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精选7篇)
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弘扬包括孝文化合理价值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日前,由光明日报编辑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孝文化传播工作委员会等单位主办,湘潭大学发起并承办的全国孝文化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中国大学生孝文化节在湘潭大学启动,来自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湖南省委宣传部及有关高校的领导和专家,就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继承、创新和弘扬传统孝文化进行了深入研讨。
孝心传递让爱生生不息
早在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忘八端”,回归到俗语本义,“八端”原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做人根本。其中“孝”排在“八端”之首,是情感基础与价值动源,也是道德的最高层面。
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这个字已经烙刻在我们生命里,指导着我们的言行。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中华孝道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要。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中华孝道文化是中华文化精髓。
我国是一个具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悠久历史的文明之邦,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的今天,更需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每个人都会变老,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的暮年在子孙的不闻不问中度过。如果自己能够孝顺父母,你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影响你的子孙,将来子孙也会孝顺你。我们不仅需要关心家里的老人,社会上仍有很多老人需要帮助,我们也要尽己所能,关爱今天的老年人,也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行动宗旨就是“孝行天下,共建和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文化是湘潭大学软实力的核心体现,湘大学子们也一贯在弘扬孝道、推广传统文化的道路上行动着。相信这样的孝心传递,能汇聚成流,让爱生生不息,也会让社会更加和谐与美好。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民政部原副部长 李宝库)孝文化的现代价值与当代传承
中华孝文化源远流长,在甲骨文中就有“孝”字。许慎《说文解字》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尔雅》在其首篇之一《释训》对孝的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孝是爱的重要源泉、孝体现对父母的尊重、孝体现伦理的美德。
孝文化不仅是封建社会独有的文化思想,也是人类文化的永恒课题。孝道具有扩展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当代社会,孝文化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第一,弘扬孝文化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倡孝道,由尊敬父母推广到尊老爱幼,进而推广到爱祖国、爱人民,转化为职业道德中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友爱精神和忠诚观念,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社会道德建设。第二,弘扬孝文化对促进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孝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凝聚全世界中华儿女的精神动力。第三,弘扬孝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在积极寻求社会保障措施的同时,要弘扬传统的孝文化,积极倡导尊老、爱老、敬老、护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
传承孝文化,一要挖掘孝文化的现代价值。辩证地分析传统孝文化的现代价值,并扩展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让其在现代社会继续发挥代际沟通、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二要营造孝文化的社会氛围。加强思想教育,重视舆论宣传,发挥孝老爱亲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在中小学广泛推行国学经典,使广大青少年树立讲孝心、践孝行、尽孝道的观念。三要规范孝文化的制度规定。将孝文化教育合理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理念中,树立尊老爱幼、和睦邻里的良好风尚。同时制定关于孝文化的法律制度。四要提供孝文化的物质保障。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改善家庭和社会养老的结构,为构建新型的孝文化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形成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良好社会环境。
(湘潭大学副校级督导员、旅游管理学院教授 刘建平)辩证吸收道教弘扬孝道的经验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文化。在传统孝文化的形成过程中,道教曾发挥不可埋没的作用,特别是道教的教化方式,对下层社会广大民众更具实际力量,是对儒家孝道伦理的重要补充。道教为进行孝道教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道与神道相感的价值理念。道教将自然之天进行神化,宣称:天道喜善憎恶,而“孝”无疑是“善之善”“大善”。人若尽孝,上天将“移其命籍,著长寿之曹”,使其长为“种民”,善行泽及子孙。“人道与神道相感”的思想以宗教的形式构建民众的孝道信仰,对强化孝道有独特的功能效用。其次,神谕与垂范并用的价值劝勉。道教劝孝的方式之一就是以神谕的形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道教还不遗余力地编造道经和神仙垂范故事,以神灵的语言和行动劝导世人尽孝。再次,“修德与养生紧联”的价值实践。道教原典《太平经》最早把“孝”与“寿”相连。葛洪借助于强身健体的心理需求强化孝道践行,将对于养生之道的热衷,转化为对道德规范的遵从。最后,“规范与信念并重”的价值机制。道教孝道并不仅仅是一种规范伦理,而且也是一种“长寿成仙”的执着信念。道教借助信念的力量保证民众对孝道戒律的服膺。
辩证吸收道教弘扬孝道的经验,对于建设当代新孝道,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伦理学研究》副主编 王泽应)应对传统孝道进行固本与开新
孝作为重要德目之一,其内容中既有科学性也有保守性,故应对其进行固本与开新,将其转换成为适应21世纪的“现代版”孝道,释放出“正能量”。
传统孝道的科学性与保守性怎样划分?我们只能以其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家庭和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人的品质和情操的提升为标准。《易经》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传统孝道的“形而上”义理层面中有积极正面价值,应予以肯定,并扩充内涵,提升境界:一是从“善事父母”到“以孝养亲”。因为父母是自己命之所由系,身之所由出,孝敬父母,既是天伦,也是人伦。二是从“敬亲尊亲”到“亲亲敬长”、“老吾老”到“以及人之老”。即要在“能养之孝”的基础上,更倡导“敬亲之孝”,并将孝敬于自己一家的“老吾老”,扩展到社会层面的“亲亲敬长”,上升为“以及人之老”,化“亲爱”为“博爱”。三是从“弗辱”、不累父母到合理谏诤,争取父子人格平等。同时,我们要对孝道那些有害、过时的内容,比如“移孝作忠”“君为臣纲”的封建主张,“君臣、父子”的等级观念,主张“后喻”、一味守成的保守文化,予以剥离。从而重析孝道义理,引入时代理念,进行创造性超越,创造建立一种从传统孝道“父慈子孝”出发,亲代施恩尽责,子代感恩回报,建立青老两代人格平等、尊重双方自由的平等孝道;一种从传统孝道“亲亲仁民爱物”出发,博施广爱,民胞物与,建立“民为德恤”、尊重生民的人本孝道;一种从传统孝道“事父母几谏”出发,既重亲情,更重道义,建立持节尽孝、不愈道义的民主孝道;一种从传统孝道“继志述事”,报亲扬名出发,积极入世,践行责任,建立忠于祖国、孝于人民的新型忠孝观。
在孝道践履的“形而下”层面,有一些具体规定,因为时代环境、条件的变化,显得不合时宜,需重新审视。例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样一种小农经济道德意识与封建宗法意识,在当下就需要放弃;对于“父母在,不远游”,现代社会学习、工作条件已与旧时不能比拟,这种要求就完全不合适了;至于“无违”“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对故亲“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有一定的道理,但放弃生产,结庐守墓,守孝三年,就过分了,更加之把追孝行孝与是否改变“父之道”绑定挂钩,这是十分保守和有害的,应予抛弃。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通过一切可行的途径,利用现代语汇,采用现代方式,建立符合现代生活环境条件,具有现代特色,民众认同,公众接受的孝道践行规范。
一、以孝文化切入中国传统文化, 培育创新创业文化
在新常态下, 要想实现科学发展, 地方高校必须做好文化的文章, 充分发挥本土文化的优势。培育人文精神, 促进转型升级, 实施创新驱动, 建设富有区域特色的创业创新文化。
(一) 培育孝道精神, 推进文化创新
地方高校在文化创新中应承担更多的历史责任, 走在区域文化发展、文化创新的前列, 引领和促进区域创新文化的发展。创新创业文化不会凭空产生, 它需要“文化母体”。在绚丽的中华文化中, 孝文化是创新创业文化的“文化母体”。孝文化中的时代内涵, 即感恩、责任、忠诚、诚信、奉献与创业创新文化一脉相承。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掘孝文化的当代价值, 营造适宜于创业、创新的文化环境, 形成鼓励创新、创业, 不怕冒险, 宽忍失败, 诚实守信, 热衷创业, 追求卓越的文化, 形成尊重创新创业行为、尊重企业家、尊重发明创造者的文化。中华孝道创业园、中华孝文化学院在孝文化领域有七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 在孝文化、创新创业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促进“孝创互转”, 推进孝道教育, 让公民接受道德的浸润, 接受中华孝文化的熏陶, 接受创新、创业的训练, 出成果, 长才干, 出人才, 建功立业, 回报社会。有孝就有创, 有创就有孝。以创业来反哺孝文化, 保护、传承、展示、创新、发展孝文化, 培育创新创业文化, 构建创业孵化器, 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 健全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打造孝文化的新形态。推进“有灵魂”的创新创业, 把孝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成为传承孝道、创业创造、志愿服务的文化产业新区。
(二)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助推转型升级
文化建设要创新思路, 着眼于全方位、全社会, 充分利用湖北的文化资源优势, 紧紧抓住并用好扩大消费需求的机遇, 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推动文化发展。要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发展创意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区域支柱性产业, 形成创业型经济、创新型经济。中华孝文化和创新创业文化在培养公民的感恩心态、生命意识、责任情怀、爱国精神、生态理念、职业道德等方面的价值日益彰显, 中华孝文化和创新创业文化成为公民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 也成为地缘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典型引路, 构建崇尚道德、激情创业、志愿服务的文化新生态
深度挖掘, 准确定位, 总结提炼典型。整合资源, 科学策划, 宣传推广典型。关心爱护典型, 优化环境, 建设平台, 发挥典型效应, 不断增强先进典型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要加大文化引领力度, 让社会上的优秀人才愿意到企业一展宏图, 愿意冒险, 愿意创业, 愿意创新。建立平台发现创业、创新典型, 搭建载体表彰创业、创新典型, 立体持久宣传创业、创新典型。广泛宣传成功企业和优秀企业家, 坚持新闻宣传与社会宣传相结合, 以典型宣传的方式推进创业创新文化的传播, 推进创业创新文化的科普宣传和大众化进程。中华孝道创业园举办孝商 (创新创业年度人物) 暨孝老爱亲楷模评选表彰活动, 坚持了十五年。先后涌现出一系列先进典型, 以典型的力量推进创业创新文化的传播与普及。
二、集群创新, 建设创业创新型经济
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区域要把发展创业创新型经济作为新常态下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抓手, 在区域创业创新网络的格局中, 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共生共赢发展。
(一) 促进地方高校与产业互生共荣
实现区域产业集聚必须先实现区域产业专业化, 要实现区域产业内部分工, 必须先实现区域产业规模化。集中力量发展本区域内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促进区域内部企业繁衍和区域外部企业迁入, 实现产业发展规模化, 促进产业内部分工, 地方高校要致力于与产业的互动, 实现高教与产业的互生共荣, 从而构筑产业创新联盟。
(二)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地方高校应在构建集群式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致力于集群专业市场的培育、发展和建设, 增强支撑区域跨越式发展的产业集聚网络的创新功能。加强高校与地方合作, 将高校优势科技资源、技术积累等系统地注入区域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中, 促进产学研合作向长期合作、紧密合作、系统合作转变。
(三) 提高区域集群创新能力
文化产业集群有利于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过程中形成品牌效应。区域要制定一系列有效政策和措施, 吸引、引导区域内各创业孵化基地、经济开发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科技中介有序参与到产业集聚的创新网络之中, 通过产业协作配套、技能培训、科技咨询、产品合作研发、创办科技企业等形式, 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和创业孵化基地。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中华孝道创业园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取得了一批成果, 对地方高校来讲, 有借鉴意义。
三、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教改革的突破口, 培育创业创新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应面向全民, 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区域应致力于建立面向全民的创业教育、创新教育的长效机制, 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创业创新教育体系。
(一) 创新发展理念
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程中, 应把创新发展理念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强领导, 制定政策, 明确举措, 让全民创业成为一种理念、一种风气、一种习惯, 让创业创新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所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多举措建设开放式、多功能的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打造了中华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融合育人的特色, 构建了创业服务体系, 弘扬了孝德文化, 提升了创业能力, 培养了一流的创新创业人才, 助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 建设“创新型高校”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深化素质教育, 加强孝文化、创新创业研究, 整合创新创业资源,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开发创新创业课程 (群) , 建设创新创业教学资源库;创新融合专业, 创新引领创业;创业融入专业, 创业带动就业。优化创业指导一站式服务, 全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水平,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基础设施建设, 多举措建设开放式、多功能的创业孵化、创业实践示范基地。
(三) 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突破口, 地方高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列入教学计划和学分管理, 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为重点, 面向全体学生, 结合专业教育, 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做法, 以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能力和成果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
摘要:高校要大力弘扬中华孝道文化和创新创业文化, 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与跨越式发展相适应的文化生态, 构建区域创业创新网络, 推进创业创新教育, 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区域,孝文化,创业,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田寿永.高校感恩教育的创新路径[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2) .
[2]田寿永.中华孝文化产业园转型升级的路径[J].中国文艺家, 2014 (4) .
[3]吕挺琳.文化资源的集群特征与文化产业化路径选择[J].中州学刊, 2007 (6) .
为此,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著名作家李宽定,北大教授王守常,希望他们的谈话能够带给我们一点新的启示和思考。
“孝文化”传承不容忽视
李宽定1945年5月生,贵州桐梓人,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贵州分会副主席,影协贵州分会副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75年开始创作并发表作品。1984年开始从事文学专业创作。1992年下海经商,创建了贵阳首家公墓——海天园,现已成为贵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贵阳的文化名胜之一。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荒林野妹》、《浪漫女神》,中篇小说集《小家碧玉》、《大家闺秀》、《山的女儿》,短篇小说集《年轻人的事情》、《爱与枷锁》,电影文学剧本《良家妇女》、《李宽定电影剧作选》等。
记者:您对延迟退休年龄有什么看法?
李宽定:我不支持用“一刀切”的方式来决定退休年龄延迟与否。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个人的兴趣爱好、家庭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不一样,因此对于退休年龄是否延迟所持的观点与需求也会不一样。从这些普遍存在的个体差异来看,“一刀切”的方式是不科学的,因此,我认为退休年龄是否延迟应该“因人而异”。
记者:按现行的退休年龄计算,您已经退休15年了,假如可以选择的话,您是愿意按时退休呢,还是延时退休?
李宽定:我觉得能够按时退休是一件好事。我们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贡献了自己生命中最旺盛的时期,付出过很多的精力和汗水。但是很多人在过去几十年所从事的工作不一定是自己最喜欢的职业。按时退休后,在个人身体和精力、能力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去选择新的职业,新的职业和环境又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体验,也会让退休后的人更有活力。
很多人退休后在追求和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也在继续参与社会的建设,同时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从这些方面来看,按时退休并不一定会加剧社会养老负担。
其实对于即将或是已经退休的人来说,退休年龄只是一个官方的执行标准,而自己能保持一种“退而不休”的心态更为重要。
记者:您认为应该如何缓解社会养老危机?
李宽定:其实这些年,我的精力更多致力于在推动国学文化的传承上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国学”二字实际上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一个民族不能丢了自己的传统,因为中国的根就是这个。现在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在启蒙时受到现代传媒等的影响很大,好的坏的全盘接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离、冷漠,出现的很多不道德行为。我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文化引导上出了问题,我希望通过推动国学文化的传承,引导中国人回归一种传统。
在一次机缘巧合,我认识了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北京大学的王守常教授,共同的理想让我们两人一拍即合,决定筹建贵阳国学大讲堂。今年八月,我们的国学大讲堂已经正式开坛。
说到国学,再回过头来看如何缓解社会的养老危机这个话题。我认为除了国家相关的政策制定、配套设施的完善外,在全社会推广传统的“孝悌”文化是必不可少。从中国传统家庭结构与思想观念来看,目前或是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家庭养老,还是我们国家养老的主要模式,因此在社会适时的推广“孝悌”,让孝与爱的观点深入到每个家庭,每个家庭都行动起来,应该成为缓解社会养老压力最为强大的力量。一些时候,比起物质,精神才是一股更为强大的力量,精神力量所能带来的推动力往往也是人们难以预料的。
缓解养老压力应多方合力
王守常1948年8月1日生于北京。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 1969年至1973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务农。1973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就读,197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并留校任教。1985年至1986年任新加坡 东亚哲学研究所访问研究员。1991年至1992年任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目前,仍然致力于国学文化的研究与推广。
主要研究方向与著作:“国学、孙子兵法与企业谋略”、“儒家中庸观之发展”、“墨子宗教观辩析”、“二十世纪儒佛之争”、“中国传统书院制与现代教育”、 《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哲学卷》、《人间关怀——近代佛教文化论著辑要》。
记者:您是怎么看待这次“延退”之辩的?
王守常:对于每一项可能将要执行的新政策持有争议是正常的。各国也都有根据自己国情需要而制定的退休政策。中国的退休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关于此话题的争议应该不少。
我认为一项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应该符合国情、符合多数人的意愿。在考虑制定或调整某项政策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政策的利弊、考虑到如何在政策中充分体现出对绝大部分民众的公平与正义、考虑到如何形成行之有效的长久之计而不是权宜之计。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我不认为是某一项政策、某一个机构就能解决的,仅以“延退”作为缓解“养老压力”的手段似乎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记者:您认为什么才是缓解养老压力行之有效的办法呢?
王守常:我认为今天我们所讨论的“养老”,不能简单的视为养老金等基本的物质保障,养老问题的压力绝不仅仅来自于养老金的缺口。养老保障问题,应该涉及到如何从政策上体现出对老年人生活保障的优越性,比如如何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如何完善养老机构、设施的配置使之与老龄化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如何鼓励老年人发挥余热,实现创造新的价值?
其实关于“退休年龄”、“养老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在中国几千年的孝文化中,这些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时代背景,又赋予了孝道不同的内容而已。
在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呼吁改变传统观念的同时,更应该呼吁传统文化的回归。
我一直致力于推动国学文化的传承,那是因为希望更多的人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打开思维,感悟人生,心态平和。通过对国学的学习与感悟,思考问题也就会多元化,不至于走极端了,并且也会变得有责任感。
责任感的缺失就是造成目前社会上一些不道德行为产生的原因之一。比如,一些部门和相关领导对于退休员工养老问题的推诿、回避等。
和顺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我县在推动老龄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以“维护好、保障好、发展好老年人根本利益”为工作主线,从打造“和顺孝文化”入手,着力提升为老服务水平,全力构筑大老龄工作格局,使全县的老龄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相继被省、市授予“老龄工作示范县”,被全国老龄委授予“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一、传承孝文化,弘扬道德风,全力打造“和顺孝文化” “百善孝为先,积德福自来”,为了进一步营造全县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关怀和重视老龄工作。近年来,我们以“传承孝文化,弘扬道德风”为宗旨,全力打造“和顺孝文化。”去年,由县老龄委、总工会、团县委、妇联、教育局5部门联合下文,并通过各种媒体向全县发出了《孝亲敬老倡议书》,举办“孝亲敬老孝道故事”征文活动,开展孝亲敬老格言、警句征集活动,在厂矿、单位、校园、家庭中普及李宝库作词、孟庆云作曲、刘一祯演唱的《孝亲敬老歌》。在和顺煤销公司大厅举办为期一个月的“煤销〃孝文化古代24孝剪纸展”,在和顺电视台开辟“煤销〃孝文化讲坛”,解读古代二十四孝系列故事,并依托《和顺文化》出版了一期《煤销〃孝文化专刊》,编著《孝道》孝文化校本课程,在任元汗小学试用,每天课前播放《弟子规》,课中教学《孝道》,课后完成
《孝道》作业,在每位小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孝”的种子。同时,组织“孝亲敬老十大杰出人物”和“老有所为十大杰出人物”赴晋、豫两地进行为期5天的“煤销〃孝文化传递活动”,用现身说教和视听传媒的方式来打造“和顺孝文化”。今年,我们又与和顺电视台走村串户,深入基层,采访孝亲敬老的感人事迹,制作成了《孝感和顺》专题栏目,在“敬老月”前后,每周一、周四在和顺电视台黄金时间播放,周二、周五重播,历时2个月。同时,在“九〃九”重阳节期间,还精心制作了一档《九〃九来历》、《九〃九习俗》、《九〃九敬老活动》节目,把“九〃九”的敬老文化宣传到千家万户,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今年的“九〃九”重阳节前夕,在县宣传文化中心举办了“和顺县十大孝星、十大敬老文明号单位颁奖仪式”,整个活动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孝”。开场为任元汗小学生表演的配乐诵读《弟子规》,中间穿插县老体协编排的《健身球》、《健身秧歌》等文艺节目,内容新颖别致,精彩纷呈。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亲自出席,并为“第二届孝亲敬老感动社会十大杰出人物”和“十大敬老文明号单位”颁奖,分管副县长做了重要讲话,赞助企业董事长致辞。与此同时,我县制作和编著的《弟子规》影碟、《孝道》校本课程和《五言千字新孝经》等作品,引起了中宣部、民政部、文化部、全国老龄委、国家出版总署的高度重视,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二、情注夕阳红,关爱老年人,全面贯彻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 从2008年开始,我县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
实施办法》、《关于对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长寿优待金补助的实施办法》、《关于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半费理发、洗浴、照相的实施办法》、《关于为全县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的实施办法》等,切实贯彻落实老年人的各项优待政策。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从2009年开始,将高龄老人生活补贴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长寿优待金。80—84周岁,每人每年300元,85—89周岁,每人每年500元,90—94周岁,每人每年800元,95—99周岁,每人每年1200元,百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2400元,累计发放180余万元,享受长寿优待金的老年人达1824人。从今年开始,我县将老年特困救助金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在我县实有的60岁以上老年人20640人中,按1%的比例筹集,每人每年按300元测算,合计为6万余元,从2012年开始执行。二是在2009年开始执行的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进入旅游景点,60—69周岁免半费以及70周岁以上老年人和残疾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等优待政策的基础上,去年又联合工商、地税等部门出台了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半费理发、洗浴、照相的办法,在东、西、南、北四个城区分别设立了指定营业点挂牌营业,全天候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优惠服务。今年又与卫生局共同组织,对全县65周岁以上老年人在县医院、计生指导站以及各乡镇卫生院,按老年人居住的区域范围,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并建立相应的老年人健康档案。三是积极做好老年优待证的审核和发放工作。一年来,共核发老年优待证386本,累计核发15886本,领证人员占全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总
数19375人的81%。与此同时,针对前些年的老年优待证发放把关不严,存在不少漏洞的问题,今年还对老年优待证进行了年检,严把60周岁和70周岁界线两大关,并严格按照省里规定的城市户口收取4元工本费、农民免费的规定执行,确保老年优待证发放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四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资助,积极开展慰问老年人活动。今年“九〃九”重阳节前夕,在和顺中兴公司的赞助下,对全县的百岁老人和高龄特困老年人等10人进行了慰问,四大班子领导亲自参与,为每人送去了300元的慰问金;两节期间,由天凯集团赞助,举办每年一次的“双百五个一”送温暖活动,每年慰问人数达128人,每人慰问品价值800元,合计10万余元,让全县的高龄特困老年人度过了一个温暖、欢乐、祥和的节日。五是积极开展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工作。在开展农村和城市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机构养老模式,计划投资2000万元,总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新建一所老年公寓,该项目已被列入我县的重点工程项目,目前正在积极准备征地审批手续,力争2012年破土动工,2013年竣工交付使用。六是认真总结2009年省里在我县成功组织 “银龄行动”的经验基础上,今年我们专门邀请原市政协副主席、扶贫协会副会长、蔬菜专家蒋德宁和原科协主席、扶贫协会专家组组长成栋虎等一行5人来我县进行蔬菜技术培训,并深入到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受训人员达200名,我办刘润保主任还参与晋中扶贫协会编辑了《实施蔬菜技术讲座》一书,现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推广覆盖至全省各地。像昌兴职业技校“老年人创业培训基地”、老促会下松沟帮扶点“老有所
为示范基地”以及日益壮大的“夕阳红志愿者城市协管队”等正是在这面旗帜下,在我们为他们搭建的平台上发挥余热。
三、开拓新思路,撑起保护伞,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我们始终以贯彻落实《老年法》为重点,双管齐下,全力构筑老年维权防线,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一是联合执法维权。近年来,成立了由县老龄委、县人大法工委、法院、司法局、民政局、电视台等部门组成的老年维权机构,并在老龄办和各乡镇设立了县、乡两级法律援助工作站。每年坚持一次联合执法检查,深入全县10个乡镇和1个社区,宣传政策,教育群众,弘扬孝道,鞭挞忤逆,形成了老年维权协调联动机制。曾经有一位老人在乘坐公交车时与司机发生纠纷,我们接到举报后,经过深入了解情况,对事件进行了及时妥善处理,并责成公交公司对老年人进行了经济赔偿,不仅有效解决了纠纷,而且旗帜鲜明地维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为老年人撑起了保护伞。二是建立考核制度,强化责任意识。去年,县老龄委首先与各乡镇签订了《老龄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工作实绩纳入考核范围,其次又与全县各乡镇、村、户层层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今年县老龄办抽调专人分赴各乡镇进行评比打分,检查《老龄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落实情况,同时组织各乡镇分管领导沉下去,督查《赡养协议》的执行情况,主动化解纠纷摸排情况,及时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现场解决侵权案件及老年人优待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对违反协议,不赡养老人的,按照规定进行严肃处理,今年4月份,县老龄办接到一起殴打老人事件,领导班子亲自深入到当事人家中,通过批评
教育和调解,使事件得到了妥善处理。三是在全县广泛推行“老年人维权帮扶五级责任体系”网络制度,编制流程图,责任到人,形成了书记、乡长包乡镇;点长包片;下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小组长包区,党员干部包户的五级网络服务体系,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中国老年报》和《山西老龄工作》等报刊多次报道了和顺老龄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摘要 文章通过对图书馆文化与图书馆服务关系的分析,阐述图书馆文化的内涵及其重要性。指出新时期建立图书馆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图书馆文化的新措施。
关键词 图书馆;图书馆文化;图书馆服务
作者简介 刘艳艳,广西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员,广西 南宁,530022;蒙启。四川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07级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64
中图分类号 G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9)03-0179-0003
一、图书馆文化与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文化是指人们关于图书馆活动认识、观念、规范及与之适应的工作方式、执政理念和社会评价等。具体含义是工作人员的图书馆观念、意识、价值、评价等。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未来。这说明文化对于人的行为具有永久性的影响,短期的号召或专项突击式行动,远抵不过文化教育的内在驱动作用。建立良好的图书馆文化事关图书馆发展进程、全体馆员的根本利益。从理论上分析,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建设的深层次软件要素,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是一种道德的软约束。因此,推广良好的办馆理念,培养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意识是非常有益和十分必要的。
21世纪的图书馆为适应随时代变化带来的竞争,就必须努力提升办馆实力,从而提高整体服务水平。考察一个图书馆的办馆实力,除了图书馆的设施、馆员力量等现实能力外,还有一种容易被人们所忽略的隐性实力。这种隐性实力就是指适应时代要求的办馆理念、服务读者方面的具体的价值取向及独具特色的专业建设指向,等等。这两方面的实力结合在一起,才能体现图书馆的整体水平。而所谓的隐性实力,在某种意义上指的就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水平。
图书馆文化是包括图书馆设施环境、馆内文化活动及馆内隐性服务读者方面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在社会大文化背景取向下,全体馆员在馆长率领下,经长期服务实践所形成的服务取向的共同认可、共同追求的心理特征,富有进取性的精神风貌及独具特色的服务风格,等等。它应具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应具有符合时代精神的特色。
其中,图书馆文化可指图书馆的整体布局设计。独具匠心的场馆建设、建筑的特色风格及别致的花草树木、引人注目的展板标语等各个方面,将这些看似表象的东西,赋予深刻的寓意,使它变成馆舍内一曲无声的歌,成为具有灵性的陶醉人情探索的工具。图书馆文化同时还包括了对图书馆服务本质的认知,对图书馆功能的思考,对图书馆社会责任的理解。馆内的人际氛围,领导和员工的互动,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时代特征的充分体现,团结友善的亲和关系,民主平等的愉悦气氛,馆内各种运作中产生的那种心灵上的默契等等,上述因素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图书馆文化。
从现实意义上来讲,图书馆文化亦指图书馆在馆长的带领下,馆内领导员工在长期服务中培养而形成的那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精神追求、共同的探索指向等,它影响到馆内管理、服务的风格、政策目标的制定及运行的模式等各个方面。它是图书馆发展的精神上的内在驱动力,它反映一个图书馆办馆品味的高低。
此外,图书馆之间的竞争除了硬件设施、馆藏信息及馆员水平外,更加实质的差距就是在服务质量上。服务质量包括服务态度和读者所需的信息量的多少。两个需求相同的读者在提供服务质量不同的图书馆里,得到的服务态度和所需的信息量是完全不同的。
而图书馆最重要的文化内容是图书馆对读者的影响。除了良好的读书环境外,还有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互动的和谐默契,以及通过这一切反映出图书馆内明显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的理想目标愿望及追求。实质上这些无声无形的东西才是图书馆服务读者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内容。图书馆是一种特殊的行业,其主要目的不仅是吸引来了多少读者,而且是为来了的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读者是接受图书馆服务的直接对象,我们看重读者是因为读者对提供的服务的满意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图书馆提供服务的质量。从这个角度看,图书馆努力的首要目标应当是读者所需要的良好的服务质量。要强化和提升图书馆隐性功能,就必须注重图书馆文化的培育和建设,围绕图书馆的目标的培育,致力于图书馆独特的文化色彩并具有明显价值取向的图书馆文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二、当前对培育图书馆文化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一)对培育图书馆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刻
通常我们会很容易误把现状的图书馆文化当作应有的良好的图书馆文化,认为图书馆只要正常运转,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按部就班就万事大吉了。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文化传统客观存在。作为图书馆习惯的价值取向、思维定势和行为方式,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先进的还是落后的,都在图书馆活动中长期发挥作用,产生重要影响。但是,面对着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色彩的新形势,过去的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色彩的思维定势、价值取向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发展的要求。
(二)对培育图书馆文化的耐性不够。未能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很多的图书馆创建时间相对较短,少了现在发展的深厚底蕴,缺少长期的文化积淀,这是一个明显的短处。固有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新的文化的形成没有足够的认识,总想通过短期的强化作用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培育和建设图书馆文化还没有做到深入挖掘图书馆文化的内涵,甚至错误地把它当成是简单的几句口号和表面上的几个标语,长远的忧患意识不够,永葆图书馆事业青春的活力不够,人才、科技装备、技术都有待提高。
当前培育图书馆文化的理念还没能融入到每个图书馆人的日常工作中,馆员的头脑中没有时时处处都有一种从点点滴滴做起的意识,没有尽力把事情做到最完满,即还没能做到自然行之,还没能形成一种氛围。图书馆员之间没能做到互相影响、互相监督,且没认识到在培育图书馆文化中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没有让为培育图书馆良好文化做点什么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
(三)不能正确处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图书馆事业有悠久的的历史,有许多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加以继承和发扬。但是根据形势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和任务的变化,没能与时俱进。图书馆工作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必须不断地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但我们很多时候在工作中还是凭老经验,这个“老经验”的后果是工作没有创新、工作没有动力、工作没有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知识信息数量的迅猛增加和传播手段的日益丰富完善,广大公众获取知识信息渠道的增多,单纯来图书馆读书看报及查资料的读者,较以往有减少的趋势,从“传递科学情报”这一图书馆的传统职能角度来讲,其利用率会相对降低。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发展,但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不够。
(四)缺乏有个性、充满活力的图书馆文化品牌
图书馆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大文化它具有自己的突出个性,这个个性就表现在它是为图书馆服务的,它是在图书馆长期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图书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服务的。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基本特点的体现,是一个图书馆独特的价值观和风格的具体反映,并以其鲜明的个性区别于其他图书馆,形成自己的具体特点,这就是图书馆的独特性。现阶段的很多图书馆的图书馆文化不能反映图书馆的实体地位,不能反映图书馆的独特服务,不具备这样的独特的个性。
三、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图书馆文化
(一)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办馆理念
图书馆文化建立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新的服务方式的探索寻求过程。图书馆文化的建立需要有一个新的服务理念和思想作为引领,因为图书馆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新的办馆理念和服务思想在图书馆服务各个环节的体现和反映。因而,图书馆文化建立首先应是认真学习研究新形势下服务涌现的许多新现象和新问题,从而去探索把握新形势下图书馆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确立符合客观实际,适应时代要求,有利于创新服务的新的办馆理念和思想,并由此引领培育和建立创新服务的图书馆文化环境。
(二)要把建立良好的图书馆文化培育成一种习惯
建立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是一种办馆理念和思想的实施与把握,不是短期就能见成效的,它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图书馆文化需要一个培养形成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积累与沉淀,不能急功近利,需要全体图书馆馆员的认同和执行,形成图书馆内全体员工的无形规则及上下左右之间那种互动和谐,才能发挥出它的独特威力和作用,唯有让它成为一种习惯,才能让它长久、持续地发展更新。很多图书馆有着良好的传统,这个基础很好,只是随着环境的改变,我们的意识淡薄了,这种现象必须加以纠正和正确的引导,加以培育。图书馆文化深入人心后,人们都接受着各种良好的文化的熏陶,就会自我约束,良好的意识就会增强,就会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让培育良好的图书馆文化形成一种习惯。
(三)正确看待传统与时代创新的关系
图书馆事业有悠久的历史,在这方面很多的图书馆都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经过了长期的积淀形成的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有许多传统是需要传承发扬的,并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去感受时代精神的召唤,实现图书馆文化的创新。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与时俱进,要开拓创新。因此,我们的丁作也要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永远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跟上前进的步伐,才能使图书馆事业永远保持旺盛的活力。要创新,就要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地工作。要把学习、培训作为今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把这项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在学习问题上,每个人都不能特殊,通过学习提高每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进而提高馆员这支队伍的素质。
为增加图书馆的人气,吸引更多的读者光顾图书馆,图书馆应采取新措施,扩展图书馆的读者面,提高公众利用图书馆的便利性。图书馆不但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民科学文化水平的社会教育中心,也是实行终身教育的理想场所。社会教育作为图书馆的四大社会职能之一应备受重视。图书馆应由过去单纯的“文献服务”提升为综合性的“文化服务”,应由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文献中心”,转变为适应当代需求的“文化中心”、“教育中心”,让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创新的服务领域和吸引人气的新措施,使图书馆的读者人气保持旺盛。
(四)培育自己的特色、建立充满活力的图书馆文化品牌
考点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理解)
(1)世界上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2)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是两种重要的世界文化:
①民族节日:
A.含义:蕴含在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B.意义: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还可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文化遗产:
A.含义: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意义(作用):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C.了解世界主要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分为:一是文化遗产,二是自然遗产,三是含有文化与自然两方面因素的双重文化遗产,此外还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D.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态度:要依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2.透视文化多样性(正确理解文化多样性)(理解)
(1)世界文化的构成:世界文化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构成。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2)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产生于社会实践、有普遍的规律。
(4)世界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差异(个性):各民族间存在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3.尊重文化多样性(理解)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①认同本民族文化;②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③相互借鉴、求同存异;④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
①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身的文化价值,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培育和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②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本要求:
①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4)尊重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①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互相尊重、共同发展。②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考点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生活中的文化传播(识记)
文化传播的途径(识记)
①商业贸易;②人口迁徙;③教育;④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
2.大众传媒:现代化的文化传播手段(识记)
(1)传媒的含义:传播媒介
(2)传媒的发展阶段: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
(3)大众传媒:
①含义:现代社会中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进行的文化传播手段。②传媒面向大众的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
③大众传媒的主要技术: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
④大众传媒的优点: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识记)
(1)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情况:见书P37
(2)怎样搞好文化交流:
①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②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考点
三、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面面观(理解)
(1)传统文化的含义: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从传统习俗等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
(2)文化继承的形式(理解)
①传统习俗的继承:
A.含义: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B.作用: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C.中国传统习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②传统建筑的继承:
A.建筑的特点:凝固的艺术。
B.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结构体系独特、艺术造型优美、艺术装饰丰富。
C.中国古代建筑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传统文艺的继承:
A.中国传统文艺的代表: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
B.中国传统文艺的特点: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C.传统文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④传统思想的继承:
A.中国传统思想的主要内容: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
B.中国传统思想的作用: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在今天(理解)
(1)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
因时而变。
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传统文化的作用:
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顺应社会生活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传统文化,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②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就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理解)
(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①从民族和国家角度讲: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②从个人角度讲: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怎样继承传统文化: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析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A.对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当继续保持和发扬。
B.对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考点
四、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传承过程中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理解)
(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有过程中继承。
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理解)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①
(3)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理解)
(1)教育的含义: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的活动。
(2)教育的功能: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3)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①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②教育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③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考点
五、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必背)
1.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理解)
(1)什么是创新:自己创作,从来未出现过的、有意义的、有用的,用别人不曾用过的方法或手段来解决问题就是创新。
(2)什么是文化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承基础上得到了发展,都是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3)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A.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B.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和更充足的条件。
④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理解)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①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③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根本标准。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呼唤文化创新时代(理解)
(1)繁荣文化必须符合时代要求。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2)人民群众必须根据时代要求创造文化: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根据时代要求创造文化的基本要求:
A.充分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B.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C.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要求。D.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E.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和丰富的生活中吸取营养。F.刻苦钻研,锐意创新。考点
六、文化创新的途径(必背)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立足于社会实践
①这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②这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
①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体现时代精神,发展先进文化。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的原因: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的特点:
①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②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③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3)文化创新怎样做到博采众长:
①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先进文化的有益成果。要有科学分析的态度,不同民族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的创新。
②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综合应用)
(1)文化创新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文化创新必须反对几个主义: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3)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①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②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关键词: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整体建构
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高等教育不断增强现代性的客观要求, “是大学属性里面最本质的东西”, “大学在本质上是一个功能非常独特的文化机构” (杨玉良, 2012) , 也是整个大 (广义) 文化持续繁荣发展最为基础的工程。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中, “大学必须有高度的文化自觉”[1] 。
文化理论研究表明, 文化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的体系。这个体系中的各部分在功能上互相依存, 在结构上互相连结, 共同发挥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功能。文化一般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次。本文将依据这一文化层次理论, 探寻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推动大学成为文化高地。
一、文化之魂——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之魂。大学精神文化一般通过简洁、凝练的语言文字描述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 外显出个性化的办学理念或倡导的某种精神, 以凝聚人心、启发思考、鞭策激励、指引方向, 其中校训最具这方面的特征。
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一般都形成于一定的历史根基之上, 是大学在特定发展时期或创办之初办学者教育思想的反映, 或者是特定时代对大学、对师生要求的体现。由此形成的精神文化造就的特殊氛围和意蕴, 在一所大学的历史进程中几乎全时空地浸润、滋养着其中的每一个人, 催生出有别于其他大学人的特殊气质、行为方式、语言习惯, 催生出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 并通过一代代的学生、科学和技术研究成果的扩散、社会服务以及有意识的文化传承等途径和方式, 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社会。
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 必须传承与创新大学精神文化。这是大学自身革故鼎新、延续历史的需要, 也是现时代经济发展、政治变革、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呼唤。传承与创新大学精神文化, 首先要重新审视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核及历史渊源, 进一步做好挖掘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工作, 促使大学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其次要全面把握国家现代化建设对大学个性化的要求, 反映时代要求, 体现时代特征, 实现大学精神文化的现代化。第三要研究借鉴他国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 体现国家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要求, 强化大学精神文化的国际认同。通过这些工作, 丰富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 使其充盈人文价值、包容气度, 使其突出大学校园文化, 引领社会文化发展, 提高中华文化国际认同度。
二、文化之形——成就“无言之师”的大学景观
一般而言, 大学物质文化成果应是大学精神文化精华的凝结, 大学价值观的外显, 大学物质文化社会影响力的所在。但是, 如果说古代书院的遗存、明清或西式校园及其建筑尚有文化韵味, 那么, 近三十年来的大学物质文化积淀可谓微、薄、少, 至今都没能完全摆脱“一穷二白”状态下的“心态”及由此生成呈现的格局。
一是无校不围墙。我国的大学总是不自觉地试图与社会分隔, 即使已经“破墙透绿”的, 也还是宛若禁区, 与社会的交流难“通透”、不顺畅, 校园物质文化气息难以弥漫进社区, 影响社区的文明进步。这有违“社会即学校、学校即社会”的大学物质文化建设本质要求, 不利于育人目标的达成。
二是大楼空洞。现在的大学高楼林立, 但大多空洞无物, 能够表征学校或其专业特点的一两栋大楼、一两处雕塑也如凤毛麟角。由于缺乏整体的把每一栋建筑或一草一木作为大学新的物质文化积淀的具体考量, 不可避免地显得突兀、生硬甚至多余。大楼, 特别是宿舍楼的建设, 一般外观鲜亮, 内在则无论是用材、设计、功能、施工质量直至管理, 与“有文化”相距甚远, 无法成为育人的“硬环境”。
三是布设突兀。校园内绿化和道路的布设, 与本校特定的精神文化、专业特点不相协调、互不映衬。与大楼一样, 大道、大树无不是大学的不懈追求。这样的作为几乎是各类开发区建设的翻版, 而比之不如的是, 我国的各类开发区恰恰又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和积淀, 不断提升区域的文化品位, 成为宜居、宜商、宜赏、宜创 (业) 的现代化新区域。
四是配置落后。教学、科研的设施设备的配置一方面技术含量、档次普遍落后于用人单位所拥有的, 另一方面设施设备的摆放, 大都是“排排坐”的格局, 禁锢了教学、科研环境里人们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大学物质文化急需提高层次、水平和品位。
自然存在物不是文化, 只有经过人类有意无意加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大学物质文化建设无疑需要体现学校核心价值的追求, 精心规划, 精心施工, 精致管理, 赋予校园的所有物件以灵魂, 使之成为“无言之师”、校园的甚至是社会的新的人文景观。当然, 大学物质文化建设同样要做好传承和创新工作, 并不断提高层次、水平和品位, 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依托于丰厚的民族积淀。民族的、区域的物质文化资源, 通常是大学发展历史上物质文化建设中已经吸纳、运用过的。面对民族的、区域的物质文化资源, 大学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既要古为今用, 又要“今为今用”。同时, 充分运用智慧、知识、技术, 追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 提升大学物质文化建设成果的层次、品位, 并以此导引民族的、区域的物质文化建设。
启迪于优秀的世界文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属于世界的各国优秀物质文化资源, 大学都应积极研究, 做好“去”、“取”工作, 积极“拿来”, 使之与本民族的物质文化碰撞, 生发出新的物质文化成果。同时, 密切关注各国物质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趋势, 及时吸取其精华, 结合我国文化建设的要求, 创造新的物质文化样式和作品, 永立物质文化生产的潮头, 导引全社会的物质文化建设, 促进社会物质文化建设的繁荣和发展。
改造与回归。新建大学面临全新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求, 可以独立高标, 积淀新的高品位的物质文化。但对于大多数伴随大扩招大建设已经结束的大学而言, 可以“以旧修旧”, 根据本校精神文化的特定要求, 通过建筑物饰面的变化、道路和绿化等的个性化改造、教学和科研设施设备的人性化布设等, 赋予它们以思想, 反映学校的理念, 体现师生的期盼, 优化育人环境, 浓郁育人氛围, 提高育人效果。
三、文化之翼——持续寻求突破的大学制度
制度文化在协调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社会的关系, 以及保证社会的凝聚力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赖以有效有序运转、相较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更为“刚性”的文化形态, 包括大学的各种规章制度。
文化的功能是形成社会规范[2] 。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应建立大学内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模式与行为规范。大学制度文化建设旨在改变现行大学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 如“行政化”、“官本位”、学术政治化等[1] 。大学制度文化建设还要改变不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制定校内规章, 校自为政, 人性化不够, 甚至侵犯了师生的合法权益而不知, 以及依法治校意识不强、依法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文化整体的协调互动必须依赖一个良性有效的秩序, 这唯有通过制度文化才能达到。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良性互动的格局。而这其中同样有着传承的必要、创新的广阔空间。这也使得大学完全可能成为社会新规范的策源地。
制度文化的基本核心, 是由历史演化产生或选择而形成的一套传统观念, 尤其是系统的价值观念。因此, 大学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首先是要总结大学以及社会制度文化建设已有的成果、经验和教训, 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统筹考虑大学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 制定贯彻大学精神文化要求、充分发挥大学物质文化作用的学校章程, 以此规范各类人员的行为和行为方式, 并由此进入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新境界。
制度文化以物质条件为基础, 受人类的经济活动制约。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制度文化, 因地域、民族、历史、风俗的不同, 而异彩纷呈, 表现为多样性。因此, 大学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应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 立足大学, 扎根本地本民族, 统揽世界各国各民族, 集萃全人类优秀的制度文化建设成果, 并使之中国化、本土化, 以此催生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文化建设新成果。
参考文献
[1][3]迟海波.大学的文化自觉与历史责任[N].光明日报, 2012-02-06 (7) .
【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荐阅读:
医院文化的传承与创新07-24
论图书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07-27
高校文化传承创新09-23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06-08
古典文化的传承06-22
文化的传承作文800字09-26
写文化传承的作文800字10-0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07-12
文化传承通讯稿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