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南京大屠杀有感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观南京大屠杀有感(精选12篇)

观南京大屠杀有感 篇1

苍溪县白山小学学校七年级一班李春燕

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一声声婴儿的啼哭,在我耳边萦绕,在仅有的人中,他们的眼神里有悲痛、有不舍、有绝望,还有对这个国家的期望,看到这一幅幅图画,我的心被震撼了。

这部电影描述了,在日军的摧残下,南京沦陷了,每走出一步,你脚下踩的就是一具尸体,一双双绝望的眼神,让你无时无刻不记着这悲惨的一幕。

河上飘浮着许许多多的尸体,有的早已溃烂,有的仿佛还在流血。如果伸手去触碰,你一定会吓的连连后退;连绵不继的血水一直的流着,流着……这悲壮的场面让我明白:落后只有挨打!只有受辱。

脸色苍白的人们,望着眼前的一切,面对亲人的离去,家庭的毁灭,他们能怎么办?只有惊恐的看着这一切,束手无策,世界上最悲痛的事也莫过如此!为了不让悲剧重演,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让祖国强大!

观南京大屠杀有感 篇2

对于大国该如何定义, 在百度百科上有如下解释:古时, 指强大的诸侯国。 而如今, 其常表示在国际体系中, 那些权利与资源相较于其它国家, 具有显著优势的国家, 与强国的含义相像。

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中, 大国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和中国等十个国家。 但在我个人看来, 对于大国所表示的含义还是有待商榷的。 比如说《大国崛起》中所描述的国家中, 无论从军事力量, 还是从领土面积来说, 有些国家, 很难将其称之为大国。 例如片中提到的荷兰。

提及荷兰的领土, 我们通常将其称之为小国, 没有用大国对其定位。 一定会有人反驳说, 同被称为大国的西班牙与葡萄牙的领土面积也很小, 之所以被称为大国, 是因其具有庞大的殖民地。 但即便从这个层面上, 我也很难将荷兰划归为一个大国。 17 世纪初, 荷兰从西班牙获得独立之后, 积极实施贸易的海外扩张, 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贸易据点, 此时期为荷兰的黄金时期, 更享有 “海上马车夫”之称。 然而, 实际上荷兰的扩张也极为有限。 历史上真正对荷兰具有重要意义的殖民地, 就是荷属中印度, 就是现如今的印尼。 当然, 荷兰在其历史上也殖民统治过其它一些地方, 但如果说稳定占领的, 只有很小的一些领土, 并且并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比如说荷属安德烈斯、荷属圭亚那等几个无足轻重的小地方。

我们所说的17 世纪荷兰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海上霸主, 但这主要是指其在商业上的霸权, 就战争而言, 荷兰人的实力并没有多强。提及新阿姆斯特丹多数人不会知道是哪里, 其实就是现如今的纽约, 最早被荷兰人所命名, 之所以被改名为纽约, 正是因为荷兰人的战败。

也就是说, 在国家的领土面积上以及军事力量上, 荷兰并不能被称为大国。 作为一个以政治为主体的国家荷兰, 我觉得荷兰人并不具有很强的祖国意识, 而是比较随意的。 当荷兰人移民到另一个国家时, 往往其就不太具有多少祖国观念。 一个很具有典型意义的例子就是, 移民到非洲去的那些荷兰人, 在其到达非洲后相对较短的时间后, 就称自己为“非洲人”, 称其母语为“非洲语”。 但是我们知道他们实际上是荷兰裔南非人, 别人把他们叫做“布尔人”。

所以, 无论是从荷兰的本土, 还是在其本土以外的势力范围内, 荷兰都难以被称之为大国。 那我们又依何根据说荷兰是大国呢?

不过, 毫无疑问的是, 17 世纪的荷兰, 无疑是具备强大世界影响力的伟大国家。 并且直到现在, 荷兰依然具有很强的世界影响力。 这不仅仅是说荷兰人所创造的一些沿用至今的商业制度体系, 比如说股份公司、联省共和等制度对后世具有深远且重大的影响, 其商业势力其它国家难以望其项背。 并且荷兰的文化也曾经在世界上得到广泛的传播, 具有相当的文化影响力, 以至于日本兰学曾长期成为西学和一切近代知识的代称。 可见, 大国这一概念的界定真是一个艰难的问题。

从荷兰的例子上能够看出, 除了军事力量和领土面积两方面之外, 文化影响力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1991 年, 苏联解体、苏联共产党解散, 究其根本原因, 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 就是苏联的文化被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所彻底否定, 斯大林甚至列宁都遭到舆论的攻击与抹黑, 导致其面对苏联的解体而无力回天。 所以说, 对于大国概念的定义, 不仅仅是其在经济、科技、军事和国际政治上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还有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就是其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成为当代文明的主流典范和主流话语, 影响到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和各个角落。 也就是说, 是能够以自身的制度典范和文化典范, 辐射到全世界的那些国家, 才能真正的被称之为大国。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 传承着华夏文明, 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从未出现断层。 18 世纪之前, 无论从军事, 领土, 政治, 商业, 文化方面, 相较于同时期的世界其它国家都远远超越, 这无疑标志着当时的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大国。 在18 世纪, 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开始崛起, 这些国家相继开展殖民扩张, 并逐步向着大国的方向而发展。 然后同一时期中国正处在清朝末期, 人们思想陈腐保守, 政治制度落后腐败, 没有跟随上工业发展的大潮, 导致其逐渐被时代所淘汰。

建国以来, 中国完成了三大改造、进行了改革开放、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物质生活品质逐步提高, 精神文明建设日益进步…… 中国的各个方面都处在一个飞速发展时期。 这使得中国再一次以一个大国的身份屹立在国际局势之中。 虽然, 国内外很多别有用心的人肆意的造谣、 诽谤、污蔑我们的党和领导人, 否定我们的文化和历史、 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 其实质是把社会主义的中国重新拉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而制造的思想政治舆论。 但是, 目前的中国确实与“大国”还有一段距离。 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 还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 大国崛起 》 对我的重要启示之一便是, 思想的解放是先导。 新教在英国确定了其统治地位是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于是人们被禁锢的僵化思想彻底解放了。 那时诞生了一批诸如瓦特、 牛顿等的伟大的科学家。英国可以为出身低微的牛顿举行国葬, 皇室成员、亲王会亲自为他抬棺。 这在当时其它等级森严的欧洲国家都是不可想象的, 更不用说中国。 当时各国经济飞速发展以至于迫切需要新技术, 为什么唯独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 其根本原因应该是英国相对比较自由和开放的宗教环境, 提供了诞生优惠科学家的宽松空间。

想要进行思想的解放, 其先提条件便是要具有思想。 思想是什么? 用现代科学进行解释就是:思想是大脑细胞的活动, 大脑细胞的活动产生电流, 电流产生电磁场, 电磁场对其场范围之内的物质的电子发生作用, 从而改变物质电子的变化, 进而促进物质的改变。 它是一系列的信息, 输入人的大脑后, 形成的一种可以用来指导人的行为的意识。 作为一种思想的常态, 解放思想最基本的是要解决思维方式问题, 即从主观主义、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 要使自己的思想认识, 随着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 勇于探索、敢于实践, 打破习惯惯性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 大国崛起 》 给我的另一点启示便是要善于学习。 通过学习, 可以增长见识, 发现不足。 以史为鉴, 学习先进,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其他的先不论, 就从《大国崛起》中的几个片段我们就能够学习到很多:1、 哥伦布在远航探寻新大陆过程中, 他们一直在海上漂泊, 数月未找到陆地的影子, 有些船员坚持不下去了, 要求返航, 哥伦布说再坚持三天, 如果三天之内再找不到就掉头回去。 结果在第三天他们发现了美洲大陆。 这一细节告诉我们:不仅要有勇于创新实践的勇气和冲动, 还需要为当时的勇气和冲动坚持到底, 甚至要做好思想准备容忍失败、承担失败。 前进的道路永远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充满了艰险与险阻, 成功的前夕往往是最艰难的时刻, 阳光总是在风雨的后面, 这就需要我们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当然, 也许我们即便努力了, 可能也不会获得成功, 但是我们为了理想坚持过努力过, 我们不会有愧疚, 以后想起来也不会悔恨。 2、一艘荷兰商船被困北冰洋, 8 人死亡, 他们的货物中有卖给客人的食物和药品, 但是他们没有动一分一毫。 当他们脱险了, 第一时间把货物交到了客人的手上。 荷兰人就是靠着这种诚信扩大了市场。 这一细节虽然有些极端, 但也告诉我们:人无信不立, 诚信决定着事情的成败。 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 你如何对待别人, 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也许一次两次可以骗过大家, 但日久见人心, 无信之人总会被淘汰的。

观讲座有感 篇3

对有些企业来说,亏损也好,赢利也罢,都与搞没搞学习型组织不搭界。比如江淮汽车,曾经连年亏损,后来“盈利”,其实是政策的问题,计划经济下,安排你得给首钢100台车,不给钱你也得给。如果汽车政策不放开,你的车卖给谁?卖出去又找谁要钱去?

上海大众根本就没有必要学习什么理论,不用学习、不用创新,十几年来他的车就没愁卖过,卖一辆车的利润可以翻一番,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眼珠都红了,想都不敢想,这就是政策。同样,政策放开了,中国彩电又把帝国主义们的眼珠给整红了……这样的价格还是彩电吗?这也是政策。

好多年前,我们的商业系统要定期给营业员办班,是关于如何提高服务态度,如何对顾客热情,但有用吗?后来,政策放开,出现了个体户,也就出现了竞争,营业员的服务态度问题还用组织学习吗?现在上商店,我都离柜台两米以上,用眼睛看商品的价格,实在是不敢靠前被缠住,当然,这也是个问题,但这个问题,你如果组织学习,同样没有用,得他们自己发现,靠这种方式卖不出去商品,他们就会自动改变的。

在国外,它应该是一种理论,是一种总结,而在我国,它被当成了一种教材、一种不切合国情的教材、一种学完后用不上的教材,就象我们的电脑,很多人在许多年前就学过,但由于一直没有电脑而用不上,而电脑在发展,造成脱节,形成浪费。

发达国家在用电脑做研究,而我们在研究电脑是如何使用。我们在研究“学习型组织”等管理理论,而发达国家在用这种理论管理企业,他们不是曾经或已经学习过电脑或者“学习型组织”等管理理论,而是直接就在用,或者充其量是边学边用,而我们是在走形式。如果没有开放的政策,则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是空谈,就是走形式,就是领导们的面子工程。即使有了好的创意,也可能过不了领导关,因为企业不是他们的,只是走形式而已,企业盈利,是政策好,亏损,则怨没有好的政策就可以了,而如果采用了你的创意,出了岔子,那谁来承担责任呢?

观《南京!南京!》有感 篇4

黑白色调的电影开场,天空阴霾,显得压抑而忧伤。南京城遍地狼藉,犹如废墟一般,一张明信片出现,写着一些苍白的文字,诉说着沉痛的历史。

十几名日军在教堂发现了无数难民,其中还有大量的中国军人。日军恐惧的叫援兵,可中国人根本无意抵抗,麻木呆滞的举起了双手,日军的几声枪响就使他们彻底崩溃。远景中,孙中山的铜像被拉到,一起倒下的是整个中国吗?

不是。残兵连在废墟中做着最后的抵抗,顽强的抵抗。最终,队长陆建雄无力的说:“兄弟们,守不住了,散了吧。”没有人离去,直至被俘。这群铁骨铮铮的汉子在子弹穿透胸膛的前一刻齐声呐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中国是坚韧的,中国人的抵抗从来没有停。

但在当时的南京,抵抗终不是主旋律。画面中,无数投降的士兵和平民从各个方向被驱赶至一起,被淹死,枪杀,活埋,烧死,如退潮一般倒下,画面残酷的令人目不忍视。日本兵在大街上呼喊道:“支那兵!支那兵!”,而教堂里是越来越多的举起了双手,当坐在父亲肩头的小女孩在看到他周围的同胞,他的亲人,他的叔叔阿姨都举起手来时,她做了人生第一个选择,慢慢的举起双手,高过头顶!这就是他先辈们教会他的!这就是他学到的第一堂课!没有抵抗,当敌人来临时,放弃抵抗,放弃挣扎,举起双手!是的,等待着的是,更多的屠杀与嘲笑!与对待牲畜般的行为!

南京,真正的地狱。南京已死,安全区是唯一一块尚在苟延残喘之地,拉贝以其“纳粹”的身份保护了一小批难民。日军发现安全区有大量女人便前来索要100个,江老师和拉贝无奈答应。当姜老师哭着说出这个决定时,妓女小江第一个站了出来:“拉贝先生,我去。”她从容的转身,骄傲的回头,以她特有的方式做着最勇敢的抵抗,证明着中国的顽强。

拉贝被迫回国,安全区终于不保。唐先生,这个为了保护自己一家出卖了安全区内的中国军人的胆小的男人,终于升华为顶天立地的汉子。小妹和女儿的死,让他从对日军的幻想中醒过来。他将跟随拉贝离开的机会让给别人,送妻子离开后,即被押送刑场。或者不好吗?有时候活着比死亡更残忍,坚强的死亡更有力度。他趴在日本军官耳边,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我太太又怀孕啦。”孕育的是千万不去的铁骨,是中国的希望,你杀的掉吗?

姜老师,这个一直以来为挽救中国人而与日军勇敢周旋的柔弱女子,还在做着最后的努力。每个女人只可以带回一个男人,而她蒙住头,冒死带回了一个又一个。也许她的努力是微不足道的,但多救一个,中国就多一份希望。最终,她被日军发现了,被带走的那一刻,她用英语对角川说:“杀死我。”角川开枪了,她以这最美丽最不屈的方式,震撼了日军,证明着中国的尊严。

陆建雄,小江,唐先生,姜老师,代表了南京城中无数伟大的中国人。在这座生死之城中,还有什么比活着更恐怖,还有什么比子弹更无敌,还有什么比抵抗更需要勇气,他们不会躲避,也不需要更多的言语,只是和中国站在一起,用牺牲,证明我们不会放弃。

整部影片弥漫着一种残酷的压抑和绝望,不见一滴鲜血,但却处处有锥心的痛,只有结尾才稍稍燃起温暖的希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代表着中国的希望,明天虽然依旧残酷,但希望已经传递下去。南京虽死,但中国人的团结与抵抗已经被唤起,既然投降已不可能,那么只有努力去赢得战争的胜利。

另外,“活着,比死更艰难吧?”角川的这句话深刻富有含义。他有知识,有思想,天真而纯净。作为侵华日军的一员,他的双手无可避免的沾满了鲜血,但他的内心始终在挣扎和思考。在心爱的百合子死去后,他终于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放走小豆子,开枪自杀。我知道陆川想用角川来完成对侵略者的人性还原,证明他们的痛苦和悔过。但南京大屠杀中的三十万冤魂,整个抗战中死去的三千五百万英雄,不是一句悔过,一颗子弹就可以弥补的。每个人都会犯错,有些错误可以被原谅,有些则永远不能。正如南京这倒深深的伤疤,会永远留在中国心头,永远滴血。

可能有些人会说,我们应该着眼于现在了,不要太固执于过去,难道要我们背着中华民族百年的耻辱,整日缅怀那无数的冤魂,整日垂头丧气,或是义愤填膺,看个日本人就揍一顿,说什么伤害了我们民族自尊心?其实不是的,乐观的思想已经根植到了中华民族的骨髓里,乐观是好的,关键我们的问题是乐观过度了,失去了对危机的意识,总觉得战争还没有爆发,地球还没有毁灭。我想说的是,我们有理由乐观的去奋斗,乐观的从失败中站起来,乐观的去生活,但是我们不能乐观的贪图安逸,任何一片安逸之土都是通过搏斗换来的,如果我们放弃了搏斗的意识,最后我们将再次无一片安逸之地。说来说去,居安思危,几千年来,历史一直在给我们上着这一堂又一堂的课,然而我们却不喜欢长记性。

观电影《南京!南京!》有感 篇5

仍旧有残兵连在废墟中做着最后的抵抗,顽强的抵抗。最终连队长也放弃了,“兄弟们,守不住了,散了吧”,我可以想象他说出这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一种绝望。但是没有人离去,继续抵抗直至被俘。但在当时的南京,抵抗终不是主旋律。无数投降的士兵和平民从各个方向被驱赶至一起,被淹死、枪杀、活埋、烧死,人们如退潮一般倒下,画面残酷的令人目不忍视。日本人在和平年代,在自己的国家也许谦逊礼让,但是在战争中,在别的国家却是杀人,吃人的魔鬼,人类最龌龊最卑劣的一面暴露无疑。在战争中,没有个人权利,有的只是对于个人权利的无情践踏!南京已成真正的地狱,南京已死。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是南京陷落时弥漫在南京城空中的气氛!

安全区是唯一一块尚在苟延残喘之地,拉贝以其“纳粹”的身份保护了一小批难民。日军发现安全区有大量女人便前来索要100个,江老师和拉贝无奈答应。当姜老师哭着说出这个决定时,妓女小江第一个站了出来,“拉贝先生,我去”。她从容的转身,骄傲的回头,以她特有的方式做着最勇敢的抵抗,证明着中国女性的顽强。女人无论任何时候都是比男人的境遇更悲惨,不仅因为她们更加脆弱,还因为同样是死亡,男人疼痛的只是死亡那一刹那,而女人却是要被当作性欲发泄的工具折磨致死,女人比男人死的更加没有尊严更加屈辱。

我认为中国人都应该看看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还是非常符合事实,非常耐人寻

味的。现在社会上有些人根本不知道当时的历史条件,他们享受着烈士争取到的今天的和平,却反过来横加指责甚至怀疑烈士们的动机,如果不身处于那个时代那片土地我们永远无法确切体会到,当人被逼到无路可走“活着比死亡更艰难”的时候真的宁愿死个痛快。日本人在南京的屠杀杀死了几十万人,但同时也让许多人,包括那些对日抱有幻想的中国人觉醒了。中国一旦亡,上层自然会与日狼狈为奸,而大多数中下层却有灭顶之灾。有志之士为何能前赴后继,不畏艰难,便不难理解了。

对于这部影片最真实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在当时的南京,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出镜的人所表现出的人性的多面和极端。虽然海报上打出的男主角是刘烨,但其实真正的主角是那个日本人角川。整个影片,我见证了因误杀了平民而内疚的他,到无数亲见之后麻木不忍的他,到亲自操刀的他,到最后自己了却自己的他。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真的很难摘掉有色眼镜去真正客观的看待一个日本侵略军,但是对于角川我真的有一些同情,他毕竟是日军中的少数。而对于女主角姜淑云,我真的由衷的敬佩她。她在几个月之间从一个弱小无助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的烈女子,自始至终她都是在竭力保卫她的同胞们,在竭力与魔鬼们进行着抗争。她在最后选择了死亡,“ shoot me ”,她简短而坚定地做出对日本侵略军最后的抵抗。令我印象极深的还有那个日本慰安妇百合子。无疑的是,对于日本民众来说,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这种受害不只是因为他们的家园同样在战争中化为灰烬,不只是因为原子弹只在日本杀过人,更不是因为他们的亲人在战场上受到应有的待遇。而是一种胜过身体摧残的、可怕的意识控制。猛烈的民族主义宣传、军国主义宣传(不论是德国、意大利还是日本的纳粹主义,猛烈程度基本相同),让人们抛弃了作为一个人的意识,将民众的自我意识、讲人权的意识化为比地狱还要可怕的废墟。日本从本土、朝鲜以及中国招募和强征了大量慰安妇,而那些自愿为帝国、为帝国勇士现身的日本慰安妇,是和来自中朝的妇女一样悲惨的命运,甚至对于个人意识来说,有更加悲惨的成分在其中。百合子心中居然有慰劳帝国将士的使命感,长期的献身

竟使得她像机器一样,根本没有了作为一个女人所应有的正常感受。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不禁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让我震撼良久的一部影片——《东京审判》。我从来不知道原来这种抽象的无形的意识观念的力量是那么强大,强大的居然可以让一个人为了维护它做出任何事情。我深深的记得,影片中那个偏执的憎恨中国人、不肯相信承认日本罪行的青年,开枪射杀了一个退役的老日本侵略兵,因为他用我无法形容的语气说出一句标准的中文“狗日的日本鬼子”——他无数遍听到的。最后,他居然也开枪杀死了他一直暗恋的心爱的女人,因为她保护中国人。他已经没有理智了,没有感知了,他近乎是一个神经病。而当时的日本,这样的神经病应该不在少数吧。

观南京大屠杀有感 篇6

作者:七三 柳奥翔

来源:虹桥外国语学校

日期:2014年12月13日

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正式启动,正是这震撼人心的一刻,开启了我对中国历史浅薄的认识,同时也是历史给我上的第一课。

电视直播的镜头中,一尊尊全是家破人亡的雕塑,十字雕碑让人醒目痛心的数字,仿佛让我看见了77年前那三十万同胞无奈的挣扎与恐惧,看见了鲜血与泪水,看见了悲愤与仇恨。

献花仪式中,中国士兵迈开步伐,当安魂曲奏响,当现场一万多人低头默哀,当鸣笛拉响行人止步,每一个瞬间都深深地牵动着、撕扯着我颤抖的心灵。

77名青年代表用悲壮激昂的声音朗诵,《和平宣言》,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字字刺痛我,句句警醒我,三十万亡灵,百年悲叹,饮恨江城。

习主席为国家公祭鼎揭幕,这一神圣的时刻告诉我们,以国之名,举国同祭的纪念日画上新的符号。习主席在讲话中告诉我们,我们祈愿和平,我们捍卫和平,我们不忘国耻,谴责罪责,却不是要我们延续仇恨。看见了吗?我们中国无愧为世界和平倡导者,今天的我们并不胆小懦弱,不延续仇恨是我们中国人的善良与良知,而这些也时刻提醒着我们珍爱幸福。现场各国人士代表,还有敬爱的幸存者爷爷奶奶们,你们看见了,每一个中国人都在为世界和平,国家安宁贡献微小的力量,在这一刻我们都骄傲我们是正直且有包容大爱的中国人。

和平大钟撞响的是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心声,我们共同祈愿维护和平安宁的心声,每一次的撞击都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血液神经,震撼我们十三亿人们紧紧拥抱的心,洁白的和平鸽放飞,它会把我们的祈祷给远在天堂的亡灵们,把和平的钟声也一并带给他们也把正义的灵魂带给全世界人类。

仪式慢慢落幕了,但正义和平在我们的心中永不落幕,中国人祈祷呐喊的心声永不落幕。

七三 柳奥翔

我看师生观——读《师说》有感 篇7

关键词:师生观,平等,对话

一、《师说》中的主要思想

韩愈的大部分文章的主题思想就是尊师重道,我国是文明古国和教育古国,早在唐代就开始提倡尊敬老师,几千年下来,一直流传至今,可见我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师说》这篇文章是一篇关于教师和教育的文章,它主要论述了如何选择老师、老师的职责以及如何正确地处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即便是对于当今社会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韩愈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教师的职责

《师说》这篇文章是以老师的职责为开头的。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播儒家的主张,从而让学生变成仁义之人。同时,还向学生传授一些儒家的经典作品。通过学习这些文学经典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文章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疑惑。韩愈的主张把教师在传统教育当中的职责进一步拓宽,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韩愈《师说》这篇文章中所论述的第二个道理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寻找适合自己的老师的方法。在唐代其实老师是一种地位不高的职业,经常会遭到一些目光短浅、学才浅薄的人的嘲笑,存在着很强的门第观念,并且很多人选择老师也会选择一些地位比较高的人。这时候韩愈的这句话,将这些错误的行为直接否定了,只要有道义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就可以向老师请教。而作为教师则应该尽量地多掌握一些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在学习过程当中也要有一种不耻下问的精神,要多与他人交流,从而在交流过程当中学习到知识。

(三)人人皆可为师

韩愈的另外一个观点就是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需要老师,而且人人皆可为师,即便是普通人也可以当老师。孔子足够博学多才,可是他仍然愿意拜普通人为师,可见他的求学精神是多么可贵。学习是一个互相交流互相沟通的过程,但也不是必须得找比自己优秀的人当老师,即便是不如自己的人也是可以给自己当老师的。因为每个人的见识不同,可以在互相交流的过程当中去发现他们的长处,然后不断地成长。

二、我所理解的师生观

(一)师生关系是主体平等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同时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的任务是传授知识,而学生的任务是学习知识,但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二者也可以共同交流,相互促进。有时候学生的观点也可以帮老师更好地打开思路,然后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便利。教学过程本质上来讲是一个互相交流的过程。每个人都不是一出生就懂得一堆大道理的,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见识不断地积累知识,所以,即便是有问题也不要觉得没有面子,只有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心中的困惑才能够更好更快地学习。作为教师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的学生比自己更优秀,当然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而开展的。

(二)师生关系是对话式关系

我们也可以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定义成一种对话式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二者学习得过程就是一个互相沟通的过程。整个教学活动也是在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当中开展起来的,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学生提出疑问,教师引导学生答题思路,然后帮助学生解答。同时学生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老师之间互相沟通。只要存在问题就一定要提出来,即便是提出的问题是错误的,但仍然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更好地纠正自己思考问题的思路。韩愈对待师生关系上是这样说的,要“唯道是求”。只要有道理,就要学习,他的思想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交流。

(三)师生关系是互惠式关系

在当今这个师生平等的社会里,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在对知识点的掌握上是具有一些权威的,可是在理解的思路和观点上学生的头脑也是非常开阔的。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当中,经过日积月累,思维基本上已经定型了。而学生由于头脑当中空白的地方特别多,所以提出的观点也是十分具有创造性的。在这种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带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二者的互相交流不断提高,形成一种特殊的关系,而不是一味的学生围着老师转,或者老师围着学生转。这两种方式都是不科学的。

三、结语

韩愈的文章《师说》是一篇思路清晰、脉络清楚的文章。文章当中对于教师的职责和责任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也阐述了一些新的观点,那就是任人为师,要营造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氛围。在现代教学环境下,师生关系要不断地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师生之间只有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和沟通,才能够互相促进,共同进步,这也是韩愈文章当中所阐述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双向的沟通过程,要不断地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生活当中到处都有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所以要善于发现,善于提问,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高文蓉.激趣教学灵动课堂——听张雪瑞老师《师说》有感[J].新课程学习(下),2012(5).

[2]王冬英,刘振伟.论教书育人的完整涵义——读《师说》有感[J].税收纵横,1990(4).

观《教育的目的》有感 篇8

长期以来, 无论是在正规的教科书中,还是在国家的教育方针中, 教育目的都被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表述历时数十年, 人们对此司空见惯, 并未感到有什么不妥, 所以至今仍然是教育文件及政策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概念。但是看了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才真正的理解到:教育应该充满生气与活力,而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引导他们自我发展。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智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培养,还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科学、人文方面的全面发展。教育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满生气和活力的。要想把教育做的成功,那么必备条件就是创新。创新的知识正如活鱼一样自由遨游在浩瀚的大海,相反陈旧的知识会像死鱼一样慢慢腐烂;教育的目的不是一味的让学生见多识广,而是造就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

在中国进人现代社会的今天, 封建等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 通过教育进人名牌学校, 然后当政府公务员, 做官, 这是最风光的职业(在现代社会中官员不应该是一种职业) ; 当科学家,做教授, 这是受人尊敬的高雅职业; 做金融、证券、保险、工商、税务、职业经理人, 这是令人羡慕的高薪职业; 当工程师、医生、教师也算是一种过得去的职业; 做小生意, 开小餐馆, 做个体经营等普遍被看作是下层职业; 至于做农民, 进城当打工仔, 干清洁工等被人们看成是不人流的“ 活路” 。一个人要进人精英阶层, 进人上流社会, 就必须接受优质教育。教育被看成是划分职业等级的依据。在多数人看来,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一个有文凭的人, 就应该有好职业。难道一个人在校时的成绩好才能有所成就吗?这是谬论!事实上学历是使人成才的要素之一, 高学历有助于成材, 但它不能简单等同于人才。什么是人才? 人才的最终标志是他能够做什么, 他对社会有什么样的实质性贡献, 这是最起码的常识。

从传统教育的目的可知我国先前的教育事业的精神主旨:一是主导教育事业的思想基础是革命理论; 二是视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工具; 三是教育目标为培养具有特定标准的革命接班人。如此说来,这样的说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本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可以说是合理的。但是处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改革开放已经取代了长期持续的革命意识,传统的教育目的已经暴露出了明显的额弊端。第一:传统教育目的的政治性内涵是教育失去了自己的个性与特色。培养接班人的目的很明显在当时完全是社会政治的需要,因此当时的教育完全成为了政治的工具。教育追求的目的已不是教育自身的目的,而是社会政治的目的。这种教育在本质上已经迷失了方向。第二: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被动性的活动。教师教,学生学,这种“上施下效”的教学方法使得教育呈现出一种盲目的被动状态。教育的内容是要一以贯之呢,还是应该不断地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呢?长期以来,早我国的教育历史上,长期存在着“贯彻、执行”的记录,而少有“发明、创造”的记录。

对于传统的教育目的我们应该不断反思。 在这种教育的目的下教师们不敢对教育目的的意蕴进行自由、深入地探讨,只能是机械性地接受和执行, 因而其时人们对于教育目的的呼应虽然在表面上是热的、积极的, 但内心却可能是麻木的、冷漠的、消极的。在没有完全认同(并非主观上不愿意认同)、理解的情况下, 教师向学生的传道便往往是机械的、教条的。

观南京大屠杀有感 篇9

——观《南京大屠杀》有感

静海县第二中学七年级四班刘思佳

浓烈的尸臭与血腥味弥漫了整个南京城,黑暗与死亡笼罩着惊慌失措的人们。难民们不知所措地狂奔逃命。哭泣声、惊叫声和那一双双失神的眼睛,饱受摧残的憔悴的面容,更给这城市增添了几分恐怖。此刻,明朝的墙,清朝的庙,还有那五千年的繁盛与辉煌,都在这混浊得分不清天和地的世界中晃动、消逝。只有那血红的太阳旗在污浊的空气中耀武扬威地飘荡。令人触目惊心的杀戳在街头巷尾进行着。地上粘糊糊的一片,惨淡的月光下,暗红的血液在悄然无息地流动,“安全区”的栅栏已挡不住日益膨胀的野心,杀戳、奸淫在光天化日下肆无忌惮地公然进行„„

我身临其境般目睹着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心几乎走向崩溃的边缘,胸中热血沸腾,掀起阵阵心潮。

观《南京》有感 篇10

1937年12月13日,日本的轰炸机开始疯狂地轰炸南京:房屋烧毁,财物化为灰烬,南京成了一片火海、废墟,到处血流成河,哭声遍野......

故事情节中没有出现任何温柔的色彩,除了黑白的录像和照片,就是当事人、幸存者(由好莱坞明星扮演目击者)的回忆。大量感人的资料以一种真实、残酷的面目向炎黄子孙们诉说着让人窒息的历史。

34万不屈的中国人被刀杀、枪杀、活埋,他们不可能有葬礼!虽说这类的数据知识抽象的苏子,也许你除了惊叹,不会有他感。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片断,能让你感受到在这次屠杀中千万受害者的无助与绝望。

这是一位老人的诉说儿时的经历:“几个日本军官闯进屋里,我妈妈被日军的刺刀刺中时,她把怀里的还在吃奶的小弟弟高高举起,日军丧心病狂,用刺刀捅向孩子。当年还是我也是个孩子,我昏死过去,等我再醒来时,周围已经全是死尸,我哭着摇着妈妈说:“妈妈你坚持一会儿,我去找发发(老人的弟弟),便呼喊着寻找我的弟弟。我的小弟弟,鞋袜已经没了,听见呼唤,蹬着冻得通红的小脚大哭着爬向我。半死的母亲,撑着一口气扯开衣服,给发发喂奶!我感觉到母亲手脚渐渐冰冷,终于她的头一歪,我才想到,妈妈死了!”

这些老百姓们,手无寸铁,又有何罪过需要他们付出生命呢!

影片还展现了德国人约翰拉贝、美国人明妮华群(华小姐回美国后因精神崩溃而身亡)等对中国灾民的帮助以及坚决抵抗日寇的令人感动的真实故事,让每一位中国人对他们充满感激。

在影片的结尾,一位国际友人说道:“恨日本人吗?不,我只恨日本邪恶的政策!”

观世博园排队有感 篇11

我去看的两场试运营都是人数相对较少的:21日是5万人,26日是10万人,而26日前的那个周末是有50万人。

两天的共同点是,都下雨,而且是很大的雨。运营方面有什幺区别吗?好像不是特别明显,除了一些商店里的物价下降了,比如矿采水。我注意到的最明显的区别是,10万人排出的队要比5万人长得多:而且26日开放的馆的数量是21日的四五倍。

我拍了一张照片;在雨中,人们撑着伞一个挨一个在某个馆的门口排起了密集的队伍,差不多有一个街区长,然后拐过角落,又排满了另一面。照片里拍不下的是,在馆旁边的步行桥下,还有两倍于照片里长度的队伍……

天呐。

写这些并不是想批评什么。中国有这么多人,大家又都想来看世博会。这是无可厚非的。我只是在想,这个馆该怎么应对预计会有60万参观者的高峰日啊!

我估计,在人最多的日子里,外国人就宁愿不去了,特别是旅行经历丰富的外国人——如果你已经去过泰国、澳大利亚,就没必要排几个小时队去看模拟的泰国和澳大利亚了。但尚没有出过国的中国人就不一样了,世博会更多是他们应该去看的。

去了世博会两次之后,我还得出了一个相当肯定的结论:就是吸引参观者最多的是欧洲馆,其次是大洋洲和美洲馆,再次是中国馆附近的馆,最后是亚洲馆。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这个现象是有原因的。大部分的世博参观者从未离开过中国,另有一部分没出过亚洲,因此他们一定会利用世博会的机会去了解离自己最远、最陌生的国家。

但无论如何,英国馆似乎是所有人都爱的馆之一。至少是在当天,它门前排的队伍最长:从馆门口沿“种子圣殿”边排一长溜,直到附近的街上,蜿蜒蛇行,延伸到街边的公共花园里,在花园里又沿其中的一幢小楼排一圈……

当我找到排在最后的那个人时,已经完全看不到“圣殿”了。

想想,如果再有50万人进来的话……

同样在那天,我看到《中国日报》上刊登了一篇关于排队的幽默文章,不但对排队表示了乐观情绪,还认为排队也许有助于你未来的幸福:

观浙江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有感 篇12

一、牵一发而动全身。

湖北省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提出了“主问题”阅读教学手段。“主问题”的教学手段, 要求教师在阅读课堂上, 减少过去课堂上“连问”、“追问”和“碎问”过多的现象, 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 引导学生围绕着问题, 在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活动中, 充分而主动地与文本、同学和老师进行对话, 形成互动、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 使之对课文内容进行更集中深入有效的思考和探究。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 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内容清晰了、学习环节也简单了。

(一) 找到牵动全身的“发”。

主问题的设计要深, 要能迅速提挈全篇的学习, 要能奋力搅动学生的思维。那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的主问题设计, 找到牵动全身的“发”呢?

1.从课文的标题入手设计主问题。丽水钟老师和衢州的郑老师执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抓住了“壮”。问学生从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关键词是哪个词?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雄壮”?真的只在表现辛弃疾的“雄壮”吗?

2.从关键词或关键句入手设计主问题。金华张老师执教《杨修之死》, 问学生预习后你对杨修怎么评价?文中曹操手下的大将夏侯惇是怎样评价杨修的?学生找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杨修“真知”曹操文中表现在哪里?杨修“真知”曹操吗?真知……思索杨修之死的真正原因。通过“真知”这一突破口展开了对文本的阅读, 对人物命运的思索。

3.要为突破教学难点设计主问题。杭外黄老师的《孤独之旅》抓住“诗意”探索文本。她先把文中的一段文字改写成诗的形式, 让学生朗读。当学生读得全情投入时, 黄老师说:“其实这不是一首诗, 而是文中的一段话。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段落, 你把觉得最有诗意的语段找出来, 读一读。”从品读诗意的语言到用诗意的语言写作。抓住曹文轩的小说的语言特色入手, 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4.从作者的作品风格入手设计主问题。这种设计适合那些主题深刻, 理解较难的文章。可以借助作者本身要在文本中表达的思想或他人对他作品的评价为突破口设计主问题。如当初我在执教《孔乙己》时, 抓住了“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展开对文本的理解。明白可怜之人孔乙己既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也是一位不懂思变、不求上进的人, 是社会的腐朽物。不能一味地同情, 立体式地看待人物, 加深对文本地理解。

总的来说,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就是用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课堂, 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 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 于明析之中透露出细腻, 这种高屋建瓴的设计风格直指教学目标, 有利于达到高效目的。

(二) 牵“发”动“全身”。

我们找到了牵动全身的“发”, 那又如何动“全身”呢?

省级优质课就做了很好的解答:有整体感又要有节奏感。整体感:课堂是一个整体, 不能让它支离破碎, 缺乏联系。要任务集中, 脉络清晰。有了主问题的设计, 教师的课就有了主题, 线索, 教师往往可以把握住课的整体感。所以我想多说一下节奏感。

节奏本是音乐上的用语。歌曲演绎要有轻重缓急, 高亢低沉。引之用于课堂教学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不能做平面滑行, 而要由浅入深式地探究。并要形成跌宕起伏, 错落有致, 韵味无穷的效果。“文似看山不喜平”语文课教学就应如一篇美文:享受中又能引起思索。

杭州李老师在节奏感的把握我认为是非常到位的。《香菱学诗》中通过文本看到人物的内心是教学的难点。上课伊始, 李老师以原著题目《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与文章的题目对比。领悟原著题目表明了香菱学诗的态度“苦”, 文中哪里道出了苦?香菱自己觉得苦吗?透过香菱的笑, 觉得她以苦为乐, 学诗到了痴迷的程度。“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可改为“慕雅女雅集痴吟诗”。如此痴迷人人欣赏吗?引入对香菱的身世、死因的了解。再读“笑”, 慕雅女雅集吟苦诗啊。苦吟诗———痴吟诗———吟苦诗, 学生、课堂都在随之笑、悲。学生起初读描写香菱笑的语句, 笑逐颜开;再读香菱的笑, 感同身受, 脸色凝重, 声音低沉。

课堂有起有伏, 教师很好的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掌控全局, 把握节奏。在教学设计时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抽象的原则设计。对知识点的安排承上启下, 循序渐进, 对教材内容的解析披文入情, 在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上体悟情感。此外, 教材的处理也立足于教材, 却又高于教材, 把教材当作一个例子。以一篇课文走进香菱的内心, 以《香菱学诗》开启了阅读《红楼梦》的一扇窗。

二、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西方教育理论上, 有一种木桶理论, 就是说人的成长发展像木桶盛水, 往往受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限制。一个人的知识必须尽可能的全面。

没有教师的成长, 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这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道理很简单, 教师本身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 而读书是最为重要的学习途径。读书不仅可以丰厚文化底蕴, 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 读书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使教师的内心变得开放, 鲜活, 细腻和温柔, 使教师具有不断增长的分享的内在需要, 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 是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

每个学生对文本都有自己的见解, 有些还颇有思想性。可总归有些零碎, 缺少体系。理解上也往往会存在局限性, 就事论事, 只绕着文本, 缺少思考问题的深度。所以教师对文本必须有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才能做好引导的作用。

曾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苏霍姆林斯基听了一位乡村教师的课, 非常赞叹。问这位教师:“你备课用了多少时间?”老师说:“我用一辈子时间备课, 如果说是这节课的直接备课时间是15分钟。”这个故事很好的体现了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 让年龄与学识成正比。不要在吃老本, 不要让年复一年的教学生涯掏空自己。

听课后常有老师说:“不一样就是不一样。”究竟何处不同呢?就是教师们在教学中体现出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课堂营造出了浓浓的文化氛围, 形成了一个气场。教师不再是“授业、解惑”, 还在馨香中“传道”。

三、春风化雨点“心灯”。

(一) 春风化雨。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润心灵, 却要做到无声无息, 适时而来。教师有自己的水平见解, 又怎么让学生也深有同感引起共鸣呢?

学生理解有迹可循。教师们很好地立足文本, 激发思维。老师的思路源自文本, 学生的理解也出自文本。不会对教师的理解感到高深莫测, 而把自己拒之门外。文本是形成师生“对话的”依据, 也是平台。每堂课都能听到老师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文中有证据吗?”“把这个词圈起来。”“如果我把这句话改成这样可以吗?”把学生的眼光拉回到文本。品味语言, 概括内容, 体会情感。使学生站在与作者同一纬度上, 把情融入在文本中。琅琅书声萦绕课堂, 老师范读, 学生自读、齐读、分角色读、指导朗读。读全文, 读段落, 读句子, 读字词。读中悟情, 以情促读。不再是以繁华掩盖空虚, 以形式替代内容。

适时补充加助理解。对文本的解读不能浮光掠影, 浅尝辄止, 要掘地三尺深挖、深探。但也不能止步于文本, 缺少教学的延伸拓展。就需要根据课文的重点, 教学的难点, 适时适度地引入课外材料。有时把它放在作者的著作中整体理解, 有时把它放在作者的创作过程中加助理解。学生临场的各种反应, 都成了教师素质的展示平台。杭州的李老师提到香菱的死, 学生中有人说是扶正后难产而死;有人说是被薛蟠的正室夏金桂害死的……李老师没有以权威的姿态介入而是引入了曹雪芹的判词:

“根并莲花一茎香, 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 致使香魂返故乡。”

学生通过对第三句拆字诗的理解, 明白是被夏金桂害死的。对学生没有以简单的对错去定论, 在课外资料中自己领悟。

衢州的郑老师在执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 在体会题目的“壮”时讲了辛弃疾弱冠之年率50骑直闯5万之众的敌营, 将叛贼张安国当众处置。然后鼓动万余名士兵反正, 长驱渡淮, 奔向南方。往事中理解辛弃疾当年金戈铁马, 驰骋沙场的“壮”又以《鹧鸪天》和临死前大喊:“杀贼!”“杀贼!”理解辛弃疾空有壮志却华发早生的“难酬”。课外材料的引入自然营造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无需多讲, 早已不是教师能力的体现。教师的满腹诗书此时化作春雨, 在无声无息中学生在受到了熏陶, 得到了提升, 激发了思维。

四、点燃心灯。

用言语感染学生。语文课堂不应是平淡冷漠的, 而应该是充满喜怒哀乐等情绪的。这是由语文课程的内容所决定的, 教师的教学语言如同讲演一般, 想感动别人首先得感动自己, 而要让自己情感为之所动, 惟一的办法就是投入, 投入地去讲, 因课文内容而喜而悲, 因文章情感而情绪化, 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体验, 外化为语言、表情、眼神, 以及肢体的动作, 置身其中, 融入课堂, 全身心去演绎教学的内容, 倘能如此, 学生怎么会不受感染呢?衢州郑老师在教授《破阵子》时, 辛弃疾的壮志难酬透过她或低沉, 或高亢的语言;或振奋, 或忧郁的表情;丰富的肢体语言最形象地表现出来。使我们如临其中见证他的人生历程, 触摸他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听课老师都被感染了。

印象最深的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朗读式结尾。打破了以往一贯的课堂总结模式, 教无定法, 适合就是好方法。优质课评比中的结尾, 就有推波助澜, 意味深远的作用。师生的情感再次碰击, 思维在延伸, 火花在闪烁。

利用多媒体营造氛围。应用多媒体, 这当然不是稀奇事。以往课件就像教案本, 教师就在读教案。教师被课件牵制着, 思维也凝滞了。早就设计好的答案也套住了学生的思维。可这次多媒体成了一个助手, 教师没有依赖于多媒体。课件设计以文本为基础, 色调、字体、版式都用心良苦。杭州李老师大篇的采用魏碑体, 来加重香菱不幸的身世。丽水钟老师的课件从头到尾六张片子, 黑底白字, 凸显词的悲壮。杭外黄老师用黑白底色承载了杜小康的成长之旅。课件中适时响起的合适音乐, 使课堂中洋溢着和作品相吻的气氛。学生在配乐中, 很快地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提高了朗读水平, 加深了情感理解。

上一篇:化验室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下一篇:环保公司项目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