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情况报告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情况报告(精选9篇)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情况报告 篇1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情况报告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开提报告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系凉山州教委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也是《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子课题,由凉山州教科所和西昌市教科培训中心管理指导,由西昌市第三小学承担研究。现将该课题研究主要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近年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部份后进学生的群体,他们在校内外的

不良表现尤为突出。不思学习、任意逃学、欺小凌弱、吵嘴打架、损坏公物、偷窃剐钱、野宿不归家……。虽经老师多次教育帮助,仍屡教屡犯,引起学校和老师的关注。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分析后,知道这些学生中大多数来自于不健全的家庭。据我们对全校名小学生家庭调查来看,属于父母离异的家庭学生有人;在父母中有死亡的家庭学生有人;父母因违法犯罪被劳改、劳教的家庭学生有人;母亲被拐卖或失踪的家庭学生有人;寄养在亲戚家里的学生有人;共计人,占全校小学生.%。其中,学习差的有人,表现差的有人。再从家庭教育看,属放任不管或粗暴型教育的家庭学生就有人,占单亲家庭学生的%。看来,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不容忽视,转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问题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教育家卢梭说:“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

你对他要费的苦心取得成效。”为此,特提出“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组织 专家顾问指导组 何良仆 谌业锋 吴大军 蒙佐德

课题实验小组: 组长:孙国祥 副组长:吴迎朝 徐开祥

成员:邓薇鸥 虞艾萍 马联福 冉章慧 秦红 李金莲 马永林 刘和姝

三、课题实验目标

.以邓小平的教育理论、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后进生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为指针,有的放矢,加强调查研究,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作用,转变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总结成功的经验并推广,促进后进生大面积提高。

四、实验的思路

.以转变学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

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活动,转变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家长为主力”的作用为动力。

要求课题组教师积极参予,发挥在实验中的主导作用。研究学生的需求,以激

发学生内因作用。调动学生投入实验,解决家长认识和责任问题,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联系社会力量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从单亲家庭典型学生到普遍的单亲家庭学生研究寻找教育规律。虽然都是单亲家庭学生,其表现也有好、中、差之分,要因材施教探究不同对象的最佳教育方法予以推广,达到实验成功的目的。

五、研究步骤

实验定为三年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启动阶段:

从“组、学、订、访、建、联”六字上狠抓。即组建课题小组、学习教育理论、拟订课题报告、调查访问,摸清情况、建立实验档案、联系家庭和社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网络。实施阶段

按“开、定、组、导、调、改、评、结”八字上下功夫。即召开开题会、定实验对象、组成互助组、诱导内因变化、调动家长积极性、改善教育环境、测定有

关数据进行分析,评议、评价,进行阶段总结。

总结、巩固阶段按“总、彰、善、撰、审、结”六字开展结束工作。即全面 总结成果、大力表彰先进、完善管理制度、撰写课题实验报告、专家评审、召开结题会。

六、实施过程

.课题组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学习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后进生教育思想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以及《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疗治浅探》等篇文章,用科学的理论和经验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建立科研笔记,设立课题档案。

.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坚持每月开展集体课题研究一次,每半年对课题研究工作作总结,并按时填写上报《课题研究

报表》,落实课题研究待遇。也要求全校班主任、辅导员支持和协助课题组开展活动。

.开展对单亲家庭学生情况调查。先后开展过三次调查,准确地弄清单亲学生的基本情况,先后两次开展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摸清其家庭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老师教育行为;教师对你的态度老师的家访;犯错误后老师的态度;你对家庭有何要求?你对学校有何要求?并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和单亲学生结“对子”、交朋友。单亲家庭子女得到家庭的爱是残缺的,当他们看到其他的孩子被很多的“爱”包围着,既羡慕又自卑,渴望得到爱的关心。为了探索对单亲学生教育的成功途径,填补单亲学生残缺的爱,课题组在多单亲的孩子中先后两批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孩子人作帮辅对象,由课题组老师分两批同这些孩子结“对子”、交朋友。.举行“热爱生活”联谊活动。为了增进了解、联络感情,在专家顾问 的指导下,我们邀请了第一批结对同学及家长,于二一年正月十四日到西昌泸山烈士陵园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题为“热爱生活”的联谊会。东城办事处书记、家长委员会主任,课题组老师和受邀的大部分学生及家长也都来了。在联欢活动上,课题组组长介绍了课题开展情况及这次活动的目的和安排后,东城办事处徐书记代表地方党委和家长委员会向家长和学生提出要求,也表示要将青少年教育问题纳入党委议事日程,动员大家都来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接着以“击鼓传花”方式表演节目,讲故事、诗歌朗诵、唱歌跳舞、猜谜、谈感想……。一下把大家距离拉近了,思想也融洽了,大家玩得很开心,在《爱的奉献》歌声中结束。下来课题组老师和结对学生家长促膝谈心,交换意见,商量共同配合教育好学生的事宜,最后还合影留念。通过这一次活动后反响好,家长受教育深。好几个家长感慨地说,过去对孩子关心太少,而老师对孩子是这样的爱,感到很惭愧,今后要配合学校、管好自己的孩子。并到处宣传学校的这次活动感受,没有来参加的家长听说后,感到懊悔。

.开展个案追踪活动。

自确定“结对子”、交朋友的帮辅对象后,每个课题组成员即认真拟订帮辅计划,开展谈心,走访调查,辅导学习,一起娱乐,组织活动,形式多样。为了帮助结对的学生转变,课题老师不厌其烦同他们谈心,耐心疏导;不辞劳苦的家访,做家长的工作,甚至出现了离婚的父母在老师真情感召下复婚的典型事例。针对学生成绩差,帮辅老师对他们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提高。有的因家长没时间管孩子,帮辅教师还把“结队”学生弄到家无偿的吃住,辅导他们。对待缺乏家庭爱的单亲学生组织全班同学为他们过生日。老师和同学为他们赠送节日礼品,赠送生日蛋糕,用师生的真情填补家庭爱的残缺,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他们的转化起到促进作用。全

组成员和帮辅对象谈心达次,家访次,开展调查次,写个案笔记页。

.该课题组也是《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子课题。单亲子女的很多问题也是属于心理健康障碍的问题,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育家皮亚杰在《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中说:“良好的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乃至加速他们的心理成长而无所损害。”因此将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也是一个中心研究的议题。为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素质,先后派了四批人次参加省、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培训,请州教科所和市教科培训中心专家和市进修校心理老师到校作心理健康讲座,课题组成员也给学生举办两次心 理讲座,课题组成员还举行七节心理健康观摩课。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设立“心语信箱”,到目前为止已收到和解答了学生的多封来信,辅导教师成为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的知心朋友。

.勤写论文。课题组成员通过课题研究的实践写下了课题研究的论文篇,其中获全国一等奖篇,二等奖篇,三等奖篇,省一等奖篇,二等奖篇,州一等奖篇,二等奖篇,三等奖篇,市一等奖篇,获校一等奖篇,二等奖篇,三等奖篇,共篇,发表在全国、省、州、市刊物上共篇。

.经费投入。学校对课题研究予以全力支持。三年来为课题研究小组购置有关书籍和订阅学习杂志、资料,送成员参加省、州、市培训经费,开支活动费,印制开题、结题资料,建课题研究档案及课题研究津贴补助,差旅费和结题出书等共投入元。

七、成果及认识

通过三年的课题研究和具体实施,初步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了以下成果及认识。

.单亲家庭子女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心灵受到了创伤带来精神压力大。有的往往性格孤僻,心境忧郁,意志薄弱,自

由散漫,缺乏进取心,学习较差,破罐子破摔。他们既自卑,又很自尊,切不可用“笨”、“坏”等字眼去刺伤他们,更不能用他们不幸的家庭来损伤他们的自尊。即使父母犯罪,他们是无辜的,要鼓励他们振作起来,面对现实,自强不息,活得更好。自尊心是人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尊重是情感交流的钥匙。心理学家认为:“赞扬、勉励,可鼓舞勇气,提高信心。”故特别要尊重他们,满腔热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开展“我能行”的活动,使学生相信自己,任何困难和挫折都难不倒自己,培养起他们自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老师要用真挚的爱对待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学家认为:“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核心就是理解。”只有理解,才会做到有的放矢的爱。为了探索对单亲学生教育途径,课题组开展的“结对子”、“交朋友”的方法是可取的。谈

心就是一种好办法,老师以平等、信任、尊重的心态,同他们谈心,在思想和情感上交流,让孩子体会到温暖、信任、愉快、有信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如有一个学生父母吸毒、贩毒,母还卖淫,双双判劳改。她依靠多岁的奶奶生活,生活十分困苦。帮辅老师带头捐款发动全班同学帮助她,并报告学校为之减免了书杂费。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她旷课到处寻找她,为她补课,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她坚持读完小学,考上中学。当然,对他们仅仅有“爱”是不够的,还应严格的要求他们,没有严,也就没有教育。对他们做到有理、有方、有度。有“理”就是要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要求严,使他们明白严要求的目的是让他们进步,成长得更好;有“方”要讲究教育方法,要有针对性。因为他们在性格、习惯、经历、环境、气质上有所不同,差异大,所以要讲究教育方式,、技巧和艺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发现闪光点,选好切入点,形成最佳的教

育方法;有“度”,做到对他们的要求不能过高,也不能偏低,要适合他们努力的程度。特别要有耐心,不怕反复,多些理解,多些信任,多些宽容,多些亲近。

.认真做家庭工作。

家庭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阵地,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问题很多是由于爱的残缺、教育粗暴及放任不管所造成的。如有个学生的母亲经常遭父毒打,不堪忍受而离婚,该生判归父养。父好吃懒做,成天在外赌钱,任随他饱一顿,饿一顿生活。他还经常遭父打骂,不敢回家。母要将他接过去管,其父又不准,于是他经常逃学,同社会上街娃伙起偷东西、看录像、打电游、在外野宿,他曾发誓说过他长大后要把他父亲杀掉。老师对他的帮助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家访、谈心、解决困难。使他也有一定转变,但不持久,反复较大。有一个学生由于父母离异,随母生活,性格内向、孤僻,经常发呆。

看到其他同学都有父母疼爱,而母亲为生活,做生意到处奔波使他无人管,感到自卑,常想父母要是和他生活在一起多好啊!帮辅老师通过谈心,邀请他和家长参加联谊会,多次找其父母谈该生的情况及他多么想家庭团圆的想法,使其父母认识因其离异,给孩子造成多么大的伤害,也于心不忍。在老师的多次劝说、勾通、帮助下,使他们父母复婚了,使他变了,变得开朗了,变得合群了,学习也提高,脸上常挂上了笑容。.不能把单亲家庭子女的问题简单归结于思想品德问题,实际上好多单亲家庭子女的问题也是心理障碍的问题。什么钥匙开什么锁,心理障碍,只能用心理疏导方法来解困忧,让他们沿着健康的心理发展,所以将单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同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开设“心语信箱”,开展“心理咨询”,起到较好的效果。

.撰写了一批有价值的论文。随着课题

研究的实施,不断深入,课题组成员以及相关的一些教师在教育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老师的素质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全校老师撰写了有关单亲子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共篇,其中篇获奖,有篇论文发表在全国、省、州、市的刊物上,不少论文还有值得推广探索的价值。

.通过三年的研究,我们深深的感到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单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有的单亲学生虽经过帮辅老师不厌其烦家访,苦口婆心真诚谈心,千方百计关心帮助,为其排忧解难,抓住节日和生日的契机进行感化,有时也见成效,但有时也反复大,成效不持久,甚至有的所做的一切是徒劳。看来教育不是万能,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大,有的家长吸毒、贩毒、赌博、嫖娼、卖淫,电游室、网吧对学生的诱惑,以及色情暴力的影视片的教唆,往往学校教育一个钟头赶不上电影录像一个镜头。有的电游室、网吧老板为经济利益的驱

动,不顾国家的政策法令,容留逃学的学生,整天整夜沉醉于电游室、网吧里,老板还为他们提供食宿方便。虽然公安及有关部门经常清理整顿,但这些问题依然存在。所以希望有关部门加大禁毒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宣传和打击力度,全社会都来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让他们茁壮成长。

二年多来的“结对子”帮辅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逐个集体评估,认为在被帮辅的个单亲学生中,转变大的有个,占%,转变较大有人占.%,转变不大有人占.%,没有转变人,占.%。

.在单亲家庭中,也有特别关心子女健康成长的家长,他们对子女爱而不溺,严而有度,教育有方,尽力为子女创设良好健康成长的环境。他们的子女在老师教育配合下,加上学生自己面对现实,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也有成为品学兼优的三好生,有的还被评为市级三好生,市“十佳”少先队员。

.三年来,课题组进行了四次评比,第一次进行课题笔记评比,评出好的个,较好个,中等个;第二次个案评比,评出一等奖四个,二等奖五个;第三次推荐评选了邓薇鸥、马永林同志为州课题研究先进个人;第四次推荐评选孙国祥同志为市课题研究先进个人。受到州、市、校的表彰和奖励。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情况报告 篇2

关键词:单亲家庭,家庭教育,问题及应对策略

1 问题的提出

据统计, 英国、日本、法国、美国、瑞士等许多国家里的单亲家庭数量都开始呈日益增长的趋势。60 年代末期, 法国100 万个单亲家庭, 在美国的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中, 每5. 2 个中就有一个是单亲家庭。这种情况也出现在了中国, 而且极其的普遍[1]。

单亲家庭逐渐增多, 意味着单亲家庭儿童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 单亲家庭儿童是祖国花朵, 也承担着促进社会发展的任务, 但在他们的成长中, 遇到了许多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单亲子女所出现的问题中, 家庭教育尤为重要, 因此笔者主要分析单亲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以便于人们能够解决因家庭教育不恰当而导致单亲子女在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

2 单亲家庭子女家庭教育问题

在一项调查中发现有90% 的单亲家庭存在教育子女的问题, 虽然社会和学校也会有一些问题[2], 但笔者着重研究家庭教育, 认识到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2. 1 单亲家长的心态失衡

当完整家庭变为单亲家庭后, 单亲家长相比之前会遇到更多的事情, 比如家务的增加、子女的抚养、教育等, 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 当遇到孩子的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时候, 他们的心理压力就会增加, 有的单亲家长不会很好的调节自己的心理压力, 这样就容易造成家长的心态失衡, 当不好的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家长很容易对孩子发火, 以此来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这种方式极易导致孩子害怕家长, 孩子和家长的关系逐渐变坏, 这样继续下去的话, 是很不利于单亲家庭孩子的发展。

2. 2 家庭教育方法失当

在单亲家庭中家庭教育方法失当主要表现在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严格、过分溺爱、放任发展。

2. 2. 1 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部分单亲家长因为多种原因, 比如读书少、没重视家庭教育等而缺乏科学的教育知识, 使得他们的教育方法比较简单, 他们很少会花时间与孩子沟通, 沟通少了自然就不能及时发现孩子心理上的变化, 在孩子的学习方面也不能给予很好的辅导。孩子在发展中出现了问题, 家长没有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 那么问题就会更加严重。

2. 2. 2 严格对待

专家指出, 严格的教育方式, 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反弹, 孩子可能会更不听家长的教育, 长久下去孩子在发展中就会出现更过严重的问题。

2. 2. 3 过分溺爱

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孩子, 他们往往会更加爱孩子, 然后就没有把握好度, 就成了溺爱, 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孩子不知道家长的辛苦, 不体恤家长。

3 单亲家庭子女家庭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如何教育单亲子女, 家庭有着重要的责任, 当然学校和社会也有一定的责任。笔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

3. 1 单亲家长应该重视家庭教育, 把握教育重点

3. 1. 1 单亲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而且也是终身老师,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单亲家庭中的孩子, 在成长中必然会缺少父亲或者是母亲的关爱, 这很容易引起单亲家庭孩子在价值观上的偏离和心理上的异常。他们有时候会出现孤独、情绪不好的情况, 单亲家长就要重视这些方面。同时, 还要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增强认识, 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教育学生, 单亲家长也要走出阴影, 勇敢的面对生活, 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3. 1. 2 把握教育重点

把握教育重点主要是表现在注重帮孩子树立信心、注重关爱孩子、积极鼓励孩子交友、参加团体活动这几方面。

首先, 要注重树立信心。单亲家庭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有一些自卑感, 要使孩子逐渐消除自卑感, 家长就要找到孩子的亮点, 找到他们的兴趣爱好, 对于他们做的好的地方给予鼓励, 同时家长也要监督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功课, 帮孩子解答难题, 解决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同时单亲家长还要与学校老师积极联系, 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其次, 注重关爱孩子。作为家长要给予孩子一定的关心, 不仅是在生活上给予关心, 在学习上也要给予关心, 同时也要关注到孩子的心理, 了解他们心里的想法, 多和孩子沟通, 当然, 关心要适度, 不能太过度了, 太过了不能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家长要把握好这个尺寸。

最后, 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交友、参加团体活动。有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是不愿意交友的, 单亲家长应该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 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从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也应该多鼓励他们与同龄孩子交朋友, 一起学习和合作。

3. 2 社区和社工机构增设相关服务

要很好的解决单亲家庭的家庭教育问题, 社区和社工机构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但是现在社区和社工机构中, 针对单亲家庭的家庭教育的服务是很少的, 因此社区和社工机构要增加相应的服务来解决单亲家庭的单亲家庭教育问题。其服务主要从单亲家长方面着手, 比如增设家长课堂、组织单亲家庭互助协会、定期开展娱乐活动等。

参考文献

[1]齐麟.论单亲家庭[J].人口学刊, 2000 (6) .

关于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 篇3

案例1:

小田,几个月时父母离异,由奶奶抚养长大。从小任何事情都是由奶奶一手包办,导致小田到了四年级仍然由奶奶喂饭、穿衣服。只要小田和任何同学发生一点矛盾,奶奶一定会亲自出面或警告孩子本人,或找其家长告状。一次,小田与同学发生了矛盾,他奶奶找到了对方家长。结果,两人发生了冲突,甚至动起了手。还有一次,小田与同学发生了矛盾,第二天一早,奶奶赶在老师来学校之前,冲到学校,把班级全体学生骂了一顿。长期如此,导致小田在学校几乎没有朋友。

案例2:

小可,与小田有着相似的经历。几个月时父母离异,由奶奶抚养长大。与小田的懦弱不同,小可是一个极端霸道的孩子。谁和她玩,都得听她的,只要与她意见不合,她就会动手,而且她还很会打架,一般同学都打不过她。所以,班里的男孩怕她,女孩嫌她太野蛮,也不愿意和她玩。

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例子。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有着相似的经历,但却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性格。男孩子的过分懦弱与女孩子的过分霸道,都不是正常的现象。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自己的责任是让孩子能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为此,我做了很多工作。

一、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互动

1. 取得老人的信任。这样特殊家庭的老人,对孩子过分的溺爱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绝对不可以任其发展下去。如果任其发展下去,那无疑是为社会多添了几个问题儿童而已。要想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得让照顾他们长大的老人认识到自己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所产生的后果。

在充分了解孩子的生长环境之后,我与这几位老人进行了深入的沟通。首先,我肯定孩子身上的优点,继而肯定老人对孩子的教育。老人听到老师夸自己的孩子,难免会很高兴,再听到老师对他们教育方法的肯定,就会觉得老师与他们是站在一起的。在取得老人充分的信任后,再婉转地提出孩子身上的一些不足之处,再帮助他们分析这样下去,孩子在将来的成长路上会遇到哪些问题。其实,很多老人也清楚自己在教育方面有问题,但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因此,教师在帮助老人分析利害关系后,还要对老人进行教育孩子方面的辅导。

2. 对老人进行如何正确教育孩子的辅导。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媒体如此发达的时代,小孩子接触到的东西也丝毫不比大人少,但小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弱,对周围的事物也懵懵懂懂的。所以,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得不断学习,作一个学习型的老师与学习型的家长。而这个要求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肯定会有困难。因此,我经常看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资料,然后用通俗的语言讲给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让他们不知不觉就接受了新的理念。另外,这种辅导要经常地进行,以达到“洗脑”的效果,使他们成为具有全新教育理念的新时期的家长。除了理论的指导外,还要结合具体事例,帮助这些老人教育孩子。

3. 与孩子的父母沟通,了解亲子互动情况。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老师。但由于这些的孩子的特殊经历,导致他们与父母的沟通很少,使得本来因父母离异而受伤的心灵,因得不到父母的有效沟通与疏导,而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一个缺乏沟通的家庭是不健康的,也是不是利于孩子成长的。为此,我经常与孩子的家长联系,让他们尽量在自己有时间的时候多与自己的孩子沟通,促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三、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

一个团结向上的班级体,对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经常利用一些机会,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通过一些小故事,教育他们对人要宽容,与人相处要友善。当这些孩子与其他孩子发生矛盾时,要从正面进行引导。记得有一次,小可与班上的同学发生了矛盾:那天,她因为一件小事和班里的一个男生打了起来,他们用装着水的瓶子当“武器”,在班级里打起了“水仗”。当我走进班级时,映入眼帘的是满地的水,正在擦着湿桌子的“受害者”,还有两个怒目相向的“战士”和一群正在看热闹的学生。那几本被淋湿的书本懒洋洋在躺在窗台上,正在接受阳光的抚慰。还没等我开口,一群学生就把我围起来,七嘴八舌的说:“老师,他们打仗了。”“老师,他们把教室都弄湿了。”我看了一眼那两位“战士”,谁也不服谁,还在那对峙呢!我决定先冷处理。我对他们说:“有什么事等下课再说吧,先和同学们把班级整理好吧。”他们俩默默地和同学们一起收拾起由他俩造成的残局。不一会儿,教室就收拾好了。上课时,我发现他俩都心不在焉地。下课后,我把那两个学生叫到了外面,他们以为会挨批评,表情很紧张。我望了望他们俩说:“你们刚才过泼水节了呀?”一句话给他们逗乐了,气氛不那么紧张了,他俩也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让他们俩分别说一说打架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一件非常小的事,他们互相道歉后,我留下了小可。

我对她说:“你能跟老师说一说你对今天这件事的看法吗?”她看了我好半天也没说话,好像不知怎么开口。等了一会儿,我说:“老师知道,你是男孩子的性格,平时也喜欢和小男孩一起玩,但开朗不等于野蛮。你是一个小女孩,如果真的动起手来,吃亏的还是你自己。再说,在学校打仗也是不对的啊!想一想,刚才打仗时,在你们周围的同学都受到了你们的牵连,书本湿了,衣服也湿了。如果换做是你,你的心里会怎么想呢?”她很坦诚地说:“我会很生气。”我说:“这就对了,以后再做事情的时候,要学会换位思考。其实你是个好女孩,开朗大方,对班级里的事也关心,为班里做了不少贡献,就是有时做事情太冲动了,这样很容易伤害到别人,也容易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老师希望以后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认真想想,想好以后再做,好吗?”她看了看我,点了点头。

又一节课后,小可主动找那个男同学承认了错误,并握手言和。

事后,我对自己处理事情的经过进行了反思。其实当时看到班级里的场面,我真的很生气,但如果我狠狠地批评他们俩一顿,以这两个学生平时的表现,他们肯定会将责任推给对方,尤其是小可,她一定会进行一番狡辩,处理问题时,也少不了一番“唇枪舌战”,结果可能是自己生气,还没有解决好问题。

浅析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 篇4

佳木斯市朝鲜族基础教育中心 郑锦花

托尔斯泰曾说:“夫妻间的和睦是成功地教育儿童的首要条件”,我们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直接影响着子女的一生。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中韩经济交流的发展,朝鲜族赴韩劳务队伍不断壮大,人们的观念以及行为不断转变离婚已经成为朝鲜族男人和女人自由的选择,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的家庭关系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冲击。社会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单亲、无亲子女的数量急剧增多。由此而引发的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如何对这一群体施以正确的教育,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家庭、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共同面对的挑战!

(一)单亲家庭的概念

所谓单亲家庭,一般来说,是孩子的父母其中一方因死亡,或因离异,孩子只随其父(或母)生活,或孩子的父母均已死亡,孩子随其祖父(或祖母)生活,谓之单亲。然而,我在这里所指的单亲,还有另一种情况,即子女父母双方健在,也没有离异,却因父或(母)亲长期外出打工或经商,只留下母亲(或父亲)一方在家照管孩子,也把它归属于单亲家庭之列。这是因为从教育孩子的角度而言,仍属“单亲”范畴。

(二)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现状

我对我校单亲家庭的学生进行了一番较全面的调查。我校在校学生中单亲家庭的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63.3%,我所担任的班级竟超过80%。我对这些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发现他们之中表现不好、成绩偏低者,占总数的31.9%;在校表现可以、学习成绩中等或中等以上者占25%。单亲家庭学生呈现的特征一般表现为,学习不努力、纪律松散、性格内向、容易冲动、人际关系紧张,习惯不好,甚至染有不少不良习气,诸如抽烟、谈情说爱等。如何教育单亲、无亲子女,无论对家庭、学校还是社会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而其现状更令人担忧,可谓是问题重重,其原因是单亲家庭教育子女的方式普遍不当。(1)家长认识不足,一味地对子女迁就溺爱。

大多数朝鲜族单亲、无亲家庭孩子的父母离异或赴韩劳务或沿海城市打工,长期不能与孩子相处,为人父母者往往更加怜悯孩子,对子女一味娇宠,有求必应,认为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子女的各种愿望,以弥补其失去父亲或母亲的遗憾,而在思想和学习缺乏必要的激励、管束和严格的教育,结果常常是导致单亲子女对学习不感兴趣、贪玩、以自我为中心,变得自私、怕吃苦、贪图安逸、专横和任性,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甚至不尊重含辛茹苦养育他们的父母。(2)受父母价值观的不良影响。

有些单亲家庭中的家长只忙于做生意,赚大钱,对孩子在校表现极少过问。他们在言行中把赚钱作为头等大事,孩子在家长的价值观的影响下,普遍滋长“读书不读书无关重要,不读书也可以做生意赚钱或设法到韩国劳务,有了钱生活就过得好”的思想意识。因而这类家庭的孩子普遍学习不勤奋,学习成绩较差。

(3)单亲家庭中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比例高。

有的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以自己的心情好坏为转移,把子女当出气筒,打骂不断,致使很多单亲子女缺乏应有的温暖、幸福,个性发展受到严重压抑,形成胆小、孤僻、倔强、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质,在集体活动中无组织、无纪律,对集体漠不关心。而且易在家中无爱的情况下向社会上寻求“温暖”,喜欢交异性朋友。一旦得到异性同学的关心,就觉得很温暖、很幸福,容易出现早恋现象。

(4)对子女期望过高,形成负面压力。

许多单亲家长,把其子女作为惟一的精神支柱,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要求子女处处出人头地,特别是在学业上。殊不知过高的期望值势必给子女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一些“懂事”的子女为了不让家长失望,只得放弃娱乐和休息,用高分来安慰家长;而另一些子女则可能产生抵触情绪或逆反心理,干脆走向反面,得过且过,不求上进。

综上所述,无论哪种情况,离异后的父母对子女的关心照顾爱护都没有落到实处。这些孩子普遍失去家庭温暖、无人管教,阻碍了他们成长,使他们退步甚至堕落。

三,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对策与研究

(1)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强化学生的成就动机的策略。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如:具有这种动机因素的学生﹐就能刻苦努力﹐战胜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取得优良成绩。

培养学生正确的成就动机是教师﹑家长的责任。在这个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激发并帮助学生建立适当的成就动机﹐也就是使他们明确知识学习﹑体育锻炼﹑品德修养等方面所追求的目标。这些目标应该是他们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而不是高不可攀的﹔是明确具体的﹐而不是模糊抽象的。②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一时达不到既定目标时﹐要帮助他们分析已有的进步﹐即肯定并让学生明确他们已经取得的成就。这样他们就能增强达到目标的信心和勇气。③当学生在某种活动中获得成功﹐他们往往感到满足。这种满足可以起自我强化的作用﹐使他们追求更高的成就。小明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他的父亲是一个极端不善言辞的农民,与父亲的单调生活使他沉默寡言、精神萎靡不振,学习成绩很差,上课不注意听讲,只是一味的画画。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画的不错,便对他说:“如果你每天坚持认真画一幅,就能取得好成绩”并鼓励参加学校的美术沙龙,并通过家访与他的父亲沟通,让父亲鼓励儿子。在学校举办的画展中荣获第一名并在全市青少年美术大赛中获一等奖。从此他的脸上时常挂着灿烂而自信的笑容,学习成绩也逐渐上升,高考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考上了一所重点美术学院。

(2)爱心输出,为学生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爱是教育的基础。爱体现在“沟通”,要经常跟孩子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想干什么,并给予引导,从而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小芳是高一时转入我校的学生,第一次见面时她身穿时髦的成年人服装,一眼就能知道是个问题学生。本来我想拒绝接收,但在她年迈的奶奶的再三恳求下使我勉强答应。不出我所料,还不到一个月就迟到、旷课,即便在课堂上也不听讲,总有小动作、说话,甚至上网吧。与她多次促膝长谈也无济于事。通过与她奶奶的交谈,我了解到了她的父母都在韩国忙着挣钱,从她记事开始就没见过她的父母,在她眼里父母只是给她提供物质享受的人,没有感情。一次上课时,我发现小芳的脸色潮红,我用手一摸她的头很烫,下课后我领她去医院,打了静点,精心护理。小芳的烧退了,她胆怯地望着我用很小的声音说:“老师,你能抱我一下吗?”我没有回答,把她拥入我的怀里。她说:“真温暖,妈妈抱我的感觉也会这样吧!”我百感交集,小芳是因缺少爱才变成这样的!通过爱的“沟通”,小芳终于享受到集体的爱,学习进步了,在爱中她转变了。(3)倡导家庭与学校配合,发挥学校和家庭合力作用

有人称学校与家庭在孩子的教育和发展中的作用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两轮、双翼缺一不可,不平衡不行。这对单亲家庭学生来说,“两轮、双翼”更不可缺少。苏霍姆林斯基早有预见,他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推动学生家长与教师彼此的支持与互助,这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

(4)单亲家庭的一个家长要担负起普通家庭父母两人的教育责任,优化家教环境

孩子的智力与父母的文化程度、教育能力以及教育方法等因素直接相关;父母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与品德素质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和改变也有极大的影响。因此提高父母素质,在当今的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长应调整思想认识,调整心理情绪,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关心孩子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应格外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事情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及时跟孩子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疏导的就及时疏导。有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要进行更多的调查分析,考虑妥善的解决措施。

(5)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做好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员

针对单亲家庭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抱着积极的心态,找出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加强心理学、教育学学科的学习,遵守“理解、信任、热心、真诚、保密”的道德准则,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培养他们自立精神,让他们清楚知道,克服自身弱点,是自强、自立的基础,使他们能自觉自愿的在老师的严格管理和真挚关怀下成长进步,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教师在新形势下必须肩负起保护、教育单亲孩子的重任,而能否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又在于教师对这些孩子要更有爱心、耐心和诚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才能够帮助并逐步引导他们克服不正常的心态,与其他孩子一样地健康成长。可以说良好的心理辅导员是单亲家庭学生的保健员。

(四)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设立帮助性活动及制度

家庭是社会这个大有机体的组成细胞。社会的安定繁荣必须有大多数细胞的良好运转和协同合作。改革开放的今天,单亲家庭的子女越来越受到社会的理解和关注,许多机构、部门、社区组织等社会团体都对此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教育、宣传等社会部门应该对青少年提供生活性、心理性、信息性以及发展性服务,开展献爱心、支援者活动,帮助单亲家庭减少心理伤害,扶助自信,、献出爱心,少年宫开展训练课程,帮助培养单亲青少年某些心理品质,向单亲父(母)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组织夏令营等活动,培养父(母)子间良好的亲子关系等。

总之,单亲子女的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唯有不断探索教育子女方法、艺术才能使每一个单亲、无亲孩子拥有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家庭教育学。

(2)教育心理学

(3)教育社会心理学

浅析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

佳木斯市朝鲜族基础教育中心

县单亲家庭子女成长情况调查报告 篇5

一、总体情况

(一)高离婚率下产生的庞大单亲家庭群体。通过对全县16个乡镇、学校及0-18岁单亲家庭子女及家长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我县有单亲家庭子女2840名,占我县未成年人总数的3.12%。其中,62.4%单亲家庭子女是由于父母离异而造成的,29.2%是由于丧偶,其它情况仅占8.4 %。调查显示:我县有5个乡镇因父母离异形成单亲家庭的高达90%。在0-18岁未成年人单亲家庭中,子女仅7-14岁年龄阶段的居多,占59.8%。

(二)单亲家庭子女的性格特点,心理情绪。由于家庭的缺损,造成了单亲家庭子女的性格缺陷,他们通常表现出孤僻、内向、任性等性格弱点。绝大部分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的未成年人在个性发展中,常常感到空虚、寂寞、惶恐不安和焦虑。在调查的2840名单亲家庭子女中,处在离异家庭的单亲家庭子女,大都行为习惯差,甚至染有不少不良习气,诸如抽烟、赌博、打架斗殴、谈情说爱、寻衅闹事等等。

(三)单亲家庭子女的生活状况。由于家庭的不完整,只有少数单亲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多数单亲家庭的生存状况是十分艰难的,生活条件差,生活质量跟不上需求。在调查中发现,2840名单亲家庭子女中有53.9%随父,46%随母,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扶养的占0.1%;在生活条件较差的家庭,父或母为了寻求生计,外出务工,也只能将子女交给长辈或他人看管。

(四)单亲家庭子女的监护人文化结构。调查的单亲家庭中家长是农民的居多,占整个的89.76%,是工人的占4.2%,是干部及其他的占6.04%;同时,他们的文化层次也参差不齐,其中,小学文化占单亲家庭的60.59%,中学的占34.01%,大专以上文化层次较高的只占其中的5.4%。

(五)单亲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情况。在学校的教育中,86.7%单亲家庭的子女能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有13.3%单亲家庭的子女不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单亲子女的学习状况向两个极端发展。其中,学习成绩特别突出的单亲子女属于个别现象,只占0.6%,成绩较差的占78.3%。由于单亲家庭孩子的监护人文化水平普遍低,不具备给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素质和能力,因此,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大多数未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篇6

曾经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这样说过:“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现代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人们的传统婚姻观念也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单亲家庭子女人群目前已达百万之多,而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得不到完整的父母的爱,容易变得心理失衡,常常会产生孤独感、自卑感,而变得脆弱、自闭,缺乏自信。而健康的心理又是学生学习成长、与人交往的基础,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认为,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更需要被关注。

一、当前单亲家庭子女常见的心理问题

1.孤独抑郁,叛逆粗暴。某些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喜欢和同学交流,不善言谈,出现了矛盾后不能和老师及时进行沟通,内心容易变得异常敏感,甚至出现压抑、焦虑的状况,总觉得周围的人不喜欢自己,平时与同学和老师的相处中表现出某种抵触的情绪,导致不同层度的精神抑郁或行为比较暴躁。

2.自卑内向,自私冷漠。某些单亲青少年由于家庭分裂、父母对自己不太关心而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人,对周围的人甚至自己都缺乏信任感。有的经历了父母离异时由恩爱变反目,感到了人性的捉摸不定,对社会和他人有了消极的判断,变得自私与冷漠。

3.心理偏差,放任对抗。一些单亲青少年在家庭里得不到足够的温暖,产生一些心理偏差,认为只能靠自己来寻求快乐了。于是他们就到家庭以外去寻求慰藉,经常进网吧、录相厅、歌舞厅等场所,不能严格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个别青少年还在社会上染上了不良习惯,导致平时吊儿郎当,行为思想散漫。4.情绪不稳,厌学严重。一些单亲青少年的学习心理存在严重问题,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志向水平低、厌恶学习等。其外部表现为:行为懒散、放任;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不主动参与学习;回避老师,不主动向老师请教,与同学关系冷淡。

二、成因分析

对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主要是由以下几点造成的:

1.家庭教育存在偏差

家庭教育的偏差是促使单亲家庭子女产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原因,亲情的冷淡会使孩子感到孤独害怕,情绪不稳定,反复无常,对别人冷漠不关心。在单亲家庭中家长的教育方式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种家长在家庭破裂后往往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到子女身上,一味的迁就子女,久而久之孩子逐渐变的任性、自私,听不进别人任何的意见,甚至对别人乱发脾气,对同学不友好,对师长不尊重;另一种家长则是在自己婚姻失败后对子女寄予厚望,对子女的要求过分严格,往往习惯于干涉孩子的行为,稍有不顺从便唠叨埋怨甚至批评斥责,再者就是在孩子面前强调抚养孩子的不容易,希望他能出人头地,这样无形中就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可能变得消极被动,缺乏自信,也可能引起逆反心理,与家长背道而驰。2.学校教育不够深入

有的教师干了一年多的班主任工作,却不知道学生中哪几个是单亲家庭,更谈不上对个别学生思想、性格的了解,所以教育工作就缺乏针对性。发现一个问题处理一个问题,处理问题也仅是就事论事,根本挖掘不到学生的思想根源,触及不到学生的灵魂。由于第一印象作崇,经常错怪学生。还有的教师工作方法简单,根本做不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他们不信任,失去了信心,有时甚至屈打成招。造成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以至于屡教不改。3.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单亲家庭子女由于对爱护关心的渴求而父母又疏于照顾,不慎结交了不良的朋友,产生了不健康的意识,养成不良行为习惯,有的还被一些违法犯罪分子腐蚀、勾引、拉拢,并在其言传身教下,踏入歧途。

三、对策研究

针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首先要从家庭教育抓起,同样作为教师,更要怀着一颗慈母之心关爱他们,要努力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1.单亲家庭要把爱与科学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

(1)要把真正的关心和爱心送给孩子。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作为单亲家庭的父母,更需要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的家长每天拿些钱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吃饭,有的干脆把孩子托给亲戚朋友代为照顾,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家庭的不完整,本身就承受着比普通孩子更大的压力,心理比较敏感,如果家长疏于关心,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而变得自卑、自私。家长除了要天天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更要关心孩子的思想成长和学习情况给他们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给他们一个安全温暖的家。

(2)要把性别角色刻在孩子的心里。性别角色学习是人成长过程中性格形成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孩子的一生。单亲家庭的孩子特别是没有父亲的男孩或没有母亲的女孩,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学习对象。所以,单亲家长应注意调动朋友、亲戚中的资源,尽量弥补家庭中性别缺失的弱点,给孩子恰当的影响,让孩子的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展现,培养其健康完整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如笔者班里的学生王同学(男),从小父母离异,由母亲一手带大,家庭经济条件很一般,母亲在周铁镇天乾重工里当锅炉工人,收入较低,另外所在村委每月会给一些补助,生活一直比较拮据。该生初中时成绩比较差,经常逃课,和同学打架,甚至与一些品行不端的学生混在一起,给班级风气造成不良影响,一直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但在初三时突然发奋用功,在初中升高中考试中时勉强达到宜兴的地区分数线,升入了周铁高中。刚接手这个学生时,觉得他比较好动活泼,对各种运动都会参与其中,尤其喜欢足球,甚至有些沉迷。但是在学习方面,成绩一直不理想,虽然思维还可以但是缺乏耐心和恒心,学习方法也不得当,所以成绩迟迟不见起色,而他也开始有些自暴自弃,经常上学迟到、旷课,上课时不专心,甚至抄作业,一下课就沉迷于篮球足球。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多次单独找他谈心,表扬了他具备的优点,希望他用一周的时间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谁知他第二天一早就来找我认错,我用与她母亲交谈的话鼓励他,希望他作为家中唯一的男性能撑起这个家,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学习上,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段时间后笔者注意到他上课时很少开小差了,学习的劲头很足,考试成绩进步显著,而且还参加学校的体育班培训,立志高考时考个体育特长生。

(3)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单亲家庭的孩子普遍存在自卑感,认为自己要比其他孩子不幸,无论在学习还是与人相处时都缺乏自信。要使这类孩子学好各门功课,就必须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作为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很多单亲家长把自己的全部期望和梦想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特别是在学业上要求孩子出类拔萃,势必导致孩子心理负担过大,容易使孩子的心理发生扭曲,所以家长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大小给予适当的期望,让孩子在一个宽松健康的环境下学习,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树立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其次家长应让孩子尽可能的多参加社会活动,单亲子女由于受到社会中某些人的歧视和偏见导致性格上多一些忧郁和内向,而家长要鼓励孩子自尊自强,让其多参加社会活动,不逃避社会,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积极向上的心态如笔者班里的学生陈同学(女),母亲在其孩提时因交通事故去世,父亲从事环卫工作,家里还有一个攻读专升本课程的姐姐,父亲收入较低,属低保户。刚转入笔者班级时我发现她性格文静内向,平时不大与同学结伴,比较沉默寡言,课间期间一般会独自在自己位置上做数学题,该学生的基础较差,但唯独数学成绩还比较突出,但由于学习方法与学习耐力比较差,虽然很努力学,但是走神的坏习惯始终阻扰着她,成绩一直位于班的倒数,没有大的起色。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多次找小孩谈话,要她面对困难,集中精力努力学习,同时也传授了不少学习方法,也勉励他争取每次考试前进三名。在生活上,学校的各项活动能减免的,笔者首先想到的就是她,为她减轻因家境而感到的压力。作为班主任笔者平时给予她的是平视的目光和平和的态度。同时也密切与她在上大学的姐姐保持联系,因为该生不太愿意听其父亲的唠叨,却是很愿意与姐姐分享他的一切。据她姐姐反映,她们姊妹对于外界都会宣称自己是双亲健全,也会想方设法保证这个谎言不被拆穿,所以对于周遭的舆论都会有草木皆兵的架势,所以笔者特别与任课老师交待清楚,以免在言语上有所过失。一有机会我都会在班上表扬她一番,借此提高她的自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实践,陈同学逐渐找到了在班级中的位置。学习上,她每次考试都在进步,上学期期末考试,她考到了年级第6名的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她轻松地融入了班集体,笔者为她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而感到高兴。2.教师应该积极挑起保护和教育单亲子女的重担。

在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如果能在单亲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点点细节入手,做足功课,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逐步摆脱单亲家庭的阴影,给他们更多的爱,使他们充分体会到学校集体的温暖,势必能让单亲家庭学生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1)建立单亲学生档案,加强对他们学习、生活、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并详加记载。经常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对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进行辅导,更多的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对其行为进行矫正,定期与家长联系或进行家访,掌握学生情况,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

(2)建立家庭、学校、社会 “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体系。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班主任,我与家长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家访、电话联系、家长会方式。对待单亲家庭,我一般采取家访形式,这样更便于我与家长坦诚地交流关于家庭教育的各种问题,而且只有进行单独交流时,单亲家长才会不回避与孩子有关的家庭问题,利于我们老师更多的了解孩子,更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另外,要积极倡导和参加社区教育活动,掌握单亲家庭学生在社会上的情况,把社区教育和学校、家庭结合起来,形成相互协调配合的教育网络,使教育的效果落到实处。

(3)扮演好三种角色,切实提升老师对学生的沟通力、影响力。单亲家庭的学生最缺少的是父母之爱,教师一是要扮演“慈母”的角色,二是扮演“严父”的角色,三是扮演“朋友”的角色。在保护他们自尊、自信的基础上对其严格要求,做到坦诚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培养其自立、自强的精神,克服自身弱点,全面健康的成长。

3、社会要投入更多的关注

(1)加大心理健康辅导的普及力度。现在心理疏导咨询、治疗机构已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在此大环境下,应增加心理机构与学校的联系,制定长效合作机制,针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切实有效的心理辅导。学生的心理素质比其他任何素质的发展都据有重要意义,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重要一环。

(2)全社会应更加关注对家庭问题及家庭教育的研究。随着社会的结构的转变,中国家庭的离婚率居高不下且越来越高,单亲家庭子女经历了家庭从和睦到分裂的严酷过程,势必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不可磨灭的阴影,但孩子是无辜的,不应让他们承受太多家庭破裂的压力。通过对当今社会的家庭问题研究,有利于把家庭破裂对孩子的伤害与影响降到最低。

(3)应努力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社会大环境。社会是一所大学校,现在的孩子所能接触到信息量空前的大,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这些无形的“老师”往往比讲学校的老师更具有影响力,而现实是这些媒介中存在着太多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内容,而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一般孩子容易被疏于管教,所就容易被这些消极、混浊的东西影响而走向歧途。因此社会要加大监管力度,对于一些国家规定的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娱乐场所要加强管理,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解决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一剂良药 篇7

一、单亲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单亲家庭是指至少有一个孩子与单身家长居住在一起的家庭。在父母离异或丧偶的家庭中,孩子只由父母一方抚养,无论从经济状况,还是从受关爱程度来说都不及健全家庭,孩子成长在单亲家庭就像折断翅膀的小鸟,失去了原有的平衡。所以导致问题的产生。

(1)溺爱。单身的父亲、母亲因其子女失去了母爱或父爱而有一种愧疚心理,为了弥补,便对子女过分地宠爱、娇惯,而不能正确地管教子女。这样容易使子女形成骄横、冷漠、自私的性格。

(2)粗暴。有的单身父亲或母亲,视其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子女为累赘、包袱。由于自己受离婚的影响,其性格变得粗暴,无处发泄,而把孩子视为出气筒,对其进行粗鲁的打骂甚至虐待。这样的家庭使孩子缺少父母温暖的爱,孩子极易产生不安全感,容易出现自卑,性格孤僻等不好的心理状态。

(3)无人管教。单身父母一人承担抚养子女的责任与义务,既当爹又当妈。常使单身的父母心力交瘁,渐渐地变得力不从心,从而对其子女的关心、教育无时无力顾及。如常德三中高一学生杨某经常迟到,班主任打电话叫家长到学校来了解孩子情况,家长几次说自己没时间管,学生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导致情况愈来愈严重。家庭职能的弱化使其子女缺少家庭的关怀、教育,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另外,这样易使孩子形成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由失落走向无法无天,以致良好习惯的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都成问题。

(4)无沟通。单亲父母的力不从心使得家庭教育处于半真空状态。单亲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时间少之又少。据调查,每天与孩子没有沟通的单亲家庭占23.4%,沟通半小时以内的占25.8%,这样使孩子心理的压力无处排解,形成抑郁、孤独的心理。我认识的一个女学生经常想自杀,就是因为和家里人难以沟通。

此外,大多数的单亲家庭还是经济拮据家庭,由一人单独支撑一个家庭的支出开销。因此多数单亲家庭的经济状况远远差于完整家庭。经济上的拮据,给其子女带来了心理上的负荷和生活上的困窘,由此造成许多恶果和消极效应。有的学生因此失学,有的自闭、自卑,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家庭教育有效对策

(1)沟通。父母应采取民主、“朋友式”的管理模式,让孩子主动大胆地敞开心扉,和父母谈自己的想法。父母此时应平等、主动地提一些合理性地建议,让孩子更易接受教育。这样便于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对症下药及时解决问题。

(2)关心。父母要关心孩子,要让孩子感觉到虽然父母不在一起,但仍能感受到父母的爱。父母对孩子的关心,除了物质上给予保障外,还应有各种活动的开展,如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辅导,各种户外活动等。

(3)培养。离婚导致了家庭中承担孩子日常教育的帮手从有到无,加上经济状况又不如从前,单亲母亲可能会重操旧业来维持家庭生活,平时无暇顾及孩子的日常生活及教育;而单亲父亲由于忙于事业,对孩子的教育粗枝大叶。所以,单亲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好好照顾自己。这样既可以为家长减轻一点负担,又可以提高孩子的独立能力。

(4)改变不良教育方式。单亲父母不要把孩子当作出气筒,也不要采取过分偏激的教育方式,过分的严厉和溺爱容易给孩子造成逆反心理,单亲父母应把孩子当成普通的孩子来对待,给他健康、积极的教育。要使孩子觉得尽管父母已经不在一起生活了,但父母给予他的关怀和爱是丝毫没有减弱的。同时,父母应正确教育孩子坦然面对家庭现状,出现离异的问题,首先家长要端正自己的态度,理智面对现实。要勇于面对家庭中出现的困难,而不是在家整天唉声叹气。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情况报告 篇8

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周边工业园区的建设,流动人口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外来工子女也增多,其中有21人为单亲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我们通过访谈班主任、学生问卷调查、谈话等形式对其性格倾向、学习成绩、交往能力、行为习惯进行综合调查分析,调查的结果如下表:

分析此表,性格倾向孤僻占48%,学习成绩较差的占52%,交往能力较差的占43%,行为习惯较差的占42%,这个比例明显高于学校的平均值。由此可见,外来工单亲家庭的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相对于其他孩子要严重得多,所以查找原因并寻求解决策略是当务之急。

二、外来工单亲家庭的特点

外来工单亲家庭由于家庭成员的缺失、离异或者丧偶。家庭的完整与温馨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家庭关系的和谐,亲密无间,幸福温暖,会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父母是孩子的依靠,父母关系紧张,感情破裂,以至离异,对孩子来说是极大的打击和伤害。

三、外来工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形成原因

社会的变迁使得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离婚率大幅上升,使单亲家庭大批出现,所以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的缺陷。尤其是外来工家庭的离异,对于这些孩子更是雪上加霜。据调查,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学校中的双差生,由于不良的物质生活环境,他们的智力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父母离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打破了他们的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因而也容易带来他们行为上的偏差。

四、外来工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

外来工单亲家庭子女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家庭生活原有的温馨被破坏。在他们的心灵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而这些又时时影响着他们的心理。这些孩子因为享受不到家庭温暖,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他们的各种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1.自卑消极心理

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和谐家庭的支持。而在这些外来工单亲家庭中,家庭的保障机制遭到破坏,孩子会有不安定的感觉。家庭的变异给孩子的心灵留下深深的伤痕。加之生活上的贫困使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信心,甚至感到无助,心理上会产生自卑感。

2.逆反心理

外来工单亲家庭学生在冷清的家里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情关爱,对家毫不留恋,觉得外面的世界比家里更有吸引力。在学校受到同学的歧视,会慢慢地对父母、家庭产生一种厌恶感,甚至产生仇恨感。尤其是当重新组合的家庭里家长有偏心时,更容易产生相当强烈的逆反心理。

3.敌视心理

外来工单亲家庭学生会产生一种敌视心理。一些单亲学生对父母的离异充满憎恨,他们讨厌父母争吵,憎恨父母不顾他的成长和感情。这种憎恨久而久之便会对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进而扩展到对学校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对社会的冷淡或者不满,对同学对集体的事缺乏热情,对公益事业表现冷淡,还有的故意破坏纪律,损坏公物的现象。

4.自暴自弃和封闭心理

自暴自弃一般表现在心理上封闭,不与其他人沟通、交往,在性格上表现为孤僻怪异。封闭心理使外来工单亲家庭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掩盖起来,过分自我克制,使交往无法深入。外来工单亲家庭无法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父爱和母爱,这些家庭的学生有的跟父母一方生活,有的跟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与完整家庭的学生相比,他们多处于无人说话、无人沟通、无人关心的气氛中,从而给他们的成长造成了不好的环境,久而久之也容易使孩子变得孤独、冷漠,经常感到寂寞无助,最终走向封闭的心理状态。

五、外来工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教育策略

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努力,营造一种三位一体的良好环境,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各自的责任。

1.家长应树立责任意识,注意教育与爱的统一

作为外来工单亲孩子的家长,无论孩子的抚养权是谁,无论婚姻的过程与结局如何,都应该树立起责任意识,承担起教育与爱的责任,不要向子女隐瞒真相,更不能恶意去中伤对方或者阻止没有抚养权的一方前来探望子女。对孩子的未来应确立起适度的期望值,注意科学的教育方法。

2.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进行爱的补偿

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在对离异外来工单亲家庭学生进行爱的补偿:要理解、尊重、信任离异外来工单亲家庭学生,保障离异外来工单亲家庭学生的隐私,创建友爱互助式的教育氛围,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和同学之间的纯真的友爱。

3.社会应营造和谐氛围,共同关心外来工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

社会应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舆论宣传,充分利用社区教育的资源,由街道、村委会牵线搭桥,开展结对子活动,关心外来工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教育,给予关怀、同情、帮助,注意保护这些孩子的自尊心,不要歧视、冷落他们。在生活上照顾他们,了解家长及孩子的思想状态,并及时和学校、老师取得联系,共同商量、研究,关心、教育好每一个离异外来工单亲家庭的孩子。

单亲家庭教育子女心得 篇9

对于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学校教育非常关键。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都应该加倍呵护和关爱他们,不要有任何歧视他们的言行。还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爱心和上进心。用爱心和师生亲情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当然,关心也要适度。单亲家庭的孩子非常敏感,过分的呵护和过分的冷淡都不提倡。

1.指导学生正确对待父母的离异

前面说与家长沟通时也谈到了这个问题。在学校,作为老师,我们也要告诉学生:父母的离异虽使自己失去了一个完整的家庭,一份完整的爱,但对父母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既然父母彼此之间已经不能给对方带来幸福,与其在一起经常吵闹,还不如给爱放一条生路,分开重新去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份幸福。父母虽然分离,但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会改变,作为子女,我们应该理解并尊重他们的选择。面对新的生活一定要自强自信自立,打掉自卑心理。要了解人的心理功能和心理水平是差不多的,当然这种思想不会在孩子心中自发产生,还需要学校和社会的输入。不过,指导学生学习一些方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比如,经常在心里默念“心平气和”这样的话,或在笔记本上写上“制怒”等词,给自己形成一种自我语言暗示。在动作方面也有一些方法,如可以试试心情烦躁时把口张开,舌头卷起顺时针转10圈,再逆时针转10圈,这对缓解紧张情绪非常有效。 其实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就像一生中难免会有头痛脑热一样,要认识到这是很正常的。不过大部分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轻度的,可以靠自我调节解决。如果觉得自我解决不了,找学校的心理老师看看。确实严重的,应该到正规大医院的心理咨询室寻求解决。当然,我们在与孩子探讨这样的话题时,应该在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会引起孩子的戒备和反感。

2.鼓励学生在和谐温馨的群体环境中成长

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有猜忌和孤独的心理。他们会因为心灵受到伤害而关闭与同学、老师交流的窗户,会因为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而认为是针对他个人的言行。这时,班主任老师应怎样做呢?

(1)密切关注,爱心抚慰

要放下老师的架子,和他们平等相处,处处关心他们的生活。

父母之爱的缺失,使这些孩子过早地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压力,每位教师应用爱心去抚慰他们受伤的幼小心灵,像父母一样关心这些孩子。为使孩子健康成长,学校、班主任及科任老师,要想办法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思想和学习动态,最好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某些普通小事会使他们的心理产生微妙变化,教师要多注意这些孩子的言行,若发现有异常的苗头,要及时跟他们谈心,如发现他们情绪不稳定时及时谈心,生病时热情地嘘寒问暖,成绩骤然下降时,发动其他老师和成绩好的学生为他们“开小灶”。孩子饥饿时的一个包点,孤独时的倾心交谈,迷惘时的适时鼓励,成绩不好时的及时帮助,生病时的耐心守护,遭受挫折时的真心安慰等,都能让孩子感到春天般的温暖。对于一些违纪行为,应在课堂或课下及时批评,一旦改正,及时表扬。

(2)平等尊重,鼓励交往

要给他们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尊重、和谐的交往环境,要鼓励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增强自信

家庭成员的残缺,使孩子在其他同学面前觉得很“丢面子”,抬不起头,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教师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间的关系

班集体中应创造一种生活上互相关心,学习上既竞争又合作的良好人际关系,使他们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教师可鼓励孩子在班上交几个要好的朋友,经常一起学习、度周末,这样一方面他们在学习上能互帮互助,另一方面教师也希望其它同龄人的阳光性格能多多感染他们,让单亲家庭孩子渐渐走出自卑、孤单,自然地融入集体,并从中体验真诚、友谊和幸福,享受赏识和进步的快乐。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如果有个别同学说了刺激性的话,教师可找这个同学聊一聊,相信贴心的谈话和诚恳的态度定会使孩子体凉别人的痛苦的。班主任也可以适当的方式在班上讲清道理,以便形成正确的舆论,使同学们能正确对待这种情况。

另外,单亲家庭中的孩子虽然产生了自卑心理,但如果他们在绘画、讲故事或其它方面有一定天赋,教师就可抓住这一优点,在班上经常表扬,并让同学们向他们学习,放大优点,缩小缺点。让单亲家庭孩子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学校、班级、老师、同学带给他们的帮助与关爱。

若发现单亲孩子沉迷于游戏机、网吧、武侠小说中应及时提醒,多方面启迪,并安排一些有良好兴趣且人际关系较好的同学与之同桌或者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单亲家庭学生积极参加班上各项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感受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大家庭里,使他们提高自信心。让单亲家庭孩子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学校、班级、老师、同学带给他们的帮助与关爱。

(3)集体关爱,传递温暖

要动员大家更加关心爱护这样的孩子

单亲家庭孩子由于父爱或母爱的缺乏,使他们幼小的心理产生渴望被关怀的心理,教师动员大家更加关心爱护这样的孩子,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使他们的心灵产生一种归属感。就有一位老师,刚接手一个新班时,他注意到班上有一个性格孤僻、成绩极差的孩子,他及时了解情况,知道孩子多年前父母离异,而父亲有远在他乡打工,孩子和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于是她给了孩子更多的爱。有一次,孩子发高烧昏迷不醒,老师守护孩子一个晚上,后来又动员同学轮流守护,让孩子很快恢复了健康。后来,孩子身上又长了一种罕见的疮,需要一种中药才能治好,老师四处奔波为孩子找中药,最后终于请四川的一位亲友帮忙找到了那种中药。孩子深受感动,希望自己尽快恢复身体,早日回到学校好好学习。老师的爱终于融化了他心中的坚冰。

3.传授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自理技能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岂是单亲的孩子又何尝不是早当家呢?失去父爱或母爱的孩子,生活中面临着更多的挫折,曾经幸福温馨的家庭,在遭遇变故后,很多事情只能独自面对。教师教育孩子正视逆境,敢于同命运挑战,做到自强自立,学会照顾和保护好自己,并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多表扬和鼓励。在家里要体贴长辈,生活自理,做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只有掌握了全面的劳动技能才能更好地面对新的生活,在学校里也要关心集体,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为此,教师应传授他们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从而尽快学会照顾自己和料理家务。比如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自理”活动竞赛,指导孩子学做饭、购物、烧家常菜、换灯泡等稍复杂的日常事物等,让孩子在独自料理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耐挫力和责任感,找到自信自强的感觉。

三、为单亲家庭提供帮助,呼吁形成多渠道的社会教育氛围。

单亲家庭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心病”,心病还需心来医。家长和老师的真诚关爱能够弥补家庭破裂给他们带来的一些创伤,不过,社会上的一些偏见依然会让孩子有一些心理阴影,那么,全社会的关注尤显重要。比如通过媒体宣传,为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公众了解单亲家庭,并能够用正常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媒体还可以开展一些单亲家庭的游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单亲家庭的子女包括家长感受到社会的认同。另一方面,加强社会对于单亲家庭的帮助和服务。如南京市成立了首个“单亲家庭孩子援助站” ,该援助站成立以后,将对街道辖区内100名单亲家庭孩子实施一对一的帮助。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成立“成长驿站”,设立了社会公德教育、青少年心理咨询、问题孩子心理矫正、心理障碍调解、学生课后托管、快乐成长体验等课程。社区及时关注本区内单亲家庭的生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给这些家庭提供帮助,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而不是歧视和排斥。

我们坚信: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形成合力,多给单亲家庭的孩子以温暖和帮助,单亲家庭会和双亲家庭一样温暖,单翼天使一样可以茁壮成长!

上一篇:春天的赞歌初一作文600字下一篇:关于美食的作文精选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