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学院什么专业最好(推荐9篇)
三江学院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
三江学院是一所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拥有共1个最好专业(特色专业)。
一些高考学生经常问三江学院什么专业最好,这个问题其实挺难回答的.,因为每个人关注的角度不一样,答案也有很多种变化。不过,志愿填报方案设计网站从特色专业建设点这个角度给大家提供三江学院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列表供参考。
三江学院新闻学等专业可以说是三江学院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了,这些专业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最好专业的详细列表:
三江学院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专业名称所属领域方向建设批次备注说明新闻学4三江学院排名
三江学院是一所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 三江学院全国民办高校排名
年份排名总分类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综合声望20131997.1497.2992.4220121895.3593.9289.0520114490.0590.2878.8120102887.6188.7879.9120092187.8789.4976.72来源: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
2013江苏高校综合排名
省排名全国排名院校类型总分16南京大学综合121.89218东南大学综合73.0933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工40.91437苏州大学综合40.48540南京农业大学农林38.82646南京理工大学理工31.97749江南大学综合31.45856南京师范大学师范28.99963扬州大学综合25.291067河海大学理工24.841170江苏大学综合24.731275南京工业大学理工20.731385中国矿业大学理工18.441486中国药科大学医药18.361591南京医科大学医药16.84
来源:江苏高校排名
三江学院学费
三江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学费最低,建筑工程管理等专业学费最高。
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和民办高校的办学特点,使得培养新型媒介人才成为迫切需要。长期以来,三江学院新闻学专业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因应新媒体时代传播形态的变化要求,不断调整和完善办学理念,注重实践与创新,确立了培养“全媒型”新闻人才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学科、专业建设等各项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行之有效的“全媒型”人才培养之路。
一、民办高校必须走“应用型复合型”“差异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之路
教育部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布点1080个,在校本科生23万。新闻教育超常规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大多数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在本科阶段所设定的专业方向,基本上是网络时代全面到来之前设定的,照搬了传统大学教学模式,形式单一、内容简单、方法陈旧,多为传统式、填鸭式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跨学科、跨专业的融合教学少,这很难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要求。因此,当前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企业、社区新闻宣传人才短缺,另一方面每年数万名新闻专业毕业生都不得不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
一般的公办高校因为办学历史悠久,整体实力较强,社会声誉良好,加之有国家及地方在政策与财政方面的大力支持,因此其所开办的新闻传播类专业虽然存在着种种弊端,但在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基本还能保证一定的就业率。而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基础较为薄弱,知名度不高,各类社会资源、办学资源均显得不足,要想在当前竞争异常激烈的新闻教育中站稳脚跟、不被淘汰,并有所发展,必须另辟蹊径,面向市场,错位发展,走“应用型复合型”“差异化特色化”之路,培养合格的新闻人才,以符合形势需要和社会期待。
根据社会需求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三江学院新闻学专业经过深入调研后认识到,与公办高校相比基础理论研究不是民办高校的强项,民办高校的新闻教育应该走应用型之路,培养动手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新闻实务人才,同时具备适应媒介融合大势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与“全媒体”业务技能,即当前最具有现实应用意义的新闻人才———“全媒型”人才。而要想取得实质成果,在公办院校的高压之下夹缝求生,民办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办学机制灵活的优势,联系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大胆开拓创新,探索新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走差异化、特色化之路,以此培育自身优势,彰显自身特色。
为此,新闻学专业确立了培养“全媒型”新闻人才的目标,明确要求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复合型新闻人才,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围绕这一目标,新闻专业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评价方法、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大大突出了“全媒型”特色,在具体实践中,新闻专业注意防止实践教育简单化为实践训练、新闻实践简单化为岗位实习,在深化校媒联盟上下功夫,在优化校内实训环节上做文章,改变了过去那种“培养目标空泛化、能力培养片面化、第二课堂边缘化、课程设计知识化、实践教育初级化”的现象。
二、三江学院“全媒型”新闻人才培养理念的演变历程
三江学院新闻学专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7—2002年):1997年,三江学院中文系正式开办“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专业,新闻学学科及专业建设由此起步;2002年,“新闻学”升格为本科专业。从专业创建到开办本科教育,这是三江学院新闻学专业建设的第一次跨越。
第二阶段(2002—2008年):从2002年起,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我院初步形成了“新闻学”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并于2006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8月“新闻学”成功申报为省重点建设学科。从开办本科教育到被评为省重点建设学科,在不断的探索实践、努力进取中,三江学院新闻学学科及专业建设完成了第二次跨越。
第三阶段(2008—2015年):从2008年开始,围绕培养“应用型”新闻人才的目标,新闻学学科建设开始了一个新阶段,朝着实践化、特色化、优质化的方向迈进。2009年,新闻学专业被遴选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学校和新闻媒体合作共建的“校媒联盟”被评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成功申报增设“广播电视编导”本科专业;2011年,新闻传播学被评为一级学科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2012年,新闻传播学被评为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本科重点专业(类);2013年,新闻学专业被遴选为教育部“十二五”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5年,校“影视传播实验中心”被评为江苏省“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2015年,新闻学专业被评为“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立项专业。在中国校友会编制完成的《2014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4中国民办大学特色星级专业排行榜”中,三江学院新闻学专业入选2014中国四星级特色专业,跻身中国高水平特色专业名单,是国内开设“新闻学”专业的民办高校中唯一入选的一家。
这一阶段,通过学科和专业建设,新闻学专业经历了更高层次的优化和调整,办学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在人才培养方面具备了较强的综合实力和较高的社会声誉,为培养“全媒型”新闻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四阶段(2015年至今):从2015年开始,根据江苏省品牌专业的建设目标和任务,新闻学专业因应新媒体时代传播形态的变化要求,确立了“全媒型”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贯彻“两方(高校和媒体、高校和企业)联手、双线(理论、实践)贯通、知行合一、主动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打造校媒(校企)合作平台、加强实践型教学两大途径,探索出一套具有民办高校特色的“应用型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身心健康、人格健全,能够适应当代新闻事业及其他行业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培养类型涵盖传统媒体新闻采编人员、网络编辑、非专业新闻机构宣传策划人员等各类岗位。
理念上的创新,为培养优秀的全媒体新闻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围绕培养“全媒型”新闻人才的目标,新闻学专业确立了新的发展方向,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新的设计规划,稳步推进了专业改革等各项工作。
从上述四个阶段19年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我校新闻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理念方面经历了一个“‘写作型’新闻人才—‘应用型’新闻实务人才—‘全媒型’新闻人才”不断变迁并逐步完善的过程。新闻学专业最初起源于老中文系、主要依托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具有较强的中文学科色彩,重视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更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实践性和应用性相对不足。后来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巨大变革和人才需求的发展变化,围绕着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的建设任务,新闻学专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进行了巨大的转变和改造,以重实践、重能力、重创新为特色,以“校媒联盟”“现代快报强化班”为重点,着力培养“应用型”新闻实务人才,取得了突出成绩。如今,面对移动互联和媒介融合等新的传播生态,新闻学专业继续改革和创新之路,确立了“全媒型”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并提出了以“企业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为特色,探索全新的“应用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全力争取将新闻学专业打造成为更高层次的品牌专业。
三、贯彻“全媒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具体举措
2015年,在申报江苏省品牌专业的过程中,经过周密调研和讨论,三江学院新闻学专业确立了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按照品牌专业的标准和要求,贯彻“两方(高校和媒体、高校和企业)联手、双线(理论、实践)贯通、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打造校媒(校企)合作平台、加强实践型教学两大途径,主动应对传媒生态及地方经济社会急剧变化的需求,以“企业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为特色,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训基地改革,探索出一套全新的“应用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使生源质量与规模稳步提升,专业第一志愿率达85%以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8%以上,就业专业匹配度达85%以上,把新闻学专业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应用型专业。
经过四年的品牌专业建设,本专业综合实力在国内民办高校及新建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具有良好的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成为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新闻与传播”人才的培养基地。
围绕着专业建设目标,为把培养“全媒型”人才的理念落到实处,“十三五”期间,三江学院新闻学专业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适应时代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校媒、校企合作,为培养“全媒型”新闻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新闻学专业坚持“差异化+特色化”的专业改革之路,探索和改革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应用复合型的“全媒型”新闻人才。第一,进一步修订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充实和完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等基本内容,制定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学条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第二,在学校与省内多家新闻媒体合作共建的“校媒联盟”以及“现代快报强化班”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的平台,进一步深化校媒合作,大胆探索和实施学校与媒体联手培养新闻人才的新途径,从而更好地为地方新闻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第三,建成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基地,为中国高校新闻学改革探索新的方向和路径。
在与媒体、企业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双方建立以效益为核心的实质性合作,使校媒、校企合作向深度发展。不断结合传媒界当前最新技术,拓宽新的知识点,不断更新办学内容与形式,携手打造实践实训场所,形成教学、科研和实践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适应媒介融合大势的“全媒型”新闻人才。
(二)建成一支专兼结合、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双师型”队伍,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优秀教学团队,为培养“全媒型”新闻人才提供师资保障
根据信息时代媒介融合发展的要求,新闻学专业着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培养“全媒型”新闻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
新闻学专业将从媒体与企业吸纳具有新闻从业经历和理论水平的师资,同时通过把现有专业教师派往媒体和企业进行新闻实践等方法,构建“多元结构、优势互补”的高水平学科专业团队,形成“业界专家引领,骨干教师支撑,青年教师跟进”的师资队伍建设格局,打造一支适应媒介融合时代及“企业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需求的,熟悉多种媒介传播形式,专兼结合、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
此外,针对新闻学科交叉性、边缘性的特点,学校将对学校内的一些优势专业进行整合,如推动新闻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进行“媒介融合中的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专题研究,和法律专业联合进行“新闻法学”方面的研究,在项目承接、人员交流、科研探索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从而壮大专业建设的团队力量,丰富新闻学的研究方向和成果。
(三)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编写一套特色教材,为培养“全媒型”新闻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从媒介融合发展的大背景出发,新闻学专业着力构建“全媒型”实践教学模式。一是打通新闻学和广播电视编导两大专业,新闻实践教学不再以过去单一媒介划分,实践课程授课、实验课设置、教材编写不再按专业划分。如在新闻编辑课程中,不仅融合印刷媒介技术,而且还要融合视频在线、网站设计的编辑技术;二是对实践性强的课程高度仿真,力争再现各种媒体真实的环境和氛围;三是在原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基础上,增加技术性强的视频、网络等课程。同时继续加强新闻学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着力打造“办报实践流程”实践课,力争获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
另外,围绕品牌专业的建设要求,新闻学专业将着重打造“企业新闻与传播”的全新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培养定位和目标形成更为精准的契合度,构建以“企业新闻”核心课程为主的10门以上的新课程和新教材,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企业新闻人才。
媒介融合不仅要求对新闻传播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同时也要求对新闻专业教材进行改革,要敏锐地追踪媒介技术和媒介融合的前沿动态。新闻学专业将继续探索和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紧跟行业现实需要,将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研究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出版一批“企业新闻与传播”方向的系列教材,在理论上高于高职高专同类教材,在动手能力上高于传统本科院校教材,争取获评为省级精品教材。
(四)建成一批规范适需、覆盖面广泛、深度合作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培养“全媒型”新闻人才提供实践场所和锻炼机会
“十三五”期间,新闻学专业将建成一批规范的、适合需要的、能覆盖多种媒体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以及多家企业合作单位。在现有“校媒联盟”“现代快报强化班”等校外实训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初步构建20家以上“企业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的校外实训平台,并进一步强化现有覆盖多种媒介载体的校内实训平台(校影视传播实验中心、课程实训、第二课堂、校园媒体等),让学生在校内外能够接受全方位、多媒体类型的锻炼。
在合作办学中,发挥学校和业界“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合作办学,利益共享。要在合作办学制度上有所突破,学界应与业界建立以效益为核心的实质性合作。双方应签订合作协议书,制订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体系。在合作内容上,双方应发挥各自的理论、实践优势,开展实质性合作,双方互聘兼职教师、研究员到对方讲课,开设讲座,办培训班,开展业务合作,联合进行科学研究。
(五)探索建立与“全媒型”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学管理制度,为培养“全媒型”新闻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新闻学专业在与媒体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将积极探索建立与新型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学管理制度,为创新“全媒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一是健全“校媒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重大建设和改革事项由专业指导委员会论证、把关,专业指导委员会能实质性、制度性地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能让企业单位人员更加深入地参与人才培养。二是健全教学管理质量监控制度,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确保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运行良好。对每届毕业生质量进行跟踪调查,把握人才社会需求,促进专业建设。通过以上努力,使本专业成为国内培养“全媒型”新闻人才的知名品牌。
摘要:媒介融合时代需要兼具“全媒体”业务技能和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全媒型”人才,这对当前中国的新闻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特点,民办高校尤其应该走“应用型复合型”“差异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之路,在培养“全媒型”人才方面开拓创新,勇于探索。
山东工商学院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
山东工商学院是一所工科类普通本科院校,拥有共2个最好专业(特色专业)。
一些高考学生经常问山东工商学院什么专业最好,这个问题其实挺难回答的,因为每个人关注的角度不一样,答案也有很多种变化。不过,志愿填报方案设计网站从特色专业建设点这个角度给大家提供山东工商学院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列表供参考。
山东工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等专业可以说是山东工商学院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了,这些专业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最好专业的详细列表:
山东工商学院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专业名称所属领域方向建设批次备注说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统计学6山东工商学院排名
山东工商学院是一所工科类普通本科院校,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第368。 山东工商学院全国综合排名
年份排名总分类型备注20133683.35财经来源: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
山东工商学院全国综合排名
年份排名总分类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综合声望201337760.12财经0.450.180.123830.25财经0.40.1703890.21财经0.270.1804080.15财经0.260.0304200.16财经0.30.030来源: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
2013山东高校综合排名
省排名全国排名院校类型总分112山东大学综合96.74259中国海洋大学综合26.8638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工17.77499青岛大学综合15.825102山东农业大学农林15.086110青岛科技大学理工14.397119山东师范大学师范13.598148山东理工大学理工10.519150山东科技大学理工10.4810153济南大学综合10.4411179曲阜师范大学师范9.1512182聊城大学综合9.113196山东财经大学财经8.3714197烟台大学综合8.3515214鲁东大学综合7.3216261山东建筑大学理工5.5117275青岛理工大学理工5.0718276青岛农业大学农林5.0219302山东轻工业学院理工4.3820321山东中医药大学医药4.0821346临沂大学师范3.7222368山东工商学院财经3.3523371泰山医学院医药3.2924369潍坊医学院医药3.325407潍坊学院综合
学院简介
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于1997年创办,名师、博导荟萃,学院共设四个本科专业:广播电视编导、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新闻学是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和国家级特色专业。2014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计划招生60人,仅对省内招生,需参加我校校考。
专业介绍
广播电视编导依托新闻学专业,于2009年11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在2010年秋季招生的艺术类专业。在此之前,学院已设置本科广电方向5年,拥有较强的师资。学院影视传播实验中心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设施先进,建有400平米电视演播厅,虚拟演播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线性编辑实验室,有摄像机30余套及其它设备。学院与省内多家大型媒体形成高校与媒体合作培养新闻人才联盟,学生不仅可到电视台实习,还可在校内与联合办学单位合作承办一些电视栏目。
主修课程:视听语言、导演基础、文艺导演、电视剧导演、摄影基础、电视摄影、视频编辑、美学、电视节目策划、电视现场制作与导播、电视制作技术、影视作品解读、广播电视概论、影视文学剧本写作、纪录片创作、中外影视史、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传播学概论等。
院长介绍:
笪佐领 教授三江学院图书馆馆长。原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部普通高校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会理事,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省教师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省教师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考生报名及考试安排
1、报名安排
日程:1月10日—20日(全天)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3:00-16:30 地点:文新院楼306流程:报名交费—信息登记—领准考证—领报考须知。需带证件:考生本人的艺考通知书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可以由他人代报名。
报名费:200元/人
报名电话:025-52897017,***
2、面试安排
日程:1月18日—21日全天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3:00开始。场地:
候 考 区——文新院楼一楼大厅面试考场——文新院楼
流程:集中候考,按照考试顺序号进行面试,考试完毕离开考场。
要求:考生在候考区交验准考证,领取随机顺序号,核对个人信息并签名,进入考场时,考生须在胸前出示顺序号牌以便录像。考试完毕即离开考场。
3、笔试安排
日程:1月22日下午14:00—16:00考场:第一教学楼多媒体教室
考试形式:专业考试内容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其中笔试部分以影评写作为主,含文化知识考查;面试部分包含自我介绍及特长展示、综合素质考查(回答考官问题)两大部分。专业成绩总分为300分,笔试、面试各占150分。
影评写作部分:考生在观看一部影视作品后,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答题。此项主要考察考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4、面试内容:
(1)才艺展示:主要测试考生的自然条件和考察学生对艺术掌握和理解的基本情况。此环节中,要求考生自由展示自己的特长,可在演唱、演奏、舞蹈、朗诵、小品等五类中任选一项,时间不超过5分钟。请考生自带乐器(钢琴提供等级证明即可)、伴奏带及其他表演用品,考场提供放音设备。
湖南科技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
湖南科技大学是一所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拥有共8个最好专业(特色专业)。
一些高考学生经常问湖南科技大学什么专业最好,这个问题其实挺难回答的,因为每个人关注的角度不一样,答案也有很多种变化。不过,志愿填报方案设计网站从特色专业建设点这个角度给大家提供湖南科技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列表供参考。
湖南科技大学采矿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经济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安全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自动化等专业可以说是湖南科技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了,这些专业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最好专业的详细列表:
湖南科技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专业名称所属领域方向建设批次备注说明采矿工程煤矿与安全工程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化学2经济学3勘查技术与工程3安全工程4信息与计算科学6自动化6湖南科技大学排名
湖南科技大学是一所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20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第154。 湖南科技大学全国综合排名
年份排名总分类型备注201315410.41综合20121639.53综合来源: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
湖南科技大学全国综合排名
年份排名总分类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综合声望201321060.56综合1.851.210.4420122231.17综合1.471.160.120112331.08综合1.211.030.3720102470.97综合0.851.130.4920092510.9综合0.751.060.5来源: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
2013湖南高校综合排名
省排名全国排名院校类型总分117中南大学综合74.27233湖南大学综合46.25371湖南师范大学师范24.51479湘潭大学综合18.865139长沙理工大学理工11.266154湖南科技大学综合10.417175湖南农业大学农林9.288206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7.899212南华大学综合7.5210274吉首大学综合5.1511280湖南工业大学理工4.9212362湖南中医药大学医药3.3913366湖南商学院财经3.3614374湖南理工学院理工3.2415409衡阳师范学院师范2.8916412湖南文理学院综合2.8517461湖南工程学院理工2.3418492邵阳学院综合2.1319498湖南科技学院理工2.1
来源:湖南高校排名
兰州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
兰州大学是一所综合类重点本科院校,拥有共14个最好专业(特色专业)。
一些高考学生经常问兰州大学什么专业最好,这个问题其实挺难回答的.,因为每个人关注的角度不一样,答案也有很多种变化。不过,志愿填报方案设计网站从特色专业建设点这个角度给大家提供兰州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列表供参考。
兰州大学核技术、草业科学、历史学、生物技术、大气科学、化学、地理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经济学、材料化学、行政管理等专业可以说是兰州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了,这些专业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最好专业的详细列表:
兰州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专业名称所属领域方向建设批次备注说明核技术核技术1草业科学森林资源类、草业科学类、环境生态类1历史学2生物技术2大气科学2化学3地理科学3数学与应用数学3物理学4生物科学4理论与应用力学4经济学4材料化学6行政管理6兰州大学排名
兰州大学是一所综合类重点本科院校,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第28。 兰州大学全国综合排名
年份排名总分类型备注2851.2综合2952.71综合985工程大学2950.87综合2946.29综合来源: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
兰州大学全国综合排名
年份排名总分类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综合声望20133066.35综合13.6913.1725.8120122915.6综合12.6413.4625.920113513.82综合11.0613.0628.9120103314.61综合11.8713.6436.333314.36综合11.612.9136.63来源: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
2013甘肃高校综合排名
省排名全国排名院校类型总分128兰州大学综合51.22112西北师范大学师范14.083185兰州理工大学理工8.744200兰州交通大学理工8.25229甘肃农业大学农林6.576359西北民族大学民族3.417442兰州商学院财经2.558482天水师范学院师范2.19
来源:甘肃高校排名
兰州大学学费
兰州大学历史学类等专业学费最低,口腔医学等专业学费最高。
中国矿业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
中国矿业大学是一所工科类重点本科院校,拥有共14个最好专业(特色专业)。
一些高考学生经常问中国矿业大学什么专业最好,这个问题其实挺难回答的,因为每个人关注的角度不一样,答案也有很多种变化。不过,志愿填报方案设计网站从特色专业建设点这个角度给大家提供中国矿业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列表供参考。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地质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土木工程、工程力学、环境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测绘工程、会计学、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材料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工方向)等专业可以说是中国矿业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了,这些专业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最好专业的详细列表:
中国矿业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专业名称所属领域方向建设批次备注说明采矿工程煤矿与安全工程1矿物加工工程煤矿与安全工程1安全工程煤矿与安全工程1地质工程2电气工程与自动化2土木工程3工程力学3环境工程3机械工程及自动化4测绘工程4会计学6信息工程6材料科学与工程新材料7能源材料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新能源7能源化工方向中国矿业大学排名
中国矿业大学是一所工科类重点本科院校,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第85。 中国矿业大学全国综合排名
年份排名总分类型备注8518.44理工8718.24理工211工程大学8518.08理工5328.09理工来源: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
中国矿业大学全国综合排名
年份排名总分类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综合声望20134364.55理工11.779.0114.4920124110.71理工10.248.8514.620113712.25理工11.449.4127.8920103711.94理工10.6710.0130.274610.77理工8.149.8930.23来源: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
2013江苏高校综合排名
温州医科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
温州医科大学是一所医药类普通本科院校,拥有共4个最好专业(特色专业)。
一些高考学生经常问温州医科大学什么专业最好,这个问题其实挺难回答的,因为每个人关注的角度不一样,答案也有很多种变化。不过,志愿填报方案设计网站从特色专业建设点这个角度给大家提供温州医科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列表供参考。
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眼视光学、医学检验、药学等专业可以说是温州医科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了,这些专业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最好专业的详细列表:
温州医科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专业名称所属领域方向建设批次备注说明临床医学2眼视光学3医学检验4药学6温州医科大学排名
温州医科大学是一所医药类普通本科院校,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第146。 温州医科大学全国综合排名
年份排名总分类型备注14610.71医药15610.07医药来源: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
温州医科大学全国综合排名
年份排名总分类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综合声望201317860.78医药3.270.831.2120121781.76医药3.370.60.161851.71医药2.830.660.541941.53医药2.340.710.72400.98医药1.180.720.72来源: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
2013浙江高校综合排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全国综合排名
年份排名总分类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综合声望201318660.72理工2.161.072.4920121921.59理工1.850.872.512151.24理工0.920.814.862211.15理工0.720.915.452221.12理工0.640.925.35来源: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2013江苏高校综合排名
省排名全国排名院校类型总分16南京大学综合121.89218东南大学综合73.0933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工40.91437苏州大学综合40.48540南京农业大学农林38.82646南京理工大学理工31.97749江南大学综合31.45856南京师范大学师范28.99963扬州大学综合25.291067河海大学理工24.841170江苏大学综合24.731275南京工业大学理工20.731385中国矿业大学理工18.441486中国药科大学医药18.361591南京医科大学医药16.84来源:江苏高校排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费
【三江学院什么专业最好】推荐阅读:
三江学院教务管理系统11-09
东莞理工学院什么专业最好03-02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最好的专业是什么10-12
三江论坛07-16
神木三江能源10-19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精品教案01-12
盐城工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07-06
合肥师范学院专业排名及介绍哪些专业最好03-28
三江大酒店保安队管理制度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