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2024-08-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共12篇)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篇1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兴奋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标准。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细胞体的膜 树突的膜

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所以是单向传递。

在突触传导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过程,所以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

6、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神经中枢位于颅腔中脑(大脑、脑干、小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其中大脑皮层的中枢是最高司令部,可以调节以下神经中枢活动

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

记忆种类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

7、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

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

书写性语言中枢→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

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

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

视觉性语言中枢→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

二、激素调节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2、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称激素调节

3、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正常值0.8-1.2g/L(80-120mg/dl)、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

促甲状腺(肾上腺、性腺)激素的释放激素

垂体

促甲状腺(肾上腺、性腺)激素

甲状腺(肾上腺、性腺)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性激素)

下丘脑有枢纽作用,调节过程中存在着反馈调节

5、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级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6、水盐平衡调节

7、体温调节

8、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a、特点比较

b、联系:二者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

(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篇2

误区一:认为HIV只攻击T淋巴细胞

误区分析:在教材上41页对艾滋病的介绍写到HTV侵入人体后与T淋巴细胞相结合, 破坏T淋巴细胞, 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 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 功能瓦解, 最终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病毒, 病菌的入侵, 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由于学生学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会认为T淋巴细胞被攻击了, 还是会存在体液免疫, 免疫系统不至于被瓦解。

正确理解:HIV其大小和感冒病毒、脊髓灰白质炎病毒相似。这种病毒的表面有一层糖蛋白分子, 其构象正好和助T细胞上的一种称为T4的糖蛋白互补, 因而两者结合, 病毒得以进入助T细胞。但另外一些免疫细胞, 如巨噬细胞和一些B细胞, 甚至其他一些组织的细胞, 如脑细胞, 也可被HIV侵入。后者使有些艾滋病患者有严重痴呆, 行动迟缓, 记忆力丧失等症状【2】。

误区二:抗原到底是蛋白质还是病原体?

误区分析:在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的教材81页对抗原的定义是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如病原体等异物) 叫做抗原。但必修三教材37页对抗原的定义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 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 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那抗原到底是什么呢?

正确理解:根据抗原性质分为两类:完全抗原和不完全抗原。完全抗原 (completeantigen) 简称抗原。是一类既有免疫原性, 又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如大多数蛋白质、细菌、病毒、细菌外毒素等都是完全抗原。不完全抗原, 即半抗原 (hapten) 是只具有免疫反应性, 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故又称不完全抗原。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 就获得了免疫原性。又可分为复合半抗原和简单半抗原。复合半抗原不具有免疫原性, 只具免疫反应性, 如绝大多数多糖 (如肺炎球菌的荚膜多糖) 和所有的类脂等;简单半抗原既不具免疫原性, 又不具免疫反应性, 但能阻止抗体与相应抗原或复合半抗原结合。吗啡是一种半抗原。吗啡和蛋白质结合就有了抗原性, 能刺激细胞产生对吗啡特异的抗体, 把嗜吗啡者的血液取出一滴, 用特异抗体鉴定, 就可根据有无抗体-抗原反应而确定此人血中有无吗啡, 是否吸毒者。

误区三:把种群增长率等同于种群增长速率

误区分析:种群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都是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改变造成的, 前者是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部分占初始数的比例, 后者则是种群数量在单位时间内的改变数。由于考生只关注造成两率的改变部分 (即种群数量增加值) , 忽视参考依据的不同 (前者为初始时间种群数量, 后者为造成种群数量发生变化的时间) 而导致错误。

正确理解:种群增长速度, 即种群增长速率, 是种群数量在单位时间内的增加值, 若用V表示增长速度, t为统计种群数量变化的时间, Nt-Nt-1为t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值, 公式可表示为:V= (Nt-Nt-1) /t

种群增长速度不反映种群的起始数量, 只与造成种群数量增加的时间和种群数量增加值的大小有关。根据种群增长率的公式可知:种群增长率与种群的起始数量呈反相关, 与增加值呈正相关。即种群数量增加值不变时, 种群起始数量越大种群增长率越小, 反之, 种群增长率越大;若统计时间相同, 对一个种群而言, 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度呈正相关, 与初始数量的大小呈反相关, 若增长速度不变, 种群初始数量越大增长率越小, 反之, 种群增长率越小。由于种群初始数量的大小不同, 增长速度快的增长率不一定大, 增长速度小的增长率也不一定小, 即不能把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增长速率等同起来。AB分别为“J”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CD分别为“S”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误区四:经常认为种群“S”型增长曲线中的K/2时的增长率是种群的最大增长率

误区分析:“S”型曲线中K/2点的斜率是最大的, 因将该点切线的斜率当成增长率而出错。

正确理解:K/2时, 不是增长率最大, 而是增长速度最快。捕捞鱼应在种群数量大于K/2时捕捞, 捕捞到K/2后就不能捕捞了。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不能在K/2值附近, 因为此时增长速率最大。

误区五:误认为细菌都是分解者, 动物都是消费者, 植物都是生产者

误区分析:因为在自然界中细菌大多是分解者, 动物大多是消费者, 植物大多是生产者。

正确理解:其实已发现的自然界中大约有500种食虫植物, 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 属于消费者。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 属于生产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属于消费者。蚯蚓等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误区六:认为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方式只有神经调节, 没有激素调节参与

误区呈现: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描述, 正确的是 ()

A.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机体产热加强, 散热停止

B.机体是以反馈调控方式维持体温稳定的

C.低温环境中激素参与体温调节, 神经不参与

D.高温环境中神经参与体温调节, 激素不参与

人教版教材中指出, 在高温环境中, 机体通过神经调节以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因此, 很多学生认为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方式只有神经调节, 没有激素参与。认为选项应该是B、D, 即在高温环境中神经参与体温调节, 激素不参与, 其实这是一种误区。

正确解释: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方式既有神经调节, 也有激素参与。其依据如下:

1.新课标教材《高中生物﹑必修3》指出, 当体温高于正常体温时, 下丘脑感受到变化, 通过神经一体液发送信息, 使汗腺分泌增加, 毛细血管舒张。同时, 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减少, 体温下降, 维持正常体温。这说明, 在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 不仅有神经调节, 也有体液调节。

2.杨秀平老师主编的《动物生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明确指出:“动物最主要和最直接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二者分别通过甲状腺和肾上腺髓质分泌活动的改变来调节代谢产热过程。如果动物被暴露在寒冷之中, 它将随意或不随意地颤抖, 以增强产热。此时,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产热增加, 同时增加摄食量。如果动物长期在寒冷环境中, 会通过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而提高基础代谢率使体温升高。若动物长期处于热或紧张状态, 会通过降低甲状腺的功能, 使基础代谢下降, 此时摄食量下降、嗜睡以减少产热。”【3】由此可以得出, 在高温环境中, 甲状腺激素等激素是参与体温调节的, 只是通过分泌量的减少来减少产热。因此, 在高温环境中, 机体一方面通过神经调节以增加散热;另一方面通过减少甲状腺激素等激素的分泌量以减少产热, 二者共同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综上所述, 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方式既有神经调节, 也有激素调节。

高中生物课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概念性、理论性的内容, 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视特殊性, 产生学习误区。因此,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生物成绩, 必须要加大对高中生物误区进行研究和探讨, 并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方式来避免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误区。

摘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 》在各个模块构建了新的知识结构体系,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知识结构体系是根据系统生物学的思想构建的。这个体系以“系统”为核心概念, 以“稳态”“环境”和“调节”三个科学通用概念把生物个体和系统水平的要素、行为、稳定和发展等问题统一起来, 以系统分析及模型和数学方法等作为主要方法, 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1】。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综生物试题, 发现“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分值较多, 并且还有上升的趋势, 高考的热点正在向宏观生态方向倾斜。但往往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常出现一些误区, 本文在就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容易出现的误区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高中生物,必修三,误区,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9-20。

[2]陈阅增, 等.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8。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篇3

【关键词】高中生物 必修教材 特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B-0098-02

高中教材的编写不仅要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还要符合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教育方针。教科书是课程的重要依托,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的依据。因此,在新课标提出之后,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标倡导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有利于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地编写了适合本地的教科书,如苏教版、浙科版、河北版和中图版,而用得最为普遍的是人教版教科书。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教材编写除遵循共同的规律外,在编排设计上更加彰显自己的特色。下面具体谈谈,以供参考。

一、知识结构系统化

从教学和知识结构上看,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教材模块内容仍然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建构了合理规范的知识结构体系。每个模块都围绕一定的主线展开,其知识内容呈现的顺序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2)彰显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生命活动规律的教学。没有单纯地描述和过多地罗列堆砌事实性知识,着重围绕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生命活动规律展开知识性内容。(3)内容处理得当。体现了内容的先进性与基础性。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力求与现代生物科学相一致,从高中阶段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出发,教科书做了灵活变通的处理。(4)知识内容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一般的以楷体字排印或以其他形式出现,理解的以宋体字排印,重要概念和原理的表述以黑体字排印。(5)注重构建知识的整体系统性。为了构建整体系统的知识,设置了知识链接栏目、旁栏,如学科交叉栏目,并在自我检测栏目中设置了概念图的题型。必修1模块部分主要是在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对生命系统组成及生命活动规律进行基础阐明;必修2模块部分主要是在整个生物界及其生物多样性上,对生命延续、发展及演变结构和原因进行阐明;必修3模块主要是在生命系统稳态调节机制,使其结构功能与适应环境和谐与统一上进行阐述。3个必修模块内容的知识之间联系密切,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方法教育学习多元化

从科学方法教育方面上看,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教材注重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但也没有淡化学科探究的方法。如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标志重捕法等。必修1模块中的科学方法有模型方法、提出假说、控制变量对比实验法。侧重观察和实证的方法。必修2模块中的科学方法有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侧重假说演绎的方法。必修3模块中的科学方法有预实验、调查法(样方法等)、数学模型。侧重系统分析的方法。教材中还有较多的生物科学史内容和经典案例,通过介绍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获得科学方法等方面的启示。教材在编排设计上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如抽象思维和发展思维相结合、形式逻辑思维与辩证逻辑思维相结合的训练,以及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批判思维的训练。注重对模型方法、数学方法、系统方法的介绍和运用。

三、探究能力培养多样化

从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上看,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教材中有较大比例的科学探究内容,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必修1,2和3模块共有13个一般实验,分别是9个、3个和1个,主要是对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和用具、实验步骤进行叙述,注重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必修1,2和3模块共有11个探究实验,分别是4个、2个和5个,主要训练学生如何制订探究方案、自主选择探究方法,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全面培养与提高。必修1,2和3模块共有4个模型建构,分别是1个、2个和1个。主要指导学生进行模型建构,注重领悟和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必修1,2和3模块共有30个资料分析,分别是11个、7个和12个,主要训练学生分析资料和搜集资料的能力,重点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必修1,2和3模块共有48个思考与讨论,分别是14个、16个和18个。主要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重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必修1,2和3模块共有14个技能训练,分别是5个、5个和4个,主要是在探究过程的某一环节上创设情境,提出相关的问题,侧重过程技能的训练。必修2和3模块共有11个调查和实践,分别是7个和4个,主要是让学生到自然界或社会中去进行调查,培养学生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必修教材中还有2个制作,为训练学生制作能力提供较详细的指导,让学生根据指导动手制作,培养和训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教材安排的探究活动内容丰富多样,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对方法进行领悟和运用。

四、模块章节模式稳定化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每章均由四个部分组成,即首页、节内容、节后练习、本章小结和自我检测。从教学设计上看,主要采用问题驱动和合作探究策略进行教学,以正文为主,按教科书编写顺序组织,在合理适当的时候引入旁栏思考。

章首页由标题、引言、题图和配诗(警句)组成,引人入胜,启迪思考。节的内容一般由问题探讨、正文主栏、旁栏、练习四个板块组成。每节内容都是从“问题探讨”栏目开始,相关的问题主要来自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体验,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体验来叙述重要概念和过程。有些章节采用问题串的形式,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正文中有意安排本节聚焦(明确学习目标,提出本节要探讨的问题)、旁栏思考题(目的是要对正文主栏内容深入理解,活跃思维,意在培养求异与发散思维)、相关信息(内容一般不要求记忆,主要是为了加深对正文主栏内容的理解而增设的)、知识链接(主要与不同章节相联系,让不同概念之间形成逻辑关系)、学科交叉想象空间(介绍生物学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横向联系,以便综合知识,促进知识网络的形成,培养知识迁移和思维的能力)、技能训练和批判性思维(训练科学探究技能,相当于作业,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等六个内容,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和处理这些内容。练习由形式多样的基础题和拓展题组成。主要是为了巩固基本知识,培养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能力。

课外阅读栏目。必修1,2和3模块共有11篇《科学·技术·社会》,分别是1篇、3篇和7篇。主要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动,体现科学和技术的价值。必修1,2和3模块各有1篇《科学家的故事》,共3篇,主要介绍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方法和成果,给学生予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启迪。必修1,2和3模块共有7篇《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分别是1篇、2篇和4篇,主要体现生物学与职业的联系,用于提高学生人生规划能力。必修1和2模块共有4篇科学前沿,分别为3篇、1篇,主要介绍生物科学的前沿领域,拓展视野。必修1和3模块各有1篇《科学史话》,共2篇,主要介绍科学领域发展的历史,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

本章小结栏目。总结章节知识(基础知识、重点、难点),形成知识体系框架,利于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总结、掌握和记忆。对这一栏目教学,要先引导后放手,并要让学生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做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而且还能促成学生养成善于总结的习惯。课堂总结应紧贴本节聚焦栏目上进行设计。

自我检测栏目。其中,概念检测题是用于训练学生理解概念准确性和分析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的检测;知识迁移题的内容主要是来自新情境中的问题,特别是生产和生活实际的问题;技能应用和思维拓展题是训练科学探究能力和在本章内容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的能力,它需要进行更深入、更广阔的思考,以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这一栏目主要是让学生对本章知识做一个自我评价。题量较大,类型丰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取舍。

生物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篇4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

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生态系统的

组成成分 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除营腐生的动物

1、结构

分解者:能将动植物尸体或粪便为食的生物

(细菌、真菌、腐生生物)

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其起点:生产者植物

(第一营养级: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

2、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生态系统总能量来源: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

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营养级≥2)

能量来源:上一营养级

能量去处: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

4、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10%~20%

5、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①: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6、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异同

不同点:在物质循环中,物质是被循环利用的;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是单向流动的,而不是循环流动

联系:①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②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③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孔雀开屏、蜜蜂跳舞、求偶炫耀)

8、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

信息的传递

②: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①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

②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而且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10、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差

11、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①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②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12、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

13、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14、生物多样 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

性的价值

直接价值: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篇5

2.有丝_各个时期的特点: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3.各个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及DNA含量的变化

4.植物细胞有丝_与动物细胞有丝_的区别

5.无丝_的特点?无“丝”指什么?哪些细胞通过无丝_的方式形成新细胞

6.细胞分化的概念

7.细胞全能性的概念,举例说明

8.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9.细胞衰老的特征及原因

10.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11.癌细胞的特征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篇6

2、体液:指多细胞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也是人体内液体的总称。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3、细胞内液:指细胞内的液体。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核基质、细胞器基质。

4、细胞外液:指存体内在于细胞外的液体。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5、血浆:指血液中的液体部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主要含有水、无机盐、血浆蛋白、血糖、抗体、各种代谢废物。

6、组织液:指体内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成分与血浆相近。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7、淋巴:指存在于淋巴管内的液体。是淋巴细胞的生活的内环境。

8、内环境:是指人体的细胞外液所构成的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9、非蛋白氮:是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的总称,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等。

10、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11、渗透压:

⑴、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⑵、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成正比。

⑶、血浆渗透压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⑷、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⑸、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程度取决于肌体对水盐平衡的调节水平。

⑹、人的血浆渗透压约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12、正常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度:

⑴、血浆接近中性,PH在7.35——7.45之间

⑵、内环境PH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缓冲物质的存在。

13、人体细胞外液温度一般维持在37°C左右。

应会知识点

1、细胞液:特指植物细胞液泡内液体。

2、内环境PH值维持稳定的调节:

⑴、缓冲物质:指血液中含有的成对的具有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由弱酸和强碱盐组成。

⑵、作用原理:

①、若内环境酸性增强(中和酸性物质)时,如:

C3H6O3+NaHCO3→H2CO3+NaC3H5O3

└→CO2+H2O

└→血液CO2→呼吸中枢兴奋增强→呼吸运动增强(呼出CO2)

②、若内环境碱性增强(中和碱性物质)时,如:Na2CO3+H2CO3→NaHCO3

如果过多,则由肾脏排出多余的部分。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篇7

一、有效的课堂设计要紧紧围绕必修三的教学目标和学科指导意见

基于高考考试大纲对命题的要求, 我们要研究并融通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浙江省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确定简洁的教学目标。在对这些目标考点命题灵活操作设计空间得以拓展的同时, 既要斟酌所考查知识的范围和难度, 又要能以此准确把握和理解教科书的教学内容。

例,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指导意见的教学要求: (1) 基本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体会古代中国文学的多姿多彩, 感受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美感。 (2) 说明:关注屈原、李白、杜甫、苏轼、关汉卿、曹雪芹等创造了中国古代辉煌文学成就的代表作家。

在对这个教学要求的有效性设计中, 首先, 确定考查的知识范围、能力层次和深度。其中知识范围很明确, 但对于了解、体会、感受的层次和深度却没有划定大致的边界, 因此还要认真学习指导意见上给我们提供的其他信息:课标内容和教学建议。这无疑也就成了我们这节课把握能力层次和深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首先, 根据教学建议我们对“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这一要求进行多角度透视: (1) 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 (2) 不同时期类似历史背景出现不同文学特色的原因 (文学主流和文学体裁) ; (3) 不同时期文学主流的特色体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其次, 根据教学建议我们对“体会古代中国文学的多姿多彩, 感受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美感”的把握:设计同一文学内容用不同时期的文学来展示, 揭示文学多姿多彩背后不仅是多样的文学体裁、不同的文学风格、非凡的文学成就, 最后整合本课知识范围引导学生探究出在中国文学多姿多彩背后隐藏的文学规律。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 而后才能深刻感受不同时期文学的美感, 得到情感的升华。

二、有效的课堂设计要重视探究必修三教材的规律性特征

围绕必修三的主干知识对重要考点进行整合, 通过引导、分析、应用实践等有效的课堂设计, 帮助学生在建构、深化知识体系的同时, 也使学生深刻地把握必修三的规律性特征。

(一) 从必修三的阶段性特征来看

不管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的文化都可以探究出以下的规律性特征: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有了这样规律性特征的认识就奠定和升华了学生理性探索的理论基础, 把握了必修三的脉络, 减轻了必修三学习的难度, 增强了对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三知识的融会贯通, 进而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二) 从必修三的区域性特征来看

不管是中国的, 还是西方的文化, 都可以发现以下的规律性特征: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线索, 且这种发展不是封闭的, 而是在各自的历史环境中或小或大规模的交融和借鉴。有了这样规律性特征的认识, 学生自然能认识到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继承创新性、融合多样性, 也必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增强对祖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对世界各地区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继而提高对文化传承的自觉性。

三、有效的课堂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倾向和成就以及进步的价值取向

(一) 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倾向

1. 课堂设计模式要创新多样化

课堂设计模式创新多样化是实现有效课堂设计目的的途径。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 对其实际情况和心理进行了解, 选择适合学生, 让学生乐于接受的课堂设计。在不同的课例中, 课堂设计的模式灵活多变, 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增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而为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出最佳的课堂设计模式。

2. 课堂设计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

课堂设计充分运用了多媒体,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利用它特有的交互功能,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巧设情境, 让学生感受真实, 贴近生活。这样既优化了课堂结构, 又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二) 设计要成就学生进步的价值取向

在当前国家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有效的课堂设计首先必须明确全面发展学生素养, 其次要成就现实中大部分学校学生要求应试能力提高的价值取向。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下, 课堂设计的主旋律是教师把应试和发展学生素养相结合, 使学生拥有广博的见闻, 紧跟时代的步伐, 把握世界的趋势与潮流, 实践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 在现实中提升对社会历史的敏感度, 进而活学历史。

四、有效的课堂设计要把握设计自身的特点

(一) 设计严谨的教学结构

首先, 有效的课堂设计应具有严谨的文学性和特性的科学性, 切忌将必修三的历史课设计成纯粹意义上的文化欣赏课等。其次, 有效的课堂设计应具有完整的系统性。各环节相互衔接, 密切配合。要防止出现设计上的漏洞, 如前后矛盾和逻辑不顺等。因此, 教师应该把对学生的教学活动和师生间的互动等进行缜密的设计, 以便教师对课堂的有效控制, 也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二) 设计要有鲜明的主题

有效的课堂设计是有明确的目的性的。即设计的情景内容与主题既紧密相关, 又显而易见、简单明了, 并且最终要达到预期设计的功效。

(三) 设计要符合课题的灵活性

有效的课堂设计提倡自由创造、创新。如设计方法上有倒叙、插叙, 个别到一般、一般到个别, 核心材料的连贯运用等。但在不同的课题上又要探求符合其课题的设计方法, 反对墨守成规的课堂设计, 用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切实实践来带动学生学习素养的提升。

总之, 要提高历史必修三教学课堂设计的有效性, 教师就要抓住以上四个关键:一是围绕核心目标, 二是体现必修三的学科教学教育价值, 三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四是展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只有不断追求有效的课堂设计, 才会有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 也才能有师生双赢的可能。

参考文献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精选总结 篇8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

①无感觉无效应②无感觉无效应(产生兴奋不能传导)③无感觉无效应(产生兴奋,传导无法分析)④有感觉无效应⑤有感觉无效应神经纤维上 双向传导 静息时 外正内负 钾离子外流 静息电位 → 刺激 → 动作电位→ 电位差→局部电流

2、兴奋传导 突触小体:电→化学 突触后膜:化学→电

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 单向传导

突触小泡(递质)→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

3、人体的神经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

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4、大脑的高级功能:

书写中枢(W区)→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

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 听性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 阅读中枢(V区)→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 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1)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 (2)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

低于0.8 g/L:低血糖症 高于1.2 g/L;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

7、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

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

8、血糖平衡的调节

A血糖高→胰岛B细胞→胰岛素增加→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脂肪的转化、合成糖原②抑制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降低(体液调节)

B血糖高→下丘脑(感受器)→胰岛B细胞(效应器)同上(神经—体液调节)

C血糖低→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升高(体液调节) D血糖低→下丘脑(感受器)→胰岛A细胞(效应器)同上(神经—体液调节)

E血糖低→下丘脑→肾上腺→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升高

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糖尿病人:多食、多尿、多饮,体重减轻

9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寒冷或过度紧张→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馈调节(生态系统中也存在)。 体温调节:

A寒冷环境(神经—体液调节):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a增加产热:①骨骼肌战栗②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加快物质分解,提高新陈代谢③立毛肌收缩b减少散热:①血管收缩②血流量减少③汗腺分泌减少,甚至停止分泌

B炎热环境(神经调节):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汗腺分泌,血管舒张 主要产热器官:肝脏和骨骼肌 主要散热器官:皮肤10、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人体各个部位)、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12、水盐平衡调节:

A饮水不足、失水过多、吃的太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效应器)→抗利尿激素(下丘脑合成,经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作用重吸收水)→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减少尿量(神经—体液调节)

B饮水不足、失水过多、吃的太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效应器)→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补充水分

1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①: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甲状腺激素成年人分泌过多:甲亢 过少;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婴儿时期分泌过少:呆小症

内分泌系统的总中枢:下丘脑(感受器、效应器、调节中枢、传到兴奋)

免疫器官(如:扁桃体、淋巴结、骨髓、胸腺、脾等)

吞噬细胞

14、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如 :抗体)

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16、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17、体液免疫(抗原未进入细胞): 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①浆细胞→抗体②记忆细胞

18、免疫(抗原进入细胞):

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①效应T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②记忆细胞

19、

20、免疫失调疾病:A防卫不足:几乎失去一切免疫功能—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逆转录病毒) B防卫过度:①免疫系统攻击自身而引起—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篇9

1、免疫系统的组成

(1)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吞噬细胞等

?(2)免疫细胞??T细胞淋巴细胞??B细胞

??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在骨髓中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

(2)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

3、特异性免疫 (1)体液免疫(抗原没有进入细胞)

①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

②免疫过程

③结果: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2)细胞免疫(抗原进入细胞)

①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②结果: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

效应T细胞作用:使靶细胞裂解,抗原暴露,暴露的抗原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4、免疫失调疾病

(1) 免疫过强 自身免疫病 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

过敏反应 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

功能紊乱,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免疫过弱:艾滋病(AIDS) a.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遗传物质是RNA; 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由艾滋病病毒引起,其致病机理是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人体的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免疫功能,各种病原体则乘虚而入。所以,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或恶性肿瘤,根本原因是HIV破坏免疫系统。

易错警示 与免疫细胞有关的4点提示

(1)T细胞和B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抗原的刺激,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

(2)吞噬细胞不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还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3)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酶菌。

(4)有关免疫细胞的“3个”: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都不能产生;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5、下图是初次免疫反应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变化和患病程度曲线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记忆细胞的特点:快速增殖分化、寿命长、对相应抗原十分敏感。

(2)二次免疫特点: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

(3)由图示可看出,在二次免疫过程中抗体的产生特点是既快又多。

易错警示 与免疫过程有关的4点提示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篇10

一、环境中生物的统一性和生物的多样性

首先是显微镜的认识和使用,操作上初中只要求学会临时装片的制作和使用低倍镜观察,因此很多时候会忽略高倍镜的使用。其实为了区分粗、细准焦螺旋时,可以适当地讲述高倍镜的使用,从而为高中掌握高倍镜的使用奠定好理论基础。

其次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无论初中还是高中,这个知识点需要学生是成为一项技能一样去掌握,并且理清实验变量原则、对照实验原则、平行重复原则、随机原则,初中必须尝试实践,高中才可上升到真正去实践。

再次是对生物生命现象的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在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的第一章第一节当中简单讲述,这其实就是教材之间的一种对接。因此,初中尤其要把这部分内容讲透,这部分内容分散在初中的七上和七下这两册书上,所以最后应构建到一个知识体系中。高中教材主要侧重细胞这个生命结构层次,主要掌握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而初中要衔接好,还需要与生物多样性中的分类相结合,至少要讲清楚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细胞结构间的差异,完全可以提一下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再从这个角度去分析两者的最根本区别,当然不忘强调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还需讲清楚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关于细胞的分裂,虽然初中不需要学生了解姐妹染色单体,但为了到高中能更好地认识染色质、染色体、染色单体,初中教学中如果出现图示关于分裂前、后以及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时一定不能出错。关于细胞的分化,与高中衔接方面主要是认识分化后的形态功能不同的一些细胞,如红细胞、神经细胞等,了解分化后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了解分化形成了组织。

此外,关于细胞不能无限长大,植物没有系统层次,这两个知识点在高中也都会涉及到。关于藻类植物中的蓝藻,由于蓝藻又属于原核生物这个特殊的身份,在初中授课中如提到应慎重。

二、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这部分初中内容涉及的实验较多,与高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也有一定衔接。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其中通过一些探究实验来引出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产物,并简单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为高中进一步剖析光反应和暗反应奠定基础。在认识呼吸系统的基础上,呼吸作用除了要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外还要强调主要场所在线粒体,是“动力工厂”,这里的“主要”两字不能忽视,因为高中教材会涉及到有的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还需强调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热能和ATP中化学能的用途。当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初中也是很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所以也要两者结合起来分析,但不要太深,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即可,同时简单了解一些应用以及影响条件,如弄清楚以下一些问题:低温下蔬菜、水果的储存时间更长,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人们常在清晨到公园去锻炼身体,但专家说清晨的空气并非最佳,这如何解释等等。在初中这两个内容还要与蒸腾作用相区分,从而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以及了解大气中二氧化碳———氧气的平衡,做好与高中的物质循环———碳循环的衔接。

此外,这部分内容中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食物链,分别与高中内容中的质壁分离、酶的作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都有一定的衔接。

三、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

这部分内容中关于遗传与变异的知识点在高中是个难点,而对于初中生来说在有限的时间里理解这部分内容也很困难,所以需要老师的提炼。首先理清这些概念:遗传、性状、相对性状、DNA、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纯种、杂交、遗传病、变异、转基因、进化,其中尤其分清DNA、基因和染色体三者间的关系。关于“等位基因”这个概念可以直接补充,因为教材有这样一句话:“生物的每种性状通常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成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教材还配有图,所以提一下学生容易接受。关于“基因型”和“表现型”,初中教材没有提,而是以“基因组成”和“表现性状”来阐明,考虑到此章节学生接触的新名词较多,可遵从教材。关于“杂种”“自交”等概念教材也没提,则视学生掌握情况去衔接。

其次,需掌握一对基因的遗传图解,提炼出以下几组亲本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组合类型:DD(高茎)×dd(矮茎)、DD(高茎)×DD(高茎)、dd(矮茎)×dd(矮茎)、Dd(高茎)×Dd(高茎)、Dd(高茎)×dd(矮茎)、Dd(高茎)×DD(高茎),学生需掌握其遗传图解,从而触类旁通。关于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遗传只需以色盲和血友病为例了解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即可,关键让学生了解的是人类性别的决定。变异方面了解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以及变异的意义即可。进化方面主要围绕进化的证据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讲,为高中提升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作好铺垫。

四、其他内容

在我们生活的生物圈、生物圈中的稳定与协调、环境与健康这些内容中,生态系统方面的知识点相对简单易懂,较易衔接,主要还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与高中的内环境稳态、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这几个知识点的衔接。

其中,运动系统衔接的内容不多,而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以及之前讲到的呼吸系统是理解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神经调节依靠神经系统,初中两者都要掌握,尤其是以膝跳反射为例的反射弧不仅要学生了解其五个部分,还要了解兴奋在反射弧的传递方向,虽然不要求知道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突触”这个结构,但至少要从图式上埋下伏笔。激素调节依靠内分泌系统,阐明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以及对应的作用和失调可能引起的疾病外,几个难点也要剖析清楚,如与外分泌腺的区别,尤其胰腺是消化腺,而其中的胰岛又是内分泌腺。免疫系统主要做好三道防线的衔接,能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认识一些名词:病原体、抗原、抗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一句话概括,初中的知识是铺垫,是深入浅出,从而与高中知识点形成更好的衔接。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生物学(第2013版).江苏: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1:4—5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生物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生物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篇11

①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母系遗传(原因: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母细胞);后代没有一定的分离比(原因: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子细胞中去).

②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在细胞质内存在着DNA分子,这些DNA分子主要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可以控制一些性状.

记忆点:

1.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细胞质,而精子中只含有极少量的细胞质,这就是说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这样,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性状实际上是由卵细胞传给子代,因此子代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

2.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是:母系遗传;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细胞质遗传特点形成的原因: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卵细胞中.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质结构中的DNA.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篇12

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实验原理

(1)染色:

DNA+甲基绿→绿色

RNA+吡罗红→红色

(2)水解: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

2、实验步骤

取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①0.9%NaCl 溶液:等渗溶液。

与人体内溶液浓度相同,使细胞不被破坏。

漱口:避免食物残渣

烘干:固定细胞(将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快速杀死细胞)

②30℃温水保温 5min:加速水解

③缓水流冲洗:洗去盐酸,避免细胞被冲走

④染色: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应混合使用,且要现用现配。

⑤观察: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

3、实验结果

补:

(1)实验中如发现染色较浅不易观察,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①水解不充分,染液不易进入细胞

②冲洗不彻底,残留的盐酸影响染色

③染液配制的不好,要现用现配

(2)本实验的实验材料能否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什么?

不能。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核酸的结构层次

2、核苷酸的种类

(1)分类的依据

根据五碳糖的不同,核苷酸可分为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种核苷酸又可依据含氮碱基的不同分为4种。

(2)不同生物体内核苷酸的数目

①在只有DNA或RNA的生物(病毒)中,含有4种碱基、4种核苷酸。

②同时含有DNA和RNA的生物(细胞生物)中,含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人或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含 4 种碱基、4 种核苷酸。(因为一个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3、核酸分子的多样性

(1)原因:核苷酸数量不同和排列顺序多样性

(2)核酸中遗传信息的贮存

①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信息贮存在DNA分子中

②RNA病毒的遗传信息直接贮存在RNA中,如HIV、SARS病毒等

4、核酸的功能与分布

(1)功能:

携带遗传信息

控制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

(2)分布:

①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有少量分布

②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细胞核中也有少量分布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师德师风工作总结下一篇:初中小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