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美点赏析(通用4篇)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对7~9年级的“阅读”中明确提到:“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对文章进行美点赏析,既能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又能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表达能力。近几年,各地考试均加大了类似美点赏析的考评力度。由于是开放题型,许多同学认为无从落笔。其实,“美点赏析”也有章可循,有律可依。
一、找准赏析美点
“美点赏析”题最重要的是找准文章的“美点”。不同风格的文章,其“美点”也是不同的。一般说来,文章的“美点”可从以下方面来找。
1、形象美。主要表现在文学作品上,如小说、诗歌、散文等。叙事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托物言志类散文中的事物形象,无不是作者精心描述的对象。如杰克·伦敦小说《热爱生命》中的主人公淘金者,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的父亲,透露着对儿子的深情;茅盾散文《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郑愁予诗歌《雨说》中的雨,是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这些作者精心描述的形象,或高大,或亲切,或感人……他们都可以是我们赏析的“美点”。
2、结构美。一篇好的作品,无不注重结构的紧凑与清晰。记叙类文章往往有线索贯穿,结构按事件要素变化,或按表达方式转换。说明类文章常见的是“总——分——总”结构,或在此基础上变化的“总——分”或“分——总”结构,或者按逻辑关系布局。议论类文章一般是“引论——本论——结论”式结构。在赏析文章结构时,要注意抓文章的中心句、过渡句、主旨句、抒情句等重点句子。如刘成章《安塞腰鼓》中,抒情句“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以自然段的形式反复出现,将每一次对安塞腰鼓的不同描写自然隔开,使得行文流畅,结构清晰。
3、语言美。几乎任何一篇文章,都可以赏析其语言美。可以是词语品析,如说明文和议论文中修饰、限制类词语的准确严密性,描述类文章中动词和形容的生动形象性。可以是句式品析,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可以是修辞颀赏,如比喻、拟人的生动形象,排比的气势,反复的强调作用等。可以是感情色彩的分析,如吴敬梓《范进中举》中的辛辣讽刺,茅盾《白杨礼赞》中的热情赞美。可以是文章主旨句、哲理句的理解与阐释。甚至还可以是叠音词、拟声词或成语的大量运用,长短句的交叉,骈散句的结合等。
4、手法美。文学作品往往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因此,文章的表现手法也是可以赏析的“美点”。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写作手法,如设置悬念、对比、侧面烘托、伏笔、前后照应、欲扬先抑、以动写静、虚实结合、讽刺等,并理解它们各自的作用。
5、文体美。不同的文章体裁,有其不同的文体美。如记叙文的叙事线索,记叙要素,精彩描写;说明文的抓住特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的运用,说明语言的准确周密;议论文的观点鲜明,论证严密,反驳有力;小说的人物形象丰富,情节引人入胜等。
6、音画美。用语言文字来塑造声音的形象,使文章具有音乐美,如林嗣环《口技》;或描绘生动的景象,使文章具有绘画美,如古人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还有的文章充分利用汉语音韵铿锵而和谐的特点,使文章朗朗上口,易于诵读;或充分运用对比鲜明的色彩词语,给人视觉冲击,这在散文和古代诗歌中较为常见。
二、规范答题语言
1、按要求有步骤的答题。如“任选文中的一处美点进行赏析”,答这类活动空间丰富的赏析题目,一般要采取“三步答题法”,即“指出文章美点——举例——结合例子进行美点分析”。若是题目已经限制“美点”,如“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则要从所限制的“美点”中寻找“美点”,依然采取上述“三步答题法”答题。若是题目对“美点”限制得非常明确,如“举例分析文章所运用的对比”,则应按照“举例——分析”的原则二步答题。
2、精心组织简洁流畅的语言答题。答“美点赏析”类题目,一定要反复锤炼语言,做到语言精练、流畅,逻辑性强。如语言特色的赏析:“本文语言生动、优美而又亲切自然,特别是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如……(举例),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特点。”“本文语言极富哲理,如……(举例),告诉我们……,使我们懂得了……的道理,并能启发我们对……进行更深层的思考。”写作手法的赏析:“本文充分运用对比手法,如……(举例),将……和……进行对比,鲜明地表现出……的特征。”“本文开篇直接点题,中间一唱三叹,结尾紧扣题旨,首尾呼应,很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旨。”文体特色的赏析:“本文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按照……的说明顺序,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语言准确、周密,充分体现了说明文的特点。”“本文运用……等多种论证方法,语言准确,论证严密,阐明了……的观点,充分体现了议论文的特点。”
关于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几点思考
2007年11月,我从药品器械股调整到办公室工作。说句心里话,当我听到组织的安排,既感谢组织的信任,又感觉到为自己知识的缺乏而不安,为能力的欠缺而揪心,为能否干好工作而倍感压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与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提高公文质量的重要性。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公文写作水平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着力解决“立意不高”的问题。没有思想观点的文稿就等于没有灵魂。因此,在拟草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文稿时,要注重文稿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专业性,注重从食品药品监管全局的高度,注重从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把握方向,力求文稿体现上级政策和食品药品监管实际,我认为主要从三个方面把握高度。一是善于从上级文件中把握高度。宣传贯彻上级的方针、政策是公文写作的一条重要政治原则。因此,在文稿起草时,要及时学习上级带有全局性的会议精神和文件内涵,把握实质,掌握要点,加以运用;二是善于从领导的角度上把握高度。文稿是“代领导立言”,想领导所想之事,谋领导所谋之策,言领导所言之语,这是起草领导讲话的一条基本准则。文稿起草时,要注意“换位思考”,把领导的“想法”作为思考问题的“切入点”,善于把握领导之所想;三是善于从监管经验中寻求高度。在全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必然有一些好的经验,捕捉其它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新观点、新思路、新经验,从而引导我们用科学发展观来把握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论述问题的深度。
二、着力解决“内容不实”的问题。空洞无物是文稿起草的大忌。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把文稿写实,关键在于把上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方针、政策与地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好写作前的调查研究。一是开展重点问题调研。围绕食品药品监管中心,针对一些难点、热点问题深入基层实地调查,及时客观地了解实际情况,形成调研成果,以备文稿吸收;二是组织撰稿前的座谈。综合性文稿或单项文稿采取召开党组会、办公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办公室和相关业务股室的意见和建议,有的时候一些新观点、新思路往往来自集体智慧,力求多渠道收集切合实际的富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建立信息报送制度。积极收集和整理各股室(队)报送的信息,了解食品药品监管的真实情况,不做无米之炊、不闭门造车,及时掌握监管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便把握文稿内容真实性。
三、着力解决“文风不新”的问题。没有创新就没有文稿的生命力。文稿最怕的就是不与时俱进、不贴近工作。因此,要坚持把创新作为文稿写作的最高追求,坚持与时俱进,力求新意,努力做到“三个创新”。一是创新观点。力求在把握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观点,做到有新观点、有新思路、有新对策;二是创新思维。学会逆向思维,跳出由具体工作思考具体工作的模式,力求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体现思维前瞻性;三是创新语言。讲求语言的准确性,用语要规范,用词要准确,力求用通俗的语言讲出深刻的道理,从而产生强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四、着力解决“队伍不强”的问题。人是文稿写作的第一要素。没有一流的文秘工作人员,就没有一流的文稿质量。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的高素质文秘工作队伍,是提高文稿质量的根本保证,针对写作队伍存在的问题,力求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专业思想。要求文秘工作人员要把文稿创作当作事业看待,把写出一流文稿作为追求目标,强化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强化撰稿能力。坚持走遵循文稿写作基本规律与把握领导个人风格相结合的路子。既注重立意高远、过渡自然、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等文稿写作的基本规律,又把握食品药品监管特点,写出个性化的文稿;三是强化责任意识。要求文秘工作人员接到文稿写作任务后,认真了解情况、确立观点,列出成熟的提纲,无论时间多么紧,任务多么重,都要力求不出现常规性错误,努力提高文稿质量。
如何提高新闻写作水平
新闻写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的,通常来讲,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方面的努力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水平。
一、勤奋不息,努力进取
著名作家曹靖华曾经说过:“采得百花酿蜜后,智慧花开斓如锦”,说的意思是写作好比蜜蜂采花酿蜜,异常艰辛,来不得半点马虎,走不得半点捷径。
作为新闻工作者和通讯员,必须热爱生活,深入生活,对任何事物都要敏感,永远走在时代的最前面。因此,必须善于学习,善于观察,做到“四勤”:即脑勤、口勤、腿勤、手勤。
脑勤。就是要经常思考问题,做到写
一、观
二、心想三,不能满足于掌握的材料,要善于发现新的东西。
口勤。就是要勤打听,接触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物,与他们交朋友,寻觅采访的题材和线索。
腿勤。就是要不辞辛苦,到处奔波,闻风而动。
手勤。就是要经常动笔,发现问题,及时去写,出手要准、要快,不要过夜。
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写出深度报道。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解放军日报记者徐文良恪守多年的工作原则是:不到现场不写稿。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写的稿子不实,发表了,看的人会骂人,时间长了,人们会对作者本人的品行都会产生看法。我们要坚持不到现场不写稿。“脚板底下知民情,脚板底下出新闻”。只有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认真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写出大量新、实、活的,有思想、有感情、有文采的好作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用电话、传真、网络等采集新闻,毕竟远离信息源,它不可能提供出传神的细节、生动的情节和多姿多彩的语言。
深则新,深则活,深则细。情节、细节、群众语言的获取,无捷径可走,必须老老实实“沉”下去,到现场去挖掘,让朝气蓬勃创造火热生活实践的群众向你提供。
三、吃苦耐劳,刻苦钻研
所谓“苦”,就是指吃苦耐劳,刻苦钻研,勤学苦练。爱迪生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这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就是下苦功夫。它表现在深入采访和勤勉好学两个方面,也就是获取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方面。
我们上小学时都学过《卖油翁》一文,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世界上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功夫花到,就能学会,只要熟练掌握技巧,功到自然成。新闻写作也是这样,只要肯下功夫,勤于实践,就能会写。熟练才能生巧,巧则变化之态常出,一篇比一篇好。
刻苦钻研说起来简单,真正实行起来绝非容易。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就是要下苦功夫作系统而周密的采访调查,以废寝忘食的精神,满腔热忱,深入调查,认真研究,为之“清瘦憔悴”也在所不惜;最后,经过“众里寻他千百度”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问题清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这时这种求得真知的愉快心情,除非亲身经历了由苦到甜的全部过程,否则是无法体会的。
四、目光敏锐,思维敏捷
新闻工作者必须努力培养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新闻敏锐性,具备敏锐的眼光和独到的新闻视角,否则,就会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去写。新闻工作者要象刚刚出生的小孩子一样,用陌生的眼光观察和认识这个世界。新闻的敏感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靠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培养励炼形成的。
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新闻意识,无论是参加会议、听报告、听发言、写材料,还是看文件、看电视、看报纸、拉闲话,都可以从搜集采写新闻的角度出发。搞清楚事物方方面面的联系,吃准事实,准确表达。
五、把握大事,胸怀全局
把握大事,胸怀全局的基础是要博学多才。古人说:“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够,而耻知之不博。”说的意思是,君子不怕他的位置不显赫,而怕他的品德不高;不认为福禄太少而不好意思,而认为自己的知识不渊博是可耻的、是被别人瞧不起的。做新闻工作者要获取广博的知识,要懂得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教育、卫生生等多方面的知识。
要具有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写作气概,要培养胸怀全局的思想境界和思维方法。要牢记新闻是写给大家看的,要做到站得高,看得远,要善于站在各级媒体、报刊和各级领导的高度去想问题、看事情,要注意研究媒体,要考虑媒体需要什么内容的稿件,要考虑领导关注什么样的问题,要跳出自己所在位置的局限性去采写新闻。
怎样提高文字综合写作水平
政府办公室的文字综合工作,主要是把政府方方面面的工作情况、存在问题、政策措施加以汇总、提炼和加工后,形成全面、翔实、系统、操作性强的综合文字材料,供领导参阅和部门、单位遵照执行,是政府文字工作的司令部和总枢纽。政府办公室的文字综合水平是该级政府思想水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工作水平的综合体现,对于一级政府执行政策、制定决策、落实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应地,这对从事文字综合工作秘书的综合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做到能预见、善归纳;能分析、善综合;能比较、善鉴别;能抽象、善概括,因此,文字综合秘书应努力在提高综合能力上下功夫。
一、应注意经常“换力” 综合,是与分析相统一的一种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它是通过理性思维对事物的各个属性、部分、方面从整体上进行考察和认识。科学的综合与分析,是在认真调查研究基础上的一种理性的抽象和概括,是为领导决策提供高质量服务的一种高层次的复杂劳动。
综合能力,从本质上说是知识力,诸如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预见力、判断力、表达力、分析力、归纳力、抽象力、概括力等等。这些知识力,对于从事文字综合工作的秘书来说,不是固有的一成不变的,都有一个经常“换力”的任务。所谓换力,就是将低级的知识力换为高级的知识力。为什么我们有时感到工作起来“吃力”,常有“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呢?说到底,是知识力不足了。因此,从事文字综合工作的秘书,换力应当是经常性的课题。情况在不断变化,要求在不断提高,如果我们不经常更新、补充知识,不随时提高自己的能力,就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
二、应在三个层面上“换力”
文字综合中的知识力,不是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知识力,它至少包括三个层面,即一般知识、思想方法和技能技巧。
一般知识。既包括作为一个文字秘书所应具备的文化、科学、理论和政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又包括从事文字综合工作所必备的文字方面的基本知识。文字方面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语法、修辞、逻辑等。不谙熟语法知识,语句结构不合乎语法;语言不简炼,词句不达意,文辞不精美;逻辑混乱,概念不清,关系颠倒,这些不仅会闹出笑话,而且严重影响文章的质量和政府决策的执行。所以从事文字综合工作的秘书,应真正掌握较过硬的文字方面的基本功。不然,就难以胜任工作。
思想方法,是人们获得某种思想认识的方式和手段。思想方法正确,就能根据客观实际得出正确的认识;思想方法不对头,就难免使思想背离客观实际,也就无法得到正确的认识。从文字综合的角度看,端正思想方法有其特殊重要的意义。为什么有的文稿从字面上看也通顺,但却显得平平、一般化,读起来感到不解渴?其重要原因是思想内容上缺乏深度和力度。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纯在文字上想办法,而应在提高认识能力上下苦功夫。唐代学者刘知几提出为史要有三长:才、学、识。才即基本素质;学即文字能力;识乃思想方法。只要观点正确,方法对头,定会想得深,看得透,分析事物也就鞭辟入里,写出来的东西才会简明扼要,收到“至言不饰,至乐不笑”的效果。
技能技巧,对于文字综合工作来说,是将文字功夫与综合功夫统一于字里行间的技巧功夫。单纯从写文章的角度来说,它是立意、谋篇、修改等过程的统一,要求扎实的文字基础,良好的理论素养,丰富的实践经验,娴熟的修辞能力。规范的文字表述,解决的是文稿的准确性,针对性问题;科学的思想方法,解决的是文稿的理性、深刻性问题;娴熟的技能技巧,解决的是文稿的可读性、生动性问题。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和谐,在这方面自觉努力,在工作中善于进行深邃的辩证思维与严密的逻辑思维,看问题、写文章的深度就会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三、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知识力
知识力的增强与提高,要靠自己广见、博学、多积累。汉代恒宽说过要“厚其基而求其高”;宋代苏轼说过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清代唐甄说过“积多则神”。说的都是这个意思。文字综合工作中的知识力,首先要求具有“通才”素质。“偏工易就,尽善难求”。鉴于文字综合的工作性质所决定,虽然“难”,也要“求”。从事文字综合工作,对知识的需求是无限量的。所以,要增加知识的投入和积累。投入多,基本功扎实,才有希望获得产出,收功见效,当然,在实际生活中,投入多未必产出多,这里有个方法是否科学的问题。要使投入的知识在需要的时候能转化成为文字综合的能力,就要特别注意围绕应用去投入。
端正思想方法,归根到底是要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这是帮助我们提高认识力的基本武器,只有真正把唯物辩证法变成自己手中的武器,才能在起草文稿中避免直观、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现实,防止用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去分析物事物。所谓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话都这样说,但文章写出来,或者讲话发表了,深度、效果会各式各样。有的观点鲜明、分析透彻,大有入木三分之感;有的空泛、乏力,失之于浅薄。原因何在?不在于文笔、口才,而在于运用正确思想方法的能力上的差异,归根结底还是认识能力的差异。因此,只有通过研究、提高自己的思想方法,才能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各种知识的运用能力的提高,要靠把一般知识、思想方法、技能技巧融合贯通,变成自己的本领。只掌握一般知识,而不个备从事文字综合的思想方法和技能技巧,做别的工作可能,做文字综合工作,就未必能胜任。因此,必须设法寻求一般知识、思想方法与技能技巧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出神入化。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说的是知识量的扩展,主要靠积学;文稿深度的增强,主要靠酌理与研阅;实际运用能力上的提高,主要靠驯致。这些千古流传的警言,对于做好文字综合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方面只有做有心人,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多动脑、多磨炼,不断总结自己的实践,把感想、体会升华为理性认识,才能有所创新,有所前进,有所作为。
行内人经验谈:提高文字材料写作水平的几点体会
2007年10月份,我所在的解放军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召开了一次机关业务交流会。会上,我结合自己从事文字工作的体会,分三个方面,就机关干部如何提高写作水平作了一个发言。
2007年10月份,我所在的解放军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召开了一次机关业务交流会。会上,我结合自己从事文字工作的体会,分三个方面,就机关干部如何提高写作水平作了一个发言。现将主要内容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一、要善于积累和运用资料。巴甫洛夫曾说过:“不管鸟的翅膀怎么完善,它任何时候也不可能不依赖空气飞向天空。事实和资料就是科学家的空气,没有它,你任何时候也不可能起飞;没有它,你的理论就是无用的挣扎。”对于机关干部来说,要想做好本职工作,把材料写好,手中没有各种有价值的资料供自己参考借鉴是不行的。要想实现自我的提高和超越,尽管途径是多方面的,但有一条是共同的,那就是要善于积累各种资料,学习运用他人的经验,也可叫做“借梯上楼”。实践证明,有些同志虽然同时调进机关,一开始的基础和条件都差不多,但经过一两年就拉开了距离,这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看他是否善于学习和借鉴“它山之石”。法国著名幻想小说家凡尔纳,一生共创作了100多部科学幻想小说,内容几乎遍涉当时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然而,比他的创作本身,似乎更令人惊叹的是,在他死后,人们从他的书房里发现,他亲手整理摘录的各种资料有25000多本。60年代,批判赫鲁晓夫时,新华社发表了九篇评论,在写每一篇评论的过程中,都邀请《人民日报》社国际部的两个老资料员出谋划策,提供资料,由于他们的参与合作,对评论的起草形成起到了“绝对”效果。古今中外,大凡在事业上有成就者,无不与大量积累和运用资料有关。事实上,机关里许多优秀的同志,大都是在善于积累和运用各种资料中,慢慢成长,成熟起来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很多,无非是自我积累,单位、部门、组织提供、调查研究、查阅文电和个别了解等,什么方法好,就用什么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够把你所需要的资料搜集到手,就达到了目的。当然,搜集资料要遵守有关保密规定,不能发生失泄密问题。
积累资料是为了利用资料,如何用好资料大有学问。一是要认真学习资料。在剪贴资料时,要自己动手,不要让别人代劳,做到边剪贴边过目;对搜集到的资料,要经常熟悉,仔细翻阅,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理解、消化;对重要的思想、观点、事例做上记号,有启发意义或直接能用的还要记在脑子里,认真思考,反复领会。这样做的目的是消化资料内容,做到温故而知新。通过消化吸收,一方面可以将资料真正变成一种有用的信息,记忆在头脑中的一定位置,需要的时候就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可以学习其中的思想观点,掌握其中的写作技巧,体会其中的思想境界,从中汲取营养。二是要精心选择资料。要根据公文内容的需要选择资料,选出最有典型意义、最能说明问题资料。为便于使用,筛选出来的资料还要加以分类,把入选的资料按照公文内容表述要求,分门别类梳理排队。同时,对一些有联系但又不能直接用的,要进行粗加工;对一些重要的观点、表述和名人名言等,要认真查找出处;对一些重要的事实和数字,要加以核实整理,确保准确无误。三是要用活用好资料。常见到这种现象,有的人没有资料写不了材料,有了资料又跳不出资料,这抄抄,那贴贴,搞出来的东西千孔一面,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这实际上是没有用好资料。任何资料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只能用于开启思想的门,一般不要搞“拿来主义”。用资料既要广纳博采,又要超越常规。写材料时,要敢于丢掉资料,站在理解资料的基础上去写;或者把资料作为比较、鉴别的参照系,取其当中的成功和高明之处;还可以选择资料中的弱点甚至败笔作为“反面镜子”进行对照,看看差在如里,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不到位,由此寻求突破。只有这样,才会产生比原资料更新的思想飞跃,才会写出超越资料本身的高质量材料。如果起草的文字材料,能够源于资料,而又高于资料,就达到了积累和运用资料的新境界。
二、要切实领会和把握领导意图。公文不是为了记叙个人见闻,也不是阐发个人的见解,而是秉承领导旨意,根据工作需要而拟制的。起草人的职责就是通过文字表述,充分体现领导意图,想方设法把领导的思想完整表述出来,而不能断章取义、随心所欲,更不能“另起炉灶”。这就要求起草人用心琢磨领导的意图、思维方向、关注重点等,全面掌握,悉心揣摩,掌握得越全面、深刻,写起来也就越顺利,领导也就越满意。
一是积极扩展领导意图。有的领导同志交代意图时,只是一些初步想法,或仅仅从某一个角度、某一个侧面提出问题。遇到这种情况,起草人要从更多的层次和角度去思考问题,举一反三,扩展和延伸领导形成的基本观点,对领导暂时未想到但又比较重要的问题补充进来,把领导简单分散的意见扩充为比较全面、系统的意见,不能听一就是一,机械呆板地领会领导意图,切实把领导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完整地表达出来。
二是善于挖掘领导意图。有的领导只出个大题目,至于公文写作中的具体问题涉及不多。碰到这类情况,起草人首先应主动和领导同志商量研究,争取领导的指导,深化领导的意图,然后顺着领导的思想脉络,弄清楚领导要求写什么,为什么要写,要达到什么目的,从而研究挖掘出更新更深的东西。挖掘领导意图时,起草人还要善于将主管领导的意图与其他领导的意图结合起来领会,集思广益,体现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原则。
三是努力完善领导意图。公文写作过程中,有的领导深思熟虑不够,讲得意见不甚明了、比较杂乱;有的一时未想清楚、说明白,只是一些感性认识;有的不完全合理和必需;有的不集中、不完整。对此,起草人要与领导多交流,善于提炼概括、拾遗补缺,慎重恰当地处理,合理地加以吸收、集中,把不确定的确定下来,把感性的东西上升为理性的东西,把不必要、不完整的加以剔除补充,把不清楚的问题讲清楚,把不一致的地方进一步调整充实,从而比较全面、完整、准确地体现领导意图,保证公文质量。
四是及时捕捉领导意图。机关干部有经常接触领导和公文材料的方便条件,了解和捕捉领导意图的途径比较多,可以从主动询问中获得,从领导批示中领会,从批评表扬中领悟,从讲话材料中把握,从积零为整中综合。尤其是与领导在一起检查工作、参加会议、研究材料,一块就餐、散步、闲聊时,要注意把领导谈话中最新闪光点,特别是一些新思想、新观点,要不失时机的记下来,并进行归纳分析。因为这个闪光点或这些新思想、新观点,很可能是领导对某个问题思考的突破。
三、要努力体现和增强文字材料的思想性。思想是一切文字材料的骨干和核心,是人们对矛盾问题的深刻认识和解决办法的深刻见解。没有思想的文字材料等于没有“灵魂”。文章赖“思想”而永生,无“灵魂”而猝死。增强文字材料的思想性,最重要的是要善于站在全局和思想理论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提出对策,善于借助唯物辩证法这个伟大的认识工具,独具慧眼地观察和分析问题,形成统一、完整和辩证的逻辑思路,引起大家的共鸣,给人以深刻启示。实践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针对性。文字材料大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问题是材料的基础和灵魂。文字材料影响的大小,根本就在于是不是真正抓住了问题,是不是针对普通存在的问题去写的。如果是针对问题去写的,影响就大,相反影响就小。因此,必须注意抓问题,抓“一碰就响”的问题,抓普遍存在的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深入调查研究,以高度的敏感性洞察和分析问题,紧紧抓住影响和制约单位建设的主要问题,确立文字材料的主题思想。
二是要有概括性。要从局部的、感性的、表面的现象里跳出来,用全面的、理性的、辩证的分析提炼和升华思想,总结出来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种高度的概括性,是领导思想的精华,也是文字材料的“眼睛”,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比如,有一个材料,关于增进班子成员感情的概括就比较好:“感情好,有事不当事;感情差,没事会找事。感情深,大事能化小;感情浅,小事能闹大,大事能闹炸。”非常给人启迪、发人深省。而有的材料总的看上去不错,但又觉得少点什么,往往就是少几句高度概括、很凝练的话,让人打不下深刻的烙印。
三是要有深刻性。深刻性往往决定文字材料的思想性。分析问题要有深度,不满足于抓住次要的、现象或枝节的东西,而是要了解主要的、本质的东西;不满足于掌握事物外部的特征,而要挖掘事物的内在联系;不满足于眼前的结果,还要追踪发展的趋势;不满足于掌握浅易的、粗线条的问题,还要钻研疑难问题和考察细节。要从众多的矛盾中提出主要矛盾,从复杂的问题中提出核心、本质原因。只有这样,写出的材料思想性才深刻,才令人回味。
四是要有独创性。现在,文字材料中普遍存在的一个毛病就是大话、空话、套话比较多,空洞无物,说白了就是“正确的大实话”的拼凑,上级文件的翻版,报刊文章的剪辑。要增强文字材料的思想性,就要学会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不依赖别人,不抄袭别人的成果,用自己的话去表达,不能人云亦云,趋奉迎合,确实能够独立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是要有说理性。文字材料的主要功能是用来指导工作的,既要使大家听得懂、听得明白,又要便于大家准确地理解和贯彻执行。这就决定了文字材料必须能够透彻地讲清道理,做到了这一点,思想性也就在其中了。要把握好讲道理的艺术,通常是既要符合上级精神,又要贴近单位实际;既要有对上级会议、文件精神的中肯评价和深刻理解,又要有变虚为实、变大为小、变抽象为形象、变原则为具体的本事;既要全面辩证,不顾此失彼甚至自相矛盾,又要准确生动,不离腔走板甚至脱离上级和党委意图另搞一套,使人不得要领,感到莫名其妙。有经验的同志,还常常寓事于理,用一个典型事例说明一个道理,把深刻埋在浅显中,常常会使人得到多方面的启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怎样写好政务信息
一、政务信息的概念及其特点和作用
(一)政务信息的概念
政务信息这个词汇的出现时间并不长,在辞海里还找不到。我们通常所说的政务信息,是指由政府机关采集,通过特定载体反映与经济、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相关的活动情况或数据方面的信息。它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首先,它是由政府机关通过合法途径采集整合的信息;其次,它是与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及依法行政相关的信息;第三,它是借助特定载体显露的信息。
信息是较为抽象的概念,需要一定的载体予以承载才易为人所掌握。政务信息也不例外。过去政府机关掌握和发布政务信息主要以纸质载体信息为主,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在政府机关的应用,以胶卷、磁带、磁盘及其他电子存储材料等载体记录的政务信息日益增加。由此可见,我们现在所说的政务信息已包括了这些形式载体所反映的内容。
(二)政务信息的特点
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性”。
一是指导性。政务信息反映的是领导意图、社情民意。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务信息是正式公文的补充,其指导作用显而易见。
二是真实性。真实是政务信息的生命。政府机关的信息来源较为正统,而且在编发时一般要经过三次审核,因而可信度是比较高的。
三是保密性。大家知道,有些政务信息涉及到党和国家的秘密,是不宜公开的。因而政务信息的传输和运作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阵地。这也是政务信息网区别于其他信息网络的一个显著特征。正因为如此,在收集、传递、处理政务信息时务必注意到内外有别,增强保密意识。
四是时效性。及时、迅速是政务信息的又一鲜明特点。政务信息一般不登载时过境迁的内容。
(三)政务信息的作用
政务信息是决策的依据,领导的“耳目”,是沟通上下关系的桥梁和渠道,其作用、效果往往是大块头的报告所不能取代的。概括起来是八个字,两句话:“下情上达,上情下达”。通过信息这一最便捷的载体,能使领导机关随时掌握和了解基层发生的新情况和出现的新问题。同样,通过信息这一最快速的途径,能把上级决策意图及时传达到基层群众之中。正因为如此,各级各部门对政务信息越来越重视,把它列入了年终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之中。
二、怎样写好政务信息
(一)信息标题的选择
信息标题的要求是:确切、醒目、新颖、灵活、简洁。直观明白,一目了然;简练概括,一语破的;新颖醒目,揭示全篇;准确朴实,有可读性。“题常意要新,意常题要新”。
避免题目过长、有逗号、不简练,或用过头的形容词;不用不切合实际的副词,比喻、夸张语法;避免口语化,随意用数量词概括作题,对联、新闻导语、含意模糊、没新意的领导言论,最好不用。
(二)如何收集政务信息 收集政务信息有12种渠道:
1、文件堆里挖信息;
2、翻阅材料筛信息(会议材料、汇报材料、总结材料);
3、领导口中理信息(领导视察谈具体要求、领导讲话稿中闪光的观点、有指导意义的观点、有哲理的东西、有指导性的工作);
4、联系上级摸信息(上级的新情况)
5、会议之中捕信息(领导对某项工作有什么反映,反映什么问题比较集中,会议中解决什么问题,会议反映的工作思路、举措、部署工作、总结成绩等);
6、参与活动追信息(活动感受);
7、重大事件抢信息(例如瓦斯爆炸、火灾、天灾人祸、重大事件等方面信息,必须抢在新闻前面提供给领导);
8、深入基层拾信息;
9、关注新闻抓信息;
10、掌握规律收信息(农业四季规律、森林防火、防汛);
11、情况反馈传信息(政策贯彻落实情况);
12、跟踪问效知信息(领导批示后要反馈的情况);
(三)如何把握信息工作要点
1、把握全党大局;
2、突出经济建设;
3、发现通报情况;
4、关注社会热点;
5、反映改革举措;
6、反馈工作思路;
7、宣传工作成果;
8、提供领导新论;
9、分析研究问题;
10、提出对策建议;
11、围绕中心工作;
12、体现部门(地方)特点;
13、坚持供需对接;
14、推进工作落实;
15、服务领导决策。
(四)信息编辑技巧
一是提炼,二是摘取,三是更题,四是综合。
所谓“提炼”,就是在支言庞杂信息材料中重新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主题,这是信息编辑的基本功。
所谓“摘取”,就是把信息素材中最精华的部分摘取出来,删裁精减,这是信息中最常用的编辑手法。
所谓“更题”就是用富有新意、引人注目、有较高利益的标题更替原有信息素材中概括不准确或没有新意的标题,促使信息价值的升华。
所谓“综合”就是将单条信息所反映的问题由零碎到完整、由点到面进行归纳和分析,形成结实、具有全局意义的信息。
(五)编写信息文稿中要防止出现的几个问题
1、防止写政务信息与写新闻稿混淆
政务信息和新闻稿的主要区别是:
服务对象不同。新闻稿件是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反映社会情况,是给群众看的,而我们这个政务信息是给领导看的。
服务目的不同。政务信息是提供给领导决策用的,是为决策服务的。新闻只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舆论。政务信息讲的是决策效应,是起到领导参谋助手作用,新闻讲的是轰动效应,起到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所以服务目的是不一样。政务信息虽然不是中心,但影响中心;虽然不是全局,但是关心全局;虽然不是决策,但参与决策。影响中心,关心中心,参与决策,它跟新闻是不一样,新闻是起到宣传作用,大家知道就行了。
价值不同。信息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条政务信息一旦进入到领导决策之后,正确的决策就会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是价值不同。
反映内容不同。政务信息是侧重反映实际工作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对策和建议,要求喜忧兼报,不回避和隐瞒问题。新闻不行,新闻只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弘扬好人好事,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
写作要求不同。政务信息是逻辑思维,是客观情况的反映,语言要求平实、准确、无华、精练、明快,这是政务信息的要求。信息文体基本采取直叙的写法,干净利落,力戒修饰,庄重朴实,要求事实准确,分析中肯,建议合理。新闻是形象处理,语言要求生动活泼,文学色彩,文字优美,包含激情,增强感染力。还可以用排比、夸张、形容词等,叫做呼风唤雨,来有声有色地描写情节、细节,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烘托人。
结构不同。政务信息是直言表述,一般不要导语,许多信息也不要开头、也不要结尾。政务信息编写要求开门见山,首语入题,用语准确,朴实无华,文章篇幅短小、精悍,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阐述、倒述,只要反映客观情况。
2、要防止写政务信息与写一般记叙文混淆
特别是在结构上,千万不要出现“总、分、总”的结构,呼风唤雨,提炼拔高,用一些别论的语言,评论的语言,做表面文章,做全字文章,这样不行。政务信息的结构就是总分结构,总就是题目,分就是内容,信息就是这样写。
3、写政务信息要防止内容空洞、没有特色
一般是套话、废话、空话太多,没有个性、没有特色,入题也太慢,不是开门见山,不是首语入题,开头不是写信息,而是写形势了、写目的了、写意义了、写认识了,比较空,而且领导都知道了,这不是信息,你想到的人家也都想到了。要写“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人人心中皆有,个个笔下俱无”的新认识、新见解。上级布置工作,都是一声雷,市政府往下布置工作,都统一布置下来了,各各县、各乡(镇)都在抓,这时候要求你就得做文章了,一是要求快、二是要求深,也要求新,你要是平平淡淡的,我觉得这样就可能不用。
4、要防止大事记式的信息
有的信息写某些领导到哪视察,领导干了什么,说了什么反映上来了,很大的篇幅,但我们就用一块,就要领导谈话,要的是领导的观点。
5、编写政务信息文稿要注意的几个文字方面的技术性问题
信息文稿中数量词使用要规范,总的原则是凡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但有一些特定地方数字要用汉字表示。具体说,一是标题的数字要用汉字表示,内容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5位数以上数量用万、亿来表示,并且全篇统一,小数点后要保留两位。二是地点要写全称。三是降低和增长用百分比表示,不用倍数。四是不必要、难懂的技术性术语不用。五是简称不用。六是数字中的三位一隔点的隔点号不再延用。七是数量前面不要用“了”。八是表示概念要准确、无误。九是量词使用,用公斤、克、吨,不应用两和斤,用公制单位。十是序码不应写错。一级标题要用一、二、三,二级标题要用(一)、(二)、(三),三级标题要用1、2、3,或者用一要、二要、三要,首先、其次、再次,一是、二是、三是。
政务信息文稿要注意语言平实。客观情况的反映,不能加主观的东西,不要吹牛、不要浮夸、不要笔下动情。不要用军事述语,如打什么仗、打什么战役。
三、健全机制,推动信息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今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高度重视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快速灵敏的信息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全县政务信息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1、《政务信息工作管理规定》。
2、《政务信息工作考核评比办法》。
3、《关于下达2008全县政府系统信息工作目标考核任务的通知》。
四、当前信息报送重点
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组织反馈信息,是各单位报送信息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今年县人民政府工作将从九个关键环节上求突破,这同进也是我们作息报送工作的突破点,加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这一重点,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信息工作要从以下10个重点入手。
1、关于项目建设,拉动投资方面
重大战略性项目引进情况、重点项目建设、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情况,重点项目责任制落实情况,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实施情况等。
2、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方面
稳定完善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测土配方施肥等各项惠农支农政策落实情况;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情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推进情况;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长效机制建立情况;农民减负和收入增加情况;扶贫开发工作开展情况;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情况;村容村貌整治、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情况等;进现代农业建设,农业生态化、农业特色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组织化市场化发展情况;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情况;农民实用技术和科技知识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农业新技术、新机械推广应用情况;发展、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情况;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情况;农村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情况;“两免一补”和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政策落实情况;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情况;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农村低保制度等社会保障情况;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情况等;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情况;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情况;畜牧养殖业发展及政策资金使用情况;特色养殖、规模养殖情况;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情况;农产品加工情况等。
3、加快工业发展,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方面
工业项目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情况;重点企业、新兴企业和优势产业发展情况;缫丝、林板林化、煤炭、电力、建材等产业开发、技术改造情况;企业资产重组和改造提升情况;扶优扶强、推进企业创优发展情况;经济技术开发区、乡镇特色园区工业规划与建设情况等。
4、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方面
干线公路建设和“农村通达”工程推进情况;农村路网建设及“村互通”工程推进情况;农村电网建设情况;农村宽带网络建设情况;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情况;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情况;农田水利建设情况;农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情况等。
5、加快城镇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方面
县城新区与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管理和完善情况;老城历史文化街区详细规划与改造情况;城市水系规划、河流截污、污水管网铺设、垃圾中转处理、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建设、道路升级改造等市政工程建设情况;川河景观带建设、城区出入口管理、景观道路建设、通道绿化及环城林带建设等城市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及进展情况;省甲级卫生县城及市级文明城市创建巩固情况;城市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创新情况;城市管理框架建设情况;新一轮乡镇总体规划修编、规划建设情况;重点镇、文明村、小康村建设情况;小城镇建设空间布局、乡镇工业区规划建设情况;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小城镇建设与管理中方法、模式的创新情况;生态文明村镇、生态示范村建设情况;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创新城镇人口管理方式、推进城镇化进程情况等。
6、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方面
特色人文、绿色山川等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情况;旅游品牌培育情况;房地产市场调控管理、规范发展,以及住宅小区建设和管理情况;新区市场规划、城乡市场体系建设情况;文化娱乐、餐饮服务业规范发展情况;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非公有制经济的资本投资领域、服务体系建设、融资重组及人才培养情况;“小巨人”企业发展情况等。
7、开展全民招商,扩大引进资金规模方面
招商引资、利用外资情况;重大招商项目跟踪服务制度的落实情况;招商引资责任制落实情况;招商机制、招商方式创新情况;招商环境优化情况;政策性资金的争取和使用情况;重点外资项目建设情况;对外劳务合作情况等。
8、强化税收征管,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目标方面
培植税源、开源节流、增加收入、服务发展情况;严格依法治税,创新征管方式,杜绝跑、冒、滴、漏情况;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情况;强化投资评审,加强审计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情况等。
9、全面落实“十件实事”,加快解决民生,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方面
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情况;就业再就业机制完善、岗位开发、下岗失业人员安置情况;“创业富民、就业惠民”工程推进情况;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拓宽就业领域和渠道情况;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网络建设及技能培训情况;城乡富余劳动力输出转移情况;农民工工资兑现情况;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复员转业军人安置情况;劳动监察工作开展情况;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等制度落实情况;社保资金征缴、管理和使用情况;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情况;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补贴政策落实情况;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情况;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情况;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组织开展的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和整治情况;重大危险源监控和基层安全监管情况;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防控体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情况;打击刑事犯罪,铲除“黄赌毒”等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情况;处理应对因城市规划、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涉法涉诉等造成的群体性上访事件,建立完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情况;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走私、商业欺诈、偷逃骗税、非法传销行为等情况;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开展情况;双拥共建活动开展情况;法律援助工作开展情况;科技自主创新推进情况;科技资源配置优化情况;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情况;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加大教育投入,学校办学条件改善情况;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提高情况;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情况;规范医疗器械和药品招标采购情况;重大传染性疾病宣传、预防、监测和控制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情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普及情况;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情况;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情况;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及基层文化建设情况;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及农民体育健身示范村建设情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情况;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情况;科普宣传、国防教育开展情况;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开展情况;市科技馆、图书馆管理运行情况;乡镇文化站和村组文化活动室建设情况;建设文化精品工程情况;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农村电影放映等工程实施情况;重要文化遗存、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情况;学习型社会建设情况等。
10、关于政府自身建设
改进经济管理方式,加强宏观管理情况;改革创新,转变政府职能情况;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情况;勤政廉政,建设廉洁政府情况;真抓实干,建设务实型政府情况;执政为民,建设服务型政府情况;落实“一个办法、三项制度”,转变作风,建设高效政府情况等。
五、如何做一名优秀信息员
一要加强学习,更新知识,增强和掌握采编政务信息的真才实学。知识积累在于学习,才能提高在于磨砺,要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理论修养、政策水平和文字功底,使之成为政务信息工作的行家里手。做政务信息工作要学的东西很多,应当把时事政治和逻辑学作为必修课。
二要不耻下问,博采众长,养成蜜蜂的勤奋精神和苍蝇的灵敏嗅觉。一个高产的信息员,必然是一位勤奋的耕耘者。花香四溢,值得去采;臭气熏天,也得去闻。只有做到这一点,才会有取之不尽的题材,写不完的信息。
三要收集素材,注重积累,使自己成为资料库和档案袋。信息的素材从哪里来?靠收集,靠积累。一个称职的信息员应当“三勤四会”:即腿勤、手勤、嘴勤,会观察、会分析、会提炼、会表达。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所见所闻记一笔,今天用不上,明天可能派上大用场。
四要乐于奉献,甘守清贫,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搞政务信息工作是天天短平快,年年马拉松,既清苦又辛苦。但苦中有乐,虽累犹荣。一方面,信息工作是个锻炼人的岗位,能使你长见识,增才干;另一方面,把信息搞好了,既为单位争了光,又使自己出了名。因此,衷心希望大家热爱这一行,干好这一行。
怎样写好政务信息
一、什么是政务信息及政务信息的特点和作用
政务信息就是反映行政管理活动的文稿,是有价值的、客观情况的反映。层次高的信息是对原始信息的归纳、综合,是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政务信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具有宏观性。政务信息主要是为领导提供决策服务的,它所产生的效应直接或间接体现在决策方面。要求信息撰写人员围绕中心工作抓大问题,抓有碍全局的实际问题,抓政策性问题,抓各项改革的进展情况,抓重要的监管动态以及重大的社情民意,而不是摄取小镜头,捕捉小花絮。二是具有真实性。与新闻报道不同,新闻报道要注重政治影响,而政务信息则要求实事求是。不管是喜是忧,都必须如实报告。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决不允许在数字上来大概加估计。三是具有权威性。政务信息必须经过本级领导审查后方可报出,应该是具有严肃性的“官方消息”,决不是不加约束混淆视听的小道消息。
政务信息还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简言之就是宣传、协调、交流和引导。
二、政务信息的来源
经常有从事信息编撰的同志反映,身边眼前都是平平常常的业务工作,哪有那么多具有价值的信息呢?政务信息从哪里来呢?
通过积累和实践摸索,有15条采集信息的途径可以利用,用言简意赅的105个字加以概括,那就是:文件堆里挖信息;翻阅材料筛信息;讲话稿中捡信息;领导口中理信息;联系上下摸信息;会议之中捕信息;参与活动追信息;重大事件抢信息;深入基层拾信息;关注新闻抓信息;掌握规律掏信息;情况反馈传信息;跟踪问效知信息;与外联系通信息;利用网络选信息。政务信息就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只要我们从事此项工作的同志勤奋加刻苦,敏锐而深入,还会拓展出更多的渠道来,也一定会发现政务信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三、政务信息的写法
(一)确定好信息的主题
主题就是信息所表达出来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我们写任何一条信息,总有一个目的,就是通过反映什么问题,说明什么观点,提出什么建议,达到什么目的。确定主题是首要任务。主题要求一是正确。正确反映出内在规律和内在实质;二是鲜明。基本思想清楚明确,毫不含糊;三是深刻。要把情况写明、写透。四是集中。说明一个问题要突出重点,引用的材料集中到一个中心思想上来。
确定主题的关键就是主题的提炼。提炼过程是认识过程的飞跃,是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主题的提炼要从全部材料出发,从事物本质出发,从领导科学决策的需要出发,从实践需要出发。为此,我们工作中要着重把握那些有新意的、有特色的、有借鉴的、有启发的、有探讨性的、有共性的事项和问题。
(二)精心安排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表现形式和框架。主题是灵魂,结构是骨架,是用来表现主题的。主题确定了之后,怎么来表现,就是结构的问题。政务信息的结构比较文学作品、机关公文、新闻报道,要短小得多,简单得多,正因为简单,却不容易把握。政务信息在写法上要避免素材的堆积,一般采取直言表达,总分结构。具体要求有三点:一是简朴。能省的则省,通篇给人以明晰、舒畅、一目了然的感觉。二是严谨。不因其短而粗,虽短但“五脏俱全”。三是自然。长短详略,顺其自然,如行云流水般自由。
通常,政务信息文稿中不出现“为了”,不出现指导思想,事件的过程要简写(甚至不要过程)。
(三)细琢鲜明的标题
标题是信息内容的统帅、纲领。“题常意要新,意常题要新”――这是对标题较高的要求。如何写好标题:一是题文一致。标题必须与内容一致。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事实与内容相一致,不能用一些不适当的副词、形容词,以免华而不实、故弄玄虚。另一方面,标题的观点在信息中要有充分的依据。如标题:“××市医药市场整治取得成效”。内容就要有出动多少台车、人次、收缴多少假劣药品等。二是选择句式的艺术。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是汉语的四种基本句式。陈述句是将所要说事情直接陈列表述出来。信息标题大量使用陈述句,并且多用主谓型结构。三是信息标题用好补语。补语用得好,可以增加标题的信息容量,阅者即使不看文章,也能对内容有大致了解。例《××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抽查一药品生产企业产品30%不合格》。四是交待好背景。信息标题中恰当地使用背景材料,可以引起读者注意,加重信息的份量。常见的背景有三类:其一是人物背景,包括领导和群众。一般来说,以领导为背景,是为了对领导关注和交办的事情有个交待,例《省局领导批示的××问题整改到位》。以群众为背景,则是为了引起领导的重视,研究解决群众关心、呼吁的问题,如《药品零售企业普遍对×××政策有异议》等。其二是时间背景,包括过去、现在、将来,以加深读者印象,例《×××市局连续几年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今年街头回收药品问题亟待解决》。其三是时事背景。包括政治形势、经济形势以及知名度等,如《凭处方销售抗生素政策对××市药品零售企业影响较大》,则以新政策出台为背景。背景材料的选用主要是为了突出信息的重要性。五是使用好数据。用数字说话,是政务信息一个显著的特点。一般来说,绝对数字越大越难以理解,越小越容易明白;孤零零的数字不好理解,有比较的数字好理解;零散的数字难理解,概括归类的数字易理解。因此,政务信息在采用数据上,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其一是比较法。即用纵比、横比、类比,让数字在反映对比关系中反映出所要表达的意思。其二是换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艺术处理,将绝对数变成相对数或将数字换算成增长数,使之更明白。其三是综合串联法。就是将一组相关的数字联合起来使用。
规范来讲,标题当中除使用顿号外,不可以用逗号等其他标点符号。
四、几种政务信息的写作要领
政务信息在写作上总的要求是:长稿写短,事不过三,反映的点位不可过多;大稿写小,侧重写某一个侧面、集中写一点;散稿写精、虚稿写实,不妄加结论性、评论性的语言;重点写好,关键部位要用提神的语言来表达。
信息编撰人员必须树立实事求是的文风,不做“假大空”的文章。避免“高”字文章、“大”字文章、“化”字文章、“潮”字文章、“全”字文章、“很”字文章、“最”字文章的出现。不乱提诸如“战略、战役、战术、方略”等过高的口号。语言要求准确、朴实、洗练、明快、提神,坚决避免套话和空话。
信息撰写人员应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反映本单位开展的工作,杜绝在文章中出现“我们、我局、我市”这种低级错误的出现。至于全篇都是“了” 字的晦涩拗口文章同样要摒弃。
(一)决策反馈性信息
1.贯彻落实上级重要会议精神的全盘部署。要领:一是开头交待清楚是贯彻落实什么会议精神。二是针对会议要求解决的主要问题把本部门的安排部署逐一交待清楚。例:召开全省系统半年工作会后,省局办公室就会关注各单位落实情况,这时,有一个市(地)局就送来了一份详尽的安排情况,尽管它也是以会议的形式落实,但它不讲会议,只写了由谁组成领导小组、由谁具体负责、下步工作如何安排等等,这样就可以及时刊登它的做法,一是让省局领导知道市地是如何落实会议精神的,二是以此为蓝本,让其它市地学习借鉴。
2.对上级重大改革举措出台后的反映。要领:一是马上收集情况做到快速反应。二是在开头简要交待对什么改革的反映和所反映情况的来源。三是把正面或负面的反映涉及的政策条款和产生这种反映的主要原因交待清楚。四是尽可能提出具体建议。对于反映执行中所出现的问题,则应注意以下要领:一是指出上级什么政策不符合本地实际;二是通过算帐、摆事实说明本地情况;三是分析如此执行政策对本地的不利影响及对大局的不利影响;四是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3.对重大部署执行结果的反馈。要领:一是适时反馈,不要太晚。二是力求反馈全面的阶段性成果。三是扼要介绍主要作法或经验。四是如果还存在问题或困难,须择其要者予以反映,并说明主要原因提出建议。如省局部署开展食品安全检查,过一阶段后,市(地)局对此事的总体执行情况要做一综述。
(二)问题性信息
1.对上级正着手重点整治的问题。这种信息采用率较高。要领:是把相关问题来龙去脉交待清楚,找出问题的根源和实质,尤其要点明造成问题的责任对象,并说明请求上级解决什么问题。
2.对上级正在酝酿的决策有一定参考价值的问题性信息。要领:一是指出问题,二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三是对发展的趋势作出预测,四是提出具体建议。这是按逻辑顺序排列的。
3.重大食品药品安全案件。要领:一是运用资料把案件基本情况介绍清楚;二是扼要说明本部门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的还提出请求上级帮助的具体要求。
4.反映重大社情民意性信息。这类信息如集体上访、群众生活困难、单位改革、工资发放难兑现,等等。
(三)建议性信息
建议性信息是为领导服务最直接的一类信息,很受领导欢迎。开发和写作这类信息是我们工作的又一个重点和难点。它一般应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提出的问题不宜大,应当是比较具体的问题;分析问题要力求条理清楚,理由充足,切中要害,为提出建议作好铺垫;解决问题要提出具体可操作的建议,力戒原则笼统,力戒对现行政策措施的重复。符合这一条件就是一条可发的好信息。
(四)经验性信息
1.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经验。要领:一是简单交待背景和目的,二是具体介绍主要作法,三是介绍成果。
2.暂无显著成效的作法。要领:一是选择确有创新意义的能给人一定启示的作法来写,二是简单交待背景和目的,三是具体介绍作法。
(五)领导言论性信息
指各级领导对工作的肯定性讲话和指导性言论。由于领导人特殊的身份,其言论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成为全系统政务信息的重要内容。要领:简单交代背景,具体介绍领导言论。
信息撰写人员只要坚持强化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超前意识,努力争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快、人快我新、人新我深,政务信息工作就一定会开创出新的局面。
怎样写好政务信息
政务信息的概念
我们通常所说的政务信息,是指由政府机关采集,通过特定载体反映与经济、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相关的活动情况或数据方面的信息。它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
首先,它是由政府机关通过合法途径采集整合的信息;
其次,它是与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及依法行政相关的信息;
第三,它是借助特定载体显露的信息。
政务信息的特点
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性”:
一是指导性。政务信息反映的是领导意图、社情民意。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务信息是正式公文的补充,其指导作用显而易见。
二是真实性。真实是政务信息的生命。政府机关的信息来源较为正统,而且在编发时一般要经过三次审核,因而可信度是比较高的。
三是保密性。大家知道,有些政务信息涉及到党和国家的秘密,是不宜公开的。因而政务信息的传输和运作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阵地。这也是政务信息网区别于其他信息网络的一个显著特征。正因为如此,在收集、传递、处理政务信息时务必注意到内外有别,增强保密意识。
四是时效性。及时、迅速是政务信息的又一鲜明特点。政务信息一般不登载时过境迁的内容。
政务信息的功能
政务信息是决策的依据,领导的“耳目”,是沟通上下关系的桥梁和渠道,其作用、效果往往是大块头的报告所不能取代的。概括起来是八个字,两句话:“下情上达,上情下达”。
1、下情上达。通过信息这一最便捷的载体,能使领导机关随时掌握和了解基层发生的新情况和出现的新问题。邓小平说“信息确实很重要。做管理的人没有信息,就是鼻子不通,耳目不灵。各地、各部门、各行业把最新的重大情况,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及时反馈给领导机关和领导人,便于领导人掌握新发生情况和出现的问题;了解基层工作进展情况;了解一个时期社情民意,了解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运行情况;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基层解决不了的实际问题。
2、上情下达。通过信息这一最快速的途径,能把上级决策意图及时传达到基层群众之中,便于基层及时了解上级部门的重要工作思路、工作部署、工作举措;便于下横向交流,互通情况,取长补短。
正因为如此,各级各部门对政务信息越来越重视,把它列入了年终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之中。
政务信息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1、写作要求不同。政务信息基本采取直叙的方法,干净利落,庄重朴实,力戒装饰,要求事实准确,分析中肯,建议合理。写新闻报道则不同,例如写通讯,对修辞的要求非常之高。包括比喻、拟人、反问、借代、双关、对偶、夸张等等。
2、结构体式不同。政务信息提倡开门见山,一般不要导语和结尾,一气呵成,一段成篇。新闻稿则不同,通常有导语、主体、结尾三部分构成,否则不成体统。在标题制作上,新闻为了烘托气氛,揭示内容,可设肩题、主题和副题。信息一般不用两栏标题,提倡单句实体,讲究简洁明快,一语道破。
3、反映内容不同。信息侧重反映实际工作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等,要求喜忧兼报,不回避和隐瞒问题。新闻主要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广先进、典型经验,褒扬好人好事。尽管对不良倾向也揭露和批评,但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4、服务对象不同。新闻服务的对象是所有社会大众,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而政务信息服务的对象范围要窄得多,层次则要高得多。简言之,信息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新闻旨在教育群众、宣传群众、激励群众。
5、实际功效不同。新闻可以不涉及具体工作,比如奇闻轶事。而政务信息必须与工作紧密相关,这是由它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即使同样反映工作,两者的作用力也不尽相同。新闻一般是通过宣传造势来作用于工作,具有间接性。而政务信息的作用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直接性。换言之,新闻偏重于宣传效应,政务信息则偏重于参谋效应。
当前政务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数量偏少。多的单位每天几条全年达到1000余条,少者寥寥无几,报送少的单位除存在对政务信息工作重视不够的因素外,也有信息编撰人员还不善于及时发现信息、不善于及时扑捉信息、不善于深入挖掘信息的原因;
二是题材偏窄。只有动态信息,缺少综合类、反馈类、反映类、调研类、建议类信息。
三是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表述不准确,综合分析不够,来源不实。(死鸡、互联网、小报)。
四是时效不强。主要表现在捕捉信息不及时、信息处理不及时、改头换面。
五是特色不够。没有工作特色、区域特色、实践特色。
政务信息采编中易犯的常见病
一是标题冗长,危及制版。这是编者最为忌讳和头疼的事。我在编辑中小企业信息刊物时,经常碰到这样的事,有的稿子全文不过百把字,标题却长达数十字,而且标题字句又在文中重复出现,显得既累赘又干巴。标题好比一个人的眉目,必须精雕细琢。把标题制作好了,既能为文章增色,又能吸引编者、读者,一举两得。“万余候鸟型人才成为我省中小企业技术攻关的生力军”,这个标题堪称精典之作,特别是“候鸟”这个词恰到好处,把“候鸟教授”、“飞行博士”在中小企业中的作用和盘托出,因而这条信息很快就被采用。
二是数字罗列,好事堆砌。信息没有数据映证会显得干瘪,但数据用得大多会使信息变得散杂。尤其是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的信息,不能没有数据,需要凭数据说话,但并不是数据罗列越多越好。因为信息毕竟不是简单的数字罗列。一个数据能说清的最好不要写两个,用例子亦如此,一个例子能说明问题的不必写两个。
三是穿靴戴帽,言之无物。这是政务信息采编中出现的又一个常见病、多发病。大家知道,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应当条理清晰,虚实结合,言之有物。我们有的信息之所以“大雾天放鸽子”有去无回,症结就在于空洞说教太多,有骨头无肉。一条信息,二三百字,没有必要大观点套小观点。甲乙丙丁、ABCD,实属画蛇添足。
四是视野不宽,触角不长。搞政务信息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的信息员恰恰少了这些基本功。在采编政务信息时,眼睛只是盯着鼻尖尖,习惯于拣那些芝麻绿豆小事,有的甚至把工会组织了一次垂钓活动,也作为政务信息报道,这样的信息对全局工作毫无指导意义,势必石沉大海,不会被录用。
五是布局不当,全篇皆输。有的同志搞信息总喜欢在开头罗列一大堆背景材料,而把最有信息价值的事实夹在文章的中间,这是布局之大忌,谋篇之失策。信息的一个鲜明特点在于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必须把新近发生的事实写在头上,背景材料最好不用或少用。如果一篇信息有若干个观点构成,在谋篇布局时,也应把最新颖最有说服力的观点排在前面。
通过积累和实践摸索,有15条采集信息的途径可以利用,用言简意赅的105个字加以概括,那就是:文件堆里挖信息;翻阅材料筛信息;讲话稿中捡信息;领导口中理信息;联系上下摸信息;会议之中捕信息;参与活动追信息;重大事件抢信息;深入基层拾信息;关注新闻抓信息;掌握规律掏信息;情况反馈传信息;跟踪问效知信息;与外联系通信息;利用网络选信息。政务信息就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只要我们从事此项工作的同志勤奋加刻苦,敏锐而深入,还会拓展出更多的渠道来,也一定会发现政务信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浅谈如何编写好“政务信息”稿
政务信息是政府工作运转情况的反映,是政府领导进行决策和管理所必须掌握而尚未掌握的信息。信息编写的质量和效能高与低、好与劣,信息量的多少是否及时、准确、系统、真实,对领导能否全面了解情况,实施正确指导工作,发挥办公室“参谋”、“耳目”作用等诸因素中,都存有直接影响。如何编发、采写好高质量的“政务信息”稿,适应新形势下政务工作的要求,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谈一下粗浅的认识。
一、写信息要知信息稿的特点
政务信息稿是指按政务信息流程专门收集加工整理、编写而成的用以反映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特定文稿,它与政府机关的公文在格式内容、结构、体裁、篇幅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和不同之处。
(一)从格式上。如一份公文在一般情况下,以反映一个方面的内容,而一期政务信息则可以反映一个方面或逐多方面的情况,可由一条或多条信息组成;主要公文通常一般带有附件或转发件,而政务信息且不带附件,可把附件内容溶进信息稿中;主要公文一般都标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而政务信息则标明送、发的对象即可。
(二)从结构上。政务信息与其它公文一样必须有一个切合文意的标题,但正文的结构差异甚大。公文一般都有开头(或导语)、主体、结语三部分组成。而政务信息稿则比较自由,它可以没有开头或结尾,简短的信息稿甚至可以不分层次、不分段落。从篇幅上看,公文虽然也力求简短,但由于内容要求,相对来说篇幅服从公文。而信息稿不论内容多么复杂都要求精短、文简意明,有的甚至一两句话也可,三两句也行。
(三)从内容上。公文的内容有一定的限制,主要是政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之间公务活动的内容,如上级向下级传达有关方针政策,下级向上级请示问题或上下级与同级之间商洽工作等。而政务信息则更为广泛,如政府工作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级和基层单位,本级和外地之间的情况几乎无所不及。一条信息稿所反映的某一内容不一定追求完整性,但它可以作为独立的一条信息予以反映,并通过连续反馈达到其完整。
信息稿的特点与信息编写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告诉我们这样几点,一是要确定好信息稿的主题;二是要精心安排信息的结构;三是细琢鲜明的标题;四是要组织编写好信息的主体;五是要使用精确的语言。
二、写信息稿要知信息的要求
政务信息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六个字:新、实、准、快、精、深。
新,是指在时间上是最近的,在内容上是新鲜的或独特的,如刚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倾向、新动态,还在萌芽状态的新事物新经验、新见解等。着力提炼出带有新观点、新角度、新精神,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实,是指信息内容要真实。“实”有两层意思:一是反映的事情必须实事,确有其人其事;二是事件发生的程度,在语言表达上必须实事求是,不能有任何虚构的事实和夸大或缩小的情况发生,真正做到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喜”与“忧”并存,“成绩”与“短点”同在。
准,是指准确无误地收集、整理信息。一是收集反馈信息力求准确无误,不道听途说、不扑风捉影。二是反映事情坚持综合分析,力求揭示本质;三是提供信息对路,恰到好处,及时为领导提供掌握适时适量的信息。
快,是指生成信息快、传递信息快,不拖延、不积压、讲时效,信息就像山里的药材,适时是宝,过时是草。如: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因没能及时编发而延误,变成“昨日黄花”。
精,是指文字简炼、篇幅短小精悍,一是内容要精,一则信息要集中反映一个主题、一项内容;二是文字要精,力求达到“由简而繁繁而简、简中俱是精华点”;三是信息数量要精,以利领导从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深,是指反馈的信息在内容层次上要有一定深度。一是要根据决策需求和重点工作,深入调查研究,拿出有分析、有观点、有建议的信息;二是从大量信息资料中来分析、挖掘,揭示信息的内涵,以实现信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升华和增值。
三、写信息要知信息编写的要领
政务信息要求主题突出、中心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炼,尽可能做到简明扼要、深入浅出。
(一)迅速确定主题。一条信息,编写的目的是什么?要让决策者了解什么?这些问题是编写信息时首先要搞清楚的。一条信息只体现一个主题。因为信息的主题范围越小,就越有利于把事情和问题说清楚,说透彻。信息编写应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去考虑内容的取舍,提炼信息的主题。
(二)巧妙设计结构。设计信息结构就是政务信息素材的组合。结构合理,信息就会中心突出,条理清晰。一是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种结构多用于反映事件的信息。二是以逻辑为顺序。如发生一起严重械斗事件的信息:编写顺序是这样安排的:某月某日,某地发生一起严重械斗事件,多少人伤亡,损失多大;引起械斗的原因;械斗的经过;处理结果。在这则信息中,时间顺序与逻辑顺序是交叉运用的
(三)精心制作标题。政务信息的标题是吸引决策者关注的关键所在,也是整个信息的中心。它要求简洁明快,一语破的。信息标题一般不用引题,多用单句实题,使人一目了然目前在实际编写中,许多人把标题放在正文前面作为首句,以增强信息的精炼性。
(四)写好信息主体部分。政务信息的主体部分,是信息所反映事物的叙述和说明,是所表明观点的依据。写好信息的主体部分,首先要做到条理清晰,层次清楚,材料运用精当其次是做到文字简炼、准确,即不拖沓,也不会含混。
(五)核实。信息写好以后,不要急于发稿,应对内容再认真核对,这一环节,是信息编发的最后一道“关卡”,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稍有差错就会带来工作失误。因此,信息工作人员在处理这一关时切不可有“差不多”的心理,贪图省事。
一、锤炼词语
词语是构成一篇文章的最基本的单位,“锤炼词语”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在《错过》中,刘心武善于锤炼词语,精于遣词造句,论述语言在准确的基础上彰显生动。比如:“错过,一般来说,属于人生的常态,只要我们回顾来路,有所得……”这里的“一般来说”,强调指出“错过”虽属于人生常态,但并不排除特殊情况,用语有分寸。再如:“有时我们虽然错过, 只要我们立刻意识到了,并立刻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我们多半也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问题是我们往往在立即意识到了以后,竟滞涩、凝结住了我们的行动;这样的错过,则几近于过错。”这段话中的两个“立刻”强调速度要快 , 无论是“悟” 还是“追”,都要刻不容缓,才有可能使“错过转化为掌握”。动词“滞涩”与“凝结”体现出行动变化的过程,排列次序得当。
二、经营句式
在《错过》中,刘心武很注重句式的“经营”,其苦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做到了长短交替。长句严密,短句简明,长短句并用, 可以取得错落有致的效果。如文章开头第二句长达150字,显得语意周密;而第12、13段, 分别只由一句不长的话构成:“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二是追求整散配合。整句匀称,散句灵活,整散结合使用,可在整齐中求变化,营造出文章的参差美和匀称美。课文以散句为主,间杂整句,如“没错过,抓住了;错过,溜走了”。如此整句,结构匀称,铿锵有力。
三、妙用修辞
关键词:冯骥才 《歪儿》 艺术美 思想美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冯骥才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民间文学艺术家,他的作品多以中短篇的小说见长,而题材方面则较多的以知识分子的视角写生活和民间的故事。大部分作品的选题视角都比较新颖,并且非常善于使用多种艺术手法,对生活进行细致描绘,深入挖掘生活的底蕴。字里行间是对人生况味的咀嚼,更是对生命热爱的流露,在当代的文坛之中,冯骥才先生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歪儿》是冯骥才先生的一篇回忆少年生活的叙事类散文,他描绘了一个身体有欠缺的儿时玩伴在游戏过程中的一些琐事,美点多多,细细品来,但觉唇齿留香。
二 艺术美点
1 构思精巧美
冯骥才的散文和小说的构思大体都具有构思精巧的特点,而在《歪儿》中,这一点也不例外。《歪儿》一文描绘的是作者在小时侯同玩伴儿一起玩游戏时的一场小风波,文章以“踢罐”游戏之中的一个罐子作为线索,串联起了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歪儿坐庄、歪儿吃力的奔跑、歪儿挨骂、歪儿退出、罐子回归、歪儿回归。根据罐子这一条线索,冯骥才先生将对歪儿的情感写得跌宕起伏:歪儿坐庄和吃力的奔跑是无知的“我”拿歪儿取笑,看到歪儿挨骂然后退出,“我”又深感不安,非常内疚,歪儿一走,也拿走了那只非常合用的罐子,踢着不大合用的罐子,自然就想起来歪儿,他到底怎样了,随着歪儿从窗口扔下那只罐子,并且回归到小伙伴之中,“我”和小伙伴们自觉的谦让起了歪儿。从欺负歪儿,到帮助歪儿,一切都是在一只小罐子的引领之下,流畅而又自然,整个过程娓娓道来,丝丝入扣,毫无拖泥带水的嫌疑。对歪儿的人物形象也写得非常真实,歪儿体弱身小,爱和“我们”玩游戏,心地非常善良,即使是明知被作弄,也愿意借此机会和同龄人一起玩闹,而“我”身高腿长,恃强凌弱,作弄同伴,顽皮活泼。描写的都好不虚饰,业务矫情做作之处,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本来面目描绘得生动自然,读来可信。
2 细节精妙美
名家美文之所以细细品来还觉得美妙异常,其关键就在于“细节”二字,名家善于抓住生活之中的细微之处,善于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发现创作的灵感,并且又能够将这一点点的灵感进行生动而又细致的描绘,并且用极为精彩的笔调将人或者景,亦或是物的特点完全呈现在读者面前。而冯骥才在《歪儿》之中就将这样的特点表露无遗。《歪儿》之中的细节描写实际上并不是很多,但是每一次细节描写都恰到好处的对环境气氛进行了烘托或者对人物的性格进行了分析亦或者对全文的主旨进行了揭示。例如,对于歪儿善良的描写,全文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细节描写就是“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这一段文字描述的是在歪儿被他母亲骂回家之后,由于那只细长的罐儿被拿回去了,孩子们只能够用“我”家里的一只并不怎么合适玩这个游戏的罐子代替,自然玩得也不舒服。而歪儿听得出来,没有那个长铁罐儿之后,伙伴们好像没有平时那么尽兴了。当然,他也很想出去和大家一起玩闹,但是妈妈肯定不允许,不管怎样,他还是悄悄的将窗户开启,生怕被妈妈发现,窗户是“一点点开启”的,然后将罐儿扔下去,让伙伴们玩的开心一点。这一刹那,一个“一点点开启”就将歪儿的善良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由于歪儿身体较弱,“一点点开启”也符合他的身体状况。总之,这样的细节描写,让我们不知不觉之间被这个可怜而又可爱的歪儿的宽容和善良所感动。
3 语言精确美
文学本身是一种语言的表现形式,语言运用是否精妙,直接关系到文学作品的质量。冯骥才先生显然是语言运用的高手,《歪儿》一文中并没有用大量华丽的词藻进行堆砌,而是字字平淡,句句平常,但是语言精确,不深不浅,娴熟而又生动的形象既不失于幽默,又不过于轻薄,让人拍案叫绝。例如,对歪儿的外貌描写有这样一句“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顾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寥寥数笔,将一个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的歪儿送到了你我的眼前。这种传神的笔调,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以及纯熟的文学造诣是无法做到的。接着,冯骥才先生又对歪儿的外形进行了进一步的描绘“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这些语言并不华丽,一个“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交代了歪儿在玩踢罐电报这种需要灵活、强壮的身体的游戏之中必然十分吃亏,但是连着三句以“宁愿”起头的文字就告诉了我们,歪儿究竟有多么的热爱这项游戏,多么的希望能够和那些身体健全的孩子们一起嬉闹,以至于他“宁愿……宁愿……宁愿……”。
然而,大家对于歪儿的这种想法却并不是很在意,看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娴熟的文字描绘出了歪儿被玩伴儿捉弄时的狼狈样子,但是这里描绘的用意不仅仅只有这些。冯骥才先生用那种让人心疼、鼻酸的文字,埋下了后续矛盾爆发的伏笔,为全文情节的转折做好了铺垫,而这非精确的语言的运用也是无法做到的。
4 意蕴精美
文章的美,不仅仅是体现在文字上的,还体现在字里行间,语言和文字更深层次的美应该是一种意蕴美。散文的美更是如此,我们说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这里的神指的就是意蕴。众多的语言或者文字的美的特质应该是能够将散文的意蕴衬托的更为优美。在冯骥才先生的《歪儿》一文中,我们只要用心去感受,就能够感受到那种淡淡流动的意蕴,就如冯骥才先生所言,“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这个世界不缺少美,这个社会也不缺乏爱,缺乏的是我们眼睛的发现能力。以前“我”从来没有发现歪儿原来有这么一双大大的、美丽动人的眼睛,直到“我”真正懂得去关怀歪儿,才发现这样的事实。然后,“我”就想是不是我们身边的人都有这么一双大大的、美丽动人的眼睛呢,是不是因为我从来没有关注过他们,没有在意过他们才会忽略这么多美丽的眼睛呢?由此,意蕴升华,原来冯骥才先生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给我们讲一个故事,而是告诉我们一个更为深刻的道理,回头细品《歪儿》,发现冯骥才先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似乎都是为此而写就的,此可谓形散而神不散。
三 思想美点
1 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美
在《歪儿》一文中,冯骥才先生树立了两个特点鲜明的任务,其一是歪儿,他细细小小的,“软绵绵”、“歪歪扭扭”的,一跑起来“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是玩踢罐电报游戏中被人捉弄的对象;其二是“我”,人高体大,身强力壮,是玩这个游戏的英雄式人物。一强一弱,构成了《歪儿》一文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在最初,“我”以看歪儿“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似的奔跑为乐,每次都故意将那个小铁罐踢得老远来捉弄歪儿,但是随着歪儿挨骂被迫退出,到歪儿扔罐子之后的回归,“我”的心境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发现对歪儿的捉弄实际上并不是如何好笑的事情,而歪儿的善良如果有更多的人来关怀,必然能够有更多的人发现他像晨星一般美丽的大眼睛。这里实际上就是提出了一个严肃的命题,那就是对于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在我们的身边实际上还有很多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扮演着歪儿的角色,他们也很想融入到这个正常的社会之中来,为此他们宁愿接受众人异样的目光,甚至是捉弄和嘲笑。他们需要帮助,但不是施舍和怜悯,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关怀,当我们真正能够走近他们甚至是走进他们的生活,带着关怀的目光对向他们眼睛的时候,也许我们也能够发现一颗颗灿若晨星的绝美。
2 人与人的相互关怀美
冯骥才先生在《歪儿》之中并不只是简单的写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问题,如果我们细细的品读《歪儿》,我们可以发现,围绕“关怀”二字,冯骥才先生做了更多的文章。他告诉我们,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并不是简单的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人与人是生而平等的,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环境也必然掌握着不同的资源,所谓的强势和弱势永远都是相对的。在身体上,歪儿是弱势的,他无力去和以“我”为代表的伙伴们去争抢什么,当然他也无意去争抢什么,他享受的是这个游戏的过程。但是,在另一个层面上,歪儿掌握了玩踢罐电报游戏的最佳资源,那个长铁罐儿,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是处于强势地位的,而以“我”为代表的小伙伴就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在歪儿走后我们只能用不那么好用的铁罐来玩游戏的时候,歪儿想到的不是自己能不能玩,自己能不能获取什么好处,而是将自己掌握的资源——那个长铁罐儿,扔下来,让大家玩的更加开心一点。而“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我的心头第一次感到被一种内疚深深的刺痛了。”歪儿实际上是在关怀他的伙伴。想到此处,我们明白了冯骥才先生的良苦用心,关怀本就是相对的,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有八九,谁都有不如意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简简单单的关怀,就能够让失意者有破浪前行的勇气。让这个世界多一点关怀,多一点温暖,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学会关怀别人,而不去想着能够得到什么回报的时候,或许我们就能够把那双晨星般闪烁的眼睛点亮,原来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少美。
四 结语
冯骥才先生的《歪儿》是一篇回忆少年生活的叙事散文,文章对《歪儿》一文之中的艺术美点以及思想美点进行了剖析,经过研究,笔者提出了在《歪儿》一文中,有构思精巧美、细节精到美、语言精确美以及意蕴的精美,同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歪儿》一文中还蕴含了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美。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冯骥才先生对于歪儿的描写,实际上是为了挖掘出“关怀”这样一个主题词,人与人之间的关怀是各种美的源泉,这种关怀不是一种简单的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它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怀,当我们能够真正的有一颗关怀别人的心的时候,对于冯骥才先生的“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的疑问,我们心中自然也就有了答案。我们相信,关怀在人之间的传递是能够创造更多的美丽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关怀,世界也就会充满阳光。
参考文献:
[1] 柴晓山:《中考热点作家最新作品读赏练之冯骥才》,《阅读与鉴赏》(初中版),2010年第1期。
[2] 胡涛海:《读来可思 思之有悟——冯骥才〈歪儿〉美点赏读指要》,《阅读与鉴赏》(初中版),2010年第6期。
[3] 王春花:《冯骥才:政绩化和商业化联手正在加剧伤害文化遗产》,《湘声报》,2009年6月5日。
[4] 李彦春:《冯骥才给民间文化清理家底——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启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民主》,2003年第4期。
[5] 劉国林:《冯骥才津味小说的语言风格管窥——以〈俗世奇人〉系列小说为例》,《阅读与写作》,2008年第10期。
[6] 李建军:《〈一百个人的十年〉:醒悟者的忧患和叮咛——读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小说评论》,1992年第6期。
[7] 佘明林之:《中国文学的“现代派”——论冯骥才〈怪世奇谈〉组合小说兼及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怀化师专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2期。
[8] 张瀛:《冯骥才小说的语言特色》,《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A.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观:景象
B.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骑:骑马
C.随波而逝 逝:去,往
D.珠翠罗绮溢目 溢:满,充满
5.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则玉城雪岭迹天而来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D.以此夸能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6.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以精炼的笔墨,描写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弄潮健儿的英姿以及人们观潮的盛况。
B.文章第一段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对钱塘江潮进行描绘,表现了江潮的雄奇壮观。
C.文章最后一段写江岸十余里间观潮人数众多,热闹非凡,直接表现了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D.文章用词精当,寥寥数笔便能绘形传神,如“腾身百变”四个字就刻画出弄潮儿上下翻腾、变化多样的骁勇身姿。
7.把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2分)
⑵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2分)
【答案】
4.B
解析:“骑”是马的`意思,名词,读jì。 “乘”是骑、坐的意思。
5.D
解析:A第一个“而”表修饰;第二个“而”,连词,表转折,但是,却。B第一个“之”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第一个“为”被;第二个“为”介词,替,给。D两个“以”都是凭借的意思。
6.C
解析:C答案错在“直接表现了”,文章最后一段写江岸十余里间观潮人数众多,热闹非凡,是从间接或是侧面描写出了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观潮》美点赏析】推荐阅读:
《观潮》内容赏析07-15
苏轼《观潮》文学赏析10-07
1.2观潮.《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7-28
观潮教学评析09-24
观潮教学实录10-02
小学《观潮》课件11-02
《观潮》经典教学反思05-28
观潮阅读答案参考06-22
周密《观潮》复习内容07-01
《观潮》第二课时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