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污染防治健全措施

2024-1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金属污染防治健全措施(精选6篇)

金属污染防治健全措施 篇1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关于贯彻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办发〔〕39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实际,提出以下工作要求,请一并抓好贯彻落实。

一、优化布局,加快矿业科学发展

具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已探明矿产42种,矿产业已成为全市的重要产业。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全市矿业又好又快发展,我市编制了《市矿产资源规划(—2015年)》。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直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划》要求,认真落实矿产资源“重点开采区、鼓励开采区、限制开采区、禁止开采区”制度,不断优化矿产业布局,实现全市矿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发展。

二、严格准入,促进矿产业提质升级

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要建立完善项目审批部门联动机制和审批问责制,对新增重金属排放的建设项目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六项必要条件”(必须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节能评估审查、职业卫生审查以及信贷、安全和城市规划等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整合力度,培育扶持优势龙头企业,促进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改造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推动含重金属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再利用”。

三、突出重点,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

目前,全市重金属企业主要分布在“干流沿岸、镇流域、区大寨片区、沧源县南腊片区”等区域,涉及下游地区饮用水、出境南汀河和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围绕“工业强市战略”,把矿产业作为“六大产业”之一重点发展。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直各有关部门要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切实抓好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企业污染防治工作。并通过示范带动,认真抓好辖区其它涉重企业和“废弃矿山、废弃尾矿库、废弃堆存场地、废渣”等历史遗留涉重污染防治工作。

四、加强审核,提高污染防治水平

全市涉重企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第16号令)等要求,认真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重点抓好清洁生产方案编制、生产工艺改造、生产技术升级等工作,进一步减少重金属污染产生量和排放量。市环保局要会同市工信委根据省环保厅公布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名单,督促企业按期完成审核。对不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或不如实报告审核结果的涉重企业,责令限期整改。

五、强化监管,确保全市环境安全

重金属污染具有长期性、累积性、潜伏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对全市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存在一定的隐患。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直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健全县(区)和部门联防联控机制,落实联合执法检查制度,不断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完善县(区)和部门以及企业重金属污染环境应急预案,储备应急物资,加强应急管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一岗双责”制度,因忽视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发生重金属污染事故等,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金属污染防治健全措施 篇2

1 生产工艺控制措施

1.1 采用高吸铬鞣技术

在保证革质量的前提下,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铬的利用率,使废鞣液中的残留的铬量减少到最低。一般铬鞣技术铬的利用率只有60%~70%,即有30%~40%的铬残留在废鞣液中不能被生皮吸收和固定,废铬液中铬的浓度较高,如处理不当,不仅浪费资源,还对环境产生污染。

采取如下措施提高铬的吸收率:(1)优化并尽量减少铬的投入量;(2)优化工艺参数,如p H值、温度等;(3)采用小液比工艺,可在保证铬浓度的同时,减少铬的投入量;(4)延长处理时间以保证铬的充分渗透和反应;(5)添加助鞣剂,改善铬配合物的性质,也可以改变胶原蛋白与金属离子的结合模式,进而起到铬吸收的作用。

通过优化物理化学参数,铬吸收率提高到90%左右,进一步结合助鞣剂,铬吸收率可达到95%以上。采用高吸铬鞣技术不仅可以降低铬粉用量,还减少含铬废水和污泥产生量,减少后续处理成本,降低污染。

1.2 采用铬鞣液回用技术

铬鞣完成后,废铬液再利用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沉淀回收法再溶解,重新生成碱式硫酸铬的间接循环法;另一种是处理后用于浸酸或铬鞣的直接循环法。一般采用高吸收铬鞣技术时,废铬液直接回用的价值不高。同时根据实验结果,采用高吸收铬鞣剂,铬液中含有大量的鞣制助剂等有机化学物质,直接循环也会对产品品质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采用铬鞣废液经“碱沉淀+膜过滤+MVR蒸发工艺”处理后,再回用于铬鞣。不仅可以资源再利用率,而且减少铬废水排放。

1.3 采用复鞣染整一体化工艺

蓝湿革在削匀后要经过水洗回软,复鞣、中和、染色及加脂。在传统工艺中,每个工序单独进行,完成后要换浴水洗,排放大量的废液和水洗液,且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处理难度很大。

复鞣染整一体化工艺即是将、中和、染色、加脂等在同一浴中依次完成,复鞣时加入植物栲胶,100%使用无铬、无甲醛复鞣剂。减少废液和水洗液的排放量,统计表明,一体化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可减少废水排放量50%~60%,并且化工材料的利用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复鞣染整一体装置由三个不同构件组成:(1)用于复鞣/填充的滚轧机,由于其独特设计,该设备有助于化学物质渗透进入皮革,还能将过量的化学物质挤压出来用于后续的复鞣。另外由于存在两个浸渍水槽,皮革能在设备两边同时加工,提高了鞣制及染色效率;(2)用于控制压力、湿度和温度的稳定室,稳定室可调节控制最佳状态,有助于化学物质的分散;(3)能使皮革在短时间内(数秒)完成染色的浸染系统。另外还配备传感器用于监测主要运行参数(温度、p H值和电导率)以维持设备运行稳定。

该技术的滚轧机和浸染系统均以短时间水洗模式运作,耗水量少,废水排放量低,而且挤出来的多余化学品可以循环利用。

2 设备控制措施

2.1 采用先进设备

转鼓是制革生产中最重要的设备,超载转鼓是近年新开发的先进水场加工设备,它主要由鼓体和传动装置构成,在外观上,这种转鼓与普通转鼓相似,但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2.1.1 普通转鼓鼓体内壁设有转鼓木鼓桩和转鼓木挡板,以便搅拌浴液和翻转皮坯,而超载转鼓利用鼓壁上装有高度较高的倾斜转鼓括板,在装载量较大的情况下能够搅拌浴液和翻转皮坯。

2.1.2 超载转鼓配置浴液鼓外循环系统和过虑毛回收装置(如滤毛机),有利于在脱毛过程中毛从鼓内浴液中循环到鼓外过滤器中自动分离出来,而普通转鼓未配置这种装置。

2.1.3 普通转鼓一侧鼓轴开孔,鼓内装载的皮坯和皮革溶液水平面不能超过转鼓主轴轴孔,否则,鼓液会通过转鼓主轴轴孔流到鼓外,使得皮坯装载有限。

而超载转鼓鼓轴孔与鼓外管道连在一起,形成密封系统,鼓内装载皮坯和溶液可以超过轴孔,因此可以提高皮坯装载量。在相同尺寸情况下,超载转鼓载量比普通转鼓提高30%左右,节水50%左右,节约化工材料30%,节电50%左右。2.1.4超载转鼓配置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设置有变频调速、PCL电路控制、气动控制或人工控制排水阀门、自动高液位启动水泵及任意液位人工启动水泵等。温度、转动周期、运转总时间、停机时间等均可在仪表控制器上设置,自动化程度高。

3 运输及贮存控制措施

3.1 加强外购运输控制

制革项目一般从盐湿皮开始生产,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铬粉进行鞣质,一般铬粉为直接外购,外购铬粉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因事故等各种原因造成铬粉泄露,污染环境,为降低这种运输过程中铬粉泄露事故发生,企业外购铬粉运输过程中委托有资质的专业运输公司进行运输,并对运输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做到事故状态下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3.2 规范原料铬粉的堆存

3.2.1 厂区设置专门的原料铬粉的储存间,并有专门人员看护,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3.2.2 原料铬粉堆存间参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6-2001)执行,做好堆存间的防渗处理,堆存间渗透系数应小于10-6m/s。

3.2.3 铬粉储存车间不得涉水,车间地面的清理应采用干法清扫,收集的清扫物应送危险废物堆存区堆存。

3.2.4 原料在仓库和车间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避让缓行,避免物料散落。

3.2.5 原料使用后的废弃包装桶应归为危险废物,送入厂区全封闭物临时危险废物堆存间堆存,最终由生产厂家回收利用。

4 厂区控制措施

4.1 加强厂区基础设施防渗措施建设

对生产厂区所有的生产设施做好基础防渗工作,包括厂区道路、蓝湿皮仓库、生产车间、产品仓库等等。其中对于可能造成铬污染的生产车间如鞣质、废水处理设施建议提高地面的防渗能力,采取敷设防渗膜或是其他防渗措施,使其渗透系数应小于10m/s~6m/s。

4.2 加强鞣制及含铬废水处理措施,避免废水跑冒滴漏

皮革鞣制过程是主要的含铬废水排放环节以及铬原料应用环节,对鞣制过程的管理控制是控制铬排放的重要环节,因此对鞣制车间及相关配套的废水处理措施提出进一步细化的防范措施,主要如下:

4.2.1 鞣制工段设置单独的处理单元,和其他的处理单元分开。鞣制工段的地面冲洗水应进入到含铬废水处理系统。

4.2.2 鞣制转鼓排水应设置管道或独立的排水渠道,鞣制废水不得混入其他废水。

4.2.3 鞣制废水设置单独的废水处理区域,废水处理设施应按照技术规范设置足够规格的设施能力;含铬废水处理系统不应露天设置,避免雨水冲刷造成含铬废水的溢流。

4.2.4 含铬固废应堆存在专门的堆存容器中,及时送危险废物临时堆间堆存。

4.2.5 含铬废水处理设施应根据需要铺设防渗膜,构筑物和设施应具有防腐蚀性能。

4.2.6 对含铬废水处理系统的水质进行长期的监测管理,保证废水达标排放;监测过程中发现废水水质不能满足相应标准要求应及时排查问题,及时解决,在问题解决之前不得新增含铬废水量。

4.3 加强危险废物堆存间的控制和管理

危险废物堆存间是最主要的危险废物堆存区域,因此应建设全封闭的危险固废暂存间,并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6-2001)要求执行,满足以下几方面要求:

4.3.1 结合项目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建设相应容积的全密闭储存间,采用塑料桶进行储存,总容积不得小于100L,各类危险固废分格暂存。

4.3.2 危险废物临时贮存场所设施设计原则: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隙;应设计堵截泄露的裙脚,地面与裙脚所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储量或总储量的1/5。

4.3.3 危险固废堆放:基础必须防渗,基础层为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cm/s~7cm/s),防渗层为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cm/s~10cm/s;堆放高度应根据地面承载能力确定;衬里要能够覆盖危险废物或其溶出物可能涉及到的范围。应设计建造径流疏导系统,保证暴雨不会进入储存场所;危险废物堆存场所要防风、防雨、防晒。

4.3.4 临时贮存场所设施的运行与管理:危险废物临时堆存间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对进出废物进行详细登记管理并严格限制非相关人员进出;含铬固废贮存时要做好危险废物情况的记录,记录上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日期、存放库位等;必须定期对所贮存的危险废物包装容器及贮存设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

4.3.5 安全防护与监测:临时贮存设施必须设置警示标志;贮存设施周围应设置围墙或其他防护栅栏;应配备通讯设备、安全防护服装及工具,并设有紧急防护措施;按照国家污染源管理要求对危险固废贮存设施进行监测。

4.3.6 危险废物必须装入符合标准要求、完好无损、满足相应强度、防渗漏的专用容器内,容器上必须粘贴符合标准的标签。

4.3.7 危险废物及时处理,避免在厂区内长期堆存。

4.3.8 应对厂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含铬量进行定期监测,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污染。

企业在采用上述重金属铬污染防治管理措施后,制革项目生产过程中重金属铬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将降至最低,实现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

参考文献

[1]王清,江丽,陈志传,陈文衡,张迅.利用高浓度含铬废水制备铬鞣剂[J].污染防治技术,2003(01).

[2]谭炯,马嘉.皮革废渣渗漏液中铬的测定[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2).

[3]刘卫国,张新申,蒋小萍.皮革中Cr6+的存在及检测[J].皮革科学与工程,2002(02).

金属污染防治健全措施 篇3

从2008年起,重庆集中开展了为期3年的干部“大下访”工作,20万名机关干部带着深厚感情深入基层“听民声、察民情、解民难”,化解了一大批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取得了良好效果。“大下访”活动本质就是群众工作,是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体现机关干部求真务实作风,树立亲民、爱民、为民形象,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要推进干部下访群众制度化,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作风务实。做到沉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下访过程中要通过参加群众会议和走访群众的形式,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宣传各时期的中心任务和重要决策,让广大群众知晓,达到上情下通。

二要情感真实。做到怀着真情下去,带着民情上来,注重倾听群众呼声,特别要听取群众的苦言怨语,善于讲真话实话,不讲大话、套话、空话,善于与群众心贴心交朋友,实行零距离沟通,达到交流、交心、交融。

三要工作扎实。把群众的事情作为自己的事情来办,按照首问负责制的要求,全程负责,一抓到底。一方面要积极帮助基层解决好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另一方面对群众有要求而有能力解决的问题要坚持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有困必解,一时无法办到的,要向群众解释清楚,需要几个部门解决的,要负责协调解决。真正取信于民、增进信任。

重金属污染防治政策:河南省 篇4

1.2010年03月:河南省环保厅等7部门联合出台方案 提高重金属行业准入条件

2010年3月29日

河南省环保厅、发改委、财政厅等7部门近日联合出台《河南省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提高排放重金属污染物相关行业的准入条件。

《方案》确定的重点防控行业包括:铅锌冶炼等重有色金属冶炼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加工业、电镀、含铅蓄电池制造及回收加工、皮革及其制品业、印染、染(颜)料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根据《方案》,河南省将提高排放重金属污染物相关行业的准入条件,鼓励发展排污强度低、能耗少、清洁生产水平高的先进工艺,加大对重金属排放行业落后产能和工艺设备的淘汰力度。

河南省还将对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域实行建设项目环评前置审批,未通过审批的,各级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未经审批或未经环保验收的建设项目,一律停止建设或生产。同时,河南省还将开展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价,达不到要求的由当地政府予以关闭。

2.2011年03月:河南省将彻查铅蓄电池企业环境违法问题

2011年03月29日 10:56:17 来源: 新华网河南频道

新华网河南频道3月29日讯 大河网-河南商报报道:我国铅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而造成铅中毒的元凶,就是违法铅蓄电池企业。

昨日,按照全国统一部署,河南省进一步严处重金属违法排放企业。

全国九部门联合严查重金属污染

昨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保部等九部门联合召开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

会议的重点,就是要求全国各地集中开展重金属排放企业污染整治,特别是要彻底查处铅蓄电池企业环境违法问题。

这是为什么?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说,去年环保部督办的6起铅中毒事件,其中一半都是铅蓄电池企业非法排污造成的。

据悉,为彻底消除这个环境隐患,目前,全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已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启动实施,我省正在编制《河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河南个别地区存在重金属超标

在随后召开的全省2011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动员会上,副省长张大卫坦承,我省在环境质量保持持续好转势头之外,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依旧位于全国前列,污染减排任务艰巨。

“河南省是涉重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冶炼加工的全国大省,也是涉重金属原材料使用行业分布较广的省份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物产量排量呈上升趋势,不少河段地表水、个别地区地下水、土壤和环境、空气存在重金属超标情况,涉重金属污染事件也屡有发生,重金属污染防治形势严峻。”张大卫说。

据悉,环保部和省环保厅曾先后两次对全省的铅蓄电池企业进行了全面督查,督查发现,除个别大型企业外,多数中小型企业未批先建、违法生产、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善、运行不稳定、环境管理不规范、潜在环境隐患等环境问题非常突出。

长期整改不到位企业,一律关闭

张大卫指出,河南省要彻底查处铅蓄电池企业环境违法问题。近期各地要在前一阶段排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铅蓄电池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摸清企业环境管理底数。

“对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擅自建设的企业,实施停建停产,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环保法律法规要求的,由当地政府依法予以取缔;对含重金属废水跑冒滴漏严重、生产铅泥等危险废物管理混乱、存在严重环境安全隐患的企业,实施停产整改,逾期整改不到位的,由当地政府依法予以关闭。”张大卫说,各地要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在今年7月30日前,在公开媒体上公布辖区内所有铅蓄电池企业名单、地址及污染物排放情况,接受公众监督;从今年起,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权一律上收至省环保厅。

3.2011年04月:河南省开展环保专项行动 重点整治重金属污染 彻查违法铅蓄电池企业

2011年4月1日

河南法制报讯 3月28日下午,省政府组织召开全省2011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动员会,确定了今年环保专项工作重点:突出抓好重金属排放企业污染整治和污染减排重点企业的环境监管。

会议强调,重中之重,是重金属污染整治;首要任务,是彻底查处铅蓄电池企业环境违法。

会议指出,去年,安徽安庆出现血铅超标事件;前不久,浙江台州又出现类似事件。河南是涉重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冶炼加工的大省,也是涉重金属原材料使用行业分布较广的省份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物产排量呈上升趋势,不少河段地表水、个别地区地下水、土壤和环境空气存在重金属超标情况,涉重金属污染事件也屡有发生,重金属污染防治形势严峻。

今年,河南环保专项行动把开展重金属排放企业污染整治作为重中之重。目前,全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已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启动实施,河南将以此为契机,尽快完成《河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2011-2015)的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的目标、重点和任务以及政策、措施;专项行动中,将严肃查处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违法问题,依法关闭并拆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所有重金属排放企业。

会议要求,全省各地要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在2011年7月30日前,在公开媒体上公布辖区内所有铅蓄电池企业名单、地址及污染物排放情况,接受公众监督;从今年起,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权一律上收至省环保厅,各市、县环保部门今后不得再违规审批。

同时,鉴于近期河南省各地陆续出现的小炼铅违法生产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强硬措施,彻底关停取缔”。并督促石油、化工等高危、高风险行业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防范环境污染事故。另外要继续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及电力和钢铁企业脱硫设施运行监管。

4.2011年09月:关于实施河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豫政 〔2011〕71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省环境保护厅组织编制的《河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规划》实施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实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重金属污染具有长期性、累积性、潜伏性、不可逆转性、危害大、治理成本高等特点。重金属污染防治成效如何,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健康、安全,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我省是重工业大省和有色金属大省,也是国家确定的14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省份之一,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充分认识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完善政策措施,严格落实责任,切实维护群众健康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明确目标,按照节点扎实推进

通过实施《规划》,到2015年,全省各重点行业、企业的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我省确定的排放要求。城镇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指标达标率100%;重点区域的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7年减少30%,环境质量明显好转;非重点区域的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7年减少10%,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三、综合治理,有效防控重金属污染

《规划》实施中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探索建立企业主体、政府负责、多方共管、多策并举,既利于污染控制又利于健康发展的良性机制。要突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重点区域、行业和企业,认真调查重金属排放、污染、废弃物基本情况,制定分类治理方案和措施;要依靠科技进步,切实提高防治能力和水平;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和综合治理力度,严控新污染项目和生产工艺,加强涉重金属废弃物处理管理,严控污染产品流入市场;要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加强环境监测体系、执法队伍建设,明确监管责任;要提高健康危害监测和诊疗能力,切实做好对健康已受到影响的群众的医疗救治工作;要加强舆论引导,加强宣传教育,使全社会认识到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性,自觉防治、控制重金属污染。

四、属地为主,认真落实实施主体责任

各省辖市政府是《规划》实施的主体,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项目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分解落实到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要依据《规划》和省直有关部门确定的要求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治理工程措施和资金,加大对涉重金属污染源综合整治力度,强化污染源日常环境管理,统筹安排涉重金属企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和先进技术推广示范,妥善处置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问题和突发污染事件;强化对重金属相关企业的监管,对造成污染的企业,采取严厉措施予以整治,直至依法关停取缔,有效防控重金属污染。各重点区域所在地省辖市政府要依据《规划》编制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并于2011年11月底前报省环境保护厅备案。

五、协同配合,切实加强督导考核

省直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分工,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支持和监督。省环境保护委员会要统筹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省环境保护厅要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实施方案,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2013年、2016年分别进行中期评估和全面考核,结果向省政府报告。《规划》由省环境保护厅印发。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5.2011年11月:河南对两市实行区域限批 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坚决查处典型案件 时间:2011-11-07 来源:中国环境报

省政府日前召开常务会议,听取了河南省环保厅对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情况的报告,决定采取抓好调查和治理、严格控源、加强监管、健全机制、实施救治等措施,形成政府、企业、社会齐抓共管的重金属污染防控新格局。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业大省,而且皮革、皮毛制造业企业众多,铅酸电池和化工行业也具有相当规模。这些行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其排放的重金属也带来相应的环境安全隐患。因此,重金属污染防治任务十分艰巨,是国家确定的14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省份之一。

“十一五”以来,河南省环保厅陆续开展了全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普查、全省涉重金属企业全面排查等工作,基本掌握了涉重金属企业的分布情况和污染物排放概况,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根据河南省环保厅普查结果,全省共有各类涉重金属行业23个,重金属排放量较大的行业依次为: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皮革(皮毛)及其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含铅蓄电池)。

河南省政府会议强调,全省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把重金属污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为重点,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加强污染源治理,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做好全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工作。

河南省政府会议责成省环保厅根据会议研究意见,对《河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并抓紧制定《重金属污染防治行动方案》。为彰显河南省政府对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决心,河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段金生日前通报了对典型环境违法问题的查处及整改进展情况。对涉重金属污染的三门峡市和灵宝市实行区域限批,暂停审批三门峡市涉重金属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污染减排和民生工程除外);暂停审批灵宝市所有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污染减排和民生工程除外)。

限批原因是三门峡市灵宝市境内的河南志成金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环评批复擅自建设烧结机生产线并投入使用,造成周边环境污染,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河南省环保厅责成三门峡市环保局依法严肃查处本市各类环境违法问题,督促河南志成金铅股份有限公司全面停产,限期拆除烧结机生产线,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对厂区周边卫生防护距离内的居民实施搬迁。

10月28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合作开展的重金属污染物监控体系示范项目和环境污染隐患预警及应急体系研究项目在北京成功验收,双方还签署了节能环保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周建出席验收仪式。

作为双方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项目组在验收仪式上发布了我国第一个企业级的、系统全面的环境污染预警应急管理规范——《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环境污染预警及应急管理规范》。相关专家表示,这一规范在行业内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指导意义。

周建指出,本次中国五矿与中国节能在重金属治理及监测预警方面的合作是一次有战略眼光与战略思维的合作,体现了中央企业在节能环保工作中负责任、讲效率、重成效的环保态度,双方立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的环保课题,对推动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起到了引领与示范作用,为企业环保工作尤其是日益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树立了实践典范。

据了解,这两个项目由中国五矿健康安全环保部组织、立项,以中国五矿所属长沙矿冶研究院为示范基地展开。基本目标是对生产企业末端排污进行监控、预警及应急事故处理的同时,结合企业生产工艺量身定制预警、应急模型,使环境污染事故由前端至终端均得到预防和控制,将传统的事故告警转变为事故提前预警。

中国工程院院士任阵海表示,这两个项目在管理理念和技术先进性方面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项目的创新性也值得肯定。项目系统将传统的事故告警转变为事故提前预警,应用了国内领先的预警支撑技术体系,通过末端污染物监测指导企业进行工艺优化,采用数据安全保密系统为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使用环境。

6.2011年08月:河南省三门峡市采取严厉措施全面整治涉重金属污染

2011-08-23 为确保三门峡市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按照市政府统一安排,从七月份开始,该市采取严厉措施,全面开展涉重金属企业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确保环境安全。

目前全市共有涉重金属企业185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涉重金属企业较多。经过长期累积,重金属污染物产生量较大,重金属污染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二是重金属污染比较突出。如灵宝市的铅污染、宏农涧河重金属超标问题、义马市堆存铬渣问题等,都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三是重金属污染监管力量薄弱。

针对突出的重金属污染现状,该市建立了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及应对机制,根据重点防控区域、行业,分类指导,综合施策,消除重金属污染隐患。对部分重点防控区域,组织开展受污染土壤、场地、河流底泥等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工程。市环保局在深入排查的基础上,制定了《三门峡市涉重金属企业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对全市涉重金属企业存在的环境隐患和污染问题进行全面整治。

为保证涉重金属污染整治工作取得实效,该市制订了严厉的整治措施,一是成立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和“一票否决”。二是开展全市重金属污染排查工作。三是出台《三门峡市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确定具体的治理项目,逐步实施。四是坚决实施铁手腕,采取“六个一律”严治涉重金属违法行为:即对无环保审批手续的企业,一律停止生产,对不符合环保准入要求的,坚决取缔;对尾矿库无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选矿厂,一律停产整改;对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但从事危险废物经营的企业一律停止违法经营;对违法排污两次及恶意排污的企业,一律停产整顿;对试生产超过3个月、未履行环保“三同时”验收手续的,一律停产整顿;对违法排污、超标排污、环保设施不正常运行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企业,一律停产整治。

这次整治活动将持续到12月底。市政府对重金属污染重点区域义马、灵宝等县(市)提出明确整治时限和要求,要求各地必须完成铬渣无害化处置、涉重金属企业达标排放等整治任务,年底完不成任务,将坚决实行问责和“一票否决”。

绩突出的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焦作、南阳、驻马店等7个省辖市予以通报表彰。7.2011年11月:河南省环保厅对三门峡市涉重金属建设项目、灵宝市所有建设项目分别实施3个月和半年“区域限批”

2011年11月7日

大河报讯

昨天,省环保厅召开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发布第三季度全省环境质量状况及全省水环境生态补偿工作进展情况;并通报了对典型环境违法问题的查处及整改进展情况。

第三季度环境质量

空气质量上升2个百分点,饮用水100%达标

省环保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段金生介绍说,截至第三季度,全省省辖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累计优、良天数达到98.4%。其中,开封、平顶山、新乡、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8市为100%;其余10市都在90%以上。与去年同期相比,全省累计优、良天数百分比上升2.0个百分点。

全省18个省辖市,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继续保持100%达标率。对地表水考核两个指标,化学需氧量累计达标率为99.1%,氨氮累计达标率为98.1%。我省地表水环境质量在持续改善。此外,省辖淮河流域出省境断面,省辖海河、黄河流域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水环境生态补偿

第三季度扣缴200余万元

谁污染水环境,谁缴纳生态补偿金。今年以来,我省继续在省辖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流域18个省辖市实行地表水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

据通报,第三季度全省共扣缴生态补偿金208.75万元。其中,7月份扣缴65.26万元,8月份为4.11万元,9月份最多,为139.38万元。

按河流统计,全省40条河流中有8条河流扣缴了生态补偿金,扣缴金额最多的是惠济河,138.21万元;贾鲁河,35.53万元;清潩河,16.29万元。

按省辖市统计,有7个省辖市被扣缴了生态补偿金。被扣缴最多的三个市是开封,140.41万元;郑州,34.21万元;许昌,16.29万元。

据介绍,无论与第二季度(992.59万元)相比,还是与去年同期(276.71万元)相比,第三季度扣缴金额都呈下降趋势。表明我省实施的各项水污染防治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水环境生态补偿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正在持续改善。

典型环境违法问题查处

三门峡、灵宝被“区域限批”,3家企业被列入“黑名单” 第三季度,省环保厅继续加大对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联合相关部门对13起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分别实施了“区域限批”、“挂牌督办”或列入环保“黑名单”等措施。

由于三门峡灵宝市境内的河南志成金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环评批复擅自建设烧结机生产线并投入使用,造成周边环境污染,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省环保厅决定,对三门峡市涉重金属建设项目、对灵宝市所有建设项目实施“区域限批”。自7月15日起3个月内,暂停审批三门峡市涉重金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污染减排和民生工程除外)。自7月15日起半年内,暂停审批灵宝市所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污染减排和民生工程除外)。

省环保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办公室决定,对8家环境违法企业实施“挂牌督办”(详见本报10月12日A09版)。还有3家环境违法企业被列入环保“黑名单”。分别是:义马环保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封金帝化工有限公司;南街村药业集团制药有限公司。

另外,第三季度,经核查核实,有18家企业按照有关要求,对存在的环境违法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分别予以解除“挂牌督办”或撤出“黑名单”。

8.2012年01月:关于解除河南省三门峡市涉重金属建设项目限批的批复

2012-01-19 三门峡市环保局:

你局《关于解除我市涉重金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限批的请示》(三环〔2012〕6号)收悉,我厅组织有关人员对三门峡市区域限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现场核查。

灵宝市铅污染问题发生后,三门峡市组织力量对涉重金属行业进行全面整治,对违法企业进行了分类处理,相关人员已被责任追究。对河南志成金铅股份有限公司铅污染问题进行了妥善处置和有效整治。

经研究,我厅同意解除对三门峡市涉重金属建设项目区域限批。请你局继续巩固整改成果,进一步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制定和实施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防范环境污染风险,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9.2011年12月:河南省三门峡市政府召开灵宝重金属污染治理约谈会

2012-01-04 针对灵宝河流水质重金属污染问题,12月29日,三门峡市政府对灵宝市政府及豫灵镇、故县镇、阳平镇、朱阳镇、尹庄镇、函谷关镇、五亩乡等7个承担河流污染治理任务的乡(镇)长进行了集体约谈,要求灵宝市采取超常规措施,启动问责机制,切实整治河流重金属污染物问题。

灵宝市境内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着西峪河、文峪河、枣香河、阳平河、弘农涧河等五条河流。根据环境监测部门监测,区域河流重金属存在不同程度污染,市政府要求从2011年7月份开始对灵宝市河流断面水质污染问题进行专项整治。灵宝市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治理河流污染:一是在阳平河、枣香河等河流上建设拦水坝,对河水进行沉淀处理后澄清排放;二是加大对沿河污染源巡查力度,坚决打击非法排污行为;三是多部门联合执法,在山脚河流断面设立监测点位,对污染地段选矿企业停止矿石调运和炸药供应;四是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违法排污企业按照上限处罚,严厉打击;五是加快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步伐,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要求企业对外排废水进行深度治理。经过一系列治理措施,河流水质有了明显改善。

约谈会上,市政府对灵宝市河流污染治理工作中所做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灵宝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灵宝市河流污染的严峻形势,正视问题,站在关注民生的高度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会议通报了灵宝市5条河流污染状况,分析了河水超标的主要原因,要求灵宝市政府从六个方面加强整改,确保河流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效果:一是从源头上治理违法排污。坚决取缔“十五小土”企业,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坚决关停;对环保手续齐全的企业加强监管,确保达标排放。二是加强河道清理工作。建设拦水坝,对河水进行沉淀处理。三是强化责任措施。把河流污染治理的责任量化细化到政府、乡镇、村、企业,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四是实行24小时巡查监管制度,对违法排污蹲点守候,消除监管盲点。五是加密监测,随时掌握河水变化情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六是对小秦岭矿区开采、固体废物、大气污染等造成河流污染的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整治。

市纪委监察部门对灵宝市重金属污染问题启动问责机制。10.2012年03月:河南省三门峡市召开第五次环境保护大会 对重金属污染“零容忍”

2012-03-20近日,河南省三门峡市召开第五次环境保护大会暨2012工作会议,总结2011年工作,对2012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该市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海燕要求全市上下要切实承担起环保的政治、民生、发展三大责任,对重金属污染“零容忍”。

在三门峡市政府此前召开的常务会议上,已经把环境保护列入2012“十大民生工程”。赵海燕在该市第五次环保会上强调,三门峡目前仍是资源型城市,环保工作任务艰巨。全市各级有关部门要把环保作为涉及全局和民生的工作,承担起环保的政治、民生、发展三大责任,把工作逐项落实到位。要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一要抓源头,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二要抓关键,对重金属污染要以“零容忍”的态度,摸清底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强力抓好防控和治理;解决重点河流断面水质超标问题,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抓好农村环保工作,做好开展PM2.5监测的准备工作;三要抓执法,切实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要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健全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环保工作制度;加大环保投入,在履行政府责任、确保投入到位的基础上,引导实现环保投入多元化;完善协调配合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以强有力的保障推动环保工作取得实效。

会上,该市各县(市)、区和三门峡经济开发区、三门峡产业集聚区递交了2012环保目标责任书,重点企业代表递交了环保目标承诺书。11.2012年03月:河南省安阳市开展涉重金属企业专项执法检查活动

2012-03-20 为严厉打击重金属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有效遏制环境污染,安阳市开展了涉重金属及危险化学品企业专项执法检查活动。重点检查铅蓄电池企业生产状况、清洁生产审核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危险废物处置及经营企业规范化管理情况、环境应急管理等情况。同时,严格检查重点流域、水库沿岸地区、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内的,持有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的,以及群众反映强烈和历次排查中发现问题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时间安排从3月13日开始,至4月30日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安阳市环保局)12.2012年02月:河南省泌阳县环保局五项措施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治

2012-02-13 针对近日广西龙江发生的重金属污染事故,泌阳县环保局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采取强有力的五项措施,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全县环境安全。

一是加大涉重行业落后生产工艺的淘汰力度,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和环保准入条件。二是全面排查重金属排放企业。开展对县工业园区、马谷田工业聚集区和县石材聚集区涉铅、铜等重金属污染排放企业及周边区域环境隐患排查,确定重点防控区域、行业、企业,建立重金属环境风险源数据库;对企业现场情况、周边环境进行现场核查,填写《重金属污染企业专项检查企业情况明细表》,调阅企业相关证照、工艺、台账等资料,查找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及重金属污染隐患;

三是完善预警监测,提升重金属监测能力。利用2011年泌阳县实行的水生态补偿设置的33个监测断面,健全完善环境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制定监测计划,增加监测频次,定期和不定期对企业进行采样监测,确保企业排放始终处于监督之下;

四是加大对重金属污染企业监管和处罚力度。取缔非法选金企业1家,坚决制止违法行为;

五是建立健全环境执法机构,加强和充实环境执法力量。抽调执法人员充实到马谷田和春水两个环保所,并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要求所有涉重企业制定应急预案、风险防范措施。

13.2011年12月:河南省孟州市确定重金属污染防治目标

2011年12月9日

河南法制报讯 孟州市作为国家环境保护部确定的国家重金属138个重点防控区之一,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初稿基本完成。

孟州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的目标为:到2015年,全市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减少30%;重金属相关企业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废气中重金属污染物排放达标率90%以上;含重金属危险废物产生量、贮存量比2007年减少30%以上,并力争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强制清洁生产审核率100%;地表水目标断面各重点重金属污染物达标率90%以上,饮用水源保护地水质达标率100%;高风险人群体检率100%,涉及重金属的群众信访事件解决率100%。

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对涉重金属项目亮红灯

日前,安阳市汤阴县政府严格涉重金属项目监管,专门出台文件自今年9月28日始,各乡镇政府、县政府招商部门一律不得引进涉重金属项目包括铅酸蓄电池项目。凡涉重金属项目包括铅酸蓄电池项目,工商部门不予名称核准,发改部门不予备案,规划、土地部门不予办理规划、土地手续,环保部门不予受理环评文件,电业部门不得供电。

汤阴县还加强了现有涉重金属企业监管。对两家涉重金属企业,加大监测和现场监督检查力度,实行每周一查,每周一监测,发现问题立即解决,确保不出现任何污染环境问题。目前,该县环保部门组织人员对所有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并开通24小时环保热线,接受群众监督举报。对于违法建设的涉重金属项目发现一个取缔一个,做到拆除设备、断水断电,清除原料,从源头上消除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 14.2011年06月:焦作市向重金属污染“开刀” 20家问题企业被督促整改

2011年6月16日

河南法制报讯在日前结束的焦作市重金属污染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中,20家存在环境问题的涉重金属企业,被焦作市环保局督促整改。

按照《焦作市环境执法监管年活动实施方案》的活动安排,今年3月至4月份,焦作市环保局重点开展了重金属污染专项执法检查行动。此次执法检查要求各县(市、区)将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政府主管负责同志牵头,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的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并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加大对重金属排放行业落后产能和工艺设备的淘汰力度,鼓励发展排污强度低、能耗少、清洁生产水平高的先进工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同时,此次行动中还要求建立严格的环境应急和环境监测工作制度,及时掌握重金属污染排放和环境治理情况,一旦超过国家标准,要将有关情况及时上报当地政府和市环保部门,并积极督促有关单位及时采取措施,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严防对人体和畜禽造成危害。

通过此次专项检查,全市共排查出涉重金属企业37家,其中20家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违法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企业,焦作市环保局已经分别向其所在的县(市、区)下达了整改通知,并要求当地政府跟踪落实整改情况,强化整改措施,整改结束后报请市局统一验收。

金属污染防治健全措施 篇5

土壤修复之他山之石:日本重金属污染防治经验

日本曾经是世界上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世界上环境污染防治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在污染健康损害的推动下,日本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包括土壤污染防治在内的完善的污染防治管理体系。

一、日本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政府环境管理体系

日本的环境管理体系采用中央和地方二级管理的模式。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财团法人、企业以及民众之间形成了既灵活又高效的环境管理体系。

日本中央政府负责制定环境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目标和计划,并对地方相关工作提供基础设施与财政支持。环境省作为牵头部门制定污染防治相关政策与行政管理制度。其他行政管理关联部门主要包括经济产业省、国土交通省、农林水产省等通过相关政策和行政管理对日本重金属污染防治进行通力配合。

地方政府根据中央的精神,因地制宜地制定地区基本政策与管理模式。地方政府(市、町、村)可进一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并实施行动计划开展环境经营措施。非营利性机构包括财团、法人、社团,协助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环境管理和实践工作,成为环境行政管理体系的有力补充。普通市民则自觉地将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一点一滴地体现在了日常生活中。

二、日本土壤污染防治的法规

日本关于污染场地、土壤相关立法也是经过了一系列健康安全事件后才引起了政府和公众的重视。日本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专门性的立法,包括《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止法》(1970)与《土壤污染对策法》(2002),以及和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的对策方针包括《市街地土壤污染暂定对策方针》(1986)、《与重金属有关的土壤污染调查对策方针》、《关于土壤地下水污染调查对策方针》(1999)。另一部分是与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的外围立法,包括大气、水质等污染防治立法。在土壤污染管理措施的立法方面,日本区分了农用地土壤污染和城市工厂迹地土壤污染两种情况,主要通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止法》和《土壤污染对策法》进行规制。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土壤污染的国家。这要追溯到1877年,日本枥木县发生了足尾铜矿山公害事件。采矿废水、废气、废渣大量倾入环境,使河流污染,山林荒秃,农田毁坏。1968年日本又发生了由慢性Cd中毒引起的骨痛病事件,于是农业用地的污染问题就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重视。为了防止因土地污染而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1970年国会将“土壤污染”追加为《公害对策基本法》中的典型公害之一,并首次颁布了《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止法律》,并于1993年进行了最近的修订。该法侧重于农业用地土壤污染的预防,管理对象仅限于表层土壤。根据该法,将镉、铜、砷这三个元素指定为特定有害物质。此法以农用地为保护对象,对于依据此法指定为“农用地土壤污染对策的地域”,国家制定农用地土壤污染反应对策计划,在各个都道府县运用国家资金进行“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止对策细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公开发布。此后,日本又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标准和法律法规,有效地遏制了农用地的土壤污染。为了防止土壤污染扩散到城市,1986年颁布了《市街地土壤污染暂定对策方针》。

随着日本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1975年东京都江东区六价铬污染事件的发生,城市型土壤污染不断涌现,城市用地的土壤重金属等污染问题变得突出起来。资料显示,从1974年到2003年的29年间,累计查明的土壤污染物超出环境省《土壤污染相关的环境基准》设置的标准的事例已经达到了1458件,其中2003年已经查明的污染物超标事例达349件。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已经成为全社会的迫切要求。

为了弥补市区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缺陷,日本于1989年修改的《水质污浊法》增加了对特定地下渗透水的禁止性规定,防止地下水的污染。其后,日本受美国、德国等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影响,开始考虑制定专门的土壤保全法,并最终于2002年制定了主要用于城市用地土壤污染的《土壤污染对策法》,该法于2003年由日本国会正式发布,2004年2月15日在日本全国实施,对日本产业界带来了显著的影响。该法以保护国民健康为目的,涵盖了土壤污染污染状况的评估制度、防止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措施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的整体规划等内容。首先土地所有者对土壤污染治理由以前的被动转为之后的主动,而且形成了一条土壤污染评估、土壤污染保险、土壤污染治理的巨大产业,大量企业也都开始自愿采纳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借鉴美国的《超级基金法》,日本的《土壤污染对策法》也采用了严格责任、连带责任和追溯责任制度。

(一)农用地土壤污染

《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止法》是公害控制法,该法对农用地土壤污染管理的目的是通过防止和消除特定有害物质(在当时主要是重金属)对农用地土壤的污染,并合理利用受污染的农用地,防止农畜产品损害人体健康以及防止土壤重金属污染妨碍农作物的生长,从而保护国民健康和保护生活环境。

其中法律所指的农用地包括耕地、主要用于家畜放牧的土地或者为养殖家畜而用于采草的土地,法律所指的农作物包括农作物及其以外用作饲料的植物。而所谓的农用地土壤污染主要是特定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造成的污染。这些有害物质包括两类:一类是可以籍由农作物的传递,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的有害物质,如镉等。另一类是影响和阻碍农作物生长的有害物质,如铜等。

该法规定了立法的目的、污染农业用地及特别地区的指定和变更、污染对策计划、管制措施、土壤污染调查、行政机关的协助和援助以及罚则等内容。对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的具体规定包括:

(1)土壤污染区域的确定及变更

该法第三、第四条规定了农业用地土壤污染区域的确定和变更。都道府县知事对于其辖区内的农用地,当确定土壤及农作物中所含重金属的种类和数量以及该土壤生产的农作物可能会损害人体健康,或者该土壤所含有害重金属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时,即可将该区域指定为污染区域,有必要采取相应规制措施,称之为“对策地域”。在指定“对策区域”时,必须根据《环境基本法》的规定听取环境审议会以及相关的市镇村长的意见。确定划定“对策区域”时,需要及时进行公告,并向环境大臣报告,同时通知相关的市镇村长。市镇村长如发现其辖区内存在需要指定“对策区域”的情况时,也可以向都道府县提出指定申请。当“对策区域”发生变化时,都道府县知事可遵循程序做出变更或解除。

(2)土壤污染对策计划及变更

该法第五、第六规定了对于划定的“对策区域”,都道府县知事必须制定土壤污染对策计划及变更的内容。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和环境省的规定,对策计划应包括如下内容:第一、对“对策区域”内农用地土壤特定有害物质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测定;第二、根据“对策区域”内特定有害物质的污染状况划分不同的利用地域,并制定利用方针;第三、防止土壤污染的灌溉排水和其他设施的设置、管理和变更,以及除去土壤中污染物的客土法和为合理利用污染农田土壤而进行的土地名目变更等。第四、其他必要事项。都道府县制定对策计划时,必须与农林水产大臣和环境大臣进行协商征得同意,同时还要听取环境审议会以及相关市镇村长的意见。对策计划一旦确定,必须及时公告。都道府县知事可以根据对策区域的变更情况以及土壤中重金属的变化情况,适当变更对策计划。

(3)设置更为严格的重金属排放标准

第七条规定了都道府县知事可以根据对策地域内农用地土壤污染情况,依据《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的有关规定,对于流入农用地的公共水域以及对策地域内的全部或部分烟气排放设施设定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

(4)特别区域的指定和变更

第八到第九条对特别区域的指定和变更做了规定。如果对策区域内的农用地生产的农畜产品可能危害人体健康,都道府县知事可以划定不适于种植农作物及饲料植物的地区范围为“特别区域”,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更和解除。

(5)污染农用土壤的管制措施

第十、第十一条规定了污染农田的管制措施。

都道府县知事可根据区域内污染特征发出不宜种植指定农作物或将该土地上生长的植物作为家畜饲料的行政劝告。环境厅长官可以要求行政机关长官按照《矿山保安法》(1949年70号法律)采取必要措施或者向有关地方公共团体长官提出劝告。

(6)农用土壤污染调查与监测

第十二、十三条规定了对农用地土壤污染调查监测的内容。都道府县知事负有对其行政辖区内农业用地土壤污染调查测定并上报、公布监测结果的义务,同时规定了现场调查应采取的措施。

(7)行政辅助措施

第十四、十五、十六条规定了在贯彻和执行上述规定时,有关行政机关的长官或者有关地方公共团体的长官,必须提供所需的资料、情报或者陈述意见以及其他协助,而国家和都、道、府、县应为完成对策计划而努力实施必要的资助,指导和其他援助。同时规定应努力推进防治土壤污染的技术和成果。(8)罚则

第十七条规定了对于违反本法的行为行使处罚措施。即拒绝、妨碍或回避调查、测定或采集样品者,处3万日元以下的罚金。除处罚行为人外,对其法人或自然人也要处以同样的罚金。

(二)城市用地土壤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对策法》立法的目的是:“是通过制定措施确定特定有毒物质给土壤造成的污染的范围来保护公众健康,以及预防土壤污染给健康造成的损害”。与农用地的土壤污染规制目标不同的是,城市用地土壤特定污染物污染的管理限于对国民健康受损的情况。该法主要包含一般条款、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划定污染区、土壤污染损害预防、委派调查机构、委派促进法律实体、责任条款等共八章四十二条。具体规定包括:(1)立法目的和有害物质的定义

在第一章中对立法目的和特定有害物质的定义作出明确规定。第1条阐述了立法目的,第2条将特定有害物质定义为:《土壤污染对策法施行令》规定的,因其存在于土壤中可能会给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铅、砷、三氯乙烯和其他物质(放射性物质排除在外)。

(2)土壤污染调查及报告

第二章规定要求土壤污染调查的条件。当发生某些用来生产、使用或者处理有害物质的设施停用或者转用时;或是发布了行政令,都道县府知事可以签发行政令要求对土壤污染进行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

(3)污染区域的指定

第三章对污染区的指定作出规定。

如果调查发现该土地上集中的某重金属物质超过限量或者说不符合土壤质量标准,则就应该把该土地指定为污染区,并登记在指定污染区登记簿中。该指定污染区登记簿公众可以自由查阅。只有成功实施了整治措施将土壤污染降至达标的程度,该区域才可以从登记簿中删除。登记簿的自由查阅制度,在促进土地所有人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污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对指定污染区的管制

第四章是对防止土壤污染健康损害措施的规定。一旦地块被认定为污染区域并被载入污染地区登记薄中,该土地的使用便受到限制,旨在防止污染危险的进一步扩散。该法规定了县级行政长官对污染土地所有人签发整治行政令的要求,措施主要包括防止污染扩大和对已经形成的污染的修复如挖掘外运等。该法还规定了土地所有者、实施污染整治措施行为者、实施改变该地块形式或质量者需要报告并说明该地块、污染整治措施或土地改变情况等,以及政府职员进入场地进行检查的要求。

(5)调查机构和法人的指定 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关于调查机构和支持法人的指定。对调查机构的指定和委派的相关程序、法人的资格、管理方式、营业范围、基金来源等以及财政支持方案等作了规定。(6)杂项

第七章的杂项规定包括报告与检查、咨询及提交材料的要求、环境省的指令、国家援助等。

(7)惩罚规定

第八章是对于惩罚形式的规定,包括罚金和判刑。对单位实行双罚制,既对违反相关法定义务的单位实施处罚,又对单位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等给予处罚。

(三)日本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标准

日本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标准早在1967年制定的《公害对策基本法》中即已提出,但实际上直到1991年有关土壤染的环境基准才被制定出来,规定了25种有害物质的限值。《土壤污染对策法》根据土壤中含有量以及土壤溶出量两个因素来控制土壤重金属污染,前者主要通过直接摄取污染土壤的方式摄入重金属带来影响,后者主要通过人类的污染地下水暴露风险带来影响;对挥发性有机物和农药只限定了溶出量基准。

《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止法》指定了Cd、As和Cu是有害物质。Cd的最大允许限值根据Cd在米粒里面的浓度设定,而不是土壤中Cd的浓度。这是考虑到土壤中影响生物有效的Cd的因素很多(例如稻株栽培的水管理措施),设定土壤Cd含量不符合实际情况。

土壤环境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地,但是由于自然原因导致污染的土地以及原材料的堆积场、废弃物的填埋场和其他以利用或处置为目的场地不适用该环境标准。

三、日本土壤污染防治管理的特点与启示

日本在土壤污染防治管理方面开展工作比较早,通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一些先进的制度和措施,这些制度和措施在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是方面值得借鉴和采纳的。

(1)形成了政府-企业-民众高效灵活的环境污染防治体系

日本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得益于其高效灵活的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在中央政府的法律、行政指导下,地方政府在其实施中发挥了灵活的、突出的作用,企业、财团和民众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公害赔偿制度独具特色

日本的环境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包括土壤)是在遭受到污染之痛后,在污染健康损害赔偿推动下逐步建立起来的。其公害补偿制度独具特色。

(3)对不同的污染土壤类型采用分别立法的方式

日本将土壤污染区分为农用地土壤污染和工业迹地土壤污染两种分别进行立法,这既是日本首先遭受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原因,也是农用地土壤污染和工业迹地土壤污染具有不同所致。鉴于农用地安全的重要性,日本对农用地土壤污染采取了由政府直接实施的模式,即由政府监视农用地的土壤污染状况、划定污染对策区域、制定对策计划及组织实施等,实施费用由污染者负担。对城市工业迹地,以污染者负担原则为指导,采取了由土地所有者,包括土地的管理者、占有者和污染者具体实施的方式。两部法律及其配套法规在实施过程中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日本的土壤污染防止法律体系。

(4)在土壤污染防治上注重事前预防和事后整治结合原则

日子在土壤污防治方面比较注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如为弥补市区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缺陷,日本于1989年修改的《水质污浊法》增加了对特定地下渗透水的禁止性规定,以防止地下水污染。

(5)法律责任严格明确

日本土壤法的责任主体范围广泛。一般情况下土壤的所有人或使用人都是土壤污染的责任主体,在归责原则上也多采严格责任制,在追究责任上具有追溯性,在有多个责任人时责任具有连带性,即任何一个责任人都应先承担和履行责任,然后向其他责任人追偿。最后,责任的代位性,即环境保护主管机关可以先为责任人履行责任,然后向具体责任人追讨。

(6)制度较为先进且可操作性强 日本土壤污染防治的某些制度较为先进,中如土壤污染区域指定及管制制度。此外,日本土壤污染管理制度相关条目还包含了大量程序性规范。便于具体管理措施的实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7)注重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日本土壤污染法规中明确规定了污染信息的公开和汇报制度,对策法中规定了公众有权查阅污染土壤登记薄,对于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8)日本土壤重金属污染管理体系的局限性

金属污染防治健全措施 篇6

铬是一种银白色, 质脆而坚硬的金属, 原子量51.996, 比重7.1, 熔点1615℃。不溶于水和硝酸, 但溶于稀盐酸和硫酸而生成相应的盐类。常温下是稳定的, 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铬的化合物最多见的是三价或六价, 常见的化合物为氧化铬 (Cr2O3) 、三氧化铬 (CrO3) 、氯化铬 (CrCl3) 、铬酸钠 (Na2CrO4) 、铬酸钾 (K2CrO4) 、重铬酸钠 (Na2Cr2O7) 、重铬酸钾 (K2Cr2O7) 等。

在有机物和化学还原物质的作用下, 六价铬可被还原为三价铬, 沉淀于水底的三价铬, 在碱性条件下可氧化为高价铬。

2 铬的危害

在铬化合物中, 六价铬毒性最强, 三价铬次之, 二价铬以及单质铬毒性很小或无毒。三价铬和六价铬对人体健康都有害。一般认为, 六价铬的毒性强, 更易被人体吸收而且可在体内蓄积, 饮用含六价铬的水可引起内部组织的损坏。铬累积于鱼体内, 也可使小生物致死, 抑制水体的自净作用。用含铬的水灌溉农作物, 铬可蓄积于果实中。铬化合物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粘膜侵入人体, 经呼吸道侵入人体会引起鼻、咽、喉和支气管发炎, 鼻中隔穿孔, 贫血, 肺气肿等症状;从消化道进入可引起恶心、腹痛、溃疡病;由皮肤侵入可发生皮炎和湿疹。据国外报道, 铬化合物还有致癌作用。

3 铬在环境中的分布

铬是环境中的天然成份, 在各类环境要素中均有微量分布。

3.1 水 体

海水中含铬比较低, 约在1μg/L以下。如曾有报告称海水含铬量 (μg/Kg) 为:日本海域 (0.04~0.07) , 英格兰 (0.13~0.25) , 爱尔兰 (0.46) 。海水中六价铬和三价铬均存在, 但水越深时三价铬含量越逐渐增加, 可能是由于六价铬不断被有机物还原所致。

江河中含铬量要高些。据美国调查报告15条河流中, 一般为1~10μg/L。我国黑龙江水系和洞庭湖水系为0.37~1.84μg/L。河水中含铬量波动很大, 如密西西比河同一地点一年内铬含量相差可达30倍之多。

江河底泥含铬量, 除受地质环境影响外, 也是江河重金属污染的历史“记录”。如美国五大湖口沉积物中铬的含量为每公斤几至几十毫克。

3.2 大 气

据对远离城市和工业区的边远地区样品的分析, 低层大气中铬的含量为0.3~2μg/m3。平均含量为1毫微克/m3。

1958年, 美国测得全国许多城市大气中铬的浓度 (μg/m3) , 大多数样品约在0.002~0.02之间, 少数城市可高达0.22 (芝加哥) 。日本环境厅报告1973年对23个地区的调查, 铬浓度在0.0024~0.04之间。大气中的铬主要浓集于飘尘颗粒的表面, 但在大气气流股中存在数量和相应转化条件目前还缺乏了解。

3.3 土 壤

土壤中的含铬量 (毫克/公斤干土) 相当高, 一般约为100, 和地壳一样, 土壤中含铬量变动很大, 约为5~3000。有些地区的农田用含铬的废水灌溉, 使土壤中含铬量比用河水灌溉的同类型农田要高出1.5~3倍。

环境中的铬可以从大气, 水中进入土壤和底泥, 从土壤中铬也可以进入植物体内, 植物又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铬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目前还没有见到由于铬污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群造成严重危害的事实, 但应重视环境中铬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采取有力措施防止铬的污染, 特别是六价铬的污染。

4 铬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冶炼、电镀、制革、印染等工业将含铬废水排入水体, 均会使水体受到污染。天然水中铬的含量在1~40μg/L之间。主要以Cr3+、CrO2-、CrO42-、Cr2O72-四种离子形态存在, 因此水中铬主要以三价和六价铬的化合物为主。Cr2O72-形式在天然水环境中存在很少, 因为在自然界强酸环境中, 这种铬化合物要求环境必须具有很高的氧化还原电位 (20.7伏) , 而这样高的电位在天然水环境中是不存在的。在自然界氧化还原的弱酸性为碱性条件下, 存在着六价铬化合物CrO42-。在还原环境的酸性条件下, 铬以Cr3+形式存在;在碱性条件下, 铬以CrO2-形式存在。

在正常pH值 (6.5~8.5) 的天然水中, 三价铬和六价铬可以相互转化。六价铬离子可以被二价铁离子、溶解性硫化物和带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还原;三价铬可被二氧化锰氧化, 也可被水中的溶解氧低速氧化:

2Cr (OH) 2++3/2O2+H2O=2CrO42-+6H+

铬的存在形态决定着其在水体的迁移能力。天然水中的六价铬有与带负电荷的有机或无机物质生成非常稳定的络合物的趋势, 如与羟基络合物或颗粒悬浮物的络合, 但大多数被底泥吸附转入固相, 少量溶于水, 迁移能力弱。三价铬的溶解度与pH值有很大关系, 当pH低于5时, 三价铬的六水络合物是稳定的。pH在9以上时, 可生成带电荷的羟基络合物。在天然水的pH值范围内, 三价铬可达到其低溶解度允许的含量, 因此, 天然水中可溶性三价铬很少。

在中性和碱性水中的六价铬几乎全以阴离子形式稳定存在 (CrO42-、Cr2O72-) , 不与颗粒中的阳离子结合。因此在天然水中六价铬远比三价铬迁移能力强。六价铬是强氧化剂, 化学性质活泼, 特别是在酸性条件中, 强烈地与可氧化物 (一般是有机分子) 反应, 生成三价铬。然而当水中可被氧化的物质含量低时, 六价铬可长久存在。六价铬在碱性水体中较为稳定并以溶解状态存在, 迁移能力强。因此, 水体中若三价铬占优势, 可在中性或弱碱性水体中水解, 生成不溶的氢氧化铬和水解产物或被悬浮颗粒物强烈吸附后存在于沉积物中, 若六价铬占优势则多溶于水中。六价铬毒性一般为三价铬毒性的100多倍, 但铬可由六价还原为三价, 还原作用的强弱主要决定于DO、BOD5、COD的值, DO值越小, BOD5值和COD值越高, 则还原作用越强。

铬在土壤水中仍然以三价和六价两种价态形式存在, 即Cr3+、Cr2O72-、CrO42-的形式存在。其中以三价 (如Cr (OH) 3) 最稳定, 因为在土壤中最常见的pH和氧化还原电位范围内, Cr6+都可以迅速还原为Cr3+。

土壤胶体对铬的强吸附作用是使土壤水中铬的迁移能力和可溶性降低的原因之一。Cr3+可交换粘土矿物晶体中的AL3+。土壤胶体还表现对Cr2O72-的吸附作用, 其吸附能力大于OH-、SO42-、NO3-。据资料报导, 氧化铁对铬的吸附很大, 远非高岭石和蒙脱石相比。由于铬在土壤中多是难溶性化合物, 难以迁移, 含铬污水中大部分铬都残留累积在土壤表层中。

六价铬毒性比三价铬大, 利用有机物将其还原成三价铬, 然后被悬浮物强烈吸附而沉降至底部沉积物中, 这也是水体中六价铬的主要净化机制之一。由于三价铬和六价铬之间能相互转化, 所以近年来有很多学者又倾向考虑以总铬作为水质标准。

5 铬污染的治理方法

重金属铬污染治理, 首先要控制铬污染物的排放, 即污染源头的预防;其次要对铬渣进行无害化处理。包括铬渣的产生、存放、包装、运输、处理、解毒、填埋等各个环节都要加以注意, 防止产生二次污染。

目前, 铬污染治理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治理方法两大类, 其治理技术比较成熟, 治理效果也比较理想。

物理化学方法分为稀释法和换水法、混凝沉淀法、离子还原交换法、电修复法等。

生物修复法又分为微生物修复法、动物修复法、植物修复方法等。

总之, 治理铬污染的方法很多, 大多比较成熟, 效果也很好。但是至于选用何种方法, 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6 结 语

金属铬广泛用于工业中, 具有不可代替作用, 但是含铬废水又对水体环境及农业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若其含量超标, 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所以无论是饮用水标准还是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都对铬含量进行了限制。掌握铬的来源及其迁移转化规律, 对于我们治理铬污染, 保护水环境及农业环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有着重要实际意义。

摘要:铬是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的一种元素。它是人体内一种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缺乏铬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但铬又广泛用于工业中, 产生的污染物可以污染环境, 无论是饮用水标准还是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都对铬含量进行了限制。本文探讨了铬的危害及其转化规律, 并提出铬污染防治措施和建议, 从而为保证饮水健康及农业灌溉水质安全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铬,水环境,转化规律,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杨正亮, 冯贵颖, 等.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及治理技术[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239 (1) :220-223

上一篇:关于音乐的小故事下一篇:写作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