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问题及对策(精选8篇)
一、通过这几个月我的观察,发现在宿舍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生不按时作息。上网、大扑克下棋、玩游戏机的现象屡屡发生,缺乏充足的睡眠保障,影响学生白天上课时的精力集中和学习效率
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乱泼脏水,多人共用一套餐具吃饭,乱用别人被褥的现象比较严重。为传染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缺乏必要的约束激励机制。学生在宿舍里懒散成性,不愿打扫公共卫生;拉帮结派,欺负小同学;顺手牵羊,偷拿别人东西等等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比较严重。
种种问题的发生,败坏了校风、校纪,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加大了政教处、班主任的管理难度,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做法
热爱学生,做好服务。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到了日常宿舍管理中,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莫怪人心冷,将心来比心,当你把一颗火热的心捧给学生的时候,你才能获得他们的爱戴和尊敬。有同学生病了,捧上一杯热水;天冷了,提醒同学们夜里上厕所要穿好;大冷天学生在宿舍里洗头,提醒一句别感冒了;下雪了,亲自拿扫帚把积雪清扫干净;同学们遇到困难了,及时帮一吧。从与同学们密切相关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心与心的距离近了,宿舍管理员的工作也就好作了。
严格纪律,规范管理。从前,学生晚上偷偷溜出去上网吧的比较多,学校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
电视新闻是视觉、听觉两者同时起作用的新闻宣传工具, 其现场可见性强, 时效性强, 宣传效果真实具体。电视新闻已成为当代人获取新闻的主要来源, 在舆论导向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 尽管电视有画面的优势, 但有迹象表明, 当前的电视新闻传播基础仍然是语言———解说词, 而不是画面。许许多多的电视新闻节目, 如果把声音关掉仅看图像, 能看懂的并不多;而把图像关掉仅听解说, 则几乎全能听懂, 导致有许多观众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听电视、听信息, 而忽略了画面的存在, 电视新闻就不具优势了, 等同于了广播。
这种情况的出现, 与电视新闻编辑的后期编排制作有着直接的关系, 应尽量加以避免。
一、目前电视新闻中存在的问题
1. 电视新闻中空镜头多、重复镜头多
空镜头是指同样的一个或一系列画面可以用在许多条新闻中。报道农业就用收割机飞转, 报道工业就用钢花飞溅, 报道商业就用集市的购销两旺。这些空镜头没有任何时间和空间背景的表现, 成了不干胶式的招贴画, 贴在哪里都可以。大量使用, 既影响新闻的信息量, 又影响新闻的真实性;
所谓画面重复, 是指在电视新闻中某些镜头反复出现, 这在会议报道中尤为明显。会场全景;领导讲话、座次近景或特写;与会者聆听近景或特写, 几组画面轮番播出, 而人物的神情举止一成不变, 几轮播出都一个模样, 严重影响了电视新闻画面的可视性。
2. 电视新闻画面中的负信息
在电视新闻画面中, 有些信息强化或深化了传播效果, 有些却冲淡、损害了预期的传播效果, 甚至否定了传播者的效果期盼。因为观众在观看电视新闻时, 不但能够接收传播者预期传播的画面信息, 同时也会根据自己的社会阅历和心理定式有选择地加以接收, 如果观众脑海中存储的来自生活的画面信息, 与眼前电视新闻画面提供的信息反差太大, 就会对传播者预期的传播信息表示怀疑, 其效果就绝不会统一, 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
3. 新闻画面的摆拍
记者在现场拍摄中,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经常拍不到理想的画面。有些记者为了追求形式的完美就进行人为导演, 组织摆拍, 企图重现事件“原貌”。这种做法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也欺骗了观众。观众接受电视新闻, 首先要了解的是事件真相, 而不是满足视觉上的享受。一条电视新闻中, 有一个画面被识别出来是假的, 整条新闻的真实性便会大打折扣;如果在一组新闻中, 有一条电视新闻画面被识破是假的, 观众就会对这个新闻单位的可信度提出质疑。因此, 电视新闻必须坚持向人们提供现场的真实情景。
电视新闻之所以存在种种问题, 原因是多方面的, 虽然与电视新闻的制作比较复杂、难度较大有一定关系, 但更重要的是电视从业者, 尤其是电视新闻编辑的思维方式、业务水平、工作态度的问题。
二、要努力做好电视新闻
1. 电视新闻要扬其长, 追求现场可见性
电视记者要精心选拍镜头, 在抓取那些最能强化现场感、最有新闻价值的画面的同时, 要用好同期声, 以强化电视新闻的现场可见性, 使观众有身临其境, 实闻其声的现场感受。
编辑人员则应写好解说词, 以加强现场可见性, 并注意发挥画面语言的优势。尽量多用形象、实在的语言, 少用笼统的表述, 把事实说清楚就可以了, 正面难以表现的内容, 如意义、影响、趋向等, 应用必要的解说作为补充、点缀、升华、使新闻价值更好地体现出来。要充分了解画面的作用, 重视画面的作用, 抛弃那种配好音后穿插上几个画面的做法。要利用好画面语言的作用, 就要求编辑人员细心研究画面所含的信息量, 信息库中所保存的资料画面的信息量, 并在编辑过程中充分加以利用。在实际工作中, 画面的重要性永远是第一位的, 解说只是对画面的不足进行必要的、恰当的补充。要避免那种画面中出现什么, 解说中就不厌其烦的说什么, 生怕人们看不懂的现象。
2. 电视新闻要避其短, 进行深度挖掘
要减少和改进会议报道。这个问题历来是新闻界的老生常谈, 都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应时刻想到群众, 考虑群众的需要, 考虑哪些是群众关心的, 力求有自己的新发现, 既要加深指导性, 更要加强服务性, 要寓指导于服务之中, 群众乐于接受, 才能达到宣传、鼓舞、激励群众的目的。要从会议中挖掘出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使会议新闻短小精悍, 有新鲜感和新闻味, 更好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要重视深层次的报道。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其影响等, 在现场画面上是难以反映的。这就要求采访记者进行深度采访, 挖掘语言资料。要求编辑人员具备丰富的知识, 掌握丰富的资料, 在后期制作中, 进行深度加工, 做更高水平的艺术再创作。
【关键词】 护理记录;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R-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8-0666-01
护理记录是护理文件的重要项目之一,是护士根据医疗护理措施和病人病情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细心观察、病情记录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法律依据。临床的护理记录在医疗文件中属客观资料,病人有权可以随时要求复印,因此涉及医疗纠纷案时,它是支持医院、医师、护士公正的评价事实的关键的证据。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抽查我院终末病历200份,发现护理记录中仍存在医护记录不一、涂改等问题,现分析如下:
1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
1.1护理记录医护不一同一时间内护理记录与医生所记录的内容不符,如入院时间医生记录为8:00,而护士记录为8:20;医生入院记录患者未神志清楚,而护士记录为精神恍惚。医护之间沟通少,医生和护士的记录就会出现差异,使病历所具有的法律作用和可信度大大减少。
1.2护士责任心不强,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法律意识差护士对护理记录具有的法律作用重视不足,执行不完善的医嘱。由于医生疏忽将时间写错,护士又忽视了医嘱开具的时间,导致与事实不符。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过于简单,不重视:如抢救病人,应于抢救完毕6 h内完成病历,但为了应付,在抢救过程中医生的口头医嘱执行后没有及时督促医生补上,随意签名、代签名,都使护理记录失去了真实性,一旦发生纠纷,造成举证困难,甚至举证失败,破坏了护理记录的法律举证作用,在医疗纠纷中护士同样会承担不该承担的责任。
1.2.1护理观察及护理措施记录不详细有的护士虽然做了工作,但由于太忙,没有及时记录而遗漏等。如病人家属不在病房的情况下病人要外出做检查,但过程中一直有医生和护士陪同,但未及时详细记录过程。有些病人(慢性病、肿瘤长期经济负担)有轻生的念头,虽口头上给病人及家属做了思想工作,但未及时记录等。对接受检查、治疗、用药后观察不及时或未记录效果和病人反映,护理记录中反映病情动态观察不及时。主要见于病情变化时未及时记录,待病情进一步恶化时再进行回忆性描述。因此导致记录与实际的出入。上一班的病人采用治疗和护理措施在下一班次出现结果的,下一班要准确记录病人的反应过程和变化。如便秘,医嘱给予泻药,护理记录中无执行医嘱后效果记录;如体温升高,体温单上有异常记录,但护理记录中无连续性监测记录观察。
1.3涂改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严禁涂改,伪造病历资料。有的为了保存页面的整洁用刀片刮去原有字迹或重新整页抄写,尤其是一些关键词句或重要数据的涂改。给人印象是企图改变或隐藏信息,一旦发生纠纷就降低了其可信度。
1.4医学术语用词不当,病情描述不确切如:护理人员基础知识不扎实,专科技能掌握不熟练,表现在观察病情不细致,甚至概念不清。如:“患者处于浅昏迷状态,呼之能应”。如果呼之能应说明仍有意识存在;如描述血压波动情况,则写“血压忽高忽低或血压测不到”等,是测量血压问题,还是血压计质量问题,还是病情变化等不清楚。
2防范对策
2.1认真学习法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长期以来,护士一直处于医疗服务的主要地位。因此,在实践中,护士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尽快解决影响病人健康的根本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特别是面对新形势下的“举证责任倒置”,护士感悟不深,极易引起法律纠纷。因此,护理人员应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特别是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与护理人员关系密切的法律知识,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时刻牢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小心谨慎,尽职尽责地为病人服务。
2.2加强医护沟通,避免医护记录不吻合医疗护理记录不吻合的原因在医护双方采集病人资料过程中误差而产生的。对于病情观察、数字记录要属实,并且准确及时报告医师,护士在发现医护记录不符时,应找医师核对,在任何情况下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
2.3严禁涂改,妥善保存病历护理记录书写应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力求通顺,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达准确,语句通畅,标点正确,不得删改、倒填、剪贴,如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或修改处,应当用双线划去,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2.4规范护理记录书写标准,加强质量管理
2.4.1加强三基的学习和训练院内及科室对护士不断进行三基知识培训,加强护士书写及表达能力。
2.4.2及时准确做好护理记录应按照卫生部颁布的《病历书写规范(试行)》要求,全面真实、客观、及时准确的记录。如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应当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点书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床位号、页码、记录日期和时间、出入液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等。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4.3规范护理记录管理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每天检查护理记录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组织科内护士培训,定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病历书写规范,使护士知法懂法,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中。
3讨论
护理记录是否全面真实、客观、及时准确,是重要的法律依据。护士需详细解读《病历书写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三基及专科知识学习,全面提高观察病情的能力和护理记录书写能力,做所写的,写所做的。
参考文献
顶岗实习是中职学校学生培养计划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以把课堂上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当中去,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从以前在校时所学的书中找到理论依据,从学中做,做中学,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有机相结合,积累工作经验,为参加工作打下基础。
一、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中职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对学生安排顶岗实习,但是学校、实习企业、学生家长、学生本人对顶岗实习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有几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期望值高。
第一,学生希望能够在实习中系统提升专业知识,受到系统的培训。而事实上,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大都是辅助岗位,“技术含量”低,专业性也不强。
第二,学生希望在用人单位得到和在学校老师一样的关心和照顾。尽管企业方已经按照比正常员工更宽松的要求来对待学生,学生仍然觉得十分苛刻和严厉,难以适应工作角色的转换。
第三,希望工作轻松,工作条件优越。可由于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整个就业市场上所能获得的工作仍然是生产一线的工作岗位,工作条件不可能十分轻松和舒适。
2.学生缺乏吃苦精神和责任心。
学生一般在实习前期热情比较高,但一个星期后就开始喊累,对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不能执行,随意请假。学生并未认识到自己应该对实习的岗位工作负全责,总觉得自己只是临时来工作的,责任意识淡漠,导致工作中不能遵守纪律以及对待工作不认真的现象出现。
3.学生管理难度大。
校外顶岗实习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会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把学生分到不同的企业进行实习,同一个单位实习的学生岗位也不同,学生实习地点分散,因此学生实习分布广,学生的日常生活都在实习单位,学生管理主要由实习单位负责,学校对顶岗实习的学生管理就处于一个远程遥控的管理状态。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的动态,往往出现学校与实习单位的管理脱节。有的顶岗实习学生擅自离开实习单位,有的学生假借学校之名向实习单位请假脱离学校与实习单位的管理,学校均不知情。有些学生出现的感情问题,企业不便也不愿管等等此类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对顶岗实习的学生管理起来就有很大的难度,这给企业或学校有可能带来不良影响。
4.沟通能力欠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的上班制度管理主要由企业负责。企业管理人员不会像学校的老师一样,在有员工迟到或旷工的情况下不是以教育为主,而是按照企业规章来执行,扣工资、资金,严重的甚至开除员工。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能力,工作中抱怨学不到东西,请假休息得不到批准等等,这些都是缺乏必要沟通能力的具体表现。学生刚走出校门,对实习环境不熟悉,伴随着新奇感的是更多的陌生感,主要表现为不愿主动与老员工交流,对自己熟悉的同学特别亲近和依赖,与新员工相处要经过一个很长的磨合期等。这种不适应在工作中则体现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二、如何提高学生实习效果
学生走出校门,进入企业进行实习,他们的言行举止、能力高低等表现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为了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工作岗位,作为管理者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的实习效果和质量:
1.加强学生职前教育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实习,将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职业操守教育深入贯穿于每门课程中。针对现在学生的特点,重视素质教育,在实习中进一步锻炼意志,着力培养其能吃苦耐劳和有较强责任心。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成才观
现在有些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缺乏吃苦精神,不愿到艰苦行业就业,就拿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听说做仓库管理要兼搬货或是卸货,就很不愿意;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时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利益,有着舒服轻松的工作,不愿到工资薪酬暂时较低但培训机会、未来发展较大的公司就业。因此,要转变学生这种“专业不对口不去,试用工资低不去,私营企业不去,服务行业不去,非大城市不去的观念”,就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摆正位置,合理定位。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大胆地到基层生产一线工作。安安心心地工作,先站稳脚跟踏实工作,积累经验后再图发展。
3.做好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做好角色的互换
学校一方面配合企业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做好心理疏导。在顶岗实习前,要特别强调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所具有的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身份、角色变化所带来的差异,加强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工作主动性。
4.加强校企联系,建立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
学校应广泛接触企业,争取建立长期稳固的顶岗实习基地。这些顶岗实习基地有相对成熟的实习管理体系,并可在前期的教学活动就引入企业的文化理念,以及典型的生产过程,有助于工学结合的深入开展,对于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关系重大。
我县实施“村账代理服务”制度已经多年了,该制度的实行规范了村级财务制度,村级财务的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存在的问题都取得了较大的改善,使得原先因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造成干群矛盾和群体上访的事件得到缓解,有效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但是,因为我县农村长期存在的旧体制和旧习惯的影响,村级财务管理仍然问题较多,村级财务管理仍然是存在一些问题。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执行财务制度不严
(一)有的村干部直接经手现金的收支,代行会计室出纳之职,手持现金不管时间有多长,也得等到把钱花完变成开支票据,才把票据交到会计室手中,有的甚至还勒令会计室下在指定期账上,自己经手,自己审批,给套取现金留有余地,严重违反财经纪律。
(二)坐收坐支、借支挪用集体资金。收取的款项不及时送交会计核算,而是后在自己手中随便开支,然后持票来报账,村账代理中心成了纯粹的记账员,给自己支挪也提供了方便之门。
(三)原始票据不规范,白条入账非常普遍。在农村实际工作中,白条子入账存在的客观原因有:一是农民手中购物确实无法取得正式票据;二是要开正式发票得交一部分税款,村集体为了逃避这项开支,则只能用白条付款。这些理由似乎成了村干部白条付款的充分依据,虚假难辩、是非难分。
(四)村财产物资管理手续不全,有的村有账无和,有的村有物无账,账实严重不符。
(五)移交工作阻力大,新老交接手续不完备。该交出的资料交不齐,该说清的说不清有的因为存有遗留问题,交接手续不到位,造成有的票据
遗失和资料不齐的现象。
二、民主理财形同虚设。
我县现实行的就是村民民主理财,而民主理财的目的就是要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臵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控制不合理开支,规范财务收支行为,缓解干群关系,从我县的实际情况看,民主理财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具体表现:
1、村民参与意识淡薄,缺乏民主意识,遵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事原则看问题往往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对集体关心较少,对财务问题更是不愿管,不想管或不敢管。但在村财务出问题或出现纠纷后,容易被怂恿,被某些有心人利用。
2、作为监督主体的民主,整体素质低下,有的村甚至让不识字的人担当理财小组成员。这些人对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了解很少。根本不知道农理财工作应该做些什么,要么认为村级理财小组“无限大”的权力,不管财务制度的规定和实际情况,一昧与村两委对着干,要么认为理财小组的设立是流于形式,敷衍了事走过场,无力按规定要求开展工作,发挥不了理财小组的作用。
3、财务公开也形同虚设。有的村财务从来也没有公开过,有的村财务一年才公开一次,有的村财务公开按账本的会计科目余额来公开,让人看不清,看不懂。
三、财务公开管理不到位
有的村不按公开财务,近于应付上级联查,临时公开没有规范的公开场所,有的村虽然公开了,但公开的质量低下,公开内容不详细,让群众看不清,搞不懂,公开档案不全面,公开流于形式。
对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也可以单独公开及时公开:如村民的片地补偿款的收取和发放;村集体资产阶级出让、出租、及租金收取使用情况;或有上级重在政策的到位情况等,有必要可以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在大会上
公开公布。
四、村级财务人员队伍不稳定
由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委会每3年换届选举1次,由全体村民“海选”产生,有的村每换1届村委会就会更换财务人员,造成村级财务人员不稳定。这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做法给《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的贯彻带来巨大的阻力。同时,财务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薄弱,无论哪个环节的工作都难以胜任。
五、村账代理制管理流于形式,管理不到位。村账托管的工作一般由乡镇村账代理中心负责,村账代理中心是最后也是最有效的一道审核关口。但由于存在以下问题,使得村账托管制流于形式,管理不到位。(1)乡镇会计服务中心会计人员业务量大,对各村情况了解有限,不能及时掌握各村账务财务动态。(2)代理中心人员在对村级财务监管时有畏难心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会计人员对村干部、出纳财务活动的监管力度。使得乡镇会计服务中心工作中只是将收支整理后分类记账、编报表,成了村里的记账员,财务管理职能严重弱化。(3)有些乡镇会计服务中心人员不熟悉财务、业务素质不高,如无会计证上岗现象仍然存在,造成会计业务操作不规范;还有些人员原则性和责任性不强,存在重记账轻管理,只审凭证,不审开支合理与否等现象,使违反财务制度的票据凭条得以记账。
(4)而实际工作中,村出纳人员有时不可避免地承担了会计的职责,教授代理中心人员应如何如何做账。
原因分析: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一)村委班子重视的程度低。某些村干部自认为只要自己不贪不占,村级的财务无关紧要,对农村经济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也不学、不懂,不按财务规章制度办事,不听财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造成财务管理的新问题不断。
(二)乡镇领导重视程度不足。具体表现为:
1、对农村财务工作缺乏支持,不能保证农村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或培训人员不到位;
2、村账代理中心人员力量配备薄弱。有的乡镇配备的村账代理中心的财务人员都是门外汉,都是“赶鸭子上架”,而且在不懂专业知识的情况下,配备人员还不足,有时还无法按质按量完成工作,致使中心开展工作较为困难。
二、农村财务人员(主要指报账员和出纳)队伍业务水平低
财务管理的工作性质要求财务人员要相对稳定,就我县目前村级的财务人员来看,财务人员变动较为频繁。每逢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必然波及财务人员,有的村干部在挑选财务人员的时候,不是从工作考虑,而是凭个人好恶,凭个人感情办事,导致农村财务人员文化素质低,工作效率差。
三、农村财务执法监督力度不够
1、纪检、审计部门监督乏力。由于会县行政村数量多,村级财务牵涉面广,而农业局农经站的审计队伍配备不尽如人意,对村级财务审查力量明显不足,农村的财务监督往往处在一个盲区,2、群从监督乏力。分散的家庭经营导致村民集体观念、民主管理意识淡薄,一些村民对集体的事漠不关心,不过问,不了解,民主管理和监督也流于形式。
3、内部监督乏力。乡镇的村账代理中心虽然履行做账的职能,但还未达到对于村级的财务监督职能。往往是村干部叫代理中心人员怎么做账,代理中心人员就怎么做账,有时村干部还直接在代理中心临时写一些收据,用于抵补账面金额。
解决对策:
村级财务管理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当前,针对村账托管后财务管理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切实引起重视,求真务实,深入调研,研究制订加强和改进财务监管的对策措
施,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的公开化、制度化、规范化。具体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乡镇党委政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村级财务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村级财务问题是目前所有农村上访的事由的源头。首先,要作入工作计划和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其次,要赋予乡镇财政办或代理中心人员职责,行使对村级财务监督的权利,加大对村级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特别加强村级自有资金、土地补偿款发放的管理。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各项制度
(1)建立健全和完善村级财务制度,落实集体经济预决算制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村账代理中心要把好报账关,村报账时,要审查支出单据是否具备“三章一用途”,对不具备的单据不予接收;审查支出单据是否经理财小组审理,并对照有关制度、规定,逐张审核,对违规、违纪的支出单据,盖上“不予入账”戳记。
(2)建立票据领用管理制度,杜绝村级使用不正规票据,外购票据或自印的票据。
(3)强化备用金制度,严格审批程序,杜绝白条抵库或坐收坐支等现象的发生。
(4)强化村级银行账户管理,要求村级大额资金必须通过银行转账,以杜绝村级收入被挪用占用。
(5)建立村级重大项目招投村制度。村集体耕地、山林、水面、用地及基本建设等重大事项必须经过村两委拟定方案,村民讨论通过后向社会通告,实行公开招标并签订规范化合同。
三、村财务公开
村级财务公开必须做到:
1、公开时间要及时,以免日久后群众记忆不清而起不了监督的作用;
2、公开内容要真实,每个项目在公开前要核实清楚,严防失误而带来的负面效应;
3、公开项目要具体,对于各项目
资金的使用情况要做好表外文字说明,要便于村民的理解。
四、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要全面提高村账代理中心财务人员素质,并建立其岗位责任制,以明确其权利和义务;要加强对村级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教育。
五、加大执法力度
问题与困惑之一:“优秀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还在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习惯于采取“一刀切”的教学要求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发展差异性兼顾不多,容易造成“优秀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
应对策略:
1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兼顾班级中各不同层次的学生,物理教学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情感目标等不仅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准确地确定重点、难点、疑点,恰当地划分不同内容的教学要求,还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准确制定相同和不同的教学目标,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欧姆定律>>一节的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制定相同和不同的目标。其共同的教学目标为在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上知道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其中两个变量间的变化关系;在实验操作上会用已设计的电路进行测量;在总结归纳上可以从测量的数据中看出两个变量间简单的定性关系;在定律利用上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其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为:学困生:能协助完成电路的连接、基本完成实验操作、如实记录实验数据,从测量数据知道两变量间有一定的相互关系;中等生:会按电路图进行线路连接、准确进行实验操作、从测量数据中分析两变量间的定性变化关系;优秀生:会进行测量电路的设计、规范进行实验操作、能从实验中归纳出正比与反比的变化关系。这种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可以使学困生能尽自己的努力学到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学有所得;使中等生有较高的学习要求,既不感到很困难,又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使优秀生有更高的学习追求,充分发掘自己的学习潜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避免因一个标准、一种要求而产生的学困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优秀生吃不饱的问题。
2课堂提问的层次性: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包括两个层次,其一是教师所提问题的本身具有不同的层次,是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而设置的教学提问;其二是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水平与能力的差异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而设置的教学提问。
教学提问本身的层次性应符合由低级到高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这不仅是教学目标的要求,也是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处理的要求。如关于力的有关知识就有这样的几个层次问题:1.力是怎样表现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是怎样表现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3.为什么必须有两个力才能产生力的作用?4.力对物体的运动状态有什么影响?5.力对物体的形状改变有什么影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这样的几个层次问题的学习与讨论,就能层层深入地认识力的概念与作用效果。
针对学生的水平与能力的差异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符合教学的可接受性原理。要求教师的课堂提问要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的差异进行设疑,让大家都在最近发展区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对学困生尽可能提出较基本、较浅显、较容易的问题;对中等生则提出适当思考即可回答、通过对比即可判断的问题;对优秀生可提出较难或较深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不同的水平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思、有所答、有所得。如<<二力平衡>>一节,让学困生回答什么是二力平衡?让中等生回答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让优秀生回答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怎样运动?这种按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来提问,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主体作用得到体现,从而促进个性的发展。
3巩固练习的层次性:巩固练习是教学过程的继续与延伸,一定量的作业是学生应完成的任务与应履行的义务。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样有着不同的要求,表现在练习作业的数量与难度上。对学困生应限制数量、控制难度;对中等生应调节数量、把握难度;对优秀生则不限数量,放开难度。其不同的作业要求:对学困生: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层次上;对中等生重点放在“双基”和能力训练上;对优秀生重点放在方法与思维灵活性的培养上。体现出下有底,上无顶的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教学原则。
4作业批改的层次性:作业批改的层次性包括批改的内容、要求、对象的层次性,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本题全批全改:基本题是物理知识层次上的较低教学要求,是每一位学生所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是属于保底的下限,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批改,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层次性。
重点题细批细改: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不仅要求在教学中突出,还要求在练习中突出,更要求在批改中突出,这就是要细批细改,从批改过程中发现教学的薄弱环节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缺陷,进而才能提出补缺补差的具体措施,体现出教学要求的层次性。
学困生面批面改:面批面改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具体体现,是学困生感到被尊重和被关心的感情激励;其次对学困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行面对面的辅导与帮助是教学层次性的重要体现,是面向全体的教学要求;其三学困生学习物理过程中的个性问题适宜在面批面改过程中得以悄然解决,体现出教学对象的层次性。
问题与困惑之二: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物理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式。而现在,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我们在物理课堂上看到的学习方式几乎都成了小组合作学习,尤其在一些公开课上。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差异学生的教学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但是同时,合作学习在实践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在课堂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形:几个学生挤在一张实验桌前,只等老师一声令下:“现在开始合作”,马上动了起来,有的小组几个学生都在做同样的事,有的却是个别在动,有的甚至还没弄清楚合作干什么,老师已叫“停止”,学生立马恢复原状;当老师说:“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每个学生马上开始了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很是热闹,可谁也没听清谁的发言,等到推选代表发言时,又总是学习好的成了“权威”,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害怕说不好丢人,于是袖手旁观,不参与合作,出现了“优生表现,众人旁观”的现象;同时,在合作时为了取胜,有的同学将妨碍获胜的同学排斥在外,一旦失败,又互相指责埋怨;并且在合作学习的评价中,往往着眼于某个群体,对个体评价相对减少,从而削弱了某些同学的积极性……因此,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应对策略: 1应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不会合作的人,是很难成功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与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合作是一种资源共享,合作伙伴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可利用的学习资源,鼓励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相互探讨、相互请教、相互学习。这样才能消除优生瞧不起差生,差生不敢在优生面前表现的现象,才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教师在建立合作小组时,不能一味的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的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让他们自由组合,并推选组长。这样,小组成员定是兴趣相投、彼此信任的,在合作时也就没有优劣之差别的感觉了。
3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为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鼓励学生,尤其要关注那些沉默的学生与冷场的小组,给他们鼓励与指导,让他们融入活动中去。合作中,教师尤其还要培养优生学会聆听差生发言的习惯。对于发言不太准确的,组内要相互补充,密切配合,发挥好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最后,教师要对合作学习成果作出合理的评价。教师可为每位学生准备一个成长记录袋,记录好每个学生的每一次的参与情况,展示他们在合作中的最优成果,汇集小组成员对他们的综合评价,这样,每一位学生都能从记录袋里发现自己在合作中的成长轨迹,从而激发更强烈的合作动机,使其发挥出更大的创造潜能。
问题与困惑之三 : 教学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突出。
按省教育厅颁布的课时标准,八年级每周上物理课2节课,九年级则每周上3节课,教师在安排上课进度时普遍反映上不完。以八年级物理为例,按省颁标准,每学年按40周计算,一学年的总课时数为40节,但各个学校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学生的层次不同,需要的课时量也有所不同,很多教师反映,如果按我县学生实际来安排课时至少需要55课时才能完成。每周2节的物理课让物理教师很难适应,周课时少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人均教学班数增加,作业批改工作量加大,师生交流机会减少,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难度加大。自习课时间严重短缺,学生在校自主学习的时间极少,教师利用下班进行个别辅导的机会也相应减少。由于周课时少,学生学习物理的课外时间也少,知识的遗忘率很高,再加上受语、数、英三主科挤压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度在不断加大,很多学生对物理学科都产生畏惧心理。
应对策略:
1加强学科教研和集体备课力度,提高全体教师解读课标、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值得一提的是我县利用“博客”开展校本教研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2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八年级的学生较快熟悉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
3通过师生间的多向合作学习,充分利用各种学习的“差异资源”,达到共同增长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大量成功的教育教学事实证明,教师能否与学生密切合作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也会制约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层次的提高。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能带出十个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其成功之处在于合作教学。因此教师不仅要主动与学生合作,还要指导学生之间进行合作。由于学生间的知识基础、心理及生理发育情况和智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发展的速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现行的教学体系是以群体教学为主的,教师不可能对其所任教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很了解。而学生具有相近的年龄、相近的认识水准及认识方式,交流起来较自然,也少有保留,并且能得到许多有启发性的不同见解,因而学生间的互帮互教其效果有时胜于教师。教师也可从学生间的交流与切磋时所反映的情况及时调控、改变教法或学习指导的方法,实现教学资源的整体优化。
问题与困惑之四:实验教学与实验设备的相对滞后。
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演示实验、探究实验明显增多,所以学校实验室的配备标准也要相应提高,但现行的实验室配置标准仍不能“与时俱进”地做相应的调整;新教材的“实验与探究”与“迷你实验室”栏目中编排了大量的实验,很多是旧教材所没有的,实验室中缺少这些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想买也不一定能买到;教师课前准备教学仪器费时费力。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探究实验的大部分器材可以选用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教师在准备过程中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这需要长时间的慢慢积累。
应对策略:
1加强实验室建设。由于新课程实验数量增多,探究实验和迷你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对传统实验室带来新的压力,对实验创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县有部分学校的物理备课组每周一次的例会在物理实验室进行,同备课组的教师一起设计实验方案,分工制作有关的实验器材。我们准备组织骨干教师分工进行研究和改进实验,而后汇编成册供全体教师共享,这样,通过几年时间的积累,逐步完善学校的实验设施,提高实验课的开课率。
温岭鞋业起步于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以生产注塑鞋(浇注)为主,被称为全球注塑鞋生产基地,近几年来,由于工艺不断更新,鞋的质量也随之提高,流水线扎帮及套帮胶粘鞋逐步得到推广,因而使温岭鞋业日渐成熟,产量、产值稳步提高。近十年来产值平均增长率达到13%,2010年温岭生产量达到十亿多双,产值270亿,出口总额达10.7亿美元,成为全国县(市、区)之最。也成为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分别被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中国皮革协会、中国少数民族用品协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鞋类出口基地”,“中国鞋业名城”,“中国民族鞋业之乡”和“中国注塑鞋之都”等称号。
但在这样许多荣誉的背后,也蕴含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作为温岭传统产业的制鞋业,发展起点低,转型升级步伐慢,品牌建设滞后,创新意识不强,人才和技术力量欠缺,内部经营管理不善。在6000家制鞋企业中,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只有448家,仅占7.5%,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不到20家。大多数是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整个产业存在着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低、销售价位低和企业规模小的“三低”、“一小”状况。
二、问题
(一)品种多、品档次低、品牌建设滞后
温岭鞋品种多,有仿皮鞋、旅游鞋、凉鞋、沙滩鞋、工艺鞋、橡胶鞋、保暖鞋、民族鞋、童鞋等上千种,产品也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近几年来,温岭鞋业不少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产品档次也在不断提升,但是从总体来说,产品档次低。据台州市检验检疫局数据显示:温岭鞋今年上半年出口额为6.27亿美元,数量为1.98亿双,平均每双鞋子价格仅在3.1美元,内销鞋一般也在20元左右,低的仅为10来元。
品牌建设滞后,主要原因是企业对品牌认识不到位。到目前为止,温岭鞋业中有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仅为6家,省名牌5家,省著名商标7家。而据2008年统计,温州市就有中国名牌7家,中国驰名商标12家,真皮标志品牌21家。这就说明了温岭鞋业真的亟需加快品牌建设,提升产品档次。
(二)人才不足,招工普遍困难
从专业人才层面来说,温岭制鞋企业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人数不到0.1%,在小企业甚至不到0.05%,即使是龙头企业,专业人员的比例也没有达到2%。从普工层面来说,温岭鞋业今年需用工量23万之多,外来民工占90%以上,今年用工量仍缺4万人左右,因而出现招工难的问题。主要原因一是国家“三农”政策以及加快开展中西部地区和振兴东北工业基地政策的实施,使民工有了更多的选择,因而分流了民工;二是一些积累了部分原始资本又掌握了一定技术的民工回家乡兴办企业,带走了一部分民工;三是用工环境的差异迫使民工作出比较选择。一些生活、生产环境差的企业就很难招到员工。
(三)制鞋成本上涨,利润空间压缩
一双鞋的制鞋成本主要有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管理成本和其他成本组成。其中劳动力成本是决定鞋类产品成本是否低廉的最重要因素。随着近年来民工荒的加剧,制鞋业的劳动力成本在不断地上涨,民工的工资每年以15~20%幅度上升。现在一般普工月工资平均2000~3000元;熟练工高达4000~5000元;用工成本占了20%。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制鞋材料的价格也随之大幅度上涨,据最近调查:如鞋底材料TPR,由原来的8000元/吨涨至12000元/吨;涨幅为50%;牛筋由原来的13500元/吨涨至20000元/吨,涨幅为48%;随着国家金融调控政策的实施,企业向银行贷款难度越来越大,因而转向高利息的民间借贷,企业成本倍增。
(四)研发能力不足,模仿与重复开发现象严重
温岭鞋业一直是以生产传统的注塑鞋为主,虽然近年来,冷粘鞋得到了持续快速成长,除了少数企业注重研发,大胆创新,投入资金成立科发技术中心外,温岭鞋企大部分企业不注重科研、开发、设计,存在着短视的行为——走模仿、抄袭之路。这些企业很少投入必要的资金搞科研、搞开发,致使这些企业的产品档次低,价格低,总在低档市场中徘徊。从而丧失了其市场地位和产品地位。业内人士都知道:鞋的附加值除了取决于鞋的品牌外,鞋的款式设计和舒适度也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研发设计能力在提高制鞋业附加值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温岭鞋的产品档次,提高科技含量,从量到质的转变已成为温岭鞋业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对策
要解决温岭鞋业存在的众多问题,必须要注重人才、品牌、创新三个要素。
(一)人才
1、引人
人才是第一要素。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不断造就、培养和留住人才,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重要举措。温岭鞋业发展的历程告诫人们:以人为本,靠人打拼,才能创造新的天地。随着企业的壮大和发展,产品科技含量的不断提升,鞋企人才缺乏显得尤为突出,温岭市鞋革业商会虽然与温岭太平高级职业中学联办鞋业冠名班培养鞋业专业人才,每年还从外地推荐引入管理、技术骨干人才200多人,输送到一些企业,但僧多粥少,对于众多求贤若渴的企业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微不足道。我们必须认识到,除了加大力度不断引进和培养人才,还要营造良好的“用武”平台。
在引进和培养人才上要做到“四靠”:一是靠中介机构的引进。如协会(商会),人才交流中心及政府有关部门要千方百计、多渠道提供优秀专业人才。二是靠企业自身主动出击,走出去向大专院校招收人才。三是靠培训。把本土人才送到对口学校、学院学习专业知识,回来后为企业所用。四是靠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为企业培养有用人才。
2、留人
如何破解“留人难”这是摆在每个企业的重要课题。企业主都认为:引进人才、培养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当前制鞋业中人才争夺较为激烈,造成“留人难”的窘境大致由于三方面原因:一是企业制度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到位,及劳动合同不规范二是缺少企业文化,致使人才缺乏价值认同感;三是人有趋利性。针对前两点,笔者认为:(1)待遇引入。在企业现有的条件下,提高专业人才的工资,给特殊人才特殊待遇,实行表彰、奖金、保底工资、工资协商等激励手段。(2)感情留人。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能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营造积极、和谐的工作氛围,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造欲。(3)求实选人。对规模较小,经营状况一般的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适当降低学历、年龄等条件,招收技能过硬的下岗或内退职工。这些人不仅招之即用,来之不走、可以委以重任。对一些有实力的规模企业则应“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具备真才实学,英雄不论出身,这些都可以选用。同时企业在引人、留人、选人当中要量才用人。总而言之,企业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选拔是基础,开发是手段,配置是核心,激励是关键,维护是保障,五个环节缺一不可。
(二)品牌
业内人士知道,温岭鞋业近年来引以自豪的“价廉”特色优势,正被异军突起的北方鞋业所蚕食。同时,在国际上“低价”正如授人以把柄,成为频遭国外反倾销的主要借口,在这种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鞋业市场,如何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产品附加值,打造品牌产品,已成为温岭鞋业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
首先,认识要提高。要充分认识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克服企业主普遍存在的高不可攀和只要产品做得好,不愁女儿嫁不了的错误想法,从加大宣传力度着手,积极正面引导企业走创品牌之路,形成人人讲品牌,家家企业争品牌的良好局面。要使企业主懂得:企业要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提高创品牌意识。品牌是一种高潜质的战略资源,是一种无形资产,它标志着高品质,沉淀着文化,也是企业、城市、地区兴衰的标志和综合实力的象征。培育品牌实际上是培育新的战略资源。现在是品牌竞争时代,靠品牌赢得市场,提升实力,才能促使温岭鞋业良性发展。
二是质量要上去。质量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基础和核心,温岭鞋业这几年的产品质量不断在上升,早已告别了过去“礼拜鞋”的历史,但无可否认,温岭在与各地相比较,鞋的档次低,质量还不够好。要强化产品质量的提升,严格按照国家行业质量标准或国际标准来组织生产,建立可靠而严格的质量制度,层层把关,编织一套严格、周密的质量监督网络,纵向推行层层责任制,横向实施质量三检制,质量责任制以“责任状”的形式逐级落实到管理层,车间、班组、工人;反之再从工人、班组,车间、管理层一级对一级实行承诺和保证,从而使企业的产品质量上一个新台阶。与此同时,要加大科改力度,逐步优化产品结构,由单一低档产品向高、中、低档产品共存的方面发展。不断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努力改变传统作坊生产,铸造具有企业个性的产品品牌。
(三)创新
温岭制鞋业技术目前大多还是靠来样加工,仿样生产,对成品鞋的要求仅
停留在“像模像样”的初级阶段,至于一双鞋子所表现出的韵味和穿着舒适度及样型的合理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创新是温岭鞋业的紧迫课道和重要要素。
温岭制鞋业的发展是从锺子加剪刀、蒸笼加烙铁起家的,虽然近年来温岭制鞋业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但力度不足,在技术、销售上远远跟不上温州人的步伐。不少企业还是在市场中恶性竞争,相互压价、相互诋毁。靠相互压价取得“利益”,这无异于杀鸡取卵,是一种“短命观”,这只会加快企业走向灭亡。所以说,在创新上下功夫是企业发展的唯一出路。
要做到四个创新:
一是观念创新。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前提。只有观念创新的,才能带动其他创新。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首先要“想得到”,其次是“做得到”,最后是“做得好”。现在不少企业主目光短浅,满足于小打小闹,满足于现状,而缺乏大胆的勇气和魄力,阻碍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观念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二是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企业的基本竞争战略,特别是内部管理,必须走内部管理市场化道路;大企业、小核算、市场化、自主化处理好责、权、利的关系,建立充满激励和约束的分配和用工制度。企业在不断壮大,我们的管理思想、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要新时期的锁得用新的钥匙去开。从战略高度上去系统规划。切实做好内部管理。
三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所有创新的领头羊,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有力保证。如果不在科技上下功夫,温岭鞋业与温州福建等地鞋业的差距还会拉得更远。要提醒自己,当前温州瑞安、河北石家庄、山东等地的仿皮鞋都在叫板温岭鞋。提高温岭鞋的产品档次,提高科技含量,是温岭鞋业的唯一出路。必须加大科技投入,不断采取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由单一产品结构向多元化产品结构发展,由低价竞争向高品质、高附加值转变。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推出企业自己的特色产品,树立市场新形象。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2、朗读的面窄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又怎能落实语文教育中最基本的一分子—会读
3.朗读指导机械匮乏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在我观察的课例中,指导几乎等于零。学生读长句时读得上气不接下气,还读成了破句。学生会说话,却不会读对话,读对话时呆板、别扭,并不代表“角色说话”,却刻意模拟角色的声音,不但搞得怪腔怪调,也削弱了语言本身的表现力。
二、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1、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有一次,我教《桂林山水》一课,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跟学生说:“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宾介绍”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并要读出感情来——读出桂林山水的优美,这样在介绍时,才能眉飞色舞,生动精彩,让外宾听了赞叹不已。几句话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
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要知道美丽的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经历。
2、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一次,听一位教师上《春》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春天的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景色美又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一次我上《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
3、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存在问题及对策】推荐阅读:
宿舍存在问题及对策10-15
三台合一存在问题及对策07-16
宪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18
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6-21
校园安全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11-11
当前乡镇纪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5-29
涉县柿子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05-30
民事案件庭审笔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6-01
浅析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6-08
公务员考核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