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永定客家土楼的调研

2024-1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永定客家土楼的调研(精选6篇)

关于永定客家土楼的调研 篇1

通信0812 郑志勇 2008830056

摘要:土楼代表的远远不只是一种建筑。永定客家土楼的文化底蕴博大精深。它与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风水学,建筑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客家学,伦理学,军事学,风水学,教育学,文学,美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永定客家土楼产生于发展的漫长历程,充分的反映了土楼客家人对土楼尽善尽美的不断追求,实际上也是对一种文化的不断追求,对精神价值的不断追求。永定客家土楼反映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一种客家人的历史和当地的历史发展情况,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生土建筑艺术史和客家人的创业史。关键字:土楼 防火 防盗 文化奇观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我选择的是关于永定客家土楼的调研,我想为大家解析一下为何土楼能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又为何能够吸引到胡锦涛总书记的参观。

七月二十五号,我乘车来到我的第一目的地土楼旅游局,由于事先已经联系过---告知了来意,我受到福建省客家土楼旅游公司的陈太坤局长的热情欢迎,首先,他向我热情的介绍了土楼文化的概况,然后他准备了一名导游准备为我带路,给我讲解,但是考虑到要锻炼我的实践能力我婉言拒绝了他的安排,向他要了一份土楼的整体地图,准备自己开展调研工作。

经过反复对地图的研究我决定追寻胡锦涛总书记的脚步,选择“土楼王子”振成楼作为我的第一站,驱车往振成楼的途中时不时能够看到总书记对土楼的重要讲话,“客家土楼是中国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希望一定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看着看着我不禁心潮澎湃,今天我终于能够揭开土楼神秘的面纱,真真切切的看到了土楼了。在我还在处于兴奋的状态中未回过神来。我们已经来到“土楼王子”的面前。一下子,我就被它宏大的气势所吸引,振成楼号称最富丽堂皇的圆楼,坐落在湖坑镇洪坑村,建于明国元年,以富丽堂皇,中西合璧,内部空间设计精致多变而著称,该楼坐北朝南,占地约5000平方米,高4层,直径57.2米。站在振成楼前,我不禁感叹这是多么宏大的一个工程呀,这样一座土楼究竟以怎样的方式屹立近百年。走进土楼,发现这座土楼是双环楼,迫不及待进入土楼里面开始探索,却发现自己竟然在土楼里迷路了。幸好遇见一位原著的土楼老人,他为我讲述了土楼的构造,原来这座土楼是按中国传统《易经》八卦原理布局,如果不熟悉的人还真是会迷路。看着土楼满是木头建造,我不禁担心要是发生火灾,那土楼不是很快就会被烧毁。老人好像看出了我的担忧,他直接点出土楼以青砖防火墙分隔成8个单元,楼房呈辐射状8等分,寓意乾、兑、坤、离、巽、震、良、坎八卦,每等分6间起脚为一卦。因为每个单元都有青石砖分割,所以假如有一个单元着火并不会影响到其他单元,而且土楼二三四楼的地板也是由青石砖构成的,发生大火之后青石砖可以阻止火焰向楼上蔓延,若是烧塌了,青石砖也可以扑灭火势。

弄懂了土楼的防火功能,紧接着我就向老人请教起土楼的防盗功能。首先土楼的第一道防线是土楼的外门,首先土楼的外门是由超过十几公分的木门外加铁皮制造而成,门身很重,其次门后有个直径接近三十公分的洞,存放着一根直径十五公分左右的门拴,只要人在屋里将门拴横向拉上,小偷基本没有撬门的可能性。其次,土楼的防盗功能还跟土楼的八卦布局有关,万一小偷进入土楼里,只要将八卦门关闭小偷是很难逃脱的。除此之外,我还向导游了解到土楼还是很强的军事功能,楼外顶墙处每卦设有瞭望台,作为土楼里面军事防御设施。厨房煮饭时火烟是从每间厨房中间墙中预设计好的烟囱直上瓦面冒出的。这可以防止敌人堵住烟囱,从而保证饮食的正常。土楼的墙体厚道一米有余,可以有效的防止敌人的炮火,而且如此厚的墙体也使得土楼冬暖夏凉。导游还向我解释了一个许多人多土楼的误解,土楼的内墙体没有涂抹什么红糖以及高粱之类,当时的人民并不富足到能够有剩余的粮食这么做。作为圆型土楼,振成楼同样具有很强的防震功能,因为圆形土楼墙体都是设计成向内倾斜,使自身具有向心力。

土楼除了建筑奇观之外,土楼的文化奇观也是土楼如此文明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振成楼的大厅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名人和民国时期的名人名联,大厅的墙上写着家主林鸿超亲笔题写的“言发行则,福果善根”。引用了《金刚经》中的一句名言,勉励众人言行做事都应遵循一定的规矩和法则,以善良为根本,才能取得美好的结果,这也是佛家所说的因果报应。上联“从来人品恭能寿”,讲的是人要注重修养,温良恭让可以使人延年益寿;下联“自古文章正乃奇”,从字面上看,是说写文章要有清正之气,文以载道,利国利民,实际上也包含着做人要堂堂正正,处事要公平公正的道理。楼中四大石柱有楹联,上联为“振乃家声好就孝弟一边做去。”有教育后人要尊老爱幼,百善孝为先的意思。下联“成些事业端从勤俭二字得来”是事业要成功一定要勤劳俭朴,能不为忧患挫志,自不为安乐失志的意思。另一幅对联为“在官无傥来一金,居家无浪费一金”——教育后人做任何事都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有忧患才能激励人生勤奋,过度贪图享乐会使人生堕落,做官不贪财,有钱不浪费。右墙上对联“带经耕绿野,爱竹啸名园”是清末最后一名状元胡瑞霖所书。其中“带”被称为“字王”,字中有字,字能连句,据说可以分拆出一百多个字。中间的诗歌“灌池才盈五六分,筑台不过七八尺。欲将层级压篱落,未许波澜量斗硕。规摹巧何足夸,景趣不远真可惜。长令人父远趋走,已有蛙龟助狼藉。”这首诗的作者是汤化龙。汤化龙是汤恩伯的叔父,与振成楼主林鸿超先生共事过。这首诗从字面上看,是对庭院园林精致景色的描写,似乎表达了一种人生匆忙、美景闲置的感叹。左墙上的对联“春托风生,兰知领未;静无人至,竹亦欣然”和诗歌是“对酒何曾醉,寻僧未觉闲。无人不惆怅,终日见南山。一片寒塘水,寻常立鹭鸶。主人贫爱客,沽酒往吟诗。碧嶂猿啼夜,新秋雨后天。谁人爱明月,露坐洞庭船。”无不流露出主人回归自然、寄情山水、闲静超然的隐士情怀。但是作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义气书生又怎能沉醉于逍遥无为之中呢,于是发出了“振作那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的呼声。

土楼到处迷漫着一种书香气氛,土楼主人崇尚知识,长期致力于兴学的信仰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土楼人才辈出的一个原因吧。

“历史是根,文化是灵魂。文物在一个地方可以形成凝聚力。”。土楼的建筑形式和内在布局,充分的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敬祖和睦,团结互助的美德;众多的楹联,凸显了耕读传家,忠孝仁义的中国传统思想;民俗风情包括婚丧喜庆,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穿着饮食等处处展示了古朴的民风;土楼人家的方言基本保留了早已消逝的中古乃至上古时期的汉民族语言;功能齐全,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充分的说明客家土楼在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贯穿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想,他不愧是古代中原汉文化的活化石。在完成了这些调查之后,我向陈局长提交了我的劳动成果,他对我的调查很是满意,除此之外,他还向我补充了一些内容。他说,永定客家土楼产生于发展的漫长历程,充分的反映了土楼客家人对土楼尽善尽美的不断追求,实际上也是对一种文化的不断追求,对精神价值的不断追求。永定客家土楼反映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一种客家人的历史和当地的历史发展情况,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生土建筑艺术史和客家人的创 业史。

经过我这几天的走访,以及土楼老人和陈局长的讲述,我被土楼所深深吸引,他代表的远远不只是一种建筑。永定客家土楼的文化底蕴博大精深。它与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风水学,建筑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客家学,伦理学,军事学,风水学,教育学,文学,美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土楼进而升级成为了一种文化,一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具有较高价值和代表性的土楼,土楼群,同样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必须保护土楼。

关于永定客家土楼的调研 篇2

福建省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 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进一步树立“大旅游”的观念, 支持重点旅游区开展旅游综合体制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永定县以此为契机, 着眼发展大旅游, 拓展大市场, 拓展大产业, 围绕建设“海西生态型工贸旅游强县”目标, 积极融入海峡两岸大旅游经济圈, 精心打造“福建土楼·客家永定”文化旅游品牌, 向建设全球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跨越迈进。

一、永定发展客家土楼旅游的有利条件

当前, 永定旅游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期, 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具备了做大做强的有利条件。

1. 重视程度高。

在组织领导上, 成立了高规格的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 具体负责协调解决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发展定位上, 提出了“要把永定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海西生态型工贸旅游强县”的目标, 旅游业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在资金投入上, 逐年增加旅游发展专项基金, 政府引导力度日益加大;在工作部署上, 把旅游发展确定为全县要强化的“两大支撑”之一, 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工作进行谋划和部署;在工作推动上, 着手制定出台《关于加快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全力加快推进永定旅游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高度重视和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坚定决心, 为做大做强永定旅游提供了有力保障。

2. 比较优势大。

一是资源优势。永定土楼与华安、南靖土楼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永定土楼数量众多、保存完好, 尤其是客家文化底蕴深厚, 民俗风情丰富多彩。相关旅游资源量多质优, 且还处在观光产品的初级阶段, 开发潜力巨大, 产业前景光明。二是区位优势。永定地处福建的西大门, 与广东交接, 在开发珠三角及港澳旅游市场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且, 随着“双永”高速公路的修建, 龙厦动车的开通, 可进入性的劣势也将不断缩小。三是政策优势。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把“闽西南土楼”和“客家文化”界定为“海峡旅游”的主要元素。还有中央支持老区、苏区建设的政策支持。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位列全省扩大内需的旅游建设项目之中, 客家土楼品牌是全市强力打造的三大产业发展品牌之一。四是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永定客家土楼的历史性机遇。总书记称赞“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 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这是福建其他土楼特别是华安、南靖根本无法相比的优势。五是品牌优势。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 多措并举, 积极开展创“优秀旅游县”和福建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创“5A”级景区动员的“双创”活动。通过“双创”活动, 2011年, 永定县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旅游县, 2011年6月福建土楼永定景区成功通过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 正式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是永定客家土楼继2008年7月7日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的又一重大成果, 极大地提升了永定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将为永定旅游发展搭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桥梁。

3. 发展机遇多。一是中国人均GDP已超过5 000美元,

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旅游已进入大众化消费时代, 市场空间很广、需求很大;二是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 旅游作为一项绿色产业, 是国家扶持发展的重点对象, 将成为各种资本投入的热点领域;三是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 正在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永定作为旅游资源大县, 在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上大有文章可做;四是永定作为重点对台工作县和原中央苏区、老区县, 可以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

二、永定发展客家土楼旅游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永定在发展客家土楼旅游有很多有利条件, 但同时我们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应该清醒地看到要把永定打造成“全球知名旅游目的地”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1. 发展意识不强。

目前, 全县上下初步形成了发展大旅游、打造旅游强县的共识和氛围。但是, 永定几十年来一直以矿业经济为主, 不少人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还不够到位, 对现代服务业包括旅游业的认识也出现了偏差。认为搞旅游投入大、见效慢、成本高、效益低, 没有充分认识到旅游业是永定未来战略性支柱产业。一些部门和地方对旅游业发展的认识还比较狭隘, 就旅游论旅游, 视野不够开阔, 致使对土楼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到位, “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观念还没有真正确立。

2. 体制机制不顺。

首先是管理机制不健全、职责不明确。在旅游资源的保护、管理、开发和宣传等方面, 存在多头管理、互相扯皮、各行其是、工作难协调、责任难落实的现象, 旅游管理体制仍然“人人都有责, 但人人都未能尽责”。个别部门片面强调部门自身利益, 全社会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整体合力还没有真正形成。其次是国有旅游企业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还没有完全分离。运转靠门票, 发展靠财政, 缺乏创新意识和发展动力。再有就是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由于土楼属民居建筑, 如何进一步加强民居管理, 调动当地百姓配合土楼保护与开发的积极性还在探索之中。

3. 旅游精品不多。

目前, 永定客家土楼旅游还缺乏“龙头”景区。景区景点开发建设档次不高、规模不大、功能不全、内涵单调、管理粗放, 缺乏具有较强带动力和竞争力的王牌景区。景区内、外的现实环境与游客需求的环境差距较大, 绿化、美化的程度较低。景点、景区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展现不够, 尤其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客家文化展示予游客的不多, 可让游客亲自动手体验、参与的互动旅游项目少。

4. 旅游产业链短。

当前, 永定旅游产业化水平还很低。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 住宿、娱乐、购物环节薄弱。据旅永定县发委办公室提供的数据:2011年土楼景区共接待游客342.9万人次, 同比增长19.1%, 日平均接待游客近万人次, 可是过夜游客很少, 据不完全统计, 过夜游客不到15%。到目前为止, 永定还没有一台能作常态化商业演出的反映本土文化的大型旅游演艺节目。《土楼神韵》和《梦幻土楼》要真正成为商品, 让观众乐意掏钱买票前来观看, 还需进一步提升。近期推出的《土楼乐翻天》反响也不大。虽然旅游商品开发的种类不断增加, 但在土楼核心景区却没有一处集中展示永定丰富旅游商品的综合购物场所。旅游收入主要来自门票、餐饮等方面的消费, 渠道比较单一。

5. 开发资金不足。

长期以来, 永定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资金主要靠财政投入, 市场化程度很低。由于没有政策引导资金拉动, 社会投资顾虑重重, 企业、社会、民间资本投入相对较少, 这也给旅游业招商引资带来极大难度, 以至于在旅游宣传推介、景区开发建设等方面不尽如人意, 致使永定现有旅游产品依然主要以人文型、观光型为主, 设施陈旧、景点分散、规模小、主题不突出, 科学性、参与性、娱乐性不够, 缺乏符合现代消费观念的休闲型、参与型产品。

6. 客源结构不优。

目前, 永定旅游客源主要在周边地市, 市场半径较小。在游客当中, 大众游客多, 高端游客少;省内游客多, 省外游客少;一日游多, 过夜游少, 整体消费水平不高。境外游客更是少得可怜。

7. 接待能力不强。

目前, 永定仅有一家四星级酒店, 还没有一家五星级饭店、一家专业旅游车队和一家大型旅行社, 缺乏接待高端游客的高档服务设施, 服务跟不上。同时, 旅游经营接待单位普遍存在设施欠完善、经营无特色、服务不规范等现象, 与游客日益提高的消费期望不相适应。

8. 交通条件较差。

虽然这几年永定县委、县政府通过挤资金和银行借贷修建改造了省道309永岐线、永杭线和县道陈东至高头等公路, 但是道路等级较低、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现状还没有根本性改变, 主要景区之间的道路迂回曲折, 尚未完全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环线。岐岭至湖坑, 下洋至初溪公路均属县级, 等级低、弯道多、车速慢。游客长途跋涉、舟车劳顿过来, 就停留个把小时, 看个振成楼, 旅途时间太长。

9.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 永定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整体素质不高。景区内讲解员、售票员、保安员、旅游商品的销售员以及宾馆、饭店等基层服务人员大多是初、高中毕业生。土楼旅游公司从业人员264人, 而持有国导证的导游才10人, 旅游经济专业中级技术职称仅两人、高级技术职称仅1人;旅游中高级管理人才缺乏, 尤其缺乏策划与规划人才、经营与促销人才、资本有效运作人才。这些年, 永定的客家土楼营销推介工作应该说做了不少工作, 也花了不少钱, 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关键就是人的问题, 这是制约永定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发展永定客家土楼旅游的对策建议

永定县政府在土楼旅游开发中的目标定位、土楼保护、景区规划建设、生态保护、旅游基础设施和宣传营销等方面的思路已经很清晰, 并正在有序加快推进。因此, 根据旅游业发展态势, 结合永定客家土楼旅游发展的实际, 就发展永定客家土楼旅游, 侧重从以下六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1. 强化发展共识。

经过多年运作, 尤其是永定县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生态型工贸旅游强县”的奋斗目标, 把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的支柱产业以来, 永定全县干部群众发展旅游业的意识日渐增强, 但与真正意义上“形成共识”还存在较大的距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切实形成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共识, 还是亟需努力的工作, 必须把这“虚功”做实。一是强化机遇意识。国家把发展旅游业当作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复杂经济形势的重要抓手, 把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的支柱产业。永定早于国家把旅游业定位为县域经济的“支撑”产业, 理所应当把握好国家宏观产业扶持政策, 把发展机遇变为加快发展的现实。二是增强危机意识。永定旅游业发轫于土楼, 要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也要靠土楼。但是, 目前永定土楼旅游还在观光型旅游上徘徊, 致使游客无法对土楼旅游进行到位的价值判断, “不游土楼终生遗憾, 游了土楼遗憾终生”在部分游客中口耳相传。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 就可能随着“世遗”效应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客家土楼效应的减弱而风光不再。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发展旅游业的热情都很高, “百舸争流”。南靖、华安两县也正在大力做“福建土楼”旅游的文章。永定只有强化“不进则退”、“不先则后”、“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意识, 才能变压力为动力。当然, 还要防止“大跃进”式急躁情绪, 不可心浮气躁, 要遵循规律讲究科学。“画”好永定旅游业这条“龙”, 务必先把土楼这“睛”点活。三是确立大旅游意识。旅游是一项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综合性产业。因此, 要确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观念, 做到“跳出旅游看旅游, 跳出旅游抓旅游”, 以旅游业带动服务业发展, 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要树立“旅游为人人, 人人为旅游”的观念, 正确处理部门利益、个人利益与发展旅游的全局利益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四是转变思想观念。要解放思想、创新理念, 改变重矿业经济而轻旅游经济的旧观念, 确立旅游业是确保永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的共识;要扭转旅游业投入大、见效慢、成本高、效益低的认识偏差, 充分认识旅游业是最绿色、最低碳的产业形态, 是战略产业、朝阳产业。2010年的春节, 虽然胡锦涛总书记是来永定土楼考察, 和永定人们共度佳节。但华安、南靖两县制作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土楼前挥手致意的巨幅广告宣传画却比永定的力度大, 颇有“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感觉。为此, 永定县委、县政府要组织力量, 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教育、引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 尤其是景区的干部群众和来自矿区的干部群众, 做到“上呼下应”, 使加快旅游业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抓旅游的氛围更加浓厚。

2. 突出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是永定土楼最大的特色, 是永定土楼的灵魂、根脉。用好资源、放大特色、打响品牌,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 是亟需破解的课题。永定客家土楼旅游脱颖而出的根本就是要突出客家文化特色。当前, 要大力突破的就是深入挖掘和生动展示土楼景区客家文化内涵, 增加游客参与互动项目, 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让游客真正领略、了解土楼深刻的、独特的、乡土的、世界的文化内涵, 真正体会到世界遗产震撼性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增强景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一是树立科学的理念。越是民族的, 越是人类的;越是民族的;越是区域的, 越是全国的;越是中国的, 越是世界的。二是挖掘土楼建筑本身蕴涵的客家文化。一方面挖掘土楼建筑技术及其学术价值、挖掘景区内土楼周边的老路、街巷、菜地、田园等景观文化内涵、挖掘土楼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要挖掘客家土楼“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的文化内核。还要通过文物考古, 进一步弄清永定土楼建筑历史, 突出永定是福建土楼的发源地。三是挖掘历史文化。展现中原文化与客家文化的源流关系, 体现客家文化的厚重感、苍桑感和与时俱进的特质。如演绎客家人五次迁徙的悲壮历史、开创新家园的艰辛历程和漂洋过海勇于开拓的精神气魄。四是展示土楼区域的客家民俗风情。提升作大福、打蘸、迎花灯、“迎春牛”、“四月八”和“百壶宴”等客家民俗活动, 以此为载体向游客展示客家的世俗风情、文化特质。设计婚礼再现、客家山歌对唱、客家汉剧和提线木偶演出、民间绝技表演等旅游项目, 实现非物质的客家文化元素动态化。以客家民俗活动为题材, 以突现客家文化为主题, 开发传统手工艺产品和旅游商品, 实现非物质的客家文化元素的有形化。五是展示客家饮食文化。既要加强老字号的开发和保护, 还要提升传统食品, 开发新的品种。要深入挖掘饮食资源的文化内涵, 即使“自圆其说”, 也要让富有特色的客家饮食神奇起来、“文化”起来。让游客既可品美味、购美食, 更能看文化、看历史, 实现饮食与文化、餐饮与旅游的互动发展。六是提升土楼居民的文化素养。土楼居民本身就是客家文化的创造者、承担者, 是客家文化的组成部分。首先要提升他们言行举止的文明程度, 体现土楼客家人淳朴好客的人文精神。其次要提升他们对客家文化的感悟水平和对客家文化的忠诚度。再次要提高他们的沟通技能和服务技能, 促使其在与游客的互动中更深刻地解读和传递土楼文化的内在特质。七是引导游客参与文化再现活动, 感受客家文化。大力开发体验性、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比如, 可以创设土楼夯筑平台, 让游客动手夯打土墙, 让他们在了解土楼建筑技艺中享受愉悦;创设吟唱客家山歌的平台, 可让游客与歌手对唱, 也可让游客之间对唱;创设《土楼神韵》中的一些场景, 让游客参与演出等等。让游客在参与中留下来寻找、体味、鉴赏、求知, 使其产生自由感、快乐感和美妙感, 达到流连忘返、乐不思蜀的境界。

3. 发展乡村旅游。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亲近自然的渴望日益强烈。休闲游、生态游、养生游逐渐成为时尚, 乡村旅游潜力巨大。可以以“三群两楼”为支点,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推进新农村建设。依托土楼景区, 把附近旅游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 吸引周边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 并融入一些乡情活动, 从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周边乡村发展。让游客吃在土楼、住在土楼、玩在土楼, 欣赏特独的客家建筑文化, 体验浓郁的客家风情、奇异的民俗活动和古老的手工技艺, 更可以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实施“土楼人家”农家乐工程。发挥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 在非“世遗”景区内, 以土楼民居作为旅游接待设施, 以农民家庭或者家族作为接待单位, 利用土楼民居周边的自然生态、田园景观、乡村文化及乡村生活等资源发展观光、休闲、生态农业旅游, 让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 打造乡村旅游的新品牌, 走出一条品牌化、规模化、规范化和多样化的路子, 满足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度假的需求, 同时使得土楼旅游的发展与村庄发展相互促进, 形成良性循环。为此, 永定县委、县府要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扶持力度, 在资金、土地、办证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加快改善乡村旅游点的道路、水电、通讯、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建设。

4. 促进产业结合。

中央明确提出要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发展三产, 并以三产促进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因此, 永定要强化“无产业不旅游、无处不旅游”的理念, 从大旅游的视角来审视、谋划、推进永定旅游业发展, 以土楼旅游为抓手推动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与一产结合, 可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和农家乐, 不但直接提升一产的质量, 还可促进一产跃升为三产。与二产结合, 可大力发展旅游商品加工业。一是土特产品加工, 如永定红柿系列产品、巴戟天系列产品、万应茶等。二是旅游工艺品加工, 如土楼模型、客家刺绣。三是旅游纪念品加工。与其他三产结合, 大力发展下洋牛系列、客家糕点系列、温泉泡浴等购物游、美食游、休闲健身游, 不断催生新业态, 全面提升影响力。武夷山市以“双世遗”品牌带动“大红袍”茶叶品牌的打造, 带动农业、工业、旅游业三大产业的飞跃发展。2009年上半年, 武夷山市茶叶采摘面积111 631亩, 毛茶产量7 698吨, 茶农人均从茶叶收入1 395元;茶叶加工业完成产值4.1亿元, 占全市工业产值的1/4, 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98%。同时, 满足了游客对旅游特色商品的需求, 大红袍成为了武夷山旅游的“导游”。永定可以汲取这一成功范例的精髓, 开辟一条借助客家土楼品牌促进产业融合的新路子。

5. 创新机制体制。

大胆探索, 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一是理顺管理机制。成立常设管理机构———永定县客家土楼旅游管理委员会, 并依法依规明确乡镇与部门的权利和责任, 改变“人人都有责, 但人人都未能尽责”的状况, 杜绝多头管理、各行其是、互相扯皮的现象, 做到职责明确、运转协调。二是理顺经营机制。稳步推进土楼景区 (点) 的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分离, 消除制约景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开创旅游新局面。三是理顺参与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就目前发展水平而言, 我们认为, 可根据不同景区 (点) 的情况选择政府主导方式或开发商开发模式。关键是要为土楼居民创造尽可能多的实际参与机会, 并拓展参与深度, 为他们带来实在而合理的经济实惠, 使他们成为土楼旅游开发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促进景区和谐发展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四是创新投入机制。按照社会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的方法, 切实加大市场配置旅游资源的力度, 建立多元化的旅游投融资体制, 引导非公经济依法有序进入, 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五是建立和健全旅游人才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科学、规范、可操作的考核制度。在此基础上, 建立健全系列激励制度, 实行薪酬与业绩挂钩上下浮动, 多劳者多得。评出优秀讲解员、导游员, 并挂荣誉胸牌上岗。选送优秀者到外地景区考察学习、到培训机构进修。畅通个人事业上升通道, 制定吸引旅游高级管理经营人才的优惠政策。建立系列约束制度。如, 建立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淘汰退出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

6. 提升人才素质。

建设一支素质全面、业务精良、作风高尚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 对于增强我县旅游业竞争力和提升整体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尽快提升一线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提升景区讲解员和导游的综合素质, 不但要用标准的普通话讲解、注重礼仪, 还要能歌善舞, 尤其要掌握客家土楼所承载的文化。要实施“名导工程”。首先要把普通导游培养成“阿耕式”导游。要有能说会道的口头表达能力, 要洞晓土楼客家文化精髓, 要了解景区每座土楼的来龙去脉和相关掌故, 要把自己的满腔热情融入土楼解说中, 还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因此, 要对景区讲解员和导游从土楼的历史、建筑技艺、文化底蕴和美学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培训。其次要留住“名导”。不但要用感情留人, 还要用待遇留人, 更要用事业留人。再次要培养涉外导游。要会说英语, 并了解国际礼仪、风俗习惯和外国各地的文化背景等。二是培养文化传承人。对建筑土楼的师傅、客家山歌王、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等各类客家文化传承人, 县委、县政府要进行跟踪管理, 提供社会保障, 并出台政策激励其收徒授业。三是严格执行旅游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对导游人员、旅游饭店从业人员、旅游车辆营运人员、景区工作人员等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 开展资格认证, 要求持证上岗, 实行等级管理。四是培养与引进重点人才。定期对旅游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组织外出考察学习旅游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引进和培养一批旅游职业经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五是采用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等方式, 联合高校培养永定土楼旅游所需的专业人才。

[责任编辑陈鹤

摘要:通过分析永定客家土楼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强化发展共识、突出客家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产业结合、创新机制体制和提升人才素质等六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永定土楼作文400字 篇3

在福建厦门游玩的几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永定土楼。

在大巴车上,导游说要带我们去看永定土楼。土楼?不就是用土和水盖的楼吗?那有什么好看的?但导游的话也带给了我疑问,土楼大不大?有什么功能?在里面生活的客家人又怎么样?一切答案都在土楼里。

我们下了车,导游指了指一个像从地里冒出来的蘑菇,又像从天而降的飞碟,说它就是土楼。这么大,这么壮观。可我又想:“用水和泥土做成的楼房,应该不结实吧。”导游说:“这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建设的,是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的.泥土,以夹墙板夯筑而成墙体。”我大声叫到:“哇!这么长时间土楼竟然没倒。”导游神秘地对我说:“你摸一下墙试试。”我一摸,真是“不摸不知道,一摸吓一跳”,墙面竟然又厚又硬,就像一面坚硬的盾挡着。导游接着说:“由于土墙厚度大,所以隔热保温,冬暖又夏凉,这只是外观,里面更精彩。”我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土楼的里面,看到了“四菜一汤”。这其实是四个圆的、一个方的土楼组成的土楼群。土楼群里住着许多人,或是一个家族。突然,我在一个土楼门前停了下来,因为实在是太凉快了,像在空调房间里。导游对我说:“这永定土楼有冬暖夏凉的特点,还有防震、防火、防盗、防兽、通风的作用。

永定土楼导游词经典 篇4

在到达永定土楼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永定土楼。永定土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是世界上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土楼分为方形和圆形两种。永定客家土楼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建筑艺术、建筑风格都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模式和内涵。在永定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2万多座土楼,其中有三层以上的大型建筑近5000座,圆楼360多座。这些立面多姿、造型各异、高大雄伟的方圆土楼,以自然村落为单位,错落有致、和谐协调地与蓝天大地、青山绿水融为一体,组合成气势磅礴、壮丽非凡的土楼群体,形成让人“消魂夺魄”的奇特景观。到站了,请大家下车。大家请看,眼前这座高大的土楼名叫“振成楼”。请大家跟着我进来。请看,振成楼建筑风格及大门、内墙、祖堂、花墙等所用的颜色,大胆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学所强调的多样统一原则,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境界,堪称中西合璧的生土民居建筑的杰作。振成楼是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的林氏家族十九代林在亭的后裔兴建的。现在,我给大家讲讲林氏家族创业史。 烟草工业的兴起成就了林氏家族的财富积累。

林在亭因当时家境贫穷,生有三子,长子名

德山、次子名仲山、三子名仁山。太平天国时期为避战乱,率三子至永定抚市亲友家刻苦学艺——打烟刀。

早在北宋年间,我国由菲律宾引进烟草,时称瑞草,后从南雄地区引进永定县,又称南雄烟,那时烟草就成为该区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林氏三兄弟当时看准烟草走俏个国的时机,抓住机遇,回家乡洪坑自行经营,以3个银元起家,办起了第一家烟刀厂,字号“日升”。三兄弟团结奋斗、艰苦创业,以质量、信誉为宗旨,因经营有方,3年中先后在邻村创办起10数个厂家。老大负责在各厂检验质量,老二负责外采,老三负责推销。由于烟刀的工艺独特、价廉物美,产品走俏全国。三兄弟在广州、上海等城市设点推销,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成了大富翁。

客家土楼文化赏析 篇5

歌德对于优美建筑的评语是“凝固的音乐”。无疑,在我心中土楼就是那凝固的音乐、立体的诗篇。

土楼,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居建筑物,曾是中国分布最广、居住人口最多的普通民居。在中国多姿多彩的民居中,土楼以其非常独特的形式和文化内涵被建筑学家称为建筑史上的奇迹,堪称建筑艺术的瑰宝。

是什么东西导致了土楼的神秘?为什么在中国乃至世界传统夯土民居建筑中,唯独中国土楼最为古老、最为壮观呢?为什么中国历史上会出现土楼,并且广泛传播于黄河南北二十几个省区,跨越几千年的漫长时间,迄今仍然生生不息?这些疑问,使我对土楼充满了兴趣,在众多的古镇民居中选择了它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我知道所谓土楼,就是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的泥土,以夹墙板夯筑而成墙体(少数以土坯砖砌墙)、柱梁等构架全部采用木料的楼屋,简言之,就是以生土版筑墙作为承重系统的任何两层以上的房屋。

土楼的历史背景

据罗香林先生的《客家源流考》,客家人的祖先曾多次从黄河中下游地区迁移到南方,比较著名的有五次:“五胡乱华”时期、唐朝末年、金元时期、清康熙时期、清太平天国失败后。除了康熙年间那一次是康熙为笼络南方人的心而“湖广填四川”外,其余客家人都作为战争的难民历经千辛万苦才来到岭南地区来的。为了防范骚扰,保护家族的安全,客家人聚族而居,相互依靠,患难与共,于是将分散的住房聚合到一起,创造了一种庞大的民居——土楼。而且,当地丰富的森林木材、山石、泥土等自然资源和拥有一定技术的工匠为土楼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土楼的布局

永定客家土楼布局合理,与黄河流域的古代民居建筑极为相似 从外部环境来看,注重选择向阳避风、临水近路的地方作为楼址,以利于生活、生产。楼址大多坐北朝南,左有流水,右有道路,前有池塘,后有丘陵;楼址忌逆势,忌坐南朝北,忌前高后低,忌正对山坑(以免冲射);楼址

后山较高,则楼建得高一些或离山稍远一些,既可避风防潮,又能使楼、山配置和谐。既依据上述3个方面选择楼址,又善于利用斜坡、台地等特殊地段构筑形式多样的土楼,乃至发展为参差错落、层次分明、蔚为壮观、颇具山区建筑特色的土楼群,有如永定古竹、初溪土楼群。这些讲究,无疑与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都有密切关系,换言之,与中原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

从土楼建筑本身来看,永定客家土楼的布局绝大多数具备以下3个特点:

(1)中轴线鲜明,殿堂式围屋、五凤楼、府第式方楼、方形楼等尤为突出。厅堂、主楼、大门都建在中轴线上,横屋和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整体两边对称极为严格。圆楼亦相同,大门、中心大厅、后厅都置于中轴线上。

(2)以厅堂为核心。楼楼有厅堂,且有主厅。以厅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进行群体组合。即使是圆楼,主厅的位置亦十分突出。

(3)廊道贯通全楼,可谓四通八达。但类似集庆楼这样的小单元式、各户自成一体、互不相通的土楼在永定乃至客家地区为数极个别。

土楼建筑的典型代表

在众多的土楼群中,最值得鉴赏的是永定县土楼。据说在19世纪60年代美国间谍部门曾得到情报说在福建西部有类似于飞碟或导弹发射井之类的东西,后来才知道是永定县的土楼群。永定县境内共有圆楼360多座,方楼4000多座。这里的土楼拥有一个非常优美的环境。永定县处于福建西南的崇山峻岭中,气候湿润,光照充足,有山壑、泉流,山水相依,充满着诗情画意。土楼就坐落于山坳与河畔间,规模宏大,方圆结合,结构奇特,粗犷雄伟,令世人瞩目。可以看出,这样崇尚自然、实用的选址和布局原则典型反映了中原传统文化对客家人的影响。毕竟,他们本来就来自中原地区。

另外,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的土楼也非常值得鉴赏,其中的二宜楼可谓是中国圆楼中的“宝中之宝”,土楼研究专家黄汉民就曾认为二宜楼是福建圆楼中形式极其独特的一个实例,其建筑平面与空间布局独具特色,防卫系统构思独特,构造处理与众不同,建筑装饰精巧华丽,而且山水环境宜人,人文景观丰富,可

谓是福建土楼中不可多得珍品。它所体现的平面、空间、防卫、构造、装饰及人文特色,是其他土楼无法比拟的。1992年7月中央电视台《中国民居》摄制组把二宜楼作为福建土楼的优秀模式进行全面、重点的拍摄。1996年11月二宜楼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古镇民居的总体特点

①注重地理位置,重视生活环境,追求与自然和谐。

②从古至今的建筑越来越呈现群体系,并富于变化,更注重布局装饰。③类型丰富多样,富有民族文化特色。

客家土楼的地方特色

①它们看起来更大,更有利于防御,这是任何别的地方所没有的。一个村庄的人全部都聚居于这个庞大的围起来的建筑物中似乎不可思议,但这也说明了这里的人们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懂得在向外开拓时更需要团结和防御,可以看出其更内敛和极具爆发力的性格。

②当地人们很懂得利用水泥等自然资源,采用当地生土夯筑,不需钢筋水泥,由于土墙厚度大,有利于隔热保温,使得冬暖夏凉。除了有很强的防御功能外,还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光采光好等功能,表现了人们高超的建筑技艺。

③土楼更多地用壁画彩绘、楹联等装饰,表现一种浓郁的文化内涵。如二宜楼的正门上镶嵌着石刻横匾“二宜楼”,包含有“宜山宜水,宜室宜家”的寓意,该匾以其寓意和凝重秀丽的字体被收入《中华名匾》一书中。正大厅有“倚杯石而为屏,四峰拱峙集邃阁;对龟山以作案,二水潆洄萃高楼”和“派承三径裕后光前开大地;瑞献九龙山明水秀庆二宜”两副对联,极富文学意蕴,形象地表现了圆楼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之美。

土楼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天上掉下来的飞碟,地下冒出来的蘑菇”。“东方文明的一个璀璨的明珠”,“中国古建筑的奇葩”等等美誉。

所以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这些大大小小的土楼奏出的便是一曲气势恢宏、古风沉郁的旋律。

关于永定客家土楼的调研 篇6

2. 永定山水秀,客家土楼奇。

3. 永定土楼,画中家园。

4. 永定土楼,世界奇观。

5. 永定土楼,天下无双。

6. 永定土楼,温馨家园。

7. 永定圆中游,古楼品茶酒。

8. 游永定土楼,赏世界奇观。

9. 赞土楼神韵,赏客家文化。

10. 千年客家文化,万座奇楼。

11. 千年土楼,一品神居。

12. 千年文化,万般风情。

13. 勤劳而纯朴的客家人。

14. 青山衬土楼,客家传文化。

上一篇:一个人的春天优美散文下一篇:培养孩子的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