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精选8篇)
【考纲要求】浅显文言文的阅读,重在考查记诵积累,考查理解文章的大意
【复习目标】
1、积累常见常见文言实词,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积累常见常见文言虚词,理解其在句中的一般用法和意义。
3、了解文言特殊句式,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读好句中的停顿。
4、翻译文言句子。
5、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大意;对文章的观点和人物等作简单的评价和分析。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了解并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能准确地写出它们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考点导学】文言实词是文言诗文语意的重要载体,因此,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也自然成为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文言实词的重点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训练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中考之所以特别强调实词的积累,是因为古今语言的最大差异不在虚词,而在文言实词:我们如果不知道文言实词的不同义项,不知道这些实词的古今异义,在考试中就会难以理解古文的内容。同学们平时学习课内文言诗文时要养成文言实词积累的习惯。
【中考例析】龙岩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10分)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宣王好射,说①人之谓己能用强②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③;九石名也。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选自《汉书宣公好射》)
【注释】①说(yuè):同“悦”高兴。②用强:使用强弓。③九石名也:九石是虚名。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⑴臣之妻私臣。( )⑵期年之后。( )⑶非大王孰能用是?( )
龙岩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父子性刚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饭,待我与他对立在此!”(《广笑府》)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⑴遣子入城市肉()()⑵谓子曰()
【解析】 两年中考考查的第一题都是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字词解释的考查有两种形式,即填空题和选择题,而以填空题为主,要严格按照课文后的注释,准确无误。解释词语有两种方法:一是凭借积累对照句子大意,二是联系上下文合理推测。题目中有些词语是常见文言实词,跟其现代汉语意思相通,故而联系上下文就能得出其含义;有些词语在文言词语学习中是一个重点,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区别很大,结合句子意思,可以得出其义。在解释“私”“市”时,一定要注意在这个语言环境下的词性,在这里“私”“市”作动词,“私”应解释为“偏爱”,不能解释成形容词“自私”;“市”应解释为“买”,不能解释成名词“市场”。在解释关于课外文段的字词时,一定要结合自己以前文言词语的积累,可链接以前学过的知识,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吾与城北徐公孰美?”解题时,应先套用这句话里“谁”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市”联系《木兰诗》中所学过的“东市买骏马”来检验。
【答题策略】
1、答题时找到试题和课文的链接点。平时要对课内知识记准记牢,因为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即使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找到相关的链接点。考查中一旦出现一个关键字,同学们马上可以通过联想、回忆这个字的“原始意义”。同时希望大家要学会归纳、整理一部分常见文言实词。
2、在解释时一般要把古代的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的双音节词。例如“日”改称“太阳”等。
3、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通假字】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这种通假的现象十分普遍,如果遇上生词,我们用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就极有可能是通假了。
【目标练习】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童趣》2、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5、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6、一切乌有()《山市》
7、裁如星点()《山市》8、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10、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11、对镜帖花环()《木兰诗》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13、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14、满坐寂然()《口技》
15、止有剩骨()《狼》
八年级(上册)
16、便要还家()《桃花源记》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18、诎右臂支船()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
20、左手倚一衡木()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2、选贤与能()23、矜、寡、孤、独()《大道之行也》
24、荡胸生曾云()《望岳》25、略无阙处()《三峡》
八年级(下册)
26、蝉则千转不穷()27、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9、才美不外见()
30、食之不能尽其材()31、其真无马邪()《马说》
32、四支僵劲不能动()33、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34、百废具兴()35、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36、玉盘珍羞直万钱()37、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
九年级(上册)
38、发闾左m戍渔阳九百人()39、为天下唱()
40、固以怪之矣()41、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42、故不错意也()43、仓鹰击于殿上()《唐睢不辱使命》
44、欲信大义于天下()45、自董卓已来()《隆中对》
46、是以先帝简拔以()47、必能裨补阙漏()《出师表》
九年级(下册)
48、公输盘不说()49、子墨子九距之()
50、子墨子之守圉有余()51、公输盘()《公输》
52、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3、曾益其所不能()54、困于心,衡于虑()
55、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6、故患有所不辟也()5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58、所识穷乏者得我欤()59、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60、小惠未()《曹刿论战》61、始一反焉()
62、汝之不惠()63、河曲智叟亡以应()
64、一厝朔东()《愚公移山》
【古今异义】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文言实词里有一些词的古今意义有着明显的不同,同学们复习时必须仔细分辨,切实了解它们意义上的差别。概括起来,古今异义主要有这样几种: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如“江”“河”二字,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现在除了指长江、黄河外,更多用于泛指一切江、河。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亲戚”,古代是指内亲(即本族同姓的亲属,包括双亲在内)和外戚(指外族外姓的亲戚);而今义则专指跟自己的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并不包括父母在内。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现在则表示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代是中性词,“卑”指地位低下,陆游诗“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卑”即此义,“鄙”指见识短浅;而现在则是个地道的贬义词,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品质恶劣。
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这类词不是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如“无论”,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起关联作用的连词,而文言文里却是两个词,如《桃花源记》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无论”就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
【目标练习】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1、几欲先走(《口技》) 古义:今义: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古义:今义:
3、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古义:今义:
4、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古义:今义:
5、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古义:今义:
6、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古义:今义:
7、听妇前致词(《石壕吏》)古义:今义:
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古义:今义:
9、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古义:今义:
10、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古义:今义:
1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古义:今义:
12、无论魏晋(《桃花源记》)古义:今义:
13、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古义:今义:
14、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古义:今义:
15、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古义:今义:
16、今齐地方千里(《唐雎不辱使命》)古义:今义:
17、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古义:今义:
18、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古义:今义:
19、此诚不可与争锋(《隆中对》)古义:今义:
20、兵甲已足(《出师表》)古义:今义:
2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古义:今义:
22、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出师表》)古义:今义:
2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古义:今义:
24、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古义:今义:
25、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古义:今义:
2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古义:今义:
27、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二章》)古义:今义:
2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古义:今义:
29、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古义:今义:
3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古义:今义:
3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古义:今义:
32、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古义:今义:
33、虽杀臣,不能绝也(《公输》)古义:今义:
34、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公输》)古义:a、b、今义:
35、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古义:今义:
【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指在文言文里,同一个词在不同句子里有不同的意思。一般来说,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有一定的联系。如,道,其常用义项有以下五个:①道义。《孟子》二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②说。《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③路。《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④方法、途径、措施。《马说》:“策之不以其道……”⑤道理。《出师表》:“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一词多义是由词的本义引伸和假借而形成的。辨别一词多义的方法①复习中要加以归纳和记诵积累。②从理解词的本义入手来理解词的引伸义和假借义③要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分析理解词义。
【目标练习】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1、故:温故而知新()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公问其故()
2、或: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寻:寻向所志()寻病终()
4、遗:以光先帝遗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5、加:而山不加增()万钟于我何加焉()弗敢加也()
6、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
7、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又何间焉()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8、志:处处志之()寻向所志()必先苦其心志()
9、观: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10、市: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
11、备:前人之述备矣()一时齐发从妙必备()
12、鄙:肉食者鄙()先帝不以臣卑鄙()蜀之鄙有二僧()
13、策:执策而临之()策之不以其道()
14、道:策之不以其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15、发:舜发于畎亩之中()野芳发而幽香()
发闾左谪戍渔阳()一时齐发众妙必备()
16、奉: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奉命于危难之间()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7、固:汝心之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18、意:意少舒()意暇甚()醉翁之意不在酒()
19、曾: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益其所不能()曾不盈寸()
20、亡:今亡亦死()暮而果大亡其财()且秦灭韩亡魏()
21、信:愿陛下亲之信之()弗敢加也必以信()欲信大义于天下()
22、许:杂然相许()时人莫许之()高可二黍许()
23、期:陈太丘与友期()期在必醉()度已失期()
24、去:一狼径去()日始出时去人近()
26、所以:吾知所以距子矣()所以动心忍性()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7、属:良田美池桑竹宇宙之属()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
28、临:执策而临之()临溪而渔()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9、绝:以为妙绝()群响毕绝()佛印绝类弥勒()
30、借: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第令毋斩()愿借子杀之()
31、比:比至陈()每自比于管仲()其两膝相比者()
32、得:二者不可得兼()故不为苟得()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33、安:安求其能千里也()衣食所安()风雨不动安如山()
34、毕: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吾与汝毕力平险()
35、且: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即原来词性),在句中充当其他类别的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中最需要注意掌握的是名词、形容词等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三种情况。(一)名词、形容词等活用作动词:指名词、形容词具有动词的特点(二)使动用法:使动用法一般都可以用“使+宾语+原谓语词”的格式来翻译(三)意动用法:意动用法主要出现在形容词和名词上,动词没有意动用法。
【目标练习】找出下列活用的词类并解释意思
一、名词活用
(一)名词作
1、鞭数十()2、果然鹤也()3、天雨墙坏()
4、妇抚儿乳()5、有仙则名()6、有龙则灵()
7、一狼洞其中()8、愿为市鞍马()9、不能名其一处()
10、此中人语云()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2、置所罾鱼腹中()13、皆指目陈胜()1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15、名之者谁()16、一鼓作气()17、朝服衣冠()
18、惠子相梁()19、冬雷震震()20、夏雨雪()
21、寻向所志()22、欲穷其林()23、天下缟素()
24、披发文身()25、书帛曰:“陈胜王。”()26、不蔓不枝()
27、皆刑其长吏()28、环而攻之()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0、峨冠而多髯者()31、皆下之()32、吾义固不杀人()
(二)名词作
1、窗扉洞开()2、当窗理云鬓()3、其一犬坐于前()
4、失期,法当斩()5、吾义固不杀人()6、乃丹书帛()
7、面刺寡人者()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9、置人所罾鱼腹中()
10、夜篝火()11、箪食壶浆()
二、使动用法
1、乱花渐欲迷人眼()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6、忿恚尉()
三、意动用法
1、稍稍宾客其父()2、父利其然也()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4、父异焉()
5、邑人奇之()6、父利其然()7、渔人甚异之()
8、余悲之()9、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10、固以怪之矣()
四、形容词活用
(一)作名词
1、温故而知新()2、近塞上之人()3、披坚执锐()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5、毕力平险()
6、此皆良实()7、攘除奸凶()8、野芳发而幽香()
(二)作动词
1、家富良马()2、明月别枝惊鹊()3、京中有善口技者()
4、而日中时远也()5、此教我先威众耳()6、亲贤臣,远小人()
7、不远千里()8、食之不能尽其材()9、心乐之()
10、凄神寒骨()11、聚室而谋()12、笑而止之()
13、似与游者相乐()14、日光下澈()15、毕力平险()
16、不能绝也()17美我者、私我也,()18、楼渐低()
19、渔人甚异之()20、欲穷其林()
【目标测评】
1、(黄石市)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按要求作答。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①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②,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③虽欲优游④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注】①忭(biàn)欢乐②荐饥:连年饥荒③二三子:你们④优游:悠闲自得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3分)
①予至扶风之明年()②既而弥月不雨()③以属客而告之()
2、(20常德市)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按要求作答。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杀之。宜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宜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惹肯盍畛觥4颓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桴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因匿主家()(2)流血被面()
(3)使宣叩头谢主(4)年七十四,卒于官()
2、下面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后特征为洛阳令B、臣不须,请得自杀
C.文叔为白衣时D、妻子对哭
3、(2009年温州市卷)
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①,馆于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甚偶俪,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馆,欲矜②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③,略无矜色。元用骇服④。
(选自陆游的《老学庵笔记》)
【注释】①虏:指北方的金国。②矜:自夸。③他语:说别的事情。④骇服:吃惊佩服。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2)暇日无聊()
(3)元用素强记()(4)取纸追书之()
本单元以讨论允许和不允许做的事情而展开学习, 在不断深入讨论过程中又学习了表示同意和不同意的表达方法以及由情态动词should构成的被动语态。为了能够增强学生开口讲英语的自信心, 第一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创设与本课话题相关的情景, 如谈论青少年日常行为规范、校规、家规等。围绕着教学目标, 设计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 让学生辩论一些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在使用所学目标语言进行辩论时, 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 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真实观点和想法, 同时学会关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规章制度, 对周围世界进行比较客观地认识和评价, 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Don’t eat in the classroom”中学过关于规章制度的讨论, 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what should I do?”中学过情态动词should的用法。本单元谈论的是学生非常熟悉又和生活、学习紧密相关的话题——家规、校规及其他规章制度, 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 激起学习的兴趣。因此, 掌握“be (not) allowed to do/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do”难度不大。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由谈论各种规章制度, 发表自己的观点, 并陈述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家规、校规进行修改, 并为一些组织机构制定新的规章, 体现“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新课程理念。
(二) 学生情况分析
笔者教学的对象是初三学生 (以中等生为主) , 他们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所以对英语学习的模仿力很强, 但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自信, 害怕表现, 但又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因此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尽量让这部分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有更多的说英语的机会,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有一些学困生由于基础薄弱, 对完成某些任务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可采取小组奖励的办法,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 鼓励小组中的优秀成员主动帮助困难生学习,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让他们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 语言知识目标
1. 掌握语言结构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do, 学会表达 agree 和 disagree。
2. 对目标语言的听力训练。
(二)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了解和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 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和优良品德; 正确看待“家规”“班规”“校规”等, 并能认真遵守;理解父母、教师的合理建议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 教学重点
1. 词汇:teenager, choose, pierce
2. 词组:too wild, too silly, too young, not seriousenough, not old enough, not calm enough, get earspierced
(二) 教学难点
结构:should be allowed to,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 步骤 1:导入 (5 分钟)
T: An exchange student comes to our classtoday. He wants to know some rules about ourschool.
通过投影展示以下活动名称, 学生以四人一组活动, 各自谈论在学校里能做哪些, 不能做哪些。
What rules do you have at our school?
We should sweep the floor every day.
We should not arrive school late.
We should not take mobile phones .
……
sweep the floor, clean the blackboard, fightw it hothers , arrive school late , take mobil ephones等等。
多媒体呈现表格, 小组讨论填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新知。
( 二 ) 步骤 2:呈现 (25 分钟)
1.Introduce the new structure: allow sb. to dosth. / don’t allow sb. to do sth.
多媒体呈现 :
Teachers allow us to eat in the dinning hall.
Teachers don’t allow us to eat in the classroom.
2. 小组活动:
全班50人分成12组, 每组4人
游戏规则:
(1) 用纸片做成12个签, (其中有2个签画有小红旗) , 由组长抽签, 抽到带有小红旗的签的两个组进行比赛。
(2) 第一轮用am/is/are allowed to结构说句子, 比赛小组每人2次机会, 但是不能重复出现句子, 否则为失败。第二轮用am/is/are not allowed to结构说句子, 规则同第一轮。获胜小组会得到一面红旗并在全班中挥舞以示胜利。
(3) 在重新抽签 (不含已参加过的小组) , 规则同2.
参考短语:sweep the floor, fight with others, eat in the dinning hall, eat in class, take mobilephones等, 可以自己自由发挥。
设计意图:由熟悉的结构引入新的结构, 并采用小组活动使每个学生能够参与其中熟练短语和句子结构, 达到开口说的目的, 有助于学生理解下一环节, 从而使新授课的内容达到高潮。
3. 被动语态:
(1) 定义 : 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
(2) 构成 : 助动词be+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助动词有人称、时态和数的变化。
(3) 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情态动词+ be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4) 用法:当我们不知道谁是动作的执行者, 或者没有必要指出谁是动作的执行者, 或者只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时, 要用被动语态。
4.复习过去分词的构成 :
(1) 规则变化
watch---watched practice---practiced
study---studied stop---stopped
(2) 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
am/is /are---been have/has---had
write---written do---done go---gone
5. 教学1a
(1) 教师明确任务要求, 给出一定的指导。强调重点词汇:teenager, choose, pierce。
(2) 让—位学 生大声朗 读1a中的句子。 确定学生理解了每个句子之后,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agree or disagree。
(3) 在学生掌握了结构be allowed to的基础上, 进—步介绍带有主观态度的新结构: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告诉学生这—结构增加了情感态度, 表示应该被允许和不应该被允许。
(4) 学生完成1a之后, 让不同的学生发表意见:agree or disagree. Why?
6. 投影展示练习
我会做: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快速抢答做4个转换句子, 将allow sb.to do变成be allowed to do并用投影展示答案。
1.They should allow us to have part-time job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e should allow children to spend time with their frien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he teacher should allow Anna to finish thepictu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ents should allow children to choose theirown frien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We should be allowed to have part-time jobs.
2. Children should be allowed to spend timewith their friends.
3. Anna should be allowed to finish the picture.
4. Children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own friends.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la中的句子, 投影展示练习这个环节巩固了学生allow的用法。
7. 教学 Section A - lb, 2a, 2b
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Section A - 1b, 2a , 2b进行听力练习。
(1) 认识新词汇:teenager, earring, get their earpierced, do homework with friends
do part-time jobs, too wild / young / silly …, not serious / calm / old…enough
(2) 教师先帮助学生明确要求, 并且给出—定的指导。
(3) 让学生朗读其中的句子, 问题。
(4) 播放录音, 核对答案。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听录音能提高学生听的质量和信心。
8. 练习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The telephone _____ (invent) by Bell in 1876.
The trees may _____ (plant) in spring.
Teenagers should not _____ (allow) to drive.
English _____ (speak) in Canada.
Math must _____ (study) well.
答案:
was invented , be planted , be allowed , is spoken, be studied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的被动语态。
(三) 步骤 3:巩固和拓展
1. 学生列出青少年应该被允许做的和不应该被允许做的事情, 列表之后进行 free talk。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重点结合Section A -1c和Section A - 2c的内容进行小组活动, 以便能更自然, 更正确地使用所学的语言。
通过投影展示语言结构和交际中要用到的词组:
结构:should be allowed to,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词组:too wild, too silly, too young, not serious enough, not old enough, not calm enough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情境, 真实而富有趣味, 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巩固了本课的新知。
(四) 步骤 4. 小结
1. 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内容复习Grammar Focus.
2. 总结并回顾本节课所学到的重点知识。
(五) 步骤 5:作业
1. 用结构 be (not) allowed to do 列出课堂上介绍的—些事情;
2. 用 should, must, may 等情态动词各写出 5 个被动语态的句子。
(六) 步骤 6:板书设计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一) 评价内容
本节课通过展示练习, 巩固与拓展这两个环节, 如果全班80℅的学生能够按要求学习或完成句子, 那么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本课的教学难点即得到突破。这是评价本课是否成功的更重要的标准。
(二) 评价方法
小组活动汇报, 基本全体学生都能说出一个正确的句子即可符合标准;
一、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阅读议论文的能力,但对序言和跋文还很陌生,相关练笔也很缺乏。
二、设计思路
本单元前承诗歌单元,后接小说单元,在整套初中教材中,只有这一个有关序言和跋文的单元,可见它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本单元4篇课文,将巴金的文章放在单元之首,目的是让学生先了解序言和跋文在一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利于后面课文的学习。教学中应安排一定的时间先进行单元整体学习,然后根据课文的编排特点,引导学生与文本、教师对话,既重视精读篇目的教学,又注重指导学生对略读篇目的自主学习。单元课文讲授完成后,应抽出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三、教学目标
了解序言和跋文的特点,尝试写序言和跋文。
四、课时分配
《<家>的序和跋》《读<堂吉诃德>》《科学与艺术》各2课时,《永远新生》、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各1课时,写作2课时,自主阅读1课时。
(湖南省资兴市教研室雷林宙)
(湖南省资兴市兴宁中学 陈志华)
《<家>的序和跋》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序言和跋文,巴金的《<家>的序和跋》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因此,务必要讲清楚序和跋这两种文体的特点,指导学生领会它们在一本书中的位置及作用,为以后三篇课文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自序”和“自跋”的特点,领会它们的作用。
2.体会作者的创作目的和他对生活的态度及思想变迁的轨迹。
3.培养学生真实客观地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鲁郭茅、巴老曹”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石,其中“巴”指巴金,这位享誉世界的文学泰斗一生创作与翻译了大量作品,《家》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有谁读过这部巨著,为我们讲述一下故事梗概,好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家>的序和跋》。
(二)朗读与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学生互相质疑、正音解词:
爱怜 吐露掩饰 累赘 妥当
2.比较阅读,了解序和跋的特点。
提示:序一般放在著作正文之前,有作者自己写的,为自序,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书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本文是一篇自序。
跋一般放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内容大多是评介、鉴定、考释性的。
3.快速阅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序和跋的主要内容。提示:《家》的创作动机是用文学来展示生活,激励人们前进。
4.自主默读《家》的序。思考:作者把生活比做激流,请你联系文中有关“激流”的语句,说说作者是怎样理解和对待生活的?
5.简介《激流三部曲》。
6.自主默读《家》的跋。思考:怎样理解“家”的含义?
(三)探讨作者的情感变化
1.序和跋写作相隔22年,22年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
2.从巴金对自己22年前的作品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
(四)启迪正确的人生态度
作者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品质给我们什么启示?请简单谈谈你的看法。
(五)自主探究
作者在《家》的跋里说“《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观点1:《家》的创作意图就是揭露、控诉旧制度旧社会的,作者写《跋》的时间已是新中国成立的第5个年头,所以“《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
观点2:中国有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因此《家》的主题没有过时,反封建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
四、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为自己熟悉的某部作品写一篇序或跋(300~500字),老师修改后张贴在教室里公开展示。
(湖南省资兴市三中 李仁康段 珺)
《读<堂吉诃德>》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读<堂吉诃德>》这篇序言是本单元第二篇课文,节选自海涅为《堂吉诃德》写的引言,文章融叙述、抒情、议论、描写为一体,文笔优美,既有情趣又有理趣,是让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好范文。
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同时动手对文本进行圈点评注;小组合作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师生互动学习。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并学习写作序和跋。
2.从整体感知课文到精读赏析,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综合的学习方法。
3.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前搜集的关于《堂吉诃德》及其作者塞万提斯的图片、录像,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德国革命民主主义诗人海涅为《堂吉诃德》写的引言,这篇引言主要谈了他少年时期阅读《堂吉诃德》的感受。你的感受会和他的一样吗?
(二)走近作者
多媒体展示作者生平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三)走进课文
1.个性化阅读
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感知课文,如串读、大声朗读、默读、小组齐读等。
2.个性化感悟
①在童年的海涅心中,堂吉诃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从文中找依据。
②作者在不同的阶段读《堂吉诃德》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作者更珍视哪个时期的感受?
③海涅读《堂吉诃德》的经历对你的读书有什么启示?
3.个性化延伸:摘抄精彩语句
①品情:在文中画出描写作者感受的关键词句,细心品味。
②品景: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写,然后品味课文第一段中描写环境的文字,说说作者为什么对初读《堂吉诃德》时的环境还“回忆得很清楚”。
③品韵:例一:“那片刻的时光,我还回忆得很清楚”;例二:“我孩子气,心眼老实,什么都信以为真。……丝毫不知道天地间的讽刺,也一切当真……”;例三:“在人生的程途里,尤其是徘徊歧路的时候,那瘦骑士和那胖侍从总追踪在我后面”。
(四)合作探究
1.作者的描写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2.归纳本课的写作特点。
(五)设计作业,启发思维
猜想以下几段文字可能出自哪本名著(限于四大名著,教师教学时可根据情况自选),确认后,谈谈与其相关的内容。
四、拓展延伸
举办一个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的比赛。
(湖南省资兴市东江实验中学黄寒冰)
《永远新生》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篇序文,是略读课文,从表达方式上看属议论文。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议论文的要素和一般论证方法,教学时可通过搜集一些继承文化传统与吸取西方艺术精华的典型事例,感知只有“反传统”与引进“异种”才能使中国艺术永远新生。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序文知识。
2.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学会在合作、探究中学习他人之长。
3.懂得艺术创新的规律,增强创新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没有新意的艺术作品难以流传于世,为了使中国的艺术能够吸取外国艺术的精华,翟墨、王端廷主编了《世界现代艺术图典》,吴冠中先生为之作序《永远新生》,支持这本书的出版。
(二)阅读·感知·积累
1.自读课文,正音、解词。
2.本文是一篇序文,从表达方式上它可纳入哪一类文章?
3.本文是用什么方法对论点展开论证的?
4.介绍作者:吴冠中是现代著名美术教育家,是一位把中国传统与西方艺术精华结合得很好的画家。
(三)探究·理解
同学们对以下几个词或句子有什么印象?你是怎样理解的?
1.异种——(本种)。
2.反传统,反反传统,反反反传统。
3.保管传统的孝子。
4.盲目崇外的浪子。
5.回头浪子。
四、拓展延伸
你能举出一些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又吸取了外国先进的艺术(技术)而取得重大成功的例子吗?
(湖南省资兴市三中李仁康段 珺)
《科学与艺术》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科学与艺术》用平实的语言介绍了科学与艺术之间复杂深奥的关系。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文中的科学术语尤其让学生感到陌生。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将比较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从课本延伸到生活。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复杂关系,学习本文议论中夹有说明的表达方式。
2.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3.学习文章严谨准确的语言,培养严谨的学风。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展示各种艺术(美术、音乐、雕塑……)。我们在生活中接触的艺术形式很多,如表演艺术、语言艺术、造型艺术和综合艺术。你最喜欢哪一种艺术?大家曾想过艺术与科学有什么关系吗?
(二)走进作者与作品(多媒体展示)
1.李政道简介。
2.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
1.扫除生字生词。
2.粗读课文,说说本文论述了什么问题,论点是什么。
3.再读课文,谈谈科学与艺术有哪些异同。
4.你如何理解“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在文中的含义?
5.梳理文章的结构。
(四)合作探究
1.文章列举李白的《把酒问月》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为了说明什么?
2.结合生活实例谈谈对莎士比亚一例的理解。
3.体味文章语言,谈谈文章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四、课外延伸
小结“序”这种文体的写作技巧(小组讨论),为自己喜欢的一本书写序。
今年的八月,无疑是个让人难以忘怀的一个月,奶奶去世了。
爷爷长期住在外面,很少回家睡觉,和奶奶也只是三四天才见一次面。但是爷爷奶奶的感情可好了,他们从不吵架,爷爷总是叫着奶奶“老张”,而奶奶经常会叫“老头儿”,无不体现出他们的感情。每次爷爷回家吃饭,他们二老都会聊聊天,谈谈子孙,可有话讲了!
可是,在今年,在八月,我的奶奶,爸爸的妈妈,爷爷的老伴,就,就离我们而去了。
八月六日,我难以忘怀,奶奶安详地躺着。她一点儿也不肯动,眼睛闭着,无论我如何呼喊,她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回答我了,她不理我了,不理我了。
还记得那天上午九点,在医院的我接到这消息时完全蒙了,两腿直哆嗦,手机差一点就从手里滑出,是的,我不会想到前一天还说说笑笑的奶奶今天……此时,我已顾不得现在所在哪里,顾不得自己的面子大哭起来,随即又大跑起来。我舍不得,真的舍不得,及时她不住在我家,可对于我的弟弟,她从来没有怠卸过,对我们真的十分好,所以我更加不舍。
可是最该伤心的莫过于爷爷了!爷爷从工地赶到家里时,我们子子孙孙都早已聚集,都在痛哭流泪。爷爷走进房间,他一声不吭。站在床头,脸上的表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过了好长时间,爷爷走了出去,坐在小板凳上,从桌上拿起香烟一支一支抽起来。要知道,爷爷已经很少抽烟了,只有在非常烦恼或者有心事时才会抽烟。我看在眼里,眼中未干的泪水此刻又掉落下来,我轻轻走上前去,抽噎着说:“爷爷,你,你别太伤心了,虽然我们都不舍,可我们也只能面对现实,不是吗……”
“孩子,你不懂。我和你奶奶虽然不经常在一起,可我还是会依赖她的啊,毕竟我们也已经做了四十几年的老伴了呀,你奶奶她还很年轻啊,才,怎么就把我一个人扔下了呢?”爷爷语无伦次,用手抹着眼泪。
从头至尾,爷爷貌似表现的是那么的坚强,可谁知他背地里是多么的伤心,他只不过不想我们做子孙的太伤心,所以才表现的坚定。爷爷一口一口的吐着烟圈……
步骤四深层探究局部突破
1.“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简要说明。
【交流点拨】作者以齐白石老人画虾为例来论证他的观点。这个观点正确,如我们知道松树的耐寒可以象征它的坚韧,而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时,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坚韧的品质是那样真实。
2.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
【交流点拨】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它们又必然得高于现实。这就是说,不论是高明的诗还是精湛的绘画,最终都成为可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对意境与意匠的解读,带我们了解并领悟了山水画。这是李可染对于山水画意境的阐述,使我们认识并深刻感受到这份情怀,也希望大家运用这篇文章中提到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2.拓展延伸
欣赏一些李可染的画作,如《万山红遍》。“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画作《万山红遍》描绘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
3.布置作业
完成《精英新课堂》本节内容。
五、课后反思
4月中旬,所有的新课基本就结束了。复习工作从这个时候拉开帷幕。
1、制定了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需要说明的是,在寒假前,就给九年级每位学生们印发了必考古诗文缩影。每人一份。告诉他们要按照假期时间有计划的背诵。
2、4月23日,去固原参加了中考讲习会,详细听取自治区语文教研员安奇老师的分析讲解。
领取了12份中考讲习资料,试卷若干。回来后,分发资料,并向全组老师做了详细转达,分享了所有的课件,补充了一些增添的考试内容。如文言文停顿、歇后语、熟语、传统文化、记叙性散文……等等。
3、按步骤复习。
1)古诗文先行。抓好古诗文的背诵,尤其是疑难篇目。只是时间太有限,没来得及挨个检查,督促的多,老师的少。全靠学生的自主了。
2)古诗文重点放在赏析方面。之前的教学,这一点放松了,尤其是没有把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旨”的思想。复习中注重了这一点,一首一首的扎实讲解,做到了首首落实。
3)文言文,从字(通假字、多义字、古今差异字)、词(实词、虚词)、句(关键句、中心句、重点句、疑难句)、篇(主要问题的理解)、旨(抓住每篇的主旨)几方面,进行全面的理解和落实。
4)现代文阅读。先讲文体知识,再对照具体文章,通过阅读材料,进行思维和方法的训练。
5)非连续性阅读。这个在训练中及时涉及,到后期作为专题复习。
6)同时结合每次的考册情况,及时转换复习重点。比如,把古诗文的默写作为重点,抓好临界生的检查。5人板演,其余手写,人人过关。同样的方法,抓好成语的书写。
7)作文复习主要放在每次的考册中,详细阅读学生的考场作文,找出问题和对策,尤其是题目选择、开篇引入、首位照应、章法设计、材料选择、是否点题……等等。
4、组织考册
这学期,共组织了3次模拟考试,一次阶段性检测,一次期中考试和一次毕业考试。
5、做好出卷工作
这学期,教导处安排我出卷一次,审核一次。本着中考大语文的目标,既重视基础,也突出能力的方向,我广泛搜集试题,设计原创试题,贴近中考实际,试卷学生老师都比较满意。遗憾的是,非连续性阅读,把图片没有镶嵌在文字中,设为覆盖,造成部分文字被覆盖而影响答题。
6、成绩分析。
针对每次的考册,分析各个成绩段的学生数、失分原因、在班级和年级的位次、平均分、离均差等。在数据和学生个人实际之间找出问题所在,多方面分析,尤其是学生个人因素。
7、做好临考辅导
考前准备工作也是重中之重。考前,我做了一次全面的考前辅导,内容包括:1)空间了解。包括安全通道、最近卫生间、车棚、考场座位位置(目睹)等。2)时间了解。每场考试不要太早,也不宜太紧,大约半小时候场即可。3)心理方面。考试结束,不要大面积询问答案,以免造成心理压干扰。也不要纠结于某一题某一问。4)考场答题顺序。信息填写、浏览试卷、逐道答题、细心检查。5)草稿纸的使用。
存在的问题:
1、零星工作多,教学受干扰大。尤其是精力不够。
2、对部分学生的研究,欠细、欠准,帮扶办法没能及时跟上,思想工作没有再深入一层。
3、督查的及时性没有能与一部分同学的需要相一致。
4、对教学的研究深度不够,停留在经验和老本上。
1. 分系统
任何一个学科内部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语文虽然相对于数理来说比较松散、杂乱, 但是语文学科同样存在严密的系统。横向式的知识结构, 从表面上来看, 各知识点之间是松散的, 每篇教材之间联系也不紧密, 根本不能在头脑中理出系统来。但事实上, 经过改革的教材, 如苏教版教材中各个知识点之间都是经过专家认真挑选, 层层递进的, 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些知识点既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也具有某些共同的本质。一般都可以分为这几类教学内容: (1) 背诵篇章、文学作品、文言文;这是基础语言类的; (2) 修辞、语法、意境, 这是方法类的; (3) 阅读现代文, 这是阅读类的。这三类是紧密联系, 层层的, 在九年级复习教学时, 要把握轻重, 重点突出, 按照学生对这些内容掌握的程度和运用的能力来安排课程, 具体分析、合理研究、把握趋势。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首先可以把需要背诵的文章放在前面来复习, 这样可以为背诵赢得充裕的时间,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以往刚开始忘的最快, 后来遗忘速度趋于稳定, 所以这种复习是符合记忆规律的。其次就是文字、修辞和语法的复习, 因为要想顺畅的阅读, 掌握文字语法对理解句子是至关重要的, 这个环节没有打好, 必然会为复习教学埋下后患。最后就是对现代文阅读的训练, 可以通过分册, 分段, 分内容来教学, 让学生对三年所学的课文能建立相关的联系。
2. 握规律
对课文的复习教学, 不能孤立的讲解每个句子。因为她不是为了学习课文而讲解课文的, 而是一个单元系统里的一个子系统。因而教师要立足系统, 帮助学生寻找关系, 区别, 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复习教学只是简单告诉学生答案, 学生机械的背诵答案, 在考试的时候只要题目有小小的变化, 学生便会手足失措, 无法应付。只有真正掌握了语文内部规律, 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必能考到好成绩, 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以提高。
如议论文, 由于九年级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 他们往往觉得比较难理清论点、论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去提炼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苏教版中的一篇《学问和智慧》是九年级第三单元的一篇议论文。作者紧随题目, 先论述了学问和智慧的区别, 接着论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最后在文末顺利成章提出作者的观点:我们不仅需要学问, 我们更需要智慧。这是一篇典型的论文, 结构非常的清楚, 教师要教会学生找到这条线, 不仅对提高阅读文章的能力, 更能锻炼学生写作议论文的技能。
3. 抓重点
在九年级复习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更加的突出, 学生不能还光是听、想、看, 这些静止的重复, 还要动起手来, 有重点的加强练习。在编排练习内容时主要可以以课后练习为准, 把它们分好类, 学会一类便可触类旁通。如修辞手法上, 挑选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断练习, 让学生指出所有用到的修辞手法, 如《在烈日和暴雨下》这篇文章“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 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 用夸张的说法来说明天气的干热, 句子没有直接说热, 却让我们感受到那种难以忍受的热。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在他们积极的投入中活跃起来, 能够对学习掌握的语文规律运用自如, 对各种各样的题型了如指掌, 提高语文能力。学生为主体教师虽然退居二线, 但还是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评价, 如批改学生的作业, 对学生的努力做出积极的评价, 以及困难的地方做出疏导, 帮助学生顺利渡过难关。
一、九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1.复习时间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十分宝贵的,因为九年级学生即将面临中考,且九年级的每个课程学习任务都十分繁重,对于教授九年级学生的教师来说,九年级的教学任务也是最为繁重和艰难的,因为教师不仅要压缩课程将九年级上下两册的内容在一学期内完成,更要利用半学期的时间让学生复习和掌握初中三年的语文知识。由此可见,九年级的复习时间是十分可贵的,但由于教师无法正确分配九年级语文复习时间,使学生的复习变得异常缓慢,最终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学习压力。
2.基础知识
九年级的学生普遍都有很大的学习压力,这跟中考升高中是分不开的,但在九年级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九年级学生普遍认为语文基础知识自己都已经掌握了,因此,就将大量的时间用在其他学科的复习上,自然而然就使整个九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质量逐渐下降。
二、九年级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的对策
1.拓展知识
在九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为学生拓展知识,尤其是文言文和阅读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对文言文进行复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文言文背景故事或者与文言文内容相关的其他文章知识,对阅读文章进行复习时,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类型的不同,为学生拓展刊物、杂志等书籍内容,这样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复习。
2.德育
无论是哪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教师都需要遵循其相应的教学规律,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但同时教师还需要通过一些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爱国主义思想,让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综上所述,九年級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教师在这个阶段应该采用强而有力的措施,来帮助九年级的学生巩固和复习语文知识,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让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整个九年级语文的学习,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语文下册】推荐阅读: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0-12
九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09-16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06-16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06-30
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0-11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07-03
11-12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1-06
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07-24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09-06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