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学实践及反思

2024-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认识人民币教学实践及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实践及反思 篇1

一、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刘老师,有什么发现?

生:今天老师穿了新衣服,挺好看的。

师:是吗?谢谢!这件衣服我是在海盐的超市里买的。小朋友,你买过东西吗?

生纷纷回答。

师:买东西要用什么付款呀?

生回答钱,钞票等。

师:我国的钱就叫人民币(课件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继续边用课件演示边向学生介绍美国的叫美元、日本的叫日元、香港的叫港币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人民币”。

[评析:由师生的谈话来展开教学,比较自然。让学生回忆在生活中的购物、付款活动,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以找准知识的起点。在介绍人民币时,同时也向学生介绍美元、日元、港币,不但使学生拓宽了眼界,更使学生知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并且货币的名称也不相同。]

片段

二、1、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1)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信封,倒出里面的东西,看看是什么。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

(2)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把不认识放在旁边。(学生活动)

(3)汇报交流,把各小组不认识的请其他小组里的同学帮忙,并说说怎么认的?

[评析: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介绍,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形象的感知一些比较直观的特征,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相互学习、观察等诸多能力。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学生接触人民币的机会比较多,因此我让学生把不认识的拿出来,请其他同学帮忙认一认。本来估计大面额的可能学生会有困难,结果恰恰是分币学生不认识的比较多。学生一个劲地追问,“老师,5分是5角吗?”“老师,这些钱可以在哪里用呀?由于对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估计不足,所以在这个环节处理得不够好。]

2、再认人民币

(1)你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

(2)学生动手操作

(3)展示交流不同的分类方法,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分。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展开教学。使学生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人民币有不同的版本。

(4)四人小组合作,一人拿人民币,其他三人说面值。

[评析:让学生给人民币分类,通过交流不同的分类方法,使学生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人民币有不同的版本。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由于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的时间,进而影响到活动的效果。]

片段

三、1、小朋友,老师带你们到超市去看看。课件出示一些商品及其价钱。

2、如果想买一块橡皮,应该付多少钱?可以怎么付?同桌两个小朋友可以拿出学具来摆一摆,比比那个同桌想出的方法多?(学生活动)

3、学生汇报交流方法。并让学生说为什么这样拿。

1元10角

2个5角

5个2角

1个5角2个2角1个1角

1个2角8个1角

3个2角4个1角

2个2角6个1角

4、从这么多的拿法中,你发现了什么?同桌可以讨论一下。

[评析:给学生提供了操作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具体的动手操作和交流中,感知知识,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合作精神。]

反思:回顾本课的教学,觉得在不少环节上没有处理好。

首先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还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深入人心。在教学设计中,能尽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比如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给人民币分类等环节都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但是问题是在教学实践中,仍然较多地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不能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思路。对于学生对分币的陌生,应该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5分是5角吗?”让学生来展开讨论,虽然可能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但是回避学生的问题或者敷衍都是不可取的。给人民币分类的活动没有组织好,充足的时间是探究的保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来调整自己的教学。

其次是分币的教学不够理想。第一是学生对分币比较陌生,因为“分”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很少使用,而我对此又估计不足。第二是认为分币很少用到,便想轻轻带过。其实这是认识人民币的起始课,分币的认识同样重要,虽然分币不大使用,但是让学生建立元、角、分的观念,理解元、角、分的关系,分币的认识不容忽视。

认识人民币教学实践及反思 篇2

片断一地点: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底面积都相等, 高也相等。

师:猜猜看, 圆柱体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如果相等, 用什么方法验证?

生:我想, 能不能也用转化的策略, 将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呢?

生:平面图形圆可以转化成长方形计算面积, 圆柱可能也可以转化成长方体计算体积。

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对, 那么如何用转化体积的策略来解决圆柱体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 展开讨论。 (师巡视其间并参与讨论)

各小组纷纷举手。

生:我们组认为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把对应的两个圆平均分成相等的等分, 然后再拼一拼, 就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了, 因为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师:其他小组还有不同拼法吗?

生:我们都赞同。

……

反思:

让学生自主推导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为了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我选择了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转化过程, 用以取代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认为利用动态的圆柱切开, 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长方体的体积就是圆柱体的体积, 学生只需看一看多媒体动态演示转化过程就能一目了然。审视整个教学过程, 并没有什么不妥, 谁知在课后的灵活运用知识练习当中, 学生是一错再错。我又不得不重新利用一堂综合实践课让同学们亲身实践, 再次体验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的过程, 学生才真正理解掌握了。看来在教学中, 必须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 主动参与, 借助操作启发思维,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越俎代庖”的教学思想是不可取的。

片断二地点:教室

……

同样通过学生讨论得到:将圆柱体的底面积平均分成若干等分, 然后切开再拼摆, 这样可以得到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师:同学们的猜想正确吗? (老师随机发给每个小组已将圆柱体的底面积平均分成16份的圆柱体模型。) 请同学们将手中的圆柱体展开再拼一拼。

生: (高高举起拼成的近似长方体) 真的拼成了长方体。

师:仔细观察并比较, 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体有什么联系, 在小组内交流。

生: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体的底面积, 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体的高。

生: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的体积。

生: (迫不及待地) 我们组还发现, 它们的体积没变, 而表面积增加了。

师: (故作惊讶地) 表面积增加了?在哪?

生:用手摸了摸, 增加了长方体的左、右两个侧面。 (其他小组都点头赞同)

生:我们组也发现了, 这个长方体的宽就是圆柱体底面的半径 (同时用手指) 。

受到这个小组的启发, 其他小组也争先恐后地举手, 纷纷要发表看法。

生:我们组发现, 这个长方体的长就是圆柱体底面周长的一半。

生:长方体的前面或后面的面积就是圆柱侧面积的一半。

……

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 学生由饶有兴趣地直观操作到后来的急于探索奥妙, 每一次新的发现都令学生兴奋不已, 充分品尝到了学习的快乐。这样, 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而且提出了课本上没有的独特见解。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作为教师, 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操作、发现的机会, 让他们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可以想像, 作为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小学生, 仅凭他们的想像、推理是难以真正体会出“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一个长方体”的抽象概念的, 这种认识唯有自己在亲自体验拼摆的整个过程中才能悟出。我认为, 此时的操作有效性才是更加深层次的有效, 也是我们在追求数学有效性过程中应着力倡导的。

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 我获得了以下启示:

启示一:多媒体演示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有效性的辅助手段, 动手操作才是让学生获取知识并转化为能力的更为有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必须正视的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存在局限性, 教学过程中它不能替代学生观察实物, 不能替代学生的动手操作, 更不能替代学生的思维, 教师切不可运用了多媒体而搁置了学生的双手, 降低了教学效率。

《圆的认识》教学实践与反思 篇3

《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传统内容,许多名家将它作为典型研究课例,以不同视角作过精彩演绎。华应龙老师创设“头脑奥林匹克的寻宝活动”这一情境,展开对圆的探索;张齐华老师运用数学文化的视角为圆的认识打开另一片天空。既然名师们已经把它磨得这么透彻,是不是代表就没东西可磨呢·我作了如下思考。

1.教学圆时,能否揭示画圆的本质:定点、定长和旋转一周,让学生深刻领悟“为什么可以用圆规画圆”,并解释圆的特征·

2.探究圆的特征时,除了借助探究材料和有效的实践操作,是否可以利用想象、推理等有价值的数学思考方式来学习圆的特征·

3.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否可以将圆的文化融合在数学学习过程之中,实现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水乳相溶,使数学课堂显得丰满而圆润·

【实践反思】

◆初次实践:体验失败

一、创设情境,抽象出圆

欣赏生活中的圆,抽象出圆。

二、实践操作,揭示本质

1.同学们,你们会画圆吗·

2.如何利用圆规来画圆·

三、研究圆的基本特征

1.提出研究目标,填写相应的表格。

2.汇报、交流圆的特征。

四、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反思

很遗憾,自认为有创意的教学设想就这样淹没在学生漫无目的的课堂实践中,我觉得主要以下几点缺失:

1.动手操作。《圆的认识》动手操作技能目标应该定位在掌握圆规画圆的技巧上,而在学生用钉绳工具来画圆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利用这种画圆工具本身就存在着很大认知障碍与操作难度。

2.数学思考。这节课涉及到用多样化的方法概括出画圆的本质,学生的思考重点是想方设法来画圆。而在总结多种工具画圆的共同点时,学生思考方向一片模糊,导致迟迟不能揭示画圆的本质:定点、定长和旋转。

3.数学文化。这节课好多处都尽显圆的数学文化,但是洞察学生的表现,只是停留于文字表层的肤浅认识,没有充分体验到数学文化的内涵所在。

◆再次实践:柳暗花明

一、画点游戏

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画的点多。规则:先在白纸上画一个点,然后再画一些点,要求到第一个点的距离都是3厘米。你有什么发现·

二、教学新课

(一)你能画一个圆吗

1.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圆·

2.你能画一个圆吗·

3.说说你是怎样画出这个圆的·

(二)用圆规画一个圆

1.一起用圆规来画一个圆。

2.你觉得用圆规怎样才能画好圆·

3.认识圆心

(1)把这个圆剪下来,拿起来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引出圆心。

(2)老师的这个圆纸片并不是圆规画的,你能找出它的圆心吗·

(三)认识半径、直径

1.除了圆心你还知道圆的哪些知识吗·

2.自学半径直径的含义。

(四)半径直径的特征

出示操作活动:拿出刚才剪下的圆形纸片,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在小组里讨论: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五)用圆规圆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四、全课小结

◆体会

这一次,我终于享受到了一节比较成功的数学课堂。整堂课以围绕感知、体验和深化圆的本质属性的学习框架而展开,学生学得轻松,教学流程水到渠成。

【感悟提升】

一、返朴归真——用数学的本质魅力来吸引学生

课堂上我没有创设情境,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这股热情源于学生对数学本身魅力的吸引,源于对数学思考的挑战。为什么“在白纸画一个点,然后再画一些点,要求到第一个点的距离都是3厘米。”形成的图形会接近于圆形·看似非常简单的画点游戏,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圆的本质属性:圆就是平面内到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二、数学思考——有效操作最终为思维的深刻性服务

本节课借助画点这一有效操作手段,并进行了合理的想象,得出了圆有无数条半径,以此类推出圆的直径有无数条也是水到渠成。同时在解决半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时,通过测量法、观察法、折叠法来学习,借助一条直径与对应的两条半径存在的倍数关系,展开想象与推理,以此类推出同一个圆中直径长度等于半径的2倍。可以说,此时的操作并不是主要学习的手段,反而数学的思考——想象、推理成为学习圆的特征主要学习方式。

三、文化底蕴——数学学习过程中实现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有机融合

认识人民币教学实践及反思 篇4

设计背景

那天不轻易地发现有个小朋友手中拿着撕成两半的五角面值的人民币,我问他去哪得,他说某某小朋友说不要了,撕了扔地上,他捡来玩的,大班的小朋友,难道对钱没有概念吗?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人民币面值及特征。

2、知道人民币的用途及一些意义。

3、了解简单的钱币兑换关系,并学习简单的粘补技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认识人民币面值,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活动准备

1、各种面值人民币。

2、一些日常用品及价格单。

活动过程

一、了解人民币

1、出示人民币,教师:这个是什么?有什么用呢 ?

2、教师:对,是钱,钱是一种拿来交易的东西,比如用来买玩具啊,买生日蛋糕啊,或者请别人干活要给钱给别人啊。我们中国制造出来的钱叫人民币。

二、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在黑板上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给幼儿观看,请幼儿仔细观察有何不同。

2、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纠正、肯定幼儿的说法。

4、简单告知幼儿人民币的基本货币单位是圆角分。

三、人民币的兑换

1、出示2角的人民币,请幼儿说说可以兑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来.源快思教.案网>

2、出示5角的人民币,请幼儿想想看可以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几张1角和2角的人民币?

3、……

延伸活动

1、粘补残缺的“人民币”。

2、角色游戏:购物。

教学反思

1、教学活动准备充分,所用的真币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对幼儿很有吸引力。他们兴趣高,都乐于表现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做法,比如告诉幼儿人民币不能撕毁,这是犯法的,幼儿都很认真的和老师一起把撕烂的钱币粘补好。通过给幼儿自己认真观察,给他们了解可以通过颜色、数字的不同,认识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大班幼儿对数字有一定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完全可以展开“兑换”这一环节,我从简单的2角兑换1角到5角兑换2角和1角,一步步引导幼儿掌握了简单的兑换关系

3、老师适时把自己当成幼儿,既是活动的主导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和老师打成一片。

4、本次活动整个过程幼儿很活跃,超乎我本人想象中,以为会是枯燥的一节课,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了解教材,更加要去了解幼儿。

5、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在此基础上,加入故事情节,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故事让幼儿更深地了解人民币,并提升他们的爱国情怀。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篇5

张 永 玲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对于“人民币”,学生都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在上这个单元之前,本以为课会很好上的,但是上了之后,我感到好难好难,而且完成的还不是很顺利。这让我思考了许久,为什么呢?

1、在教学《认识1元和1元以下的人民币》时,我就强调,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只有单位相同,相应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半数以上的学生记性不错,很注意观察插图,认清人民币上的面值,明确单位,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糊里糊涂,看到数字就进行计算,出现了1-8=2(角)这类错误,后来我明确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尽量写上每个数的单位,如1元-8角=2角或10角-8角=2角。

2、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本以为那样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人民币。但由于我的疏忽,书上的人民币有些是旧版的,而学生现在用的几乎是新版的人民币,所以对于旧版的不是很了解,同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第三套、第四套、第五套全整套的)。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看的很仔细。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篇6

例题:16元钱正好能买下面哪两种物品?棉花糖4元 不沾钩6元 玩具汽车 7元 童话书9元

关于解决人民币“正好”问题,我的思考

一.学生需要有的基础:能够正确计算人民币的简单加减法计算

二.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1,理解“正好”就是不多不少,正好等于多少。

2,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序排列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需要掌握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想。为以后用有序排列的方法解决后续更复杂问题,打下基础。

三:网络直播课堂后,学生家庭作业出现的情况:

1.直接勾选出答案

2.直接只写出一个算式

3.把所有可能用算式表示出来了,但没有说最后答案。

关于解决人民币“正好”问题,教师用书要求

教材解读:

1.让学生继续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重点在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罗列和尝试——调整策略.

2.在阅读理解环节,知道“正好”就是所买物品价格总和为16元。

3.尝试和罗列是解决问题最基本的两种策略。这里重点教学调整的方向性和罗列的有序性,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4.“做一做”巩固所学的策略,让学生体会有序思考的优势。计算不是重点,重在策略,只要学生能够有序思考,并找到一种结论即可。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数据进行教学。

对比发现,自己确实有些许进步,表扬表扬,哈哈。感性激动之后,还需要理性总结,才能进一步成长,随将感想记录如下:

今日看到这个问题,能够思考到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关键,是自己的一大进步。但能够有这个进步,源于对教师用书的重视,同时曾经在三年级讲过类似的问题。由此可以,教师用书的重要性以及对小学数学1-6年级教材熟悉的重要性。

思考中意外发现:数学教学的很多理论,方法是在不断的利用并逐步升级的过程。想起了两年前备考招教,一个前辈给我建议:“把整个六年的书,都放在一起,抓一个知识点,然后把每一册出现的这个知识一起看,更利于你对教材的把握”。但那时,心浮气躁,未曾实施,计划接下来要去试着这样做。

附今日狂想曲:

(一)

目标: 让每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都得到重视,让每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获得成就感,让每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觉得自己很重要。在有限的时间,给更多不同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计划方案: 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分4个周期,每周一总结。记录每节课提问学生的次数,以及提问学生的个数,可以录制音频的方式记录。整理下自己每节课,每周,会提问多少学生,为在课堂上给孩子更多展示机会做准备。

(二)

《倒数的认识》教学实践与反思 篇7

在新课程理念下, 现在的数学课堂就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 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主, 先学后导, 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而且让“导”更具有针对性, 教师在疑难处点拨启迪, 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导”应是为学而设, 从学生的学习中来, 再到学生的学习中去, 因为最好的学习效果莫过于学生的“自得”。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提倡“先学后导”、坚持“为学设导”、把握“顺学而导”。因此, 我们要设计弹性学案, 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还要敏锐捕捉和把握各种信息,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和体会“问题解决”的过程, 在互动生成过程中, 使学生投入知识的建构与再创造中去, 创造出一种和谐、充满智慧和灵气、能焕发生命力的课堂。下面结合《倒数的认识》的教学实践, 谈谈笔者的感受。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师:我们中国的文字很美很有趣, 比如“吴”的上下部分倒过来写成“吞”;“杏”的上下部分倒过来写成“呆”, 我们数学上的数字也存在这样的美。比如:

我预设的答案是:上下部分倒过来写成上下部分倒过来写成……然后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倒数。

生1:“6”倒回来是“9”。 (师:真有趣!)

生2:“8”倒回来还是“8”。 (师:观察得真仔细呀!)

生3:计算机上的“5”倒回来是“2”。 (师:你对生活中的数学观察得真不错!)

生4:我还发现“1”倒回来还是“1”, “0”倒回来还是“0”, 所以1的倒数是1, 0的倒数是0。 (师:非常感谢这个漂亮的可以!)

师: (抓住这个好时机) 照你们这样说, 那么6的倒数是9, 8的倒数是8, 5的倒数是2, 1的倒数是1, 0的倒数是0。对吗?

全班学生大声地齐答:对!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倒的认识》 (我故意把“数”这样写。学生看到这个“”更加兴奋, 还在沾沾自喜着。)

二顺学而导, 解决问题

师:请全班同学打开课本第24页“倒数的认识”, 你可以借助任何的学习资料来自学, 5分钟后来汇报你们在小组内学会了什么?

(在自学刚开始1分钟的时候, 就有很多同学说:“老师, 我们好像刚才都说错了”。我说:“没有好像, 要是你觉得错的话, 就赶紧找答案, 用你的道理来说服同学们!”……)

三交流汇报, 互动生成

师:好, 孩子们, 来说说你们的发现吧!

第一小组代表:我发现8的倒数不是8。因为8可以写成, 所以它的倒数是。 (这是在例题中学会的)

第二小组代表:我学会倒数的方法就是: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

师:能举个例子吗?

生:能。比如倒回来写成。

师:学会这个方法的同学请举手。

(全班同学全举手)

师:好, 我来抽查几个同学。 (抽查了几个学困生, 效果很好。)

第三小组代表:1的倒数是1, 是对的。因为1可以写成倒数就是但我认为0的倒数不是0, 因为0可以写成, 倒回来是, 当分母为0时, 这个分数没有意义!

(全班同学不断地点头) 对, 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师:同学们自学得非常好, 自学能力真强!请继续汇报。第四小组代表:因为真分数都小于1, 所以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比如……

生1:同样的道理, 假分数都大于1, 所以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比如的倒数是。 (很多同学有不同的看法)

生2:假分数有时也等于1, 比如=1, 所以的倒数不小于1, 而是等于1。

生3:完整来说, 应该是 (全班同学抢答了) 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或等于1。

师:你们互助学习的效果很好!

这个规律我原本是安排在最后的环节, 预设出这样的一道题让学生来掌握:写出下面各组数的倒数, 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然而学生自己的发现、相互的争辩, 效果比老师的讲解还好。

第五小组代表:我们组还学会了求带分数和小数的倒数。方法就是把带分数先转化成假分数, 然后再把它的分子与分母的位置倒过来;而小数就是先转化成分数再把分子与分母的位置倒过来。 (教室忽然一片寂静)

师:怎么啦, 不明白是吗?好, 学会了求带分数和小数的倒数的小组请举手。

生:比如, 先转化成3/2, 再倒回来是2/3, 所以的倒数就是2/3。

师:你们的表情告诉我, 你们已经听懂了。好, 谁再来举个例子?

几个学生的举例, 使同学们掌握了求带分数和小数的倒数的方法。

……

四及时检测, 收获惊喜

师:说了这么久, 都没有一个小组汇报倒数的概念。都学会了是吗?全班大声回答:“是!”

这时我很是“生气”地说:真学会了吗?好, 请看这几道判断题, 说明理由:

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

1的倒数是1, 0的倒数是0。 ( )

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 )

(从学生的说明理由中看出, 学生把“乘积是1”、“两个数”、“互为”掌握得很好!)

我原来的教学预设是:先让学生汇报倒数的概念, 再找出关键词辨析, 最后举例子加深理解。看来老师的“生气”效果更好!

……

整节课下来, 原本用心设计层层深入的这节课, 却让学生把我所准备的教学预案中每一环都改变了, 甚至连我精心设计的练习题都不用出示。我深深地体会到:无论我们的教学设计考虑得多么周密, 都只是预设。“计划赶不上变化”。在明确的目标导向下, 教师顺学而导, 重视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讨论中的生成点。教学时不能死抱教案不放, 应该根据“先学”情况和变化的学情, 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设, 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 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具有方向感, 更富有成效性。所以, 在分析教材进而进行教学预设时, 教师应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 对教材适当改编或重组。备课就要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 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对生活有怎样的体验、探究会有哪些答案……在此基础上教师怎样肯定、鼓励、引导学生等。教师对整堂课预设出“着眼于整体, 立足于主体, 致力于主体”的弹性学案。这样, 在课堂上教师才可能做到“心中有数”, 才会“顺学而导”、“左右逢源”, 在与学生的互动中生成“亮点”。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8

从三年级(上册)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三年级(下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学生在学习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时会有两个认知障碍:首先,不习惯把一些物体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其次,教材中的例题是把一盘桃(4个)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的个数是一个整数,学生对用分数表示觉得难以理解。如何让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建构,笔者进行了尝试。

[实践]

一、唤醒旧知

(课件出示实物图:一个桃的■、一个蛋糕的■、一个正方形的■……)

师:你们认识这些是什么数吗?

生:分数。

师:既然认识,就是老朋友了,打一下招呼吧!

生1:你好!■。

生2:Hello!■。

……

师:这个■表示什么意思?

生:这个■表示把一个桃平均分成了2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师:上学期,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今天这节课,我们将来进一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

二、 直观感悟

(课件出示一盘桃)

师:老师这儿有一盘桃(将例题4个桃改为满满的),分给2只小猴。你想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

生:我想从中间平均分,因为平均分公平,大家没有意见。

师:(电脑演示)。那么,每只小猴分得多少呢?

生:(略)

师:这两个■相同吗?(1个桃的■与1盘桃的■比较)哪儿不同?

(学生互相讨论后交流)

三、 自主操作

师:下面请大家拿出操作纸,图中有6个苹果,你想平均分成几份?分好后给其中一份涂上颜色。

屏幕显示: 先分一分、涂一涂,再说一说。

我想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 )份,

每份是这些苹果的■,

这些苹果的■是()个。

(学生操作后交流)

师:下面请每个同学为同桌在■内画些☆ ,让他平均分一分,分好后给其中一份涂上颜色。

屏幕显示:先分一分、涂一涂,再说一说。

我想把()个☆平均分成()份,

每份是这些☆的 ,

这些☆的 是()个。

(学生操作后交流)……

[反思]

1.创设情境,唤醒旧知。

复习铺垫时,教者改变了以往繁琐的习题呈现方式。首先创设这样的情境:你们认识——这些是什么数吗(实物图)?既然认识,就是老朋友了,打一下招呼吧!接着提问这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这样一下子拉近了分数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既认读了分数,又理解了具体分数的产生。

2.活用教材,建构新知。

本课例题:把一盘桃(图上画着4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学生在思考时,容易受4个桃平分后是一个整数的影响,产生思维分歧。教者采用弱化“数量” 强化“份数”对其进行了处理:呈现满满一盘桃,演示从中间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学生从直观图形中感知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的。”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需要通过对数学材料的比较,理解新知的本质含义,体会新知的内涵。教者结合实物图让学生比较这两个相同吗?(1个桃的与1盘桃的)从而有效地探索出本课的重点——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其中的一份是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3.自主探究,深化理解。

分数的含义是抽象的,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是矛盾的,解决它的途径是直观操作。直观操作可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用外显的动作促进数学思考,把具体的感知上升为抽象的思维。教者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设了较大的空间:第一层次,让学生把6个苹果平均分,由于学生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在动态中生成了6个苹果的;第二层次,把分椭圆中☆的主动权都还给了学生,结果创造出更多的分数,交流中学生深刻理解了这些分数的产生。(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实验小学)

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反思 篇9

教学一开始,教师出示小朋友到商店购物的情境,学生马上联想到要用钱,产生学习动机,并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后,又创设买价值6角的本子和价值1元的笔的问题情境,通过合作交流,体验不同的付款方法,学生有强烈的尝试欲望。在学习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后,老师创设1元钱能买哪些东西的购物情境,学生的学习情绪到了高潮,人人参与简单的购物活动,充分体验如何取币、付币、找币,体验1元钱的价值,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怎样区分不同的人民币,能怎样付款。这些都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让学生在分类中自主认识。充分利用学生购物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拿一拿自己最喜欢的人民币,并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认识面值在1元以内的各种人民币。教师尊重学生的意愿,引导学生观察图象、汉字、拼音、数字、颜色等特征,初步知道认识人民币的方法,由直观到抽象,建立数学模型。通过付款活动,买6角的本子、1元的笔,学生的思维被充分的激发,自主探索出了多种付币方法,并理解了1元=10角,为进一步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和模拟购物活动奠定基础,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领会不同的付款方式的共同点,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3.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篇10

1、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人民币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有初步的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所以,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以购物为主线,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既调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亲近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

2、让学生自主探索,相互合作交流。

让学生怎样区分不同的人民币,怎样付款。这些不是老师教给学生的,而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主尝试。充分利用学生到商店里购物的生活实践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让学生产生主体作用,并通过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认识人民币面额值在100元以内的各种人民币。通过到商店里购买物品付款活动,买14元9角的文具盒,9元的钢笔,23元的转笔刀,让学生的思维被激发时,自主探索出了多种付人民币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找出不同的付款方式的共同点,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为下一步的购物游戏奠定了基础。

3、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关注能力的培养。

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品质,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时比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所以在最后我设置了一副存钱的图片,利用问题:图片上的小男孩在干什么?来引导学生学会存钱,学会如何合理地花钱。

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学生太活跃了,导致纪律有些差。

2、在购物游戏中虽然学生大部分都挺活跃的,但有的学生把小组里所有的货物都买了一遍,可有的一件也没买,虽然我在这个过程中把每一个组都问了一遍,帮助一些不动的同学买到了物品,但这也暴露出了问题。如何才调动起这一部分人的主动性呢?这将是我以后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3、由于时间关系,结束时太仓促,没有引导学生说,而是自己说了出来。

4、自身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认识人民币教学实践及反思 篇11

关键词:工业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

一、工业设计教育中教学模式的现状

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盲目扩招使得工业设计教育过度膨胀,人数的急剧增长同时也带来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矛盾。最主要的是学校培养的学生达不到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也就是供给达不到需求即矛盾产生。

工业设计就是通过各种方式使产品具有新的属性,在这里包括新的品质、规格和价值。教育者对工业设计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教育的结果,只测重于产品的外在形态,结果就是学生和企业都不能真正地理解工业设计的意义和价值,学生认为工业设计就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企业也把工业设计认为是与市场和竞争无关的。企业要的是利润和效益,这就是社会需求,而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为企业创造利润和效益,就是达不到企业的需求,也就是说供给达不到需求,矛盾自然产生。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解决矛盾才能够使事物进一步发展,即使得供给达到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改革工业设计教育的教学模式,培养适合企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设计者。所以改革工业设计教育教学模式,培养新型工业设计设计者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二、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性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工业设计的发展,同时工业设计的发展也应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有这样工业设计、企业和社会经济才能在矛盾中共同存在,并且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只有使工业设计的价值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体现出来,才能使工业设计得到生存的空间。我们要把设计作为一种手段来看,使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产品成为商品。商品的对象是指向消费者,而不是设计者。所以企业需要的是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而不是艺术品。因此我们必须要培养适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工业设计人才,改变传统的与社会和企业脱离的教学设计模式,寻求新的教学模式。基础的理论教育是不能缺少的,从理论到实际的产品,再到商品,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难以实现的。要使学生具备将设计理论转变为实际产品和商品的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企业与学校相互配合,使学校教育符合社会、企业需求,同时企业也应该认识到工业设计的价值,这样既能使学校培养的工业设计人才在真正走向社会之前就了解设计商品化的过程,并能不断地掌握其中的各种技能。对企业而言,认识到工业设计的价值,就会提高对其的重视度,从而使工业设计的价值体现到商品中,产生经济效益,最终达到从学校到企业再到学校的一种循环的教学模式。

三、工作室教学模式

工作室教学模式将成为工业设计类专业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工作室”最早源于20世纪初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而以工艺种类、工艺技法划分的“工艺作坊”式教学模式较之其他类别的学院教育模式效果更为有效,从而形成了最早的工作室教学形式。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设有工业设计等艺术设计专业的部分院校就开始采用工作室教育模式,至今已有几百所院校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建立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目的是以培养市场需求人才为导向,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工业设计工作室的建立,把企业的设计任务、样板及各种案例等拿到工作室中来,从而使教师、学生与企业三者之间联系起来,实现教学与实践、教学与市场相结合,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而且使学生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中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技术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初的工业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只是艺术类院校的一种教学模式,随着工作室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企业和设计者等认可,这种教学模式也逐渐地被综合类、多学科及单科类院校所采用,这样就使得工业设计教育中很好地融入了各种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理念。工作室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企业型和社会性多方面的特征。就开放性而言,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将企业中产品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具备的技能和综合能力都以案例的形式带到学校中去,使学生提前真正地走入社会,了解生产过程,掌握实际的技能。对于从事设计教育的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多学科背景及跨学科的专业和实践背景都是好的设计教育者所需要的。所以在工作室教学中能够使我们的专业教育者走进企业和社会,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对于培养学生具备从理论到产品的实现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将企业中的案例拿到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了解企业的生产,包括工艺、经营、销售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知识。

工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提出加快了我国设计教育的步伐,是走向国际先进水平的铺垫。但在走向综合化工业设计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阻力和难题,还要有科学的机制来实现这个目标,更加需要企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合作和沟通,才能使得学校、企业与学校共同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祝莹,韩春明,宋蓓.对传统工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思考.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4(4).

[2]刘桠楠,许淑燕.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探索.浙江杭州职业技术学院,2008(8).

[3]吴国强.对当前工业设计教学模式的再思考.南通大学,2005(3).

[4]燕杰.传统艺术教育方法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中南大学艺术学院,2008(6).

[5]王茂林.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2010(1).

认识人民币教学实践及反思 篇12

1. 借助网络平台 ,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 , 了解圆的特征, 知道圆的圆心、半径、直径, 理解在同圆 (或等圆) 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并学会用圆规画圆.

2. 借助网络的信息量大的特点 , 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到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 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途径.

4. 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懂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有关圆的知识, 学会圆规画圆.

教学资源:“圆的认识”一课的网站221.230.10.201 / zlh.

教学用具:圆规、直尺、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首页)

1. 同学们, 今天我们上数学课的环境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

2. 会上网吗 ? 平时上网都干些什么 ?

3. 是啊 , 网络的作用真不小 . 告诉你们 , 在网上还可以上课学知识呢!

今天, 我们就运用网络一起来认识圆. 揭题:圆的认识.

[反思 :聊天式的谈话 , 缓和学生对新环境的陌生而产生的紧张情绪, 为和谐的课堂气氛打下基础. 同时, 在交流中让学生认识到网络是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并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 ]

二、自学天地

1. ①看 , 网上给我们展示了一组图片 , 在这些图片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圆. ②生活中, 圆无处不在. 对于这种处处可见的图形, 你想了解它的哪些知识? ③本课我们会学习什么呢? 揭示“学习目标”.

2. ①请点击“自学天地 ”, 先自学再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 看谁最会自学! ②学生自学. ③通过刚才的自学, 你对圆有了哪些认识?

[反思 :数学阅读具有“有助于规范学生语言 , 加深其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培养自学能力”等特点, 所以数学阅读是数学教与学的重要环节, 也是目前数学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课运用网络教学克服传统教学的束缚, 给学生创设数学阅读的时空,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也符合现代“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 本节课, 根据数学知识特点和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在设计阅读材料时突出了以下三点:①在与原有认知的对比中凸显新知的特点. ②适当渗入对圆的描述, 加深对圆的认识的同时, 丰富数学知识的文化内涵.③结合现实情况的操作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 增强学生阅读兴趣. ]

3. ①其实 , 圆心、半径和直径中还蕴含着许多奥秘呢 ! 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研究研究? (想! ) ②师:请大家运用手中的圆片、笔、尺等工具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 看看在同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各有什么特征?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开始探究, 老师期待着你们精彩的发现! ③学生自主探究, 并点击“课堂讨论”, 把发现及时记录上去, 记录完后点击别人的留言, 看看别人有什么发现, 也可回复! 4结合留言交流、汇报. 师: 还有很多精彩的发现我们没来得及交流, 不要紧, 课后我们可继续点击阅读.

[反思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 在显示信息、反馈信息激起反应和控制反映等功能上的良好特性, 本环节让学生运用网络平台交流发现, 不仅完善了相应的认知结构, 而且让教室每个角落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也让教室每个角落学生都看到别人的发现、评价别人的发现. 有效地将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甚至课外家长评价等评价主体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充分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 ]

4. ①同学们真会探究 , 现在来挑战一下自我 , 看看掌握得怎么样, 好不好? ②点击“课堂活动”, 完成“挑战自我”, 相信你能挑战成功. ③交流:A.经过刚才的挑战, 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B.被电脑怀疑作弊的举手, 恭喜你们全部过关! 别骄傲, 我们一起继续努力!

[反思 :本课运用信息技术作为自测的工具 , 每做一题电脑及时作出评价, 有利于学生自我反馈, 也可以作为教师电子测评的手段, 优化了评价过程, 革新传统的课程评价观与方法, 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信心. ]

三、画圆

1. 认识了圆 , 你会画圆吗 ? 你打算怎样画圆 ? 2. 点击学会画圆, 观察网上如何用圆规画圆, 并尝试解答下面的练习, 相信你能出色完成! 3. 学生自学. 4. 交流. 5. 师小结.

[反思 :利用录像、动画等计算机软件的方式呈现各种画圆的方法, 摒弃了人为演示中经常出现的干扰学生视野的多余动作, 使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

四、全课小结, 交流对运用网站学习方式的感想

五、课外拓展应用

1. 接 球比赛. 2. 车 轮问题.3. 你 知道吗 ?

[反思 :“圆的认识”是一节倍受广大教师关注的传统课程借助这节课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融合, 只是一种对传统课程的尝试与自我挑战, 仅给老师们提供一个研讨的平台, 至于它的成熟还需集大家的智慧. ]

总之, 在数学教学中, 信息技术的融入为广大师生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数学教师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进行整合在数学教学中将占主导地位. 作为新世纪的数学教师, 恰当运用新颖、先进的教育技术, 不仅能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素养, 发展学生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当今,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的腾飞猛进, 信息技术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交流中, 已逐渐占据了主体地位, 为人类各种能力的提高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理念逐渐实施的过程中, 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 给我们数学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也就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让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数学教学之中.

认识人民币教学实践及反思 篇13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还是有的,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已经有了相应的知识经验。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人民币都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认识的面值,并能从人民币中找出识别的信息,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在另一个班试教时就发现,孩子们虽然都认识人民币,但对其各种面值之间的联系、大小关系都不甚了解,甚至有孩子说5张2角的人民币可以换一个1分钱的硬币。因此在后来修改时,我有意识的将元、角、分的十进制关系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孩子们大多都有购买的经验,但是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欠灵活,因此采用了课本上做一做的习题,1元可以买什么东西?商品有1元的冰棒、5角的作业本、1角的扣子。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己寻求答案,想出多种购买的方案,可以只买一种商品,也可以两种或多种商品,在思考中进一步体验到人民币在生活中重要性。

认识人民币教学实践及反思 篇14

本节课一个故事贯穿全场,学生在听故事情境下认识了人民币,学会了换钱、付钱、找钱。每个环节都与故事情节相关。从学生来看,学生有动手摸钱,直观认识人民币。也有通过游戏亲身经历付钱、找钱的过程。在整节课中,我始终贯彻了三个要素:童心,童趣,童知。从一开始的故事导入,如何分奖励,到后面的安慰伤心的小狗,故事的结局。在童趣上,我设计了让学生在桌子上摆5角钱,让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还有让学生当小营业员和小顾客,都让孩子感觉不到是在做数学练习,而且把数学和生活联系得特别紧密。在童知上,我充分考虑了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低起点入手,慢慢过渡到较难的题目。

而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先让学生自己介绍认识的人民币,说说辨认的方法。教学进率是本节课的难点,我设计了红包,小猪得意的笑和小狗伤心的哭大大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发学习兴趣,小朋友帮忙数两个小动物各得的钱数后,使情况发生转折,学生的已有经验告诉他们1元就等于10角,这时候自然就得1元=10角.在得出这个进率后,学生心里自然会产生小猪不用得意,小狗也无需伤心,因为你们两个得到的钱数一样多这样的想法.所以之后学生自然就想到了安徽小狗的话,使教学轻松愉快又富有爱心.课上到20分钟以后,做了一个课中操,

当然教学中还有许多处理欠佳的地方需要反思,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

1、自己的课堂语言不够精炼,语气语速过于平缓,有待于进一步锤炼。

2、学生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是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学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认识人民币教学实践及反思 篇15

“认识角”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角, 体会角的基本特征, 并感知角的大小.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可以为学生在第二学段继续认识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等知识做好铺垫;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继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积累感性经验.

“角”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 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 为了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角, 教学中我将观察、操作、演示等方法有机贯穿于课堂中的各个环节, 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除接受学习外,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本着在教学中将静态知识动态化, 将教学过程活动化的思想, 我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常见的物体, 帮助他们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经历、体验和探究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自主构建角的概念. 让学生在操作中获得对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

二、课堂再现

我在设计这一课时, 对教材进行了研究、重组与拓展, 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广阔的数学活动空间,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索知识的全过程.

(一 ) 认识角

交流预习

(1) 找角 :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学生汇报.

(2) 做角 :用身边的材料做一个角. 学生展示做好的角.

(3) 摸角 :请每一名学生用手摸一摸你做的角 , 感觉怎么样? (学生交流)

(4) 观察 :看着这些各种不同的角 , 你知道它们相同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 :在预习中我设置了以上几道题 , 第一道题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 感知生活中角无处不在, 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第二道题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角的做法, 可以初步认识“角”的形状, 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获得感性知识.第三道题学生先摸角, 再说感觉, 手脑并用, 视觉、触觉感官协同参与学习, 体会“角”的特征. 第四道题交流角的共同点, 对操作活动进行概括和提炼, 把手工制作层面上升到数学层面. 】

(二 ) 介绍角

1. 介绍顶点和边

师: (用学生做的角比画) 我们数学上将这尖尖的一点叫作角的顶点. 请大家一起跟我说:顶点.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摸一摸角的顶点, 感觉一下角的顶点是什么样的 (尖尖的. )

师:角除了有顶点还有什么呢? (边)

师:摸一摸边有什么特点? (直直的) (板书:顶点———尖尖的———边:直直的)

师:请一名学生上台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 (一生上台指点)

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 几条边? (板书:一个顶点, 两条边)

小结:通过操作和观察, 我们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形.

2. 介绍角的符号

师:为了说明角两条边张开的大小, 我们通常会在角上做一个记号, 从角的一条边画一道弧线到角的另一条边. 角呢, 就在这儿.

师:请大家像老师一样边比画边介绍角. (一学生上台比画指出角, 并标上角的符号)

小结:通过大家亲自动手操作, 我们知道了角有一个符号, 角的符号是一个小小的弧形.

【设计意图 : 以学生做的角为例 , 引出角各部分的名称.再要求学生摸摸角的各个部分, 一边感受一边叙述. 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部思维活动结合在一起, 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角的知识. 角的符号的介绍, 有利于培养学生符号意识, 促进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素养. 】

3. 巩固练习

师:现在拿出我们的三角尺, 找一找三角尺的角在哪里?

师:像老师一样, 将三角尺尖尖的这一端按在手心上, 你发现手上出现了一个什么? (点) 这尖尖的一端是角的什么? (顶点 ) 角就在这儿. (边说边比画 )

师:让我们再摸一摸角的边, 感受一下边怎么样? (直直的)

师:通过学习, 我们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形, 这样我们判断角就方便多了. 下面四个图形, 看一看哪些是角, 哪些不是角? 为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 , 进一步明确角的概念 , 内化角的知识.】

(三 ) 探索角的大小

1. 制作活动的角

师:现在每张桌上有一个信封, 信封里装有吸管和大头针, 你能用两根吸管做一个活动的角吗? (同桌合作, 共同完成)

老师从学生做的角中找出两个, 粘贴在黑板上. 并比较哪个角大, 哪个角小. 出示角:

师:为什么这个角大一些, 这个角小一些?

学生动手操作, 通过摆一摆、比一比, 明确: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两根吸管叉开的程度越大, 角就越大;叉开的程度越小, 角就越小.

师: 如果用一根吸管做一个角, 想一想怎样让这个角变大, 再怎样变小? 自己动手尝试, 感受一下角变大变小的过程.

【设计意图 :用吸管做角学生感兴趣 , 通过吸管不停地张开合拢, 学生直观体会到角是有大小的. 再通过比较, 要使角大一点或小一点该怎么办, 学生边思考边操作, 进一步体会到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

2. 观察生活中物体角的大小变化

师:在我们生活中, 很多物体的角可以变大, 也可以变小.大家能举一个例子吗?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两件物品:扇子和剪子.

教师演示, 学生观察:当这把折扇慢慢打开后, 折扇的角有怎样的变化?

剪刀慢慢合拢的时候, 剪刀的角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小结: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观察, 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角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设计意图 :折扇和剪刀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 , 学生再一次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角. 通过剪刀和折扇的打开和合拢的操作, 体验角的两边叉开程度变了, 角的大小也随之改变.】

3. 拓展延伸

投影展示三个不同斜度的滑梯图片, 观察滑梯隐形的角.

师:你喜欢坐哪一种滑梯? 为什么? 你能用刚才我们学习的角的大小的知识解释一下吗?

【设计意图 : 从生活引入新知 , 然后再回到生活 , 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

三、课后反思

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交流等活动, 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之一 , 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操作活动是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 应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 积累数学经验, 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使他们乐学、善学. 本节课就是根据这样的教学思想进行设计的.主要从预习出发, 以活动为载体, 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 讨论交流, 获得新知, 发展数学思维, 感受学习乐趣, 激发学习热情.

本节课预习环节设计了三项操作活动, 分别是找角、做角和摸角.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 手脑并用, 体会“角”的特征. 从而主动地在参与过程中激发学习热情, 亲身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 预习交流环节中, 当学生展示出各种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制作而成的角时, 我让学生讨论交流这些角的共同点, 及时对操作活动进行概括和提炼, 把操作活动从手工作业层面上升到数学知识层面.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操作活动, 始终是为开展数学思考服务的. 只操作不思考, 显得浅薄;只思考不操作, 觉得空洞. 因此在操作活动完成之后, 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把在操作中获得的经验、表象, 进行观察、思考、抽象出数学最本质的东西. 只有这样将学生的外显动作与内部思维相结合的操作活动, 才是有价值的.

这节课的操作活动很多, 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时间去活动, 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我在课堂上让学生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索, 成为学习的主人. 注重学生动手操作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把能力培养纳入课堂中. 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的重难点, 注重趣味性和探索性, 比如摸一摸三角尺角的顶点和边, 用一根吸管做一个角, 并让这个角慢慢张开合拢, 观察折扇、剪刀的角变大变小过程, 观察滑梯中隐藏的角等, 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角. 通过设计的这些操作活动, 把静态的数学知识结论变成了动态的探索过程, 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再创造”的机会. 让学生自己通过有目的地操作、观察、比较、分析、讨论, 从直观到抽象, 从感知到内化, 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和经验.

这节课在操作活动中, 学生对操作活动的过程或结果进行语言表述时, 出现的问题比较多. 比如在交流预习作业“找一找生活中的角”时, 学生回答是:“桌子上有角, 黑板上有角, 墙有角”, 这些角可不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角啊. 于是我带着学生比画这些物体表面上的角, 这样就帮助学生正确区分出生活中的角和数学中的角. 这也让我意识到,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把操作、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 操作后, 要让学生能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操作的过程, 然后根据操作顺序说出思考过程, 再根据操作的结果, 说出结论, 这样就可以把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结合起来, 使操作活动事半功倍.

在让学生探索角的大小时, 开始自己不停地纠结在角的大小和边长无关这个问题上, 后来看了很多教材分析, 觉得让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需要明白射线的定义, 而射线的知识在今后才教学. 又仔细研读教材, 发现教材中在比较角的大小时, 都没有涉及不同边长的角比大小. 所以, 这节课在探索角的大小与张口大小有关时, 我给学生提供了相同长短的吸管做角, 然后比较角, 可喜的是他们很快就体会到了, 角张口越大, 角越大. 二年级学生, 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动作进行思维, 靠直观感知获取知识. 通过操作活动, 可以让学生积累感性认识, 丰富形象思维, 为实现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提供帮助. 因此, 在教学时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活动, 提高感知效果, 就显得尤其重要.

认识人民币教学实践及反思 篇1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8~70页。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引入新课

1、播放视频录像,同时解说视频内容。

师:1月中旬,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大范围雨雪和冰冻天气。极端天气给交通运输、食品供应和移动通信等方面造成严重的影响,更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在那风雪交加的日子里,受灾地区有的房屋倒塌了,水管冻裂了……那里的人们多么期待能有人帮他们一把,哪怕是一顿热饭、一杯热茶、一件棉袄……

2、谈话。

师:面对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你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生1:我想捐点衣服给他们。

生2:我想捐点粮食。

生3:我想捐一些钱。

师:看来,大家都有一颗善良、乐于助人的爱心!刚才×××小朋友提出要捐一些钱给灾区,你为什么要捐钱?如果他们有了钱,能干什么呢?

生:可以买吃的、穿的……

师:是啊,钱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而且里面还隐藏了许多数学知识呢!比如,世界各国的钱有很多种,美国的钱叫美元,英国的钱叫英镑,欧洲的钱叫欧元……而我们国家使用的钱叫做人民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课前引入的视频让学生在了解国家大事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爱心,并引发出捐款的话题,同时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钱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初步的认识。]

二、操作感知,自主建构

1、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小组合作,介绍经验。

A、这些钱币熟悉吗?如果你认识的话,向同桌介绍。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B、选几名代表到台前介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师可以随机适当追问。如介绍1元时,提问:你是怎么看出它是1元的?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谁拿出的1元和他的不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2)各自分类,熟悉面值。

师(出示捐款箱图片):这是某一所学校同学们的捐款箱,感觉怎么样?(多、乱)要想统计一共捐了多少钱,很不好数,怎么办?(生分类,并展示)

A、以硬币和纸币分类。

B、以面值的不同分类。

[设计意图:由于生活经历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学习之前曾多次使用人民币,对于钱币的知识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因此,这一环节让学生小组合作、自由交流,使得不同阅历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展示机会,初步熟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之间的进率。

(1)掌握1元=10角。

A、情境设疑:小军、小兰和小芳都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钱,但是小军却难过地哭了,怎么回事呀?我们一起听听。小军说:“他们捐的钱都比我多好多,小兰捐了10张,我只捐了一张,我的钱太少了。”咱们一起来帮他看看。

师(先出示小军的储蓄罐,弹出一张一元纸币,生说出是多少钱,电脑显示1元;再出示小兰的储蓄罐,弹出10张1角的纸币,生说出1元,电脑显示1元):原来10张一角就是一元呀。(板书:1元=10角)

师:10张一角就是一元,所以小军捐的钱和小兰其实是一样多的。现在,如果小军就在我们面前,你想跟他说些什么呢?

生4:小军,你不要伤心,你捐的钱和小兰同样多。

生5:捐款献的是自己的一份爱心,可多可少,不能攀比。

师:小芳和小兰两个小朋友听说小军哭了的事情,都赶过来安慰他。小兰说:“小军,别哭了,我和小芳捐的钱与你的同样多,也是一元。不过,小芳的钱都是5角的。”大家猜一猜,小芳捐款的纸币有几张?(生猜后多媒体演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利用设疑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萌发运用知识或经验解决问题的冲动,进而主动建构新知。同时,利用捐款这一活动,向学生渗透这是献爱心活动,重在参与,不要相互攀比的教育。]

B、换钱游戏:师出示一元,学生分别用10张一角、2张5角、5张2角等去换。

(2)了解1角=10分。

师:大家学得很认真,现在我们来听一首歌轻松一下,这首歌老师小时候经常唱。(播放《一分钱》MV)

师:好听吗?这首歌中,小朋友捡到了多少钱?他是怎么做的?真是一个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在老师小的时候,一分钱可以买一块橡皮,但是现在社会发展了,东西也贵了,一分钱、两分钱和五分钱已经很少用了。一分钱和一角钱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有谁知道?

生:10个1分就是1角。(板书:1角=10分)

三、综合应用,实际体验

1、简单计算。

师:花花小朋友得到了同学们的捐助,心里非常高兴。她拿着钱为自己买了一本练习本,用去了一张两角和一张五角的钱,谁能说说这本练习本多少钱?(生答略)

师:花花又帮妈妈买了一支牙刷,用去一张一元、一张两角和一张一角的钱,这支牙刷多少钱呢?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2、模拟购物。

师:看到自己的零花钱帮助了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大家心里高兴吗?老师也为乐于助人的小朋友们感到骄傲!为了奖励你们,我们来玩一个模拟购物的游戏,好不好?

(根据课本第70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模拟成超市,按不要找钱和需要找钱的两种方式或按只买一样、买两样、要三样的顺序引导学生思考、购物)

3、换钱游戏。

师:咱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今天认识的钱(出示开始的分类图),观察这些钱的数字,有没有发现奇怪的地方?(都是1、2、5,没有其他的数字)。

师生一起发现规律:以元、角、分为单位的人民币,面值只有1、2、5三种。

师:如果我想取3角,可以怎样取?4角呢?6角呢?(生答略)

师:花花付完钱后突然想起来还要帮爸爸买一只打火机,打火机6角一只,她可以怎样付钱?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付钱方法,交流时展示结果,电脑随机出示付钱方法)

师:告诉大家,花花手中只剩一张1元的钱了,如果付了钱,营业员会怎样做?

[设计意图:多次让学生付钱、换钱,经历购物的实际过程,不仅使学生亲自体验如何使用人民币,体会到付币方案的多样化,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根据结果填单位。

师:我们来玩个比谁反应快的游戏。1和10比,谁大?1和2比,谁大?2和5比,谁大?现在出现了几道奇怪的算式(如下),你能在□内填上合适的人民币单位,使它们成为正确的算式吗?

1□=10□

1□>2□

2□>5□

四、总结评价。课后延伸

1、给灾区的小朋友寄信。

师:今天我们的学习快乐吗?想不想把我们学到的知识与灾区的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课后把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总结一下,写封信寄给他们。(请一名学生示范说一说,借此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略)

2、谈话。(略)

认识人民币教案+反思 篇17

蜀河镇兰滩九年制学校

任莹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3. 在取币付币换币找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进行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前老师给大家出个小谜语,大家猜猜看?

小小一张纸,作用十分大,买书买本儿买文具,都要用到它!(谜底:钱)师:同学们真聪明,是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钱,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人民币)

师:对,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此时鼓励学生给带来简笔画上贴上标签,为学生刚聪明的表现贴上一颗智慧星)

同学们看看图片,说说他们都在做什么?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生答:在买东西„„

师:你们都有零花钱吗?我们平时不要乱花钱,可以把钱存起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

出示图;一元 一角 五角纸币和硬币

师:那你们更细致地观察过这些钱吗?请看屏幕,这是老师放大的这几张人民币的正反面,仔细观察一会儿,互相说说你在人民币上都看到了什么?(屏幕展示,生相互交流。)

师:谁愿意说说你在人民币上都看到了什么?

师:每一张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它代表了我们祖国的尊严!

师:中国人民银行是人民币印制和发行的地方。

师:你们知道这几张人民币的背面分别是哪里吗?老师带你们去浏览一番,好吗?

师:人民币上有不同的阿拉伯数字,这些不同的数字就是人民币不同的钱数,也就是人民币不同的面值。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张人民币上的鲜花图案,你们知道它们都是什么花吗?老师带你们去观赏一下这些迷人的鲜花。

师:每张人民币上都有毛主席的头像。毛主席曾经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席。他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他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师:人民币正面的右下角是盲点,盲人通过触摸盲点,就可以知道是多少钱了。人民币背面右上角,分别用汉语拼音和四个少数民族的文字表示中国人民银行的意思。

师:同学们,通过我们这么细致的观察,现在你能很快地识别它们吗?(生快速识别。)

师:谁能说说你是用了什么方法一眼就识别出它的面值?

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钱上的数、图案或是颜色来认识不同的人民币。

【评析:这个环节教师充分利用了教材,使孩子在认识人民币的同时,了解革命先辈和祖国的名胜,渗透了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元 角 分

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

2、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

情境引出新知,小小商店师生互动游戏

学生用一元五角或一角,在老师指定下换成等同人民币来购物,体验1元=10角 的进率。(购物模拟游戏)3.换钱乘车游戏(加强体验)

师:大家对人民币都熟悉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课件出示:同学们,听听是汽车的声音,我们的小小司机马上就要开车了,无人售票公共汽车的票价是1元,请小朋友们在这里换好钱上车,谁能帮帮我?)

4.进行角与角、元与角的互换。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整钱来换零钱,老师这有1个5角,能换几个1角?

师:1元呢?1元可以换几个1角,谁知道?(指名回答。)

师:大家同意吗?我们说1元=10角(板书),试着说一说,大家齐说1元=10角。那反过来呢?几个1角可以换成1元?

三.知识运用

练一练,把同等面值的纸币与硬币连起来。课本做一做。

四.小结:本节课我们都学到了什么? 学生总结,老师补充

五.作业布置:练习十二1.2.3.4题 六.板书设计 5.认识人民币 单位:元 角 分 种类:硬币 纸币

进率:1元=10角

1角=10分 练习小结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小学一年级新教材特点和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渗透了以人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重视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作用,把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之上,即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人民币,并适当地进行爱护人民币,做事有条理等德育渗透,环环相扣,衔接自然。

导语部分的设计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让学生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兴趣,突出知识生长点。

认识人民币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细致观察人民币上有什么,呈现出生活中不留意的,概括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让学生归纳一些方法来认识不熟悉的人民币,丰富多种识别方法。

认识了人民币,接下来就是如何应用人民币。在本节课中,让孩子了解人民币一些简单的互换,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个环节中,将数学知识包装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充分体现了用数学的思想。

模拟购物这一环节,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小课堂”中体验大生活。这个环节的设计,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是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学生从现实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于现实中去。

让孩子了解人民币一些简单的互换,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利用生活情境,让孩子感觉到人民币之间的一些互换是用来服务于生活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合作与交流,生生互动,轻松、愉快地掌握了人民币间的一些互换,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直观教具的演示,通过看、想、拿、换、说、用等手段,让思维和语言表达紧密结合。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气氛中掌握了一些互换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运用迁移规律,设计购物练习使学生乐学、爱学。

上一篇:妇女节日记150字下一篇:共产党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