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创新

2024-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经济创新(共8篇)

经济创新 篇1

以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至今,主要的成就是来源于制度的变革和创新.但由于制度绩效递减和某些制度创新的边际性,也由于制度创新中路径依赖的客观存在,导致当前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制度障碍.这些制度障碍的.存在表明,只有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才能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作 者:黄新华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公共管理教育中心,福建,厦门,361005刊 名: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年,卷(期):19(3)分类号:F121关键词:经济发展 制度障碍 制度创新

经济创新 篇2

面对2008年以来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 世界各国均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刺激经济的措施。认真思考, 经过这一轮的洗礼, 世界经济未来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什么样的产业可能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引擎, 以及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在哪里?历史上, 自19世纪中期以来近现代社会经历的若干次经济波动, 均在低谷之后或长或短的时间跨度内伴随着新的企业家群体、企业群体乃至新兴产业的诞生和发展, 从而带动整体经济增长步入另一个繁荣周期, 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 对于技术创新在何种阶段、多大程度, 以及如何作用于经济演进过程, 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统计学家们均有不同的解释。本文首先对不同学者的解释加以简要述评, 以期有助于研究和解释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技术创新在经济演进中的作用。

技术创新与经济演进的相关理论

经济自然演进、技术创新作为外力推动的相关理论。经济自然演进的理论认为工业革命是能自动完成的, 相关理论从资本积累或技术变迁的角度提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化是一个自然且必然的历史演化过程。无论在这一进程中科技发生怎样的变化, 均不能影响这一自然的演进过程。该类模型适用于欧美等早期进入高增长行列的国家, 但对于解释20世纪以来亚洲经济群的赶超型增长缺乏说服力。比较典型的是自然演化的资本积累模型, 以Hansen和Prescott, Laitner, LandonLane和Robertson为代表, 强调了经济转换中资本积累的作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Rea Business Cycle Theory) 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西方宏观经济学界兴起的一种研究发达国家经济周期的波动理论。该理论认为, 市场机制本身是完善的, 在长期或短期中都可以自发地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经济周期源于经济体系之外的一些真实因素的冲击, 这种冲击称为“外部冲击”。引起这种冲击的是一些实实在在的真实因素。市场经济无法预测这些因素的变动与出现, 也无法自发地迅速做出反应, 故而在市场经济中发生周期性波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与更早形成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 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的基础上, 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据此, 他认为使整体经济活动保持平稳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与需求。其直接的政策含义即是: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 通过增加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在凯恩斯主义理论中, 有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波动理论之分, 前者是对于长期而言, 后者则是短期的。凯恩斯主义认为, 长期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由一国的制度、资源和技术等因素决定。而短期的经济状况受各种冲击因素的影响暂时偏离长期趋势, 从而引起经济的波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没有经济状况的短期和长期之分, 其理论认为影响经济短期和长期波动的因素是一样的, 都可归于供给面的技术冲击和财政冲击等实际因素。经济波动并不是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和潜在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偏离, 而是经济趋势本身或者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本身的变动。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就是一回事。

此外, 还有理论认为工业革命是不能自动完成的, 而应有某些重要外部因素, 如技术扩散或人力资本的积累, 强调增长因素和学习的决定作用, 该理论适于解释亚洲经济体的赶超型增长。一是自然演化的技术变革模型, 以Galor和Weil, Stokey为代表, 强调了技术变革在经济转换中的作用。Galor和Weil模型将技术进步简化为一个自然的演进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 技术进步涉及新观念的创造, 而这部分是非竞争性的, 因而具有了公共品的特征。如果生产要素中包括技术创新, 则规模报酬趋于递增, 而这些递增报酬与完全竞争相冲突。二是外部因素作用的人力资本模型, 以McDermott, Kejak, Lucas, Strulik等为代表, 认为人力资本积累和学习效应是促使经济转换的关键, 而人力资本积累并非自然实现, 它与人口变动相关。三是外部因素作用的技术变革模型, 以Jones, Tamura等为代表, 强调制度演化导致的技术变迁在经济转换中的重要作用。Schultz指出, 技术进步导致人力资本提高, 新技术的出现要求有更高素质的劳动者去使用, 并为使用者提供了更高收入从而刺激人们将更多资源投入教育和创新。技术进步会引起人口增长, 但更大的作用是推动了创新和人力资本提高, 使经济向稳定增长状态发展。人力资本的强大作用还在于其学习效应, 如果有合适的学习途径, 学习会促使技术的不断升级, 从而使经济呈现加速增长, 这就是后发国家的优势。

技术创新与经济演进共生的相关理论。伊丽莎白·吉尔拜认为, 深刻而广泛的工业变迁, 只有在一个需求和消费标准正在经历迅速而急剧再调整的社会中才可能发生。这种社会的主要特征是:阶级之间互相流动、引致新需求发展的新商品引入, 以及人们实际收入的总体上升。熊彼特认为, 任何对经济演化过程的分析都必须把创新、来自创新的利润率及其扩散置于分析的中心地位。当危机发生一段时间后, 新企业的产品出现在市场上之前, 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而创新的吸收过程结束时, 繁荣开始, 萧条结束。

弗里曼和佩雷斯采用新技术系统的概念, 并以电子和合成材料为例证明了技术变革过程的普遍性、必然的非连续性、经济系统的结构性变化、就业方式, 以及系统扩散过程较长的时间。他们用于解释经济演化特别是危机的主要框架是“经济调整的结构性危机”。每一次长波的下降, 不仅伴随着总产出、就业的下降, 还伴随着新技术集群飞速增长的调整。新兴产业的扩张、增长与原有产业的放缓、停滞甚至收缩, 二者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不同经济时代的延续构成“长波”, 而每个时代都以一种技术集群为标志, 这些技术集群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经济增长。新的集群包括了新基础设施、新产业、新服务以及新的管理系统。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 核心技术取得的进步迟早会进入报酬递减阶段, 进而建立在这种技术基础上的经济进步必然会减慢。经济再次迅猛增长需要新一套核心技术的推动, 要求重塑制度结构以适应新的需要。

弗里曼和佩雷斯通过对相关理论以及大量历史文献和数据分析, 指出带动长波中增长、摆脱“经济调整的结构性危机”的主要因素有4个方面。

一是“关键生产要素”决定着技术经济范式的特征, 并成为划分不同类型的技术经济范式的依据, 它们是技术经济范式中一个特定投入或一组投入, 可能表现为某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或工业制成品。成为“关键生产要素”需满足生产成本具有下降性、供应能力具有无限性运用前景, 而且具有广泛性特性。蒸汽革命形成了以蒸汽动力技术为主导技术群落的技术经济范式, 这是技术经济范式的开端。其理论支撑是牛顿力学和热力学, 运用到生产领域引发了以瓦特蒸汽机为代表的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伴随这一技术经济范式崛起的新兴产业是纺织业、机械制造业和运输业。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确立的前提是, 只有当上一个周期的关键生产要素及其相关技术群, 给出了收益递减或对于进一步提高生产率或对于新的盈利性投资的潜力已接近极限的强烈信号时才可能出现。电力技术主导的技术经济范式必然取代蒸汽动力主导的技术经济范式, 是因为经济发展需要更廉价和高效的能源。这样, 石油必然取代煤炭, 电能必然取代蒸汽能。同理,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工艺的日趋复杂, 对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变得越发迫切。在技术进步是形成经济格局变动基本动力的信息技术范式中, 芯片则是关键要素。

二是以核心投入和某些补充投入为基础的新产品, 能够刺激其他新产业的产生, 这些新产业或支柱部门的迅猛增长和巨大市场潜力能大力推动经济增长, 比如棉纺业、蒸汽机、铁路、电力机械、汽车和计算机等。新的基础设施将服务于新产业的需要, 相应刺激和推动支柱部门和动力部门的迅速增长。这些基础设施有两类, 一类是通信、运输等物质基础设施, 另一类是用来培训、教育的基础设施, 以及设计开发新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基础设施。

三是从新的产业、服务、商品和技术中产生的结构性变化, 必然与设计、使用、生产和分配它们所必需的各种组织创新联系在一起。管理和组织新技术的新的常识性规则 (惯例) 会出现, 这些规则在旧产业和新产业中同样有效。

四是上述组织和结构始终处于一个变化的过程。当长波处于下降阶段, 一般表现为一个动荡时期。比如一些新兴企业和产业成长迅速、盈利很高, 与之相伴的其他企业和产业增长缓慢、下降甚至停滞;有时还会围绕调节体制的适当性出现政治冲突。金融失序、高失业率和关税争端是结构调整期的典型现象。不同国家、不同产业, 其解决旧制度框架与新技术集群之间不匹配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国内学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时, 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技术创新与经济演进共生的特点。产业革命是技术创新大规模集中的浪潮, 但突破性的创新技术组群只是引发一场产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而非充分条件。突破性创新技术组群要演化为一场新的产业革命, 关键在于这群创新技术要能够坚实地“嵌入”到现实经济生活的市场运行系统之中, 在于这群创新技术要能够被市场肌体所吸纳, 并被市场机制所融合。也即技术创新能否演化为产业革命, 取决于创新技术自身的市场吸融力。创新技术的市场融合力, 创新技术的产品生产力、市场消费力、产业技术扩张力、产业改造力以及社会财富创造力, 较全面地反映了创新技术的市场吸融力的真实内涵, 是技术创新演化为产业革命的基本条件。由技术创新引发的产业革命不是指单纯意义上的一个新产业的兴起, 而是指整个技术经济模式的变革, 它突破了来自生产率、赢利率、技术机会和市场等在既有主导经济模式中进一步发展所遇到的限制, 它的实现不仅会引起一个产业的兴起, 而且会对整个经济运行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 引发经济组织行为的深刻变革, 并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引领人类社会走进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关经验研究综述。关于技术创新与经济演进的关系, 很多学者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梳理得出了一系列研究结论。有学者认为, 纵览工业革命至今的技术发展进程, 各类突破性的技术创新演进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革命只有三次。18世纪中叶, 以牛顿力学以及机械技术为基础的科技创新, 引发了一系列的技术发明和革新, 出现了第一次产业革命。“珍妮”纺纱机等纺织机械的出现, 推动了纤维工业的生产和消费, 并导致了动力和运输供给的严重不足, 瓦特蒸汽机的发明适应了这种需求, 其应用则推动了能源技术和运输技术的发展, 使该次产业革命波及到机械、钢铁等领域, 人类由此进入了机械化时代。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以电磁理论和电力技术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引发了能源技术和运输技术的革命, 并带动了以电气、有机化学、内燃机为代表的第二次产业革命, 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20世纪中叶以现代物理学、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重大技术突破引发了第三次产业革命, 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它给世界带来的不仅是以信息、网络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产业扩张, 以及ICT技术的广泛渗透, 使各个产业全面提高了生产力, 而且开创了有利于鼓励创造性和企业家精神的新的商务模式与企业经营方式, 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

也有学者认为, 产业革命的发生发展总是伴随着高技术企业的孕育和成长。随着产业革命由其发源地向外扩散, 高技术企业也相应地沿着产业革命的扩散路径而相继在不同国家得到孕育和成长。比如日本棉纺织工业的创建, 从技术到技术人员和机器主要来自英国。日本不久就将引进的技术改造为适合自己使用的技术, 而且这种改造是如此的完美, 以至于使用英国机械的日本工厂不久就在生产上超过了英国企业。1929年, 丰田自动织机公司在纺织技术上非常先进, 向其制造商出售专利, 并向英国主要的织机制造商普拉特兄弟公司出售了一种新型的动力。再如电力、化工等新技术和新产业群的形成和发展, 其中也包含着相关的新的高技术企业群的出现和成长, 包括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杜邦公司、无线电报和信号公司, 德国西门子公司、克虏伯公司、拜尔公司、电气总公司、戴姆勒·奔驰公司, 英国通用电气公司、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维克斯公司、阿姆斯特朗公司等。

当代高技术企业群体的崛起包含两种基本力量:一是老牌的高技术企业, 它们或者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技术创新并得以保持技术的领先地位, 或者长期不断地以高技术进行改造、重组从而一直保持着高技术企业的基本面貌, 比如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电报电话公司、IBM公司、波音公司, 德国西门子公司、曼内斯曼公司, 日本三菱重工公司, 荷兰飞利浦公司等;二是新崛起的高技术企业, 比如美国微软公司、英特尔公司、基因工程技术公司,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索尼公司、本田技研工业公司、京陶公司, 欧洲空中客车公司, 中国台湾的宏基公司, 韩国的三星公司等。

经济衰退的成因及对未来前景的预期

金融主导下经济增长的脆弱性。经验表明, 历次经济周期的长波均伴随着高速增长部门的泡沫现象。在现代经济结构中, 金融业在保持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其不稳定性也导致了经济增长的波动性。鉴于金融投机性扩张的本性, 它的不稳定性是无法避免的。经济扩张和全球化导致的结果之一是政府通过政策调控经济的空间大幅缩减。如果某一国家的政府选择通过扩大支出的方式来加快就业、拉动产出增长, 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就会导致贸易赤字和金融资产价值的贬值, 进而导致资本外流和货币体系的崩溃。鉴于此, 政府就会尝试限制支出并遏制赤字, 随之而来的结果则是长期的通货紧缩和经济增长减缓。松散的金融监管和开放体制下的流动性过剩刺激了个人消费, 从而拉动了经济的增长。通过以上论述表明, 对举债消费、股票市场和房地产繁荣的依赖, 导致了经济更易受到投机的影响而陷入危机。最终的结果便是:缓慢的经济增长与经济的极度不稳定性并存。

未来经济不景气持续, 但不会出现全球性衰退。事实上, 大量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问题的文献重在对历史做解释。对于如何解释当前面临的经济问题以及对未来发展可能的预测或研判, 目前还缺少相应的理论。这当然是技术创新与产业革命进程理论研究值得关注的, 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预测或研判的复杂性。

关于本轮金融风暴导致的经济衰退的时间性、持续性和扩散性的判断, 是当前的一个难点。目前全球经济是处于上一轮长周期接近尾声的低谷期, 距离下一轮的繁荣还需要比较艰苦的累积过程?还是短期波动, 依赖政府强大的作用促进大规模的创新成果应用会带动一个个细分行业的产生, 从而共同推动经济复苏?对此, 美国大多数经济学家表示, 衰退可能持续到2009年中期, 比1973—1975年和1981—1982年的两次衰退均来得长。但美国国家经济局的主席表示预测将相当困难。

比较乐观的看法是, 不会出现全球经济大衰退的情况。一方面, 各国央行和财政部都采取了各种金融手段和财政政策来刺激市场, 通过这些政策和工具能够避免全球的经济衰退。另一方面, 亚太地区, 尤其是中国的经济, 将会有进一步的增长, 特别是中国国内的消费经济正逐渐确立, 将进一步建设基础设施、进一步发展消费者市场, 这些都会对全球经济起到积极作用, 将继续对经济增长做贡献。

基本结论与政策含义

总结相关理论和论述, 可以认为, 当技术变革引发经济变化以及结构性变革时, 特别是在从经济发展的低谷步入繁荣的关键阶段, 通常会伴随着一些条件的变化:一是重大的技术发现和变革, 也就是熊彼特所说的“创造性毁灭过程”。值得注意的是, 重大技术变革的出现并不是产业发生变革的必要条件, 其出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绝大多数时候, 很难判断在何时何地可能出现。相反, 在相当多的时候, 即使是在产业结构活跃变动的时期, 重大技术变革也只是处于无奈的沉默期。二是新企业、企业群乃至新产业的孕育和成长壮大。三是市场需求、消费标准的变化, 以及支撑其变化的居民实际收入上升。四是关键生产要素及其价格体系的变化。五是广泛意义上的制度创新, 包括生产组织方式、企业组织、财政金融等政府政策。

中国经济的独特性为应对经济形势提供动态调整机制。对于我国当前和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经济形势, 应在侧重对经济形势的跟踪和及时反应的基础上, 对未来的趋势进行探索性研判。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 我国经济已经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比较优势, 包括完备的工业体系、巨大的用户市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低成本可再培训的知识工人以及强大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创新体系的干预能力。在这些比较优势的综合作用下, 在改革开放的宏观经济背景下, 我国经济通过走渐进式创新和技术多元化的道路, 逐步形成了当某一种对于市场而言的新技术出现时, 通过不同方式获得该技术的企业具有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迅速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的能力, 并以明显的价格优势占领国内市场, 进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份额。这种持续不断的局部引进、扩散、创新的过程, 为我国庞大的经济体和经济结构提供了自我调整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也为我国经济应对变化提供了动态调整机制。从这一点上看, 我国经济应对全球经济形势变动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政府和市场力量的有机结合是应对经济变化的重要手段。毫无疑问, 国家政策在促使经济摆脱困境, 并实现升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由于对政府干预经济社会的理论创新、政府全新的施政理念的创新、可能采用的政策工具多样化、组合性和先进性, 政府政策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力度和空间将远大于20世纪乃至以前, 尽管之前不同经济周期阶段不乏若干成功使经济摆脱危机的新政案例。

创新创业是创新经济的根基 篇3

目前,世界产业发展格局正经历着新一轮重大调整,创新驱动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型态,新兴产业成为国际竞争新焦点。创新创业被视为是解决经济、社会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力量。主要发达国家与地区为复苏经济、解决就业和促进绿色发展,均将创新创业和小企业发展摆在经济发展政策中的重要地位。

虽然各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各异,创新创业及小企业发展政策也各具特点,但从小企业数量占全部企业数量结构来看,主要国家和地区基本都在八成以上,有些国家和地区甚至高达九成以上,小企业对就业的贡献也大都在七成以上。小企业虽然没有足够实力去独立开发复杂的新科技,但在采用新科技进行产品、工艺与管理创新以及开发新的商业模式、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都表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实力。且无数小企业蕴藏着不小创新可能,能成功抓住机遇的小企业往往能很快激变成为大企业。

因此,创新创业不仅承载着创业者的个人梦想,也承载着国家的梦想,成为创新经济的根基。据美国政府统计,不到500人的小企业提供了美国大多数工作机会;美国一半出口来自于员工人数不到20人的小企业;2006年,美国约有600万个小企业,当年有65万个企业开张,56.5万个企业倒闭。年复一年,小企业的兴衰按同样比例周而复始。从就业贡献、创新活力等视角看,德国、日本的情形也大体一样。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范围内新技术与新产业竞争加速,促成各国更加重视建立创新创业型经济体系。主要国家将小企业经济和创新创业视为带动经济复苏与促进就业机会的新动力,着力建设创新创业型社会。

尽管小企业的失败率很高,但很多发明家和企业家还是愿意冒着风险去创办自己的小公司。原因之一是创业者有足够的创业热情,也受到社会的特别尊崇。从富兰克林时代起,美国人就对发明家和企业家颂扬有加,把他们当成把握时运的偶像,从托马斯·爱迪生到史蒂夫·乔布斯都备受尊崇;原因之二是创办小企业门槛相对较低,普遍能够得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尽管美国对律师、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医生诊所等行业有严格的执业要求,但与其他西方经济体相比,美国给所有希望创业的人开辟了广阔的创业空间。

发展以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创业型经济体系,不仅有利于释放人力资源的生产力,激发创新创业热情,也使得创新经济体系能够快速壮大,成为创新经济的根基。但另一方面,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并以垂直分工方式与全球各地企业进行生产、创新的合作联盟,使得其全方位产品线在全球各地均具备相当强的竞争优势。这种全球分工与整合创新的网络运作模式,将使得个别独立运作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更加狭小。因此,基于市场竞争的众多中小企业,必须逐步形成以创新网络为连结的创新经济体系,才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当地生产资源,更好地发挥比较竞争优势,适应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

可以说,世界经济越开放,竞争越激烈,中小企业发展越受重视。所有地区的所有企业在同一时间共同面临全球市场竞争的挑战,企业专注做好自己的核心业务,在产业分工地位中自然就有一定的生存价值。专注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独特专长,主动融入创新合作网络,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策略。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市场反应速度、营销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定价水平以及提供高质量多功能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

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正在加速推进新技术变革和产业转型,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借助强大的公共科技力量仍然可以创造与大型企业相当的竞争能力。而发展中国家新兴产业在多数领域技术空心化、产业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除了努力缩小技术、管理差距,更重要的是消除有形无形的制度障碍。秘鲁经济学家赫南多·德·索托研究发现,在秘鲁首都利马成立一家小型服装厂需要289天才能办妥各种手续。他解释说,缺乏生机勃勃的小企业并不是因为没有企业家,而是因为面临重重障碍而无法建立真正的企业,这些障碍包括僵化的等级制度、压制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和热衷于保持现状的官僚机构。

知识经济与创新 篇4

1煤炭销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煤炭销售单一化

煤炭企业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直接销售以及间接销售两类。所谓的直接渠道,则是指该煤炭企业直接将煤炭相关产品出售给最终的使用者即消费者,其交易对象就只有煤炭企业人以及最终消费者。该过程直截了当,不存在中间商这一说法,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费用支出,同时又能保证煤炭产品直接交付于最终消费者。而间接销售就是煤炭企业不与最终消费者进行见面商谈以及交付产品,而是通过中间商将产品推销给消费者,相比起前一种直接消费渠道,此种消费渠道环节中,多了一个中间商。无论是电力还是建材以及化工等主要依靠的能源就是煤炭。而这些行业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以及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领域,由此可见,煤炭的使用范围极广,作用极大。从事这几大方面的企业一般来说都是较大的或者是中型企业,一定意义上来讲,他们都具有较为可靠的商业信誉度,同时也是煤炭企业的销售的主要对象。而煤炭产业在实际的销售渠道中主要以直接销售为渠道,虽然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费用支出,但是由于直接销售只是煤炭企业与最终消费者进行直接交易,所以对于该煤炭企业的管理者就错失了很多其他的销售机会,更不能正确把握市场的变化趋势,及时抓住市场机遇,最终会导致企业生产与销售脱节。

1.2忽略市场需求的重要作用

作为以销售为主体的煤炭企业来说,如果能够实时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而及时调整该企业的销售战略以及生产模式,才能有效保障煤炭企业的正常运营。企业相关的管理人可以进行市场调查研究,拥有一份真实可靠的数据才能进行准确的分析,进而才可以制定出相对应的策略,煤炭企业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获得较稳的发展。在当今的经济时代大环境下,绝大多大数煤炭企业在销售管理上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并没有长期的发展规划,同时也未能长远的、全面地看待问题。对于煤炭销售来说,企业领导人应该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不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情况,就在市场中投放煤炭产品,这对于煤炭企业销售来讲,毋庸置疑弊大于利。

1.3煤炭营销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许多煤炭企业的管理都相对来说比较松散,加之管理人员各方面的素质都较为低下,这才致使煤炭企业信息化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比如说:煤炭企业管理人未能重视信息化建设,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体制,包括认真分析现今知识背景下企业生产与销售应该如何巧妙的进行转型,与此同时,煤炭企业更应该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需求做出准确的判断以及调整,信息化建设资金始终处于短缺的状态,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依旧停留在留在单方面的开发以及应用上。

2知识背景下创新煤炭销售管理的新思路

2.1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为企业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在知识经济背景的大环境下,知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知识经济背景着重强调的人的价值,一个人自身具有的知识以及智力统统都可以用于生产中。无可厚非,在新兴的知识经济时代里,煤炭企业销售一定要注重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与较强开拓能力的人才,管理人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彻底转变传统的煤炭企业管理思想,通过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借助知识来引领创新的销售方案以及生产模式。与此同时,煤炭企业领导人更应该时刻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量,尽可能全面了解客户的需求,要善于抓住机遇,煤炭企业在给企业以及用户需求的优质的煤炭产品同时,也要不断探索新的销售渠道,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企业在煤炭市场中处于优势,进而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2.2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计算机与互联网更是广泛的普及到各个领域,如果煤炭销售能够抓住这一关键点,让互联网的便利性以及高效性为煤炭企业服务。首先,互联网早已普及到各家各户,这样一来,人们获取煤炭相关信息就会更加方便快捷,同时煤炭企业也可以通过相关的交流平台甚至手机App,向有煤炭产品需求的人们或者企业提供较为全面的煤炭产品信息,企业所生产的煤炭产品、成分组成、用途和价格等一系列相关的信息,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将所有的煤炭产品进行分类,放在客户面前,客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挑选、采购。如此一来,不仅拓宽煤炭销售渠道,同时煤炭销售量增也提高了,可谓事半功倍。互联网对于推动煤炭企业销售作用不仅如此,它还可以为帮煤炭企业在网络上做广告宣传。所以煤炭企业也可以培养与之相关的网络策划,同时让其熟练掌握网络交流平台的管理以及各种操作技巧,利用网络交易软件同客户在网络上进行直接交流,并配有专门的送货上门服务,通过微信以及支付宝等软件完成交易,这样不仅有效减少了交易的成本,使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最后,销售也煤炭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关键环节,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同时一定要制定规范的管理模式,更好地利用网络,让其为煤炭企业服务。

2.3建立健全信息系统,促进煤炭企业又稳又快发展

知识经济下,就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煤炭产品生产以及市场投放量,所以在此过程中,煤炭企业一条完整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异常重要,它融合着煤炭企业煤炭的生产、运输、销售、服务信息,只有煤炭企业拥有一套完整健全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才能够通过其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为煤炭企业销售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市场形势必定也会跟着一起变化,抓住市场信息成为煤炭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煤炭企业一定要加快信息建设,及时了解国家对于煤炭行业的相关宏观调控政策以及煤炭市场用户需求变化量的情况,与时俱进,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深入分析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以此作为依据,制定企业长远的营销战略。

2.4创新技术的应用

产品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销售,知识经济到来的同时,科学技术仍未止步,因此,煤炭企业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科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借助高科技设施来有效提高煤炭质量,将优质的煤炭产品投放到市场中去,不仅能树立起较高的企业信誉,还能赢得更多的销售机遇。现在提倡理性销售以及绿色消费的理念。国家*府也有相关的明确规定,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利用高效清洁的煤炭资源。针对此煤炭企业更应该创新煤炭产品生产思路,全面实行绿色营销战略,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尽最大的力量。3结论知识经济时代不仅可以让人们通过创造知识、利用知识来高效的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煤炭企业更是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为煤炭销售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煤炭企业只有转变传统的煤炭生产理念以及销售模式观,尽可能地将知识经济完全充分应用到煤炭销售中去,才可以使煤炭企业又稳又快发展,进而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杨勇 单位:中国平煤神马集团

参考文献:

[1]周康.知识经济背景下煤炭销售管理新思路探究[J].经济视角,20xx(12).

[2]苏海涛.知识经济对煤炭销售产生的影响分析[J].现代商业,20xx(2).

力推金融创新 助推经济腾飞 篇5

涟源市财金办副主任 肖志凌

本土成长起来的三一重工,把“一切源于创新”作为企业的发展之魂。以创新支撑跨越。从2005年销售收入58亿,跃增到2010年的500亿。世界500强索尼公司以“不断变革和创新技术为人类带来快乐”为价值目标。2010年销售收入796亿美元。足见创新魅力。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命脉的核心,“金融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最早实施金融管制放松的美国,以“金融创新”,至今吸收全球75%的金融资源。2010年,全市新增贷款8.6亿元,其中4.5亿元是靠创新组织和产品产生的。

去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前不久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紧扣“主题”、“主线”,以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为重点,强力推进“四化两型”进程,打造“三基地二中心”。要理解好、把握好、落实好中央及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首先必须研读政策,研判形势。国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我个人理解,既不是从紧,也不是从松,而是回归常态。研读政策,要把握“四个基本”,基本思路是中央采取总量对冲,增量控制与适度升值、谨慎加息、适当控制流入资本等对策,控制通胀性、收缩流动性,促进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基本任务是调结构、防通胀、保增长。基本要求是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阐门,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对中央的货币政策,要辩证看待,科学应对,既不要盲目乐观,更不要妄自悲观。中央政策表面来看,越来越紧。从09年的“宽松”到10年的“适度”,再到今年的“稳健”。信贷总量2009年10万个亿,2010年8万个亿,2011年专家预测7.2万亿元。但同时应该看到,中央政策具有宏观性,实行的是无差别管理。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仍可以看到具体操作上犹存的“曙光”。从基本思路看,强调了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针对哪些地区、哪些产业,不言自明;从基本要求看,提出了“调节有度”,要求把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这里的“更多”,我的理解是比往年“多”,比其他行业多;从基本取向看,“灵活”与“审慎”相提并论;从基本任务看,“调结构”是目标,“防通胀”是底线。从这里的分析我们不难判断,中央政策出台的初衷还是要把经济搞活搞好,而不是搞乱搞“死”。对于涟源,不应是政策调整的重点地区,甚至还可成为受益地区。

2011年,中国仍将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防控“上涨”物价,打压“高涨”房价,放在货币政策调控的突出位置。流动性过剩是当前金融调控面临的最大挑战。特别是储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结构性矛盾。

结合市情,就是要引导金融机构,把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重点关注涟源支柱产业——煤炭工业。以金融创新推动涉煤企业优化重组,支持优势产业做强,传统产业做精。2011年,市政府提出新增贷款10个亿,这个目标是可行的,也是可以实现的。

一、要着力金融理念创新

金融创新首要任务是理念创新。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需要金融企业不断创新才能生存发展。金融发展史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源于创新。创新包括金融体制创新、金融产品创新、金融管理创新和金融理论创新等等。创新需要金融企业确立创新理念,扩充想象空间。要想“无缝对接”金融政策,既要“红灯亮了绕着走”,也要“等来绿灯放心走”,更重要的是“创造绿灯快步走”。我们过去的许多“土”政策在有了普遍意义后,许多变成了政策,过去的许多政策有了稳定的基础后变成了法律。这就是创新思维。涟源金融业既要吐故纳新,更要弃旧扬新。

二、要着力金融组织创新

社区性新型金融机构主要包括村镇银行、资金互助合作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目前我市新成立了2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即源方小额贷款公司和鼎盛汇祥投资担保公司。源方注册资本5000万元,自2010年4月26日开业,至2010年底,公司累放贷款148笔,贷款金额1.335亿元。实现贷款收入659万元。鼎盛汇祥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自2009年12月开业至2010年12月底,共为47家中小企业融资担保18205万元,实现担保收入481万元。当前政府要为新型金融机构的引进和市场准入创造便利,要巩固壮大现有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机构,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的“有力补充”和“拾遗补缺”作用。尽快提高小型金融机构的资产业务覆盖率。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抢抓机遇,积极筹建村镇银行。要支持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鼓励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促进三农产业做大,金融事业做强。

二、着力金融产品创新

一是继续加强“银煤联手”,做活“煤业”文章。我市素有“煤炭之乡”美称,已形成了“煤矿”、“煤机”、“煤电”、“煤焦”、“煤化”、“煤贸”为一体的涉煤产业。2010年,全市95家煤矿,实现工业产值22亿元,上缴煤炭税费1.6亿元。全市煤炭机械规模企业17家。实现工业产值15亿元。上缴税金1.2亿元。继2009年市工行、市建行打破向煤矿贷款禁区,去年市工行与担保公司合作支持煤矿技改扩能;市建行向煤焦企业成功办理14500万元贷款业务,实现银行与“煤业”的有效联姻。为农村经济播散“及时雨”,为农户和企业构筑“聚宝盆”。

二是以“联贷联保”为推手,创新金融产品的投放。“联贷联保”即企业“组团”,联合贷款、联合担保,无需抵押、质押。去年,市建行在全市率先推出“联贷联保”新产品,为我市的锦源煤业、大华福利煤业、湖南腾达煤焦实业、安立煤业四家企业联合贷款8000万元。市信用联社以“库存产品”为质押,创新贷款4000万元。各金融机构可以此为借鉴,在巩固小企业动产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青年创业贷款等信贷产品的基础上,推行中小企业联贷联保、订单农业贷款、林权质押贷款等新型信贷品种,满足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多元融资需求。

四、着力金融服务创新

现代金融更注重“民生金融”。我相信,我们在场的绝大多数,都可以切身地感受到“刷卡消费”带来的便利和便捷。这说明,现代银行电子化程度的实施,带来了金融技术创新和服务管理方式的创新。金融创新,服务先行。一方面要简化信贷流程。推广“信贷工厂”模式,推行“平衡作业”模式,提高贷款审批效率,缩短办贷时间;另一方面要改善支付环境。服务手段电子化、信息化和规范化。通过增设ATM机、POS机,发展和普及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业务,做好网上税费扣缴和民生资金直达“双服务工程”。大力推动农村惠农卡、信用卡、直补一卡通等业务发展。使金融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惠及人民群众。

商业银行应大力开展手机银行业务。随着3G服务的兴起,手机银行技术的不断成熟,手机银行与“三农”市场更加贴近。从农村地区看,金融成本过高和金融网点覆盖不足一直是制约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手机银行可以帮助银行解决建立网点和处理小额交易两大成本问题,降低低收入人群和居住在偏远地区的人们获得金融服务的成本,从而实现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

五、着力融资主体创新

创新经济管理的论文 篇6

一、经济管理的作用

将潜在科学技术生产力因素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体系,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可以转化。生产力不会自动形成,科学技术无论是本国发明的还是引进的科学技术,要想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将他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才会变为有价值的生产力系统。而且技术越是进步,越需要高水平的管理,管理为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准备了条件。

二、经济管理信息化

(一)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内容

(1)人员管理的规范化。不论怎样的管理制度,如果员工不能真正理解管理规范之下的真正含义,那么规则条令,也只会流于形式。不断强化和优化日常财务基础管理,不只是从形式上掌握科学规范化的行为准则,可以帮助管理者从本质上学会做到人员行为的规范化,使得管理有足够的深度和更容易取得实质的效果。并能够提高内部人员素质基础来应对高层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的学习、理解和掌握,使工作事半功倍。

(2)财务数据的信息化。财务收支状况和管理成果的第一手资料需要通过财务数据管理来反映,管理和决策效率的提高需要构建统一的数据平台,并是以财务数据信息化为基础,这也是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进行战略决策的基本依据。

(3)基本财务流程的`规范化和信息化。财务一体化是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内容,通过整合财务流程和业务处理流程管理以及记录管理,这样不仅能使公司各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得到良好的沟通,保证信息在部门内部得到及时的共享和传递,还能使各个程序得到有效的协调管控,实现财务、业务的一体化管理,同时也能保证决策过程的透明化和科学性。

(二)经济管理现代化的意义

经济管理只有信息化才能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才能真正体现出信息化对经济管理整体管理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计算机管理体系是网络财务软件网络系统和计算机财务信息系统的整合,除此之外,经济管理信息化为信息化决策提供了信息库和全面而灵活的规划框架,也减小了可能带来潜在成本的投资风险,而财务信息化体系的建设更是建立和健全现代管理体系。同一个信息管理,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数字化的信息统筹具有灵活便捷的特点,提高了经济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三)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应用

如何做好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将信息化建设辐射多个方面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好。另外,财务、进销、库存、生产等不同的业务流程也都有不同的重点,在不同的经济管理模式下有不同的需求,只有将每一个环节都做好,对整体和各部门的业绩进行评价也需要软件的支持,统一快捷的网络系统和深入分析数据的智能报表系统必不可少,而财务管理信息化都需要这些数据的完整性与及时性作为坚实的保障。

三、经济管理创新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

管理理念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贯彻落实内部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在经济管理创新发展中不断更新思想的关键。作为经济管理者首先应该加强自身工作素养,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经济管理新理念,坚持正确的竞争意识,贯彻于整个企业,在生产运营中将全新的思想观念形成强烈的危机意识。因此,企业创新发展经济管理的重要前提需要内部观念性理念的创新,以全新的视角指导经济管理的改革与发展,纠正落后的思想观念,不断建立与时代相符合的思想模式,才能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其次在经济管理创新发展中,是要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现代企业应该采取以人为本思想作为出发点,对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形成充分的认识与重视,维持经济管理的高效发展。

(二)战略管理的创新

在变化多端的全球化竞争环境中,企业首先要不断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发展经济管理战略的创新,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实施战略,及时准确捕捉有利的外部环境机遇。切实提高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的工作重点,在新时代的发展中不断扩大生产经营模式,以正确的强势姿态迎接挑战与风险,切实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确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以落实经济管理目标。企业先进的生产力与长远的经济管理目标保持一致,创新发展应该具备良好的全局性、前瞻性,加强创新企业战略的多种渠道,引进各种全新的科学信息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市场的重要的一席之地。

(三)组织结构的创新

在强化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中,贯彻实施经营战略的组织需要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为保证,传统的企业管理大都分散的组织结构,现代化企业管理企业组织结构需要合理与精简高效,首先应采取多层垂直的组织结构,在最大限度上增加企业管理幅度,以减少管理层次,不断精简职能机构,增强信息反馈的时效性,形成快速的传达信息的速度,使企业组织结构的建立更具有横向性、扁平化的特征,提高反馈和传达信息的速度。其次是在现代化企业应不断更新的外部环境发展趋势,经济管理工作应该摆脱传统组织机构的束缚,建立与完善柔性化的企业组织结构,形成多样化、灵活化的组织结构。

(四)人本管理的创新

从创新到创新集群的经济学分析 篇7

当今社会,创新已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创新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其组织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界对创新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方法和创新过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产生了创新型组织、合作创新、创新集群等理论。多主体的集群创新行为逐渐取代了单一主体的个体创新行为。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变得日益复杂和更加不确定,市场的变化速度也越来越快。创新已经由起初的个体创新发展到现在的集成创新,创新主体由最初的企业家个人经历了单一企业、多家企业的行业发展到现在多元主体,体现了从个体创新到集体创新的发展趋势[1]。

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对创新进行了剖析,认为创新是技术和经济相互作用的结果。创新的本质特征是不确定性,在探究不确定性的根源与导致的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从创新到创新集群的经济学动因,进而明确提出创新集群是创新的高级组织形式。

1 经济学视角下创新的内涵与特征

1. 1 创新是技术过程与经济过程双重作用的结果

创新是指在经济系统中引入科学技术,通过科学技术开发并将其商业化的[2]过程。经济系统持续性的增长需要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系统克服要素投入的边际递减,而生产力的发展依靠创新。实现科技与经济良性互动、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它是技术和经济相互作用的结果。科学与技术在成功转化为商业价值之前并不能称之为创新,创新是以市场价值作为衡量标准的,它涉及到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的变革。

技术过程和经济过程都是一种线性的思维方式,单一因素作用下的技术创新模式一般从技术发明开始,经历中间试验、创新技术发展到生产应用,市场拉动学说认为创新模式一般从市场需求开始,经历发明、专利最终形成新生产体系[3],单一的经济过程也是一种线性思维,它是按照传统经济学中理性人的最大化原则,利用现有的技术,通过要素投入组合实现生产。然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这两种模式都没有考虑到在创新过程中技术和经济之间的相互反馈以及相互作用的过程,创新过程是技术过程与经济过程耦合的结果,是非线性过程,能赋予经济体生命力,推动经济系统的不断升级和发展。

1. 2 创新过程是存在正负反馈的非线性过程

创新过程不是单一的技术过程和经济过程,它涉及到将技术和发明转化为商业价值的整个过程,在创新过程中,技术和经济相互作用,相互反馈,导致了创新的参与者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从经济学角度看,创新过程是人力、资金、技术和信息等创新要素之间作用和转换的过程,在技术和经济的作用下,创新过程产生的创新成果被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实现经济价值。虽然技术过程和经济过程并不完全同步,但是两者之间有交集,创新过程就在这段时间内发生,因此创新具有复杂性,它需要技术过程和经济过程在时间上进行协调。创新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发展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反馈、循环上升的过程[1]。

在技术和市场的共同驱动下,创新者通过创造出新产品、新服务或者开发出新市场的个人或者组织来满足市场需求。创新者充分了解技术知识和技术发明,具有科学家的特质,同时具备企业家的市场洞察力,能够发现新的市场和客户需求,因此他们能够搭建起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桥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技术和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创新由单一主体独立创新行为发展到多主体的集群创新行为,体现了从个体创新向集体创新的发展趋势。

科技资源和经济资源是创新的两个前提条件,其中科技资源中的创造性资源对创新起支配作用。创新性资源能够产生边际效益递增,由技术知识、智力资本、科技知识溢出和扩散组成。创新性资源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不具备共享性,比如专利,在保护期内只有专利持有者具有使用权,过了保护期,使用权才能够全社会共享。要使创新突破实现涌现,创新资源和人员的投入都必须超过一定的阈值。高端技术研发过程中需要较高的设备投入,而单一的创新主体很难拥有创新所需的所有资源,因此通过共享资源、协同互动形成集群式创新,增加公共设施以及设备等的共享性,对于克服单一主体创新资源不足,降低创新成本,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4]。

创新活动内在的不确定性和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决定着创新活动成果具有不确定性,柳卸林[5]曾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创新呈现出专业化、惯性化的趋势,但是仍然无法消除创新成果的不确定性,创新成果仍旧无法预测。一方面,市场具有不确定性,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同时伴随有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因此无法确定创新成果能否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创新需要技术成果成功转化并取得经济效益,而不是单纯的科技成果。这就决定着创新具有奈特不确定性。当然,作为创新的中间产品,科技成果对于整个创新过程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市场、需求者、环境等因素的不确定性都决定着创新成果能否顺利的成为生产力、商品或者服务模式,这些不确定性使得对创新成果的衡量的难度加大了。

1. 3 创新的本质特征: 不确定性

创新的本质特征是不确定性[6]。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创新活动是有人参与的,并且涉及到技术和经济的相互耦合过程,创新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了这个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创新的这种不确定性是奈特不确定,其成功与否用概率无法计算,资产组合也无法实现对冲。这种不可度量的奈特不确定性,其发展趋势是不能准确预测的,即使能够成功遇见某个时刻会突破,也不能预测具体突破的时间点。这种单体的不确定性就导致了一项创新成果能否进入市场实现经济价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创新主体在从事创新活动中,无法预知其是否能够成功,这就决定着他无法获得足够的创新资本的支持,不能招募到相应的技术工人,这无疑极大的提高了创新的不确定性。

创新的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了以下两种结果:( 1) 创新的预期具有一定的不可能性,即创新存在风险,这需要我们客观的认识。 ( 2) 创新成果存在多种可能,可能使得创新主体获得超额的回报。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研究如何利用这种不确定性把握机遇,提高创新的成功率[7]。

2 从创新到创新集群的经济学动因

由于单一主体或单一项目的创新活动具有奈特不确定性,创新无法得到准确预期,从而无法提高创新的成功率,为了降低这种不确定性,单一的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项目会自发的发生集聚,在一个区域内形成创新群体,提高整体的创新能力,使得成功率达到一个相对确定的水平。因此创新集群的产生是必然的。创新集群的产生,提高了创新主体的搜索能力,保证了创新成果具有一定的确定性,使得一个区域内的多种创新主体获得了无风险的收益率,保护了创新失败者,形成了 “崇尚创新、宽容失败、鼓励竞争”的社会理念和文化氛围。

2. 1 创新过程自身体现了创新集聚性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创新,它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创新的资源投入、创新过程以及产出都体现了集聚特征和集群效果。

( 1) 创新投入具有集聚性。创新的投入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知识资本等多种要素的投入,每个要素投入的最佳比例是不确定的,其中知识资本、智力资本对创新的影响是长期性的,只有其投入达到一定程度和一定的时间,突破创新的阈值后,创新成果才会产生。

( 2) 创新是技术过程与经济过程互动耦合的结果,同时创新过程包括技术的研发以及应用,由于创新的不确定性,有些即便形成了创新成果也无法商业化,需要其他创新成果互补才能取得成功,因此创新的过程伴随着各种发明和成果的集聚。

( 3) 当一项创新取得了突破,就会产生一系列成果,这些产出将会在时间和空间上集聚。熊彼特最早发现了创新的这种聚集性,他认为,创新不是孤立的,而是鱼贯而出的,在某一时间范围内集聚。在经济系统中,创新存在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分布在某些部门及其周围环境中[8]。

此外,由于一些创新资源比如某些隐性知识、创新文化等的流动性差,在某一区域特有这类创新资源,结合本地的区域经济和社会文化就可能产生比其他区域更多的创新,从而在某一区域形成某一领域的创新突破,呈现出相关企业、技术群和产业在某一区域的集聚[9]。

2. 2 集群能有效应对创新环境的动态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突破的阈值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等创新资源,而单一创新主体的能力有限,在技术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之下,创新者必须加强合作[10]。

技术的变革越来越快,导致其复杂度越来越高,呈现出多种技术相融合的趋势。这种融合使得单一的某一种技术将无法主导技术变革,技术创新必须通过多种技术相互渗透、融合、联系才能实现。单一的企业由于很难拥有研发所需的多种技术,因此难以产生创新成果,即便产生创新成果,也难以单独的完成设备供应、研究开发、生产、营销与服务的整条价值链所包含的增值活动。单一的企业想单独获得创新成功是非常困难的[6]。同时在这种技术融合过程中也体现了多种创新突破的过程,产生了大量的创新成果[11]。这必将导致不同企业之间加强技术方面的合作共同创新[1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衡量创新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准是能否满足市场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13]。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创新成功,就必须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此时,序列性的链式创新已无法满足创新速度的要求,而 “并行化” 的同步创新已成为发展趋势[6]。这就要求创新主体之间、创新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需要通过紧密的联系、沟通与合作实现创新周期的缩短。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平台的出现为创新主体之间虚拟化的集聚提供了可能,这个合作超越了地域界限,使得创新主体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技术伙伴[14]。网络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15],使得创新主体之间互助学习,这对创新成果的涌现产生了重大影响。

2. 3 创新集群能够降低创新不确定性

创新集群是创新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必然要求。创新主体之间为了应对创新的不确定性,应对复杂变化的市场,缩短创新的周期,形成了创新联盟,利用网络实现创新要素的集聚和耦合。创新联盟的形成使得创新主体共同承担风险,为创新成果的形成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降低了创新成本的不可预测性[16]。

创新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不断的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高技术和高密度的知识积累是其必要因素之一,要突破专业技术瓶颈实现创新,就必须加强处于不同技术层次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协同互动,为创新的发生提供一个有利的组织形态[17]。

创新集群降低了创新群体的不确定性,而不是降低了某一创新项目的奈特不确定性。例如,在一个创新集群中由50 个创新项目,这里面的任何一个项目能否成功仍然具有奈特不确定性,但是这50 个项目会有几个项目成功,它们成功的收益弥补了其他项目的损失,从而降低了整个创新集群的不确定性。

2. 4 集聚有利于获取互补性资源与竞争能力

创新资源所具有的互补性特征和知识溢出效应促成了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由于单一创新主体所能掌控的创新资源具有有限性和稀缺性,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创新能力。不同创新主体间所拥有的互补性资源和异质性资源,使得不同创新者具有资源互补融合的物质基础,能够有效解决单一创新主体的资源稀缺,提升创新群体的资源优势, 进而提高创新能力、 获取竞争优势[18,19]。

创新活动中的核心资源是知识资源,它突破了传统自然资源的资源禀赋限制,具有可再生性,创新主体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掌控的知识资源的多寡,创新集群通过集聚知识资本、智力资源等创造性资源获取持续的动态竞争能力。

创新资源的路径依赖效应使得创新主体能够长时间的获得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创新主体通过参与创新集群能够获得其他创新主体拥有的异质资源,结合自身的创新资源形成互补效应和相互分享。如果一个创新集群中的创新资源是其他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且不易模仿和超越的,那么这个创新集群中的创新主体就具有持续的创新优势[20]。

3 创新集群是创新的高级形式

创新主体集聚在某一地理空间内,通过获取互补性资源并共享知识溢出的效益,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进行合作协同创新来应对复杂变化的创新环境。创新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过程,它需要多部门跨地域间的不断协作。

创新集群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创新主体的优势,在同等投入情况下提高了创新成果数量和质量,弥补了单一创新主体资源和能力的不足,保证了创新的实现。同时创新集群通过对创新资源的集聚和耦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缩短了创新周期,为连续性的突破提供了可能。从本质上看,创新集群是创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结果,创新集群为创新主体提供了持续的、强有力的创新竞争力。

创新集群集聚了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通过优化创新投入比例,提升了创新活动收益,同时耦合了各种不确定性小概率因素,提高了产生创新成果的可能性。总之,创新集群使得创新的不确定性成为一种确定性的可能。

网络组织形式是创新集群的一个特点。在这个网络组织中,行为主体是企业、大学以及研究机构,支撑主体是风险投资机构、政府以及中介机构等,随着网络中节点数量的增加,资金、技术和知识等资源的流动性不断加快,这有效的降低了创新的不确定性,为创新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因此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形成创新集群。为实现创新成果的涌现和创新效率的提高,创新需要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多主体共同参与共同协作[20]。

4 结论与启示

发展创新型经济 建设创新型城市 篇8

创新型经济,是依靠知识、人才、科技、文化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经济;创新型城市,是创新产业优先发展、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文化氛围浓郁、创新载体充满活力的城市。提出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我们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开创扬州改革发展新局面的战略选择。扬州2008年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2009年达5800美元,已迈入国际公认的“创新驱动”门槛。这几年在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等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已经破题,项目集聚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处于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把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扬州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战略任务。二是增强后危机时代扬州发展新动力的根本途径。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每次经济危机以后,必然伴随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创新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走出危机、提升后危机时代发展速度和水平的重要引擎。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新一轮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发展的竞争浪潮,迫使我们提升创新能力,在新的产业革命中占领发展的制高点。三是赢得区域发展新优势的迫切需要。当前区域发展你追我赶,区域竞争愈演愈烈,苏南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的力度很大,苏中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实力不断增强,苏北争先进位的势头强劲,扬州如果不谋划创新发展,势必处于距离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甚至被反超的窘境。四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现实要求。人民群众期待扬州经济更加发达、城市更加秀美、生活更加幸福。我们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目的就在于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规模和层次,壮大综合实力,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创优的活力,让城市充满生机;进一步创新社会建设、城市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使社会更加和谐有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我们将突出以下五个方面重点:

以产业创新为核心。抢抓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内扶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着力推动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和智能电网产业率先突破、加快发展。以打造“中国光电城”为目标,促进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产能加快释放,抢占产业上游高地,全力扩大下游应用,尽快形成产业集聚。以建设国家智能电网产业基地、国家智能电网示范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智能电网产业发展。以“两高、两低”(高端、高效,低碳、低耗)为方向,推动石油化工、汽车船舶、机械装备等支柱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以烯烃、芳烃产业链建设为重点,推动石化产业向系列化、组团化、专用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以节能环保为方向,促进新能源汽车、环保型发动机和核心配套件的开发和生产;以实现高附加值为目标,促进船舶工业进入海工装备和特种船舶制造领域:以突破核心技术为关键,促进机械装备产业向智能化、柔性化、成套化发展。大力发展符合扬州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挥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的优势,加快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以及与物联网、智能电网相配套的信息服务业。优先发展休闲度假和文化旅游业,整体提升旅游服务业发展水平,推动扬州旅游从景点游向城市游转变,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文化与旅游、体育、教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以高效农业规模化为龙头、产业化为抓手、生态化为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以城市创新为关键。把拓展空间、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作为推动城市创新的重点,促进创新要素的集聚,让创新的活力充分进发。在空间上,积极呼应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主动对接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融入苏南、接轨上海的步伐,既通过新一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的辐射、集聚能力,又大力推动宁镇扬经济板块打造,谋求同城效应,形成“江苏中心(宁镇扬)”。在功能上,加快构建“创新创业创优”的环境、载体和平台,增强对创新成果、创新企业、创新资本、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在品质上,进一步挖掘并开发扬州城市的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加快创建国家生态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步伐,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一步弘扬“开放、创新、精致、优雅”的市民精神,进而提升城市的经济价值,彰显扬州“宜居城市”吸引创新人才的优势。

以发展模式创新为基础。继续强力推进沿江开发和园区建设,推进开放型经济与创新型经济“双轮驱动”、互相促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注重在开放型经济基础上叠加发展创新型经济。既要招商引资,更要招才引智,加大对创新型产业、创新型项目的招引力度,推进知识资本、技术成果和人才智力的引进。积极引导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各省级开发区、工业集中区更加注重从单个项目引进向产业整体素质提升转变,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之路,争做发展创新型经济主战场、建设创新型城市主阵地。

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更加注重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导、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加大政府创新投入;更加注重科技资源的引进,着力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与扬州企业的创新需求结合起来,全面深化政产学研金合作;更加重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激发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更加注重金融创新,大力引进金融机构,激活本地金融市场,积极探索建立风险投资公共服务平台,引进和促进风险投资与创新型企业、成长型企业对接,把各種创新要素整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以集聚创新人才为支撑。更加注重人才对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性作用。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营造更加适宜人才发展的环境。加大力度培育、吸纳、集聚创新型人才。积极引进人才团队和领军人才,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通过发展创新产业吸纳集聚创新型人才,通过集聚创新型人才发展创新型经济。让优秀人才的目光聚焦扬州,让扬州成为海内外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

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将全方位推进扬州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和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推进。用知识引领创新——着力推动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机关建设,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开阔视野、积累经验,构建起适合创新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用实践推动创新——进一步明确创新的重点,落实创新的责任,靠实创新的举措,让各级干部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不断提升创新发展的能力,开拓创新发展的局面。用民智激发创新——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甘当群众的学生,注重向人民群众学习,善于集中群众的聪明才智,营造扬州讲创新能创新会创新的氛围,培育激发创新的社会土壤。用制度保障创新——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完善推动创新的组织架构、支持体系,引导市场机制在配置创新资源中发挥作用,激发全社会创新的智慧和力量,使一切有利于扬州发展的创新愿望得到尊重、创新活动得到支持、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肯定。

上一篇:一级建造师报名工作年限证明下一篇:学校简介宣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