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自我分析报告

2024-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格自我分析报告(精选8篇)

人格自我分析报告 篇1

通过自我人格测验,结果为多血质12分,胆汁质3分,粘液质4分,抑郁质-9分。单单从结果上来分析,本人的气质类型为一般型的多血质。根据书本上对于多血质气质类型的描述,多血质: 活泼好动,敏感,表情外露,反应迅速,善于交往,适应性强,但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做事缺乏持久性。(活泼型)

我觉得该测验结果不完全符合我对自己气质、性格的认识。根据该分析报告的要求表明,得分在20分以上者为典型气质类型,10~20为一般气质类型;而多种气质类型的得分相当时,就可以划为混合气质类型。我个人还是倾向混合气质类型,因为我个人的行为习惯上许多与粘液质表现相符合。粘液质: 安静,稳重,沉着,善于忍耐,但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反映较慢,不够灵活,因而比较固执。我个人举觉得此项也比较符合自己。

为什么会出现气质类型测验结果的差距呢,个人认为是由于个体差异的缘故。

人格分析报告,是由国外的心理学家提出的,具有相当的概括性,概括了人的4种典型人格特征。然而国外学者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针对国外的心里情况现状。我们众所周知,人具有民族和人种特点,虽然生理结构上大同小异,但是思维、行为习惯和受环境影响是不同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文化上的不同,所以还有待我国心理学者开发属于国人的人格分析。

外向测验结果为78分,即稍外向型。这点我还是比较赞同的。

人格自我分析报告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 从宁夏15所高校中随机选取3所大学 ( 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工商学院、银川大学) ,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依据一 ~ 四年级人群总数比 ( 4∶3∶1∶1) , 对所有在校生考虑性别、专业、年级后, 共调查3 050名学生。依据自杀意念的筛选标准 ( 自杀意念自评量表掩饰因子分 <4) , 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 788份。其中男生1 132名, 女生1 656名; 大一学生1 259名, 大二学生877名, 大三学生366名, 大四学生286名。

1. 2调查工具

1. 2. 1自杀意念自评量表 ( SIOSS) 由夏朝云等[7]编制, 量表重测信度为0. 86, 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 79, 分半信度为0. 824。包括绝望、乐观、睡眠、掩饰4个因子。绝望、乐观、睡眠得分相加为自杀意念总分, 总分≥12分为有自杀意念者, 掩饰因子≥4分为测量不可靠。计分方法为正向条目回答“是”计1分, “否”计0分; 经向条目回答“是”计0分, “否”计1分。量表总分越高, 自杀意念越强。

1. 2. 2症状自评量表 ( SCL - 90) [8]共90个条目, 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及其他10个因子。每个条目均为1 ~ 5级评分, 评分越高表明症状的频度和程度越重。

1. 2. 3简版大五人格测验 ( NEO - FFI) [9]由张建新等通过修订Costa和McCrae的人格五因素简版 ( NEO - FFI) 编制而成。该问卷包括情绪性/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谨慎性5个维度。采用5点计分法, 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计1至5分。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介于0. 75 ~ 0. 89之间。

1. 2. 4核心自我评价问卷 ( CSES) [8]本量表为单维度自评量表, 共10个项目。采用5级计分法, 得分越高, 说明被测者核心自我评价水平也越高。问卷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 82, 效度系数为0. 48。

1. 3方法调查由具有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学生担任, 两人一组以班级为单位实施调查。调查前由调查员对问卷进行讲解, 学生知情同意后, 独立填写问卷, 所需时间30 ~35 min。完成后, 调查员当场核对问卷数目, 检查是否有漏项等, 及时填补。

1. 4统计学分析采用EpiData 3. 1建立数据库, 数据进行双录入。采用SPSS 17.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有无自杀意念为二分变量, 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 1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情况2 788名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7. 10% ( 198/2 788) 。自杀意念发生率在性别、民族、是否独生子女、年级、家庭类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0. 05) 。见表1。

注: ( ) 内数字为报告率/% 。

2. 2有无自杀意念者症状自评量表得分比较有自杀意念者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其他因子得分及总分均高于无自杀意念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 0. 01) 。见表2。

2. 3有无自杀意念者简版大五人格测验、核心自我评价问卷得分比较有自杀意念者神经质因子得分高于无自杀意念者, 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谨慎性、简版大五人格测验总分及核心自我评价问卷总分均低于无自杀意念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 0. 01) 。见表3。

2. 4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多因素分析以自杀意念的有无 ( 无 =0, 有 =1) 为因变量, 以性别 ( 男 =1, 女 = 2) 、民族 ( 汉族 = 1, 回族 = 2, 其他 = 3) 、是否独生子女 ( 是 =1, 否 =2) 、年级 ( 大一 =1, 大二 =2, 大三 =3, 大四 =4) 、家庭类型 ( 1 = 核心家庭, 2 = 大家庭, 3 = 单亲家庭, 4 = 重组家庭) 、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简版大五人格测验各因子分、核心自我评价问卷得分为自变量, 采用逐步回归法 ( Backward Wald) , 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变量进入方程的标准为α = 0. 05, 剔除标准为β =0. 01。结果显示, 核心家庭、人际关系敏感、核心自我评价及开放性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 抑郁、其他及神经质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 ( P值均 <0. 05) 。见表4。

3 讨论

本次调查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7. 10%, 低于国内学者的调查结果[6,10,11]。自杀意念发生率在性别、民族、是否独生子女、年级、家庭类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家庭类型中的核心家庭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 表明家庭结构的完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与梁素改等[12]研究结果一致。

有自杀意念者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高于无自杀意念者, 表明心理健康水平低者容易产生自杀意念, 与Paul等[13]、王冰尉[6]的研究结果一致。回归分析显示抑郁及其他为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 人际关系敏感为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 与杨军[11]研究结果一致。自杀的人际理论认为, 想要自杀的人具有个体归属感的缺失和自我累赘认知障碍[14]。人际关系敏感的个体, 在遇到人际矛盾时容易觉察, 有利于与他人更好的沟通, 并相对合理的解决人际间的摩擦与纠纷, 从而得到他人的认同, 易产生归属感, 增强自我价值感。因此, 人际关系敏感可以有效预防自杀意念发生。

本次调查有自杀意念者简版大五人格测验神经质因子分高于无自杀意念者, 与于情等[15]研究结果一致。分析为神经质倾向的人过分敏感, 情绪反应强烈, 对事件容易采取过激的方式, 从而使生存意志下降, 出现自杀意念。

核心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我能力、价值观所持有的最基本的评价和估计, 是一种总体自我评价[16]。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无自杀意念者核心自我评价问卷总分高于有自杀意念者, 核心自我评价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Kammeyer等[17]研究表明, 高核心自我评价个体体验到更少的压力和紧张感, 较少采用回避性的应对策略, 情绪稳定性调节了压力源与紧张程度两者之间的关系。Ioannis等[18]认为, 高核心自我评价者拥有积极的情绪和/或对生活感到满意, 同时也更好地调节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 宁夏地区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低, 家庭中核心家庭类型、人际关系敏感、核心自我评价及人格开放性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因此, 可以通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交能力, 引导大学生正确的看待自己、接纳自己, 增强个人归属感及自我价值等措施来降低大学生的自杀率。

摘要:目的 了解宁夏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与人格特征、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 为预防大学生自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随机抽取宁夏3所高校2 788名在校学生, 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 (SIOSS) 、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简版大五人格测验 (NEO-FFI) 、核心自我评价问卷 (CSES) 对调查对象实施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7.10%。有自杀意念者症状自评量表各维度及神经质因子高于无自杀意念者 (P值均<0.05) , 大五人格测验其他因子及核心自我评价均低于无自杀意念者 (P值均<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核心家庭、人际关系敏感、核心自我评价及开放性为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 抑郁、其他及神经质为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 (P值均<0.05) 。结论 对大学生中低心理健康水平及神经质者应给予较多的关注。提高人际关系敏感度和减轻人际压力对于预防大学生自杀意义重大。

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自我建设 篇3

如何培育健康人格?无外乎外部力量的影响和内部力量的推动。众所周知,任何外在的教育效果都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实现。所谓“内化”,实际上就是自我教育、自我建设的过程。从根本上讲,大学生人格的发展、完善是个体主动自觉的过程,其成效主要依赖于他们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的意识及所付出的努力[1],主要取决于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的方法、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的能力以及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的精神。

一有意激发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的意识

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的意识是指对自己人格进行自我塑造意义的认识及愿望,它是当代大学生进行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的前提。

激发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的意识,个体应懂得:第一,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自我建设十分必要。21世纪充满竞争和挑战,不仅需要个体有知识、有能力,而且更应具备良好的人格素养,才能接受各种困境的考验,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才能在社会变革中有力量抵抗社会消极影响,以免偏离正途。第二,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自我建设是可能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至稳定期,也是探索自我和确立自我的重要时期[2]。此时,最为关心生存价值、生活方式等人生问题,有强烈的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意愿,自我选择和自我调整的能力不断增强,有能力改造自我、建设自我。第三,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主要是个体主动建设的结果。人格的培育过程也就是个体心理结构的自组织过程。大学生须有对自己的心理结构进行自组的意识,学习自觉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检查、监督和控制,使所确定的个体人格和社会人格都向着积极、健康的方面发展。

二主动掌握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的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欲有效地建设健康人格,当代大学生必须主动学习和掌握自我建设的方法和技巧,这是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的重要手段。

1自我陶冶

自我熏陶方式很多,其中经典阅读在健康人格养成中可谓举足轻重。国内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倘若放弃阅读人类几千年文明存留下来的宝贵精华,那将真的是人生一大损失。世界文明先进成果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特别是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经典著作是培养良好人格的最佳精神食粮,是拓展精神空间、净化情感、提高审美素养的最佳路径。所以,当代大学生应利用大学得天独厚的优势,潜下心来,多读经典之作,从中吸取精神养分,提升人格品味。

在现实生活中,经典阅读往往被导向表面层次,导向功利化价值,淡化了心灵上的作用[3]。大学生在经典阅读上要力减短视和功利心理,把读书的着力点放在对人类基本问题的思考和对生命的基本感受上,重在滋养心灵,重在怡养性情,重在丰润生命,而不仅仅是为了攫取所谓的利益。一言以蔽之,别太把功名利禄与读书相结合,否则离读书的旨趣就相去甚远了,离养成健康人格就相去甚远了。

2自我鞭策

人常常是需要一点催逼、鞭策的,尤其在年轻的时候。这种催逼、鞭策可以是一直怀揣的梦想,可以是寻找榜样的力量,可以是不断付诸的行动,在自我鞭策中,始终不可小觑座右铭对人格塑造强劲作用。名言警句犹如推手时常激励和督促个体,增强人格的力量,对人格改造大有裨益。当代大学生应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励志和养性的名言警句鞭策自己:或自信自强,积极进取;或平和心态,讲究礼仪;或普爱众生,奉献社会等。

3自我反省

自我反省是儒家提倡的重要修身方法,也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自我教育活动。写日记、周记就是一种传统的、有效的自省方式,今天对人格教育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要了解传统文化中修身的标准和过程,自觉取其精华的优良传承,通过“反省内求”深入剖析自己的人格特点,并针对人格弱点提出切实可行的自我改造设想和措施。

4自我锻造

爱因斯坦曾明示,人格绝不是靠听到的和所说出的言语,而是靠劳动和行动形成的。大学生个体应自觉、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健康人格在实践中形成并得以完善,使缺陷人格在实践中得以改造和修正。大学生应针对自身弱点有选择地积极投身实践活动,使改造自我的设想有机会得以落实。在自我改造过程中,对一切不良的道德观念和人格弱点要毫不留情地进行自我批评,坚决抛弃。

5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也就是个体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控。自我控制水平的高低在人的发展乃至生命质量中影响重大,自我控制水平的高低是与一个人的个性品质与自身锻炼密切联系着的。要做到自我控制首先要意识到其意义,然后通过自我监督和同伴监督完成应尽责任,抵御各种诱惑。在自我控制中,慎独尤为可贵,它要求个人努力做到在独处的情况下,仍能自觉按照良好的道德准则思考和行动。自律、慎独对个体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做起来更难,但只有把人格建设提高到这一境界,健康人格才能植根于内心深处,健康人格才能真正形成。

三切实提升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的能力

如果说自我建设的意识是健康人格建设的前提,自我建设的方法是健康人格建设的手段,那么,自我建设的能力是健康人格建设的基本保障,它可以为当代大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正确的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主体按一定的标准对自我的一种判断。能否正确地认识自己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人生的真谛,实在于认识自己,正确的认识自己,自我教育正是从这里开始的。”endprint

正确的认知自我并不容易,只有通过多种途径才能使这种认识比较客观、全面,它需要与别人比较、聆听他人的评价、接受社会实践检测、自我反省等。正确的自我认知,既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自己的人格优点,也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短处、自己的人格不足,更要留意寻找自己缺失的人格品质以及需要抛弃的人格特质。

2合理的自我设计

通过自我认知,个体已对自己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这就为人格自我建设奠定了基础。大学生都有成长的愿望,希望未来的“我”比现在的“我”更好,这便形成了建设自我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会促使个体根据自己的状况,对自己提出发展的目标和建设的设想与要求。在这一环节,重要的是思考如何继承和光大自身原有的积极人格品质,如何改造和抛弃自身已落后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旧有人格成分,如何补充和发展自身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格特质。

3积极的自我践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自我践行是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培育的关键环节,是当代大学生建设健康人格的必由之路。大学生应重视和加强社会实践,有针对性地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诸如专业实习、社会调查、便民服务、勤工俭学、环境保护、创业活动等。这些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对自己的人格有更清晰的认识,培育社会所需要的优良人格品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角色体验促进人格社会化,防止因社会适应不良而诱发的系列心理危机。

健康人格的自我践行应从长远考虑,从小处着手,从日常小事做起。“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因为是小的好事而不去做,也不因是小的坏事而去为之。健康人格的自我践行过程需要做到自我监控,因为这一过程既有来自外部的干扰,也有来自自身的障碍,这些干扰、障碍可能使行动动摇、退缩,甚至放弃。

4不断的自我反思

这里的自我反思主要是指对自我建设过程的反省,包括对自我认知、自我设计和自我践行效果的评估和判断。它是推动整个人格自我建设向前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一环。作为一种更具宽泛意义的自我教育活动,自我反思有利于改造自我,也利于提升健康人格自我教育能力。健康人格培育过程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吐故纳新过程,如果没有对自我建设过程的反思,就根本谈不上人格的完善;如果没有严于解剖自己的决心和勇气,就不可能实现人格的优化和升华。值得一提的是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还应对自我建设过程以及个体人格做出进一步的调节,以期通过循环往复的建设过程使人格日臻完善。

四着力培育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的精神

自我建设精神是人格建设的最高境界,是自我建设的精神动力,是对人格自我建设有深刻的认识、强烈的情感倾向和坚毅的意志基础上形成的。在当代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持之以恒的自我建设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它是自我教育的持久的激励力量。因为人格的自我建设之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诸多的困难、阻力、挫折、打击、不幸都有可能成为放弃自我建设的理由。同时,人格自我建设本身也是一桩艰巨的任务,需要大学生付出艰苦的劳动、付出较大的代价。只有拥有人格自我建设的精神,才可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阻力面前不退缩,历经挫折仍然充满斗志。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高尚的精神追求,正确的价值取向,强烈的自我发展意愿,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断进取的决心,百折不挠的意志力以及自我批判的勇气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当代大学生应有意从这些方面下功夫要求和磨砺自己。总之,拥有这种人格自我建设的精神,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主体能动性,促使人格日臻完善;有助于克服面临的诸多困难,造福自身、造福他人、造福社会。

参考文献

[1]曾天德.大学生人格塑造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车丽萍.健康人格与自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人格简易测验(自我实现) 篇4

人格简易测验(自我实现)

指导语:对下面的陈述,按以下标准选择与你最符合的分数:

1=不同意 2=比较不同意 3=比较同意 4=同意

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比较同意 同意

1.我不为自己的情绪特征感到丢脸

2.我觉得我必须做别人期望我做的事

3.我相信人的本质是善良的、可信的4.我觉得可以对我爱的人发脾气

5.别人应该赞赏我做的事情

6.我不能接受自己的弱点

7.我能够赞许、喜欢他人

8.我害怕失败

9.我不愿意分析那些复杂问题并把他们简化

10.做一个你想做的人比做一个随大流的人更好

11.在生活中,我没有明确的要为之献身的目标

12.我由着性子表达我的情绪,不管后果如何

13.我没有帮助别人的责任

14.我总是害怕自己不够完美

15.我被别人爱是因为我对别人付出了爱

计分时,对以下各题反向计分:2、5、6、8、11、13、14(1=4、2=3、3=2、4=1)。

然后把15题的得分相加。

这项测验是琼斯和克兰起戴尔(Jone & Crandall, 1986)编制的一项关于自我实现的简短测试。可以把你的得分和下面大学生的常模进行比较。

男生:平均分:45.02 标准差:4.95

女生:平均分:46.07 标准差:4.79

人格自我分析报告 篇5

论文摘要: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一个极为关键的阶段,在大学里塑造和提高人格魅力,对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文章从个人品质、专业素养、社交礼仪三个方面对大学生人格魅力塑造及提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述。

正文:

首先谈谈个人品质.人性从恶。事实证明,没人人的人品是好的,那些表现得象好人一样的,比如说象我,大家都说我人品好,那是我没有机会恶,在处处受到约束的环境下,表现得好一点对我更有利,所以我就做好人。

西文有一句哲理: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受监督,有绝对的自由权,那么这个人会做尽世间最恶毒的事。

我们国家总是说:选人要选德才兼备的人,那是放屁,大家都知道,比的都是才能。品德好不好,天知道!

美国用人的标准是:他首先是恶人,但他有才能,我就让他发挥才能,但用制度、法律和道德限制他的恶,让他恶不起来,甚至恶人也得表现得象好人一样。

中国用人的标准是:他是党的干部(或是好学生什么的),首先是好人,人品肯定好,如果才能又过得去的话,就好好用,不用过多去监督(因为是好人嘛,再说了,用人不疑哦)。所以我们国家总是过多地强调品德的作用,是东方儒家思想的传承。

我不是说美国的制度就如何如何好,中国的就如何如何不好。只是这个问题其实很复杂。原因在于,能力是可以体现出来的,看得见的,可以拿来比的。而品德是看不见的,一个人的内心想法与表现有时相差会很远。

同时,世上也没有品德超人。人性的复杂性决定了人品的不确定性。与其去讨论一个不确定的东西,倒不如大家先比比能力,在达到某种能力要求的情况下,再看谁的品行表现更好一点,危害更小一点,再选用谁,这就是现代社会的择才观。

比如,考察领导干部,总是先看这个领导能力如何,GDP增长了多少。第二才是考察他的作风问题。即是说,首要的是政绩,其次才是廉洁。从这个角度看,能力是第一位的。君不见,我国的足球运动员,有哪个品德高尚的?一个也没有,但他们在国内踢得比别人好,就进了国家队。国家队需要的是会踢球的人,不是品德好的人。连代表国家的国家队都这样,别说其他部门、其他行业的了。

在这里,有这么例子.某招聘会上,有人在自荐表上写道:

1、本人心理素质好,承受能力强。

2、敢于牺牲,富有壮士断臂的气概。

3、具有屡败屡战的顽强作风。

4、能严格遵守作息时间。

5、具有慷慨解囊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如此出色的个人品质,引起了主考官的注意。主考官提问:“你心理素质好体现在哪几方面?”

答:“股市从2000点跌到1100点,我损失巨大,但照样吃得下饭,睡得着觉。”问:“那第二点呢”?

答:“有次我见势不对,果断止损,5000股股票,每股割肉达4元。后来该股又跌了2元多。壮士断臂使我少输当赢。”

问:“你再说第三点”。

答:“我五年前入市,血本无归,但我作风顽强,屡亏屡买,连多年的私房钱都赔进去仍欲罢不能。”

问:“接着说下去”。

答:“我下岗多年,但仍与上班一样,每天准时到交易厅报到,风雨无阻。至于最后一点,我的钱大都解囊股市,奉献给上市公司了。”

主考官听罢叹曰:“想不到股市如此锻炼人哪”!遂当即录用。

然后专业素养.其定义有许多种,专业素质的定义

定义1:

所谓专业素质主要是指较全面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方面的素质以及音乐

教育理论与音乐实践方面的素质.所谓业务能力主要是指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能力组织辅导

学生开展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以及进行音乐教育研究的能力

源自: 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中国音乐教育》

2002年宁伟杰

定义2:

其中专业素质是指具备一定的外语基础、掌握外贸进出口各项基础知识并能实际运

用、熟悉国际经贸地理及有关装运情况、了解各相关法律和惯例等

源自: 单证诈骗及其预防《决策借鉴》2000年王国安,定义3:

所谓基本素质是指一个人为了顺利从事某种具体的实践性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特殊品

质.也称为专业素质.例如对音乐的音色、音高、音质的辨别能力以及对声音的控制能力是

作为歌唱家必备的基本条件

源自: 中小学生的基础素质及其培养《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定义4

所谓专业素质是指音乐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中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由不同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决定从事普通高校音乐教学工作的教师在专业素质上必须体现兼工多

样的特点

源自: 普通高校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与基础素质探讨《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8年李首明

定义5:

专业素质是指设计行为(手绘设计、电脑设计)、观察、审美和创造思维能力以及专业

理论素养.这一创意基于事物普遍联系原理,将不相关的主题结合起来进行设计,以得到全新的设计结果

源自: 设计人员现状的理性思考《装饰》2005年黄丹,王美艳

定义6:

专业素质首先是指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的知识掌握状况.其次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再次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源自: 加强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

夏英男

定义7:

专业素质主要的是指有丰富的知识.班主任首先是教师教师是知识的富有者又是知识的传播者.正如韩愈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源自: 班主任如何应对素质教育《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定义8:

专业素质是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专门知识、技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扎实的理

论基础、熟练的专业技能、全面的业务能力

源自: 大学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江苏高教》来源文章摘要:当前 ,实施素质教育是各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通过对大学生素质

要求分析和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定义9:

专业素质是指要能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身心素质不光指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面对

挫折、逆境的心理承受能力.从素质概念出发,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部分

源自: 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博士素质建构浅析《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定义10:

专业素质主要是指系统的知识结构,扎实的理论根底,精深的专业知识,并不断注意知识的更新.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他们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逐渐得到提高,尽快担负起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

源自: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刍议《教书育人》2000年刘雅珍,王君玲,梁泽英

所以努力提高专业素养是当务之急,、最后,说社交礼仪.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交际能力等。社交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愈显重要。通过社交,人们可以沟通心灵,建立深厚友谊,取得支持与帮助;通过社交,人们可以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对取得事业成功大有获益。

社交礼仪是指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和国际交往活动中,用于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的首选行为规范和惯用形式。这一定义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第一,社交礼仪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规范就是规矩、章法、条条框框,也就是说社交礼仪是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的条条框框,告诉你要怎么做,不要怎么做。如你到老师办公室办事,进门前要先敲门,若不敲门就直接闯进去是失礼的。社交礼仪比起法律、纪律,其约束力要弱得多,违反社交礼仪规范,只能让别人产生厌恶[2],别人不能对你进行制裁,为此,社交礼仪的约束要靠道德修养的自律。第二,社交礼仪的直接目的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尊重是社交礼仪的本质。人都有被尊重的高级精神需要,当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按照社交礼仪的要求去做,就会使人获得尊重的满足,从而获得愉悦,由此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第三,社交礼仪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没有它,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就会遭到破坏,在这方面,它和法律、纪律共同起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一目的,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非常重视社交礼仪规范建设。第四,社交礼仪要求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活动中遵守。这是它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社交礼仪规范就不一定适用了。如在公共场所穿拖鞋是失礼的,而在家穿拖鞋则是正常的。

主要目的:社交的重要性,也可以说是社交的功能与作用。综合来讲,人们从事社交活动主要目的有以下四点:

1、交流信息

也叫信息资源共享。我们在生活中需要获取大量信息以供生计参考,由于个人的活动范围有限,直接获取一手信息资源的能力也就受到很大的限制,而这众多的信息大多是在我们与他人打交道时所获取来的。比如,我们开车到另外一个地方,而其中有段路正在修路或发生交通事故而禁止通行,那么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个信息的话,我们便会按原路线行进,在中途不得不改道而行,但是如果我们通过朋友或亲戚或同事或者广播电视网络等社会媒体那里得知此消息后,我们便可提前修正去往的路线,少走冤枉路。

2、增进感情

在社交上投入的时间将带来感情上的收获,如我们与亲戚朋友在一起休闲娱乐。

3、建立关系

社交在很多情况下是建立诸如商业合作、感情姻缘等关系的纽带。在建立关系的过程中,记得要学会跟进关系,避免忘记。日近日密,日疏日远。

4、充实自我丰富人生阅历和人性情感。

人格魅力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发展积极的心态,表现真实的自我。

人格魅力不是刻意表现的,人格魅力的气质存在与骨子里,人格魅力应该是一种自然的发散。

人格魅力这名词就是一种感觉,为了表达这种感觉出来而创造的词。

你真正能打动别人心的只有你的真诚和善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你靠装是不行的。多读古人圣贤之书,你就会明晓人生更多的道理和真谛。人格魅力可不是什么神秘的迷惑人的东西,所谓旁观者清,每个人都生活在别人的眼睛里,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就是别人时刻都在用心衡量着你呢,你心中有了阳光,别人自然会沐浴你的光芒,那就是你的人格魅力所在。

那么作为大学生应该如何塑造人格魅力呢?

在当今社会中,为人处世的基本点就是要具备人格魅力。何为人格魅力?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在今天的社会里一个人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容纳,他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

如何塑造人格魅力 :

人格是一个人整体精神面貌的表现,是一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及动机、兴趣、理想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

它是从人出生时就有并一直延续的发展下去,评价一个人不单单只看他的外表,而是综合多方面因素,例如:外貌、语言、心理、性格等,从中去发现他高尚的人格魅力,这是较高的境界,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人格。一个人要想让别人尊敬他,欣赏他,应该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对自己本身的优、缺点有一定的了解,不自卑,不自傲,与身边的同学、朋友搞好关系,能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做有失自己的风范的事。在遇到困难,挫折时,有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使自己从挫折中站起来,变得更加坚强,使自己渐渐的成长起来。而在生活当中更要有乐观、积极的态度,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有自信地面对生活,享受人生,使生活变得更加的充实,多彩多姿。

一个健康的人格不是本身就具有的,需要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平时注意培养自己正确的思想观念,良好的心态,乐观的生活态度,来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

一个人的魅力在于人格的魅力,人格分为虚假的人格和本性的人格、艺术的人格,有魅力的人格即是真实的人格。有的人非常圆滑,你说他卑鄙他又不卑鄙,你说他虚伪他又不虚伪,他就是圆滑,他的人格属于艺术人格。具的艺术人格的人肯定没有具有本性人格的人有魅力,而拥有虚假的人格的人迟早都会被人抛弃的。

如果一个人的魅力在于他的人格的话,一个人的可悲也在于他的人格。艺术人格的人有时难免要说些谎话,在不影响、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不得不这么说。

我们不要太讨厌假话。其实,每个人每天都在说假话,说很多假话,好些不伤人的假话是艺术。我们每天都说很多实话,那些实话就是力量,敢讲实话是力量的象征,说不伤人的假话是艺术的象征。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假话尽量少说,真话尽量多说,伤人的话坚决不说。如果我在一怒之间说了伤害别人的话,我会主动向对方道歉的。

人格魅力的性格特征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在对待现实的态度或处理社会关系上,表现为对他人和对集体的真诚热情、友善、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和交往,关心和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待自己严格要求,有进取精神,自励而不自大,自谦而不自卑;对待学习、工作和事业,表现得勤奋认真。第二,在理智上,表现为感知敏锐,具有丰富的想像能力,在思维上有较强的逻辑性,尤其是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三,在情绪上,表现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振奋豁达的心境,情绪稳定而平衡,与人相处时能给人带来欢乐的笑声,令人精神舒畅。

第四,在意志上,表现出目标明确,行为自觉,善于自制,勇敢果断,坚韧不拔,积极主动等一系列积极品质。

具有上述这些良好性格特征的人,往往是在群体中受欢迎和受倾慕的人,或可称为 “人缘型”的人。

为什么生活中没有人承认自已是伪君子?因为人都是按照自已的准则处事的。

小偷有小偷的感情、骗子有骗子的感情,流氓有流氓的感情,他们的很多感情都是真实的,只不过我们按照大众的原则或法律的原则把他们界定成骗子或流氓。

在我的心目中,大多数人都是好人。当我很坦率地发表自已的意见时,结果远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美丽,任何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听带艺术的话,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参考文献: 1.共关系与形象塑造

人格心理学实验报告 篇6

赵晨旭

2009300010080

一、摘要

爱德华个人偏好测验量表(Edwards Personal Preference Schedule)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A.L.Edwards)于1953年编制。该量表是以美国心理学家莫瑞(H.A.Murray)在1938年提出的人类15种需求为理论基础编制的。全量表包括225个题目(其中有15个重复题目,用以检查反应的一致性),每道题目的答案包括两个第一人称的陈述句,这些陈述与被试的社会需求相匹配,要求受测者根据自己的个性偏好从中选择一项。

爱德华个人偏好问卷(EdwardPersonalPreferenceSchedule,简称EPPS)是美国爱德华于1953年编制。它以莫瑞于1938年提出的需要理论作为编制的基础,主要测量个体在15种不同的心理需要上的反应倾向,这15种人类需要是成就、顺从、秩序、表现、自主、亲和、省察、求助、支配、谦逊慈善、变异、坚毅、性爱和攻击。

EPPS由这15种需要分量表和1个稳定性量表组成,共包括255个题目,平均分配到15个量表中,其中有15个重复题目,用以检查反应的一致性。每个题目都由一对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句子组成,两个句子分别隶属于不同的需要分量表,与他们的社会需求相搭配,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个性偏好从二者选一,这样便可以测试被试不同的需要。全部题目以平均分配来测试15种需求。根据个人所得的15个分数绘制的剖析图,即即可对个人的心理倾向有个大概的了解。在诸多的人格测量表中,EPPS是第一个测量需要倾向而非个性特点的量表,弥补人格量表只有个性测验的不足。由于采用强迫回答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通过让受试者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或最能接受的答案,并对其选择的频度进行统计,来了解个体的喜好和倾向,同时一致性分数可以反应被测者前后回答的一致性。

二、方法

2.1 被试

普通男性大二学生

2.2 仪器与材料

仪器:电脑

材料:【中文名称】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

【英文名称】Edward Personal Preference Schedule

【简称】EPPS

【题目数量】225

【答题时间】45

【原 创 者】A.L.Edward

【版本】1998修订版

【常模人群】各类人员8300人

【本版修订者】诺姆四达

2.3 实验程序

在电脑所给出的每一道题目答案所包含的两个陈述中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描述。(若这两个陈述都适合自己,则被试需要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更喜欢的陈述,反之亦然,总之,被试必须对每一道题目都做出自己的选择)。

三、结果(附表)

四、讨论

4.1根据被试的测评结果数据中每一项需求的得分来看,可以得出被试的不同需求水平从高到低的顺序为:

支配需要、省察需要、谦逊需要、成就需要、秩序需要、表现需要、性爱需要、顺从需要、变异需要、坚毅需要、攻击需要、亲和需要、求助需要

4.2由被试各项需要的得分情况以及高低顺序可以基本了解被试具有如下的人格特质:

想成为所在团体的领导人,被人视为领袖;在团体中了与指导或领导他人,并想监督他人的行动;力图控制别人,任别人受自己的影响,按自己的要求去做。

经常为做错事感到内疚;当别人指责他时,认为个人应忍受痛苦,而不应伤害他们,认为错了就应该受到惩罚;遇事不与人争执而常常屈从;在不适应的情况下沮丧;在优胜者面前自觉胆怯。

平时喜欢分析自己的言行,反省自己的是非;较善于观察别人,了解他人的感受,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经常依据别人的动机来判断别人,分析别人;他们的观察力较高,可以预示别人的行动。

办事的成功感高,喜欢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达到成功的目的;希望成为本行业的权威,乐于做有重要意义的事;在有竞争的情况下,他们总想取胜。

做事时常常想突出自己,来引起别人对自己的重视与注意;讲话、做事有时仅仅为了引起别人对自己成就的注意,想成为注意的中心;希望别人迷恋、崇拜自己。

五、结论

1、任何测试都有自己的效度范围

本次测试的结果,对于受测者就业求职,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是请勿完全按照测试的结果做决策(建议参考更多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如面谈结果及工作经验等)。

2、测试结果的对比

由于测验结果进行了标准化工作,因此不同维度和不同受测者之间的测验结果可以直接比较,以决定什么分数更高。在本测验中,较高的分数表明在某个方面更有偏好或者更为突出。由于测验结果进行了分数转化,因此受测者自己感觉上的结果可能和最后的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人格自我分析报告 篇7

一.本我与自我的冲突

本我,人格结构的最基本的层次是“本我”,它处于心灵最底层, 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特别是性冲动。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地获取满足。在弗洛伊德看来 “婴儿的人格完全属本我”。它具有一个被宠坏的孩子的品质:当想要得到时,就要得到想要得到的。本我不思考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 不被个体所觉察。本我不顾现实, 通过行动或想象已经得到的来获得满足。弗洛伊德指出,“本我”不服从任何秩序,一味追求本能的需要和满足。自我,是自己意识的存在和觉醒,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自我能够把愿望从幻想中分离出来, 能够忍受紧张和妥协,并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相应地发展出知觉和认知的技巧,知觉更多的事物和思考更为复杂问题的能力。

周萍的童年是在没有母爱又缺少父爱的乡下度过的,在孤寂苦闷环境中长大,养成了“只讨生活于自己的内心的小圈子里”并“密阅自己的内心过失”的封闭心理。他虚弱、胆怯、内省,但也不乏激情的闪烁。潜意识里对母爱的渴望, 对父亲的仇视,加上青春年少,春心萌动,周萍不自觉地爱上了与他年龄相差不大,聪明、貌美的继母。在童年时代的潜意识里其实早已埋藏了一种对母子情爱的神秘感,他强烈渴望得到母性的爱抚和依恋,直到长大回到周公馆,繁漪以继母的身份出现在他面前时,这种郁积心间的“俄狄浦斯情结”终于找到了实体目标。弗洛伊德指出:“一个男孩一面有一个对其父亲有矛盾冲突心理和对母亲深情的性爱对象选择,一面他的所作所为又像一个女孩,对其父亲表现出充满深情的女性态度和对其母亲表现出相应的妒忌和敌意。”周萍一头扎进了她———现在的母亲的怀抱, 实现了孩提时代本我的满足。周萍的“俄狄浦斯情结”一方面表现在对繁漪的暧昧关系上,另一方面又表现在对父亲的嫉妒与不满上,当他察觉到“母亲”受到父亲的压制陷入痛苦与不幸时,这种嫉妒感就愈发强烈,可能导致报复甚至仇杀。“男孩子早就对他的母亲发生一种特殊的柔情,视母亲为自己的所有物,而把父亲看成是争夺此所有物的敌人,因为在俄狄浦斯的神话里,由儿子方面而起的两种极端的愿望———即弑父和 娶母的愿 望———只是稍微改变了呈现方式而已。”他憎恨自己的父亲,曾对繁漪说过“自己恨父亲,愿他死,就是犯了灭伦的事他也干”。这是本我心理之使然。然而,屈于家庭教养和父亲威严,周萍没能走上这一步,他觉得自己用了另一种方式来报复父亲———即占有父亲的女人。

但是蘩漪毕竟是周萍名义上的母亲,与亲生母亲侍萍相比差距甚远,周萍在与她的暖昧关系中越来越明显地体会到自身灵魂受到传统伦理道德的审判。虽然相处那么长一段时间,他始终没能体会到浓情如火、沸腾如潮的甜言蜜意,相反留下的却是无穷无尽的罪恶和悔恨感,周萍的本我欲望非但不能得到满足,反而遭遇自我和超我的剧烈冲击,超我的传统伦理道德占据了上风,他不敢再爱蘩漪,甚至厌恶这个阴鸷的女人,他喝酒胡闹,处处避开后母的纠缠,试图通过和四凤的正常恋爱达到自我的升华。

如果说周萍对蘩漪的恋母情结是一次误认,那么对四凤的感情却是这种情结的延续和错位。在四凤身上,周萍寻觅到了苦苦念想的生母的影子。所以,当这个18岁的女子出现在周萍面前时,他一下子抓住了她 , “ 觉得她新 鲜 , 她的 ‘活’! ”并迅速爱上了门不当户不对的丫头。这个恰恰说明,周萍始终没有逃脱恋母情结的栓结,他逃脱了爱上继母的犯罪感,却又不自觉地陷入了另一对象——四凤的恋母情结的无意识深处。这时本我与自我在周萍的精神世界的激烈冲突,犹如零线与火线紧紧的绞缠在一起,产生很大的电流,远远的超过了周萍自身的载流量,产生的热能蒸熏着本已脆弱的心。所以,当周萍发现自己和四凤身上流淌同一个生母侍萍的血液时,面对这种残酷现实,周萍的精神崩溃了,他只要活着就永远摆脱不了祖先积累下来的感染力对他的控制,他只有一死,别无他择。

二.超我与本我的决裂

超我,即能进行“自我批判” 和“道德控的理想化了的自我,它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社会尤其是父母给他的赏罚活动中形成的, 即父母作为“爱的角色”和“纪律的角色”的赏罚权威的内化。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平常人们所说的“良心”,代表着社会道德对个人的惩罚和规范作用,另一方面是“理想自我”,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超我”的主职责是指导 “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 压抑“本我”的本能,而按“至善原则”活动。“超我”代表着一个力求完善的维护,被描述为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本我诱使自我满足它的欲望,超我约束自我压抑本我的欲望。因此,自我要调节本我, 知觉现实,寻找一种能够需要的适当客体。“超我”和“本我”经常处于不可调和的对抗状态,因为 “超我”与“自我”不同,“超我” 不仅延长“本我”的满足,而且根本使它不能得到满足。

四凤年轻有活力,善良而又单纯,她有周萍需要的活力,她年轻,虽然略带粗糙,这正是周萍需要的,四凤是和蘩漪完全不同的女人。他已经腻了繁漪这种受过教育、又情炽似火的女人,但他打心底不曾真正爱四凤。虽然他不断地向四凤表明自己的真心,但未付诸什么,他既不敢公开与四凤的关系,也不敢在众人面前叫四凤。在准备离开周公馆时一开始他并不打算带四凤离开,想的是和父亲说明日后再接她过去。如果父亲不同意,是不是就此抛弃四凤?当四凤再三哀求带自己一起走时,周萍却言不由衷:“凤,你以为我这么自私自利吗?你不该这么看我。———哼,我怕什么?这些年,我的心都死了,我恨极了自己。现在我刚刚有点生气,我能放开胆子喜欢一个女子,我反而怕人家骂,哼,让人家说吧,周家大少爷看上他家里的女下人 , 怕什么 , 我喜欢她 。” 周萍的这一决定是冲动的,这种冲动使他超我与本我的冲突在短时间里获得缓解,但冲动过后,周萍还是那个懦弱的周萍。他过去和繁漪海誓山盟,事后不还是说那是自己年轻,一时脑热说出的糊涂话吗? 最不可靠的人总是在被触到心灵深处的伤害时会一股热浪冲上大脑并不顾一切地否认,而且反复强调的往往却是真正缺少的。

周萍的自我毁灭是超我与本我彻底决裂的结果,是“可怕的不是堕落,而是堕落的时候非常清醒” 行为的明证。觉醒之后的无路可走是他最大的痛苦。家庭、情欲与不安把他推向了生命意义上的绝望, 把他逼向死亡的火葬场。“他羡慕一切没有顾忌,敢做坏事的人;他又钦羡一切能抱着一件事业向前做,能依循着一般人所谓的道德生活下去,为模范市民、模范家长的人。他佩服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在他的见闻里,除了一点倔强、冷酷之外 ,———但是这个 也是他喜 欢的 , 因为这两 种性格 , 他都没有———是一个无瑕的男子。”一方面,当周萍饱受超我良心的谴责与煎熬时,他希望自己是前一种人, 毫无羞耻心道德感,无所顾忌为所欲为,因而也就无所谓内心道德超我对精神的折磨了。他在向繁漪表明,希望父亲死,“就是犯了灭伦的罪也干”时,无疑是这种完全受本我支配的人,另一方面,当他受本我爱欲之火焚烧而不能自控时, 他又羡慕后一种人,佩服他父亲无情欲袭扰的倔强、冷酷的道德人格,希望撕毁本我,重建超我。周萍对这两种极端性人格的赞叹,其实是他摇摆犹疑于本我人格与超我人格之间摇摆不定,欲罢不能,即企图摆脱内心矛盾冲突,降解精神痛苦,赎救自我的主观幻想。实际上,“他认为他是有道德观念的, 有感情的。同时,又渴望着生活, 于是他痛苦,他恨自己”。

本我与超我、本能与文明、情感与理智的多重矛盾冲突,对于周萍来说,都是无法挣脱的精神生活的映照。

三.人格失衡导致不能自我赎救

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相互依存,并且在矛盾中不断平衡来达到一种统一的状态。在人格内部的结构上达到平衡,才可以有效地开展社会交往活动。如果一个人的人格大部分受本我的支配,他的个人价值就停留在低级阶段,社会文明与道德都会不堪一击。用超我来支配人格,压制本我,则会将剥夺人生的很多幸福与快乐,从而为心理问题和异常行为的产生提供温床。 在周萍和蘩漪的情感世界里,周萍不断地自责与痛苦,周萍的人格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周萍的本我不断膨胀,起初受到自我与超我的双重挤压,自我在本我与超我之间徘徊, 未找到一种将二者协调平衡的方式。 周萍人格的不稳定与失衡导致了他与外界交往的异常,而他的异常行为正是他人格失衡的表现。

在超我和本我的冲突中,作为 “超我”的周萍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我死了,那是我的福气”,“我恨活着”。事实上,周萍只不过是讨厌以前那种腻厌、颓废的生活,想要忘记过去,本已创伤的心却充满着对生的渴望与憧憬。在周萍的潜意识里,爱四凤是他心灵自赎的一种途径,是帮他爬出乱伦泥潭的生之希望。他要“死心塌地”地爱她,并准备带四凤走出家门,去换取一点生活下去的自由和资本。他试图从乱伦漩涡中挣脱出来,却又潜意识踏进了乱伦之舟。他心灵的海洋再也无法承载深重的罪恶,只有选择自杀才是“出路”。“爸, 您不该生我”,这是周萍留在人世间的最后肺腑之言,这既是他彻底绝望的写照,也是他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悲怆探问。曾经的“俄狄甫斯情结”让他“恨父亲,愿他死,犯了灭伦的罪也干”。但这种乱伦的罪恶感又像蛇一样缠绞着他的心, 如幽灵般折磨着他的情,“总是在跳舞场里鬼混,喝酒,赌钱,整夜地不回家”,“你难道不知道这种关系谁听着都厌恶么?你明白我每天喝酒胡闹就是因为自己恨自己么?”周萍不仅是恨自己,骨子里恨透了蘩漪。他的罪恶感越来越强,而蘩漪对周萍这根救命稻草的渴望,在爱情的路上一步一步走向了熊熊燃烧的火炉。

“蘩漪是个最动人怜悯的 女人,她不悔改,她如一匹执勤的马,毫不犹豫地踏着艰难的走道, 她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梦而救出自己,因这条路也引向了死亡”。蘩漪情的火焰燃烧到似电火般白热,却若闪电样的短促,在她生命的天空激成一朵艳丽的火花,伴随火星的消逝,她的生机也如彩虹顿时被即将到来的雷雨驱散得无影又无踪。他对后母一切请求的断然拒绝,在他心灵深处,他希翼不想再和后母有任何瓜葛,在他情感世界里,他多期盼曾经的恋情早日画上句号。“我是个最糊涂,最不明智的人。我后悔, 我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弟弟,更对不起父亲。”超我的道德原则紧紧地束缚着周萍,周萍不得不顺服, 在他骨子里,父亲才是值得尊敬的人,他对蘩漪坦言:“如果你认为你不是我父亲的妻子,我还承认我是我父亲的儿子。”周萍无力也不可能挣脱超我的道德原则之网,他的自我被超我压制得踹不过气来。 周萍的悔恨与忏悔,说明他似乎要从过去“最糊涂”的本我的欲望思想泥坑爬出,回到超我的清醒和理智的堤坝上来。觉醒后的周萍,在潜意识里扶着自我栏杆越过本我的篱笆,把伤痕累累的自己关进超我的牢笼里。可“树欲静而风不止”, 超我的激活与对本我的剧烈冲突, 犹如被烧红的钢针不停的扎着周萍的心尖,这对于本应泡在蜜罐长大,偏偏少了母爱的温情,缺了父爱的呵护,又不谙世故的周萍来说,能经受几许折磨?

人格自我分析报告 篇8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前瞻性人格;自我效能感

前瞻性人格是是指个体在使自己不受外部阻力环境的影响与制约情况下主动采取某种行动的倾向。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一种判断与推测。研究证实前瞻性人格与自我效能感在工作与组织中存在个体差异,对个体产生显著影响。早期研究组要集中在工业组织及其他非教育行业,认为前瞻性人格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会影响或改变外部环境,使自己不受外部阻力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并使自己的个人特质保持相对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会影响或改变外部环境。目前对辅导员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已经有过很多报道,研究对象的选取也不断地完善,研究领域也逐渐从横向研究向纵向研究方向发展。本文在前人对辅导员前瞻性人格及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基础上对辅导员前瞻性人格及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展开综述,并探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1.前瞻性人格与自我效能感国内现状

1.1 前瞻性人格

我国对于前瞻性人格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研究内容包含了对前瞻性人格问卷维度的探讨、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的作用。比如,工作倦怠、角色冲突、工作自主性、员工三种不同动机(沟通动机、成就动机和地位动机)、时间洞察力、个体与组织匹配、工作绩效、情绪耗竭、安全气氛感等。

1.2 自我效能感

我国学者曹科岩等人在2008提出高校辅导员自我效感的定义,是指辅导员以育人为本的原则,在实践工作领域中组织、实施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对自身工作能力的一种自信心。自我效能感高的辅导员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在初次进入工作的时候能够很快的适应新环境,而且还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缓解自己的工压力,且有助于他们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顺利的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高校辅导员前瞻性人格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有研究表明,前瞻性人格能预测其自我效能感状况,自我效能感与前瞻性人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在前瞻性人格与职业倦怠之间起到了一定的的中介作用,前瞻性人格通过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倦怠进行调节,职业倦怠又可以反作用于辅导员的前瞻性人格及自我效能感。前瞻性人格与自我效能感对辅导员工作的进行都具有正面的积极地作用。可有效调节辅导员情绪及适应能力,帮助辅导员缓解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新事物带来的正面压力。使辅导员很快适应其在工作中接触的新事物、新环境。都有助于辅导员提高工作效率,帮助大学生完成正确的思想教育及政治引导。

3.高校辅导员前瞻性人格与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意义及相关研究

高校辅导员工作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第一线,其主要任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大学生健康成长。这支队伍工作状态的好坏、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有很多辅导员感觉压力太大、提不起劲来,情绪不高,不少辅导员职业精神失缺,工作热情逐渐下降,逐渐失去对学生的耐心和爱心,倾向于选择运用权力的效应教育管理学生,成就感低,工作态度消极冷漠,降低了对学生的期望,心理失衡人际关系失调,易对领导和他人的建议产生抵触情绪等。然而前瞻性人格和自我效能所具备的特点和特色诸如主动寻求改变、自我预测、积极实施、乐观坚持、取得结果等又恰恰能够改善职业倦怠的种种表现行为,其重要性意义也在于此,这也印证了具备前瞻性人格和自我效能感的辅导员对于职业倦怠有一定的可控性和帮助。

3.1 辅导员前瞻性人格的意义

前瞻性人格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影响及表现,即个体层面、组织层面、外部层面]。高校辅导员前瞻性人格有助于推动其主动性人格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前瞻性人格促进辅导员积极主动的热情的参与工作,积极主动的参与工作又促使辅导员完善其主动性人格,进一步使其在工作中做出优异的成绩。Bateman等人的调查研究也做出了相应的结果分析。这有助于辅导员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新事物并积极主动的挑战与应对周围人和事的变化,寻找解决事物的方法,而不是按兵不动,被动接受改变而是自己也被动的改变;让自己来改变环境而不是被环境而改变。有利于高校辅导员前瞻性人格及人格建设的完善,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

前瞻性人格有助于促进高校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以及科学的管理。前瞻性人格越完善的辅导员其工作效率及业绩越比别人高,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前瞻性人格对其工作效率及业绩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这种预测是积极的正相关的。所以对高校辅导员的前瞻性人格进行及早的评估,有助于促进高校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以及科学的管理。高校辅导员能力的开发是为了更好的投入工作,跟好的培养大学生,在这些过程中都对消除其职业倦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高校辅导员科学的管理也有助于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3.2 辅导员自我效能感的意义

自我效能感能有效调节辅导员的认知过程。当面对具有挑战性的事物时,自我效能感使个体不断地努力与坚持,在面对挑战与困难之时不断地实现认知过程及做出正确的反应。通过培养和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更加有利于辅导员增加其工作能力以及实现其在工作中设定的目标,在工作中不断的消除畏惧,取得成功,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指导与支持。在个体层面上,自我效能感能可有效调节辅导员自身的行为动机;在组织层面上,可以为高校管理方式的改进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基础。

4.展望

上一篇:大阅兵观后感精选作文下一篇:关于单位放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