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桑蚕产业发展研究

2024-1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西桑蚕产业发展研究(推荐6篇)

广西桑蚕产业发展研究 篇1

广西民族大学化生学院

【摘要】广西宜州市自然环境优越,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时数1696.9小时,年平均气温在19.6一20.2摄氏度之间。市境地形特点为南北高,中部低,自西向东倾斜,属半山半丘陵地区,适合种植果遮和桑蚕。桑蚕产业在宜州市得到迅猛发展。过去桑蚕的饲养规模只局限在个别户,现在则几乎是全市每个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手段。但因养殖技术问题和文化水平,环境和价格等原因养殖户也遇到了阻碍。

【关键词】广西宜州桑蚕养殖技术扶持文化水平环境价格

一桑蚕种植的现状

桑蚕,又称家蚕,或习称蚕。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吐丝昆虫。以桑叶为食料,茧可缫丝,丝是珍贵的纺织原料,主要用于织绸,是优良的纺织原料,在军工、交电等方面也有广泛用途。蚕的蛹、蛾和蚕粪也可以综合利用,是多种化工和医药工业的原料,也可以作植物的养料。在日常生活中丝质生活用品我们接触的并不少,有服装,面膜,床上用品等还有用于医药类的桑叶,僵蚕这些都是桑蚕产业所涉及的服装业,纺织,化妆品,和医疗等领域,当然中国是最大的丝绸出口国,还会涉及贸易和出口。这些巨大的用途导致桑蚕发展的前景。

(二)国内其他地区也种植桑蚕,广西得天独厚的的气候环境,有适宜的温度,适合桑叶的生长,并且每年可养两季蚕。从2000使广西蚕业异军突起,年年都创历史新高使广西目前成为全国最大的养蚕基地,蚕茧产量全国第一,名副其实成为世界重要原料蚕生长基地。宜州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十分有利于桑蚕生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宜州紧紧抓住农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等历史发展机遇,及时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全面开放蚕茧流通市场,大力发展种桑养蚕业,桑蚕生产规模逐年壮大。从2005年起,宜州连续7年保持全国第一大桑蚕生产基地县(市),近年来又一跃成为广西第一大白厂丝生产基地县(市),宜州市桑园面积达到31.3万亩,桑蚕生产已遍及全市16个乡镇所有村屯,养蚕农户达10.7万户。目前全市发种量137.1万张,鲜茧产量5.2万吨,平均鲜茧价格35.8元/公斤;农民养蚕收入18.61亿元,农民养蚕人均收入达到4040元。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连续7年保持全国、全区县域第一。

茧丝绸生产情况。目前,全市茧丝绸加工企业16家(其中缫丝厂15家,共装自动缫丝机180组,年缫丝能力达6000吨;织绸企业1家,装机180台(套))。全市生产白厂丝3148吨,坯绸218万米,蚕丝被10万床,丝绸加工业总产值达12亿元。

桑枝食用菌生产情况。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桑枝食用菌生产企业6家,生产菌棒6000万棒,产值1.8亿元,利用桑杆7.25万吨,占全市桑枝总量25万吨的29%;在庆远、洛东、洛西、屏南、石别、北牙、怀远、德胜、刘三姐、三岔等10个乡镇建成大型标准化桑枝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30个。目前,宜州市境内有河池市蚕种场和宜州市蚕种场,两个蚕种场年生产规模接近,两场年产种量为50-60万左右,80%左右供应宜州本地,占宜州总用种量的40%左右,其余的用种主要是区内各种场及少数区外种场通过本地蚕种代理商经销供应,品种主要是广西“两广二号”、“桂蚕一号”等当家品种。

(一)是栽桑养蚕面积逐年减少。以多年来养蚕户较为集中的北山镇波串为例,该村以前主要经济来源是栽桑养蚕收入,但是由于近年来蚕农收入极不稳定,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增多,养蚕户毁桑、弃桑现象时有发生,蚕桑养殖越来越少,蚕茧产量逐年下降。波串村在蚕桑养殖鼎盛时期最高一季达2000张,而今年全村一共仅有400张秋茧。

(二)二是蚕茧价格不稳定影响蚕农养殖积极性。由于受国际市场影响,近几年蚕茧价格忽高忽低,蚕农收入极不稳定,极大挫伤了养蚕积极性。前几年一斤20-25,今年最好的一斤也就18(三)四是桑苗地农田水利设施有待完善。桑田沟渠不畅、排水不便、田间道路不通等现象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观。

(四)是养蚕技术落后。蚕室简陋狭小、养蚕设施几十年没有更新变化,有的是人和蚕宝宝同居一室,有的即使和人居分开劳动强度也几乎没有多少改观,以小规模、分散养殖为主,没有大的蚕茧养殖场。

(五)种植户的文化程度不高,护理不是很懂加之近年环境污染严重桑树成长收到影响

(六)大农户又是蚕桑养殖保险需进一步普及推广。养蚕属农副业养殖中风险较大的行业,投保金额太少保险公司不愿承保,投保金额较承担不起。

三针对以上问题建议解决的方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机制。建议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桑蚕产业发展规划及项目储备、优质原料茧基地建设、茧丝绸工业园区建设等7个工作小组,各工作小组组长全部由市四家班子领导成员担任,严格执行分组负责制和组长负责制,切实加强了对示范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同时, 坚持联系农村制度,建立健全听取汇报、协调解决问题机制,采取市领导包乡镇、部门包村屯、干部包户的办法,落实帮扶措施,加大对群众种桑养蚕的帮扶力度。

(二)改善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一是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加快建设丝绸工业园区为切入点,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营造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文环境,公平诚信的政策环境,透明高效的行政环境,公正严明的体制环境,方便快捷的政务环境,努力吸引更多的外商到宜州投资发展。二是加大对宜州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等方面的宣传力度,积极做好缫丝加工、坯绸生产、丝绸服装和废丝综合利用等项目的策划和包装工作,提升宜州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的知名度,增强示范区招商引资的效果。

(三)加强科技应用,巩固发展基础。依靠科技进步是提高桑蚕产业竞争能力的生命线,为此,我们提出了“向良种要桑,向科技要蚕,向技术要丝”的口号。加大科技推广普及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市、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开通科技网络终端站点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和技术指导,聘请国内外专家到宜州开展蚕业技术培训,传授种桑养蚕新技术。积极探索桑蚕行业产业联盟,切实解决茧丝深加工、桑蚕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

(四)争取项目支持,扶持企业发展。一是积极到区直相关部门进行了对接和汇报,先后得到国家科技部、区农业厅、区工信委、区科技厅、区环保厅等部门在优质茧基建设、桑杆食用菌等22个具体项目上的支持,共获得扶持资金2988万元。二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特别是通过积极争取国家东桑西移和技术改造等项目,扶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和产业深度,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生产经营能力。三是大力培育桑蚕茧丝绸名牌产品,鼓励引导支持茧丝企业创办原料茧基地,全面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促成蚕农、茧站、丝厂、科技人员形成利益共同体,走贸工农一体化新型桑蚕茧丝绸产业化之路。四是做好“五大服务”工作,即资金服务、技术服务、人才服务、市场服务及政策服务,真正让企业在宜州发展,在宜州做大做强。

(五)发挥示范作用,推进综合利用。落实资金扶持政策,采取“企业(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培育和扶持桑枝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加大蚕沙治理的宣传力度,探索蚕沙治理社会化管理模,变废为宝,提高桑蚕资源利用率,壮大桑蚕循环经济产业。

广西桑蚕产业发展研究 篇2

一、广西桑蚕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瓶颈

2001年到2010年, 广西桑蚕业取得了辉煌成绩, 成为全国桑蚕第一大省, 业内称之为“中国蚕业发展典范”。但是, 广西在探寻桑蚕循环经济模式的过程中, 存在主副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产业运行模式不合理、桑蚕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循环政策引导乏力等难题, 凸显产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的弊端。

(一) 循环主副产业链发展不平衡, 价值链整合有缺陷

目前广西桑蚕产业以蚕茧丝横向延伸为循环主产业链, 辅之蚕沙有机转化、蚕蛹产品研制、桑菇肥培植等资源开发, 初步建立了桑蚕生物质多级利用的主副产业衍生模式。但是, 在蚕茧丝主产业链上, 广西本土加工率较低。以桑蚕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河池市为例, 茧的就地加工量在40%左右, 丝的就地加工率仅在0.6%左右[1]。有限的茧丝加工能力使得本地所收蚕茧和所产生丝多运回东部进行深加工, 形成以广西为原料基地、江浙为加工基地的茧丝绸产业分布现象, 导致后续丝绸、印染、服装等产业难以步入精细制造、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2]。而且本地茧丝制品少有自主品牌, 市场认同度低, 经济效益不理想, 弱化了桑蚕主产业链的经济效能, 限制了桑蚕循环经济系统的价值增值功能。

其他副产业链工艺流程已走通, 但价值链延展不充分。在蚕-蚕沙-叶绿素-有机肥经济链上, 由于蚕沙收集难度大, 成本过高, 产能过小, 致使蚕沙处理量极小, 资源利用率低。而蚕沙直接生产有机肥的技术仍待进一步探究, 大量蚕沙乱堆乱放, 造成蚕病交叉感染, 带来严重的废弃物污染问题。同时, 蚕蛹制品开发单一, 整体规模较小;桑菇肥的转换利用率不高, 仍需寻找高产优质、方便管理的新菌种。这些因素都加剧了桑蚕产业分级利用循环体系的构建难度, 使桑蚕茧生态链出现先天的价值创造缺陷。

(二) 产业运行模式不合理, 循环经济构建基础不稳固

广西桑蚕产业运行仍以蚕农小作坊式养殖为主。小规模分散经营难以实现规模经济, 缺乏引入现代生产要素的内在激励, 又因交易成本过高, 影响了农户及产业组织化水平的提高, 再加上小规模分散经营的自给性和封闭性, 难以形成蚕茧加工各环节的强关联性, 制约了产业链的延伸和网络产业体系的完成, 产业竞争合力严重削弱。而且传统的手工劳作方式, 技术含量和机械化水平不高, 蚕茧质量无法保证, 产品深加工基础受限。虽然“蚕农+企业+协会 (基地) ”的现代经营模式有所发展, 但是蚕农与企业之间尚未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契约关系不明晰, 农户仍是市场风险的主要承担者。此外, 近年来受国际市场低迷、丝绸消费萎缩等因素影响, 蚕茧价格大起大落, 蚕农种桑养蚕的生产积极性受挫, 往往在广泛种养和时有毁弃之间徘徊, 蚕茧生产波动较大, 严重制约了循环桑蚕产业链的稳定发展。脆弱的经济利益, 动摇的蚕农桑户, 不牢固的产业合作组织, 为循环经济在广西桑蚕业的广泛推广注入多重不确定性, 阻碍了循环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的提升。

(三) 桑蚕专业人才缺乏, 技术短板制约突出

目前, 广西桑蚕技术人才短缺是妨碍循环经济实施的重要原因。2005年, 全国蚕业科技人员总数19981人, 产鲜茧58.93万吨, 万吨蚕茧平均拥有技术人员339人;而同期广西蚕业科技人员仅为1479人 (科研单位90人、教育机构8人、推广管理1131人、蚕种场250人) , 鲜茧产量14.03万吨, 万吨蚕茧科技人员拥有数105人,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仅52人, 比重只有3.5%[3]。若按发种每2000张需配1位中专水平人才, 每10000张需配一名大专以上人才计算, 广西年均450万张的发种规模需大中专人才2250人, 技术人员缺口明显。而织造、印染、服饰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几乎为零, 更制约了广西茧丝绸的纵深产业化发展。另外, 对外引进高技术、高职称人才, 也因地理惰性、薪资差别和劳动力流动壁垒等原因, 难以形成良好的人力资源流动机制, 更显现对桑蚕茧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 技术人员不足、职称结构不合理、“引凤筑巢”不力等问题, 使广西蚕业科研服务功能受限, 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滞后, 无法适应广西桑蚕业摸索循环经济道路的技术创新要求。

(四) 政策支持导向不突出, 运行环境有待改善

桑蚕业在广西的飞速发展, 与广西各级政府对产业的重点扶植密不可分。但是, 广西桑蚕产业政策的支持重点主要集中在桑蚕茧主产业链上, 针对其他链条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 造成了生产过程中蚕沙处理、废水处理、病虫综合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不能及时跟上桑蚕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桑蚕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河池市, 直到2010年才有宜州等地开始重视循环主副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把政策引导重点放在蚕沙处理、蚕丝品牌树立等制约循环经济运行的关键环节。柳州、来宾等桑蚕重要生产基地仍未出台相关鼓励政策, 仅靠2005年自治区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 (桂政发[2005]56号) 推动当地桑蚕循环经济发展, 尤显政策牵引功能缺失。再加上广西尚未出台有关循环经济发展的节能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有关法令, 扶持循环技术研发的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不明显, 突出了桑蚕循环经济探索中的政策引导缺陷, 成为循环经济推进不畅的另一制约因素。

二、基于产业共生的广西桑蚕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

产业共生循环经济模式是延伸产业价值链, 优化产业结构, 形成农业食物链和生态工业链交融的产业共生组合, 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一种组织创新模式。因此, 广西桑蚕产业应从建设桑蚕强省的高度出发, 探寻可持续发展的链网互动型产业共生循环经济模式。

(一) 以农商为基础, 培育互利共存的多元桑蚕共生组织

农户、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及中介服务组织是桑蚕产业共生组织形成的核心要素, 是构成链网互动型产业共生关系的基本条件。因此, 要改造“蚕农+企业+协会 (基地) ”经营模式, 培育多元桑蚕共生组织, 使之适应产业共生循环模式的构造要求。

一方面, 建立规范的桑蚕技术培训机构, 对蚕农进行科学系统的技术培训, 重视蚕农的经贸理念培育, 强化蚕农的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 打造懂技术、有技能、会经营的新型蚕农。加强蚕农的产业转移培训, 为部分蚕农向非农产业转移, 有序退出竞争提供技术与技能支持, 降低阻碍产业转型升级的劳动力退出壁垒。另一方面, 发展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及中介服务组织, 打造“龙头企业+蚕农”、“桑蚕合作社+蚕农”、“中介服务组织+蚕农”等多层互利共生组织。以龙头企业带动为主, 着力培育企业茧丝绸的经营主业, 促进企业绿色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 形成契约联结式的合作社模式, 以立法形式明确合作社的法人主体地位, 明确其职责和义务, 规范其内部管理, 督促其代表并维护全体社员的共同利益[4]。完善桑蚕中介组织的服务职能, 强化行业协会的自组织功能, 为会员及企业提供全面、准确、快捷的技术推广、市场预测、资金融通、职业培训等服务支持。

(二) 以园区为载体, 形成企业间互动能效的链网型共生模式

生态产业园区是在区域层面通过废弃物交换, 形成企业之间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极利用的产业代谢和共生关系的新型园区模式, 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 应着力打造“绿色制造”的桑蚕生态产业园区, 依靠企业间的互动能效, 构建互利共生、联动互补的区域产业生态网络。

鉴于广西现有的桑蚕产业链架构, 主副产业链衍生模式应成为生态桑蚕园区发展的首要之选。即以茧丝绸产业为主轴, 利用蚕沙、蚕蛹、桑枝等副产品发展多种副产业, 通过对上游企业生产废料的合理利用和为下游企业以排放物形式提供廉价原料的方式, 使园区企业形成“变废为利”的资源互补关系, 促进主副产业配套发展, 实现产品链和价值链的整合, 建立互补产业驱动共生化演进的园区发展机制。同时, 结合企业间的同类相关性探索产业集聚式共生模式。桑蚕生态园区建设需要以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的相似性形成区域内的地理集聚, 合理共享基础设施、市场信息及销售渠道, 集中开发清洁生产、生态包装、资源循环利用等共有技术, 共同培育茧丝绸国内外市场, 培育稳定、持续的整体竞争优势, 实现“生态效益好, 经济效益好, 生态效益更好”的良性循环。生态产业园受企业数目和类型的限制, 产业共生网络具有一定刚性, 通过和园区外企业的技术经济合作, 可以建立内涵更丰富、结构更稳定的产品代谢网络, 打造开放式动态产业联盟, 推动共生关系的多样化, 提升链网互动共生模式的柔性。

(三) 为科技为支撑, 建设桑蚕产业共生模式的智力支持平台

实施广西桑蚕产业共生循环经济探索, 科技创新是手段, 人才培养是关键。因此, 要突破广西桑蚕产业循环发展的技术瓶颈, 必须积极推广环境无害化技术, 加大对清洁生产、标准化生产、能源综合利用、生态包装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引导省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积极开展桑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 加强优质、高产、高效的种桑养蚕技术, 完善桑蚕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加快蚕种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蚕种管理和质量检测, 确保蚕种供应的高质高量;制定对桑蚕科技人员的扶持政策, 提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稳定蚕业技术队伍。

同时, 困扰桑蚕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 可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建立服务本地的蚕桑丝教育培训平台, 恢复停办的蚕桑专业本科教育, 新办丝绸服装专业本科教育, 开办大中专的蚕桑丝职业教育[5];加强与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苏州大学、广西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合作, 采取定向培养、办班培训等方式, 培养大批茧丝绸急需的技术、管理和营销人才;采取柔性人才引进策略, 以“关系不转、户口不迁、双向选择、择优流动”打破地域、户籍、人事关系等人才流动的刚性制约, 采用咨询、讲学、短期聘用、技术承包、合作研究、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进, 尤其吸引既懂桑蚕养殖、加工技术又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服务广西, 为桑蚕产业共生循环模式的探索提供多层次的智力支持。

(四) 以政策为保障, 营造促进桑蚕产业循环演化的共生环境

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桑蚕产业共生循环模式的发展, 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产业共生服务环境:一是实施区域循环经济推进计划, 加快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税收、信贷和贸易等政策, 特别对生产资源节约型产品的桑蚕企业和用循环技术改造传统桑蚕产业链的投资项目, 给予财政贴息、税收调节和信贷支持等方面的优惠, 增加在生态示范园区建设、病虫统防统治、标准化技术推广、蚕丝品牌树立等关键环节 (下转第83页) (上接第86页) 的资金投入, 促进桑蚕主副产业链条的协同发展。二是规范产业市场, 深化蚕茧流通体制改革, 制订科学、合理的蚕茧收购、烤烘管理制度, 推动蚕茧资源顺畅流通;加强蚕茧价格监督, 健全交易规则和市场管理机制, 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加快循环经济有关法规和桑蚕行业协会建设, 利用法律手段和协会自律规章引导、规范、调节蚕茧流通市场, 形成有序、和谐的桑蚕产业支持环境。四是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文化, 利用现场会、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宣传渠道, 普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观, 提高广大蚕农的“循环意识”, 营造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社会氛围。

摘要:目前广西桑蚕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主副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产业运行模式不合理、桑蚕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循环政策引导乏力等瓶颈问题。因此, 必须立足产业共生链的运作机理, 从重塑多元共生组织、创建链网共生模式、营造智力共生平台、优化共生外部环境等方面探讨桑蚕产业共生循环经济的构建途径, 以促进广西桑蚕产业可持续发展, 实现由“桑蚕大省”向“桑蚕强省”的转变。

关键词:产业共生,桑蚕产业,循环经济,模式

参考文献

[1]孙伟峰.河池桑蚕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 (8上) .

[2]徐瑞, 陈有禄.东西部茧丝绸产业对接机制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11, (9) .

[3]唐涛.应对金融危机做强广西桑蚕业的思考[J].广西蚕业, 2009, (2) .

[4]程瑞芳.论农业共生组织[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4) .

广西铁合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3

广西铁合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在充分调研广西铁合金行业资源能源利用、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环保措施、企业布局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该行业存在的`问题和约束性因素,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发展广西铁合金产业的对策和建议.作 者:曾广庆 覃海春 赵军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西,530022期 刊: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Journal: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年,卷(期):2010,35(1)分类号:X757/TF642关键词:广西 铁合金产业 可持续发展

广西桑蚕产业发展研究 篇4

1.1 桑蚕业发展现状

广西桑蚕业在经历1996年、1997年的发展低谷后, 1998年开始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蚕丝业原料生产基地。2001年到2007年, 广西桑园面积由30万亩猛增到180万亩, 蚕茧产量达到20.52万吨, 占了全国总产量的26%。桑蚕业已成为广西继甘蔗产业之后又一重要的优势产业, 成为促进广西农民增收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全国其他桑蚕产区相比, 广西桑蚕业的优势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亚热带特殊的气候条件, 使广西具备较长的养蚕时间。桑树投产快, 当年种桑当年就可以养蚕;桑树生长期长, 一年可养蚕7~10造, 比长江流域地区多养3~4造;适宜家蚕幼虫生长的气温从3月份开始至11月份止, 比长江流域地区多2~3个月, 使蚕茧早上市1~2个月、收市迟1个月。

二是管理体制市场化。广西是开放型的蚕茧市场, 而其它省 (区) 几乎都是管制型的经营机制。前者是多家收购, 以质论价, 自由竞争, 蚕农得到了实惠, 积极性被调动;而后者是地方政府 (主要是县一级) 指定或拍卖蚕茧收购权, 收购者以垄断价格 (往往低于市场平均价) 强行收购蚕农的蚕茧, 蚕农的利益受到损害, 积极性受到挫伤。广西2000年就对蚕茧实行了市场价格。20世纪90年代以后, 全国遭遇两次蚕业生产低潮 (1992年、1995~1998年) , 各主产省蚕业生产陷入困境, 产量下降, 据统计, 1999年与1990年相比, 全国蚕茧产量减少15%。而此期间, 广西不但没有减少;相反, 桑园面积从8.13万亩增加到20.1万亩, 增长147%, 蚕茧产量从14.8万担增加到39万担, 增长163%。究其原因, 除了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之外, 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广西桑蚕业的管理体制。在这个体制下, 任何单位、个人不与蚕农争利, 尽最大努力去增加蚕农收入, 减少蚕农损失, 保护了蚕农的积极性。

此外, 广西茧丝绸基地的区域布局在不断优化, 逐渐集中形成规模。目前, 全区84.4%的桑园面积和90.5%的鲜茧产量集中在桂西、桂中、桂南三大桑蚕优势区域。其中宜州市鲜茧产量达70万担, 成为全国桑蚕第一大市。

1.2 桑蚕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状况

丝绸生产是一个产业链比较长又十分紧密的产业, 从蚕种、养蚕、缫丝、绢纺、织绸到印染、服装、针织、贸易等。而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主要集中在蚕茧、缫丝和坯绸等原料的生产上, 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绢纺生产能力较低, 印染和服装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 广西的茧丝绸企业一共70多家。在全区111家国家、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中, 有7家是桑蚕业龙头企业。2007年这7家桑蚕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共7.3亿元。

2 广西桑蚕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产业化水平低

企业规模小、产品少, 特别是精深加工产品少是目前广西茧丝绸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据中国丝绸协会统计, 2003、2005年全国丝绸工业产值分别为1 146.9亿元、1 500亿元, 广西分别只为4.85亿元、13.05亿元, 分别占全国工业产值的0.4%、0.87%。这与广西蚕茧产量位于全国的第一, 反差较大。而且2005年广西蚕茧产量增长7个百分点, 丝绸工业产值仅增长0.47个百分点, 两者发展并不匹配。据了解, 广西蚕茧加工消化能力低, 自治区内加工消化的蚕茧只占全区蚕茧总产量的35%, 行业整体效益仍较低。

从2006年对全区桑蚕业产业化经营的调查情况看, 全区龙头企业的桑树种植基地面积72.6万亩, 占全区桑树种植基地面积的40%, 由龙头企业直接带动的订单农户约为50%。与推行农业产业化之前相比, 带动农户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但与糖业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广西的糖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基本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因此, 桑蚕业在探索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延长产业链, 提高加工能力上还要做大量工作。

2.2 企业规模小

目前广西共有国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112家, 其中桑蚕业龙头企业有7家, 仅占总数的6%, 7家桑蚕龙头企业2007年年销售收入平均只有1亿元, 最大的仅为2.2亿元。而糖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最大的为28.5亿元。此外, 全区的丝绸企业, 50%有东部因素, 很大部分企业只是为东部地区丝绸企业提供初加工产品。

2.3 没有形成核心品牌产品

中国传统丝绸面料品质逐步提高, 各种功能的蚕丝被层出不穷, 床上用品日益朝着高档化、时尚化、系列化方向发展, 利用高科技和传统工艺相结合的丝绸艺术品档次不断提高, 彩色茧丝研究与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彩色茧丝深加工和市场销售的能力。桑蚕茧丝资源综合利用不断向深层次、高技术化方向发展, 已被广泛应用到医药、食品、化工、农副产品等多种行业。江苏苏豪的“人造皮肤”已进入实质性开发生产阶段;江苏无锡的“医药缝纫线”已进入了产业化生产, 形成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四川郎中蚕业研究所的雄蚕醋具有一定的药用效果, 已得到市场认可。近年来, 中国丝绸品牌意识得到增强, 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产品。如以生产绢纺绸为特色的浙江虹绢丝绸集团, 以生产蚕丝被等丝绸床上用品为特色的杭州红绳纺织品有限公司, 以生产真丝弹力面料著称的杭州金富春丝绸化纤有限公司, 以生产PS保健丝绸产品为特长的湖州翔顺工贸有限公司等, 这些企业在丝绸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特殊地位。而与此相比, 广西蚕丝的后续加工几乎空白, 还没有织绸、印染、丝绸服装加工企业;桑、蚕、茧、丝、绸资源的综合利用空白, 更没有形成自身的核心品牌产品。

从以上分析可知, 广西桑蚕业存在的核心问题可归结在龙头企业上。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 主要依靠出口创收的丝绸行业受到很大影响;《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企业的用工成本大为增加, 广西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将逐渐减弱。未来桑蚕业的竞争力将更突显在企业的竞争力上, 广西只有抓住做强做大龙头企业这一突破口, 才能提高桑蚕业产业化水平。

3 发展龙头企业, 提高广西桑蚕业产业化水平的思路

3.1 加快培育一批重点龙头企业

一是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强化对各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 自治区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农产品加工扶持资金、技改资金等集中力量扶持包括桑蚕业在内的十大龙头企业建设的重大项目。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主要由各市、区直部门进行扶持, 自治区择优适当扶持。市、县级重点龙头企业由各市、县落实专项资金进行扶持。

二是围绕品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广西桑蚕业的品牌是从“广西制造”走向“广西创造”的必然途径。首先是树立品牌意识, 在创品牌中壮大产业, 用品牌来带动产业的发展。再次是围绕品牌建设, 大力吸收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 积极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 对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然后是积极研究商标品牌培育、保护方案, 不断思考应对之策, 并努力探索成功创牌与创牌后品牌升级的最佳方式, 致力于营造品牌建设浓郁的环境氛围, 为品牌战略升级做好大量的基础性要件准备。

三是有重点有选择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是引进能扎根广西、打造广西品牌的有实力的企业。抓住中国—东盟合作等契机,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更大规模地吸收国内外民营资本和先进技术, 解决我区企业发展资金紧缺和技术落后的瓶颈问题。要加快我区中小企业的整合和改制步伐, 努力引进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 重点借助外力加快我区龙头企业发展, 尽快提高我区龙头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3.2 加强桑蚕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

一是做好规范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 广大农民的合作意识有了一定提高, 储备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为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 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还不多, 运作还不够规范, 积累经验还很少, 竞争力还很弱。所以, 要继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试点, 提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切实加快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二是尽快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办法、税收优惠政策、信贷支持政策、土地优惠政策、水电优惠政策等配套法规制度。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规相继颁布实施, 但还有待各省市的细化政策出台。各级各部门要抓紧出台相应配套措施, 在财政、税收、贷款、土地、注册登记、市场准入等方面简化手续, 优惠支持。

3.3 建立健全产业化利益联接机制

产业利润分配是否合理, 关系到产业的成败, 广西糖业在国际食糖市场变化莫测的情况下立于不败之地, 并能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的关键是建立起了农民与企业利益悠关的联接机制。如果广西要将桑蚕业打造成为另一个糖业, 能在竞争激烈的丝绸国际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防止产业的大起大落, 就应建立如同糖业一样的企业与农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联接机制, 共同应对国内外的挑战。

3.3.1 各级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的扶持环节是基地建设和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 主要内容是农产品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良种良法、推广订单农业等。

通过扶持, 引导龙头企业积极完善县乡农业生产基础设施, 夯实农产品原料基地基础, 进而推动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延长产业链, 提升产业价值, 打造名牌产品, 壮大县级经济实力。

3.3.2 加强龙头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企业作为运作于市场竞争中的具体单元, 是一国国际竞争力的载体。企业本身是一个个独立的经济实体, 企业与企业之间还可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只有在企业能够意识到共同利益, 为了合理的竞争秩序或者对付国外竞争者时, 才产生联合。在实际操作中, 一方面要下大力气采取内扶外引、兼并重组、技改扩产等措施, 加快培育一批支柱和骨干龙头企业, 组建大型集团。另一方面, 引导企业成立桑蚕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 协调行业发展。

3.3.3 加强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

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表两个不同的利益个体, 但两者又有着相同的利益共同点, 在实际操作中, 可探索利益联结机制, 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等模式发展壮大桑蚕业, 实现企业、农户、政府三赢。

3.4 政府相关部门从各环节上支持企业

桑蚕业是广西确定的十一个农业新兴优势产业之一。目前正逢“东桑西移”和东部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 政府部门只有做好服务工作, 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使广西的桑蚕业真正成为全国的强者。

一是着眼全球, 做好信息服务。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 要发展某个产业就必须把该产业置于世界去分析。印度是中国的蚕丝产品主要进口国, 而从2002年开始, 印度反倾销局对中国出口的2A及以下等级生丝 (未加捻) 初裁征收每公斤33.19美元的临时反倾销税, 并决定对中国3A级以上生丝进行复验。近几年中国出口印度的生丝总额呈下降趋势。政府要认真研究这些国际环境的变化, 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以免企业、农户盲目生产。

二是要对桑蚕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提供完善社会化服务。在规划的蚕桑生产区域内, 可引导当地蚕农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对接, 切实减少企业负担, 降低蚕农的交易成本。

三是政策支持。对桑蚕业龙头企业, 金融、税务、土地、科技等部门在政策、资金、税费等各方面给予支持, 为龙头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

参考文献

[1]乐波灵.2006年全国蚕业生产情况统计表[J].广西蚕业, 2007, (1) .

[2]胡乐山.对广西桑蚕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广西蚕业, 2006, (4) .

浅淡广西桑蚕生态旅游开发 篇5

1 广西开发桑蚕生态旅游的重大意义

1.1 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发展桑蚕生态旅游, 可盘活现有资产, 带动交通、建筑、娱乐、饮食、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促进桑蚕产业的良性循环, 为桑蚕产业注入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而带动全区桑蚕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2 有利于改善村容村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方针。景观景点优美、生活环境卫生整洁是对旅游点的基本要求, 也是吸引游客的基本要素。发展桑蚕生态旅游, 有助于改善蚕区养蚕环境, 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也能通过产业发展, 促进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1.3 有利于安排就业, 增加农民收入

旅游业属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不仅需要管理人员, 还需要大量的服务人员, 开发桑蚕生态旅游可以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制作丝绸工艺品, 出售桑蚕产品, 直接为游客服务等,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渠道, 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1.4 有利于传播蚕丝文化

蚕丝文化是桑蚕生态旅游的灵魂和支柱, 而桑蚕生态旅游又是蚕丝文化发展的依托, 两者有机结合, 既可为蚕丝文化的传播提供新途径, 又可丰富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

2 广西开发桑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2.1 桑蚕业生态旅游开发价值分析

桑蚕产业除了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外, 还具有景观休闲、观光旅游、科普教育等功能, 是典型的绿色产业, 其中蕴含着巨大的生态旅游价值。我国的蚕丝文化源远流长, 内涵丰富, 渗透于古今农业、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给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1]。

2.2 广西桑蚕业发展基础条件分析

2.2.1 自然条件优越。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发展桑蚕业生态旅游最有利的条件。广西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日照充足, 非常适宜发展桑蚕生产。因此广西宜桑面积广, 养蚕期长, 每年适合养蚕的时间多达8个月, 远高于国内其他省区。桑树生长期和养蚕期的延长都给桑蚕生态旅游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2.2.2 人力资源丰富。广西属人多、山多、地少的地区, 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农民收入途径单一, 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 这些剩余劳动力将为桑蚕生态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2.2.3 政策支持。

首先是国家“东桑西移”政策给广西桑蚕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其次, 广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桑蚕业的发展, 给予大力扶持和积极引导。自治区政府把桑蚕产业列为广西重点加快发展的11大新兴农业优势产业之首。区农业厅把桑蚕业列为优势特色产业, 加大扶持力度;自治区发改委、工信、科技等部门也纷纷采取措施支持桑蚕产业的发展。

2.2.4 桑蚕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初具雏形。

广西努力探索桑蚕业生态循环开发利用模式,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推进生态农业、信息农业、品牌农业加快发展。各级蚕业部门要因地制宜, 积极引进、示范、推广桑蚕综合利用技术和生态蚕业模式, 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宜州, 以桑枝生产食用菌和蚕沙无害化处治理等为重点的桑蚕循环经济正沿着“蚕—丝—绸—肥—菇”的思路逐步发展;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正规化建设集丝绸展示、蚕丝文化传播、科技普及于一体的丝绸贸易城, 同时推广种植果叶两用型桑树优良品种, 提高果桑资源开发利用率, 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为蚕农增收开辟一条新的渠道;横县极力打造集赏千亩桑蚕文化园美景、蚕业科技示范、体验桑蚕农家乐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园示范村建设项目[2];象州县正着手丝绸文化创意园的规划建设。广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改变了农村面貌, 让桑蚕业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桑蚕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旅游环境。

2.3 广西旅游业发展基础条件分析

2.3.1 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 北横贯中部, 南临北部湾, 是大西南的出海通道, 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 具有“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和沿江、沿海、沿边的优势, 是连接国内外市场的交通枢纽地区, 区位优势明显。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构成了广西便捷发达的立体交通体系。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发展机遇也给广西带来丰富的旅游客源。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客源丰富, 是广西开发桑蚕生态旅游最重要的基础。

2.3.2 丰富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基础, 它的丰度直接影响着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广西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景色宜人,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是我国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 享有诗境家园之美誉;聚居着12个少数民族, 民族风情浓郁, 歌海如潮;海岸线延绵曲折, 拥有“中国第一滩”北海银滩;是我国南方的重要林区, 林区内还有许多壮观的瀑布景观。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发展桑蚕生态旅游非常有利, 我们应该将桑蚕生态旅游纳入广西整体旅游线路之内, 扩大宣传, 加强引导, 吸引游客观光。

2.3.3 多重发展机遇。

目前, 广西旅游业正处在多重机遇叠加的大好时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北部湾经济区启动、泛北部湾旅游圈规划实施、西江黄金水道开发等成为广西发展的重要战略, 为广西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广西目前休闲农业开发正如火如荼, 在国内外已具有较大影响力, 这样的背景是发展桑蚕生态旅游非常好的时机, 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开发桑蚕生态旅游是英明的决策。

2.3.4 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经过多年努力, 广西实施了一大批通村公路、通乡公路、国土整理、集镇建设等项目, 乡镇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出入快捷, 生活方便。乡镇靠近景区部分群众的住房、居住环境大都具备接待外来游客的条件。同时, 村民大都待人热情、民风淳朴、性格开明, 容易与外来客人沟通融洽感情。民族多样, 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 其独特的饮食、服饰、文化也别具吸引力。

3 广西开发桑蚕生态旅游的对策

3.1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为发展做好规划

广西有关桑蚕生态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理论是实践的基础, 应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对我区桑蚕生态旅游进行理论研究, 并且逐步拓宽、深化。在进行理论研究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1 政府、专家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旅游业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旅游理论的研究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引导和扶持, 需要不同机构、不同学科的专家及专业人员的研究, 更需要旅游工作者及社会各界提供资料和提出建议。桑蚕生态旅游理论研究队伍应具备专业与业余相结合、跨行业、跨学科的特点。

3.1.2 正确把握桑蚕生态旅游的性质和特点。

在研究中始终把握旅游业及桑蚕业各自的性质和特点, 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两者优势, 最终达到桑蚕生态旅游所涉及的各环节、各行业和谐统一, 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3.1.3 实行理论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桑蚕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不仅要为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更要为旅游组织及企业提供经营方向和发展策略, 为生态旅游市场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力求做到切实可行, 行之有效。

3.2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科学规划, 加大设施建设, 健全管理体制

3.2.1 科学规划, 整体发展。

本着“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的“三换”思路, 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全面规划, 合理布局, 避免开发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桑蚕生态旅游协调、可持续发展。

3.2.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设施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加大财政导向性投入, 建立桑蚕生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用于支持桑蚕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2.3 建立健全管理体制。采用政府主导, 行政、经济、法律等相配套的宏观调整、监督、指导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是桑蚕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3.3 完善桑蚕旅游产品建设, 延伸产业链条

3.3.1 桑、蚕产品开发。

蚕、桑具有食用、药用价值。桑叶具有散风除热、清肝明目、驻颜乌发的功效, 桑枝有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的作用, 桑果能清热解渴、养阴润燥和补血的作用, 桑树所有的有益元素都易渗入菜中;蚕蛹营养丰富,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蚕蛾含有较多的生理活性物质, 如细胞色素C、拟胰岛素、前列腺素及环腺苷酸 (CAMP) 等, 具有益阳固肾等功能, 可开发桑枝食用菌、桑叶茶、桑果饮料、蚕蛹、蚕蛾食品, 可结合生态桑园养畜禽, 桑基鱼塘养殖水产品等, 开发打造独具特色的桑蚕宴。

3.3.2 蚕丝文化、科普教育产品。

建设开发桑蚕文化旅游资源, 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 开展形式多样, 独具特色的桑蚕民俗旅游活动, 并以此为依托大力发展相关旅游业, 既可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大众文化消费需求和旅游业蓬勃兴起的趋势, 又能促进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景区内建立桑蚕文化展示区, 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展示茧丝绸历史文化、诗赋、神话传说、养生保健、蚕丝文化美学、丝绸之路, 古老和现代的生物养蚕技术, 桑、蚕、丝、绸的利用等, 在适当的时机开展以桑蚕为主题的书画大赛、诗文活动、民俗活动、桑果文化节、丝绸艺术表演和服装表演等, 向游人展示桑蚕文化历史沿革, 展示文化内涵, 营造桑蚕文化旅游氛围, 促进茧丝绸、旅游等产业的发展。通过建立桑蚕科技产品展示中心, 展示引进的桑、蚕、茧、丝、绸、衣服等深加工产业, 在中心内分别开设缫丝坊、丝绣坊、丝绵被加工坊、桑茶制作坊、桑果加工坊, 向游客展示桑、蚕、茧、丝系列产品的各种生产模式, 让游客见识人们是如何用科技的力量将桑蚕资源开发得如此全面。同时也可建立开心农场, 游客可自己体验采摘桑果、桑叶, 亲自喂养蚕宝宝的过程, 体验原始乡村风情。

3.3.3 丝绸旅游产品。

开发丝绸旅游商品是我国旅游商品市场的主要创汇产品。我国丝绸商品品种繁多, 类别齐全, 主要有:丝绸服装和配饰类如丝绸时装、丝巾、披肩、睡衣等;工艺品类如以“四大名绣”为代表的丝绸刺绣、绢扇、工艺画等;床上用品类如蚕丝被、枕、床单等;保健产品类、化妆品类、美容产品等[3]。悠久的中华丝绸文化是我国丝绸旅游商品开发的坚实基础, 而传统丝绸织造工艺则为丝绸产品增添了神秘、高贵的色彩。游客对丝绸旅游商品的购买包含了对中国丝绸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追求。丝绸旅游商品开发要体现传统文化内涵, 在内容、图案、色彩、工艺等方面反映传统文化的魅力, 提高丝绸旅游商品的附加值;在品种、技术、材料等方面则要不断创新, 即在设计中既要反映我国丝绸文化承载的历史、民族风俗、艺术风格、审美观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 又要注重丝绸商品的品种、制造技术和原材料如何结合现代科技的运用, 推陈出新, 顺应国际时尚潮流节拍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完善丝绸旅游商品建设, 突出丝绸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质, 优化购物环境、提升丝绸产品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注重名牌效应和市场营销等是增强丝绸旅游商品市场竞争力, 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的有效策略。

3.4 坚持效益最大化原则, 探索最佳的开发模式和经营模式

3.4.1 农家乐模式。

这是以单个家庭为具体接待单位, 为游客提供吃、住、娱乐及购物等体验农家风情的休闲旅游形式。一般以农民投资的个体经营为主。这种模式依托本村镇或相邻村镇著名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开展的, 在已有的农家乐发展基础上把桑蚕元素加进去, 丰富旅游的内容。一般在旅游比较成熟的景区适用。如可以考虑在宜州、横县、象州、阳朔、巴马等较成熟的旅游景区推广桑蚕特色旅游。

3.4.2 生态旅游示范村模式。

这些村庄经济较发达, 生态环境较好, 村容村貌整洁卫生, 整个村庄趋向城镇化, 旅游接待设施较完备, 游客可在示范村观光、休闲、娱乐, 亦可与农民同吃同住。一般以合作社或公司+农户这两种经营模式较为合理。在宜州市刘三姐乡下枧河畔的马山塘屯、横县云表镇旺庄屯、象州县大乐镇庙鸡村等种桑养蚕规模较大的村 (屯) 可采用这种经营模式。

3.4.3 高科技生态园模式。

这类旅游区 (点) 的农业生产过程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 农产品非常独特新奇, 整个园区现代感非常突出, 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和观赏性。一般与科研院所合作, 以公司形式经营。比如广西区蚕业科学研究院、玉林市蚕种场、柳州市蚕种场等有一定综合开发基础、资金雄厚的单位可以借鉴江西桑蚕茶叶研究所、广东宝桑园的成功经验开发高科技生态园。这些园区可开辟集连片桑园、果桑采摘、蚕的发育科普展示、丝绸加工作坊、丝绸歌舞表演、丝绸服装发布展示、丝绸博物馆、购物商店等为一体的特色购物街, 甚至可以让游客学习、参加缫丝、织绸、印染、刺绣、裁剪等制作过程, 使旅游观光、购物与欢乐体验和谐地融为一体, 使旅游购物成为其美好旅游经历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严力蛟, 黄凌霞, 周国良, 等.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发桑蚕产业生态旅游的意义及对策[J].桑蚕通报, 2007, 38 (3) :1-4.

[2]佚名.横县大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着力打造品牌生态旅游农业[EB/OL].广西横县政务信息网, 2009-05-06.http://www.gxhx.gov.cn/wxdt/wxdt/200905/wxdt_20090506083904.htm.

广西桑蚕产业发展研究 篇6

1 调查时间

201 1年4月~11月。

2 调查地点

广西环江、柳城、象州、贵港、宾阳、那坡等6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区)。

3 调查对象

每个调查地点选择3家具有代表性的小蚕共育室和6家具有代表性的养蚕户(其中:3家养共育小蚕,3家自养小蚕)作为调查对象。

4 调查内容

4.1 养蚕户生产调查内容:

桑园面积、蚕房面积、调查批饲养量、用工量、产茧量、张种产量、茧层率、公斤茧粒数,全年饲养批次、饲养量、用工量、产茧量、张种用工量、张种产茧量、亩桑产茧量。

4.2 小蚕共育室生产调查内容:

小蚕共育专用桑园面积、小蚕共育专用蚕房面积、调查批饲养量、用工量、小蚕健康率、4龄蚕销售价格及产值、全年饲养批次、饲养量、用工量、平均张种用工量、平均4龄蚕销售价格及总产值。

4.3 小蚕共育室成本的调查内容:

小蚕共育专用桑园面积、饲养批次、饲养量、养蚕用工量、工资支出总额、购入蚕种支出总额、其他支出总额、平均饲养张种成本。

5 调查结果及分析

5.1 调查结果(见表1、表2、表3)

5.2 分析

5.2.1 从表1结果看出:蚕农饲养共育小蚕平均张种产茧量39.6kg,饲养自养小蚕平均张种产茧量36.9kg,饲养共育小蚕比自养小蚕产茧量增加2.78kg/张,增加7.54%;蚕农饲养共育小蚕平均亩桑产茧量187.60kg,饲养自养小蚕平均亩桑产茧量164.7kg,饲养共育小蚕比自养小蚕亩桑产茧量增加22.93kg,增加22.93%;蚕农饲养共育小蚕平均张种用工量14.59个工,饲养自养小蚕平均张种用工量16.49个工,饲养共育小蚕比自养小蚕用工量减少1.9工/张,减少11.52%。蚕农饲养共育小蚕比自养小蚕张种产茧量、亩桑产茧量增加、养蚕用工量减少,还能避免因饲养小蚕感染蚕病造成的损失,对蚕农来说,饲养共育小蚕比自养小蚕更具有优势。

5.2.2 从表2结果看出:小蚕共育户饲养4龄蚕出售平均张种用工量0.93个工,饲养3龄小蚕出售平均张种用工量0.44个工,饲养4龄蚕比饲养3龄小蚕出售用工量多0.49工/张,增加111.36%;饲养4龄蚕出售平均张种售价221.13元,饲养3龄小蚕出售平均张种售价107.67元,饲养4龄蚕比饲养3龄小蚕出售价多113.46元/张,增加105.38%;饲养4龄蚕出售平均张种成本176.36元,饲养3龄小蚕出售平均张种成本75.11元,饲养4龄蚕比饲养3龄小蚕出售成本多101.25元/张,增加134.80%;饲养4龄蚕出售平均张种利润44.77元(如表4),饲养3龄小蚕出售平均张种利润32.56元,饲养4龄蚕比饲养3龄小蚕出售利润多12.21元/张,增加37.50%。小蚕共育户饲养4龄蚕出售比饲养3龄小蚕出售用工量、售价、成本都增加一倍以上,由于饲养4龄蚕比饲养3龄小蚕多出1个龄期,感染蚕病等原因造成的损失几率加大,实际上是把饲养4龄蚕的风险由蚕农转移到小蚕共育户,对小蚕共育户的种桑养蚕技术水平要求更高;蚕农饲养4龄共育小蚕比饲养3龄共育小蚕少1个龄期,感染蚕病等原因造成的损失几率减少,从推进整个桑蚕产业发展的角度来比较,小蚕共育户饲养4龄蚕出售比饲养3龄小蚕出售更有利。

6结论

上一篇:保健品药店销售下一篇:关怀需要帮助的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