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调研报告(共11篇)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遗存最丰富、最具民族品格的艺术形式之一,戏曲集中华文化之大成,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融表演、演唱、歌舞为一体,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元素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在世界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是戏曲大国,一代又一代人从戏曲艺术中汲取营养,戏曲有过的辉煌让人难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戏曲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丰富了民族文化的艺术宝库。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外来文化艺术的冲击,我国的戏曲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许多剧种正在逐步消失。一些地方剧种,尤其是小剧种、稀有剧种濒临消亡或已经消亡的现象,则更是引起广泛关注。当今时代,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使戏曲这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再次熠熠生辉?
一、当代中国戏曲发展现状及原因
(一)戏曲艺术票房急剧下降,戏曲剧团经营困难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戏曲艺术产品不可避免的存在其商品属性,戏曲事业作为文化艺术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票房情况最直接地表现出戏曲事业发展的繁荣程度。但在这些年,戏曲演出出现萎缩、票房不景气,几十年前剧场观众趋之若鹜、场场爆满的场面早已不复存在,甚至出现过演出现场的在场观众还不及戏曲演职人员多的尴尬局面。这种形势在全国都普遍存在,随之带来的是戏曲演出剧团经济状况日益拮据。这不仅影响到演职人员的收入情况,挫伤了他们继续投身从事艺术精品的生产,而且制约了剧目的创新与编排。经济上的困境,使不少剧团面临倒闭。推动戏曲发展的载体受到打击,要想戏曲继续发展壮大,困难可想而知。
戏曲演出市场的不景气,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从根本上说,观众的审美要求与戏曲舞台现状的矛盾是票房下降的症结所在。
1、戏曲剧目娱乐化功能日益削弱,雅俗文野产生冲突
从中国戏曲发展历史看,古代的歌舞、说唱艺术和滑稽表演是戏曲的直接源流,古人对戏剧的解释为:“戏者,戏也。”前一个“戏”是指戏剧,后者的“戏”则指游戏、娱乐。他们把戏剧看作一种游戏而存在。在农,村地区,大多是把戏曲演出与节日娱乐统一起来,人们观赏戏曲,往往是抱着休闲娱乐的心态去找乐子。一直以来,戏曲都是包容俚俗、浅显易懂、讲求娱乐性,照顾大多数观众审美需求,不放弃文化水平较低观众的欣赏要求,使之看
得有兴味。但现在剧目的娱乐性不断减弱,更多地承载了政治宣传与道德教化;现在戏曲会演、各项评奖、还有专家、领导的讲话和文章中,都有意无意推崇近乎雅化的作品,而对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的通俗戏曲则不甚关注。戏曲的娱乐属性被淡化掉,那么又有谁愿意买票去支持戏曲演出呢?
2、戏曲脱离人们的审美需求,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变化
戏曲创作的最初来源是源于民间,深深扎根于乡间土壤的。戏曲的题材,是需要民间艺术的不断滋养。现在的戏曲人物性格复杂,思想内容深奥、晦涩难懂,剧情上脱离群众感兴趣的人和事,语言上失去质朴、自然、通俗的特色,这是很难被人们所接受的。他们更喜欢故事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大悲大喜的传统剧和反映农村现实和农民疾苦、内容新颖、贴近生活的现代戏。另一方面,人们的审美需求还体现在戏曲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上更加灵活,突破“程式化”的束缚,这些都对戏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关注戏曲的观众基础不雄厚,从事戏曲艺术的人才逐渐出现断层
如今戏曲遭遇到现代社会多元的娱乐文化挑战。在城市,很多人没有欣赏戏曲的习惯,而在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没人学戏,即使存在观众人们也很少找到看戏的渠道。另外,比起现在一些影视、艺术学校报名的火爆,地方戏曲之类的传统文化精粹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在职演员又存在老龄化问题,专业戏曲人才青黄不接,是摆在戏曲发展道路上一个严峻的挑战。
出现这种局面,一个原因就是戏剧团本身状况不佳,很多演员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把握,他们要么转行,要么消极对待自己的事业,这反过来又不利于剧团发展,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当代戏曲教育的体系还不完善,制约了对青年一代的培养。
二、对当代中国戏曲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戏曲的发展离不开观众,以广大农村观众为重心,推动戏曲文化的传播
戏曲艺术是一种直接面对观众进行当场演出的特定综合艺术,如果失去了观众,就失落了戏曲艺术存在的价值与根基。我国戏曲艺术在农村历来就有深厚的基础,戏曲表演往往与传统节日、集市贸易、宗教信仰等活动联系在一起,剧团演出也呈饱和的态势,怎么演怎么有观众,演出收入状况良好,戏曲演出呈现出一派繁盛景象。可是现在许多剧目演出将目标转向城市,且每场都是大手笔,豪华化的戏曲制作越来越强调篇幅的巨大,人物的众多、场面的恢弘、情景的逼真等。演出门票价格更是水涨船高,这不但没有吸引更多观众去关注戏曲,而是将它们拒之门外。因此戏曲工作者需要注意挖掘农村这片广阔的发展市场,以此为重心,将更多演出资源投入到农村中去,只有满足最广泛的观众需要,才能更有利于戏曲艺
术与观众形成水乳交融的良好关系,进而推动戏曲艺术的加速度发展。
(二)戏曲内容上要贴近生活,突出娱乐性,长于情而疏于理
现在某些剧种发展状况不佳,它们往往一味地埋怨观众不是其“知音”,一味地与观众对立。其实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些戏曲的题材内容脱离了观众的生活。所以戏曲的编创队伍要十分注重在戏曲内容上的改革,一方面要接触时代,深入生活,努力掌握时代脉搏;另一方面在人物刻画、情节结构、戏剧冲突方面追求真实性,充分反映现实。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戏曲的内容要长于情而疏于理。这并不是说我们完全忽略戏曲的认识、教育作用,只是中国传统戏曲并不特别强调那种给人以深刻的哲理性思索,只要我们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与生活常识就能津津有味地欣赏。因此我们要在戏曲的表现形式上突出其娱乐性,以求得欣赏的愉悦。在这一点上,我们在戏曲的发展上可以多做横向借鉴,借鉴姐妹艺术,诸如电影、话剧、歌舞等的艺术技巧,这样在保持戏曲本身风格特色统一的基础上,吸纳一些变化,相信也会给戏曲发展带来许多新的动力。
(三)国家加大对戏曲的扶持力度,采用灵活多样的戏曲教育模式
针对目前戏曲剧团存在的困难,国家给予的扶持政策应包括三方面:一是制定有关政策,及时提高戏曲编创与演职队伍的工资福利待遇,使他们能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戏曲创新与发 展的工作中去;二是改变剧团的经营市场方向,向农村地区倾斜;三是制定措施,为戏曲艺术继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各剧种在竞争中推陈出新、百花齐放。
现今从事戏曲艺术的人才缺口严重,而戏曲教育又是戏曲艺术传承、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如今戏曲教育的主要渠道是通过戏校和艺术学校来承担的,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掌握扎实的戏曲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艺术思维。但其不足之处也是明显的,我们往往忽视了传统戏曲教育模式——科班,而这,正能弥补学校教育德缺陷。科班采取学习戏曲艺术和演出实践相结合的传授方式,很多科班都聘请舞台经验丰富的戏曲从业人员或著名演员进行教学,他们往往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和近乎残酷的训练手段,另外科班学院需要大量的实践演出,这一切方法使他们的技艺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我们提倡现在的戏曲教育需要结合上述传统的科班教育和现代的学校教育。从小接受科班的历练,适龄后进入专业的戏曲学校深造,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戏曲人才,为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新鲜血液。
三、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承
(一)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继承传统
传统戏曲虚拟的、程式化的、载歌载舞的演剧方法,决定了它必然要比话剧演出更为看重表现手段本身的形式美感。如此,戏曲演员才格外重视表演技艺的锤炼,从而使得传统戏
曲终于发展成今天这样成熟的艺术形态。以现代戏剧的观点看,传统戏曲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缺陷:其表达的情感内容基本局限于类型化人物在现实性戏剧情境中产生的日常的喜怒哀乐。这种情感表达虽然随着形式技巧的日臻完美纯熟而愈加淋漓酣畅或细致入微,但却常常失之于浅显和狭窄,很少见到对人物表浅意识之下的深层情感活动和原始生命动机的挖掘。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中国儒学的实用理性精神作为其文化底蕴的长期深刻的影 响,毫无疑问是最根本的原因。也是由于同样的原因,传统戏曲中那些寓于情感之中的“理”或者说创作者的态度,通常也是仅对人物具体行为做的囿于道德伦理层面的价值评判,而难以做出现代戏剧演出艺术所需要的、超越人物个性和现实情境的、具有理性思辨意义和人类普遍性的诗情哲理的概括表达。
因此,中国戏曲艺术的新创作、新演出,需要在深入体会传统戏曲艺术特征的基础上面对两个带根本性的问题:
一是避免简单化地理解戏曲程式的价值意义并以此画地为牢,真正深刻领悟其演剧观念中蕴涵着的美学原则,并在创作实践中尽力体现。
二是设法超越仅表达“类型化人物在现实性戏剧情境中产生的日常的喜怒哀乐”和“仅对人物具体行为做的囿于道德伦理层面的价值评判”的局限,为传统戏曲的美学原则适当注入现代理性精神。
对这两个问题的实践性解决的根本目的,是期望通达中国戏曲艺术更为内在也更为本质性的文化精神,既更高层次上追求“神形兼备”“意境交融”“情理统一”的诗化舞台意象。中国戏曲艺术是一种诗意化的演剧艺术,其写意性舞台所创造的是非生活常态的“诗”。
(二)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实现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戏曲也一样。每一个剧种的形成都是在借鉴和吸取其他艺术样式精华的基础上,再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时代的要求所创造出来的新的东西,仅仅依靠纯粹的传承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在于创新和发展。
1.通过重新阐释,赋予古典剧作和传统剧目以新的生命
中国戏曲有大量的古典剧作和传统剧目,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进行新的创造的坚实基础。但是因为古典剧作和传统剧目产生于古代,必然具有那个时代的特点和局限,特别是在思想观念方面,会有很多与今天的时代精神不合。在戏曲产生以后的长期历史发展中,也形成了不断改编前人作品的传统,新中国建立后我们更自觉地进行“推陈出新”。但是有些剧目改编的难度很大,比如《赵氏孤儿》就是一部不易改编的作品。
《赵氏孤儿》描写春秋时期晋国程婴等人牺牲自己救出了赵家的孤儿并向屠岸贾复仇的故
事。作品表现一群古代的英雄义士为了伸张正义,或者杀身成仁,或者忍辱含垢,或者赴汤蹈火,舍己救人,体现了主人公不屈的意志和自我牺牲精神,有强烈的悲剧色彩,王国维说它“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宋元戏曲史》)。然而这个戏的思想观念与今天的观众也有相抵触处。一是用自己的孩子的生命去替换赵氏孤儿的生命的行为是否值得肯定;二是这种血腥的复仇是否有意义。因此近年也有“颠覆性”的改编,写赵氏孤儿知道真相之后,认为这与他没什么关系,当然这种改编也受到质疑,因为它蔑视传统的价值观,消解了原著的崇高。
豫剧《程婴救孤》对《赵氏孤儿》的改编却得到了普遍的赞扬。其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既保留了原著的精神,又对它的主题作了新的阐释。由原著的强调忠奸斗争、家族仇恨改变为强调正义与邪恶、善良与残暴的斗争,特别是改编本充分地揭示了主人公痛苦的心灵。演员李树建的精彩表演和唱腔把人物的内心委屈与痛楚表现得淋漓尽致,有强烈的感染力量。一篇评论说:“改编者似乎重在调动观众情绪不是‘仇’意,而是‘痛’意。”我认为很有见地。古人的轻生死,重然诺,重信义,是令人钦佩的,但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这需要揭示。《程婴救孤》的创作者努力寻找与当代观众思想情感的共鸣点,演员的唱念也像是对观众倾诉,使观众能理解人物的行为和思想,能为之感动,这便赋予了古典作品和传统剧目以新的生命。
2.吸收其他民族民间文化的营养,丰富戏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中国戏曲的各个剧种在发展中总是不断进行新的综合,吸收新的生活素材和姊妹艺术以丰富自己。但吸收什么,怎样吸收,是一种复杂的选择和创造过程。吸收得不合适,或没有与原来的东西很好地融合,对剧种的发展就没有什么意义,也不会被观众所接受。因此,湖北荆门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花鼓戏《十二月等郎》以及甘肃省陇剧院创作演出的陇剧《官鹅情歌》的经验特别值得重视。
花鼓戏是一种与当地语音紧密结合、唱腔表演又比较自由的剧种。看花鼓戏《十二月等郎》,我们感到,它似乎更自由了(如有许多无伴奏吟唱),但韵律性却更强了,特别是创作者赋予了演唱和表演形式以更多的情感内涵,就使它具有更多的美学意味。
它的这种艺术魅力是怎样取得的?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编剧、导演和音乐、舞美等创作人员认真深入生活,能深刻理解群众的喜怒哀乐。编剧盛和煜和导演张曼君前些年曾为荆门创作过花鼓戏《闹龙舟》,这对创作《十二月等郎》是重要的艺术积累。他们对荆门的群众生活有较深的了解,这次又下功夫观察体验群众生活的新的变化,他们的许多创作灵感是在田边地头与群众的交流中产生的。
说唱音乐在今日之社会越来越流行, 而“弹、打、唱”则成为其主要的形式。这主要体现在北方各类的鼓戏以及南方的弹词等各式各样的戏曲中。就极为著名的梆子而言, 它最初的形式也是“弹、打、唱”。“弹、打、唱”形式的弦索腔也就是我们说的清唱形的北方戏曲。而这种形式的北方戏曲大多数是在元代及其以后的散曲和杂剧的基础之上发 展而来的。
(一) 柳子戏中的“弹”
柳子戏中的文场一共有三个人, 这三个人有不同的分工, 他们分别演奏小三弦、笙、笛, 这三种乐器合称为“三大件”。之所以把弦会定位小三弦, 是相对于大三弦而言的, 虽然他们从宏观来看都属于弦类, 但是有个由其自己的特色, 形状不尽相同, 演奏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每种乐器发出来的声音也不尽相同, 而且伴奏的乐器也不尽相同, 其中小三弦相对来说略胜一筹, 更具有强烈的表现力。
(二) 柳子戏中的“打”
柳子戏中的武场主要有四个人, 这四个人也有不同的分工, 他们分别演奏鼓、大锣、小锣、手镲。这四种乐器各有其独具的特色, 有着其不能被其他乐器所超越的表演效果。除了这四种主要的乐器之外, 还包括“四大扇”以及“尖子号”。这些打击乐器在合奏时可以形成十分宏伟壮观的场面, 有十分鲜明的色调, 这与其他的戏曲种类是有明显的区分的。就目前的发展来看, 各个戏曲剧种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所以柳子戏也与其他的戏曲剧种加强了联系, 在其他的戏曲剧种中借鉴了一些自身缺乏的元素。
(三) 柳子戏中的“唱”
柳子戏的唱腔以俗曲和柳子调为主, 曲子与小令是由长短句为主要结构组成的曲牌, 其曲牌主要来源于明清时期的曲子与小令。在明朝中期以后, 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俗曲逐渐兴盛起来, 许多艺人开始演唱这些俗曲, 使这些俗曲更加的为广大人们所熟知。元朝是我国戏曲发展的顶峰时期, 元曲与唐诗宋词并列排列, 可见一斑。所以, 在明清时期许多的戏曲的曲牌都直接采用元朝的曲牌, 只是把其形式以及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一些创新和发展, 它具有十分优秀的传统和丰厚的乡间文化, 使柳子戏的唱腔变得更加的五彩缤纷。
二、“拉、打、唱”
胡琴是琴类的一种, 因为来源于北方少数民族, 而中原汉人称北方少数民族为“胡”, 所以从北方传过来的胡琴, 因此而得名。在唐宋年间就有史料记载了胡琴, 这在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这一重要著作中提及到, 到了元代文献称其为胡琴, 这时胡琴才渐渐地被广泛的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明清时期, 梆子腔发展的十分迅速, 因而胡琴的传播范围更加的扩大, 在当时各种戏曲剧种中基本上都使用了胡琴。这主要在于胡琴能够更好地表达汉语的美感, 增强表达效果, 丰富戏曲声腔的内容以及独特的品质。
(一) 梆子戏的“拉”
梆子腔, 戏曲四大声腔之一, 因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梆子腔的主要演奏乐器是板胡, 它为戏曲音乐的发展开辟出一条更宽阔的道路。大多数人认为没有胡琴就没有梆子戏, 这可以显而易见的看出胡琴对梆子戏的重要性, 胡琴不仅仅在梆子戏中十分的重要, 在其他的各个戏曲剧种中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京剧中, 它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胡琴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形状, 虽然形状不尽相同, 但是发挥的作用却不言而喻。
(二) 梆子戏的“打”
我国各个戏曲剧种都包含有打击乐, 而这种打击乐则以一首乐曲为基础, 运用各种节拍形式, 将这首乐曲作种种不同的变奏发展, 不同地区的打击乐使用的乐器都不尽相同。就河北梆子而言, 由于河北地区与北京距离的十分的接近, 所以在它的演奏中较多的借用京剧中的乐器, 例如皮锣等, 为了适应各种变化和需要, 在演奏时要灵活的使用不同的乐器, 并且使这些乐器互相配合的默契, 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 梆子戏的“唱”
一、中国传统戏曲的结构
传统戏曲剧本一般都兼用韵文和散文,分连台本戏、本戏和折子戏。现代戏曲分“幕”和“場”。连台本戏有两种,一种始于清道光年间北京的京剧。清杨懋建《梦华琐簿》:“大轴子皆全本新戏,分日连演,旬日乃毕。”;一种始于清末上海的京剧,逐步影响到其它地方戏曲剧种。它受资本主义商业的影响甚深,多演神怪武侠故事,并以机关布景为招徕手段,如《狸猫换太子》、《封神榜》等。全剧往往有几十本,每本都是自成起讫的一出大戏,每次只演一本。不久前,在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中,北京京剧院演出的《宰相刘罗锅》就是京剧连台本戏,已上演第一本和第二本,大受欢迎。
本戏,是一次演完的长剧,如《赵氏孤儿》。折子戏,是本戏中可单独上演的单出戏,如《借东风》就是本戏《群英会》中的一折。
二、传统戏曲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扎根于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土壤上的传统戏曲才是我们真正的文化之根。经典的传统戏曲文化,是中华文化在漫长的时间过程中,经过历史的筛选而沉淀下来的精髓,是修身正道、昭彰未来的文本。这些优美至极,充满诗画意境的戏词,有着永恒的文学价值,是民族文化宝库里永不凋谢的艺术奇葩,更是我们中华民族非常值得珍惜的宝藏。它承载着光辉灿烂、延续不绝的中华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纽带,更是艺术精神赖以存在的根本。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戏曲如一枚磁石,凝聚着民族的魂魄。戏曲又像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一直孕育着,却从未停比过演变和成长。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史的后期,戏曲活动更加成为了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构成方式,戏曲集中代表了平凡的民俗文化和高雅的士大夫文化,因此也成为社会大众最为倾心与瞩目的艺术样式。如果说,在中国有哪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体现了最为广泛的群众文化和审美风格,成为从宫廷到市井,从城市到乡村一致爱好的对象,那就是戏曲。由于戏曲每个部分都充满了中国文化的因子,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了解戏曲。
三、传统戏曲中蕴含的影响力
自从戏曲诞生后,便对中国社会人类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范围的覆盖。从空间上来看,经过孕育演变而形成的大量地方剧种,对整个人类的集中居住地区形成了全方位的影响并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越剧、黄梅戏、川剧等,少数民族地区有自剧、傣剧、侗剧等,戏曲充斥在中国大地上,凡是有人类居住的地方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戏曲,这在世界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从时间上来看,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不管是戏台还是茶馆,街边和舞台锣鼓喧喧终日不绝的演出,这体现出了民俗文化生活的主要景观。
从介入深度上来看,戏曲文化几乎是包罗万象,不论是民间节日庆典、拜神请愿,还是婚丧嫁娶、联络感情都被戏曲所垄断,人们周边的文化空间,戏曲无处不在,当仁不让的演变一切民俗艺术载体,更成为世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戏曲题材的创作内容,从上古的神话传说到全部历史故事,一自延伸到当今的现代生活,积累起来的数万个剧目,对于中国传统题材有了全方而立体覆盖,然而不同的剧种和演绎群体,所拥有的各具特色的曲调和表演方式,形成了审美角度和多重风格的覆盖,也形成对小同流行区域的覆盖。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出的正统意识逐步转化为民俗民风,进而演变为传统的文化生活。戏曲作为其中最重要的载体和桥梁,沟通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对于民间的影响也日趋深入,成为传统文化传播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它礼乐合一的表达形式,进入并且占据着全社会人类的精神空间,很多人在孩童时期就在其中沽染着中国文化的传统精髓,如鲁迅小说《社戏》里所描写的生活情景那样。古代的劳苦大众,特别是没有条件念书的升斗小民,他们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观念很多从看戏中汲取,同时他们的娱乐也和戏曲演出密切相关。
四、传统戏曲中抒发出的美学观念
古代哲学和美学观念,以及表现手法构筑了戏曲的艺术基石,通过对客观对象求真"求美的艺术追求,使之成为戏曲所要表达的精神诉求。
戏曲的表现技巧主要在于节拍、舞蹈、模拟动作等方式的结合,充分调动了身体各个方面对于我们所理解的世界,并展示出来。与戏曲中的诗歌、音乐一致,表演者的动作也是高度程式化、舞蹈化的。在“以歌舞表演故事”的传统戏曲中,舞蹈和音乐的功能与地位相似。首先,戏曲中的舞蹈要服从于戏曲“表演故事”的需要,舞蹈在戏曲中以自身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诗歌、音乐一起共同“表演故事”。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符号,动作的程式化既是戏曲艺术民时期以来的积累,也是形体语言在“三尺舞台”上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就像经过符号化的语言文字得以成为交流的工具一样,动作如果不尽可能地程式化也绝无可能承担传统戏曲中如此高密度的信息传递。戏曲中的舞蹈与动作的程式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舞蹈有着自己的表现方式,它与音乐、诗各自自己的领域内既紧密结合又最人程度地发挥各自的作瓜《礼记》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同时他们也认识到“歌之为言也,民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民言之;民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古人对诗乐舞的审关认知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有助于我们认识戏曲中舞蹈的地位和重要性。
准备阶段:讨论调查的问题
实施阶段: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分头展开工作,各尽其责
总结阶段:资料整合,整理数据,进行分析
基本思路与方法:
调查形式:网上相关资料查询
我们小组共有六名成员,采用网上查询的形式,并采用讨论等方式对获取的资料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
课题研究意义:
1.使当代大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
2.使当代大学心怀一种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3.使当代大学生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4.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更好的继承下去。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依托也正发生着许多转变。从外国的品牌,外国的流行语到外国的生活方式等都成为人们争相效仿的对象,然而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是否已经淡忘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呢?这样下去,中国的传统文化将被至于何地,中国的传统文化会不会就此而衰落呢?面对这样的事实,人们到底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持何种态度呢?
就此问题,我们就当今“大学生做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的调查与研究。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熟悉度一般,一些常识性问题仍不清楚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承传更新的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道德意识、民情习俗、思维特性及价值观念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各种传统技艺则是其中的朵朵奇葩。在一次针对性调查中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仅有11%的人对传统文化非常的喜爱,其中大部分同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觉只是一般,然而还有13%的人讨厌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应该全盘摒弃。
当查询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时,有20%的人认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会继续发扬光大;50%的人持中间态度,认为对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其中占比例较大的一部分人对此问题持无所谓的态度,表示不关心这方面的内容;其中坚决否定传统文化内容的人数占了7%。总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各持有不同的观点。
2.如何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方式多样,但以重拾古人过节传统和加大宣传居多
首先,我们调查了采取什么方式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并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对开展有关活动重拾古人过节传统及利用报纸,电视,网络,杂志等加大宣传认同度最高,大学生也很认可各种商业促销活动,认为这种方式也是加大宣传的一种好方法。当然,当代大学生对一些观点也并非盲目认同,他们做出的选择是他们理性思考的结果。例如,当问及他们对韩国端午节申遗有什么感觉时,其中大部分人都对此非常的反感,认为韩国不尊重别国的文化,抄袭别人的传统。从中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至少在对传统发展方面,是有着自己的理性思考的。
3.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行为倾向:不排斥传统,也不拒绝现代
行为倾向并非行为本身,它是一种行为意图,是建立在认知和情感基础上的行动准备状态。因此,对传统文化的行为倾向的调查,更能体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发现,参加中国的传统节日仍然是大学生的主要选择,中秋节、清明节和端午节是包括青年人在内的炎黄子孙挥之不去的节日情结;而圣诞节等西方较为流行的节日位居第二。阅读方面,大学生更青睐“走遍美国”和“日本漫画选集”两本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阅读趣味,功利性阅读、读图时代等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如果结合前面提到的阅读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问题,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方面要大力提倡和引导青少年阅读经典、阅读承载传统文化的书刊,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改革,用当代青少年更易接受、更愿接受的形式去表现传统文化内容,板着面孔说教只能让青少年越来越疏离传统文化,一味迎合青少年的趣味无疑又滑向了另一个极端。
4.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及评价:途径多,但效果不一
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中,“继承”排在第一位,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再加上学习压力较大,使得课外阅读对获得知识包括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不多。还有一些就是通过各种媒介比如电视等,在“影视节目”方面,随着“百家讲坛”、“东方讲坛”、“文化中国”等精品电视栏目和一大批历史题材剧目的出现,并以其形象生动、直观亲切的形式,成为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第二位渠道。另外,“课堂学习”的选择率也比较高。从大学生对这些途径的有效性评价来看,课外阅读、课堂学习和影视节目分列前三位。需要说明的是,大学生对电脑网络的有效性评价并不低,但实际上只有为数不多的的大学生通过该途径接触传统文化。如何充分发挥网络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互动性强、普及率高等优势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调研总结:
这次我们的课题是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调查,在这次课题活动中,我们小组六人分工明确,团结合作,在互联网上进行相关调查与研究,并对查询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调查,让我们对“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现状”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在查找相关资料与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体会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她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以及其他国家的人们,并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了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这次调查的成果是我们小组一起努力的成果,从统计的数据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一,对待的态度也有些许差别,但是大家都有一个统一的态度,就是对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应用。中国上下五千年璀璨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灿烂夺目,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继承传统并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创新,为实现亿万中华儿女共同的“中国梦”而不懈坚持与奋斗。
参考资料:
《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
与孟母教子相比,孔母虽然少了些经典的范例,但是作为一个年轻守寡的女人,能够择良定居、亲临授教、外傅佳堂,成就了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一代圣人的身后,我们依然可以说,是因为站着一位伟大的母亲。
2、孟母三迁
《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
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
为了让孟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选择良好的环境,孟母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
3、徐母大义
三国时期,曹操为纳徐庶为己用,故挟持徐母写信将其召回,徐母不允,大骂曹操奸恶;拿起砚台,砸向曹操,曹操激怒,欲杀徐母,被谋士程昱劝止,他们用计假冒徐母字迹,写信将孝子徐庶骗回。
评估表共发放29份,其中28份为有效问卷,一份废卷。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态度,28人中6人选择了A选项占21%,21人选择了B选项占75%,1人选择了C选项占4%,而在选择有兴趣,积极学习的6个同学中有1个同学却表示不愿意在课后继续深造学习。从这里可以看出绝大多数(75%)的学生对于这门课态度一般,兴趣不高,只有少数人(21%)对于这门课态度积极、兴趣高昂。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课对于学生的兴趣不大,希望老师挑同学们感兴趣的部分多讲一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28人中仅有2人选择了A项很了解(7.14%),还有2人选择了C项不了解,大部分的同学选择了B项知道一点,而在知道一点的同学里面又有四人(16.67%)不愿意去发扬传承即将失传的传统文化艺术,有20个愿意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人中又有7名同学不愿意去深造学习传统文化,只是心动而不行动。
综上所述,大部分的人虽然表明自己仅知道一点,但不太愿意去学习它,对传统文化没有太大兴趣。建议放映有关传统文化的纪录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开展一系列讲座形式的活动以期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针对完整的读过四大名著中的几本的问题,得出结论为,一本的占7.14%,两本的占10.71%,三本和四本的为零,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几乎一本都没有读过的占了我们调查人数的82.14%。从数据上得出的结论,大家普遍对名著乃至书本读物并没有多大兴趣,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娱乐项目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而我个人认为,这与学校里考试要求和老师布置的任务有关,除非是个人兴趣或者家长要求,就目前教育制度和社会现象来说此现象还是十分正常的。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哪一块的兴趣更大,5.88%的同学选择了古代哲学,8.24%的同学对传统宗教文化比较有兴趣,7.06%的同学倾心古代文学,11.76%的学生觉得传统艺术比较有趣,选择传统戏曲的同学较少,只占2.35%,9.41%的同学钟情于古代科技,喜爱传统节日占的比值较最高,达17.65%,11.76%的同学选择了传统礼仪,选择传统饮食文化有22人,是所有选项中选择人数最多的,高达25.888%。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于传统饮食文化和传统节日的热情度很高,传统艺术和传统礼仪次之,根据以上数据,我觉得老师可以根据受众的兴趣所向讲课,有的课程比较枯燥的话可以与学生感兴趣的相结合。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上课方式你有什么启示,28人中有9人选择A项实地考察占25.71%,5人选择B亲身体验学习占14.29%,9人选择多些互动占25.71%,12人选择看影视资料占34.29%。从数据(34.29%)可以看出同学们还是喜欢通过观看影视资料作为传统文化的上课方式,实地考察和互动各占25.71%成为同学们的第二选择,而选择亲身体验学习只有14.29%,综上,发达的网络资源能提供大量资源供我们同学学习而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了同学的首选。
对于拥有信仰,39.29%的人有信仰,60.71%的人表示无信仰。从侧面体现了在中国大多数的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中国虽然存在多种宗教文化,却没有哪一种宗教信仰对国人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是有信仰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有益的。
对于在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课后是否对你的信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有信仰的11人中9个人(67.86%)选择了是,2人(32.14)选择了否。传统文化这门课在宗教方面主要讲它的起源、发展、传播,应该是会对自己的信仰有个更深入的认识的,至于选择否的人应该是本身就对自己的宗教信仰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课程结束后你是否愿意继续学习传统文化对它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调查结果表明,班级28位同学中有19位同学愿意在课程结束后继续学习本课程,9位同学表示课程结束后将不再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了。数据显示,大部分同学还是很喜欢并且愿意继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学习传统文化可以沉淀我们的心性,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一颗平静淡然的心。对于老师授课的建议是:可以放一些传统音乐、纪录片以及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传统饮食文化和传统节日等。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后,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改变,15人选择了可以陶冶心性,14人选择了更加了解我们的祖国,24人选择了扩展大家的知识面,12人选择了得到文化习俗的传承,5人表示可以准确定位,不迷茫,1人选择了其他项却也没有指明到底会怎样。通过24人选择扩大知识面反映,传统文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并不经常涉及的,于我们而言,学习传统文化不仅仅是课程要求,更是能帮助提高我们的个人素养、陶冶情操。
对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对学生就业、工作有帮助16人(57.14%)选择了没帮助,12人(42.85%)选择了有帮助,其中有一人没有明确指出帮助是什么。在选择有帮助的的12人中1人表明有激励作用,2人表示会扩展自己的知识面,4人表示可以提高自身素质,4人表示可是自己接人待物更有礼仪,应用于实际。
在表明没帮助的16人中也许有人受问卷结束这四个字的影响而选择了它,从侧面也体现了同学们不愿意做评估表的意向。
评估表
目的:中国传统文化课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1、对于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您持有什么态度
A.有兴趣,积极学习
B.一般,尝试了解
C.无所谓,混学分
2、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有多少
A.很了解
B.知道一点
C.不了解
3、你完整的读过四大名著中的几本
A.一本
B.两本
C.三本
D.四本
E.都略有涉及,没能看全
4、对于传统文化,哪一块的兴趣更大(多选)
A.古代哲学
B.传统宗教
C.古代文学
D.传统艺术
E.传统戏曲
F.古代科技
G.传统节日
H.传统礼仪
I.传统饮食文化
5、对于即将失传的传统文化艺术,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你们是否愿意去传承发扬它们 A.愿意
B.不愿意
6、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上课方式你有什么启发
A.实地考察
B.亲身体验学习
C.多些互动
D.看影视资料
7、是否拥有信仰
A.是(下转第8题)
B.否(下转第9题)
8、您是否能在中国传统文化课上对自己的信仰有个更深入的了解 A.是
B.否
9、在课程结束后你是否愿意继续学习传统文化,对它有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A.是
B.否
10、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后,我们的生活有会什么改变(可多选)
A.陶冶心性
B.更加了解我们的祖国
C.扩展大家的知识面
D.得到文化习俗的传承
E.准确定位,不迷茫
F.其他______
11、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就业、工作是否有帮助 A.有帮助(下转12题)
B.没帮助(问卷结束)
中国的戏曲艺术之所以在民众中具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除了具有独特审美娱乐功能的艺术魅力之外, 更为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包含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注重情操气节的爱国主义传统, 还有传神写意的艺术审美特征等等。
戏曲艺术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淀。“它起源于原始歌舞, 经汉、唐、宋、金, 至十二世纪中叶到十三世纪初的宋元南戏杂剧方才卓然成型。它既是说唱、歌舞、滑稽戏、杂技等民间艺术的综合, 更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高层次艺术门类的和谐交融。”
近代国学大家王国维对中国戏曲艺术有过很精炼的阐释:“戏曲者, 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1) 这充分阐明了构成戏曲艺术的几个基本要素。戏曲艺术是以四功 (唱、念、做、打) 五法 (手、眼、身、法、步) 为基本的手段, 通过演员所扮演角色来表演故事情节的一门综合性艺术, 综合了文学、音乐、美术、武术、杂技等各门类艺术, 以表演为中心, 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综合, 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戏曲艺术这种综合性特征是在遵循戏曲表现生活的规律下, 构成了统一、完整的戏曲舞台艺术。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主要艺术特征, 同时它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 构成了独特的世界观, 使得中国戏曲艺术在世界戏剧文化中具有独特的魅力。
“元素”一词在辞海里面包含有要素的意思, 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可称之为要素。所谓戏曲元素, 也是构成戏曲本体的各种要素, 是传统而独特的戏曲程式, “是指戏曲的文学结构、表演动作、音乐板式、脸谱服装、色彩灯光等一系列舞台艺术组织上的规范化、格律化的艺术语言。” (丁道希:《程式——戏曲美的基本元素》) , 这样可以分为表演元素、音乐元素、舞美元素与戏曲构成元素等。在这里, 笔者所提到的戏曲元素更多的是指绘画所表现的戏曲形象、服装道具、色彩图案等视觉元素, 另外也包括戏曲表演提供给画家独特的视觉感受和审美情感等较为抽象的心理元素。
以表演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戏曲无论是其曼妙的舞姿还是悠扬的唱腔处处体现了中国艺术独特的审美意蕴。“‘线’性特征是中国古代艺术‘表现方法的秘密’和最大的形式特征, 由此显示出典型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凸显着鲜明的东方意识和东方情调。中国古代艺术虽经过数千年的沧桑巨变, 但其‘线性’意识和‘线性’表现却作为中国艺术之魂贯穿其中, 延续不衰。” (2) 中国的戏曲艺术就充分体现出“线”的独特韵味。“其中具有太极弧线的流动性, 有人把中国戏曲的表演比喻成‘一’的飞舞, 非常形象, 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无论从其位置路线来看, 还是从自身动作来看, 都呈线性流动的态势, 而且这种‘线性流动’是太极弧线性的流动, 而不是直线性的, 它深受易学影响, 一直推崇弧线流动的圆灵之美。这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美学思想。” (3) 这说明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对线有其独到的领悟和表现。戏曲舞台上的手势眼神、步态亮相、水袖身段等等都是游走舞动的线条, 这种凝练的线条被表现的出神入化, 表现出中国艺术飞扬激越的内在生命活力, 这与中国的书画艺术在审美意趣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体现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线”的造型观。当然西方绘画也离不开线的存在, 如安格尔就善于运用线条造型, 但西方艺术中的线是依附于形体的轮廓线, 是看得见, 摸得着的。所以中西艺术对于线的理解有轩轾之分,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线是根源于中国文化的一种心理体验, 是艺术内在意蕴的一种提炼与升华, 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这些审美资源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灵感与源泉。
绘画中表现戏曲的元素, 很早就出现在民间民俗的艺术当中, 如民间的剪纸、戏出年画、刺绣、民间玩具、瓷器画纹中, 都可以看到戏曲元素的踪影。但是在传统文人水墨画中却几乎见不到对传统戏曲形象的表现, 这也可能是某些传统文人出于一种对于“戏子”的蔑视而不屑的态度, 不过, 很多文人画家在更高的层面上对传统戏曲元素进行融合吸收, 是可以肯定的。戏曲与绘画的结合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汉代的画像石中就已出现了包括音乐、舞蹈、说唱、武术等戏曲的基本元素。随着戏曲艺术日趋成熟, 绘画表现戏曲的题材在民间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民间的木板戏曲年画, 由于形象生动, 色彩鲜明, 内容喜庆吉祥, 为民众喜闻乐见。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桃园结义等这些传统文化中的典型形象家喻户晓。而且戏曲中很多的视觉元素都来自于民间艺术, 这些质朴的艺术宝藏为很多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尽的资源。
以戏曲元素为创作素材的绘画作品发展到近现代, 已经成为画家抒情达意的艺术表现手段了。20世纪初, 关良是以此为创作的代表画家之一, 他早年曾留学日本学习油画, 对西方现代艺术有过系统的学习和钻研, 而且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对戏曲艺术又有浓厚的兴趣和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 融合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神写意的审美原则, 通过对戏曲艺术的演绎, 开创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林风眠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绘画的革新者, 毕生以“调和中西”为艺术指导思想, 在绘画内容和形式上做了不懈探索。运用戏曲元素进行创作是林风眠中后期绘画的重要内容, 是他全部的艺术创作中非常有特色和艺术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把戏曲人物这一典型的中国传统舞台艺术形象, 借鉴西方现代绘画艺术和中国民间艺术形式, 采用多元化的现代造型观念和立体主义形式表现出来,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给中国绘画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
现当代把戏曲元素引入绘画创作的画家也很多, 如高马得、韩羽、丁立人等等。他们对戏曲造型元素的阐释各有不同的特点, 但是总体上都具有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的造型特征, 追求以形写神, 形神兼备, 富于文人画的写意之趣。漫画家出身的韩羽, 他的戏曲画被形容为“是中国画里的漫画, 是漫画里的中国画”。高马得的戏曲形象特别讲究造型的美感, 注重人物形态的表现, 而且运笔简约流畅, 色彩圆润明丽。丁立人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装饰特色, 用色艳丽、明快, 用笔粗犷、稚拙, 深受石刻、彩陶、江南灶壁画等民间艺术形式的影响。
“时下景观正值当代艺术呈现各种观念同台竞技之事态, 戏曲作为一份艺术传统资源愈发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家青睐的元素。当代人眼里的‘戏曲’已经不再仅是戏曲艺术本身, 而是作为创作契机的观念与表现形式的媒介。通过与‘戏曲’这个主题与题材的对话, 当代艺术展开了丰富的多样性和独特的观念性。”
在多元杂陈, 东西古今交融、碰撞的当下, 以戏曲元素为题材进行创作的画家也很多, 戏曲艺术中的人物造型、舞台道具、服饰脸谱等等都成为艺术家表达自己内心情感、观念的有利资源, 从戏曲艺术这个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视觉符号中寻求新的文化阐释和心灵体验。
摘要:戏曲作为一种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向观者展示着无穷的艺术魅力, 戏曲艺术中的音乐板式、脸谱服装、表演动作等等无不吸引着世人对它的青睐。中国民间美术中很早也出现以各种形式来表现戏曲形象的作品。二十世纪以来, 以戏曲元素为创作素材已成为了画家抒情达意的艺术表现手段之一, 并创造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中国传统戏曲,元素,绘画
参考文献
①王国维.戏曲考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6 (06) 第79页
②陈龙海.中国线性艺术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12) 第1页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6—0095—02
文化是一个民族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和核心体现。文化是融入百姓生活中的,是民族特点、民族气质的生动体现。中医药文化产生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大背景中,其思想观念无不打上中国古代文化的深深烙印。中医学既是世界医学的分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中医药文化是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理念构建起来的关于人的生命、健康与疾病防治规律的科学体系。在世界其他医学均被西医学同化的今天,中医药文化不仅保留着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还以其良好的临床疗效独树一帜,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说明中医学术尽管难以被西医学理解和解释,但确有其合理存在的价值和优势。早在20世纪初,恽铁樵就指出,“西方科学不是学术唯一途径,东方医术自有其立脚点。”这个立脚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医学生命力之
所在,离开它,中医学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关于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栖息繁衍于东亚大陆,这里幅员辽阔、腹里纵深,多样性的气候、丰富的自然资源构成了中华民族创造独具特色的历史与文化的基本条件。中华文化体系完备,绵延不绝,个性突出,兼收并蓄,崇尚中庸。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五千年绵延不绝的文明,显示出惊人的生命力和灿烂的文化奇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她像一座灯塔照亮了世界的东方,推动着世界文明的进程,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还是马克思那句高度概括而精辟的结论:“火药、罗盘、印刷术——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救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由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为自己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概括而言,儒家的希圣希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黄老无为,佛家的善待生命、众生平等仍然可以成为当代人安身立命、成就事功、和谐相处的智慧。弘扬包括儒、释、道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会极大地凝聚中华民族的合力,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关于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药文化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理所当然也是植根于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有诸多传统文化特有的内核。医学,通常的理解就是治病救人的。但在中医药学的视野里,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人的病”,而更多的是“病的人”。因此,也就决定了中医药学有更多的人文特质,中医药文化有很深的内涵。正是由于中医药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所以,自古就有“秀才学医,笼中捉鸡”、“秀才学郎中,如同拾根葱”等谚语,形容有一定传统文化功底的人学医的方便快捷。文化积累达到封建王朝鼎盛的北宋.更是有了“儒医”一说。甚至许多为官者都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精通医道。不能为官者,也以“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而自释。所谓医者易也,远的不说,就说现代的诸多名医就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瑰宝。任应秋老有《任应秋医文集》,裘沛然老有《剑风楼诗文钞》,邓铁涛老有《铁涛医话》,张灿王甲老有《琴石书屋医馀吟草》等等。星罗棋布·蔚为大观[1]。
笔者认为,中医药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决不仅仅是笔墨纸砚、琴棋书画、某几位医家、某几本医书等等的简单介绍。更多的,应该是这些东西与中医药医疗保健养生的关系以及其中透射出的自然人生哲理而化人、化天下。泼墨挥毫,游走于龙蛇之间或许就能轻松消除一时难平的怨气;抚琴一曲,忘情于山高水长之中,自然能排除万千杂念而益寿延年。
中医药学源自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东西,稍加制作和配合,也可用来治病疗伤,并且很多的时候,疗效卓著。于是又有药食同源之说,万古常青。时至今日,药酒、药膳、药粥等等仍然各显其能,各竞风采。上海人一到冬天就有吃膏滋药进补的习俗, 四川人好用大辛大热的附子放入锅中调味,广东人一年四季都喜好煲各种进补的汤羹等,这些都已成为文化渗入到民众的生活起居、思想理念之中而形成一方风俗。正是由于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中医药学特别讲究一个“悟”字。即使老师讲得很明白,还是少不了你自己的亲身体会[2]。
中医药学的整体观,是在中华合和文化的氛围中形成。合和思想认为,首先,万物和谐默契、相异相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万物同宗”、“宇宙一体”的内在联系,即宇宙的本原是混沌未分的整体,宇宙的演化是由无极一太极一阴阳一五行一无穷万物逐渐分化而来,人体亦反映了太极(命门)一阴阳一五行(五藏)的过程。在中国人认识的视野之内,天地万物之间不仅有紧密的结构关系和严格而鲜明的秩序将它们联系起来,而且由于它们出于同一个萌胚,经历了同一个演化过程,因而具有深刻的一致性、统一性、相似性,这种由共同发生而导致的内在统一,是宇宙间各个层次、各个等级之整体形成的基础;其次,万物和谐默契、相异相成的动力来自于事物内部阴阳五行的相互作用,是“自我运动”的结果,外力只能影响它,却不能主宰它;再次,整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中的部分要素,只是名义上的,不能脱离整体而存在,就事物而言,真正有意义的是整体的功能,即所谓“和实生物”。在合和思想熏陶下形成的中医整体观念,重视人整体意义的生命现象,尊重人与环境的有机联系,不仅研究人自身,还研究人体以外的天文、地理、气候乃至音乐、军事、政治等相关领域,并运用阴阳五行的普遍规律来认识人体、处理疾病。可见,中医整体观念形成的思想基础,与现代科学所谓“元整体”(分化整体)的认识是一致的,这正是中医整体观念的深刻内涵及特色所在,也是西医整体观迄今尚未企及的盲点。西医整体观是在运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研究方法上把整体视为若干不同层次的子整体,从实际操作中将人当作一个可拆卸的“合整体”(组合整体),可以逐层进行分解、还原,在了解各部分的生理、病理后,再将这些内容组合起来。孰不知,在分解过程中,整体意义上的内容已荡然无存,所得到的只是“等于部分之和”的整体,这种整体显然与人的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人是由一个受精卵分化发育而成,是最典型的“元整体”,探索人体的各种生命及疾病规律,用中医“元整体”的方法进行研究,较之西医“合整体”的思路,显然更有优势。因此,中医学不仅发现了许多西医学至今难以认识和证实的生命现象,如藏象、经络等,还在实践中成功地运用这些理论,取得令人瞩目的治疗效果。可见,通过研究中医整体观念所形成的文化背景,方能清晰地认识到其“元整体”的特色,加深对中医药整体观念的深刻理解。也只有认识到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才能发扬光大,从而推动中医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公忱.儒道佛与中医药学[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2:564.
[2]薛公忱.论医中儒道佛[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417.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学
号
361309010302 专
业
计算机
班
级
计算机1303
姓
名
樊
睿
任课教师
朱 建 锋
读《弟子规》有感
一、阅读的目的
初读《弟子规》是因为父亲的缘故,父亲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自小,读的第一本国学经典便是《弟子规》。其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初期,并不理解父亲的用意,只是闲时阅读,全文朗朗上口。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内容也有了略浅的见解,渐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弟子规》便是我的行为准则,我的一言一行都要以其为标杆。《弟子规》属于孝悌忠君体系,但是和《三字经》有所不同的是,后者更注重个人修养,而前者,更多层次上是让我们来学习,作为一个学生一个弟子来学习。“规”则是要规范,先规己才能以己服人。对《弟子规》的阅读,也逐渐让我学习到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文史知识。《弟子规》所讲的道理,很多也应用到了古代的很多典故。
《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它深深地吸引我,这不止是它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三字一句,两字一韵,不禁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无可否认,《弟子规》的确是一个人人生路上的良师诤友。不论是在道德、历史还是地理。
《弟子规》明确强调了做人的各项准则,首先教育我们孝顺父母、恭敬兄长,继而教育我们把对父兄的孝敬扩大到社会,进而教育我们泛爱众,知道什么是廉耻,如何分明是非,懂得什么是荣什么是辱,如何辨别世间的善与恶,以此来培养我们健全的道德品质,这对于身心正在发展的我们有着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学习《弟子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阅读全文感受传统教育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学会如何为人,为好人。做人,不应有分别之心,对待任何事情都应该以平常心去对待,这才是真正的修行。所以,我们应该去继承它,发扬它。
读孝一文,给我的感觉就是多多敬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莫让自己后悔。
二、阅读的具体内容与感受
阅读《弟子规》的主要内容就是以孝为先一文。对待父母我们都应该敬孝之态度,如果父母呼唤自己,应该及时应答,不要故意拖延迟缓;如果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应该立刻动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诲自己的时候,态度应该恭敬,并仔细聆听父母的话;父母批评和责备自己的时候,不管自己认为父母批评的是对是错,面对父母的批评都应该态度恭顺,不要当面顶撞。出门前,应该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向,免得父母找不到自己,担忧记挂;回到家,应该先当面见一下父母,报个平安;虽然子女有出息,父母会高兴,但是父母辈对子女最大的期望不是你多么有出息,而是你平平安安稳稳当当,一生没有灾秧。所以,居住的地方尽量固定,不要经常搬家,谋生的工作也不要经常更换。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尽力去做; 父母厌恶的事情,应该小心谨慎不要去做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必然会引起父母忧虑。所以,应该尽量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自己的名声德行受损,必然会令父母蒙羞受辱。所以,应该谨言慎行,不要让自己的名声和德行无端受损,更不要去做那种伤风败俗,自污名声,自贱德行的事情。父母对我们态度慈爱的时候,孝敬父母恭顺父母不是什么难事;父母对我们态度不好,批评我们,埋怨我们,或者恶声恶气,厌恶我们,憎恨我们,打骂我们,甚至动刀动枪杀害我们,还能对父母心存孝意,才是难能可贵。
今天读了三字经我学到了很多,在我们的生活中,显现出我们这方面的不足,比如:在公交车上,一个孕妇上了车,两位老大爷因为争着让座吵了起来,其他人像看热闹一样,有的还起哄。结果出来了,但孕妇到站了,她为了知道结果还多坐了一站,但她还是很谢谢两位老人。司机转头说:“我看在座的大都是年轻人,两位大爷虽然为谁让座而争吵,但至少他们有这个想法,为什么除了两位老大爷,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让座呢?”车上的人听了都默不作声,慢慢地低下了头,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说明了我们不懂礼让,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为老孕幼残让座,可谁做到了呢,我们应从尊敬兄长和长辈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不应该计较自己的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
三、阅读后的总体评价
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根本生存智慧。它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很多人认为我们应该摒弃我们的传统文化,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可能割断历史。
21世纪,独生子女有很多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不过大多数人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都从来没有为父母付出过,从来都只有索取。连古人都能够做到的事情,何况我们呢?父母生我们,养育我们,为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辛勤和劳动。区区这点小事我们都做不到吗?
而《弟子规》教导人们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如果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开始,经常给孩子讲“汉代的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夏天为父母摇扇子,冬天以身体为父母温暖床席。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谦让尊长,吃梨时挑小的,大的让兄长吃。”那这个社会还会出现那么多不和谐的现象吗?《弟子规》不但是一本书,还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它浓缩了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演变,通过历史的不断沉淀和积累,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一、调查目的与实施
(一)调查目的、比较全面地了解当今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现状。
2、根据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原因。
3、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学生更好地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二)调查内容、小学生对汉字、古诗词、国学经典和传统节日等方面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2、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3、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
(三)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这是本调查采用的主要手段。学生调查问卷共有13道选择题,每题有3-5个供选答案,1道填空题。
教师调查问卷共有15道选择题。
(四)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xx县xx小学三、四、五、六年级学生。xx镇小学教师(抽样)。
(五)调查步骤、根据课题研究要求拟定调查内容,制定调查问卷,分发调查问卷。
2、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二、调查结果分析及对策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前3题是关于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的调查。第1题语文学习中,那些知识属于传统文化?选“很清楚”的1.0%,选“知道一些”的51.0%,选“不清楚”的48%。第2题,你对于传统文化是否感兴趣?选“非常感兴趣”的65%,选“有些兴趣”的35%,选“没什么兴趣”和“讨厌传统文化”的都是0%。第3题关于传统文化书籍的有无学习价值?选“有”的100%,选“无”和“没有特别看法”的0%。这说明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比较感兴趣的,同时也反映传统文化的概念在学生的心中是模糊的。这就迫切地需要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去探究如何将兴趣转化为学习能力。
第4、5、11题是关于中华汉字的书写情况调查。第4题关于汉字书写训练情况是怎样开展的?选“仅完成作业”的达到了87%,选“课余时间自己训练”的13%,选“有专业的训练”和“不喜欢书写”的0%。第5题区别书法字体,选“能,甚至可以看出是哪些名家的字体”的0%,选“可以区分”的0%,选“勉强可以”的9%,选“不能区分”的91%。第11题对成语的了解,选“只认识”的5%,选“会写”的72%,选“有一定的理解”的20%,选“了解很透彻”的3%。从中清醒地看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在通讯越来越便捷,需要书写的地方也越来越少,作为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汉字文化,其工具性也逐步被弱化。近几年,开展汉字书写大赛,也提高了学生对于书写的认识,但对于整体书写的提高,效果还不够,还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提高学生书写的热情、书写的兴趣。
第6和第7题是关于诗歌的调查。第6题关于诗歌学习的途径,选“课本”的65%,选“课外诗歌读本”的35%,选“电视和网络”的为0%,第7题能背诵多少首诗歌?选“20首以下”的54%,选“50首”的45%,选“100首”的1%,选“多于200首”的0%。诗歌作为中华文明的精粹之一,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既是文化的沉淀,又是生活的展现。但从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基本都是被动的,阅读量少,阅读面窄,需要通过开展相关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8、9、10题是关于国学经典的调查。第8题选“一部”的50%,选“两部”的21%,选“三部”的15%,选“四部”的5%,选“只涉猎过”的9%;第9题选“1-3本”的89%,选“3-5本”的11%,选“5本以上”的为0;第10题选“很熟悉并理解”的为0,选“有一定理解”的4%,选“只会背诵”的10%,选“只是知道”的86%。通过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国学经典的阅读量少,阅读程度低,需要在课题的实施中激发学生读经典、学习经典的兴趣,加强对国学经典著作的阅读量及理解力。
第12、13、14题是关于传统文化的调查。第12题选“1-5个”的3%,选“5-10个”的95%,选10-15个的2%,选“做过深入研究”;第13题选“知道”的8%,选“知道一些”的10%,选“不清楚”的82%;第14题关于了解学生地方传统文化的问答,90%以上的学生只知道全国性节日,10%左右学生知道2-3个地方传统文化。调查中发现,由于近几年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地方传统文化了解还不够,需要在课题的实施中结合中国和地方传统节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知晓度,参与度,发掘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本身也应该发展。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不应该盲目的去学习西方的文化,而把我们的传统文化摒弃了。所以现在我们的中国梦就在呼吁,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作为教育者更应该首当其冲。
首先,将行动落实到教学中。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常识容易被忽略。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融入文化常识的教学。最近,电视节目上也在呼吁学习和重视民族文化。如:汉字听写大会的举行,都是在呼吁人们对民族文化的继承。我校也开展了汉字听写大赛,为在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要结合时令,组织各种类型的班际、校际活动,利用探究课、社会实践、校班会,充分整合校园、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开展大量的主题式、探究式、体验式、寻根式文化活动,引领学生走进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研究传统文化。
其次,可发挥家庭、社区、学校三方力量,共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家长、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如亲子共读、猜灯谜、讲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敬老爱老活动等。
继承传统不等于匍匐在传统脚下,更不能把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对立起来。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传统文化,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同时又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精华,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和尊重理解多样文化的胸怀。
三、总结
一、舞台空间结构的比较
莎士比亚早期戏剧舞台与中国传统戏台有极大相似性。
1、莎士比亚剧场早期舞台概况
十六世纪下半叶到十七世纪初叶的英国剧场,可以归纳成两类,即宫廷剧场和市民剧场。莎士比亚的戏剧活动,主要是与大众剧场相联系,也俗称为“莎士比亚剧场”。
当时的伦敦剧场,从外观上看,剧场如碉堡状,有圆形、方形或多角形。演出利用自然光在下午进行。剧场内观众席是圆形或椭圆形的,沿墙有两层或三层像走廊似的座位。靠近舞台的左右两旁,设有“私人包厢”,多数平民都在舞台周围站着看戏。1596年,荷兰人德·维特,画了一张“天鹅剧场”的内部速写。从图上可以看出,舞台明显地突出到观众席中来。观众可以从舞台的三面看戏。基本舞台分为前台、后台,前台就是突出在观众席三面观的那个平台,其高度大约一米。前台部分又分为前场和后场,其划分是以舞台中部两侧的两根柱子为界,柱前为前场,柱后为后场,后台分上下两层,另连带一个阁楼,阁楼的一般用途是用做化妆室和贮藏室。特殊的表演也使用它。
这种舞台结构和设备条件都非常简陋。无法使用写实的布景,演出过程中没有大幕间隔场次。演出要连续不断进行。因此在舞台动作和舞台空间的处理上,都运用类似中国戏曲“程式化”的手法。地点的更换、时间的流逝都在观众面前进行,所以在戏剧演出的过程中。舞台上一切可利用的空间结构,都要被调动起来。
简陋舞台的前场。也就是被观众三面围观的伸出部分,一般用来表现大环境或地点要求不明确的环境,如广场、街道、战场等。前场一般不设道具,环境要靠台词和动作来交待,必要的道具用后撤去。舞台后场主要用来表现室内景或戏剧中具体的地点。左右两侧门的运用,与戏曲舞台上的“出将、人相”有相似之处。
舞台中间部位,由两根柱子构成了一个类似门洞的大门,挂有可以开合的帷幕,用这一简单的结构表现室内。如表现宫殿就在里面放一个宝座。表现内室放一张床。莎士比亚戏剧,在舞台空间上、下双层结构运用方面非常灵活。剧中表现凉台、高塔、山坡、城墙、城堡之类的戏,就利用第二层高台和阁楼。莎士比亚剧本中的“戏中戏”场面也利用第二层高台表演。观众在下、演员在上,或者相反。挂在舞台中间的帷幕,除了用做“内室”的帷幕以外,还用来表示天空。幕布的色彩也可随戏剧的体裁而变化。悲剧用黑色,喜剧用淡蓝色。
演出是在白天进行,夜晚的气氛要靠观众的想象,有时也用道具激发观众的联想,表现事情发生在夜晚。有道具和简单布景。
2、与莎士比亚时代相对应的中国戏曲舞台
与英国莎剧全盛时期相对应的是明代中后期。中国戏曲艺术也正在经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明末清初时,中国许多神庙里也出现了四合院式的剧场结构。这种结构与欧洲伊丽莎白时代的公共剧场相同点很多。也是戏台伸向院落,前台有两根角柱,在天井中,两廊和台前台周围都是观众席等等。清代的戏园形式是神庙戏台的发展,三面环楼、一面为戏台,后来戏园也开始加顶棚。清代戏园剧场是中国戏曲剧场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中国剧场的发展过程在时间上与莎士比亚剧场并不完全同步,但在形式上相似之处很多。
3、中国戏曲与莎士比亚戏剧在舞台空间结构的相似性
中国戏园剧场与莎士比亚时期的大众剧场,在内部空间格局上基本相似。剧场外观为闭合的建筑;舞台在剧场一侧;舞台前区与观众形成三面观的观演关系;观众为两类不同级别(舞台周围是“散座”区、后边厢廊为“楼座”区)。舞台结构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舞台后部为永久性布局,莎士比亚剧场是阁楼和一面墙,中国戏台后部是格扇门或“守旧”;舞台后部都有两个演员出入口,中国戏台称之为“出将”、“人相”;莎士比亚剧场舞台有前区和后区之分,前区表现大环境,后区用来表现室内景或具体地点。
二、演出形式的比较
中国戏曲与莎士比亚戏剧,都是在简陋的舞台条件下表现丰富的戏剧内涵。在演出形式上都具有早期戏剧的樸质感,简朴的中性背景衬托不分朝代的华丽服饰。利用自然光为演出光源,在观众的联想中完成特定气氛的渲染,舞台语言追求诗化的境界。剧中规定情境需要观众的想象补充,这些方面都是莎士比亚戏剧和中国戏曲很重要的相似之处。
莎士比亚戏剧与中国戏曲在演出形式上有许多相同点,但不同点也是突出的。现从如下几个方面分析比较:
1、点示环境艺术手法上的异同
莎剧中关于地点环境气氛的具体交待,在台词中都做了很详细的描述,但都被巧妙地安排在人物的自然对话之中。使观众很少感觉出有为“写景”而直接介绍的弊病。如《哈姆莱特》第四场露台:
“哈姆莱特:风吹得人怪痛的,这天气真冷。
霍拉旭:是很凛冽的寒风。
哈姆莱特:现在什么时候了?
霍拉旭:我想还不到十二点。
马西勒斯:不。已经打过了。
霍拉旭:真的?我没有听见;那么鬼魂出现的时候快要到了。”
这段对话把鬼魂将要出现的深夜时间及阴森寒冷的气氛,充分地描述了出来。
中国戏曲在运用台词、唱词以点示环境方面与莎剧很相似,但其写景手段更加全方位地、有机地渗透于表演及舞台演出的各种程式中,如唱、念、做、打,砌末、装置、龙套、队列运行都可以展现环境。
莎剧在使用实物道具方面与中国戏曲有极大的区别,中国戏曲舞台上的道具并不总是具有道具本身固有的实体性质。如“一桌二椅”在不同的情境下,可以改变它们“桌椅”的本来性质,可以成为其它的东西如桥梁、山坡、卧榻等。莎士比亚舞台上的“实物”,尽管也有点明环境的作用,但它们从不失去本来固有的性质,如宝座就是宝座,床就是床,它所表现的只能是同它的形象相联系的环境形象。这一点很重要,可以反映出对于艺术真实的两种不同的审美概念。同是在简陋的舞台上产生、发展,而莎剧的话剧形式与写实基因,与戏曲的虚拟、写意审美取向有很大的不同。
2、场次转换手法上的差异
莎士比亚戏剧场次多,场次转换相对频繁,大多数情况下是以全体演员上、下场的方式解决。中国传统戏曲中,转换环境的手法更为多样,除人物上下场的间隔式外,还有连续式和过渡式,或以走圆场等多种形式直接转换环境,而且这些程式都有器乐作节奏、气氛的烘托,已成为戏曲演出中独特的表现形式。所以,在场景转换的艺术处理上,戏曲比莎剧具有更丰富的艺术手段和更有机的演出形式。
【关于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800字11-19
关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致辞12-14
中国传统戏曲赏析09-28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11-20
关于中国古典文化11-14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11-14
中国传统文化的展望12-07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07-03
赞美中国传统文化的句子09-20
中国传统文化对消费心理的影响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