华安从小到大的过程,作者一次又一次地目送,一次又一次去爱。然而,从粘着母亲,从熙攘的人群中迫切地去寻找妈妈踪影的小华安,似乎随着华安的逝去,而变得孤傲,“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我们知道,他变了。“我一直在等待,等待他消失前点的那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这个羽翼还未丰满的懵懂少年,厌倦了母亲温暖的怀抱,而去想飞出紧锁的鸟笼,他的内心世界,也许那样波涛深邃,但是年迈的妈妈,已进不了他的内心世界。
蓦然发现,在后面紧跟着的爸爸妈妈,也何尝不是如此呢?我去上学,爸爸妈妈在后面用同样的热忱与热情一直目送着我走上四楼的教室,还时不时念叨着:“放学早点回家!在学校学习要认真······”总是那么几句话,早已烦透了的你,一声不吭。而在身后的他们,声音不知不觉在岁月的蹉跎中逐渐沧桑了,而你,可能从未认真察觉吧。那次登上大舞台表演钢琴的我,总会知道,后面有无数的信心与支持,给我太多太多的鼓励。可能无知的当年的自己,无力察觉。一直目送你走上舞台,为你喝彩的他们,请你善待······
作者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她的落寞,与另一个背影有关。
课文中曾这样提到:“女儿,爸爸觉得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父亲的自责,似乎像一把锋利的刀扎在她的心上,有种隐隐约约的痛,淡淡的辛酸。但,这融入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是悔恨,也略带歉意。像苦味巧克力,浓稠的味道糊在心头。甚至比天高,比海阔。但目送父亲高大且强壮的背影,慢慢地矮小了。变得更加幼稚了------“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的裤腿,但你能做的,是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可他对你的爱仍在沸腾,在轮椅上风烛残年的老人,他也许累了,只能等待时光的安排,不能再目送“我”------消失在他的视线。而他这个样子所渴望的,是你对他深远的再次目送。只是意味着,谁和谁的缘分在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在这一头,目送着他,直到消失在你的视线,而回答却是:不必追。
我深刻地明白了,父亲和子女之间所蕴含的关系,其实有那么复杂,也那么简单。我们不应该总是嫌弃父母的啰嗦?而是尽可能地去了解他们对我们的心。而父母对于我们,也不应该总是一路相伴,应该努力大胆地放手一搏,让雏鹰尝试飞翔在蓝天的感觉,毕竟,要让我们独自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才会让我们有所成长,有所启发,有所感悟。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曲折的山路只能自己走,不管路途遥远,道路泥泞,都要勇敢地向前迈出。到达终点时,你会为自己的勇敢而骄傲!
或许这本书,在诉说着自己酸甜苦辣的人生,而我们,要用心体验······
目送读后感3
眼睛,它明亮又深邃,传达着人类的喜怒哀乐。每一双眼睛放在不同年龄的人身上都会展现出不同的样子,从新生儿眼里我们看到的是他对这个位未知世界的渴望;从学生的眼里我们看到的是满满的稚气;从刚成年要进入大好青春年华的人眼里我们看到的是对自由人生的热爱和胆怯;从经历了2/3个世纪的人眼里我们可以看到无尽的沧桑。
老人们因为平常受新闻的影响,总会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特别是在子女出远门的时候。也许你不会注意当你离开家的时候,背后有一个坚定的身影目送着你直到消失在他的视线,才会默默转身回去。也许你不会在意这一个微小的举动,但是或许当你看不到那个身影时,又会觉得少了什么。
暑假一般必做的事之一就是旅游,我当然也不例外,那天和爸爸妈妈收拾好行李坐上车,爸爸让我往后看,爷爷又站在那儿。其实我不是不知道,之前也有很多次,不管是外出还是回家,都会发现一个身影在那儿。这些担心也并不只体现在那双眼睛里,出发之前爷爷说看了天气预报,外面有雨,你们要多小心,从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里就可以体会到满满爱意。因为怕他们老人家在家里担心,所以出去玩的时候,爸爸特意嘱咐我要按时给他们打电话报平安,汇报行程。
每次大伯他们一家从南京回来,爷爷奶奶总会问,到哪儿了,到哪儿了?可以看得出他们内心的焦急,生怕在回来的路上出什么事儿,快要到的时候,就一直站在路口转圈圈,直到看到见远远的车灯在黑夜里闪烁,这才放下心来,转身走向厨房。
透过那双眼睛我感觉到了这份剪不断的.亲情。亲情是伟大的,它有足够的能力驱使一个人为自己的家人“牺牲”;在一个人漂泊无依的时候,它可以给予他动力……
亲人之间无需过多的言语,通过那一双双眼睛,看的懂的人自然会懂。
目送读后感4
带着释怀与生命的和解,龙应台笔触之下的《目送》以温柔纤细描写出亲人之间的亲密互动。当我亲临这篇文字海洋之中时,带给我的是当下的感动,亦或是渐行渐远的必经路程!
对于曾被余秋雨大师评价为一名真正的文化批判者和优秀文化建设者的龙应台来说,在她的笔尖之下,无不散落着深情动人,亦或是不可言喻的对待生命中刻骨铭心的爱与虔诚。龙应台一反批判犀利的笔调来描写诸多生活中的浓情细节。反映出其细腻的情感。读来亦有温馨有味,情意盎然之感。
我们的人生中会有诸多的目送。即亦若大到生死离别,骨肉分离,小到暂时一别,家门远行。正如《目送》中所现:“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在这本书中作者在上有长辈下有子女的亲情关系交织中经历了诸多的目送。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亦若我作为学生每天早晨父亲用自行车载着我去上学,当我向他说:“爸爸,我去上学了。不用想,迎着我背影的那便是两鬓早已花白的父亲灼热而又燃情的目光。”亦若是目送。又若是我参加夏令营时,母亲面对车子启动之时,迎着我背影的.,也便是母亲担忧的神情。亦若是目送!
在作者笔下不着痕迹的就写出了大视野大境界。在貌似不着边际的表述里安置了上下三代人的默默温情,没有着力的去描绘深情厚重的无私之情,只是把捡起日子里的点滴融入其中,你会在无意之间被貌不惊人平实无华的文字打动,会报以会心一笑,会黯然神伤,会被柔软的孝顺所温暖!
我的思绪还是会不绝如缕的,随同文字勾勒的情感所起伏。散散的文字,全然不是作者凶猛的杂文,文字所及。依然能抵达文化深处的基固,即便是些生活里的点滴和琐碎,你依然可以从另外的世界里清晰的对比出我们自己生活中的温情。在温情的文字里依然能真实地传递批判的力量。
目送读后感5
雨一直在下,我的思绪也随着雨丝漫天飞舞,在这样的时节,这样的雨天,好像最适合听着音乐读一本好书,于是我和着轻音乐在网上漫步,不经意间又一次看到了龙应台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最初映入我眼帘的时候我觉得它应该与女人无关!
但是当她的作品引领我细细品味时,我才知道她是一位来自台湾的女作家,她的文字像涓涓细流般,静静的流淌。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却能深入读者的心灵,她的文字平实却有着深深的寓意。似是和一位故交娓娓的讲述着自己的经历......今天我是第二次读《目送》了,确切的说是第一次认真的读,这是一篇读后让我有些酸楚和失落的文章,龙应台在文章里的每一种感觉都撕扯着我的心,让我感同身受。
《目送》 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
当我读到“ 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时,我的心有种难以言喻的痛楚!当读到“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我的心再一次被刺痛,“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一个人听音乐。”我们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对我们是如此的排斥与冷漠!
于是“我慢慢、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任谁看到这样的文字,都不免在心里发出一个共鸣的震颤,这让我想起现实中的自己,现在我们总在抱怨孩子粘人,总希望能让自己多一点自由的空间,少一点孩子的纠缠,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想要跟她们亲近都将成为一种奢望了。
在这场灾难降临之后,所有的南方上等人都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困难,每个人都在生活面前妥协着、逃避着。在这些人当中,有几个人是不同的,一个是白瑞德,他被上流社会抛弃却游刃有余地解决面对的所有问题。他好像一个神,轻松地逃脱在艰难生活之外。所以,我们就容易地被另两人人感动—斯加丽和媚兰。在面对生活困难和其他一些更棘手的问题时,她们所表现出的勇敢是那么真实,尽管她们的勇敢有些不同。
斯佳丽,爱伦疼爱的活泼可爱的长女,杰拉尔德货真价实的女儿,嬷嬷会振作精神去帮助的心肝宝贝,媚兰一生都盲目信任的视为亲姐妹的嫂子,包括艾希礼在内的县内大多数小伙子爱慕的对象,白瑞德深爱的那个生气时会摔花瓶、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美丽且精明的女人……从一开始我们就可以认为她并不是一个上等女人,她从未真正热爱过那个南方上等人为之骄傲的社会公制,也从未真心去遵循那与自己格格不入的道德规范。
如果说社会公制和道德规范也是一种信仰,那么,我们就可以想象斯佳丽的内心深处从未承认过这一信仰。所以,当她怀着震惊的心情眼见旧文明崩溃而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时,她采取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她只从实际出发看问题而不用什么道德来掩饰,她是个不怕事的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她可以置亲友的议论于不顾,忍着极端的厌恶接近那些北方佬!在她看清楚旧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时,她鼓起勇气面对了,这要比艾布礼逃离现实,保存名节可取得多,所以斯佳丽是勇敢的。
而媚兰,她是一个极少的真正的上等人。她的生命中只有仁慈和爱,从未见识恶人恶事,也很难相信它们的存在,所以她从未怀疑过斯佳丽和艾希礼之间的感情。她因为斯佳丽在战时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而终生盲目地守护着她。媚兰从小生活在深闺之中,说话慢声细语,从不发脾气,可是她却是斯佳丽多年来一直依靠的力量,即使是斯佳丽失去了媚兰这样一个柔弱文雅而仁慈善良的人陪伴后也是无法生活的。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媚兰宁静的血液中同样蕴藏着勇敢的旗帜和号角,这是不同于斯佳丽不怕天不怕地的另一种勇敢,不轻易显露却无时无刻不存在着。我们可以看到,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她手持利剑,第一时间赶到斯佳丽的身边为她厮杀;
省下自己的粮食帮助士兵;
为敌人清理坟墓;不惜与朋友决裂来庇护斯佳丽……这些绝不是可以轻松做到的。如果没恶非凡的勇气,她不可能以病躯去支援斯佳丽,不可能宽恕那些北方佬,不可能一生坚持南方联盟主义。媚兰是勇敢的,对于自己所爱的,不管人或事物,都会不惜一切去庇护,这样的勇气,同样值得称道。
斯佳丽和媚兰同样出身名门,一样地背负着最惨痛的战争的创伤,并且同样的勇敢,只是她们的勇敢在形式上是不同的,从方式和目的上看甚至存在着矛盾,但这并不妨碍她们成为令人尊敬的勇敢之人。我觉得她们的勇敢在形式上的不同,恰恰反映出一个文明破灭后人们持有的两种态度之间的摩擦,彻底的保守和果断的进取之间的碰撞。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一个人如果能够恭谨有礼,对别人毕恭毕敬但又符合礼仪,那么他就远离耻辱了。“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意思是说,如果他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依靠的都是可亲可信的人,那么这个人的为人行事也就很可靠了。
在这里,“信”也没有被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核心,而是说讲信用一定要符合道义。社会中不断地出现的种种挑战,一个人光有单一的内心道德还是不够的,一定要有一个完善的道理体系。
我们知道,关于历史,有一个词语叫做“信史”,其记载真实可靠的历史。这个词内涵很重,因为历史上有很多史官,要用他们的生命来维护历史的真实,让历史的真相得以流传下来。这是中国历史上可贵的传统。
曾经,北魏的司徒崔浩和中书侍郎高允两个人奉命撰写北魏的国史,叫做《国书》。《国书》写好以后,就被鑽刻在首都平城南郊十字路口的石碑上。很多鲜卑贵族看了国史之后,非常不满,就跟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焘进谗言,拓跋焘盛怒之下就下令逮捕了司徒崔浩,接下来就要逮捕中书侍郎高允。拓跋焘就召见高允,问:“《国书》果真都是崔浩一个人写的吗?”这个时候,高允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他这样回答的:“《太祖纪》由前著作郎邓渊撰写,《先帝纪》个《今纪》是我和崔浩两人共同撰写的。不过,崔浩兼职很多,至于具体的著述工作,我写得要比崔浩多的多。”拓跋焘一听,大怒,说“敢情你写的比崔浩还多,你的罪行比崔浩还大,怎么可能让你活!”高允不慌不忙,回答说:“我的罪过确实非常大,应该灭族,但我不敢说虚妄的话来骗您。拓跋焘回过头说:“这就是正直啊!这在人情上很难做到,而高允却能做得到!马上就要死了,却不改变他说的话,这就是诚实啊,作为臣子,不欺骗皇帝,这就是忠贞啊。应该赦免他的罪过,要褒扬他。”于是,皇帝赦免了高允。
就是这样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却一步又一步走向悲哀,一次又一次支离破碎。
《活着》中写道一句大概意思是:干尽坏事的人虽然令人瞧不起,但命都长。对,福贵就这么一个人。
他以为凭借赌钱就能发家,可惜败完了家产不说还赔上了祖宅,祖宅没了家自然就散了,可命运多善待他,家珍为她生了凤霞,眼看着好日子就要过上了可突如其来的却硬生生的拆散了他们,就这样从幸福到了活着,从活着又到了幸存。
福贵被抓去当了兵,连母亲的最后一面也没看见,欣慰的是家珍生了儿子,可儿子害怕他,因为没见过爸爸。这是怎样的时代?或许福贵没想过,家珍也没想过,凤霞也没想过,可怕的不是错误,可怕的是犯了错误还被带上了正义的帽子,可追随者们不看人心只看帽子,容不得你去想,更容不得最底层人民的反抗。
生存与幸存就像硬币的正反面,可惜死去的人连硬币都见不到,更何谈幸福。而福贵命长就这么一直生存、幸存、生存、幸存………或许活着就是他的幸福。
他知道自己的错误便重新做人,他知道家珍的病重便不让她下地干活,他知道儿子是好心献血死的就没有杀死春生,与春生的最后一次见面告诫他千万要活下去,要活下去,他知道女儿有人家要便高兴地合不住嘴,他知道自己的亲人们一一离去却仍旧坚强的活着,哪怕是一辈子跟老黄牛相依为命也还是活着。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感悟】推荐阅读:
寒假读物《瓦尔登湖》读后感心得感悟体会12-08
瓦尔登湖的读书笔记09-10
瓦尔登湖读后心得600字11-19
瓦尔登湖名著读后有感10-10
梭罗的《瓦尔登湖》名言警句07-04
五年级《瓦尔登湖》读后感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