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印象的优秀作文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春节印象的优秀作文

春节印象的优秀作文 篇1

那天晚上,春节联欢晚会刚开演不到半小时,就听见“啪”的一声,屋子里就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了。所有人呆了三秒之后,才做出反应:老叔和二叔开始傻笑,爸爸说:“完了,看什么看,又停了吧。”说完就披上衣服出去了,妈妈也笑着说:“完,这可怎么包了。”二婶放下手中包了一半的饺子,说了一句:“真缺德,年年这时候停电。”两个小妹则惊喜地小声对我说:“停电了!”

二婶立即命令小妹拿出刚刚小妹穷追不舍、死缠烂打、软磨硬泡、威逼利诱(这个有点不合适)才买来的电棒去找蜡烛,对妈妈说:“前几天非要我给她买,这下还派上用场了!”小妹瞪了她一眼,跟老叔出去找蜡烛了。我在心里默念:莫生气,莫生气,生气遭雷劈,莫生气,

春节印象的优秀作文 篇2

一、关于审题

其实这则材料属于观点性材料,与叙述性材料比较起来在立意上相对单一。《201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中是这样表述的:“第一句,强调了‘精神,故曰‘青春不朽;第二句,强调了‘身体,故曰‘青春亦朽。要之,此题‘哲理性材料的焦点在于:‘青春,朽与不朽?考生可以自己‘选取角度,故只要抓住‘朽与“不朽,从‘青春‘生命等话题入手,进行记叙或议论,均属切题。”在实际阅卷中,一些关于具有生命特质的诸如文化、艺术、技艺等的传承的作文亦属切题范畴。考生在实际行文中,只谈青春,未谈及朽与不朽的,或只谈朽与不朽,未谈及青春的,得分都较低。

或许部分考生受其他省份模考作文影响,他们从两则材料的对立性出发,认为认知不同,结果不同,从而得出要学会多角度看问题的观点。其实这种立意足以应付所有的类似的多则材料作文,似乎是一种“万能贴”,这也太轻而易举了。须知,轻易得来的一般不是好东西,此等小儿科之举,在国家级别的选拔性大考中,其最终的评分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其实,这两则对立的观点性材料作文,应该抓住其中之一,集中笔力叙述或议论。但偏偏有许多考生“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左右开弓”,似乎“左右逢源”。但面面俱到,也就是面面不到,最后只落得“两头都不讨好”的下场。我们还注意到,部分偏题走题考生,由于行文时开头把作文中的两则材料都引用照搬,这就降低了偏题走题的篇幅,从而多得了几分。但同时我们也留意到,部分切题优秀作文,在开头也这样做,这就显得很啰嗦,势必影响赋分。此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二、关于拟题

作文题目是全文的眼睛,考生的语文素养、文学文化功底在此可能得到一定的体现。考场作文中一个好题目能让阅卷者眼前一亮,从而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但遗憾的是,对于我省今年新材料作文的题目,相当多的考生都用了《青春不朽》或《不朽的青春》,从而造成了“千人一面”的大撞车。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用其他形象的词句来“等量代换”,从而达到让人一见钟情的效果。在阅卷中,一些小众化的作文题目往往让人眼前一亮,如《莫道青春终会老》《永不陨落的青春》《青春不染暮气》《心怀青春,华枝不朽》《流年易逝,心颜不老》《青春的旗帜永远飘扬》《青春长吟,花开不谢》……有的题目则显得颇具匠心,如《拿什么拯救你,速朽的青春》《鬓微霜,又何妨》《荒芜不侵青春心》……有的题目则显得很别致,如《指尖上的青春》《青春的枝头有只蓝蜻蜓》《雕刻青春》……有的题目直接引用古诗句,则显得机智而熨贴,如《一朝春尽红颜老》《朱颜辞镜花辞树》《更持红烛赏残花》。

三、关于素材

阅卷中,我们发现一些共有的热点素材呈现在众多考生的笔下。本人经过爬罗剔抉,现梳理归纳如下:记叙文中,翻老照片、广场舞、老顽童式的学电脑、学单词、偷菜特别盛行。

议论文或散文中,一些颇具青春气息的影片诸如《致我们终将消逝的青春》《小时代》《青春派》《中国合伙人》等纷纷粉墨登场;一些关于青春的歌曲在我们的耳边不时回荡,如林志颖的《十七岁的雨季》、李宇春的《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王铮亮的《时间都去哪了》、筷子兄弟的《老男孩》、王菲的《红豆》里的“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新疆民歌《青春舞曲》里的“太阳下山明朝依旧爬上来,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等等;一些站在时代前沿的人或物诸如陈欧、九把刀、姚贝娜、最强大脑、中国好声音等也让我们目不暇接;一些作为青春反面教材的诸如李天一、郭美美等官二代富二代,变成了被众多考生集体唾弃讨伐的对象;这学年的热门人物爱丽丝·门罗、曼德拉无疑也成了一些作文中的主角;对青春的“且行且珍惜”当仁不让地成了今年高考作文中的热门词句;当然也少不了屈原、司马迁、王勃、李白等古人的热情加盟……

以上这些素材在考场出现的频率颇高,经常“撞衫”,易造成阅卷老师的品之无味,自然影响得分。例如,有考生全文写大家耳熟能详的雷锋青春不朽,虽然切题,但素材太老套,写得再好,也只能在四类卷徘徊。而有极少数考生将全文的目光投向相对来说少为人知,且又有一定影响力的茨维塔耶娃、木心、杜拉斯等的青春不朽,既切题、语言好而且有深度,实际判分均属于一类卷。这就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高考作文中一定要选择那些有品位的独家素材来写,考场阅卷中因素材的新与旧而导致实际的赋分差距很大。

当今的高考议论文中,引用名人名言似乎正成为越来越多考生的选择。因为这些名句能使得论证更具说服力,也能增强文采美和文化含量。在阅卷中我们发现不少佳作,因引用别人很少引用的名人名言,而使得其作文得以增色。兹摘录一些优秀作文中的名人名言:

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说:“我爱你年轻时的美貌,更爱你被岁月摧残过的容颜。”“你的青春消逝了,但我仰慕你的灵魂。”

奥地利作家托马斯有语:“抚平心灵的皱纹,等于青春永驻。”

阿多尼斯说:“不是时间使你衰老,而是妄图留住青春使你衰老。”

简媜曾说:“色衰爱弛,是美人心事;尚能饭否,是将相块垒。”

村上春树说:“当我年轻的时候,总渴望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当我年老的时候,却又用孩子的眼光重新打量这个世界。”

梁启超说过:“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销磨。”

阅卷中我们还发现,精短而充满智慧的的佛教哲学小故事,如果恰当地引用,也会成为得分的亮点,因此我们可以平时留意搜集这方面的素材。如一篇优秀作文中这样写道:

“隐者问佛:‘我愿做山林里的一棵树,一生安定,无欲无求。'佛曰:‘我若是你,我愿做大海里的一叶扁舟。唯有闯过,拼过,笑过,哭过,知过,方能立地成佛。志在千里,有闯劲有奋斗的青春才能收获精彩,成就不朽。”endprint

从这些考生的实际引用中,可以想象出他们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非一般考生所比。不过,在阅卷中我们还发现某些名句被不同的考生频繁引用,细究其因,原来是一些学校在备考时为学生准备了一些所谓的貌似唬人的万能名句。今年的高考作文中引用最多的莫过于狄更斯所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而且一般用于文章的起始部分。且不说这样做易造成的审美疲劳,甚至于有考生为了从这句过渡到论点句颇费了一些与主题无关的笔墨,直接导致赋分下降,可谓得不偿失。类似的还有《菜根谭》中的一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而且这句多出现在文末。

还有引用频率略低的,如李叔同的“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纪伯伦的“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以及张晓风的“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这几句相对来说比狄更斯说的从阅卷感觉上要稍好一些。

因此,引用名人名言,最好不要有投机取巧的心理,平时要踏踏实实的准备一些有品位的独家名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嘛。我们说引用名人名言一定要准确,否则会丢三落四,张冠李戴,贻笑大方。如,一考生写道:

汪曾祺说:“见了大海,却因没见过原野依旧遗憾;见了森林,却因没到达无边的荒漠仍然遗憾;世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

看上去引用很精当,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句话其实是汪国真的:

“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见了沙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秘,还是遗憾。世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你看,这两者之间的出入有多大。有的考生引用更是南辕北辙:“泰戈尔说过:‘我从天空飞过,留下了我的痕迹。同样的,我们要让自己的青春在人生的天空中飞过,但要留下精神的痕迹。”读罢,不禁让人啼笑皆非。

高考作文中引用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万事都要有个度,过多地引用名人名言,则显得过犹不及。自己不说,却去拼凑过多的名人名言,那么整篇作文就不是你的了,反而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一篇作文中,引用两三句就足矣,多了就会导致喧宾夺主,适得其反。

四、关于构思

一篇作文离不开构思,构思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文的成败。作文的构思包含很多内容,在此我只想从文章的立意和结构安排这两方面来谈谈。

今年的考场作文中,不少考生选择通过长辈翻阅照片,勾起对青春的回忆,从而表达主题,我称之为照片体。这类作文的高下主要决定于语言的优劣。还有一类作文我称之为个人简历体,亦为不少考生所青睐,这种构思在历年高考作文中都有所体现,都有点“万能”的意味了。如一些考生在表达“青春不朽”的主题时,分别描写小学、初中、高中时的青春轨迹或小升初、中考、高考时的青春轨迹。个人简历体因为简单易写,但在具体操作中常常流于记流水账,得分往往不高。还有两种我称之为品茶体和赏花体,在平时模考中少数优秀作文中有时也会见其踪迹。考生通过我或爷爷等长辈品茶、赏花的过程中,引发对青春的思索。只要切题,而且语言上档次,这类作文因为其高雅,赋分一般很高。还有为数不少的考生,在作文的后半部分不约而同地出现“反观当下”,然后大篇幅地着重从反面加以论证,我称之为反观当下体。尽管这种写法本无可厚非,但这类作文在阅卷中看多了,我们也就索然无味了。如果把这些内容的位置调到前半部分,给我们的感觉或许要好一点。此外,众多考生的议论文中,忽视说理,频繁举例,从而陷入“字数不够例子凑”的泥淖。如果叙述事例的成分,超过了全文的三分之一,易造成文体不明,在高考中那就很危险了。

考场议论文易写难工,主要体现在逻辑层次上。众多考生在写议论文时,段与段之间衔接十分生硬,思维上缺乏严密的逻辑性,“脚踩西瓜皮,想到哪滑到哪”,造成严重的“断层”。或许今年的一些高分议论文中,在体现其论证思维的语言标志上,能给予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以有益的启迪。现从几篇考场高分议论文中摘录一些体现文章思路的关键语句,如:“我们看到的是……忽视的是……关键是……”“蓦地想起了…… 细细想来……”“是啊……或许……不由得我想到……”“忽地想起了一句话……还记得吗……但即使如此,就像(某某)指出的……的确……故曰……”以上这些词句使得行文脉络分明,环环紧扣,流转自如,浑然一体。

即使是为了证明论点的举例,也最好不要“胡同里面赶小猪——直来直去”,可以用一两句有文采的话嫁接一下,如“让我们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透过岁月篇章的瞳孔”,然后举例,这样岂不更好?

五、关于借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年来,一些高考标杆作文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也要注意把握一定的度,不要完全照搬,否则,一不留神,就有抄袭之嫌。如多年前的一篇高考优秀作文中,有这样一句:“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的——毅力。”此后,每年的高考作文中都能觅得它的踪影,因为只要把其中的“毅力”换成其他的词语即可。今年的考场作文中当然也发现部分考生背下这句话,只是把“毅力”置换成“青春”了。我们同样看到有的考生,把这句话稍为变通一下,感觉就稍好一点了,如:“于是,在浅浅月光中,我掬一捧最清的;在清清河水中,我取一瓢最净的;在灼灼红叶中,我摘一片最烂漫的;在美好的青春中,我拿一份最重的——信念。”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乃佛家禅语。但有考生化用一下,语句立刻增色不少:“心中若有青春在,何日春光不明媚。”这里就有创造的成分了,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

以上只是关于个别语句的借鉴,就整篇文章(尤其是记叙文)来说,借鉴别人的文章风格是可以的。然而我们发现一些考生没有自己的内容和思想,他们明目张胆地对一些别人公开发表的文章进行复制粘贴,于是出现了一幕幕“李鬼杀李逵”的场景。如果考生把借鉴变为抄袭,那么“玩火者必自焚”。

春节印象初中优秀作文 篇3

大家也许都吃过饺子,但现在很少有人亲手包了吧!在春节的时候我和我的家人就会亲手包饺子,原来包饺子是看似简单但却是需要很深的“功底”。

除夕夜那一晚我们全家都在包饺子。起初都是大人们在包饺子,我们几个看着大人们包饺子很好玩。于是也加入到了包饺子这个队伍中。

因为我没有包过饺子。所以,我就跟着大人们学。大人拿起饺子皮,我也拿起饺子皮;大人把馅放在饺子皮上,我也把馅放在饺子皮上,总之大人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学了一会儿,我就自己学着包饺子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包的饺子就是包不起来。后来一问才知道,原来在饺子皮的边缘要沾上一点水,后来我按照这个方法做了后真的把饺子包上了。

但是,我包的饺子很难看,但是我们也不能“以貌取饺子”嘛!由于大家齐心协力,所以我们只包了一会儿饺子就包完了。但是我们几个小孩子互相看了一眼,全都抱着肚子笑得停不下来。原来大家的脸上都是面粉!既然大家的脸上都已经脏了,所以就不在乎再脏一点。于是我们就把面粉你撒我,我撒向你。如果换作平时肯定会被家长批评一顿,但是由于今晚是除夕夜所以也就让我们随便玩。

在我们玩的同时大人们已经把包完的饺子放到了锅里煮。过了很久(其实也不是过了很久顶多过了20分钟,只是我很饿所以过了很久),大人才把香喷喷的饺子端出来。

春节印象作文 篇4

每年除夕下午,我都会和爸爸一起贴对联,爸爸负责在板凳上面贴对联,我负责在下面递对联,爸爸在上面全听我指挥,我说上他就上,我说下他就下,有一种当“将军“的感觉,觉得很好玩。贴对联,我知道了很多知识,对联要从右边往左边贴,从右边往左边念,右联和左联里的字词字数和意思都对得很工整,叫对偶句。我还知道对联为什么是红色的?最开始是人们为了驱赶一种凶猛的动物,叫”年“,因为它最怕红。后来人们觉得红色的空白纸不好看,在上面写上了对家人的祝福,也表示辞旧迎新。对联一贴上墙,立马有一种过年的味道,感觉非常喜庆和祥和。

每年过年的第一天晚上,我都会和姐姐一起到广场上放烟花。我们先拿出打火机,把”香“给点燃,然后自己玩自己的。我最喜欢玩“冲天炮”,只要一点燃,不一会就放出去,天上会突然出现一声巨响,“轰”的一声,好像地震了一样,接着天空五彩缤纷,真美呀;我还喜欢放“开心果”,“开心果”它长得跟真的开心果一样,把它点着,它会不停地在地上转,然后停了下来,最后炸开像一个开花的大果盘一样,五颜六色,漂亮极了。看着“开心果”开花,我也很开心,难怪人们给它取名“开心果“;”母鸡下蛋“、”六响炮“、”雨雷”……都是我的有声和有色玩具,这真是美好的一天啊。过几天我又可以放烟花了,想想就开心。

春节印象作文 篇5

我是小孩子,所以只能玩小一些的“飞天猴”,大人则可以放烟花。不过爸爸说“飞天猴”很有趣儿。我小心翼翼点燃了“飞天猴”的火线,投出“飞天猴”,它便真的像孙悟空逸阳一会儿跟地面来了亲密接触,一会儿飞起来和大树比比谁最高。不管是飞得高,还是飞的低,“飞天猴”的身上贴满亮闪闪的金粉,它从高向低

降落时,犹如一颗陨石。最后,“飞天猴”的力气用完了。它就在一响亮的声音中消失不见了。我们小孩的烟花放完了,我转身去看大人的烟花。“嘣”这烟花的声音震耳欲聋,绚丽多彩,五彩缤纷。

只见一个个烟花飞上了天空,把自己最动人的笑容留给了人们,让人心情后来一个金色的火光飞上了天空,绽放出向日葵一样的金黄;一个粉色的火光又飞上了天空,开出了像桃花一样嫩粉;一个蓝色的火光也飞上了天空,放出了像兰花一样的淡蓝。这烟花真是动人心啊!

平实的印象 篇6

《走向世界》是一本外宣杂志,但其文风却平实近人。从20年前学兄杨学锋约我写稿,这本印刷精美的杂志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时时给我带来发表作品的愉悦和快乐,并影响和帮助我改变了以往的文风和观念,让我从“八股”走向平实。

记得第一次应约写的是一篇关于古代丝绸的短文,但在学兄的严格编辑下,文章反复修改了七八次,而且每一次修改几乎都是大动筋骨,重起炉灶,以至于时为副总编辑的学兄见我为了不足3000字的小文章穿梭往来的时候,有些歉意。学锋所以要我把文章反复修改,其用意是希望我在撰写科普类文章的时候能够用最简练的语言揭示出深刻本质和价值,并用一种平实的散文风格,使文物考古类的介绍文章更具备可读性,让一般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读懂历史文化,了解其重要价值和特色。应该说,学锋的严格不仅改变了我的写作文风,而且也改变了我对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的重新认识。那就是研究学问的目的就是服务社会,学问应该让公众受益。研究性文章除了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论证外,也应该具有可读性。大学问要有大思路,但贴近生活的小题目同样也可以做出大学问。这可是个认识论的大问题,学兄通过指导我改稿子改文风,改变了我认识历史和社会的思想方法。

《走向世界》作为一本外宣杂志,还以其敏锐的新闻视角,发现和推出了众多文化新闻,如齐涛教授的大洪水理论,刘德增教授的秦始皇兵马俑军阵之谜等等均被《新华文摘》所转发。而我写的“齐长城”介绍,也因为揭示了中国最古老的长城的事实,文章几乎被当作了新闻稿由多家媒体转发。山东大学栾丰实教授在邹平发掘的那一片带有刻画符号的龙山文化陶片,也因为首先在《走向世界》上的发表而轰动了学术界。

回首往事,《走向世界》虽然不是一本学术杂志,但却始终保持着学术的敏锐度,其科普类学术短文也已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给作者和读者一种务实的影响,给国内外一种平实和厚重的文化印象。

(作者现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兼图像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

The Impression of Artless ness

Openings is a foreign-oriented magazine and its writing style is artless. Twenty years ago, my college friend Yang Xuefeng invited me to write an article for this magazine. From then on, Openings has always brought me joy just like my family. This magazine influenced me and helped me change my writing style and concept—from stereotype to artless.

As a foreign-oriented magazine, Openings has an acute visual angle on news and discovered many cultural items such as the Mega-floods Theory of Professor Qi Tao, the Mystery of the Battle Array of Qin Warrior and Horse Figures written by Professor Liu Dezeng, which were both republished in the Xinhua Digest. My article the “Qi Great Wall” was also republished by many media for revealing the facts of the oldest Great Wall of China. The article about Professor Luan Fengshi of Shandong University discovering a broken pottery piece with carved marks of Longshan culture in Zouping, first published in Openings, later created a sensation in academe.

“春节印象”过年 篇7

妻侄女是桃源牛车河人,学路桥的,侄女婿是衡阳杉桥人,也是学路桥的,结婚后安家长沙,有一千金已岁半,乳名朵朵。一家三口春节回家过年,要赶正月初七上班,初五就要回长沙了。动身时爸爸妈妈奶奶均已上车,见爷爷还未上车,便闹着:“爷爷还没上车”“爷爷还没上车”。她爸妈告诉她“爷爷不上车,要看家”,她似乎已懂,连说了两句“爷爷看家,朵朵回家”表示理解,逗得众人开怀不已。

乍一听,没什么,就是小孩咿呀学语中的一句口齿伶俐而已,但这八个字的简短童言触发了我的思想阀门,话里好像还有更丰富的东东……

我们中国人传统的“家”不是现在这样的,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家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

都是一个“家”的,讲求的“四世同堂”“五世同堂”,所以,不存在“爷爷看家,朵朵回家”这一说。

爷爷要看守的家就在这大山深处的毛坪

现在可不同了,父母、子女虽说是一家人,但分居在不同的地方。象妻侄女他们一家人可以说就有三个“家”了。在朵朵的印象中,衡阳一个爷爷奶奶,桃源一个爷爷奶奶,长沙一个自己的“家”。所以就出现了一个“谁看家,谁回家”的问题。

还有“家“分得更细的。我认识一朋友,他们俩口子都是退休教师,家有一双女儿,均已成家,大女儿安家北京,小女儿读博美国。小女儿给他们找一加拿大女婿,在沈阳外教,如果她们添一小孩,又会生出“看家”“守家”“回家”的问题。

这就是现代社会对传统“家”的冲击。“家”有多处,小孩虽小,她们是能感知的。

“家”有多处,乡村有老家,城市有新家,这就出现了谁“守家”谁“出家”的问题。“爷爷”要“看家”,“我”和“爸爸妈妈”要回“新家”去就业打拼了,因而出现了“老人”守“空巢”的现象。这还是“后辈”在外混得不错的比较好一点的情形,“后辈”们会在城市“新家”安居,给他们的“朵朵”们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她(他)们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给她(他)们一个很好的起跑线。如果“后辈”后混得不乍的,那就会出现另一种“儿童留守”的情况,那将是“我和爷爷奶奶要看家”“爸爸妈妈要捞钱”“拜拜”的话别情形了。

其实,童言并不知道什么“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但这一现实对她(他)的影响,她(他)们还是能感知的。据说,朵朵她们一家回长沙后接着去了衡阳。离衡时也是说了一大串:“爷爷再见,奶奶再见,姑姑再见,哥哥再见”,最后说不了了还来了句“都再见”。

昨晚,看了一篇关于春节印象之类的文章,有网友在评论时有一段话给我印象特深:“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却没有工作,他乡容纳不下灵魂,故乡安置不了躯身,一个叫家的地方找不到养家糊口的路,找到了养家糊口的地方却安不了家,从此便有了漂泊,有了远方,有了乡愁,有了无穷无尽的牵挂……”

万家团圆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是传统春节的文化内核。“有家的地方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可安家”,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看来,社会虽然高速发展,但“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会很突出,我们的“乡村振兴战略”还任重而道远哦!

“春节印象”过年范例

我记忆中的春节只有祖母,一听母亲说,祖母是咱家最大的官”,队里的妇女队长;二祖母在咱家有绝对的权威,说话算数。

那是七八岁,或者说更小的时候或者更大的时候,总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过年是我特别渴望的。

这一天,祖母会早早地把我和弟喊起床,然后义正辞严地警告我们,今天只能说吉利话,切记不能说“死”“寂”“灰”“过”“老”之类的,祖母的神情特别严肃,好像今天说别人死,那人果真会死掉的。我和弟听得一愣一愣的,灰头灰脸,连忙用手盖住对方的小嘴,相互告诫,“今天一定说吉利话,千万别漏嘴了”。祖母见状,满意地笑了,接着从身后拿出两条红围巾戴在我和弟的脖子上,抱起我们,使劲地亲一下每人,还说,如果做得漂亮的话,等下吃饭祭祖时,给你们俩人祷告平安,你们便会长得胖胖的,一年内不会生病,听得我和弟眼睛亮晶晶的,啄米似地承诺保证说吉祥话。

五点,我们开始吃年饭。

面对丰盛的一桌子菜,我们早就按捺不住了,渴望祖宗们早点吃完,于是我和弟立在桌旁,抢着给祖宗们倒酒、盛饭、喊祖宗、收拾祖宗的碗筷,然后正襟危坐,等待祖母一声令下,其实我们早就想好要吃“滑肉”(油炸酥肉)。

还是腊月二十三那天,我、弟、小姨围着祖母转。祖母从锅里捞上来一块“滑肉”递给小姨,她的那块瘦肉多,里面居然包着个蛋;同时也递给我一块,我这块肥肉多、也没有蛋。在小姨吃的时候,我私下里仔细瞧了瞧,小姨的那块,个头大,可以包蛋;颜色暗,定是瘦肉。这一次面对一大盘“滑肉”,我铁了心是要吃带蛋的“瘦滑肉”,于是专拣又大又暗的,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始终没有碰到带蛋的“瘦滑肉”,现在祖母过世了,也无从问及当年缘由。

“瘦滑肉”没吃到,“压岁钱”是少不了的,母亲在吃饭前偷偷地把我和弟喊到一边,“要说最甜蜜的话给祖母和祖父听,这样,得的压岁钱就多”,还要吃得很慢,因为当天要把一年的话说完,为了压岁钱,为了一分钱五个的“蝴蝶转”烟花,要我和弟弟吃多久都可以。在漫长的等待中,祖母终于代表祖父发压岁钱了,我和弟高呼“万岁”后,一哄而散,随后去了商店,买回了“蝴蝶转”,祖母说,用绳子捆住“蝴蝶转”,挂在桃枝或者竹枝上,等天黑了再放。

绚丽的烟花虽然很短,特别像花丛中翩翩飞舞的蝴蝶,这时候我是特别高兴的,远远地躲在旁边看,兴奋地跳着、叫着、喊着!心里盘算:明年嘴巴再甜一些,再多买五个“蝴蝶转”。

下午便是祖母领着我们围坐在炉火边,祖母可厉害了,不但是队里的妇女队长,还读过几年的私塾,津津有味地给我们讲狼外婆、小红帽、白雪公主、桃花精,还有柳树妖之类的故事,满脸是得意的神情!

然而我们最感兴趣的是那些火钳上的糍粑、埋在火灰里的红薯、芋头,看着它们烧得哧哧响,不管熟与不熟,烫与不烫,在祖母的呵斥声中把它们翻过来倒过去,掉了,捡起来,拍拍,吹吹,捏捏,然后放好、埋好,祖母说,“莫动!等熟了再去拿”,我们嘴里应答着,眼睛却在咕噜噜地转,我们哪能坐得住呢?

然后,祖母带着我们去看龙灯、舞狮、三棒鼓、看木偶!

祖母可神气了,后面跟着一溜的孙子辈,走起路来,特别威风;说起话来,音量特别大!祖母真了不得,她知道赵家有龙灯,郑家有舞狮,罗家有三棒鼓,李家有拉木偶的,要我们远远地追着,远远地看着,既饱了眼福,省了钱,孙子辈又能称心如意。

晚上,在堂屋里摆上两张八仙桌,桌上放满了花生、瓜子、糖果、雪枣、焦切还有桂花糖,摆放着八杯红糖姜茶,家里所有人分坐在八仙桌,吃茶点、谈年,一般情况下,我是不会下桌的,只有实在撑不下的时候,在祖母的劝诫之下,才恋恋不舍地下桌,离开之前还要抓两颗糖果放裤袋里,明天还要吃的。

印象的启示 篇8

恰逢乱世

19世纪下半叶可谓是法国一个混乱异常的时代。共和制和帝制屡经反复,普法战争、巴黎公社起义等,从1870年9月到次年5月底,巴黎人经历了一百三十天的德军围城;熊熊燃烧的战火使豪斯曼伯爵刚刚全面重建的巴黎城再次恢复到了之前的状态。但战乱、饥饿、灾难并不能阻挡浪漫的法兰西民族对艺术的追求。19世纪的巴黎画坛也恰如一个战场:画家、艺术经纪人、批评家、出版商乃至各种艺术爱好者云集于此。既有古典画风与新型画风的对抗,也有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争锋。据说安格尔与德拉克洛瓦曾在法兰西学院门口大打出手,德拉克洛瓦说:“线条是色彩。”安格尔大怒:“色彩是虚拟的,线条万岁。”此外,还有以库尔贝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画派,以柯罗、米勒、迪亚兹为首的巴比松画派等等。

巴黎成为当时的欧洲艺术首府,众多的艺术家来到巴黎跟艺术家学习、切磋。对艺术追求者来说这里即是天堂,也是地狱。美好的是,新的艺术风格可能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为人所接受;不幸的是,面对纷繁复杂的艺术环境,艺术家很容易迷失自己,人云亦云。这印象派画家身处“乱世”,不盲目崇拜权威,坚持自己,关注并表现现代生活中日常景象的个人主观感受。

“在野”天才

19世纪的法国,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古典主义绘画,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只是勉强被接受。沙龙展览作为当时的官方展览,代表主流的艺术态度,展览由40位官方委任的法兰西学院院士组成评委会,对数千件送选作品进行筛选,并对其优秀者授以奖章,获奖的画家名利双收。亚历山大?卡巴内尔(Alexandre Cabanel)、梅松尼埃(Meissionnier)都是众人追捧的对象。1863年官方沙龙展览上最享盛名的是卡巴内尔的全裸绘画《维纳斯的诞生》,画中的维纳斯以迷人的眼神和风韵曼妙的丰满曲线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最终被拿破仑三世以一万五千法郎的价格买走。

同样,拜拿破仑三世所赐,落选官方沙龙展览的作品得以展出,接受观众的评判。即使是不具备艺术素质的观众也可以随意褒贬。“到落选沙龙去”成为法国民众满足好奇心的一件十分有趣的消遣活动。敢于表现现实环境,画身边的普通人,甚至是妓女,无论是技法还是风格都与传统背离,马奈的绘画是对安格尔、梅松尼埃等传统贵族派历史绘画的反叛。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在落选沙龙展出,引发了轰动;1865年的《奥林比亚》入选官方沙龙,但迎来的是众人的讥笑和辱骂。尽管马奈一直固执地拒绝参加印象派的展览,但因其敢于挑战传统的勇气和特立独行的气质被印象派画家奉为精神领袖。画家德加曾说:“马奈要比我们想象的都伟大。”

1974年,毕沙罗、莫奈、雷诺阿、德加、莫里索和塞尚等31位青年画家组成了一个团体在摄影师耐达(Nadar)的画廊展出作品,他们大都没有名气,为了抵制官方沙龙,就将展览命名为“无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展览”。

曲折道路

在第一次印象派展览上,爱德蒙在编辑作品目录时,发现莫奈几幅作品的标题有些拖沓不清,指着一幅描绘朦胧的海边日出景象的画面,问莫奈是否能起明显一点的标题,莫奈说就叫“日出印象”吧。这些年轻人的作品在当时的观众眼中,迥异于当时的主流标准,笔触清晰,色彩怪异。路易?勒鲁瓦在看了展览之后,写了一篇评论,以莫奈的《日出?印象》为例讽刺这一展览,说:“多么自由、简单的手艺,毛坯的糊墙花纸也比这幅海景更完整”。从此印象派的名字不胫而走。众人的讥笑、诋毁,贫困、饥饿,绘画材料的缺乏,成为这些年轻艺术家的家常便饭。

文艺主张之间的差异,也没有影响印象派画家对艺术理想的坚持。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领袖左拉曾予以印象派特别的支持,与印象派画家成为朋友,并参加沙龙和聚会。就在印象派逐渐为世人所理解时,左拉的小说《杰作》却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小说以印象派画家为原型,塑造了一个缺乏才气、空有宏伟计划的画家形象,最终只能在自己未完成作品前上吊自尽。故事的主人公,尤其是其结局深深刺伤了印象派画家的内心。包括左拉的挚友塞尚在内的印象派画家都为此与之断交,直到后来的“德雷福斯事件”,紧张的关系才得到缓解。

再怎么艰难的处境也没能阻止印象派画家的脚步,即使大部分印象派画家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美术训练,他们的都是在成年以后,去学院派画家开办的画室学画。印象派根本上就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没有固定的纲领,但他们热爱艺术又不拘泥于传统,具有相近的艺术主张——注重色彩,描绘现实生活,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自1874年始,印象派一共举办了八次展览,每一届都出现新的状况,如高更在毕沙罗的推荐下,参加了印象派第六、七次展览;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连续缺席了第五、六次印象派展览。在1882年的第七次展览上,莫奈展示了35幅描绘光与影的作品,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震撼,深深地吸引了修拉的目光,促使修拉执著于色彩的研究,并创作出《阿尼埃的浴者》、《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等名作。1885年,毕沙罗看到这些作品,十分欣赏修拉的“点彩”、“分色”思想,并邀请修拉参加印象派的第八次展览。莫奈却认为修拉的艺术思想与印象派相去甚远,坚决不赞成修拉加入印象派展览,莫奈甚至为此选择退出展览。受此影响,雷诺阿、西斯莱等印象派主将纷纷退出1886年印象派的第八次展览,新印象主义与印象派在艺术主张上的差别尽显。至此印象派正式解体。

台风印象的优秀作文 篇9

“呼呼呼……”,声响打断了本人甜美的梦。啊,正台风要打击本人市啦!本人隔着窗玻璃往外瞧,表面的那棵年龄比本人还大的石榴树已被激烈的风刮得东倒西歪,有气无力地支持着枝叶。生命力刚强的美人蕉,也已成了暴雨中的断送品。楼下的`各处是水。

台风淘气的孩子,非常淘气,一会儿刮风,一会儿下雨,时时还拿铁锅、花盆等东西做玩具,从楼上“扔”上往,哎,真是的。

早晨时,外婆通知本人,爹爹娘亲都在单元抗台,本人也不知叫抗台,只晓得爹爹娘亲在单元里,听着表面的风雨声,本人良久才睡着。

印象深刻的夜晚优秀作文 篇10

是微热的晚风轻抚飞扬的发梢的时候;

是萤火虫在黑蓝色的夜空中缓缓飞过的时候。

天空刚刚从蓝变黑,月亮就升上了无垠的夜空,一下子照亮了大地。细密的月光洒落下来,洒向四面八方。夏日的月光像一泻千里的瀑布,洒过大树投下斑驳的树影,树叶也被照得泛白。渐渐地,天空更黑了,星星也慢慢变得更亮了,星星点点,与月亮交错在一起,十分般配。在月光的照耀下,天空中的几片云彩若隐若现,时有时无。夏日的夜空那么深邃、那么动人。

一阵晚风拂过,空气中已经没有了正午的炎热,反而带着丝丝凉意。河塘里的青蛙探出头来,趁着晚风,高兴地唱起了“青蛙奏鸣曲”,它们的舞台就是那池塘里片片硕大的荷叶啦,话筒就是那随手抓来的一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它们三三两两隐在荷花丛里,“呱呱呱”地唱起了歌。荷塘上空,几只萤火虫仿佛听到了歌声,亮起它们的小灯笼,赶来参加青蛙的聚会。它们一会儿飞到荷叶上,与青蛙共舞,一会儿又与同伴飞到岸边的草丛上方,扮演起了星星,这儿所有的萤火虫聚在一起,还真像那深邃的夜空呢!草丛里,蟋蟀们也不甘示弱,“唧唧”地叫了起来,仿佛在欢呼夜晚的来临。这不,金铃子也仿佛有同样的感受,叫得比蟋蟀更响呢!不知何时,夜晚的天空已经阴云密布了……

本来皎洁的月亮此刻失了光彩,已经洒不出牛奶色的月光了,乌云在一步步向月亮逼近,渐渐遮住了它。正在演奏的小动物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黑暗吓到了,歌声停止了。突然,一道闪电划破了这漆黑的夜空,“轰隆隆”,洪亮的雷声打破了这短暂的宁静。紧接着,“哗,哗,哗”,大雨如注,形成了一道雨帘,从天而降。

南纬8°的点滴印象 篇11

巴厘岛流通很多种货币,最通用的当然是印尼盾,单位是Rp,中文叫做卢比。除此之外,还流通美元、人民币,准备一个计算器在身上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要随时计算汇率。大约每10000Rp等于人民币8元。也就是说,一万卢比等于我们的8元。印尼是个要给小费的国家,普遍小费的价格是1万卢比。当然,小费给美元也可以,那就给1美元,如果是人民币,按习惯就给10块。

印尼是一个讲本地语言的国家,地方语言和马来西亚一样,没有区别。据我了解,在巴厘岛几乎当地人都会三种以上语言,前两种是印尼语、英语,第三种是中文或日文或其它语种。我们在Bali和当地人交流的时候,遇到可以讲汉语的当然好。如果对方不会呢?那当然只有说英语。

努沙杜瓦海滩潜水

努沙杜瓦,是巴厘岛一个著名海滩的名字,既然是海边城市,不去海滩,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除了游泳,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水上项目,比如,摩托艇、飞鱼、香蕉船、滑翔伞、潜浮、深海潜水等,价格从每人20美元到65美元不等。我直接选择了深海潜水,65美元一人,约合人民币450元。

船走到深处,我下水。这种感觉根本和游泳池不一样,和你会不会游泳也似乎根本没什么关系。游泳池,就算再深,哪怕踩不到池底,心里也是有底的。海里就不一样了,一下水,顿时感觉心里空虚膨胀,仿佛脚下什么都没有,再加上身体上绑着铅块,把你往海里拖,海洋的洋流将你的身体扭来扭去。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扶着船的边缘,顿时后悔起当初选择潜水这个决定来。好不容易放开船缘,脚蹼同样被洋流扭曲不停,我将头埋进水里,咬着呼吸器尝试了几次。太难受了,鼻子和口腔竟然无法配合!我将头伸出海面,很费力的对教练说了声“Try again!”教练对我比划了个OK的手势,我再次将头埋进水里,这一次,就直潜海底。

大约在5-6米左右,我自己适应了呼吸器。大约潜了10米,在海底每个人都戴着潜水镜,嘴里含着呼吸器,看起来都一样,根本分不清谁是谁,只区分得出男女之别,因为女生的长头发会飘在水里。

Villa家庭小别墅

要说巴厘岛的亮点之一,Villa肯定是不能错过的。所谓Villa,其实就是我们住的地方,我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用中文来翻译这个词语,应该算做“农家乐”吧。然而,跟停留在我们脑子里的农家乐有本质上的区别,它并不像成都的那种乡村院子,而是别墅。

巴厘岛有很多成片建设的小别墅,供游客选择居住,各种条件非常齐全。露天游泳池和卫生间、做Spa的凉亭、喷水池等,应有尽有。每个Villa配备3至5名管家,负责日常起居和餐饮工作。

每天早上,管家会给你一个Morning call,然后开始做早餐,等你起床后会帮你收拾房间。你需要做的,就是将一万卢比放在枕头上,作为当天的小费就行,相当于人民币8元钱;如果没有零的印尼盾,在枕头上放1美元,或者10块钱人民币作为小费,也是当时的行情价。

和酒店相比,Villa靠海的会比较贵,如果住酒店的话靠海的就很多了,而且巴厘岛的房子都不允许高度超过椰子树。整个岛只有一个很古老的五星级酒店,是全巴厘岛唯一一幢高楼,所以酒店也是不错的选择。海景房的话,在阳台上都会放床,晚上如果不怕蚊子咬,睡着听海浪声,也是很棒的。

乌布跳蚤市场

关于乌布市场,英文写作Ubud,当地华人开玩笑说,在里面买到的东西,是有“四大保证”的:保证不贵,保证掉色,保证缩水,保证后悔。在这里如果你看到名牌,比如SWACTH,OMIGA的手表,而且还很便宜,千万别觉得像是找到了金子似的。第一,肯定是山寨的!第二,就算是山寨也都还是山寨里的次货!所以,在乌布市场,能够买的东西,就是纪念品了,比如木雕,竹编,版画,和其他手工艺品,因为这些假不了。

既然是著名的跳蚤市场,那杀价肯定是少不了的。在乌布,一般是从一折开始杀,就拿我来举例,购买一个竹编的包,商家叫卖10万卢比,我说:“No,No,3万!”其实杀价还算温柔的,最后5万成交。结果买了之后,算了算,相当于人民币40元,有点贵,发现还可以再少一些。

在乌布买的土琴,哄小孩子的那种,最初叫卖17万。我用英文告诉他:“No, my friend just bought one, the same as yours! I know the price! ”结果,在我的软硬兼施下,再加上周围还有一些中国游客的起哄,最后以1.5万的价格拿下,相当于人民币12元。这个砍价的幅度,够玄乎吧?

但是,如果你还的价格,商家无法接受了,他就会用中文说你:神经病!

故乡的印象作文 篇12

涓涓细流带着春天的希望,柳絮纷飞时,点缀了故乡缤纷的晨曦。离开故乡许多年,那条小溪一直在心里流过,映衬着稚嫩的脸庞。

到了夏天,小河的溪水尽情的欢唱;一棵棵柳树排成行毕恭毕敬;麻雀呼来飞去,叽叽喳喳倾吐着与小溪的诗情画意。一汪汪清泉汇集而成,随着欢快的节奏欢欣鼓舞的跳动。漫步在小溪旁,不由地俯下身去,品尝着甘甜的味道,唯有这涓涓细流带给心灵的清凉,潺潺的流水声,仿佛是自己周身的血液在颤抖。

那年冬天,小河小溪干凅了,杂草掩饰了往日的生机,青蛙的凄惨叫声在空谷里回荡。

印象深刻的作文 篇13

一大早,我们“满天星”实践队28名队员就大袋小袋的带着行李,一路唱着歌儿,坐着那与其它三下乡的同学特不一样的车,巅巅簸簸的来到了目的地——黄陂镇大院小学。我们来到大院村的文化楼,村长热情地接待我们,我们的宿舍是村里的文化楼,同学们对这里环境很惊讶(因为比起其他同学的三下乡,我们这里环境好太多了。),大家一起打扫卫生,文化楼就像一个温馨的家,三下乡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经过中午的休息调整,下午村子里一条条宁静的小道充满了爱意。下午后勤组的同学已经做好了晚饭,此刻,只想说:有你们真好!晚饭过后,我们一起走向我们的教学基地—大院小学。途中,我们看到有的村民还在辛勤的劳作,有的村民在驱赶着留恋田野的鸭子,有的村民还在吃力扛着杂草回家。我们忽然发现前面有村民车上的花生苗掉在了地上,这是农村的一种易燃的燃料,我们的队员赶忙过去为她扶起我还帮忙绑了起来,她楞了一下,随即接受了我们的帮助。几经波折,我们终于帮她扶起并扎紧了花生躯干,她连忙道谢,身影慢慢的消失在回家的路上。

极致的“印象”源自手工 篇14

已是初夏,汝拉山谷还有浓浓的寒意,透过一扇巨大的玻璃窗,菲利普·杜佛从工作台抬起头来,清晨淡淡的雾气笼罩着远方的村舍,山上融雪流淌下来,染绿了石房子前的大片草地,这份景致,菲利普·杜佛已经观赏了三十多年,他的祖先是农民,现在在做表,但从15岁到60岁,菲利普·杜佛只做一百多块表,但都是世界上最好的纯手工机械表,因为太稀少、太珍贵,他的作品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但他本人已被认为是瑞士最重要的制表大师。

菲利普·杜佛带上放大镜,将视线拉回工作台,他正在制作一只具有大小自鸣三问功能的腕表,这是他最早独创的。

每一个行业往往都有这样一小群人,他们将自己的手艺视为一种涉及灵魂的价值,将自己的手艺雕琢在物的表达中,同世界分享人类技艺的极致之美。

站在工作台边,用手指轻轻的触摸,慢慢地感受,这是一种绸缎般的滑顺感,轻轻用点力,稍稍有点弹性,但还是保持了细腻柔软感受,她的脸上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满足,对!这是红花大金元,是石林县出产的红花大金元。

三十多岁的李东节有着俏丽阳光的外表,但她已是全国顶级的烟叶分级专家,十多年从事这个行业的经验,再加上全心的投入,家族的传承,现在,用眼光和触感,她已能感悟每一片烟叶曾经经历的阳光和雨露,每一份金黄背后蕴藏的自然之美。

在红云红河集团的印象烟庄手工坊,由多位像李东节这样的全国烟叶分级技术能手组成的专家团队,专门负责手工精选最好最合适的烟叶,创造最好的作品——“印象”品牌。

从2004年面世至今,“印象”品牌已被认为是中国烟草最具奢华风尚的品牌,手工——手工精选、手工打造,用心创造,就是“印象”渐行渐强,创造极致的秘密。

在一个标准化制造的大工业消费时代,消费已成为简单的物的占有,乐趣自然就少了许多。然而,在生存之外,我们渴望的消费其实是享受一种由外而内的心灵的满足。那些影响我们生活与梦想的奢华格致的品牌,无不保持着一种工匠主义的精神,“手工”是大工业时代向完美主义虔诚的致敬。

卷烟制造本是一项成熟的工业,但红云红河集团就想创造出最极致的作品——“印象”。工业化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人工,但是在有些方面,机器永远是机器,我们要用智慧和情感去创造格致。

“印象”品牌要用最完美的烟叶卷制,需要从成千上万片看似雷同的烟叶中,依据品种、颜色、部位、成熟度等复杂的要素分拣出42个标准等级,再从42级中优选出印象所需的特定几个等级,最后从每片烟叶中选出特定的部位用于“印象”的卷制,这是一个科学和技术还不能完全胜任的领域,只有靠人,用人的眼光、嗅觉、触觉去感受和挑选最好的烟叶,以保证“印象”这个格致之物的创造。

经过多年的历练,红云红河集团已拥有一个优秀的烟叶分级技师团队,其中六位获得过全国烟叶分级技术能手的称号。如此雄厚的技术实力在行业内只有红云红河集团一家独有。

一般的瑞士手表由几十个零件组成,高端的手表往往有一百多个零件组成,顶级的名表会超过两百个零件。菲利普·杜佛做的顶级手表每枚需要耗时超过九个月。

同样,卷制一包“印象”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精心挑选很多不同产地、不同年份、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的烟叶,经过最精细的调配才能创造出最极致的格调。同一个品种,如果产地或年份出了少许偏差就可能影响产品最终的吸味。所以,烟叶的挑选分拣就成为极重要的一个环节。

红云红河集团制造卷烟的历史已有90年,这也是一代代烟叶分级专家成长和积累的历史,90年间,红云红河集团创造了一个个经典的卷烟品牌,每一个品牌标记了一段岁月,每一个品牌也熔炼进烟叶分级专家们的智慧和经验,他们在岁月中成长、在成长中传承独特的经验。

培养一名烟叶分级技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知识的学习只是起点,经验的传承,个人的感悟才是核心。烟草是自然送予人类的芳香,但每一片天空和大地,都会孕育出不同的烟叶,散发不同的芳香,而其中极细微的差别,只有靠经年的积累、世代的传承、用心的感受,最终在岁月的流淌中才能顿悟得道,才成为顶尖的烟叶分级大师,红云红河悠久的历史、丰厚的传承,就是大师成长的最丰沃的土地,现在,一个平均工作年限超过20年的专家级烟叶分级团队,正亲手为“印象”品牌挑选每一片烟叶。

每天,产自各个优秀烟区的优质烟叶送进印象工坊,专家们在标准的灯光下,小心地挑选适宜卷制“印象”品牌的烟叶。首先,从形状上区分不同的部位;然后仔细分辨叶片的颜色,挑选那些金黄油润的叶片;再轻轻用手指抚摸感受,静下心来,能体悟到不同品种间的细腻质感;弯下腰,又能嗅出不同产地间不一样的飘渺香气。对!这就是产自石林附近云烟印象烟庄的红花大金元,拿在手中,那清清的甜香味就会飘散开来,这是大师们的最爱,也是卷制“印象”品牌最重要的原料。

创造还在继续,一棵烟株一般会长出22片烟叶,印象品牌只用到位于烟株中部质量最好的5到6片烟叶,然后由经过分拣技师手工剔除烟梗,并剪下每片烟叶成分最完美的部分,就是约占整片烟叶1/8的烟腰部分。在如此精挑细选之下,每100片烟叶才能生产出一包上好的“印象”。

作为世界钟表业公认的手工制表大师,菲利普·杜佛认为真正的手表不是用来显耀。每天晚上,你给它上发条,看着它,聆听它,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好像有一种生命在流淌。

同时,你也可以点燃一支“印象”,慢慢地吸一口,吐纳之间、体悟的是那些深藏“手艺”的分级大师们触摸烟叶时的柔软,分辨香甜之时的微笑。他们用工匠主义的理想,为我们寻找自然的气息,四季的轮回。

源自手工,极致的“印象”为岁月留香。

上一篇:眼光因人而异作文下一篇:引入企业文化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