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人生哲学(共8篇)
在社会交往中保持某种孤独的习惯,亦即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孤傲。另一方面,既不要拘泥于别人所说的话,也不要立刻和盘托出自己的思想。并且,不要对他人期望过高——无论是道德上还是才智上,而应强调自己与别人意见的差异,这是实行一种值得赞许的宽容的最佳途径。倘若你这么做了,你就不会与他人有过于密切的联系和交往,却又显得似乎生活在他们中间;你与他们的关系将会有一种纯粹客观的特征。这种预防措施将使你与社会保持适当的距离,并且可使你因此而避免遭受其侵污和伤害。就此而言,社会恰如一团熊熊烈火——聪明人因与之保持适当的距离而得以取暖;傻瓜则不是因靠的太近而被灼伤,就是抱怨火的灼烫而逃逸,以至于孤零零地忍受严寒的煎熬。
歌德:“欲骑须仔细备鞍,上马则勇往直前。”
黑暗使我们胆小如鼠,仿佛到处都是幽灵在游荡,这好比思想愚昧晦暗时产生的情景一样。„„夜晚,当我们思想松弛,判断力衰退时,我们的才智也会变得迟钝,容易产生混淆,无法把握事情的本质。
早晨是一天之始,万物都是那么清新而富有生机。„„在某种意义上,清晨时光就是生命的本质。„„每一个清晨都是一次初始,而后万物都要静止安息,睡眠如同一次暂时的死亡。一旦美好的希望被残酷的现实生活所迫灭,我们必然陷入绝望之中。
如果把可能发生的不幸作为反省的主题,这样我们已为自己提供了防范的措施,并且,如果灾难并未出现,更是令人喜出望外。
对于每一个思想高尚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避免被个人事务和世俗烦恼所纠缠而不能自拔,从而排斥更有价值的事物。
人性的特征从本质上来说是骚动不宁的:我们会立刻对无所事事感到厌倦。
尤其是在青年时代,我们常常容易把不遗余力而为之奋斗的目标变成虚幻的幸福憧憬——这是一种虚假的精神;因为当我们意识到这是梦时,幻景便会消失。
进行思想的劳作或论点的评判则需要时间和闲暇。
健康是构成幸福的最主要因素。
体力可以通过大量运用而得到强化;但神经则不然,神经的过度使用会导致衰竭。
不要让眼睛受强光的刺激,尤其是不要受强烈反光的刺激,不要在黑暗中看东西或者长时间观察细微精密的物体,不要让耳朵受巨大声响的震动。最重要的是不要对大脑施加压力,或使用过度,或在不适当的时间里使用。使用一段时间后应休息片刻。
如果同一时刻迫使大脑既进行剧烈的体力训练又进行理智思索,或者两种活动间隔时间太短,那么,大脑肯定会受到损害。
轻微的体力劳动有益于呼吸器官,并能产生一种更纯更多的氧化物供给主动脉,再由主动脉将新鲜血液输送至大脑。
睡眠的时间越长,其熟睡的程度就越低。
一个人应当习惯于从生理功能看得他理智力量„„任何一种肉体损伤„„都会对精神产生影响。
3.了解他人
一个人在其人生旅途中随时准备做并且也能够做到以下两件事:防患于未然与豁达大度。前者使他免受损失和伤害,后者使他避开冲突与争吵。
任何人都无法改变他自己的独特个性,诸如他的道德品格,他的理智才能,他的性情或体格;如果我们谴责他,把他说的一无是处,那么,除了使我们自己卷入一场拼死冲突外别无选择。如果你必须生活于他人之中,就必须允许每个人都拥有按其特性生存的权利,无论其结果将
是什么:你应当作出的全部努力是顺其自然地、恰如其分地利用其特性,而不希图其本性有任何改变,或随意谴责它,这便是“待人宽容如待己”这句格言的真实含义。
伟大人物像雄鹰那样总喜欢把巢孤零零地筑在高处。
在一大群才智超众的人中,有两个傻瓜,他们肯定会同病相怜,并且马上会暗自庆幸在这个团体中终于找到了知音。
你对一个人的评价仅局限于他的不足之处,你看不见他的优秀的精神素质,就像盲人看不见色彩一样。
大多数人是如此的卑鄙肮脏、如此的麻木不仁„„你将明白你自己变得和他们同样庸俗下流,否则你绝不可能与他们对话。
在于傻瓜和笨人打交道中能够显示你的聪明才智的唯一办法是不与他们交往。
我感到我敬重这样的人——当他正在等待或无所事事地坐着时,总是忍不住用碰巧拿在手中的东西,比如棍子、小刀或餐插等,敲得咯咯作响或挥舞着打拍子。他可能正在思考某个问题。
一个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人就像一个这样的人,即当他生活于其中的城镇的所有钟都不准而惟独他的表示准确的。他知道正确的时间。然而,这于他又有何用呢?因为,大家都以错误报时的钟为准,甚至那些知道惟有他的表才是正确的人也不例外。
让你熟识的每一个人经常感到没有他们你也能生活得非常好,将会使友谊更加牢不可破。„„但是,如果我们真正极为尊重一个人,那么,我们则应该把上述想法视为一种罪恶而隐藏起来。
一个真正具有能力达到完满状况的人,是绝对不会想到要大肆渲染自己的成功的,因为他满足于了解自己拥有的一切。
眼睛生来就是只见他物不见自己的,因此观察别人,非难别人,是认识自身的绝妙途径。无论你多么不情愿承认,疏远和长时期的分离总要损害友谊。那些我们无法见面的朋友——即使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虽然也时常萦怀于心中,然而,时过境迁,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牵挂将会逐渐淡漠,并且最终会变成一种抽象的概念;我们对他们的兴趣也越来越理智——甚至仅仅作为一种惯例而维持下去。
格雷西安:“若想赢得别人的好感,惟有显示自己像牧畜那样愚蠢、粗蛮。”
萨迪《蔷薇园》:“你应当明白——智者固然不愿与傻瓜为伍,而蠢人更是一百倍地厌恶与聪明人交往。”
那些俊俏的姑娘都没有同性朋友,她们甚至很难找到与之交往的同性伙伴。
温文尔雅——中国人视其为一种基本的美德。叔本华《伦理学》:对人们可悲的缺点——无论是道德上的抑或才智上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不加任何谴责,而是保持缄默,这就是温文尔雅。并且,既然这些缺点或多或少表现出一点炫耀的意味,那么,这种结果总是与双方都有益处的。
假如你希望别人接受你的判断,就应当冷静地、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将它表达出来。阿拉伯谚语:
不告诉敌人的事也别告诉朋友。
秘密受我监管,我为主人;秘密遁我而去,则我为囚徒。
缄默之树接触宁静和平之果。
三、爱与生的苦恼
1.生存意志的核心——性欲
恋爱,所以始终能成为最丰饶的闲谈题材,在于它的根底乃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性爱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世袭君主。
2.恋爱的激情
男女间若难以激起情愫,甚或互相憎恶怨恨,即使可以生育,其子女的内在体质,亦必是不健全、不调和的。
吸引异性的首要条件是健康、力和美,也就是说恋爱的本钱是青春。
5.谈谈禁欲
狭义的禁欲,就是为虐待意志而不断地寻求不愉快的事情,为折磨自己而拒绝快乐,甘愿过着赎罪的生活;也就是故意地破坏意志。
6.论女人
朱伊(法国作家):“如果没有女人,在我们生命的起点将失去扶持的力量;中年失去欢乐;老年失去安慰。”
女人最适于担任养育婴儿及教育孩童的工作,为什么呢?因为女人本身就像个小孩,既愚蠢又浅见——言以蔽之,她们的思想是介于男性成人和小孩之间。
人,不同于一般动物只生存在“现在”,人类有理性,靠着它,由检讨过去而瞻顾未来。女人比男人更具怜悯之心,因此,对于那些不幸的人,容易表现出仁爱和同情的言行。但由于现实的心理,关于正义感、诚实、正直等德行,却比男人为劣。女人理性薄弱,所以只有对现实、具体、直接的东西能在她们身上发生作用,对于与之相反的抽象的思想、坚定的决心以及那些有关过去、未来或远隔的事物,女人根本无暇去顾及,也不愿去想它。
7.生命的理念
从内在(即心理)而言,意志犹如树木的根干,智慧是它的枝丫。
若阉割掉一个人的生殖功能,就好像把他从赖以生长的种族树上砍下、弃置一旁一样,他的体力和精神必将渐次衰退。
8.素质与遗传
父亲所遗传的是属于强性、生殖原理、新生命的基础和根源方面的性质,统而言之就是意旨;母亲的遗传则属弱性、受胎原理、次要性方面的性质,亦即智慧的遗传。
莎士比亚:“卑鄙无耻的父亲就有卑鄙的儿子;一个卑贱的人,他的父亲必定也是卑贱的。” 许多经验告诉人们,凡是才慧卓绝的人,必有个理智优越的母亲。
从事科学方面的工作故需优秀的天赋才能,但不必具“绝世的天才”,主要是靠兴趣、努力、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幼年起的指导、不断研究、多方练习等等。
母子之间常有道德方面的敌对现象,而父子之间则为智慧的对立。
叔本华《论天才》:天才不但需具备非常发达而敏感的脑髓(母亲所遗传),同时亦须具有特异的心脏跳动,以赋予蓬勃的精力,亦即要有热情的意志和活泼的气质,这是从父亲所遗传的。„„所以,通常都是父母亲在精力较旺盛时所生的儿子(长子)禀赋较佳。
9.人生的空虚与烦恼
个体的生存从形式方面看,是不断地被埋葬在死亡的过去中,是一连串的死亡。
欲望又是基于困乏和需求——亦即痛苦。„„反过来说,若是欲望太容易获得满足,可怕的空虚和苦闷将立刻袭来。„„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和倦怠之间摆动;这二者就是人生的穷极要素。
一个人若有巨大的苦恼时,则对比它小的苦恼就几乎毫无察觉;反之,在没有大苦恼时,即使一丁点儿的不愉快,也会使他痛苦不堪。一种即使想象起来亦足令人不寒而栗的大不幸,一旦降临于实际生活,从发生以至克服它的期间,我们的全体气氛并未有任何改变;反之,获得长期所急切等待的幸福后,亦不会感到有何特别的愉快欣慰。
我们也不能断言:某人遭遇到偌大的不幸,恐怕会闹自杀吧!或者,这是芝麻小事,大概不致造成自杀吧。
佩脱拉克:“一千个享乐,也不值得一个苦恼。”
一切事情通常皆不完整、而令人迷惑,愉快的事情总掺杂着不愉快,享乐通常不过只占一半,满足反而形成一种妨碍,安心伴随着新的负担。
与其说人类的生存是一种赠物,莫若说是一种负债契约,负债的原因是由于生存的实际要求、恼人的愿望及无限的穷困。
乐观主义对人生的状态表示欢迎,并把幸福列为它的最高目的。„„但通常这些东西不会赋给任何人的,因此人们转而认为自己碰上霉运。„„实际上把劳动、缺乏、穷困、苦恼以及最后的死亡等等,当做人生目的,才是正当的。
10.对求生意志的肯定
动物的生命仅等于一瞬间而已,因为它们只有现在的意识,而无过去、未来或死亡的意识;我们不妨称之为“永恒的瞬间”或“永久的现在”。
11.死亡
伊壁鸠鲁:“死是与我们无关的事情。” 并加注释说:”因为我们存在时死亡不会降临,等到死神光临时,我们就又不存在了。即使丧失什么,也不算是灾祸。”
老人的蹒跚脚步,或蹲在角隅休息的身子,不过是他昔日的影子、他的幽灵而已,这里面又还有什么值得死亡去破坏的东西呢?
四、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看到这里,我有些不耐烦了,就顺手翻了下前言想获得一些总体性的认识,结果得知是被改编过的,气愤之中就把它扔到床下去了。然而前面的一些观点终究还是颇有启发,虽然我不想看最后一部分,但还是不得否认此书帮助我理清了一些生活中的基本问题。我还是又捡了回来,而且借给朱宁同学去看了。)
前言里写道“叔本华作为唯意志主义哲学的代表人„„”我对这个首次听说的主义感到很茫然,此前只晓得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不得不说我所接受的哲学教育不但是有限的,还是片面的。马哲的文星星老师在前几节课一直在介绍哲学史的一些基本情况,我想不妨试问一下,而且最后还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答复。以下是我对文老师的回答的复述:
单的方式粘到枯藤上等。故而, 表层结构中的道德信念在贝尔曼形象面前无法解释, 文本叙事呈现结构与逻辑上的矛盾与分裂。那么, 文本叙事中结构反讽的意图到底是什么呢?透过叙述者的叙事铺垫, 我们大致可以捕捉到作者关于理想艺术家或者说艺术精神的意见。不论是在艺术区中艺术元素与艺术氛围的叙述中, 还是在对医生不理解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和生存法则的喜剧嘲讽中;无论是在对贝尔曼数十年蛰居艺术区的失意者形象的悲悯中, 还是在对贝尔曼为琼珊之生而宁愿以画赴死的崇敬中;无论是在对贝尔曼貌似讥讽实则怜惜琼珊的勾勒中, 还是在对贝尔曼张扬以生的叙事停顿与低调而死的错时追述中, 我们都深切感受到叙述者对于贝尔曼为艺术而生的艺术精神的崇敬, 他的温情是艺术家的温情, 他的死是艺术家的死。这才是作者在这部作品中所想表达的真正含义。
《最后的常春藤叶》通过叙事反讽所蕴藏的“为艺术而生”的主题指向, 使我们对作者关于艺术家的思考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与理解。苏艾是一个将艺术作为改变生存处境之道的艺术家, 她对琼珊的艺术思维不理解而视为荒唐, 但愿意用艺术换取维持生计使琼珊脱离险境, 她是一个道德上的好人, 却不具备一个好艺术家的基本素养。她的所为是任何一个不具备艺术技能的好人皆可为的。琼珊是一个在生命受到威胁时悲观绝望的艺术家, 但她仍保持着艺术家的思维。而贝尔曼则是一个为艺术而生的艺术家。他有远大抱负和宏伟追求, 四十年来从未改变;即便二十五年来并无佳作, 甚至以类似苏是痛苦。一切欲求皆出于需要, 也就是出于缺乏, 所以也就是出于痛苦。这一欲求一经满足也就完了;可是一方面有一个愿望得到满足, 另一方面至少就有十个愿望得不到满足。在他悲观的人生哲学中, 对女性的观点也是悲观的, 女人在其眼中毫无美感可言。她们对艺术没有任何天赋, 只是为了种族的繁殖而生存。在他看来, 人们眼中神圣的爱情, 不管所呈现的外观是如何的神圣、灵妙, 实则, 它的根柢只是存在性本能之中, 那是经过公认的, 带有特殊使命的性本能。
在菲利普的人生中, 他先后遇到了五位女性, 这些女性中有人爱他, 而有人被他所爱。然而, 这五位女性最终的命运都是悲剧。菲利普第一个遇到的是威尔金森小姐, 对于菲利普来说, 这位小姐无疑太老了。尽管作者并没有明确交代她的年龄, 但我们可以从作者对她外表的描述来判断出她的年龄。在他们发生关系之后, 菲利普马上就感觉到她很令人反感:“这样的事是非常滑稽的。她又老又平庸, 他对她的幻象马上展现在他面前, 她满脸皱纹, 憔悴又化了妆的脸, 穿着与她的地位和年龄都不相称的
艾的方式谋生, 但他始终不曾放弃作为艺术家的追求。贝尔曼喜欢琼珊是因为琼珊有艺术家思维, 他能读出琼珊将生存希望寄托于叶子中的艺术家思维。他冒着凄风苦雨画上叶子, 明知是要死的, 但是他以艺术家的尊严和艺术家的温情来唤醒琼珊, 既是希望年轻艺术家能明“为艺术而生”之道, 又是表明自己为艺术而死的价值, 他是为艺术而死。可以这么说, 三位艺术家当中真正配称艺术家的是贝尔曼, 琼珊则是具有艺术家潜质的准艺术家, 苏艾只是有着艺术家名号的普通画匠, 医生则是完全的艺术门外汉。
欧·亨利在《最后的常春藤叶》中注重叙事反讽的运用, 以及创作贝尔曼形象时着力的种种文化隐喻, 都足以说明作者对为艺术而生的艺术精神的崇敬, 对贝尔曼式的理想艺术家的敬重, 这是文本的真正叙事意图。
参考文献:
[1]D.C.米克著.颜锒渊译.反讽[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82, 1.
[2]贾越.反讽艺术的美学特征[J].浙江社会科学,
[3]李建军.论小说中的反讽修辞[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1, 5.
[4][荷]米克·巴尔著.谭君强译.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4.
[5]杨钧.试论小说中反讽的四种类型[J].学术交流,
连衣裙。想到这些他马上打了个寒颤, 他突然觉得自己再也不想跟她见哪怕一次面, 也不能忍受自己竟然会有跟她接吻的想法。” (Maugham, 1991:150) 在这样的厌恶中, 他离开了她, 而且再也没有见过她。这与叔本华的性爱观不谋而合, 叔本华认为:在达到享乐之后, 任何一对恋人都可经验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失望, 并且会惊讶着, 他们如此热衷追求的, 除性欲的满足外, 竟再也得不到什么。 (叔本华, 2003:59) 第二个是樊妮普里斯, 这是一个没有天赋的艺术学生。此人物正好体现了毛姆在看待女性的艺术天赋这件事上也与叔本华有着统一的看法:我们不能对女人期望太多, 就以美术来说吧, 在绘画的技法上, 男女同样适合, 但有史以来, 即使最卓越的女人也从未在美术方面产生任何一件真正伟大或富独创性的成就, 在其他方面, 也从未给世界留下任何具有永恒价值的贡献。 (叔本华, 2003:231) 由此可以看出, 樊妮普里斯的悲剧是必然结果。在主人公菲利普眼里, 她是个邋遢的人, 主人公并不喜欢她, 仅仅是同情她的境遇。她一厢情愿地认为菲利普喜欢她, 只要他跟别的女孩子说话, 她就嫉妒、生气。不幸的是, 她根本没有成为画家的天赋, 她由于固执, 最后自杀了。直到她死了菲利普才真正理解她所有的行为。最终樊妮普里斯没有从菲利普身上找到幸福。第三个是米尔德丽德。这是让菲利普迷恋的女人, 他爱她爱到甘愿为她做出任何牺牲, 也总是会在她需要时给予帮助。但米尔德丽德一点也不爱他, 她戏弄他、欺骗他、利用他。需要他时, 甜言蜜语、百般温柔;不需要时, 毫不留情、一脚踢开。在他最终了解了她也明白了这一点时, 就再也不留恋这份爱了。第四个是诺拉。诺拉是菲利普所遇到的为数不多的好女人之一。她爱菲利普, 关心他还照顾他。然而那时, 菲利普正陷于对米尔德丽德的迷恋中, 所以他并没有对诺拉纯真美好的爱情给予相应的回报。当他放弃了米尔德丽德又重新回到诺拉身边时, 诺拉已经准备嫁给另一个男人。事实上, 这是她被菲利普抛弃之后所能作的唯一选择。菲利普最后遇到的女人是莎莉, 这也是主人公最后选择的女人, 他们在小说结尾时结婚了。她给了菲利普家的感觉, 让他想跟她生活在一起, 但她并不是那个让他爱的女人。莎莉的悲剧在于她拥有婚姻, 而她的婚姻中却没有爱的影子, 有的只是主人公对家和安逸生活的渴望。因为她能给予他所需要的这一切, 所以她成为了他最终的选择。
主人公菲利普与这五位女性的联系很复杂, 菲利普与这五位女性的关系都没有善终。此外, 贯穿整篇小说的是毛姆为读者精心准备的困住菲利普的情欲的枷锁。枷锁无疑是整篇小说的主线。对于菲利普来说, 与所有女人的关系的目的就是情欲。叔本华的性爱观认为:所有的恋爱, 不管所呈现的外观是如何的神圣、灵妙, 实则, 它的根柢只是存在性本能之中, 那是经过公认的, 带有特殊使命的性本能。 (叔本华, 2003:219) 菲利普的情欲就是他的欲望, 换句话说, 欲望就是他的枷锁。而这五位女性的枷锁也来自于欲望。威尔金森小姐的枷锁源于她对菲利普的情欲, 而她与菲利普的关系就是纯粹的性关系。樊妮普里斯的枷锁是她对菲利普的情欲, 以及她对成功的渴望。诺拉的枷锁是她对菲利普深深的爱, 她爱菲利普但菲利普不爱她, 这样的爱情变成了让她痛苦的枷锁。在叔本华的人生观中有一点很重要, 就是:人生之所以会有痛苦, 是因为人们会产生无止境的欲望。一个欲望出现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痛苦, 而当欲望实现时, 满足感带来的快乐也是短暂的, 因为随之而来的是新的欲望和欲望带来的痛苦。因为人们不可能消灭欲望, 所以人生必然就是痛苦。 (叔本华, 2003:11) 菲利普与威尔金森小姐及樊妮普里斯的关系预示了随后而来的菲利普与米尔德丽德的关系所形成的枷锁。这把枷锁让菲利普回想起曾经爱过他的三个女人, 是否自己也让她们经历了同样的痛苦, 带上了同样的枷锁。“他的思绪回到了过去, 他想知道是否威尔金森小姐和樊妮普里斯也经历了跟他一样的痛苦折磨, 他陷入了深深地自责中。” (Maugham, 1991:278) 毛姆也让格利福斯给了米尔德丽德一把同样的枷锁。尽管菲利普不能找到他自己的枷锁的原因, 但他能理解米尔德丽德的:“如果你爱他爱到无法割舍, 那我可以尽我所能地忍受你对他的这份爱。” (Maugham, 1991:367) 在失去了格利福斯之后, 米尔德丽德的枷锁变成了钱, 她的欲望也是得到更多能够让她生活下去的钱。菲利普与莎莉的关系在整部小说中是最有意义的。这段关系与他和米尔德丽德的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特别是莎莉对他的爱, 她的欲望就是和菲利普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最终她也得偿所愿。在那时, 菲利普之所以选择跟她结婚, 其真相就是他厌倦了漫无目的的漂泊, 他需要一个家还有一份爱。“似乎所有东西都从他的指缝间溜走了, 他想要抓住比这世界上其他东西要重要的东西”。 (Maugham, 1991:606) 他需要家的温暖和妻子的爱, 但他并不打算去爱别人。尽管他们的婚姻看起来是幸福的, 但这桩婚姻所有的只是欲望, 菲利普渴望稳定而莎莉渴望有个依靠。这样的欲望注定了他们的人生将会在这些欲望中继续痛苦。
毛姆通篇运用了叔氏悲观主义理论阐述了五位女性的悲剧人生。因其有轻视妇女的观念, 毛姆在此就塑造了五位可悲的女性。可以说在她们与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中, 性爱占了很大的成分, 她们中有的是被主人公所爱, 而有的是爱上了主人公。有为了生存委身男人的, 最终流落街头, 成为街头的妓女;有为了艺术奋不顾身的, 最终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以死收场。每一位女性最终都没有善终。她们的人生就是悲剧, 就是女性的悲剧, 她们有不同的欲望, 而欲望导致人生必定充满了痛苦。通过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来解读毛姆的这部作品, 我所看到的是人生就是一场悲剧, 而人的生命意志是盲目的、非理性的, 人的欲求永无止境, 最终欲望不可避免地导致人生充满痛苦和不幸。
摘要:小说《人性的枷锁》是以威廉·萨默赛特·毛姆自己的生活经历为素材写就的, 作品体现了毛姆的人生观, 其中他对女性的看法尤其值得一提。作者在总结梳理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尝试采用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对《人性的枷锁》进行探讨, 即主要从叔氏哲学中女性观和性爱观, 以及叔氏悲观主义人生观, 对小说中的五位女性的人生经历进行解读。
【关键词】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一、叔本华的人生背景
叔本华于出生于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战争的年代,这样一个动乱的时代对叔本华影响很深。他反对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对人间的苦难极为敏感,所以他的人生观中带有强烈的悲观主义色彩。欧洲各国战乱后的萧条让他产生了极端悲观的情绪,他深深感受到了生灵涂炭的大灾大难,陷入毁灭感而不能自拔。叔本华开始用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去挑战理性主义和乐观主义,对人类充满敌意的狂言,甚至对人性的恶毒攻击,这与构建人类和谐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基本内容
1.人是痛苦的人。叔本华把意志看作人的本质和内在内容,生存意志体现为欲望和本能冲动,一个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欲望和冲动,就是因为还没有得到满足,是想得到又没有得到,因此,欲望和冲动只能是痛苦。
2.人生是痛苦的人生。按叔本华的说法,分裂性的矛盾伴随着人的一生,因为一个人总是一种欲望得到满足,另一种欲望会随之产生,人生俨如钟摆一样,总是在一种欲望和另一种欲望之间摆来摆去,由于人人都无法逃脱这种分裂性的矛盾,所以人生不可能有什么欢乐和幸福。
3.人生是无价值可言的。叔本华认为,一个人死了,也就没有了“我的意志”,所以是世界末日;而在这个人生前,世界只会是这个人的意志,因此也只是“无”;叔本华说,“人生没有任何价值,只是由‘需求和‘迷幻所支使活动。这种活动一旦停止,生存绝对荒芜和空虚便表现出来。”即是说,除了在“需求”和“迷幻”下的活动外,人生哪有什么真实性的价值,世界本来是绝对荒芜和空虚,人的活动哪有什么意义可言。
4.解脱痛苦人生的两种途径,其一是博爱,当你爱一切人,把世界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的时候,就可以避免痛苦,其二就是禁欲,保持意志的否定,默认命运决定的痛苦。“一个人不仅可从自由意志的探索而认识世界的痛苦,亦可因自己切身的过度痛苦的经验,而获得解脱。”
三、辩证地看待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叔本华人生哲学的基本情感色调是悲观主义。在他的视野中,世界是虚幻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的世界是无穷的痛苦与无尽的磨难。但是,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这种悲观主义呢?
1.洗涤意志来分清理想与欲望。他说:“一个人能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想要去拥有的,比如:健康、幸福、生命等是最难如愿以偿得到的。因此,我们要洗涤意志,正确看待自己的追求。他说:“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为欲望永不能被满足。我们离理想越远,自然就会离欲望越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理想与欲望之中,将欲望的东西当作理想,这是因为它们有时实在太近,近到只有一线之隔,或者说欲望是感性的,而理想是理性的”,所以要分清理想与欲望,清楚人之所以以一种苦痛的生存方式度日,之所以会苦、会痛,是因为人们有欲望,但是这种痛苦要是以理想为目标,比如人们是以为提高生活质量、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能够诗意化地生存为目标,这样的痛苦就可以转化为获得成功时的喜悦。因而,我们必须学会分清感性的欲望与理性的理想,才不会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2.学会珍惜现在的每一刻。叔本华说:“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可以忍受的现在,包括最平凡无奇的,我们无动于衷地听任其逝去,甚至迫不及待地要打发掉的日子。我们应该时刻记住:此刻时光匆匆消逝化作神奇的往昔,从此以后,它就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照射出不朽之光芒,在将来,尤其到了糟糕恶劣的日子,我们的记忆就会拉起帷幕:此刻时光已经变成了我们内心眷恋和思念的对象。”然而,就算是现在的我,还是经常会抱怨日子的重复性,发狂地催促着时间,还急不可耐催促那漫长的日日夜夜,为的是希望能快点考完试,快点毕业,快点找到一份工作,那样我就可以摆脱现在的虚无的状态。我从来不可惜、也丝毫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仿佛在前面我将获得无限的幸福,而眼前的生活,每一天都过得那样缓慢,那样不切实,那样的重复……只是我现在懂得,一个人之所以得到真正的幸福,就因为她或他从出生到最终消隐于永恒里的这段经历中,每天都在人世间的生活中不断的克服不可知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盲目性,从中体验到快乐,总之,我们得到的最珍贵的礼物———生命,它的每一瞬间都是一去不复返,一定要好好珍惜。
叔本华为我们解读了一个悲观的世界,但这个世界并不是消极的。尤其对于我们这些被称为“幸福的一代”的年轻人,对他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深思使我们能更加冷静、客观地对待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邱君国.浅论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J].改革与开放,2011,(6):196-197.
[2]吕宁.浅析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J].品牌,2015,(2):290.
对于我们的幸福,勇气是一种非常关键的、仅次于聪明睿智的素质。
当然,我们无法给予自己这两种素质——前者我们得之于父亲,而后者遗传自母亲——但是,不管我们具备这两种素质的程度为何,通过决心和练习都可以增进它们。
在这一个“铁造的骰子决定一切”的世界,我们需要铁一般刚强的感觉意识,作为承受命运、防范他人的盔甲武器。
这是因为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战斗。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引起争斗。
伏尔泰说得很对:“在这世上,我们只有挺着剑前行才能取得成功;我们死去的时候,手上仍然紧握着武器。”
因此,一个人如果看见天空——或者只是在地平线上——出现了阴云,就沮丧气馁、怨天尤人,那这个人就是胆怯、懦弱之辈。
我们的格言应该是这样的:“在邪恶面前不要让步,应该勇敢无畏地面对它。”(维吉尔语)
就算是一件有危险的事情,只要它的`结局仍然悬而未决,只要还存在得到一个更好结局的可能,那我们就不要胆怯、犹豫,而应该努力抗争。
正如我们只要还看到一小片蓝色的天空,我们就不应对天气感到绝望一样。
的确,我们应该这样说:“就算世界倒塌了下来,一片的废墟也不会改变他的脸色。”
别说生命中得到的各样好处,就算是整个生命,也不值得我们为它如此心惊胆战。
所以,他勇敢地生活,英勇地面对命运的打击。——贺拉斯
但是,这有可能变得过犹不及:因为勇气会酿成冒失放肆。
一定程度的腼腆畏惧对于我们在这一世界的生存是必需的,懦弱只是畏惧超出了限度而已。
培根对于畏惧所作出的语源学上的解释比保存下来的普卢塔克的论述更进一步,他的表达令人赞叹。他从“潘”——这拟人化的大自然——中引出这一点。
他说:“事物的本性使所有的生物都具备了畏惧,这使他们得以躲避灾祸,保存生命。但是,这一本性却不会懂得节制有度,它总是把无用空洞的害怕和那些有益的害怕混合在一起,所有生物(如果我们能够窥见其内心),尤其是人类内心因此都充满了这种大自然所共有的畏惧。”
另外,这种大自然所共有的畏惧的典型特征就是它并不清晰地意识到生发这种畏惧的根据,它对这些根据是假设甚于认识。
2. 性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3. 一个有真知灼见的人和那些受到愚弄.欺骗的大众在一起就类似这种情形:他的手表指示的时间是正确的,但全城钟塔指示的都是错误的时间,而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正确的时间。但这又有什么用呢?所有人都听任错误钟塔的指示,甚至包括那些知道这个人的手表指示了唯一正确的时间的人。 《人生的智慧》
4. 精神迟钝的后果就是内在的空虚。 这种空虚烙在了无数人的脸上。并且,人们对于外在世界发生的各种事情——甚至最微不足道的事情——所表现出的一刻不停的.强烈的关注,也暴露出他们的这种内在的空虚。人大内在空虚就是无聊的真正恩怨,内心空虚之人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外在刺激,试图借助某事某物使他们的精神和情绪活动起来。 ——叔本 华 《人生的 智慧》
5. 抱怨卑贱的目的毫无用处,因为无论人们说什么,都是他们支配着整个世界,我们用不着抱怨世俗目的的低下 《叔本华人生哲学》
6. 谦虚是美德——这一句话是蠢人的一项聪明的发明;因为根据这一说法每个人都要把自己说成像一个傻瓜似的,这就巧妙地把所有人都拉到同一个水平线上。 《人生的智慧》
7. 值得骄傲的事都是难做的事。
8. 聪明的人首要发奋争取的无过于免于痛苦和烦恼的自由,求得安静和闲暇,以过平静和节俭的生活,减少与他人的接触,因此,智者在他和同胞相处了极短的时刻后,就会退隐;若他有极高的智慧,他更会选取独居。
9.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齐,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10. 普通人耗神於如何打发时刻;精干的人却耗神於如何有效利用时刻。
11. 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
12. 劣书是损害咱们精神思想的毒药。
13. 书呆子学究就是阅读书本的人,但思想家.天才.照亮这一世界和推动人类进步的人却是直接阅读实事人生这一部大书。 《叔本华美学随笔》
14. 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
15. “A man can be himself only so long as he is alone; and if he does not love solitude, he will not love freedom; for it is only when he is alone that he is really free. 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自由的。 ”
16. 伟大的心灵,在这个世界更喜欢独白,自己与自己说话。
17.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18. 一种人总担忧和烦恼着事情可能转坏,即使结果是好的,他们也快活不起来。另一种人,却不担心结果,如果结果是好的,他们便很愉悦。这就好比两个人,一个人在十次事业里成功了九次,还是不愉悦,始终懊恼那失败的一次;另一人只成功了一次,却在这次的成功里得到安慰和愉悦。
19. 如果生是梦.死是醒,那麼我把自己看成是——从两者之外被个别划分出来的存在。事实上,这也不外乎是梦幻。
20. 第二种是满足“体力”而得到的愉悦,此种愉悦能够自散步,奔跑,角力,舞蹈,击剑,骑马以及类似的田径和户外中得到,有时,甚至能够在军旅生涯和战争里消耗过剩的体力。
刍议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理论根源
摘要:综观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从生命意志到欲求,从欲望到痛苦、虚无构成了主导线。这种悲观色调深受康德世界二分和印度佛教哲学的影响。其哲学对社会来说无疑具有一定的消极性。但回顾西方哲学史,却不能忽视他的思想对后世哲学、特别是非理性主义流派的影响。
关键词:生命意志;悲观主义;叔本华;人生哲学
叔本华人生哲学基本情感色调是悲观主义。在他的视野中,世界是虚幻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的世界是无穷的痛苦与无尽的磨难。
一、悲观主义的理论思路
叔本华认为,生命意志是活力、欲求,而欲求是无止境的,欲求得不到满足就是痛苦。因此,人生在其本质上就是痛苦。世界包括人生在内就其本质而言是意志,而人不仅是作为具体的欲求与需要的生命意志存在,而且还是“千百种需要的凝聚体”[1].意志是百折不挠的生命力、自发的活力,是一切欲求、需要的根源。欲求、需要得不到满足即是匮乏,匮乏就是痛苦。而人的记忆、理智又加剧了这种痛苦。因为,人不仅当下直接承受痛苦,且由于记忆将以往的痛苦储存在记忆中,随时由于偶然可能而被唤回意识中。“智力愈发达,痛苦的程度愈高,因此随着认识到愈益明确,意识愈加强,痛苦也就增加,这是一个正比例。到了人,这种痛苦也达到了最高的程度,并且,一个人的智力愈高,认识愈明确,就愈痛苦,具有天才的人则最痛苦。”[1]这样,由于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人的记忆、理智又加深了痛苦的感受,因此人从来就是痛苦的。
但是如果欲望能得到满足,却又发现这种满足只是暂时的,而暂时的欲望满足之后又会带来新的欲望,引发新的痛苦。如此,欲望是无穷的,痛苦也是无止境的。满足之前,人已经备受各种痛苦纠缠不休;满足之后,除了回到痛苦不会再有别的东西,只是改变了痛苦的形式而已。痛苦的原初形式是缺陷、匮乏,如果不以这种原初形态出现,也会穿上“无聊”、“空虚”那令人生厌的马甲而来,这时可怕的空虚、无聊就会袭向人生。
因此,“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与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1]“人生就是在痛苦的匮乏状态下力求去掉匮乏可又不能去掉的悲惨存在”[1].
二、康德世界二分的影响
叔本华自己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版序言中提到他的人生哲学深受康德哲学的影响。他继承了康德世界二分法,提出了生命意志作为世界本质,把传统的形而上学问题与人生问题直接连接起来。生命意志作为世界的本质限制了理性作用的范围,而生命意志是无止境的欲求,这样就使他的人生哲学滑向了悲观主义色调之中。
康德将世界划分为物自体与表象世界,认为我们的认识能力只能认识表象世界,物自体世界是我们的认识能力所不及的。叔本华哲学以此为基础,从主体出发认为世界是表象与意志,提出两个着名命题“世界是我的表象”与“世界是我的意志”.但与康德所不同的是,他认为世界的本体是可以认识的。以往哲学认为世界是大宇宙,我是小宇宙,而叔本华认为世界是大我,我是小我。于是对世界的表象、本质的认识都可以回到人自身去体认。叔本华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能够将它纳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识罢了。”[1]因此,不可知的“物自体”就是意志,一切行为都是意志的表象。表象并不是世界、人生的.真正含义,而只是在时空中服从充足理由律的必然体现。这就为他寻求理解人生与世界根本机制的学说作了准备,且为他的人生哲学走向悲观主义奠定了基础。
首先,生命意志束缚了理性与行为。叔本华认为表象世界是必然性的领域,在表象世界中,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有理性。理性只能局限在表象范围之内,不能透过表象认识世界的本质。在他看来,理性只是生命意志的工具,它的功能是满足人的欲求,满足个体及种族在生理上的需要,使个体能传宗接代,种族得以繁衍。在这里,非理性的生命意志作为世界的本质,必然抑制了理性的无上地位。为了保证生命意志的本质地位,他还将生命意志支配下的行动理解为不自由。因为理性、动机作用中所产生的每一个行为都是由严格的必然性而引起的。所以人们尽管有许多预定计划、思考,可是他们的行径由于受必然性的支配,他必须从有生之初到生命的末日始终扮演自己不愿担任的角色,同样地也必须把自己负责的那部分悲剧剧情演出直到剧终。
其次,生命意志肯定无止境的欲求。叔本华认为,作为世界本质的生命意志是自由的,它支配着包括身体在内的一切的表象世界。表象世界是纷纭复杂的,但从其本质来说是单一的,整个表象世界是同一个生命意志。作为世界本质的生命意志体现在人身上,使人越自觉,就越是痛苦,因恐惧而奋力挣扎。这是因为生命意志肯定欲求。它没有目的,没有理由,没有满足,没有根据,是一个无尽追求的过程。即使有暂时的满足,也只会使后面的欲求更大,人的本质在此时就滑向了痛苦。
三、印度佛教哲学的影响
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还受《奥义书》、《吠陀》等印度佛教哲学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在:人生是痛苦,痛苦的根源是欲求,解决之道是禁欲。
1.人生是痛苦
人生根本上是痛苦的,这是由生命意志的自由性决定的。叔本华的生命意志直接受到了印度经典《奥义书》的影响,书中把宇宙万物的本质看做是灵魂,称“那就是你”,只是叔本华用“意志”一词来替换,表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不可遏止的冲动。而人生根本上就是这种冲动造成的痛苦或不满足。所谓幸福只是痛苦一时的减少或这痛苦状态的暂时被遮蔽。“一切满足或人们一般所谓幸福,在原有意义上和本质上都只是消极的,无论如何决不是积极的”,幸福“永远是一个愿望的满足。因为满足,亦即缺陷”,“缺陷即痛苦”[1].同时,佛教认为贯穿于人生生、老、病、死的过程,只是一个“苦”字。《中阿含经》把人的一生概括为“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五阴盛。佛教这种人生“苦海”的看法与叔本华对人生痛苦的理解是一致的。叔本华认为,“人生在整个根性上便已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人生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形态繁多的痛苦,是一个一贯不幸的状态。”[1]这样,他们都认定人生本身是痛苦,人生过程也是痛苦的。
2.痛苦的原因是无明的欲求
佛教讲“苦、集、灭、道”四谛,而其中的集(缘)谛是苦的一个原因。集谛在佛教中是“渴”,是贪取、欲求。这欲求的核心,就是从无明生起的虚妄我见。因此,“集”是没有意愿的个人性、自明性,对人生世界的根本状态缺少理解,是由摩耶之幕造成的,即掩饰本体真相的帘幕遮住了世界的幻想。在“摩耶之幕”的幻化中,只看到特殊的、分立的、极不相同的表象。这个认识与叔本华的意志是人生痛苦原因的说法极其相似。叔本华认为,生命意志是欲求,而痛苦的原因是无止境的欲求。人们只能看到生命意志体现在世界上的表象,于是“紧紧抓住生活中那些狂欢和享受不放,却不知道他正是由于意愿的这一活动在抓住着,紧紧拥抱着在生活上他见而生畏的一切痛苦和折磨。”[1]而看不到这一切都出自“唯一的一个生命意愿”[1].
3.解决之道是禁欲
既然人生的本质是痛苦、无聊,引起痛苦的根源是欲求,归宿是死亡,那么个体认清自我与世界的本质,认识生命意志内在的矛盾及其本质上的虚无,认识到利己主义和自我欲求都是生命意志的体现。于是在个体的心理产生一种强烈的对生命意志的厌恶,需要通过以禁欲、苦行等行动来不断否定生命意志。佛教提出了“戒”、“定”、“慧”的“三学”修行准则作为解决的方式,通过“三学”清除人间的贪欲,这实质上就是禁欲的方式。而叔本华认为禁欲可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自愿放弃性欲。因为性欲是生命意志最强烈的表现。性欲的满足,生命的繁衍,实际上是延长了个体的痛苦。放弃性欲等于拒绝这种痛苦的传承。二是心甘情愿体验痛苦。正是由于个体经验痛苦及其折磨乃至绝望之后,个体才能转向内心去认识表象与意志,进而抑制或灭绝它。最后一种是死亡。和清心寡欲相伴的安宁,是寂静中极乐。“随着意志的取消,意志的整个现象也取消了;末了,这些现象的普遍形式时间和空间,最后的基本形式或主体和客体也都取消了。没有意愿,没有表象,没有世界。”[1]剩下的既无意志也无表象,只有那个“无”了[1].综观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从生命意志到欲求,从欲望到痛苦、虚无构成了主导线。这种悲观色调深受康德世界二分和印度佛教哲学的影响。其哲学对社会来说无疑具有一定的消极性。但回顾西方哲学史,却不能忽视他的思想对后世哲学、特别是非理性主义流派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5-564.
叔本华哲学思想的来源是柏拉图、康德和印度宗教哲学, 受其影响形成了叔本华的一种生存意志主义。他认为,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作为表象而存在的, 是一种非理性的、盲目的、永动不息的、永不疲惫的欲望冲动。这种欲望冲动是一种求生存的欲望冲动, 叔本华将之叫作生存意志。作为一种哲学, 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对后来哲学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反理性主义。从这种生存意志出发, 本来应该得出意志主宰一切的行动主义, 但叔本华却反常理而行, 得出人生是苦难的悲观主义的人生观。
尼采进一步发展了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倾向, 他用权力意志代替了叔本华的生存意志, 并试图把叔本华的消极绝望的悲观主义改造为积极乐观的行动主义。其哲学的意义主要体现为对西方文化的两大支柱理性主义和基督教的批判。关于世界的本质, 尼采也认为是意志, 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冲动, 但它并不像叔本华讲的那样是求生存、温饱的生命意志, 而是强力意志。尼采认为, 叔本华的理论在逻辑上是不彻底的, 既然生命意志是世界的本质, 它就应当是永恒的, 个体生命的不断毁灭又不断产生, 正表明了自然界本身生命力的强大。尼采的本体论已清除了叔本华否定、灭绝生命意志的悲观主义成分, 而注入了创造、奋斗和热爱人生的肯定生命意志的精神。强力意志还被视为伦理道德标准, 作为一种最高的价值尺度, 尼采用它来衡量人类的一切精神文化的价值, 对传统的基督教文化和现代生活进行了透彻的反思。他认为, 所谓真理、道德、审美等, 都只是为强力意志服务的工具, 是意志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创造的。因此, 既要在叔本华与尼采哲学思想的共通处寻找其本质上的区别, 又要进一步思考两者哲学上的契合点, 才能更有利于进一步研究他们在美学这一早期西方哲学的分支。
二、叔本华与尼采的美学思想之比较
(一) 叔本华———“自失”的境界
艺术是以理念为对象且艺术活动对理念的认识,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 而是一种完全独立于因果律之外的纯粹“直观”, 它能使人在表象世界中直观到理念这个意志的直接客体性, 因而能够避免为意志服务的劳役。这种对理念的直观就是审美。同时, 在审美观照中, 由于作为观照主体的个人暂时忘记了自己, 忘记了自己的意志, 或者说忘记了自己的欲望和烦恼, 而仅仅作为纯粹的主体, 作为客体的镜子而存在, 因而也就达到了对人生痛苦的暂时忘却, 进入一种独立自主的境界。叔本华称这种审美境界为“自失”, 即主体“自失”于对象之中。也就是说, 审美观照中的主体, 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个体, 而是与客体对象混为一体, 在客体中忘却自己, 成为丧失了自身的纯粹主体。这种主客体水乳交融的认识活动, 也就是所谓的审美观。生活中的痛苦可以为艺术审美的愉悦所淡忘, 艺术的神奇力量正在于此。
(二) 尼采———悲剧艺术
在艺术与人生的关系问题上, 尼采是深受叔本华影响的, 但他更明确地肯定了艺术对人生价值的崇扬与升华。尼采也认为, 人生充满了痛苦与冲突, 个体终将毁灭。这是真理, 但真理并非最高的价值标准, 真理是丑的、残忍的、令人恐怖的。为了战胜这真理, 人们只有求助于艺术, 因为“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 有了艺术人“就不致毁于真理”。尼采认为, 审美的人生或人生审美化的必要性, 在于人生的悲剧性。他把人生看作是一种悲剧艺术, 认为虽然人生中充满了种种困苦和不幸, 但人们在同不幸与痛苦的抗争中, 又会感受到宇宙生命力的旺盛与丰盈, 体尝到生命的欢乐。而个体生命的毁灭本身也是生命意志肯定自身的一种形式, 这就是人生的悲剧美。
(三) 美学上艺术与人生的关系
在艺术与人生的关系问题上, 叔本华和尼采都认为艺术是解决人生矛盾的所有可能性中最好的一种。这对西方现当代美学的发展, 无疑有着重要的影响。艺术和审美便代表了人的感性方面, 它可以成为一种颠覆的力量, 反抗社会对人的控制, 使单面的人成为全面的人。艺术是建立新感性的灵丹妙药, 可以代替政治革命来克服异化。其实, 真正使艺术具有本体论意义的, 应该说是自叔本华、尼采开始。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以人的分裂为基础的, 叔本华、尼采强调将艺术作为解决欲望与现实的矛盾的重要途径, 视审美为弥合现代社会分裂的强大粘合剂, 至此重新找到了人的存在的主体性, 人不再是分裂的。
(四) 悲剧功能的探讨
叔本华和尼采都非常推崇悲剧, 认为悲剧是文艺的最高峰。应该说, 他们的悲剧理论也是他们的艺术与人生关系理论的一部分。从人生即痛苦的观点出发, 叔本华认为, 悲剧“在我们面前演出人类难以形容的痛苦、悲伤, 演出邪恶的胜利, 嘲笑着人的偶然性的统治, 演出正直、无辜的人们不可挽回的失陷”等悲剧所暗示的是宇宙和人生的本来性质, 所展现的是意志和它自己的矛盾斗争。在尼采看来, 悲剧演出的虽然是个体的毁灭、死亡, 但肯定的却是超越于死亡和变化之上的胜利的生命。尼采对传统的艺术观念的坚决反对和对现代文化的猛烈批判才具有革命的意义。面对矛盾复杂的社会现实, 片面强调艺术和审美对人的“拯救”与“超越”, 又很容易使人陷入虚幻的空想而导致悲观主义。事实上也正是这样, 尼采主观上极力要赋予他的理论以一种乐观的色调, 但他骨子并未彻底摆脱悲观主义。尼采是矛盾和痛苦的。
(五) 关于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问题, 从柏拉图到黑格尔, 一直是美学家们殚思竭虑要解决的问题, 但在叔本华、尼采那里, 他们却很少对这一形而上学问题作纯粹的思辨, 而往往是将它与审美、美感联系起来考察。审美只有作为主体的人才可能, 美感只有作为主体的人才具有, 因而他们对美学问题的研究与他们的人生哲学一样, 把立足点放在人身上。也就是说, 叔本华和尼采是从人的自身去寻找人生和世界的意义的, 是从人自身去探寻美的本质的。叔本华认为, 理念是意志的唯一直接的客体性, 生命意志就在这理念中有着它最完美的客体性。
在叔本华看来, 由于理念都是意志的客体化, 因此, 当我们说美在理念时, 还不如说美在意志的客体化, 或者更准确地说, 美是意志的“恰如其分的客体化”。也可以说, 美是意志的完美的客体化。“意志完美地或不完美地客体化, 这就正是构成美或丑的东西”。现实中各种事物美的程度之所以不同, 是因为理念的等级不同, 或者说是因为意志的客体化的完美或不完善所致, 理念的等级越高, 即意志的客体化越完美, 体现它的个别事物就越容易使人作纯客观的观照, 这种事物也就越美。叔本华认为, 从无机自然界、植物界、动物界到人, 它们的理念在等级上越来越高级, 意志的客体化越来越完美, 故人比其他一切事物更美, 显示人的本质是艺术的最高目的。叔本华借助柏拉图的理念, 将美和意志、美和审美联系起来, 形成了其独特的美的理念说。
尼采更是明确宣称, 美是生命强力的形象显现, 是人的自我肯定。他说:“没有什么是美的, 只有人是美的:在这一简单的真理上建立了全部美学, 它是美学的第一真理”。人是美的唯一原因, 而人又是充满着欲望的强力意志, 因而美不可能是无利害关系的, 不可能是无欲的静观。尼采不承认有所谓的“自在之美”, 他强调将美和美感联系起来考察。他认为, 文化不是从灵魂开始, 而是从肉体开始。唯有肉体才是艺术的原动力, 审美状态依赖于肉体的活力。性的活力代表着生命的永恒回归。因此, 性的活力具有源头和前提的意义。人的美感与人的性欲的强弱息息相关。性兴趣是艺术植根的土壤, 艺术“一方面是旺盛的肉体活力向形象世界的涌流喷射, 另一方面是借助崇高生活的形象和意愿对动物性机能的诱发;它是生命感的高涨, 也是生命感的激发”。
可见, 在叔本华、尼采那里, “美是什么”这一传统美学中最基本且十分关键的问题, 并没有被作为玄而又玄的问题来膜拜, 他们对美的思考和探索, 已愈来愈远离神秘的殿堂而走向敞开的尘世。如果说20世纪西方美学将形而上美的本质问题作为一个无意义的假问题而抛弃, 是美学研究的一次大转折的话, 那么, 这种转折实际上在叔本华、尼采那里就已经悄悄开始。
三、结论
叔本华关于美学上的某些观点, 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境况不顺时的悲观主义情绪, 以及一些知识分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所产生的苦闷、彷徨、矛盾的心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一书, 对于我们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及理解人生的意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作为一种世界观, 它所宣扬的消极的悲观主义和极端的虚无主义是错误的;它所主张的非理性主义、人性本恶及及时行乐的观点也是与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的人生观相反对的。对此我们应取一种批判的态度。
人生痛苦的描绘与解释
生存意志:叔本华的悲观主义
叔本华在他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文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世界是我的表象。”他对这个“真理”的论证是:一切自然界的现象都是意志的客观化,以至于人的身体构造也都是意志的产物。意志贯穿于人的生活的每一瞬间,即使睡眠时,意志活动也始终继续着。在他看来,这个意志是一种盲目的、永动不息的欲望和冲动。在一切冲动中,最根本的是求生欲望的冲动。这种欲望又以两种方式来表现,一个方式是自我保存,这叫“生存意志”,是最基本的。还有一个方式是繁衍后代,这叫“生殖意志”,生殖意志是把生存意志保存的生命在时间上加以延续,两者都是为了求得生命的存在。
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人生悲剧的本体。因为意志分化出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无限的欲望则是不可能的。“在欲求已经获得的对象中,没有一个能够提供持久的,不再衰退的满足,而是这种获得的对象永远只是像丢给乞丐的施舍一样,今天维系了乞丐的生命以便在明天又延长他的痛苦。”(《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著,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P273)紧接着他说:“一切意欲都是由于需要,因此都是由于缺乏,也都是由于痛苦。某一愿望的满足便能结束了这个意欲,然而,对于一个已经满足了的愿望来说至少还有别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只要我们意识中充满自己的意志,只要我们沉溺于一堆欲望及其不断的希望和恐惧之中,只要我们是意欲活动的主体,就永远无法得到长久的幸福和平静。”(《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卷三)这就是说,意志本身意味着欲求,而任何一种愿望的实现一般都会经历无数的坎坷,这必然带来痛苦和烦恼,然而当一种欲望得到满足时,快乐只是短暂的,无聊会紧随其后,于是人生犹如“钟摆”,永远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
那么,知识的发展能消除痛苦么?不,“一个天才便要忍受最大的痛苦”。在叔本华看来,低等动物的痛苦少,人的痛苦多。智者劳心,越懂得思考的人,越会被自己的思索所累。
更可悲的是,这种痛苦永无尽期。受生殖意志的驱使,人们又要生儿育女,这就不断制造着新的痛苦与不幸。意志随着新的生命诞生而诞生,代代相传,延续、重复着旧路。在叔本华心目中,生命只有山重水复而无柳暗花明。对作为向往无限的有限的生命物——人类来说,死亡充满了悲剧色彩,这种必然的死亡结局会把每个人的一切梦想全部化为泡影。而事实上,充满欲望的人所追求的一切满足到头来全是空幻的。甚至有时候都不知为什么而活,正如“人好像钟表机器似的,上好了发条就走,而不知为了什么要走。每有一个人诞生了,出世了,就是一个‘人生的钟’上好了发条”。(《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P441)如此看来,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都只是过眼云烟,生命毫无价值,幸福只是转瞬即逝的梦幻。这就是叔本华所描绘的一幅充满痛苦的人生画面。
权力意志:尼采的悲剧精神
尼采与叔本华不同,他把权力意志当作世界的本质,他不满于叔本华把意志作为求生存的欲望,而忽略了其自主的要素。在尼采看来,“权力意志分化为追求食物的意志、追求财产的意志、追求工具的意志、追求奴仆(听命者)和主子的意志。”(《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P17)世界上只有意志,只有一个意志征服男一个意志的关系。由于不同的人的权力意志在质和量上是不同的,因而,人生来就不平等。权力意志质优量多,即强者、上等人;权力意志质劣量少,则弱者,下等人。这种不平等的权力意志表现为强者统治弱者。他把这种权力意志一并用以说明科学、社会、艺术,乃至一切现象的形成。正如尼采所说,如果要给世界一个名称,对世界作出解释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就是权力意志,岂有他哉!”
尼采也承认人生是悲剧,只不过这悲剧是兴奋剂。他认为叔本华在悲剧中只看到人生的徒劳、痛苦与虚无,而看不到旺盛的生命力之所在,这种悲观主义是错误的,只能磨灭人的意气;尼采认为只有经过悲观而达到乐观的人才是有深度的。他把悲剧精神定义成展现生命力的价值,悲剧的快感源自于强大的生命力敢于与痛苦和灾难相抗衡的一种胜利感,并为自身的不可穷竭而欢欣鼓舞。正如日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趣和乐趣;酒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幕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
悲剧人生的解脱与超越
达者之境:叔本华的审美直观与虚无
我们从叔本华的生存意志里,看到的是一幅意志支配人生的痛苦画面。意志仿佛是罪恶的渊源,它引起无穷的欲望,但又无法一一满足,给人类带来必然的痛苦。人要减轻以至于最终摆脱这种痛苦,达到无欲望,即内心的井然有序状态,就必须否定意志。
叔本华认为,真正的艺术是超功利性的,艺术的创造者和欣赏者都应该超出生存意志和功利主义的要求。在宁静的美的状态中,转移注意力,暂时忘却永无止境的欲求,忘却意志,获得短暂的平静,短暂的幸福,而艺术正是一幅令人陶醉忘我的图画。“这样,人们或是从狱室中,或是王宫中观看日落,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P275)这种审美境界,叔本华称为“自失”。
然而,通过审美所获得的解脱,只是短暂的,一旦曲终人散,必须要重新回到充满欲望的生活中去。痛苦的人生要想获得永久的解脱,只有通过对“意志的绝对否定”才能实现,即压制一切本能,磨灭一切激情,取消一切欲求,淡化一切感情,使身心绝对宁静下来,最终达到一种“无欲”的境界。叔本华说:“无欲是人生的最后目的,是的,它是一切美德和神圣的最内在本质,也是从尘世得到解脱。”(《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P275)要得到永久的解脱,就必须是生命意志自我扬弃。
在这里,自杀不是解脱之路。叔本华认为:生存意志的否定,不是说要消灭肉体来达到,因为这只能得到更大的痛苦。“自杀”这种自我对个体生存的毁灭,只能说明无法承受生存的痛苦,这反而是对生命意志的肯定,是愚蠢的行为。因为物自体——人种、生命和意志——一点也不会因此受影响,这就像一道彩虹,虽然维持它的水滴在急剧降落,但它依然存在。个体的死亡并不能终止不幸和斗争,只要意志还在人世,它们就会延续下去,痛苦依然存在。只有在意志完全听命于理智的时候,才能取得胜利。
在叔本华看来,最好的途径是信仰宗教,过禁欲的生活来达到佛教中的“涅槃”境界,忘却现实生活,进入无物、无我之
境。基于佛教教义,叔本华认为“涅槃”是一种在参透表象世界、看清万物的痛苦,让自己身处世间,却能冷静、清晰地发现、观察这些周围的事物,从而自觉地放弃各种欲望,不受意志所控,最终获得一种解脱,进而感到由衷的欢快,步入达者之境界。在那里,没有生死之别,一切意欲都彻底泯灭,绝无所求。无所求便无所缺,也就无所谓痛苦与苦难,随之而来的便是心境平和,怡然自得。
超越之境:尼采的酒神精神与超人
意志是世界的本质,如何超越意志带来的痛苦呢?尼采认为摆脱仅是在意志活动之外去看待意志,而超越则是在意志活动之中去体验意志本身。
首先,肯定悲剧艺术,倡导酒神精神。以审美的态度看待人生,那么人生就是一种悲剧艺术。人生苦难,然而人在与这些苦难抗争中,会感到生命的力量,体尝生命的快乐,这就是人生的悲剧美。尼采认为悲剧的实质是根植于人性之中的两种精神——日神(阿波罗)与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对立和冲突。前者代表静穆的美,是人以冷静的理智观察世界的态度;后者代表生命力,是人创造世界、创造人生的生生不息的力量。理性和生命力合而为一,就达到了悲剧艺术的最高形态。悲剧的外在形象是日神,其内在本质却是酒神。而酒神精神的本意就是在抗争苦难中肯定人生,连同其所包含的痛苦与快乐,体尝人生的悲剧美。
其次,肯定权力意志,提出超人学说。尼采强烈抨击自苏格拉底以来的西方传统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的“鸦片式道德”、“奴隶式颓废道德”,提倡主人的道德。他有感于基督教对人的束缚,使人低估自己,导致人类失去存在的真实性,在新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新价值的创造者——“超人”的形象。到底“超人”是什么呢?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言中说:“我告诉你们什么是超人。人要超越自身的某种东西。”“超人就是大地的意义。”“超人”,他是有着酒神精神、健全生命本能、旺盛的强力意志、独特个性、生之欢乐的人,他是超越一切传统道德规范、处于善恶之彼岸、自树价值尺度的创造者,不为现代文明所累的未来王子。(《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著,尹溟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哲学思想的反思与启示
叔本华与尼采,犹如佛教的小乘与大乘。他们都悲观,但是,叔本华的悲观是完全的出世,否定人生,尼采却是出世复入世,否定人生然后又力图肯定人生。
叔本华的错误,是用非理性压抑了理性的作用,从而把人降低到同动物相提并论的水平,用悲观主义否定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导致了虚无主义和神秘主义。而尼采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少数高贵者身上,终于把健全的本能和超越的精神视为这少数高贵者的禀赋和特权。
两位哲学家都用自己悲剧的一生,展示了现代西方人在传统价值崩溃时代的迷途之痛苦和探求之渴望。生命是人的自属本性,如何生活是每个人的自选结果,了解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对人们思考生命意义和生活价值所带来的启示必定会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深刻的印迹。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叔本华人生哲学】推荐阅读:
人生的智慧叔本华06-12
叔本华名言11-01
叔本华的励志名言07-07
人生:人生无需等待09-24
成功人生智慧人生10-06
励志人生信名言名句励志人生06-14
人生不会重来,把握人生美文09-06
目标是人生的方向人生哲理10-11
人生中的弯路人生哲理01-14
人生哲学语录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