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背景(精选8篇)
经济学院在读及毕业生讲座交流会
一、活动背景
随着又一年的考研考公务员大战落下帷幕,07级的学子们也进入了紧张的冲刺阶段,面临即将毕业步入社会的现实境况,同学们开始深思自己的未来和前途。在当前严峻的社会形势和繁重的就业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同学困惑于选择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我们,究竟要如何打拼呢?
我们的选择是多样化的,有继续深造,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10个月的闭关修炼,选择考研,还有坚定信念,遵从组织号召,博览群书,加入公务员备考大军;有奋力一搏,拼出国门,汲取国外优良理念,出国留学,还有提前进入社会,锻炼自己社交能力,选择就业。当然,也许就因为这么多的选择,造成如今我们难以下手的局面,那么,我们来听一听大四毕业生的亲身体验,为我们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指导吧。
二、活动目的1、加强院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互相吸取经验,增进感情,提高自我综合素质。
2、提供一个让学子畅所欲言的平台,各抒己见,在交流的同时认清自身现状,扩充自己知识面,迫切了解社会需求。
3由高年级学长学姐担任嘉宾,营造校园互帮互助,取长补短的学习氛围,丰富大学生校园生活。
三、活动主题
我的选择我做主
四、活动对象
经济学院大
一、大
二、大三全体学生
五、活动地点
2栋101(暂定)
六、活动流程
1、邀请经济学院大四毕业生担任活动嘉宾。
2、进行前期宣传准备工作,确定教室,购买活动所需物品。
3、邀请八位学长学姐(考研四位,考公务员,留学,就业各一二)在不同方面对本院学妹学弟进行交流演讲。
4、活动现场:首先由主持人致辞,告知现实压力;其次各个学姐学长依次讲述自己的经验;最后现场自由交流问答。
5、发放活动小礼品。
七、活动经费
现场布置:50元
水费:30元
复印费及其他杂费:30元
嘉宾及现场观众礼品:150元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与世界范围内的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 这也对外语学习者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由于中西方文化、风俗、宗教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这也给中西方交流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我国的语言教学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 因此只注重对书本知识的学习, 而忽视了对文化因素的分析, 导致了学生对不同文化差异缺乏应有的了解, 而且容易在跨文化交流中造成误会和歧义。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世界宝贵的文化财富, 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 茶文化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将茶文化内容融入教学当中, 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 也进一步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通过对中西茶文化的分析对比, 使学生对中西方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有着积极作用。因此,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 不仅要重视语言的熟练应用, 还要充分认识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 加强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学习和认知。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 不仅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而且茶叶种类繁多, 不同茶叶体现了不同的茶性特点。中国是最早生产茶叶和出口茶叶的国家。随着中西贸易的日渐频繁, 中国茶叶出口到世界多个国家, 茶叶在最早进入欧洲国家时, 由于价格昂贵, 只在王室贵族中饮用, 随着茶叶的逐渐普及, 平民百姓也开始饮用茶叶, 茶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英国是世界茶叶消费和进口大国, 随着茶叶在英国的逐渐流行, 英国人对茶叶越来越喜爱, 并形成了独特的英国茶文化, 其中的下午茶是最具代表性的茶文化。中国人饮茶喜欢清茶, 不加任何佐料, 而英国人饮茶喜欢在茶中加入牛奶、糖等食品, 增加茶的香浓。由于中国人偏爱饮茶, 也赋予了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价值, 从饮茶中能够获得精神的愉悦。英国人的饮茶文化更偏向于个体的体验, 饮茶更多地被视为一种礼仪, 并没有赋予茶更多的思想情感, 这也是中西茶文化的差异所在。中英两国虽然茶文化各有不同, 但却在茶叶这一媒介下实现了文化交流的融合和发展。通过对中西茶文化之间的对比可以看出, 中西方文化背景存在较大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也形成了不同的茶文化特点。将中西茶文化融入到双语学习中, 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中西文化, 而且能够促进他们的语言学习和应用。
2 外文歌曲融入双语教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外文歌曲是双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语言, 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背景下, 将外文歌曲融入双语教学中, 对学生了解西方文化, 提升语言水平有一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1 外文歌曲融入双语教学的可能性
外文歌曲是一种独特的语言, 不仅消除了中西方文化的界限, 而且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能够给予人们心灵的极大震撼, 因此将外文歌曲融入双语教学是完全具有可能性的。
音乐和语言之间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 音乐和语言都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媒介, 二者都以声音作为基础, 通过声音高低、强弱构成了音乐或语言的内容。其次, 无论是音乐还是语言都是通过人们的听觉实现传递和理解。再次, 音乐与语言的重音和次重音都具有一定的交替规律性。学习者通过学习外文歌曲, 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语言节奏, 能够有效地提高语感, 对西方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最后, 外文歌曲中充分展现了西方文化特征和内涵, 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 为中西方文化发展和跨文化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2 外语歌曲融入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 外文歌曲是进行双语学习的重要手段, 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双语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使他们掌握准确的语音和语调, 而且也能够通过外语歌曲的学习练习学生的发音标准, 扩大英文词汇量。此外, 由于外文歌曲涉及到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 是西方文化的集中体现, 学生通过学习外文歌曲, 不仅能够使学习氛围更加轻松自如, 而且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认识不同词语的含义和语境。当词语有了生命力和灵动感之后才更便于人们记忆和理解, 因此, 教师可以通过对中西文茶文化的讲解下, 使学生对中西方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进而在外文歌曲中获得更丰富的词汇, 使双语学习获得更理想的效果。
其次, 外文歌曲中蕴含着丰富的西方文化历史和思想情感, 通过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对比, 通过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 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灵活多样, 充满趣味性。学生不仅能够听到充满异国情调的外文歌曲, 也能够听到标准的英语, 从歌词中感受西方文化的艺术魅力, 对西方文化有更感性的认知, 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提升了他们的艺术审美情趣, 对于促进双语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双语学习中的文化教学目标
茶文化是实现中西方文化的重要媒介, 文化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 使其能够实现有效的社会交际。通过对中西茶文化的对比, 可以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更深入的了解, 对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历史背景和价值观有积极的帮助作用。在双语教学中, 将外文歌曲引入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他们能够在中西方文化背景下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茶文化的对比, 不仅能够促进运用本民族的语言能力发展, 使中华民族的传统茶文化得到积极有效的推广, 同时也能够运用外语能力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沟通,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特点及语言结构。不同的思维和文化会产生不同的词语内容和语言结构, 例如汉语是通过语义与事实的搭配相符进行组合的, 而英语则是通过意义来反映语言结构的。在双语学习中, 要充分认识这些文化差异, 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误会。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 语言中的语义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 它不仅是人类思维的表现形式, 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例如在与别人交流时, 你更关心的往往是他在说什么, 而并不是自己所说的对方能否听懂。词语是语言的主要构成, 其中还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意义,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方式都有所不同, 因此, 这种差异也体现在语言中, 相同的词汇也会表现出不同的词义。中西茶文化交流背景下, 就需要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茶文化中所包括的内容和内涵进行了解和学习, 这种不同的民族文化也体现出不同的感情体验。在外文歌曲中也涉及到跨文化等方面的理论, 但是随着人们对语言文化的了解, 人们越来越关注在不同语言文化语境中语言行为的实现策略, 以及如何将语言与环境相结合等内容。从中西茶文化对比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汉语和英语的称谓、问候以及答谢等简单用语中都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此外, 不同民族的说话方式也有所不同, 即语体差异, 影响语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语境, 即说话的对话、话题以及场合等, 学习者只有根据语境特点来变换语体, 才能使跨文化交际更具有针对性, 避免因中西文化差异而出现各种误会和歧义。从语言中体现出的不同文化内涵可以看出, 不同文化之间是相互融合、紧密联系的。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要充分注意不同文化的互通, 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要掌握语言就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也就是通过中西文化差异对比, 进而避免在跨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障碍, 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有效持续发展。
4 外文歌曲融入双语教学的意义
在中西茶文化交流背下的外文歌英融入双语学习中, 主要体现出两方面的意义。首先, 在双语教学中融入外文歌曲, 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也使他们的英语学习方式更加丰富多样, 英语文化知识的获取渠道更加多元化, 有效地提升了文化内涵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 使双语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更高, 更容易接受英语学习。通过文化的渗透推进语言的学习, 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体会和感悟, 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其次, 外文歌曲融入双语学习能够促进中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缩小国际间的距离, 使学生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站在西方国家的角度考虑问题, 有利于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进一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际交往与情感, 有利于不同语言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与融合发展。
5 结束语
从中西茶文化的对比可以看出, 中西文化之间由于历史背景和宗教、习俗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这种差异对于双语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外文歌曲是西方文化历史与情感价值的融合与体现, 是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语言形式。在双语学习中融入外文歌曲学习, 不仅能够营造更加宽松的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使他们从中发现和探索英语学习的规律和方法, 加深对语言学习的认知, 促进对语言的合作学习。外文歌曲是西方文化的代表, 具有极强的时代特性和地域性。通过中西茶文化的对比, 使我们对中西方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在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下, 外文歌曲融入双语学习中, 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促进跨文化交流发展能力, 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摘要: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随着中西茶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 外文歌曲也逐渐融入到双语学习中, 不仅丰富了语言教学的内容, 而且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培养, 同时也使中西方文化融合更加紧密, 有效地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中西茶文化,外文歌曲,双语学习
参考文献
[1]马勒茨克.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M].潘亚玲,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
[2]杜亚雄.语言和音乐的关系[J].中国音乐, 1990 (1) :20-23.
[3]吕叔湘.中国人学英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4]许力生.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左小玉, 张建军.英文歌曲欣赏[M].上海:南海出版公司, 2006.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增强,人民开始重视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十八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要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文化不仅要惠及国民,而且要走出国门。在此背景下,作为软实力重要衡量因素的出版交流自然值得关注。中日同属世界经济强国,两国在历史上分享着儒家文化背景,日本一直是我国图书贸易的重要伙伴。分析中日两国的出版交流情况,有助于为我国拓展出版贸易提供借鉴。本文将首先简要回顾中日出版交流历史,再着重分析今日交流形势,最后展望未来合作前景。
回顾:中日出版交流历史
中日图书交流长达千年,远在隋唐时期便有大量书籍随遣唐(隋)使从中国流入日本,为中日共属儒家文化圈奠定基础。但本文无意详述遥远的历史,文中所说的两国出版交流,仅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两国的交往情况。大体说来,在这64年间中日出版交流经过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1991):零星交流
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历史因素和政治问题,中日交流甚少,虽然曾经有过1952年中日首个民间贸易协定签订等个别事例,但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质意义。及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两国终于有了交往的“合法”身份,但碍于中国自身情况,出版交流依然有限。作为亚洲出版巨头的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其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北美和中国的港澳台地区。一直到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日本漫画(其重点产品)的主要出口地才增加了中国大陆地区。
1978年《中国之旅》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和日本讲谈社合作出版日文版画册,这成为中日两国版权贸易的开山之作。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日双方出版交流主要通过出版社合作、中日友好访问等方式零星展开,以民间渠道促进官方交流是当时的重要特点。1981年日本东方书店等10多家出版社与中国30多家出版社代表在成都举行中日出版交流会,中方由国家出版局副局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许力以主持此事。这次洽谈实际上是在中国没有制定版权法律的情况下,通过中日出版社签订出版合作协议的形式保护双方版权的实践,推动了中日出版界的合作和中国出版界的对外开放。一年之后刘德有先生的著作《我在日本十五年》在日本出版,正是成都会谈的重要成果。1982年应日中文化交流协会邀请,以文化部出版局副局长宋木文为团长的中国出版代表团访问了日本,与日本出版界、印刷界人士进行了深入交流。1984年11月19日,中国新华书店应日本东京出版贩卖株式会社到达日本参访,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出国访问考察的第一个新华书店代表团。经过十多天的考察,代表团成员对于日本出版发行业的现代化管理、出版印刷发行的高效率,以及寄销、零售书店的经营特点等有所了解。一年后,新华书店总店再一次访日,与日本出版贩卖株式会社签下合作协议。
除了参访交流,中日出版合作还通过国际书展等方式进行,比如1991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参加了在美国举办的国际图书展览,接待日本、苏联的有关出版社,签订7项业务合同,接受14家国外代理合作项目,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同日本三井、丸善、浩庸等株式会社多年合作,先后在日本大阪、福冈、仙台等地举办20余次绘画展销活动[1]。
2.第二阶段(1992~2002):初步融入国际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著作权法律保护制度不完善,这使得我国的出版界在国际交往中屡屡遭遇尴尬,常常被指责为:“你们随意翻译我国的出版物,不尊重版权,是海盗行为!” 同时由于我国自身的原因和外国出版商对于中国市场的顾虑,在有限的贸易中,我国的版权贸易主要以输出为主[2]。
1992年7月,我国加入《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10月这两个公约对我国生效,这意味着从此以后中国版权贸易在国际法律框架内运行。据统计,1993年通过授权在国内出版的图书从几百种增加到1000多种,1997年突破3000种[3]。到了2001年中国加入WTO,接受TRIPS协定,中国出版业获得了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在中国开始与国际出版界接轨的时候,日本出版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达到顶峰,1996年日本国内书籍和杂志的销售额高达2.65万亿日元,出口额为234亿日元[4]。为了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促进会议提出《新的文化立国目标——当前振兴文化的重点和对策》,从而开启了“文化立国”战略的初步设想。1996年7月,日本政府公布实施《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这标志着日本“文化立国”战略的正式确立。2001年日本又宣称要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战略,要在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2002年8月,日本经济产业省与文部省联手建立了民间“内容产品海外流通促进机构”,并拨专款支持该机构在海外市场开展文化贸易与维权活动。日本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与其泡沫经济破灭及1997年后国内出版业一直走下坡路不无关系,直到2004年,日本的出版业才略有回升,实现7年来首次增长,可以说这一阶段的日本,经历的是“黄昏中的辉煌”。
在1992年至2002年这十余年间,中国出版开始走向国际,对于外国图书的迫切引进成为中国出版社的主流心态,进口多、出口少,是当时的主要特点。但是一味地吸收,则导致本土原创性作品受到挤压,中国出版社需要以更加平和、平等的观念积极走出国门。
3.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积极“走出去”
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区分,为发展瞄准市场创造高效益的文化产业和努力提供公共服务的文化事业提供了基础。从2003年出版业开始实行转企改制到今天,绝大部分出版社已经转变为自主经营、依靠市场引导的企业,增强了出版单位的灵活性。
nlc202309051120
十六大对于出版业的另一重大影响是报告中提出“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图书“走出去”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物出口,即将图书直接销售到国外;第二阶段是版权贸易;第三阶段是合作出版,由中外出版社共同策划选题,出版图书;第四个阶段是把图书选题在境外直接出版。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针引导下,中日出版交流不断取得进展。
分析:中日出版交流现状
1.数据统计
按照我国对于出版物的分类,出版物进出口统计主要包括图书、期刊、报纸三项,其中图书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产品,统计数据也最为齐全,本文将以图书为例,分析中日两国出版交流情况。
图1显示了我国2005年至2011年间图书进口种次,2006年我国图书出口种次最多,为143.74万种次,此后略有下降,近年来每年保持在8万~9万种次之间;与出口种次下降的趋势相反,图书进口种次则逐年上升,2011年达到历史最高点104.22万种次,同时当年也成为7年来进口种次首次高于出口种次的一年。
图1 图书进出口种次
图2显示了2005年以来我国图书进出口金额逐渐增加的情况。虽然在这几年中图书出口种次大于进口种次(2011年除外),但是出口金额却远低于进口金额。2005年我国图书出口、进口金额分别为2920.87万美元和4196.96万美元,随后两者差距不断增大,到了2012年图书出口额为4250.09万美元,进口额则高达13707.99万美元。
图2 图书进出口金额(单位:万美元)
版权贸易是衡量图书贸易的另一项重要指标,与实物贸易不同,它反映的是版权这一无形财产权的转移。从总体上看,无论是图书版权进口还是版权出口,近年来都实现大幅度增长,如图3所示,2012年均达到历史最高值:引进版权1.6万种,出口版权7568种。同时从图表中也可以看出,版权种数逆差虽然依然很大,但也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图3 图书版权贸易总体情况
在图书进出口贸易总体增长的利好情势下,中国、日本之间的图书贸易也日渐发展。由于缺乏两国间图书贸易金额的具体数据,本文仅比较版权贸易种数的相关情况。
从2005年至2012年,中国引进日本图书版权由705种增加到2006种,出口版权则由15种增至401种(见图4)。虽然出口版权数量在8年内翻了近27倍,但是由于基数小,时至今日,中日两国贸易逆差仍然很大,我国出口版权增长尚有很大空间。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与我国以图书出版为主不同,日本出版品种最重要的出版物是期刊而非图书(常常是以刊代书),这就意味着,在实际贸易中,中日出版物版权贸易逆差可能更大。
从图书版权贸易的对象看,日本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我国从日本进口的版权种数占全部进口版权种数一般保持在8%~13%之间,而出口比例则保持在2%~6%之间(见图5)。一般说来,日本是除美国、英国之外最大的与我国进行贸易的国家。
2.政策分析
出版贸易的繁荣与发展首先会受到来自国家层面的影响。总体上说,我国政府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下,为了实现文化“走出去”战略,主要采取了四种方式推动出版贸易:
第一,构建法律框架。比如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将国际著作权保护相关规定落实为国内法律法规,2002年国家版权局与日本文化厅(版权局)签署《中日版权保护战略合作备忘录》(司局级),2010年中日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与日本文化厅版权战略合作备忘录》(部长级)。
第二,政策扶植。2003年资助国外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中国图书的大型工程“金水桥”计划全面启动;2005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新闻出版总署合作正式启动“中国图书推广计划”,同年中日双方启动著作权会谈机制;2009年“中国文化著作对外翻译出版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启动;2010年实施“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拓展工程”。
第三,书展搭台。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自1986年创办,至今已经成功举办20届,与法兰克福书展、伦敦书展和美国BEA书展合称为四大国际书展。在今年刚刚结束的第2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共有76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中外出版单位参展,共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3667项,其中各类版权输出与合作出版协议2091项,引进协议1576项,引进与输出比例为1:1.33[5]。除北京书展外,国际上另外三大书展以及国内上海书展、东莞书展等众多书展为图书交流提供了平台。
第四,境外设点。在贸易伙伴境内直接设立出版物交易公司,有助于及时准确地把握对方需求信息,因地制宜地出版相关产品。在境外设立公司,最著名的就是中国出版东贩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该公司于2010年8月31日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日本东贩株式会社、日本纵横集团中国媒体株式会社签署合作协议, 中方控股51%,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翻译中国优秀图书、出版中国主题的日文版图书和从事中日文图书版权贸易,公司成立以来已经取得显著收益。
出版贸易虽然会受到国家法律政策的影响,但作为一种兼具经济性和文化性的活动,出版更应该是出版者个体的自主行为,国家提供行为框架和准则,出版者自主经营,在“小国家、大社会”的生存环境中,促进出版行业良性发展。
目前中国共有580多家出版社,每年出版图书30余万种。近年来在体制机制改革的推动下,共成立出版集团26家,要努力使这些出版企业成为市场的真正主体。与中国相比,日本企业的自主性更强,许多民间团体对于中日图书交流做出重要贡献。比如日本的民间团体笹川平和财团、三得利文化财团等,每年都拨出专门的款项支持日本图书对外版权输出。笹川平和财团自2009年起,在中国实施“读日本书系”项目,通过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等7家出版社合作,每年资助10~15种人文社会科学类中译本图书出版,至今已出版24部作品[6]。
nlc202309051120
展望:未来合作方向
在国与国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要加大交流力度,“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在平等、互惠、对话中以包容的心态吸收国外的新观点、新方法,将中国文化自信地展现出去。日本出版业虽然经历了衰退期,但是日本在电子科技、节能环保、抗震减灾等领域非常先进,如果将这些领域的成果体现在出版行业,我国将大为受益。在未来,中日两国可以从诸多领域着手合作。
数字化出版是双方合作的重要领域。随着科技进步,纸质图书受到电子出版物的严重挑战,人们的阅读习惯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时代华纳公司、贝塔斯曼集团等传媒巨头进入中国,对数字出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发展数字出版成为人们的共识。日本在大地震后,传统纸媒出版也受到激烈挑战,日本出版人也希望大力发展电子产品,日本小学馆总经理兼董事长、日本图书出版协会理事长相贺昌宏在中国交流时,就明确表示希望与中国出版界人士就电子出版进行深入交流,以寻求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共存的解决方案。
与数字出版相关的是手机出版,“拇指经济”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给电信运营商带来巨大利润,出版行业也可以在其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春天,手机阅读已经继报纸、期刊、图书、网络出版之后成为一种新的出版形态,便携、快捷是手机出版的最大优点。手机出版来源于手机小说,而手机小说首先出现在日本。中国首部手机小说是千夫长2004年创作的《城外》,该书创下高达80万名手机用户订阅的纪录。当然,与手机出版相关的是,我国要加大版权保护力度,为创作者和生产者提供良好保障。
从出版物的内容看,日本动漫和中国文化是交流重点。日本动漫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从铁臂阿童木、哆啦A梦、忍者神龟,到名侦探柯南、海贼王,诸多卡通人物可以说家喻户晓。日本政府希望以漫画为基础,向海外推广其文化,目前已经围绕动漫开发出杂志、图书、影视作品等系列衍生产品。1997年日本通产省成立数字动漫研究会;2004年刚佐制作公司、日本数字内容、乐天证券和JET证券联合设立动漫基金,促进动漫产业发展;2008年哆啦A梦被任命为日本首位卡通形象大使,更是开启了动漫全球友好之旅。在未来中日以动漫带动出版贸易的趋势应该会有所增强,但是中国在引进动漫产品时应注意避免过分娱乐化、快餐化的倾向。
中国在对日贸易(其实是所有对外贸易)中一直强调要推广中国文化,在未来的贸易中对于“文化”应有更清晰的认识,是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社会主义新文化,抑或是诸种文化的结合?泛泛而谈文化,实际上是抽空了文化。自身对于文化认识模糊,自然难以在国际交往中有准确有力的措施。中国始终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界关注的对象,在日本也有许多研究中国的图书,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图书多数出自日本人之手,而非由中国引进翻译成日文。这种现象固然与思维方式、阅读习惯等有关,但也反映出中国出版者对于日本市场了解不够、拓展力度不足[7]。另外从中国自身出版结构看,中国出版业尚有可调整之处。在图书出版中,课本种数仅占书籍种数25%左右,但是其总印数、总印张、折合用纸量、定价总金额,却几乎占了图书的一半以上,而课本一般来说是针对国内学生,很难转化为出口商品。此种情况下,专业图书、大众图书、教育图书协调发展,应该是未来的趋势。
中国和日本都是亚洲的经济大国、文化大国,两国间出版领域密切交流,有助于增强了解、扩大共识,以出版合作促进经济、政治、文化交往,对两国来说是共赢的未来。
(作者单位:闾洪庆,机械工业出版社;戴木茅,北京大学)
姓名:陈楠
学号:2011010210120
班级:11级旅游管理4班
摘要: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使得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对于旅游者来说可以大大提升旅游体验的品质,对于旅游从业人员来说,可以提高外国游客的满意度,从而增加旅游外汇收入。本文将从旅游领域,分析跨文化交流的产生、障碍,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性,对如何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能力
能力提高
旅游
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跨国旅游,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旅游的文化交流作用愈发凸显,同时也会出现文化的碰撞与冲突。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已经不再只局限于人文科学领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成为了一门必修课。
一、旅游跨文化交流的产生
跨文化交流是指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民族成员相互间进行交往的活动,也指同一语言的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交流。还有人认为跨文化交流是泛指一切在语言文化背景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旅游活动是人们出于休闲、商务以及其他目的,短期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前往他乡的旅行活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以文化景观的形式面对旅游者,它是地表上的文化印记,显示出一个地区的综合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包括可见的物质外貌,如聚落的形态与格局,房屋建筑风格,服饰差异等实物性的文化外在表现。还包括意识形态的非物质文化景观,如语言、艺术、宗教、精神方面的内容。旅游者在旅行中会见到很多和自己的家乡不一样的东西,特别是跨国旅游。每个人在理解事物时,都是从自己的经历、文化背景来思考的。当旅游者到与自己的文化背景迥异的地方去旅游,易于误解、不解的东西越多。对于跨文化的解读是双方面的,旅游者对目的地跨文化解读的同时,当地人也在对旅游者进行跨文化解读。这就形成了旅游的跨文化交流。但是由于跨文化交流者的文化差异,社会规范差异等,跨文化交流不像普通交流一样简单。
二、跨文化交流的障碍
(一)文化差异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差异理解为障碍。由于差异,旅游者与当地人交流时不像与本地人打交道那么容易。而文化差异是横亘于交流者之间的鸿沟。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方式、处世哲学、道德标准等无不受价值观影响。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无意识地习得了本文化的价值系统,成为他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然而,每一种文化都有特有的价值体系、判断标准。在一种文化中被看作是正常之举,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西方文化的特点是个人价值至上;而东方文化的特点是集体价值至上。在以集体取向的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礼让,提倡相互支持和对集体的责任,追求随遇而安;而在个人取向的西方文化中,随遇而安则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人们崇尚个人奋斗、独立性、追求自我实现、放任个性、自我肯定、自由发展、要求个人空间、高度重视个人权力、保护个人隐私(年龄、婚姻、收入、地址、信仰等在西方社会都属于个人隐私)。因此,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给跨文化交际设下了重重障碍。
2、思维模式不同
东、西方人对外界认知模式存在着差别,因而他们在思维模式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而思维模式差异会造成交际行为、语篇结构、交际风格等方面的不同。东方人的思维模式以直觉、整体、圆式为特征;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则以逻辑、分析、线性为特点。因此,中国人的话语或语篇结构呈圆式。他们说话、写文章不采取直线式或直接切题的方法,而习惯于绕弯子,有一个从次要到主要,从相关信息到话题的发展过程。他们往往把对别人的请求、自己的想法、对别人的意见等内容或关键问题保留到最后,或含而不露。因此,中国人和西方人交流时,仍然用汉语思维习惯,会让西方人理解不了,甚至感到不耐烦。
3、社会规范不同
规范是跨文化交际涉及的重要层面,规范是社会的期望、行为的准则、或活动的规约,它是交际行为的制约系统,也是交际行为的解释和评价系统。规范分为:民俗,包括风俗习惯、禁忌、交际规范;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由于在语言、非语言的编译码过程中所依据的社会规范存在差异,因此,日常生活中,寒暄问候、致谢祝愿、抱歉礼让等都受民族文化制约。一种文化中人们习惯交际的话题,可能是另一种文化中人们交际时设法回避的话题,一个文化中人们常常涉及的内容可能构成另一文化中对隐私的侵犯。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可以问及一些涉及到收入、工资、信仰、宗教、婚姻状况等话题,这是示意关心的一种表现;但类似的话题在说英语的文化中却构成了对个人隐私的侵犯。
(二)语言差异
语言是沟通的最直接最基本方式,虽然肢体语言可以起到一定的沟通作用,但是两个语言完全不互通的人,是不可能顺利进行沟通的。除了基本的语音、语法、词汇,语言习惯在语言沟通中影响更大。而语言习惯,受文化背景的影响,不通文化背景下语言习惯各不相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由于文化上的不同,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对于不同的人们,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谈一个严肃的问题时,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可以使听者发笑,甚至捧腹大笑;一句毫无恶意的话可以使对方不快或气愤;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国外演讲的人经常发现听众对他讲的某个笑话毫无反应,面无表情,鸦雀无声;然而,在国内,同一个笑话会使听众笑得前仰后合。
三、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流能力是个体所具有的内在能力,能够处理跨文化交流中的关键问题,如文化差异,文化陌生感,本文化群体的内部态度,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压力等。这种能力是针对文化冲突而提出来的,是一种在理解、掌握外国文化知识与交际技能的基础上,能够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交流时往往出现障碍和困难。对于旅游从业人员来说,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对外国游客的基本从业能力,是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提高旅游目的地知名度和形象的核心。对于旅游者来说,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可以更好的融入旅游目的地,与当地人更好的交流沟通,从而提升旅游体验的品质,获得愉快的旅游体验,可能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建议
(一)了解异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包括以下几方面:
1、历史背景、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政治体制
2、社会规范
3、词汇和非语言符号内涵的含义
4、价值观
5、审美观和思维方式,是沟通主体长期的文化积淀。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流的主要障碍。以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为例,中国人由于受“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谦虚看作一种美德。听到别人的赞美、夸奖或赞扬时,往往倾向于不接受或不正面接受,有时还使用“自贬”的方式,如用“不敢当,不敢当” 等词来回答别人的恭维,表示自己受之有愧。而西方社会由于受“天人相分”的宇宙观的影响,在与人交际时,他们尽量做到与对方“一致”避免发生冲突。面对别人的恭维或赞扬,他们会大大方方地接受,习惯用“Thank you”来表示接受对方的赞扬。
不知道双方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差异的旅游者,不可能顺畅的与当地人进行交流,不了解对方文化背景的旅游从业人员,更不可能透彻生动的像旅游者介绍旅游目的地。
(二)学习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简单来说就是指人们社会行为的规矩﹐社会活动的准则。它是人类为了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衍生出来﹐约定俗成﹐或者由人们共同制定并明确施行的。其本质是对社会关系的反映﹐也是社会关系的具体化。但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规范会有所差异。小到打招呼的方式,见面礼,大到道德规范,法律规范,都大相径庭。
老北京打招呼,互相第一句话是:“吃了吗?”这只是一句问候语,没有半点想请你吃饭的意思,就像西方人,第一次见面说:“ You are so beautiful!”其实不是你有多美,重点只是跟你问好而已。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人的你吃了没和西方人的You are so beautiful 是对等的,都是打招呼的方式而已。
了解社会规范,行为规范,才可以更好的融入旅游目的地,减少与当地人交流的障碍,减少互相之间的误解,使跨文化的交流更顺畅。
(三)提高自身素质,尊重以文化
人们面对新事物时,由于都是从自己的经历、文化背景来思考的,不免会产生误解。并且由于人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意识,觉得自己原有的认知才是对的,更为跨文化的交流增加了阻碍。前面提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会产生各种差异,而为了可以减少跨文化交流中的阻碍,我们要学会接受这种差异,抛开陷入为主的思想,去了解接受异文化,不能以原有是是非观来评判异文化,甚至产生歧视心理。
当我们听说印度人如厕以后不用纸,是用手擦,第一反应是什么?很脏?很恶心?这就是我们先入为主的观念,因为我们一直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这样是不卫生的。可是他们的方法,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干净。印度厕所不像我们的公厕有卫生纸,但是全部在马桶旁备有一个水槽。是伸手可及的。专门用来帮助事后清洁。连最豪华的酒店卫生间也是如此。印度人看中国人还觉得可笑呢。为什么呢?有个印度人就说过‘想到他们用纸擦,我都不愿意和他们握手’。为什么印度人会这么想呢?原来印度人认为,所有用纸清洁大便的人,都是不洗手的。
每种文化都有它延续流传至今的力量,它们都是经过了时间的沉淀,而不是只有你所认知的是高尚的文明。所以,在跨文化交流中,请先去了解别人的文化背景以及生活习惯,不要一知半解就以原有的是非观评判,歧视。
(四)加强语言实践
语言在跨文化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沟通交流的桥梁,但是并不是拼写、发音、语法都没错误就代表你对这种语言可以很好的运用,还要了解异文化的背景,社会规范,用语习惯。
有一个笑话说,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开车出了车祸,掉下了山谷,救援人员在上面大声问:“How are you ?”他习惯性的说:“I am fine , thanks.”救援人员听到他说没事就走了,然后他就流血过多死了。这个笑话中的英语对话,是初一英语课本中的基本对话,所有中国孩子学英语,都对这个对话印象深刻,甚至成为一个固定的回答模式。可是在语言交流中,需要的不是公式化的应答,而是符合对话场景的回应,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语言基础,还要了解异文化特征和差异以及用语习惯。比如中国人同美国人对话,用英语交流时,对方夸你:“You did a good job!”你不能以中国的用语习惯说:“Where where”,而应该大方的说:“Oh,thank you.”
由此可以看出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文化差异,用语习惯等,才可以对跨文化交流起到更好的作用,而不是让听你说话的人了解你所说的字面意义,却了解不了你所想表达的真正内涵。
五、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流
在运用语言习得和教学法基本理论的同时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提出实施这一目标的策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学到真正活的英语.
作 者:谢敏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106 刊 名:商情・科学教育家 英文刊名:SHANGQING 年,卷(期):2008 “”(2) 分类号:H3 关键词:大学 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流我想,《跨文化交流》这本书以及这门课程所要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它更让我们看到中西方文化中所各自展现的独特魅力……
——题记 在大二的一学期中,我们接触了王培英老师的《模拟导游》课程,风趣幽默的授课风格、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以及生动新颖的教学方式给每一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相当程度的提高了我们的现场讲解能力。离开了大学城,结束了大二的学习,我们回到了北京。很高兴在大三的第一学期,我们能够继续学习由王老师亲自编创的课程《跨文化交流》,在王老师的帮助指导下我们已经从基础的导游讲解能力锻炼上升到一个从旅游专业的角度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和学习的层次。
一个学期的时光飞逝而过,我们也要对自己的学习成果以及一学期的学习情况做一个总结概述。就像王培英老师常常告诉我们的一样,当我们学习到一定程度时,就应该能够从一些专业的角度去进行总结,而不是只单单停留在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所以,在这门《跨文化交流》课程即将结束之时,我也要回过头去,望望自己走过的路,都留下怎样的脚印。我的《跨文化交流》课程学习心得总体将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学习心得收获,第二部分是我的学习感受体会,第三部分则是我对自己的反思以及将来的希望。我将沿着这样一个大体思路,联系日常课堂上的实际例子和王老师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总结。
首先我先来总结一下这一学期以来对《跨文化交流》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正像我在题记中所说的一样,我认为《跨文化交流》这本书以及这门课程所要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它更让我们看到中西方文化中所各自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
整本书共分为了七个章节,分别从文化概述、宗教、建筑、饮食、服饰、礼仪、民俗等不同方面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和其各自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教材中利用生活里的真实例子以及图表等形式进行讲解,让我觉得很多复杂难记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这是我的一大心得之一——知识要灵活、死学行不通。尽管中西方文化差异这种知识属于文科类记忆性的学科,但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深刻的体会到这种知识的学习更需要灵活的去理解总结然后再去记忆。比如我们在学习建筑文化、服饰文化、礼仪文化等等时,老师都没有直接去讲,而是让每一个人先来谈一下自己认为在这些方面中西方都各有什么区别和特点,用自己的语言以访谈或者介绍的形式进行阐述。这样就使我们在大脑中对这个知识产生了一个初步的概念,然后王老师才开始讲,接下来我们脑中的那些初步概念就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了,比我们自己光看书死记硬背要有效率的多。第二个学习心得也是王老师常说的——要重视表格归纳。我之前的学习一直有个误差,总是觉得表格不重要,一般碰到书里的表格我都是先跳过去能不看就不看。一学期的课上下来,渐渐的通过课堂和教材知道了表格的重要性。比如我们在学习饮食文化时,王老师将满汉全席的“四八珍”编成了表格,分别以“山、海、禽、草”八珍分类,让我觉得看起来一目了然,记起来有条有理。另外还有将像饮食文化的中国八大菜系、服饰文化中的清朝官员官服等级差异等等一些较难记忆的东西变成表格,瞬时就把难懂难记的东西简单化了。我想,我会一直留着《跨文化交流》这本教材,因为我相信,里面很多的表格会在将来我遇到知识记忆不清的时候帮助到我。
第三个学习心得就是:重视细节。我觉得《跨文化交流》这门课程以及这本教材都很强调细节的重要性。无论是饮食文化中一盘菜上的雕花,还是服饰文化中选择领带的颜色,抑或是礼仪文化中的一个手势无不透露出细节的重要。的确是这样,做学问来不得半点马虎。作为一名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西方文化交流知识的时候更是要保持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因为一点细节上小小的错误或者忽略,就可能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为中西方交流带来阻碍。一学期的《跨文化交流》学习,让我知道了重视细节是我们必备的一个素质,比如中西方宗教上的不同、礼仪礼节上的差异等等。
其实我认为,通过这一学期对《跨文化交流》的学习,我所学会的最重要并非是书本上的那七个章节中的知识点,而是老师通过这一学期的《跨文化交流》授课所教给我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习惯。就像我前面总结的那三点心得:“知识要灵活、死学行不通”、“要重视表格归纳”、“重视细节”。在教材上并没有出现这些字句,但是老师却透过书本和平时的实践让我明白了这些。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些方法会一直陪伴我,帮助我去学习更多的东西。
说完了这一学期学习《跨文化交流》课程的心得及收获,接下来我再来说说我的学习感受体会。因为是导游专业的关系,在上这门课之前,我多多少少也接触了一些关于中西方文化的东西,只是都不太系统、专业。学过这门课程之后,我进一步接触到了中西方的文化,更深一层的学习了他们之间的共同点、不同点以及各自的特点。比如对基础的“文化”一词的理解,在中国就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创造,而在西方则定义为耕作、培育、教育、发展出来的事物,是与自然存在的事物相对而言的。从这样一个对“文化”的解释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共同和不同,共同点是都理解文化是非自然的一种事物,是人为的;不同则是中国侧重于道德修养等精神层面的培养,而西方则侧重于实际操作中的发展实践。整个《跨文化交流》就是在以这种对比、列举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中西方文化,它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两个不同代表的各种文化,帮助我从宗教、礼仪、饮食、服饰、建筑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使我不禁感叹中西方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跨文化交流学习的重要性。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总要和不同的人交流,而最好的交流方式就是走进彼此的世界进行了解和学习,这样才能够交流顺畅,我想这就叫做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也叫做实践出真知。虽然我们不是打仗没有胜负之分,但能否与跨文化的国度、种族进行完美的交流就取决于对他们文化以及双方之间文化差异的了解程度。而像这样的学习在《跨文化交流》课上则不仅仅体现在对书本的学习中,我们同样有很多在实践中学习的机会,这些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像老师在讲宗教文化时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走到不同宗教的场所当中,像什么教堂、寺庙、道观等等,到里面通过自己的双眼、双耳去看、去听、去思考。说实话,我真的被宗教的那种庄重气质所震撼了,而亲身走到其中的实践也让我对不同宗教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我相信,我所学到的知识绝对要比光在课堂上听讲要丰富,要更能应用在生活中。是的,这就是我学习《跨文化交流》最大的感受体会,中西方文化真的有很丰富的内涵,而我们对它的学习也十分有必要。
最后,我要在这份学习心得中谈一下我对自己这一学期在《跨文化交流》课程学习中的反思以及将来的希望。首先来说一下反思,一学期学下来,我体会到了这门课程对我们这些旅游专业特别是我这种将来想要从事旅游行业的人的重要性。可是很多时候,我对它的重视程度却不够,对中西文化的这些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年轻人惯有的自负情节总会让我觉得好多东西我都懂,我都知道,但实际上那些都只是皮毛,更深一层的细节内涵却被我的那些不以为然给忽视掉了。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看到了原来我所知道的只有那么一点点,要学的还有很多,单单只是这一本教材,就足以让我学习很久,弥补我很多的漏洞。反思过了我的学习,接下来来说说我的希望,其实我的希望很简单,就是希望每个人都能接触一下这些知识文化,无论你是否会用到,都应该对中西文化有所了解,因为这是一种涵养的体现,如果真的可以大家都学些这类知识,我相信全民的素质一定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特别是我们这些旅游专业的学生以及旅游行业的人士应该有更多更丰富的机会去接触到跨文化的交流,我想,这个希望不是我一个人能完成的,要靠所有人一起努力,一起加油!
一学期的课程结束了,我想如果不重修,我应该是没有机会再拿起这本书听王老师为我款款道来了,可是我知道,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学习永远不会停止,而这本书也会在将来时常陪伴在我的左右。谢谢《跨文化交流》一学期的帮助,你教会了我知识,更教会我如何在将来自己去学习知识。
一、基础教育新数学课程中关于数学交流能力的要求
在我国数学教育中,交流的重要性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更没有被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和各地区都逐渐意识到,数学在当今各学科中的用途急剧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数学能简明地表达和交流思想。而且从学生数学学习的角度讲,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在非正式的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之间建立起联系,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实物的、图画的、符号的、口头的以及心智描绘的数学概念联系起来,交流还可以发展和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所以,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学交流能力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数学学习的基本理念: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并且通过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达到的目标之一是: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1]
2.《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对数学交流能力的要求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共有6个课程目标,其中第3个课程目标是:提高数学的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2]
所谓数学交流是指用数学语言来传递信息和情感的过程。为了实现基础教育新数学课程的这一目标,首先师范生必须具有较强的数学交流能力。试想一下,如果一名师范生没有体验过数学交流的过程或者他的数学交流能力差,那么他在毕业后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怎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呢?师范生并不是天生就具有数学交流能力,他们需要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的培养和帮助。
二、师范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1.大学教材编写要为学生留有交流的空间
大学数学教材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实施教学的一个重要资源。大学数学教材编写往往注重知识的逻辑性、严谨性,但很少有让学生探索和交流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师范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愿望和能力已经有所提高,并能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也能在倾听别人意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教材编写时应注意学生的这个特点,为其提供充分探索与交流的空间,使师范生进一步经历交流等活动。教材中可以设置出具有一定跨度的一串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通过“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等语言鼓励学生进行交流;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例如,在统计教材的编写中适当提供一些问题,如设置探究课题、社会调查等,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2.高等师范院校教师要注意发展课程
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在使用教材时非常有必要注意发展课程,因为我国地域广阔,且发展不平衡,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城市和农村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说再好的一套教材也无法适合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学校、每一个学生。因此教师要根据地区、学校、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实施发展课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交流活动经验。[3]多为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多组织学生进行配对学习或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数学交流,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去表达、倾听、展示出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取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逐步提高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
3.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在课堂上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最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讲解法——教师灌输式的讲授,学生机械地模仿记忆,再有我国的教育传统讲究“天地君亲师”的权威,强调“师道尊严”,教师很少幽默,老是板着面孔,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下,学生哪还敢畅所欲言,与老师同学交流想法,所以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很少有数学交流,很难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因此,高等师范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比如谈话法、发现法等,教师还须加强对学生认知规律、学习理论、教育心理等方面的学习,加强对教育教学的反思、实践和研究,促进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让每个师范生有机会交流,体验交流的过程,逐步地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并且要努力建立一种和谐的气氛,让学生敢畅所欲言,学生才能做诚实的、无保留的交流。
4.高等师范院校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科技类文章
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所以,数学交流不但包括能够顺畅地使用数学语言、符号和图表口头或书面表达数学问题,而且还包括能够快速阅读科技类文章,并获得有用的信息。[4]笔者建议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科技类文章,并且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然后为学生提供机会,鼓励并且帮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说出他们通过快速阅读科技类文章所获取的有用信息,因为这样做有双重的好处:一是促进师范生快速获得科技信息的能力;二是培养和提高了师范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5.交流可以作为高等师范院校评价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
高等师范院校对于师范生的评价主要关注他们的学习结果,而对其学习的过程关注的较少。笔者认为,对师范生的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既要关注师范生的数学学习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交流就可以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方式。例如,在数学课刚开始或一个新课题刚开始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他们所知道的关于这个课题的所有信息。这样学生所知道的就成为教学的起点,这也正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建立一种有益于交换思想的气氛,而且可以把交流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方式之一。
6.高等师范数学教师之间要相互交流
积累教学经验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比如说观摩彼此的课堂,同事之间的监督、开会等等,这些都是向其他教师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是其他教师向你学习的极好的途径。
摘要:基础教育新数学课程在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些变化对师范生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期待。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在培养师范生数学交流能力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教材编写要为学生留有交流的空间;因地制宜做好发展课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科技类文章;交流可以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高等师范数学教师之间相互交流。
关键词:数学交流能力,新数学课程,师范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2004:64.
[3]许雪莲,孙连举.关于美国“发展数学课程”的评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12).
一、课前准备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对文本内容的熟悉是首要的。首先要让学生通读小说,了解小说的故事梗概,可不做深入的探究,仅仅有个大致的印象就可以了。揣摩人物形象,多角度解读主旨,可以通过做批注的方式呈现自己的理解。
在通读原文的基础上,老师就要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首先要让学生感兴趣;第二要有可探究性,难度不能太大,也不可太简单;第三要围绕小说教学的核心内容来设置问题。教师每天抛一个小问题,学生将自己的思考写在练笔本上,教师要批阅,将观点深刻,文笔流畅的习作当成范文在全班朗读,以便引领、促进其他同学的思考向更深刻的层次迈进。具体到这两篇小说,我设置的问题如下
1、自读《城南旧事》,分组研讨:
(1)小说内容组:梳理概括情节,点出精彩片段。
(2)人物研讨组:研讨小说中重点人物的形象特点,围绕一些思考题展开,例如“‘我’(小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女孩”、“秀贞到底疯不疯”、“思康三叔为啥不回来娶秀贞”、“小偷到底是坏人还是好人”、“兰姨娘和德先叔会过得很幸福吗”、“兰姨娘真的想嫁给英子的爸爸做小老婆吗”、“宋妈为啥不和她的丈夫黄板牙离婚呢”。(制作PPT)
(3)主旨挖掘组:围绕本文的主旨是“乡思”还是“离别”准备自由发言。
2、自读《呼兰河传》,分组研讨:
(1)小说内容组:梳理概括情节,再现精彩片段,例如“大泥坑”填上为啥这么难”、“冯歪嘴子自由恋爱招谁惹谁了”。
(2)人物研讨组:研讨小说中的重点人物和群像的特点,围绕一些思考题展开,例如“呼兰小镇的人都有人性中的哪些缺陷”、“有二伯性格为何如此怪异”。(制作PPT)
(3)主旨挖掘组:围绕“小团圆媳妇之死谁之过”准备辩论。
(4)写法探讨组:围绕茅盾的评价“这是一部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进行写法方面的探讨,拟好发言提纲。
二、课堂交流
(一)课堂交流并不是让学生随意去讲,而是在老师精心设置的情境中展示自我,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师生互动,可以生生互动。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见文末)
《呼兰河传》教学设计(见文本)
注意:1.《城南旧事》的教学设计以“离开”为主线,贯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谁离开我(讲故事、理情节,);离开我的这些人都是怎样性格的人(人物性格分析);为什么离开我(主旨探讨)。
《呼兰河传》的教学设计主要以茅盾评论《呼兰河传》的话语为推动课堂各环节进展的线索。找到一条贯穿整个课堂的线索很关键,一旦找到,操作起来也很有效。
写法的探究,学生很难把握到,所以在《城南旧事》中没有涉及。
注意2:当学生用ppt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时,主讲人要与同学互动,对于讲的不清楚,不完善的地方老师要做补充,补充时可以采用提问,启发等方式进行。对于讲得精彩独到处,老师要给予表扬。梳理故事情节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课本剧、片段演读、朗读等。
注意3:探讨主旨时,要启发学生多角度解读,对于误读我们要及时纠偏,比如有个同学解读《城南旧事》就说作者在宣扬一种宿命论,老师马上追问:你怎么理解宿命论?然后引导同学梳理人物命运,兰姨娘还是能够抓住人生命运的契机,勇敢的走出去,摆脱命运桎梏的束缚,走向美好的未来。很显然作者还是给这些人物留有亮色的。并不全是宿命论。
(二)板书设计
【跨文化交流背景】推荐阅读:
中外文化交流事件06-12
中德文化交流会06-17
文化传播与交流06-24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交流06-01
民族文化交流活动方案09-15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11-11
中俄青年文化交流11-11
艺术品和文化交流06-25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07-11
家乡文化交流活动的策划书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