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营企业如何建立工会(精选8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小企业迅速增加,这类企业职工人数较少。若按照《工会法》修改前有会员25人以上的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的规定,大多数小型企业无法建立工会委员会。对此,修改后的《工会法》第十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有会员二十五人以上的,应当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不足二十五人的,可以单独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的会员联合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选举组织员一人,组织会员开展活动。”这样就保证了中小企业职工能最大限度地被组织到工会中来,使这些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女职工委员会的建立
《工会法》第十条规定;“女职工人数较多的,可以建立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在同级工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女职工人数较少的,可以在工会委员会中设女职工委员。”女职工委员会是在同级工会委员会领导下开展活动的女职工组织,根据女职工的特点和意愿开展活动。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是工会女职工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才能调动其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工会法》这一规定,确立了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的法律地位,明确了建立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的标准,奠定了工会女职工工作的组织
基础,为工会组织更好地为女职工服务、维护女职工权益提供了组织保障。
●上级工会帮助和指导职工组建工会
《工会法》第十一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上级工会可以派员帮助和指导企业职工组建工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这表明上级工会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和指导企业职工组建工会,维护职工加入工会组织的权利。《工会法》作出上述规定,有利于强化基层啊会的组建工作。上级工会一是要向职啊宣传工会的性质、地位、活动准则以及工会的权利和义务,使广大职工认识到工会是工人阶级自己的组织,是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加入工会组织有利于自身权益的维护,从而激发职工积极加入工会组织的愿望,自觉地组建工会。二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使他们认识到中国工会的积极作用,使之转变观念,消除顾虑,支持工会组建和依法开展活动。对经宣传教育无效,仍然阻挠职工建立工会的单位和
个人,上级工会有权提请有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为什么禁止随意撤销、合并工会组织
工会在建立社会主义巾场经济过程中担负着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工会组织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依法开展活动,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撤消或合并工会组织。当前,随着机构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一些地方出现工会组织及其机构被随意撤销、合并的现象。如一些行业将工会合并到群工部门;有的企业工会的组织机构被撤销,或合并到党群工作部。针对这些行为,修改后的《工会法》作出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随意撤消、合并工会组织”。对于“非法撤消、合并工会组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改正,依法处理”。
●基层工会设置专职工作人员的条件
修改后的《工会法》第十条规定:“职工二百人以上的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会,可以设专职工会主席。工会专职工作人员的人数由工会与企业、事业单位协商确定。”随着劳动关系的变化,基层工会组织的任务越来越重。要完成这些任务,必须有相应的工会专职工作人员。在200人以上规模较大的企业,有必要配备专职工会干部。修改后的《工会法》针对当前企事业单位改制、机构精简、相当一些企事业单位工会新
建等情况,对工会干部编制问题作出原则规定,为工会专职工作人员的设置提供了法律依据。
●工会法人资格的取得
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的法人分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法人成立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依法成立;二是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三是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
和场所;四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工会法》对工会的法人资格问题作了规定:
一、“中华全国总工会、地方总工会、产业工会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这说明,中华全国总工会、地
方总工会、产业工会不需要进行登记,从成立之日起即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二、“基层工会组织具备民法通则规定的法人条件的,依法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这表明,基层工会组织能否取得法人资格,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登记。按照有关规定,基层工会申请取得工会法人资格,应由地市级以上工会审查批准,发放工会法人资格证书。取得工会法人资格的基层工会,还应当到国家质
量技术监督部门领取组织机构代码证。
●如何确定基层工会委员会的任期
《工会法》第十五条规定:“基层工会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或者五年。”即基层工会委员会的任期可以选择。企业规模较大,职工人数较多或比较分散的基层工会委员会的任期可以是五年;反之,任期可以为三年。这样规定的有利之处在于,可以具体界定基层工会委员会专职委员和兼职委员的劳动合同的保护期限,有效地保护基层工会委员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使《工会法》第十七条“工会主席、副主席任期未满时,不得
随意调动其工作”有了依据。●基层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的期限
《中国工会章程》规定:“工会基层组织的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工会法》第十六条进一步规定:“基层工会委员会定期召开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工会工作的重大问题。经基层工会委员会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工会会员提议,可以临时召开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基层工会必须定期召开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具体期限由基层工会委员会自主确定,以保证广大会员合法权益的实现。遇到特殊情况,如发生突发性事件及工会工作中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来决定时、如果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工会会员提议,就可以临时召开会员大会或者
近年来, 企业工会在开展扶贫帮困、“面心实”活动, 落实“送温暖”工程等工作上做了大量工作, 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目前导致低收入阶层和特困职工群体出现的原因是复杂的, 如果仅就工会帮扶工作, 使帮扶工作停留于“节日慰问型”阶段, 不仅难以治本, 也使帮扶工作失去应有的意义, 因此工会帮扶工作应在主动帮助职工群众脱困上着力, 由节日慰问型向长效机制型转变, 实现帮扶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从客观来看, 困难职工是企业在改制、发展、转型时期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现象, 他们面临着就医、住房、子女上学等各种生活上的困难, 最突出的矛盾就是经济困难, 但又不具备城市低保户申报条件的贫困临界线边缘户, 生活保障出现了真空。对此, 工会组织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建立完善帮扶体系。
一、企业困难职工产生的主要原因
1.离退休职工。离退休职工大多是五、六十年代参加工作, 当时工资收入低, 配偶基本没有收入, 靠一个人的退休工资维持家庭日常生活, 形成一老养一老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 身体发病机率也相对高, 面对昂贵的医药费用, 退休职工普遍反映大病重病生不起, 医疗费用难以承受;若有子女生活条件不太好的情况, 还要节省一部分生活费帮子女度过难关。
2.下岗待业所致。随着企业发展、改制, 部分劳动技能单一的职工随之待 (下) 岗, 无固定收入。职工待岗待业半年以上, 这就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收入来源中断, 导致生活困难。
3.患大病所致。由于部分职工自己或家人患病医疗费用十分昂贵, 部分职工“有病不敢看, 大病看不起, 小病拖成重症, 因病致贫致困”情况目前十分普遍。调查结果显示, 因病致困, 因病返困者在困难职工群体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 并处于恶性循环中。
4.子女上学所致。目前的教育费用对于人均收入较低的困难职工家庭来说, 确实难以承担。初中以下还过得去, 一旦考上高中、大学, 负担随之加重, 但是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子女, 家长不惜一切代价东挪西凑, 面对不断上涨的教育费用, 年复一年形成反复性困难。
5.单亲收入低所致。在困难单亲家庭中, 不但要承担子女的抚养费, 还要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 绝大部分属于待业职工或无业子弟, 无特长和资金实现再就业, 自我谋生的能力相对较弱, 自身观念滞后, 不能正确对待社会的变化, 依赖思想严重。
二、企业困难职工帮扶存在的问题
1.帮扶形式无创新。主要是集中在逢年过节期间, 慰问送温暖, 使帮扶工作停留于“节日慰问型”阶段, 难以治本。
2.帮扶内容局限。目前, 企业为困难职工提供帮助, 多以发放困难慰问金为主, 效果只是临时性和局限性的, 缺乏平常化的和制度化的帮扶, 对困难职工家庭情况也缺乏跟进, 不能从根本上彻底改变其贫困现状。
3.保障机制不健全。扶贫帮困作为企业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 目前没有一套保障困难职工学习技能、心理指导、培训再就业的体系, 无法从机制上解决根本问题。
三、建立困难职工帮扶长效机制的建议
1.积极为困难职工谋求自身发展提供帮助。将帮扶工作由“输血式”转变为“造血式”, 坚持组织困难职工开展再就业培训、技能培训等, 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 使困难职工掌握技能, 促进困难职工的再就业, 从根本上解决其贫困问题。另外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教育职能, 配合党政, 利用摸底、走访机会, 做好困难职工的思想教育, 帮助他们转变观念, 树立信心, 鼓励并引导困难职工通过自身努力走出困境, 提高其自我发展的能力, 彻底摆脱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贫困, 实现企业工会组织服务大局、服务职工的目标,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建立健全有效的帮扶工作机制。建立特困职工跟踪制度。针对特别困难的职工家庭进行帮扶跟踪, 及时掌握其家庭情况、解困需求, 在不同时期, 对其进行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帮扶救助, 将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健全困难职工帮扶管理中心, 充分利用帮扶系统对困难职工进行信息化管理, 建立困难职工信息档案, 根据困难程度将困难职工进行分类, 定期对帮扶系统困难职工档案进行清理, 做到发现一户, 归档一户, 脱困一户, 注销一户, 并实行帮扶责任制, 把帮扶工作做细、做实。
3.充分依靠、利用、整合社会资源。企业扶贫帮困工作既是一项紧迫的工作, 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更是摆在企业发展、转型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对困难职工群体的关爱, 关系到企业持续发展的和谐与稳定。在企业开展困难帮扶工作, 要充分依靠、利用、整合社会资源, 通过地方政府就业中心、民政部门的惠民政策, 结合企业及困难职工家庭的实际情况, 逐步将企业困难帮扶工作与社会保障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如:中国水电十局工会针对特别困难的待业家庭, 及时走访困难职工家庭, 摸底调查, 为公司21户特别困难的待业家庭申请享受了地方民政部门的“低保”救济金356元/月·人;为3名残疾人申请享受了地方民政部门的残疾人专项补助金。通过多方位、多渠道对困难职工群体进行帮扶, 充分发挥工会桥梁、纽带的作用, 形成企业长效帮扶工作机制。
四、结语
【关键词】 教育工会组织;思路;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1
教育工会组织作为工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代表广大教职工进行利益诉求的重要功能。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如何在维护教师利益的同时,推动我国教育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则成为目前教育工会组织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明确提出了保障教师合法利益的内在要求。教育工会组织,惟有在构建起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才能最終实现上述目标。其中:(1)“学习型”体现了教育工会组织,在功能建设上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指向;(2)“服务型”则体现了教育工会组织的本质特征;(3)“创新型”便成为教育工会组织,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综上所述,本文以“建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教育工会组织的思路与对策”为主题,初衷就在于:就如何切实履行好教育工会组织的作用,进行相应的探讨。
一、教育工会组织作用的内在要求
教育工会组织,作为广大教职工利益诉求的代表,对于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深化,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也不断增加。近年来,从所反馈的信息不难知晓,关于教师在薪酬体系分配上的呼声、教师在职称评定上的机制等问题上,出现了局部不稳定因素。由此可见,教育工会组织如何真正解决这一系列的新问题,便成为其作用的内在要求。面对商品经济大潮,如何让广大教育工作者爱教、乐教,已不能用传统的说教方式来解决。
马克思在批判拉萨尔所谓“不折不扣的剩余”时,明确指出:新增价值需要经过6次扣除后,才允许被资本化;列宁在苏联新经济时期,也明确提出:工厂在生产过程中,要时刻关心工人的物质利益。可见,马克思主义历来是重视劳动者的各项利益的。我国《工会法》中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由此可见,教育工会组织,自然需要通过自身的职能导向,切实维护好广大教职工的各项利益。惟有在此前提下,才能支撑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总之,我国教育工会组织,其作用的内在要求便体现在了“维护”两字上;同时,教育工会组织还应发挥其纽带桥梁作用。
二、建立教育工会组织的思路
在教育工会组织作用的内在要求下,探讨建立教育工会组织的思路,实则是提出有关的指导原则。因此,针对上文指出的: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思路的建构,便成为下文对策的原则导向。
(一)学习型教育工会组织建立的思路
“学习型“要求教育工会组织在工作实践中,对于新问题要不断的进行认识、理解,并给予处理。正如上文所述,广大教职工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必然会面临新的利益诉求。该利益诉求,建立在全社会整体利益分配格局的基础上,较之以往更加具有复杂性、全局性。若处理不好,将可能产生强烈的负面效应。由此,作为教育工会组织人格化的管理者们,就应该形成自主学习的长效机制。不但要了解目前新问题的现状,更需要通过学习、研讨来探究现状的发生根源。惟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
(二)服务型教育工会组织建立的思路
教育工会组织职能的内在要求,就体现为:服务。服务型教育工会组织的建立,是教育工会组织植根于广大教职工群体的基本要求。新时期,教育工会如何有效开展服务工作,则需要其在角色定位上给予正确的引导。
(三)创新型教育工会组织建立的思路
创新要求的内在动力,源于教育工会组织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教育工会组织在不断实践的同时,也在完成经验的总结;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自身不断实践的行动指南。因此,实践中所总结出的经验,通过人格化的教育工会管理者在观念上的能动作用,便形成了优化目前工作的路径。然而,创新不能完全抛开原有的思路。
三、建立教育工会组织的对策
这里需要明确,教育工会组织在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上的功能建构,具备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因此,在对策展开的时,应从整体上把握三者的关系。针对对策的展开,本文提出:须建立一定的长效机制。
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形成对客观现实,在观念上的反映;观念上的反映经过主体的能动作用,又指导着未来的实践。将该要求引入到教育工会组织的建设中,就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来建构起组织的学习平台。同时,教育工会组织应优化与广大教职工的沟通渠道。以学校教育工会分之机构为单元的节点,应定期考察教职工的利益诉求倾向,并及时向上级组织反映广大教职工的心声,寻求解决的有效办法。“创新”一词,首先被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意指:毁灭性创造。然而,在开展创新型教育工会组织建立时,不应脱离上述学习型、服务型功能构建起的历史逻辑。因此,需在确保有效服务的前提下,与时俱进的进行。并且,最终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综上所述,新时期教育工会组织在完成上述三个方面的建立时,须在尊重历史、承认现实、面向未来的原则指向下完成。
参考文献:
[1]王德广.教育工会组织维权工作特点与规律研究——以湖北省15所高校工会维权工作为例[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
[2]盛济民.发挥工会职能抓好师德建设[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9(4).
[3]龚建林.浅析教育工会的维权职能[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
一、组建工会条件
企业应依法建立工会组织,成立工会基层委员会;企业有会员二十五人以上的,应当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不足二十五人的,可以单独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的会员联合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选举组织员一人;有女会员10名以上的,应建立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不足10名的可以设女职工委员。
二、具体报批程序
1、建立工会筹备小组,由3至5人组成;或者指定专人负责筹备工作。
2、向江海区总工会或所属街道工委会申报关于成立工会组织的请示,并采取书面形式报告工会筹备组成员情况。
3、筹备组可以代替行使工会委员会的职责,按照《中国工会章程》的有关规定,发展会员(员工入会率达90%以上),并填写《入会申请表》,建立工会小组。
三、民主选举产生工会委员会
1、筹备组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召开员工代表大会或推荐提名工会委员候选人的方式,选举产生工会委员会。
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一般应以工会小组为单位,由会员直接选举产生;工会委员可设3-9人(委员必须为单数),人数视企业实际情况而定,但委员数必须为单数;工会委员候选人至少要有1名女性。
2、召开第一届工会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由工会委员会选出工会主席、副主席;
3、将选举结果报江海区总工会审批。
—抓住机遇 在创新中前进
当社会按其客观规律发生了新的转折的时候,我们的思想就应打破墨守成规,迎接创新。创新是工会工作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不竭动力,是为了国有企业能更好发展的前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想立足新起点跨越新发展就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主力军的国有企业工会不仅要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最为重要的是要和工人一起共谋企业最大的发展。如何把握机遇,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有几点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 创新工会工作
随着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触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矛盾问题不断增多,国有企业的工会工作不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还要敢于触及实际问题,在党委的领导下,依靠职工,勇于探索,努力走出一条新路,开创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新局面。1.新做法、新经验,推动工会工作。
近年来,一些代表性的大型国有企业工会的新探索、新做法、新经验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如武钢工会通过深入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实现了工会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的紧密结合,在服务企业改革发展大局中创新发展了工会工作;三峡总公司工会深入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湖
北省电力工会不断推动“创争”活动深入发展,提高了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东汽神龙公司在合资企业大力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中百集团在股份制企业健全职工民主管理等等。
2.“工人最伟大、劳动最光荣”。
劳动是一切智慧的凝聚。工人阶级是劳动创造力的代表。要想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就应构筑学习的平台,给他们舞台充分展现。要立足岗位培养知识型职工,创建“智能型群体”;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的活动,推动职工全员学习、全员培训、全员比武、全员提高。工人阶级又是国企的主力军,首先要肯定他们的成绩,提高他们主人翁意识的责任感;在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教育他们要有“以厂为家”的大局观念。第二要让国企职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了解大家都是在同一艘船上,是否远航都取决于自己的工作态度,是否过上好日子也是取决于自己的工作热情。
营造一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为团结和动员广大职工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有效平台,激发广大职工爱岗敬业、拼搏奉献、学赶先进、争创佳绩的工作热情。
二.加强维权机制 完善工会工作
工会要集中精力研究职工,了解职工,把职工的所思所想吃透。在搞好维权保障、化解各类矛盾、构建和谐企业上,对职工的生产生活情况了如指掌,对职工最关心的问题要及时反映,及时解
决。
1.”帮扶“成为工会工作的亮点。工会应从源头参与,反映呼声,表达意愿。国企在深化改革、减员增效、下岗分流过程中,困难职工明显增多。国企工会应多渠道筹集困难职工帮扶资金,完善了困难职工应急救助机制;积极开展企业领导干部与困难职工结对帮扶、日常看望慰问困难职工、困难职工子女助学、职工医疗互助等多种形式的帮困活动,切实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就业、生活、医疗、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把送温暖活动变得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
2.完善国企临工和买断、辞职员工的维权机制。
新形势下,临时工和买断、辞职员工已成为国企新的劳工问题。对此应采取大胆创新,在政府与群众间构筑起更多的结合点。应在临时工和买断、辞职员工中发展工会会员,帮助解决其临工的实际问题,帮助一批买断、辞职失业人员实现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维护临工和买断、辞职员工合法权益问题;这是一种利国利民的创新精神。
当然,工会组织在最大限度维权的同时,要教育和引导职工维护大局。
三.维护合法权益 促进工会工作
维护好国有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就是搞好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认识问题、感情问题、作风问题、能力问题。在维护职工劳动保护合法权益问题上我们要做好“四种监督”。
执法监督—积极配合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安全专项整治与安全检查的执法监督。为遏制各类伤亡事故,省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开展劳动安全卫生专项整治,各级工会主动配合。如2002年道路交通、煤矿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民爆器材专项整治。卫生部门开展的有毒有害化学品生产、销售和使用专项整治以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开展的特种设备普查、统计等工作,国有企业各级工会都积极配合参与。
机制监督—机制监督主要是通过抓好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和以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为主要形式的维护职工劳动保护权利的机制建设。2004年以来全市签订“劳动保护”协议包括“工时协议”等劳动保护单项性集体协议上百份,确保了职工劳动保护合法权益。
源头监督—即是一方面省总利用在人大、党委、政协、安委会等有关会议上的便利,把好劳动安全卫生关。如省制定《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四川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等,国企工会都积极参与制定修改工作。
事故监督—对已发生的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职业中毒事故,主动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按“四不放过”原则认真查处,追究责任人责任,吸取事故教训和采取得力措施,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2004年5月泸州纳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市内国企职工都认真学习事故原因,各级工会并都提出了整改意见。
四.以职工的满意为标准 升华工会工作
创新工会工作,以职工的满意为标准。工会组织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必须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工会必须坚持的标准。
1.以良好的形象感召职工。一是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工会组织,争做学习型工会干部”活动,通过学习实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加强团队学习,学会系统思考等“五项修炼”提高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学习型、思考型、创新型的工会工作者。二是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实际,真正地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联系沟通,听取意见,改进工作,敢于和善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要熟悉《工会法》、《劳动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熟悉企业的经营管理,以便更好地做好工会工作。
2.以群众利益为大的思想凝聚职工。工会干部应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把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工会组织通过健全和完善职工互助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机制,妥善解决职工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用好、用活困补经费,真正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
3.以企业文化熏陶职工。企业文化是职工的“精神食粮”。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经营思想、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它对职工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把情感融入管理,把管理和情感融为一体,更易于调动职
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这个过程中,职工按照企业的经营思想、行为规范等而逐步形成符合企业精神的个性,职工的思想更容易统一到企业精神上来,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要加强文化阵地和团队建设,不断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形成激励机制,成立多种兴趣协会,为职工营造学习、充实、提高的浓厚氛围,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只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解决职工的困难,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找准工作切入点,振奋精神,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凝聚职工力量,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历史赋予工会的重大使命,国企工会在新时期也才能不辱使命,大有作为。
谈谈工会工作创新
谈工会工作创新 张喜亮
内容提要:中国社会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党的理论的创新要求工会理论也必须与新世纪新阶段的时代要求相适应,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创新务须把握工会的本质和工会工作的规律,创新务须依法行为,创新务须取得实效。关键词:工会 创新
中国社会业已站在了新的历史的起点上。这个新的历史起点就是党中央部署的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伟大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思想,中国工会工作也必须适应党的理论的发展而以理论的创新推动工作的创新。当我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这样的历史性的转折并为之而心潮澎湃的同时,笔者想就工会工作的“创新”谈谈粗浅的看法,与同志们一起探讨。
一、创新务须把握规律
创新固然是指对未来的开拓,但是开拓未来必须把握历史。所谓把握历史,就是把握事事物发展的规律。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发展的内在的本质性的规定。研究事物的规律
一方面是从事物存在的本质规定性上分析即研究事物内在的矛盾性,另一方面是从事物的历史发展变化中归纳总结其一般性经验即从经验教训中获得对事物内在本质认识。只有把握了事物的本质,认识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真正地实现创新。那么,创新又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事物存在的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环境的要求应运而生新的生存方式,另一方是事物内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了改变,矛盾双方的作用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使之出现了新的存在形式。
工会是劳资矛盾的产物,没有劳资矛盾就没有工会,劳资矛盾是工业生产方式的必然,那么,工会组织的存在就是历史的必然,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工会是劳资矛盾的产物,是劳资矛盾的劳方的组织即工人的组织。在我国,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劳资矛盾是工会产生和存在内在本质,代表职工的利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工会工作创新主要表现在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内容的创新、维权的方法的创新以及组织效率的创新,等等。工会工作创新的本质要求就是在劳资关系的矛盾中找到平衡点。创新工会工作不能是盲目的,创新不是任意的行为。那种打着创新或改革的名义肆意改变工会工作的内容、方式和组织形式等做法,是完全错误的。所谓的“创新”、“改革”,也不是天经地义的正确。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看法,即无论青红皂白,只要冠以“创新”“改革”,似
乎就是真理的拥有者而不容置疑。这样的所谓的“创新”或“改革”对我们的事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即便是真理,即便是正确,也是应当容许讨论和置疑的。真理和正确是在实践中得以证实的。
创新必须是一种理性的行为,是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理性的活动。王兆国主席在全国工会领导干部高级研讨班上《坚持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会工作创新》的讲话中指出:“切实把握加强工会理论研究的重要原则”,“必须坚持从国情、会情出发”,“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坚持坚持继承和发展的统一”。那种无端地否定历史上形成的工会工作的经验的做法,不能称之为创新。
二、创新务须合法
法律是我们生活中的基本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四条规定“工会必须遵守和维护宪法,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我国的各种法律都是根据宪法制定,工会以宪法为活动的根本准则,就必须遵守法律。
工会工作创新以必须注意不能与法律相抵触。或许有人认为,法律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其在某些方面,可能束缚了工会工作的创新。但是,我们必须指出,这是一个原则问题。法律固然有其相对的稳定性甚至是滞后性,这是法律的本质所决定的;——这是法律的问题。法律的问题还必须由“法律”解决即修正法律。在法律没有得到修正的时候,我们的行为必须要符合法律的规定。我
们只可以在法律的原则下拓展我们的工作,这种拓展实际上也是一种创新,但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超越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这是法制社会国家治理及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超越法律的行为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
笔者以为,胡锦涛总书记对义乌市工会工作经验的批示,就是党对工会工作的认识和领导方式的创新。胡锦涛总书记批示:建立和完善工会领导的职工维权机制很必要。或许有人对此还存在着误解:工会工作历来都是党来领导的,要工会领导职工维权机制,这是不是削弱了党的领导?是不是要工会和党分享领导权?其实凡此疑惑,纯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所指的“一些党员干部和领导班子理论水平不高”之范畴。中国共产党是国家的执政党,中国工会是党的群众工作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工会的领导是历史形成的,这是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坚持党对工会的领导和工会领导的职工维权机制,是一致的,是不存在任何矛盾的。工会法第六条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既然法律规定了维护职工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那么,工会当然有权领导职工维权工作。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个批示,既是坚持了党对工会的领导这个基本原则,更是体现法律的原则精神。这个批示是党的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创新,也是党领导工会工作的一个创新。
王兆国主席在《坚持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会工作创新》的讲话中指出:“加强工会理论研究是适应党的理论创新的迫切需要”。
党的理论创新了,我们工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都必须跟进党的理论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工人队伍的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当前我国工人队伍中事实上存在着不同的群体阶层,农民工业已在产业工人中人数上占有了绝对的多数。以往我们工会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在城市产业工人即全民所有制国营企业、国有企业及职工群众集体所有制企业,面对产业工人队伍的这种结构性的变化,工会工作也必须发生变化。在做好既要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工会工作的同时,必须关注且认真做好在其它性质企业中的职工组建工会的工作,做好农民工的工会组建工作,——真正做到“组织起来切实维权”。
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然而,我们却发现,有些地方的工会组织以做好农民工集中的企业之投资人或经理人的工作为重点,甚至采取了一些承诺不收工会经费等等条件卑躬屈膝地请求,或者以推荐其为劳动模范和联合有关部门处罚不建工会组织的企业等恩威并施的手段,迫使这些投资人、经理人同意成立工会。这样的做法或许可以实现工会的组建率,但是,多损毁了中国工会的形象,违反了基本的法律精神。采取这样的一些方法建立起来的工会,也多是难以发挥作用的。笔者认为,所有这些非法手段开展的工会组建工作,肯定不是工会工作的创新。
工会法规定,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组织;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权依法组织和参加工会。工会不是老板的组织,何以把组建工
会工作的重点集中在了老板身上呢?这种做法偏离了工会的本质,也不符合法律的精神。相反,有的地方的工会却是依法在职工中广泛宣传,启发这些企业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的组织意识和维权意识,在职工的要求下帮助指导其成立工会。工会成立以后,依法与企业主交涉工会开展工作相关的问题。这种首先在职工中宣传和启发其觉悟组建工会的一些做法及其成功的经验,笔者认为这肯定是工会工作的创新。之所以说是一种创新,就是因为在此前尤其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来,我们几乎没有了组建工会宣传和动员工作经历和经验,而工会此时所面对的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这些地方的工会组织适应了新形势,依照法律采取了宣传和启发职工组织意识的做法,取得了新成效。
三、创新务须取得实效
工作是否创新,不仅是从过去与现在的纵向比较而言之,也不仅是其它地方或单位的横向比较而言之。工作创新的关键应当是看这些新的工作内容或方法或组织整合,是不是促进了工作的发展,是不是解决了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如果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不能把工会工作推向进步,那么,其内容再好、形式再新,也不能是真正的创新。创新务须取得实效,没有实效或者是根本就没有任何作用抑或是反作用的做法,都不能视为创新。在深化社会经济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以后,工会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怎样适应和谐社会构建的新要求,创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工会如何在企业的工作中真正地、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些
单位的工会就提出了一些创新做法。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工会,他们与有关专家共同开展针对一汽工会工作特点的专项课题研究,编制工会工作的流程,制定常规工作的流程图。由此,无论工会工作人员如何被动,只要遵循这个流程图就基本能够完成相关的工作。这种做法就属于创新的范围,因为它能够解决工会工作人员变动后工会工作顺利进行的问题。他们针对当前工会工作被边缘化的倾向,积极主动地制定了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协商,共同开展工作的战略。工会工作积极融入到企业工作的体制内去,与企业的工作和发展同步前进。这样的做法也属于工作创新的范畴。
企业工会工作以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合作为突破口,融入企业整体工作中,这是一个很好的战略构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是要实现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工会工作正是职工的工作即工会的会员正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的对象,两者有着天然的联系和共同点。比如工会做好会员的档案工作,把会员的档案增添一些劳动技能及工作履历的内容,就可以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制定劳动合同管理制度提供很好的帮助。辽河油田工会就正在着手这项工作,为将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后企业完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做好准备,另外,也为工会指导和帮助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奠定下了很好的基础。
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突破口,工会工作逐步融入到企业工作当中去,一些远见卓识的工会领导同志都在做这样的探索。这是工
会工作的创新,由此将改变工会工作“围绕”大局这样自我边缘化的工作格局。工会工作不是要“围绕”大局而是“融入”到大局当中去,成为大局的一部分。其实这样的认识是对企业工会工作本质的把握。企业的大局是什么?企业的大局就是要创造最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其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消费文化引领社会的进步。这样的大局必须要由企业的职工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劳资关系的和谐是创造这样的物质和文化的基础。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职工的凝聚力,提高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如果没有工会的工作简直就是难以想象的。
劳资关系的问题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单位的最基本的问题。可以说,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由此可见,工会的工作不但不能是被边缘化的,而且是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所以说,工会工作从根本上讲,就是企业大局的组成部分。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怎样把工会工作与企业的工作融为一体,成为企业体制内的一部分,而不是自我边缘化仅仅起到一个“围绕”的作用。设法把工会工作融入企业工作的体制内且保持工会社团的独立性,由此跳出那种“只有有为才能有位”或“只有有位才能有为”的困惑。这是一个创新,因为这种做法切实解决了工会在企业中作用的实际问题。结束语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新世纪新阶段工会工作新局面的开创,必须与党中央的要求和国家的战略部署一致起来。党提出了以人为
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工会工作也必须立足包括会员在内的职工,融入到党的事业、国家的建设和企业的发展大局中去。这就要求工会干部必须提高理论素养,以理论的创新推动工会工作的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创新必须把握工会的内在规律,依法行为,务须注重实效。参考文献: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2003年7月1日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指正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年9月19日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议》2005年7月4日
王兆国《坚持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在全国工会领导干部高级研讨班上的讲话》2006年5月10日
工会如何创新开展工作(提纲)前言
创新开展工作是社会发展的潮流,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也是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自身建设,紧跟时代步伐
二、善于学习借签,大胆采用新方法
企业工会是工会的基层组织,是企业职工的直接领导者和服务者。企业工会要在本级党组织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指示要求,以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为工作原则,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关心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热忱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努力把企业工会建设成为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活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一、进一步健全企业工会组织体系
加强企业工会工作,健全组织体系是首要的任务和必要的前提,否则开展工作就无从谈起。一是要健全和完善工会组织机构,以保证其能单独行使职能。二是要抓好私营企业的工会组织建设。要采取灵活多样工会组建方式方法,不断加强非公企业的建会工作。如对小型企业既可联合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织,也可采取建立一站一点式的“楼宇工会”、“项目工会”等形式推进建会工作。三是要抓好企业工会的规范化建设。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企业类型的工会工作内容、活动方式、工作重点,研究出台符合企业特点的工会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民主管理制度,体现出工作的针对性、特色性、灵活性和实效性,为企业工会开展工作提供操作性强、规范统一的依据。使企业工会不仅要“建起来”,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有人、有钱、有制度、有场所、有设施、有活动,而且要真正“转起来”、“活起来”。四是要加大干部协管力度,创新和突破传统的干部管理模式,可探索试行中小型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直选或由地方工会聘用和派遣工会“组织员”、“指导员”、“协理员”的做法,以确保企业工会阵地不丢失、不变质。也可以探索企业工会主席职业化、社会化的路子,这样既能解除工会主席的后顾之忧,不再担心“端老板的碗、看老板的脸”,又可解决基层工会主席来源的瓶颈,改变由于兼职过多而不能一心一意做工会工作的局面。
二、进一步研究企业工会的工作重点
一是要认真了解企业不同职工群体构成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不同的思想动态、收入状况、生活情况以及最迫切的要求,既要从宏观上把握职工群体的变化趋势,又要从微观上关注职工个体的具体情况;既要关心他们不同的经济利益,更要关心他们共同的政治权利,用多样化的工作方式贴近不同职工群体,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工作。二是要把一线职工作为企业工会的主要工作对象,特别是要把低收入职工、生活困难职工作为维权的重点,积极开展困难职工生活扶助、医疗救助、子女就学和职工互助互济等工作,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困难职工帮扶资金。最大限度地消除他们生产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让职工更真切地感到有没有工会不一样,参加不参加工会不一样。三是要把职工技能素质提升作为企业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既要抓教育培训,也要重视开展劳动竞赛、组织技术技能大赛。以此为载体,大力提升广大企业职工的技术技能水平,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最直接的生产力,使企业效益快速增长,让企业和职工都感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三、进一步健全企业工会工作机制
一是工会经费使用工作机制。工会经费是工会履行职责、依法维权的物质保障。要把财务工作与工会整体职能作用的发挥紧密地联系起来,保证工会经费使用真正做到为职工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大局服务,把更多的资金用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用在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职工身上,用在壮大工会组织、扩大工会影响、提升工会地位上。二是职工权益保障机制。要认真推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工资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把平等协商作为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的法定程序和关键环节,切实落到实处。三是宏观参与机制。要采取与企业行政及有关部门建立联系会、民主议事会、民主协商会、劳资恳谈会等形式,建立协商沟通制度,畅通工会与行政部门的沟通渠道,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规定的制定与实
施。四是调查研究机制。要经常深入到车间、班组和一线职工群众当中,问计于职工群众,根据职工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拿出新思路,制定新措施,多做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的实事、好事,使工会工作始终贴近实际,贴近职工,突出重点,讲求实效。
四、进一步提升企业工会工作者素质
企业工会工作者站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最前沿,他们就生活在职工群众当中,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都直接面向着企业职工,其自身素质的高低,个人能力的大小,直接关乎企业工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形象和实际影响力。因此,要采取切实措施,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培养和树立企业工会工作者开拓创新、务实求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用市场经济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以及法制观念、信息观念取代过去不合时宜的封闭、保守的思维方式。二是要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既要及时组织对新到任领导者业务知识的培训,同时也要重视对一般工会工作者新知识、新技能的普遍培训,为他们及早进入角色,更好地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五、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工会工作的指导
1 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
1.1 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政治素质是灵魂,是方向,是工会干部素质中的关键。提高工会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一是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保持一致;二是要牢记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广大职工是农场的主人,离开职工的参与和支持,企业事业和工会将一事无成。工会干部说话办事始终要遵循“依靠”方针,始终要着眼于职工是农场的主体这个基本点,通过学习,不断地提高并展示自己的工作才能,使人信服,受人尊敬,塑造博学多能的服务者形象。
1.2 提高文化业务素质,认真履行工会职能
作为工会干部,要努力提高洞察能力,塑造优秀的人格形象,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单位的经营情况,还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要精通业务,吃透有关工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善于将工会工作与单位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工会干部说话办事才有底气,在群众中才有号召力,才能使工会工作开展得正确规范,富有成效。
1.3 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职工的利益
做好工会工作,必须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工会既要承担民主管理工作机构的职责,又要支持企业的行政管理,还肩负着组织广大职工学法、知法、用法、护法的任务;要及时将广大职工的愿望和要求,通过工会反映、呼吁,行使工会的维护职能。这就需要工会干部增强法律意识,做到依法治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利益。这对每一个工会干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有很强的法律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工会权益和职工合法权益。
2 维护职工权益要有创新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能。要充分体现维权的本质要求,工会组织必须创新工作。
(1)创新规范服务程序。通过工会工作手册、板报宣传栏等形式让职工清楚工会工作范围、办理程序、联系方式,做到事事有着落和管理精细化。
(2)表达和维护广大职工的利益。把党政领导关注的重点、职工反映的难点和关心的热点,有机地形成工会工作的结合点,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近年来,广西农垦国有龙北总场(以下简称龙北总场)工会紧密围绕“农业稳场、项目兴场”的发展战略,发动职工会员以实际行动“比学赶帮超、争创一流岗”,积极支持农场项目开发建设工作,实现了工会工作与农场生产经营的紧密结合。
(3)工会组织要把职工的事情作为头等大事,认认真真、竭尽全力去做实、做细、做好。龙北总场结合实际,组织专家为职工进行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培养向科学管理要大效益的理念;与龙州县总工会合作对困难职工及其子弟进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为提高职工技术技能水平搭建平台。龙北总场工会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争取各项政策,帮助困难职工群众解决实际性问题,保障他们正常的生产、生活。针对职工群众看病就医贵、就医难这一问题,工会积极地将职工群众医疗费纳入地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同时与龙北总场新出台的大病医疗救助方案进行衔接,这一措施大大地减轻了职工群众就医问药的压力。201 1年龙北总场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的职工群众人数为9 806人,参合率达91%。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扩大了医疗覆盖范围,切实提高了职工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一是有效地建立职工低保保障线。工会按照有关规定,认真走访核实,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根据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文件精神,积极为困难职工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2011年有602人次纳入了低保范围,共获得低保金104.64万元,资金全部发放到困难职工手中,使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困难职工享受“应保尽保”。二是建立送“温暖”保障线。广泛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加大对待岗职工和特困户的帮扶力度,2011年为困难职工发放补助慰问金及送温暖专项资金共开支158 029元。在开展关爱困难职工“献爱心”“见义勇为基金”募捐活动中,共收到捐款30 186元,对重病在身、生活困难的党员,进行重点慰问,做到专款专用。同时还开展了关爱女职工身心健康活动,组织农场556名女工进行妇科体检。农场工会通过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保覆盖面,妥善解决职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用好、用活困难补助经费,真正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
(4)要以职工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来评价工会工作创新水平。工会在服务于职工群众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职工群众进行相关法律、法规教育,一方面让职工群众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维护职工群众的学习权、受教育权。龙北总场坚持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个人向职工代表大会述职,主动接受职工代表的民主评议;坚持管理人员年终考核邀请职工及职工代表评议;听取职工意见及建议,发挥工会职工代表监督职能。
3 民主管理工作要有创新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加强民主管理、保障职工主人翁地位上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推动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要使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创新:一是选举代表要体现“三高”,即高素质、高威信、高能力。职工代表要有较强的参会议事能力,敢讲真话,敢表态。二是会议程序要与时俱进。会前,要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确定议题,这是开好职工代表大会的基础和前提。三是职工代表大会表决的形式要突破旧式,应该变举手表决为投票表决,实行无记名投票等表决形式。四是职工代表大会提案要真正体现广大职工的意愿,这需要做大量的前瞻性和后续工作。如:事前要积极落实职工代表大会提案,维护职工民主管理的权力。会前审查,确保提案质量。民主会后的提案报请领导批阅,再转交有关部门或责任人进行落实并督查落实结果。职工代表大会后让职工代表参与单位的各项管理活动,建立职工代表巡视制度、检查制度、督办制度,努力提高职工代表的素质,真正让职工代表行使自己的权利。
场务公开是民主管理的重要“平台”。在实践过程中,龙北总场通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出版《丽江恳讯》和张贴农场决策、经营管理工作情况、农场经济发展态势、园区建设进程等相关资料进行场务公开,问计于民,接受监督。公开场务化解了内部矛盾,让职工群众知场情、解场事,使职工群众感到他们是农场真正的主人,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人的最大潜能也得到了发挥。
4 结语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企业工会工作必须立足包括会员在内的职工,融入到党的事业、国家的建设和企业的发展大局中去。这就要求工会干部必须提高理论素养,以理论的创新推动工会工作的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创新必须把握工会的内在规律,依法治会,注重实效。创新是工会工作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不竭动力。面对成绩,不思进取,工会工作就会丧失机遇。工会组织要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才能真正增强工会工作的活力,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李培荣.工会学[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2]王作栋.新时期工会工作纲领性文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关键词:企业工会;创新;女工工作;重要性;对策;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1
一、前言
在我国,男女平等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现如今,女性职工在职场的地位也得到了巩固和提升,女性职工对企业的建设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二、企业工会女工组织工作的意义
企业工会女工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帮助女性职工更好的发挥在企业中的能力及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除此之外,企业工会的女工工作也将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及宣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工会女工组织工作是实现妇女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二)工会女工组织工作是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客观要求。(三)工会女工组织工作是工会女工组织创新工作模式、拓展自身功能的紧迫要求。(四)工会女工组织工作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三、企业工会女工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工会女工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的问题。当前企业发展经营模式日渐创新,而企业工会女工工作仍是保留了传统的工作方式与工作思路,缺少对女性职工自身素质的提升,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与女职工的需求。除此之外,企业对企业工会的女工工作不够重视,甚至是忽视,也增加了企业女工工作开展中的问题。
(一)职工就业方式多样化,对协调劳动关系的要求增高。随着企业内部不断重组改制,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得企业劳动关系出现复杂、多变的趋势。
(二)职工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使工会和女工委员会维权工作难度加大。为了吸引和留住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企业在分配制度上制定出一系列向管理、科技人员倾斜的政策,这使得企业内部不同职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一部分从事一般工作的普通职工群体,尤其是女工群体处于低收入状态,而这个群体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就会陷入困难或特困之中。
(三)企业重组和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与传统的工会女工组织工作方法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观念滞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重组、改制的力度很大,步子很快,与之相比,企业工会和女工委员会无论在理论政策研究上还是在思维方式上都显得滞后,缺乏创新活力。二是工作方法滞后。对新时期工会和女工委员会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任务的变化缺乏超前性研究,工作方式与基层实际和职工需求贴得不紧,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工作显得被动;在工作方式上,仍然是偏重于搞活动的多,维权的少。三是工作内容滞后。企业工会的职能是“大而全”,女工委员会工作也陷入其中,导致职责交叉,战线过长,内容过多。
(四)企业对女工组织工作及女工综合素质的提高缺乏足够重视。一是企业对女工组织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女工组织工作可有可无,这种认识严重制约了女工组织工作的开展;二是由于机构调整,人员岗位变动频繁,离岗人员没有得到及时补缺,因此工作渠道不畅,造成女工组织工作推动难;三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女职工的文化水平较低,处于较低层次教育水平的女性工作自信心不足,遇到困难时,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在机会面前瞻前顾后,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危机感。
四、加强企业工会女工工作对策
如何发挥企业工会女工工作应有的作用,是值得所有企业深思的问题。在现阶段,女性职工在企业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为了保证女性职工的合法权益,更为了企业自身长远的发展,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加强企业工会女工工作。
(一)为了使企业工会女工工作在企业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作为企业而言,应该加大对工会组织的投入,这样才能让作为维护女性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会女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女性在企业中的地位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必须要通过工会女工来对她们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可以多开展活动,切切实实为女性职工带去福利。
(二)要想提高企业工会女工工作的质量,还应该提高工会女干部的职业素质,只有她们的职业素质调高了,才能做好工会女工的管理工作。这就要求企业要做好女工干部的培训工作,把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水平作为目标,同时加强她们的业务能力知识培训,以提高她们的综合能力。在培训中,还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制度,确保它们能力水平的提高。
(三)对于工会的女工组织来说,必须要协调好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对于现在大多数女性职工而言,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除了要在单位里工作之外,还要回到家里做家务。这样,如果不处理好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将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情况。所以,在这方面,工会女工组织要做好调查工作,帮助女性职工做好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协调关系,让她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四)企业工会女工工作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肩负起维护女性职工合法权益的责任,把各种工作都做到位。同时,还应该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女性职工的社会责任意识,不仅要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还要提高社会价值。作为工会女工组织来说,还可以适时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并在活动中来宣传自己的工作需要,让大家都能积极行动起来,共同为维护女性职工的合法权益而努力。
五、结语
企业工会女工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所以需要全社会的女性群体们来共同关注。对于企业的管理者和工会女工的工作者来说,必须要对女性职工的发展引起足够的重视,切实维护好她们的合法权益,同时还应该不断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出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工会女工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企业女工工会工作应有的作用,才能切实为代表女性职工们的利益而工作。
参考文献:
[1]孙进梅.浅谈新时期创新国有企业工会女工工作思路[J].魅力中国,2010(19)
[2]朱金兰.浅谈创新新形势下煤矿女工工作[J].科技信息,2011(27)
【私营企业如何建立工会】推荐阅读:
如何建立企业知识库07-24
创业企业如何建立长期激励机制06-09
本土广告公司如何建立有特色的企业文化06-24
调研私营企业问题09-25
私营企业薪酬管理论文06-14
私营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区别11-24
信阳私营企业注册登记06-18
私营企业党建情况表06-22
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双拥工作材料06-15
试论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特征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