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实践总结

2024-1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供应链管理实践总结(通用8篇)

供应链管理实践总结 篇1

三周的供应链管理实践,让我对供应链管理各环节逐步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还学到了一些管理方法和实践程序的运用。通过这一次的实践,我才发现,供应链管理环节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我们的实践也仅仅是冰山一角。

从理论层面来讲,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主要指制造过程)、满足需求来实施的一系列过程。主要包括计划、合作、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零部件和成品等)和信息。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到四个主要领域: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最终目标在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寻求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这两个目标往往有冲突)。我们的供应链管理实践环节也是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市场调研,对行业及相关产品做详尽市场分析后,制定合同,并模拟买卖双方进行谈判,最终达成协议,签订合同。

我们小组决定研究煤炭行业的供应状况,制定的项目是**集团与上海外高桥电厂的煤炭运销买卖。研究煤炭行业庞大而复杂,因此必须首先从**集团企业背景、煤产品销售状况了解起,而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原本以为做最熟悉的行业——煤炭,应该没有太多的困难。但没有想到,在具体行业产品分析中,我才发现煤炭销售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简单。首先,发电用煤根据灰分,发热量等相关指标,划分为很多种类。由于发热量的不同,电煤的价格也就不尽相同。采购或是销售之前,必须要熟知各类电煤的指标及价格,才能决定需求量的问题。另外还要计算税率,通常被称为“坑口含税价”。也是我不常听说的。除此之外,运销过程中还包括运输装卸﹑港口平仓等一系列的相关运费,这些费用的加总才是煤炭的最终价格。通过计算,这些项目最终都要呈现在报价单上。

在谈判过程中,价格的定夺无疑是买卖双方争论的焦点。如此大数额的电煤买卖,双方都十分慎重,因为关系到企业上千万甚至上亿的资金。我们小组在模拟谈判中,为了以防出现差错,之前特别将谈判过程中的场景,双方大致的对话内容,报价以及相关细节演练了很多遍。特别是突出了买卖双方价格博弈的过 1

程。现场大家发挥很出色,还有不少临场的精彩表现。双方最终谈判成功,签订合同。

这一次的实践环节让我受益颇多。特别是意识到信息资讯对于企业尤为重要。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面对资讯快速进步、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供应链环节上的各个企业必须紧密配合,才能实现良好的合作。供应伙伴之间应建立资讯透明化系統、加速资讯分享,将供应链上、下游整合。只有让需求和供給的资讯丰富透明化,才可以促使各环节企业正确且即时地掌握市场需求的动向,对供给数量有更好的控制和管理,使整体供应链运作更为顺畅。

供应链管理实践总结 篇2

(一)供应链管理的涵义。供应链管理起源于迈克波特1980年发表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价值链”概念,现今供应链管理的内涵为:指企业采用网络结构的形式在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之间进行产品的生产、运输、分销及销售,从而在做到对消费者满意的同时最小化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成本。其主要包括生产计划、供应、物流和需求四个领域,围绕计划、采购、制造、配送等内容展开。当然供应链管理不仅仅在于管理其成本的最小化,绿色供应链的发展更值得大家关注,企业环保性、可持续性发展是不容忽视的。

(二)零库存内涵解析。零库存起源于20世纪下半叶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看板管理生产,即JIT生产方式,零库存作为一个特别的库存方式,它是指在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销售环节中,仓库中的库存商品以一种很少量的形式进行储存,有时候甚至可以达到“零”,也就是几乎没有库存。零库存并非通常意义的没有库存即库存量为零,它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其内涵是指物资在各个经营环节,如采购、生产、销售、流通等处于一种周转的状态,而不是以仓储的形式存在。即在保障生产连续的情况下使得库存总量达到最小,它是一种有效的库存管理策略。

(三)零库存管理与传统库存管理比较。零库存管理与传统库存管理的区别通过表1的若干项目进行比较。(表1)在众多库存管理方法中,零库存管理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如下:

1、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使用效率。如果使用零库存模式,当日仓库中商品数量只能保证当天使用,而不会增加采购数量,由此可以使每日结束之时,使库存量达到最少。库存量的最小化必然会最大限度地控制库存占用资金的数量,从而增加了企业可支配的流动资金。既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又减少了因资金短缺给企业带来的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

2、降低存货储存成本和保管所产生的管理费用。在传统的存货管理体系中,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保管仓库中的存货,造成很大的管理方面的费用。而在零库存管理模式下,存货数量将趋于最小化,仓库的数量及仓储费用也会大大减少,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存货储存成本。零库存管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会建立起一种紧密的合作关系,由此必将会使采购过程大大简化,从而降低了采购成本和采购风险。

3、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具有稳定且高质量的供应商是零库存管理的重要保障,高质量的供应商必须能在第一时间向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物资需求。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经营环节要密切配合,及时发现各种产品质量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因此,实施零库存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物料的采购质量,从而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二、零库存管理模式

(一)委托保管方式。指企业将库存物资委托给专业的保管公司代为管理,企业需要向保管公司支付一定的保管费用。委托企业依然拥有库存物资的所有权,保管公司需具备先进、专业的库存设施为企业保管和管理库存。其优势在于:由于受委托一方是专业保存物资的企业,库存管理水平较高,并且收费相对较低。这样就无需考虑应将存货存放在何处,也免去了库存管理等工作量,从而专注于生产。这只是通过转移的方法,库存总量还是一定的,这种方式并不能降低库存量。

(二)轮动方式。这是将系统采取精密的设置以后,使每个生产环节的速率保持一致,从根源上解决生产线间的衔接问题。这个方法就像传送带一样,只不过变为了更大规模,从而实现零库存管理。但这种方式实现起来难度较大。除了难度以外资金也是一个重大问题,而且很多企业对这种方式并不适用。

(三)准时制生产方式(JIT)。JIT是日本丰田公司在20世纪提出的一种低消耗、高效率的生产方式。JIT生产系统主要是以零库存理念为主,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生产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过量生产带来的浪费,与传统的生产方式相比它更注重“倒推”的方式,即由后一个工序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推出前一工序生产情况。

(四)看板方式。看板生产方式是依靠供应链的协同作用,实现采购作业、生产作业、配送作业同步进行,防止过量生产和过量运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对看板数量的控制来控制库存水平。基本思路是:各生产工序间,以卡片为凭证,卡片上记录了各工序所需物资的详细内容,生产所需的工序采取从后幵始往前推的方式,下一环节需要跟随上一环节的进度,并依次安排生产流程。

(五)按订单生产方式。“推动式”和“拉动式”是生产管理的两种不同的模式。按订单的生产方式就是指在拉动式生产模式下,企业的生产时间是由是否接到客户的订单来确定,企业的采购、制造和配送完全依赖于客户的订单。物料也是根据客户订单进行流动的,因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库存。

三、宏达公司零库存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实施

(一)宏达公司简介。宏达公司是全球领先的IT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公司于1996年于网上利用直销方法销售产品。2010年,宏达公司已经在电脑市场遥遥领先。到2015年,宏达公司营业额已经达到569亿美元,毛利率为18.5%,超过了去年同期的18.2%。而且已经超过了其他公司的水平,宏达公司如此成功与它的零库存管理模式是分不开的。

(二)宏达公司采用的零库存管理现状。零库存并不是没有库存,因为没有库存就不能生存,只是库存低、周转比较快而已。宏达公司比较善于使用供应商库存。21世纪初,宏达公司库存就已经达到等价于5天的量。宏达公司的库存总额如表2所示。(表2)2013年库存总额仅有1,301百万美元,2014年库存总额仅为1,404百万美元,2015年库存总额仅为1,382百万美元,可见宏达公司的库存量是比较少的。宏达公司的目标是降低库存,采用零库存管理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高度的管理效率快速反应。宏达公司按照客户的需要定制,采取的做法是:与上一个环节的制造商是通过网络对订单快速做出回应,传到控制中心以后,会立即拆分为很多子任务,而且利用互联网分给各个制造商。制造商们就根据这些订单来完成工作,而且按照公司控制中心要求的时点发货。

2、全程实施订单管理。来源于不同渠道的订单被汇总以后,供应链系统对所需材料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建立一个清单。在很短的时间,供应商就可以将这些材料准备出来并送至工厂,进而再送至组装线。由于宏达公司的流水线都是用计算机控制的,各个产品都贴上不同的标签,这样就可以跟踪了解每一件产品的去向。

3、关注利益相关者。实现零库存目标主要依靠品牌与供应商的配合,还要有合理的利润分配。若想和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应该在很多方面都要考虑供应商的利益,让其有更大利润。

(三)宏达公司零库存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实施。宏达公司的零库存管理模式是以供应商的库存为基础的,在采购、生产、销售等每一个环节都能体现出来。如图1所示,由于互联网越来越广泛地被使用,电子商务已然成为了公司与用户联系的渠道。用户使用电子商务平台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宏达公司则使用先进的技术整合完善信息,利用客户关系管理(CRM)分解订单。订单信息分解后,进而得到采购依据。(图1)

1、物料采购。宏达公司无需在材料采购中耗费大量精力,因为它采用第三方物流。宏达公司首先与一级供应商签订合同,让任何一个制造商都要按自己的要求行事,把8~10天的用料放归管理库存中。订单生效后,系统会自行编程一个订单传递给物流公司,物流公司会以最快的速度把零件从供应商那里送到宏达公司,最后由供应商根据订单和宏达公司结清货款。

2、生产制造。因为产品是定制的,所以每一种产品都不一样,零件的选择和组装的形式都不相同,因此应当选取与之配套的生产方式。确认后,系统会根据客户的要求寻找与之匹配的生产线。

3、产品销售。用外包的形式来避免出现送货和资源分散的缺陷,目前为宏达公司提供外包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是一些国际知名的物流公司,这些企业在和宏达公司签订订单时,就已经提前通过互联网了解货物的去向,事先制定了路线和计划,加快产品运输的速度。这样一来,既加快运输的速度,又免去了库存的问题,缩短了时间,降低了成本。

四、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零库存管理实施策略

(一)加强供应链整体观念。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供应链整体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是建立起不同企业的协调合作关系,形成一个高效的战略联盟。企业在实施零库存管理时,不应以牺牲供应链整体效益为代价,应树立整体和全局的观念,充分发挥供应链各企业间的协调合作的效应,供应链各企业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零库存管理。

(二)建立与供应链各企业间的战略联盟。企业实施零库存管理就要实现准时采购、准时生产,而这必须要有一个实时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即需要建立与供应链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以便在第一时间获取准确的需求信息及及物料供给信息等,从而为企业的采购计划、生产计划提供依据。要想供应商能够按时、按需、高品质地提供原材料,就必须和供应商之间建立长期的、良好的战略联盟关系,这样企业才能真正实现零库存,降低经营风险。同时,实现零库存也离不开物流配送系统的支持,完备的物流配送系统是实现准时采购的必要保障,从而也大大削减材料库存,减少产品、半成品的库存积压,真正实现零库存。

(三)优化供应链结构。对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行高度集成,最大限度地实现供应链结构的优化。如尽可能地减少供应链中的节点数量,使供应链结构趋向扁平结构,提高供应链整体的信息反馈速度,从而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

(四)建构高效、完善的信息系统。高效、完善的信息系统可以及时、准确地收集到供应链企业的信息,从而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比如企业可以根据上游供应商的供应信息和下游企业的需求信息来制定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并实现按需采购和准时生产。建构高效、完善的信息系统,企业能及时了解下游的销售情况及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从而对生产方案做出相应的调整。

(五)建立科学的供应链零库存绩效评价机制。目前,供应链管理实施效率不高,就是在供应链管理中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企业零库存管理的实施效果与各供应链企业间合作程度、库存绩效密切相关。供应链整体的库存绩效水平及零库存管理的实施效果直接会影响各企业自身的利益。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供应链零库存绩效评价机制以及相应的奖惩机制来激励和监督各企业零库存管理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钱卫东.S公司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选择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

[2]严国莉,陈骁,王胜利.现代企业基于供应链的库存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2014.26.

供应链管理实践总结 篇3

【关键词】造船业 供应链融资模式 风险管理

在我国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造船业;如今,在造船业发展过程中,融资困难、订单难是经常出现的风险。因为造船业本身的一些特点,融资的难度较大,那么就出现了供应链融资模式,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将相应的金融服务提供给企业。

一、造船供应链融资概述

我国主要是从银行的角度来研究供应链融资,指的是银行审查整个供应链,对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用情况和管理程度进行了解,以便将一种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具体到造船产业,供应链融资模式需要结合整个产业供应链来进行分析。供应链融资模式从产业链角度进行考虑,依据单个企业的风险管理状况,来对整个造船产业的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对于造船企业来讲,融资如果采用的是供应链方式,也可以审视自身情况,更好的掌控优点缺点,以便更好的提升综合实力。一般来讲,造船企业没有上下游交易往来时,如果船企想用自己的流动资产融资,就需要将存货融资的方式应用过来;如果上下游企业都涉及进来,那么就需要对造船企业交易对方的实力进行评估。如果交易对方是中小型企业,没有足够的实力,那么就需要将应收账款融资方式应用过来;如果对方有着较强的实力,融资过程中,则可以将对方信用借用过来。

二、造船供应链融资模式及对比

一是造船供应链融资模式:首先是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本种模式指的是筹资企业为了对运营资金进行获取,向专门的融资机构转让因赊产生的应收账款合同,我国的融资机构主要是银行。其次是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本种融资模式主要是将上游核心企业信用给利用起来,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监管,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对质押贷款进行申请,这样预付贷款的压力就可以得到降低,金融机构则需要控制提货融资业务。最后是存货质押融资模式,这种融资模式指的是企业抵押自身存货,还款来源主要是存货价值和未来收入。本项融资模式类似于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下游企业为了降低产品价格,向上游企业采购的产品就比较多,因为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于采购周期和生产销售周期质检,这样存货就会对部分企业灵动资金进行占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而采取存货质押融资模式,企业获得贷款采用的融资成本较低,资金流动性得到了强化,存货周转率得到了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得到了增强。

二是三种供应链融资模式对比:首先从融资目的的角度进行分析,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主要是对企业产品转换资金的时间周期进行缩短,资金周转速度得到了提高;预付账款融资模式则是将核心企业的信用给利用起来,购买商的信用得到提升,得到了足够的资金去购买产品,这样供应商批量销售和购买商杠杆采购的矛盾就可以得到解决。而最后一种模式则是将存货变现,以便对经营资金进行获取,这样存货就不会占用较多的流动资金,资金的周转速度得到了提高。

其次是从融资对象和参与方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类似于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都需要纳入考虑范围,也就是控制核心企业风险;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中,企业向银行抵押了提货权或货物之后,银行就需要孔子质押货物风险。

三、造船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

一是风险管理定位:也就是从企业全局的角度出发,对战略目标进行科学制定,对风险类型合理确定,在定位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也就是在企业战略发展中归类企业风险,对企业内部环境、组织能力等一系列因素进行科学分析;通过明确企业的风险管理目标和类型,可以更好的开展风险管理工作。首先是对风险管理目标和类型进行明确,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依据企业的战略目标来进行,要科学分析整个经济宏观情况和国家政策等,还需要充分考虑融资方的内部环境。其次是对风险管理组织结构进行明确,在全面风险管理开展过程中,企业的所有人员和部门都需要积极参与进来,那么就需要对全新的管理组织机构进行构建,在此基础上,对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同时,积极的配合和联系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对风险管理系统进行构建。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中,在对融资风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全局的融资风险;同时,将融资风险管理渗透到企业管理中,保证可以及时处理出现的融资风险,促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是风险识别: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识别和记录企业生产可能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具体就是判断出哪些因素可能会对企业造成损失,分析风险性质,系统分类;在风险识别中,不仅需要将存在的风险给找出来,还需要对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通常情况下,定性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专家意见法等都可以应用到风险识别过程中。在对当前风险进行识别时,还需要考虑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风险。

三是风险控制:首先是控制信用风险,对于供应链融资,有着较大的信用范围,部分企业没有较好的信用等级,为了规避风险,可以拒绝授信;此外,对于大额借贷,也可以将风险转移方法给应用过来;出资方如果发现企业信用恶化,需要将一系列的风险控制措施给应用过来,避免深入发放授信,或者是大力监督和控制授信程序,促使经济损失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

其次是控制市场风险,对于供应链融资模式来讲,板材、钢材等都是重要的抵质押物品,市场价格波动是导致市场风险出现的主要原因,那么套期保值就是比较有效的规避方法,避免有资金风险出现于资金提供方。

最后是控制操作风险,在本项风险控制方面,没有较为成熟的管理技术,还在初步的探索当中,在实际的风险控制中,应用了一些常用的控制原则;在具体实践中,可以规范操作流程,对风险有效控制;对授信审核进行强化,促使操作风险得到降低;对供应链融资业务和流程进行完善,对风险有效的规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因为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造船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了融资困难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开始引入供应链融资模式,本种模式还不够的成熟,在具体应用中,可能会有多种风险出现,那么就需要做好风险管理和控制工作;结合具体情况,科学的判断和评估风险,将一系列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给应用过来,以便有效控制融资风险,更加高效的运用供应链融资模式,推动造船业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春香.造船供应链融资模式及风险管理研究[J].港澳经济,2014,2(8):123-125.

[2]李勤,龚科.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案例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2(8);99-102.

[3]王艺.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的几种融资模式及其风险防范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2(21):44-46.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重点总结 篇4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知识点

名词解释:

1、搬运装卸: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的物流作业,其结果是物品的水平移动;装卸是指物品在制动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其结果是物品的垂直位移,在物流实践中,搬运和装卸往往密不可分,因此通常合成搬运装卸。

2、物流管理: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而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3、包装:是在流通过程中为了保护商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而按一定的技术方法使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

4、检尺求积:是指对以面积或体积为计量单位的货物采取先检尺后求积的方法所做的数量检收。

5、流通加工合理化:是指实现流通加工的最优配置,不仅做到避免各种不合理,使流通加工有存在的价值,而且做到综合考虑加工与配送、合理运输、合理商流等的有机结合。

6、敏捷供应链:是指不确定性、持续变化的环境下,为了在特定的某一市场机会中获得价值最大化而形成的基于一体化的动态联盟和协同运作的供应链。

7、采购物流:又叫做供应物流,是指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

8、生产物流: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采购,到在制品、半成品等各道生产程序的加工,直到制成品进入仓库的全过程的物流活动。

9、销售物流:是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物品在供方与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

10、配送:即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11、逆向物流(广义和狭义):广义上是指物品从供应链下游向上游的运动所引发的物流活动;狭义上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12、传统物流:是指伴随物品由供应地向需求地的转移而发生的运输、装卸、储存、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与上述活动相关的信息活动的集合系统。

13、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对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以及信息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完整系统进行计划、执行与控制,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

14、第三方物流:物流渠道中的专业化物流中间人以签订契约的方式,在一定期间内为其他客户提供某些方面的物流业务服务。

15、供应链管理:运用信息技术,加快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客户之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响应速度,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及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优化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模式。

16、快速反应:物流企业面对多品种、小批量的买方市场,不是储备了“产品”,而QR是准备了各种“要素”,在用户提出要求时,能以最快速度抽取“要素”,及时“组装”,提供所需服务或产品。

17、供应链合作关系:在一定时期内,供应链上有相互联系的企业之间通过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契约关系。

18、第四方物流:被称之为供应链的集成者,它通过整合和管理自身的以及其他服务提供商补充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19、多式联运: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输企业根据同一运输计划,遵守共同的联运规章或签订的协议,使用共同的运输票据或通过代办业务,组织两种以上运输工具或两种以上的运输衔接以及产供运销的运输协作,联合实现货物从起运点到目的地的全程运输。简答:

1、什么是第三利润源,第三利润源理论认识的前提条件?

答:(1)第三利润源是对物流潜力及效益的描述。从历史发现来看,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第一个是资源领域,第二个是人力领域。这两个利润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哪的情况下,物流领域的潜力被人们所重视,按时间序列被排为“第三利润源”。

(2)前提条件:①物流是可以完全从流通中分化出来自成一体独立运行的,它有本身的目标,本身的管理,因而能对其进行独立的总体判断;②物流和其他独立的经营活动一样,它不是总体的成本构成因素,而是单独的赢利因素,它可以成为“利润中心”型的独立系统。

2、什么是效益背反,举一个物流领域的例子?

答:(1)物流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

(2)例如:包装问题,在产品销售市场和销售价格皆不变的前提下,假定其他成本因素也不变,那么包装方面每少花一分钱,就会使收益多一分钱,可见在一定条件下,包装越省,收益则越高。但是,一旦商品进入流通之后,如果节省的包装降低了产品的防护效果,造成了大量损失,就会造成仓储、装卸、运输功能要素的工作劣化和效益大减。显然,包装活动的效益是以别的物流活 动的损失为代价取得的。“效益背反”得以实证。

3、物流与商流的关系有哪几种情况?

答:①有商流而无物流;②有物流而无商流;③有商流和输入物流而没有输出物流;④有商流也有物流,但时间上不同步;⑤有商流也有物流,但流转路径不同;⑥商流、物流合一。

4、物流的时间效用与空间效用分别包含哪几种情况?

答:(1)时间效用:①缩短时间;②弥补时间差;③延长时间。

(2)空间效用:①从集中生产地流入分散需求地;②从分散生产地流入集中需求地;③从低价值生产地流入高价值需求地。

5、物流合理化含义?表现在哪几方面?

答:(1)物流合理化就是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的物流活动,并根据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不仅在个别企业、行业内部推动物流合理化,而且还致力于整个社会的物流合理化。

(2)表现的一下几个方面:①物流基础设施合理化;②物资流向合理化;③包装规格化及系列化;④运输网络合理化;⑤物流环节合理化。

6、不合理运输有哪几种表现形式?

答:①返程或起程空驶;②对流运输;③迂回运输;④重复运输;⑤倒流运输;⑥过远运输;⑦运力选择不当:弃水走运;铁路、大型船舶的过近运输;运输工具承载能力选择不当;⑧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7、运输合理化的一般途径有哪些?

答:①运输网络的合理配置;②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③提高运行效率;④推进共同运输;⑤采用各种现代化运输方法,提高物流系统效率。

8、包装不足和过剩有哪些表现形式? 答:(1)包装不足的表现形式:①包装强度不足,从而使包装防护性不足,造成被包装物的损失;②包装材料水平不足,由于包装材料选择不当,材料不能很好地起到运输防护及促进销售的作用;③包装容器的层次及容积不足,从而造成被包装物的损失;④包装成本过低,不能达到规定的包装要求。

(2)包装过剩的表现形式:①包装物强度设计过高,从而使包装防护性过高;②包装材料水平选择过高;③包装技术过高,层次过多,体积过大;④包装成本过高,一方面,可能使包装成本支出大大超过因减少损失可能获得的收益;另一方面,包装成本在商品成本中比重过高,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9、逆向物流有哪些特点?

答:①逆向性;②不确定性;③高成本性;④价值递减性与递增性;⑤长生命周期性。

10、简述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答:①优化物流全过程活动;②提高物流速度,加速商品周转;③削减物流服务成本;④构件物流信息系统;⑤削减退货成本;⑥在企业中建立物流公司或实行物流外包;⑦实施供应链管理。

11、简述JIT生产的实现方式和基本手段?

答:(1)JIT生产的最终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实现这个最终目标的方式有两个:①是不断取消那些不增加价值的工作,也就是想办法降低成本;②是快速应对市场需求。

(2)基本手段:适时适量生产,建立柔性生产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

12、运输线路合理化应遵循的目标有哪些?

答:①以效益最高或成本最低为目标;②以里程最短为目标;③以配送服务水准最优为目标;④以运输周转量最小为目标。

13、什么是包装过剩?包装过剩有哪些表现形式?

答:(1)包装过剩是指超越包装水平的实际需要,从而造成了包装过剩的问题。

(2)表现形式:①包装物强度设计过高,从而使包装防护性过高;②包装材料水平选择过高;③包装技术过高,层次过多,体积过大;④包装成本过高,一方面,可能使包装成本支出大大超过因减少损失可能获得的收益;⑤另一方面,包装成本在商品成本中比重过高,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辨析题:

1、作业车类:轻便灵活,广泛用于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工厂、仓库、商场、超市、机场等、是一种以人力为主,在路面上水平运输货物的小型搬运车辆。

2、叉车:叉车具有一副水平伸出的叉臂,叉臂可作上下移动,因此叉车具有装载货物的功能,并能携带货物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移动。由于叉车在堆码、卸货作业和搬运、移动作业两方面十分灵活便利,因此使得叉车称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装卸机械。

3、吊车类:是一种利用动力或人力将包装物吊起,并可上下、左右、前后进行搬运的机械。

4、电动搬运车:以蓄电池为动力源,装载重量很小,启动快而稳,无废气无噪声,操作简单,驾驶灵活,很适宜在库区内作短途运输,在我国使用比较广泛。

5、牵引车:这种设备只有动力,没有装载能力,主要用于拖带货车或挂车,可作较长距离的运输,一台牵引车可拖很长一列挂车。

6、挂车:这种设备自身没有动力,有一个载物平台,仅用于装载货物。载满货物的挂车连成一列后,由牵引车拖到目标库区。车列可长可短,可任意组合,十分灵活。

7、输送机:可用于不同的场合。其动力采用电力,经济方便。被广泛用于短距离的出入库运输,可实现连续运输,效率非常高,人力成本较低。

8、回转货架:可存储货物,又能作回转运动,起到运输的作用。方便货物分拣作业,减少人员走动的时间。有水平回转和垂直回转两种货架。

9、自动引导搬运车:无人操作,能自动定位和行走,作业效率得到提高。

10、机器人:能在高温、冷藏、有毒气体等危害人员身体健康的场所工作,操作的准确率和高速度是它的最大优点。能够实现自动化,提高作业效率。

11、托盘:将货物形成成组货物单元,方便采用叉车等设备进行装卸作业机械化,提高装卸的效率。

案例分析:

一、上课讲的案例:

案例一:我国运输长期以来缺乏面向综合效率和效益的协调管理,按照运输方式进行分部门管理。水运和公路运输由交通部管理,民航由民航总局管理,铁路由铁道部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有其优点,但同时也产生了多头管理和缺乏统一管理的局面。导致各个运输部门都有本系统详细的近期和长远发展战略,但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却较差。与此同时,运输需求的明显增长、用户多品种小批量、多频度的运输要求以及门到门的运输要求使得联合运输的需求大增。

1、我国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缺乏协调的现状会产生什么不利后果? 答:可产生如下不利结果:(1)运输衔接过程中的信息传递与处理能力较差,使得运输的及时性、迅速性受到制约。(2)由于铁路、公路没能实现场站的有效衔接,必然会增加中转过程中的装卸、搬运量和次数,从而使得:①装卸、搬运成本大增;②装卸、搬运效率低,时间长;③运输商品货损货差率大,影响安全性和准确性。(3)对于托运人而言,不得不自己办理相关中转业务,由于不是专业人员。因此在迅速、及时、经济、安全等方面效果较差。

2、如何解决? 答:(1)在国家政策、法规方面提出促进联合运输的相关政策或要求。(2)建立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之间相互衔接信息系统以利于信息沟通。(3)建立国家物流运输装卸、包装统一标准。如推行标准化集装箱运输、托盘化运输标准以提高装卸、搬运效率,降低成本、降低货损货差率。(4)建立健全货运代理机制,完善货运代理机构职能,提高联合运输效率。

案例二:郑州市地处中原地区,交通便利,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型商贸城市之一,在这个拥有600万人口的城市里,商业企业、工业企业等交错布局,比较适合开展异产业间的共同配送。郑州市仓储企业除了各个产业部门的仓库外,聚集了中央、省级的仓储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大的有70多家,这些仓库目前基本都在从事异产业间的共同配送服务。

1、你认为同产业和异产业共同配送有哪些优缺点?

答:(1)同产业共同配送优点在于配送商品物理化特征相似,容易组织混载配送;缺点在于容易造成商业信息的泄露。(2)不同产业共同配送优点在于不存在商业信息的泄露问题;缺点在于配送商品物理化特征不同,不容易组织混载配送,另外配送成本核算也较难。

2、如果让你来组织和运作一个共同配送的项目,你将分几步开展这项工作? 答:开展这项工作:①调查:异产业的数量、商品品种数量和运输配送情况。②70个仓库的具体位置及商品品种、数量、配送量。③依据调查确定可以作为共同配送中心的仓库位置。④协调异产业间可以参加共同配送企业间的利益关系。⑤组织人员、车辆、设备、技术等。⑥协调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争取获得政策支持。

案例三:大众包餐”是一家提供全方位包餐服务的公司,由上海某大饭店的下岗工人李杨夫妇于1994年创办,如今已经发展成为苏锡常和杭嘉湖地区小有名气的餐饮服务企业之一。“大众包餐”的服务分成两类:递送盒饭和套餐服务。盒饭主要由荤菜、素菜、卤菜、大众汤和普通水果组成。可供顾客选择的菜单:荤菜6种、素菜10种、卤菜4种、大众汤3种和普通水果3种,还可以定做饮料佐餐。尽管菜单的变化不大,但从报表上来看,这项服务的总体需求水平相当稳定,老顾客通常每天会打电话来订购。但由于设施设备的缘故,“大众包餐”会要求顾客们在上午10点前电话预订,以便确保当天递送到位。在套餐服务方面,该公司的核心能力是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冷餐会、大型聚会,以及一般家庭的家 宴和喜庆宴会上。客户所需的各种菜肴和服务可以事先预约,但由于这项服务的季节性很强,又与各种社会节日和国定假日相关,需求量忽高忽低,有旺季和淡季之分,因此要求顾客提前几周甚至1个月前来预定。大众包餐公司内的设施布局类似于一个加工车间。主要有五个工作区域:热制食品工作区,冷菜工作区,卤菜准备区,汤类与水果准备区,以及一个配餐工作区,专为装盒饭和预订的套菜装盆共享。此外,还有三间小冷库供储存冷冻食品,一间大型干货间供储藏不易变质的物料。由于设施设备的限制以及食品变质的风险制约厂大众包餐公司的发展规模。虽然饮料和水果可以外购,有些店家愿意送货上门,但总体上限制了人众包餐公司提供柔性化服务。李杨夫妇聘用了10名员工:两名厨师和8名食品准备工,旺季时另外雇佣一些兼职服务员。包餐行业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高质量的食品、可靠的递送、灵活的服务以及低成本的运营等都是这一行求生存谋发展的根本。近来,大众包餐公司已经开始感觉到来自愈来愈挑剔的顾客和几位新来的专业包餐商的竞争压力。顾客们愈来愈需要菜单的多样化、服务的柔性化,以及响应的及时化。

李杨夫妇最近参加现代物流知识培训班,对准时化运作和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概念印象很深,深思着这些理念正是大众包餐公司要保持其竞争能力所需要的东西。但是他们感到疑惑,大众包餐公司能否借助第三方的物流服务。

1、大众包餐的经营活动可否引入第三方物流服务,请说明理由?

答:1.可以。第三方物流是物流渠道中的专业化物流中间人以签订契约的方式,在一定期间内为其他客户提供某些方面的物流业务服务。第三方的物流的作用:简化交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服务水平。因此引入第三方物流服务,可以进行购菜服务和递送盒饭服务,体现专业运输单位的快捷性,专业服务性和低成本性,使大众包餐公司与其他公司竞争中具有显著价廉物美的优势。

2、大众包餐公司实施准时化服务有无困难,请加以解释。

答:有困难,主要是设施设备的限制,食品变质的风险制约公司难以实现准时制服务,该企业冷库小,厨师少,不能适应顾客们对菜单多样化,服务柔性化,响应及时化的需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是内部管理的主要问题。

3、在引入第三方物流服务中你会向大众包餐公司提出什么建议

答:公司在引如第三方物流中做好几个工作:①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选择,要求竟标竞选,提供价廉物美的服务,签定双赢的合同②合理确定配送路线,定时定点定人,提高配送效率③提高套餐档次,配备特色厨师。

二、案例分析可能用到的知识点:

1、仓库的分类与选址以及影响因素? 答:(1)仓库的分类:①按功能划分:储备仓库;周转仓库;②按使用形态划分:自用仓库;公共仓库;营业仓库;保税仓库;③按保管形态划分:普通仓库;冷藏仓库;恒温恒湿仓库;特种仓库;战略物资储备仓库;④按建筑结构和空间构造划分:单层仓库;多层仓库;高层货架仓库;散装仓库;⑤按仓库所处位置划分:港口仓库;车站仓库;汽车终端仓库;工厂仓库;⑥按产业领域划分:流通领域仓库;生产领域仓库;⑦按建筑材料划分:钢筋混凝土仓库;混凝土仓库;钢质仓库;砖石仓库;泥灰墙仓库;木架砂浆仓库;木板仓库;⑧其他特殊类型的仓库:自动化仓库;虚拟仓库;网络仓库。

(2)仓库的选址:领用Hoover方法、重心法、多设置选址等方法确定仓库的地址。

(3)仓库选址的影响因素:①自然环境因素: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形条件;气象条件;②经济环境因素:客户分布;商品特性;物流费用;服务水平;基础设置状况;③政策环境因素。

2、ABC分类法的使用?

答:①搜集数据;②处理数据;③编制ABC分析表;④根据ABC分析表确定分类;⑤绘制ABC分析图;⑥结合ABC分析图,对不同的物品进行有区别的管理。

3、第三方物流(物流外包,物流服务的要素以及增值服务的内容)? 答:(1)物流外包:企业可以将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物流服务企业即第三方物流企业,这种物流模式成为物流外包模式。(2)物流服务的要素:①拥有客户所期望的产品;②符合客户所期望的质量;③在客户期望的时间内送达产品。

(3)物流服务的增值服务内容:①从仓储、运输等常规服务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增值服务;②物流一体化和供应链集成的增值服务。

4、包装的功能作用?

答:①保护作用:防止商品破损变形;防止商品发生化学变化;防止有害生物对物品的影响;防止异物混入而使商品收到污染,发生失散;②方便性作用:方便储存;方便装卸搬运;方便运输;方便商业交易;③促销性作用;④单元化作用。

5、仓储管理具体作用?

答:①储存和保管功能;②调节功能;③加工和配送功能;④集散功能;⑤信息传递功能;⑥交易中介功能。

6、如何促进包装以及自动化仓库发挥作用?

答:(1)如何促进包装发挥作用:合理的包装设计是包装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①包装设计的基本要求:运输环节对包装的要求;仓储环节对包装的要求;装卸搬运环节对包装的要求。只有满足这三个环节对包装的要求,包装设计的基本要求才能合理。②包装标识:包装标记;包装标识(运输标志、指示标志、危险标志);包装标记和包装标识要求(必须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办理、必须简明清楚易于辨认、粘贴标记和标志的部位要适当、选用明显的颜色作标记且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执行。

(2)如何促进自动化仓库发挥作用:①协调好存货、供贷和用货部门;②考虑好地址状况,对货物的规格形状进行严格要求;③考虑好资金、设备和材料的供应情况;④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技术队伍。

7、采购和库存的关系?

答:采购和库存是上下承接、互相关联的两个环节,绝对不能各自为政。库存变化过程的源头就是采购,如果采购过多,增加企业库存;如果采购过少,又不能保证生产和销售的正常进行。判断题:(除掌握模拟的判断题外,还需要掌握下列知识)

1、物流活动克服了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距离。(√)

2、根据物流活动发生的先后次序,企业物流可划分为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四部分。(√)

3、在配装货物时,既要考虑车辆的载重,又要考虑车辆的容积,使之能得到有效利用。(√)

4、合理的库存水平能够为客户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

5、过高的物流服务势必损害经营绩效,不利于企业收益的稳定。(√)

6、只有当客户需要的产品出现缺货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缺货。(√)

7、只有当客户急需购买的产品发生缺货时,缺货才会真正影响到服务水平。(√)

8、物流增值服务就是指独特的或特别的活动,使物流服务的供需双方能够通过共同努力提高效率和效益。(√)

9、对于 “第三利润源”说,第三个利润源的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劳动者。(×)

10、平托盘的主要特点是防护能力强,可有效防止塌垛,防止货损。(×)

11、第三方物流简称为TPL。(√)

12、现代企业为了增加核心竞争力往往采用以职能专业化为基础的运作模式。(√)

13、我们称提供传统仓储服务的服务公司为“公共仓库”。(√)

14、第三方物流企业想要取得成功,重要的因素在于整合物流过程,实现其对客户的增值服务。(√)

15、物流标准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16、物流标准化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17、物流是社会分工专业化的产物,它与经济水平和市场发达程度密切相关,我国正在加快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物流标准化工作己从“市场需求”转向“行政需求”,有需求的标准才有价值。(×)

18、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还是一条增值链。(√)

19、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

20、储存空间指的是仓库中所有的空间。(×)

21、仓储成本主要指固定保管费用、保管设备费用、其他搬运设备费用等。(√)

22、分类储存策略是指将所有货品按照一定特性加以分类,每一类货品都有固定存放的位置,而同属一类的不同货品又按一定的原则来指派货位。(√)

23、产品互补性原则指互补性高的货品也应存放在邻近位置,以便缺货时迅速以另一品项替代。(√)

24、烟、香皂和茶叶可以存放在一起。(×)

25、对于食品或易腐败变味的货品,此时应考虑的是先到期先出货的原则。因此应将保存期最新鲜的货品先出库。(×)

26、ABC分类法又称重点管理法或ABC分析法,它是一种从名目众多、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或经济现象中,通过分析,找出主次,分类排队,并根据其不同情况分别加以管理的方法。(√)

27、使用EOQ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时必须满足的假设条件之一是允许缺货。(×)

28、订购成本是指企业向外部的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的成本,是为了实现一次订购而进行的各种活动费用的总和。它与订购次数无关,所以它属于固定成本。(×)

29、从国际情况来看,商品配送共同化是配送中心的发展方向。(√)30、物流本身是一种服务性活动,配送是多种物流功能的整合,而且是直接面对用户关键环节。(√)

31、缺货率是指用户在一段时期内的多次订货中缺货的次数,缺货频率越高,说明配送系统对用户生产经营或生活影响越频繁,给用户造成的损失越大。(×)

32、共同配送是由多个企业为了实现运输规模经济而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

33、敏捷和迅速的配送系统的实现,一方面要依靠配送业务的优化,另一方面也依赖于配送技术的发展,其中大多数表现为日益先进的机械技术。(×)

34、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系统由铁路、水路、公路、航空四个部分组成。(×)

35、运输密度也是影响运输成本的关键因素,密度大,成本会降低;密度小,成本会上升。(√)

36、一般地,航空能耗最高,其次是公路运输,水路运输通常能耗较低。(√)

37、我国运输价格管理遵循间接调控为主、直接管理为辅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

38、现代生产物流系统由管理层、执行层、控制层三大部分组成。(√)

39、叉车和拖车是生产车间最常见的搬运设备,叉车多适用于非标准尺寸物料远距离的运输,拖车则可用于短距离托盘和仓储笼运输。(×)

供应链管理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篇5

《供应链管理》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一、企业供应链管理实践的背景和意义

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顾客(Customer)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Competition)日益加剧,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Change),使得整个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3C”是用户需求多样性与市场变化不确定性的根源,同时也是促进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外在压力。企业面对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为了提高竞争力,采取了许多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

多少年来,企业出于管理和控制的目的,对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其他企业一直采取投资自建、投资控股或兼并的“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管理模式,即某核心企业与其它企业是一种所有权关系。例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拥有一个牧羊场,出产的羊毛用于生产本公司的汽车坐垫;美国某报业大王拥有一片森林,专为生产新闻用纸提供木材。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企业更是如此,“大而全”、“小而全”的思维方式至今仍在各级企业领导者头脑中占据主要位置,许多制造业企业拥有从毛坯铸造、零件加工、装配、包装、运输、销售等一整套设备、设施、人员及组织机构。

推行“纵向一体化”的目的,是为加强核心企业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分销和销售全过程的控制,使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从而达到增加各个业务活动阶段的利润。在市场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是有效的,但是,在高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今天,“纵向一体化”战略已逐渐显示出其无法快速敏捷地响应市场机会的薄弱之处。显然,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要想对其他配套企业拥有管理权,要么自己投资,要么出资控股,不论采取哪一种方式,都要承受过重的投资负担和过长的建设周期带来的风险,而且由于核心企业什么都想管住,不得不从事自己并不擅长的业务活动,使得许多管理人员往往将宝贵的精力、时间和资源花在辅助性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上,而无暇顾及关键性业务的管理工作。实际上,每项业务活动都想自己干,势必要面临每一个领域的竞争对手,反而易使企业陷入困境。进一步地,如果整个行业不景气,采取“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不仅在最终用户市场遭受损失,而且在各个纵向发展的市场上也会遭受损失,因为最终用户市场不景气,必然连带着纵向市场的萎缩。因此,“纵向一体化”战略已难以在当今市场竞争条件下获得所期望的利润。

全球制造链及由此产生的供应链管理是“横向一体化”管理思想的一个典型代表。现在人们认识到,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业务上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企业,只有优势互补,才能共同增强竞争实力。因此,国际上一些先驱企业摒弃了过去那种从设计、制造直到销售都自己负责的经营模式,转而在全球范围内与供应商和销售商建立最佳合作伙伴关系,与他们形成一种长期的战略联盟,结成利益共同体。例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推出新车Festiva时,就是采取新车在美国设计,在日本的马自达生产发动机,由韩国的制造厂

生产其他零件和装配,最后再运往美国和世界市场上销售。制造商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追求低成本、高质量,最终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Festiva从设计、制造、运输、销售,采用的就是“横向一体化”的全球制造战略。整个汽车的生产过程,从设计、制造直到销售,都是由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优秀的企业,形成了一个企业群体。在体制上,这个群体组成了一个主体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在运行形式上,构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和信息流网络。由于这一庞大网络上的相邻节点(企业)都是一种供应与需求的关系,因此称之为供应链。为了使加盟供应链的企业都能受益,并且要使每个企业都有比竞争对手更强的竞争实力,就必须加强对供应链的构成及运作研究,由此形成了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这一新的经营与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强调核心企业与最杰出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委托这些企业完成一部分业务工作,自己则集中精力和各种资源,通过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做好本企业能创造特殊价值、比竞争对手更擅长的关键性业务工作,这样不仅大大地提高本企业的竞争能力,而且使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都能受益。

供应链管理提出的时间虽不长,但它已引起人们的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国际上一些著名企业如惠普公司、IBM公司、戴尔计算机公司等在供应链实践中取得的成就,更使人坚信供应链是进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一个有效途径,因而吸引了许多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供应链管理进行研究和实践。80年代中期以后,工业发达国家中有近80%的企业放弃了“纵向一体化”模式,取而代之转向了全球制造和全球供应链管理这一新的经营模式。近几年来,供应链管理的实践已扩展到了一种所有加盟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超越了供应链出现初期的那种主要以短期的、基于某些业务活动的经济关系,使供应链从一种作业性的管理工具上升为管理性的方法体系。

我国传统制造业企业管理体制与运作模式受“大而全”、“小而全”思想的影响非常严重,“万事不求人”的封建主义思想使企业成为一个封闭系统,与开放式的全球制造和供应链管理模式相差甚远,无法适应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例如,生产系统设计没有考虑供应链的影响,只考虑生产过程本身,而没有考虑生产过程以外的因素对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供、产、销系统没有形成“链”,供、产、销等企业的基本活动在传统的运作模式下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相互脱节;部门主义思想使激励机制以部门目标为主,孤立地评价部门业绩,造成企业内部各部门片面追求部门利益,物流、信息流经常扭曲、变形;管理信息处理手段落后,我国大多数企业仍采用手工处理方式,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不健全、数据处理技术落后,没有充分利用EDI、Internet等先进技术,致使信息处理不及时、不准确,不同地域的数据库没有集成起来;没有市场响应、用户服务、供应链管理方面的评价标准与激励机制;在各供应商之间没有协调一致的计划,每个部门都各搞一套,只顾安排自己的活动;制造商、供应商和经销商都缺乏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且往往从短期效益出发,相互之间失去了信任与合作。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企业很难一下子从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很快转到供应链管理模式上来。但是,为了使企业能在当今这种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下去,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变

革的阵痛可以换来企业长期发展的未来。因此,研究供应链管理对我国企业实现“两个转变”、彻底打破“大而全”、“小而全”、快步迈向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二、《供应链管理》课程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设的意义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供应链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实践和企业管理理论研究新的前沿和新的领域。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正深深地影响着当前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经营效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日益开放并日益融入到世界经济的中国,我们的企业不可能独善其身,不参与到市场竞争的滚滚洪流之中。因此,如果说企业关于战略、经营方式、组织形式和管理手段的选择是一道多项选择题,那么供应链管理无疑也列在我国企业的可选范围之内。对某些企业来说,供应链管理还应该是必选项。如今,许多高等院校的管理专业,尤其是物流管理专业,近来都开设了供应链管理课程。其目的是明显的,一是争取让学生掌握企业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最新的动态;二是让学生在离开学校后更能适应当前企业竞争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也让学生们在未来择业时更具竞争力。

由于‘供应链管理’还是一个新的领域和新事物,因此,不难想像的是,‘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中还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是本校物流专业的一名教师,长期从事《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助教和教学工作,在多年的理论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供应链管理的教学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框架。当前,虽然许多学校都在陆陆继继地开设《供应链管理》课程,但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了解到,各个学校的教师都是按照各自的专业背景和教学思路设立课程的教学框架和内容。在这一点上,其他一些课程就相对比较成熟,如《管理学》总是围绕着‘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这个模式展开的。又如《营销管理》在战略层次上存在一个“细分、目标和定位(STP)”的分析模型作为核心,而在战术层上则紧紧围绕着‘产品、价格、促销、地点(即4P)’展开。由于缺乏一个系统的进行知识传授的教学架构,这势必给《供应链管理》这门课程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诸多的不方便,同时也让人怀疑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所能学到的知识的质量。这充分体现了对这门课程进行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没有合适的教材。其他课程,如《管理学》已经是一门非常成熟的课程,这门课程不仅已经搭建起一个相对标准的理论和教学架构,并且围绕这一架构还有许多可以选择的非常优秀的教材和参考资料等。而《供应链管理》由于设立的时间尚短,没有一个比较标准的理论和教学体系,并且这方面的大师(真正意义上的大师)也很缺乏。所以,在《供应链管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很难找到一本比较满意和合适的教材。本人除了负责《供应链管理》中文课程的建设外,还担任了我校澳曼特国际商学院物流专业《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助教工作,在担任助教的四年期间,澳方换了三次主讲教师,而每一位主讲教师都选用了不同作者的教材。正如前面谈到过的,由于本课程缺乏一个相对标准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架构,所以不同英文版的教材在内容上

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区别。这无疑给我的助教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压力和挑战。有过这种经历,我越发深刻地认识到,缺乏合适的教材会给相关的教学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同时,也会给相关的学生造成知识学习上的系统偏差。这充分体现了进行《供应链管理》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3、相关的概念和理论上的混乱。由于供应链管理是一件新事物,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积累和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存在着相互矛盾和混乱的现象。例如,就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这两个重要概念的定义,以及它们各自研究范围和研究重点等问题,甚至都没有达成过共识。詹姆士••R•斯托克(James R.Stock)和道格拉斯•M•兰伯特(Douglas M Lambert)在他们的《战略物流管理》一书中说道:“直到最近,大多数从业人员、咨询顾问和学者都把SCM视为与当代对物流管理没有什么差异的一个概念。”大卫•辛奇-利维(David Simchi-Levi)等在他们的著作《供应链设计与管理-概念、战略与案例研究》中则直接指出:“我们对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不作区分。”毫无疑问,上述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给学习《供应链管理》的学生带来相当的困难和不便。我们知道,学习一些错误的东西,那还不如不学。也正是迫于这种情况,我们觉得非常有必要进行该课程的建设。

三、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框架

《供应链管理》课程的课程建设严格按照学校的相关要求来实行的,并且着重解决的是当前《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参见上一部分)。

首先,我们小组通过参阅大量的书籍和相关的资料,初步构建出了《供应链管理》课程的一个教学体系。《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分为三大部分来完成,具体见下图:

其次,通过这次课程的项目建设,我们确立了《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我们认为,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并应该掌握以下方面的知识:

1.2.懂得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产生的时代和市场竞争的背景; 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相关的理论,如物流,物流管理,供应链,企业纵向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等

等,以及能够区分这些概念之间的不同和联系;

3.4.5.6.最后,我们小组通过参阅大量的书籍,进行深度的探讨,并和相关的教师(包括外教)进行了交流。对于当前‘供应链管理’理论和文献中存在的一些错误,以及容易混淆的概念,在经过反复的考证后,对这些知识进行了区分和比较。以便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例如,企业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的联系,企业纵向一体化和供应链管理之间的区别等等。

四、课程建设的最终成果

在整个课程建设期间,我们这个项目小组根据学校关于课程建设项目的相关要求,完成了如下工作。规企业进行供应链设计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企业在进行供应链管理时面对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在不同产业中,企业如何实践供应链管理; 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供应链管理实践总结 篇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物资供应管理工作,规范管理流程,保障物资供应,按照西部公司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物资是指公司基本建设和生产经营期间所需的各种物资、材料、配件。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划分

第三条

成立物资供应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总经理任组长,总工程师、财务总监、副总经理任副组长,成员由副总工程师,各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物资管理部,物资管理科科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的日常管理事务。

第四条 物资供应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一)组织、领导公司物资供应管理工作;

(二)研究制定公司物资供应管理工作方案、重大事项及相关管理制度;

第五条

物资供应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一)负责物资供应管理日常工作,主要包括供应商管理、招(议)标管理、计划管理、采购管理、价格管理、质量管理、储备管理、物资消耗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

(二)拟订相关管理制度,执行领导小组确定的工作目标;

(三)接受西部公司物资供应管理部的监管和指导,对公司的物资管理履行监督、考核、指导、服务职能;

(四)发布集中采购物资目录(编码),组织集中采购物资招(议)标,牵头处理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

(五)衔接、协调委托采购,对物流公司的保供、服务进行监管,对比价进行监督,对物资信息系统进行维护;

(六)领导小组安排的其他工作。

第六条 公司各部门职责划分。

(一)物资管理部

1.负责物资材料计划的汇总、审核和上报工作,并对计划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严格按施工措施、材料预算控制材料使用,对材料费用总额进行分解、控制;

2.负责全公司材料的审批、发放、回收、修复、报废等考核工作;

2.负责物资管理系统的推广与应用,负责对基层单位物资管理工作进行指导、服务与监管;

3.负责物资数量、质量和价格的监督管理工作;

4.牵头组织对井下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监督检查和平衡调剂;

5.负责组织公司外委加工产品的价格商定及合同的签订与履行等工作;

6.负责公司回收物资的监督管理和考核工作,并牵头组织废旧物资的鉴定处理;

7.负责按使用地点建立周转材料的在用、更换、转移、备用、回收、复用和报废台账。

(二)企业管理部

1.负责公司工程项目材料消耗计划的汇总、下发工作;

2.负责公司外委加工产品的价格测算工作;

3.负责公司材料消耗定额指标体系的建立;

4.负责公司基层单位、外委施工单位的材料考核及各项考核指标的汇总工作;

5.参与报废物资的鉴定、定价以及修旧利废鉴定、验收工作。

(三)财务部

1.负责公司材料消耗会计核算工作;

2.参与报废物资的鉴定、定价以及修旧利废鉴定、验收工作;

3.协助做好材料消耗定额指标体系的建立工作。

(四)机电管理部

1.负责公司机电安装工程材料的控制以及口内所需计划的编制、审核、上报工作;

2.负责电缆及附件、皮带、开关、综保、局扇、变压器、五小电器等机电设备的计划、统一领用、回收、修复、利用管理;

3.对分管范围内的物资要建立台账,对材料计划编制、使用、回收、复用、报废全过程进行管理;

4.负责电缆指标总承包管理,按使用地点建立电缆在用、更换、转移、备用、回收、复用和报废台账。

5.负责口内材料计划的审核工作;

6.负责工作面安装、拆除材料计划的审核和材料费控制工作。

7.负责公司通讯网络、闭路电视、通讯电缆、及网络设备的管理。

(五)运输队

1.负责公司胶轮车、耙斗机配件的计划编制、领用、回收、修复、利用、考核管理。对回收物资实行台账管理,详细记录回收、待修、使用、修复、报废情况;

2.负责材料车、平板车及无轨胶轮车的管理。

3.负责主运输皮带的管理;

4.对分管范围内的物资建立台账,对材料计划编制、使用、回收、复用、报废全过程进行管理,每月26日前,将当月“收、发、存”报表报物资管理部。

(六)保供队

1.负责分管业务范围内的物资建立台账,对材料计划编制、使用、回收、复用、报废全过程进行管理;

2.负责公司管路及附件的使用过程管理; 3.负责矿灯、自救器的管理;

4.负责分管业务范围内工程验收、工程材料的盘点和在用管路等周转材料的清查及考核工作,每月26日前,将当月“收、发、存”报表报物资管理部;

(七)绞车队

1.负责主副井、风井提升钢丝绳的日常维修和使用的管理并按用途建立在用钢丝绳规格型号、技术参数、长度、使用周期、挂绳时间台账;

2.负责分管业务范围内的材料、全矿井提升设备配件计划的编制、领用、回收、修复、考核管理。每月26日前,将当月“收、发、存”报表报物资管理部。

3.负责分管业务范围内工程验收、工程材料的盘点和在用周转材料的清查及考核工作。

(八)通风综合队。

1.负责“一通三防”管路、风筒及附件等材料的审核汇总上报和日常管理工作;

2.负责风筒及附件的修理、现场管理和消耗二级考核工作; 3.负责注氮、灌浆、隔爆水袋、隔爆水槽、探放水钻孔封孔材料、通风设施的计划、领用、回收、复用管理; 4.对分管范围内的物资要建立台账,对计划编制、使用、回收、复用、报废全过程进行管理,每月26日前,将当月“收、发、存”报表报物资管理部。

(九)矿建工程部。

1.负责对矿建工程使用的木材、支护材料、风水管路计划进行审核,并对各矿建工程承包单位实际材料消耗进行控制、审批;

2.负责从技术源头,对措施工程、零星工程及隐蔽工程等材料计划审核以及对现场实际用量进行检查控制; 3.负责对加工支护产品图纸的审核及质量监督验收。4.负责单体的计划、现场管理工作。

(十)资环部

1.负责地面土建工程及零星工程需矿供材料的计划编制、审批和使用、回收、复用、报废全过程的监管工作。

2.负责按时对分管业务范围内工程进行验收。3.参与土建工程材料的盘点考核工作。

(十一)安全监察部

1.对于构成工程实体的支护材料,如果其材料节约量超过定额损耗合理范围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检查该工程质量,追查其原因。2.负责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各类图牌板材料计划、保管及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及时提供使用单位、品种、数量等月度统计汇总报表。

(十二)党群工作部(纪委、保卫、人力)

1.监督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材料使用、保管、管理等工作,对材料的合理及安全投入进行监管。

2.参与材料清查与考核工作,对材料考核工作各环节出现违规行为提出处理意见。

3.人力资源部负责对矿二级单位、用料主管部门考核兑现工作;

(十三)用料单位(含驻矿单位、矿二级单位)1.负责按批准的施工措施、施工作业计划合理编制和报批材料物资计划,上报相关主管部门。

2.负责需用周转材料的安装、铺设、加工、维护、拆除、回收、复用、井上下装卸车等安全生产工作。

3.设置固定材料员,负责本单位材料的领取,并建立健全材料使用管理台账。

4.负责每月26日向物资管理部提供材料月度收、发、存循环月报。

(十四)驻矿材料加工单位

1.根据公司加工计划及图纸(设计图纸标注加工件材料消耗表),按图纸材料消耗表材质、技术参数、加工报告时间要求及时组织加工。

2.使用单位根据生产安排或安全生产需要,递交加工计划及图纸,谁安排谁审核,经分管领导同意后报物资管理部,由物资管理部统一安排加工。

3.负责加工件的搬运、加工、发放过程所有安全工作,设置固定材料员,负责本单位材料的领取,并建立健全材料使用管理台账。

(十五)需用加工件单位

1.根据工程需用加工件材料时,及时提供加工计划及图纸,加工图纸标注:单位加工件所需原材料的规格、质量要求、材料消耗、材料价格等技术参数。特殊加工件,使用单位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确保加工件效能,杜绝废品。

2.加工件根据现场实际需用,不得留有库存。3.完善加工手续:使用单位绘制加工及计划、报主管部门审核、分管领导审批、提交物资管理部,由物资管理部安排加工。使用单位及主管部门验收、使用单位领出。

第七条 各责任管理部门要按职责划分,按规定履行修旧利废和物资收发存手续,按时报送月度回收复用、修旧利废报表,做好材料消耗的二级考核工作。

第三章 物资计划管理

第八条 各单位行政负责人是单位物资计划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经管员、材料员是单位物资计划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计划必须有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编制,计划内容和相关技术参数要齐全(物资名称、数量、规格型号,配件要有主机型号、图号、资金渠道、用途、到货时间),资料不全的视为未申报计划。强调计划的严肃性,要严格执行审批制度,严禁无计划用料,生产急用料必须按规定程序审批。加强工程承包单位用料管理,严格按定额、限额供料,并履行审批手续,加强考核监督。

第九条 物资需求计划的分类和采购周期。

(一)按时限和作用分为年度计划(含年度生产维修用料计划和年度工程用料计划)、月度计划、急用料计划、专用计划、补充储备计划。

(二)各类物资采购周期的具体要求是:

国产设备4个月,国产设备配件3个月;

进口设备9个月,进口设备配件6个月;

国产主要提升钢丝绳3个月,进口钢丝绳6个月;

进口专用机电产品3个月,进口大型轴承18个月;

招(议)标物资按招(议)标结果执行;

其余物资1个月。

第十条 年度物资需用计划的编报。

(一)年度生产维修用料计划是生产单位根据生产条件、计划产量、目标成本,对年度内物资消耗进行预算后,上报的物资需用计划。

(二)物资管理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做好年度物资需用计划的编审工作。各单位材料员负责协助所在生产单位搞好年度物资需用计划的编制工作,各单位对计划进行审核后分类上报物资管理部。各生产单位上报的年度需用计划由物资管理科进行审核汇总。

(三)年度物资需求计划作为年度内生产单位具有明显消耗规律与批量优势的物资用料信息,是进行年度物资采购的重要依据。

第十一条 月度物资需求计划的编报。

(一)月度物资需求计划由生产单位根据月度生产进度编制,每月可以编报两次,月度计划于月底前2天上报,中旬计划于10日前上报。

(二)物资管理部计划员应掌握生产用料情况和储备情况,对生产单位月度物资需求计划在平衡利库的基础上进行审核。

(三)月度物资需求计划作为生产单位月度内重要的用料信息,是计划员月度内组织货源的依据。

第十二条 急用物资计划编报。

急用料物资计划是生产单位遇到突发事件时上报的物资需用计划。物资管理部在收悉急用料计划后,必须及时审核并提交急用料计划,生产常用物资不得申报急用料计划。生产单位提交急用料计划或报告时,除口内分管领导审批外,应同时需要公司总值班人员签字与调度盖章,物资管理部存档备案。

第十三条 专用物资计划的编报。

专用物资计划是生产单位停产检修、防汛、防冻防寒等专项生产性工程需用物资时提报的计划。物资管理部应强化专用物资货源组织,保证专用物资计划的落实。

第十四条 储备计划的编报。

(一)补充储备计划是物资管理部根据生产消耗特点与储备定额的需要,对库存物资作调整、补充的计划,可根据需要随时提报。

(二)特种物资储备计划由各生产单位分类汇总编制,公司对口职能管理部门及分管领导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后申报。特种物资储备主要是指大型设备配件、大型进口轴承等。

第十五条 建立物资计划平衡例会制度。

物资管理科于每月最后一天组织召开物资计划平衡会,各单位材料员、物资管理部计划员参加,落实物资质量、价格、到货等情况,分析原因,明确责任。同时,对本月物资计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平衡协调。

第十六条 物资计划的调整。

(一)生产单位生产条件变化或工程项目增减,需要对原物资需用计划进行调整,应及时提出书面报告,经分管领导批准后,交由物资管理部。物资管理部及时调整采购计划或采取其它补救措施,减少计划变更带来的损失。物资管理科应将生产单位的物资需用计划和变更报告备案。

(二)物资管理部计划员要经常深入生产一线,了解生产和工程进度、设备使用状况和材料消耗情况,及时把握计划物资使用动态,遇有物资计划变更的要早报告、早调整。

(三)若计划物资的合同已签订或已到货、在途、在生产中,经交涉无法退货或变更计划时,物资管理部应积极配合平衡处理。无法平衡造成积压的,应上报公司领导审批。

第十七条

退回物资计划的处理。

(一)物资管理部发现物资需用计划存在明显信息失真、技术参数不明确或改用代用等情况时可以退回物资需用计划。退回计划要在退回原因栏中注明详细原因和退回日期。

(二)物资需用单位要求退回物资计划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由分管领导签字。

(三)物资管理部计划主管必须注意查看已提交的物资需用计划,查看计划的执行情况,督促业务人员及时落实计划;对退回的物资计划要及时进行核对,重新落实计划物资,要求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并做好相应记录。

第四章 物资采购管理

第十八条 工程用料及设备应实行西部公司淮矿物流与公司自行采购相结合的模式,以西部公司淮矿物流为主。即在现场加工的金属支护材料、当地供应的土产材料、装饰材料、日用杂品及日常消耗量较少的物资由公司自行采购,其他材料、设备、配件能集中采购的全部集中采购。

第十九条 采购原则。

(一)坚持性价比最优原则。

(二)坚持能招尽招的原则。凡是具备招(议)标条件的,都应采用招(议)标方式采购;

(三)通用性原则。公司范围内设备选型,型号、规格尽可能统一,大型材料、配件尽可能通用;

(四)准入原则。物资采购必须在准入供应商(或经批准的临时准入供应商)范围内进行。

第二十条 采购方式。

(一)单一物资估算采购金额超过20万元,或同一品种物资批量采购估算金额达到50万元的,应采用招(议)标方式采购;

(二)单一物资采购金额在20万元以下,或同一品种物资批量采购金额在50万元以下的,可进行比价采购;

(三)同一物资,连续比价采购金额累计超过50万元的,则应采用招(议)标方式采购;

(四)同一品种物资年消耗量达到100万元以上、具备年度招标条件的,应实行年度招标采购。第五章 物资领用管理

第五章 物资领用管理

第二十一条 用料单位应根据申请计划以及实际需要用量填写电子领料单及纸质领料单。填写电子领料单时,除填写物资编码和数量以外,还必须填写核算单元、工程进度、是否配送、资金渠道和用途,特殊用料可在备注说明。纸质领料单要按规定格式认真填写,包括领用单位、领用日期、物资名称、详细的规格型号、领用数量、用途栏要详细注明使用地点,字迹清晰,领料单应加盖领料单位公章。

第二十二条 材料领用的审批。

(一)责任管理单位归口管理的钢管及附件、电缆、皮带、五小电器、开关、各类综保、风筒、防尘隔爆设施、综采综掘配件、胶轮车配件、油脂、高压胶管等物资,由责任管理单位根据各用料单位的用途,综合平衡,审核发放新品、旧品或复用品。

(二)加强支护材料的管理,合理优选巷道支护形式,规范支护用品加工图纸管理,严格按施工措施审批材料,加大支护材料复用率。

(三)归口管理以外的物资由物资管理部依据各单位审核后的月度物资计划进行审批或调剂。

第二十三条 计划外临时工程用料。

(一)因施工措施变更或临时安排施工任务的物资领用,按相关部门审核批准的材料预算补报材料计划,按材料计划审核发料。

(二)因突发设备故障及突发事件造成的急用材料的领用,由用料单位申请,相关技术(管理)部门审核、分管领导签字,报急用料计划,按急用料计划审核发料。

(三)工作时间外领用材料,用料单位申请经公司值班领导安排,由物资管理部发料。领用后在三日内按正常领料程序补办所有手续。

(四)工作面安装、拆除、质量标准化工程等用料,按专题计划会审后的计划审核发料。

第二十四条 工器具的领用。

个人工器具的领用,物资管理部按人力资源部核定的工种,按期配备个人工器具,建立个人工器具台账,岗位变更的应交回个人工具。集体公用工具按核定的品种数量、使用年限配备和更换,并建立台账管理。

第二十五条 直达到货物资。

由物资管理科通知用料单位,物资管理部、用料单位共同参加现场验收,验收合格后用料单位办理相关手续。无故拒收造成二次倒运的,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由用料单位负担。未经物资管理部同意,任何单位不得私自接收物资,否则不予办理任何手续,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第二十六条 非标加工材料的领用。

支护用品加工图纸必须由工程技术部统一出图签发,其他加工由用料单位根据需要提出申请并附加工图(必要时提供实物),经分管领导批准后,申请单位通过系统申报非标加工计划,物资管理部安排内部加工或外委加工。

第二十七条 有押金的包装物。

物资管理科实行专门台账跟踪管理,使用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返还包装物,否则按照原值考核用料单位,并进行罚款。

第二十八条

用料单位必须按实际需用量领用,不得形成小仓库。

第六章 储备管理

第二十九条 物资储备管理体系。

(一)物资管理部部长是公司物资储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各使用单位负责人是本部门物资管理的责任人。各部门,要积极思考储备与保供、储备与防止超储积压之间的关系,及时解决储备管理中的问题,对物资储备的总量及结构负责。

(二)物资管理部计划采购组具体负责对储备的总量及结构进行监控,对各项储备指标进行分析与考核,及时发现储备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予以纠正。

(三)物资储备以物资管理部集中储备为主,各使用单位二级仓库只存放少量周转物资,杜绝小仓库。

(四)本着减少自有资金占用、降低储备风险的原则,充分利用规模采购优势吸引供应商库存,最大限度地扩大供应商库存所占比重,建立自有储备与供应商库存(采掘设备配件寄售库、物流大市场等)相结合的多元化储备格局,力争以最小的交易成本满足生产建设需要。

(五)无法取得供应商储备的大型材料及配件部分,物资管理部要加强联系,探讨最佳储备方案。

(六)公司根据煤矿生产需用物资的消耗特点、物资在生产系统中的重要程度以及物资的采购周期等,合理确定特种储备物资的品种和总量,努力降低缺货损失。

第三十条 自有储备管理。

(一)物资管理部应根据物资消耗量、常用物资消耗定额以及周转速度等,合理确定储备总量并确保安全储备。

(二)物资管理部要结合物资消耗情况,将储备资金定额指标分解到物资大类或具体物资品种。计划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及时了解现场用料需求,掌握库存动态情况,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及时补充各类物资的实物库存,力求做到充分储备、按需储备,提高物资储备的保供效能,既要保供,又能避免超储积压。

(三)物资管理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常用物资实物储备定额,合理确定实物储备定额范围内物资的最低储备量,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常用物资储备实物量处于受控状态,制订实物储备定额品种数量的合理范围,实物储备定额品种数量与消耗物资品种数量之比在65%以上。进口配件和特种储备物资除外。

第三十一条 无动态物资管理。

(一)物资管理部应加强自有储备物资库存动态的监管,建立物资储备动态管理分析预警机制,防止产生无动态物资。

(二)无动态物资的界定。

自有储备物资半年以上没有消耗的视为无动态物资。其中进口配件一年以上没有消耗的视为无动态物资,矿井主要提升系统钢丝绳两年以上没有消耗的视为无动态物资。

(三)物资管理部每月要对库存物资无动态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对出现的无动态物资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作出相应处罚。

(四)对无动态物资要积极主动平衡调剂,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损失。

(五)无动态物资调剂方式:

1.平衡利库。计划采购组接到物资需求计划,必须进行平衡利库,与使用单位协商利用无动态物资替代的可能性。无动态物资合格可用的,应首先调剂使用无动态库存物资,否则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对外调剂。对于部分无动态物资可以与兄弟企业相关部门协商,适用于对方机型的配件等售于他用。

3.返回供应商。对于部分积压物资可以与相关供应商协商,返回供应商改作他用。

第三十二条 仓储管理。

(一)加强到货登记及验收入库管理。

物资到库验收要有依据,凭证资证要齐全,当天到货当天登记要真实准确,物资验收合格后入库要及时,有问题要及时反映。急用物资到货凭急用报告办理验收和入库登记。

(二)物资的保管保养。

1.没有验收入账的物资要存放在待验收区。

2.验收合格入库物资要分类分区存放,五五摆放,实现“三条线”一头齐。

3.物资保养和库房日常管理要求做到:“五无、五净、十不”。

4.严格遵守《物资验收保管保养手册》和其他相关规定,做好仓库的管理工作。

第三十三条 物资的账务管理。

(一)物资领用一律凭公司物资领料单进行发料,物资系统建立后实行电子料单进行发料。发料手续必须齐全,无特殊情况不得使用白条子发料。对于急用物资,依据调度室证明发料。

(二)仓库的账务处理工作要遵守日清月结制度,切实做到账、卡、物相符,库房的物资月度盘存工作要有专项记录,库房月度盘存发现的问题要有书面报告,盈亏处理报告要有领导批示。

第三十四条 仓库管理工作检查制度。

仓库要依据库存物资的特点合理安排仓库容量,坚持做好仓储管理的基础工作,保持整洁优美的库容环境。

第七章 材料回收复用管理

第三十五条 加强对支护材料、周转性材料的回收管理,提高周转复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新料投入,降低吨煤材料成本。周转材料要建立台账,对领用、使用、转移、核销全过程跟踪管理,及时准确掌握物资消耗动态。

(一)材料的回收。

1.采煤退尺回收的材料,严格按规定物资品种比例进行回收。由于回收的物资送交地点不同,所以必须按物资品种分类装车和帮扎结实,交运输部门(运输队)送往物资管理部指定地点或送交责任管理单位,由责任管理单位卸车,并办理移交手续,作为回收考核的依据。可以直接复用的物资由物资管理部通知回收单位人员到工作面车场办理交接手续,作为回收考核的依据,运输队将已装好的材料车打运到指定地点,由回收单位卸车。

2.采煤工作面拆除、掘进巷道贯通以及废弃巷道打封闭墙前的材料回收由矿建工程管理部牵头,组织调度、通风、机电、安监、物管等相关责任管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共同参加,进行现场鉴定,确认应回收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时间并形成纪要,按纪要进行验收和考核。

3.设备性材料(水泵、开关、综保、通讯器材、安全仪器、防爆灯具、五小电器等)按“谁使用,谁回收”的原则,拆除后交责任管理单位。

(二)台账管理。

责任管理单位必须设定专人,对承包管理内的材料、设备中间部件建立台账,记录材料的在籍、在用、回收、复用、报废情况,对材料的领用、使用、复用、核销全过程跟踪管理,并对增减因素做详细的分析说明。

(三)修旧利废管理。

进一步加大修旧利废工作力度,要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力量和机械设备资源,人力优势,组织加工、改制、修复。依靠技术创新,不断扩大维修范围,提高修旧利废效益。

电缆、支护材料、设备性材料、工具性材料、设备中间部件等废旧物资能够加工、改制其他材料或配件的,不能按废旧物资处理。

第八章 周转性材料及废旧物资管理

第三十六条 周转性材料管理。

各单位使用的材料如电缆、风筒、木材等,回收尚能再利用的,由使用单位出具说明,注清耗损数量,实余数量及质量情况后将剩余物资及使用情况说明交物资管理部,物资管理部建立收、发、存内部台帐管理,以便再次使用,提高材料利用率。

第三十七条 废旧物资管理。

(一)物资管理部是公司废旧物资回收的责任部门,不定期回收公司内废旧物资如电缆盘、钢丝绳盘、边角料等。

(二)废旧物资处理必须按集团公司、西部公司相关规定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处理。

(三)废旧物资处理前需进行鉴定,由企业管理部牵头,财务部、物资管理部、党群工作部派员参与进行鉴定,确定无利用价值的废旧物资,需填写废旧物资鉴定单,由参与鉴定单位人员签字,报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对外出售。

(四)废旧物资处理定价。废旧物资处理定价以集团公司、西部公司季度指导参考价为依据,采取招标或议标方式确定价格和购买单位。具体由企业管理部牵头,财务部、物资管理部、党群工作部派员参与,与购买方共同议价,价高者中标,中标价格不得低于集团公司、西部公司季度指导价,并形成会议纪要,参与人员在会议纪要上共同签署意见,报公司领导批准执行。

(五)中标单位必须在购买前,预交一部分现金给财务,用于废旧物资冲抵。

(六)废旧物资监装、过磅时,由企业管理部牵头,财务部、物资管理部、党群工作部派员参与,共同签字确定过磅数量。出矿按规定执行。

第九章 考核与奖罚

第三十八条 各单位未按规定时间申报材料计划,迟报一天罚单位负责人和材料员各100元。

第三十九条 若材料计划审核单位把关不严,使用单位因计划完整性、准确性差,而受到处罚的,对审核单位负责人及审核人各罚款200~500元。

第四十条

若零星加工或委托加工的成品未使用的,按材料的原值或加工产品的原值扣罚责任单位,对审核单位负责人及审核人各罚款500元/次。

第四十一条

物资管理部必须将审核后的材料计划及时上报西部公司淮矿物流,若无故漏报、误报,对负责人和经办计划员各罚款200~500元。

第四十二条 对公用工具使用不够年限的,按原值的30%处罚单位负责人及保管人;个人使用工具不够年限丢失或损坏需要再领用的,按领用工具原值的50%从工资中扣除。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执行。

莱钢物资供应管理流程再造的实践 篇7

流程再造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管理活动中支撑企业不断改进、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的管理方法之一。是对企业战略、增值营运流程, 以及支持这个过程的体系、企业战略、组织架构的快速、彻底、急剧的重塑, 以达到工作流程和生产效率的最优化, 显著提升企业在成本控制、质量管理、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等各个方面的绩效。它的核心思想是将企业由管理职能为中心的运行模式转变为以流程优化为重点的新型流程导向型企业。坚持以流程为导向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和顾客导向的原则是流程再造的核心原则。

莱钢供应部是物资供应的职能部门, 基于传统的以职能为中心的原有组织模式, 内部机构以职能划分, 与以流程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企业相比有很大差距。各部门员工的出发点是完成本部门和本职工作, 对整个流程绩效关心的较少;由于分工过细、管理环节多, 致使非增值性活动多、人员多、效率差;招标模式单一, 致使分承包方厂家较少、中间商较多, 很难做到质量稳定、价格最低;信息交换手段落后, 难以充分利用不同地域的有效资源, 致使库存大、积压报废多。按照流程再造的核心原则及操作性原则, 莱钢实施了物资供应管理流程再造过程。

二、建立供应商认证和测评系统

正确评价和选择供应商对于提升企业的采购管理绩效是非常重要的。可靠性强、财务状况稳健的供应商, 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合适对象, 可以有效的保障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供应商认证和测评系统, 将供应商供应的材料品质、供应能力、供货价格、供货提前期、财务保证以及服务水平等输入系统中, 并及时更新内容, 将各项指标予以量化, 据此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一是评价供应商的业绩, 衡量指标包括供货的及时性、连续性, 技术上的先进性, 品质的可靠性, 价格的合理性, 交货提前期的长短以及优质服务等;二是选择业绩稳定、信誉好的供应商。对供应商实施动态管理, 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 采取优胜劣汰机制, 积极引进实力强、信誉好、诚实守信的供应商, 形成有序竞争和良性竞争环境。

三、构建战略合作双赢机制

通过企业的内部信息系统, 及时获得有关生产计划和材料需求计划的信息, 并根据实际的生产需要, 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材料送到正确的地方。与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可以获得一定的价格优惠, 并保证材料质量稳定、供应及时。供应部运用ABC分类原理对采购的物资按照重要程度进行分类, 对钢材、润滑油脂、钢丝绳、输送带等影响产品质量、设备运行安全的A类物资供应商, 通过对其生产规模、履约能力、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企业信誉等进行综合评价, 与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实现了供需双方的双赢。

四、推行准时制采购策略

一方面通过建立材料超市和材料配送中心实现, 凡便于存储运输的生产常用的五金、交电、化工、杂品、劳保护品、办公用品都可进入超市, 约占供应部现供应品种规格的70%, 每个品种规格可选二至三个品牌。进入超市的供应商必须经过招标、择优确定, 并且必须是经认证测评业绩优秀的。材料超市和材料配送中心实行即时送货, 材料发出后月底与供应商结帐。

五、依托企业ERP系统, 实现物资管理业务流程再造

把客户的需求、企业的制造过程以及供应商的外部资源融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企业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实现对外部市场、客户需求、产品定单、物资采购、生产制造、仓储管理、产品销售等资源的有效整合, 极大地提升了企业供应链各环节管理水平。莱钢供应部原有的以职能为中心的业务流程模式, 物流、数据流、信息流无法实现同步, 物资供应各部门, 有一半的人力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单据和报表的制作和传递上, 一个数据, 往往被很多人填在不同的单据、表格上, 不但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 而且很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差错, 如数据处理错误、人员传递时间过长等, ERP就是要使任何信息只须在整个供应链的任何一个点上输入, 就可以为整个供应链共享, 这种方式不仅使得不再需要不停的重复输入, 而且也不会出现数据冲突的问题, 人为出错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企业信息资源, 从而实现企业的效益目标最大化, 有助于企业潜能的充分发挥。

六、组建以流程为中心、以顾客为导向的团队式组织

通过清除、简化、整合、自动化处理, 再造物资供应业务流程, 进而调整组织结构。传统的以职能为中心建立的组织, 往往将一个流程分割到多个部门, 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等待, 大大降低了流程绩效。以顾客为导向, 就是以顾客标准为标准、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要求。物资采购供应的顾客就是物资需用单位, 物资需用单位的要求就是质量好、价格低、供应及时, 但过去的供应提前期往往较长, 工作效率低。原因是环节多, 如计划的传递程序:需用单位提出计划——供应站计划员——计划科计划员——业务科计划员——采购员——供应商, 按照“在信息的产生地处理信息”的原则, 完全可以将此流程调整为由需用单位将计划直接传递给采购人员甚至供应商, 当然这需要由技术、组织和制度的调整作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的团队式管理, 让员工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这是企业流程再造的最高境界, 在传统的组织中, 员工专业性很强, 每个人都只是专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流程的绩效与自己无关。而团队式管理的组织, 是学习型组织, 员工必须接受多种技能的训练, 可以从事多种工作, 团队成员共同关心流程的绩效, 真正做到分工不分家、有活大家干。如计划员和仓库保管员, 还有其它地域相近共同为一个流程服务的人员, 都可组成一个团队,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办事质量, 体现以流程为中心、以顾客为导向的团队的高效性。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 市场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下, 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就是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效率。建立企业供应链管理, 实施物资供应流程再造, 是适应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大量实例证明,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求得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时刻保持变革创新的能力和流程再造的活力。

关键词:流程再造,供应链管理,供应商

参考文献

[1]水藏玺.流程优化与再造[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1.

供应链管理实践总结 篇8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 劳动教育 项目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体会到,体验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只有有了一定的经历与生活体验,才能读懂书上的理论,才能体会每一段文字背后的真正内涵。否则,就会感觉书上的东西没有什么用,都是假大空的理论。作为一名老师在和学生谈心的时候,学生最喜欢说的就是,“这些道理我都懂”。其实,这个懂,只是字面上的懂得,只是“纸上得来”,而不是“躬行”之后的人生感悟,停留在比较肤浅的知道层面。所以,怎样丰富大学生的经历与学习?怎样让他们能够深层次的体会道理背后的内涵?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总结的是个人在体验式学习方面的实践,我希望这一实践对研究体验式学习的教育者有一定借鉴作用。

一、劳动教育与体验式学习

“劳动教育”是学校实践教学的一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通过劳动这一具体的体验过程来达到教育目的。

“体验”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体验式学习”也叫“经验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是教育家杜威所提倡的,“在做中学”、“生活即是教育”。社会心理学家大卫. 库伯提出“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发生认识论”。体验式学习注重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和活动,让学习者通过个人的直接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觉悟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总结、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

二、体验式学习在大学生成长过成中的价值

我们从小就知道“实践出真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时要躬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些结论对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来说,都是纸上谈兵,并非通过个人的实践悟出来的!怎么让学生较早的体验到这些道理背后的内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设计好的教学活动来让学生体验。让学生实现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观察中学、在交往中学。

劳动教育就是体验式学习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的一个教育实践。如果我们能将劳动教育与学习过程中的试错、观察、思考、专业教学结合起来,对缺少社会经历的大学生来说将有很强体验价值。对我所带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能在劳动教育中体验专业课学习,这将大大提高学生参与劳动体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三、要体验的项目管理相关内容

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可以体验的项目管理知识可包括:项目管理的工作方法,怎样做计划,怎样做项目的实施与监控,怎样进行团队建设与管理,怎样建立有效的沟通,怎样培养项目的风险意识等。

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可以体验的项目管理相关理念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同时关注结果和过程;预防胜于检查的风险意识;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以新型的项目管理思想看世界;在规定的限制条件下完成任务并做出自己的特色等。

在上劳动课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来提前设计好每一个劳动阶段要体验的一些项目管理专业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这些项目管理知识。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体验式学习中信息冗余的特点,使劳动课的开展具有更多的意义,收到更多、更好的成效。

四、在劳动教育中体验项目管理思想

1、项目管理专业术语的应用

一切从我做起,也要求学生在劳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能用专业术语的一律转化成专业术语。如因打扫不到位,且组长查出来再打扫的,一律称为“返工”;对于学生协调不力出现问题的一律称为“团队建设不到位”;学生因打扫不到位扣分,一律称为“质量不达标”;因质量不达标扣的分,每扣一分就折算成10万元的工程款,最后看哪个团队收益最好;对于不易打扫要重视的地方,一律称为“风险控制点”等等。有个别学生专业术语用的不得当,闹出很多笑话,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劳动过程中的乐趣也增加了不少。

2、项目管理理念的体验

让学生同时关注结果与过程。有好的过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如果只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那么好的结果将是不可持续的。

预防胜于检查的风险意识。让学生重视打扫过程中的态度问题。防患于未然的代价总是小于纠正错误的代价。

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这样成本往往比较低。所以,让学生一次就把劳动区域打扫彻底,尽可能的不进行返工。

团队建设理论学习体验。“塔克曼阶梯团队建设理论模型”将团队建设分成五个阶段: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阶段、成熟阶段、解散阶段。所以,一开始就让学生了解这些理论,在劳动教育的过程来体验团队形成的规律。

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所以,“劳动小组长”与劳动班长在班级人员管理上要学会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与冲突,主动和发生问题的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解决问题。

3、专业能力的体验与培养

一方面是,耐心的体验与培养。很多学生一天能做好、一周能做好,但是要想做到一月能做好、一年能做好、一生能做好,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在每天的劳动中我都让学生体验坚持的不易,坚持的价值,鼓励他们做好每一天,过一段时间让他们总结反思一次。

另一方面是,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体验与培养。有句话说的好,“没有简单的事情,只有简单的头脑”。要保证每一处地方都一尘不染,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认识到这一问题,养成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专业思维。

在劳动教育中体验项目管理思想,增加了学生的专业体验,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站在项目管理的角度开展劳动教育,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渗入项目管理专业体验,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教育意义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专业学习体验。这些专业学习体验,成为学生课后津津乐道谈话内容,有效的补充了课堂教育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庞维国,论体验式学习[J],全球教育展望,2011,6.

[2]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五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上一篇:政府论洛克读书笔记下一篇:小学生写给亲爱的妈妈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