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的秘密作文

2025-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蜘蛛的秘密作文(精选6篇)

蜘蛛的秘密作文 篇1

星期天的下午,我到广场上玩,在草坪上,我发现一只黑色的带有白色花纹的蜘蛛。我从树上折了两根木棒,小心翼翼地把蜘蛛夹住。蜘蛛用力扭动身体,八条修长的腿不停地蹬着。过了一会儿,它一动也不动,像死了一样。我用手扯了扯它的一条腿,没想到,扯它腿的那两个手指之间油乎乎的,我没当回事。正当我准备放过它时,它突然动了。我明白了,原来它在装死啊!我又戏弄了它一会儿,就放它回归大自然了。它逃离了我的魔掌,飞快地向树上爬去。我抬头一看,原来树上有张蜘蛛网。我看见蜘蛛在网上爬来爬去,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蜘蛛为什么不会被蜘蛛网粘住呢?我满怀疑问地回到家,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说:“蜘蛛身上有一层特殊的油质,这种油质可以保护蜘蛛,不被蜘蛛网粘住。”听了妈妈的话,我才恍然大悟。

你瞧,我发现了蜘蛛会装死,还意外收获了蜘蛛的秘密。这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发现,但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处处留心皆学问。看似平凡的大自然,实际上有无穷无尽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3.26

作者:马靖轩

蜘蛛的秘密作文 篇2

半命题作文是作文考题的一种常见形式。由于其处在“命”与“非命”、“限制”与“非限制”之间, 考生对题目还具有“一半”甚至是“一多半”的自主选择权, 自由驰骋的空间还相当大。正因如此, 即便在话题作文备受推崇的今天, 半命题作文也未被人们冷落, 纵观近年各省、市中考作文题, 不难得出这一结论。如近年中考作文题:“____伴我同行”“生活因_____而精彩”“感谢_____”“___也美丽”“我____, 因为我____”“___改变了我的生活”“_____告诉我”“为喝彩”“我梦见了____”等等。

此外, 有的话题作文其“话题”本身就包含了太多的“半命题元素”、实际上可称为“准半命题作文”, 如以“感悟”“渴望”“珍惜”“关爱”等为话题的作文, 考生只需在话题前后补上一个巧妙新颖的词或短语即可动笔成文。

2.走出误区

由于半命题作文有“限”的一面, 考生中最常见的毛病是拟题雷同。拟题雷同的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 写出的作文“难忘的_____”, 极易雷同的拟题是“难忘的一天”“难忘的假期生活”等, 相当多的考生似乎只有“一天”、只有“假期生活”是“难忘的”。

其次是拟题宽泛, 难以下笔。以“感悟____”这一半命题作文来说, “感悟大自然”“感悟青春”这类即无新意、涵盖范围又过大的文题比比皆是。显然, 拟出这样的题目, 写起来不易把握, 只能泛泛而谈, 要写深写透很难, 且不说内容的创新, 连“标题”这一被称为作文的“第一张示人的面孔”也未能画好, 实在可惜。

再次是考生原题“补词”的随意性。半命题作文的拟题之所以会出现上面提到的“一窝蜂”的拟题现象,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少考生看到半命题作文题时, 不能根据所选材料确定一个最佳的词语或短语来将题目“补充完整”, 也就是不能很好地将“选材”与“补词”同时加以考虑, 而是匆匆提笔信手“补词”, 在“难忘的____”原题后补上“一天”, 在“当我面对______的时候”中补上“成功”“失败”之类当属此种情形。

总之, 拟题陷入误区势必导致自己拟的题目反“将”了自己“一军”, 不是所拟题目限制了自己的手脚, 思路打不开, 就是拟题涵盖宽泛, 想写的内容太多, 不知从何入手。

3.掌握技巧

半命题作文的应试技巧, 主要表现在将半命题作为命题作文的技巧, 把题目“补”好之后, 就是适合于自己写作的命题作文了。一般地说, 半命题作文要求补填的内容往往是写作的中心内容。在完成补题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是确定了写作的素材。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 考生必须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历选取最具个性的材料写出自己独有的生活, 这才具有创造性。

而半命题作文的补题, 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1) 总示范围式的补题。这种形式的补题所形成的一个完整命题, 既不能表现题材, 也不能表现主题, 它只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话题, 只不过总示写作取材范围的文题。如广西的试题“当我面对_____的时候”可补写为“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 补写后的文题范围仍较宽, “面对成功”的感受怎么样, 仍需要自选题材来进行恰当的表现。

(2) 体现材料式补题。这种形式的补题体现了最为熟悉的题材, 它表示作者没有取材的大困难, 全篇文章用作者选定的材料来表现一定的主题, 如“我想____”, 这篇作文可写的东西很多, 比如可以写想与亲友、师长、同学说说久藏心底的话语, 可以写想向辛劳一生的父母献一份孝心, 还可以写想施展才华, 造福社会, 实现自己的理想等等。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即可。

(3) 文意角度式补题。这种形式的补题将文章的立意方向作了一个确定, 作者必须选出一定的材料来表现这种立意。如文题“我不再________”, 完成题目后可为“我不再天真”。这一“不再天真”就是作者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

不管怎么补题, 学生要将已有文字和待填词语审清, 理清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已有文字, 首先要确定人称、找准主体。较多的半命题作文题中都出现了“我”, 这就要求考生以第一人称叙写。因此考生要有强烈的第一人称的意识, 充分发挥运用第一人称的作用, 让自己成为叙述事件、抒发感情和引发议论的主体, 其他人物只作侧面烘托、侧面描写, 否则将喧宾夺主。其次, 要从题目中获取信息、抓准题眼。考生要迅速捕捉有关文字中的题眼。如对需要填的内容也要多看看题中有没有举例性的提示, 语言说明性的提示以及限制性的要求, 如果有, 有的则要进行理解, 有的可作参考, 有的则要遵从, 努力选取有利于自己发挥的积累, 以我定位, 以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对填充后的题目要从语义、语法、语感的角度进行检查, 做到简洁、明确、生动、通顺。尽量避免很长的题目。题目填好后要回过头来与要求对照。如题目“, 谢谢你”, 横线上所填内容与“你”应为人或物, 因此可填称呼或姓名, 而有的则写成了“辛苦了, 谢谢你”“再一次, 谢谢你”, 这些明显不符和要求。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 心灵的画卷, 而中考作文题都是贴近青少年生活实际的, 生活的信号打在心灵上, 看题后, 联系自己, 让有关生活经验“复活”, 就会文思勃发, 妙笔成文。

作文试题:

与____相伴, 人生美丽如斯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如亲情、友情、音乐、书籍、快乐、自信……) , 将题目补充完整, 然后作文。

[学生范文]

与语文相伴, 人生美丽如斯

贵阳十九中初三 (6) 班邓为之

十几年的生活中我无时无刻不在接触语文, 可是真正了解她爱上她却是近三年的事。语文, 打开了我智慧的心扉, 为我插上了飞向未来的翅膀, 她陶冶了我的情操, 给了我人文精神, 让我懂得了人生的真谛, 让我的生活更有意义。

生活创造了语文, 语文丰富了生活。

有人说: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微型百科全书。

有人说:语文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

有人说:语文是一棵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的大树。

有人说:语文是传承人类文化的载体。

我要说:语文是良师益友, 是生活的伴侣, 和她在一起, 我的人生更加美丽。

依稀记得三年前初秋的那个凉爽的日子, 手捧一本崭新的语文书, 心潮澎湃地朗读着那篇激活了语文细胞的美文《为你打开一扇门》, 只觉得心里有什么东西在起着化学变化, 正积极地回应着那激情昂然的号召。从此, 我和语文一起开始了一段奇幻的旅程。

学语文, 学做人, 这是我三年语文学习最深的感触。文学即是人学, 它以其独特的方式鞭挞丑陋邪恶, 赞扬美丽正义。

与语文相伴的过程中, 我懂得了人生的真谛。语文带给我一滴水汇成海洋的快乐, 普里什文的《林中小溪》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应该到达的大洋, 只要你有目标并为之努力。罗曼�罗兰的“我创造, 所以我生存”给了我太多的启迪, “创造”——好神圣的词语, 其实里面透着一股生存的傲气。“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 把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 当我对生活抱怨, 没有了生活的勇气, 我的耳边一定会响起海伦�凯勒热情的话语。

语文让我领略了范仲淹的豁达和他远大的政治抱负, 语文带我走进了波澜壮阔的陈胜起义;语文让我知道了19世纪法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语文带我观看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遨游, 我长大了许多, 我感受到了藤野先生最真最善最美的人性, 也知道了夏洛克的凶恶和葛朗台的悭吝;我学会了保尔的坚强和基督山伯爵的机敏, 也看到了菲利普夫妇虚伪冷酷自私的心……

快乐时, 语文是婀娜的音符, 跳动在生命的乐谱上, 弥漫着春的清新;悲伤时, 语文是哀绵的诗句, 镌刻在生命的石壁上, 孕育着秋的悲意;成功时, 语文是轻快的小溪, 流淌在生命的长河中, 洋溢着夏的活力;受挫时, 语文是漫天的飞雪, 飘飞在生命的舞台上, 低述着冬的孤寂。

三年来, 我的语文就是这样与我相伴, 哺育我成长。我的人生原本苍白, 是语文为之涂抹了色彩。

小憩之后, 我将去到我的下一站:高中——再下一站:大学——再下一站……我又要踏上旅途了, 行进中, 可能会很累, 但我知道我一定是快乐的。

因为, 语文会一直伴我同行, 我的人生因有语文而将更加美丽!

解析:

写好半命题作文关键在补题, 考生首先要做的是完善题目。提示语中提供了一些可供选择的词语, 可以为考生的选材立意提供帮助。

其实, 补题的过程也是审题、立意、选材的过程。为什么这么说呢?老师们在阅卷的时候会发现, 考生最常见的毛病是拟题雷同, 这种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尤其突出, 这是由于半命题作文有“限”的一面, 有时会限制考生的思维。鉴于此, 考生不妨换个角度思考, 提示语虽然提供了一些写作角度和内容, 但也可不受其限, 而是从中获得新的感悟和启迪, 获得广阔的联想空间, 拓宽写作视野, 选他人所未选, 言他人所未言, 尽量给阅卷老师以耳目一新之感。

《与语文相伴, 人生美丽如斯》的作者就注意了这个问题。作者并没有写提示语中提供的亲情、友情、音乐、书籍、快乐、自信等内容, 而是独具慧眼, 另辟蹊径, 选择了“语文”这个话题, 避免了“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的构思, 选择了“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的材料, 抒发了对语文真挚纯洁的情感, 表达了与众不同的见解, 这就是会“出新”了。

有了独创性, 避开了大家都一样的话题和选材, 还要注意表达的问题, 这涉及到结构与语言两方面。

在结构上, 古人讲究写作的“凤头猪肚豹尾”, 即开头要漂亮有吸引力, 中间要内容充实, 结尾要短小有力。我们要学习这种结构法。巧妙是较高的要求, 作文结构上巧妙了就有了别致的表达效果, 很能见出写作的功底。如《与语文相伴, 人生美丽如斯》的作者在结构上设置了三个环节: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中, 感受着语文动人的魅力, 发现了语文的神奇美妙, 领悟到语文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美丽。点题, 抒情。第二部分写出了语文的内涵, 作者学语文, 学做人, 了解了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 体验了人生的喜怒哀乐, 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 回味着生命中的阴晴雨雪, 认识到这样的人生的确是美丽的人生。内容充实, 紧扣主题。第三部分展望未来, 有语文相伴, 自己的人生将会更加美丽。首尾呼应, 再次点题, 收束有力。全文结构十分完整而又巧妙, 很有匠心。

在语言的表达上, 《与语文相伴, 人生美丽如斯》一文比较讲究韵律与节奏, 不少语句读起来节奏感强, 十分押韵, 如第九、十、十一段中许多语句的结尾最后一字皆押“yi”和“yu”韵, 如“正义”“真谛”“努力”“启迪”“词语”“傲气”“勇气”“乐曲”“话语”“起义”“关系”“喜剧”, 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 颇有气势。文章还有散文诗一般的语言, 如“快乐时, 语文是婀娜多姿的音符”一段, 作者以春夏秋冬做喻, 用排比句写出了语文在“我”成功时给予“我”力量, 在“我”悲伤受挫时给予“我”鼓励, 语文与“我”同悲同喜的感情, 用词优美, 文采斐然, 富有诗意, 极具感染力。

蜘蛛的秘密作文400字 篇3

一天下午,雨后初晴,我在中大的校园里闲逛,在茂盛的枝叶间发现了一面完整的蛛网。引起我注意的是蛛网上面的几滴小小的雨珠,似乎悬空挂着。蛛丝细细的,几乎让人无法察觉到蛛网的.存在。可为什么能挂住比自己重多少倍的水珠呢?为什么能捕捉比蜘蛛体型还大的昆虫呢?我的脑子里产生了一个接一个的问题。

回到家我立即去查找资料。原来蛛丝的强度很高。蜘蛛为了让蜻蜓等大虫子也逃不出蛛网的粘性,所以蛛网要很坚固。但是蛛丝如果太过粗了,那些虫子便可以看见蛛网,会逃走的,所以蛛网才一定要又坚固又极细。

我发现蜘蛛是用腹部的一个小口子吐丝的。蜘蛛织蛛网的时候要用两种不同的蛛丝,一种是极富有粘性的蛛丝,它是用来捉捕虫子的。一种是没有一点粘性的蛛丝,它是用来支持蜘蛛在上面行动的。

我发现了蜘蛛的秘密作文 篇4

因为正是夏天,飞来的苍蝇、飞蛾很多,所以小蜘蛛织网时,它都能饱餐一顿。但是我发现每当它捕食的时候,只要有猎物被网粘上了,它不是一下子就冲过去把它吃掉的,而是从嘴里吐出一种东西,等他慢慢变软再把那些虫子吃掉。

为什么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猎物被粘上了,蜘蛛都会知道呢?为什么蜘蛛不会被自己织的网粘住呢?

为了弄清楚这两个问题,我做了两个试验。我把一只死蝗虫放在网上,小蜘蛛却丝毫没有察觉到,我用牙签引起振动,小蜘蛛飞快地吐东西。原来,蜘蛛是通过网的振动来捕捉食物的。

有一天,我和伙伴到草丛中去玩,突然我们发现一只正在补网的蜘蛛,“我们看看谁先把那只蜘蛛打下来吧!”说完我们便奋力地扑了上去。经过我们的“强力攻击”,蜘蛛织的网终于支撑不下去了。不一会儿,蜘蛛就掉到了小水坑里,我摸了摸它,滑滑的,像涂了石灰粉似的。原来,蜘蛛走动时不被粘住是因为它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油质啊!

我发现蜘蛛的秘密 篇5

暑假里的一天,我正上完补习班回来。忽然看见墙角有一张蜘蛛网,我便在那里认真的观察起来。我观察了半天也不见蜘蛛出来,我便找了一只蚂蚁放了上去,蚂蚁使劲挣扎着,蜘蛛网也颤动了起来。不一会儿,一只黑色的蜘蛛出来了,它慢慢的向那只蚂蚁爬去,它好像要慢慢的品尝美食似的。它不慌不忙地向蚂蚁身上吐白丝把蚂蚁的身子缠住了,然后又慢慢的爬走了 。

第二天我又来到了这张网前面,我吃惊地盯着只剩下一个壳的蚂蚁。我的脑海里立刻闪出两个问题:

1:蜘蛛是怎样吃掉蚂蚁的?

2:为什么只剩下一具壳呢?

我回到家里就开始找资料。原来,蜘蛛发现有美食落入陷阱时,先用蜘蛛丝缠住猎物使它动不了。然后把一种叫酵素消化液注入猎物体内,使得其体内含有蛋白质的内腔溶化,最后便大口大口地吸起来。由于蚂蚁的外壳没有蛋白质所以蜘蛛就把它的外壳留在了网上。就像我们吃了鱼,要把鱼刺吐出来一样。

苹果红蜘蛛的发生及防治 篇6

1 发生规律

苹果红蜘蛛繁殖力特强, 在凤城地区一年可发生5~6代, 最快约5天就可繁殖一代, 每年5月出现第一代成虫开始为害, 卵产于叶片和枝条上, 卵期9~11天。第二代成虫出现在6月上旬, 6~8月为害最重, 10月中下旬以后以卵在短果枝、果薹和二年生以上的枝条上越冬。越冬卵翌年在平均气温10℃时即可孵化, 靠爬行或借风、雨水以及随寄主携带进行传播, 展叶以后转到叶片上为害, 先在叶片背面主脉两侧为害, 从若干个小群逐渐遍布整个叶片。大量发生时, 在植株表面拉丝爬行, 借风传播。

2 化学防治

果树发芽前, 在红蜘蛛密度大的果园, 在春季刮除老翘皮烧毁, 喷施或涂抹四螨嗪对防治苹果红蜘蛛效果较好。早春向植株上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 并加入0.2%~0.3%洗衣粉, 可杀死越冬卵或成螨, 降低虫口密度。发芽前, 喷20%螨卵酯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6%蒽油乳剂, 或5%重柴油乳剂, 杀灭越冬卵。4月上旬树芽萌动时, 喷洒0.5~1波美度石硫合剂, 或4%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 防治初孵幼螨和出蛰雌成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越冬卵孵化盛期, 用40%氧化乐果乳油5~10倍、18%高渗氧化乐果乳油30倍液涂干。5月底至6月初, 用生物杀螨剂浏阳霉素 (20%复方剂) 1000~1200倍液, 或20%螨卵酯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防治第一代初孵幼螨、若螨和未产卵的雌成螨。6~7月大发生时, 喷73%克螨特乳油4000倍液、40%扫螨净乳油4000倍液或20%达螨酮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一般隔10天喷1次, 交替使用, 连续3~4次。喷药时, 植株中下部及叶背都要喷到, 并要喷布均匀, 不能连续喷同一种药剂, 以免产生抗药性。对易发生螨害的树木, 每年9月底10月初可在树干处绑粗布诱捕越冬雌成虫产卵。早春将束草取下烧毁, 冬季清除杂草及落叶, 进行集中处理, 以减少来年的螨口密度。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往往会导致红蜘蛛大量发生, 因此, 一定在高温干旱季节来临前及时防治。特别注意要喷到所有新梢, 可降低虫口密度。为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最好与有机磷以及其它杀螨剂交替使用, 施药时使叶片正反面都着药才能确保防治效果。多选择高效安全农药。同时或交叉使用两种以上药剂。

3 生物防治

红蜘蛛自然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很多, 捕食害螨的昆虫主要有食螨蓟马、大小草蛉、深点食螨瓢虫、小黑瓢虫、小花蝽等, 捕食性螨类有植绥螨目中的长毛钝绥螨、拉哥钝绥螨、智利小钝绥螨等, 它们对控制害虫种群数量起到积极作用, 当益害比为1∶50以上时, 可有效控制害虫。在高发地区可喷洒一些低毒高效的杀虫剂, 果园禁止使用高度高残留农药, 以保护天敌。

4 物理防治

应用杀虫灯, 利用昆虫的趋光性, 对特定敏感光谱范围的光源 (如白炽灯、汞灯、LED灯) 诱集昆虫, 降低病虫指数, 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杀虫灯将害虫直接诱杀在成虫期, 相比农药灭杀幼虫, 显著提高了防治效果, 同时又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并将害虫灭杀在对农作物为害之前, 保护天敌, 维护生态平衡, 减少环境污染, 降低农药残留, 每盏灯控制面积约2公顷, 5月初开始挂, 9月末结束。

5 红蜘蛛的防治指标

上一篇:电容器 平行板电容器的教案示例下一篇:安全事故救援演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