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痕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24-08-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痕教育的探索与实践(通用6篇)

无痕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篇1

江苏油田第二幼儿园 桑培松

随着新纲要的深入实施,我园在园本课程的构建过程中,引入了创新教育的一系列理念和思想,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改革了许多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要全面贯彻新纲要精神,真正全面体现新纲要的内涵,我们还有许多东西没有弄懂、参悟、悟透;没有真的走进幼儿的心灵、幼儿的生活、幼儿的世界;没有还给属于孩子们的童心、童真、童趣。我们的教育痕迹太重,我们的教育方法,没有真正的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幼儿教育的核心问题是玩中学、游戏中学。因此,我们要淡化教育痕迹,让幼儿在游戏中、玩中自然学习、在无形无意中积累知识、获得经验、发展能力,培养求知欲和好奇心,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我园于2004年10月提出并开始在我园实施“无痕教育”。“无痕教育”即不露痕迹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教育操作方式,又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教育追求的一种境界。如果武学中轻功的至高境界是“踏雪无痕”,那么教育的最高境界就应该是“教育无痕”。教育无痕,润物无声。虽然“无痕”却有着惊人的力量!于无声处听惊雷!“教育无痕”是一句富有哲理的教育名言,意思是说,教育不应该是让受教育者明显的感到你是在教育他,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当老师教育幼儿时,如果幼儿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无痕教育”最理想的实施环境是在幼儿教育阶段,一是在这一阶段没有升学压力。二是幼儿的身心特点也最需要“无痕教育”。

一、问题产生的的背景

1、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和谐社会构建理论的完善,终身教育理念被人们逐步接纳,人的一生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尊重人的自身素质修养、发展越来越被人们接受。人的社会化过程和人的个性化过程是同时建立的,未来社会需要具有良好个性品质的创新人才。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改革我们的教育,去发现与开发幼儿身上的创造性品质,要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善于观察、发现问题,树立自主学习、勤于思考的意识,敢于提出创意。此外,还要要培养幼儿具有合作、行动和实践能力,以及奠基于社会责任感之上的对真理不懈追求的敬业精神等。

2、幼儿发展的需要。人的一生很累,最快乐的就是幼儿阶段,面对几岁的幼儿,我们应该给他们什么?重新认识幼儿的认知规律:他们认知发展的兴趣具有广泛性、潜在性和移动性。他们的思维活跃,具有跳跃性、幻想性、富有创造性。对知识的需要主要凭借兴趣,缺乏长久的目的性、系统性、连续性。以玩为主要形式,所获取的知识,广博、杂乱、浅显。个性化、社会化需要突出,幼儿的发展需要是不同的,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获取知识的途径、方法以及生理、心理的各项要素均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差异,幼儿个性化特征尤为明显,每个幼儿都需要自我的发展空间,需要尊重、平等,需要独立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改革我们的教育,着眼幼儿一生的自我发展。

3、我园发展的需要。回顾我园的教育改革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园本环境课程。99年启动了园本课程,我们以教育内容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教师们经历了改编„„创编活动设计„„活动后记,初步培养了教师对教育内容的把握,原创性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升教师们的课程理念,使教师们掌握课程的结构、内容体系,解决了孩子们需要什么、应学什么、能学什么的问题。

第二阶段:创新网络教育。2002年我们发现构建园本课程的过程中,许多制约教师们主动实施环境课程的机制、制度和资源,教师们很辛苦、很劳累、很疲劳。“解放幼儿首先必须解放教师”是这一阶段的核心。于是,我们改革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制度,打破、改革了传统的一日活动的时间制度、备课制度、教育活动制度、评价制度,建立起一整套的与园本课程相适应的制度体系。这一改革比上海二次课改早了三年。这一过程中我们感到网络资源建设是解放教师工作量的重要方法,我们开展了网络资源建设,教师们的自主空间相对得到了扩大。

第三阶段:无痕教育。2004年我们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们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师的活动组织能力。于是,我们开展了无痕教育。这一阶段我们的目标是淡化教育痕迹,让幼儿在游戏中、玩中自然学习、在无形无意中积累知识、获得经验、发展能力,培养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幼儿真正成为实践的主体、探究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他们不只受教于成人,而且自己能力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真正的知识也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幼儿的,而是出自幼儿本身,以期达到“不教而教”的无痕的教育效果,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向着教育的最高的境界而探求。

二、教育无痕的理论基础

1、陶行之:近代教育家,“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教育即生活”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陶行知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陶行知所说的“教育”是指终生教育,它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陶行知认为,“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生活”不是人们通常狭义的理解,而是“包含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生活”是包括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具体讲,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均由生活决定;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生活是发展的,教育也应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教育改造生活是指教育不是被动地由生活制约,而是对生活有能动的促进作用。生活教育的实质体现了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陶行知认为:“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

“社会即学校”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是在对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基础上得出的。陶行知认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社会即学校”是与“生活即教育”紧密相联的,是“生活即教育”同一意义的不同说明,也是它的逻辑延伸与保证。因为生活教育的“生活”是社会生活,所以“整个社会的运动,就是教育的范围,不消谈什么联络而它的血脉是自然相通的”。

“社会即学校”的根本思想是反对脱离生活、脱离人民大众的“小众教育”,主张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打通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创办人民所需要的学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真正把学校放到社会里去办,使学校与社会息息相关,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所必须。因此“社会即学校”的真正含义就是根据社会需要办学校。从教育内容说,人民需要什么生活就办什么教育;从教育形式来说,适宜什么形式的学校就办什么形式的学校。“社会即学校”不是学校消亡论,而是学校改造论,改造旧学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道德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译文]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所以丑恶的东西就出现了。都知道什么是善良的,却怎么也不想一下丑恶的原因呢?有和无相互依存;简单和复杂相互交错;长短的区别在与形体上;高下的区别在于所处的位置不同;音和声相互作用才能和谐美妙;先和后的区别在于次序上。这些都是永恒不变的道理。圣人认识到了这些道理,所以做事不讲形式而重结果,不以言论教导人们,任凭自然法则的变化而不干涉,生养而不拥有,有所作为但不存私心、不居功自傲、功成身退,作到这些才符合自然的常道。以人为本理念最早应出自老子。无所为,而无所不为。强调顺应自然。

3、苏霍姆林斯基:苏联教育家他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目标。他关于教育无痕有一系列的名言:“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造成教育青少年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的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种年龄期的人按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们。”“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因为学生了解教育、懂得教育,一般来说是有害而无益的。” 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三、教育无痕的策略与途径

1、内容上化整为零、聚零为整。我们将课程内容化整为零,即打散部分课程的结构,将其内容分解到一日活动之中,日积月累,汇细流而成汪洋。

2、形式上化全为个,聚个为全。我们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即将现有的班级集体活动为主的形式,变为以区域个体活动、小组教育活动为主要形式,随机组织集体教育活动。

3、方法上化多为少,聚少成多。教育方法很多,我们着重尊重幼儿,淡化教育痕迹,顺其自然这一基本原理,先放后收,采用让幼儿实践→思考→再实践→再思考的基本方法,灵活多样开展各项活动。

4、评价上化师为幼,聚幼为师。即打破以教师为主的评价体系,建立培养幼儿学会评价的评价体系,使幼儿自我评价和幼儿互评成为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和教育方法的有效手段。要重视教育评价的过程性,评价是贯穿一日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我们为每个建立了成长个案将其家庭背景资料,身体健康成长资料,以及幼儿在园的作品、活动、以图片、动画、影像、文字等形态记录,全面真实的反映幼儿的成长。只有我们不断努力、不断探求,才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才能起到“滴水穿石”的作用。

三间:我们要给孩子们创造时间、空间和人间。时间„„ 三不:不重复幼儿语言、不轻易评价幼儿、不使用狭义用句 三思:前思、中思、后思

三借:幼儿教师要会借力,借幼儿的力、借家长的力、借园长的力 三少:少说话、少命令、少示范

1、“无痕教育”不是教师不留痕迹,它要求教师具有更为严谨的计划安排,这计划安排不同于过去的那种对几十分钟内的一次教育活动安排,它有着阶段性、重复性、整体性和灵活性,但需要教师做充分的准备,材料要充足,可以说是:“周密的安排,无痕的行动”,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增长了知识。

2、“身教”是实现教育“无痕”的主要方式,于“小事”中渗透是实现教育“无痕”的有效途径。

3、教师要有爱心、信心同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必能显得最为亲切自然,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才能起到“滴水穿石”的作用。

4、理解了什么是尊重,什么是平等,体验到了独立人格的尊贵和老师的拳拳之心。为其所想,适时改变对幼儿的要求,教育的前提是尊重,教育者要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去唤醒幼儿的自尊。提倡“无痕的教育”,就是当幼儿有过错时,要多想办法,用“无痕”的批评教育给幼儿以良性的刺激。

5、当幼儿真正成为实践的主体、探究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时,我们的教育就自然会淡化、无痕。他们不只受教于成人,而且自己能力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真正的知识也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幼儿的,而是出自幼儿本身。这种“不教而教”的无痕的教育效果,是教育的最高的境界。

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无痕教育的深刻内涵也正体现在这里。它不伤害幼儿的自尊,不丢幼儿的面子,更不会引来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时钟效应:秒针、分针、时针。老师是秒钟、家长是分针、幼儿是时针。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在课程改革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摒弃这些为改革而改革,为教而学的做法,立足于幼儿的发展,打破常规,追求“教学无痕”。

无痕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篇2

一、明确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纵观一个人一生中道德的养成, 父母是启蒙, 社会是熔炉, “学校是德育的主渠道”;横看学校教育中的道德教育, 各种活动是载体, 各种文化建设是熏陶。“德育课程是德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 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途径。开展学科德育渗透研究, 首先要明确学科德育渗透的意义。

(一) 推进素质教育需要重塑德育新范式

长期以来,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中小学德育, 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师要面对来自学校和学生家长以学业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业绩评价, 学生承受着学业带来的巨大压力, 学校承受着家庭与社会对升学率追求带来的巨大压力, 致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道德素养缺失、是非判断能力弱化、人际关系不和谐、心理状态亚健康等问题。在新的形势下,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必须提高德育实效性, 构建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新范式。

(二) 落实课程改革理念需要建立德育新体系

新课程在课程设置上, 对德育课程进行了整合、强化, 从小学到高中重新建构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生活性、社会性、人文性、实效性更强的德育课程新体系。为了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到实处, 我们必须改变旧的德育机制, 去除德育的边缘化、形式化、运动化、倒置化、空洞化的教育模式, 重新建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德育操作新机制。坚持以生活道德教育为基础, 以良好习惯培养为重点, 德育与学科教学、能力培养相互渗透, 建立“生活道德教育、学科道德教育、活动道德教育、文化道德教育”相结合的道德教育新体系。

(三) 深化德育研究需要尝试德育新方法

近几年来, 杭州市萧山区中小学在德育研究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不少学校摸索出了许多适应形势发展的德育有效途径和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要想让这些好的做法和研究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需要尝试德育新方法。

二、贯彻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规划

(一) 强调学科德育———确立德育渗透载体

1.“学科德育”是“学校德育”的渠道

长期以来, 我国学科教育是本末倒置的。学科教育总是强调学科性, “学科性”似乎成了学科教育最重要的特征, 其实不然。分科教育虽然按照学科逻辑建构课程, 但根本目的仍然是按照科学的规律更好地培养人。因此, 学科教育首先是为育人服务的, 而不是为掌握学科知识服务的;学科教育的教育性是第一位的, 学科性是第二位的。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指出的:“诸育只有以德育为首, 才能应运而生, 德育为一切教育之本, 是教育的生命所在, 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

2.“德育学科”是“学科德育”的常态

(1) 《思想政治》《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应是德育的主阵地, 我们不应淡化它的教育性功能。从老课程的几十年到新课程的几年来, 我们感觉到德育课程的功能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它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 扮演着“无关紧要”的角色, 被长期冷落和淡化。我们应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 学好用好德育课程, 以德育课程统领道德教育的实施。因为它有系统的德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作依托, 它有标准的课时安排和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作保证, 它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作指导, 它有多元实效的评价机制作保障。

(2) 团队教育、班级教育、文化教育等应是德育课程教育的落实、深化和评价, 我们不应本末倒置。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认为:“活动道德教育要以德育课为主体, 综合各种班队活动、文体活动、纪念活动、节假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技术教育等, 进行科学设计, 形成序列, 统一实施。”

(二) 执行目标规划———探索德育渗透过程

1. 构建“德育渗透化”新体系

“德育渗透化”新体系, 如图1所示。

2.“德育渗透化”新目标调整

以德促学。通过实效性的道德教育, 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业成绩的发展, 发挥“德育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以德督教。通过“德育学科化”实验的开展, 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 加强师德教育, 让教师从自身点滴做起, 避免成为“道德说教的巨人, 道德操行的矮子”, 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达到“德育督促教师爱教育教”的目的。

以德兴校。通过德育课题的实验, 带动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 走科研兴校的发展之路;以德育课题实验为突破口, 创建具有时代精神的特色学校。构建“以德立校、以德治校、以德兴校”的办学特色。

以德育人。树立育人为本的科学教育观, 让学校真正成为科学育人的场所。通过新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言行文明的人, 道德高尚的人, 具有世界普适价值观的现代人。

3.“德育渗透化”新途径的创建

在“学校德育”这个一级指标下, 设置“德育学科、学科德育、团队教育、班级教育、文化教育”等五个方面的二级研究指标, 每个二级指标又分别规划不同的三级研究内容, 这样就形成了“德育学科化”课题实验的三级指标体系研究网络 (见图2) 。在实施过程中, 我们将在各实验点实行“统筹规划, 分工研究, 相互作用, 共同提高”的实验方法, 构建“科学、完整、前瞻、实效”的新道德教育有效途径, 努力创建新型德育模式。

(三) 全员参与———创新德育渗透方法

在教学中, 决定渗透的因素有三个:一是教材中含有的道德因素, 二是指导渗透的教师, 三是被渗透者学生。学生是渗透的主体, 教师是渗透的主导, 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渗透以及接受到什么程度, 取决于他们的个性爱好和认知需要。如果学生对渗透的内容怀有喜爱和渴求的心理, 就会产生“细雨滋润土壤”的功效。如果学生对渗透的内容怀有生疏、无所谓或者厌恶的心态, 则无疑是“雨水跳金属”格格不入。作为教师尤其要研究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以及心理需求, 区别对待不同年级、不同个性的学生, 洞察他们对渗透内容的兴奋度和注意力, 调整、创新渗透方法, 提高学科渗透的功效。

1. 行动研究法

(1) 班级行动研究。例如, 某班班会, 诗歌朗诵《饮九月九的酒》:“千里之外/九月初九的炊烟/是一缕绵绵的乡愁……/母亲/你的眉头深锁是生我时的喜/你的眉头深锁是生我时的忧/……”伴着《眼泪》的钢琴曲声, 学生的眸子里除了温馨和感动, 更多了一份对亲情和生命的思考。随后的亲子游戏则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2) 教师行动研究。 (1) 教学导语渗透德育。精心设计生动、巧妙的导语, 能拨动学生的心弦,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2) 教学技巧渗透德育。用赏识的眼光期待学生的点滴进步, 注重教学语言的人文化, 注重教态与手语的得体表达等。这些个人素质修养方面的影响将使学生极力模仿。 (3) 教学手段渗透德育。“专题演讲”“科学史讲座”“互动—实验探究”“辩论”“多媒体辅助”等丰富的教学手段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明显提升了“学科渗透德育”的层次。 (4) 课后作业渗透德育。作业批改不能局限在判定正误上, 还要精心书写评语。因为, 如果评语具有亲切性、针对性、艺术性、指导性和连续性, 能以“情”激其心, 以“理”沛其腑, 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使学生受到鼓舞, 形成自我激励、不断进取的良性循环, 从而深化德育渗透。同时, 重视作业簿以外的“无形”作业, 诸如观察事物、调查研究、课外阅读, 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演讲、辩论等, 这类作业的育人功效也是不能小觑的。

2. 案例研究法

学校大力倡导“学科德育渗透”思想。一是要在教案上体现, 二是要将其作为好课评价的硬性标准, 三是要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结合水平的不断提升。典型的个案材料全校性宣传, 《各学科德育渗透纲要》全校性学习, “渗透式课堂德育模式”全校性推广。

3. 紧扣教材法

从教材实际出发, 寓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 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是做好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的关键, 要根据教材所蕴含的内容, 在教学中“以理育人、以事育人、以人育人、以美育人、以情育人”。

4. 目标渗透法

教师根据教材, 找准德育目标, 即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将德育目标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教材各异渗透方法多样。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紧扣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广泛开发电影、电视、国内外重要事件、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资源, 加强横向与纵向、课内与课外资源的整合, 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5. 情感陶冶法

陶冶教育法就是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 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

此外, 还可以采取主题辩论、师生对话、心灵驿站等方法。总体特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调动双方的积极性, 以情感为纽带, 通过双向互动, 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在“交流”意识下, 学校期中表彰设立了“勇攀高峰奖”“爱心奉献奖”“杰出学业奖”等, 不仅表彰成绩优秀的学生, 而且也表彰品行优异的学生, 并且在学校宣传橱窗展示他们的照片下面附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 这样橱窗里展示的榜样学生与观看学习的学生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无声的经验交流。

三、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成果

(一) 研讨了德育理论知识

我校自从开展德育渗透研究以来, 课题组成员采用集中与分散、自主与合作的方式学习了许多德育理论知识, 如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学德育纲要》等文件精神, 重温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 阅读了《中小学德育专题》《现代德育论》《德育创新论》等理论专著, 深入研讨了新课程标准的德育理论。

(二) 促进了教学观念的改变

我们通过学习相关理论, 举办专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 开展专题汇报课活动, 撰写实验论文和经验小结, 请专家辅导等, 促进了德育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和一系列的变革, 如教师从考虑如何教转变为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变教师的讲台为学生的舞台, 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改变课桌的摆放形式,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突出作用, 等等。这样一来, 德育课堂不再是原来枯燥乏味的说教了。整体而言, 真正将“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做到了实处, 也避免了学科德育标签化。

(三) 达成了素质教育目标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探索, 在落实目标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每学期汇编了一本优秀论文集、一本教学案例集, 还录制了语文、数学、班队会、体育等优质课。学生参加“杭州市科技作品展览会”的小制作、小论文比赛, 获得了优异成绩。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示范课推广到乡镇, 学校还获得杭州市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四) 明晰了师生角色关系

1. 师生更新了德育观念

教师通过反思传统德育弊端, 反复学习新课程理论, 感悟到自己的德育观念必须尽快适应课程的发展。树立德育生命观, 将学生视为有生命的个体, 让学生进行自律、自约、自我规范。2011年学校着手推动主题班会课的改革, 实施“四自”主题班会。所谓“四自”, 即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准备、自己主持、自己总结, 教师只是与学生一起寻找道德成长的“生长点”, 不再以管教训导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 真正实现了角色的转换。

2. 教师展示了良好的形象

一名优秀的教师, 要会上出好课, 但更多的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学生, 育人于“无痕”之中。在校园, 我们的教师带头进行“弯弯腰”活动;升旗仪式时, 国歌唱得最响的是教师;书香校园创建时, 教师也要每月读一本书, 写心得体会;在为学生颁奖时, 教师要献上最衷心的祝贺;“要学生做的事, 教师躬亲共做;要学生守的规矩, 教师躬亲共守”。这些都不是专门的德育活动, 但却是最真实的德育细节与契机。

(五) 实现了课题研究特色

学校突出“整体育人”的教研思想, 有意识地加强教学过程的优化, 使知识、技能、思想教育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 整理汇编了《萧山十中各学科德育渗透纲要》。

强调所有学科的整体协作, 整合所有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的经验, 汇编了各学科的研究论文集。

通过教学案例的分析, 摸索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式方法, 尝试构建“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模式”。

幸福教育特色学校的探索与实践 篇3

杨远芳

(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学)

一、幸福教育的提出

对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理解,长期以来局限于学制化。把它理解为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小学作为进入中学的基础,中学作为考取大学的基础。日益激烈的“应试教育”,已经从中、小学蔓延到幼儿园阶段,展开起跑线上的竞争,使多少孩子失去了童年的欢乐和自由,游戏的时间没有了,甚至连充足的睡眠时间也被无情地挤掉了。“应试教育”成为重智育、轻体育、轻思想品德、轻情感意志的培养,造成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创造力贫乏、人格不健全等,破坏了生命的和谐和平衡。全国少工委和中国青少年研究者中心调查报告,有近14%的小学生和22%的中学生感到“学习已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希望自己能快点离开学校”。

基础教育不是升学教育的基础,而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这个“基础性”的新定位,应该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重要任务,它更重视赋予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学会学习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好奇心,为每个受教育者奠定生存基础、做人的基础、做事的基础和终身学习的基础,即为他们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感受到应有的幸福。针对目前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的学生厌学,教师职业倦怠和缺乏幸福感的状况,我们决定把“幸福教育”作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多年来我校始终以“一条主线,两翼齐飞”为办学思路。“一条主线”是指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两翼齐飞”是指搞好艺术和体育的社团活动。“幸福教育”是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的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我们怀着对教育本源的探求,执着地尝试使教育与师生的幸福相融相生,努力去打开教育的幸福之门。

二、对幸福教育的理解

幸福,就是客观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状态和主观的满足感二者之间的有机统一。

幸福教育,就是培养师生正确的幸福观,体验和感受幸福的教育过程,提高追求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从而实现师生为获得幸福而热爱教育、享受教育的目标。幸福教育通过学校教育理念、管理与评价、课程设臵、环境建设、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达到以培养人的幸福情感为核心的教育。

幸福教育有意识的以文化、科学、艺术与体育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引导师生改善自身。我们要使学生的智慧和人格同步发展,使接受教育的学生都有理解幸福的思维、创造幸福的能力、奉献幸福的风格、体验幸福的境界,拥有提高生命质量的能力。我们要让教师树立幸福从教的职业自豪感、成就感,构建和谐教育,实现师生共享的幸福。为在校的学生造就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艺术的气质,来面对走向社会后的任何挑战和困难。为我们的师生有高尚的情操、艺术的修养、高雅的生活、幸福的家庭而实践幸福教育。

教育毕竟只是幸福的基础,幸福目标与结果幸福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但教育过程的幸福体验应成为幸福教育的首要目标。我们开展的幸福教育的研究,旨在实践层面力求有所突破。

三、幸福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由于学业压力大而导致的学生厌学现象和教师中存在的职业倦怠、缺乏幸福感的状况,我校在幸福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把学校精神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德、智、体、美学校的各项工作统领到幸福教育的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上来,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积极践行幸福教育。

(一)环境文化建设营造幸福校园。

我校不断加强文化艺术环境建设,重视环境育人的作用,努力创造浓厚的幸福教育氛围。学校的教学楼和办公楼都挂有书法、绘画艺术家及学生的作品,其内容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品。校园里有九块来自天津蓟县的叠层岩,叠层岩上刻有我国著名书法家的字迹。学校的各座楼分别以“仁、义、礼、智、信”命名,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如:达信楼、达智楼等。校园种植了五百多棵树、有近二十多个品种的果树和其它花草树木。春夏鲜花盛开,秋天果实累累,即使是在冬季,部分果树上还挂着鲜红的果实。为了弘扬中华艺术传统文化,学校组织了两届教职工艺术作品展及胡阶庆教师的个人写生画展,成立了以我校为基础的河东区教育系统的楹联协会,并举办了首届楹联、书法比赛。2010年我校在达信楼的楼道里设立了中华文化艺术馆,橱窗里展览了复制的中华艺术精品,这对宣传中华艺术文明、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011年,学校又创建了民族团结馆,馆中展出了各民族的文化艺术品,起到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艺术教育的作用。学校的校园把自然的美和艺术的美熔为一体,使学生时刻都能受到美的熏陶,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环境育人是我校的重要特色。

(二)将营造“书香校园”列为幸福教育的重要行动。学校每学期通过给课题组和全体教师免费赠书,及推荐书目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教师的生活常态,在阅读中提高自己、丰富人生。两年来学校为教师及课题组赠书240种近1070册,《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教师的20项修炼》、《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等书籍使教师认识到幸福源自职业的自豪感、成就感,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助于获得幸福感。教师在阅读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学习教育智慧,在学习、反思、实践中提高对教师职业的再认识,并获得职业幸福。在读书交流会上,大家分享阅读中的收获和体会,很多老师把自己的读书感悟和阅读心得投稿参加第三届“全国教师暑期阅读随笔大赛”。撰写教育随笔,记录幸福轨迹,第一本教学反思集《馨语》已出版。

(三)教育科研是教师成长的幸福之路。

2011年我校将创建“天津市特色高中校”与市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研究紧密结合。中国教育学会《教师的职业幸福与专业发展的研究》、市教育学会重点课题《幸福教育的实践研究》等多个课题的立项,分别从学校特色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德育、各学科课堂教学、社团活动、民族教育、校本课程等多方面、多角度与幸福教育相结合进行研究,极大的鼓舞和激发了全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使教师向科研型、学者型转变。同时也“为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单调乏味,引领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四)提供专业发展平台,强化教师收获尊重和信任的资本。学校管理朝着科学化、人文化方向发展。制度激励与情感管理关照教师的幸福,让每个教师感受到幸福教育与个人的需要紧密相连,愿意在共同促成学校发展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加强校本教研,出版校本教材。为学生开发幸福选修课的同时,提供教师展示个性的平台。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修改完善了校级“学科带头人”、校级名师评选制度。教师积极参与民主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开展文体活动,注重教师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关心照顾怀孕的教师做轻松的二线工作;赠生日购书卡;组织教师合唱团、钢琴培训班、趣味运动会、教师节文艺汇演、瑜伽、健美操辅导班;每年春节慰问老教师;教师节为教职工体检;请专家来学校进行心理健康讲座等。

(五)让课堂教学成为落实幸福教育的主阵地。

构建高效课堂,把提高教学效率作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师生幸福感的前提。通过《成功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人生幸福感策略的研究》、《在地理教学中师生共享幸福感策略的研究》等多个市级“十二五”课题研究,着力打造“幸福课堂”,其核心理念是民主、开放、科学、规范、尊重、对话、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将幸福教育理念与学科教学紧密地结合,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获得成就感。教师通过及时的、个性化的鼓励和评价,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的自信心和动机,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共同成长、共享快乐,感受成功、感受幸福。

(六)新校本课程的构建成为师生共享幸福的创新点。人格的完善需要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校本选修课可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素质的提高,潜能的开发,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校本选修课教学,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态下,具有想学的良好愿望,勤学的坚韧意志,乐学的健康心态,会学的科学方法。2008年,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变化,实现为“每一个名学生奠定人格与学力发展的基础”,学校从已开设过的38门校本课程中精选了12门课程教材,编写出《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学校本课程精选》共12册:《生活中的物理》、《无处不在的地理》、《外语俱乐部》、《历史文化广场》、《奇妙的生物世界》、《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放眼看世界》、《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体美音韵》、《怀远集》等涉及14个学科,共470千字,2008年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在高

一、高二年级的校本选修课程中使用。

2011年10月,“四十五中幸福课”开课了。我校高

一、初

一、初

二、内高的全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通过自己选课,参加到29个校本课程的学习中。“幸福课”遵循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核心价值追求,将课程分三大类: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幸福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课程;分为六个主题:健康生活奠基幸福、和谐身心提升幸福、文化探源体会幸福、开阔视野感悟幸福、关爱生命拥有幸福、艺体陶情分享幸福。具体课程有:营养与健康 饮食趣味 积极心理学

感恩与幸福 品茗闻香 翰墨飘香 茶文化 灯谜 典故与中国文化 美文背后的故事

旗袍

诸子百家

生肖文化 节日文化 品茗心境 词海掠影 品味中庸 植物的种类

文化与自然遗产 灾害自救 关于生命急救基本知识 生命瞬间 紧急避险 中医精华 水墨芬芳 篆刻艺术 古月琴音动画影片欣赏 手工编织 等。

中华传统文化是向“内”寻找幸福的文化,它对人类文明特别是亚洲文明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当今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它滋养心灵、提升素质、温暖生命,它是幸福的智慧之源。每个民族都在积极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因为那是民族的“根”。文化发展的关键是重视文化教育,培养文化人才。学校是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只有将中华传统文化理念、艺术欣赏融入日常教育,让每个学生从小就能感受文化欣赏文化,这样才能使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真正浓郁起来,才会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一位教师在幸福45中博客的留言中说:“幸福课程师生共同受益,在没有指标和压力的课程中享受艺术之旅,学生自己选课,因此参与度极高。学生的水墨画作品已放在我的博客中。”

我校在校本课中重视了生命教育的内容。教育,首先应该为生命而存在。珍惜生命,健康生活,成就幸福人生,应该是生命教育的核心。所以,学校应该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各种灾害,学会自救与帮助别人。在校本课中,我们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了解火灾、地震等灾害的特点及应对措施,对于烫伤、运动受伤、溺水、心脏病发作等常见问题,介绍正确的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生命是宝贵的,学校教育如果只是为了考试而存在、为分数而存在,忽略了生命教育,将是非常失职的。在幸福教育课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幸福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感恩、关爱他人的善良心灵,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人生目标,这些都可以在以幸福为指向的课程实施中得到实现,幸福的人生也得到奠基。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素质的提高、潜能的开发、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两翼齐飞,从丰富的社团活动中获得幸福感。

为了促进艺术教育的开展,学校每年都开展以下活动:举办艺术节;班班唱活动;教师节汇报演出;校园牡丹节;书画艺术家进校园活动;高雅音乐进校园活动,先后请来天津交响乐团、天大北洋合唱团来校演出,还组织师生观看天津儿童艺术剧院、国家话剧院的演出。学校成立了各种艺术社团,如合唱团、管乐团、美术社团、舞蹈团、街舞社等,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小型、多样的艺术活动,力争让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一种自己喜爱的艺术技能。学校购买了30台钢琴,开设了钢琴课,还装备了一间合唱专用教室。2010年我校合唱团代表天津市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文艺展演,获得一等奖,并参加了闭幕式演出。2011年合唱团参加了香港国际合唱比赛,获得了表演金奖和混声组银奖。合唱已成为我校艺术教育的特色。

让强健的体魄成为幸福的根基。从选项课模块教学入手,编写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形体与瑜伽八个模块教学计划,学生自己按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进行选项。教师授课采取按学生的具体选修情况进行有针对的、不同学习内容多层次系统的教学方式。为防止选项课偏重单项的培养,忽视学生体能锻炼,特设“课课练”环节来进行身体素质的教与学。“挑战”选项课以外教材。我们不把选项课以外的许多教材(器械教材、民体教材等)抛到脑后,都是合理穿插于选项课中。如:体操双杠模块—杠上前滚翻成分腿坐杠;体操支撑跳跃模块—纵箱前滚翻;形体模块—柔美组合;武术模块—棍术。在天津市高中体育三年课改总结观摩活动中,四十五中学体育系列模块教学的8节展示课和经验介绍,受到了专家评委和同行的一致认可及好评。课外活动也丰富多彩。“课课练”的延伸是为学生制订“运动处方”。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课余时间锻炼的方法和手段。把“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组织好、落实好。课间活动一小时安排学生集体竞赛项目,结合学校“体育节”、“田径运动会”、“小型多样比赛”、“足球班级联赛”、“篮球班级联赛”、“健美操班级联赛”、“冬季长跑比赛”等活动,把阳光体育与群体活动相结合。把学校每年的体育比赛活动与班级联赛相结合;把普及与彰显特色相结合。学校田径、篮球连续蝉联河东区第一名,篮球两次获天津市第一名,健美操、足球队、乒乓球也多次获河东区第一名。体育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为我校特色教育打下深厚的根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师生的幸福生活奠基。

45中”新浪博客的作用,为开展“家校联手”的幸福教育扩展时间、空间提供便利条件。(http://blog.sina.com.cn/u/2080597691)开展励志、感恩、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感动四十五中人物”、“四十五中校园之星”等评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幸福观。

无痕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篇4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当前高校内的教风、学风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教师职业意识淡薄、教学方法陈旧,在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关系中徘徊不定,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扭转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很多高校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教学纪律来规范教师、学生的行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教师、学生成为了学校管理监督的对象,从而影响了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教风和学风状况的改善不能起到持久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本校在“三个课堂”开展创新教育活动的一些思路和做法,探索学风建设的新途径。

创新教育是创新教育内容、创新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以及创新培养模式等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总称,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创新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而学风建设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何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创新教育来带动学风建设是一项新的尝试。

一、创新教育与学风建设的关系

创新教育是综合性、全面性的教育,它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构建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有意识地将潜存于个体身上无意识的或潜意识的创新潜能引发出来,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创新的思想。当前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而在高校的教育实践中,学风建设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人才的培养既需要聪明才智、学习能力等智力因素,更需要正确而适度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饱满的学习热情、坚强的学习毅力以及完美的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所以,在培养品德高尚、意志坚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方面,非智力因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创新教育离不开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众所周知,学风建设的重点正是在于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创新教育与学风建设是紧密结合的,前者促进后者的建设效果,而后者影响前者的实施效果,通过创新教育来带动学风建设是一条既可行又易操作的有效途径。同时,通过创新教育改善的“学风”,将是持久的和稳固的。

二、“第一课堂”创新教育

“第一课堂”创新教育主要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当前,高等教育的主渠道依然是课堂教学,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方法的更新决定了教育内容的更新,也就决定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墨守成规、循规蹈矩、教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会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我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本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国家、省级的各类师资培训活动,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去短期进修,参加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支持创新方法领域的重点任务项目——“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在高等学校教学创新中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等,开阔教师的视野,更新其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同时,在校内组织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以及不同主题的教学研讨与教学观摩活动,增加教师间的学习交流,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教师将各种先进知识、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全面、细致、生动地传授给学生,用优良的教风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高尚的师德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青少年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是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终身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创造和传播知识,更要以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去影响学生。我校传承老工科院校“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优良教风,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师德教育机制,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使每位教师都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从科学知识、思想情感、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培育。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努力以其自身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做到教书育人。因此,“第一课堂”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使教师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教风,同时也促进了学风建设,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第二课堂”创新教育

“第二课堂”创新教育即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该活动与良好的专业基础和实验技能密不可分。因此,我校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及各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实验室等资源条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新教育活动,如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课外科研立项、专家讲座、科技论文报告会及科技节等这类大众性、普及性的创新实践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科技创新、探索性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整体化知识的消化吸收,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我校还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教育活动的保障机制,在资金、设备、场地和指导教师等方面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制定了教师及学生的奖励政策和激励措施,积极鼓励、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动漫设计、外语演讲等国家和省级学生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发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与潜能,增加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此外,我校还利用“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实施高校的有力条件,组织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立项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地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情操、诚信意识、互助合作等精神文明教育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推动了良好学风的养成。

四、“第三课堂”创新教育

“第三课堂”创新教育即社会实践,它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创新教育的进一步拓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社会实践更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创新性的特点,它与理论教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社会实践使学生真正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而社会生活正是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良好环境,对磨练学生意志、修炼其品行、锻炼其能力、提高其素质,促使学风的转变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校精心安排“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了稳定的实践基地,通过学习、讨论、调查和实践等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实现课外教学与课内教学的有机融合,达到心理素质与意志力的共生相长,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共同提升。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锤炼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作风。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还有助于学生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培养与人相处的合作精神,对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五、培养模式的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必须满足国家发展战略转变的需要,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普遍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重复、教学内容单

一、教材陈旧等问题,这就直接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能动性下降,从而影响到学风建设。考虑到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校根据行业需求、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我校的总体定位与办学指导思想,经过认真探索和反复论证,按照“社会需求调研—培养目标论证—资源条件分析—国内同类专业比较—专家论证评审”等程序重新修订培养计划,创新培养模式,推出了体现“一心”(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二优”(优化课程体系和优化教学内容)、“三强”(强化工程教育、强化专业教育和强化个性培养)和“四结合”(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共性要求与尊重个性相结合、工程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以及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等现代教育理念、特色鲜明、科学实用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创新知识体系,灵活务实地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在强化工程教育、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育人观念的创新,为学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使我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得到了提高。

六、结束语

学风是高等学校育人的文化环境,是校风的重要方面。学风建设涉及到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以及学生管理等多个方面,需要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将创新教育与学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及管理过程中系统考虑,统筹规划,采取灵活、务实、积极有效的措施去不断探索与实践,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是不断改善学风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于化东。地方高校如何开展创新教育的思考。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S1)。

[2]李明良,曾方。创新教育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中国成人教育,2002,(12)。

[3]李岚清同志在1997年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无痕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篇5

[论文关键词]:创新教育“三个课堂”学风建设

[论文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当前高校内的学风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在分析创新教育与学风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教育带动学风建设的尝试性观点,并对本校“三个课堂”创新教育活动带动学风建设的情况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当前高校内的教风、学风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教师职业意识淡薄、教学方法陈旧,在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关系中徘徊不定,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扭转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很多高校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教学纪律来规范教师、学生的行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教师、学生成为了学校管理监督的对象,从而影响了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教风和学风状况的改善不能起到持久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本校在“三个课堂”开展创新教育活动的一些思路和做法,探索学风建设的新途径。

创新教育是创新教育内容、创新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以及创新培养模式等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总称,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创新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而学风建设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何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创新教育来带动学风建设是一项新的尝试。

一、创新教育与学风建设的关系

创新教育是综合性、全面性的教育,它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构建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有意识地将潜存于个体身上无意识的或潜意识的创新潜能引发出来,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创新的思想。当前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而在高校的教育实践中,学风建设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人才的培养既需要聪明才智、学习能力等智力因素,更需要正确而适度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饱满的学习热情、坚强的学习毅力以及完美的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所以,在培养品德高尚、意志坚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方面,非智力因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创新教育离不开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众所周知,学风建设的重点正是在于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创新教育与学风建设是紧密结合的,前者促进后者的建设效果,而后者影响前者的实施效果,通过创新教育来带动学风建设是一条既可行又易操作的有效途径。同时,通过创新教育改善的“学风”,将是持久的和稳固的。

二、“第一课堂”创新教育

“第一课堂”创新教育主要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当前,高等教育的主渠道依然是课堂教学,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方法的更新决定了教育内容的更新,也就决定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墨守成规、循规蹈矩、教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会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我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本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国家、省级的各类师资培训活动,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去短期进修,参加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支持创新方法领域的重点任务项目——“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在高等学校教学创新中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等,开阔教师的视野,更新其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同时,在校内组织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以及不同主题的教学研讨与教学观摩活动,增加教师间的学习交流,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教师将各种先进知识、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全面、细致、生动地传授给学生,用优良的教风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高尚的师德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青少年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是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终身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创造和传播知识,更要以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去影响学生。我校传承老工科院校“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优良教风,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师德教育机制,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使每位教师都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从科学知识、思想情感、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培育。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努力以其自身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做到教书育人。因此,“第一课堂”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使教师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教风,同时也促进了学风建设,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第二课堂”创新教育

“第二课堂”创新教育即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该活动与良好的专业基础和实验技能密不可分。因此,我校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及各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实验室等资源条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新教育活动,如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课外科研立项、专家讲座、科技论文报告会及科技节等这类大众性、普及性的创新实践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科技创新、探索性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整体化知识的消化吸收,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我校还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教育活动的保障机制,在资金、设备、场地和指导教师等方面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制定了教师及学生的奖励政策和激励措施,积极鼓励、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动漫设计、外语演讲等国家和省级学生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发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与潜能,增加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此外,我校还利用“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实施高校的有力条件,组织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立项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地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情操、诚信意识、互助合作等精神文明教育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推动了良好学风的养成。

四、“第三课堂”创新教育

“第三课堂”创新教育即社会实践,它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创新教育的进一步拓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社会实践更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创新性的特点,它与理论教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社会实践使学生真正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而社会生活正是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良好环境,对磨练学生意志、修炼其品行、锻炼其能力、提高其素质,促使学风的转变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校精心安排“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了稳定的实践基地,通过学习、讨论、调查和实践等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实现课外教学与课内教学的有机融合,达到心理素质与意志力的共生相长,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共同提升。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锤炼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作风。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还有助于学生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培养与人相处的合作精神,对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五、培养模式的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必须满足国家发展战略转变的需要,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普遍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重复、教学内容单一、教材陈旧等问题,这就直接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能动性下降,从而影响到学风建设。考虑到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校根据行业需求、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我校的总体定位与办学指导思想,经过认真探索和反复论证,按照“社会需求调研—培养目标论证—资源条件分析—国内同类专业比较—专家论证评审”等程序重新修订培养计划,创新培养模式,推出了体现“一心”(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二优”(优化课程体系和优化教学内容)、“三强”(强化工程教育、强化专业教育和强化个性培养)和“四结合”(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共性要求与尊重个性相结合、工程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以及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等现代教育理念、特色鲜明、科学实用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创新知识体系,灵活务实地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在强化工程教育、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育人观念的创新,为学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使我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得到了提高。

六、结束语

学风是高等学校育人的文化环境,是校风的重要方面。学风建设涉及到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以及学生管理等多个方面,需要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将创新教育与学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及管理过程中系统考虑,统筹规划,采取灵活、务实、积极有效的措施去不断探索与实践,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是不断改善学风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于化东。地方高校如何开展创新教育的思考。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S1)。

[2]李明良,曾方。创新教育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中国成人教育,2002,(12)。

[3]李岚清同志在1997年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幼儿消防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篇6

根据相关调查统计可知, 我国每年近700名8岁以下的儿童死于火灾, 而由于幼儿玩火导致的火灾事故, 每年至少发生3000起。一组组数字面前凸显的是幼儿消防安全教育存在的不足, 具体而言,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幼儿监护人消防安全意识不强

幼儿监护人包括家长、老师等, 这些人员如果消防安全意识不强, 或者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 就谈不上对幼儿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幼儿的家庭教育十分重要, 但一些家长却意识不到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一味地追求孩子智力的发育与身体的成长;而一些幼儿园老师由于自身缺乏消防安全知识, 无法胜任消防安全辅导员的工作, 只能聘请专业的消防工作者开展消防安全教育, 但这些人员仅在消防领域比较专业, 对幼儿教育却是非专业的, 他们不了解幼儿的认知能力及性格特点, 无法保证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的有效性。

2. 幼儿消防安全教育缺乏系统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消防安全教育内容单一且不完整, 至今我国仍未有统一的、适合幼儿学习的消防安全读本, 各个幼儿园所用的读本质量不一, 五花八门;而且幼儿消防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 但很多幼儿园仅在一些重大节日或特定时期才开展消防教育活动, 活动组织无规律可循, 且不能保证其连续性, 这就导致了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再加之消防部门的消防任务也比较重, 没有过多的精力兼顾到每个幼儿园, 因此幼儿消防安全教育无法连续、完整地进行。

其次, 消防安全教育形式单一。现在幼儿消防教育最常用的形式就是组织幼儿进入消防大队进行参观, 即所谓的体验式教育。但这种体验仅限于看的层面, 即孩子们观看消防队员抛水带及相关的灭火演示, 没有机会体验真正的灭火过程。其实, 国外的消防体验场馆、消防类玩具等均已经十分普及, 孩子通过体验馆、玩具的模拟体验, 可以提高其参与性, 满足其新鲜感与好奇心, 并且体验过程也加深了使用消防器具的印象, 对未来实际操作消防设备十分有利。但现阶段我国专门针对幼儿设计的消防体验场馆、玩具等还相对较少。现如今较多采用的是一些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等的传统方式, 但是落后的教育形式、陈旧的教育观念无法保证消防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最后, 消防安全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性。幼儿的认知能力比较有限, 心理承受能力也更低, 面对幼儿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则要符合其心理发育规律及教育规律, 尽量控制警示性教育的比例。但是在实际消防安全教育中, 一些惨烈的警示画面屡见不鲜, 对幼儿的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二提高幼儿消防安全教育有效性的实践

1. 增强幼儿监护人的消防安全意识

幼儿园老师自身要加强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增加消防安全意识。在组织孩子进行消防安全教育的同时, 也邀请其家长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家长是加强幼儿监护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因此要做好家庭教育。对幼儿进行火灾危害性的教育, 使其从小做到不玩火、不随意触碰电器;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抽烟, 以免其模仿;要求幼儿不得在室内、柴草堆等易燃物品附近玩火或燃放烟花爆竹;燃放烟花爆竹后要及时检查是否存在残火, 如有发现立即熄灭。指导孩子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应变及如何自救。

2. 提高幼儿消防安全教育的系统性

首先, 丰富消防安全教育内容。对现有的消防知识进精简, 将一些繁琐、复杂的部分删除, 保留下的内容更适合幼儿的认知能力, 将一些最核心、最重要的消防知识保留下来, 用易于孩子们所接受的方法引导其掌握知识。如火场的简单自救、牢记火警电话、安全标识、如何电话报火警等, 这些知识相对简单, 幼儿接受比较容易, 可以做到人人会背、人人会用的程度。

其次, 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针对幼儿的心理发育特点, 采取不同的形式开展消防安全教育, 以保证教育效果。要教育孩子:在火灾来临时, 要在老师的带领下, 及时地撤离危险地带, 以免发生危险。

再次, 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 强化身心协调发展。组织消防安全教育要注意活动场所、活动器材的安全性, 不得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最后, 要保证幼儿消防安全教育的持续性、常态化。消防安全教育并非借助重大节日搞搞演习、做做活动即可, 而是将其作为一门必要课程进行持续、常态化的教育, 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消防安全习惯。因此要在幼儿日常生活中融入安全教育, 如定期观看消防教育录像、为孩子布置制作消防器材的手工作业、在幼儿园设置相应的消防安全标识等。

摘要:“消防安全从娃娃抓起”, 对于幼儿来说, 消防安全教育可有效增强其消防安全意识, 降低消防事故的发生机率。本文就针对我国幼儿消防安全教育现状进行分析, 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 并提出了做好幼儿消防教育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幼儿,消防教育,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马淑芹.幼儿园应对幼儿进行消防知识教育[J].山东教育, 2011 (Z6)

[2]崔隽、孙海东.幼儿消防安全教育不可忽视[J].山东教育, 2003 (Z6)

上一篇:常规体育课教学反思下一篇:中级财务会计分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