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公园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趵突泉公园(共14篇)

趵突泉公园 篇1

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区,济南素有泉城之称,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赞语。市区的泉水依其地理分布大体可分为四大泉群:趵突泉泉群、五龙潭泉群、黑虎泉泉群和珍珠泉泉群。趵突泉是济南72名 泉的第一泉。趵突是跳跃的意思。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 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宋文学家曾巩等根据泉水涌出的`形状取名趵突。 趵突泉公园始建于1956年,其名胜古迹,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是具有南北方园林艺术特点的最有代表性的山水园林。趵突泉是公园内的主景,四周有大块砌石,环以扶栏。可凭栏俯视池内三泉喷涌的奇景,涌泉跃出水面约30厘米高,昼夜不断,

资料

趵突泉公园 篇2

1植物的景观效果

无论是在何种公园或者是小型绿地的植物选择应用上, 植物的观赏功能都是首要的, 也就是说, 作为园林要素, 山水地形、植物、建筑、广场道路、园林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选择与应用植物时, 首先要考虑单体植物或植物群组美观与否。视觉上的赏心悦目也就成了判断植物配置成功与否的第一条件。

1.1 植物与空间变化

趵突泉公园中的植物配置采用多种形式。乔灌木与地被植物相互组合, 或群植或散植, 按照景观的需求不同而形成景色、意蕴不同的景观效果。在房前散植青桐, 借助青桐高大的体量体现出古朴庄严的气氛, 同时, 树皮颜色美观也成一景;在房屋的周围则配植竹、芭蕉、松以及一些花灌木群落, 组合不同的线条肌理, 成为层次丰富、耐人玩味的小空间景观。远景可观树形与周围配合的组合景观, 近景可观植物的细节与不同植物之间色彩与肌理的变化。

园中利用堆石造就了不同的空间, 因地制宜, 在不同的环境地形中随地形种植不同的植物。情人溪、马跑泉周围地形较为复杂, 高低起伏错落, 在山石上种植乔木灌木藤本、常绿落叶等不同的植物, 白皮松、桃树、玫瑰、油松、爬山虎等植物, 围合出了不同的空间, 创造出了层次错落、野趣盎然的景观, 随着人们的游览观光, 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观效果, 真正做到“步移景异“。

1.2 植物色彩与季相

公园在植物的选择上, 尽量丰富了种类与色彩, 使得四季都有景观可观可赏。春有梅花、梨花、珍珠梅、迎春、连翘、玉兰、海棠、丁香、碧桃、樱花等观花植物;夏有棣棠、紫薇、石榴、凌霄和盆栽荷花观花植物与碧绿泉水相映成趣;秋有桂花、菊花和银杏、黄栌、五角枫等秋色叶植物;由于园内有泉水调节小环境, 终年气温较为稳定, 冬季时泉水终年不冻, 公园中的常绿树达到50%以上, 与白雪相映成趣, 不会有肃杀之感。

在色彩的选择上, 开花类植物中, 黄色系花有桂花、栾树、迎春、连翘、棣棠、菊花等;粉色系花有合欢、海棠、荷花、碧桃、紫薇等;蓝紫色系花有紫薇、丁香、二月兰等;白色系花有玉兰、梨花、珍珠梅等;橙红色系花有梅花、凌霄、石榴等。观叶植物有八角金盘、紫叶李、银杏、黄栌、五角枫、红枫、石楠、棕榈、南天竹等。观果树种有柿树、山楂、石榴等。即使是树叶的绿色也是有丰富变化的绿, 有柳叶新发时的翠嫩鹅黄, 有翠竹、芭蕉的青翠欲滴, 也有雪松沧桑遒劲的青灰沉着。不同的色彩在不同的时节与清澈的泉水形成了怡人的景观。

2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的配合

植物的配置应用要结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在满足观赏效果的同时, 又要满足配合其他景观要素, 同时更应考虑游人对于其功能上的需求。

2.1 植物与建筑

在趵突泉公园中有多处古建筑, 园中的建筑多为粉墙黛瓦, 在墙边种植植物, 以雪白墙体以及墙上浮雕为背景, 增添了趣味, 观赏效果极佳, 建筑附属的小型假山边种植了小的黄栌, 秋季时叶子变黄, 与假山形成了一定的景观效果。园内墙角处种植芭蕉, 芭蕉的叶子较大, 不同于其他植物的细碎纹理, 色彩也较为明快;种在墙角屋檐下又能保证比较怕风的芭蕉的生长状态;最重要的, 在下雨时, 雨水沿屋檐流下, 落在芭蕉上是声音悦耳的自然之声, 符合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精神境界。不仅是建筑院中的景色, 在墙上雕窗之外的景色也组成了美的景色, 透过雕窗, 形成了框景, 仿佛挂在墙上的风景画。

考虑到建筑的人文色彩时, 在植物的选择上也有了细腻的变化。李清照纪念馆是纪念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所建, 因为词人为女性, 所以在建筑风格上就已经不同。建筑屋檐较低, 体现了李清照婉约内敛的气质, 在植物的选择上, 种植了色彩鲜艳的垂丝海棠、梅花、荷花, 象征了词人女性的身份、高洁的品质与清丽的文学风格。在“沧园”王雪涛纪念馆中, 多种植如腊梅、枸骨、木香等的芳香植物, 象征了艺术家高雅的气质与艺术涵养, 同时配以松竹。在为纪念五三惨案而建的五三堂中, 植物以挺拔常绿树为主, 以规则形式种植, 体现庄严肃穆之感。

2.2 植物与地形

趵突泉公园的郁闭度较高, 道路则更像是穿插于植物之间的林间通道。植物起到围合空间, 并且利用空间引导游人游览的作用。公园的东门进门正对假山, 假山种植了不同的植物, 起到了障景的作用, 引人继续观赏游览。山上种植高大的乔木, 山下有南天竹、低矮的黑松, 让假山看上去更加自然美观, 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假山的体量。南部立景石, 并配合竹、毛白杨和雪松阻挡了视线, 北部道路高程降低, 并且种植雪松林, 引导游人视线, 使游人的游览路线向北。

马跑泉和情人溪四周是增高的地形, 假山上种植低矮的黑松、扶芳藤、水蜡、荆条以及爬山虎, 使山上的道路更加深邃, 变化也更加丰富, 引人游览。在晴雨溪旁的假山利用山石堆砌形成了高低错落的空间, 种植了孤植的黑松与大叶女贞, 黑松的线条苍劲古朴与山石的线条相辅相成, 不同的植物肌理以及植株之间不同的体量也为假山之间的道路增加了空间层次与变化。

2.3 植物与水体

趵突泉公园以泉水为主题, 景观营造为泉水服务, 所以在植物的选择上, 首先要耐水湿, 保证植物的成活成景。选用了以垂柳为主的乔木树种和耐水湿的柽柳、水杉、枫杨, 并配以女贞、雪松、栾树、白蜡、青桐、元宝枫、毛白杨、海棠、国槐等已经较好适应周围环境的树种。

垂柳姿态优美, 春季萌芽较早, 在早春植被景观比较萧条时就能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水边多种植迎春、连翘、金银木, 植株茂盛, 枝条向水面伸展, 早春开花较早, 藤本植物在水边的石头上攀岩, 丰富了绿量。除了较为常见的水边植物以外, 还种植了一些蕨类植物, 丰富滨水植物种类。低矮的植株匍匐水边石上或伸向水面, 较高大的乔木在比较窄的溪流上树冠相接, 阻挡了人的视线, 但是对面桥上的行人景象却在水中形成了倒影, 丰富空间, 隔而不绝, 使水面空间有联系又不会太通透。建筑依水而建, 人在此岸无法直接接触到达建筑, 而是要远观建筑, 建筑对岸种植高大的乔木, 如栾树、青桐, 起到为游人遮阳的效果同时, 下垂的枝条还成为了游人观赏对岸时的景框。

2.4 植物与人

园林的营造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园中的植物应用, 首先要考虑到植物应用对人活动的影响, 然后要服务于公园泉水的主题。

植物对人的影响是多个方面的:一方面, 植物对人的生活环境起着调节生态的作用。趵突泉公园中植被郁闭度较大, 人在活动过程中, 除了行走在建筑之中, 就是在树荫之中, 天气较热时, 可以使游人较为舒适地游览观光。同时, 在花架上种植藤本植物, 装饰建筑景观的同时, 也使人们有了一个更加生态、环保, 而又色彩怡人的停留休息空间。另一方面, 植物营造空间引导人的活动。植物围合成了或开敞或幽闭的空间, 这样不同的空间有着不同的作用, 使人们或停留或快速通过, 通过植物可以把人流引向主要景观。

3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

3.1 部分植物的选用存在问题

趵突泉公园的植物选择方面, 基本尊重了适地适树的原则, 保留了原有的毛白杨、垂柳、国槐和梨等场地原有的植被景观的同时, 还增添了济南地区常见的树种, 但是水生植物和地被植物的种类还是相对较少。

公园中的水量丰富, 但是水生植物只有芦苇和睡莲, 种类较为单一, 应用量也较少, 荷花仅作为盆栽与棕榈一起摆放。水生植物较少的原因可能是水体多为流水, 并且泉水温度较低。可以在水流较缓、水面较大的地方增加水生植物种类, 可以使水面景观层次更加丰富, 也可以帮助保持水质。建议增添菖蒲、梭鱼草、香蒲、千屈菜、慈姑、水葱和鸢尾等, 有观叶也有观花的种类, 有细长的线条也有大叶低矮的种类。

另外, 园中一些景观的植物选用也存在问题。例如在李清照纪念馆的花窗外, 使用了过多的垂柳, 遮挡了视线, 使植物看上去过密, 将一些本来更加美好的景观过分遮挡了。垂柳虽然是在水边具有独特景观效果不可替代的植物, 但并不是每一处滨水景观都适合用垂柳, 一般在小尺度园林中, 不宜选用枝下高度低和过于茂密高大的乔木, 会显得园林的空间更加逼仄。

3.2 植物景观的养护欠缺

植物景观的效果不仅是设计者和施工者创造的, 很大一部分也是后期养护者的作用。

园内植物种类丰富, 是以自然式园林为主的植物群落景观。自然式园林不代表任由植物的生长而不进行管理, 而是在保证植物景观效果的同时, 尽量保证植物自然的形态。园内现存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植物群落疯长, 在达到绿量的同时, 有些过于茂密。例如, 晴雨溪正对的景观石周围的翠竹, 本来只是为衬托山石的背景, 但因为土内没有实施防止竹子生长过于茂密的措施, 导致竹子疯长, 几乎已经将景观山石完全遮挡。

4总结

趵突泉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上, 总地来说是比较成功的案例。首先, 植物种类丰富, 体现了济南地区滨水公园的特色, 无论是在空间的营造、色彩的丰富、植物组合多样性还是在季相的变化上, 时时处处都有美景可观, 在每个细节的处理上也都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细腻和精致, 并且在与人文景观的结合上也体现出了齐鲁文化的深刻底蕴。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正是因为缺点的存在, 才使得园林未来的发展有更大空间。相信趵突泉公园未来在植物景观的营造上、后期养护管理和人性化关怀上会有更加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姜庆超.趵突泉公园植物景观探讨与分析[J].园林科技, 2012 (3)

[2] 蒋西平, 张启翔.北京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与展望[J].园林植物, 2011 (4)

[3] 宋凤, 丁国勋.济南城市园林中园林地被植物应用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 2009 (23)

[4] 李辉.济南市主要公园乔木树种结构及动态[J].中国城市林业, 2012 (10)

神奇的趵突泉 篇3

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市中心,占地10.5公顷,是以泉为主的文化名园。趵突泉闻名遐迩,誉满天下,位居济南72名泉之首,是泉城济南的象征,所以有“游济南不游趵突泉不成游”之说。园内名泉众多,趵突泉与其附近的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马跑泉、无忧泉等24名泉组成趵突泉群,位列济南四大泉群之首。乾隆皇帝曾册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

远远望去,那趵突泉是一个不大的潭,但在趵突泉公园里,可以说是最大的了。趵突泉水中的鱼,数不胜数,让人眼花缭乱。那些鱼有的是黑色的,成群结队,好像在上课,又好像在开会;有的是金黄色的,它们穿梭往来,好像在进行游泳比赛;有的黄中带白,你追我赶,好像在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最有趣的是水底那条黑色的小巧玲珑的鱼了,它的眼睛像水泡一样大,它躺在水底下不动,好像在装死。最神奇的要算从趵突泉底下冒出来的水泡了。泉中有三个像井口那么大的水泡连续不断地冒出,在水面爆开,溅起一朵朵美丽的水花。在趵突泉的边缘上,还有许多小泡泡从水中钻出来,真是美不胜收!

趵突泉公园里的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泺源堂、娥英祠、观澜亭、来鹤桥、蓬山旧迹坊、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易安旧居、白雪楼、万竹园、沧园及诸多名胜,共同彰显着济南文化的源远流长。

多么神奇的趵突泉啊!

趵突泉介绍

趵突泉位于济南市中心区,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158亩,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该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与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趵突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其最大涌量达到每天24万立方米,出露标高可达26.49米。水清澈见底,水质清醇甘洌,含菌量极低,经化验,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是理想的天然饮用水,可以直接饮用。“趵突腾空”为明清时济南八景之首。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18℃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

趵突泉公园导游词[范文模版] 篇4

作为一位尽职的导游,时常会需要准备好导游词,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趵突泉公园导游词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各位游客朋友: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泉城济南参观游览,我是大家此次济南之旅的导游员小宫,大家也可以叫我宫导,在济南停留的时间将由我来接待大家,并为大家提供服务,我希望我的讲解能使大家在济南玩得开心,过得愉快。

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趵突泉。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南靠千佛山,北望大明湖。它建于1956年,总面积10.5公顷。趵突泉公园是一座以泉水为主的自然山水公园。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被誉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18摄氏度左右。趵突泉以观泉、赏鱼、品茶、山石、文化为特色,以古朴典雅、清洁幽静、步移景异而著称。

大家可以看一下,在我们前方的这座牌坊就是“趵突胜境”坊了,此坊在泉城广场的中轴线上,与广场的泉标交相呼应。此牌坊高7.5米,宽9.2米,两边各悬空,其造型为“四柱三间冲天挑担式”石坊前后岩额磨光花岗岩上分别刻有“趵突胜境”和“观澜知源”凹形贴金大字,它们分别是由全国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和蒋维崧先生题写的。

大家和我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白墙灰瓦,出檐卷山的卷棚式建筑就是趵突泉公园的东门了。大门正中匾额上“趵突泉”三个贴金大字,是1959年郭沫若题写的。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迎门假山,大家知道为什么要迎门建假山吗?这是运用古代的一种造园手法,叫做障景法,顾名思义呢,就是说迎门建一座假山,把园中的美景挡住,给人留以遐想,激起继续参观的欲望。这座假山是选用济南南部山区的石头构筑而成,因这些山石的石质、色泽与江苏无锡的太湖石有相似之处,所以被称为“北太湖石”。

过了晴雨桥,大家继续往前走,眼前的这块高耸的石头就是有名的太湖石,名叫龟石。它姿态优美,纹理自然,高4米,重8吨,被誉为“济南第一名石”是济南的镇城之宝,具有太湖石品中的痩、皱、漏、透、秀的特点。说到这块太湖石,就不得说不说中国元代著名散曲作家张养浩,张养浩一生酷爱自然山川,弃官归隐济南后,与山石,野鹤为友,他一生共收藏过十块太湖石,以其中四块最为著名,根据他们的形状命名为龙、凤、龟、麟。不过,现在其它三块早已不知所踪,只留下了这块龟石。来此的游客都喜欢与它拍照留念,取延年益寿之意。(大家可以再次拍照合影留念一下)

咱们继续往前走,这一潭清澈的泉水便是马跑泉了,大家会问为什么会叫马跑泉呢?据说,是北宋抗金名将关胜的战马刨出来的,故此得名。相传,关胜是梁山农民起义的将领,金人南侵时,他誓死不降,奋力抗金。一次激战后,败走麦城,口渴无水,十分难忍,他的战马仰天长啸,前蹄奋力刨地,泉水喷涌而出,后人为纪念,将此泉命名为马跑泉。

再往前走呢,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漱玉泉了,大家可以看一下,这边碑上“漱玉泉”三个大字是我们已故的济南书法家关有声的手笔。“漱玉泉”三个字的来历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因为宋代词人李清照经常在泉边梳洗打扮,古时把女人的牙齿称为玉,因此取名为漱玉泉。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李清照的词集《漱玉词》而得名,但这先有词集后有泉名,还是先有泉名后有词集,就不好考证了。

我们继续往这边走,在漱玉泉北边的这座古典风格建筑就是李清照纪念堂,门上“李清照纪念堂”6个大字是郭沫若先生的手迹。这座纪念堂的原址是清朝山东巡抚丁宝桢的祠堂,1956年根据史书记载将祠堂改为李清照纪念堂,经过屡次的维修和扩建,纪念堂的占地面积由原来的300平方米库大道现在的4000多平方米,所有的的建筑都具有宋代风格,我们现在所在的这座纪念堂呢,也是国内最大的李清照纪念堂。我们继续往里走,大家看到迎门屏风上有郭沫若先生于1959年为李清照的题词,前面是“一代词人”,后面是“传诵千秋”。这二句话取自郭沫若为李清照写的一首诗《题济南李清照故居》,全诗是这样的: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秋是著书。

院落里种植的芭蕉、海棠和桂花等都是李清照生前十分喜欢的植物。

纪念堂正厅门前抱柱上有郭沫若先生题写的木刻楹联,上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下联“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上联讲的是李清照故居所处的优美环境,下联讲的是李清照写的词集以及她为丈夫赵明诚的《金石录》所作的序具有南唐后主李煜的风格,提到李煜自然就联想到了这位伤感皇帝留下的千古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纪念堂正厅中的这尊塑像就是李清照,由山东荷泽著名的雕塑家王昭善创作。塑像后面的墙上有一幅画,是李清照31岁时的画像。纪念堂里陈列李清照生平事迹介绍,墙上是当代名家的题咏字画,玻璃柜里陈列着李清照著作的各种版本和后人研究的各种专著期刊等。大家可以参观一下,稍后我们继续游览。

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纪念堂内的李清照蜡像馆蜡像馆把这位著名宋代词作家的人生划分为四个部分,用四组蜡像表现出来。

第一部分是父母教诲。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她的父亲李格非是宋朝的礼部员外郎,博学多才,精通经史,尤其擅长于散文,师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知书善文。出生在这样一个上层士大夫家庭,自幼受到父母双亲的熏陶,加上李清照资质聪慧,酷爱读书,为其成为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和蜚声文坛的女词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叫词坛绽秀。李清照才华横溢,博学多能,受到当朝文人黄庭坚、周邦彦和张耒等人的赞扬,这一组蜡像展示的是李清照和当朝著名文人探讨诗词的场景。

第三部分为志同道合。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与赵明诚结婚。赵明诚是丞相赵挺之的第三个儿子,宋代著名的金石学者(金石学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考古学,主要是研究前朝的铜器和碑石,特别是上面的文字铭刻还有拓片)。婚后夫妻恩爱,志同道合,除做诗填词外,还收集金石书画,并著有《金石录》一书。在创作形式上,李清照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语言清丽动人、明白流畅,文学史上称为“易安体”,对后世影响很大。在词学评论上,她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要求严格划清诗和词的界限,反对以作诗的方法来作词。在名家辈出的宋代词坛上,李清照独树一帜,成为词人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后世有人称之为“词圣”。

第四部分是流寓江南。公元1127年,金兵入侵中原,国家南迁,夫妇两个人也随同移居江南,不久丈夫赵明诚病逝,这给李清照沉重打击。赵明诚去世后第三年,李清照嫁给一个名叫张如舟当朝官员,婚后三个月,李清照发现张如舟,就告发了他,并且同他离婚,在当时的时代,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当时国破家亡、夫死物失、恶语中伤一起向她袭来,李清照在离乱和贫困中度过了凄凉的晚年。所以后期李清照的作品主要是悲叹身世,抒发精神上的凄苦,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梁启超曾评价这首词“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有关她的记载截止到73岁,究竟她已于该年辞世,或是又活了更多的时日,已无从知晓。但是,这位旷世女词人美伦美奂的词句和高风亮节的情操却将永世流传。

从大的环境上看,晚年李清照的这种沉痛,并不是仅仅个人感情的一种表达。在大宋王朝的大好河山被拱手让敌的大背景下,个人生活又经历如此的波折,让这个有爱国心的文弱女子表达出了莫大的对国家兴衰之感的沉痛。她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流传至今的《夏日绝句》中展现的淋漓尽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慷慨激昂,正义凛然,以宁死不肯渡乌江的项羽来讽刺当时仓皇南逃、不敢收复失地的南宋政府。孑然一身的李清照,晚年的生活十分凄凉。

出了李清照纪念堂呢,在我的.右手边就是金线泉了,金线泉同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并成为济南四大名泉。“金线”的形成是由于两岸泉水相对涌流,流势均衡。当太阳照射池底,平静的水面上,就会下半年是出一条聚成的水线,金光闪亮。老金线泉的“金线”已经很难看到了,而新金线泉也必须在水势旺盛,阳光照射度适当时才可以看见。

好了,大家请继续跟我走,这边就是尚志堂,又名叫“金线书院”。名字的来源和金线泉有关。这组建筑最初是清朝山东巡抚丁宝桢建设,建成后亲笔写下“尚志堂”的匾额。“尚志”是“高尚其志”的意思,是过去培养科举人才的机构。如今院内种植了许多玉兰树,很多人习惯上也称这里为玉兰院,每年玉兰花开时,吸引无数人前来驻足观赏。在院落内的这块太湖石石叫待月峰。据地方志记载,这块太湖石原为元代张养浩收藏,在修长的石头身上,有十多个形态不同的通透小洞。每当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透过洞孔,洒落地上或倒映水中,变幻多端,妙趣横生,所以取名叫待月峰。

出了尚志堂西行,就是三大殿景区。最初这里是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建设的泺源、历山二堂。现在看到的建筑是清朝重新修建的。三座建筑坐北朝南,在同一中轴线上。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北殿,原来叫“斗母宫”。现在改名叫“三圣殿”,祭祀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继续往前走便是中殿,名为“娥英祠”,祭祀虞舜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补充材料:关于娥英传说聪明美丽的娥皇和女英是上古时部落酋长尧帝的两个女儿,世人称姐妹两人为“皇英”。尧帝晚年,想物色一个满意的继承人。他看到舜是个德才超群的大贤人,于是,就把帝位传给了舜,并让娥皇和女英作了舜的妻子,娥皇被封为后,女英被封为妃。舜帝不负尧的信任,让大禹治洪水,使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娥皇、女英也鼎力协助舜为百姓做好事。帝舜执政三十九年时,在长江一带巡视不幸死在苍梧之野,葬在位于现在湖南永州县的九嶷山上。两位夫人闻此噩耗,便一起去南方寻找舜王。二女在湘江边上,望着九嶷山痛苦流涕,她们的眼泪,挥洒在竹子上,竹子便挂上斑斑的泪痕,变成了现在南方的“斑竹”,也就是湘妃竹的来历。后来娥皇和女英痛不欲生,便跳入波涛滚滚的湘江,化为湘江女神。后人称舜帝为湘君、娥皇和女英为湘妃或湘夫人。

我们可以看到在娥英祠前面用玻璃罩起来的这幢碑叫双御碑。清朝的二位祖孙皇帝康熙和乾隆曾经多次游览趵突泉,两人都对趵突泉赞不绝口。康熙皇帝在第一次游览趵突泉后题词“激湍”,描写了趵突泉喷涌的气势;乾隆皇帝在第二次游览趵突泉后,专门写一首“再题趵突泉作”的诗,对趵突泉的美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因为两个皇帝在同一块碑上题过字,所以起名叫“双御碑”,这种样式全国罕见。

继续再往前就是南殿,此殿称“泺源堂”,泺源就是泺水源头的意思。泺水是一条古代河流的名字,水源就是前面的趵突泉,当时河向北流至泺口入另外一条名叫济水的古河。趵突泉水流出时有落差,因此“泺”作河流名称时读luo,这就是泺水名称的来源。公园南边的这条大街也据此起名叫泺源大街。泺源堂里陈列有很多图片,反映了不同年代趵突泉的喷涌状况,另外还有济南其它名泉的图片。

泺源堂的楹柱上悬挂的木刻楹联,是元代画家、书法家赵孟頫的咏泉的佳句,上联是“云雾润蒸华不注”,下联是“波涛声震大明湖”。字体是魏体,是当代著名书法家金棻先生书写。楹联淋漓尽致地把趵突泉的特点表达了出来。

华不注是一座山的名字,位于济南东北部,因山势陡峭可以跟西安的华山媲美,故称小华山。趵突泉水常年恒温,保持在摄氏18度,冬天时室外非常寒冷,最冷时可达零下十几度,温差相差很大。这时趵突泉的水面上形成一层水气,水气蒙蒙上升,把远处的华不注山都给遮住了;下联写的是趵突泉喷涌的轰鸣声在大明湖畔都可以听到。

我们现在来到的这里就是闻名天下的趵突泉主泉区。

趵突泉作文 篇5

趵突泉公园大门上挂着一块黑色的牌匾,上面刻着三个金色的大字――“趵突泉”。走进公园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由翠竹青松组成的“画”,向前走,顺着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拐一个弯,就来到了南倚千佛山,北靠大明湖,号称“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的趵突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来游览趵突泉公园的人可真多呀。趵突泉主要有三个泉眼在不停向上冒着水泡和泉水,水泡有大有小,大水泡像一个个气球冒出水面,在水面开出一朵朵漂亮的“水花”,小水泡几个连成一串,像一串串珍珠项链。泉水清澈见底,五颜六色的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着,有黑色的、有白色的……它们体态丰满,尾巴一摇一摆的,漂亮极了。站在池边还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微风吹来,让人神清气爽。

《趵突泉》教学反思 篇6

《趵突泉》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这篇文章虽然篇幅短小,层次清晰,文章主要描写了大泉的气势之美,及小泉的有趣美,内容看似简单,但是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尤其体会大泉气势美的几句话,学生理解起来就更加困难了。

针对学生抓词理解有困难的现实情况,我充分利用课外资料设计引读,化解难点。结合课外知识的引入如:清朝的乾隆皇帝观赏趵突泉后留下“天下第一泉”的墨迹由来引领学生感受泉水水质好。在体会大泉的气势之美时我们重点体会三句话。我发现学生对句子中“永不疲乏”、“永不退缩”等词语理解得还不够到位,只能够停留在文字表面,运用书中的句子“大自然太伟大了”来谈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我通过查找资料,重点抓住几个“冒”字先后引读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天天如此,引读“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以及有甲古文记载2300多年来文字记载历史资料有它就是这样不停地冒,再次引读“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从而再回到全句再读感受到这是一种“永不疲乏”、“永不退缩”的自然力量。两次层层深入地引读来引导学生感悟趵突泉的“永不疲乏”、“永不退缩”等词语的意思,以读代讲,经过这样的几次导读学生的读的水平层层提高,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学生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

趵突泉公园 篇7

散文是“说话”的艺术。它不靠情节引人入胜, 亦不假韵调扣人心弦。它的全部技巧就在于“说话”。或娓娓倾诉, 或侃侃而谈, 动人、感人、迷人、醉人, 可谓语言艺术之尖端。经典的散文中往往藏着许多“秘密”。这些“秘密”, 首先是语言的“秘密”。也就是说, 作者在写作时有意无意所使用的独特方法。这些语言的“秘密”, 一般的小学生受阅读量、生活经验和鉴赏力的影响, 不能体察或明晰。对此, 教师应引领学生走一条捷径去发现那些语言的宝藏, 破解语言的“秘密”, 从而大大增强儿童的语感力。其次是大千世界的“秘密”。散文所写的人事景物, 由于地域或历史的原因, 许多“秘密”被遮蔽。要让学生能对散文文本建构起立体的感受, 就必须合理利用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更好地还原散文所描写的对象。因此, 我们在散文教学中就需要引导小学生去发现这些“秘密”, 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的信息, 读出生活的味道, 找到文章的魅力所在, 使得散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快乐之旅。

2.破解散文的“秘密”需从语言入手

如何才能破解散文的“秘密”呢?蒋军晶老师在这方面做了较为成功的探索。他从语言入手, 重视从语言和意义结合的角度去发现散文的魅力所在, 从而帮助学生较好地破解了散文的“秘密”。下面就以他执教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趵突泉的欣赏》为例进行说明。

(1) 整体感知, 破译结构的秘密。

蒋老师让学生拿出预习纸, 大声读《趵突泉的欣赏》一文的内容结构图。在结束全文的教学时, 再让学生回读全文的结构图, 以便他们更好地发现文章在章法上面的秘密。

(2) 感受大泉, 破解词语的秘密。

老舍先生在写趵突泉的大泉时, 选用的一些词语看似简单, 实则韵味无穷, 值得细细品味。蒋老师非常敏锐地发现了文本中反复出现的一些特殊词语, 引导学生通过剖析词语来进行解密研究。

(1) 直觉感受, 聚焦“冒”的特点。他带领学生去欣赏描写大泉的语言, 感受大泉的与众不同之处, 重点抓住它的最大特点———“不停地冒”。

(2) 揭示问题, 还原“冒”的意蕴。蒋老师先抛出主干问题:作者为什么要连用三个“冒”字?再让学生好好地朗读有关大泉的语段, 交流各自的想法。学生还原出了各种各样的意蕴:从泉眼的数量上来还原———趵突泉的大泉有三个泉眼, 所以要用三个“冒”;从喷泉的时间上来还原———用了三个“冒”, 还让人感觉泉水冒的时间很长;从泉水的高度上来还原———三个“冒”, 让人感觉泉水不断往上冒, 冒得很高;从喷涌的节奏上来还原———连用三个“冒”, 显得很有节奏感。

(3) 细化问题, 正解“冒”的秘密。蒋老师通过不断细化问题, 引导学生细读全段, 让他们按照时序来“细化”出趵突泉喷涌的场景:“四季”的细化。设想老舍春夏秋冬、白天夜晚来到池边赏泉, 而泉则一年四季, 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永远”的细化。让学生猜想这趵突泉究竟这样接连不断地冒了多少年, 按照由近及远的年代顺序一一呈现出100多年前的《老残游记》, 900多年前的《齐州二堂记》, 1400多年前的《水经注》, 3500多年前的古籍中描写趵突泉的文字。从而深入破解本文中“冒”字的秘密———“冒”的时间真的很长。

(4) 入境对话, 抒发“冒”的新感。让学生想象趵突泉不断往上冒的情境, 有变化地读好这三个“冒”, 让人感觉到趵突泉的活泼与力量。在理解“冒”的基础上, 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感受。创设情境, 让学生想象自己就站在趵突泉旁边, 看着趵突泉不停往上冒, 想着它就这样冒了几千年, 说说自己有什么问题要问, 有什么想法要说。从而让学生懂得在写景的时候, 既可以写自己听到的、看到的, 也可以写自己的感受。

(3) 感受小泉, 破译句式的秘密。

为了更好地感受小泉, 蒋军晶老师在教学中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教学努力。

(1) 聚焦特写镜头。依次捕捉四个小泉的镜头:让学生把书合上, 先说说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个小泉的样子;再说说自己所记得的其中两个小泉、三个小泉、四个小泉的样子。凸显第三个小泉———“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 大、扁一点, 慢慢地, 有姿态地摇动上来, ……”

(2) 比较改写效果。注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改写习惯。蒋老师告诉学生, 老舍先生有一个好习惯, 就是反复读自己写的文章, 对不满意的地方反复修改。例如文中关于小泉的句子, 原来写的是“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扁一点的水泡, 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后就碎了;然后又来了一个”;后来经过老舍先生反复修改, 最后定为“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 大、扁一点, 慢慢地, 有姿态地摇动上来, 碎了;看, 又来了一个!”蒋老师先让学生读最后改定的句子, 再让他们从表现作者心情的效果的角度说说读后的新感受。蒋老师试图让学生发现这句话的秘密, 它不仅可以让读者“看到”小泉的姿态, 也看到了作者当时丰富的表情。

(3) 循法自译密码。由句到段, 指导学生读整段话, 品味每一个词, 关注每一个标点符号。学生抓住含有“挤”“歪”等词语的句子和使用了省略号的句子以及闲聊式的过渡句来谈自己所发现的句子的秘密。

整节课, 蒋军晶老师围绕“老舍连用三个冒字究竟要强调什么”“趵突泉冒了多长时间”这两个最具生成性的问题来组织大泉语段的学习。他先放后收, 采用入境对话的策略, 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与感悟中, 逐渐完成了对“冒”字的完全解密———三个“冒”字里有作者对泉水的爱和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赞叹。如此, 学生在不断地探寻中既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又领略到了三字连用的绝妙。蒋老师还抓住描写小泉的段落中最有味道的一个句子, 通过合理还原“老舍修改文章的过程”, 在渐进的变化与比较中, 感受老舍语言的独特魅力与最大秘密———以“散式短句”来传达小泉的灵动;以“现场直播”来传达作者的惊喜。

从“趵突泉”的教学看“语用” 篇8

关键词:语言运用;品味;表达;朗读

在杭阿青蓝小语工作室活动中,有幸聆听了浙江名师蒋军晶老师执教的《趵突泉》,觉得这课上得真好!蒋老师巧妙地点拨、恰当地引导、机智幽默的语言,让这堂课充满智慧与灵动,犹如趵突泉水那样充满生命力与活力。课后认真梳理了蒋老师这节课是如果带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语言之精妙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品味语言的精妙,遣词造句的贴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最常用的方法。蒋老师让学生整体感知完课文以后,进入大泉的学习。蒋老师直接切入到大泉不停向上冒的特点,让学生学习“冒”的字形,品味冒的情境,感受冒的力量。冒字在字形上很特别,不少学生容易写错,蒋老师专门拿出来示范写,强调“冒”字先写一个下框,接下来的两横就那么悬着,又让学生连写三个,及时巩固写字效果。接着引导品味冒字,冒就是翻滚,换一个词就是……学生立刻想到了涌、冲、长、喷、滚、漫等字,蒋老师追问“冒可以用那么多字替代,为什么只写冒,还连用三个冒?老舍想强调什么?轻声读一读,想一想,可以四人小组,也可以两人小组,把自己的想法贡献出来”。在品读交流中,学生体会到了,连用三个冒强调了自然力量的伟大。“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冒的时间很长?”蒋老师让学生把目光聚焦到表达冒的时行很长的词语,学生立刻找到了“一年四季、”“昼夜不停”、“永远……永远……永远……”等句式,蒋老师不放过每一个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品味。冒了多少年,看看史料记载,蒋老师补充了史料记载中的趵突泉,让生惊叹不已,再次升华了学生对自然力量伟大的认识,体会到老舍先生为什么连用三个冒字的用意。

学小泉时,蒋老师引导学生去发现,哪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写得妙,找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让学生学会品味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这也正是课标中中段阅读教学的要求。

二、关注表达方法,学习写景时抒发自己的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说明“学习表达”非常重要。蒋老师出示了《猫》的结构,并进行了讲解,告诉学生老舍先生写文章很讲究,很有条理。接着出示《趵突泉》一文的结构框架,引导学生默读文章完成文章的结构梳理。此环节,蒋老师有意引导学生关注大框架下的表达,让人觉得很是新鲜。当学生体会到自然力量之神奇、伟大之后,蒋老师鼓励学生不要拘谨,让学生出声感叹,并且引导学生质疑: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有什么想法。学生谈完感想,接着顺势引导学生找一找文中哪些句子写了老舍先生的疑问,把抒写感叹的画下来。学生找到后,蒋老师告诉学生,写景时不仅可以写自己看到的,还可以写自己的想法、感叹,这种写法叫写景抒情。

三、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描述小泉的姿态

写小泉的部分语句优美,句式整齐,采用了“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式。蒋老师删繁就简,采用了直接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学表达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用心记住小泉的样子后,隐去了原文,让学生说小泉的样子,能说几个说几个,这其实是在让学生学习老舍的语言进行表达,不少学生创编了句子,自己组织语言口头描写了小泉的样子。这样的学习直接指向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对小泉的样子学生一定印在脑海中了。结合描写小泉句子“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蒋老师还安排了欣赏长短句表达效果的教学。蒋教师先把这句变成了长句,又经过三次的句式变换或删改,将句子改成了课文中的样子,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到了句子的精妙,体会到了老舍先生用词的精准与生动,体会到了老舍先生在观看小泉时的心情。

四、指导感情朗读,学习用有声语言表达感受

有感情朗读,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因为,朗读既是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又是了解作者、丰富自己、吸引听者的有力纽带。蒋老师积极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的教学,让学生学习运用语言。在读大泉不停地冒的语句时,蒋老师点拨学生要让大泉冒得很高,读出冒3500年的感覺来。学生将三个冒字的语调读得逐渐升高,以表达永不停歇的力量,读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次比一次有感情。用递升的语调读好后,蒋老师又启发学生:能不能不这样读,照样让人听到觉得冒得很高,学生很快学会了可以控制读音长短来表达冒的时间很长,冒得很有力量。在读小泉时,蒋老师以“会写作的人会把心情写出来;会读书的人会把心情读出来”为阅读期待,让学生在读文时揣摩老舍观看小泉的心情,并把这种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

整节课,在蒋老师教学智慧的启发,引导,点拨下,学生始终兴趣高涨,学得饶有兴趣、津津有味。围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学生或品味词句,或积极语言,或学习表达,或感情朗读,给我们上了一节“语用”视角下的高效阅读课。

济南趵突泉作文 篇9

春光明媚,我们一家人去了济南趵突泉公园。

恰逢周六,趵突泉公园成了我们孩子的天堂,像小鸟一样的小朋友叽叽喳喳的来回“飞”,爸爸妈妈们面带着微笑紧紧跟随。我们沿着青砖的小路走走停停,园里的美景尽收眼底。公园里有很多泉眼,每眼泉都用“双龙”的围栏圈起来,有一个泉里还养着两只海豹呢。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主泉——趵突泉,趵突泉围池里有三个泉眼,泉水从底下“咕噜咕噜”地往上冒,好像沸腾了一样,趵突泉里的鱼不计其数,有红色的,白色的,黑色的……远远望去,泉水银光闪闪,特别美丽耀眼,原来那是人们为了祈福投到河里的硬币,从不同角度看泉水的颜色是会变化的,有时黄,有时绿,有时还蓝蓝的。两块靠着的石头上刻着“趵突泉”的字样,坐在旁边的小亭子里看泉水别有一番情趣,有时它像一只老虎吼叫着奔出;有时像温顺的小猫儿不喊不叫,大多数时候像三只地鼠上蹿下跳。我真想游到三个泉眼身边摸摸它是冷是热,抱一抱它是大是小,尝一尝它是甜是咸……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离别的时间到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美丽的趵突泉,希望你的泉水永远喷流,永远清澈。

济南趵突泉作文 篇10

环济南一圈,你就会发现这里到处林立着高楼大厦,还有琳琅满目的商品,算得上为“山东省会”这个标签保全了脸面。我私下想了想,如果不考虑我见识浅薄的.因素,那么除北京之外,济南确实称得上是个环境美好的现代化城市,不像郑州、上海那般混乱。你看同样是城市化建设,济南就显得更有规格、更干净整洁了些。所以呢,我对它的印象就不得已得提升到一个较高的程度。

说起济南,趵突泉就不得不提。至今还记得小学课本上的《趵突泉》一课将其描绘得多么如诗如画,那已经绝对堪称是曾经的向往了。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看来是真的,当我真正站在趵突泉旁边时,我才切实感受到其真正的“冲击力”!

放眼望去,泉中有一石碑,上曰:“趵突泉”;右手边另起一石,上曰:“第一泉”。然后快速环顾一周,感到平静的水面荡不起一丝波澜,外加成群结队的鱼在漫游嬉戏。不敢相信!不可思议!于是再环顾一周,终于,于平静中发现了些许不平静——即趵突泉三泉眼。

那“趵突泉”并非是想象中的白浪滔天,澎湃激昂;而是不曾想象中的柔情似水,平滑如腹。不过还好,总算并不是我的眼睛出了错误,而是眼前的景象出了差错,值得欣慰……

我笑了,是苦笑。这就好比是要听《黄河大合唱》,结果却听到了秦观的《鹊仙桥》;又好比是从苏辛突然变态到了李清照。总之,是绝对地、极其地名不副实!依我看,趵突泉实在应该改名为“漱玉泉第二”了。

写景作文趵突泉 篇11

趵突泉大家都很熟悉吧,今天我和爸、妈来到了济南,专程看趵突泉。

一进趵突泉的大门,我就感觉到了浓浓的文化气息。趵突泉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名流人士在此作诗留词,其中有曾巩的《齐洲二堂记》、赵孟频的《趵突泉》、刘鹗的《老残游记》等等。我最喜欢的是《咏趵突泉》,“趵突泉腾空今重显,银轮喷雪浪波翻。烟雾飞飘大明湖,涛鸣声震千佛山。碧波涟漪映日月,观澜亭上尽观澜。四海游客翘首赞,无愧天下第一泉。”这首诗里把趵突泉描写的十分壮观。这时我也沿着小径来到泉边,只见三口泉水象炸开了锅拼命向上涌,一下高出水平面十几厘米,更壮观的是三眼泉凹凸不平,犹如起伏的山峦。我在一处浅水的地方,用双手轻轻捧起泉水,细细品尝这水的味道,甘甜清凉,为炎热的夏天带来丝丝的凉意,让整个人都精神气爽。古代曾传说喝了泉水,可以长生不老,刀枪不入呢,据说乾隆皇帝喝了以后,高兴地把趵突泉誉为“天下第一泉”。在不远处有一个小亭,一些民间的艺人在那里表演、杂耍。有一位老爷爷深深的吸引我,他尽用我们常见的锯和弓子拉出一首首动听的乐曲。我要把这美丽的景色留住,赶紧那出相机拍下这“天下第一泉”。

啊,趵突泉太美了!美的叫我不忍离去。听了我的介绍,你也喜欢它了吧,那就赶紧去吧。

趵突泉读书笔记 篇12

这个周末,我读了一篇文章,它的名字叫《趵突泉》。文章写得很好,随着作者-----老舍先生的步伐,我仿佛真的来到了那里。

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我上网时看到过,它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还被誉为天下第一泉。老舍先生在文章里还说,如果没有趵突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趵突泉》这篇文章里用了许多好词佳句描写它的美。但我认为,千言万语都不足以描写它的美妙景色。但是,老舍先生的文章让我知道了,你只要认真去写,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你的文章都是好的。这篇文章里还多处使用了排比句式,更是锦上添花。我最喜欢的一段是描写小泉的那一段,这一段不但用了好词佳句,还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和排比的句式,让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写作方面的知识。

《趵突泉》这篇文章表达了老舍先生对趵突泉喜爱的思想感情。读完了这篇文章后,我十分敬佩那泉水,它一年四季汩汩不断的流淌着,那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给了我一种力量,我要不断的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不懈,一定不要半途而废,我一定要学习泉水的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永远活泼,永远都不感到疲乏!就连泉水都可以做到坚持不懈,我也可以做到!

趵突泉看花灯 篇13

还没入园,就听到一阵锣鼓声:“咚咚锵,咚咚锵……”。我飞跑过去,原来是“锣鼓队”啊!“锣鼓队”是由十几个“花人”分两排组成的大型花灯。前一排扭秧歌,后一排敲锣打鼓,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再往里走,我们就来到了彩灯世界的儿童乐园――“欢乐城”。在“欢乐城”里“欢乐城”里,有昂首挺胸的“大公鸡”,有悠闲自在的“加菲猫”,还有活泼可爱的“小鲤鱼”……你看,那雪白的.“玉兔”正捧着“胡萝卜”津津有味地吃着呢!

走着走着,突然,我眼前一亮,四条巨龙展现在我的眼前。只见它张着大口,鼻子翘的老高,两只宝珠般的眼睛直放光,身上覆盖着一层金色的鳞片,就像一位身披金甲,驰骋沙场的将军。

出了“欢乐城”,我们就来到了“南天门”,只见二郎神的第三只眼睛闪闪发光,各路神仙欢聚一堂,十分热闹。

在“南天门”对面就是“东海”,瞧,汉钟离坦胸露腹仰躺在大芭蕉扇子上,何仙姑伫立在荷花上,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也纷纷借助宝物大显神通,正在遨游东海呢!

《趵突泉》教学小创意 篇14

——我教《趵突泉》之创意花絮

开化县芹阳中心小学

郑爱萍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趵突泉》是一篇选读的写景文章,老舍用浓墨重彩介绍了趵突泉的美与趣,读了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身。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简述济南的三大名胜;第2自然段写了泉之活水美;第3自然段写了大泉神秘之美(包括永不疲乏、冬日白气浮萍等);第4自然段用了一系列排比句式写出了小泉的情趣之美。全文以“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为文眼,向读者展现了趵突泉泉水清鲜而纯洁,大泉昼夜翻滚、生生不息,小泉活泼可爱、善变有趣的动人画面,语言朴素却值得反复品读、欣赏,直白而又值得推敲、评析,直至存入脑海,促人浮想联翩,吐之而后快。

二、设计理念

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想象力、表达力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而将两者融合,让师生共同享受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我致力追求的语文教学情境。

作为一篇选读课文,是对前面第一组课文中提出的语文学习能力的综合提升,基于之前精读课文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应放开手脚,以第一组导读部分确定训练点,针对性地复习相关读写知识,提出能力要求后,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赏析、交流中收获积累,在实践运用中真正巩固提升语文阅读能力。

三、花絮聚焦

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我除了遵循常规的选学课文的教学步骤:感知——品读——拓展之外,主要有两个教学亮点,一是紧紧抓住文眼“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以此为主线,在学文的过程中,复踏呈现,层层推进对文章的理解,领悟。富有结构美;二是读写结合,以读促悟,以写促发想象力的升华,营造出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美,享受语文学习的妙趣。

1、抓文眼,铺主线,一唱三叹,结构美(1)初步感知,紧扣文眼

以学生熟悉的诗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三色半城湖”揭开大明湖的美丽面纱,在导入课文,初读课文时,迅速抓住文眼“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这句话突出了趵突泉在济南的重要地位,反复品读,体会到千佛山、大明湖两大景点合在一起只不过占了济南“一半的美’,而趵突泉一处景点独占“半壁江山”之风光。

(2)品读“大泉”,再现文眼

课件:“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感受大泉“昼夜不停翻滚”的活力。

体会神秘,激发想象:(课件)“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不由你不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师:作者呆立泉边,想到了冬天梦幻般的神秘冬天,假如你站在开满桃花、梨花的树下,你会想到什么? 生:果实累累的秋天,满树的桃子、梨子

生:鲜红的桃子,大大的梨子。(有学生在咽唾沫)

师小结写大泉的表达方法,朗读感受“大泉”给人的震撼力,复现课件“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3)品读“小泉”,升华文眼

交流品读写小泉的句子,感受小泉活泼、灵动的特点。

出示课件:

“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

“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

“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

“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起挤上来,像一朵攒(cuán)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 充分品读、想象、体验小泉之美,学生小练笔拓展想象力,总结升华作者、文本、学生、教师的情感,最后呈现:“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抓住文眼“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层层建构,步步解构,从整体感知——重点品悟——总结升华,一唱三叹,回环往复,既富有音乐的节奏美,又引领学生向文本深处漫溯,教师、学生的情感螺旋式上升至高潮:“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营造出语文课堂板块教学的结构美。

2、品语句、促想象,读写结合,情境美

(1)充分品读,促发想象

小泉具有多姿、灵动、有趣等特点。学生充分自读批注后,逐句交流所得,如通过声音的轻重、语调、语速变化,读“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读出“极轻快”的三个字的韵味,体会小泉轻盈的特点,感受作者的欣喜之情;读“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抓住“半天”“慢慢地”“有姿态地”等几个词的品读和短句的表达方式,感受到小泉调皮、可爱的特点,同时感受到作者仔细观察之久,默默欣赏之趣;读“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起挤上来,像一朵攒(cuán)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 用画一画的方式,绘出小泉之美。

(2)填补空白,表达心声

在充分品读的基础上,生发想象,填补空白,先说后写,以“有的„„”进行仿写。

学生小练笔水到渠成,十分出色:有的像淘气的孩子,你追我赶有的像串串珍珠项链,有的像一对双胞胎,有的像弹珠,弹出一个,“啪”地再弹出一个„„

四、教学效果反思

上一篇:抗菌药物使用整改措施下一篇:搬家合同书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