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完整(推荐5篇)
大围小学
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欣赏和演奏具有我国西部地区音乐特点的代表性音乐作品,增加学生对中国西部地区音乐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热情。
2、学唱歌曲《依马呀吉松》,能够掌握歌曲所蕴含的藏族音乐的风格,并通过演唱加以表现。同时,学跳藏族踢踏舞的动作,随音乐进行表现。
3、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了解“花儿”这一民歌形式的音乐特点,感受它高亢、奔放的音乐风格。
4、欣赏钢琴独奏《新疆舞曲第二号》,掌握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具有代表性的节奏型,体会新疆音乐独特浓郁的民族风情。
5、演奏《四季调》,锻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的能力,对不同打击乐器音色及表现特点有近一步了解,并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
6、学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能够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并为歌曲设计领唱与齐唱。结合歌曲,学习G大调的音乐知识,尝试视唱部分曲谱。
7、欣赏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苗族、彝族音乐特点,能够分辨音乐的结构和不同乐段音乐情绪的变化,并能识别出有代表性的乐器音色。通过音乐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并用自己的方式参与音乐表现。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歌曲《依马呀吉松》、《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2、通过演唱、欣赏和演奏具有我国西部地区音乐特点的代表性音乐作品,增加学生对中国西部地区音乐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热情。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等。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唱歌《依马呀吉松》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依马呀吉松》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依马呀吉松》并了解藏族民歌的一些风格特点和风土人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和小组探究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精神。
3.知识与技能:重点强调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学跳藏族踢踏舞的简单舞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依马呀吉松》。教学难点:唱好歌曲里面的前十六分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走进西藏》
教师:听到这首歌曲你们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美丽景色?
2.教师:同学们,西藏位于我国西南部,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的藏族同胞,也有风格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而又神秘的西藏吧!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藏族歌曲《依马呀吉松》。
二、聆听、感受、体验
(一)聆听歌曲
1.聆听歌曲《依马呀吉松》。
教师:注意聆听,歌曲的演唱形式和情绪。2.带着问题再听歌曲。
教师:这是一首藏族歌曲,由于西藏地域辽阔,方言各异,民族风格独具特色。《依马呀吉松》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3.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分享。4.教师小结:《依马呀吉松》的音乐特点是高亢婉转、优美动听、清新流畅。
(二)学唱歌曲
1.朗诵歌词,教师解释歌词中衬词的意思。教师:“索呀儿惹洛”、“来斯马拉松松”等这些都是歌曲中的衬词,为了完整表现歌曲而穿插的一些语气词、形声词、谐音词或称谓构成的衬托性词句。同学们要从中体会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2.教师范唱,学生小声哼唱。
教师:请同学们注意自己的坐姿,用“啦”小声随老师唱,注意你们声音的弹性和气息的支持。
3.学习歌曲节奏
①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歌曲的节奏及强弱规律。我们先来分析
一下歌曲的节奏特点。
②学生用“哒”读节奏注意每一个乐句之间的联系。4.学习歌曲的曲调.①教师弹旋律,学生用“啦”哼唱,先慢唱然后速度还原。②学生随琴视唱曲谱。
③学生画旋律线(找同学板演)用曲线的形式。5.加入歌词演唱
①学生自己识谱唱歌词。
②全体学生齐唱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③教师领唱学生随老师齐唱。④分小组演唱比赛
(三)表演歌曲
1.学习藏族的踢踏舞 教师:“依马呀吉松”是流行在四川巴塘一带的堆谐曲。堆谐是代表性的藏族舞,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在小型乐队伴奏下的以踢踏舞步为特色的男子表演舞蹈“踢踏舞”。下面老师就教同学们几个简单的舞步,看谁的模仿力最强。
2.教师示范,强调动作要领。
3.找个别同学上台前表演,其他同学伴唱。
三、课堂小结
1.边唱边舞。2.随音乐出教室
第二课时 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学内容: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学目标:
1、学习音乐知识“花儿”。
2、感受《上去高山望平川》的风格特点。
3、了解民间歌手:朱仲禄。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言:在我国的民歌中有三种体裁:山歌、小调、劳动号子。这三种体裁有着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内容与风格特征。根据题目《上去高山望平川》你能说出它属于民歌中的哪一种体裁吗?
2、介绍“花儿”所属类别特点。
山歌又包括信天游、山曲、花儿、少年、爬山调等种类。《上去高山望平川》 是一首典型的“花儿”。
二、初听歌曲
1、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2、歌曲的音调、歌词有什么特点?(音调自由、起伏跌宕,歌词有很多衬词。)
三、介绍“花儿”流传地区、产生背景、演唱方言。
四、辨别方言,再次听歌曲录音,感受歌词特点。五感受曲调特征,进一步听歌曲录音。
六、探索与实践“花儿”的音乐风格。
七、介绍“花儿王”朱仲禄。
第三课时 欣赏《新疆舞曲第二号》
教学内容
欣赏《新疆舞曲第二号》 教学目标
1、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
2、会敲击x x x x︱xxxx xx︱节奏为乐曲伴奏。教学过程
一、谈话:你了解新疆的文化、风景和特产吗?
二、导入新课:
教师:有一位非常钟爱新疆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丁善德,根据流传的新疆民歌创作了一首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
三、初听乐曲
教师:你从中听出了哪些新疆风格的音乐元素?
四、再次完整欣赏,重点引导学生倾听其中的主导节奏型。
五、分段欣赏。
六、完整欣赏整首乐曲。
七、音乐家相册。
了解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丁善德及其主要作品。
八、拓展
第四课时 演奏《四季调》
教学内容:
演奏《四季调》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口风琴演奏青海民歌演奏《四季调》
2、能选择恰当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了解乐曲不同段落的节拍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欣赏不同表演形式的演奏《四季调》。
二、聆听音乐分析乐曲结构、节拍。
1、乐曲分为几个部分?哪两部分是相似的?
2、节拍有什么特点?
3、边听乐曲边打节拍。
三、演唱曲谱。
1、学唱第一乐段。
2、学唱第二乐段
3、学唱第三乐段。
4、完整演唱全曲。
四、为乐曲加入吐音符号“T”以及换气记号“V”,并演唱。
五、口风琴演奏乐曲。
六、加入打击乐器合奏。
七、教师指挥,集体展示。
第五课时 唱歌《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内容:学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展示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表扬。
二、引入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
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谁知道三峡在哪儿呢? 2.学生发言引入教学。
三、学唱歌曲。
1.师: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首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1)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2)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
2.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注意:a.休止符b、装饰音。
3.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发声练习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结构。4.教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一歌
(1)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
(2)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3)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4)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课堂小结。
第六课时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内容: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目标:
1.能分辨乐曲的不同乐段。2.能感受乐曲各乐段的情绪。
3.初步了解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教学过程:
一、为乐曲命名
阶段目标:通过为乐曲命名,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
师:音乐主要是通过情绪使我们联想到一些场景的,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乐曲好像在表现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为这首乐曲起个名字,并说一说为什么?
教师播放音乐《北京喜讯到边寨》。学生聆听音乐。为音乐命名(可能出现的答案如《欢腾的节日》《欢腾的苗》《狂欢之夜》《欢乐的边疆等》。
二、分辨乐曲的音乐特点
阶段目标:能初步分辨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
师:从同学们为乐曲起的名字来看,大家对音乐的情绪感受都很正确,这是一首热烈欢快的乐曲。音乐除了表现一定的情绪外,还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现在你们再听一听这首乐曲的几个主题,分辨一下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教师播放乐曲第三主题和第四主题。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
师: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西南地区居住着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这首乐曲表现的就是西南边寨的人民听到从北京传来的喜讯的情景。这首乐曲的音乐具有苗族、彝族的音乐风格,他们的音乐多以do、mi、sol三个音为主,在第四主题中有一个降mi的音,这是苗族音乐的典型特点。下面请你们再听一遍,当听到降mi的音时请你们举手。教师播放第四主题。
学生聆听音乐,在听到降mi时举手。
三、分辨乐曲的结构
阶段目标:能分辨乐曲的音乐结构。> 师:这是一首多乐段的乐曲,由三部分构成,下面我们逐段欣赏。1.引子与第一部分。
师:你们听引子部分是用什么乐器领奏的?模仿了什么声音?好像表现了什么情景?
教师播放引子部分。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领奏的乐器是圆号,模仿了号角的声音,一声强一声弱,好像是森林山谷中的回音)。
师:引子过后,乐曲进入第一部分,热烈、欢快的旋律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欢腾的场景之中。好像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广场,为庆祝北京传来的喜讯跳起了欢快的舞蹈。第一部分是由三个乐段组成的。你们能听辨出来吗? 教师播放第一部分。
学生聆听音乐并分辨三个乐段。
师:第一部分的旋律A非常热烈,是这首乐曲的主要旋律。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个旋律。
学生随教师演唱旋律A。2.第二部分。
师:现在我们听一听第二部分的音乐,想一想它和旋律A有什么不同?好像在表现什么样的情景? 教师播放第二部分。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同第一部分的音乐形成对比,是优美抒情的一段旋律,好像是一位姑娘的独舞或是大家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师:这是一段十分优美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学生随教师演唱第二部分的旋律。3.第三部分和尾声。
师:第三部分的音乐粗犷、热烈,把情绪推向了高潮。你们仔细听一听,这一部分音乐又出现了哪一段旋律? 教师播放第三部分。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这一部分又出现了A的旋律)。4.完整地欣赏全曲并分辨乐曲的结构。
师:刚才我们分段听辨了乐曲,下面我们完整地欣赏全曲,当你听出乐曲的三个部分时,可以用你自己的方式来表示。教师播放全曲。
学生聆听音乐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乐曲的三个部分。
四、表现音乐
阶段目标:通过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巩固对音乐结构的分辨。
师:这是一首表现力非常丰富的乐曲,下面我们分三个小组讨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音乐,第二部分最好用舞蹈来表现,其他部分可以用打击乐器或动作来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并指导学生的表演。学生分组讨论并排练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五、学生表达感想
阶段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达能力。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或是你记住了哪一段旋律,唱一唱。学生发言或演唱。
第二单元 绿色畅想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欣赏表现环保题材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能够做到二声部声音谐和,并唱准附点及休止符的节奏。
3、学唱歌曲《留给我》,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能够用真挚、自然的声音表现歌曲,并锻炼学生对气息的控制能力。
4、欣赏乐队活动《森林狂想曲》,感受作品独特的风格,并培养学生用生活中的声音材料为音乐作品配音效的创编能力。教学重难点:
1、学会歌曲《留给我》、《手拉手,地球村》。
2、通过演唱、欣赏表现环保题材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唱歌《手拉手、地球村》 教学内容:
唱歌《手拉手、地球村》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二声部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2、在歌曲演唱过程中增强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弯弯腰,捡回一个希望,手拉手,拉出一个太阳。”让我们走进第二单元——绿色畅想。请大家先听歌曲:《手拉手、地球村》,仔细听歌曲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二、初听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三、学生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音程练习。1=F 3/4 5 6 5︱ 1 3 2︱6 7 6︱2 3 1︱ 2 1︱ 6 7 1︱2 3 1︱7 5 1︱
五、划分歌曲结构,了解每乐段的特点。
1、师:你认为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两部分)怎样划分?(齐唱部分为第一乐段,合唱部分为第二乐段)
2、请学生仔细观察曲谱,说一说两乐段节奏、音区有何不同?
六、再次感受歌曲。
七、学唱第一乐段。
八、学唱第二乐段曲谱。
九、学唱第二乐段歌词。
十、完整演唱全曲。
第二课时 唱歌《留给我》
教学内容:
唱歌《留给我》 教学目标
1、用真挚的情感、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体会歌曲“重复”发展手法的运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请听歌曲《留给我》,听后说一说,歌曲带给你什么感受?歌曲中的“我”都要留下些什么?
二、找几名学生分别按自己的感受读歌词,表达自己的理解。
三、总结歌词写作方式的特点。
四、复听歌曲,观察曲谱中有无重复的地方,其音调方面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内容?
五、演唱曲谱。
六、加入歌词演唱。
七、歌曲处理。
1、分析歌曲的情感表现,对歌曲的强弱进行细致的处理。
2、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表演。
八、拓展
第三课时 欣赏《森林狂想曲》
教学内容:
欣赏《森林狂想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森林狂想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感情。
2、记忆乐曲主题,了解乐曲结构。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请听以热带雨林为题材创作的乐曲《森林狂想曲》,乐曲表现了什么情绪?(清新、活跃的情绪)在乐曲里,除了乐曲演奏的声音,你还听到哪些声音?(各种昆虫、鸟鸣的声音,还有风声、水生等)
二、介绍乐曲
三、再听乐曲,分析作品结构。
四、听第一部分
1、第一部分由几个主题组成?(3个)
2、听主题A
3、听主题B
4、听主题C
5、完整欣赏第一部分。
五、欣赏第二部分
1、初听第二部分,分析第二部分在曲调方面有什么特点?
2、再听第二部分,画出结构图。
3、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的结构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4、听一听第二部分中各主题音乐的演奏乐器是什么?
六、完整聆听全曲。
七、学生参与表现。
八、小结。
第三单元 欢快的舞步
教学目标:
1、通过唱歌、欣赏与实践,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舞蹈形式与特点,培养学生的韵律感与节奏感。
2、欣赏《大河之舞》,感受现代舞的魅力,了解当前比较流行的世界音乐文化,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
3、学唱歌曲《大家一起来》,提高学生对舞曲性唱歌作品的把控能力,感受歌曲动感的节奏,并对音乐节奏与律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
4、欣赏小提琴独奏《小步舞曲》,感受18世纪欧洲音乐的风格,引导学生对不同时期、地域的音乐文化产生兴趣。教学重难点:
1、学会歌曲《大家一起来》、《小步舞曲》
2、通过唱歌、欣赏与实践,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舞蹈形式与特点,培养学生的韵律感与节奏感。教学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欣赏《大河之舞》
教学内容: 欣赏《大河之舞》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热烈的情绪,运用教材中的节奏提示参与音乐表现。
2、初步了解爱尔兰踢踏舞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受《大河之舞》
1、看视频,看前提问:
(1)这种舞蹈形式叫什么?舞姿有何特点?(2)乐曲情绪怎样?(3)观看后有什么感受?
2、介绍《大河之舞》
3、听音频,听前提问:
(1)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2)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二、欣赏A段
1、欣赏第一主题。(1)观看谱例并欣赏。
(2)听辨第一主题在乐曲中出现的次数。(3)跟随教师的琴声慢速哼唱第一主题。
2、欣赏第二主题。
3、欣赏A段与B段之间的连接部分。
4、欣赏B段(1)欣赏第一主题(2)欣赏第二主题(3)完整欣赏B段
三、观看《大河之舞》视频,整体欣赏。
四、学跳几个简单的踢踏舞步。
五、拓展。
6)(第二课时 唱歌《大家一起来》
教学内容: 唱歌《大家一起来》 教学目标:
1、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大家一起来》。
2、为歌曲创编韵律操。教学过程:
一、播放《大家一起来》的录音,师提问:听到这首歌曲,你们想做什么?
二、随歌曲录音即兴律动。
三、教师:为什么在听了这首歌曲之后,让人非常想动起来?
四、练习歌曲中的弱起与切分节奏。
五、学唱曲谱。
1、在声势练习基础上学唱曲谱。
2、练习教材20页“学练提示”
3、视唱曲谱,注意反复记号的演唱。
六、演唱歌词。
1、注意咬字清晰。
2、启发学生热情、冲满活力地演唱歌曲。
七、为歌曲创编韵律操。
1、教师交给学生手臂与躯干的基本动作与基本步伐。
2、学生结合歌曲的韵律与歌词内容将基本动作组合创编,并适当加入队列变换与造型。
3、学生分小组创编。
4、各组展示与评价。
八、集体展示:大家一起边唱边跳。
第三课时 欣赏《小步舞曲》
教学内容:
1、欣赏《小步舞曲》
2、音乐知识——小步舞曲
3、音乐家故事——莫扎特 教学目标:
1、感受《小步舞曲》典雅的音乐风格。
2、知道音乐体裁——小步舞的知识。
3、了解音乐家——莫扎特的相关故事。教学过程:
一、学习音乐卡片——小步舞的相关知识。
二、介绍乐曲创作背景。
三、整体欣赏,重点体验其节拍、速度、风格。
四、分段欣赏。第一部分:
1、欣赏a主题。
2、欣赏b主题。第二部分:
1、在这一部分中,旋律大多由什么音符组成?具有什么样的色彩?
2、请用“X 0 X”节奏拍手,为这一部分音乐伴奏。第三部分:
1、第三部分是前面第几部分的再现?气氛是什么样的?
五、完整欣赏全曲。
六、阅读交流“音乐家故事——莫扎特”
七、拓展:欣赏钢琴、长笛演奏的《小步舞曲》。
第四课时 唱歌《小步舞曲》
教学内容:
1、唱歌《小步舞曲》。
2、音乐家巴赫。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唱歌《小步舞曲》,能表现出小步舞曲的风格特点。
2、背唱歌曲主旋律。
3、知道音乐家——巴赫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欣赏的莫扎特《小步舞曲》的一些风格特征,并简单哼唱曲调。
二、欣赏本课歌曲《小步舞曲》。提问:歌曲的旋律特征与表现的情感是怎样的?
三、复听歌曲,并为歌曲分句、找出异同。
四、学唱高声部曲谱。
五、用“da”哼唱。
六、学唱曲谱。
1、按乐句学唱。
2、背唱曲谱。
七、学唱低声部曲谱。
八、合唱两声部曲谱。
九、演唱歌词。
十、介绍歌曲相关知识。
十一、介绍巴赫。
第四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音乐实践,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2、通过对描述故事情节的音乐作品的学习,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了解音乐塑造不同形象的手法。
3、通过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欣赏,增加学生对不同西洋器及其演奏技法的认识,对器乐作品的音乐塑造能力有粗浅了解。
4、通过学唱《卢沟谣》,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增加学生对音量的控制力,并进一步调整学生歌唱时的声音状态。教学重难点
1、学会歌曲《卢沟谣》,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2、让学生充分参与音乐实践,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幻灯片等。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欣赏《彼得与狼》
教学内容: 欣赏《彼得与狼》(共两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对《彼得与狼》中主奏乐器有初步的认识和感知。
2、了解乐曲中各种角色的特点,感受其在音乐表现手法方面的特征。
3、学习“音乐家相册”——普罗科菲耶夫。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曲家,了解乐曲“用乐器讲故事”的特点。
二、认识乐曲外形,知道其代表的角色。
三、完整欣赏,整体感受。
四、按故事情节分段欣赏,了解各角色特点与音乐特征、并参与体验。
1、欣赏第一部分(狼出现前)
2、欣赏第二部分(狼出现)
3、欣赏第三部分(捉住狼后)
四、总结此曲中各主奏乐器的音色特点,了解简单的演奏知识。
第二课时 欣赏《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音乐故事情节,创编并参加《彼得与狼》的故事。
2、掌握并能分辨主奏乐器的音色。教学过程:
一、以小组的形式创编音乐故事表演。
要求:
1、演员表演的角色要与录音当前播放的演奏乐器相吻合。
2、根据各音乐形象的特点,尽量细致地表现角色性格。
二、分小组商讨、排练。
三、各小组展示与评价。
四、通过欣赏与表演,你从乐曲中学到了哪些好的品质?
五、分别听辨选乐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演奏的乐曲片段,让学生听辨主奏乐器。
第三课时 唱歌《卢沟谣》
教学内容: 唱歌《卢沟谣》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的学唱,初步了解卢沟桥的历史,品味它经历的历史沧桑。
2、运用和谐均衡的声音及力度、速度的变化表现歌曲丰富的内涵。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语文课上,《卢沟桥的狮子》一课让我们领略了石狮的千奇百怪与栩栩如生,本次课要学习的歌曲《卢沟谣》以孩子的视角、用童谣的方式又向我们展示了别样的卢沟桥,先请大家来欣赏。
二、初听歌曲
1、听录音范唱
2、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三、学唱歌曲
1、学习歌词
(1)按节奏朗读歌词,体会歌曲的童谣风格。(2)初步了解卢沟桥的历史,把握歌词的内涵。
2、再次欣赏歌曲,边听边为歌曲分段。
3、学唱曲谱。(1)按乐句学唱。
(2)分析歌曲两个部分旋律上的变化再进行学唱。(3)分析歌曲速度、力度变化和声部安排上的特点。
4、演唱歌词。
(1)读低声部的歌词,再填词演唱,注意声音的和谐与均衡。
(2)结合曲谱演唱中力度、速度变化和歌词表达的情感进行整体填词演唱。
四、拓展。
介绍这首作品在全国的影响力。
第五单元 八音盒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音乐体裁:歌剧序曲、圆舞曲、波尔卡的音乐特征,并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声音的控制力。
2、通过欣赏《威廉、退尔》序曲片段,了解歌剧序曲具有的功用及这首作品在整个歌剧中发挥的作用,掌握这首作品代表性节奏型的表现特征。
3、通过学唱《森林水车》,锻炼学生对跳音的演唱能力,并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的把握能力。
4、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能够熟记第一圆舞曲的主题,区分不同的段落,体会不同段落的情绪。
5、通过学唱《真善美的小世界》,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培养学生合唱时倾听其他声部的习惯,并锻炼学生对声音音色的控制力。
6、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对波尔卡体裁有初步认知,体会作品中情绪变化与节奏、力度之间的关系,能够分辨作品不同段落的主题。单元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唱《真善美的小世界》,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培养学生合唱时倾听其他声部的习惯,并锻炼学生对声音音色的控制力。
2、通过学唱《森林水车》,锻炼学生对跳音的演唱能力,并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的把握能力。
3、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幻灯片等 课时安排: 五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欣赏《威廉、退尔》序曲
教学内容:
欣赏《威廉、退尔》序曲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的英雄气概以及瑞士人民英勇刚毅的性格。
2、感受进行曲风格。教学过程:
一、了解《威廉、退尔》的相关知识。
二、初听乐曲。
三、谈听后的感受。
四、欣赏引子部分。
1、这段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号角声让你想到了什么?
2、再次听这段音乐,边听边看歌谱。
五、欣赏第一部分音乐。
1、欣赏主题A(1)你感受到怎样的步伐与音调?力度是怎样的?
(2)再听音乐,并用0︱x x︱xx x︱x x︱xx x︱(击掌)参与音乐表现。(3)唱A主题的旋律。
2、欣赏B主题
(1)和A主题相比,这一主题的力度有何变化?
(2)再听音乐,并用0︱x x︱xx x︱x x︱xx x︱(击掌)参与音乐表现。(3)唱B主题的旋律。
3、欣赏C主题。(1)听音乐,画旋律线(2)此段音乐力度是怎样的?
(3)听音乐,在桌子上敲击节拍,表现出渐弱的力度变化。
六、欣赏中段音乐。
1、此段音乐主奏乐器是什么?(木管乐器)其他声部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小提琴演奏的华彩)
2、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模仿木管乐器与小提琴的演奏参与音乐表现。
七、欣赏第三部分
八、欣赏尾声部分。
1、这部分音乐能让你想到些什么?
2、跟随录音,即兴表现感受到的音乐情绪。
九、完整欣赏全曲。
十、介绍作曲家罗西尼。
十一、拓展:简介歌剧《威廉、退尔》的剧情。
第二课时 唱歌《森林水车》
教学内容: 唱歌《森林水车》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愉快的情绪。
2、视唱歌曲乐谱。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谁见过水车?水车是什么样子的?它的用途是什么?
2、出示水车图片,简单讲解用途,引出本课歌曲。
二、初听歌曲,了解歌曲内容、模拟水车的声音,并感受歌曲情绪。
三、练习顿音唱法。
1、在乐谱中找到模拟水车声音的地方,提问▼的名称及演唱方法,并单独练习。
2、跟随歌曲录音在模拟水声的地方一起演唱。
四、针对乐谱中出现的变化音作专项练习。随老师的琴声唱一唱下面几组音,注意变化的音准。
1、3 2 ∣3∣3、3 4 ∣5-∣
五、视唱曲谱,唱准节奏与音准。
六、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读出对春天、对劳动的赞美之情。
七、填词演唱。
八、拓展。
欣赏管弦乐《森林水车》
第三课时 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教学内容:
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教学目标:
1、感受维也纳圆舞曲的音乐风格。
2、学唱并记忆第一圆舞曲的第一主题。教学过程:
一、乐曲背景介绍
二、初次欣赏,感受歌曲的节拍、节奏与格调。
三、讨论歌曲的节拍、节奏与格调。
四、介绍圆舞曲以及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
五、分段欣赏
1、欣赏引子部分。
(1)引子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有什么特点?你能联想到什么?(2)请学生带着想象力、闭眼倾听,再次欣赏。
2、欣赏第一首圆舞曲。(1)欣赏A主题。
a、这个主题是全曲的灵魂,抒情明朗,使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了多瑙河。
b、有感情地朗诵这一部分的歌词——“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蜜蜂嗡嗡叫,风吹动树梢……”
c、跟着录音学唱,并记忆这个主题。(2)欣赏B主题。
a、和A主题相比,B主题的音乐是什么样的?
b、在短音处,用手指或手腕做微小、有弹性的动作;在长音处,用小臂模仿划波浪的动作。
c、引子部分的旋律和这一段圆舞曲有关吗?
3、欣赏第二首圆舞曲。(1)完整欣赏第二首圆舞曲。
(2)第二首圆舞曲从D大调转到B大调,这种色彩上的变化使柔和的旋律显得格外动人。请听出转调后举手示意。(3)这部分音乐各有什么音乐特点?(4)学生听音乐参与表现活动。
4、欣赏第三首圆舞曲。
(1)第三首圆舞曲中的两个主题也有对比性,听后说一说它们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对比?
(2)学生参与音乐表现活动。
5、欣赏第四首圆舞曲。(1)欣赏A主题
a、这个主题开始的节奏是怎样的?运用了什么样的旋律进行?速度有怎样的变化?让你心中产生了哪些感受? b、听音乐参与表现。(2)欣赏B主题
a、这个主题采用了什么节奏?情绪是怎样的? b、听音乐参与表现。
6、欣赏第五首圆舞曲。(1)欣赏A主题
这个主题旋律线是什么形状?有一种什么感觉?音乐性质怎样?能联想到什么样的舞步?(2)欣赏B主题
这个主题是全曲的高潮,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样的舞蹈场面?
六、完整欣赏,以学生的体验、参与为主。
七、对比欣赏管弦乐演奏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八、拓展:介绍作曲家的创作。
第四课时 唱歌《真善美的小世界》
教学内容: 唱歌《真善美的小世界》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二声部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2、运用恰当的情绪演唱歌曲,会背唱歌曲。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初步讨论歌曲情绪与歌词内容。
三、歌曲中出现的音程练习。
1、用赞美的语气演唱歌中的部分歌词。
2、演唱歌曲中出现的和声音程。
四、分析歌曲结构,听辨两种性质的曲调。
1、歌曲可分为几个部分?
2、包含几种性质的曲调?
3、用图形可以怎样表示?
4、两种基本曲调在歌曲中呈现方式是怎样的?
5、听歌曲参与游戏,体验音乐。五、三声部节奏练习。
六、学齐唱部分的曲谱。
七、学第一部分合唱。
八、学第二部分合唱。
九、学习歌词。
1、熟练、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按节奏朗读歌词。
3、加歌词演唱。
十、完整演唱歌曲。
第五课时 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
教学内容:
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2、划分乐曲结构。教学过程:
一、介绍19世纪欧洲风靡舞曲的情况,导入本课。
二、初听乐曲片段。
提问:你听到模仿自然界电闪雷鸣的声音了吗?它们是用什么乐器模仿的?
三、欣赏第一部分。
1、欣赏第一主题
(1)这段主题旋律有什么特点?(2)哼唱主题。
(3)学生分两组共同体验音乐。
2、欣赏第二主题。
(1)这个主题和第一主题相比在力度、旋律方面有哪些不同?情绪有和变化?表现了什么情景?(2)学生参与音乐实践。
3、完整听第一部分,并做44页教材练习。
四、欣赏第二部分。
1、欣赏第一主题。
2、欣赏第二主题。
3、完成教材45页练习。
五、欣赏第三部分。
六、欣赏尾声。
七、完整欣赏。
八、拓展。
第六单元 新年音乐会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中外代表性的新年音乐作品,并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2、通过学唱歌曲《平安夜》,培养学生对音色和歌唱时气息的控制能力。
3、通过学唱歌曲《祝愿歌》,加强学生弱起唱的能力,体会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
4、听过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熟记作品A段主题,并能够利用肢体参与音乐表现。
5、通过音乐活动《新年音乐会》,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与音乐创作、合作能力,加强学生对团队精神的认识,并间接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做出评价。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唱歌曲《平安夜》,《祝愿歌》,加强学生弱起唱的能力,体会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音色和歌唱时气息的控制能力。
2、听过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熟记作品A段主题,并能够利用肢体参与音乐表现。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课时安排: 五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唱歌《平安夜》
教学内容:
唱歌《平安夜》 教学目标:
1、背唱歌曲,表现平安夜的祥和与安宁
2、尝试用英文演唱歌曲。教学过程:
一、初听歌曲《平安夜》。
二、介绍乐曲创作过程。
三、再听歌曲。
1、按节拍感觉轻微晃动身体,体验歌曲的意境。
2、学生听录音划分乐句。
四、学习曲谱。
五、学习中文歌词。
1、朗诵中文歌词。
2、按学曲谱的方法学唱歌词。
六、歌曲处理。
七、背唱歌曲。
八、尝试用歌曲演唱歌曲。
九、拓展:欣赏圣诞节题材的其他歌曲。
第二课时 唱歌《祝愿歌》
教学内容: 唱歌《祝愿歌》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歌声表达人们在节日里对朋友和亲人的美好祝愿之情。
2、掌握弱拍齐唱的技巧。教学过程:
一、初听歌曲
提问:歌曲中有哪些美好的祝愿?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二、按教材男女生分配要求读歌词。
三、再听歌曲,提问:歌曲每一句起唱以及在乐句进行中,节奏方面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找一找并仔细体验。
四、节拍律动练习:听录音,配以二拍子节拍律动。
五、节奏声势练习。
六、练习在老师的指挥下,准确起唱。
七、学习演唱歌词。
八、歌曲处理
九、加入情景表演,完整演唱歌曲。
第三课时 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
教学内容:
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雄壮豪放的情绪,并划分段落。
2、欣赏第一部分,记住主题旋律。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初步欣赏乐曲。
1、你是否听过这首乐曲?在哪里听到的?
2、你认为乐曲表现了什么情绪?
二、介绍《拉德茨基进行曲》创作背景。
三、主题模唱与听辨。
1、用“啦“模唱A段第一主题。
2、再听乐曲,当A段第一主题出现时,请随音乐拍手、拍腿或捻指。
四、分段欣赏
1、欣赏引子部分
(1)引子部分的音调具有什么性质?(2)跟随老师按二拍子的图示指挥。
(3)跟随音乐敲击谱例下方的节奏,为这段音乐伴奏。
2、欣赏A段
(1)完整听A段,感受其情绪及表现的音乐形象。(2)听第一主题。(3)听第二主题。(4)听再现主题。
3、欣赏B段。(1)欣赏简短的间奏(2)欣赏第一主题。(3)欣赏第二主题。
4、欣赏再现段。
五、完整欣赏全曲。
六、拓展。
介绍维也纳的新年音乐会。
第四课时 活动《新年音乐会》
教学内容: 活动《新年音乐会》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教材唱歌、欣赏、演奏、音乐知识内容。
2、确定新年音乐会的种类、形式、人员。
3、排练新年音乐会的节目。教学过程:
一、复习本册教材所学内容。
二、确定确定新年音乐会的节目种类、节目形式及演出人员。
三、推荐与自荐演出服务人员。
四、节目排练。
第五课时 活动《新年音乐会》
教学目标:
有序开展“新年音乐会”活动。教学过程:
一、公布音乐会的要求。
1、做文明观众,尊重演员,每个节目结束后方能鼓掌。
2、每名观众手里都有三颗星,分别为红、黄、蓝、三种颜色,每人在星星
3、音乐会结束,进行音乐知识有奖问答活动。
二、音乐会正式开始。
三、音乐知识有奖问答。
四、教师小结。
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趣味故事,复习与巩固本单元的核心句型“What can you do?”“I can...”“Can you...?”“Yes,I can.”“No,I can't.”其次,让学生通过图片和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和故事内容,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朗读、表演和复述故事;最后,引导学生学习各种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第一,理解故事情节;第二,组织学生朗读和表演故事。
教学难点是理解田鼠如何机智地逃脱蛇的魔掌,以及复述故事内容。
三、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1.Warm-up
(1)Chant
笔者引导学生开展了对话活动,选择一位学生扮演小鸟。
Students: “Bird, bird, what can you do?”
Bird:“I can fly, I can fly.”
Students:“ Fly away, fly away.”
(2)Free -talk
笔者和学生开展了对话活动,帮助学生复习相关句型。
Teacher:“Can you...?”Students:“Yes, I can./No,I can't.”
Students:“Can you...?”Teacher:“Yes, I can./No,I can't.”
通过生动活泼的动物表演和朗朗上口的对话形式,笔者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还将故事中的生词“away”巧妙地渗透其中,让学生反复朗读,为后续理解和诵读故事做好了铺垫。
2.Presentation
Teacher:“Do you think I can draw animals in one stroke on the blackboard?”
笔者用简笔画出一只老鼠和一条蛇。
Teacher:“When a rat comes across a snake, what will happen?”
笔者利用简笔画吸引学生注意,引出故事角色,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Teacher:“What can you see in Picture 1? Where are they? What does the snake want to do? What is the tasty food?”
笔者引导学生观察文章图片1,让学生自由表达各自猜想,并通过阅读验证猜想。同时,为后续故事阅读和理解抛砖引玉。
Teacher:“It's dangerous. What can the rat do?”
Watch the cartoon without subtitles and answer:“Can the rat sing? Can the rat dance? ”
以生动活泼的动画形式呈现故事,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大意。笔者以问题为驱动,促使学生积极视听故事,在视听故事过程中学会提取关键信息。
Teacher:“The rat can sing and dance for the snake. Can the snake let it go ? What will happen then?”
Students read Picture 5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Can the rat really swim or not? Why does the rat say ‘No?(Because he wants to ____.) Can you guess the meaning of‘throw?”
文中的图5是故事关键,也是教学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通过连环提问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回答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田鼠的机智之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看图猜测和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throw”的意义,渗透学法。
Teacher:“Will the snake throw the rat into the lake? Can the rat swim away? Watch the cartoon and discuss the end of the story. Is the snake clever? ”
笔者通过视听动画、阅读文本,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故事,然后通过讨论故事的结局,关注学生情感和内在体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3.Practice and consolidation
Read after the tape twice. Read in roles. Act out the story in pairs.
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有梯度的朗读练习,并辅以科学有效的朗读指导,帮助学生突破了教学难点。通过故事表演,帮助学生内化语言输出,发展语用能力。
Put the pictures in orders.
图画排序可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故事大意的了解情况,内化整篇故事,将故事情节组合成紧密联系的整体,为后续的活动做铺垫。
Look at the 6 pictures and retell the story. Then finish the poem.
笔者要求学生看图复述故事,创作小诗,创新运用语言,将内化的语言输出,边说边演,体验英语学习的快乐。
4.Summary
Do you like the story? 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tter? Why?Can you give a title to the story?
笔者要求学生总结故事核心内容,发展思维能力,并让学生给故事命名,将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理解同一事物的多样性。
Tell the students“move your brain when in trouble, you will find a way.”“it is always good to have more skills.”
在教学中,笔者渗透思想和情感教育,让学生明白“身处险境不要慌张,多动脑,会想出办法的”“技多不压身”。
5.Homework
Read and act out the story with your friends.
1、新东北风
2、唱支最美的歌
3、我可爱的家乡
4、祖国在我心中
5、真善美的小世界
6、西部放歌
7、沙漠
8、音乐家贺绿汀
9、乌鸦与狐狸
10、踏雪寻梅
11、音乐七巧板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1、新东北风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新东北风》,体验东北风民歌韵味,感受东北人过上好日子那热闹、洒脱、喜悦的情境。
2、乐意听赏钢琴独奏《喜丰年》,感知东北农村丰收时喜悦心情和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
3、在教师指导下,能在音乐中活动,拍会“安旦长短”的节奏型。
4、能够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自信地用“安旦长短”为歌曲伴奏、舞蹈。教学重点:演唱好《新东北风》
教学难点:掌握朝鲜族“安旦长短”的韵律特点。教学准备:电子琴 教学光盘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唱《新东北风》
一、情境导入
1、走进东北
课件呈现赵本山,小沈阳上春晚的图片。课件播放东北风情境短片。
2、导入课题
二、引导感知
1、聆听歌曲《新东北风》
2、说一说初听歌曲的感觉
3、师介绍歌曲
4、按节奏朗读歌词
三、重点讲解,学唱歌曲
1、学唱《新东北风》(1)聆听 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东北民歌《新东北风》。仔细聆听歌曲,看看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觉。师播放《新东北风》跟音乐唱。查自学情况后评价,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句进行对唱、唱旋律、教师唱谱,学生唱词、跟琴演唱、反复练习
四、尝试练习
1、教师范唱《新东北风》
2、识谱活动
3、演唱歌谱
4、师纠正
5、用活泼、欢快地声音演唱
五、评价延伸
1、将《新东北风》用东北方言试唱。
2、展示
3、鼓励评价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听赏《喜丰年》、《阿里郎》
一、听赏《喜丰年》
1、播放《喜丰年》钢琴独奏
2、师介绍《喜丰年》这首钢琴独奏是根据东北民歌《刺儿山》《丢戒指》改编。
3、仔细聆听第一段、第二段音乐主题,说说它的节奏有何特点。
二、听赏《阿里郎》
1、聆听歌曲《阿里郎》,感受歌曲的情绪(优美的)
2、再次聆听歌曲。
3、轻声跟唱歌曲。
教师:你们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没?
1、同学们交流对歌曲的情感体验。
2、全班跟唱歌曲,表现出歌曲的情境。
三、音乐活动
1、学习歌曲《小鸟在唱歌。
2、合唱练习。
四、总结下课。
2、唱支最美的歌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八三拍子的含义,能按其节拍规律击拍或划拍学唱歌曲的旋律。
2、能与他人合作,用优美和谐的声音学会合唱歌曲《唱支最美的歌》,并选用打击乐器参与表现。
3、能联系近年来在抗洪抢险、救人、救火中解放军的英勇行为和感人事迹,结合本课三首音乐作品的听赏和演唱的体验,说说解放军与老百姓的鱼水深情。教学重点:体验和感受军民鱼水情。教学难点:歌曲两个声部的协调、统一。教学准备:电子琴、打击乐、教学光盘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学唱《唱支最美的歌》
一、情境导入
1、说一说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2、引出解放军
3、揭题
二、引导感知
1、初听《唱支最美的歌》,了解歌曲内容
2、感受歌曲情绪
3、歌词教学 最美的歌唱给谁? 按节奏朗读歌词
三、重点讲解,教唱歌曲
1.学唱歌曲
2、反复听歌曲二声部 ①师:你们听到歌曲有几个声部呢?(根据学生情况,把他们分成两大组,即两个声部。)②师:你们能随着音乐找到自己的声部吗?并能随着音乐唱一唱。③师:你们知道唱合唱部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休止符呢?(生猜想)⑵、学生分组随琴学唱二声部的高低声部。
3、声部合作学习。
4、指导学生用打击乐给合唱伴奏。
四、演唱实践
1、再次聆听全曲。
师:你们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要怎样唱才能让解放军叔叔喜欢呢?(引导学生用明朗、优美的歌声来演唱。)
2、随琴用u哼唱全曲。
3、听老师用四三拍子弹奏歌曲。
师:你觉得四三拍和八三拍哪种节拍更适合这首歌曲,为什么?
(引导学生感受四三拍速度较快,适合表达欢快的歌曲;而八三拍是中速,适合表达优美的歌曲。)
4、指出八三拍和四三拍的共同点——强弱规律。
5、随琴唱歌词。
6、演唱歌曲。有感情的试唱全曲,演唱全曲,加以伴奏。
五、评价延伸
1、师讲述解放军保卫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的事迹
2、体会解放军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听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军队和老百姓》
一、复习《唱支最美的歌》
二、听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1、介绍歌曲背景
2、听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3、了解歌词。
师:请你们再听听刚才影片中的插曲,歌词都说了些什么?
4、唱《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随音乐哼唱《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的旋律。
三、听赏《军队和老百姓》
1、介绍乐曲背景
2、聆听乐曲
上述两段音乐主题的首、尾部分基本相同,但表达的情绪却有差异。你能从两个主题在速度、力度及音调等方面的比较中找到差异的原因吗?
四、重点讲解
1、手拍节奏,用乐器模击节奏
2、讲解音乐知识(3/8的读法、含义、强弱规律呢、)
五、课堂小结
3、我可爱的家乡
教学目标:
1、能深情演唱《我可爱的家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在音乐活动中,感受歌曲《凉山之最》热烈欢快的情绪,了解凉山彝族相关文化;正确地为歌曲划分乐句;能愉快地与他人合作,较好地设计歌曲表演形式,并共同进行表演。
3、乐意欣赏管弦乐曲《小河淌水》,在欣赏活动中,能初步感受管弦乐曲《小河淌水》的大气、婉约和秀美。
4、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进行欧美童谣《家乡》的三部轮唱。初步了解鱼咬尾的创作技法,并愉快地和同学进行节奏咬尾接龙游戏。教学重难: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准备:电子琴、教学光盘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唱《我可爱的家乡》
一、激情导入,情境创设
1、赏图——介绍大凉山
2、揭示课题
二、引导感知
1、初听《我可爱的家乡》 感受乐曲的情绪、旋律、节拍的特点
2、说一说
师:凉山真美,彝族人民真热情,还有三个最令他们骄傲的珍宝呢。请听听歌词,到底是哪三“最”呢?
生:学生说一说
3、画一画
画一画音乐旋律,看看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听一听这首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
4、再听《我可爱的家乡》,随乐脚点拍子,跟唱,感受四二拍子特点
5、歌词朗诵——理解体验歌词,充满热爱
三、重点讲解,演唱歌曲
1、跟琴学唱
师:用我们纯真的声音去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质疑问难
3、重点教唱
4、完整唱《我可爱的家乡》
5、分组完整唱 分角色完整唱
6、歌曲处理,你感受到歌曲分成几部分?
7、伴奏融合演唱(领唱与齐唱 小合唱)
四、实践练习
1、歌曲中通过哪些方面认识了家乡?(回忆歌词)
2、大胆创编
3、交流展示
五、评价延伸
1、谈话:我们应该怎样报答自己的家乡呢?
2、及时鼓励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听赏《凉山之最》、管弦乐曲《小河淌水》
一、复习歌曲《我可爱的祖国》
二、听赏感知《凉山之最》
1、第一遍听赏,初听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音乐特点。
2、第二遍听赏,让学生说一说歌曲表达的是什么样一种情感。
3、跟唱《凉山之最》
三、读谱唱歌《家乡》
1、教师先放音乐,学生听旋律,轻打节奏。
2、唱准每一句歌词。
3、讲一讲什么是轮唱:不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一定要齐。
4、比较轮唱和齐唱的不同,说说他们都有什么样的特点。
5、让我们一起来回忆2/4和3/4拍子的强弱特点规律。
6、老师弹奏谱例,学生跟着轻打拍子。
四、课后延伸给下载的音乐存档
五、课堂小结
4、祖国在我心中
教学目标:
1、能深情演唱《祖国印象》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听赏《我和我的祖国》感受“我”和祖国间不可分割的真挚情感。
3、能积极参与二部轮唱,体验轮唱的乐趣;能在音乐活动中将曲子按拍号分类存档。教学重难: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准备:电子琴、教学光盘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唱《祖国印象》
一、激情导入,情境创设
1、谈话祖国
2、唱祖国歌曲联唱
3、师:从歌声了解祖国以外,还从哪些方面获取对祖国的印象?(生、、、、、、)
4、揭示课题
二、引导感知
1、初听《祖国印象》 感受乐曲的情绪、旋律、节拍的特点
2、回答问题,教师归纳 情绪(深情 自豪)、旋律(轻盈、舒展)节拍(八六拍子)
3、认识八六拍子
复习八三拍子含义及强弱规律,引导得知八六拍子含义及强弱规,学习划拍子,随琴声进行八六拍子伴奏练习
4、再听《祖国印象》,随乐脚点拍子,跟唱,感受八六拍子特点
5、歌词朗诵——理解体验歌词,充满热爱
三、重点讲解,演唱歌曲
1、跟琴学唱
师:用我们纯真的声音去表达对祖国无限的热爱之情
2、质疑问难
3、重点教唱
4、完整唱《祖国印象》
5、分组完整唱 分角色完整唱
6、歌曲处理,你感受到歌曲分成几部分?
第一段:(1-8小节)充分表达对祖国的认识和了解,旋律简洁、明快;
第二段:(9-16小节)唱出对祖国满腔热爱,旋律富有歌颂性,节奏拉宽,力度加强,情绪达到高潮
7、伴奏融合演唱(领唱与齐唱 小合唱)
四、实践练习
1、歌曲中通过哪些方面认识了祖国?(回忆歌词)
2、大胆创编
3、交流展示
五、评价延伸
1、谈话:我们应该怎样报答祖国
2、及时鼓励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听赏《我和我的祖国》、读谱唱歌《崖畔上开花》
一、复习歌曲《祖国印象》
二、听赏感知《我和我的祖国》
1、第一遍听赏,初听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音乐特点。
2、第二遍听赏,让学生说一说歌曲表达的是什么样一种情感。
3、跟唱《我和我的祖国》
三、读谱唱歌《崖畔上开花》
1、教师先放音乐,学生听旋律,轻打节奏。
2、唱准每一句歌词。
3、讲一讲什么是轮唱:不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一定要齐。
4、比较轮唱和齐唱的不同,说说他们都有什么样的特点。
5、让我们一起来学习6/8拍子的强弱特点规律。
6、老师弹奏谱例,学生跟着轻打拍子。
四、课后延伸给下载的音乐存档
五、课堂小结
第五课 真善美的小世界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明快的声音演唱《真善美的小世界》,唱出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体会充满友谊和阳光的“真善美的小世界”的美好。
2、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乐曲热烈、奔放的情绪,能记忆音乐主题,说出乐曲的曲式结构。
3、喜欢听赏管弦乐曲《匈牙利舞曲》,感受乐曲热烈、奔放的情绪,能记忆音乐主题,说出乐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重点:用活泼、明快的声音演唱《真善美的小世界》 教学难点:准确唱好二部合唱,品味合唱的韵律。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准备:电子琴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唱《真善美的小世界》
一、创设情境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熟悉歌曲旋律。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游览一个美丽的地方。(课件播放迪尼斯乐园电影)
2、回忆歌曲《我可爱的家乡》并演唱
3、激发热爱家乡意识和行为
4、揭题
二、引导感知
1、念词,熟悉词
2、听唱全曲,情感铺垫
师:你是带着什么情感朗读词的?(生、、、、、、)生听整首歌曲,老师引导用x o拍手的节奏感受歌曲节奏类型。
师:这首热情愉快的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你认为歌曲可分几部分?
3、听第一部分,情绪指导(热情、愉快)师:第一部分主要描述我们在呼唤小鸟。
1、用lv的字母跟唱
2、听音乐填词
师:同学们带着你的热情去迎接小鸟吧!让我们再次感受那热情的歌声吧!生:听第一部分试一试填词
3、跟琴纠正
三、重点讲解(学习新歌第二部分)
1、学唱歌曲
老师播放旋律一次,学生听;
2、分析最后一句的唱法
师:唱最后一句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跟琴学唱最后一句,跟琴唱、结合两部分一起唱 跟琴轻唱,学生质疑问难,解决难点
五、实践练习
1、出示一段创编的词让学生唱
2、形式:老师领唱前句,学生唱后句
3、引导创编:众多学生唱前句,一名唱后句
六、评价延伸
1、师:《真善美的小世界》 是赞颂迪尼斯乐园的美国歌曲。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另外一首美国民歌,大家听听,是不是感觉很熟悉?
2、安静聆听《哦,苏珊娜》
3、欣赏跟唱歌曲。
七、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听赏与跟唱《木瓜恰恰恰》、听赏《匈牙利舞曲》
一、情境导入
学生随音乐进教室(播放《真善美的小世界》作为背景音乐)
二、听赏与跟唱《木瓜恰恰恰》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2、说一说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
3、自由读歌词
4、再听歌曲,随乐哼唱
三、听赏《匈牙利舞曲》
1、初听乐曲
2、说一说你通过音乐看到了些什么?
3、闭眼聆听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参加了匈牙利人民的音乐盛会,你们开心吗?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同学们能与同伴分享更多世界不同音乐带来的快乐!
第六课 西部放歌
教学目标 :
1、能学会唱《走绛州》,并在歌曲表现活动中了解其音乐形象与风格特点。
2、感受陕西民歌的特点,并能随乐跟唱,了解陕北秧歌的特点,并能随歌曲《拥军秧歌》跳一跳。
3、听赏《花儿与少年》时,能记忆音乐主题、说出乐曲结构,并能听辨乐曲进行中的主奏乐曲。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西部民间歌舞的风格特点,并予以表现。教学准备:电子琴 教学光盘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听赏《花儿与少年》、演唱《走绛州》
一、情境导入
1、师介绍中国西部
2、揭题
二、感知西部歌曲
1、聆听《花儿与少年》
2、听听《走绛州》
师:同样是来自黄土高原上的民歌,它们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呢?(生:、、、、、、)师: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些什么?(生说歌词)
3、说说“走绛州”
4、听赏《拥军秧歌》
5、感受歌曲欢快地情绪
三、重点讲解,演唱歌曲
1、歌谱教学
2、随乐试唱
3、跟教师唱
4、歌曲处理
四、实践练习
1、学学挑担子
⑴请学生学学挑担子的模样。尽量模仿各种不同的姿势,如:左肩挑右肩挑、换肩等等。)⑵生自由选择东西替代扁担来模仿挑担的动作
2、随乐律动
学生随音乐《走绛州》挑担律动,再次熟悉音乐。
五、拓展延伸
1、师:黄土高原的确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那么,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你还了解哪些高原的情况呢?
2、交流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演唱《拥军秧歌》
一、演练激趣
1、欣赏阿宝演唱的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2、介绍陕北民歌特点。
二、新课教学
1、播放录音范唱,教师示范秧歌舞。
2、简单介绍秧歌舞。
3、随歌曲扭秧歌舞
学习秧歌舞的基本体态,明确秧歌舞的身段特点。学跳秧歌舞的基本步法:十字步。跟随老师随着《拥军秧歌》的歌声扭秧歌。分组练习
随着《拥军秧歌》的歌声扭秧歌。分组表演
三、表演歌曲
全体载歌载舞,完整表现《拥军秧歌》。
四、课堂小结
7、沙漠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学会演唱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了解新疆的风俗民情,能主动参与新疆歌舞表演,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
2、在听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能感受乐曲所表现的热闹场面并参与表演。
3、能随乐哼唱主题音乐
(一),并记住这个主题。教学重点: 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学唱
教学难点:唱好二声部的合唱,有表情演唱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具准备:手鼓和打击乐器 电子琴 录音机 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唱《我跟阿爹拉骆驼》
一、情境导入
1、节奏拍击与模仿。2/4 x x x x 2/4 x x x x x
二、引导感知
1、初听《我跟阿爹拉骆驼》
步熟悉歌曲,了解歌曲内容、情绪、风格。生回答新疆的小朋友们在队日里做什么?是怎样过的?心情又是怎样?生回答:(《我跟阿爹拉骆驼》 欢快)
2、复听。
进一步熟悉歌曲,加入简单的新疆舞蹈的动作,感受歌舞的风格。
我们都知道新疆是一个载歌载舞的民族,有谁会跳新疆舞,或几个新疆舞蹈动做动作。(请学生跳、全班学);老师学生共介绍动作。
学生跟着新疆的舞步随着音乐动一动。
3、了解典型节奏,学习用手鼓击打。X X X | X X X | X X | X―‖为歌曲伴奏。
三、重点讲解
在这首歌曲中你们觉得新疆音乐有哪些特点呢?(切分、波音、下滑音、节奏)启发学生了解典型节奏
这首歌曲中出现得最多的节奏型是哪一种?(X X X | X X X)教师介绍切分节奏 X X X 这是新疆常用的节奏型,它可以增加歌曲活跃、欢快的气氛。拍一拍:(X X X | X X X)
出示歌谱:下面我们用新疆乐器手鼓给歌曲伴奏。这里有几条节奏呢?没有节奏的地方就是与上面的节奏一样,我们把这三种节奏型拍一拍。
X X X | X X X | X X | X―‖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 X X | X X ‖X ―‖ 配乐器拍一拍:让我们配着音乐来一遍。
四、实践练习
学唱曲谱。(师生音乐接龙)解决歌曲中的难点?老师唱单乐句,学生唱双乐句2 2 21—‖ 这是上波音,往上波动一个音再回到原音上。
老师带学生唱:3 3 4 学生唱单乐句,老师唱双乐句:1 1 1 │ 3 3 3 │ 下滑音老师带唱词。还有哪里有下滑音 5 1 1 │ 1 1 1│
学唱歌词:第一遍:要轻轻的唱,强调 第二遍:放开唱
五、评价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简单的新疆舞蹈,新疆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并用手鼓给歌曲伴奏。让我们一起加入他们的队伍,过一个快乐的队日。
男同学:双腿跪地,用手鼓拍击节奏。女同学:在后面跳舞,老师领舞。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表演《我跟阿爹拉骆驼》、听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一、复习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歌曲与歌谱
二、表演《我跟阿爹拉骆驼》
分组排练(三个组)然后分组表演
三、听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1、听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一首管乐合奏曲,主体是让学生感受乐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说一说所感受的场景。
2、再次聆听音乐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随音乐进行情景表演,模仿音乐现象(学生表演得怎样并不重要,只要能大胆的参与)
3、认识乐器(单簧管 圆号)
4、练一练;
写出下面乐器的名称。节奏听记填空
四、课堂小结
8、音乐家贺绿汀
教学目标:
1、能自主阅读《贺绿汀落水生还记》和音乐家小档案,并能将自己的体会与同学进行交流。
2、能认真聆听管弦乐曲《晚会》,感受乐曲的情绪与情感,并能尝试用锣鼓套打中的两段音乐。
3、能用明亮饱满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游击队歌》并与同学一起进行二声部的合作演练。
4、乐意聆听歌曲《嘉陵江上》,能与同伴进行交流听赏的感受。教学重点: 演唱歌曲《游击队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第一课时:学习《贺绿汀落水生还记》、听赏《晚会》、《嘉陵江上》
一、情境导入
1、介绍音乐家贺绿汀。
2、谈话进入贺绿汀的音乐世界
二、感知作品
(一)听赏《晚会》管弦乐曲
1、师讲述《晚会》管弦乐曲的创作背景
2、播放《晚会》管弦乐曲选段,全班同学闭眼聆听 师:你有没有听出乐曲中演奏的什么情境?为什么?
1、请同学们交流
2、哼唱主题。
3、画旋律线:在唱熟主题的基础上用手指划出旋律进行的方向。
4、演唱表现(学生反复演唱音乐主题,并在每遍逐渐减少演唱的人数,以体验乐手相继退场的音乐场景。
5、尝试用锣鼓(或声势动作)套打下列两段音乐。
三、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聆听《嘉陵江上》、演唱《游击队歌》
一、听赏《嘉陵江上》
1、教师分别朗诵《嘉陵江上》和《游击队歌》的歌词。
2、学生聆听音乐
一、音乐二的旋律。
思考:你觉得《嘉陵江上》和《游击队歌》分别配上哪段音乐比较合适?请你将曲名与适合的音乐用线连接起来。
音乐一 《游击队歌》 音乐二 《嘉陵江上》
1、再次聆听音乐,为什么你会为《嘉陵江上》选择一首速度较慢的旋律呢?
2、听赏《嘉陵江上》
思考:哪一句旋律制造出了悲凉的氛围?
1、认识还原记号。
二、学唱《游击队歌》重点讲解
1、学唱第一乐段。
听一听、想一想。想一想游击队员们在做什么。
2、用“嘣”模仿唱第一段旋律。3听一听、动一动(在律动中感受乐句)思考:律动中停了几次。4 听一听、找一找相同的乐句。学唱歌曲第二部分及尾声部分。听一听,想象情境 跟琴唱一唱。完整演唱。
三、课堂小结
9、乌鸦与狐狸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乌鸦与狐狸》
2、能够根据自己的体验与他人合作设计表演方案,并积极的尝试各种角色的表演。
3、通过创编与表演,能对乌鸦的得与失有所感悟。教学重点、难点:
富有创意地进行童话音乐剧的设计、大胆、自信地参与表演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具准备:CAI课件,乌鸦、狐狸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演唱《乌鸦与狐狸》
一、情境导入
1、说一说自己对乌鸦和狐狸在各方面的了解
2、揭题
二、引导感知
1、听赏歌曲《乌鸦与狐狸》
2、说一说歌曲给自己的初步印象
3、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进行演唱
三、重点讲解,学唱歌曲
1、再听歌曲(师播放音乐)
2、教师唱歌谱,学生唱词
3、师生一起反复演唱
4、讲解附点、前倚音、变化音、下滑音
四、尝试练习
1、歌曲中乌鸦的得意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2、生演唱相关乐句,感受音乐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3、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它是如何诱惑小乌鸦的?
4、声情并茂地演唱“唱一个吧,唱一个吧”,感悟人物性格,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5、音乐是如何表现乌鸦聆听狐狸甜言蜜语时的神情的?
6、演唱相关乐段
五、评价延伸
1、感悟得失
2、师小结
第二课时:音乐剧表演《乌鸦与狐狸》
一、复习歌曲《乌鸦与狐狸》
通过演唱回忆第一课时学过的内容,进入故事情境
二、音乐剧设计
1、歌曲分析,了解和感悟角色的个性特征,学生思考、讨论,积极回答问题 师:歌曲中乌鸦的得意是怎么表现出来的?(演唱相关乐句)
师:这是一群什么样的狐狸?它是如何诱惑乌鸦的?(声情并貌的演唱“唱一个吧,唱一个吧”,感悟任务性格,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师:音乐是如何表现乌鸦聆听狐狸甜言蜜语时的神情的?(演唱小乌鸦越听越着迷)师:小乌鸦终于没有挡住甜言蜜语的进攻,将奶饼“送”入了狐狸的口里,如果你是小乌鸦你会上当吗?如果小乌鸦在同样的情景下再次遇到狐狸又会怎么样呢?(讨论:狐狸得到了奶饼,可失去了乌鸦对他的信任,教育学生不要欺骗他人)
2、剧情片段表演 师:如果你是狐狸,你还会对乌鸦说些什么样的甜言蜜语呢?(两人一组创编乌鸦与狐狸的对白,同时进行这一片段的表演)
师:除了乌鸦与狐狸,森林里还有哪些动物呢?(想象森林的其他动物并参与进来)
3、创编
在组长的协调下分组创编,让学生明白当一个演员和当一名合格的观众同样重要。
4、分组表演
三、音乐剧表演
1、音乐剧的人物需要(领唱,合唱演员,表演者等等)
2、完整表现歌曲
四、课堂小结
鼓励学生说说这堂课的收获,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情况,客观评价自己,并中肯评价他人。
10、踏雪寻梅
教学目标:
1、能用甜美、跳跃、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踏雪寻梅》,表达对梅花的喜爱以及雪后寻梅的愉悦心情。
2、在演唱活动中,感受不同版本的《踏雪寻梅》,感知顿音与连音、强与弱、快与慢等音乐元素在歌唱表现中的作用。
3、在对《踏雪寻梅》《花非花》《南乡子》三首作品的赏析中,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律,初步认知黄自作品中词曲完美结合是其突出的艺术风格之一。
教学重点:能用甜美、跳跃、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踏雪寻梅》,表达对梅花的喜爱以及雪后寻梅的愉悦心情。
教学难点:歌曲《踏雪寻梅》两声部的和谐与统一。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剪辑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生一起回忆以前认识过的音乐
2、揭题
二、感知歌曲意境
1、卖关子激趣
2、边听边思考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心情?你听到了什么声响?
3、互动交流
4、边听边跟唱
师:歌曲中,你听到铃铛的声响吗?能跟着音乐将这种“叮当”的声响唱出来吗?
三、学唱歌曲
1、聆听感知《踏雪寻梅》。
2、老师简介作品。
3、跟琴唱歌词。
4、完整演唱歌曲。
四、听赏与跟唱《花非花》
1、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2、听赏,跟唱。
3、随音乐唱歌词。
五、听赏《南乡子》(片段)
1、介绍作曲家黄自的作曲风格。
2、听赏《南乡子》
六、课堂小结
10、音乐七巧板 教学目标:
1、在小组活动中,能声情并茂地演唱多首合唱歌曲。
2、在小组活动中,能自选一个节目积极参与歌舞表演,在艺术实践中与同学分享演出的快乐。
3、能准确地击拍唱歌普。
4、能用声势动作配合完成多声部鼓谱。
教学重点:在小组交流中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展现个人的表现力,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赛前大铺垫
1、科学分组
教师按照“组内异质,组外同质”的原则,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化的分组,每组成员根据班级人数而定,一般6—10人,选好小组长。
2、共同策划
教师组织、指导各组音乐箱子、小组长及部分学生共同策划、筹备“音乐七巧板”的课堂音乐比赛活动。
3、宣传动员
提前几周,由文娱委员负责向全体学生发出参与活动的倡议,宣布音乐比赛活动的内容、规则、评价标准。激发学生参与比赛的欲望,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4、老师指导
(1)老师指导各组及学生该如何做好赛前的准备,具体要求:(2)组员之间要团结互助。
(3)每组准备一个综合性的表演节目,歌曲必须是本册的合唱曲目。(4)熟听本册的各欣赏曲目的主旋律。
二、课中大综合
1、音乐比赛活动一:拉歌大互动(1)活动一以“小组拉歌”的形式开展。(2)由老师先唱第一句,第一小组接唱。(3)唱完的小组可以随意点另一小组,请他们唱歌,开展拉歌活动。(也可以唱第一句,请另一组接唱)
(4)拉歌时演唱的歌曲,由每组组长决定,并负责指挥。(5)比一比哪组的歌声最美。
2、音乐比赛活动二:听力大比拼
活动目的:通过小组集体作答的形式,帮助学生在复习本册欣赏曲目的音乐主题及巩固“拍号”音乐知识,为下载音乐归类,学会与组员共同商讨。
游戏规则:
(1)比赛答题由各组集体协商作答。(2)将答案在规定时间内写在答题板上。(3)为下载音乐归类”只需在答题板上归类。(4)评级标准: ①活动的奖励分100分。
②在听赏时,保持教室安静,否则将扣除纪律分10分。
③答案全对的小组加上100分,反之,错一题则扣除10分,以此类推。
3、音乐比赛活动三:即兴大唱台
4、游戏规则:
(1)比赛以淘汰制进行。每组先选一名组员参与即兴编唱活动,如果有队员被淘汰,则由组长增派队员补充。
(2)最开始由老师唱出第一句,学生接唱,以此来推。
(3)评价标准:评出获胜前三名的小组分别奖励30分、20分、10分,哪一组替换的队员最少获胜,接唱考虑的时间不能超过5秒,编唱的乐句与前一句风格一致。
1、演唱嗯嗨呀
2、听赏阿里郎
3、练一练合唱练习
教学目标
1、能用愉快、风趣的情绪学会演唱歌曲《嗯嗨呀》,认识朝鲜民歌“安旦长短”的韵律,并能为歌曲伴奏。
2、能认真聆听朝鲜民歌《阿里郎》,体验朝鲜族人民的思乡之情,并能与管弦乐曲《阿里郎》进行对比听赏,加深对作品的认识。
3、能与同学一起用柔美的声音演唱合唱小品《小鸟在歌唱》,逐步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和协调、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1、用高亢、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嗯嗨呀》,表现歌曲愉快、热闹的劳动场面。
2、认识朝鲜民歌“安旦长短”的韵律特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感受朝鲜族音乐文化的魅力
1、导入: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段少数民族的舞蹈,仔细听听,猜猜是哪个民族的?(欣赏长鼓舞片段)
A、谁来说说?(朝鲜族)
B、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服饰图片)(他们穿的衣服很有特点,是短衣长裙,以白色为主,这是朝鲜族人民在节日或民族集会时喜欢穿的素白衣服,这个民族有“白衣民族”的美称。)
C、他们的舞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时而优美典雅,时而热情奔放,很有活力。)这就是朝鲜族的长鼓舞。
朝鲜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很多民歌的音调和节奏常常和轻盈飘逸的舞蹈动作紧密结合,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朝鲜族,感受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播放朝鲜族音乐特点介绍)
2、(出示长鼓图片)朝鲜族的姑娘在跳舞时,胸前常常挂着一面鼓,这就是朝鲜族独特的乐器——长鼓。想不想跟老师来学几个长鼓舞的动作?在跳长鼓舞时通常右手拿鼓棒,左手拍打鼓面,身体和肩膀随着音乐有节奏的摆动。
A、我们可以这样表演(老师示范)
B、我们也来试试,在大腿上轻轻拍一拍
C、看看老师是怎么拍的?对了,要拍出强弱,跟老师来模仿(用身势动作拍击,并突出强弱。)
这种节奏在朝鲜族音乐中叫“安旦长短”。
三、学唱歌曲《嗯嗨呀》
1、导入:朝鲜人民喜欢用欢乐的歌舞表达着自己的心情,即使是在劳动当中也充满着歌声,朝鲜民歌《嗯嗨呀》就是其中一首韵味儿十足的劳动歌曲。
(出示歌谱)大家仔细听,在这首歌中有没有出现这种节奏?
(在“嗯嗨呀”的地方)
其实,这种节奏也叫“嗯嗨呀长短”。大家来猜猜这个“嗯嗨呀”会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种说话的语气,在民歌里叫衬词,衬托歌曲中的气氛)
2、跟着歌曲表演
下面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在“嗯嗨呀”的地方加上刚才的.节奏表演。
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愉快、喜悦、热烈)
唱了些什么内容?(农民获得丰收的热闹场面)
3、学唱衬词“嗯嗨呀”
A、歌曲中哪一句词儿最能表现劳动的干劲儿?(嗯嗨呀)
B、听老师唱唱(老师范唱第一段)
C、跟着老师的琴声唱唱“嗯嗨呀”部分,其余歌词由老师唱。在接唱时要注意紧凑,中间不能停。
D、这些“嗯嗨呀”的唱法一样吗?(旋律不一样:有的往上扬,有的向下行。节奏不一样,最后两处要延长)大家可以用手指在空中画画旋律线,一起来唱唱。
E、觉得“嗯嘿呀”象是在模仿人们干什么?(劳动时嘴里哼的一种号子,能让人消除疲劳、精神振奋。)唱“嗯嘿呀”时声音要怎么样?(整齐有力,能表现劳动的韵律)
F、你们觉得哪句“嗯嗨呀”比较难唱?(出示:倒数第二个“嗯嗨呀”节奏)老师教你们一个好办法,这样拍。我们试试看。(老师范唱)一起试着唱唱。(指名唱)
G、还有哪些地方不太好唱?(延长的音)(出示:延长音)弯弯的眉毛下有只圆圆的眼睛,这个符号叫延长音记号。这个音大约要延长两拍。这儿加个延长音有什么作用?(这里的延长音记号是为了农民在广阔的田野上,相互打招呼,高声呼唤而应用的。“嘿”字要有号召力,声音要平稳、悠长,仿佛能传得很远。)
H、学着老师的样子,再来唱一唱
I、连起来唱唱
我们边唱边把欢快的节奏加到“嗯嗨呀”处,动作要刚柔相济,幅度大些,一起来表演唱。
4、学唱歌词。
A、请同学们听琴声默唱第一段歌词。
B、一起唱唱,注意每小节要衔接紧凑。(唱两遍,针对具体要求进行指导)可以指名唱,了解学习情况
C、怎样唱才能把农民的劳动热情调动起来呢?(讨论小结:前几个“嗯嗨呀”要唱得再兴奋些,后两处“嗯嗨呀”要唱得平稳,抒发人们美好的情感)
D、让我们带着喜悦、高兴的心情唱第一段歌词。
E、(出示第二、三段歌词)10跟琴唱唱第二、三段歌词。(可指名唱)
F、完整演唱歌曲,在“嗯嗨呀”处加上动作表演。(歌词音乐)
四、表现歌曲。
1、我们学过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齐唱、合唱等)
2、听听这首歌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领唱、齐唱)
1、通过欣赏歌剧唱段《威廉·退尔序曲》使学生初步了解欧洲歌剧艺术的魅力及其起源与发展。
2、随音乐划拍或指挥,并背唱《威廉·退尔序曲》主旋律体会歌剧音乐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3、以歌剧《威廉·退尔序曲》为例,了解本土文化与多元文化的联系。
教学重点:了解歌剧音乐的常识,能背唱歌剧音乐作品主题。教学难点:体验歌剧音乐艺术的魅力及其审美价值、文化传承价值。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通过演唱《威廉·退尔序曲》导入本课。
问答:歌剧是一种怎样的艺术形式?
二、欣赏《威廉·退尔序曲》
1、简述歌剧《威廉·退尔序曲》故事,导入选听《威廉·退尔序曲》。学生获得整体印象后,讲解《威廉·退尔序曲》是歌剧
2、简介四幕歌剧《威廉·退尔序曲》剧情,引导学生聆听,初步让学生了解该序曲的结构分为四部分。
3、讨论:
(1)序曲的音乐特点;
(2)剧情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根据已讲故事);(3)曲式结构分析(从各乐段音乐特点分析);(4)辨别几种器乐;
(5)记住这两首乐曲的旋律特点;(6)音乐形象的记忆(能听辩);
(7)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及其歌剧的艺术魅力。
4、(1、2)分部分进行聆听并用表格的方式把所听到的有关内容填写下来:
《威廉·退尔序曲》音乐剖析
5、划拍哼唱《威廉·退尔序曲》主题音乐。
三、知识概括:
1、四幕歌剧《威廉·退尔》作于1829年——德国著名作家——席勒的同名诗句改编。
2、《威廉·退尔序曲》共分四部分。
六、课堂小结:
小学五年级音乐第五单元《八音盒》2 课题:《森林水车》 课型:唱歌综合课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记住并能辨认描写水车转动的主题旋律,区别《森林水车》中悠静的旋律与欢快的旋律。
2、认识民族乐器唢呐,能辨别唢呐的音色。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区别《森林水车》中悠静的旋律与欢快的旋律;认识民族乐器唢呐,能辨别唢呐的音色。
教学难点:记住并能辨认描写水车转动的主题旋律。
教学用具:录音机、幻灯片、水车图片、电子琴、打击乐器。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境——早晨的大森林。
师:多么美好的早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来听(播放《森林水车》音乐)。
提问: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自由说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利用各种大森林的话题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大森林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展开联想,为听赏乐曲打好基础。】
二、初听《森林水车》,感受乐曲情绪。师:下面我们来听一遍音乐,你能说出感受最深的一段音乐是哪段吗?
生:自由回答。
师:这段音乐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出示水车的主题音乐,学生说出这段音乐的情绪,师在琴上弹奏让学生随音乐节拍唱一唱,并能初步记住。
【设计意图:初听音乐,让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情绪、速度等有个初步印象。教师适时的表扬,能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培养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乐曲简介:
师:你能为这首乐曲起个好听的名字吗?(学生自由畅谈)。这是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创作的名曲,与《在钟表店里》和《森林里的铁匠》被并称为世界三大最具描绘性的标题鲜明的乐曲,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描绘了森林的景色和森林中水车的转动声以及人们欢乐的心情,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师:你能说出你所知道的水车的名字吗? 生:……
师:结合图片、幻灯片介绍欧洲古老的水车,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水车种类很多,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人力或畜力,风力推动水车,将河中的水抽上来浇灌田地,在我们中国的农村中大多都是这一类,但随着时代的前进,水车已被抽水机所代替,现在农村中已经很少见到水车了。第二类是利用江河水位的落差推动水车,从而推动水车旁磨坊里的石磨转动以加工粮食。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作品的表现能力,能感受出乐曲的美,感受音乐的情绪,并能理解曲子的寓意】
四、复听乐曲。
师:下面咱们大家再来听一遍这首乐曲,你能听出水车的主题音乐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吗?听出来的同学就用手势告诉老师(拍一拍手)。
生:再次聆听音乐,当听到主题音乐出现时就拍一下手。师:同学们的音乐听觉真是太敏锐了,咱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乐曲大致的结构,教师归纳:序(宁静的森林)------水车主题------轻盈的舞蹈-----水车主题------欢乐的舞蹈------水车主题----尾声。
在演唱过程中虽不必告诉学生这首乐曲是回旋曲结构,但应让学生注意乐曲中的水车主题,间隔地出现了三次,为今后的学习作好铺垫。
师:下面咱们用另一种方式来表现音乐,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画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太阳升起的感觉。【设计意图:复听,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让学生深刻的认识每一段的具体意思和段落大意】
五、拓展延伸——情景表演。(也可作为课后作业)
师:请几位擅长舞蹈的学生即兴表演:宁静的森林早晨,轻盈的舞蹈和热烈欢快的舞蹈,在水车主题出现时全体学生模仿车轮转动。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表现乐曲,以此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与犹未尽。增强音乐课的趣味性】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曲子的对比演唱,加深对曲子的理解。】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森林水车》两首情绪不同的两首乐曲,告诉老师你从中都学到了哪些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学生活动)。音乐是多姿多彩的,每一首乐曲都蕴涵着许多的奥秘,都能告诉我们其中的故事、情绪、节奏、思想感情等等,只要大家用心去听、去想、去做,相信你会收获到更多的喜悦!
下课!
小学五年级音乐第五单元《八音盒》3 课题:《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课型:演唱课 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乐曲演唱,感受圆舞曲的风格,广泛了解异国文化,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舞曲音乐的鉴赏能力。
2.记忆第一圆舞曲主题旋律,模唱主题旋律,了解圆舞曲的速度、旋律特点,体验乐曲充满活力的、抒情优美的情绪特点。教学重、难点
1.介绍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了解作曲家创作的其他代表作品。
2.感受圆舞曲的节奏速度特点,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记忆乐曲中第一圆舞曲的旋律主题。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讲解:每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新年音乐会的返场节目里都会有一曲蓝色多瑙河。这充分说明了蓝色多瑙河在奥地利人们的心中,乃至全世界人们的心中占有相当高的位置,是世界流传的经典名曲。
2.教师讲解乐曲的作者(约翰·施特劳斯简介),并对乐曲进行全面地分析,使学生对乐曲有一定的了解。
3.播放一段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演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视频。
二、演唱圆舞曲
1.初次聆听乐曲童声合唱《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教学要求:听辨五个圆舞曲主题旋律,能够分辨乐曲的段落。感受每首圆舞曲的情绪特点。(圆舞曲旋律听辨)2.复听乐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师:歌曲是几拍子的? 学生听后自由回答。3.听赏第一圆舞曲。
教师出示第一圆舞曲主题谱例,并播放第一圆舞曲音频。
教学要求:记忆第一圆舞曲的旋律,感受圆舞曲节奏、速度、旋律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模唱第一圆舞曲的旋律,说说圆舞曲的速度、节奏和旋律有什么特点?
生:旋律优美抒情,节奏舒展,速度轻快……
师:乐曲轻盈优美,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这么著名的旋律我们来视唱旋律乐谱。
(1)学生随老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记忆第一主题旋律。(2)学生也可以用口风琴演奏,熟悉这一主题旋律。感受圆舞曲速度、节奏、旋律特点。4.听赏第二圆舞曲。
教师出示第二主题谱例,并播放第二圆舞曲音频。教学要求:感受圆舞曲三拍子动作轻快、优美,情绪热烈、欢快的特点,感受弱起小节的特点。
师:听辨这段旋律在速度、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表现的是怎样的一幅场景?
生:情绪热烈、欢快,速度较快。表现了人们在欢快地跳着舞。师指导学生用拍手的方式找出音乐的强拍,讲解弱起小节的特点。老师指导学生哼唱这段旋律,注意弱拍和连线的拍子要准确,空拍时要做到声断气不断。学生体会演唱。5.听赏第三圆舞曲。
教师出示第三主题谱例,并播放第三圆舞曲音频。教学要求:熟悉第三圆舞曲的节奏特点。
师:听辨这段旋律的节奏有什么特点?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生:节奏有切分的感觉,表现了舞姿很轻俏、节奏欢快的舞蹈场面。6.听赏第四圆舞曲。
教师出示第四主题谱例,并播放第四圆舞曲音频。教学要求:熟悉第四圆舞曲的旋律特点。
师:听辨这段旋律的节奏及旋律线的特点?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生:旋律上下起伏,节奏自由,表现人们翩翩起舞悠然自得的样子。师:让我们跟着旋律画旋律线感受这段音乐的旋律变化,再次熟悉音乐。
7.听赏第五圆舞曲。
教师出示第五主题谱例,并播放第五圆舞曲音频。教学要求:熟悉第五圆舞曲的旋律特点。
师:听辨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生:力度较强,表现了热烈欢快的舞蹈场面。
师:四分附点音符和四拍长音的连续使用使这段音乐显得有弹性,富有动感。学生体会演唱。
8.对比演唱管弦乐合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教学要求:感受不同方式演绎的这首名曲,熟悉五首圆舞曲的旋律,多层次了解这首圆舞曲的旋律特点。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演唱了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它是约翰·施特劳斯的最著名作品。请同学们下课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一些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了解异国文化,丰富我们的音乐视野。
小学五年级音乐第五单元《八音盒》4 课题:《真善美的小世界》 课型:唱歌综合课 课时: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童声合唱《真善美的小世界》,体验歌曲欢快活泼、开朗热情的情绪,感受小朋友迪斯尼乐园中欢声笑语、尽情玩耍的生动情景以及对美好自由生活的赞美之情。
2、能为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创编动作伴舞和用打击乐器伴奏,初步懂得歌曲的表现形式——齐唱与合唱。
3、在音乐演唱中,体验和想象音乐所描绘的战争与和平的情绪、情境,理解艺术家表达和平心声的艺术方式方法;能用深情的歌声和诗歌朗诵等艺术方式表达自己热爱和平的心愿和情感。教学重难点:
1、根据对歌曲的情感体验,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现歌曲(律动、简单舞蹈、节奏声势、打击乐伴奏)。
2、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战争的痛苦与和平的幸福,培养学生反对战争,热爱、维护和平的人文精神与情感。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音乐问好。
二、基础训练
1、练声曲
2、复习听音游戏
三、演唱童声合唱《真善美的小世界》
1、演唱导入 演唱《真善美的小世界》可以从演唱迪斯尼动画片片段引入,如:“猫和老鼠”、“米老鼠唐老鸦”等,激发学生听赏歌曲的兴趣,从引导学生想象迪斯尼乐园的场景开始导入新课。
2、演唱过程
1)在听歌曲的过程中无声地播放一些有趣的迪斯尼动画,激起学生兴趣,进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歌曲情感;
2)出示歌词,请学生带着问题演唱。比如:歌曲唱出的迪斯尼是怎么样的一个小世界?为什么说迪斯尼是欢乐、幸福、美丽的?通过思考得出这是一个“真、善、美”美丽小世界;
3)通过再次演唱,引导学生体会歌曲的主题思想——热爱自由美好的生活,使他们理解“迪斯尼世界”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心中,只要我们热爱生活,我们就拥有“真善美的小世界”。并找出歌曲的主题旋律与歌词,并进行哼唱。
3、介绍演唱形式——齐唱与合唱
1)在歌曲演唱中自然引入“合唱”的知识,懂得什么是合唱。2)请学生比较自己的演唱与歌曲录音中的演唱的区别,懂得合唱是多声部音乐,音乐的表现力更丰富、更强。并请学生寻找主题歌词:“真善美的小世演唱《真善美的小世界》可以从演唱迪斯尼动画片片段引入,如:“猫和老鼠”、“米老鼠唐老鸦”等,激发学生听赏歌曲的兴趣,从引导学生想象迪斯尼乐园的场景开始导入新课。
4、演唱过程
1)在听歌曲的过程中无声地播放一些有趣的迪斯尼动画,激起学生兴趣,进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歌曲情感。
2)出示歌词,请学生带着问题演唱。比如:歌曲唱出的迪斯尼是怎么样的一个小世界?为什么说迪斯尼是欢乐、幸福、美丽的?通过思考得出这是一个“真、善、美”美丽小世界。
3)通过再次演唱,引导学生体会歌曲的主题思想——热爱自由美好的生活,使他们理解“迪斯尼世界”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心中,只要我们热爱生活,我们就拥有“真善美的小世界”。并找出歌曲的主题旋律与歌词,并进行哼唱。
5、介绍演唱形式——齐唱与合唱
1)在歌曲演唱中自然引入“合唱”的知识,懂得什么是合唱。2)请学生比较自己的演唱与歌曲录音中的演唱的区别,懂得合唱是多声部音乐,音乐的表现力更丰富、更强。并请学生寻找主题歌词:“真善美的小世
6、飞翔的和平鸽
1)播放毕加索的和平鸽绘画作品,了解和平鸽的来历。
2)提问:谁知道和平鸽的由来?它与哪一位艺术家有关?(毕加索)A:作者采用了黑白色,我能从中感受到他当时的心情很沉重。B:画面的线条很凌乱,说明他当时的心情很愤怒。C:他画出了一只展翅飞翔的和平鸽,表达了他渴望世界和平的心愿。3)演唱毕加索的和平鸽美术作品,交流对作品的审美感受。提问:看一看这幅画他用了什么颜色?表达了什么心情?(画是灰暗的色彩,毕加索的心情非常压抑,非常愤怒)教师:由于毕加索的画,所以他被称为“和平之父”。
六、寻找音乐寄托的和平情感
1、听赏音乐(播放《我要为和平努力》),感受作品内涵,体会作曲家怎样运用音乐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完整播放音乐)。提问:你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
2、再听音乐,你一定能有更多的体会和感受的。
3、复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
4、揭示音乐内涵,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怀。
七、明天会更美好
教师:我们需要和平,我们热爱和平,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更应该坚信:和平的阳光终究会照亮每一个黎明和夜晚,和平的歌声也会温暖每一个希望的心田。人类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丽!板书设计: 真善美的小世界 教学后记:
战争与和平是一个沉重、艰深的话题,在艺术学习中接触这样的内容,对学生可以说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对这一主题,他们感兴趣,而且爱憎情感是那样分明。他们对世界的关注,对和平的向往和热爱不压于成年人,他们的正义感表现在艺术学习活动中。这样的主题在其他非艺术学习中尽管也会接触到,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用艺术的方式感受和理解战争与和平更有其震撼人心的魅力。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
小学五年级音乐第五单元《八音盒》5 课题:《雷鸣闪电波尔卡》 课型:欣赏课 课时: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西洋乐队的打击乐器——定音鼓、大鼓、小军鼓、镲。
2、赏析《雷鸣闪电波尔卡》,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初步了解、体验波尔卡舞蹈。教学重点: 1:通过老师的引导、激发,让学生对这一类型的音乐作品产生兴趣。2: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分析,能够让学生通过音乐各要素掌握一些理解音乐、分析音乐的方法和途径。提高他们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从音乐的各要素赏析音乐作品。
2:作品的再现三部式曲式结构以及每一个音乐主题不同的表现手法的讲解是教学中难点。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谜语导入新课教学。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进入到了轻歌曼舞这个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和鉴赏一些舞曲体裁的音乐作品,这节课呢老师会给大家介绍一首非常有意思的外国音乐作品。上课之前呢,我们首先来猜一个谜语。【毫光突起,瞬息千里,一鸣惊人,带来风雨。(打一自然现象)】 生:雷电、闪电„„
师:同学们真聪明!可以大家已经猜到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乐曲呢和雷电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就是《雷鸣闪电波尔卡》
二、新课教学:
1、基础知识的介绍: 在欣赏这首作品之前,让我们一起先来了解一些和作品有关的相关知识。
1)介绍波尔卡: 波尔卡原是起源于东欧波希米亚地区的一种快速活泼的舞蹈。舞步多采用半步的组合形式。后来人们把这一类型的背景音乐称作波尔卡舞曲。
2)介绍作曲家 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1825~1899)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他一生写了168首圆舞曲,117首波尔卡,40余首进行曲,16部轻歌中剧。其代表作品有《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雷鸣电闪波尔卡》等。
3)介绍创作背景和动机 作品创作于1868年。作者意在表现在一个热烈欢愉的节日里,人们聚集在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厅里翩翩起舞,突然,外面狂风大作、雷鸣电闪、暴雨倾盆,而大 厅里的人们却舞兴正浓„„ 作曲家在创作中运用鼓和镲来分别象征雷鸣和闪电,用弹性的节奏和活跃的旋律象征热烈的舞会场景,给我们刻画出一个无比生动、形象的震撼画面
2:完整聆听音乐,整体感知音乐。(设疑自探)
师:通过刚才老师的介绍,大家对作品有了大致的了解,你们想听这首乐曲吗? 生:想!
师:让我们完整地聆听音乐,请思考几个问题: 1)从大的范畴看,乐曲属于哪种音乐形式? 2)乐曲的整体音乐风格是怎样的? 3)乐曲中出现了哪些打击乐器?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
播放作品的音乐会视频影像,学生聆听,然后逐一解决问题。师:刚才大家完整欣赏了这首乐曲,它从大的范畴来看属于哪种音乐形式呢?
生:管弦乐、交响乐„„
师:对!这首乐曲是由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地西洋管弦乐,那么这首作品整体音乐风格是怎样的呢? 生:热烈地、欢快地„„
师:在作品当中同学们发现了哪些打击乐器呢?
生:大鼓、镲、定音鼓„„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现了哪些打击乐器(展示视频的截图,让学生认识这些乐器。)
师:这些打击乐器在音乐的进行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生:„„
师:烘托音乐气氛 ;刻画音乐形象。(作品大致可分成几个部分?它们有什么关系?)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随后引出曲 式结构的分析讲解,借助幻灯片的图形演示作品的内在结构。师:这首乐曲大致可分为几个部分呢? 生:三个、四个
师:作品的最后一个部分和第一部分是相似的,而中间的内容和前后不一样,这种结构形式 在音乐术语里称为? 生:再现三段式
师:具体到这首作品,每个部分又是由几个音乐主题组成的。(展示结构图)
3:再次聆听音乐,分部深入探究。(解疑合探)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从作品的形式、风格等方面整体感知了这首作品,相信大家对作品已经 建立了整体的认识,不过这还很肤浅,下面让我们再次聆听音乐,进一步赏析作品的内部结 构组成和能够突出反映音乐思想感情刻画音乐形象的典型音乐主题。请边聆听边思考两个问 题:(作品大致可分成几个部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乐曲中有无相同或相似的旋律主题?)再次播放音乐会视频,让学生感受思考。
师:作品大致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
师:作品可分成三个部分,它的第三个部分和第一根部分是相似的,也就是我们以前讲到的ABA的结构。这种结构在音乐上我们称为什么?(展示作品的结构图示)生:再现三段式
师:在刚才音乐中大家没有发现有相似的旋律呢? 生:有!
师:我们会发现有几段旋律反复出现了好几次,那么这几个旋律就是作品的音乐主题,它往往能突出的表现音乐的内在情感刻画音乐形象。它们是音乐发展的灵魂。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这首作品里面的音乐主题。在作品结构图的基础上依次感受视唱赏析四个音乐主题。聆听感受A-a主题:请学生感受旋律的特点,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旋律跳跃、节奏富有弹性)
聆听感受A-b主题:学生感受,老师引导分析,强烈下行的旋律伴着鼓和镲的撞 击音响,象征雷雨的形象。
聆听感受-a主题:学生感受,老师引导学生分析,相对连贯、流程的旋律同鼓 和镲的演奏形成听觉反差。
聆听感受B-b主题:装饰音的运用使音乐显得诙谐、惬意。好像人们除了兴高采 烈地 舞蹈之外,几乎忘了周围的一切。4:接龙游戏。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刚才我们赏析了作品当中的四个主题旋律,现在老师把同 学们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代表一个主题,老师会播放音乐片段,当出现各自音乐主 题时就集体击掌,看哪一组表现更好。
5:最后一次完整聆听全曲。师:同学们刚才通过对曲式结构的整体把握及四个典型音乐主题的听辨和赏析,想必已经对 这四个主题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但是还比较孤立、片面。下面我们就再一次完整地聆听一 遍作品,让大家能把刚才的知识能够串联起来,建立整体的、理性的认识。
再次播放乐曲并结合结构图形依次给学生展示全曲,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和说明。
6:探究总结全曲各音乐要素的特点。
师:通过局部和整体地赏析,相信大家对作品的认识已经到位。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总结 全曲在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等音乐各要素的特点。
生:四人一组小组讨论探究,然后请学生发言。师:纠正总结
三、知识拓展:音乐实践。
教授波尔卡舞蹈的基本舞步,让全体学生充分融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老师教授三个简单 的步伐。跳步、前后点地、剪刀步。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波尔卡原本是一种活泼、跳跃的舞蹈,大家想不想学呢?—— 生:想
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几个简单的波尔卡舞蹈步伐。跳步——双手叉腰,类似于高抬腿,支撑脚加上小跳步,一起作一个八拍。点地跳步——双手叉腰,侧前侧后分别点地,左右各四拍,支撑脚加上小跳步。叠加跳步——双手叉腰,左右各作四拍叠加步。
四、创编表演活动。
让学生自由组合舞蹈动作,创编简短的舞蹈片段。
五、课代表总结本节课收获,评出最佳表现小组及个人。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完整】推荐阅读:
五年级上册音乐书歌曲06-29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试题10-26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07-01
五年级上册音乐说课稿范文05-27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09-22
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10-11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拍手拍手》11-19
五年级上册写字教案06-07
五年级上册综合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