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及评议

2025-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及评议(精选4篇)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及评议 篇1

活动目标:

1、倾听歌曲,感受曲式的简单变化,并能根据乐曲舒缓的节奏进行镜面游戏。

2、能大胆参与游戏,乐于表达自己的游戏感受。

3、体验韵律游戏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各种乐器

活动过程:

一、朗诵童谣小白兔,引入主题

二、尝试为童谣编排不同的节奏型

1、共同讨论,用什么节奏型使童谣变的与众不同。

2、筛选结果,全体共同演绎。

3、在此基础上,改变出第二种不同的节奏型。

4、全体讨论,选出适合的节奏型演绎。

5、分声部,保留一个主声部,节奏不变,其他两个声部,改为两种不同节奏的衬词,尝试合。

6、再次巩固练习三声部的融合。

三、尝试用声势代替口说的节奏

1、教师简单介绍什么是声势。

2、集体讨论,用什么声势来分别表现三个声部。

3、尝试讨论结果,找出不合适的地方重新替换。

4、再次分声部展示。

5、三声部用声势进行合奏。

四、尝试用乐曲来表现

1、出示多种乐器,幼儿分组讨论适合自己声部的乐曲。

2、尝试合奏,讨论不合适的地方,改善。

3、再次合奏。

五、尝试串联,感受成功的喜悦

1、将前面的三部分,分别取一段,尝试串联。

2、发现问题,进行改善,再次演奏。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及评议 篇2

活动由来:

相对与枯燥的音乐歌唱活动,幼儿对打击乐活动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幼儿通过节奏乐器,演奏活动,不仅能获得器乐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发展节奏感,还能发展幼儿对音色、曲式结构的敏感性,培养幼儿基本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达到良好的审美体验。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玩具进行曲》,该进行曲幼儿比较熟悉,容易印发幼儿的情感共鸣。

活动目标:

1.能听音乐,看图谱演奏玩具进行曲

2.培养幼儿能看指挥进行打击乐器的能力。

3.喜欢参与打击乐的演奏活动,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乐趣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重点、活动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用三种不同的节奏型进行打击乐演奏

活动难点:学习创编小军鼓节奏的打击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打击乐器:大军鼓、小军鼓、小镲

2、《玩具进行曲》的音乐、图谱

经验准备:熟悉音乐,节奏练习的铺垫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1)幼儿随《学做jiefangjun》的音乐,做律动进教室。

(2)师:今天优优老师带来了一张图谱,里面有几个我们的乐器朋友,它们分别是(小军鼓、小镲、大鼓)。大家都比较熟悉《玩具进行曲》,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曲子的鼓乐

2、出示图谱,进行节奏练习

(1)出示小军鼓的图谱,进行节奏练习。

引导幼儿看图谱说节奏,徒手拍打节奏师:现在我们看着图谱一起来说一说小军鼓的节奏吧。小花我们读什么?(幼儿:花)小叶子呢?(幼儿:啦),(老师指示图谱八分音符)这里的花和啦连在一起,说明它们是住在一个小房间里的,表示一拍,读的时候要快一些。而这朵小花是独自住一个小房间,也是表示一拍,读的时候会慢一点。(老师带幼儿一起说节奏)师:小朋友伸出小手,出花的时候小花手来打节奏,出啦的时候小白手来打节奏。

播放一段音乐,幼儿用小军鼓演奏

(2)出示小镲的节奏图谱引导看图谱说节奏,徒手拍打节奏,再播放音乐,幼儿用小镲演奏师:接下来我们看看小镲的节奏,(老师指着空)这是什么(空),这个我们读(才才),我们一起来读。空的时候我们不说出来可以吗?我们试一试啊,(老师用手势提示)小朋友说节奏。空在心里说。特别棒。

师:现在伸出你的小手,空的时候小镲贴着你的小胸口。(用手拍节奏)。

师:现在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演奏小镲,其他小朋友用小手演示。

(3)出示大鼓的图谱引导看图谱说节奏,徒手拍打节奏师:最后我们还有一个大鼓的节奏,小朋友们先把小镲轻轻放好,我们一起来学习大鼓的节奏。大鼓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咚咚咚的。好,我们用上咚来读一读大鼓的节奏。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伸出小手,小白手当鼓面,小花手做大鼓锤,敲大鼓的时候小花手画鼓面。最后一句的时候我们轻轻摸一下鼓面,止音

3、播放音乐全体幼儿进行乐器合奏

4、教师引导幼儿用小军鼓的节奏型做自由创编

5、请创编好的幼儿当指挥,跟音乐带全体幼儿一起齐奏小军鼓。

6、结束部分幼儿随音乐《学做jiefangjun》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这次的音乐课 我首先是把乐曲里的歌词用动作和图片表示出来之后再让幼儿倾听歌曲的,因为事先幼儿在小班学习过,而且开始的图片也引起了孩子的兴趣,所以大部分的幼儿都乐意大胆演唱歌曲,在引导下也能尝试用坚定、神气的演唱方式表现歌曲。

在我们学唱歌曲《玩具进行曲》时,我准备了小猫、小狗、小娃娃的图片等等来进行演唱表演,让孩子们始终沉浸在玩具音乐会的氛围之中,不但感受了歌曲活泼、快乐、幽默的情绪,而且在欣赏和活动中牢牢地记住了歌词。这样的安排自始至终都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及评议 篇3

活动目标:

1、复习基本舞步,并会合拍的边听音乐边呈螺旋形走。

2、遵守游戏规则,炮仗被点着后能及时发出信号,不提前,不落后的发出:“嘭”、“啪”声。

3、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会基本舞步。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看两位叔叔在干什么?什么时候会放炮仗?过年,开店,结婚等。炮仗会发出什么声音?

二、熟悉歌曲旋律,了解歌词内容。

(1)听教师范唱,说出所唱歌曲内容。

(2)边看图谱,边尝试演唱熟悉歌词和旋律。

三、练习螺旋形走。

(1)从炮仗顶部往下观察:你看到了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圆怎么变螺旋形?(课件演示)

师:现在我要把你们变成一个大炮仗,圆点代表小朋友,那我们首先要围成一个什么形状?(圆形)那么圆形怎么变成螺旋形呢?第一个人带头向中心绕圈,后面一个接一个,(课件演示动画变)

(2)幼儿手拉手站成圆形,首尾不连接,教师边唱歌边拉着第一人的手,呈螺旋形走。

(3)幼儿学习在教师点炮仗后及时的发出反应。“嘭”,“啪”!炮仗爆炸啦,大家都变成了小纸屑轻轻飘落,回到原来的位置。

四、学(复)习游戏中的基本舞步。

(1)看教师边唱歌边做动作。

(2)说出教师的动作中,哪些舞步已会跳,哪些不会跳。

(3)复习已会跳的舞步,重复练习有困难的舞步。

五、玩音乐游戏。

集体,分组

师:商量好了吗?你们谁是带头人,谁来放炮仗,看那一组唱的准、走得齐,卷的好,炸得响,飞得美。

活动延伸:

师:我们还学过什么舞步?滑步,娃娃步,踵趾小跑步,下次我们还可以把这些舞步加到歌曲里,手上也可以有一些变化。

教学反思:

卷炮仗是一项深受幼儿喜爱的传统活动,它巧妙地用集体合作走螺旋线的方式来表现炮仗的外形特点。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以体育游戏的方式和幼儿共同玩。尽管在“卷”的过程中教师会不停地发出语言提示:“手拉好,一个跟着一个,卷紧一点。”但随着炮仗越卷越大,幼儿的情绪会越来越高涨,螺旋队形也就很容易出现拥挤、碰撞、队形散乱的现象。

分析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只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参与游戏,而没有真正理解这个游戏是靠大家的合作来进行的,在设计这个活动时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变以往体育活动中已经出现的幼儿因不理解螺旋队形而盲目跟从的现象,启发幼儿通过探索先理解螺旋线的原理,在理解螺旋线原理的前提下再学习用动作表现螺旋线。

在这个活动中,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突破了计划中我们预测的困难,在理解螺旋线特征的基础上,幼儿能够逐步完成卷炮仗的动作表现。如果说传统的单一的体育活动或音乐活动只是带给幼儿浅层的感官愉悦的话,那么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却是让幼儿的愉悦带有一定的理性指导成分,即理解了卷炮仗游戏的真正玩法。正是在科学活动中对螺旋线的探索,才使得艺术活动中的卷炮仗游戏玩得更加丰富精彩。在教师的引领下,幼儿围绕螺旋线这个线索,在探究中游戏,在游戏中探究,凸显出科学与艺术、感性与理性结合的魅力。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及评议 篇4

游戏目标:

1.喜欢玩音乐游戏小篱笆。

2.学习咬字要柔和地唱二段体的歌曲。

3、能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游戏准备:

图片、磁带

游戏过程:

一、欣赏歌曲,并让小朋友说说歌曲的性质。

二、玩法:女孩唱第一段,男孩唱第二段,边唱边做动作。

规则:谁唱错了或动作做错了就算违规。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音乐活动,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这算是一首难度较高的曲目了,歌曲中的转音较多,幼儿在演唱时较难掌握,歌词的理解较易,因此,怎样让这首歌成为一首朗朗上口的曲子,是本次活动需要攻克的重点。在组织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引导幼儿观察了位于教室内装饰画上的“小篱笆”。让幼儿直观感知这一事物,一定程度上让他们融入自己的情感。紧接着,在歌词教授的环节,我带领幼儿一句一句的朗读歌词,结合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让一句句优美的歌词记熟在他们心间,在幼儿的跟读中,为幼儿添上生动的意境,因此,在接下来的旋律欣赏中,幼儿不由自主的唱了起来,让活动顺利完成。在这次活动中,我运用了情境导入法,直观法,讨论法和视听法,虽然本次活动幼儿积极参与,但我认为在活动的准备阶段还可以更加充分,或者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及时延伸,整合入美术活动,请幼儿根据歌词绘画出围绕在自己家门口的小篱笆。

上一篇:关于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调研报告下一篇:统计局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