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变为题的记叙文
在很多年前的中国大地,一名青年脸上洋溢着甜美的笑容,可几年前,这个青年还是一脸凶恶的神色,因为以前的他经常欺负村子里的人,看见谁就欺负谁,毫不留情,所有的人一看到他,都躲得远远的。今天,他却是高兴得嘴巴里都能吐出金子了,因为他考上了状元,人们都跑来祝贺他,像群星围着月亮,连村里最讨厌他的酒馆老板也跑来和他道别,村长捋着白胡子,呵呵笑着:“这孩子,终于变了!”村里人还准备了上好的酒菜,免费供他吃喝。想想以前,人们都宁愿把饭菜喂狗,喂猪,也不肯为他做饭,现在,都变了。他激动地说:“我以前不懂事,所以犯了很多错,幸亏一位老师点醒了我,让我努力读书。我以后,一定会在皇帝身边好好干,让天下所有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一个人的改变让人们惊讶,一群人的不懈奋斗,也能让生活改变。在一个小村子里,全都是破破烂烂的房子,一间间房子就像猪圈一样。在这里,食物缺乏,大人们只能少吃一点儿,把好一点的东西留给孩子。能种菜的地都很少,因为这儿一年四季都干旱着,这块土地就像被诅咒过似的。
这样的苦日子不知道过了多少年,终于,这儿出现了一群有志之士,他们心中有想法,他们要挖一条渠,引来山上的溪水,让人们都能过上有水喝的日子。他们辛辛苦苦挖了一年,只能看到松软的泥土,却看不到水,人们的意志就像被用锋利的刀一寸一寸割着,可他们依旧不放弃,拼命地挖着。
一年,两年,三年过去了,一条溪水终于从山上引下来,它在山上绕了十几里地,源源不断地流入村里的水潭,溪水清澈极了,喝一口这样的溪水,仿佛人也变纯净透明了,他们成功了!在今后的几十年中,全村人一起努力,把这里打造成了一个度假村,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玩,这里的人们也越来越富有。一群人的努力,改变了一个村庄。
我们的祖国,有着14亿人口,他们都在共同努力着,努力改变自己祖国的面貌。以前,我们的祖国受了伤,在世界各国的长跑中掉队了,可是,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国力再次回到世界第二,世界都惊呼,那头受伤的雄狮又慢慢地追上来了。你看,世界第一的高铁动车在行驶;你看,空中的民航客机忙忙碌碌;你看,路边的人正在用移动支付买东西呢!这些都是人民的努力,是中国的变化。
关键词:教学评价,教风,学风
教风决定学风,而一定的教学评价方式和方法,对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是学风、教风和校风的直接受益者”。“教学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信息和科学依据”,因此,教学评价是教学的客观评价机制,也是教学的引导手段。做好教学评价,要从了解评价主客体入手,探寻科学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对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指导。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着严重的“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主导、轻主体”的现象,全面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方案始终不够完善,更多关注结果,忽视评价学习态度情感。对此,从教育“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出发,提出“以学论教”“尊师重学”和“去伪求真”的评价原则。
一、“以学论教”动态评教
“以学论教”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它要求评价教师对教材概念的准确理解与阐述、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以及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及教学形象,更侧重的是要评价教学动态过程中,“教学双向”的真实和有效。
二、“尊师重学”客观评教
随着过程性评价的逐步推广,必然会给教学双方更多的“自主”空间,因此,课堂教学呈现出由“刻板统一”模式向“自主规范”模式逐步转轨的态势。变革传统“一考定终身”的“终结式”评价为“过程性”评价,体现更为客观的人文评价理念。
首先,“尊重”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人格的尊重,尊重教师的课堂教学。前者,评价教师教学的理性与人文的兼顾,不能“发号施令”“自我陶醉”,也不能“天马行空”“放任自流”。后者,注重制定客观公允、全面专业的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评价者不凭主观评价,不“刻板套路”粗暴定位。
理性的课堂,应是师生构建群体意识的学习场所;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个体思辨的验证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这才是评价教育的人文标杆。“大胆尝试”“大胆质疑”“尊重错误”“尊重分歧”“带着疑问听课”“在是非间领悟”,这些能够体现师生彼此尊重差异的学习氛围,才是尊重科学的开始,也是师生人格完善的开始。
其次,课堂不是作秀的舞台,它是播撒真理的神圣殿堂,无须太多粉饰,而对知识和真理的景仰,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佳境。生活中,有明星“假唱”“假球”、市场“假药”“假蛋”,世人深恶痛绝!课堂上有没有“假教”“假课”“假作业”等“假秀”行为呢?
何谓“假秀”?那种照本宣科,脱离学生实际,走过场看似热闹完美的课。它们时常在“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混沌里,在学生心田播下虚伪敷衍的种子。因此,现代评课理念中,难能可贵的是“求真”二字。看着事先预演的“热闹”课堂,评课者是否有被愚弄的感觉?这种课吸引了眼球,却好景不长。
课前师生精心构思、悉心训练,固然是课堂学习的一种准备,但课堂教学如若只呈现华美的外表,违背了教学常态和科学质朴,最多只能算是一堂精彩的“戏课”。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授之以渔”的过程,实质是追求教学逻辑的思维推理性细节,它会随着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无法刻板地复制和演绎。
三、“去伪求真”宏观评教
何为“求真”?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配合”;变学生不敢说话、鹦鹉学舌为“说真话”;变学生“全程抄板书、记笔记”为“质疑和思辨生成见解”。观此“三真”,学生在课堂阐述学习体会,成为评价课堂教学过程“去伪求真”的标杆。
教学评价的目标,短期指向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作风和教学氛围,长期关乎教师成长和学生能力素养。
要想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对教学过程每个环节进行检查。参照美国著名大学对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标准:“教学的内容和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以分析和质疑的态度,介绍学科前沿理论以及发展趋势,不是一味地向学生传授陈旧的专业知识”“及时、科学地调整教学内容,使其与专业领域的变化密切相关”“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辨析和评判各种观点,分享各自的知识、经验和感悟”。
此项标准涵盖教学语言、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质疑态度、更新意识、教学民主、教学公平、作业价值、时间掌控和教学人格等十个方面,与我国现行教学评价体系外延吻合,内涵却更趋人性客观,体现了“以学论教”“尊师重学”“去伪存真”原则。
曾几何时,我们都耻笑过“皇帝的新装”;蹉跎岁月,却让我们迷失在光鲜的名利场;山重水复,千万别让说“真话的孩子”跌入被嘲笑的轮回!还课堂求真务实的本性,就是对人类未来的景仰!
参考文献
[1]李琼飞,陈昕,高万林,等.教师在学风、教风、校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3(7).
[2]王汉澜.教育评价学[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他们将于3月29~30日的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参加由中国服装协会主办的2015中国服装论坛,共同探讨“直面消费的品牌产品”。
将品牌价值物化为产品
后危机时代国际市场失去源动力,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就需要中国服装业通过特色化经营提质增效,实践出独有的商业价值。正如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所说,所谓的新常态,就是数量增长慢下来,质量增速提上去。
消费市场的变革,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着力点。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消费心理、购物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满足消费需求的升级,成为服装品牌的新任务。
新秩序正在酝酿,中国服装品牌急需贴近市场、适应产业规律、进行本位创新。即回到产品和服务本身,回到产业运行质量提升的根本轨道,大练基本功,提升品牌运营和消费服务的综合能力。于是,2015中国服装论坛主题定为:直面消费的品牌产品。
显然,这里的“产品”指的是“品牌产品”,即将品牌基因和内核价值物化。
这是核心价值的力量,行业的崛起必须伴之以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升。其决定着品牌走向,是获得消费者认同的心灵力量,也是品牌运作的根本原点。只有在核心价值指引下,产品才能在生产过程中呼应市场,让品牌思想和设计体系物化为产品。
将文化用服饰表达
中国进入了品牌的产品时代,我们要不断追问:我们到底为社会和消费者引导什么,这是品牌之魂。接下来的关键,在于产品的打造。这是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品牌运作的基本方法论。把中国文化融会贯通,变成现代人的语言,用服装表达出来,从而和世界分享东方的生活方式,是中国服装产业发展之亟需。
在这次变革中,一批中国服装品牌已投身其中,践行品牌发展的新逻辑。例外、白领、依文、歌力思、播、汉帛??中国服装领军品牌们均把研发看作市场一线,努力提升把品牌独特风格、文化转化到产品中的能力,在向世界先进服装国家学习的同时,创建中国品牌的独立价值。
其实,这些品牌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服装论坛的参与者、支持者,甚至是主席团成员。而在接下来两天时间里,他们将在这里完成品牌的实验:探索国际化语境下的东方生活状态,将传统美学还原给真实的生活日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如1951年美国工业设计师雷蒙·罗维赴日演讲,给日本带来了巨大能量,山本耀司2012年中国服装论坛之旅也带来了一次智慧风暴,“设计师要始终贯穿自己的信念,做出中国服装。”的箴言仍在耳边,如今第二次中国服装论坛之行,在互联技术盛行的当下,他又会给中国同行哪些新的思考与见解?值得期待。
同时,法国高级定制时装品牌Alexis Mabille设计师Alexis Mabille及其品牌CEO Martin Mabille 、英国针织时装品牌 Artwork 缔造者Patrick Gottelie等著名设计师也将来到现场,和中国企业一起探讨消费、设计与时尚的未来。
无印良品的三驾马车:松井忠三、原研哉、深泽直人齐聚中国服装论坛,分享经济下行之时依然保持高增长的奥秘——始终站在消费立场来制作商品,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紧跟消费脚步,实践“良品美学”。
其实,寻找当代中国美学,正是中国服装论坛的密码,广邀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对品牌美学实验的完成,具有关键意义。
站在新的风口
“工业4.0”是德国政府2010年正式推出的《高技术战略2020》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其目的在于奠定德国在关键工业技术上的国际领先地位,成为指引未来工业生产的一种全新概念。
2014年,“工业4.0”成为探讨的热点方向,中国也提出了自己的工业化进程概念。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中国制造2025”, 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这就代表着我们已经站立于新的风口浪尖,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着组织、生产、渠道以及供应链管理方式的变革,还改变甚至颠覆着生活方式、交换方式和产业形态。
如何用信息技术去洞悉消费动向,进行产品研发和上下游集成创新,已成为产业变革、提升效率的重要内容。为此,2015中国服装论坛特意设置了风口论坛,以探讨工业4.0时代的商业趋势与模式创新、将商业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等热点话题。
一切都在变化中,一切都在探讨中。2015中国服装论坛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不仅对消费趋势和产业方向进行前瞻思考,还对传统手工艺与文化美学进行深度挖掘,以期和企业在这里完成一次年度品牌实验。
初入中学的大门,我心怀憧憬,踌躇满志。周围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新奇且美好的,让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信心,梦想着学有所成,金榜题名的快乐。但随后的现实情况对我如同当头棒喝∶学习并非想象中的那么轻松,前所未有的压力扑面而来;学习环境也并不舒适,让我叫苦不迭;由于学习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使我和老师父母的关系也起了摩擦……这样的新环境让我无所适从,而它也并不打算接纳我。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了解到,和我感同身受的同学不是少数。只要还有人在坚持前行,我就不能轻言放弃。也一度想要选择消沉,但心底仍有一个不甘的声音∶我还想走下去,我还想看到梦想实现的那天。我不能坐等环境来接纳我,那就凭我的努力改变自己去适应这个环境。面对暂时的失利只需一笑而过,摸索出正确的学习道路才是我该做的。哪怕山重水复,终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不仅仅是在适应新环境这一方面,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需要我们主动去改变自己。我们并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改变每一个人,改变每一个不利的现实。但越是恶劣的环境越要认清自己,保持清醒,改变自己的不足,默默积蓄力量,只有把自己改变得足够好,才会有力量去影响周围的世界。
那时我特喜欢顶嘴,老师说的话都被我接上了,把老师气得快没晕过去。不过,老师也有法宝,那就是写“状纸”,一封又一封的“状纸”放入我的书包,被带到家长那里。不用说,爸妈看了就更生气了,本来我的成绩就不怎么样,现在又无缘无故地来了这么多“状纸”,这万一别人问起来该怎么说啊!
可爸妈越是责备我,我越是改不了。
一天,我和平常一样在教室里上课,老师在上面仔细地讲课。时间一长,我又坐不住了,在下面做起了小动作。但我的“秘密”还是被老师发现了,所有人在注视这我,老师终于开口了:“许多同学都在认真地听课,只有你——童江钇——在做小动作,你以为自己很聪明啊,其实你是在害自己,你就是‘绣花枕头稻草包’!”老师的这番话就像一颗炸弹飞入了我的耳朵。
一阵批评过后,所有同学都朝着我笑。我突然觉得,每一声笑,都是一根针,深深地扎进了我的心里。
在读完这篇文章后,我从心底敬佩他,敬佩他的冷静,敬佩他的坚持,敬佩他在两次表演失误的情况下,在观众席上有人喝倒彩的情况下,他依然可以微笑着面对观众,依然可以冷静的进行第三次表演,依然可以心平气和的和头上的碗进行“对抗”。这几点令我非常惊讶。当他在乐曲声中顶着碗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观众们为之惊叹,就在这个时候,少年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失误,使所有的碗全掉了下来,人们都惊呆了。如果在台上表演的是我,在第一次表演失误的情况下,我会马上从台上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下台,任由别人怎么说也不会再次走上舞台,当然,也不会有第二、三次表演,也不会有最后的成功。
但少年在第一次失误后,向观众歉疚的笑着并深深的鞠了一躬,随即就开始了第二次表演。,但他竟然又失误了!我哪怕是又走上舞台重来一次,在第二次失手后,我当时就会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不想再在舞台上露面。这时的少年也有些不知所措了。台上,顶碗少年呆呆的站着,他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这时,一个老者拿着碗对少年说了些什么,少年镇定下来,开始了第三次表演,最终,少年的第三次表演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从少年的身上,我看到了他的拼搏,我感到了他的毅力,我学到了他的坚持。
拼搏,我们都熟悉这两个字,但是,我们有时缺的就是拼搏,在每一次失败后,在每一个困难前,在每一次考验时,我们都需要拼搏,一个敢于拼搏的人才可能是命运的主人,敢于去拼的人,他们往往获得成功;而在每一个困难前不敢放手去博,不敢用尽全力进行最后拼搏的人,成功的母亲会经常去问候他们。有时的成败就取决于最后一拼!还有坚持,坚持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我们做任何的事情都要坚持。世界上许多伟大的人物都很有毅力,做每一件事多坚持到底。比如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他在发明电灯时经过了1500次实验,如果他在第1499次试验失败后放弃了,恐怕电灯的发明要晚好长时间。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但这些都告诉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坚持到最后。
项目用地位于柳州体育中心的东南部,东面隔着东环大道遥望马鹿山,北面紧临体育中心的主入口,与柳州游泳馆分别位于体育场的东西两侧,遥相呼应。体育馆由比赛馆(总座位数8000座,固定座位6000座、活动座位2000座)和训练馆组成,项目占地11051.59m2,建筑总面积23049.15m2。主比赛场最大尺寸为长70m×宽42m,当移动座席全部打开时,场地的有效尺寸为52×33m。
广西柳州素以中华石都闻名,所谓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奇石既是柳州的物质特产,也是文化特产,集中体现了柳州的人文地理风貌与地方特色。
李宁馆以柳州奇石作为建筑构思出发点,力图使其成为城市形象的一种象征,将柳州的山水之秀、奇石之美以及阳刚之气融入其中,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手段,塑造出大小、明暗和材质对比强烈、层次丰富的“柳州奇石”形象。新颖、独特的场馆设计。
李宁馆的造型意向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以石为形、以石为理、以石为寓。
以石为形——将体育馆的基本功能空间——主场馆与训练场塑造为两块奇石的形态,通过两块石头的大小、明暗、材质的对比展现出层次丰富的鲜明整体形象;
1总平面图
2首层平面图
以石为理——运用现代建筑的材料元素(如铝板、条形长窗、玻璃幕墙等)来抽象地表达奇石的条形纹理(如叶岩、大化石纹理),使体育馆在神似奇石的同时又不乏现代气息;
以石为寓——奇石形象不仅展现出柳州的地域风土人情,同时也象征了运动健儿坚韧不拔的拼搏奋斗精神,使体育馆本身成为一种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在建筑外表皮设计上,通过新型建材的合理搭配,大量采用可呼吸外墙,将建筑的整体形象与建筑的功能和设备有机结合。李宁馆采用中央空调系统,这些设备既要求充分通风散热,又不能距离负荷中心太远,为把设备对建筑的造型和外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在设计上,一方面把设备机组结合建筑空间形态组合成一个整体,另一方面,外立面表皮采用直立锁边穿孔铝锰镁板,通过控制合适的穿孔率,既满足设备的通风散热需要,又创造了特殊的建筑外立面效果,从而把建筑设备与建筑造型有机统一起来。
3体育馆整体鸟瞰图
4西立面黄昏
5主立面
6训练馆
收入分配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中国的收入分配还没有脱离当初计划经济的思路。按照计划经济的理论,产品由中央统一计划生产,生产是最重要的,生产出来能不能卖掉不重要。现在,中国的政策都是以生产面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只关心能生产多少,不关心能销售多少。
可是,用生产来制定国家政策的时候,自然而然会压缩生产要素成本。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利润,为了提高利润,就要压低成本,压谁的成本?那就是资本成本和劳动力成本。
所以,在以生产为主体的制度下,会造成了国家政策的方向性错误。一旦发生产能过剩,生产要素成本就会被人为压低。
在美国,很多政策绝不是追求生产多少,从没有这个概念,美国包括欧洲一些国家的政府都是以消费来考虑生产的,从不要求企业要生产多少。
改变以生产供给为主的政策导向,应该是我们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基本方向。
暑假,我、爸妈和三姐一家一起去广州长隆游玩。第二天上午,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广州。我们刚下火车,就又搭地铁赶到长隆。这一天,我们将在长隆水上乐园度过欢快的一天。
我们来到水上乐园,换好衣服,便来到了“大喇叭”。我们拿着小型充气船,来到“大喇叭”入口。随后,水上隧道中传来了我们一声声尖叫:“啊,啊!”
“救命呀,太恐怖了!”
“啊,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呀!我晕!”
终于,我出了隧道,真是太惊悚了!
接着的游戏中,最好玩的绝对非“超级造浪池”莫属。它大约每过十分钟造浪一次,短则可持续五至八分钟,长则可持续十五到二十分钟。我们迫不及待地搬着充气船,来到超级造浪池。呀呼!果然是既刺激又好玩。我们谨慎地把握住重心,使其不被浪冲翻了。可就在这时,另一艘船与我们的船相撞。我们的船还是彻底被击翻了。这令我们感到难忘,现在,我们还记得那一幕。十分钟后,我们在雅居乐宾馆开房入睡。
第二天,我们来到长隆动物园和欢乐谷。先是动物园,在那儿有着许多的动物,有长颈鹿,有老虎,甚至还有世界珍稀鱼类——鲑鱼呢!动物园最精彩的是什么?是马戏表演。这儿的马戏可真是一流,每个表演都是那么让人难忘。随后,我们去了欢乐谷。这儿有各式各样的游戏:有高达八十至一百米的垂直过山车,有连绕十圈的十环过山车,还有高达三十多米的空中飞翔等。
照片,总是定格下一个个快乐的瞬间;总会留住一段段感人的时光。在闲来无事时,拿出它,也总会想起不知不觉抛到九霄云外的事。那是小学的毕业照,看着上面那稚嫩的一张张笑脸,总会让我想起那段时光。
当刚上小学时,方老师及其耐心的一遍又一遍的教着那陌生的拼音,却总有几个不认真的学生读错,老师不怪他们,知道把他们全部教会后,豆大的汗珠从脸颊滚下随之而来的是心满意足的微笑和一句“真聪明”。老师的辛苦与劳动的果实的收获在那早已布满皱纹的脸上分外清晰,那乌黑的发丝中不知不觉也有了几根青丝。老师,辛苦了!
看着同学们,仿佛还是那么天真。记得小学非常爱与男生一起打篮球。几个男生几个女生就开始了抢球大战。但女生毕竟不了解篮球,可以无条件的犯规。总会看到一个女生抱着球满场跑;总会看见几个女生围着一个不给女生传球的男生一顿痛骂;总会看到一个男生正运着球,女生“啪”打下男生的眼镜,抢球跑。一场下来,女生会开心的大笑并听男生说“以后再也不跟她们女的打球了”后的得意。
在笑着闹着的时候,时间像圣诞老人的礼物袋,在送过一个个礼物后,所剩无几。同学们沉浸在小升初的“统治”下,总会有几个同学被老师“壮胆”上去讲题。最终,变成了全部,“s”形的轮流。一个个数字在同学的粉笔下写出,一道道难题一起解答。拿着粉笔的手也谱写着天真的小时候。
看着看着,想着想着,有几滴泪水潸然落下。一回忆,就幸福。
我爱收藏照片的原因就在这,总会想起一些快乐的时光,能看到每个人微笑的脸庞,能履行着同学录上“我永远记得你的”诺言。
不喜欢平庸
“不喜欢平庸”,这是阎焱喜欢用在一些场合的自我简介。从事风险投资二十年,阎焱的生活从来不缺乏各种刺激或精彩,而阎焱对自己的生活也有过这样的描述:“我从来不规划我的人生,比较随性。人生只能活一次,最主要的指标是快乐。”而实际上,早在1994年阎焱加入AIG(美国国际集团)成为一名风险投资人之前,他的经历也绝不平庸。更重要的是,这份经历给予阎焱的不仅仅是对快乐的追求,也孕育了他埋藏在心底里,改变这个社会,让这个社会更美好的愿景。
阎焱1957年出生于安徽安庆。童年时,阎焱的家庭经历了文革的动荡。16岁时,因为出色的身体条件阎焱被市体工大队看中,被选送进入排球队,成了一名专业排球运动员,那个时候的阎焱血气方刚。1975年,19岁的阎焱同众多的知识青年一样,参与了上山下乡运动,插队到了安徽安庆潜山县。在此期间,阎焱一直在孤独和迷茫中挣扎,渴望逃离这种绝望的生活。而这些挣扎,也终于有了成效。
1977年,阎焱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专业。在四年的学习后,阎焱毕业加入了江淮航空仪表厂担任工程师。但是工厂里的生活很快让他觉得厌倦。阎焱回忆起这一段的经历时曾说:“当时我是一个踌躇满志的青年,特别想改造社会,因为我插过队,知道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所以特别希望能为社会做点事,能改变这社会;等我分配到工厂去以后,尽管是做工程师,但是工程师在中国的社会里面地位是很低的,我发现什么也改变不了。”于是在做了两年的工程师之后,阎焱毅然地决定转轨。
1984年,阎焱以第一名的分数考入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从师于费孝通先生门下。那时的阎焱理所应当地认为,社会学就是研究社会的。他希望通过学习来搞明白这个社会,并以此跨入政府部门,来将这个社会改造的更美好。在北大读研究生的三年,是阎焱真正地开始在理性上启蒙和觉醒的阶段,到快要毕业时,阎焱终于想清楚,依靠自己个人的能力不足以实现从政并自下而上改造社会的理想,自己应该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再寻找机会。
1986年,阎焱除了获得北京大学社会及经济学硕士学位之外,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奖学金。30岁的阎焱开始在普林斯顿大学研读国际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那个时候,阎焱将自己前途寄希望于中国改革的进程,定位是将来做研究,回国当教授。
1990年底,圆满结束普林斯顿学业的阎焱加入了世界银行的政策计划研究部,成了一名经济学家,从事中国企业和福利制度改革等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通过十多年的积累和努力能在国外知名的机构担任要职,无疑是对自身能力的肯定。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这份工作与其说是重要,不如说是荣耀,但阎焱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在世界银行工作状态一直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而阎焱不喜欢平庸,他要释放自己渴望改变的天性。
1992年底,阎焱放弃了世界银行丰厚的年薪,加盟了美国当时知名的智库Hudson Institute,成为了该机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研究员,从事美国对中国、日本及韩国的外交政策研究。在那里,阎焱让自己的人脉得到了丰富,并在潜心的研究之后出版了一本讲述冷战之后的东亚战略军事的书——《胜利后的尝试》。
1994年,阎焱在世界银行的老板组建了AIG亚洲基础设施基金,力邀他参与,主管在东北亚及大中国地区的投资业务。就这样,阎焱成为了AIG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大中华地区董事,开始管理27亿美元的资金,也正式开始了他的风险投资生涯。
在阎焱看来,干这份工作,每天要看上百封邮件,跑好几家公司,同时跟踪几十个项目,每天都见到各种非常有趣的人,听到各种古里古怪的想法,实在是非常过瘾。“第一天我就觉得,这个职业简直是为我造的。”阎焱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投资生涯起点。其实,除了不平庸、新鲜、过瘾、还能赚大钱,在这些原因背后,在阎焱内心底里也希望通过投资,从上而下地影响并改变这个社会,让这个社会更美好。只是,这份情感在内心里埋得太深,在阎焱看来,不足为外人道。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015年,阎焱迎来了投资生涯的第20个年头。在这20年间,阎焱经历过国内创投启蒙期、黄金时代,以及随后的寒冬。也让他成为了中国投资界领袖级的人物,书写了一段传奇的投资经历。
2000年,中海油第一次纽约上市失败,一时间出现了很多传言,再加上市场条件不好,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中海油一定存在问题,都不看好其前景。时任中海油董事长兼CEO的卫留成和执行总裁傅成玉找到了阎焱,在研究判断这是一次对于中海油和AIG都是一次难得机遇后,阎焱说服并获得了时任AIG基金工委会主席的基辛格的支持,在两个月内完成了对中海油2亿美元的投资。一年后,中海油在纽约成功上市,AIG的2亿美元投资变成了6.8亿美元。这是阎焱职业生涯里完成的第一个较重量级的项目。
但那个时候,阎焱和风投并不被人们所关注,实际上在20世纪90年代,风险投资刚在国人心目中有了概念。人们觉得风险投资是“傻钱”。一份互联网商业计划书外加一个生动的故事就可以在几个星期内融到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美元。外国的风险投资商甚至会主动要求创业者在项目中占据主要的股份,更有甚者会要求投入的资金必须在一段时间内花完。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十年白皮书》中,一位业内人士曾如此描述第一波互联网热潮到来时的情景:在一家知名的国外风险投资公司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张很大的项目统计表,虽然在近百个项目中,只有少数几个标记着盈利的符号,但是,这家风险投资商却非常自豪,因为他觉得自己抢先占领了中国互联网市场的重要位置,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即便对已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中,也并没有盈利要求。
nlc202309011851
2001年,风险投资开始陷入低迷,纳斯达克大跌,国内创业板遥遥无期,一些风投公司转而将资金投入到二级市场。但随着主板市场持续下跌,大批风投公司陷入了窘境。直到2004年,软银亚洲投资了盛大网络。这次中国投资行业最经典的教科书式的投资,为风险投资正了名,并奠定了阎焱的“江湖”地位。
2001年阎焱离开了待了8年的AIG,加入软银亚洲,就任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总裁及执行董事总经理。软银亚洲基金是美国的思科集团和日本的软银共同成立的一支面向亚洲市场的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当时总共有10亿美元,有4亿美元放在了中国,这就成为软银亚一期基金的全部来源。
2004年的盛大公司风雨飘摇,投资者纷纷撤资,还陷入了与韩国Actoz公司的私服纠纷。而阎焱却觉得,在此之前,全世界尚无一家在线游戏公司上市,而盛大创建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因为坚持看好盛大的商业模式和团队,阎焱向董事会表示,愿意用自己的钱一起投资,以证明盛大公司拥有着巨大的投资价值。在外界都惊呼看不懂时,阎焱力排众议为盛大投入了4000万美元。
2004年5月,盛大在美国上市,两年后,软银亚洲退出时,以4000万美元投资从盛大身上赚了5.5 亿美元,得到了15倍的回报,软银亚洲也以此成为当时全世界投资回报最高的基金之一。但按照行业惯例,基金的投资回报二八分成,即其中80%归LP(limited partner有限合伙人,基金的出资人),20%归GP(general partner 一般合伙人,基金的管理人)。而软银亚洲当时的GP是软银,孙正义是控股者,以阎焱为首的管理团队只是软银的“打工者”,因此只能拿到很少的一部分利润,这让阎焱团队中的很多人都觉得自我价值并未得到肯定。
2005年7月12日,在经过与软银的艰难谈判之后,软银赛富独立。阎焱带领着周志雄、羊东等人设立了第二只基金——赛富基金,原软银亚洲的团队成员留在了赛富,阎焱出任公司首席合伙人,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GP。由阎焱主导的这次事件,被业界称为“VC独立运动”,而这也让阎焱正式在中国的创投江湖中确立了自己的领袖地位。
软银赛富独立的意义在于,以阎焱为首的管理团队取得了赛富的全部GP股权。这就意味着,新基金所得的投资回报中的20%将全部归阎焱等管理团队。而在第二期的6.4亿美元基金中,软银不再是GP,但还在LP中占有一席。2006年,阎焱募集的第三期基金是11亿美元,其间,李嘉诚曾主动表示要向赛富投资3亿美元,然而赛富最终却只接受了1800万美元。成功独立,又与老东家不伤和气,阎焱做到了。
目前,赛富基金已成为以中国本土为主体进行独立运作的最大基金,共管理约40亿美元的基金,包括旗下四期美元基金及若干人民币基金。在互联网领域先后投资过盛大网络、58同城、神州数码等企业。现在阎焱每天看上千封邮件,一年看三四百个项目,每年大概投二十多个,参加无数的会议论坛,有人称他为“VC教父”。阎焱在肆意挥洒着自己的才智,享受着快乐和刺激,赚钱的同时也在实现着自己内心的愿景。
团队和商业模式背后是价值观
有人认为投资和赌博差不多,但阎焱表示坚决地反对,在他看来做投资需要绝对理性。按照程序,每一步的进行都需要大量的思考和理性的分析。阎焱投资的项目主要是投中后期,八成以上的投资是给那些已经盈利的公司,只有一成多是投创业公司。阎焱说自己判断项目的标准只有两点:团队和商业模式。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是根本性的。阎焱深刻的明白这一点,而对互联网企业的投资也最让他感兴趣。例如近期最让他兴奋的项目,愿景是打造全球最大食品电商网站的中粮我买网。
我买网成立于2009年,由中粮集团旗下的创新业务部发展而来。2011年,我买网独立成为中粮下属一级子公司,阎焱直接和中粮董事长宁高宁谈我买网的投资。阎焱和宁高宁相识多年,基于对宁高宁之前于华润香港任职时的肯定,阎焱对中粮的团队有着十足的信心。
而我买网的商业模式又是对典型的传统食品行业的改造,在阎焱看来当时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的改造才刚刚,未来的机会巨大。于是在2013年7月,赛富基金向我买网注资3700万美元,将用于未来几年内全国市场布局及渠道拓展,并在战略规划、业务发展及资本运作方面与赛富展开合作。这也是我买网成立以来的首轮融资。
2014年8月,我买网宣布完成B轮1亿美元融资,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也亮出了决心,由IDG领投8500万美元,而赛富基金则继A轮投资后追投1500万美元,两者分别占股20%左右。“我买网过去两年都在以500%的速度增长。”阎焱坚定了持续投资的信心。
“在风险投资的考察中,除了合理的商业模式,我大部分时间,是花在对人的考察上。”在多年的投资经历中,阎焱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创业者的人品,“人品一定要正,基本上心术不太正的人,他可能会赚一点钱,但永远赚不了大钱。”在选择投资项目时,他会特别注意考察公司的创业团队,他认为投资即投人,财富多不多,和人品成正比。
正因为以人品作为重要考察依据,很多时候阎焱对一个项目的否定也包含着对该项目团队主导者的人品的否定,加之一些尖锐且一针见血的惊人之语时常被媒体热炒,使得阎焱颇具争议。
在过去的几年,与原雷士照明董事长吴长江的恩怨颇能凸显阎焱的个人风格。2005年,刚创建雷士照明的吴长江与当初一起创业的两位同学闹翻。那两位同学联合起来,以55%的多数股权表决,要持股45%的吴长江带着8000万元离开。但是很快,雷士的经销商联合“倒戈”,要求吴长江重掌雷士,并让这两个股东各拿8000万元退出。
两位合伙人退出带走了大量资金,让雷士和吴长江一下子陷入了资金困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吴长江开始引入资本。
2006年,通过几轮融资,吴长江在雷士的股权被稀释,也就是在那时,阎焱的软银赛富投资了雷士照明2200万美元,与施耐德等成为了雷士照明的大股东。
nlc202309011851
2012年,雷士照明宣称,董事长兼CEO吴长江因为个人原因辞职。财务投资人阎焱被董事会推选为新任董事长。吴长江不久向媒体称,他是“被逼离开”,矛头直指阎焱,这惹怒了阎焱,公司矛盾曝光,两人的恩怨被炒得沸沸扬扬。
由于接任CEO的是施耐德的高管张开鹏,吴长江离职事件开始被外界解读为,外资(赛富)与国外巨头(施耐德)联合抢占了民族品牌,吴长江被舆论塑造成了一个悲情角色,获得了外界更多的支持。而由于这件事看上去是资本“逼宫”赶走了创业者,因此声望受损的不仅仅是而阎焱,还波及到了其他投资界人士。众多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开始被卷入到这场风投玩死创业公司的激烈争论中来。
之后,吴长江找到了德豪润达董事长王冬雷入股,借此重返董事会并担任了CEO,阎焱出局。结果2014年十月,雷士闹剧又一次上演,吴长江再度被赶出了公司,这一次赶走他的是王冬雷。于是与王冬雷的口水战打响后,阎焱又再一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直到2015年1月5日,吴长江因涉嫌挪用资金罪被提请批捕。
民族企业与外资之分,经销商逼宫,员工罢工吴长江和雷士照明的纠葛错综复杂,剧情也如肥皂剧一样跌宕起伏,无法评述。但阎焱的做法在外界看来确实是“贪婪和冷酷”的,阎焱在投资中,不仅仅满足于财务投资人的角色,他常常会为所投资的企业建立起一整套的财务、人力、管理等制度,甚至物色职业经理人,深度介入公司管理。而喜欢赌博的吴长江在阎焱劝诫之后,依然拿公司的资产去赌博,并多次绕开董事会做事,违反公司规则,这触犯了信奉西方现代企业制度的阎焱的底线。对于阎焱来说,他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的必要性。
实际上,成就阎焱的正式是他的“贪婪和冷酷”。阎焱的贪婪是充满希望的,他永远在寻求并期待着下一个能成功的项目,即便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而冷酷的另外一种解释是保持时刻的冷静和高度的理性,不能为某些表面的东西所诱惑。
没有疲惫、低迷,每一天都是清醒、兴奋。阎焱内心始终怀抱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个世界的愿景,也始终在以“贪婪和冷酷”的态度来迎接新的每一天,见新的人、新的想法、新的技术,尝试每一种新的东西。在享受了自己刺激且精彩的生活,又赚到了大钱的同时,阎焱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改变着这个社会,让这个社会更加美好。本质上多想着自己名利的,谓之平民;没太想自己而更多想着改变当下环境之精神层面的,谓之贵族。
有性格、有原则的人往往是有争议的,但这在当今中国阶段性大环境中才是最可贵的,就像孔子说的意思,乡愿不足取,我们的社会奇缺的是狂狷。值此阎焱被《互联网周刊》评选为2014年度人物之一之际,我想为他的故事开个头。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教观念改革,职业专业教育意识
根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所提出的目标, 未来几年全国人口受教育的年限将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 高教规模将有较大的扩展, 入学率接近15%, 届时我国的高等教育将进入大众化阶段。
面对良好的发展态势, 高职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错综复杂的外部和内部困难:投入不足仍然存在, 严重限制了办学条件的改善;一大批由中专、成人高校和民办高校改制的高职学校, 需要尽快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 按高职教育规律办学;尽快制定有效机制才有利于告知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 使高职在经费筹措、办学自主权、招生就业等方面更具特色。面对存在的问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高职院校要转变教育观念, 克服浮躁心态, 以职业教育改革为先导, 树立职业专业教育意识, 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框架, 安下心来集中全力抓教学质量, 办学特色上做好文章。
一、人才培养的国际意识。
这种意识在中国进入WTO后显得尤为迫切。摆在高职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人才培养工作必须从国际大平台上来整体考虑, 借鉴和研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验。同时要考虑国外教育机构到中国来办学或变相办学给高职教育带来的冲击和竞争。
二、终身教育意识。
终身教育理念被很多教育专家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上将不断出现新的技术岗位, 同时有不少岗位将消失, 原有技术领域里面的技术含量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冲击传统的工业, 这些都引起了学科本身的改造。
(一) 在职业培训中“以学生为核心”的原则
首先应在全体职工中树立“一切为了学生, 一切方便学生, 一切服务学生”的思想, 想学生之所想, 急学生之所急, 然后把以学生为核心的原则具体落实到整个培训过程的各个环节。
(二) 在职业培训中“以市场为中心”的原则
首先应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专业设置, 要先期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活动, 搜集企业用工信息, 掌握各专业工种的供需情况, 预测各地区市场形势和各类企业的发展前景等并加以综合分析, 在此基础上确定学校近期和远期的专业设置, 并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 适时进行专业调整。只有这样, 才不会出现培训与就业相脱节的现象, 才能紧跟市场不掉队。
三、教育的现代意识。
教育现代意识最重要的就是教育思想现代化,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素质教育。不要在形式上做文章, 应切实把素质教育的重点放到“内化”上。必须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把学习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对待课程体系时要有综合化的理念, 不要固守过去学科性的思维逻辑来看待当前的科技发展和科学体系的整合。
四、质量和特色意识。
加强质量意识要树立发展性、多样化的质量观, 不能用原来的观念来衡量现在的高职教育。由于数量的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 不同类型、层次的高等学校质量观念应该有差异, 如用同一质量观来要求所有学校, 不仅办不到, 而且我们看到的只能是问题和差距。要突出强调没有特色的质量不是高质量。怎样通过改革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教学特色和专业特色, 是高职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当前, 高职教育必须以专业教学改革为龙头, 推进整个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工作。教育体制改革后, 行业部门与学校脱钩了, 从管理体制来说, 这是一个进步。但要搞好高职高专专业建设, 还必须加强行业、企业对教育的支持指导作用。如果没有行业、企业的参与, 很难使高职高专专业建设形成特色。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专业既是学校进行教育的基本点、载体, 同时又是社会需要的反映, 是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教学的结合点, 抓住这个结合点, 就能够有力地推动教学改革, 是学校的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五、积极建立国家资格框架, 规范劳动就业, 树立“市场”意识。
发达国家高职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在劳动就业方面有强有力的国家资格框架, 这个框架不但约束高等学校, 也约束就业市场。如在澳大利亚要做一个汽车修理店的老板必须有三级以上的汽车维修证书;它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呢?就是国家的劳动就业资格框架。无论大学本科还是研究生毕业, 没有这种证书就不能毕业。
反思我国, 人才培养工作与就业市场严重脱节。高等学校长期以来比较多地在教育领域里面讨论问题, 但是职业教育是教育和社会的双元问题, 单纯靠教育领域难以解决问题。最近有关教育部门和建设行业管理部门进行了沟通, 双方将聘请行业专家制定项目经理专业与物业管理专业这两个岗位必需的岗位职能和职责, 制定等级证书, 然后由建设部根据这一要求约束劳动力市场, 规定拿到这样一个资格证书后才能担任项目经理和物业管理人员。教育部门按照提出的要求结合高职高专自身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学生参加相应的考试, 合格可得到证书, 这样可进入良性循环。与劳动部门接触, 目的是解决就业门槛问题, 这有利于高职高专教育的健康发展。
六、高职教育在办学过程中要克服浮躁心理, 树立“向下”意识。
最近一些年, 有些专科学校升格成了本科学校, 不少专科学校和职高技术学院利用各种途径和本科学校联办一些本科专业, 专升本教育也越来越多地得到了推广。在毕业生就业市场方面, 专科就业难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一方面,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 对技术人才的要求层次也有所提高, 在这样的态势面前, 很多学校逐步地把眼光往上看, 都想升本科。专科教育必须克服浮躁心理, 眼睛往下看, 认真抓好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
人们都说,人老了自然会变得啰嗦,可我妈妈还没有老到那个程度已经练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啰嗦打雷功”了。
在我的家中,妈妈可是霸主,没有一个人不惧怕她的。一次,爸爸在外面喝了许多酒,把自己喝得烂醉如泥,可能是怕妈妈发现在外面睡了一个晚上,天亮才敢回家。可是别以为这样就可以逃过妈妈的鼻子,不到几分钟,妈妈就凭她那灵敏的嗅觉闻出了爸爸身上残留的酒气,大声道:“一天到晚只知道喝酒,怪不得昨晚没有回家!想不让我发现,没门!”说着还气呼呼地摆了一个喝酒的姿势来羞辱爸爸,爸爸见了哭笑不得。
你看我的妈妈又在打雷了。
还有一次,我不小心写错了一个字眼,被妈妈看见了,只见她先沉默了几秒钟,而我呢,则待在一旁闭上双眼,做好迎接“雷神婆”发作的准备。妈妈睁大双眼,大发雷霆地喝道:“这么简单的字都会写错,你是这么学习的呀?还不如不上学算了!”我吓得在那里呆呆发愣。妈妈见了更加愤怒,喊道:“还不快改!”我听了才回过神来,赶紧把这个字改了。妈妈这才露出一丝笑容,宛如雷阵雨过后的微风。
2月底,随着一封通知的下发,我们延迟开学了。2月中旬,本该开学的第一天,我终于结束了懒散而毫无作息规律的生活,调整为开学作息。课也改为了线上,说实在的,我这个人这么多年没上过几次线上课,就是因为效果不好,但归根结底还是我的自制力太差,这次的上课模式是疫情期间给我最大的考验。
上课第一天,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听课,不在上课的时候看别的东西。10分钟,嗯还能控制的住;20分钟,有点饿了,早上是不是吃少了;30分钟,哈哈哈哈这个笑话真有意思;40分钟,嗯?下课了,老师讲什么了?第一节课,就被我这么耗费了。一整天下来,我听课的时间可以说是极少,注意力很容易就被吸引了,一会儿动动这个,一会儿摆弄那个,一天就这么过去了。一周下来,虽然我每天都在跟自己说,好好听课,别捣鼓其他东西,但是不知是不是脑子使唤不动手了,每次我总是要摆弄点东西,第一周,就这么荒废了。周五晚上,在我费劲全力完成了作业后,我坐在书桌前开始回想这周学习的知识,却发现我好像什么都知道那么一点,但是又什么都了解不深,毫无疑问,我都自制力并没有经受住考验。我叹了口气,难道这几个月就这么过去了?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想到这儿,我拿起笔,抄起一张纸,写下了上课规定,贴在了面前的墙上。
周一,早上8点开始了第一节课,我端坐在书桌前,目不转睛地看着屏幕,手下奋笔疾书紧跟着老师的笔记。20分钟后,我有些控制不住自己了,想将腿盘上来,一抬头看见了墙上自己定的规矩,将这个念头忍了下去,站起来动了两下,调整了一下坐姿,继续听课。课快结束了,我又忍不住想拿起手机看看,不行,还在上课。我把手机扔到了上床,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眼睛死死盯着老师,将耳机的声音又调高了点,心中默念,坚持坚持,好好听课,不要想别的。“好了,下课了。”耳机里传来了老师宣布的声音。呼,我长舒一口气,双手撑着椅子扶手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一边活动着一边回想刚刚上课的表现。嗯,不错不错,我满意地和自己说。从那以后,上课不听讲的情况也没有再发生过了。我战胜了线上学习对我自控力的考验。
【以改变为题的记叙文】推荐阅读:
以创新改变生活为题的作文06-29
以留下为题的记叙文07-23
以背影为题的高一记叙文06-06
以童心为题的记叙文800字12-09
以宽容为题目的记叙文11-30
以母爱无价为题记叙文作文01-02
以暖流为题的作文05-30
以苦难为题的作文06-05
以机会为题的作文09-07
以问路为题的作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