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片断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片断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片断 篇1

教学片断:讲解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授课人:XXX 教学过程:教师展示了一对父子坐火车的图片,请大家讨论回答那些属于运动,哪些属于相对静止。同学们讨论回答后教师进行了总结:人相对于座位,座位相对于火车是静止的,两个人之间也会是相对静止的。而人相对于窗外的景色、火车相对于铁轨当然就是运动了。讲解了静止两个方面的表现的第一方面是静止是指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接下来通过发问而车上的人会不会下车后就变成另外的人显然不成立,过渡到讲解静止的含义的第二个方面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从而说明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接着在讲解否认运动谈相对静止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时,教师通过列举师大校园的银杏树是不是真的没动过的说法是否正确,同学回答说这句话不完全正确而且否认运动谈相对静止会造成会造成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明显回答错误。而否认静止谈运动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的讲解时,教师通过请两位同学课堂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绎了大家看教材32页诡辩家欧布里德借钱不还的故事来更好地让同学们理解这个荒谬的故事背后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会陷入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最后,教师与同学们通过表格共同总结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教学评价:

在举例方面,教师所列举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也较为符合教学内容。比如在讲解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时,教师列举的是最近同学们都喜欢的校园银杏树形成的靓丽风景。贴近了同学们的实际生活,能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增加同学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在课堂氛围方面,进行课堂角色扮演,增加互动,活跃了课堂氛围。教师能够走下讲台,走到同学们中间随机请两位同学对诡辩家欧布里德借钱不还的小故事进行角色扮演,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结合。学生事先进行了自主预习工作,将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在课堂上老师进行了答疑。最后同学们一起讨论总结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但是在本教学环节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片断 篇2

一、自主性原则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循环对话的过程,但对话的中心是学生个人。片断训练的内容精彩纷呈、各具特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在学习活动中给予足够自主的时空,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学会自己选择精彩、重点片断,自读自悟,得到积极而丰富的体验,并能恰当地自我评价,作出自我反馈,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

二、实践性原则

语文能力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言语实践而获得的,片断训练时不仅对字词句段、听说读写等进行训练,还包括那些没有明确界定要求的训练,如语言中情感的体验、意境的理解、语句的欣赏等。教学时,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语言的运用和实践,才有利于学生将书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提高运用语言的水平。

三、灵活性原则

语文读物体裁多样,内容更是千变万化。片断训练时要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找准最佳的训练突破口。训练方法要讲求灵活多样性,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四、激励性原则

外部激励的适当运用能使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坚持学习。运用激励的方法,可使学生的智力潜能和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和发展,从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从事学习活动的同时,拥有成功的机会,体会到学习之乐。

针对语文学科综合性、实践性、情感性、体验性、开放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因按照教材、学情等选择适合的方法,来达到最优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一、摘取片断

片断训练在课堂内是随着原文的讲授进行的。教师要在原文讲授基础上,对片断进行指导。摘取的片断能让学生接受、喜欢和欣赏。教会学生摘取片断是片断训练的首要问题,摘取片断要注意“实、准、精”的特点。

1.实。摘取的片断要符合学生实际,符合语文教材实际。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取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学习之乐的同时,掌握和积累语言文字。

2.准。摘取片断要准确无误。内容要言之有物,内容真实、具体、充实,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写法要言之有序,一篇文章要讲究布局谋篇,好的片断也自有它的章法;语言要言之有情,语言生动形象、意境优美,学生会情不自禁被深深吸引,达到陶冶性灵、掌握语言之目的。

3.精。摘取的是优美的、关键的、精彩的内容——文章之精华;片断精彩又有相对独立性;摘取内容尽量少而精,又要防止断章取义。

二、学习和积累片断

“能读千赋,则能为文”。学习任何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更要注意语言的吸收和储存。储存、积累语言是发展语言的基础。读、述、背不仅可以吸收、积累语言,还可以深刻地理解、感悟、体验和学习运用语言,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语言。并且读、述、背也是吸收、记忆、储存、积累规范化语言最有效的方法。

1.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至今仍不失其实践价值。多读、熟读,以至于成诵,学生把课文读得烂熟于心,琅琅上口,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将如园田之菜——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会文章的内涵,把别人的东西化为自己的血肉,运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说话、写文章就能脱口而出,信手拈来。对那些优美精彩的片断,更要引导学生熟读吟诵,在读中欣赏品味文章的精妙之处。

2.述。即复述,分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详细复述即原文片断复述;简要复述即用自己的话概括片断主要内容的复述;创造性复述即扩充片断情节内容,或依据课文插图配文想象复述。

3.背。即精彩片断、重点片断背诵。对小学生来说,背诵的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学习,它不仅能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锻炼学生记忆力,更有助于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式、学习写作方法。

4.加小标题。给所摘取并读、述、背过的片断加上小标题,文题对照,加深理解。方法有中心字、词、句摘录;主要内容摘录或归纳等。

5.摘录。每位学生备有一本精彩片断摘录本,并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名称,抄录和剪贴精妙语段,据文配画,加以美化,促进对原文的理解。教师可定期加以展览,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6.阅读评价。评价更关心学习过程,重视全员参与实践、感悟体验、积累提高。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民主、自由、激励的氛围,给予学生的是尊重和鼓励。教师不仅自己要欣赏学生,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赞赏,学会倾听,善于捕捉、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创新点、发展点,形成激励性表达为主的评语;多用称赞、点头、微笑、关注,使每个学生从他人,特别是教师的眼神里、言语中、行为上获得自信,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指导学生评价自己和他人时多用纵向(个体的前后发展)比、少用横向(与他人)比;评价更应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片断 篇3

阅读教学要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而不只是纯理性的,甚至机械的分析。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没有受到感情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等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会对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

在教学《笋芽儿》一课时,我结合新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上作了一些新的尝试,改变过去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使学生更好地体会的感情。这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在作者的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娃娃,有温柔的春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课文形象生动,采用春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儿的约束力及笋芽儿自身的奋发力交错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考虑到《笋芽儿》是一篇童话,写了笋芽儿在春天里破土而出成长为一株强壮的竹子,告诉孩子只有从小敢于经风雨、见世面,锻炼自己,才能健康成长。内容浅显易懂,语句优美。文中出现几次笋芽儿跟竹妈妈的对话,表达了她从害怕到坚强的态度,是对学生进行有感情训练的好题材。因此,在设计有感情朗读方面,我作了如下安排:

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想一想:笋芽儿先后听了谁说的话,她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分别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来。

(生读课文,有默读的,轻声读的,小组读的,气氛较活跃。)

全班交流。

生:我知道了刚开始时笋芽儿听了春雨姑娘的呼唤,想到地面上去,可被竹妈妈拦住了,她被吓住了,还是呆在了地下。从这里看出笋芽儿很害怕,课文中说笋芽儿缩着身子,低着头。

生(李佳平):我还知道笋芽儿听到春雨姑娘的呼唤后,是娇滴滴地在回话谁叫我呀?我还没睡醒呢!(生纵笑,因为该学生说话时声音娇滴滴的。)

师:(面带微笑)我想:大家笑得那么开心总有原因吧!(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学生)

生:我觉得李佳平说的很像笋芽儿说话的语气,是在撒娇!

生:我有时也是这么撒娇的。比如星期天妈妈叫我起床,我就说我还没睡醒呢,再睡一会儿吧!(声音很尖,很甜,同学们不断鼓掌。)

生:故意做撒娇的动作(揉揉眼睛、扭动身子)边做边说谁叫我呀?我还没睡醒呢!

师:我觉得同学们表现得精彩极了!很好地理解了撒娇这个词。那你们能不能扮演笋芽儿,央求竹妈妈让她到地面上去呢?请大家四人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演一演。(四人小组合作,挑选角色,认真地准备)

请一些学生自告奋勇表演。

生:我觉得竹妈妈表演得很不错,说话时有些担心,就像我的妈妈,叫我天冷时多穿点衣服时也是这么说的。

生:我觉得春雨姑娘很关心人,说话时很温柔。

生:我觉得他们把不同的人说话时的不同语气读出来了,让人佩服。

师:(点头表示赞许)我发现每位同学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自己读读这些对话,读出自己的感受来。(课堂气氛活跃,许多同学读得有声有色。)

师:那你们喜欢文中的笋芽儿吗?

生:我喜欢,因为笋芽儿很坚强,后来破土而出了。

生:我也喜欢笋芽儿,因为刚开始笋芽儿很害怕,后来听了雷公公的话,终于沉不住气,钻出了地面,变得很坚强、勇敢。

师:那你们能把这种笋芽儿的情感变化读出来吗?

(四人小组合作,读得很成功。)

【课后反思】:

这堂课改变了过去很流行的一种谈话法的教学,教师设先预设好结论,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我们该用何种语气来朗读课文,强行灌输、消极接受,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阅读是学生个性话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整堂课上,我特别强调阅读者的个性体验。比如,带有自己一词的表述。如刚开始时我强调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课堂气氛很快活跃起来,学生较快地进入了情境。在对话训练中,我让学生读读自己喜欢的角色,读出自己的感受。正因为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才能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美,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如在朗读中很好地理解了撒娇、唠叨、沉不住气等词的意思,朗读训练较扎实。

整堂课很好地落实了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结合单元训练重点,初步掌握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在与学生的对话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并能通过重点句子的朗读表现出来。过程和方法:通过四人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读一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跃跃欲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朗读中体会了笋芽儿从害怕到坚强的态度变化,懂得了只有经风雨,见世面,勇于锻炼,才能健康成长。

在朗读训练方面,还有几个问题值得我思考:

1、学生善于模仿,不愿意深入钻研,导致朗读的层次性不够明显,体会不深刻。如在朗读笋芽儿钻出地面这段话时,感情变化不明显。笋芽儿的心情、小草弟弟说话时的语气没有很好的区分。

荷花教学片断及教学反思 篇4

片段:

师:荷花的形象那么美丽动人,荷花的清香那么幽雅迷人。面对这满池的荷花,作者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同学们,读了这段文字,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生:我不明白为什么把这一池荷花比作活的画?

生:我想知道为什么说“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师:这些问题提得有价值,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吧。

生:因为每当有风吹过池塘时,荷花就会随风摇摆,好像活的画一样,所以把这一池荷花比作活的画。

生: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是在赞美画家的画画得好,画画水平高。

师:平时美术老师评价你们的画一般会众哪些方面来评的呢?

生:老师会评画的色彩。

生:老师会评画的事物像不像。

师:如果你们画的是荷花呢?

生:老师就会看我画的荷花样子美不美。

师:那么,你们能用美术老师的眼光来评一评咱们眼前的这一池荷花吗?你们觉得这一池荷花颜色如何,姿态怎么样?

生:这一池荷花颜色很美。碧绿的荷叶,雪白的荷花,清清的池水,色彩非常丰富。

生:荷花的姿态更美,无论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还是全开的、半开的`,一朵有一朵的姿态,都很美。

师:说得多好啊!能把这么美的荷花画下来,画得那么美,画家的本领当然高啦!

师:那你们想想看,这“画家”是谁呢?谁会有这么高超的本领呢?

生:大自然。

生:辛勤的园丁叔叔。

师:是啊!正是神奇的大自然、辛勤的园丁叔汉为我们造就了这么美丽的画卷。让我们一起来夸夸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吧!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教后反思:

匆匆教学片断片段 篇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个自然段。

2、了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读写结合,运用语言。

3、揣摩这个自然段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体会这种表达的好处。教学过程:

1、初读,读正确、流利,了解主要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匆匆,看老师书写课题,“勿”忘“、”就是“匆”,“匆匆”,读——

师(评价):同学们的平舌、后鼻音读得很准。

师:在我们平时的阅读或生活中,你发现哪些带有“匆匆”的词语,比比看谁积累得多。

师(评价):你是从读书中积累、你是从生活中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好。师:“时间匆匆而过”,本来是看不见的,作者是怎样描述“日子匆匆而过的”,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用自己习惯的符号做上记号。

师(评价):我发现有的同学边默读边动笔做记号,这是“动笔墨读书”;有的同学思考完还和同桌交换看法、互相讨论,这是合作学习,“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嘛,很好。

师:同学们找得很准。自由读这段话,思考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师(评价):你抓住这个设问的句子来概括,抓住自然段的重点句来概括主要内容,是个好方法;你能抓住要点,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也是一个好方法。对,这个自然段就是具体写日子是怎样去来的匆匆的。(板书:“日子匆匆”)

2、精读,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进一步感受作者的心情“茫茫然”“叹息”。提问:作者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作者回答了吗?是怎样回答的?请找出句子,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写出“日子匆匆”的,同桌交流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师(评价):你朗读得真好,能说说你这样读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吗?对,“茫茫然”、“叹息”是作者复杂心情的写照。同学们再读一读,用自己的方式力争表达出这样心情。(板书“茫茫然”“叹息”)

提问: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出“日子匆匆”的呢?

师(评价):你认为作者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来写“日子匆匆”的,请举例子来说。(板书:生活细节)思考问题就是要有理有据。

师(评价):你认为作者用了很多的修辞手法来写“日子匆匆”的,请举例子来说。(板书:多种修辞)你发现了作者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真好。

讲解:作者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日子从水盆里过去”,“从饭碗里过去”这些句子用了排比手法,同学们要读出气势来;时间能“跨”能“飞”,这是用了拟人手法,同学们要读得亲切些;作者还巧妙地运用大量的叠词,如“匆匆”、“默默”、“轻轻悄悄”等,同学们要读出活泼、轻灵的感觉,用心品味语言的美和流露的淡淡的愁。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读一读。(范读,让学生静静地感受。)

3、练习,读写结合、背诵,尝试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

过渡语:同学们,转眼就六年级了,就要告别小学了,日子在我们这也是“匆匆”的啊,你感受到了吗?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吧。如果不想写,你就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吧。(可以先说,再写。)

师(评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写,好;你善于吸收同学的好句子,会学习,同学们认真观察生活,善于运用从阅读中积累好词好句,棒极了。现在把自己写的放到文章中读一读吧。

师:同学们试着背一背,同桌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检查。

4、自由提问,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或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吧。

师(评价):你从字词方面提出问题(如“凝然”什么意思?),好;你从句子方面提出问题(如“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这个问句与前面的问句一样吗?)好;你的问题我们一时还难以回答(如“作者为什么会‘茫茫然’、‘掩着面叹息’?”),我们带回去,查阅一些关于朱自清先生的资料吧,也许对我们的思考有帮助。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仅是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是高强的学习能力,同学们要继续。

5、作业

同学们回去后,可以把朱自清先生的《春》《荷塘月色》《背影》找来读,下一次,我们开一个朱自清先生散文朗诵会吧。

板书: 匆匆(朱自清)

日子匆匆

茫茫然

叹息 生活细节

《食物从何处来》教学片断等 篇6

我与学生共同探讨《食物从何处来》一课的语言特点。

讨论,交流——

“说明文的语言要准确,如‘世界上除了极个别细菌能不依赖阳光而靠化学能量来合成食物以外,其他一切生物都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获得食物。’中的‘除了’、‘极个别’‘其他’就表明了用语的准确性。”段文娟响亮地回答。

“在说明生物如何获得食物的规律时,也体现了说明语言的严密性与科学性”邓丹推了推眼镜,“例如文中的‘大部分’、‘极个别’‘除了’、‘其他一切’等词语就科学地反映了客观事实,保证了科学性”。

“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理,作者用了许多比喻句,这也体现了语言的生动性,如‘每一个根毛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原料采集站’‘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工厂’”。

“老师,我认为课文中有一个词语欠准确、欠严密!”语文课代表宴丽红着脸说。同学把目光都集向了她。

“能不能举出事例来!”我鼓励她说。

“课文中的第二段的最后一句‘水和矿物质盐类,虽然是生物体所必需的,而且也参与躯体的组成,但是它们不能供应能量,跟一般食物不同’中的‘一般’一词,我认为不妥”。

“能谈谈自己的理由吗?”

“作者说,‘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也就是说,‘食物’,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能构成躯体;第二、能供应能量。二者缺一不可。‘水和矿物质盐类,虽然也是生物体所必需的,而且也参与躯体的组在,但是它们不能供应能量’,那它们就不是食物,何谓‘跟一般食物不同’”?

教室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一石激起千层浪,放手给学生……

讨论,交流,课堂顿时沸腾起来!

“我赞同宴丽的意见,”善于推理的刘静说,“‘一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义项:①同样;②一种:③普通、通常按文意推断,‘一般’的义项我认为就是③当‘普通、通常’讲,由此可得,水和矿物质盐类,既然跟一般食物不同,那就是‘特殊食物’了,这岂不跟‘食物’定义相矛盾吗?”

掌声四起……

善于总结发言的“老万”慢吞吞地说:“既然说明文很讲究用语的分寸,可‘一般’用在这里不但不能使被说明的事物准确,反而让读者产生误解和歧义。”

“那怎样才能不让读者产生误解和歧义呢?”

“‘跟一般食物不同’应改成‘因此又不同于食物’”刘倩抢着说。

“我认为把‘一般’去掉也可”同位补充说……

对于孩子们的见解我颔首,我赞同……

嘿!这班孩子不一般!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是一种幸福。”我深有同感。我也深切地感到开放的课堂才是有活力的课堂!同时我也感到了一种压力和释然。

感谢上苍,把我的身与心一同交给了这片净土!

感谢上苍,让我的情感倾注给了这群孩子!

更感谢这片净土中的孩子给我的力量,给我的激情……

(张秀芳山东省任城区许庄中心中学)

《珍珠鸟》教学设计

刘春美李国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赏析、体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课前出示幻灯片1,让学生聆听鸟儿悠扬的鸣叫。)师:在这个广袤的星球上,人并不是唯一的生命形式,也不是唯一具有情感的生灵。我们一直和千姿百态的动物相伴而生。那么我们人类应怎么与动物相处呢?今天,我就与大家从《珍珠鸟》一课中寻找一下答案。请找到《珍珠鸟》一课。(出示幻灯片2)

2.介绍作者(出示幻灯片3)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标出生字词及自然段的序号。

2.学习字词

3.师问:你能否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我”与珍珠鸟“一家三口”相处的一件事。

三、朗读课文,四边互动,探究主旨。

互动1.老师配乐朗读,请同学们认真听。 (出示幻灯片4,播放背景音乐)

互动2.师问:现在同学们对这篇课文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我”与珍珠鸟“一家三口”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和谐融洽的关系。

互动3.请找出“我”与“珍珠鸟”和谐相处的画面或镜头。

在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

小组代表发言,共同交流。

师小结:由同学们找的语句,可以看出,正是由于“我”的爱心举动,才确立了“我”与“珍珠鸟”之间的信赖关系。

互动4.“我”与珍珠鸟“一家三口”建立起信赖的关系实质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讨论后明确:因为在作者看来生命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动物是一种生命的存在形式,所以动物与人类是平等的。人类应尊重动物,与之和谐相处,这样才能取得动物对人的信赖。而文中的“我”正是这样做的,因此“我”能与珍珠鸟建立起信赖的关系。(出示幻灯片5)

互动5.前面同学们对文章最后一句感受较深,那么你能谈谈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句话的理解?

同学们七嘴八舌,畅所欲言。

师小结:不仅是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又何偿不是如此?尊重对方的生存空间、思想空间,真正做到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这是建立信赖关系的前提条件,而有了信赖无疑会使世界多一抹温柔的色彩。

四、赏析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

师:文中作者对珍珠鸟神态、动作的描写融入了自己的喜爱之情。那么,你最喜爱哪一处?请找出来赏析并有感情地朗读。

1.老师赏析一处示范(出示幻灯片6)

2.同学们自己赏析朗读。

3.组内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代表发言,班上共同交流。

5.同学们自荐真情朗读。

6.师小结: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珍珠鸟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浓浓的爱意。今后的写作中,我们要学习这种把浓郁的感情融注到对客观事物的描写之中的语言表达,如果我们做到这点,我们的文章将更加精彩。

五、学生质疑,师生解惑。

六、总结收获。

学生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来概括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或读完后的感受。

师小结:什么才能使“信赖”永驻人间呢?是博大的“爱”。现代著名作家冰心早在她的《山中杂记》中写到:“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也爱雏鸟的双亲!”让爱之泉流淌在我们心田,流淌在万物之间吧!

七、推荐作业。(出示幻灯片7)

1.搜集含有“鸟”的古诗句,体味其中的意蕴。

2.阅读有关鸟类的童话,为改善鸟与人类的关系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3.你养过宠物吗?你是怎样同它(们)友好相处的?请写在日记上。

八、延伸。

生活中反映人与鸟类关系的文章、歌曲有很多,比如前几年流行的一首歌《一个真实的故事》就非常感人,下面我们就共同欣赏。(播放flash歌曲)

结束语:希望同学们在美妙动听的歌曲中懂得“关爱动物,珍惜生命”。

听“片断教学”有感 篇7

11月4日,晋江市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的第一环节“片断教学”如期在实验小学举行。来自全市的30名优秀选手分别带着各单位的期盼、各学校教研团队的智慧和教师个人的良好素养前来参加比赛,他们虽均显年轻,但个个都不可小觑,令人叹服。

综观30节课,可圈可点的地方有很多。每个参赛选手都能以《课程标准》(2011版)的理念为指导,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重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重视归纳问题解决的过程,凸显数学思考。下面谈几点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注重渗透思想方法

本次比赛活动的课题共6个,其中就有3个属于综合实践领域的“数学好玩”中的内容,分别是三年级的《时间与数学》,五年级的《图形中的规律》,六年级的《比赛场次》等。执教这三节课的老师都能有意识、有方法,有步骤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在《比赛场次》中大多能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借助画图、列表的方法,让学生经历从简单情形开始寻找规律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有的还能让学生感悟到变与不变思想。又如《时间与数学》,大多能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数学信息蕴含的规律,寻找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几乎每节课都能渗透有序观察、一一列举、集合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而在《图形中的规律》中,更加让大家感受数形结合思想及化归方法的充分运用。除此之外,在其余的三个课题中,同样也有很多渗透数学思想的影子,如实小的周婷婷在《温度》一课中能渗透极限思想……由此可见,新课标下,老师们已由关注数学知识的教学,转向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二、注重渗透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次参赛的很多课都能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如二小孙娟娟老师的《温度》中就很善于渗透学习方法,如:观察、比较是学习的好方法;懂得利用其他信息来迁移、推理,也是学习的好方法;在比较温度大小后提问:“回顾这一过程,我们是怎么比的?……又如:在《比赛场次》中就第五实小的洪背清老师、东石的蔡丽圆老师等引导学生“知难而退”,从而让学生感悟到遇到复杂问题要“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凤竹小学的陈巧莹老师的“回想一下今天这节课,我们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再如在《时间与数学》中,磁灶梅里的张娜红老师能在课中渗透将一个较难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的解题策略;灵源的王雅玲老师能在课中渗透借助日历这直观手段,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

三、注重渗透人文教育

通过片断教学,同样也看出很多老师很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在新课标下,现在的课堂教学行为已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将关注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提高作为一种理念、一种价值取向体现在数学教学的设计中,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中。如中和的吴婷婷老师在《认识厘米》中能向学生介绍古人的测量单位以及厘米的由来;在《温度》一课中,安海陈萍玉老师能让学生了解负数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时间与数学》中梅里的张娜红老师能通过《时间都去哪儿》的歌曲来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而龙湖阳的陈明珠老师在《时间与数学》中则通过《常回家看看》的歌曲来渗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教育……

《欢庆》教学片断 篇8

“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孩子们,读着,背着,不知不觉在我们眼前好像出现了一副图画,在这副图画上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简单:“苹果。”“香蕉。”“桔子。”……

我继续引导:“什么样的的苹果?什么样的的香蕉呢?你们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吗?”

学生灵机一动,回答也变得丰富起来:“红红的苹果。”“脸蛋红红的苹果。”“划着小船的香蕉。”“染了月亮颜色的梨。”……

老师:“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苹果脸蛋红红的,香蕉笑弯了腰,梨子一定是赶夜路来的,染了不少月亮的颜色。呀,多美的景象呀,这所有的一切构成了一副图画,一副美丽的秋天的图画!”

一个学生突然接口:“就是第一课里面秋天的图画。”

这句话立即触发了我的思路,“是啊!康老师记得第一课中有几个句子和这一课的特别象。”

学生不约而同地背诵起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老师:“金秋十月,瓜果飘香,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各种景物都用自己的方式共同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孩子们,你们想想还有谁来了呀?你们能仿照课文中这些句子的形式来说一说吗?”

同学们的思路立即被打开了,文思泉涌,精彩自不待言。

后来我又让他们把几句话放在一块,组成一首小诗,配上一副画,还办了一期“欢渡国庆”的墙报呢!

【反思:让低年级的孩子根据课文学习语言,仿照例子运用语言,提高兴趣展现语言。这种学习才能让孩子呼之欲出,文思泉涌,让孩子们的情感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让孩子们深深地爱上表达,爱上写作。】

“7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断与反思 篇9

在不算太长的教学生涯中,有许多事情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尤其是“温开水”事件,更让我难以忘怀,它常常引起我对教学的新的思索。

在参加市教坛新秀比赛前,学校组织了一次选拔赛,提前一天告知教学内容,幸运的我抽到了三年前获得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的“7的乘法口诀”一课。我认真、细致地熟悉着当初的教案,准备着教具,第二天便自信、沉着地走进教室,开始了我的教学。

初次教学:

一、复习引入

出示题目:看算式直接说出得数。

2×5 4×3 3×2 6×4 5×3 2×4 1×1 6×3

师:6×3,用到了哪一句口诀?

生:三六十八。

二、新课教学

1.揭示课题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1~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学几的乘法口诀呢?

生:7的乘法口诀。

师: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2.猜想

师:那你们猜一猜,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呢?

生:7句。

师:有哪7句呢?

生: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

[师板书:一七( ),二七( ),三七( ),四七( ),五七( ),六七( ),七七( )]

这个环节我最不希望学生说出答案,可谁知却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将答案说了出来,如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尽管学生已经能很流利地背出口诀了,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将口诀写成填空题的形式,继续着我心中的预设。但此时,学生的情绪已由原来的兴冲冲骤然降到了现在的懒洋洋,前后判若两个班级,我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

3.试编

师:大家都说一七得七,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生:一个7是7。

师:根据这句口诀,你能写出哪两个乘法算式呢?

生:1×7=7,7×1=7。

师:那二七呢?又是多少?

生:十四。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2个7就是14了。

师:对,7+7=14,那用乘法算式该怎么表示呢?

生:2×7=14,7×2=14。

师:小朋友们已经编出了两句口诀,那后面的五句口诀该怎么编呢?接下来,请小朋友选择一句你最想编的口诀,可以先画图再列出算式,然后编出口诀。(学生试编口诀)

师:编好口诀的同学可以看一看,同桌小朋友和你编的一样吗?要是不一样,你帮他看看,他编对了吗?

……

果然,我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从汇报——排序——找规律——记忆——总结拓展,一切看似是那样的井然有序,但学生的情绪仿佛温水一般,任凭我怎么激情澎湃,也无法将他们“烧开”,即使是自认为设计得很好的几个环节,也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此时,我的心情与三年前优质课比赛上满足于学生一路凯歌、陶醉于学生尽善尽美的心情截然不同,如今,我更多的是失落。

课后我问了几个学生才得知今天的内容他们早就会了,连九的乘法口诀也能很流利地背出来,感觉对已经会了的内容进行学习,没有挑战性。这下我终于醒悟过来了,原来我原先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零认知”的基础上,我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就进行教学,这样怎么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呢?三年前的教案或许三年前适用,但三年后就未必可行了。看来,这次失败,一方面是我不钻研教材引起的,另一方面是我不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导致的。

尽管比赛已经结束了,但我还是将教案进行修改,到另一个班级进行了再次教学。这次我还是满怀信心,因为这次的信心源于我将打一场有准备之仗。

再次教学:

铃声响起,我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7的乘法口诀。”不料,话语未落,就有一个学生举起小手,大声说:“老师,我会!”还没等他说完,教室里此起彼伏地出现了众多声音:“老师,我也会!”“我也会!”……更有几个学生摇头晃脑地背起了7的乘法口诀。面对眼前的一幕,我暗暗惊喜,因为事情果然像我想的一样发展了。我故意装出很纳闷的样子,问:“老师还没教,你们都会了?”学生胸有成竹、异口同声地说:“会!”“真的会?”“真的会!”于是,我顺水推舟地说道:“好吧,既然你们都会了,看来我要下岗了,这堂课不要上了。那行,谁先来背背7的乘法口诀?”学生的小手一只比一只举得高,都跃跃欲试,被叫起来的学生非常熟练地背诵着7的乘法口诀。“看来,大家都挺厉害的!那么,你们知道每一句口诀的意思吗?”我轻声问道。这下,如林的小手“唰”地只剩下了五六只,教室里也开始安静下来。一个学生站起来支支吾吾地说出了他的意思,看来,大部分学生还是似懂非懂的。这时,我心里又开始暗自窃喜,要知道这是教师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于是我以理解口诀的意思为切入口,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或画或摆图形来交流、验证口诀,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中。最后,学生不仅理解了7的乘法口诀的意思,还尝试运用发现的规律编出了后几节课要学的乘法口诀。课堂上,学生如沸腾的开水,不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这时的我,终于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课后反思:

时间仅隔三年,同样的教案,到如今已不能再重复“往日的故事”,留给我的确是失败。或许我们不能过多的埋怨教案,因为一堂好课的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教案是死的,人是活的,当课堂一旦出现意外生成的时候,我不能灵活机智地驾驭课堂和学生,因为对于学生的原有认知,我的确是疏忽了。或许三年前的学生也知道了7的乘法口诀,但是他们没有表露出来,而是跟着我亦步亦趋,配合默契。但是三年后的学生却敢于有自己的想法,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在我一进课堂时,当知道学生已经会背口诀后,这着实打乱了我原先建立在学生“零认知”基础上设计的预设,于是我只能拼命地将他们生拉硬拽到预先设置的轨道中,但从中看的出来学生是多么的不情愿呀!既然有了这样的情绪,学生怎么还能愉快地进行下面的学习呢?

而之后的再次教学,我事先已经知道学生会背7的乘法口诀,没有让学生懂装不懂,而是将“试编口诀——熟记——运用”的教学流程调整为“猜测口诀含义——操作验证口诀含义——发现编写规律——尝试创编后续口诀”。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了学生已有的认知,勇于将课堂“让位”给学生,并给他们充分思考的时间、空间,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感悟和体验数学。在根据学生学情需要进行教学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态度,看到了课堂上生成新的思维碰撞和思维交锋,看到了师生间平等愉快的对话,这不正是我们所期盼的数学课堂吗?

(责编 杜 华)endprint

在不算太长的教学生涯中,有许多事情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尤其是“温开水”事件,更让我难以忘怀,它常常引起我对教学的新的思索。

在参加市教坛新秀比赛前,学校组织了一次选拔赛,提前一天告知教学内容,幸运的我抽到了三年前获得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的“7的乘法口诀”一课。我认真、细致地熟悉着当初的教案,准备着教具,第二天便自信、沉着地走进教室,开始了我的教学。

初次教学:

一、复习引入

出示题目:看算式直接说出得数。

2×5 4×3 3×2 6×4 5×3 2×4 1×1 6×3

师:6×3,用到了哪一句口诀?

生:三六十八。

二、新课教学

1.揭示课题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1~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学几的乘法口诀呢?

生:7的乘法口诀。

师: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2.猜想

师:那你们猜一猜,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呢?

生:7句。

师:有哪7句呢?

生: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

[师板书:一七( ),二七( ),三七( ),四七( ),五七( ),六七( ),七七( )]

这个环节我最不希望学生说出答案,可谁知却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将答案说了出来,如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尽管学生已经能很流利地背出口诀了,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将口诀写成填空题的形式,继续着我心中的预设。但此时,学生的情绪已由原来的兴冲冲骤然降到了现在的懒洋洋,前后判若两个班级,我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

3.试编

师:大家都说一七得七,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生:一个7是7。

师:根据这句口诀,你能写出哪两个乘法算式呢?

生:1×7=7,7×1=7。

师:那二七呢?又是多少?

生:十四。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2个7就是14了。

师:对,7+7=14,那用乘法算式该怎么表示呢?

生:2×7=14,7×2=14。

师:小朋友们已经编出了两句口诀,那后面的五句口诀该怎么编呢?接下来,请小朋友选择一句你最想编的口诀,可以先画图再列出算式,然后编出口诀。(学生试编口诀)

师:编好口诀的同学可以看一看,同桌小朋友和你编的一样吗?要是不一样,你帮他看看,他编对了吗?

……

果然,我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从汇报——排序——找规律——记忆——总结拓展,一切看似是那样的井然有序,但学生的情绪仿佛温水一般,任凭我怎么激情澎湃,也无法将他们“烧开”,即使是自认为设计得很好的几个环节,也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此时,我的心情与三年前优质课比赛上满足于学生一路凯歌、陶醉于学生尽善尽美的心情截然不同,如今,我更多的是失落。

课后我问了几个学生才得知今天的内容他们早就会了,连九的乘法口诀也能很流利地背出来,感觉对已经会了的内容进行学习,没有挑战性。这下我终于醒悟过来了,原来我原先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零认知”的基础上,我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就进行教学,这样怎么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呢?三年前的教案或许三年前适用,但三年后就未必可行了。看来,这次失败,一方面是我不钻研教材引起的,另一方面是我不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导致的。

尽管比赛已经结束了,但我还是将教案进行修改,到另一个班级进行了再次教学。这次我还是满怀信心,因为这次的信心源于我将打一场有准备之仗。

再次教学:

铃声响起,我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7的乘法口诀。”不料,话语未落,就有一个学生举起小手,大声说:“老师,我会!”还没等他说完,教室里此起彼伏地出现了众多声音:“老师,我也会!”“我也会!”……更有几个学生摇头晃脑地背起了7的乘法口诀。面对眼前的一幕,我暗暗惊喜,因为事情果然像我想的一样发展了。我故意装出很纳闷的样子,问:“老师还没教,你们都会了?”学生胸有成竹、异口同声地说:“会!”“真的会?”“真的会!”于是,我顺水推舟地说道:“好吧,既然你们都会了,看来我要下岗了,这堂课不要上了。那行,谁先来背背7的乘法口诀?”学生的小手一只比一只举得高,都跃跃欲试,被叫起来的学生非常熟练地背诵着7的乘法口诀。“看来,大家都挺厉害的!那么,你们知道每一句口诀的意思吗?”我轻声问道。这下,如林的小手“唰”地只剩下了五六只,教室里也开始安静下来。一个学生站起来支支吾吾地说出了他的意思,看来,大部分学生还是似懂非懂的。这时,我心里又开始暗自窃喜,要知道这是教师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于是我以理解口诀的意思为切入口,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或画或摆图形来交流、验证口诀,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中。最后,学生不仅理解了7的乘法口诀的意思,还尝试运用发现的规律编出了后几节课要学的乘法口诀。课堂上,学生如沸腾的开水,不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这时的我,终于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课后反思:

时间仅隔三年,同样的教案,到如今已不能再重复“往日的故事”,留给我的确是失败。或许我们不能过多的埋怨教案,因为一堂好课的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教案是死的,人是活的,当课堂一旦出现意外生成的时候,我不能灵活机智地驾驭课堂和学生,因为对于学生的原有认知,我的确是疏忽了。或许三年前的学生也知道了7的乘法口诀,但是他们没有表露出来,而是跟着我亦步亦趋,配合默契。但是三年后的学生却敢于有自己的想法,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在我一进课堂时,当知道学生已经会背口诀后,这着实打乱了我原先建立在学生“零认知”基础上设计的预设,于是我只能拼命地将他们生拉硬拽到预先设置的轨道中,但从中看的出来学生是多么的不情愿呀!既然有了这样的情绪,学生怎么还能愉快地进行下面的学习呢?

而之后的再次教学,我事先已经知道学生会背7的乘法口诀,没有让学生懂装不懂,而是将“试编口诀——熟记——运用”的教学流程调整为“猜测口诀含义——操作验证口诀含义——发现编写规律——尝试创编后续口诀”。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了学生已有的认知,勇于将课堂“让位”给学生,并给他们充分思考的时间、空间,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感悟和体验数学。在根据学生学情需要进行教学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态度,看到了课堂上生成新的思维碰撞和思维交锋,看到了师生间平等愉快的对话,这不正是我们所期盼的数学课堂吗?

(责编 杜 华)endprint

在不算太长的教学生涯中,有许多事情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尤其是“温开水”事件,更让我难以忘怀,它常常引起我对教学的新的思索。

在参加市教坛新秀比赛前,学校组织了一次选拔赛,提前一天告知教学内容,幸运的我抽到了三年前获得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的“7的乘法口诀”一课。我认真、细致地熟悉着当初的教案,准备着教具,第二天便自信、沉着地走进教室,开始了我的教学。

初次教学:

一、复习引入

出示题目:看算式直接说出得数。

2×5 4×3 3×2 6×4 5×3 2×4 1×1 6×3

师:6×3,用到了哪一句口诀?

生:三六十八。

二、新课教学

1.揭示课题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1~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学几的乘法口诀呢?

生:7的乘法口诀。

师: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2.猜想

师:那你们猜一猜,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呢?

生:7句。

师:有哪7句呢?

生: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

[师板书:一七( ),二七( ),三七( ),四七( ),五七( ),六七( ),七七( )]

这个环节我最不希望学生说出答案,可谁知却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将答案说了出来,如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尽管学生已经能很流利地背出口诀了,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将口诀写成填空题的形式,继续着我心中的预设。但此时,学生的情绪已由原来的兴冲冲骤然降到了现在的懒洋洋,前后判若两个班级,我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

3.试编

师:大家都说一七得七,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生:一个7是7。

师:根据这句口诀,你能写出哪两个乘法算式呢?

生:1×7=7,7×1=7。

师:那二七呢?又是多少?

生:十四。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2个7就是14了。

师:对,7+7=14,那用乘法算式该怎么表示呢?

生:2×7=14,7×2=14。

师:小朋友们已经编出了两句口诀,那后面的五句口诀该怎么编呢?接下来,请小朋友选择一句你最想编的口诀,可以先画图再列出算式,然后编出口诀。(学生试编口诀)

师:编好口诀的同学可以看一看,同桌小朋友和你编的一样吗?要是不一样,你帮他看看,他编对了吗?

……

果然,我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从汇报——排序——找规律——记忆——总结拓展,一切看似是那样的井然有序,但学生的情绪仿佛温水一般,任凭我怎么激情澎湃,也无法将他们“烧开”,即使是自认为设计得很好的几个环节,也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此时,我的心情与三年前优质课比赛上满足于学生一路凯歌、陶醉于学生尽善尽美的心情截然不同,如今,我更多的是失落。

课后我问了几个学生才得知今天的内容他们早就会了,连九的乘法口诀也能很流利地背出来,感觉对已经会了的内容进行学习,没有挑战性。这下我终于醒悟过来了,原来我原先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零认知”的基础上,我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就进行教学,这样怎么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呢?三年前的教案或许三年前适用,但三年后就未必可行了。看来,这次失败,一方面是我不钻研教材引起的,另一方面是我不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导致的。

尽管比赛已经结束了,但我还是将教案进行修改,到另一个班级进行了再次教学。这次我还是满怀信心,因为这次的信心源于我将打一场有准备之仗。

再次教学:

铃声响起,我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7的乘法口诀。”不料,话语未落,就有一个学生举起小手,大声说:“老师,我会!”还没等他说完,教室里此起彼伏地出现了众多声音:“老师,我也会!”“我也会!”……更有几个学生摇头晃脑地背起了7的乘法口诀。面对眼前的一幕,我暗暗惊喜,因为事情果然像我想的一样发展了。我故意装出很纳闷的样子,问:“老师还没教,你们都会了?”学生胸有成竹、异口同声地说:“会!”“真的会?”“真的会!”于是,我顺水推舟地说道:“好吧,既然你们都会了,看来我要下岗了,这堂课不要上了。那行,谁先来背背7的乘法口诀?”学生的小手一只比一只举得高,都跃跃欲试,被叫起来的学生非常熟练地背诵着7的乘法口诀。“看来,大家都挺厉害的!那么,你们知道每一句口诀的意思吗?”我轻声问道。这下,如林的小手“唰”地只剩下了五六只,教室里也开始安静下来。一个学生站起来支支吾吾地说出了他的意思,看来,大部分学生还是似懂非懂的。这时,我心里又开始暗自窃喜,要知道这是教师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于是我以理解口诀的意思为切入口,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或画或摆图形来交流、验证口诀,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中。最后,学生不仅理解了7的乘法口诀的意思,还尝试运用发现的规律编出了后几节课要学的乘法口诀。课堂上,学生如沸腾的开水,不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这时的我,终于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课后反思:

时间仅隔三年,同样的教案,到如今已不能再重复“往日的故事”,留给我的确是失败。或许我们不能过多的埋怨教案,因为一堂好课的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教案是死的,人是活的,当课堂一旦出现意外生成的时候,我不能灵活机智地驾驭课堂和学生,因为对于学生的原有认知,我的确是疏忽了。或许三年前的学生也知道了7的乘法口诀,但是他们没有表露出来,而是跟着我亦步亦趋,配合默契。但是三年后的学生却敢于有自己的想法,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在我一进课堂时,当知道学生已经会背口诀后,这着实打乱了我原先建立在学生“零认知”基础上设计的预设,于是我只能拼命地将他们生拉硬拽到预先设置的轨道中,但从中看的出来学生是多么的不情愿呀!既然有了这样的情绪,学生怎么还能愉快地进行下面的学习呢?

而之后的再次教学,我事先已经知道学生会背7的乘法口诀,没有让学生懂装不懂,而是将“试编口诀——熟记——运用”的教学流程调整为“猜测口诀含义——操作验证口诀含义——发现编写规律——尝试创编后续口诀”。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了学生已有的认知,勇于将课堂“让位”给学生,并给他们充分思考的时间、空间,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感悟和体验数学。在根据学生学情需要进行教学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态度,看到了课堂上生成新的思维碰撞和思维交锋,看到了师生间平等愉快的对话,这不正是我们所期盼的数学课堂吗?

上一篇:处方差错原因分析下一篇:六上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