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爸爸妈妈》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精选17篇)

《爸爸妈妈》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1

1.分别寻找文中写“历史”写“现实”的内容,并联系起来析其作用。.为什么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二.听读,析一析“沉重”与“美丽” 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个记忆是“沉重”的,但是面对法西斯的屠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这又是“美丽”的。三.圈读,析一析“引文”与“正文” 1.文中引用迪桑卡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这些诗句歌唱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他们还年幼,还在小学念书,他们的生命才起步,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梦想。他们正努力学习,向往将来“在阳光下奔跑”,创造人生的业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死亡威胁。歌唱孩子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2.结尾引述死者的遗言有什么作用?

死者遗言,是人性中最美丽的体现,让人据此想像被残杀者生前的情形,目的是通过再现被残杀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的残酷,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3.引文和正文有什么关系?

“引文”是纯客观的记录,是正文得出观点、进行议论的依据。

四、仿照上面的方法,还可以析一析“西德”与“日本”,“景物”与“心情”“描写”与“议论”“战争”与“和平”等。[资料整合平台] 1.课文背景资料

聂华苓,著名华裔旅美作家。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1949年到台湾。1967年聂华苓和美国诗人安格尔共同创办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每年邀请世界各地作家到爱荷华四个月,写作,讨论,旅行。她目前已出版小说、散文及文学评论著作22种,其中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聂华苓在,美获得三个荣誉博士学位,获得过美国五十州州长所颁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匈牙利政府所颁文化贡献奖,波兰政府的国际文化交流贡献奖等。2.课文扩读材料 致命的母爱 刘墉

敌兵冲进民宅,以枪口对准男主人的胸膛,命令女主人拿出仅存的食物,并占据了他们惟一的房间。

夜深了,精疲力竭的敌兵纷纷睡去,月光洒进窗口,照在浑身泥沙、满脸倦容的敌兵身上。“都是人子啊!才十七八岁,还不全懂事呢!在家恐怕还要母亲提醒他多穿衣服的孩子,只为了别人争权夺利,被强迫远离家乡,多么可怜。”瑟缩在墙角的女主人突然想起自己离家的孩子,一股母爱和同情油然从心底升起,“夜里多冷,那孩子的军毯居然滑落了!” 女主人缓缓站起,轻步走到敌兵身边,惟恐自己的脚步会惊醒那年轻人的故乡梦。“你的梦里或许正有着疼爱你的母亲呢!”女主人弯下身,拾起军毯为年轻人盖上。

突然,那敌兵张开双眼,吃惊地浑身震动,如同野兽般怒吼,明晃晃的刺刀穿透了女主人的胸膛,滴血的刀尖在月色下闪着寒光。

《爸爸妈妈》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2

师:今天我们一起谈谈玩儿。说说你们放学之后, 周六、周日, 都玩什么?

(学生分别介绍自己喜欢的游戏项目, 包括玩芭比娃娃、玩游戏机、玩电脑、在家里的小篮球架前玩篮球、滑旱冰、在家里练习打架子鼓、用仿真枪做游戏、滑冰、游泳、弹琵琶、跳皮筋、玩模型飞机、玩滑板, 等等, 均写到黑板上。)

师:非常羡慕你们。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生活, 你们这些游戏我都没玩过。我40岁, 跟我年龄差不多的是你们的爸爸、妈妈。我们出生在同一个年代里。我们小时候, 家里没有游戏机、电脑, 架子鼓等等。可是, 我们也经历了一个愉快的童年, 因为我们也有许多游戏可以玩。想知道吗?

生:想啊。

师:怎么知道呢?

生:可以问自己的爸爸、妈妈。问问他们都玩哪些游戏, 这些游戏的玩法, 还可以问问他们玩这些游戏时的感受。

生:我还可以通过看看过去的书, 从书中了解他们小时候玩的游戏。

师:你了解了这些游戏之后, 还想干什么?

生:我也想玩一玩, 想学一学。

师:对, 你可以学习一种游戏。学了之后, 每一名同学都知道了一种游戏, 可是你不知道别的同学学了什么游戏, 这就需要交流。交流之前, 你可以做一些准备:把学到的游戏, 它的名称, 它的规则, 还有你的爸爸、妈妈在玩这个游戏时的一些感受写成短小的说明文。如果你觉得文字还说明不了问题, 可以用其他办法辅助说明, 比如画图、选用照片、选用实物, 还可以找几名同学来演示。我们通过这样的活动来了解父辈儿时的生活, 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

师:今天回家之后, 你们就做这件事, 明天我们在这里交流。你们可以自行组成若干个小组来交流。

第一课时后学生的活动

学生跟自己的爸爸妈妈就儿时游戏的话题进行交流, 并学习其中一两项游戏, 撰写游戏说明, 记录爸爸妈妈游戏时的感受, 和伙伴一起研究怎样介绍学到的游戏。

第二课时

师:这节课我们以爸爸、妈妈儿时的游戏为话题进行交流。请你们说一说你学会的游戏的名称。

(学生介绍自己学会的游戏的名称, 包括:转陀螺、踢毽子、蹦拐拐、跳皮筋、打羊拐、踢盒子、滚铁环、纸元宝、打缸、跳方阵、打烟盒、打砖、打死囚、踢沙包, 等等, 均写到黑板上。)

师:这些游戏都怎么玩呢?我们请这些同学到前面来介绍一下。 (板书:介绍。) 其他同学来学游戏, (板书:学游戏。) 你一边学一边评价一下前面的同学介绍得清楚不清楚。 (板书:评介绍。) 还可以就这些游戏提出一些问题。 (板书:提问题。) 与作介绍的同学交流。

(师生挑选了感兴趣的游戏, 在名称前挑上钩。)

生A:我来介绍“纸元宝”的游戏。我还请两位伙伴与我一起介绍。

(读) 我的爸爸小时候, 把大人们抽烟剩下的烟盒折成一个三角形, 就是他们俗称的“纸元宝”。玩的时候, 小伙伴各自拿出自己的纸元宝。 (生:拿出带来的纸元宝为大家展示。) 他们就把纸元宝放在地上, 要求用手把纸元宝由正面拍成反面。他们先用“石头、剪子、布”来猜拳。 (两位同学为大家做猜拳的示范。) 猜拳赢了的同学先拍, (其中一位同学做拍纸元宝的示范。) 如果把纸元宝拍过来, 那个元宝就归自己。然后继续拍下去, 直到拍不过来, 再由另一个伙伴来拍。这样, 谁得的元宝多谁就获胜。有时候, 要一直拍到其中一个伙伴一个纸元宝都没有为止。这个游戏可以两个伙伴玩, 也可以好几个伙伴一起玩。

生:我想问一个问题。刚才拍元宝的同学, 用嘴往手里吹了一口气, 这是怎么回事?

生A:这样可以把福气吹到手里。

师:说说他们的介绍好在哪?

生:我觉得这个同学说得非常清楚, 条理分明, 先干什么, 再干什么, 最后干什么, 听起来很清楚。他们还带来了实物, 帮助说明玩法。

生:他们能借助演示, 让我们一边听介绍一边看演示, 一目了然。

生B: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打陀螺。 (出示陀螺实物) 这就是陀螺。这个陀螺比较大, 玩的时候一只手转不起来它, 需要两手夹住它向相反方向一拉, 陀螺就在地上转起来了。然后用鞭子用力地抽陀螺的下部, 陀螺就越转越快。这个游戏可以两个以上的人玩, 如果谁让陀螺停下来了, 谁就输了。

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一下陀螺是怎么做的。首先找一根直径是4~5厘米的木棒, 把棒子的一端锯下来, 要锯成高5~5.5厘米的圆锥体。再把它削成一头比较尖的形状 (举起手中的陀螺演示。) 为了让它在地上容易旋转, 可以在尖的地方钉上一个图钉, 或是砸进一个铁珠。砸的时候, 只要把铁珠放正, 用砖头把它砸进去, 铁珠只露出一点。这样, 一个陀螺就做好了。

我爸爸小的时候玩陀螺的感受是:你只要松懈下来, 陀螺转一会儿就停了。所以要坚持不懈, 才能把事情做好。

生:他介绍的时候有的词用得不准确:陀螺的形状, 开始应是锯成圆柱体, 后来是削成圆锥体, 这样就准确了。

生:我觉得陀螺的大小他说得太精确了, 不可能这样精确, 陀螺可能大一些, 可能小一些;另外, 那个铁珠, 在当时可能很难买到。

生C:那个小铁球就是修理自行车时那些不要的滚珠。

师:陀螺, 小朋友做不了, 都是请大人帮助做的。

师:谁来介绍“打洋拐”?

(生E、生F走上讲台)

生E:“打羊拐”又称为“抓羊拐”。这个“羊拐”就是羊的膝盖骨, 像个长方体的东西。我们现在找不到真的羊拐, 就用橡皮当羊拐。玩的时候需要四个羊拐和一个沙包就行了。玩这个游戏需要过八关。玩法是, 先把沙包向空中投去, 再用另一只手拿起一个羊拐, 同时接住落下的沙包, 就算赢了。如果没有接住, 就轮到下一个人来进行。第二、三、四关与此类似, 就是每次都要多拿一个羊拐。第五关是把沙包扔起来后要把羊拐立起来。六关、七关都需要更多地立起一个羊拐。这个游戏可以锻炼手的动作的敏捷性。 (生F随着生E的介绍作相应的示范。) 妈妈说, 这个游戏玩起来妙趣横生, 她真想回到童年与朋友一起再玩一次。

生:没有羊拐怎么办?

生E:到卖羊肉的地方去要一些就可以。这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 很容易弄到的。

(生G等四位同学介绍跳皮筋的游戏, 生G口述, 其他同学作演示。略。)

(生H介绍“跳盒子”的游戏。略。)

师:“滚铁环”谁来介绍。

生I: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游戏叫“滚铁环”, 请看投影。 (出示图片) 这个游戏需要两种器械, 一个是铁的钩状手柄, 如图1;另一个是中等大小的铁环, 如图2。玩法就是将铁环放在手柄的铁钩中间, 手执手柄, 推动铁环滚动, 如图3。这个游戏可以多个人玩, 从同一起点开始, 同时向前推进, 在同样的距离内, 用时最少的人获胜。如果在途中铁环落地, 还可以立起来继续推。

师:不是铁环落地, 而是什么?

生I:应该说是“如果铁环倒地, 还可以立起来继续推”。

生:他借助了图来介绍, 这一点很好。

师:该介绍“跳方阵”了。

生J:我来介绍“跳方阵”的游戏。 (生J在黑板上画图)

用粉笔在地上画9个格子并写上序号。找一个石子 (或盒子) , 将石子投入第一个格子里, 自己单脚直接跳到2号格子里, 再跳进3号、4号如此循环回来, 当跳回到1号格子时, 弯腰捡起石子, 跳出方阵。第二关就把石子扔到2号格子里, 依此类推。注意:石子扔到哪个格子里, 哪一个格子就不能跳进去, 而是要用力蹦过去。这样共有9关。石子要仍得很准, 第九关是最难的, 要背对格子把石子扔到最远的格子里去, 可以有3次机会, 如果扔进去了, 你就是最后的胜利者。如果第9关过不去或者前面8关由失误, 对不起, 你只好重新再来了。感受是, 只有竞争才有趣味, 竞争激发了我们取胜的斗志。

师:好, 你介绍游戏玩法的时候, 用了一个词叫“依此类推”。请同学们想一想, 这个词好在哪儿?

生:这样可以使他们的介绍更加简练, 避免了重复。

师:我们了解了这么多游戏。我有一个游戏想告诉大家。这个游戏是“挑木棍” (教师拿出一把木棍, 边演示边介绍。略) 请你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写出这个游戏的玩法。

(学生练习写这个游戏)

生: (读) 两个同学各拿出一把木棍, 两人猜拳。谁赢了, 谁就把两个人的木棍和在一起, 握在手中, 立在桌子上, 松开手, 木棍散开, 然后用一根木棍在不碰到其他木棍的前提下, 把散开的木棍一根一根地挑出来, 挑出的木棍归自己。如果碰到其他木棍, 就换第二个人也是用同样的办法去挑。最后, 谁赢的木棍多, 谁就是胜利者。

(师生评价略)

师:通过介绍, 我们进入了父母童年时代的生活, 你有什么感受?

生:虽然我们的爸爸妈妈不像我们现在有这么多的玩具, 但他们的游戏是丰富多彩的, 我觉得他们的童年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童年。

生:我觉得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时光, 应该和小伙伴多玩一玩, 不要光自己打电脑。同学们一起玩才能增进友谊。

生:我觉得我们的父母动手能力都很强, 一定是在游戏中锻炼出来的。

生:我觉得他们非常聪明, 能设计那么好的游戏, 现在看起来也是非常好玩的。我真的想玩一玩。

生:我觉得妈妈儿时的游戏是岁月带走的一只断线的风筝, 是心头沾满泪水与甜蜜的过去, 是再也回不去的丝丝遗憾, 是永远属于自己而又不愿意对别人讲起的点点忧伤。

生:那时的游戏是小朋友们一起玩, 现在是自己在家里玩高档玩具。这里面有进步, 也有遗憾。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篇3

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文章,这个单元都是以战争为题材的课文,本文是一篇纪实性散文,真实地反映出二战期间纳粹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犯下的滔天罪行,这篇文章放在这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战争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同时也让学生看到善良的人们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人性美。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记叙文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基本能够将一件事完整地概述出来,但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向还不够明确或坚定。因此本节课以引言为抓手,寻读能诠释“沉重”语句,引导学生用心去体悟历史的“沉重”,师生深入探讨“沉重”之蕴含的“美丽”,进而启发学生正确认识战争。

三、教学设想

本课由学生自读法国哲学家萨特的引言,梳理出文段的关键词句:“沉痛的记忆”、“美丽的记忆”,以这两个关键词为抓手,其次由孩子们通过寻读字句,深入感知纳粹给塞尔维亚人们带来的噩梦——“沉重”的历史。其次,探寻“沉重”背后所蕴含的“美丽”。学生们通过讨论、交流自然会发现逐层递进的英勇美、宽恕美、良知美!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够有感情地读出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②能够通过品味语言感知“沉重的记忆”与“美丽的记忆”在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2.过程与方法:

①课前查阅二战期间有关日寇侵华战争的史实。

②通过讨论,探究文本中“沉重的记忆”与“美丽的记忆”的具体表现。

③通过个别读、齐读、自由读,范读等多种方式读出文字中蕴含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深切体会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

②体会善良的人们在战争中及战后表现出的英勇、坚定的人性美。

③激发自己远离战争、希望和平的情怀。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①能够通过朗读、自主探究方法体会文章中“沉重的记忆”的具体表现。

②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体会文章中“美丽的记忆”的具体表现。

③能够通过听读故事和观看图片,激发远离战争,希望和平的情怀。

(二)教学难点

①能够有感情地读出文字中蕴含的情感。

②能够由此及彼,多角度联系,从而深刻感受战争给人们造成的巨大伤痛。

六、教学方法

①朗读法。

②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在南斯拉夫的温和小城克拉库耶伐次,遭受了一次全城毁灭性的杀戮。参观完这个遗址,美籍华裔女作家聂华苓在1988年初冬写下了这篇纪实性散文《亲爱的爸爸妈妈》。(板书:标题、作者)

(二)初步感知

①请学生自由读文章中法国哲学家萨特的话,然后请一位同学朗读。思考:这段话中哪些词语表达出萨特的观点?

②学生带着问题,再齐读一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明确:“沉重记忆”、“美丽的记忆”。(板书:沉重 美丽)

(三)探究文本

①品读“沉重”

学生速读课文,探究:为什么萨特说“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请用文中的语句加以诠释。

(学生圈点勾画,通过品读,感知“沉重”。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情感)

例1:安格尔在餐桌上写下第一行:“黑色在这儿也太明亮了……”

品读明确:黑色本身就很沉重,这里却显得“太明亮”,在这儿比黑色更黑的是那杀戮者的心,说明“太明亮”的原因来自于历史的“沉重”。此句朗读语气应该是深沉的,并重读“太明亮”。

例2:南斯拉夫女作家迪桑卡的诗:“他们坐在书桌前……”

品读明确:这是孩子们在临死前55分钟正在课堂上上课的情景,小小的人儿,小脑袋装满了数字和梦想,向往着自由奔跑,正是他们的天真无邪反衬了纳粹的残酷。鲁迅先生曾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里不就是上演着一大悲剧吗?

例3:遗言

这些遗言来自工人、牧师、木匠、还有孩子,最深的伤痛莫过于临死前赤裸裸地爱的表达!

(第一中学六年级学生)亲爱的爸爸妈妈最后一次了——鲁比沙

从“最后一次”可以知道这是鲁比沙临死前的绝笔,在临死前四五分钟仅仅写出了他小小的心愿。而第一部分中孩子临死前一刻的呼唤:“亲爱的爸爸妈妈”叫碎了亿万父母的心,这不得不让人觉得沉重。学生想象当时情景,朗读时应重读“最后一次”,甚至有些哽咽、语塞。

小结:以上我们从纳粹的杀戮、塞尔维亚人们的遗言和作家的诗文都感受到了记忆的“沉重”!(大屏幕显示:品读“沉重”:杀戮、遗言、诗文)

②探寻“美丽”

学生再读课文,探究:“沉重的记忆”与“美丽的记忆”本是矛盾的,你是如何认识的?文章中“美丽的记忆”又表现在什么地方?

(学生交流,小组探究,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美丽的记忆”的具体表现)

例1:有一位老师,纳粹要他配合他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

谈论、点拨明确:从“开枪吧”可以看出这个老师得英勇无畏,充满了对纳粹的蔑视。朗读这句话的语气应该坚定、执着,这是一种英雄美的体现。

例2: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谈论、点拨明确:这体现出了塞尔维亚民族的一种宽容的美,并提出警醒——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这是痛定思痛后的呐喊和呼唤。

例3:西德作家明赫白缓缓地站起来,沉重地说“……我有犯罪感:感到是我杀害了那些孩子。我们简直就是禽兽!所有集中营都必须粉碎!你们允许我和你们在一起,我非常感激……”

谈论、点拨明确:从动作“缓缓地”、语气、语言等角度来分析,可知他内心被纳粹的杀戮震撼了,他是真诚的忏悔,是良知美的体现。

小结:从本能的英勇美,到“痛定思痛”后的宽恕美,进而到更深层次的良知美,层层递进,都体现了人性的美!(大屏幕显示:探寻“美丽”:英勇美、宽恕美、良知美)(板书:人性的美)

(四)拓展延伸

①老师配乐讲一个反映二战的故事:《请把我埋的浅一点好吗》,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

(用一个被活埋前小女孩的“请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的声音,为反对战争、呼唤和平蓄势)

故事: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集中营里,关押着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天,她的母亲和另一些妇女被纳粹士兵带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怀着期盼小女孩不再哭泣和询问,而是唱起妈妈教她的儿歌,一首接一首地唱着,像轻风一样在阴沉的集中营吹拂;她还不时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张望,希望看到妈妈从远处走来。一天清晨,纳粹士兵用刺刀驱赶着,将她和数万名犹太人逼上了刑场,那里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被纳粹士兵残忍地推下去。当一个纳粹士兵走到小女孩跟前,伸手要将她推进去的时候,小女孩睁大漂亮的眼睛对纳粹士兵说:“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要不,等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我了。”……

(过渡)二战时期,像小女孩一样被活埋或被杀戮的残酷实例还有很多很多。在欧洲战场,有1940年春波兰的卡廷惨案,1941年乌克兰大屠杀,1943年贴着正义标签的盟军制造的被誉为“第二次珍珠港事件”的巴里港惨案,这让老师想到了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诗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亚州战场,日军的刺刀和枪声肆虐了善良而美丽的中华民族,如:常德大火、重庆大轰炸,还有惨无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民众被杀或像“小女孩”一样被活埋。

②播放“南京大屠杀”图片,请学生结合本文的学习谈谈感受。

(用一张张反应“南京大屠杀”的珍贵图片,激发学生反战爱国的情怀,发出远离战争,希望和平的心声)。(板书:远离战争 希望和平)

(过渡)人类的心愿是美好的,现实总会有不和谐的音符,从历史,看现在,日本继续做着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文中的那个日本作家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杀”?

讨论明确:自私的狡辩,没有深刻的反省。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你作为中华民族划时代的小主人,你如何看待“钓鱼岛”问题?请写一则感想,200字左右。(大屏幕显示作业)

(引导学生再次深入文本,找寻日本频频挑起事端根源,是因为没有深刻反省,深入理解人性的复杂性,进而留给学生思索现实问题的空间)

【板书设计】

亲爱的爸爸妈妈

聂华玲

沉重 →→→→→ 远离战争

人性的美

美丽 →→→→→ 希望和平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二十九中学)

附: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点评

合肥市包河区教研室 王一枝

《亲爱的爸爸妈妈》是一篇具有文学性和抒情性的纪实散文,贯穿文章的是作者强烈的爱恨情感和严肃的思考,作者通过对被屠杀孩子的深深同情,反衬了法西斯灭绝人性的强盗本质,文章的人文内涵丰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宜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合肥市第二十九中学的贾秀英老师执教的这篇文章,深刻地挖掘了文章的人文内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很好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贾老师通过这一节课,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非正义战争的残酷以及给无辜人们造成的巨大伤痛,从而产生了一个共同的愿望:“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人类渴望和平。”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充分地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并选择恰当的切入口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

贾老师在研读文本中抓住这篇文章的两个重点:一是非正义的战争给克拉库耶伐次的善良人们造成巨大的伤害,从而体现出法西斯的残忍。二是在面对纳粹灭绝人性的行为,克拉库耶伐次的人们表现出的民族的英勇。在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重点,贾老师选择文章前面萨特的引言,通过朗读与分析,找出萨特这句话中的“这是个沉重的记忆”但又是个“美丽的记忆”这句看似矛盾的关键词,激发学生探索文本中“沉重的记忆”表现在什么地方,“美丽的记忆”表现在什么地方的兴趣,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地让学生认识到非正义战争的残酷以及善良的人们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的英勇美、良知美和宽恕美。应该说这种解读文本的方式适宜八年级学生的学习实际,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二、教学目标的设计明确,精巧,强调了课文的育人功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贾老师的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上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深刻体会文字中蕴含的作者情感,并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阅读体验,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真正体现语文的课程特点。

其次,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设计上让学生依据文本感悟其中的“沉重”与“美丽”,并由此拓展联系中国的抗日战争史,让学生深刻体会非正义战争给世界人民造成的伤害,进而明白中国要自强不息,才能避免战争的道理。很好的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的爱国情感。

第三、教学过程中处处融入德育,把育人目标有机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的生成性内容,采用师生对话的方式逐渐深入文本,并处处注重思想教育,例如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沉重的记忆”的具体表现时,有一位学生找到了迪桑卡的诗,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克拉库耶伐次的孩子们的天真与不幸,并能够联系到自己,从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老师谈起,从而表达出对不幸者的同情。又比如在文本解读完后,贾老师给学生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请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这是一个撼人心灵的故事,听完这个故事,很多学生都深受震撼,这时贾老师没有分析故事,而是问学生此时你最想说什么。这样处理的方式恰到好处,学生发言很积极,大多表达出“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的观点,可以说这节课贾老师始终把育人目标融入在课堂教学中。

第四,课堂上师生情感相互交融,教学氛围和谐,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贾老师这节课用自己的情感感染着学生,而学生激发的情感又感染着老师,师生之间的情感相互交融,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有学生体会到文章中第四部分的遗言太沉重了,贾老师深有感悟地说:“的确,这些遗言来自工人、牧师、木匠、还有孩子,最深的伤痛莫过于临死前赤裸裸地爱的表达!”说完之后,就有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的是遗言中的第一个最沉重,“其中‘最后一次可以知道这是这个孩子临死前的绝笔。而第一部分中孩子临死前一刻的呼唤:‘亲爱的爸爸妈妈!是他们凄美的绝唱。”师生的情感相互交融。同时贾老师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恰当的评价语言,使教学氛围非常和谐,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很高。

当然,作为年轻的教师,贾老师在本节课中还有一点不足:在面对生成的资源驾驭能力还不够,捕捉德育的渗入点还有待加强。例如有位学生在探寻沉重中找到了迪桑卡的诗:“他们坐在书桌前……”然后分析说:“诗中的句子表现出的‘沉重让我窒息!因为我像哪些‘小小的人儿一样,正坐在教室,急切地回答着您的问题,努力地学习,怀着考上理想高中的梦想,可随后的结果不同,我会平安回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55分钟后生命地结束。”这位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理解文章中孩子的不幸,贾老师应抓住教育的时机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能够这样平平安安地坐在教室里上课,是源于和平的环境,而和平环境的取得源于中国的强大,中国的未来的进一步强大更需要每一位同学的努力。通过这样的教育更突出语文课中渗透的爱国主义教育。

《爸爸妈妈》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4

长春版语文教材第六册第九板块习作《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讲述以及习作训练,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在各个方面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唤起学生对父母的感谢及关爱之情。

2、要把自己帮助爸爸、妈妈做的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写清楚。

3、在习作中,要指导学生注重描写自己在为父母做事过程和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

在习作中注重描写自己在为父母做事过程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

在习作前,教师要布置学生回家帮助爸爸、妈妈做事情的活动。布置时,要激发学生做事情的兴趣,使学生懂得帮助爸爸妈妈做事情是自己长大的表现,避免为了习作而进行活动。

五、教学过程:

(一)、课文引入。

同学们,谁还记得在《妈妈的爱》一课,出示课文,指一名学生读文,问:同学们可以感受到什么呢?

是的,从小到现在,我们的爸爸给过我们许多无微不至的关怀,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现在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也可以关心我们的父母,我们应该怎样关心、帮助他们呢?(板书课题: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表达交流。

1、同学们都为自己的父母做过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这节课我们就把你们为自己的父母做过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说给大家听。

2、小组内交流:

1 )、说一说你为父母做了什么事?

2 )、你在为爸爸妈妈做事情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

3 )、接受了你的帮助后,你的爸爸妈妈有什么反映呢?

4 )、看到父母的感动后,你又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3、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4、互相评价,谁说的好,好在哪?

(三)、出示例文。

1、有一个同学,他在为星期天的时候也为他的妈妈做了一件事,并把他写了下来,我们一起看一看他是怎么写的吧:

2、作文读完了,同学们认为他写的怎么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

1 )洗头的过程有没有说清楚?

2 )有没有“我”在洗头过程中的感受?

3 )有没有写出爸爸妈妈的反应?

4 )是否写出我对这件事的感受?

(四)、学生落笔。

同学们现在是不是也很想把自己为爸爸妈妈做的事也写下来呢?现在就请动笔吧,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写的更好。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可以看出同学们真的长大了,懂事了,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并都愿意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偶尔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能不能坚持下来,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做到是吗?作文可以在下节课继续完成和修改,然后读给你的父母听。

教学反思:

《爸爸妈妈》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诗歌中“爸爸、妈妈和我”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尝试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进行仿编活动,进一步了解大自然中事物间的关联。

3、体验仿编活动带来的成功感,增强诗歌仿编活动的积极性。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5、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1、黑板、粉笔。

2、幼儿用书人手一本,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A、小朋友,你们家都有谁呀?

B、你们喜欢爸爸、妈妈吗?

C、你觉得在家里,爸爸像什么?妈妈像什么?你又像什么?

2、学习诗歌。(实物投影仪放大幼儿用书)

A、教师指图1,提问:画上有什么?引导幼儿看图欣赏诗歌第一段。在朗诵中教师采用等待、放慢速度以及指图等暗示的方法,鼓励幼儿参与讲述。

B、采用同样方法观察图2,学习诗歌第二段。

C、师生共同学习诗歌,并有表情的完整地朗诵诗歌。

3、引导幼儿仿编诗歌部分内容。

4、情景表演《爸爸、妈妈和我》

请部分幼儿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先表演诗歌内容,再表演仿编内容。

5、结束活动。

鼓励幼儿在语言阅读区继续学习仿编,并分角色扮演仿编内容。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由于我讲解的很详细,孩子们都能动手做了操作,.一些以前不肯动手的孩子今天也尝试了自己做,虽然他们的作业中有许多遗漏的,但至少他们动手做了,说明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爸爸妈妈》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用简单的语句表达自己喜欢爸爸妈妈的地方。

2、理解自己爸爸妈妈的喜好。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爸爸妈妈喜欢的东西。

2、请小朋友回家询问、理解爸爸妈妈喜欢吃的东西,并请他们协助用文字或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活动过程

一、音乐活动《好妈妈》引出主题师:你喜欢你的妈妈吗?“屈,老师.教,案,网”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唱一唱《好妈妈》。

教师:你喜欢你的爸爸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爸爸》。

二、幼儿自主谈论“我喜欢爸爸、妈妈。。。”

师:小朋友,你喜欢爸爸妈妈的什么地方?

让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对爸爸、妈妈的认识。

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爸爸和妈妈。

三、教师示范谈论自己的爸爸或妈妈。

师:我最喜欢我爸爸的双手,爸爸的手臂又长又大,在我小的时候,他常常把我举得高高的,放下来,再举得高高的,再放下来,可好玩了!我可喜欢我的爸爸了!

四、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谈谈:我喜欢爸爸妈妈。。。

五、围绕“我的爸爸、我的妈妈”,进一步拓展谈话内容。

师:你的爸爸妈妈最喜欢吃什么?

让幼儿出示记录表与同伴交流自己爸爸妈妈喜爱吃的食物。

师:你的爸爸妈妈喜欢什么东西?

幼儿展示自己爸爸妈妈喜欢的东西,并与同伴交流。

师:你知道爸爸妈妈最喜欢说的话是什么?最喜欢做的是什么事吗?

六、引导幼儿结合自己谈论自己的爸爸和妈妈。

师: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你什么地方?

师: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

师:你最喜欢和爸爸妈妈说什么?

教师可以借助录音机或者文字的方式记录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心愿告诉自己的爸爸和妈妈,增进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学反思:

《纲要》在社会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指出“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让幼儿认识他人,我觉得首先应该从孩子身边的人开始。爸爸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但孩子对爸爸妈妈的了解却很少。让孩子初步地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了解爸爸妈妈工作的辛苦,是引发幼儿关心父母情感的基础。另外,通过活动,引发了孩子关心爱护父母,不依赖父母,萌发了独立活动的意识。整个活动孩子们的激情都比较高,很多小朋友都争着回答问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告诉妈妈,爸爸爱她 篇7

我一直做的一件事, 就是给孩子们的妈妈准备特别的礼物。比如在结婚纪念日,我把孩子们聚在一起, 对他们说:“我能娶到你们的妈妈真是幸运,我很感谢上帝让我遇到她。现在,我们的结婚纪念日快到了,我需要你们的帮助。你们说,我怎么告诉妈妈‘我爱你,谢谢你成为我的太太’更好呢? ”

“你可以带她去海边,她最喜欢沙滩了! ”凯莉首先发言。“好啊,我带她去拉古纳海滩,住我们最喜欢的酒店。”我回答。“带她出去吃旗鱼吧,妈妈最喜欢吃旗鱼了。”凯蒂插了一句。“好主意! ”当着所有孩子的面,我给我们在拉古纳海滩最喜欢的一家餐馆打电话,说:“你能为我准备一顿旗鱼特色晚餐吗? 安排角落的一张小餐桌, 再为我的妻子预备一个盘子,上面写上‘我爱你’,行吗? ”当我做这些时,我的孩子们就在那儿听着、看着。

希恩在去哪儿吃饭的问题上没能抢先,所以这会儿他补充了一句:“下一顿饭你可以带她出去吃意大利面, 她也喜欢吃意大利面。”“又是一个好主意! ”我立刻拨了位于拉古纳海滩的色勒奴餐厅的电话, 做了第二天晚上的安排。

很多时候,我都在各地奔波,但几乎每天晚上都给家里打电话,很自然地,我想和每个人都说上话。通常是一个孩子先接电话,比如在和凯蒂谈了一会儿后,我会说:“小甜甜,和你聊天真好! 你们那个美丽的妈妈在家吗? ”

有时候, 我在路上做的另一件事就是给太太寄份礼物, 但是我会常常寄给其中一个孩子,告诉他:“请把这份礼物交给你的妈妈。偷偷塞给她,好给她一份特殊的惊喜。”

爸爸妈妈和好了 篇8

这不,今天中午我放学回家,没进家门,就听见一阵乒乒乓乓的声音。进门一看,是个锅盖掉在地上。爸爸妈妈正在对吵,这个说:“我那么忙,又洗衣又做饭,一个锅放错了,你摔它干吗?”另一个也不示弱:“你就比我好了吗?我回来好好跟你说,你却粗声粗气,真是有毛病!”唉,我连忙走进里屋,眼泪都快掉出来了。吃饭时,全家人都闷着气,妈妈赌气不吃饭,到厂里上班去了。第二天,妈妈一直到晚上十点钟才回来,但她不愿跟爸爸睡,睡在我床上。第三天一早,妈妈又悄悄地走了……

我知道,他们都是要面子,谁也不愿先认错,可心里都十分挂念对方。要不,爸爸怎么老是抽烟,还破例喝闷酒?要不,妈妈睡在我身边干吗老是轻轻叹气,直翻身?我心里真不好受,就想了一个办法。

这天清晨,妈妈又很早就到工厂去了。等她一走,我一骨碌爬了起来。看爸爸还在睡觉,我就轻手轻脚地到厨房,给爸爸煮了几个他喜欢吃的茶鸡蛋,又回去假装睡了。爸爸睡醒后发现了茶鸡蛋,就问我是谁煮的。我假装刚睡醒,揉揉眼睛,漫不经心地说:“噢!这是妈妈煮的。她说你这几天人都瘦了,就煮了茶鸡蛋,让我告诉你。”爸爸听了没说什么,吃了茶鸡蛋就走了。我见一计成了,又生二计。我用零花钱买了两包妈妈爱吃的话梅。晚上,听见妈妈回来的脚步声,我便假装被吵醒,对妈妈说:“妈妈,爸爸让我把这两包话梅给你。”说完,我便假装睡了。其实,我在偷偷地看着妈妈,她望着两包话梅,呆了好久好久……

第二天,妈妈不再一早去上班了。爸爸起床后,见妈妈还在家,又见我还没起床,竟高兴地说:“还煮茶鸡蛋吃?”妈妈愣了一下,没好气地说:“谁高兴给你煮!”“咦,不高兴?昨天的那几个蛋味道可特别鲜!”爸爸说。“昨天谁给你煮的?”妈妈问。“除了你还会有谁?”爸爸说。我忍不住扑嗤笑了出来。“啊,原来是小威煮的!”爸爸说。妈妈恍然大悟,说:“那两包话梅也不是你买给我吃的?”“什么话梅?”爸爸问。“唔!我明白了,咱俩上了小威的当了!”妈妈说着,不禁笑出声,爸爸也哈哈大笑起来。我从被窝里一跃而起,扑到妈妈身上,和爸爸妈妈一起笑着……

指导老师 颜士州

我爱爸爸妈妈教案 篇9

1.知道父母养育子女很辛苦,自己是在父母亲切关怀、照顾下长大的。

2.知道应当敬爱父母,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情感:

1.体会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产生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2.愿意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行为:

1.对父母说话有礼貌,会问候。

2.外出和回家要向父母打招呼。

3.吃东西要先想到父母。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 我爱爸爸妈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父母养育子女很辛苦,自己是在父母亲切关怀、照顾下长大的。

2.知道应当敬爱父母,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情感:

1.体会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产生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2.愿意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行为:

1.对父母说话有礼貌,会问候。

2.外出和回家要向父母打招呼。

3.吃东西要先想到父母。

教学重点: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

教学难点:小兰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对于过生日有了新的理解,过生日时应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因此把生日蛋糕给父母吃。教具准备

1.动画课件:《我爱爸爸妈妈》。

2.音频:录音故事《看谁做得好》

3.文本资料:《小明和妈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能说说在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是谁?

2、同学们,在你的家里都有什么人,他们对你怎么样?

3、同学们,你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又是怎样长到这么大的吗?

学生讨论着回答问题。

过渡语:好,刚才所有的学生都提到了爸爸妈妈,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对你们都做过哪些事情?你认为哪些是爱你们的,哪些是不爱你们的。

一、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

1、学生回答,讨论。

教师提示:同学们刚才的回答有很多是相同的或相近的,现在就请同学们把刚才回答的问题一一记下来,然后分组讨论总结,父母爱你们的有多少条?不爱你们的有多少条?然后由各组代表汇报结果。

学生分组讨论,记录,总结,汇报。

教师小结:父母爱我们的差不多,不爱我们的有两点不同意见,最突出的就是认为父母打孩子是否是不爱你们的行为。噢,这个问题比较点型,这样吧!现在我们采取正反方辩论的形式,认为不爱你们的同学坐到左边,你们是反方,认为爱你们的同学坐到右边,你们是正方。我(教师)是主持人。

板书:说说爸爸妈妈

二、怎样理解爸爸妈妈

1、父母打孩子是否是不爱孩子的行为辩论大赛现在开始。

正方同学发言。

展示拓展资料中的《小明和妈妈》

故事中小明的妈妈打了他,你难道说妈妈不爱他吗?其实可能正相反,就是妈妈太爱他了,所以不想把家里的困难告诉他,但当时打他,可能是实在没办法。但我方也不赞同父母打孩子,可以说服教育,或和老师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反方同学发言。

正反方激烈地辩论。

教师小节:正方同学的那个故事很感人,反方同学说的也不差,父母打孩子不是不爱孩子的行为,只是教育方式有些错误。但我也不赞同父母打孩子,可以说服教育,或和老师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现在我来给大家看一段动画,大家来评一评小兰做得好不好,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演示动画:我爱爸爸妈妈 下载

教师小结:小兰把蛋糕给妈妈吃,说明她已经理解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小明把骗妈妈的钱还给了妈妈,说明他也理解了父母的恩情,理解了父母的恩情,就知道了爸爸妈妈是爱我们的,那我们是不是也要把同样的爱献给父母呢?那现在就请各组说一说怎样把爱献给父母。

板书:理解爸爸妈妈

三、怎样爱父母爸爸妈妈

学生回答。

播放录音故事:《看谁做得好》。看看是不是和我们同学做得一样好。

教师小结:瞧,故事里做到的,同学们也都做到了。在家里听妈妈的话,不惹妈妈生气;好好学习,让父母高兴;出门时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时要叫爸爸妈妈; 吃东西时要先想到父母。

板书:爱爸爸妈妈

四、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

游戏:从今天以后,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那就是每天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能始终坚持不懈地同学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板书: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

五、探究活动? 说说我的爸爸妈妈

五、结束语: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 篇10

1.积累“肃穆、荒谬、健忘”等词语,理解其词义并用词造句。2.了解作家及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3.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四个部分的内在联系,理清文章叙事脉络。

2.把握引文与正文的联系,力求从主要方面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如何快速准确全面地理解文意的方法。

3.揣摩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领会语言的深层含义,增强语感,提高理解力。德育目标

文章控诉法西斯罪行,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要和平,不要战争。学习本文,让学生铭记历史,正视现实,呼唤和平,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

把握引文与正文,正文四个部分的联系,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意。●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领会语句的深层含义。●教学方法

1.朗读法。文章语言精美,含蓄蕴藉,只有在不断的朗读中,才能领会文章的深层内涵。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以学生独立探究为主,辅之以必要的点拨引导,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探究文章主体四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整体感知文意;理解引文与正文的意义关联,准确全面地理解文意;揣摩语言,体味其丰富的内涵,增强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如恶魔一样吞噬了无数的生灵。法西斯如泯灭人性的怪兽,如一部开动着的杀人机器,中国南京30万不眠的英灵,南斯拉夫7000个善良的灵魂,仍在无声地控诉着法西斯的罪恶。历史为之颤栗,然而历史不能遗忘,罪恶不能遗忘。今天我们学习《亲爱的爸爸妈妈》,去感受南斯拉夫每年10月21日举行的盛大祭奠活动那“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设计(二)在我们的生活中,伴随着“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声稚嫩的呼唤而来的,常常是充满爱意的笑脸和亲切的呵护。但在这篇文章中,伴随着这声呼唤的却是灭绝人性的枪声。面对曾经发生过的惨剧,你对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对和平与幸福,也许会有更多的认识和更深的思考。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亲爱的爸爸妈妈》。

二、作家及相关资料介绍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著有《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等小说集,《梦谷集》《三十年后》等散文集,《百花文集》等翻译集。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梳理课文主体四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本文的叙事脉络。(1)选两位同学复述课文。

爸爸、妈妈,我想说 篇11

有一次,我半夜发高烧,爸爸、妈妈急忙带我去医院。当时是冬天,寒风呼呼地吹,吹到脸上、手上,刺(cì)骨地疼(ténɡ)。妈妈用棉袄(mián’ǎo)紧紧地把我抱在怀(huái)里,坐在爸爸的摩(mó)托车上。爸爸在前面为我们遮挡了寒风,冻得瑟(sè)瑟发抖(dǒu),而我却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睡着了……

还有一次,虽然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尊(zūn)老爱幼,但是我回到家后,看到好吃的、好玩的,还是会跟弟弟抢。叔叔批评了我,我却不以为然地跟他顶嘴。爸爸知道后,耐心地教育我说:“汉杭,做人要诚实、正直,关心爱护弟弟、妹妹,处处让着他们,这才是做哥哥应该有的样子。”爸爸,我知道错了,我以后一定会听老师的话,听你们的话。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你们把我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上,为了让我幸福成长,呕(ǒu)心沥(lì)血,你们太辛苦了。我爱你们!

(指导老师:黎胤伶)

简 评:习作通过回忆两个具体的事件,运用动作描写——“紧紧”“瑟瑟发抖”和对比描写——爸爸“冻得瑟瑟发抖,而我却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睡着了”等,写出了爸爸、妈妈对我的疼爱、教育,以及我对父母的感恩。

好词句分享

尊老爱幼 耐心 呕心沥血

当时是冬天,寒风呼呼地吹,吹到脸上、手上,刺骨地疼。

妈妈用棉袄紧紧地把我抱在怀里,坐在爸爸的摩托车上。爸爸在前面为我们遮挡了寒风,冻得瑟瑟发抖,而我却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睡着了……

《爸爸妈妈和我》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

孩子长期与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各方面都浸润在爸爸妈妈的无私关爱之中,因而,孩子通常与爸爸妈妈之间十分亲近,感情也特别深厚。本节课让学生通过表现特征来描绘父母、感受亲情,学会感恩。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观察爸爸妈妈的五官、表情、身材、习惯、动作等细节,比如妈妈洗衣服、织毛衣的样子,爸爸看报的样子。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回忆爸妈的一举一动,让孩子在脑海中定格爸爸、妈妈的神情是什么样的,动作是什么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好好品味父母。教学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画笔表现出父母的形象特征,有了感悟他们才能画得真切。

虽然学生经常画人物画,但是很多学生画的人物基本是简笔画式的,有的甚至是卡通人物。教师在本节课中要加强示范,特别是如何用变化的线条表现出人物的特征、动态,引导学生观察细节,用写生的手法进行创作描绘。

通过直观示范和细致观察,来达成本课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美术课程改革以来,要求既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也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及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所以课堂中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此更为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美术表达能力。

学生情况:

有了之前人物绘画课的基础,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人物绘画的一些方法,但还是有些学生在画人物时简笔化、卡通化的倾向严重。教师在本节课中一定要加以直观示范和引导。同时,这一课不仅要教授写生人物画的基本技能,还要学会观察人物的重要特征。在掌握人物的特征之后,如何能让学生运用自己熟悉的表现方式来表现出心目中的爸爸妈妈,这也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教学方式、手段:

本课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回答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等,目的在于使学生先明白什么是优秀的人物画,人物画应该怎么画。另以多媒体课件贯穿全课,利用直观、详尽的视觉资料,化解人物画的教学重难点。

教师准备:PPT课件、示范用具。

(3)爸爸妈妈的眼睛有什么区别吗?妈妈的眼睛小小的,爸爸的眼睛很大。我们把眉毛、眼睛、鼻子、嘴称作五官,(板书)人的五官也是人物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你觉得哪个部分最难画?你平时是怎样画的?用手比划一下。

①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传递着爱的信息,说一说妈妈的.眼睛有什么特点,你能上来画一画吗?(教师示范)我们在画人眼睛的时候,上眼眶的线条可以比较实一点,画好眼珠,留出瞳孔,而下面的线条就可以虚一点,这样表现出来的眼睛能够更加地传神。在画的时候不仅要观察眼睛的大小形状,还要注意将眼睛的细节表现出来,比如说妈妈的长睫毛,爸爸的鱼尾纹,都能帮助你把人物画得更生动。

②鼻子,很多同学是不是就这样画一个弯钩形呀?下面我们一起来摸摸我们的鼻子,鼻梁上面细,下面宽,我们可以用两条线来画,两边有弯弯的鼻翼,线条比较柔和,下面是鼻孔。这是一个侧面的鼻子,在我们平时画的弯钩形的基础上加上鼻翼、鼻孔,是不是显得更加逼真呢?这是一个正面的鼻尖,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是怎样表现的。

③你们平时是怎样画嘴的?摸摸嘴巴,说说它的组成。上下嘴唇其实是有一定厚度的,不能只用一两根线来表示。

④你知道五官还会说话吗?看看这张嘴的主人是什么表情,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如果是大笑,嘴巴会有什么变化?上下嘴唇分的很大,露出了牙齿,嘴巴旁边的笑纹会变得很深。再来看看眉毛的主人又是什么表情呢?同桌之间互相看一下眉毛,眉毛也不是简单的一根线吧,我们可以用短短密密的线条来表现它。

4. 下面请大家用默写的方式画一画自己的爸爸或妈妈,注意五官、表情的生动描绘。

5. 讲评作业。

设计意图:在“找爸爸、找妈妈”的游戏中让学生了解爸爸妈妈的特征,通过摸、猜、看等方法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眼睛、嘴巴、眉毛等五官特征。教师的有效示范教给学生绘画的方法,然后通过默写的形式让学生初步感知表现父母五官特征的作画方式。

三、学方法

1. 看得出来大家都非常爱自己的父母,爱不仅可以说出来、唱出来,其实平时同学们和爸爸妈妈的一些非常亲昵的动作也能体现出来,下面让我们来看看:

(1)这是谁?说说你和妈妈在一起的动作是什么?

(2)这是谁和妈妈?妈妈把你搂得可真紧。

(3)再来看看你和妈妈怎么来表达爱的?

(4)你和爸爸、妈妈平时还有哪些亲昵的表现呢?你就把我当成你的妈妈,上来表演一下。

2. 大家看,我们可以将这亲昵的一刻永恒地留下来:

(1)这是罗马尼亚画家克鲁杨的作品《洗头》。

(2)谁来说一说这幅画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并说一说你对这幅画的感受。(3)妈妈为孩子洗头的生活场景随处可见,相信大家也有同样的经历。画家就是画了这样一个普通的场景,是要告诉我们:细细体会观察就会发现母爱父爱就在我们的身边。同时画家巧妙地运用背景的冷色与人物的暖色形成一个色彩的冷暖对比,凸显人物形象,从而更好地烘托出母爱的平凡与伟大。

3. 再来看看,老师请一位同学的爸爸做了模特,拍了一组照片。我给每一组发三张,请你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要是让你画,你觉得哪张好画、哪张难画?

(1)同学们都发现角度发生了变化。我们在观察人物时可以是正面、侧面、半侧面,也可以是背面,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2)当人的动态发生变化时,画面的动态线也会发生变化。相对而言,坐着、背面的人可能对大家会是一个新的挑战。

(3)动态发生变化时,人体的比例也会发生变化。我们通常以头为参照,站着的人的身体大概是7个左右的头长,来看看坐在凳子上和盘腿坐的各是几个头长?所以有这么一句话叫“站七、做五、盘三半”,大家画画的时候用作参考,注意人物的比例。

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人物比例、动态的讲解,利用大师作品的欣赏和实物照片观察,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学会描绘不同动态人物特征的方法。

四、赏作品

1. 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画的爸爸妈妈吧!

(1)这两位同学画的爸爸妈妈,在抓住特征、表现出动态的基础上,人物的衣服的细节表现得非常好。妈妈的衣领、腰间的松紧、爸爸毛衣的质感分别用了长短不一、变化丰富的线条,把人物画得既写实又生动。

(2)这两幅作品同样是表现坐着的人,你比较欣赏哪一幅?

5亲爱的爸爸 妈妈 教案 篇13

编制人

李德楷 备课组长 卢小铃 年级组长 游安素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师用 7份)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主题;

2、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教学难点:

了解描写、议论的作用。【内容导航】

在二次大战中,在南斯拉夫,在克拉库耶伐次,1941年10月21日这一天之内,7000多个无辜生命遭到德国纳粹的杀戮,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这是怎样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啊。47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每年10月21日都要在这里举行悼念活动,控诉纳粹暴行。“亲爱的爸爸妈妈”就是孩子们最后一声呼唤。孩子们本来有金色的童年,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将在阳光下奔跑,而法西斯强盗为了灭种,竟把他们斩尽杀绝,由此告诉我们,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我们要认识战争的罪恶,懂得和平的珍贵。

作者记述自己参加悼念活动的所见所闻,着重通过再现被残杀者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强盗的灭绝人性。【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聂华苓,美国华裔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著有《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等小说集。

2、订正字词:肃穆()

荒谬()..

3、阅读课文,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1)在纪念地的所见所闻;2)看纪念演出;3)记述作家的座谈;4)参观纪念馆

3、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合作探究】

一、快速阅读课文,探讨下列问题。

1、为什么着重再现孩子们被屠杀的历史?

孩子们天真无邪,一直在父母亲人的关爱下幸福地生活,他们也思想单纯,力量弱小,不可能做出对纳粹“不利”的事来,灭绝人性的纳粹分子却把屠刀举向孩子,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屠杀的野蛮残酷,使我们对法西斯强盗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2、西德作家明赫白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谅解

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深刻,真诚地进行忏悔。半个世纪前的罪行是纳粹犯下的,明赫白没有责任,但他却代上一代受过,所以人们宽恕他,尊敬他。

3、作者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表现持什么态度?说说理由。

充满了鄙弃的感情色彩。作者不称之为作家,而称之为日本人,用安格尔的话对他进行驳斥;写许多人与明赫白握手,表示理解。却对日本人的冷落表明了各国作家对日本作家发言的否定。

4、联系上下文说说“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的含义。

作者强调的是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

5、萨特为什么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

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个记忆是“沉重”的;但是,面对法西斯的屠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不论是那位面对枪口的威胁仍然坚持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的老师,还是那些在生命即将被残酷剥夺之际仍不忘表达对亲人的爱的人们,都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令人崇敬的,着是美的,所以说“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二、找出运用了描写、议论表达方式的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①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不仅写天气,而且一词一顿,极力渲染无限悲哀的气氛。

②“他们杀孩子、老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对屠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

③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历史的印迹(包括两位生还者),在这凄风苦雨中,与现实融为一体。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但不忘历史、纪念死者,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民族,是何等的荒谬。

三、课堂小结:

对照德国,我们的邻国日本忤逆民心,一意孤行,肆意推卸蓄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责任、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掩盖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攻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正义审判,拒绝修改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教科书。种种卑劣行径,告诉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要时刻提高警惕呀!

【当堂检测】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填2字)。

孩子们对未来的(),对生命的(),对死亡的(),对亲人的(),父母失子的()和(),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和对自由的()——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

2.句式仿写。

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面文段的内容。

爸爸妈妈不在家 篇14

天渐渐地黑了,华灯初上,真是一个祥和的夜晚。我捧着《鲁滨逊漂流记》聚精会神地看着。突然,密集的雨点“啪啪”地打在玻璃上,只几秒钟,大雨如注,透明的玻璃瞬间被蒙上了一层薄纱。

我紧闭双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窗帘拉了下来。外面的风“呼呼呼”地狂吼着,时不时传来树枝折断时的“咔嚓”声。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强迫自己专心看书,可眼前浮现的却是“星期五”张牙舞爪地向我扑来,我禁不住打了个寒颤。爸爸妈妈,你们可要早点回来啊!

我的额头渗出了豆大的汗珠,连玩的心思都没有了。我壮了壮胆子,向窗外瞅了一眼。突然一道闪电,一个黑影从我家的窗前飘过,我吓得“啊”一声尖叫,忙捂着胸口,大口大口地喘息着,眼泪也不由自主地流下来。爸爸妈妈,你们怎么还不回来呀!

我想从椅子上站起来,咦,我的脚怎么动不了了?什么东西缠住了我?莫非家里进小偷了?小偷如果把我心爱的布娃娃抢走,那可怎么办呀?我试着挣扎了几次,可还是挣脱不开那“魔爪”。房间里静极了,我的心“咚咚咚”地跳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忽听得钥匙开门的声音,啊,爸爸妈妈终于回来了!再低头一看,嘿,原来裤脚被椅子压住了,真是虚惊一场!

有爸爸妈妈在身边,真幸福呀!

点评:

小作者对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等进行了细腻的描绘,语言充满童心童趣;叙事过程有一定的起伏感,体现了情节的曲线美,将人物的紧张心情等细节刻画得一览无遗。

(指导老师:夏光清)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篇15

2、利用文中的小标题,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

3、体会含蓄深邃的描写议论句子的含义。

4、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提高警惕,防止悲剧重演。

【教学重点】

学习文章新颖的结构形式,弄清文章引文和正文的关系达到整体把握目的;体会含蓄深邃的描写议论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探究一些意味深长的句子含义,掌握新颖的结构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伴随着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声稚嫩的呼唤而来的,常常是充满爱意的笑脸和亲切的呵护。但在这篇文章中,伴随着这声呼唤的却是灭绝人性的枪声。面对曾经发生过的惨剧,你对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对和平与幸福,也许会有更多认识更深的思考。

2、明确目标。

二、自学指导,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⑴ 出示自学指导一:

速读课文8分钟(每分钟500字以上),运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

1、用一句话简洁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找出揭示文中主旨的句子。

⑵ 交流反馈,教师板书知识树。

⑶ 教师引导,总结概括事件及文章主旨的方法。

2、细读课文,分析理解:

⑴ 出示自学指导二:

默读课文,用时5分钟,思考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引文和四部分内容。

2、在引文中,萨特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试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萨特这样说的原因。

3、你认为文章最感人的地方是什么?说说理由。

⑵ 交流反馈,补充知识树。

⑶ 教师引导,总结此类报告文学按照人物活动的地点分层的一般方法。

3、学生质疑问难,进一步理解课文。

三、检查点拨,探寻规律

总结此类报告文学的通用工具:

1、根据文章引文和正文的关系达到整体把握的目的。

2、利用文中的小标题,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

3、结合作品的主旨、作者的情感态度,并结合上下文,整体思考,体会含蓄深邃的描写议论句子的含义。

四、深入探究,回归系统

1、拓展阅读,验证工具:

⑴ 学生阅读《天职》,自己画知识树。

⑵ 交流反馈,补充知识树。

2、回归系统,畅谈收获。

五、课后作业

1、联系本单元课文,谈谈对战争的认识,说说对现代战争的看法。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篇16

理解文章中心,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

本文是对法西斯的控诉词,抓住一组组矛盾统一的事物进行分析探究。(历史——现实,美丽——沉重,忏悔——狡辩,引文——正文,人性的呼唤——罪恶的枪声)

教学安排:

1、导入

朗读课外文章《致命的母爱》,让学生谈体会。

致命的母爱

敌兵冲进民宅,以枪口对准男主人的胸膛,命令女主人拿出仅存的食物,并占据了他们唯一的房间。 夜深了,精疲力尽的敌兵纷纷睡去,月光洒进窗口,照在浑身泥沙、满脸倦容的敌兵身上。

“都是人子啊!才十七八岁,还不全懂事呢!在家恐怕还要母亲提醒他多穿衣服的孩子,只为了别人争权夺利,被强迫远离家乡,多么可怜。”瑟缩在墙角的女主人突然想起自己离家的孩子,一股母爱和同情油然从心底升起,“夜里多冷,那孩子的军毯居然滑落了!”

女主人缓缓站起,轻步走到敌兵身边,惟恐自己的脚步会惊醒那年轻人的故乡梦。

“你的梦里或许正有着疼爱你的母亲呢!”女主人弯下身,拾起军毯为年轻人盖上。突然,那敌兵张开双眼,吃惊地浑身震动,如同野兽般怒吼,明晃晃的刺刀穿透了女主人的胸膛,滴血的刀尖在月色下闪着寒光。接着又一声枪响,冲过去援救的男主人也倒在了血泊中。

“这女人居然想暗算我!”年轻的敌兵喃喃地抽出刺刀,“妈啊!幸亏我被惊醒,也幸亏您在梦中保护,否则我就再也看不见您了!”

感慨:文章将伟大的母爱放在战争面前,让罪恶的战争撕碎了温馨的人间至情,读后令人惊心动魄。世间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2、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正音、解词):

呵护 杀戮 纳粹 肃穆 恍惚 木然 荒谬 憧憬 缭绕 健忘 片纸只字 赤裸裸

3、问题探究

⑴“研讨与练习”第一题、第二题。

⑵ 引用迪桑卡诗句的作用?结尾引用死者遗言的作用?

⑶你认为那个日本人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⑷“引文”与“正文”的关系怎样?

“引文”是纯客观的纪录,是正文得出观点、进行议论的依据。

板书设计:

记忆沉重

看纪念演出美丽

来到纪念地 回顾历史 参加座谈会参观纪念馆

呼唤和平面向现实

教学后记:

爸爸妈妈的爆笑语录 篇17

2“我讲的话,给的指示,你一定要从不理解中执行,在执行中理解……”千万不要以为是某位领导啊,那是我爸爸教训我时说的。

3“妈,我的运动鞋给洗了没有?”

“洗了……部分。”

“哪部分?”

“鞋带。”

4和爸爸妈妈一起看《十面埋伏》,看到章子怡最后又活过来的时候我说:“怎么过了这么长时间又活了?”爸爸说:“现在有手机,应该赶快打120还能救得活。”妈妈说:“山沟里,还下雪,信号不好吧。”

5第一次包饺子给老爸吃,很得意地跟老爸显摆:“爸你看我第一次包饺子一个都没煮烂哎!”老爸说:“你要是不搁馅儿直接下面疙瘩就更不会烂了!”

6我在家走路都是横着的,经常会撞到墙、桌角、落地扇之类。我爸总会在第一时间问:“没事吧?”我特感动地说:“没事没事!”我爸说:“我问茶几呢。好几百块钱呢。”

上一篇:夹弹珠作文600字下一篇:总工会女职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