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培养方案

2024-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长安大学培养方案(精选8篇)

长安大学培养方案 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对大学生理论学习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实施,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着力培养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青年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据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中青发[2007]27号)有关精神,按照学校党委的工作要求,围绕共青团长安大学第二届团代会的工作部署,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意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青年学生思想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面对这些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着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对于引导当代青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努力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新时期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责。党的要求和青年的使命始终决定着共青团的光荣职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党对共青团的根本要求,就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青年,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青年,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青年,深入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政治素质、提升思想境界、优化能力结构、锤炼作风品格,把广大青年学生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自觉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的方向前进,始终不渝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培养目标

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学生,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学生,针对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求,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青年学生进一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国情及形势政策的了解,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组织机构

根据《关于成立长安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暨长安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领导小组的通知》(长大党[2008]32号),学校成立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全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组织实施。

长安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领导小组: 组 长:白 华 副组长:田新民 张骞文

成员单位: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党校、团委、学生就业与发展服务中心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委。

长安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校长:白华(兼)。各院系要成立本院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本院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四、培养格局和培养对象

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分校、院(系)两级实施。

1、院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是大学生骨干培养的基础性阵地。由院(系)团委(团总支)结合本院系实际,依据本院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对院系团学组织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每期培养的学生骨干不少于本院系学生总数的20%。

2、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骨干班是大学生骨干培养的提升阵地。学校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骨干班”,每年对全校200名左右学生骨干进行为期8个月的培训,培养重点是品学兼优的校、院两级团学干部、学生社团骨干、理论学习骨干及在科技创新、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骨干,培养对象需经过院(系)团委(团总支)差额选拔推荐和一定形式的考察公示。

五、培养原则

1、坚持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突出抓好品学兼优的校、院两级团学干部、学生社团骨干、理论学习骨干以及在科技创新、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骨干等重点群体,促进他们中的优秀分子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周围学生树立榜样、确定导向,进而辐射带动全体学生。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共青团第二课堂思想育人、实践育人、创新育人、文化育人的优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大学生骨干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

3、坚持组织培养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团学组织的作用,加强指导,科学规划,分级负责,分层实施,有计划地加强组织培养,同时,又要充分调动培养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开展日常学习,加强自我教育。

4、坚持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连续性,既要针对各类优秀青年群体的不同特点进行阶段性培训,又要坚持贯穿始终,从选拔、培养、使用、举荐等环节对他们进行长期培养。

5、坚持教育引导与满足需求相结合。要格外注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这一特殊要求,着重加强理想信念、信仰立场、理论素养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又要尊重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及大学生骨干的实际需求,科学设计培养内容和方式,有计划、系统性地开展培养工作。

六、培养方式

1、专题报告——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就党的创新理论、重要战略思想、重大政策以及社会思潮、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专题报告,帮助培养对象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2、社会观察——利用青马网站的社会观察专栏对培养对象进行正面引导,组织撰写社会观察报告,培养学生骨干独立思考、思辨甄别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3、红色教育——组织培养对象实地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等,观看爱国影片、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影像材料、重温入党宣誓等,增强学生骨干对革命传统精神的理解,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认同。

4、实践锻炼——组织培养对象到学校、政府机关、社区、企业等进行不少于一周的实践锻炼或挂职锻炼,引导学生骨干了解基层、认识国情,磨练意志品质、培养优良作风,增加社会阅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5、志愿服务——组织培养对象在学校、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参加扶危济困、支教服务、文艺演出、政策宣传、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骨干服务他人、贡献社会,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6、交流研讨——组织培养对象外出访问、参观,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对外交往能力,并就就学习、实践、出访中的收获和体会进行交流,以激发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批判性思维,锻炼表达能力,多方交流,共同提高。

7、课题研究——组织培养对象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成果,以提高观察思考、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8、素质拓展——组织培养对象参加各种专业化的能力训练、素质拓展,开展相应的活动进行情景模拟体验,帮助培养对象提高以社会化能力为核心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综合素质,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实用知识和技能。

9、廉洁教育——通过组织学生骨干观看教育题材和反腐倡廉题材专题片,邀请学校纪委领导作专题讲座等形式,以帮助学生骨干牢固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形成廉洁高尚和自觉遵纪守法的观念并内化为自己的具体行动。

七、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

各院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应遵照培养目标和原则,科学、专业、系统地设置培养课程,并通过建立一定的制度进行严格的教学和教务管理。可参照《长安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骨干班教学和管理大纲》(见附件1)作出相关制度安排。

八、保障机制

1、政策保障。各院(系)团委(团总支)要将“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作为今后共青团工作的重点,划拨专项经费,挖掘多方资源,争取政策指导。

2、队伍保障。各院系要建立一支包括党政领导、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等在内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保障教学质量。

3、教材保障。在充分借鉴中央编印的相关理论读本、高校思想政治课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骨干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需要,推荐或整理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框架、社会思潮等方面的读本和学习资料,在不断丰富的办学实践中,建设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精品课程,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科学使用的教材体系。

4、阵地保障。各院(系)要充分动员和发掘各方面资源,在党政机关、事业企业、社区农村、学校部门中建立一批稳定的挂职锻炼基地,为学生骨干提供挂职锻炼机会,在实践中丰富学生骨干的社会阅历,提升综合能力。

5、网络保障。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和优势,加强网络阵地建设,为各级学院学习理论知识、提升能力素质、交流心得体会提供有效平台和载体,切实为学员服务。

6、教务管理保障。建立大学生骨干培养校、院(系)两级种子库,对培养对象逐人建立学员档案,对学员培训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设定量化指标,对培训学员进行考核评价,在结业时评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对不及时参加培训、表现不积极、考核评价不合格的学员进行中期淘汰或不予结业。

长安大学培养方案 篇2

1 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1.1 缺乏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方针的执行者和学生知识的先行者, 其教育观念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在传统的教学环节中, 一部分教师的知识面狭窄, 创造实践能力不强,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造成学生的创新思路混淆, 阻碍实践操作。

1.2 学生本身求知欲不强, 知识面单一

知识是创新的根基, 没有丰富、扎实的知识作基础, 创新能力根本无从谈起。尤其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 我国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多为现成的定论, 即便有的大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和知识的积累, 但他们的行为却存有很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这样, 势必导致知识链条的单一、基础的薄弱, 成为创造能力培养的一大障碍。

1.3 缺乏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需要多种思维的综合, 尤其是发散思维能力和非逻辑思维能力, 而现在许多高校大学生由于知识面较窄, 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 因而造成知识迁移能力的欠缺, 思维方式也呈单一、直线型的特点。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完整性, 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发展。

1.4 培养创新能力的条件较差

许多高校在教育过程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其投入的教育资金较少, 不能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设备齐全的创新实践基地, 这就使得一些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无处施展, 从而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步伐。

2 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案

2.1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出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报告曾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 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 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 以及过于呆板的教育制度。”因而, 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在于有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2.2 加大创新教育投入, 创立大学生创新基地

高校应加大创新教育的投入资金, 创立大学生人才培养创新基地, 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的地点, 为他们提供先进的设备和良好的环境。并且, 通过专项基金对学生进行资助, 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保证创新教育的有效开展。

2.3 开展科研创新活动, 激发学生的创新欲

围绕提高学生的创新热情, 高校的教育者们应有意识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相关活动, 如开展专题讲座, 请来在创新方面很有权威和见解的专家给学生传授他们的创新过程, 给学生们以启发;开展科技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创新欲。这对于高校在创新方面的强化教育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2.4 改革考试方式, 增加创新课程

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 忽略了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 显然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应本着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形式上, 结合社会实践, 在课堂上积极讨论, 根据学生们的平时表现, 期末给出一个综合成绩;内容上, 不应局限于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 而重在考核学生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总之,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它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源泉、先导。大学生是创新型人才的生力军, 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 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因而社会各界应携起手来, 共同承担起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 为迎接新一轮知识经济的挑战作好充分准备。

摘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各高校重视的热点问题, 对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作了详细的分析, 进而提出一套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案。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方案,高校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赵铭锡, 薛彦华.阻碍大学生创新能力因素的调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4) .

[2]李培根.主动实践: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3) .

[3]张新华.浅谈创新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石河子大学学报 (哲社版) , 2006 (4) .

[4]李才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探[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6 (8) .

[5]温刚, 刘海峰, 林宏生.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06 (3)

长安大学培养方案 篇3

大学文科生读书习惯能力创新如何培养创新性人才,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亟待解决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但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思想体系,而非仅指“科学创新”。对于人文学科来讲,其最高水平的创新是创新一种文化,即揭示社会一种更高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目的,使人更明确为什么而生存和发展。像这样古今中外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曾经有不少先贤留下了他们的思考。所以,对文科生来讲,创新的基础首先是通过读书与这些先贤进行交流和对话,而目前的大学文科生在读书方面还存在不愿读书和不知怎么读书等诸多问题,而这极不利于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有必要设计出一套指导大学文科生读书的可行性方案。

一、让更多的学生发出“我要讀书”的意愿

一些大学生不愿意读书的原因,除了社会因素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根本没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孔子曾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愿意读书的学生大部分还处于“不知之”的阶段,故而对读书没有兴趣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作为学校和教师就应该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改变这一现状。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

1.在整个学校范围内营造读书气氛。具体可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古今中外历史上关于读书以致人成功的典故,可在图书馆和各学院展板上进行。比如,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朱熹曾经总结出了诸多读书方面的心得名言,并著有《读书之要》,曾提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道必在于读书”之言,可将这些名言警句及先贤本人读书的故事加以宣传。

2.安排最优秀的专业教师给大一新生上课,激发学生对人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上某一门课程的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所以,可充分利用教师的魅力吸引学生。

3.制定相关的奖励机制。不可否认,在当前的中国教育体制下,求学的功利性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尽管最终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但必须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使其更有积极性。具体可对参与读书的学生分组,然后确定指导教师进行评审,评出优劣,对优秀者以颁奖或发表论文的形式给予适当奖励。

二、指导学生读哪些书

1.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课程教材。对大学生来讲,如果说大一是一个对专业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学习掌握时期的话,那么进入大二的学生应该在课程设置上添加学习方法一类的书籍。以历史学专业为例,应该在大二就开设《目录学》、《文献学》这样的课程,让学生了解书籍,能找到书籍,这是其自主学习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2.有助于学生拓展研读的课程参考书。每一门专业课程都有诸多人进行教材的编写,而且因为学术之争,此教材与彼教材可能存在很多观点上的冲突。而上课只能参照其中之一种,如果仅以此为纲,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开列其他相关参考书目,让学生进行阅读,从中发现不同和分歧之处,从而引发他自己对分歧问题的思考。

3.研究必备工具书。工具书是书山的向导,学海的舟揖。学习中有了它,犹如治学有良师;工作中使用它,好比做事有帮手。充分利用好工具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工具书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积极作用。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讲,能否将科研工作真正进行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于工具书的了解和使用程度。就历史学而言,1956年,邓广铭先生在北大的课堂上公开提出,要以职官、地理、目录、年代为研究中国历史的四把钥匙。直至今天,邓先生关于“四把钥匙”的说法依然受到众多学者的首肯。所以,关于这四把钥匙方面的工具书就应该介绍给在校学生,以开始能够从事科研的大二学生为主,可以讲座的形式进行讲解或者与图书馆进行合作,分批对大二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和演示讲解。

4.经典文本。进行通识教育是借鉴于国外一流大学的做法,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一种模式,也是目前国内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著名学府,都十分重视对经典文本的研读。深入阅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康德等西方经典和儒家等华夏经典,以及《可兰经》《源氏物语》等非西方经典,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内在的价值尺度、精神品格、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帮助学生养成健全有力的人格。研读经典适合于各个学科专业。对于历史学科的学生来讲,还应该侧重对一些历史哲学、史学理论方面的书进行涉猎和研读,这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与当前的通识教育趋势相吻合。

三、安排学生怎么读书

让学生明确了应该读哪些书后,需要落实的还有:一是什么时候读,二是读了之后怎么办。因此,可尝试如下之设计:

1.时间安排。具体到某一学科和专业的学生,重点该读的书主要包括课程的参考书和经典文本。任选每门课所留的参考书目中的一种,以期中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这样基于课程安排相关的书会使学生眼界稍微开阔,不至于局限于教材;其他经典书目的读书时间可以安排到假期,放假之前布置下去,学生利用假期读一本书,4年8个假期,至少能读8本经典书。对于工具书不必仔细研读,但要学会使用,可利用学生写作业或者毕业论文设计之时由指导老师带领进入工具书库进行分别详细介绍。

2.读书形式。读书之后,只要是认真读总会有些疑问或者想法,要求学生以札记或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论文则严格按照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要求,使学生提前感受学术。

指导学生学会读书,近则为其毕业论文设计中的选题、写作规范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远则为学生思维开拓,能力培养,助其长远发展和终身学习;理论上则是推进“三个密切结合”,即教与学的密切结合、教学与研究的密切结合,课内与课外的密切结合的重要举措,有助于研究性大学和教学研究性大学探索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和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徐显明.大学理念论纲[J].中国社会科学,2010,(6).

[2]张元翠.浅谈工具书作用的发挥.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7,(4).

[3]徐飞.通识教育再认识.新华文摘,2011,(5).

[4]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中国大学教学,2011,(1).

大学生素质拓展培养方案 篇4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央16号文件的相关精神,顺应学校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国际化、信息化”发展思路,进一步厘清当前我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整合校内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特制订华中师范大学学生素质拓展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忠诚感、责任心;学习、实践与创新能力;自我完善与发展能力;国际化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培养内容与方式

“xx师范大学学生素质拓展培养方案”由校学工部制定颁布、组织协调,面向全校各年级本科生实施,是对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补充,也是对原有素质拓展学分制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通过开发“学生素质拓展课程”,发布《大学生素质拓展导航手册》,指导学生选修第二课堂的素质拓展学分,全面提升我校学生综合素质。

本培养方案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培养目标体系、素质拓展课程体系和素质拓展导航,培养目标体系是学生素质拓展的方向,素质拓展课程体系是学生修读素质拓展学分的课程载体,素质拓展导航是学生素质拓展发展的活动载体,其中,课程体系采用学分制管理,与公共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等课程体系的开设并行。

三、培养目标体系

(一)为祖国发展和教育事业献身的忠诚感、责任心

培养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维护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具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具有较高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基本的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标准和道德原则。

(二)学习、实践与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专业思想明确,具有对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具有开阔的知识视野,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方法和完善知识、能力结构的理想、信念和激情;具有对知识的感悟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具有运用网络新媒体搜索、获取、处理、传播信息的基本信息处理技能。

(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即学生要有良好的体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情感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具有正确的自我分析能力,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耐受力;具有和谐共处的人际关系、协作意识和协调能力;自我认同,自我热爱,具有自立、自信、自强的精神。

(四)宽广的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开放的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竞争意识,了解不同国家文化,掌握跨文化交流的人文底蕴、基本技能。

四、素质拓展课程体系

(一)素质拓展课程类型

大学生素质拓展培养方案通过开设“华中师范大学学生素质拓展课程”为切入点,上述培养目标规定的四大素质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之中,各种素质由开设的特定课程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课程内容由各依托单位自主制定实施,校学工部(处)负责协调。

“素质拓展课程”包括“时政课堂类”、“学涯辅导类”、“品质陶塑类”、“文化发展类”课程,以必修课和选修课形式呈现。课程结合学生发展特点和需求开设,不仅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奠定基础,也帮助学生某方面的技能得以提升。学生素质拓展课程主要通过课堂学习、在线学习和实践学习三种途径实施。

(二)素质拓展课程设置

学生素质拓展课程一览表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时课内总学时课外学时学分建议修读学期学分形式备注时政课堂类形势与政策1612441-4必修1-4学期每学期修满4学时,共计4学分。党团组织课程108221-7选修党团组织课程各1个学分,以党团校结业证书为准。军事理论课程32122041必修理论学习2个学分,军事训练2个学分。品质陶塑类大学生爱心教育84421-4选修除实体课堂学习之外,将提供部分在线课程供学生修读,相关课程安排由学工部于每学期初公布,供学生网络申报。学生应在四年期间修满至少4个选修学分。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教育64221-7选修心灵成长工作坊自信成长、心灵成长、生命健康123921-7选修学涯辅导类新生教育课程新生入校教育2221必修网络课程,回答20个基础问题,合格即修得学分。新生适应性教育2211选修除实体课堂学习之外,将提供部分在线课程供学生修读,相关课程安排由学工部于每月初公布,供学生网络申报。学生应在四年期间修满至少4个选修学分。大学生学业指导与服务2211-7选修大学生创业教育8821-7选修文化发展类模拟法庭84411-7选修少数民族文化风情64211-7选修楚文化与汉剧研究84411-7选修世界语课堂韩语、日语、法语培训106421-7选修信息素养理论与实践86221-7选修

(三)素质拓展课程具体实施办法参见《xx师范大学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实施办法》,具体课程设置参见《xx师范大学综合素质发展导航手册》。

五、素质拓展导航

素质拓展导航作为学生素质拓展发展的活动载体,以整合校院两级校园文化精品活动为前提,为大学生提供素质培养导航路线,具体活动设置详见《xx师范大学素质发展导航手册》。

六、有关要求

1.本方案是对《xx师范大学素质拓展学分制度实施办法》(xx师行字〔2007〕35号)和《关于进一步落实《xx师范大学素质拓展学分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xx师行学字〔2007〕79号)的进一步完善,使学生通过课程形式修读素质拓展学分。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篇5

教学系主任签字: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专业技能、知识面宽、适应性强,能够从事城市、区域和企业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的控制与治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修复以及环境规划、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从事环境工程研究、设计、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技能,了解经济、法律、管理等相关的人文社科知识,具备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

具体要求是:

1.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良好的人文艺术类相关知识,熟练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2. 系统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 系统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实验方法与操作技能,接受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初步具备本专业的科研、开发和服务能力。

4. 了解环境工程的前沿和动态,熟悉环境保护的战略、法规和政策。

5. 具备独立获取知识并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过程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土建工程概论、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设备设计

教学特色课程

双语教学课程:环境学概论、环境微生物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研究型课程:环境与资源综合实验

讨论型课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题

计划学制4年

毕业最低学分160+4+5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辅修专业说明

辅修专业:30学分,标注“*”的课程;希望在掌握自然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知识的基础上修读。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 通识课程48学分

(1)思政类5门11.5+2学分

02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5秋冬 02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5春夏 021E003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0秋冬、春夏 021E00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5秋冬、春夏 02110081形势与政策+2.0(8个学期)

(2)军体类5.5 +3学分

第1、2学年的体育课Ⅰ、Ⅱ、Ⅲ、Ⅳ为必修课,每门课1学分;高年级的体育课为选修课。原则上低年级学生的体育达标随课程进行,不另计学分;高年级学生的体育达标单独进行,合格者,计+0.5学分,合计+1学分。

031E0010军事理论1.5

03110021军训+2第1学年短学期

(3)外语类9学分

实行以大学英语Ⅳ考试为标准的管理模式,学生必须通过学校大学英语Ⅳ考试,并取得外语类课程9学分,同时选修课程号含“F”的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4)计算机类5学分

211G0010 211G0020 211G0030 211G0040 211G0060 211G0090

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Java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VB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大学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技术创新与社会文明3 3 3 2 2

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 秋冬 秋冬

必选一门

以及其他课程号里带“G”的课程。

(5)导论类2学分

可在各专业开设的学科导论课程以及新生研讨课程中任意选择修读,并取得学分。

(6)其他通识课程15学分

在历史与文化(3学分)、文学与艺术(3学分)、经济与社会(3学分)、沟通与领导(1.5学分)、科学与研究(1.5学分)、技术与设计(3学分)等6个课程组中选择修读。

2.大类课程41.5学分

(1)自然科学类必修课15门31 学分

061B0442 061B0170061B0370 061B0400

无机化学(乙)微积分Ⅰ 大学化学实验(G)分析化学

2.0 4.5 2.0 2.0

1秋 1秋冬 1秋冬 1冬

061B0212 061B0190 061B0010 061B0222 061B0240 061B0200 061B0030 061B0100 061B0522 061B0360

大学物理(乙)Ⅰ 微积分Ⅲ 常微分方程 大学物理(乙)Ⅱ 大学物理实验 线性代数 概率论 数理统计 仪器分析(乙)大学化学实验(A)

3.0 1.5 1.0 3.0 1.5 2.5 1.5 1.5 2.0 1.0

1春夏 1夏 2秋 2秋冬 2秋冬 2秋冬 2春 2夏 2春 2春

(2)工程技术类10.5 学分

1)必修课程1门 2.5 学分 081C0130

2)选修课程8 学分

学生可在课程号里带“C”的课程中选择修读,本专业建议修读 081C0070 101C0030 121C0070

工程力学

电工电子学及实验 流体力学(乙)

3.5 3.5 3.0

2春夏 2春夏 3秋冬

工程图学

2.5

1秋

3.专业课程60.5学分

1)必修课程23门45 学分 061B0570 061B0380 061B0490 14120320 061B0500 061B0390 081C0210 091C0050 091C0060 14120212 14120280 14120222 14120290

14120090

14120150

有机化学(丙)大学化学实验(O)物理化学(乙)Ⅰ 环境学概论* 物理化学(乙)Ⅱ 大学化学实验(P)工程材料

过程工程原理(乙)* 过程工程原理实验(乙)环境监测(乙)* 环境微生物学* 环境监测实验(乙)*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土建工程概论* 水污染控制工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环境工程实验Ⅰ*

4.0 1.5 3.0 1.5 2.0 1.5 2.0 4.0 1.0 1.5 2.0 1.5 1.0 2.0 3.0 3.0 1.5

1春夏 1春夏 2秋冬 2春 2春夏 2春夏 2夏 3秋冬 3秋冬 3秋冬 3秋冬 3秋冬 3秋冬 3秋冬 3春 3春夏 3春夏 3春夏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1.5

14120230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题 给水排水工程* 环境与资源综合实验

1.5 1.5 1.5

4秋 4秋 三短

环境工程设备设计*2.04秋

2)实践教学环节必修7.5学分 081C0162

工程训练(乙)认识实习

1.5

1.5二短 二短

环境工程工艺设计* 3.0

生产实习1.5

4)毕业论文8学分

毕业论文8.0

4.个性课程选修10学分

学生可选择以下课程修读或自主设计选修跨专业的课程。

环境规划与管理方向课程模块: 14120330 环境影响评价 1.5 14120110 环境法学 1.5 14192080 环境规划与管理 1.5 14191050 环境经济学

1.5

环境污染控制方向课程模块:14120481 噪声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1.5辐射防护 1.5工程预决算 1.5

清洁生产

1.5 14192180 现代生物处理工程技术

1.5

环境生态工程方向课程模块: 14195160 环境生物学 1.5

环境生态工程

1.5 14192160 污染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 1.514195090 环境系统分析

1.5

5.第二课堂+ 4.0 学分

三短 4冬春夏

3夏 3夏 3春 4秋

3春 3春 4秋 4秋 4秋

长安大学培养方案 篇6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根据教育部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工作的要求,现将长安大学“卓越计划”工作进展汇报如下:

一、学校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从组织上、制度上确保该项计划的顺利实施。

学校成立了“卓越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和工作组,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本科教学工作及分管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担任,成员由教务处、研究生部、学生工作部、人事处、计财处、科技处、国际合作处、实验室管理处等职能部门主要领导组成,全面领导、规划、组织、协调“卓越计划”的实施;工作组成员由教务处、研究生部、学生工作部、人事处、科技处、国际合作处、实验室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及相关学院教学院长、工程教育专家、部分企业领导组成,下设“卓越计划”办公室,具体负责该项计划的实施,就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学籍管理、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实训实习、毕业设计、校企合作、国际合作、质量保障、招生方式、毕业要求等方面开展工作。

二、确定了“卓越计划”实施的步骤和范围。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拟在六个专业实施试点“卓越计划”。对拟实施的六个专业分分专业进行试点,即:2010年试点一个专业,即自动化(交通信息与控制)专业,30人;2011年再新增两个专业,每专业30人;2012年扩展到拟开设的六个专业,每专业 30人。2010年同时在其他拟实施专业做好相关工作。2011年开始将“卓越计划”生源列入每年的招生计划执行。

三、根据“卓越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制定相关的培养政策,学校已经分别在学院和学校不同层面着手开展各项工作。

第一,为了规范“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层面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制定学校统一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学位授予工作的相关规定;学校“卓越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制定校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任课教师管理办法;试点班学生的评优、评先及推免工作应区别于普通在校生。基于以上几点,需制定以下有关文件:

1.《长安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生管理办法》,以《长安大学本科学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为基础进行制定,对相关条款内容进行调整,增加学生淘汰分流、学位授予等相关内容。

2.《长安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应主要包括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培训、校企联合培养、国际化培养和实习实训等费用。

3.《长安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任课教师管理办法》,应主要包括任课教师的选拔、聘用、考核、课酬支付标准及相关的优惠政策。

4.《长安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毕业生推免研究生有关规定》,应规定推免的条件、比例、方向选择等。

5.《长安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生评优、评先有关规定》。对试点班的学生进行评优、评先应区别于普通在校生,选拔条件应予 以适当宽松。

第二,学院层面。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确定2010“卓越计划”学生的来源及组建形式、学生在籍期间(校内和企业)的学习方式、合作培养企业的确定、与企业应签订的联合培养合同书、校内任课教师及企业指导教师的选聘条件、试点专业的正式培养计划等。基于以上几点,需制定以下文件:

1.《××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生管理实施细则》,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学生的来源及组建形式、学习方式、课程考核、过程管理、质量监控等。

2.《××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教师管理实施细则》,主要应该包括:校内任课教师的选聘与管理、合作培养企业指导教师的选聘与管理等。

3.《××学院××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应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学制、专业介绍、培养标准、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及企业培养阶段完成的内容等项进一步完善。

4.《长安大学××学院、××公司联合培养学生合同书》,应主要包括联合培养形式、双方应履行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四、对教育部配套政策实施办法等意见和建议。

1.“卓越计划”学生毕业后,大多将以免推研究生的形式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这样,这些学生的免推研究生招生指标的落实就成为一个限制瓶颈。所以,是否能请教育部与学位办等部门协商,根据每年各学校“卓越计划”毕业生的人数和实际情况划拨一部分专用指标 用于“卓越计划”毕业班学生。

2.关于在企业一年的实习实训阶段,由于企业毕竟是要以经济效益为主,许多企业实际上现在是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的,而且学生进企业实习也要产生大量的费用,企业不愿意承担相关费用的支出,鉴于此,教育部是否能够考虑为各校“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一定经费支持。

3.为了鼓励企业接受“卓越计划”学生的实习实训,教育部是否能够协调有关部委,给予接受“卓越计划”学生的企业予以一定的优惠政策,像减免一定的税赋等。

4.建议教育部出面,和全国500强企业协商,授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以利调动其积极性,同时可以带动其它企业跟随。

长安大学培养方案 篇7

一、让更多的学生发出“我要读书”的意愿

一些大学生不愿意读书的原因, 除了社会因素外,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是根本没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孔子曾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愿意读书的学生大部分还处于“不知之”的阶段, 故而对读书没有兴趣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 作为学校和教师就应该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改变这一现状。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

1.在整个学校范围内营造读书气氛。具体可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古今中外历史上关于读书以致人成功的典故, 可在图书馆和各学院展板上进行。比如, 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朱熹曾经总结出了诸多读书方面的心得名言, 并著有《读书之要》, 曾提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 穷理之道必在于读书”之言, 可将这些名言警句及先贤本人读书的故事加以宣传。

2.安排最优秀的专业教师给大一新生上课, 激发学生对人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上某一门课程的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所以, 可充分利用教师的魅力吸引学生。

3.制定相关的奖励机制。不可否认, 在当前的中国教育体制下, 求学的功利性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 尽管最终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但必须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使其更有积极性。具体可对参与读书的学生分组, 然后确定指导教师进行评审, 评出优劣, 对优秀者以颁奖或发表论文的形式给予适当奖励。

二、指导学生读哪些书

1.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课程教材。

对大学生来讲, 如果说大一是一个对专业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学习掌握时期的话, 那么进入大二的学生应该在课程设置上添加学习方法一类的书籍。以历史学专业为例, 应该在大二就开设《目录学》、《文献学》这样的课程, 让学生了解书籍, 能找到书籍, 这是其自主学习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2.有助于学生拓展研读的课程参考书。

每一门专业课程都有诸多人进行教材的编写, 而且因为学术之争, 此教材与彼教材可能存在很多观点上的冲突。而上课只能参照其中之一种, 如果仅以此为纲, 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 开列其他相关参考书目, 让学生进行阅读, 从中发现不同和分歧之处, 从而引发他自己对分歧问题的思考。

3.研究必备工具书。

工具书是书山的向导, 学海的舟揖。学习中有了它, 犹如治学有良师;工作中使用它, 好比做事有帮手。充分利用好工具书, 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工具书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积极作用。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讲, 能否将科研工作真正进行下去,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于工具书的了解和使用程度。就历史学而言, 1956年, 邓广铭先生在北大的课堂上公开提出, 要以职官、地理、目录、年代为研究中国历史的四把钥匙。直至今天, 邓先生关于“四把钥匙”的说法依然受到众多学者的首肯。所以, 关于这四把钥匙方面的工具书就应该介绍给在校学生, 以开始能够从事科研的大二学生为主, 可以讲座的形式进行讲解或者与图书馆进行合作, 分批对大二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和演示讲解。

4.经典文本。

进行通识教育是借鉴于国外一流大学的做法, 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一种模式, 也是目前国内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著名学府, 都十分重视对经典文本的研读。深入阅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康德等西方经典和儒家等华夏经典, 以及《可兰经》《源氏物语》等非西方经典,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内在的价值尺度、精神品格、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 帮助学生养成健全有力的人格。研读经典适合于各个学科专业。对于历史学科的学生来讲, 还应该侧重对一些历史哲学、史学理论方面的书进行涉猎和研读, 这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也与当前的通识教育趋势相吻合。

三、安排学生怎么读书

让学生明确了应该读哪些书后, 需要落实的还有:一是什么时候读, 二是读了之后怎么办。因此, 可尝试如下之设计:

1.时间安排。具体到某一学科和专业的学生, 重点该读的书主要包括课程的参考书和经典文本。任选每门课所留的参考书目中的一种, 以期中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 这样基于课程安排相关的书会使学生眼界稍微开阔, 不至于局限于教材;其他经典书目的读书时间可以安排到假期, 放假之前布置下去, 学生利用假期读一本书, 4年8个假期, 至少能读8本经典书。对于工具书不必仔细研读, 但要学会使用, 可利用学生写作业或者毕业论文设计之时由指导老师带领进入工具书库进行分别详细介绍。

2.读书形式。读书之后, 只要是认真读总会有些疑问或者想法, 要求学生以札记或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 论文则严格按照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要求, 使学生提前感受学术。

指导学生学会读书, 近则为其毕业论文设计中的选题、写作规范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远则为学生思维开拓, 能力培养, 助其长远发展和终身学习;理论上则是推进“三个密切结合”, 即教与学的密切结合、教学与研究的密切结合, 课内与课外的密切结合的重要举措, 有助于研究性大学和教学研究性大学探索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和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徐显明.大学理念论纲[J].中国社会科学, 2010, (6) .

[2]张元翠.浅谈工具书作用的发挥.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科版) , 1997, (4) .

[3]徐飞.通识教育再认识.新华文摘, 2011, (5) .

培养“财”商从大学开始 篇8

随着9月的临近,许许多多的“准大学生”陆续开始步入他们盼望已久的大学校园,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上大学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要学会打点个人生活。一般来说,卧具、衣服都应定时勤换勤洗;理财时要精打细算,量力而行,把有限的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要与同学相互攀比。但如何更好地理财,如何更好地过一种“节约”型的大学生活,对他们而言,也将是一个新的挑战。

为此,记者走访了几个不同的家庭,对即将入学的大学新生的入学准备情况进行了调查——

准大学生未入校园理财规划先行

1号学子——到校后不打算额外添置生活用品

准大学生:张翔(女)

录取学校: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韩语专业

父母职业:父亲西安市供电局干部,母亲西安市轻纺建材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干部

学费合计:7025.50元(含学费、住宿费、军训费、体检费等)

学费来源:家庭自筹

计划月生活费:待定。开学后视北京具体消费情况决定。

交通方式:火车卧铺,父母陪送(往返车票约1000元)

准备物品:衣物(新购置大约1000元的衣物),手机(1300元),手提电脑(高考后家长奖励,6600元),MP3(亲戚赠送)。

入学费用合计:1.8万元左右

和许多大学新生一样,手机、手提电脑、MP3张翔目前都有了,“但手提电脑是我们给张翔的奖品。”母亲程莉高兴地说。但她特别强调说,给女儿买电脑也是他们经过考虑后做的决定,不仅仅只是一个奖励品,更主要是从张翔所学的专业考虑的,因为她学的外语,对国外很多事物的了解,网络是目前最好的一个途径,目的是为更好地促进她的学习。

生活中,张翔是个很俭朴的学生,虽然这次爸爸妈妈在上学上很支持她,给她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但她说:“很感激爸妈这么多年来对我的付出!马上就要去北京上学了,听说那边的物价比西安贵得多,该带的生活用品,我爸妈前一段时间已经给我买齐了,到学校后也不打算再额外添置生活用品了,生活上尽量克制自己不乱花钱。大学期间我也准备做做家教,既能减轻家里的负担又能锻炼自己,只有自己懂得了挣钱的不容易后,才会真正懂得节约的重要性。”

2号学子——争取每月存点生活费

准大学生:娜娜 (女)

录取学校: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

父母职业:父母均是医生

学费合计:8000元(含住宿费、书本费、床铺费等)

学费来源:家庭自筹

计划月生活费:开学第一个月家长计划给1000元,以后每月计划给800元。

交通方式:火车卧铺,母亲陪送(票待买,约320元左右)

准备物品:新购手机一部(具有MP3功能,价值1500元),家里的旧电脑,新添置衣物、鞋等(花费大约1000元)。

入学费用合计:近2万元

“我和她妈妈都是工薪阶层,娜娜这次上学一下子就花了2万元,这对一个工薪家庭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这笔费用也挺大的,已经占到了我们家庭年收入的一半了。”娜娜的父亲李刚告诉记者。

虽然家长顺利地给自己交了钱,但娜娜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我的生活费家长给的相对多些,但我会控制自己的消费,学习上一些必买的东西当然要买,但其他的就无所谓了,没必要要求多高,不能太奢侈了,我想尽可能地少花钱、尽量节约,争取每个月把省下来的生活费存起来以备后用。”

3号学子——花钱要对得起良心

准大学生:李兵

录取学校:四川西华大学

父母职业:农民

学费合计:7800元

学费来源:亲友借款(还差近2000元)

计划月生活费:300元

交通方式:独自乘火车(票待买,硬座,80元左右)

准备物品:母亲买的两双鞋、亲戚送的毛巾被、老师送的旧衣服(100元左右)。

入学费用合计:8280元

眼看着别的父母都为孩子打点好了一切,准备送孩子去学校,在户县祖庵镇北市村,李兵的父亲沉重地说:“孩子这一走学费就是5500元,加上学杂费一共是7800元,我们想尽办法也只筹得五六千块钱,现在就只想着怎么给孩子凑齐学费,拿点生活费就行。”

李兵在一边对记者说:“我妈对我说了一句话,‘钱,你不用担心。’她让我到了那边别太节省,该吃的还要吃,吃不饱的话,就没办法好好学习了。爸爸妈妈原本打算一个月给我三四百块钱生活费,可我觉得两三百就够了,我吃的不多,衣服有的穿就行,所以我认为这些钱应该足够了。况且,在花这每一分钱之前,我都会仔细地想一想我这钱都花在哪儿了,都干了些什么,是不是对得起良心。现在,我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以此来证明爸爸妈妈给的钱没白花。”

4号学子———自己给自己挣生活费

准大学生:惠大为

录取学校:西南农业大学

父母职业:农民

学费合计:7000元

学费来源:卖粮食款、亲友借款(目前还差3000余元)

计划月生活费:300元

交通方式:独自乘火车(票待买,硬座,80元左右)

准备物品:旧衣服

入学费用合计:7380元

来到位于周至县尚村镇涧里村的惠大为家,陪伴他的是老实巴交的父母和一对正在上中学的弟妹。“压力太大了!”惠大为的父亲为难地说:“农村家庭没有什么收入,大为的学费就得7000余元,再有几天就要开学报到了,现在才准备了3000多元,还是卖粮食、向亲友借的,现在实在是再凑不出了,估计到开学也还是凑不够,只能先让娃拿着这3000元去,跟人家学校商量商量,看人家收不收。”

“9月2日学校就要报到了,我们准备让他自己坐火车去,我和他妈就不送了,这样也是为了节省路费。到现在学费也凑不齐,生活费就更谈不上,什么东西都没有准备,只给娃带了几件旧衣服,要是到重庆后能上成学的话,每个月给他的生活费最多不会超过300元,只能是月月想办法,到时候再说吧。农村孩子挺节约的,家里也经常给说,在花费上还是与城里孩子不一样。总之,家里还是千方百计要让娃上学。”惠大为的父亲眼中满是忧虑,惠大为在一旁低下了头。

“农村小孩家里情况本来就不好,一上大学,就给家里造成了更大的负担。父母这些天整天都在借钱,我非常感动,我暑假也没有找到工作,没挣到钱,心里很内疚。我已经想好了,现在我只能去给学校说一下,看学校能不能收我。如果能上学,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去了省着花钱,找个工作边上学边打工,自己给自己挣生活费,不能和人家比。另外暑假我一直义务给村子里的学生补课,就是为了锻炼自己,到重庆后好找工作。”对于以后的生活,惠大为还是充满了信心。

现实中大学生理财现状堪忧

尽管这些准大学生们为自己的经济状况进行了规划,但在实际的大学生活中,面对着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以及校园内外五光十色的物质诱惑,他们还是很容易迷失自己。

近日,记者在一次出外采访乘坐的长途汽车上,看到一个女大学生模样的人正在和朋友打电话,只听她抱怨道:“一个月五百块钱哪够花呀,你没听到在高校流行这样一句话吗,‘一月五百贫困户,千儿八百刚够用,两三千元才算酷,四千五千真大户!’……”这样的“惊人之语”不禁让记者为之讶异。随后,记者在她结束了和朋友的电话之后,和她聊了起来。

这位女生告诉记者,她是来自宁夏某高校的大三学生,是独生女,父母非常宠爱她,每月给她五百到七百不等的生活费,应该说生活比较充裕了,可她也进入了“月光族”。“我的毛病就是喜欢乱买东西,眼松手不紧。”每到月末,她总是在嘴里省钱,米饭加素菜或是一个馒头就着咸菜对付一顿,美其名曰“减肥”。她还告诉记者,现在手机在大学很普遍,每月光手机话费支出就在一百元左右,有时短信就能发到50元左右。此外,还要给自己添置衣物、同学聚餐、过生日等等,哪方面的支出好像都不能少。

通过接触其他一些高校学生,结果发现,饮食、日常用品在大学生的每月支出中已不是大头,所占比例不到一半,许多大学生穿衣要名牌、吃饭要高档,手机、电脑,一个都不能少;生日会、老乡会、欢送会、庆祝会,添置衣服,请客吃饭等所谓的交际、应酬费用占了相当一部分。购置数码相机及旅游等,更是学生消费的“大头”。女生花费在衣服、化妆品方面所占的比重相当大,而男生则侧重于联络朋友、抽烟喝酒。

一些高校教师认为,大学生这个年龄段正是接触时尚、追求时髦、渴望浪漫的时期,由于缺乏对消费的理性认识,许多人片面追求远高于自身能力的消费。这种无计划的消费行为折射出大学生“财商”的欠缺。“一群没有经济能力的人,养活了一大群商家。”一位教社会学的大学教师对大学生消费作了精辟概括。

在许多高校附近,餐馆、夜市林立,规模不小,价格不低。记者在几家餐馆看到,前来就餐的食客中,大学生占据了大半“江山”。一位高校教师说,大学新生由于突然获得了“财政权”,且大都没有理财经验,生活上的开支就比较随意,由于毫无计划性,经常是前松后紧,不断出现“财政赤字”。而一些老生也仍无理财概念,每到学期初,揣着一学期的生活费进了学校,霎时感到衣袋里有钱了,出手也就阔绰起来,频繁地下馆子、逛街、买高档消费品,很快便花光了几个月甚至半年的生活费用,只好靠借债度日。

一位家在河北的家长对记者说,“我过高的估计了孩子的理财能力,半个月还没有完就在电话里喊着要钱。一给家里打电话就知道肯定是没有钱花了。”据记者了解,有这种担忧的家长不在少数。

培养 “财商”从大学开始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某大学经济学院的相关教授学者。陈国富副教授给了记者一些具体的建议,首先应该对支出做一个统计,明白支金流向,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自己每个月的收入制定一个具有一定操作性的预算。比如一个月有500元收入,这个收入要将固定和非固定的一起算起来。一种可能的预算是这样的,50%的钱用来吃饭;10%的钱读书;10%的钱用来交际活动;20%的钱用来作为临时备用;10%的钱存起来。“因为一份理性的预算应当首先保证生活的需要。其次,大学时代最应当提高的是学识,所以,应有一定经济保障。还有,大学生活需要进行交往,与外界沟通,而且需要花钱的‘意外’很多。最后,10%的存款将会使一个人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从现在开始投资。”制定完预算以后的关键是执行,而且还要注意监督自己,你要能够控制住自己。“如果一个人尤其是有知识的大学生朋友连自己都无法控制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更不要奢谈成功。另外要注意开源节流,钱要用在刀刃上,该花则花不该花的坚决不花。如果有条件,不妨做一个自己的财务报表。”陈国富语重心长。

《富爸爸·穷爸爸》刮起的旋风,让“财商”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最时髦的概念。在“个人理财”日益被重视的同时,“财商”不再是一个概念,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实现成功人生的关键。简单地说,“财商”——也就是一个人控制、驾驭金钱的能力。“财商”并不在于你能赚多少钱,而在于你有多少钱,你有多少能力控制这些钱使之为你带来更多的钱。在大学时代养成很好的理财习惯,平时适度地紧缩财政支出,为自己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消费习惯;严格控制自己每月的消费上限,对自己每笔资金的去向有一个详尽的记录,并养成定期储蓄的好习惯,掌握一些必需的理财常识,往往可以受益终生。

相关连接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菲尔德对于美国大学生理财规划,提出了专门的“1+1+1”模式:

学会贷款——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大学期间的学杂费、生活费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如果财务状况较为紧张,不妨去申请助学贷款。因为大学生贷款利率比市场利率优惠,这样既可以减轻家庭负担,又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

中国的助学贷款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国家助学贷款,对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经学校和银行等部门的审批,政府给予贴息贷款;另一种是商业性助学贷款,由家长提出申请,只要符合银行的贷款条件,就可获得贷款。

建议:助学贷款手续更简单、操作更方便、利率更优惠,贷款的资金将直接存入到客户的活期储蓄账户或银行卡中,无论期限长短,均只执行一年期贷款利率。贷款到期后,大学生可按照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还款方式。

学会兼职——让“增值”为以后的超前消费埋下伏笔

据美国一份9所州立大学的调查显示,约有56%的大学生有较为稳定的兼职工作,曾经或打算兼职的同学超过了90%。

建议:从经济投资学来说,兼职是一项不需要预付任何资本的纯增值方式,而且几乎没有什幺风险性。找一份合适的校外兼职,会进一步扩充自己的财务本金。这种理财“增值”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会投资——为今后的个人理财“投石问路”

如今,美国大学校园里已经涌现出为数不少的学生股民,他们涉足股市并不全是为了挣钱,更重要的是为了解投资市场,为今后步入社会的个人理财积累一定的经验。

上一篇:儿童安全座椅宣传广告语下一篇:小学二年级下册我的好朋友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