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有感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心理学有感(通用9篇)

教育心理学有感 篇1

——历史教学的心理学问题

一.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心理特点

学生掌握历史知识首先需要形成有关的历史的人物、历史时间、历史空间等的正确表象。形成正确的表象是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要求之一。其次,学生掌握历史知识需要大量记忆重要史实的年代、日期、人物姓名、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其前因后果等。进行大量有效的记忆活动乃是学习历史知识时,对学生心理活动上的另一个共同要求。再次历史知识本身都具有一程度的复杂性和间接性。它之所以复杂是因为涉及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它之所以具有间接性是因为,历史事件在时间上都是发生在过去,甚至是遥远的过去。这种复杂性与间接性还会给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带来困难,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机。这就要求学生进行积极想象与思维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

由于历史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以及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都得到一定的锻炼,不断发展提高。

二.历史教学中的心理因素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形成正确的表象,除直接进行观察外,还要充分使用直观教具。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最能正确反映现实形象的表象莫过于实物表象,所以实物乃是最好的直观教具。无实物可利用实物模型或复制品,如古代人物塑像、古战车模型、古器物复制品等即是。使用直观教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感知材料,形成正确的表象,而且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为了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使用时,还必须和言语说明结合起来。研究表明,为了形成学生的正确而完整的表象,不仅向他们呈现直观教具,而且还伴有适当的口头说明。例如,在讲述古代希腊庙宇的结构时教师给学生观看一张庙宇的图片。事后让学生用图画绘制或言语描述的方式来再现该庙宇的形象。结果,学生对庙宇形象各部分的细节遗漏了。许多历史文物因长时间的自然侵蚀已不是昔日的旧貌,关于这种差别应在教学时用言语指出来,以免形成不正确的表象。如果直观教具难以找到,可以通过形象性的言语描述发挥直观的作用,或是引起学生进行想象,把已有的表象重新组合,再造成为所需要的新表象。历史知识大多带有间接性,通过再造的想象形成的表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形象性的言语在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此外,形象性的言语还有另外一个优点,它对学生的情感能起有力的感染作用,有的教材文字叙述生动形象,例如教材中关于“鸿门宴”一段的描述,使学生在阅读时有身临其境之感。

历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组织学生记忆,尽可能使孤立的名称、年代和数字意义化,避免死记硬背,并经常应用各种方式复习以防遗忘。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4)“教学合一”是陶行知的教学思想,也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和教学论。

陶行知的教学思想,开始在《教学合一》一文中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他说:“

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

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主张教学合一,反对教学分离。教与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是教学论的起点。离开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谈不上有教学,这是教学理论的基本问题。

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也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主观地“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而应该主动地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为学生的禀赋不同,接受能力各异,教学方法也不能强求一律,“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同时教师要“一面教,一面学”,不断提高自己;只有自己水平提高了,才能教好学生。这是他主张“教学合一”的理由。

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是在他看到国内“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也阐明了他的教学主张。这一主张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获取知识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如果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自觉地学习,主动地探求,教师只管“教”或“教学”,也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再则,世界上“新知无穷”,学生不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探索新知的本领,也不能适应未来的生活,学生不能永远跟着教师走。“教学生学”,就是教学生自己会学,这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思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领导者、组织者,也是知识的传播者,处于主导地应,理应发挥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必须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前提,否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发挥。“教学生学”,也体现了这一思想。这就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一对矛盾,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下得到统一,正确地反映了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还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诸因素,这也要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下统一,所以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改进教学方法,“一面教,一面学”,深入掌握教材内容,以促进知识的转化。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

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这一点对于我们现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同样具有指导意义的!

陶行知则将“教学相长”作为他“教学合一”的重要原则之一,贯穿在他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他说:“师生本无一定的高下,教学也无十分的界限。人只知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不晓得有的时候,教师倒从学生那里得到很多的教训”。从广义的角度看“六十岁的老翁可以跟六岁的儿童学好些事情。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他经常将自己的诗交给小朋友改;他办安徽公学、晓庄师范,育才学校都是贯彻这一原则,主张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他的“小先生制”、“即知即传”等思想,无不与“教学相长”有渊源关系。“因教施教”则是他常常运用的原则。他说:“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我们要晓得受教的人在生长历程中之能力需要,然后才晓得要教他什么和怎样教他”。他并以松树和牡丹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作比喻,说明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教法。朱熹曾经提出,教人之法要根据“为学之方”,意思就是“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陶行知也借其意而用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不能做到乐学,学生对上课缺乏兴趣,学习就会变得很被动,教师固然能用强硬的手段甚至用填鸭式的方法逼学生学,但这样只会造成学生厌学,对掌握知识,提高成绩没有任何帮助。同时教师自己也会不快乐,整天为了学生而苦恼,脸上总是紧绷的,没有了亲切的笑容,或许回到家,还会将这种不愉快转移到家人身上。但是如果老是稍微改变教学的方法,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而不是单纯地使用枯燥的文字来教学,这样就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另外,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学分层次,便适应了班级不同学生的需求,不至于顾此失彼,有利于全班学生的发展。学生学得快乐,教学教得也轻松,教学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和师生互动的活动,其乐无穷。

教师不单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快乐。如果把教师当成职业来做,当然也有做得很好的,但这背后很可能就是怨言、辛劳。如果把教师当作快乐的来源,一切都将不一样。然而如何才能爱上教师,拥有快乐呢?教学合一就是关键。总之,教学合一是我们每一位老师迫切要做的,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读罢《陶行知教育名篇》,掩卷沉思,给我很大的启示。关于陶行知先生,我知道他很有名气,是杜威的弟子。关于他的教育思想,我了解他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的教育观点,可先生真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我并没有具体了解过,更不要说运用到日常的工作中去了。就如在《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中“序二”所写:“大面积的中小学教师只知陶公其人,未知陶公其 运用到日常的工作中去了。就如在《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中“序二”所写:“大面积的中小学教师只知陶公其人,未知陶公其说,更别说把陶公的教育思想付诸教育实践了,继而有所发展了。”此作者更指出:“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足以可见陶公在中国教育界的影响之深远。当通过一段段短小却精辟的文字去了解陶老的“行是

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这些他所创立的教育理论时,不禁深深地佩服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与深刻。因为他在八十多年前提出并研究的问题,正是今天我们所倡导的最新的理念。

1、“生活即教育“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 “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

2、“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穴,方是真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 暑期读书笔记&影视剧点评精选读书笔记影视剧点评书评舞台艺术点评读后感2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先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3、“行是知之始”一位在美国受过多年教育的学者,回国后却放弃高官厚禄毅然跑到乡下办学,并终身致力于平民教育,这就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界最早认识到农民教育问题重要性的人,是最早广泛提倡妇女也有平等受教育权利的人,也是第一个开办乡村幼儿园的人。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教育思想今天仍在广泛推行。每次读到陶行知的话时,我总会感叹,他怎么那么先知先觉?他怎么会总结出那么多精辟的话?“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仔细辨辨,妙哉妙哉!真正让我了解了陶公“行知”名字的用意!记得前一阶段,看到一则介绍:“蜗牛喜欢吃什么呢?”过去,孩子们要问爸爸妈妈、问老

教育心理学有感 篇2

一.通过合作学习, 培养互助意识。

有人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 三个中国人是条虫;一个日本人是条虫, 三个日本人是条龙”就是在讽刺中国人在合作意识上的缺失。我们经常看到中国运动员在举重、跳水、乒乓球等单项赛事上夺冠, 而在集体项目, 如篮球、足球上却屡次让国人失望, 这些现象足以让人深思。随着信息社会劳动组织趋于小型化, 劳动中互相协作彼此直接交往的机会大大增强, 劳动者的人际关系技能和状况将对他的劳动机会产生直接影响。

我认为重塑民族形象应从学生开始, 从合作学习开始。当学生有较高的集体主义观念时, 他们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空前的高涨, 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更加的投入, 合作的效率就会提高。所以要想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就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让他们意识到合作学习的实质意义。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集体主义精神, 在合作学习时他们就会过分的强调表现自己, 不愿意与其他的同学共同完成, 尤其不愿意和“后进生”在一起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各自为政, 讨厌甚至排挤“后进生”。这样合作学习就变成了形式上的合作, 个别人的活动, 而那些“后进生”就根本无法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为此要让合作学习落实下来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对个人评价改为对集体的成绩评价, 从而让学生在思维中形成“集体最重要”的观念, 让学生意识到如果整个小组的成绩不好自己的成绩也会受影响。

比如在初一讲课文时, 我有意安排一些小知识竞赛, 对学生进行了分组, 每组进行合作归纳, 答案优秀的组给与适当的奖励, 学生们归纳时是各取所长, 能力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我还常在教学的设计中故意留下一些难度大的有合作价值的题目为学生提供合作的必要条件。让学生尝到合作的甜头, 这样一来学生们发现“合作真好!”合作是解决难题的一个好途径, 当自己解决不了问题时学生便会自然而然的想到合作学习, 从而合作的意识在日常的学习中就会慢慢地强化, 时间久了, 就会由老师要求他们合作变为他们自己想合作。合作的自觉性就逐渐的养成。

二.通过启发教育, 培养自主意识。

应试教育一直以来束缚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 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 整天战斗在三尺讲台;而学生则是没日没夜的做那些永远做不完的作业, 有的家长陪着孩子作业到深夜……

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 肩负着重任, 因而自然成为了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在既定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评价体系等现实的内外条件下, 该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力军作用?

我认为, 我们首先应该抓住课堂教学这个占用时间最多、内容最广、涉及面最大的素质教育主阵地, 在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扬弃中推进素质教育。教学目标应该是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 而不只是应试的知识与能力;教学对象应面向全体学生, 而不只是照顾少数能升学的尖子;教学内容应是教给学生对明天有用、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东西, 而不能只限于课本与应试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关系应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 而不是教师“一唱到底”、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传授;教学手段应是现代多媒体与传统手段的整合, 而不是仅靠一支粉笔一张嘴“战斗”一节课;教学方法应以启发式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而不是“填鸭式”的一味灌输;教学重点应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考试方法与能力的反复训练。组织教学应注重导情入学,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而不是威严的纪律管束;更多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知识, 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中归纳出抽象的理论, 而不应只是演绎推理, 用有限的课本知识去解释无限丰富和无限发展着的实际;强化学生的个体参与, 不仅要调动他们动耳动脑的心智投入, 还要促使学生动眼、动嘴和动手等多方面的身心投入;教学过程目标的达成不仅需要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 而且还要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审美等心理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等思想品德的成长。

读教育名著有感 篇3

关键词:书籍 历史 现代 融合

一、书籍的演化史

自人类第一本图书著作《管子》诞生至今,人生有图书的历史就被追溯到春秋初期,至今已有大约3000年。图书的产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孔子《论语·宪问》对管子的功绩曾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由此可见,书籍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管子·戒》说:“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书本产生的第一要务是将所知道的事情,陈述成牍,其中更多的是记录圣贤的言论,以便彰显其思想的宏大和警戒后人。其后,便有了孔子的《左氏春秋》,及弟子们整理成著的《论语》。由此,后人可由书牍中感悟圣贤的教诲,体悟前人的阅历。

那时候,书籍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内容也比较狭窄,文字生涩,显现了智慧的高深,却缺乏了这一经验累积品的平易近人。书籍发展到现代,历经数度改革,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在此期间,书籍,这一人类的精神食粮进行了细致的分门别类,迈入了专业化的进程中。

二、专业化书籍的应用和发展

术业有专攻。人类科学发展至今,要求一切工作,一切事物的发展遵循精细化分工的要求。由此,人类社会也产生了更加细腻的职业化的倾向。上层的高科技研发人员,中层次的管理协调人员,基础层次的社会服务人员。社会分工的细化,就必然要求图书也达到同步的水平。由此,科学专刊著作,管理体系方法,社会科学等等都有了自己的相应内容。对此,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多读可医愚”。只是读书也须如药,对症才好。比如,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书平平常常的”。读书,正像专业化的方向前进。

三、教育书籍的专业性

从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到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现代教育著作越来越专业化,在注重学校的社会化职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儿童的个性心理和身心健康。而这一切的著作,一切的教育思维的最终落脚点,都在职业化的教育施加者——教师的身上。这就要求面临不断发展的教育理论和教育侧重点的教师的整体素质进行全面、专业的提升。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身处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无止境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需要承接的东西太多了。单单中国,就有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在这涛涛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如尘埃的名师大儒给出后人无穷的启示和教导。这些包含了社会性、知识性和文艺性的思想结晶转化成了不断变迁的教材,源源不断地注入一代又一代新生命体的心中,使“学生”一词,不再只是知识的“受体”,还让他们变成了强大的知识的传播者。他们的身上承载的东西越来越多,而身为这所有前人经验的传播者的教师的压力可想而知。

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作为能够“斗转星移”的知识的转化、发酵、传播者,教师首先要发展的必然是身为教师这一职业的专业素养,即教育教学理论。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就要求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具有比较专业的理论知识,并将此付诸于实践。于我个人而言,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先后涉猎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颗灵魂献孩子》、杜威的《儿童与课程》、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等教育教学名著,对专业知识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五、教育理论的实践性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育教学理论的提出和研讨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美国著名作家、活动家、教师帕克·帕尔默说:“与导师和学科的相遇,可以唤起自我意识,获得一些我们是谁的启示,但是教学的呼唤还不单是来自外部的融合——没有我灵魂的首肯,任何外部的导师和学科都不会对我产生影响”。人类知识在经年累月的积累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地被进行着重新的融合和发展,以至于在经验本身又衍生出许多的不同的意义,这就是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他的内心思想和理论方向直接决定孩子的思想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将持有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时代进行有效地融合、再创造,进行有效的权衡,给孩子们正确的引导,真正实现教育的时代性和有效性。

总之,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教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教育教学理论起到基石的作用;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书籍起到记录、融合、生发的作用。在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发展过程中,书又是媒介。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书是前人经验的累积。对于后来者而言,我们听“百家之言”,生本我思想。最后,引莎士比亚的一句话:“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过去的十年里,各种教育名著给我启示,催我上进,在未来的十年里,我将乘教育东风,以书籍为基石,成就自己的教育教学天地!

参考文献:

[1]图书馆说基础.

[2]陶行知教育名篇.

看《安全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感 篇4

在老师的要求下我在本周六观看了有湖北教育频道播放的《安全教育与素质教育》。

这个节目讲了安全教育与素质教育,我首先讲一下我观看了安全教育的感受。

安全教育主要就是要维护身体健康,维护身体健康就需要掌握一些日常安全知识,从而让危险远离自己。这些知识就包括:骑车应注意什么,遇上坏人怎么办,一个人出门在外应注意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掌握了这一系列的知识后,就应该能保证自身安全了。但也要事事小心一点,不让危险之花在自己身边开房。让我们的认识能力,辨别对错的能力,办事能力都有所提高。危险的发生最多都是在学校,这就是学校为什么这么看重安全教育的原因了。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健康是快乐的源泉,所以我们要保证我们的.安全,只有安全了,才会健康,健康了,才会快乐!

现在来讲讲素质教育的部分吧,素质教育就是从培养高素质人才为重点的教育。我觉得素质教育可分为思想和心理两大部分思想教育就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让这个正确的思想陪伴自己一生。正确的思想能够让自己的目标更明确,让自己努力朝那个方向前进。如果有错误的思想,可能会延误自己的一生,让自己的目标模糊不确定。所以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让自己终生都前往正确的道路。心理教育主要就是让自己拥有阳光健康的心理,这种心理只能在我们快乐的环境下才能有,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才能有健康的心理,所以我们要有快乐的心态,只有快乐了才能有健康的素质。我们要有正确的思想和阳光的心里才能有高素质。

读教育名著有感 篇5

读教育名著有感有人说,读书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是的,圣人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虽然贵重,但只要我们读好书,就会得到比黄金更贵重的东西——文化知识。一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反之,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便会落后于时代。歌德说过,谁落后于时代,就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特别是在现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触新的知识便会被时代所淘汰。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给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我们又不可能向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方便地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感悟一:科学之路上不平凡的奋斗最近我读了几本教育名著,其中有一本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出版的《科学的道路》,该书以“科学的道路”为主线,汇集了60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亲自撰写的文章,逼真地、客观地展现了科学大家们的精神风貌与走过的艰辛历程。科学的宗旨是“求真”,科学家的使命是探索未知,科学的任务在于理所当然地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院士们执著求索的科学精神通过自然哲学影响着人文理念,旨在让人类走出愚昧。人类灵魂的最高意向,是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之情,是对于美与公正的渴求,是对于捍卫真理的本能冲动,这些愿望和举动都是极其真实的和珍贵的,它们铺就了院士们孜孜奋斗的科学道路。《科学的道路》让院士们表现各自的个性与学科特色,摄入角度尽可能广,以避免千人一面。院士们既记录学术成就,也叙述生活态度;既回忆成才的坎坷程途,也感怀师友之厚谊,以明示人生之哲理。在书中,有的院士述及本人对某学科领域所作的贡献,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的科学史实作了有价值的钩沉,以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因此,我们从该书中也可以侧面探求中国乃至世界科学发展的轨迹。在书中我感悟科学家们在科学之路上不平凡的奋斗:有的院士对学科作了充满激情的展望,对学术界寄予殷切的期望,尤其是对后辈学者的谆谆嘱托和深情告诫:科学是追求真理的事业;科学的道路上缺少的是鲜花和掌声,充满的是荆棘和险情;在科学程途上取得的哪怕是点滴成果,都毫无疑问地构成了人类进步的阶梯,即使是失败的惨痛,也是对科学发展的启迪与宝贵的财富。有的院士结合个人成长的经历,语重心长地告诫人们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饶有兴趣地回忆了科学探索中难忘的事件,侃侃而谈科学研究中的方法与艺术:真理,不论是多么珍贵的真理,也不是生活的全部内容,它应该以美和博爱来补充;科学是一条充满汗水的拼搏之路,选择科学就是选择了风雨兼程,也同时选择了生命的永恒;科学事业是无悔的事业,而机遇垂青那些懂得追求她的人;科学家尊重的只能是科学。还有的院士论述了人生格言、业余爱好及对成才起决定作用的书籍和报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勤”、“苦”之道已成了广大院士的共识。有不少院士深情地写了个人业务小传,我静静地拜读着书中一篇篇各具风采的自述,宛如跟院士们作着面对面地交谈。“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院士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自由地行进在科学的道路上,永葆着一种理性的青春与美丽。感悟二:做事态度决定成就高度在所读的教育名著中,有一本叫《无法选择工作,但可选择态度》。其中,有一部分节选内容对我很大的启迪: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个由26个孩子组成的特殊班级,他们都是一些曾经失足的孩子,有的吸过毒,有的进过少管所,家长、老师及学校对他们非常失望,甚至想放弃他们。一位叫菲拉的女教师主动要求接手了这个班。菲拉的第一节课,并不像以前的老师那样整顿纪律,而是在黑板上给大家出了一道选择题,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判断选出一位在后来能够造福于人类的人。有3个候选人:A.笃信巫医,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如命;B.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每晚都要喝大约一升的白兰地,而且有过吸食鸦片的记录;C.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的习惯,不吸烟,偶尔喝一点啤酒,年轻时从未做过违法的事。大家都选择了C。菲拉公布答案:A是弗兰克林-罗斯福,担任过四届美国总统;B是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C是阿道夫·希特勒,法西斯恶魔。大家都惊呆了。“孩子们,过去的荣誉和耻辱只能代表过去,真正能代表一个人一生的,是他现在和将来的作为。从现在开始,努力做自己一生中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你们都将成为了不起的人。”这一番话改变了这26个孩子一生的命运,其中就有今天华尔街最年轻的基金经理人——罗伯特·哈里森!过去的一切只能代表过去,未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张白纸,如何书写,还得看我们自己。一个女职员早上去上班,却毫无道理地被老板炒了鱿鱼。中午,她坐在单位喷泉旁边的一条长椅上黯然神伤,觉得生活失去了颜色,变得暗淡无光。这时,她发现不远处一个小男孩站在她的身后咯咯地笑,就好奇地问小男孩:“你笑什么呢?”“这条长椅的椅背是早晨刚刚漆过的,我想看看你站起来时背后是什么样子。”小男孩说话时一脸得意的神情。女职员一怔,猛地想到:昔日那些刻薄的同事现在不正像这小家伙一样躲在我的身后想窥探我的失败和落魄吗?我绝不能让他们看笑话,绝不能丢掉我的志气和尊严!女职员想了想,指着前面对那个小男孩说:“你看那里,那里有很多人在放风筝呢。”等小男孩发觉到自己受骗而恼怒地转过脸时,女职员已经把外套脱了拿在手里,她身上穿的鹅黄毛线衣让她看起来青春漂亮。小男孩甩甩手,嘟着嘴,失望地走了。从以上节选中,我感悟到:过去的生活,不管如何辉煌或暗淡,都随着时光如流水般远去。但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人整日哀叹过去的痛苦或者满足于曾经的辉煌,似乎生活对他们来说,永远都是过去式。羁绊于过去之中,是很难洒脱地走向美好的明天的,不应让昨天的伤感,腐蚀今天的情绪,羁绊今天的步伐。感悟三: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另外我还阅读了魏书生等人的教育著作,感受颇多。“辛勤的园丁、渡人的小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赞誉。它道出了为人师表的神圣和职责。而我们怎样做才无愧于这些称呼和赞扬呢?热爱学生。教育学生是个艰巨的灵魂、性格塑造工程,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魏书生所说:“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要要教书就要先育人”,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真诚的师爱是促进学生上进的动力。曾经有一位学生,因父母工作均在外地,无暇照顾他,他便自我放纵,学习不认真,作业不做,和同学打架。当了解到这情况后,我立即向他伸出关爱之手,找机会与他谈心,时常抚摸着他的小脑袋问寒问暖,鼓励他学习。慢慢的,他对学习不再马马虎虎了,一天天进步起来。我想,这就是师爱的力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藤野先生那严谨的治学态度,公正无私的师德深深地影响着鲁迅先生,时刻激励着他去英勇斗争;陶行知先生一生为师,注意表率,良好的师德风范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成为世人学习的典范。我们要以前辈为楷模,并向身边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学习,建立起以教为荣,以教为乐的专业思想情感。面对着不成熟的青年学生,面对着正处于动态发展中的他们,我们要注意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传。我们要以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用自己丰富的知识,风趣的谈吐来征服学生的心;用自己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感化学生的行为;用自己高尚的师德,真诚的师爱塑造学生的灵魂,在所读的这些教育专著里,专家们都建议老师应该用欣赏的目光去看,用赏识的语言去说,不论什么孩子,他们身上有优点,也有缺点,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它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不断走上成功之路。曾有一位大学生回忆他的老师时说,他的启蒙老师从来不批评打击任何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碰到每个同学成绩不好时,总是说自己没有教好,请同学原谅。看到这些,我感到非常惭愧和不安,试问,在今天我们老师又有几个能做到这些呢?我只是粗略地把着几本书看了一遍,我越往下读,越感到坐立不安。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真需要彻底的改变了。读教育名著,让我感觉收获了很多,他让我意识到教师应该充盈着一颗爱心,把爱心的阳光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思想与思想撞击的火花,架起心灵与心灵沟通的桥梁,一起拉响生命的琴弦。担负起“三钱粉笔,万钧重担”的为师之责。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书上我们能知道更多故事,更多知识。我们要多读好书,用知识来塑造你自己,不断进步!读一本好书,有如交一个益友。书是一盏明灯,它照亮了我们的人生道路,让我们在前进的路上有了明确的目标。所以我以后还要读书,读好书,同时倡导并支持我的学生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一个称职的教师,以带动教

育事业的蓬勃健康的发展!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篇6

全书共分四个篇章, 李老师用三条主线将取自生活、源于实践的若干小故事串联起来, 融入了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认真思考。第一条主线是教学线, 主要介绍了他进行语文教改的起因和过程;第二条主线是教育线, 主要写了李老师的学生观的变化;第三条主线是管理线, 讲述了他自己从教师到校长到局长到教育家的成长过程, 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管理理念的实践与变化。

李希贵老师之所以能取得成功, 关键在于他对“自由呼吸的教育”, 对“人的回归”的尊崇与践行。在李老师的教育求索中, “人的回归”与“自由呼吸”有三种意蕴:

其一, 学生潜能的唤醒与主体性的彰显———让学生“自由呼吸”。

在书中, 李老师深刻反思了自己学生观的渐变过程, 那是一个在无数次错误和失败中摸索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与大师对话、从阅读中汲取养分的过程。正是一颗好学又善于深思的心灵, 让他一步步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地融入到了自己的学生观中。他始终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 经常思考教育应给学生留下什么。他提倡民主从课堂开始, 着力造就一个“选择的校园”, 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第一次”, 哪里闪光就“打造”哪里, 让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

“自由”与“教育”连襟。自由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我选择”。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的关键性内容, 就是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 可以压缩于斗室, 可以充斥于广厦, 就看我们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空间。

其二, 教师主体性的尊崇与张扬———让教师“自由呼吸”。

一个行动与心灵都不自由的人, 不可能完成一项最壮美的事业。对于一位校长而言, 成就教师与成就学生一样重要, 因为“教师以什么样的心态理解生活, 就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教学, 对待学生”。文章中“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这一句话让我感同身受。这是李希贵老师独特的人文管理理念。当一个人意识到“自我的独特价值”, 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尊重”和“关注”时, 责任感和使命感便会油然而生, 从而为主体性的发挥注入持久而强劲的能量。

其三, 学校个性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让学校“自由呼吸”。

在管理中, 李老师以营造“自由呼吸的教育”为使命, 进行了一系列引领潮流的探索。他明确指出:“教育不需要‘目中无人’的管理。”“管理管理, 只有管没有理, 是不能叫做管理的。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是活生生的个体, 你不把被管理者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尊重他们, 理解他们, 甚至热爱他们, 你的管理就不会有太大的成效。”这也是他对“管理”一词的诠释。

从管理一个学校到管理一个县的教育, 再到管理地级市的教育, 李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着教育管理的模式。他立志于让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 他致力于新课程改革, 着力打造教育强市, 他将西方企业管理中的一些新思想、新理念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教育管理实践中, 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观《教育的目的》有感 篇7

长期以来, 无论是在正规的教科书中,还是在国家的教育方针中, 教育目的都被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表述历时数十年, 人们对此司空见惯, 并未感到有什么不妥, 所以至今仍然是教育文件及政策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概念。但是看了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才真正的理解到:教育应该充满生气与活力,而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引导他们自我发展。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智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培养,还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科学、人文方面的全面发展。教育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满生气和活力的。要想把教育做的成功,那么必备条件就是创新。创新的知识正如活鱼一样自由遨游在浩瀚的大海,相反陈旧的知识会像死鱼一样慢慢腐烂;教育的目的不是一味的让学生见多识广,而是造就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

在中国进人现代社会的今天, 封建等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 通过教育进人名牌学校, 然后当政府公务员, 做官, 这是最风光的职业(在现代社会中官员不应该是一种职业) ; 当科学家,做教授, 这是受人尊敬的高雅职业; 做金融、证券、保险、工商、税务、职业经理人, 这是令人羡慕的高薪职业; 当工程师、医生、教师也算是一种过得去的职业; 做小生意, 开小餐馆, 做个体经营等普遍被看作是下层职业; 至于做农民, 进城当打工仔, 干清洁工等被人们看成是不人流的“ 活路” 。一个人要进人精英阶层, 进人上流社会, 就必须接受优质教育。教育被看成是划分职业等级的依据。在多数人看来,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一个有文凭的人, 就应该有好职业。难道一个人在校时的成绩好才能有所成就吗?这是谬论!事实上学历是使人成才的要素之一, 高学历有助于成材, 但它不能简单等同于人才。什么是人才? 人才的最终标志是他能够做什么, 他对社会有什么样的实质性贡献, 这是最起码的常识。

从传统教育的目的可知我国先前的教育事业的精神主旨:一是主导教育事业的思想基础是革命理论; 二是视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工具; 三是教育目标为培养具有特定标准的革命接班人。如此说来,这样的说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本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可以说是合理的。但是处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改革开放已经取代了长期持续的革命意识,传统的教育目的已经暴露出了明显的额弊端。第一:传统教育目的的政治性内涵是教育失去了自己的个性与特色。培养接班人的目的很明显在当时完全是社会政治的需要,因此当时的教育完全成为了政治的工具。教育追求的目的已不是教育自身的目的,而是社会政治的目的。这种教育在本质上已经迷失了方向。第二: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被动性的活动。教师教,学生学,这种“上施下效”的教学方法使得教育呈现出一种盲目的被动状态。教育的内容是要一以贯之呢,还是应该不断地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呢?长期以来,早我国的教育历史上,长期存在着“贯彻、执行”的记录,而少有“发明、创造”的记录。

对于传统的教育目的我们应该不断反思。 在这种教育的目的下教师们不敢对教育目的的意蕴进行自由、深入地探讨,只能是机械性地接受和执行, 因而其时人们对于教育目的的呼应虽然在表面上是热的、积极的, 但内心却可能是麻木的、冷漠的、消极的。在没有完全认同(并非主观上不愿意认同)、理解的情况下, 教师向学生的传道便往往是机械的、教条的。

观安全教育有感 篇8

上午,我观看了福建公共频道的安全教育,深有感触。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有人说,是聪明智慧,有人说,是家财万贯,其实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不是有一句话说生命是革命的本钱吗?世上没有不弯的路,人间没有不谢的花,灾难宛如天边的雨,说来就来,你无法逃避,无法退却,因此,我们要加强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防范于未然。

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因此,为了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和不被他人伤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我做起,从点滴养成做起,绷紧安全这根弦,决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严格按规程办事,让事故远离我们,真正做到事故苗头不在我身上发生,不在我们身边出现,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如果在教室里发生地震,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不要拥挤,以免发生踩踏事故。如果在家里,要躲到较近的坚实的家具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二、当火灾来袭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并泼水降温。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拴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上,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三、走路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须靠路边行走。横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遵守交通信号,红灯停,绿灯行。不钻(跨)越交通隔离设施。不在汽车临近时或车辆前后横穿马路,不在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小孩不在马路上追逐猛跑、嬉戏、打闹、游戏,不要边走路边看书。夜间步行要尽量选择穿戴浅颜色的衣帽和在有路灯的地方横过马路。

四、在没有家长带领,孩子不能偷偷地结伴去游泳。不能去不知水情、地方很偏僻的小河、池塘里游泳。为预防抽筋,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用水淋湿身体的各个部分,不能马上下水。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嬉戏玩闹,在没有大人及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不能逞能比赛。

观《赏识教育》有感 篇9

《赏识教育》观后感

观看了周弘的《赏识教育》,作为一名初中教师,让我对教育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在这个讲座中,周弘老师主要是从如何对待孩子这方面去论述教育,从对待孩子的一种态度,一种赏识的态度。他的态度有以下几点:

一、要懂孩子。

要从孩子的思想程度去考虑问题,因为我们跟孩子的思考角度不一样,要想懂孩子,必须要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听了讲座,让我知道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思想强加给孩子。

二、对孩子的态度。

“你是天才”周弘老师的这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因为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父母从来都没有对我说过这样的话。周洪老师的女儿不会讲话,可以说是比一般的孩子要差,但是他却千方百计地找出一些事实来证明他的女儿就是天才。使他的女儿感到自己就是天才。看到这里,我觉得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之所以他们不优秀是应为他们缺乏了变成天才的信心。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看你如何教育。我们不能因为孩子的某些地方不如其他孩子,而从此以后对他“另眼相看”。我们用十二分的热情来对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等到更好的发展。

三、找感觉、尝甜头。

对于一个孩子而言,我们应该让他们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要抱着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慢慢来的心态。要允许孩子失败,承认孩子之间存在的差异。要善于使用你的大拇指,适当的时候要表扬。

四、满足孩子的一种心理需求。

要看得起孩子,创造赏识。要经常夸孩子,当你天天说他好的时候,说多了,他就自然会变好了,让孩子在激励中长大。

平日里虽然知道鼓励和表扬对孩子的重要性,但对孩子这样、那样的要求使我们越来越吝啬我们的表扬,而没有真正发自内心的赏识我们的孩子。当我们希望孩子讲礼貌时,老说孩子没礼貌;希望孩子胆大时,总说孩子胆小;希望孩子乖巧时,总说孩子不听话。就是没有把这阳光照在我们希望的地方。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等待老师去雕琢的玉。不懂得赏识学生的老师就像没有艺术天赋的雕刻师,只懂得埋怨这块玉不够圆润,那块玉长得奇形怪状,没有符合他的要求,而一个真正技艺精湛的雕刻家会根据各块玉的形状雕刻出各种富有个性和灵气的惊艳作品。”我相信每个人的潜能都是很大很大的,最终这个人成功与否就在于他的潜能发挥了多少。我们老师有幸成为挖掘孩子潜能的第一人,应该尽自己所能给他们动力。这动力哪里来?来自于老师的赏识!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就像刚刚钻出土地的一棵棵嫩芽,需要老师的精心呵护。有的时候真的只要老师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只是一个微笑就可以让孩子很感动,孩子们都很敏感。

上一篇: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下一篇:售前工程师转正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