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84周年思想汇报

2025-01-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军84周年思想汇报(精选10篇)

建军84周年思想汇报 篇1

在1936年底世界各大国陆军力量有过一次比较。它令我十分吃惊。当时中国陆军有220万人,世界排名第一;日本陆军25万人,世界第八。此时,距七﹒七事变仅差半年多。半年后,世界第一的中国几乎亡于日本。如果再往前翻。英法联军1860年进攻北京圆明园用了多少兵力?英军一万八千,法军七千二百。区区两万五千人长驱直入,泱泱大国受到欺凌,而且皇帝逃走恐怕在世界也算是一个记录了。

199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国家倒不少,兵力却不足两万。虽然京畿一带清兵力不下十几万,义和团更有五六十万,仍阻不了北京的沦陷和巨额的赔款,或许这又是一个记录。有人说,无先进的武器装备,对他国的侵略无法应战,但有了先进的武器呢?甲午中日战争时,北洋水师的7335吨的铁甲舰:定远,镇远是亚洲最具威力的海战武器,而且清军的毛瑟枪,克虏伯枪也不劣于日军的山田枪和日制野炮,为何败得更惨呢?

我觉得中国的军人缺少一种精神。

自战争诞生了军人这个职业,他就不是为了承受失败的。军人生来是为了胜利,荣辱从来就不是军人的选择。历史告诉我们一支平素慕于虚荣而缺乏训练的军队,一支无精于应付而疏于备战的军队,一支无危机紧迫感的军队,兵力再多,装备再好,也无有不败。那么军队需要什么精神呢?胜利精神。除了胜利别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是何等高耸入云的精神境界!拥有这种精神的军人,是国家和民族万金难觅的瑰宝!

很小很小的时候,就企盼着能有一天走进你的行列。如今虽已是白发上头,却依然常在梦中领受你冲锋的号令。在你所向披靡的英雄队伍里,在你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里,寄托着我——一名普通士兵全部的理想、生活和情感。

你走过了84年的光荣征程,无数先烈的鲜血,洗染了胜利的军旗;亿万人民的期盼,托举起辉煌的军徽。那庄严遒劲的“八一”,是我生命永远的图腾。

浩荡的铁流里,我看见了父辈伟岸的身驱,是他们,在为民族争解放,为人民争自由的战斗里,创造了伟大的功勋。不凡的征途上,我听见了我和我的战友们有力的足音,我们手臂相挽,发誓为中华崛起,为世代和平,献出我们的青春和生命。你用你无畏无敌的精神塑造我,使我能用更博大的胸怀,更宽阔的视野,去感知祖国与世界、战争与和平、时代与人民、责任与使命。你用你智勇刚毅的气质熏陶我,使我能用更自觉的意愿,更顽强的力量,去掌握信息化战争的技术、战术和艺术。

也曾有过徘徊彷徨,然而,最终还是忠诚的站立在八一军旗下;也曾有过痛苦无奈,然而,最终还是坚定的走上了祖国指定的哨位。经历了多少崎岖坎坷,经历了多少雪雨风霜,一套满是征尘的戎装,就足以让我们斩关夺隘,克难制胜!

你没有给我高官厚禄,也没有给我太多的许诺,但是你给了我勇敢、顽强和忠诚。你使我懂得责任并不是牺牲,而是荣誉;牺牲并不是损耗,而是创造。你使我青春的旋律如此昂扬激越;你使我生命的历程如此朴实无华。

巨浪烈火,使我更纯净更刚强。我不知道该怎样报答你的哺育之恩,我不知道还能否回馈你的锻造之情,我唯一能对你说的,只有那深镌心灵的誓言——永远爱你!

建军84周年思想汇报 篇2

八一建军节的由来编者按:十月革命炮声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南昌起义的枪响,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序幕。

敬爱的党支部:

今年是八一建军节89周年。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军队,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南昌城里的一声枪响震醒了神州大地,为中国历史书写了新的篇章。

从此我们有了自己的军队。革命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到解放军,志愿军从根据地反围剿,到二万五千里长征,打败了日本鬼子,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抗美援朝这一幕幕,都说明了这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没有他们爬雪山过草地,没有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满生活,就没有今天的和平环境,就不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

无数先烈的鲜血,洗染了胜利的军旗,浩荡的铁流里,我看见了长辈伟岸的身驱,是他们,在为民族争解放,为人民争自由的战斗里,创造了伟大的功勋。

主席曾深情地对我们说:我们深切缅怀人民军队成千上万的革命烈士,他们为人民革命战争胜利和人民共和国安宁强盛而英勇献身的光辉业绩,永远镌刻在人民解放军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更不能忘记战争中牺牲的先烈,解放军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现在虽然没有硝烟弥漫的战场去冲锋陷阵,但平凡的岗位也可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同样也可成为新时代的英雄,像雷锋,杨立伟以及许许多多解放军战士,他们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我每次从新闻里看到战士们为祖国的高科技奉献力量,在危险环境中舍生忘死地抢救人,在抗洪抢险中流血流汗奋力拚搏,心中的敬佩之情就会油然而起。

我们虽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我们的国防力量还需不断加强。今天,我们还要同各种不良思想作斗争,还要发扬人民子弟兵的拼搏战斗精神和他们的光荣传统。我在学习上也曾有过徘徊彷徨,然而,站立在八一军旗下;,最终使我坚定了信心。那染满烈士鲜血的红旗,那满是征尘的戎装,就足以激励我在学习上斩关夺隘,克难制胜!

我们要像当年我们的军队那样去攻克学习上一座座堡垒,拿下一道道难关,担负起我们的责任,为祖国争光,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不辜负先辈们对我们的期望。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年月日

敬爱的党支部:

回顾89年辉煌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战胜一个个艰难险阻,跨过一道道沟沟坎坎,靠的就是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一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就是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引下不断成长壮大的历史。这些科学理论贯穿着一条耀眼夺目的红线,就是伴随着历史进程,不断推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它犹如一面伟大的旗帜,引领着人民军队披荆斩棘、阔步前进。

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在艰难困苦中发展壮大。80多年前,当南昌起义、秋收暴动先后遭遇挫折,起义部队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毛泽东为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全新的建军原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正是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引下,这支新型人民军队以崭新面貌出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上,成为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革命武装力量,在争取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中创造出辉煌的历史。

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走上中国特色精兵之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和平与发展代替革命与战争成为时代主题,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军队面临着如何在长期和平环境中进行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等一系列新问题。

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步入跨越式发展道路。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军事变革迅速兴起,战争形态开始由机械化战争走向信息化战争,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人民军队建设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

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驶入又好又快发展轨道。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迎来了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胡锦涛主席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方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思想。围绕大力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等重大课题,习主席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了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规律的认识。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人民军队全面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就: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军事训练扎实推进,后勤改革成效显著,高技术含量的武器装备获得长足发展,体制编制改革稳步推进,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新型军事人才茁壮成长,军队与国家、社会的协调发展日益推进,人民军队全面建设驶入科学发展轨道。

89年辉煌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才会有正确的前进方向;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才会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才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才能肩负起神圣的历史使命。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成就伟大的事业。在纪念建军89周年之际,回顾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历程,我们更加坚信:一支在科学理论指引下的人民军队,必将所向披靡、无往不胜!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4周年 篇3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4周年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将党的诞生纪念日定为7月1日,其后沿革至今。共产主义思潮的兴起,是在文艺复兴之后,在资产阶级新兴势力与颓废的封建势力激烈搏击中,迸发出的自由的理念之光。在此纪念之时,我们可以回顾更远一些的历史。14~17世纪初,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1517年10月,马丁·路德开始宗教改革。1789年至1815年,法国大革命;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911年辛亥革命;1914年8月4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8年结束);1917年发生了俄国十月革命;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开展共产主义运动。1921年,中国中产党成立。从1924年1月起,国共第一次合作。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李大钊即牺牲于该年)。1927年9月,秋收起义。从那以后到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经过22年艰苦奋战,终于推翻三座大山,在大陆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给中国人民最普遍的自由。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回顾历史,正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信念,使得无数牺牲者无惧无畏,前仆后继,令人民战争的海洋淹没了美蒋军队和列强们。在那22年中,多少英才牺牲,多少生灵涂炭!这是国家和民族的代价,是我们今天不应忘记,并应深刻反思的。为什么100多年来,只有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直用鲜血书写的?正是因为我们缺乏西方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之间长达数百年的文化、思想和知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积累,因此在短时间内,只有对立的革命(积聚所能聚集的所有的社会力量,形成一个破坏的洪流),才能冲破不合理的社会牢笼,才能建立新政权——这种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维,乃是中国革命现实中能够存活的唯一思维。我们理解其合理性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其隐藏的历史的无奈。然而,在成功建立政权以后,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思想/知识的基础,国家的建设发展仍然要依赖于过去是革命领导者的执政党。在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党地位以后,随即将建设共产主义当作全国迫切的目标来实现。在其后三十年内,在执政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法上,始终没有走出建设共产主义的光环——而这个光环,无论是在其发源地或其他各个国家,并没有一个成功的事例。尤其在50年代后期,实行了在思想意识上的强制统一(这正是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文化基础,沿用阶级方法思维,依靠对立和斗争来取得发展和控制的手段的必然结果),极大地压制了个体的创造力,在从未消失的中国封建文化因素的作用下,使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结构,一度沦落为类似于中世纪欧洲的压抑局面,经济也当然更无可避免地陷入危机。这段历史的教训,更值得我们深思。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下,抛开思想意识领域的争论,正视个体的理性因素,在中国实行了农村包产到户改革,农民家庭成为基本独立的经营个体。事实证明,在农业范围内的这一改革,虽然仅仅是“放”这么小小的一步,就解决了农村生产低效的大问题。成功的社会治理并不一定复杂——这是市场经济原理在中国大地上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成功实践。然而,同样的简单承包思路,从80年代到如今,在国营企业的改革遇到了重大失败。在缺乏制度管理能力的社会里,少数个体出于个人利益的追求行为,使得中国大多数国有企业迅速萎缩,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经济格局在20多年内发生了根本性的颠覆,中国出现了一个庞大的民营企业家的阶层。由于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我们的经济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这应当说是近年来最令中国人感到高兴的事情。在纪念的时候,我们容易想到成绩。近年来有很多文章宣称中国是处于一个盛世之中。然而,在回顾历史时,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不能陶醉于这样的盛世之中。因为就在不远的历史中,我们就有这样的教训。在一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几个数字: “秦始皇以后,中国出现过三个盛世: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朝康雍乾盛世。三个盛世都是1000年出一个。康雍乾盛世从17世纪中叶贯穿到18世纪末,长达134年。美国学者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中提供了一个数字:“十八世纪中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的32%,全欧洲也才23%。”问题是,盛世最后一年是1795年,鸦片战争爆发是1840年,从世界第一到落后挨打,时间仅隔45年,这太邪门了吧?但另一组数字更加邪门:从康雍乾盛世的1795年,到甲午战败的1894年,不到100年,中国工业产值从占世界32%降低为6%,下落26个百分点!” 为什么盛世转为危世,仅用了45年?我们大多数人会说因为当时缺乏一个能够带领中国走向世界的政府。事实上,并没有这样的政府。政府是由国民组成的。没有一个政府可以有意识地带领数以亿计的国民往一个目标奋斗,并能够使整个国家能够走在世界强国的前列。西方国家的成功在于,他们的政府乃是一个中立的政府,一个尽量不干预民众的政府。保持个体的独立性,使个体在公开的社会价值体系中奋斗,才能使得整个国家获得最大的发展。在清政府时期,出于对政权颠覆的担心,统治阶级利用执政的便利条件,对思想和行为方面进行了极大的禁锢,其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整个国家对世界发展、新兴科学的无知和忽视,在短短数十年内从强国迅速沦为弱国。正视中国的现实,我们发现,历史正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在十字路口,我们已经徘徊了一段时间。一些人要往左,一些人要向右,少数人希望向后。但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站在中国的现实中去思考——如何向前?这不仅是经济学家的问题,也不仅是政治家的问题,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它涵盖相互勾结的方方面面问题: 我们的市场和制度仍然很不完善,这使得我们的经济缺乏良性的竞争环境,一些经济可以利用非自由竞争获得的优势得到迅速发展而大部分经济并不能如此成功——如清朝末年一样;我们的企业在与国外同行的竞争中还往往只能利用一些人家不用的要素和手段才能取胜;我们在附加价值高的生产力领域的话语权还很少,对于很多领域未来的发展我们仍要仰人鼻息;我们大多数国民仍生活在低水平的小农经济中——这些经济上存在的实质性问题使得我们的周围仍布满了虎视眈眈的列强,他们一方面热烈地赞扬着我们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在给我们下绊子、放泻药并等待着我们的问题发作,以便乘机坐收渔利。在知识方面,我们的思想、学术界仍处于半垄断状态,百花园里面还不是什么草都能长。同时现在很多的花草很多是洋品种,并不根植于中国大地之上,而且数量和质量都很不足;在思想和文化方面,过去影响我们的封建文化在当今仍然充满活力--缺乏独立、顺从大于原则、缺乏人文关怀、注重成功结果而忽视过程道德性、注重个人得失而忽视群体利益。在政治方面,我们的企业家阶层无论是在整体数量、社会治理能力还是公民素质上都很薄弱,他们还不足以担负国家政治的重任。我们大多数国民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构成仍处于懵懂之中,既不能胜任参与,也不善于监督。我们的政府仍然在缺乏民众参与和监督的情况下控制着太多--资源、制度和行为,而这种控制正是以上问题的根源--使我们的不足之处难以得到改善。这些都是面临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因为共产党是执政党。回顾中国共产党过去的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不仅一直是一个善于打败对手的政党,更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并勇于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党——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为民为国的政党,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党——这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所在。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万里长征,从延安整风到三反五反,从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都并非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但中国共产党总能走回正确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值此成立84周年之际,在缅怀前辈共产党人的光辉业绩和奋不顾身的献身精神的时候,我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够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继前二十年发展的道路,面向国内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刻的改革开放,并找出一条建设小政府的道路,建立和维持平等的竞争秩序,让十数亿的国民在充分自由和公平的环境下,创造更大的经济、文化和科学价值,让中国在和平的改良模式中得到伟大复兴。谨以此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4周年,及84年来为中国复兴事业捐躯的牺牲者。

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有感作文 篇4

红军长征总里程约25000余里,途经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等11个省,主要指挥官有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等。即使有这些厉害的指挥官,但还是伤亡了25万多人,红军战士为了我们这些老百姓,付出了多么惨痛的代价!有的家破人亡,有的长眠于长征路上,还有的缺了胳膊少了腿……

一次,吴富莲率领妇女先锋团掩护主力撤退,她们经过与敌人九天九夜的浴血奋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敌人跑的跑了,杀的被杀了,地上横尸遍野。吴富莲也身中数弹,被敌军俘虏了。敌人对她进行了各种威逼利诱,先是抬出了官职地位,见吴富莲丝毫不为之所动,有些急了,狠狠地拔出亮闪闪的指挥刀,对着吴富莲,可她早已有了思想准备,对这些一概不予理会。敌人恼羞成怒,把她打入大牢,想用折磨她的办法让她松口,为了不受敌人侮辱,当天晚上,吴富莲趁机吞针自杀,年仅25岁。

而我们,如今在和谐美好的社会中,衣食无忧。大人们按时上下班,勤劳地工作;老人们早晚锻炼身体,在院子里谈笑风生;小孩子在学校认真学习,文明守纪。我想对这些革命老战士们说:“你们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真是伟大无私!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

未来,相信我们的祖国会更加美好!科学家正在想办法把人的记忆储存到机器人里,这样人就可以永远地活下去了!人们可以利用机器人来完成许多现在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甚至可以到外太空生活、到海底打高尔夫,这样方便、快捷的生活,简直是无所不能!

建军84周年思想汇报 篇5

本次文艺演出,在深沉、庄重的水鼓舞中拉开序幕。晚会围绕长征壮举、长征精神,在伟人风采艺术团精彩演绎下,生动地重现了长征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和气吞山河的壮丽画卷,充分展示了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使广大观众在震撼中思考,在沉思中追寻。

《祖国你好》《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十送红军》《中国梦》《长征组歌》等歌舞,在一首首充满红色元素的音乐旋律中唱出了伟大的红军长征精神,反映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勇前进的精神风貌。饰演伟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伟人风采艺术团团长商清瑞和演员郎太平、黄忠阳表演的情景剧《话长征》将晚会带进了高潮。

建军84周年思想汇报 篇6

最振奋的是影片中毛泽东的一句“枪杆子里出政权”

也许这样的价值观在当今中国并不需要,但我想,在当时陷于水深火热的中国,正是需要这样一批手上拿着枪杆子的人站出来,捍卫中国。

在现在的中国社会,最缺什么,是奉献和拼搏精神,确实,拼搏奉献的人在我们身边并不缺少每年的感动中国,都是这些人的舞台,有忠于国家的中国军人,有视工作如生命的火药雕刻师,更有名牌大学毕业却一心回到乡村建设乡村的大学生。他们的身上闪耀着的是奉献的光芒,是生命的火花。

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观后感作文 篇7

从1934年10月开始中国工农红军的三大主力先后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红军战士们从江西开始行走他们的路程,途中经过福建/广东/湖南/广西……直到陕西。在途中他们走过迢迢长路,越过万水千山,终于在1936年10月艰难地夺取了长征胜利。

在许多的感人故事中,翻越哈巴雪山这胜利片段我铭记于心。1935年4月29日,红军开始翻越海拔5300米的哈巴雪山。缺乏经验的红军指挥员在攀登雪山前穿的单衣,可是到了山上,雪花纷飞,山顶气温低到零下20多度。如果那是我爬上山,想必动弹不得是肯定的。加上氧气稀薄,红军伞兵行动十分不便。寒风袭来,大家穿上所有的衣物也无济于事,窜到裤子里的雪马上化成凉水,裤腿下半截冻得硬邦邦。腿脚都磨破了,鲜血直流,穿着草鞋的脚冻的钻心痛,真是令人难以忍受……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高山反应越大,胸口好象压着大石头,嗓子干的要命,嘴唇也难抿起来。两条腿重千斤,每迈一步都要费好大的力气……经过10多小时的艰苦攀登,红军们终于翻过雪山了。但是,在途中严重的缺氧和饥饿寒冷,许多人因饥寒交迫而永远长眠于雪山之上。看到这里,只觉得泪水在眼圈里打转,难受极了,红军战士们,为了革命的胜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和我们永别了!一个多么悲壮的故事啊!

然而,这仅仅是红军长征中的沧海一粟,“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说不完,道不尽。红军指挥员在长征中就是凭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战胜强大的敌人,创造了军事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孤舟强渡大渡河;22勇士飞夺卢定桥;红二/红六军团转战乌蒙山;红四军激战嘉陵江;四渡赤水江等等。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数据吧。

建军84周年思想汇报 篇8

方案

2016纪念“九一八”事变84周年活动方案(1)

1931年9月18日爆发了九一八事变,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更是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抗战的开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今年是九一八事变发生84周年,按照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相关工作要求,学院将在全院范围内组织开展纪念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现将开展纪念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引导广大师生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做出贡献的人们,悼念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深刻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院师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二、活动安排

1、从9月中旬开始,有条件地组织开展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组织广大师生就近就便参观,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教育。通过举办“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班(团)会、开展主题党(团)日活动,以入党(团)宣誓、学习座谈、征文演讲等形式,提高全院师生的爱国情怀。

3、充分利用学院课堂、橱窗、广播、展板、院报、校园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技术,开展抗日题材专题讲座、图片展、语音广播、络视频展映等活动,确保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有机联动,通过加强舆论阵地的宣传引导,形成爱我中华、圆梦中华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三、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党(总)支部要充分认识开展九一八事变发生83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谋划,周密部署,认真组织好各种纪念活动。

2、丰富活动载体。各党(总)支部要抓好活动载体和抓手的设计与组织,通过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引导师生理性爱国,真心爱国。

3、加大宣传力度。各党(总)支部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体和手段,积极宣传和营造“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浓厚舆论氛围。各党(总)支部开展活动的好经验、好作法要及时上报至学院宣传统战部,学院将给予及时报道。

一、活动背景: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发生 84 周年,为充分发挥革 命纪念日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载体和带动 作用,根据东教委[2016]25 号文件部署,决定在我校 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纪念九一八事变 84 周年 活动。

二、活动目的:

着力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 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艰苦历程和取 得的辉煌成就,在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和动员广大 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报效 祖国。

三、活动安排:

1、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在全校组织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办黑板报手抄报、读一本抗日战争题材

好书、听报告会等各个层面不同内容的纪念活动,教 育和激发青少年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勤奋学习。

2、开展纪念抗战英雄人物活动。组织师生收看、收听、阅读电视台、电台、东港 通迅等主要媒体刊发的我市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和英烈事迹。

3、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纪念九一八事变 84 周年征文活动。提倡高年段班级开展演讲活动。

四、活动时间:2016 年 9 月 18 日。

五、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全校师

生要充分认识纪念九一八事变发生 84 周年群众性纪念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策划,周密部署,认真组织师生开展好各种纪念 活动。

建军90周年感想 篇9

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占领了南昌城。这次南昌起义,取得了胜利。南昌起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在和平建设时期,上至雪域高原的铁路,下至城市中的地铁,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也同样扬名在整个民族经济发展的战场上。解放军战士是人民群众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人,尤其是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解放军战士冲锋在前,在抢险救灾中再现军人的风采!1998年夏抗洪当中,展现了解放军战士为了保护国家的财产和人民的利益少受损失和不受损失,与洪水搏斗的英雄壮举!2008年2月当滞留的旅客需要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的时候,当道路被积雪盖住了,阻挡了人们的出行,解放军战士奋勇破冰打开通道。2008年5月在汶川大地震中在第一线救人的还是解放军战士,他们冒着楼房随时可能坍塌的危险救出了一个又一个伤者。

我们这一代是幸福的,没有战争,没有硝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跟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做国家的栋梁之才!把我们国家建设的更美好,才对得起战士们用鲜血染红的国旗,用身躯建造的新中国!我长大后的愿望就是当一名解放军战士,手握钢枪站在祖国的边防线上,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军84周年思想汇报 篇10

八十年前的长征,已经作为一个符号,走进了历史,铭刻在我们记忆的深处。而岁月积淀的长征精神,却像古酒一般在我们的心中酿出了感情,酿出了味道,成为我们多彩人生的一道美味佳肴。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想那84年前,工农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了重大的牺牲,翻过了一道道山,涉过了一道道水,行程两万余里,陆续抵达陕北,终于完成了一、二、四方面军的胜利大会师,为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实事求是地说,长征,是我们党和军队,由于一错再错的错误路线的领导,迫于严酷形势的一次无奈的战略大转移。“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这是老红军萧华同志所创作的《长征组歌》里对中央红军离开江西革命根据地时的悲壮写照。但是,正是在这个战略大转移的过程中,一次次失败的教训和血的事实,使我们的党和军队认清了错误路线的实质和危害,从而确立了毛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用他那政治家的敏锐目光洞察形势,用他那军事家的雄才大略指挥红军,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抵达了陕北,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也使中国革命走向了一个新的起点,从此踏上了胜利的坦途。

岁月悠悠,转瞬已经84年过去了。当年那支衣衫褴褛、疲惫不堪,依靠着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实现共产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让全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坚定信念走出雪山草地的军队,已经成为了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国家武装力量,成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师。抚今追昔,让我们深深的理解到,人是要有理想和信念的。“革命理想大于天”,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那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正因为有了理想和信念的支撑,我们的红军才走出了雪山草地,才完成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理想和信念,是革命胜利的可靠保证!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了理想和信念,或者说失去了理想和信念,那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上一篇:以童年为主题的叙事作文下一篇:我想见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