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二年级作文(共15篇)
我们费力地爬上山,终于到了爸爸种花生的那块地,我吃力地拔起一棵棵花生,突然一只虫子从地里钻了出来,我连忙用土把它给埋了。
这时,奶奶、弟弟还有伯伯都来了,大家齐动手,半块地很快就被我们拔光了。大家都有些筋疲力尽了,只好坐在田埂上休息一会儿。休息好后大家都充满了力量,三下五除二把整块地拔了个精光 ,一棵也不剩。我们找来藤条将花生绑成捆,这样就可以很轻松地将花生运用山脚下了。
看图写话练习是进行作文教学的基础课程,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是为了使刚刚入学儿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都能实现培养。在低年级学生中,虽然孩子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写字量积累,但是由于其年龄较小,生活经验薄弱,对于事物的认识水平较低,也就导致了其对于图画的理解程度不够,并且,由于孩子缺乏系统的语言训练,也就相应会使得孩子在表达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言不达意的现象,其言语的表述不清,语句的流畅性也不足。在本文中,结合其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经验分析来对低年级应当如何开展看图写话教学进行分析探究。
二、自由表达,培养写话的兴趣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中,明确指出了应当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的观点,这是由于低年级学生,在获得一定的识字量后, 将会受其天性影响,产生自然而然的阅读与写话意愿,就写话而言,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导的过程中,应当对其进行充分的鼓励,进而使得其表达能够得到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能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喜欢什么就写什么,对于其字数也不要设定要求,让学生能写多少就写多少。比如,有的孩子喜欢蓝天白云,在进行表达对其的喜爱过程中,可能会说到其颜色、形态、变化这些真实存在的感受,但也有可能会写到它味道、触觉等抽象的虚幻想象,在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孩子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与明确认识,对于这样事物的表达, 是学生心灵的真实体现,是学生对自由、快乐的切实感受,这样的表达方式是学生进行写话活动中的真情流露,这样的语言表达当得到老师认可的时候将会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得到学习的乐趣[1]。
三、改变评价方式,感受写话的快乐
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的过程中,语文老师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受,即在花费了较大精力进行作文批改之后,学生对于其评语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发下作文本之后,学生对于其评语不屑一顾,只是单纯地看下自己得到了多少分,使得语文老师在进行了作文批改之后难以实现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提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语文老师的评语的内容往往是关于学生的写作是否生动具体,语言运用是否优美顺畅进而忘记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作文所表达的内容进行关注,教师采取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命令语气使得学生难以对其写作积极性进行提高,自然而然的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就难以实现根本提高。在进行新课改之后,语文教师对于作文的批改方式也产生了一些相应的转变,就其中对于学生作文的评语来看,从以往单纯地通过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提高、写作内容选择等方面的说教,向着通过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交流模式来实现语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进而实现对作文内容的交流与分享。具体来看,对学生所讲述记录的故事所形成的作文,语文教师应当尝试去对其内容进行感受与理解,进而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能够发自内心的对其表示认可与喜爱,使得学生能够乐于和老师分享他们的故事,进而推动其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高,同时,语文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作文提出相对而言较为贴切真实的评语也会使得学生的作文故事能够更加的真实自然,进而帮助其实现对于故事选择与记录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享受写作给其带来的乐趣。
四、在“流动写话本”和“接力日记”中,体验写话的乐趣
为了实现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进行写作练习这一目标,借助不断地练习进而得到老师与同学对其写作能力的认可,所以,在班级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可以设立两本“流动写话本”,要求同学们把自己写的好的美文、字句誊抄在上面,使其形成班级读物,进而能够让所有同学都能读到这上面的文章与字句,这样的笔记形成,一方面能够激励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来实现对自己写作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能对于优秀文章进行鼓励,进而促使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使得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得以发展。同时,在采用这样的记录方式之后,与之相对应的,还应当设立相关的笔记记录时间以及同学阅读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在早读期间,专门设立一段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进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这些文章,并且,要求学生找出文章的优点,同时, 也要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明确,进而形成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氛围, 使得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实现自身写作能力的互相指导,进而实现进一步发展。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对生活中的小事进行记录进而拥有丰富的作文素材,同时,借助这样的平台建立与完善,能够使得学生之间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良好学习氛围,使得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能够实现其可持续性与有效性的提高[2]。
五、在“发现”中感受生活的多彩,感受写话的乐趣
对小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小学生往往会对其写作对象与内容的选择不知所措,这样的现象产生是十分正常的。因为,小学生自身的社会阅历较浅,同时,在进行了长期的写作训练之后, 对于写作内容与对象的选择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感到不知所措,缺乏写作素材,使得写作活动难以有效开展。针对这样的现象产生,语文教师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之中的小事进行感受,对所处的生活环境进行明确,同时, 在有机会的前提下,带领小学生参与到对大自然的感受之中去,进而在这样的观察基础上,来实现对其写作素材的丰富,使得小学生写作内容既能是天真自然的,也能是真实而丰富的。通过这样的过程,将会使得小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接触社会与大自然,进而实现对其观察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能使得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世界的美好,给予小学生更多的成长乐趣,最终,使得整个写作的过程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培养,也是对其综合素质以及个性的发展,使得小学生能够在这样的过程中收获更多,同时,也能使小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拥有更为坚实的素材基础,即为其写作技巧的提高创造良好的发展基础[3]。
六、总结
不久,花生变了。那婀娜多姿的身材,那水汪汪的大眼睛,那樱桃小嘴,最重要的`是她变得高傲、自以为是了!她对梨说:“瞧你那满脸的雀斑,哎!真难看,哪配和本小姐做朋友,和你走一起会让我高贵的身份大大下降的!”同样,那些花生原来的好朋友们,也同样受到了这样的冷嘲热讽。
在一年一度的选美比赛上,她成功地夺冠了。忽然花生那楚楚动人的脸上时常出现一道道痕迹,而且,一碰上阴雨天,脸上就疼得要命。花生知道这是整容找到了不良医生才导致的,这让花生感到很痛苦。被花生嘲笑的好朋友们知道了这种情况后,向她跑来,给予她关心和温暖。这时,人参长老走出帐篷对花生笑呵呵地问道:“你知道错了吗?”“嗯,我不应该这么高傲!去伤害这些真正对我好的朋友。”花生轻声说。人参长老摸摸胡须,对花生语重心长地说:“知错能改就好。你可别忘了初心,不用管外表的美与丑,做自己最好!”
老师说:“今天的花生大战分两轮。”游戏规则是:开始三分钟剥花生,然后再进行花生接龙。第一轮是男生队。当老师说“预备开始”的时候,男生队的队员们都争分夺秒地剥起了花生。只见他们剥花生时居然使出浑身力气,涨得面红耳赤;有人咬着牙,看起来很紧张;有人竟然用头去敲,有人用牙咬;还有人借助工具,真是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搞笑极了。接龙开始了,每人拿着一双筷子。老师说预备开始时,每个人都很积极。一个同学把花生夹到地上,一个同学都把花生夹破了……“时间到”老师说。同学们才恋恋不舍地停了下来。
第二轮是女生组。比赛开始了,我们都剥起花生来。剥的时候我手心里都是汗,我有好几颗都是碎的。我旁边的女生剥花生的速度真是神速啊!她5秒钟好像能剥三四个花生。接下来,花生接龙大赛开始了。我拿着筷子很紧张,手都开始抖了。前面那个女生真快,一连夹了好几个花生。在夹了几次后,我发抖的手竟然不抖了,速度慢慢就赶上了。当老师宣布比赛结束后,老师数了数我们的花生。耶!我们女生剥的花生多。
有人喜欢吃花生,有人不喜欢吃,我就是期中一个,可是他的精神打动了我,使我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花生。
有一次,我在老家玩,外公带着我去摘花生。看到过花生的秧苗,却不是很了解它。花生怎么摘?好吃吗?从来没摘过,我兴奋极了!可是一到地里,我才发现:原来,花生要拔出来!我觉得自己还挺有劲儿,对付它们应该绰绰有余吧。可我还是费了好大劲儿才拔出来,弄得我一身泥巴。看着灰不溜秋的它们,我皱起了眉头。我拿了一颗花生下来,本想尝个鲜,竟然打不开,我只好动用嘴巴,准备把它咬开,我一边咬一边吐,最后连泥巴也一并吞下肚了。花生可真难吃,我自言自语着!
我扔下了那颗花生,径直走到了坎边的`那棵石榴树旁,我本以为树叶里会藏着很多石榴,看上看下,都不见石榴的影子!外公看着我失望的样子,慈爱地对我说:”应该是上次结果结多了,所以今年歇枝了吧,等着明年再吃吧。“
本来是准备出来寻点果子吃的,没想到一个不好吃,一个没影子,真是扫兴。我嘟囔着嘴坐在桌旁,忽然闻到了什么香味,我顿时来了精神,扫射桌子一圈,原来桌上摆着一盘剥好的花生,此时的它们跟我在泥土中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了,看起来倒是很干净了。肚子里咕咕直叫,我漫不经心地拿一颗,剥开,放进嘴里,突然,一股好闻的奶香味扑鼻而来,我大口大口地咀嚼起来,原来花生这么好吃!
在一旁做饭的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走过来对我说:”花生虽然刚拔出来时很脏很难看,但是它的果实可有营养了……“。
美美地吃上一顿后,我的肚子饱了,口里脑海里都是那香味!是啊,花生虽然不好看,但是它有默默无闻,朴实无华,不计名利的好品质!
之前第一次教三年级, 看着孩子们第一次的习作, 实在头疼, 不知道从何下笔改动。慢慢地, 教会孩子一些写作要点, 努力从课本上寻找契机, 激发孩子写作的兴趣。而后带班到六年级, 到毕业的时候, 孩子们的写作能力有了飞跃的进步, 不仅经常发表习作, 还多次在现场作文比赛中获奖。
这个学期, 第一次接手二年级的语文教学, 面对低年级的小朋友, 了解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知道了二年级主要是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新课标中这样描述二年级的写话目标:“对写话有兴趣, 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事物, 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提高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因此, 如何引导学生写好看图写话是小学作文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年级, 写话, 写什么呢?对于刚开始接触写话的孩子来说, 我觉得首先不要把它当作一项任务布置给孩子, 而是让写话成为一项挑战, 一项孩子们愿意去尝试的有趣活动。于是, 在让孩子们开始写话的时候, 我就把写话活动“神秘化”:有一项活动,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加, 写你想说的话, 交给老师, 老师看看谁最有潜质, 能当班里的‘小小作家’。”当第一次写话活动, 孩子写得比较流畅通顺, 我就在本子上贴了一颗小星星, 并把孩子的写话读给全班同学听。
二年级的写话, 其实就是用文字记录事件, 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因此, 孩子可选择写的方面有很多, 今天发生的有趣的事、课间休息时玩的游戏、看书的感受、童话故事、想象作文等都可以成为孩子笔下的内容, 平时的作文就是对什么感兴趣就写什么。教学中, 教师应寻找合适的契机, 引导孩子进行仿写。
一、模仿是最好的开始, 美文欣赏与仿写
低年级学生好奇、天真, 求知欲强, 善于模仿, 好提问题, 喜爱表达, 思维形象具体, 但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 说起话来常常是前言不搭后语或重复啰嗦, 有时带有语病。这时候, 指导孩子进行写话, 仿写是最好的方法, 通过经典的例文, 指导孩子有效地写作。
仿写契机 (1) :《秋天的图画》, 这是二年级的第一篇课文, 语言优美, 结构明了, 总分的文章结构。在学习完课文后, 我找来了四季的图片, 播放给孩子们看, 让孩子们观察每一个季节的特色。接着问问孩子们愿不愿意试着动笔, 写写《春天的图画》之类的。孩子们看了那么多有趣的图片, 想着自己的习作能“发表”, 自然也愿意牛刀小试了。这样一来, 孩子们第一次了解了作文可以用总分的结构来写。
仿写契机 (2) :《黄山奇石》中最后一段,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 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 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在这里, 我引导孩子想象, “文章没有跟我们说‘天狗望月’是怎样的, 你们能否展开想象, 试着用一段话告诉大家呢!只要大胆合理想象, 都是可以的!”这样一来孩子们纷纷开动脑筋, 用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 把文章中的石头名字具体化成一段文字, 甚至有的孩子还给自己想象的石头取名“大象卷木”、“青蛙捉虫”……
仿写契机 (3) :《一分钟》, 课文学到最后, 我出示, “第二天, 丁零零, 闹钟响了, 元元……”第二天, 元元的表现是怎样的呢?大家赶紧动笔写一写吧, 看看元元的表现是否有进步?孩子纷纷拿出笔, 又开始了一轮新的想象风暴。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 又锻炼了孩子的动笔能力。
类似这样的仿写还有很多, 我就不一一举例。在教学过程中, 只要留心观察, 肯定可以找到合适的机会, 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
二、指导看图,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引导大胆想象
看图写话, 是低年级的重点训练项目。但是, 一幅图, 如何让孩子们通过看图, 写一段话呢?这就需要老师首先给孩子们指导该如何看图, 在看图上下工夫, 判断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了解画面反映的内容, 引导孩子们从整体上感知, 了解图画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 我们要把规律性的东西提早告诉学生。看一幅图, 要弄清“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图上有谁?”“在干什么?”脑子里要先有这些问题再去看图。把这些规律告诉给孩子, 他们才能够准确地理解图意。
如果是单一的图画, 单单描绘画面上的内容, 就显得单调了。这个时候, 引导孩子们大胆展开想象就非常重要了。指导学生重点写事物的主要情节, 写与主要情节有关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 要抓住细节判断人物可能说什么, 有什么心理活动, 人与人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使画面上的人物活起来。
故事发生之前, 还有什么事情可以写一写呢?我们可以把故事的前缘略写, 详细描写图片上的故事, 再写一个简单的故事后续, 也就是结局。这样, 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就构成了。
三、引导孩子放飞想象的翅膀, 编童话故事
英国散文大师麦考莱说过:“在所有人当中, 儿童的想象力最丰富。”而二年级的孩子, 在认知上慢慢有了自己的看法, 此时, 他们的想象力是最为丰富的。因此, 在这一阶段, 带领孩子们走进童话故事, 遨游童话王国, 无疑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
在推荐世界童话故事给孩子们阅读后, 儿童从小听这些优秀的童话故事, 会接受较多的刺激, 对语言的积累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在此基础上, 给孩子一些指定的事物, 如“兔子、牵牛花、小河”, 让孩子们展开想象, 编织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 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 整理出一本属于班级的“童话集”, 放在班级里, 供学生阅读与欣赏, 从而能够有效地带动更多的孩子加入到创作童话的队伍当中。
在低年段的写话指导上, 我也是一名新手, 我期待着在不断的研究中, 与孩子们一起学习, 一起进步, 一起运用手中的笔, 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让这些文字能够陪伴我们一生, 成为最美好的回忆!
摘要:小学二年级主要是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 如何引导学生写好看图写话呢?一是模仿;二是指导看图,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引导大胆想象;三是引导孩子放飞想象的翅膀, 编童话故事。
终于盼到了回乡下的日子,我兴高采烈的坐上了爸爸的汽车,回启东。一路上秋高气爽,晴空万里,一片片美丽的田园景色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一来到老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拉着爷爷的手,一起来到了花生地。放眼眺望,绿油油的花生地像是给大地盖上了一条绿色的毛毯。一阵微风吹来,花生叶轻轻摇摆,像是在招手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我跟在爷爷的身后,走进了花生地,我急不可待地一把抓住了花生的枝叶,嘿,使劲一拔,花生没有拔出来,倒把叶子拔了下来,花生还在睡觉呢,懒得出来。“再拔一次。”我鼓励自己,“我一定能行!”我使出吃奶的劲儿,再次抓住花生叶,使劲一拔,用力过猛,我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手里还抓着一大把花生叶,看着我的狼狈样,爷爷哭笑不得。爷爷示范给我看,怎样拔花生:先用铲子插到花生的根部,再向右上方一锹,最后抓住花生叶用力一拔,花生就拔出来了。我照着爷爷的方法,拔出了一把花生,花生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宝葫芦,颗颗饱满。去掉泥土,剥开外壳,露出了黑色的花生仁,花生仁软软的,嫩嫩的,令人垂涎三尺。
秋天,是硕果累累的季节,这一次拔花生的经历我永远忘不了!
春节里,妈妈要准备年货,买了很多花生,要我和弟弟二人剥花生。刚开始还没有觉得什么,但越剥越发现手酸软,不想剥了。
妈妈看我们兄弟二个的劲头不足,说:“你们二个比赛剥花,谁剥得多过年时谁的压岁钱就多一百元。”听了这们的话,我们兄弟二个可来劲了,这是多好的事呀。如何比呢,先得有个规则才行呀,我们叫妈妈定个比赛规则,并由妈妈当裁判员。妈妈想了想说:“我这里有二个一模一样的碗,到时候一比就清清楚楚的呢。”比赛开始了,我的手停地用力剥开花生壳,然后又迅速地剥第二颗,唉呀,真巴不得有三头六臂。弟弟也毫不示弱,只见他专注的神情,敏捷的动作,一点也不比我慢呀。妈妈在一边做事,一边看我们二个比赛,不时还表扬我们几句。
一大堆花生在我们的轰炸下,很快就剥完了。我们把碗端到妈妈面前,叫妈妈评比谁赢。最后妈妈说:“从数量上说,哥哥占优势,但从态度上说,二个人是一样的。我宣布,你们二个打平了,每人加一百元的压岁钱。”“耶,我们加压岁钱。”我和弟弟击掌叫好。
基础日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日语语言方面的基本功, 为学生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而高级日语则是在基础日语的基础上, 进一步巩固一、二年级所学知识, 掌握更新日语知识和技能。大学二年级的日语精读课处于基础日语向高级日语的过渡阶段,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就要求日语教师也应充分注意这种过渡性的特点, 在教学中, 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同时要积极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日语初学者到日语初通者再到日语精通者的过渡。
据相关调查统计, 在日语教育的过程中, 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是各门课程由不同教师担任教学的模式。因此出现教学分散性的问题。大部分老师因为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使用单一教材的习惯。从而造成了以每位老师各自为战的状态。于是, 在教学过程中, 造成了不是老师以学生为中心, 而是学生去适应老师的现象。并且随着学生每年的升级, 担任各门课程的老师也是经常地发生变化。这样使学生在这种教育模式较为分散的状态下, 穷于应付。很难树立起一个统一的、贯穿于四年日语教育的综合能力培养的环境。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 由于教学方法不当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1) 片面强调书面语法, 而忽略口语。
在使用日语的环境里, 根据不同场合必须交替地使用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这是日语表达自身所具有的特点。而且即使表达同一内容, 书面语也是和口语差别很大。口头语言的学习不足, 必然会造成学生在口头语言方面理解和表达产生偏差。
(2) 单词的孤立性记忆。
传统教学过程, 主要是学习新单词之后, 再重点围绕课文对文法点进行授课。那么学生对单词的记忆, 也是建立在对课文的理解之上。这种单词的记忆方式, 不但比较枯燥也容易使单词与生活场面脱离。
(3) 归纳能力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注意归纳能力的培养。翻译是很难将说话人的原话原封不动地传达给第三者。所以在时间许可范围内, 必须在理解说话人原意的基础上, 短时间内进行归纳和整理, 然后传达给第三者。所以要求作为现场翻译工作的学生, 无法在短时间内对发言人的原意进行取舍, 从而造成断章取义, 最终使自己所翻译的内容出现偏差。
为了避免问题出现和发生, 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目前的教学进行研究和改革。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作为基础日语教学的实施者, 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 有的放矢、积极主动、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与语言学习和运用相关的文化因素和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采用融语言与文化为一体的教学形式, 把语言技能的训练和文化知识的传授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课程的效益, 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使学生在掌握外语的同时获取文化知识, 正确理解所学语言, 提高准确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
总之, 在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教育, 是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培养具有一专多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必经之路。为此, 应把日本文化语言学作为今后研究的课题, 主动积极地研究和探索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并把不断研究的成果应用到教学中, 努力培植语言文化一体化的教学机制。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 首先教师应解放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 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更新观念方面, 教师应首先做到精读课教学中,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一份文件中所阐述的那样:“教师的职责现在已是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 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顾问, 一个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 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其具体做法是:
首先, 在宏观方面, 教师应当按照外语学习的规律和科学的外语教学理论, 根据国家的教学大纲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教学需要组织好整体的教学体系。在集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应该以自己为主角, 把课前准备好的单词, 惯用型、句型段落、篇章结构等滔滔不绝地讲给学生, 上课满堂灌, 而应以学生为中心。本校日语专业二年级的精读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主编《新编日语》第三、四册。该教材的课文是由本文、会话、应用文构成的。本文是每课的主题内容, 可供朗读练习和连贯叙述时用。会话是根据本文展开的连贯性的对话, 用于听说训练。应用文除了一部分介绍日本的自然和文化外, 大多数是与每课的主题内容相关而又独立成篇的, 题材广泛, 目的是通过阅读和理解, 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教师应在课前, 要求学生做好充分预习, 并指定一些相关的参考书, 让学生在预习中努力掌握自己所能掌握的, 然后再把没有弄懂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来。这样, 教师则可以不必花费大量时间逐一讲解每一个问题, 只要集中精力解决好学生们感到困惑的重点问题即可。这样, 教师可以把用于阅读理解上的大量时间节省下来组织学生们进行听、说、写等方面的练习。例如, 在写作方面, 可以做些造句练习、课文改写、写读后感等;在会话方面, 可以组织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口头讨论或者模拟出与课文相似的背景做些适当的情景对话等等。应当注意的是, 无论哪一种练习形式, 都应与所学内容密切相关。这样既综合锻炼了学生们的外语各项基本功, 又巩固了其所学的知识。另外, 即使是在阅读理解上, 授课方式亦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先听磁带, 然后课上由学生直接朗读, 教师只起一个纠正、评价的作用。尤其是课文翻译时更应如此。对待一些语言上的难点, 亦不应由老师直接先讲出来, 而应鼓励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在一旁做引导、补充、归纳等工作。而只有对学生本身解决不了的问题, 教师才应做些重点的讲解。总之, 应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锻炼自己, 进而提高其自身的各项能力, 而教师则应是课堂的主持人, 学生的学习顾问。这样, 学生的学习则具有主动性,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可以进行外语各项基本功的综合学习, 并能养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在外语精读课教学中, 我们应当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学生本身和积极参与来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水准。
结语
在外语教学中, 对教学的研究和教材的开发是关键环节之一。尤其是精读课程, 它是外语教学的关键, 在教学中能起到主导作用。大学二年级日语精读课是一个关键的过渡期, 精读课教师只有认识到这个特殊性, 采取“特殊问题特殊对待”, 才会对学生的以后外语学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时提高我国日语教学的整体水平, 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水平日语人才。
责任编辑:王宇
摘要:日语精读课是日语专业综合课程的主要科目, 大学二年级的日语精读课处于基础日语向高级日语的过渡阶段,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目前的教学进行研究和改革。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日语初学者到日语初通者再到日语精通者的过渡。
记得那天,虽是初秋,但太阳还是毫不留情的向大地泼洒炎热,气温还是很高。外公让我跟他去挖花生,看着火辣辣的阳光,我有点不情愿,可对挖花生既感兴趣,又好奇。于是,我答应了外公。
外公扛着锄头,我拎着篮子,来到田野。田野真美,一眼望去,黄的、绿的、紫的,我仿佛进入了一幅彩色的画卷,之前的不良情绪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赏着美景,哼着小曲,很快到了花生地。哇,外公种的花生可茂密了,绿油油一片。我兴奋地跳进地里,看准一株最大的,抓住一簇叶子,用出全身力气使劲向外拔,可是整株花生茎纹丝不动,只飘落下几片叶子。
这个方法不行,我又拿起锄头乱翻搅泥土。“错了,错了。”外公笑呵呵地说。“那怎么做?”我边问边把重重的锄头递给了外公。外公弓下腰,熟练地抡起锄头。外公一锄头挖下去,花生就像听话的孩子蹦了出来。原来干农活也需要技术,学习无处不在,我挠着脑袋想。
外公把花生从泥土里翻上来,我负责把花生从根上摘下来。一颗颗花生白白胖胖,都很饱满。外公告诉我,可以用这花生做花生酱、花生油等等,这些花生好像埋在地下的宝藏。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人皆有,何况是女生呢?而我,黄皮肤,有斑点,身子胖胖的,自己看了都嫌弃,别说别人了呢!不想了,我要振作起来!听说最近流行美容,但听说有副作用,不管了,死马当作活马医,现在的明星不都好好的吗,应该没那么的严重!” 于是,花生来到热闹非凡的大街上,形形色色的美容店都向它敞开着大门,落花生选了一家叫“焕然一新”的美容店。它走进店里,一位身材纤细,画着浓妆的老板娘迎了上来,她莞尔一笑,细细问道:“你好,有什么需要吗?”“你看看我,该做什么美容?”老板娘上下打量了一下落花生,她若有所思:“这位小姐,你需要美白和磨皮。”落花生听了,眼里闪着光,说:“不管怎么样,把我弄漂亮了就行!”“包您满意。”老板娘信誓旦旦。 落花生坐到椅子上,老板娘拿来了一张沙皮纸和美白素,她拿起沙皮纸,在落花生的脸上轻轻摩擦起来,可不一会摩擦得越来越重,落花生顿时感到脸上火辣辣的,可是为了美丽,只好忍了,随后,老板娘又把美白素涂在了落花生的脸上,落花生觉得这美白素黏黏糊糊的,甚是让她不舒服,可为了美丽又有什么办法呢?落花生只好继续忍着。
过了三个小时,落花生的脸变得白白净净,简直比牛奶还纯洁,落花生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惊叹:“天哪!这效果也太好了!”可是,美中不足的是——自己胖胖的身子。她又不满意了,对老板娘说:“你这儿有减肥药吗?”老板娘立刻从抽屉拿出一盒减肥药,像打广告似的:“这药一周见效,一个月就瘦下来,好多明星都用这品牌。”落花生听了,更是心动不已,买了三盒后,就回家了。 回到家,落花生迫不及待地吃了三颗,她高兴地想:“马上我就会堪比西施啦!”可是,三天后,落花生瘦是瘦了,但每次肚子都会疼,甚至呕吐。但她还是坚持继续再吃减肥药。一个星期后,主人开始卖花生了,落花生也在其中。一个小女孩看见落花生,惊讶道:“咦?这花生看上去就没肉,还能吃吗?”落花生听了,失望极了。看着胖胖的同伴们都被买走了,她伤心透了。
一、告知格式
日记有固定格式, 首行写上年月日星期, 和天气状况。学生不知如何下笔, 不少同学把一天中做的事情, 没有主次, 流水账一般记下来, 这是要纠正的。生活中有趣的、新鲜的、特别的事都可以记, 不一定都要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快乐的、烦恼的、矛盾的、担心的、期盼的、想象的、后悔的、都可以记, 甚至可以把自己做的梦记下来。从现实生活中, 从身边的小事记起, 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感想都是好素材。坚持让学生写日记, 把一些最真实, 最有价值的材料积累下来, 成为习作的涓涓细流, 这股股细流定会汇成川流不息的习作源泉, 使学生觉得写日记简单!
二、课外阅读, 积累素材
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 每周把一节语文课变成阅读课。选择适合孩子特点, 生动有趣的读物读给孩子听。有时, 阅读课上, 找几位朗读声情并茂的学生给大家读, 读书者和倾听者一起被带入作者所描绘的动人的故事中, 那气氛如痴如醉。一年级时给大家推荐注音童话、神话, 短小有趣, 图片较多的故事。先从视觉上吸引孩子们, 生字较多, 有些学生存在畏难情绪。于是我读学生听, 抑扬顿挫地读《一年级的小豆豆》读到豆豆掉牙时, 逗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试卷或练习册上的短文, 凡是能让他们扩展的阅读资料, 尽最大限度让孩子读或听。
到了二年级, 随着识字量增加, 推荐《二年级的小朵朵》《亲爱的笨笨猪》, 看完整的作品。读完做作品内容的选择题, 检测孩子是否认真阅读, 并奖励优胜者。这项举措极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没有尾巴的狼》《绿野仙踪》像播讲评书一样有声有色地朗读给学生听, 不仅培养他们注意倾听的习惯, 同时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随着识字量的增多, 鼓励他们自己去阅读。既开阔学生视野, 又锻炼了学生思维。当我提出一周写一篇日记时, 有的孩子举例《二年级的小朵朵》中, 江明明写的5篇日记一模一样: 起床, 上学, 放学, 回家, 吃饭, 睡觉。流水账式的的日记干巴无味, 没有创意。应该像小朵朵, 写真实有趣的的事情。尤其是人心里感触最深的事。日记字数不限制, 简练最好, 不能要求数量变成孩子的负担。国庆期间, 布置了一遍日记, 有几个学生主动写了六七篇, 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字里行间既有真情实感, 又充满着童心童趣, 读来倍感亲切, 令人爱不释手。节选几篇一睹为快:
2013年10月5日星期六晴
今天我 ( 赵易哲) 和爷爷奶奶去地里种小麦。爷爷告诉我小麦要播种、浇水、施肥、锄草、打药, 最后才能收割, 我惊讶, 要经过这么多工序才能收获。这让我想起了《悯农》这首诗, 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我们要爱惜粮食, 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10月6日星期日晴
今天是阿姨的生日。我 ( 谷梓硕) 高兴地来到大姨家, 兴奋地跑到屋里对大姨说: “大姨生日快乐! ”大姨微笑着说: “我们今天去饭店吃饺子! 我们一行八九个人到老饭店。等了一会, 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 香味扑鼻而来。我拿筷子夹了一个饺子, 咬了一口, 真香, 绿色的韭菜, 黄色的鸡蛋, 紫色的木耳, 又好看又好吃, 小巧的饺子又像扇贝, 挺着胸脯, 憨态可掬, 冲着我笑, 还有点不忍心吃他呢! 肚子可不管他, 咕咕叫着, 面对美食, 开口就吃, 后来又上了几道菜, 鱼香肉丝, 松子玉米……我大饱口福啊!
三、引导选材
学生能紧紧抓住身边的趣事, 动脑思考, 细心观察, 恰当地表达。我鼓励孩子向日记写得好的同学学习, 你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写出声情并茂的好习作来。要特别表扬孩子们, 把课文上学到的新词, 写入他们的日记里。只要愿意写, 乐于表达, 我们就离成功进了一步。
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 不断要求向上, 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 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智慧。有些学生课下跑到我身边仰着笑脸说: “老师, 我想写一篇日记”。我鼓励他们: “那好啊! 写吧, 写完交给我, 看看啊! ”学生的日记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 寓教于乐, 果然有不少习作如雨后春笋, 下面又是几位同学的习作:
10月15日晴星期二
上午第三节课, 老师讲生字, 老师说: “谁愿意领大家读生字?”我 ( 范培迪) 举了3次手, 语文老师终于最后一个让我上讲台当小老师, 我也很激动, 大家跟我读的声音太响了! 真像安了大喇叭。老师还夸奖我们这几名同学领读得响亮正确, 是合格的小老师。回到家, 我要给妈妈说: 我上讲台当小老师了!
10月16日晴星期三晴
今天我 ( 赵易哲) 读了《小柳树和小枣树》这篇课文, 小柳树非常骄傲, 小枣树宽宏大量。我非常喜欢小枣树, 喜欢它的谦虚, 我要向它学习。这篇课文让我明白“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的道理。
四、联系家长, 开展亲子活动
家长与孩子谈论一起做过的事情, 让孩子说一下过程, 家长也参与说一说, 并鼓励孩子在下笔之前先说说要写的事情, 也可以家长和孩子来选择要写的事情; 然后, 才是讲一讲事情的经过, 家长最后才稍加指点和补充。以生为本,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 从中挖掘孩子们的发展潜力, 才会凭借自己想象的翅膀, 在写作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现在正是桔子丰收的季节, 家长们正好借用这个素材引导孩子仔细观察, 认真写好观察日记。看形状、颜色; 闻气味, 品味道; 加上丰富的想象力, 用几句话连起来。
12月7日星期日晴
今天妈妈买了很多桔子, 黄色的外皮, 扁圆型的, 个挺大。我 ( 赵易哲) 挑了两个大的给爷爷奶奶, 又挑了两个给爸爸妈妈, 他们高兴地笑了, 夸我真懂事。我拿了一个轻轻剥开, 闻到一股清香的味道, 桔瓣像一个个弯弯的月牙, 我掰下一瓣放进嘴里, 真甜呀! 还有点酸味, 好吃极了! 桔子不仅营养价值高, 而且它的皮还可以防晕车, 我喜欢吃桔子, 以后我要让妈妈经常买。
五、交流修改
优秀日记在班上朗读、评议, 并贴在学习园地上。既激发了日记热, 又在班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孩子写发生在身边的趣事。写完后大声读几遍, 就会逐渐找出哪里写得不通顺, 自行修改, 使文从字顺。只要孩子肯于尝试, 最后一定会“妙笔生花”
别看许地山的散文篇幅通常都比较短小,他却用精炼的文字、质朴的意象,甚至是片段式的情节,抒写出了精致的情感与深刻的哲思。比如《春底林野》把天真孩童的嬉戏融旖旎的春天里,展现了作者愉快的心情与博爱的胸怀;《万物之母》歌颂了伟大的母爱,控诉了残酷的战争;《补破衣底的老妇人》通过老妇人“补破衣”,隐喻五四退潮后出现的各种思潮和主义,透露出那一时期作者对知识与理解的质疑……
读许地山的小说不难发现,宗教色彩和异域情调十分浓郁,其中,《命命鸟》、《缀网劳蛛》表现得最为明显。而最打动我的还是许地山将平凡人、平凡事写得具有表现力和震慑力,比如《黄昏后》,父亲对两个女儿讲述一家人的往事,将父爱、母爱以及爱国情怀自然的糅合在一起,读来哀婉动人;《春桃》描写至真的人性,揭示战乱带来的灾难,颂扬爱国热情……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心理活动描绘细腻,无不演绎着许地山小说的独特魅力。从中,我所体悟到的是作者对于人生前途的执着求索和对于理想的炽热追寻。
一,说教材
《落花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第三篇课文,是许地山先生很有影响的一篇文章。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每篇课文都包含了深刻的如何做人的道理,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精读课文《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内容。恰当巧妙地详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课文的主要内容,生字,新词,用词及表达方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下面结合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要求,我将本课时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0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本课时的重点是: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难点是:初步了解文章表达上详略分明,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二,说学情、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结合教材特点和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我准备采用“自主读书,合作探究,感悟交流”的教学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合作者。在学法上,本课以引导学生读一读,划一划,想一想,议一议,自主,合作,探究地来读懂课文,调动学生眼口手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
三,说教学过程
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4个步骤。
1,创设问题,明确重点
我设计的导入语是: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一家人的这么多的话题,那么作者一家人到底在议论花生的什么呢?他们借花生又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本环节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进入课文情境。
2,整体感知,辨析重点
本环节我会让学生先默读课文,回忆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并说一说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是略写的。学生积极发言后,我引导总结课文按照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的顺序记叙的,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是略写,议花生为详写。
3,重点学习议花生,感悟做人道理
本环节我首先出示学习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最后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学习成果。期间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我会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重点语句和中心思想的体会和把握,从而感悟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道理。
4.拓展延伸,体会写作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并让学生讨论交流,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运用此写作手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脉络清晰,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说板书设计
落花生
种花生:买——翻——播——浇
收花生:居然收获了
尝花生:做成好几样食品 像花生一样 做有用的人
议花生:好处:味美 榨油 便宜
特点:埋在地里 不好看 很有用
一、教学内容及其变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是经过修订而成的, 它包括十个单元的内容。教材的内容较以前的教材有着明显的变化。具体说来, ,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动:
( 1) 本教材将表内除法分为两个单元进行了教学, 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除法的难度, 让学生能轻松的、有时间的学习和运用表内除法。 ( 2) 将 “有余数的除法”从三年级上册移到本册进行教学, 在学生学习到表内除法后开始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 这种紧密的安排, 既让学生对之前学习的除法有着联系和巩固, 也在这种氛围下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 3) 教材将 “图形与变换”单元修订为现在的 “图形的运动 ( 一) ” 单元, 其中关于直角、锐角、钝角的认识前移到二年级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单元, 将认识轴对称图形后移至本单元教学, 内容简单明了, 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 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基本上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 更形象、直观。 ( 4)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规定, 教材中对 “统计”的内容进行了充分修订, 具体到本册编排的内容为 “数据收集整理”, 在这个单元中, 以前的以一当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被简单的统计图表代替了, 降低了难度。 ( 5) 将教材中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后移到三年级上册进行教学, 只在本册教材中简单的介绍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简单的计算题和估算。
二、教材内容特点
本册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 知识点多, 具有着自己的某些特点, 具体来说, 有以下几点:
1. 重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应用意识。在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有关解决问题教学的详细目标, 可以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教材这样的安排就正好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本册教材中, 在学生学习了基本的计算知识后, 有的题目是需要学生自己根据所给条件提出问题再解答, 并且对于提出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 只有少部分会明确提出使用加法还是减法的计算方式进行提问。教材的安排是要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试着学会自己通过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2. 表内除法分两个单元编排, 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表内除法的安排, 是在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学习过表内乘法的基础上, 紧接着安排这样的单元, 不仅是对以前知识的巩固, 还为新知识奠定了基础。本册教材中的除法学习部分是分为两个单元进行的, 学生2 - 6 的表内除法、7 - 9 的表内除法, 学生熟悉表内除法 ( 一) 后, 能解决简单的关于用除法运算的问题, 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 对于后面一个单元的学习就显得容易得多。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 还节省了很多时间, 降低难度, 这是知识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教师的教学是很有帮助的。
3. 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 促进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发展。这部分教材用的主题图是游乐场的照片, 里面各种娱乐设施的移动, 就是本单元将要学习的平移和旋转。书本中出现的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环节是很多的, 比如拉一拉、做一做和剪一剪等。这些知识不仅使学生逐渐形成空间观念, 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4. 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联系生活实际。在教材中, 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主题图, 这些是与实际生活贴近的, 都是生活内容, 还包含所学数学知识的, 十个部分知识的教学都从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有所体验的实际问题来引入的。
三、有关教材的建议
1. 教材主题图的内容未考虑学生的生活差异。教材中的主题图丰富多彩, 但其实没有考虑到生活在农村的学生, 主题图中提到的游乐场、公园等等, 对于城市的教师和学生而言是可以很好的接受学习的, 但对于农村的学生, 他们接触的东西是很有限的, 对于老师而言要在这样的教材内容下引起学生的共鸣是很困难的。2.概念性的知识模糊, 缺少明确的概念。在教材中有一些知识, 在教材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它到底是什么。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也是讲解它所具有的特点, 概念的东西缺少了。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感受到, 但却不能准确的说出, 教材应该出现这些概括的内容, 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形成概念意识, 以便学生高年级抽象思维的发展。3. 教师布置作业环节困难。在本册教材中, 书本中过多的呈现图文结合的地方, 简单看起来是很能吸引学生兴趣的, 但在另一方面说明教师能够在书本上给学生布置的任务就少了。学生在课本上练习的东西少, 自然而然的会增加其他的巩固练习的任务, 这样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4. 教材的练习题有相似部分, 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培养。在教材的习题部分, 有前后题目是可以互逆的, 有些题目还很雷同, 学生完成书上的作业感觉是在重复不断的做一件事, 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感到烦躁。有部分学生在面对这样的题目时, 就会捡漏, 不计算、不思考, 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动脑思考的。
参考文献
[1]王立松.对二年级数学教材 (人教版) 的几点体会和建议[J].中小学数学 (小学版) , 2008, 03:15-17.
[2]卢江.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介绍[J].黑龙江教育 (小学版) , 2004, Z3:6-9.
[3]刘丽, 赵中华.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J.河北教育 (教学班) , 2014, 01:19-21.
【花生二年级作文】推荐阅读:
小学五年级《落花生》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9-27
小学四年级语文落花生01-02
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案06-07
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简短教学反思09-10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松鼠找花生》说课稿10-18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案12-24
《落花生》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07-25
落花生第二课时公开课10-25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落花生教学设计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