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思想室内设计论文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天人合一思想室内设计论文(精选8篇)

天人合一思想室内设计论文 篇1

在时代背景的影响下,我国传统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几乎都讲究“天人合一”,将其作为建筑设计和室内布局的不二法则,并形成了具体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一方面,“天人合一”对于传统审美观的影响非常巨大,形成了以中为尊的审美要求、自由灵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以及因地制宜,顺其自然的审美理想;另一方面,“天人合一”对于传统室内设计文化影响巨大,主要体现在寓于伦理的严整布局、虚实相生的空间组合以及师法自然的创造意境等方面。可以看出,“天人合一”思想对于传统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都有着显著的影响,从儒家方面看,“天人合一”的应用,成就出了一种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伦理关系,体现出人对于自然的畏惧心理,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形成了以中为尊的审美要求以及寓于伦理的严整布局;从道家方面看,“天人合一”的应用,主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了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以及师法自然的创作意境。而从本质分析,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追求的都是人与自然的相容和谐,这种思想体现并且融入到了建筑设计领域,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2“天人合一”思想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2.1注重生态美

从当前的技术发展形势看,建材市场可谓精彩纷呈,各种各样的装饰材料充斥其间,而有相当一部分人工合成材料都包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果在室内设计中大量使用,不仅会造成室内空气的污染问题,还可能直接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在室内设计中,应该注重生态美,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在充分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的同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加工。例如,可以通过对采光窗的合理设计,对自然光进行充分利用,减少人工照明,在强调人与自然联系的同时,也可以有效节约能源。而在通风设计中,也应该充分考虑建筑所处区域的主导风向,尽可能实现设计与自然的有机结合,避免人工通风系统对于人与自然联系的隔绝,在设计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2.2倡导适度消费

在当前许多人的攀比、炫富以及追求“时尚”的心理下,室内设计尤其是室内装饰中,存在着过度奢华的现象,大量使用各种木材、石材以及人工合成材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影响了建筑整体的设计风格,使得建筑变得不中不洋,缺乏特色,对于室内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可谓非常不利。因此,设计人员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加强与消费者的而沟通,在室内设计中倡导适度消费,遵循简单、自然的设计理念,倡导节约,避免过度的铺张浪费。例如,可以以绿色盆景植物代替许多不必要的家具和装饰品,不仅能够有效减小成本,还可以改善室内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亲近自然的机会。

2.3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建筑结构多为砖混结构或者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拆除后,能够被回收重复利用的资源很少,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对此,可以结合“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生态观,在遵循自然管理,利用自然规律的同时,成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室内设计进行指导,尽可能减少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对于可再生资源,也应该在满足室内设计方案的同时,尽量减少浪费,确保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也可以采用生态环保型装修材料,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结语

天人合一思想室内设计论文 篇2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 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天人合一的基本含义是:天道与人道的一致、协调。其具体的内涵主要从下面三点来分析:第一, 人与自然相一致;第二, 人与外在的强大力量 (或规律或神秘力量) 相一致;第三, 人与道德自我相一致。“天人合一”, 简单说来, 就是通过人的主动或能动的实践, 使“人”与“天”协调一致或相互统一。吴雪玲在她的文章中写道:“‘天人合一’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 又是社会法则和人生理想, 是中国古代先哲们对于天人关系这一根本问题的思考, 究其理论实质而言, 是关于人与自然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1]

(一) “天”的内涵

在先秦文学中, “天”有以下三种解释:第一, 自然之天。如“天之苍苍,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逍遥游》。“夫明白与天地之德者, 此之谓大本大宗, 与天和者也。”——庄子《大宗师》。第二, 义理之天, 即事物的规律或法则。如庄子提到“死生, 命也;其有夜旦之常, 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 皆物之情也”。这是说死与生是命中注定的, 就像昼夜交替一样是自然规律, 人对这些事情是无法干预的, 这里的“天”即相当于自然规律。第三, 主宰之天。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主宰, 是至贵至尊的神灵。

冯友兰也认为:“所谓天有五义:曰物质之天, 即与地相对之天。曰主宰之天, 即所谓皇天上帝, 有人格的天、帝。曰命运之天, 乃指人生中吾人所无可奈何者, 如孟子所谓‘若夫成功则天也, 之天是也。曰自然之天, 乃指自然之运行, 如《荀子·天论篇》所说之天是也。曰义理之天, 乃谓宇宙之最高原理, 如《中庸》所说‘天命之谓性’之天是也。”[2]“天”也是我国哲学范畴中最古老的范畴之一。

(二) “人”的内涵

中国传统哲学中对“人”概念的论述有以下特点:第一, 强调“人”的自然特性, 如战国时期的人们认识到人为万物之灵长;第二, 强调人的主观作用, 可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如庄子的“落马首穿牛鼻”;第三, 侧重“人伦”、“人道”的思想, 如孔子的“仁亲也从人二”;第四, 强调“人”受“天命”的制约。而在“天人合一”中, 笔者认为“人”可以简单的解释为我们这些芸芸众生的凡人, 是指有意识和自我意识即理性的能动者, 包括个体的人、群体的人和作为类的人。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中写道:“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 莫贵于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将人的地位看得很重。

当然, 要在“合一”的逻辑关系上看待“人”在“天人合一”中的地位, 最主要的是处理好两个问题:第一, 在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的地位的问题。第二, 人怎样与自然相合的问题。古代思想家们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显然是不同的。道家以自然为基点, 讲求尊重自然规律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儒家则认为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实现天人合一。

(三) “合一”的内涵

“合”就是互相理解, 相互关联。“天人合一”应当重在“合一”, 其中的“天”与“人”应当作为这个关系中的关系项存在。“天德而出宁, 日月照而四时行, 若昼夜之有经, 云行而雨施矣”———《庄子·天道》可解释为要效法上天的美德, 在勤政治民的同时还要保持内心的宁静, 要像日月普照、四季运行那样, 还要像昼夜有常、云飘雨降那样。“天”与“人”“合一”于“德”。“夫大人者,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 后天而法天时”———《周易·乾卦·文言》, 也体现了天人合德论。“天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道德经》第25章, 认为宇宙间有四大, 人居其一, 人以地为法则, 地以天为法则, 天以道为法则, 从一个侧面确立了人与天的相互关联。

二、“天人合一”的思想分析

“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协调, 其理论基础就是把整个世界看成是一个大系统, 人与自然共处在这个宇宙大系统之中。下面笔者就从道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具体来分析。

(一) 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道家看来, 天是自然,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 天也;有天, 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道家十分尊崇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老子强调“知常曰明”, “不知常, 妄作, 凶”。对自然万物的开发利用, 以及社会的发展都应当“知常”, 最终自然大道的必然规律性, 否则将自取败辱。《庄子》进一步强调人应“与天一”, “不以心捐道”、“无以人灭天”。

老子告诫人们“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故, 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第46章) 只有适可而止方可避免祸患。故有“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 (《老子》第44章) 其中“知足”、“知止”就是要求人们讲究实际、尊重规律、讲究限度, 不可追求虚荣、贪得无厌。“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说明人们如果能够按照自然规律行事, 就能从中受益;如果不按自然规律行事, 就身受其害。这反映了老子的天人“同律性”的思想。

庄子认为“合一”是人与自然万物的合一。“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人与天一也”———《庄子·山木》, “无以人灭天, 无以故灭命, 无以得殉名”———《庄子·秋水》, 就是强调了要顺应天命, 遵循自然规律。庄子的“人与天一”是指合人于天。他强调天和天道对于人和人道的相关性, 也强调其优先性。人之一切源于自然, 因而也必须回归自然。

(二)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 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所谓“天地变化, 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 故不违”、“知周乎万物, 而道济天下, 故不过”, 儒家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 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 儒家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因此尊重自然即是尊重自己, 爱惜其他生物的生命即是爱惜自己的生命。孟子以“诚”作为天人合一的指向, 《礼记·中庸》把“诚”视为天的本性, 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本, “诚者物之始也, 不诚无物”, 从而要求以“诚”这一道德修养达到“天地人合一”。

儒家所说的“天”, 非常贴近现代“自然”这个概念。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荀子更深入地认为,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他认为“天”的职责即是“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各得其养以成。”儒家认为的“天”与“人”是一体的。在儒家的“天人合一”观中, 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是统一的。儒家认为“人”是万物之灵, 应创造潜能, 发挥主观能动性, 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孟子·告子上》中他提出了“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的观点, 即由“尽心”到“知性”再到“知天”的认识途径, 认为人可以通过修心养性感知到“天道”。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孔子在“天道”、“性”、“命”三者的关系上提出了由天到人、又由人到天的认知过程, 即由“敬天畏命”到“知天达命”的发展过程。

在天人关系上, 儒家认为可以通过“志于道”、“志于学”、“反省内求”、“慎独”等方式, 来达到“知人”、“知性”、“知天达命”的功效, 以谋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共存与共生共荣。

三、“天人合一”思想的借鉴意义

早在19世纪, 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其发展的基础上, 就像人类发出了警告:“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 只会带来灾难。”[3]我国需要同时完成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 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课”, 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对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我国古人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生态思想而且具有可操作性。这些都是我们当前建设“美丽中国”可以借鉴的。下面就主要从以下几点具体阐述“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

第一, 建设生态文明, 就必须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天与人的关系, 不能把天人断然分为两截, 更不能人为制造对立。天与人是有机的统一整体, 决不能孤立地看任何一方, 这是我们当今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从天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出发。

第二, 建设生态文明, 就必须要尊重自然规律, 应当提倡人道与天道一致、人道服从天道的思想。不能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不能简单的认为一切都是能把握的。

第三, 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要提倡敬天、畏天的思想, 而不是片面地鼓吹制天、勘天的思想。我们应该在知天的基础上去敬天, 去畏天。

第四, 建设生态文明, 应当创造性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观, 尤其要吸收古代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整体观念、有机协调观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站在天人有机合一的整体上来进行, 协调好各项天人关系。这是我们当今建设生态文明的又一前提。

第五, 建设生态文明, 更应当提倡崇高的道德境界。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 平等待人, 平等待物, 提升主体 (人) 的精神境界是我们所要提倡的, 尤其是在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过程中, 在此过程中, 人人都是主体, 人人都有责任维护生态的良好有序发展。

第六, 建设生态文明, 就必须提倡哲学与科学相结合。在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步骤中, 我们必须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 促进并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更要结合中国生态实际这个大环境来应用科学, 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与哲学相结合的道路, 才是当今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只要合理借鉴好“天人合一”思想,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到的“美丽中国”将不会只是构想, 在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更要处理好GDP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在追求GDP增长的同时, 要努力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客观合理地利用“天人合一”思想, 正确处理好“天”与“人”的关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处理我国当今所面临的生态问题,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终将实现。

参考文献

[1]吴雪玲.现代语境下“天人合一”思想解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5) .

[2]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4.

天人合一思想室内设计论文 篇3

关键词:天人合一思想;城市景观;再生设计

一、引言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在逐步加深。除必要的工业及农业设施外,房地产业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正是因此造成了一系列的景观环境及生态破坏问题。从全球环境的角度来看,如温室效应、酸雨危害等大环境问题;从城市角度来看,如工业建筑对城市风貌影响问题;建设废弃迹地问题;城市环境维护与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1]。这些问题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影响也逐步加大。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时尚诉求和对景观审美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使得旧时的景观工程成为了城市中不和谐的视觉因素,严重影响城市环境的形象。这时对于城市废弃地的后期规划、生态景观恢复,以及景观再生设计对城市生态的良性发展,自然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当下在城市景观再生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有些设计不仅在视觉形态层面上无法产生形式美感,更无法在原有景观与后期再生景观中找到平衡点,同时他们大多把设计的重点放在改造自然使其更符合人类的需求上,从而忽略自然的规则,导致生态的破坏和失衡,更是欠缺对历史应有的尊重,无法正确地处理人、自然及历史的关系。我们亟需一种方法一种思想来给予启发,而此时往往能从古代先贤的众多理论思想中得到启示。

二、天人合一思想与城市景观再生设计的关系

(一)天人合一思想

古代人认为,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就是这种认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中国哲学最突出的特点。所谓“天”,即指无所不包的“自然”,天、地、人合一就是人需要融于自然才是和谐统一的整体,这也是“天人合一”思想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所创立的道家学说,其中心在于注重顺应自然。他认为天地万物皆由道而生,天与人是统一的,只有尊重自然的本性,遵守天地间自然的轮回之道,才能把握住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最普遍原则,由此也可看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部分。而继老子之后春秋末年,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以道德伦理为核心,提出了“人与天一”,强调人应当顺应天命。[2]此后儒家荀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则着重天人关系,通过“天人相分”论证“天人合一”,使“天”与“人”在较高水平上和谐统一。儒家学说坚持有所为,肯定人的同时即肯定了人为,要求通过人的社会实践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除了道、儒两家对其进行解释,在中国古代传统风水学中也对“天人合一”进行了阐述。在古代堪舆家眼里,“天人合一”的实质就是人要最有效地利用环境,按照天道运行的方式生活,寻找最好的自然条件或改造得最为协调,以到达人与自然融合的境地。他们认为对人类发展影响最大的就是居住的自然环境,良好的居住环境有利于人类的健康和发展。所以古人在选择地形时,通常要讲究“山环水抱”“藏风聚气”,符合“天人合一”的自然环境才会产生“地灵人杰”的风水效益。

道家、儒家及传统风水学中都以其独特的方式来阐释和表达“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支持下,人们关注人与景观、环境的关系,使之达到虚实相生、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缓解城市景观环境带来的人与自然规律的矛盾。

(二)城市景观再生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1.因地制宜

景观再生设计中的一个重点就在于尊重自然,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自然条件进行设计,从而节省资源的消耗,使得城市环境及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因地制宜即满足了这些要求,它既是根据客观的自然环境及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从而使其变成适宜于人类生活的环境,并达到人与自然环境、人与建筑环境和谐统一,使其景观环境可以形成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效果。同时对于那些地方特色浓郁、场地条件复杂的区域,因地制宜的景观设计既可以节约资源的消耗,又可以创作出具有特色的景观空间效果。自然在城市景观再生设计中因地制宜更是必然之举,任何的景观再生都有保留原有景观的必要。我们必须做到保护和利用相结合,即在原有景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改造,从而达到在保证功能的同时又不破坏原有自然资源,很好地做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原理。

2.效法自然

上述说到对于城市的景观再生,我们不仅要做到因地制宜与周围环境相结合,同时要懂得利用自然资源学会效法自然。人类的所有活动都与自然密不可分,设计也不能例外,景观设计更是如此,它是在自然环境下的设计。因此我们在城市景观再生设计中,尤其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要做到既不破坏自然又不屈从于自然。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学会如何从自然环境中汲取真正的智慧,不管是从科学上还是从美学上,自然都可以成为我们设计的思想之源。我们取材于自然的同时也受限于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也要适应自然[3]。而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寻求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在城市景观再生设计中效法自然不仅仅是对自然形态的单一模仿,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建立起人与自然共存的环境模式,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与城市景观空间本身的优势,达到景观的再生目的。

3.天人协调

当然仅仅只是因地制宜、效法自然是无法做到真正使城市景观再生设计达到天人合一的意境效果[4],此时我们还需要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和谐统一起来,即要遵循天人协调的思想,使人文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在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的丽江悦榕庄的景观设计上,诠释了天人协调的思想,在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再生上做出了比较突出的设计。同时设计师又巧妙地运用了景观空间的借景手法,将壮丽秀美的玉龙雪山与酒店景观内庭完美融合,使其达到与自然融合的视觉效果。

天人协调是人类主动在人定胜天的基础上更高层次地同大自然和谐相处, 这种思维取向归根到底来源于天人合一。

三、天人合一思想对城市景观再生设计的启示

(一)视觉形态层面

景观之所以被称之为景观,它在形式美感与视觉感受上的特性是必不可少的。形式、色彩、质感、肌理甚至是光影,都可以赋予景观不同的灵性和美感。自然城市景观再生设计的首要目的就是景观视觉形态上的重新生成。当然这种重新生成的形式美不单是指一个静止的形象,它也是一个动态平衡协调的结果。同时在天人合一思想中认为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仅要遵循自然本身的美学规律使之达到淳朴的自然之美,也要做到人与景观、自然的协调平衡。城市景观再生设计即是可以借鉴这一思想所提炼出的诸多要素,以广州珠江后航道的景观再生设计为例,其在保留可用的景观和建筑、以起到最大限度利用周边环境的同时,又在视觉层面上使所保留的景观成为新景观的“图形”背景,让旧景与新景趋向融合。这种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改造手法,既达到了节省资源消耗的目的,同时在形式美上又符合人们对于景观在视觉层面上的需求。

(二)自然生态层面

继在视觉层面上对景观空间进行再生之后,城市景观再生在自然生态层面上的恢复,又涉及到城市环境的安全与健康问题,同时也涉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问题。其最基本的原则是肯定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两者密不可分,人们应当遵循自然规律,改造大自然,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协调统一,在设计的同时考虑到因地制宜、天人协调等观念,可以有效地缓解生态环境的恶化、基础损耗居高不下、资源枯竭、景观环境质量下降等生态问题。最为典型的事例便是上海后滩公园的建造,它建造在原工业场址的棕色地带上,是上海黄浦江畔的一处再生生态景观。公园设计包括湿地、生态防洪、回收工业建筑和材料、城市农业等策略,能处理污染的河水,恢复河畔景色[5]。在设计上不仅保留了原河滩的自然地基,还将防洪堤与田谷堤岸融为一体,在保证功能的同时又不破坏原有自然资源,很好地做到了“天人合一”思想中因地制宜与效法自然的理念。

(三)人文历史层面

当然仅仅只是在视觉层面及生态层面上给予满足,并不算完整的景观再生设计。景观的再生不仅是形式上的再生,同时也意味着对传统地域文脉的一种延续。而城市景观在历史人文层面上的再生,即是唤醒城市过去的“记忆”。在广州黄埔长洲码头江岸改造的设计中,秉承对环境历史变迁的尊重,对变迁过程中人们逐渐产生的场所认同和场所记忆的尊重,在解决生态护岸、植被缓冲等基本问题的同时,其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再生做出了突出的设计。它保留了原来的旧船厂区,并对其进行保护及更新,使其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及文化传承效果,遵循天人协调的观念使景观在过去与现状之间产生平衡点,让新生成的景观成为这个城市历史文脉的一部分。从城市景观再生设计的各个方面来看,我们要了解视觉形态及自然生态的平衡是其设计的基础,而只有良好的文化氛围才能保持城市景观系统的健康运行,所以说文化的再生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四、 结语

城市景观环境的再生设计既是对空间场所环境的重新生成,同时也是对城市景观环境中生态系统的调节,更是对其所在地的传统文脉的保护以及延续。对于当下城市景观再生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破坏生态、浪费资源、无形式美感、对历史人文缺少尊重等。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中找到相辅相成解决之道,将因地制宜、效法自然和天人协调的理念贯穿于城市景观再生设计中。

参考文献:

[1]尼尔·科克伍德、申为军.后工业景观——当代有关产业遗址、场地改造和景观再生的问题与策略[J].城市环境设计,2007,(05):10.

[2]孟兆祯. 师法自然天人合一——论中国特色的城市景观[J].建设科技,2003,(01):89.

[3]刘福智.城市景观再生设计的理论及策略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6.

[4]于海龙.风水学理论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济南:齐鲁工业大学,2013.6.

[5]曾丽娟.城市河岸景观再生设计探析——以广州黄埔长洲码头江岸为例[J].美术学报,2013,(06):105.

作者简介:

天人合一思想室内设计论文 篇4

内容摘要以老、庄为代表的中国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天人合一观,具有天然的美学品格。它启示于人的至善、至美的境界,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它对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设计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思想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如天坛、故宫、江南典型民居、园林等,就充分展示了中国古建筑、园林设计的群体美、环境美、亲和自然之美,创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之美,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设计之美学思想的深厚文化底蕴。。。。。。

以老、庄为代表的中国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天人合一观,具有天然的美学品格。它启示于人的至善、至美的境界,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它对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设计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思想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如天坛、故宫、江南典型民居、园林等,就充分展示了中国古建筑、园林设计的群体美、环境美、亲和自然之美,创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之美,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设计之美学思想的深厚文化底蕴。

中国古代的先哲以朴素的系统观念观察整个宇宙,《庄子·齐物论》云:“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是庄子“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乐记》提出“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即认为整个宇宙天地处于“流而不息,含同而化”的状态之中。意思是宇宙之气永远处于整齐、和谐、有序的运化之中,这与庄子所谓“通天下之气”是一个意思。

天、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天是相对于大地而言的。人站在地球上,月球是天空中的一个明亮的星体;若人站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就是悬于天空、且比月球更明亮的星体了。若以人为主体,则人体以外的整个宇宙星空都是天,当然也包含我们周围的自然界。可见,人与天的关系实质上乃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认为:天与人原本就是合一的。道家就以“究天人之秘,合天人为一”为根本。《老子章句》曰:“天道与人道间,天人相通,精气相贯”。老子《道德经》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明了人与自然的共同根源。

从人类起源看,人是大自然演变的产物,天人相应系指人体具有了自然属性。人与自然相互通融,万物处于阴阳相交、阴阳互补、阴阳合和的状态中。天体运动在生命体上留下深刻的痕迹与信息,天人合一思想告诉我们,人体就是宇宙全息的缩影。天体运行和谐有序,正常人的生命现象也是阴阳平衡、井然有序的。现代医学也充分证明,胎儿孕育过程,浓缩了人类亿万年的进化过程。

东方古贤的天人合一观,具有天然的美学品格。它启示于人的至美、至善的境界,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之于生命如此,之于艺术也是如此。本文结合天人合一观对中国古建筑、园林设计建筑中所体现的美学思想作一探索。

建筑美学

代表古代人审美观念的中国建筑师喜欢富丽华贵、雍容大度的美,所谓泱泱大国之风。紫金城、阿房宫、长城、嵩岳寺塔、佛光寺、寄畅园、颐和园、布达拉宫等杰作,闪烁着中国古建筑的光辉。有序曲、有高潮、有尾声,空间变化极为丰富。不但从造型、空间布局、总体规划独具特色,而且作为中国古建筑美学的主导思想的天人合一观,在建筑设计中从多方位、多层次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体现中国古代建筑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对称美源于自然亦道法自然。

对称美是形式美的美学法则之一。人的形体是对称的,鹰、猛虎、雄狮、孔雀、金鱼、知了、蝴蝶等等无一不表现出对称的形态。人和动物之对称能给人以健康的美感,若不对称则给人以不愉快的印象。对称美源于自然亦道法自然。中国古建筑道法自然对称之美,无论是宫殿、庙宇、宝塔、桥梁、楼台亭阁等几乎都考虑到“对称”这一美学法则的应用。为什么中国古建筑能给人以美感呢?这是因为“对称”能给人一种平衡感和稳定感,这反映了人们在审美实践中的一种普遍的心理要求。

天象数字的应用。

天象数字在建筑中应用最多、最典型的可以北京天坛为例。天坛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当时天地合祭,故名天地坛。明嘉靖九年(1530)在北郊另建方泽(地坛),才改名天坛。

古代十以内的偶数称为阴数。奇数中的一是太极,三才是奇数之始。天坛几何尺寸严格采用阳数,象天地人之三,故阳爻称九。祈年殿运用天数和象征性数字处有殿高九丈九,屋檐三层,裕谷坊三层,殿顶周长三十丈(象征一个月三十天),外层十二根柱子(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层十二个柱子(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中二层二十四根柱子(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最内藻井下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全部柱子二十八根(象征二十八宿);殿顶四周三十六根枋桷(象征三十六天罡);辞蕉门外有曲折走廊七十二间(象征七十二地煞)。天坛这一组天象数据和构成的完美的建筑艺术形象及其园林空间,充分说明了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建筑学的深远影响。

阴阳合抱溶于建筑之中。

老子的太极图(即阴阳图),最集中、最形象地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太极图表示宇宙两种对立力量(用黑白表示):它们互相共存着,同时又互相作用,相互转化着,由具有动态的曲线表示,阴阳两极并非机械限定,而是一种辩证的运化关系。

在中国古代建筑师看来,中国的空间概念永远是两种对立的力量和谐而又动态地共存于统一体之中:虚实、有无、大小、对隔、曲折、左右、色空、起伏、动静、刚柔、敛放等阴阳对立的力量始终处于一个互相对峙、转化、周而复始无限运化的关系之中。

佛教强调“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与空的对等,隐喻着物质世界与非物质精神世界的共存和相互转化。显然,佛教创造了一种富有人和自然灵性的“虚空”、“幻境般”的审美意识。而在老、庄哲学思想中,“有”、“无”代表着宇宙中相对立的实体物质与非实体属性的两个方面。任何事物不能只有“有”而没有“无”,或只有“无”而没有“有”。但在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中,则侧重于对立事物中“阴”的融合力,强调“无”的功能。他们把“无为而自然”、“无为而无所不为”作为人生哲学,主张酷爱自然,在自然的无限空间中得以抒发自我心灵和自我满足。这种“无为”渗透在艺术中则表现为“神与物游,思与境谐”的审美意识。由此可见,“色空共存”、“有无转化”、“虚实相生”乃是中国空间概念的核心。它强烈地影响着中国传统的艺术观,也包含着影响中国建筑美学的审美意识。

在我国传统建筑中,大型建筑并不意味着庞然大物,而是一系列的虚实相间的庭院与由“间”组成的“幢”沿着某种轴线关系而组成的层层渐“进”(每进入一个庭院就称为一“进”)的建筑群。建筑设计中既要设计“实”,也要设计“虚”。这种虚实相间的层层渐进,充分体现了中国空间概念中“有无相生”的审美思想,气势恢宏的北京故宫是如此,水乡江南一些典型的民居也是如此。

群体美、环境美与亲和自然之美。

统一之中有变化,变化之中有统一,是美学的最高法则,中国建筑师在这方面有充分的考虑。中国古建筑无论从形式感、造型、格调、色彩关系、高度变化、线条变化等方面,总是从系统美学总体审美效果上创造群体和谐统一之美,强调与环境关系所造成的烘云托月之美,强调亲和自然之美。

故宫是一首凝固的交响乐:华表与金水桥就是这首交响乐的序曲,主旋律由天安门、午门逐渐展开,太和殿可视作交响乐的最强音,达到了乐曲的高潮。走到御花园,乐曲就进入尾声。到了地安门全曲圆满地结束。故宫还是一幅画,从任何角度看还具有绘画之美:整个围墙就是画框,画面富于节奏美、韵律美,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从不同的角度看,都是一幅至美的建筑画。

中国建筑是内向的,收敛的,其欣赏方式不仅有静态的“可望”,而且也有动态的“可游”。人们在漫游画面中变化无穷,移步即景,情随境迁,从漫游中体会全画的神韵。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建筑单体之间、局部与全局之间、建筑与环境之间所造成的美。每个单体只是作为全群的一部分而存在。例如,祈年殿也只有在松柏浓郁的环境中才有生命,太和殿只有在紫金城的森严氛围中才能造成一种神圣的气势;藏于深山中的古寺,深山因与古寺融为一体而变得更加神秘,古寺因深山的渲染衬托变得更加清净,给人以超尘拔俗宁静之美的审美感受。

中国建筑不仅重视近区的环境美,而且也注重与更加广阔的大自然的亲和关系,造成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过去风水先生要“观势”、“观相”,实际上就是建筑选址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应该说,这是颇具美学价值的调查研究。在自然环境中搞建筑要借助于引景、建景、借景,甚至运用对景等手法,把自然景色烘托得更美。天下名山僧占多。古代庙宇的造址,一般选在三面环山、一面空旷朝阳的环境中,既能避风,又能沐浴阳光。如北京的碧云寺、山东的灵岩寺、南京的栖霞寺、敦煌莫高窟等。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恒山悬空寺,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不在巅,下临深谷不在麓,倚山做基,就岩造屋,虹桥飞跨,殿宇悬空,构成惊险奇特之美。

以上数例皆为依山之势者,也有不少建筑傍水之姿者,或二者兼而有之,如长江的黄鹤楼,钱塘江的六和塔,洞庭湖的岳阳楼,昆明湖畔的颐和园等,如果不是依山傍水,这些华丽的建筑也就不能相映成趣、借景生色了。在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中的中国建筑,“虽由人作,宛如天开”。自然与建筑二者的关系相伴相存的亲和关系,好像不是人为加上去的,而是地上长出来的。自然与建筑群体组成了一个更大的“群”,可见,“群”是中国建筑的灵魂。

中国建筑的特色主要是相对于西方欧洲人而言的。中国人与欧洲人在建筑文化的思维方式上具有明显的差异。

欧洲人重视形式逻辑,重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建筑中这种明确的逻辑概念与因果关系也体现得十分清楚。如西方古典建筑中,将建筑的造型分解为可以理解的各种几何形体,并将它们符合逻辑地组合在一起。绝大多数的西方古典建筑都可以分解成一些简单的几何形体,在这些形体中,方就是方,圆就是圆,任何形体几乎都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欧洲人喜欢在一些宗教建筑上饰以壁画:因为飞鸟都有一对翅膀,所以壁画上的能飞的小天使就合乎情理地安上一对翅膀,完全合乎形式逻辑的因果关系。

中国人似乎更重视辩证逻辑,重视事物的`辩证统一,将事物的各个部分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彼此不可分割,因此,如上所述,中国建筑尤重群体效果,无论宫殿、寺庙、宅第的群体,还是园林设计、城市规划,均追求整体统一,造成所谓星列棋布、群星拱卫之势。中国人在宗教壁画创作中,无论是敦煌飞天,还是嫦娥奔月,就没有诸如翅膀之类的赘饰,只靠轻飘的自然姿态,随风飘动的衣带,跃然升空,充分体现中国人在处理艺术问题上的辩证逻辑思维方式。

在建筑的个体造型上,中国建筑似乎是有意识地回避纯几何的东西,建筑的屋顶、檐部、脊饰都是由一些不可捉摸的自然曲线构成,在艺术趣味上追求“离方遁圆”,这些都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在个体造型上迥异于欧洲古典建筑。

古代中国人与欧洲人在建筑理论上也是有显著差异的。古罗马的维特鲁特在“建筑十书”中提出了“实用、坚固、美观”三原则,欧洲建筑师对形式美的法则,诸如比例、尺度、均衡、韵律、对称等均有系统的研究,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美学法则。

上述形式美的法则,在古代中国建筑师看来,只是建筑理论的表面层次的东西,中国人对这些美学法则不仅在建筑设计中运用得十分娴熟,而且中国建筑师的着眼点在于更深的层次上:在于建筑群体的谐和,在于建筑整体与自然、宇宙的谐和,在于建筑与人类自身的谐和,在于体现出宇宙的秩序感与和谐感,从总体效果上给人以威慑人的气势感和感人的崇高的美感,创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园林美学

园林建筑是中国建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园林又不同于宫殿、长城、庙宇、桥梁,它有自身的一些特色。中国园林石求奇、廊求ā⑺求曲、路求幽,假山叠置,奇花异木,四季更迭。

古代文人画家陶醉于山水风光,企图将生活诗意化,把自己喜好的诗情画意融于园林之中,追求秀逸、超脱的意境。历代许多文人画家直接参与园林设计,如唐代的白居易、王维;宋代的苏东坡;明末的计成;清朝的李渔等都是杰出的代表。文人画家参与所造之园,往往以山水为蓝本,诗词为主题,以画设景,以景入画,寓情于景,寓意于形,以情立意,以形传神,楹联、诗词与园林建筑结合,富有诗情画意,耐人寻味。

以杭州西湖为例,苏堤犹如飞架在湖面上的一条长虹,连接百花洲、芳华、点翠、浮碧、荔浦和西新。它既是重要的景观,又起到分割水面的作用。它能顺应自然,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景色随晴空而变化无穷:旭日东升之前,在苏堤西新桥远眺,湖水似沉睡于梦中,不见涟漪,碧彻清莹,此时西湖,格外柔美恬静。远处群山环抱,近处亭前水清如镜,亭后林密浓荫,山青水秀。当皓月当空,月光明媚,碧空万里,波光闪烁,泛舟湖上,微风拂面,远处飘来悠扬南曲,可谓人间之极乐世界。正是“茫茫水月漾湖天,人在苏堤千顷边,多少管窥夸见月,可知月在此间园。”而在细雨霏霏之时,纵目湖光山色,云山迤逦,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恰似一幅淡雅的水墨山水画卷。

如果说西湖风光向游人展示一种阴柔之美,则佛教圣地四川峨嵋山又向人们展示一种阳刚之美。它以“景层高、旅程长、山形雄秀,气象奇异”而独具一格。若在春秋雨日,远眺巍然耸立的山峰,浓云浓得像远山,而远山淡得似浮云,是山是云,已难分辨,变化无穷的云雾,缭绕于群山之间,山峦奇峰,忽隐忽现。攀登之仰视可感受巍巍峨嵋之崇高;途中之平视随处可见群山环抱、点缀于万绿丛中的寺庙园林;下山之俯视则有“一览众山小”、“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亲身感受。如果说西湖风景是一幅山明水秀的横幅山水画卷,那么峨嵋山色就是一幅气势雄浑的条幅山水画卷。

中国园林与欧洲园林也有明显的差异。

欧洲园林是雕刻性的,而非绘画性的。强迫大自然符合人工法则雕刻成的立体图案:草坪、水池、花坛都是几何形的,甚至把树木也修剪成各种几何形态———园球形、半球形、锥形、多角柱形、短墙式绿篱等被称为绿色雕刻。林荫大道又平又直,林园中点缀以人物雕塑、喷泉,使人感觉整齐有序、心旷神怡,富于逻辑性而易于理解,整个园林外在而暴露,游人一览无余。

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在于:含蓄抒情、富于绘画美和韵律美,其妙在曲,欲露先藏。园林中的参差布局,虚实对比,组成园中有园,变化的空间序列成为旋律上的起伏收敛。小园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大园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小园不觉其小,大园不觉其旷。尤以占地较小的园林,藉助于引景、借景等手法,使迂ㄇ折的景色变化无穷,犹如一幅幅构图完美的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其纤细雅致,堪称人间一绝。

天人合一思想室内设计论文 篇5

[摘要]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与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新课改背景下研究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借助一节基于校园网络平台打造的初中历史课,谈谈“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能力兴趣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094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他一生提出的许多教育思想都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特别是他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种是方法,另一种是生活的说明。在方法方面,它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不然,便要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了。在生活的说明方面: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在这一思想中,陶行知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而这正是新课改所倡导和要求的。下面笔者就一堂基于校园网mod平台打造的历史网络课,谈谈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这是依据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为原型设计的网络历史课堂,设计主题为《双城记――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校园网络平台来查阅资料等方式,将东京、平江府(苏州)这两个宋代的南北城市在服饰、饮食、建筑、乐活等方面进行对比,从而了解宋代人民的社会生活风貌。

一、师生分工,借助课本和网络查找资料,做好课前准备

在课前准备方面,师生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学生主要是利用课本和网络,就宋代的东京和平江府的服饰、饮食、建筑、乐活等方面查阅资料,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制作课件。教师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将学生的课件进行提炼、整合,优化成最终课件;二是在校园网mod平台上搭建本课所需要的资料库,并丰富资料库的内容。

其实课件的使用在这节网络课上大概只用了三分钟不到的时间,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个环节的作用相当大:1.学生查阅的图文资料相当丰富,甚至有的图文资料是笔者找了好久都没找到的,而且部分学生的课件制作得相当精美,让笔者都自叹不如。这说明学生对“做上学”相当感兴趣,而且也具备了“做上学”的能力,因为资料是他们自己查阅的,比起老师灌输给他们的印象深刻。2.当笔者在课堂上播放课件时,很多学生都欢呼起来,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亲手制作的幻灯片,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小组合作,利用资料库中的信息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全班学生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是东京组和平江府组,然后每组再分为四个小组,分别代表服饰、饮食、建筑、乐活。在每个城市的服饰、饮食、建筑、乐活栏目下,笔者都设计了五道填空题,基本上涵盖了该城市在这一领域的特色。填空题的答案均可以在mod平台的资料库里查到,不过笔者设置了时间限制,每个小组只有八分钟的时间,时间一到,电脑就会自动进入锁定状态。为了提高效率,每小组都进行了明确的分工,由一人负责填写答案,其他三人将题目分配到人头,每人负责查阅各自所需要的资料,给负责填写答案的人提供答案。

在组内成员的齐心协力下,每个小组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完成了各自的任务(除了一个小组出了一个错误之外)。由于每个小组只负责一个城市的一个领域,知识面过于狭窄,因此在学生们完成任务后,笔者将东京城与平江府的服饰、饮食、建筑、乐活两两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学生发现这两个城市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共同点和各自的特点,从而突出本课的主题――“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同时又扩大了知识面。

在这个“教学做合一”的过程中,教师只不过是起了引导的作用,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收获了通过网络平台查找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的能力,更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会很自然地转化为他们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

三、发帖子,“逛”贴吧,全民网上交流

现在的中学生都喜欢“逛”贴吧,发帖子,将身边发生的事情拿到网上交流。基于学生的这一喜好,笔者在课堂上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摘录两段宋代东京城和平江府商业活动的史料(已翻译成白话文),要求学生通过分析这两段史料,找出宋代东京城和平江府的商业活动的相同之处,并用自己的观点在mod平台上开一个贴吧,然后学生互“逛”贴吧,发表评论。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共识很快就达成了:宋代的东京城和平江府的商业活动打破了唐代实行的市坊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宋代商业活动的区域更广、时间更长。

在该环节中,笔者只是将传统的课堂讨论模式搬到网络平台上,以学生乐意参与的方式展开,效果却是出乎意料的好:学生在开贴吧、发帖子这一“做”的过程中,不仅自己主动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而且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对比法。

四、两城PK,将知识融会贯通

课堂进行到这个阶段,学生的知识都掌握得差不多了。为了解除部分学生过于关注自己所代表的城市的社会生活风貌而忽视另一个城市的社会生活风貌的担忧,同时也为了持续刺激学生的兴奋点,笔者设计了两城PK的知识竞赛环节,规则如下:1.平江府的学生只能答东京城的题目,东京城的学生只能答平江府的题目。2.每个学生自主完成,不得讨论。3.限时两分钟。4.由计分系统计算出正确率,正确率高的城市获胜。

一方面,学生在掌握了自己所代表的城市的知识后,对另一个城市的知识充满了好奇心;另一方面,知识竞赛的形式激发了他们的好胜心。因此,知识竞赛进行得很顺利,每位学生都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答题任务。计分系统最后统计的结果是平江府的学生以微弱优势取胜。结果出来后,学生们在或欢呼或懊恼的同时都在思考各自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会失败?为什么我们的优势那么微弱?问题出在哪里?这个时候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回头查看什么题目做错了,为什么会做错。学生是在“做”上发现的问题,发现问题后,自己就能及时寻找方法来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品尝到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丰收的喜悦,这种喜悦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益。

五、敢想敢做,勇于坚持――自信心的源泉

之后,笔者设计了一道探究题,作为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题目是这样的:宋代军事实力偏弱,使得宋王室在跟少数民族政权的斗争中处于弱势,往往通过给岁币的形式求得苟安,岁币无疑会增加老百姓的负担,但是为什么宋代老百姓的社会生活还能如此丰富多彩呢?鉴于这道探究题的复杂性以及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有限,笔者没有让学生自己直接去分析原因,而是提供了四个答案让他们去选。

最后的统计结果显示,选择“C.宋代政府鼓励商业贸易,促进了经济的繁荣”的人数比例最高,最终我们将C答案作为了此题的答案。选择这个答案的学生开心极了,觉得是自己主宰了答题的方向,自信心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接着笔者跟他们一起分析另外三个选项,发现这三个选项也可以作为答案,这下选择这三个答案的学生立马“多云转晴”,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坚持也没有错,原来自己也找到了答案,自信心也树立了起来。

其实笔者设计这道题目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弄清楚其答案,而是希望学生在探究这道题目的过程中明白:只要敢于去做、敢于坚持,自己完全可以找到答案,自信心就是在不断地“做”、不断地坚持中树立起来的。本环节的探究活动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借助新颖的网络平台授课模式,认真践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学生在这节课不仅学到了历史知识,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而且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与自信心。只要我们历史教师认真研究课程特点和教学实际,在新课程理念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一定可以探索出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天人合一思想室内设计论文 篇6

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根据党中央要求,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21章、99目、200条,近15万字……《纲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主题,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核心内容和主要依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纲要》力求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做到简洁明晰,突出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学习材料,是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

要在多思多想、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系统全面、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明确提出“要通过广泛的学习宣传阐释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河南日报开辟专栏推出一批《纲要》学习体会文章、理论阐释文章,营造学习《纲要》的浓厚氛围。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坚持领导干部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当好表率、做好示范、上好党课,带领全县党员干部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县委书记余钟华说,《纲要》的出版发行,对扎实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县里将深入组织学习,全面学、系统学、结合实践学,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西戌镇水溢河村第一书记高玉峰说,《纲要》文风朴实、通俗易懂,对基层干部开展好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我体会最深的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部分。作为一名扶贫干部,要树立‘村里不脱贫,我们不走人’的决心恒心。向贫困宣战,我们这些基层干部必须不忘初心,扎根群众,通过产业扶贫等一系列措施,帮助困难群众稳定脱贫。”高玉峰说。

“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纲要》既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提升授课水平,也是我们教师和学员之间教学互动的桥梁纽带。”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冯建玫说。

《纲要》在绪论部分重点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研究生沈逸超说,作为青年学生,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原创性贡献,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在学习和工作中指导实践,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知行合一。

“要把自己摆进去,紧密结合新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有针对性地学习,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找到自己思想上的薄弱之处,筑牢信仰之基。学习过程中还要奔着问题去,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增进自己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等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解。”沈逸超向记者畅谈了学习《纲要》的心得体会。

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强大的力量。

在广东,广州漫友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20成立党支部以来,公司党支部书记张显峰就积极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认真学习《纲要》,成为企业员工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张显峰看来,正是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使得企业的整个团队在复杂困难的形势下能够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正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企业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和自身竞争力。

天人合一思想室内设计论文 篇7

早在先秦有关“天志天命说”、“道先天地说”、“太极阴阳说“精气说”等天地世界本源之讨论已不鲜见。《论语》载“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其此处“天”就有天意不可违,天主宰一切之意。儒家孔子讲“天命”。“天之行广而无私,其厚而不息,其明久而不衰”(《法仪》),其中亦含有“意志之天”的意思。荀子提出“明天人之分”,他把“天”独立出来看待,从与人相对的自然来探讨天有其自身的规律,且“天”不因“人”而有所改变。“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为不莱亡”(《荀子.天论》),从另一方面来看,人又可以利用天本身的规律即“制天命而用之”,使之为“人”所用。道家老子提出“道先天地”的学说、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还指出“蔽于天而不知人”,重视“天”的功能、顺应自然。后有董仲舒提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一,天一人也”(《春秋繁露》)等一系列有关天人之间的言论。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天人相关、天人合一”的思想已是一种普遍的观念。

纵观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将其概分为两种主要思想观。一为带有神学性质的天命观,二为有关“天道自然”的意识形态观。前者神学的天命观可以从西周时期盛行的“天命”信仰中及从《诗经》中总结看出。后者的天道自然观中的“天”除了“天命、自然”之意,亦将“道德、精神”之意包括在其中。例如老子《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时的天人关系就可以视为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再如《易经》,其本为占卜询问吉凶祸福之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此处“人”向“天”寻问吉凶祸福。可见人与自然紧密相联系,自然在人的心目中是具有重要地位。

不管是前者“神学天命观”还是带有道德、精神的“天道观”,在人类历史上,两者的思想境界内涵在我国哲学、美学史都是永恒探讨的主题。

二、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中的“天—乐—人“思想观

“天人关系”不仅在哲学领域且在音乐美学领域亦备受关注,可视为音乐美学思想的体现。我们在哲学上讲“天道、人道”之际,音乐美学上亦有“大音希声”(《老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籁、地籁”(《庄子》)等有关“天人合一”之意境思想。在人类发展史上,音乐的发展与自然密切相关。《吕氏春秋.音律》载:“大圣至理之世,天地之气,合而生风,日至则月钟其风,以生十二律。”此处音乐由天地、自然之节律而来。“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国语·周语》)”,“乐”的制造按天地自然法则所造。人从宇宙自然中的规律中创造出音乐,音乐与宇宙相联系,被看做是与自然宇宙(天)相融和谐的体现。这种“自然天乐观”在先秦时代已不是一种新鲜观点,显然被普遍接受。

儒、道两家音乐美学思想言论中有大量“天人相关“音乐思想观。上文论及“乐”和天、人联系,“天乐观”广为流传。对于国人来说,这种自然音乐观也是与哲学上的天人合一思想所分不开,其建立于“人道本于天道”观念基础之上。正如《乐记》所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由天作,礼以地制”、“明于天地,然后能光礼乐”,认为音乐可以影响天地自然,演奏音乐可使阴阳调和、天地相融、风调雨顺。所谓“是故大人举礼乐,则天地将为昭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这种深含哲理意味的“大乐与天地同和”的音乐美学精神审美意境,是多么和谐的一种“大乐和”!

三、儒、道两家对“天人合一”乐论思想的发展

儒家对“自然音乐观”的发展作用主要是体现在其奉行的“礼乐”上,提出“以人释礼”,注重音乐的教化,强调音乐为政治服务。此外儒家“礼乐”思想亦是建立在”相信自然天人合一的“天乐观”的前提之下的,即相信音乐的节律和宇宙的节律有着统一的运动形态。在儒家看来,遵循仁义,倡导礼乐,从达到实现社会自然和谐统一、最后获得一种自由审美的境界。孔子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句末“成于乐”亦不失为主体一种高意境追求,孔子从人性完善的角度看认为“乐”是人性完善的最高层次,用音乐把人的心灵升华到一种最高层次的境界,让社会和谐,达到一种“天-乐-人的合一”。

经儒家的音乐观之后,道家又补充与发展了这种思想。此时“天人合一”主体音乐审美品评意境表现更加明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家“重自然’为其本色,此处的“自然”即指非人为的自然而然的本然状态,此一观点已经把道家推崇自然的主旨与思想观揭示无遗。另外,老子本体论哲学以追究宇宙本体、本质、本源为要旨,其在传统音乐美学观上提出的“大音希声”实乃对于当时自然音乐观所作的一种最初而又切实的哲学升华。所谓“大音”应即指自然状态之音,据此,“大音”便可理解为“天籁”。这里的“大音希声”之“大”与道家的“道”“自然”、“无为”等概念涵义在某种意义上亦有相通之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天地最美的是“天籁”即所谓的天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同上)庄子天乐观,将人、音乐、自然联系在一起,在历史上可以说是把我国古代自然音乐思想观的意境追求提到了美学的新高度,极大丰富并发展了我国的音乐美学思想。

四、乐论“天人合一”意境思想当代价值思考

“天人合一”与自然密不可分,在对今天“人、音乐、自然”关系上应该说有着正面积极的意义,在如今热门的生态问题上,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亦为当今世界永不过时的主题。

此外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之审美准则和审美意义上,这一以天地作为精神自由抒写的空间美学追求,体现出中国艺术文化的自由阔大的审美境界。无论是儒家以“尽善尽美”为追求的音乐美学思想,还是道家倡导自然通脱、率性无为的“大音希声”,其核心都是现实中主体之生命独有的一种价值关怀的体现,其塑造出的一种生命体验具有深厚的人文意义。天人合一意境里,对象与主体同为一体,主体在审美体验中化身与天地互融,实现生命与宇宙生命的融合。这种对人的精神自由性的追求,是中国音乐艺术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在当代艺术文化领域里不懈永恒的追求。

几千年的中国古代传统音乐之中包含的诸多的审美准则和审美品格,形成了一系列的音乐美学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就包含其中。这种结晶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习惯以及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作用不可低估。在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积淀上发挥着其自身的息息作用,因此建立在这种思想意境追求基础上的中国传统音乐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人们的内心。

摘要:“天人合一”在我国哲学领域一直是探讨之根本性命题,由这一思想发源而来的“天人合一”哲学思维模式不仅在哲学上占有重要作用,且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艺术精神具有若干通性。儒、道两家乐论美学思想里不乏“天人合一”思想,这一思想不仅成为主客体音乐审美品评之间的一种主导境界,更传达出本体存在的人生境界和一种行而上之审美韵味。

关键词:“天人合一”,古代乐论,儒家,道家,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汤一介.论“天人合一”[J].中国哲学史,2005.

[3]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

天人合一思想室内设计论文 篇8

关键词:《雨打芭蕉》 天人合一 音乐形象 从音乐鉴赏出发,“天人合一”可以说是音乐与审美相合一的审美境界。《雨打芭蕉》作为广东的经典传统曲目,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思想,分析其中的美学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雨打芭蕉》的情感寓意。

一、细赏雨 芭蕉落

《雨打芭蕉》是一首流畅优美的佳作。作曲家通过音乐中的音符美妙地抓住芭蕉的形象特征,采用寓情于物,寓情于景的创作手法,以达到情景相融的审美境界。

从整首乐曲来看,《雨打芭蕉》大致可分为三个段落,它的情绪内容虽然有所变化却不会作太过强烈的对比。整首乐曲的速度、节拍没有很大的改变,而旋律、节奏等方面却有较大的发展。第一个段落为前8小节,旋律的歌唱性很强,韵律活泼明快,体现出人们乐观向上的欣喜之情,最后一小节四分音符的顿音节奏与前七小节有所对比,为第二段落的变化作准备;第二段落与第一段落的旋律个性和节奏音型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着小雨变大雨的情景,更表现出人们观看芭蕉丰收愉悦轻快的情绪;随后曲调突然转变,以缓慢的速度和变长的韵律及节奏迎来第三段落。第三段落感情的流露显得更为乐观阔达和悠然自得,乐曲突然放慢与第一、第二段落有不一样的审美意义,将情绪推向更高的层次再平静地结束,感情色彩更加浓烈真切。

二、人与物 心与境

“天人合一”一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概念,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最高境界。中西方相比较,中国美学之归趋,艺术是融入自然;西方美学之归趋,艺术是模仿自然。因此可以看出,中国更为强调的是艺术与自然的融合,即一体性和融合性,而西方则带有区分的性质,即分离性。

自然,意指天,即“天人合一”。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审美观中,天地万物的节奏与我们人类生活的节奏是和谐统一的。雨打芭蕉,没有雨水的滋润,就没有芭蕉的丰收及成果,就没有人们喜得硕果的欢喜之情,芭蕉只有经历初夏雨水的洗礼,才体现出它生命的价值,是收获成熟的象征。乐曲传递的不仅仅是勾画出来的芭蕉形象,而更多的是传递一种感情的意境,初夏的意味正浓,雨打芭蕉的明透声响,它的情通过描写初夏时节的芭蕉在雨季中敲打的淅沥之声,表现出岭南人们对丰收成果的欣喜之情,表现了广东音乐朴实清新,流畅活泼的风格。

蕉林遇雨,恰恰体现出这一理想境界。人的内心一方面倾向于音乐所传达的万物生灵,另一方面倾向于音乐所延伸的另一层面的精神气质,人与物合二为一。从听觉上形成赞叹不已之享受,从视觉印象上向人展示芭蕉叶不断舒展,犹闻娑婆舞姿的动态。

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是儒家的最高美学理想。《礼记·乐记》的第一句话:“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充分说明了有了“人心”才会有音乐,一切音乐都是人的内心流露,通过声音表达心中之喜怒哀乐。由此可得,音乐是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方式,而人们创作音乐,往往是为了通过音乐来勾画出万物生灵,因此,“天人合一”是自然与人的合一,是音乐与审美的合一,是天人和谐的审美境界。

当我第一次看到《雨打芭蕉》这富于岭南风味的标题时,不禁联想到岭南文化三部曲之一的《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这是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的一部关于岭南古典园林文化的随笔集。作者以新颖的手法全面解析了岭南园林的美丽风貌及其内在内涵,令人悄然动容。此外,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的词中写道:“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通过雨打芭蕉反衬出李清照孤独忧愁的内心,抒发出她怀恋故国、故土的思念心情。如此一看,雨打芭蕉象征着一种独特的情怀。它可以是以芭蕉体现岭南人民独特的精神面貌,也可以是以芭蕉反衬各人深处的内心,二者寓意方向不同,但都离不开人和自然,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

在细细聆听广东音乐《雨打芭蕉》,同样体现了“天人合一”这一美学思想。

乐曲的第一段落中,流畅明朗的旋律展现了一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表现出人们的欣喜的心情,它体现出人与物,心与境高度融合。

乐曲的第二段落中,韵律的变化发展恰如雨滴敲打在芭蕉叶上的明透声响,雨水的来临象征着芭蕉的成熟,表现出岭南人民观赏落雨的欢乐心情,极富岭南生活气息。

乐曲的第三段落中,韵律变得极富歌唱性,愉悦欢快的心情升华到最高点。第三段落的乐曲突然放慢与第一、第二段落有不一样的审美意义,激发出人内心最深处的赞美之情,那是一份更为深刻,更为真实高扬的动人之情,将“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发挥到了最高点。

细赏雨打芭蕉落,细诉心底深藏的故事,人与物,心与境的完美融合别有情趣。《雨打芭蕉》一曲体现了广东音乐朴实清新,明快活泼的风格,描绘出芭蕉遇雨后的丰收之喜,洋溢出岭南人民欣喜愉悦的幸福感,全曲情意深蕴,体现了《雨打芭蕉》所渗透的人与自然的浓浓情意及南国情怀,反映了人民的生活面貌和精神气质,富于生活气息和和谐的审美观,高度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

三、结语

通过对《雨打芭蕉》音乐要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整首乐曲始终渗透着“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雨打芭蕉》通过用音乐手法描绘雨打芭蕉的情景传递出岭南人民的精神气质和生活气息,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所以笔者以《雨打芭蕉》中“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为例进行了简单地探究,希望自己在音乐内在的美学分析方面能有所提高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黎田,黄家齐.粤乐[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2]钦媛.中国传统音乐“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2,(07).

[3]曹桦.广东音乐的美学特征与当代呈现[J].福建艺术,2013,(02).

上一篇:二手房交易合同格式下一篇:教育工会工作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