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管理中的心理效应(推荐8篇)

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篇1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在心理学中有很多“效应”,这些效应为班主任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一个出色的班主任应该善于揣摩并抓住学生的心理,这样才能做到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游刃有余。

认识学生要防止“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是指由于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较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现象。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他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晕轮效应”。

这种效应可能是因为一个人某方面优秀而使人忽视了他并不优秀甚至恶劣的方面,也可能是因为一个人某方面极差而使人忽视了他在其他方面潜在的闪光点。

所以,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和对待学生,防止“晕轮效应”的产生。首先不要过早地对新认识的学生做出评价,要尽可能地与他们进行多方面的交往,促进相互间的深入了解。其次注意自己是否全面地看待了学生,特别是对有突出优点或缺点的学生。最后,就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良好班风形成靠“期望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提供给一个学校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该校有几名天才学生,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有

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要高出很多。其实,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影响的。

所以,班主任在工作中,应该多利用“期望效应”,把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看成天才,在教育过程中时常给学生一些期望,在上课时给予每一个学生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们传递“你很优秀”的信息。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就会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在学习时就会加倍努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批评学生要避免“超限效应”

美国着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当学生不用心而没考好时,若班主任一次、两次,甚至三次、四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时,学生就会从心理感到内疚不安到不耐烦到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学生“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

班级环境莫生“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所以,班主任要积极地营造良好班级环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

惯和卫生习惯,切莫产生“破窗效应”。

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篇2

一、培养自主意识,塑造独立人格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很大,希望他们都能出人头地、望子成龙。从小,家长就帮孩子把以后要走的路都铺好了,上什么样的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一步一步都是家长安排好的。孩子要做的,就是学习,除了学习以外,孩子不会做任何事情,一些孩子都缺乏自主意识,不能独立生存, 对于家长有很强的依赖性。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出现无法适应社会生活、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所以,要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实行自我管理,塑造独立人格。

著名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家弗兰克尔认为, 人最终是自我决 定的 ,尽管在很 多时候 ,外部环境 支配着人 ,但是怎样对环境进行反应却是由个人决定的。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我们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道路,选择改变的方式和立场。我们自身的决定很重要, 如果孩子懂得运用自己的选择自由,就能促进自己的人格健康发展;如果他们放弃自己的选择权利, 只会跟着父母的意识走, 就会妨碍人格的健康成长。自我选择后,还要学会自我管理,当孩子选择了一条路,他们还需要学会独立面对和处理一些生活、学习中的事情。要学会从 四个方面 进行管理 :目标管理 、时间管理 、技能管理和财务管理。

二、坦然面对挫折,学会乐观自信

人在遇到挫折的时候, 往往会感到缺乏安全感, 心烦气躁,学习和生活都受到了很大影响。当代学生,从小父母就铺好道路,他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比普通人的反应更大。学生主要存在哪些方面的挫折呢? 主要是学习上的挫折,人际关系上的挫折,以及情感上的挫折。

很多学生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不敢面对,有的还消极处理这些挫折,使得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受到了很大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完全消极。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有顺风,有时候也会有逆风。父母虽然都安排好了,但是意外总是会出现。顺利,我们能够面对,同时要学会面对挫折。乐观自信是打败挫折的最好武器,化悲观自卑为乐观自信。首先要改变消极的思维方式,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能够看到它的光明的一面。其次要改变消极自卑的行为方式。在生活和学习中,坦然面对任何事情,主动和别人交往、公共场合大方不回避等,积极融入集体当中。

三、和谐人际关系,创造积极环境

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每个人来讲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生活的需要, 更是走向社会的需要。交往效果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尽快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适应人际环境。如果能主动交往,热情待人,豁达处世,尽快与大家融为一体,就可以顺利打开局面,尽快消除陌生感,适应人际环境。同时,可以增进团结,有利集体。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学生之间齐心协力,学习高效而愉快。反之,人际关系紧张,必然内耗丛生,强散无力,缺乏生机。怎样做才能建立有很好的人际关系呢?

自信的态度,于相对成功的人士而言,他们不会随波逐流或唯唯诺诺,有自己的想法与作风,却很少对别人吼叫、谩骂,甚至连争辩都极为罕见。他们对自己了解相当清楚,并且肯定自己,他们的共同点是自信,日子过得很开心,有自信的人常常是最会沟通的人。体谅他人的行为,这其中包含“体谅对方”与“表达自我”两方面。所谓体谅是指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并且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要。在经营“人”的事业过程中,当我们想对他人表示体谅与关心,唯有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由于我们的了解与尊重,对方也相对体谅你的立场与好意,因此做出积极而合适的回应。

四、正确认识自我,充分发挥潜能

认识自我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自身状况的反思。人认识自我,不仅要认识自己作为人是何以存在、已经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和怎样存在的,而且要探索自己作为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和应当怎样存在。通过这种探索,以便进行自我塑造,更好地生存下去。人是这样一种存在物,他并不满足于既有的现实生活和现实存在状况, 并不停留在已经成为的东西和已经成为的样子上; 而总是力求创造新的生活, 创造新的存在状况,在规定性上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 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开发了人的无穷无尽的潜能。只要你抱着积极的心态开发潜能,你就会有用不完的能量,能力就会越用越强。相反,如果你抱着消极心态,不开发自己的潜能,那么只有叹息命运不公,并且越来越无能。开发潜能有个前提,就是认识自我,当你看清楚自身之后,才知道自己拥有哪些潜能,把它开发出来,就能成功。

五、实现多元价值,幸福胜于成功

我们的人生价值是什么? 有的学生认为是好的成绩,有的认为是好的生活,有的认为是有金钱和地位,等等。我们的人生价值只有一方面么? 不,我们可以拥有多元价值。我们在实现这一个价值的时候,也可以实现另外一个或者多个价值。这样,就有多个支柱支持我们获得幸福感。

人的生存是为了得到幸福,可是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认为幸福就是拥有很多物质财富,其实,幸福是我们的感受,可能一句话一个动作,都能让我们获得幸福的感觉。成功是我们的追求,可能成功了,我们也感受不到幸福,甚至会觉得失落。幸福,胜于成功。

关注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篇3

异性效应

所谓异性效应,指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更起劲。或在异性面前,人们往往对自己要求更严,表现往往更出色。这是因为与异性一起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比如,男篮比赛时,可以请女同学做啦啦队,请女同学送饮料,无疑会大大鼓舞队员们的士气。在外出野炊、郊游时,要发挥男女同学的特长,男同学生火,女同学包饺子,场面一定很活跃。这都属于异性效应现象。我们不妨说,女性是男性的镜子,男性是女性的镜子,谁不愿意在镜子里留下美好的形象呢?

异性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表现为吸引力、激发力、约束力和净化力。

1. 吸引力是一种微妙的深层次的吸引。男孩子往往性格开朗、勇敢刚强、果断机智,不拘泥于细枝末节,不计较点滴得失,好问、好动、好想。女孩子往往文静怯懦、优柔寡断,感情细腻丰富,举止文雅,灵活、委婉,有较多的被动意识。男女同学相互交往,相互吸引,可使班集体凝聚成具有排外性的群体,使集体成员有一定的情感依恋。

2. 激发力。由于异性效应,青春期的男女学生都希望引起异性的关注,都希望能以自己的某些特点或特长受到异性的青睐。男生总想在女生面前显示自己,而女生也往往以欣赏的眼光观看男生的一举一动,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的心目中留下好印象。这时异性的评价在他们心目中可能比班主任的评价更重要,异性的鼓励也许比其他人的教育更起作用。为了在异性面前呈现一个完美的形象,男女学生会尽其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以引起异性的尊重和关注,这样整个班级的氛围都是积极向上的。

3. 学生总是十分关心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印象,很注意对方对自己的评价,有一种内在的无形的约束力,使大家都觉得应注意自己的言行,限制自己不合理、不完善的行為。只要班级管理者引导正确,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自我检点、自我教育的效果。

4. 净化力。在错综复杂的社会里,除了使用自身的自净能力之外,通过一定的活动也可使男女生各自的思想情操得到陶冶和净化。异性相互接触的活动就是培养谦谦君子、文雅小姐的重要途径。

有些中学生在异性面前说话舌头硬,走路腿发抖,这是不正常的现象。与异性多接触,可以使他们大大方方、从容自若地与异性交往。许多事实也证明了,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发展真诚的友谊、异性效应高的班级,班风、学风往往比其他班好,同学们的积极性高,组织活动容易成功,班级管理质量也好。

(广宁电大教师进修学校 张才秀)

超限效应

心理学中的超限效应是指因刺激过多、过强、过久而引起的心理烦躁或逆反心理的现象。在班主任的班级日常管理中时常出现这种情况。

当学习较差的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为督促他们上进,某些班主任不停地唠叨,这儿不对,那儿不行。结果事与愿违,学生对班主任的教育不但听不进,反而产生逆反心理。

对某些总犯小错误的学生,一些班主任产生了偏见,看不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他们犯了一次错误,班主任批评了还不算完,还常常在大会小会上以这个学生为“反面教员”,说“不要像某某同学一样,整日不思进取”之类的话。久而久之,这个学生必然站在老师的对立面,成为老师眼中的后进生。

还有一种情况是对好学生的无度“宽容”。成绩好本是好事,可是因为他们成绩好,班主任就来个“一俊遮百丑”,对他们的错误视而不见,不管不问;有时甚至以错当好,给予表扬,潜意识中给这些学生犯错误开绿灯。这种明显不公平的现象只会引发其他学生的不良情绪,给班级管理埋下苦果。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几种心理效应 篇4

——班主任心理培训

崇明县东门中学 朱慧

一、什么是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指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境之下或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通俗地讲就是大家普遍存在的心理规律。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普遍性。心理效应普遍地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普遍地存在于各种场合。二是微妙性,心理效应尽管很普遍,但是它也很微妙,很难觉察,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很难觉察到自己已经受到心理学效应的影响。第三是客观性。它虽然很奇妙,但它确实对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产生影响或发生作用,它具有客观性。生活中有很多心理效应,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一定有心理学效应在起作用。心理效应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要会恰当地运用它。对咱们班主任来说,在建设和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如果学会有意识地自觉地运用心理效应,就能掌握同学们普遍存在的心理规律。那么班级管理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使班级管理充满艺术魅力和人本气息。

一、破窗效应:将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

首先请大家看一个有趣的生活现象,并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寻找切入点并解释它。现象:在课堂上,起初同学们十分安静地听老师讲解,突然有手机的短信铃声响起。因为是非常搞笑的铃声,所以大家都笑了。老师没说什么,接下来的五分钟里又有两三次其他同学的手机铃声响起。后来老师发现竟然有同学故意调出铃声。

问题:其他同学是因为觉得自己的铃声也很有趣要让大家听一听,笑一笑,还是因为老师没有责备提醒第一名同学,其他同学认为无所谓,而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解释:这是一种有趣的生活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破窗理论”。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共同提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不良现象就会滋生、繁荣。在刚才提到的现象中当第一位同学无意中发出手机铃声,而没有受到老师责备或制止时,其他同学就会得到这样一种暗示:老师对该行为不会责备或制止;再加上人天生的破坏欲,佛洛依德说人天生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死的本能并不单是求死,而是体现在人的破环性、攻击性上。对于学生来说,叛逆挑战老师的权威就是一种死本能的体现,他们一挑战肯定有分不清是非的同学就会报以笑声表示欣赏,这样他们的死本能就得到充分的满足。于是便会效仿。

心理机制:那么从刚才所讲我们可以得出破窗效应的心理机制有两点:

一、人是容易受环境的暗示的,包括物质的和人文的;好的环境能诱导人积极上进的好的一面,消极的环境

能诱发人的消极坏的一面。

二、人有天生的破坏欲。平常只是受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的约束,不表现出来而已,只要时机合适,破坏欲就会钻出来。

实例:破窗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经常会发挥其效应。当第一个学生没有交作业,老师又没有及时教育时,班级的不交作业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当自习课开始有学生小声讲话,老师又没有及时管理时,讲话的声音会越来越大;当有学生不遵守班规时,老师又没有及时处罚,班级不守班规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

启示:(因此,了解了破窗效应我们就能得到以下启示)如果想制止某种现象,当其第一次出现时,应给予制止或惩戒。

应用:这是我为大家讲的第一个心理学效应:破窗效应。在班级管理中如何避免破窗效应的消极影响呢,总结起来一句话:利用破窗效应将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登门槛效应:提要求要先得尺再进丈,循序渐进才能笑到最后

现象:2005年暑假我们到西安去旅游,有一次参观完一天的景点后,导游对我们讲还有一个免费的景点送给我们,有一座新建的寺庙,如果大家信佛的话可前去拜访。我们想既然已经到了此地不妨一探虚实。入庙后,有一个很年轻的和尚很严肃地对我们提出了一些要求,如这里是佛教圣地,不得大声说话、嬉戏、不能戴帽子,拜佛的时候按秩序排成两队等,因为寺庙的确很庄严,再加上年轻和尚的提醒,大家果然变得很安静,很有秩序。快参观完的时候,和尚对我们说在偏侧的内室里有高僧免费为我们诵经求签。我们进去以后一排排盘腿而坐,并闭上眼睛听高僧为我们诵经。每过两三分钟,就有人被叫道前面并送被送上一只签文还被小和尚带去解签,解签的人分别单独安排在不同的小隔间里。到我解签的时候,那个和尚首先和我拉家常,当我说是上海人的时候,他说他在上海呆了几年,我顿时有了他乡遇故人的感觉。接着又将我恭维了一番,说什么看面相女士是大富大贵之人之类的话,最后说寺庙要为金佛镀金,如果能慷慨解囊的话,将来的福气会越来越好。我说一般要捐多少好呢?他说3000钱不少,6000、9000不多,一下子我被他的狮子大开口惊醒了(有上当的感觉),故意说我没带那么多现钱,他说没带钱不要紧,可以刷卡。我又说,我的钱包放在车上了,没有随身带„„(这时我感觉不留下一些钱是不行了),后来经过一番周旋,我将身上的十几钱零钱捐给他了。后来大家回车上一交流,几乎所有的人都捐了钱,多则三五百,少则十来元。

问题:我们明知其中有诈,为何还看似顺其自然的上了当?为什么我们会不好意思拒绝所谓的免费签,有什么办法可以不入圈套呢?

解释:这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有名的现象,叫“登门槛效应”。“登门槛效应”本意是指推销员一旦能够将脚踏入客户的门槛,那么他就有非常大的机会推销成功。后来心理学运用这一说法来泛指在提出一个比较大的要求之前,现提出一个小的要求,从而加大让他人接

受大的要求的可能性的一种现象。在上述的现象中:导游若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进寺庙是可能被要求捐香火钱,估计多数人就不会进去了。和尚一开始若要求我们捐香火钱,估计没几人会捐。但他们一开始告诉你是免费的,你就很容易放松警惕。因此在免费幌子的掩护下,我们先被骗进了是庙门,接着又被骗进了封闭而又神秘的诵经房。再加上环境的暗示,和尚语言的诱导,什么在你家乡呆过,是半个老乡,赞赏你是富贵之人,捐了香火会更有福气等,俗话说: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受了人家这么多恩惠,再不捐点钱,好像有点不近人情。于是在明知上当的清况下,不得不捐了香火钱。

心理机制:

1、避免给人留下不通人情的坏印象,一般人对他人提出的非常简单的要求时,通常不会拒绝。但是,一旦接受了一个小小的请求或者邀请,就好像跨过一道心理门槛,让人心里失去戒备。

2、同时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者想给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只要人们接受了别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或许就会接受更大的要求。

实例:等门槛效应除了经常被精明的商家运用诱导顾客购买商品外。在生活中的也经常发挥效应。心理学家查尔迪尼1975年为慈善机构募捐时,只不过多说了一句话“哪怕是一分钱也好”,便多募捐到了一倍的钱物。

在班级管理中,若能善于运用登门槛效应,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参加心里咨询师培训的时候,曾经听过一个运用登门槛效应”的精彩案例。这是一个初中班主任讲的。她说班级里有个学生老是不交作业,她苦口婆心跟他讲了很多次不作作业的危害,甚至为此惩罚他很多次,但是学生就是屡教不改。后来跟培训班的老师讨教经验,老师告诉了一个方法,结果一试很有效,后来那个学生不但按时交作业,而且作业的质量也挺高的。

那个方法就是运用了登门槛效应。先跟学生讲:你看你不交作业让老师很为难,老师也知道你不是故意不交作业,你是有实际困难,作业很多时候都不会做。但是你不交作业,老师又不管你的话,其他同学也会慢慢地都不交作业,到时候我就很为难了。这样你帮老师一个忙,你每天都按时交作业,你做不做,做多少,对错如何,我都不管,哪怕空本子,只要交上来就可以了,好不好?这么低的要求,学生很容易就答应了。一般来说,学生开始是有点试探性的,还有点兴奋。他开始交空本子了。只要交本子,老师就鼓励他,在他的本子上画一个笑脸,平常看到他也微笑。这个过程是7——10天,通常学生试探了三四天后,会不好意思,自己会主动做一些会做的题目。这个时候,老师就进一步提要求了:这一段时间我们合作真愉快,因为你的配合我的工作轻松多了。你是一个善于合作的人。而且老师还发现你还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虽然老师没有要求你做作业,但是我发现你会做的题目都做了,非常不错。以后你若天天都这样,那该多好!并且在遇到他的时候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头。得到了老师的一些肯定和鼓励!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也的确不痛苦,他就真的每天做作业

了。这个过程也是7—10天;在这样20来天的培养中,学生基本上形成了做作业,按时交作业的的习惯,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习惯的培养通常要21天。随着学生态度的认真,他的成绩也得到了提升。因此到第二阶段末期,学生基本能按时完成所有的作业。这个时候老师就又提出第三阶段的要求,即提高正确率。这个过程15——20天,并且每次都很认真详细地跟他分析他的作业。得到老师的重视和鼓励,并且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他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到第三阶段完成后,老师就基本上不用管这个学生了,他已经能按时完成作业,并且质量还不错。

启示:因此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对学生的提要求不能一下子太高,要像登门槛一样,慢慢地一步一个台阶而上。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

注意:我们高年级生叛逆心很强,有时候你太顺着他,他反而不听,对这样的学生运用登门槛效应可能要变一种形式。那就是先提出一个比较高的要求,在遭到拒绝后,你再把你本来想要他们达到的要求抛出来,往往学生会同意。比方十一期间,你本要求他们做2套英语模拟卷.可以先说要求做4套,这个时候学生会抗议太多,那就3套吧,这个时候还会有学生抗议,先得他们周旋一番,最后装成屈服的样子,最后2套。都减半了,该满意了吧。往往这个时候学生会很开心,很得意。通过自己的争取居然少做一半的作业,很有成就感。至于作业完成起来心态也会不一样。

应用:这是为大家讲的第二个心理效应登门槛效应:即提要求要先得尺再进丈,循序渐进才能笑到最后。

三、禁果效应:禁止常常会激发更强烈的探究欲望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 ,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 ,去偷吃禁果 ,而被贬到人间。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效应 ,称之为“禁果效应”。

在希腊神话里,有一个女神名叫潘多拉,宙斯给了她一个盒子,里面装有人类一切的罪恶,吩咐她千万别打开那个盒子。但是在“禁果效应”的作用下,潘多拉非常好奇地打开了那个盒子,结果所有的灾难、瘟疫与祸害都飞了出来,此后人类就饱受灾难、瘟疫、祸害的折磨。

实例:事实上,所有的孩子都如潘多拉一样有着无比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是我们青春期的孩子,除了好奇心外,还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因此常出现禁果效应。平日里,班主任在做班级工作时,总会苦口婆心地讲解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可是往往越是强调,做出来的成果却总是是事与愿违。老师越强调孩子不要早恋,孩子越容易早恋;老师越强调不要玩游戏,看黄色小说,浏览黄色网站等,学生越是容易玩电脑游戏,看不健康的东西等。老师越是想隐瞒什么信息或东西,学生就越想打听等„„。

(过渡语)那么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奇怪的心理效应,它的心理机制是是什么呢?

心理机制:心理学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这样一种逆反心理:无法知晓的“神秘’事物,总比已知的事物更具有诱惑力,也更加能够促进与强化人们渴望接近与了解的欲望,结果就促使人们去偷食”禁果“以求得心理平衡。就是人们常说的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得到后就愈发显得珍贵。

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不管是老师也好,还是家长也好,必须重视“禁果效应”的影响。千万不要让孩子变成那个打开魔盒的潘多拉。

那我们要不想让学生做什么事情,那该怎么办呢?禁止可能带来禁果效应的消极影响。其实,潘多拉之所以打开魔盒,是因为宙斯没有告诉他魔盒里面是灾难、瘟疫、祸害等。如果潘多拉知道的话,她肯定不会打开魔盒了。因此,我们不想让“禁果效应’左右我们的话,就应该告诉学生为什么禁止或不让他做什么事情。也就是要疏通而不是强行堵塞。

有没有明确理由的禁止,结果就会大相径庭。比如在两棵路边苹果树上分别挂两个牌子一个写“禁止采摘”,另外一个写“苹果喷有农药,不能吃!”,不用说,结果大家都是知道会怎么样。

以上所讲是禁果效应的消极作用。当然禁果效应也有积极的作用,巧妙地运用它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宋朝的著名的文学家苏洵有两个儿子,也就是苏轼和苏辙(zhe).在小的时候,他们很顽皮,任何说服教育都无济于事。但是,苏洵并没有采用“棍棒”的办法强制教育,而是巧妙地运用了禁果效应。

每当孩子玩耍的时候,苏洵就躲到旮旯内读书,看到孩子一来,他就把书“藏”起来。两个孩子发现这个问题后,就以为父亲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于是趁父亲外出时,把书“偷”出来,慢慢地,他们就将读书当成了一种乐趣,从而步入成才的正轨。后来苏洵和儿子都被纳入“唐宋八大家之列”,被人称为“三苏”。

班级管理中,我们也可以像苏洵一样巧妙地利用禁果效应。在准备这个讲稿时,我就回想起来我弟弟读书时他的高三班主任就是这样一位妙用禁果效应的高手。首先说一说他们那一年高考的成绩,他们是一个普通高中,在他们那一届之前,他们学校每年考上本科的学生每个班平均不到5人,最好的班级一个班也考不到10人。但是他们那一届就他们班一个班就考了20人,50%的本科上线率,全是文化课上线的,那时候他们学校没有体育生和艺术生。现在回想起来他们当时之所以考得那么好,跟他们班主任的英明管理分不开的。一般来说,学生都是恐惧班主任找他到办公室谈话的,但他们高三那一年都很期待班主任找他们谈话。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过后,他们班主任在晚自修的时候开始断断续续找同学谈话了,每次找的要么是学习成绩一直好的,那么是学习进步很大的,还要么是看起来很有潜力和爆发力的学生,每次被找去谈话的学生谈完话回来,总是显得很开心的样子,但同学问他老师跟他谈

了些什么,他们总是笑而不语。后来终于又精通消息的人士知道了老师跟他们谈话的大致内容,即是凡是被找去谈话的同学都是老师们共同认为可以考上大学的人,班主任嘱咐他们再加把劲,谈谈话。但老师的节奏也把握得很好,他并不是每次都会找人谈话,大约三周才找2个人。基本上是大家等得快失望的时候,他才又找一个人出去谈话。后来,我弟弟有幸被他找去谈话了。谈完话回来,倍感自己在班级的地位得到了迅速的上升,同学都很高看自己了。为此他们班级还有一个同学写了一篇让所有人一辈子都无法忘怀的周记。她是一个各个方面都很平凡的人,同时也是最不要老师操心的那种学生:长相一般、成绩一般,但学习很努力,遵纪守法。她是这样写的:某天,班主任晚自修慢慢地踱步到她面前,她心理激动得砰砰直跳,以为自己将会被找去谈话,正当她充满者期待的时候,听到班主任问他:某某,你的同桌今天怎么没来。她说她的心一下子从云端跌倒谷底,感到冷极了。当语文老师将周记读给我们听得时候,开始大家笑,笑着笑着大家都没有声音,都感觉特别同情她。到今天,高中很多同学他都记不起名字了,但我一直很清楚地记得她的名字。当然这是一个极致,可能也是他们班主任运用“禁果效应”用得太炉火纯青了。但当年他的这一招大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和热情,最后创下了他们母校高考历史以来最好的战果。

(那么从以上所讲,我们可以从禁果效应的影响得到两点启示)启示:

1、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教育学生不要做某事,不要强行禁止,要学会疏导。

2、要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应用:这是为大家讲的第三个心理效应:禁果效应,即禁止常常会激发更强烈的探究欲望

四、超限效应:过犹不及,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度

什么是超限效应呢,先给大家讲一段有关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轶事,听完了大家就会明白什么是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了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

解释(含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一种由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心理不耐烦甚至逆反的心理现象。

实例:在班级管理中我们时常可见超限的出现。例如:在批评学生时,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批评完后,过了一会,又觉得意犹未尽,又重复批评一次,接着碰到家长时,有忍不住再将孩子批评一遍,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批评,使学生极为不耐烦,讨厌至极。其实第一次挨批评时学生可能已经接受了老师正确的观点,并下决心进行改正,但是在第二次,学生的厌烦心理就会出现,如果再来第三次,那么厌烦心理就会以几何级数增加,说不定因而演变成反抗心理。这样,我们教师是好心人办了坏事情。于是就出现了诲人不倦的老师以及屡教不改的学生。在我心理咨询的实践经历中,有很多个案都是由于与父母或者老师关系处不好而引起的,当我引导学生宣泄他们的不满情绪时问他们,父母或老师最让你恼火的一点是什么:几乎大部分的学生都说是“翻旧帐’,就是以前犯的错误总是会被老师或者家长反复翻出来批评他们,而且很多时候还在亲朋好友面前批评。他们说,第一次说实际他们已经意识到错误,并有点内疚感。但第二次、第三次说,他们不但没有内疚感,而且变得理直气壮了,因为犯的错误已经受到惩罚,心里反而释然了。

由此可见我们教师对于批评不能过度超量,应恰到好处,点到为止,这一点对于高年级生尤为重要。

对学生的批评应注意“度”,对学生的表扬其实也需要一个度。俄国作家克雷诺夫曾经谢了一篇著名的寓言,叫《杰米扬的鱼汤》:杰米扬是一个十分好客的人,有一次他请朋友喝鲜美的鱼汤。朋友喝了一碗,觉得很满意;杰米扬请他喝第二碗,朋友感到有点撑;可杰米扬又热情地要朋友喝第三、第四碗,朋友碍于情面,只能假装津津有味将汤吃光。可是受到这样过于热情的款待,杰米扬后来再怎么热情邀请,朋友也不要到他家去了。这正如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言,当人过度时,最适宜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宜的东西。在教育学生中对学生的表扬不能太“廉价”。如果对一个调皮的学生总是用表扬的方法,一开始他可能会很有改进,但时间久了他会觉得老师在哄他,甚至是变相批评他,这样难免有抵触心理。

另外,很多老师都喜欢布置大量的作业,认为只有反复练习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过渡语)根据超限效应的心理机制:

人接受任务、信息和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容量,超过这一容量,人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些任务了——过量的作业,不仅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而且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超限效应对我们教师的启示是:教育学生,需要给学生留点空白,需要有一个“度”,只有掌握好“火候、分寸、尺度”,才能“恰到好处”,才能避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

应用:以上是为大家讲的第四个心理效应:超限效应,即过犹不及,做任何事情都有讲究一个“度”。

五、旁观者效应:布置任务时要具体化,否则就会出现责任扩散

前几年经常有这样的报道:说某个小偷偷东西时,被某个好心人发现,结果他见义勇为,反过来被小偷毒打一顿,身负重伤,当时周围有很多围观者但没有一个人出来帮他,甚至那个被偷钱者也只是默默站在一旁,不敢出来帮他。最后这样的报道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很多人都写评论来抨击这种不良的社会现象,认为现在都市人都越来越冷漠,世态越来越炎凉等。

其实用心理学的观点来讲,这种说法有失偏颇。的确有世态炎凉的一面,但是围观者中肯定有大批的人其实是善良的、与人为善的,愿意帮助他人的。那么为什么最后没有出现呢? 这里其实还存在着一个“旁观者效应”,即“不用我操心,自然有人会去做”的想法。解释:旁观者心理效应是以色列心理学家格雷特.巴荣最先发现的。它是指个体对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和同别人在一起时是不一样的。因为有别人在场,个体会抑制自己的利他行为。

实例:心理学曾经做过一个经典的心理学试验来验证旁观者效应的存在。

心理学家把一群大学生分成人数不同的几个小组,分别给他们一个题目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突然有一个参加者急病发作,十分痛苦,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其他学生的行为来进行试验。

结果显示,小组人数越多,去报告求救的人反而越少。如果一个小组包括发病的学生在内只有两个人,那么另外一个人几乎肯定会去求救。如果小组中有人和发病者相识,其结果与只有两个人的小组相同,相识者肯定会伸出援助之手。

因此,心理学家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的利他行为,与当时情况下的相关人数有很大的关系,往往是人数越多,利他行为越不太会出现。如果周围自己只有一个人或是只有自己一个人是熟人时,就是产生“只有自己能帮他,一定会帮忙才对。否则就感到内疚,良心会受到谴责等。

那为什么会产生旁观者效应呢?其心理机制是什么?

一、责任扩散。对于处在困境中的人提供帮助,个体必须感到自己有责任才会采取行动。但是,很多人在场时,就是产生责任扩散效应。大家都等着其他人去帮助或者是相互推诿。

二、对举止失措的害怕。在紧急状况下,去做某种不寻常、没有预料到的超常规行为,个体会感到恐惧、不安。担心自己做不好,会引来别人的嘲笑或者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人多的时候,他会比较冷静,观察其他人的反应,他人不动的话,他也不会行动。但是一个人的时候,他因为责任就没有时间思考,让自己冷静,人的向善性会促使他行动。

启示:

1、因此,巴荣就说了,如果你想得到一个群体对你的支持,你就必须让他们感到你是单独向他们每一个人求助的。他举了一个例子:当你想用电子邮件征询某一个答案时,你最好逐一发放,这样会更有效,而用邮件群发的话,效果通常会很差。因为当他们收到你邮件的时候,发现你的信是同时发给很多人的。他们也许都会认为别人会答复你,这样就会忽视这封信。他曾经想某个学院的240人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询问该学院有没有生物系。给其中一般人是单独发的,另一半人是群发的。结果发现,前面一半人中有64%回信了,其中又有1/3的人给出了详尽的回答;而后一半人中只有50%的人回信,其中只有16%的人给出了详尽的回答。

在我们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旁观者效应经常会出现。班主任如果布置一个任务没有具体化分工到每个人头上的话,就是发现这个任务要么完成效果不好,要买到截至日期还没有完成。比方让5个同学值日,一般来说没有让2个同学值日的效果好。

2、布置团体任务时,一定要具体化。否则就是责任分散。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篇5

(一)1、系列位置效应

识记一篇课文开头内容和结尾内容识记效果比中间内容效果好。所以(1)课堂上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2)不要让上课的宝贵的前10分钟让学生在找书找练习册中度过,也不要让最后10分钟让学生在无所事事中度过。(3)学习时间不宜过长。

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对陌生影响大。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信息呈现的顺序影响人对事物的看法。所以(1)班主任治班要打好第一炮;(2)学期开学要上好第一课。近因效应对熟人影响大。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大。演出最后一出戏的出彩往往使整台戏辉煌起来。所以(1)批评完学生不忘给学生揉一揉。(2)学期末的表现很容易影响你的最的考评。

3、遗忘曲线

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先快后慢,这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不要等墙倒塌了再来造墙。所以要及时复习常温常新,不总是从零开始。

4、超限效应。

过犹不及。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的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牧师讲得太久,令人生厌,让本来想把身上所的钱都捐出来的马克吐温,不仅没捐,还从他那里偷走了两个硬币。所以不要让说教与批评出来超限情况。就如俄国作家克雷洛夫写的寓言《米杰扬的汤》一样。

5、高原效应

造成高原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意志问题、个人知识方面。遇到这种情况需要稍稍放慢速度,稳定情绪,坚持下去,一心耕耘不问收获。

6、归因偏差现象

文章不如我,造化不如他。成功了,人总爱找主观原因,失败了总爱找客观原因。所以(1)对待别人的成功等事情要常去换位思考。(2)对待学生要警惕对优生的违纪现象总归因客观,对后进生总归因主观因素。

7、连锁塑造效应

分解教学目标,分步实施训练,可以纠正学生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所以,健康的学生行为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长期连锁塑造的打算。

8、詹森效应

詹森一名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在赛场总是失利。所以,(1)要摒弃心中非理性观念。(2)加强综合训练提高考试策略。(3)老师家长保持平常心。

9、普雷马克效应

想吃肉,先吃菜。先让学生做不喜欢做的事,再让学生做喜欢做的事,用学生最喜欢的事物作奖励。

10、情境相似性效应

回忆时的背景与识记的背景相似时回忆效果最好,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即这个原因。主要由环境相似、生理环境相似、时间相似。所以,(1)在大考前,让学生模拟出大考的情境很重要。(2)在考试时让学生尝试背景回忆,回忆学习某个知识点是教室当时的环境很有效。

11、鸡尾酒会效应

在人声嘈杂的鸡尾酒会上,某个人提到你的名字,你能很敏感地听到。母亲沉睡在嘈杂的闹市中,但她的孩子的哭声能马上让她醒。人的耳朵能过滤声音,过滤出与自己相关的或熟悉声音。所以(1)教师要让自己的声音为学生所熟悉。(2)教师要记住学生的名字。

12、情绪判断优先效应 情可以令智昏。情感投资很重要。所以(1)教师注意亲近学生,进行感情投入;(2)教师要关注学生之间的情感。

13、认知失调效应

谎言可以弄假成真。当想法与行为不协调时人就会不舒服,于是他就要调整,使认知与行为平衡。所以,(1)让学生有高调的自我认知然后去改变自己的行为;(2)让学生改变自卑的想法,重新认识自己。(3)善于打破学生旧有的不良的协调,制度不协调,让学生形成新的协调。

14、德西效应 我为何而做。1971年心理学家德西做了一项专门的心理实验。让两组学生解答有趣的智力题,一个组每答完一题,就给奖励,另一组不给。尽管在奖励时答题十分积极,在自由活动时只有少数人在自觉答题,而另一组自我答题的兴趣更浓厚。可以看出,如果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参与者的兴趣。这种外加报酬抵消内感报酬的现象即德西效应。所以,我们要注意学生为谁而学习的心态,如何培育出内驱力很重要。教师在奖励和表扬学生时应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的原理。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之二

15、依恋心理。

从哈洛等人的实验中,可以看出,猴子对铁丝妈妈、布妈妈以及对活生生的妈妈,当然更依恋活生生的妈妈,但并不是因为母猴能给它喂奶。更重要的原因是母猴能给小猴子以柔和的感觉。没有母猴的时候,布妈妈身上的母性特征越丰富,小猴子就越喜欢它。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食物,也包括他们的爱抚、赞许和爱。婴儿在吃奶时还能听到妈妈的心跳和亲切的话语,闻到妈妈熟悉的味道。躺在妈妈温暖的臂弯里、怀里吃奶感觉完全是不同的。可惜现在由于文明父母的母性特征越来越少了。对于教师而言,温柔的声音,和蔼的声调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或其他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吸引,它意味着容易的被接纳和被宽容。

15、晕轮效应。

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比如如果认为某人是好的,则觉得某人什么都好的;如果认为某人不好,则认为这个人什么都不好。我常常觉得这种晕轮效应在幼儿园女性之间更明显。相处、为人、课堂、发表文章等等方面,以为只要发表文章,这个人的业务能力就是强的,认为这个人只要和自己谈得来,当然不管哪方面谈得来,那么这个人工作为人就都是好的。一旦某个人那一次评判了自己,那么就会纳闷这个人怎么不好呢?看错人了!老师们经常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或者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或者说好就全部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包括家长对老师、老师对家长、家长和老师对孩子之间的认识都容易有这种倾向。有时候我想幼儿老师难得在见解方面有突破,这种心理倾向是其中影响的因素之一吧。

16、仰八脚效应。

这种效应说是人们往往远离完美无缺的人,完美无缺的人可敬但不可亲。当然这种效应有可能是不完全了解、只认识片面而造成的。想起小时侯对老师的那种敬仰就是这种效应,总是搞不清楚,老师为什么还吃饭呢?也使我想起《破译教育的密码》里的那道选择题,那没有任何缺点的人恰恰是西特勒。人性是多面的,对于理解孩子也是如此,我们应该更宽容地看待人这个复杂的生命。

17、南风效应。这是很多人都很熟悉的故事,南风和北风的故事。面对犯错误的人,我们多一些理解、宽容和尊重,尽量让其自发自醒,才有真正彻底的教育作用。

18、成就动机。

工作、做事不是为了给别人看,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能干,而是追求自我超越、自我成长。或者就是本身痴迷于这件事情本身,这样的人就是有强烈成就动机的人。他们追求的是个人成就而不是报酬本身,他们极想把事情做得比以前更好、更有效;他们能够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身承担责任,及时获得对自己绩效的反馈以便于判断自己是否有改进。成就动机高的人,具有独立的见解,能够抵制不可靠的意见,尽量克服一切障碍,将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而这种介质本来是孩子天性中就有的,很多孩子的这种上天赐予的执着、认真被成人所谓的“教导”扼杀或破坏了。孩子们逐渐学会了推委责任,下意识的认为这不是我的错。

蝴蝶效应。这使我想起了阿德勒的生活方式,人的生活方式就掩藏在人的一言一行之中,而往往一件很小的事情就彰显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处事方式或一个人变化的先兆。因此老师对孩子细小事情的观察、关注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是根本。

19、暗示效应。人都容易被暗示,所谓的催眠就是通过暗示来实现的。那么教师和父母应该尽量给孩子积极的暗示。对自己也是如此。20、安慰剂效应。

这在表扬泛滥的时代,频繁运用似乎有些不妥。而且现在的孩子心智发展水平也渐高,能识破,还是协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为好。

21、罗森塔尔效应。

这种谎言有可能变成对孩子更大的伤害。因为有遗传的极限问题,孩子万一在智力上确实有些稍低,或者孩子在你要求的这种智力方面没有擅长,那么你仍然不顾实际地说谎他多么聪明,孩子只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而且你的这些谎言也可能让那些承受能力差的孩子以强大的压力。

22、预期效应。

不要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必须兑现。

23、知觉中背景和图形。

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在知觉这个世界,我们在认识孩子或他人的时候也是这样。有的人以这样事物为背景、那样事物为图案认识;有的人以那样事物为背景、这样事物为图案认识。你是看到孩子许多优点中的一点缺点,还是看不到优点只看到缺点?有时候我们需要更换自己的知觉方式才能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事物。这个现象还被运用在孩子的游戏当中,在《小游戏,大学问》中有详细的阐述。在这节中,还有一个例子,说在学散文《春》时,一只小鸟飞进窗来,当然“一只小鸟有什么好看”这种话在老师当中已少见了。但我也不认为“小鸟被我们的读书声吸引住了,也和我们比一比谁的声音好听呢。”这样纯粹为组织常规的引领就更好。这只鸟本身就是一个关于春的散文,如何结合当时情景即兴散文,才是学习散文的精髓所在。

24、心理加减法。

人们常常习惯得到,不习惯失去,给多了拿回人的心里会不舒服,而一点一点慢慢给人们往往就很愉快。这并不是一种自私,而是千百年来人们为适应生存而沉淀的一种文化。所以在教育上,我们也可以是先抑后扬,先严后和。

25、第十名现象。

这种现象背后掩藏了很多的问题,为什么前几名往往不容易成功呢?他们往往早早地就承受了太多的来自自我和他人的精神压力,而人在压力之下是没有多少真正的创造的。他们往往更专注于自己的成绩,而忽略了创造性、分析性、实践性等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

26、禁果效应。

往往被禁止的东西对于人来说更有魅力,居里夫人的母亲正是利用了人的这一心理,所以在居里夫人上学之前禁止居里夫人看书,正因为禁止所以才导致小居里对书籍的好奇和强烈阅读的欲望。

27、强迫性行为。

强迫是焦虑和紧张造成的,而宽松和自由是不可能产生这些强迫性行为的。

28、配套效应。

成就动机高的人往往容易有配套效应,总觉得做什么事,这方面做好了,那方面也应该与之一样,也要做得很好。就象我在幼儿园环境布置中那样,既然这里用心布置漂亮了,那么所有的地方都应该这样,不然就不完美了。

29、扇贝效应。

这里面又是说了通过奖励强化孩子行为的事情,强化物的得到已经足够满足,那么所谓的奖励强化就不会再发生作用。在幼儿园这种事情常有,老师在帮助孩子养成某个行为习惯时,你怎么做才能得到什么,而一旦得到的东西已经足够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就会想,既然得到了就没有必要在去做什么。我一般比较反对这种条件式的行为习惯养成方法。还是拥有一些内在驱动动机的为好。30、手表定理。

就是有两块手表反而不知道正确的时间,所以书上就说一个班级不能同时才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这如果就教育者教育的统一性方面来说,确实是有效的。因为父母、祖辈、老师和社会对孩子的教育有一致起来、协调起来。

31、巴纳姆效应。既人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这我在很多的心理测试中早就意识到了,所有的心理测试无非就是进行了这种笼统的描述,让人觉得这很象自己。其实算命也就是如此。对孩子用这种方式可以,还是适可而止为好。长时间会被识破的。

32、习得性无助。

以前总是中小学生有这种无助感,总觉得自己肯定什么事情也做不好。现在因为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期望,幼儿园的孩子也开始有这种习得性无助了。孩子失去了阳光,失去了活力,反正自己不行。这都是因为父母和老师的断言而造成的。

33、阿Q精神。

其实就是正确的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充分把握自己的优点,避开自己的弱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34、情绪ABC理论。

所谓ABC,A指事件;B指信念,是指个人在遇到诱发事件后,对该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这件事情发生后,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是直接由事件A引起的,而其实不是,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的间接原因,而人的对事件所持的看法和解释B才是引起情绪更直接的原因。就象幼儿园中某件事,每个人心中有不同的解释,那么每个人的情绪状态就不同了。比如看家长满意度也是这样。

35、齐氏效应。

没做完的事情更容易记忆出来,而已经全部做完的事情容易遗忘。因为人们没做完一件事情时,大脑会始终对那件事处于紧张状态,所以容易记得。我小时侯就不愿意遭受这种紧张,所以总是将事情全部做完在享受充分放松的游玩时间。

36、延迟满足。具体说来,这是专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出来的自制能力。这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对于现在的情景,我表示疑义,放弃就一定是牺牲吗?我觉得这种过程更多的可能是一种享受?不过培养孩子更善于调空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我认为是相当重要的。

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马太效应

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一旦出名,就位登“指导”脱离根基实践,忘了自我,忘了本来的目的。而在学校里,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不管是在中小学还是幼儿园也很普遍。互悦机制

是指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师生之间也是,当某个孩子告诉他很喜欢你后,你会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对他的好感。老师喜欢哪个孩子,孩子才有可能喜欢老师。自我暴露、真诚的态度都是互悦的方法。自己人效应

做个孩子的“自己人”:“我和你们一样„„”“我小时侯„„”等等话让孩子感觉到老师是自己人。

互惠原则 欲取先予原则。

这使我想起幼儿园的配班问题。为什么现在配班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我觉得是一种进步。因为老师们已经逐渐意识到职责的概念,已经开始感觉职责分工的公平性和平等性。作为一个正式的工作人员应该知道自己应该的职责,而人与人之间应该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有了明确的职责分工才有真正的互相帮助。不愿意和谁配,愿意和谁配,人的潜意识里其实都是在指向索取。和对方在一起有没有什么好处,她有什么长处有利于自己。当然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要求只能索取别人,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别人索取,这将是不平等的。常规管理、环境布置、业务能力甚至互相穿衣聊天愉快都可以是索取的东西之一。这使我想起很多幼儿园的班主任制度,那到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措施。说起这个我又想起“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风马不相及的联想。在年龄日渐增多的时候,我发现,似乎年长之人越来越可怜了,越来越没有人要了。因为他们身上无所索取。可是对于年轻之人说来,相求一个有很多索取之人,相对地不就让自己少了磨练之路,环境布置有人设计了,计划设想有人代办了,那么自己年长之后又将会是怎样的遭遇呢?值得深思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和禁果效应有些类似。对于你想让孩子做的事情可以适当压迫一下,而对于孩子想做的事情可以充分的让其去做,那样你会看到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效应

自己是否重要?自己是否被尊重?自己是否被关注?是力量的来源。老师对孩子也是如此。登门槛效应

就是一种得寸进尺的积极运用。先提一个小的可以接受的要求,在慢慢渐渐提出有些可以接受的,直到最后提出先前不能接受的要求,都可以被接受了。留面子效应

提出一个高得不能接受的要求,让心理产生反应,然后假装妥协提出一个低得多的要求,让本来可能不同意接受的人接受。但运用要适度。80—15—5法则

这是课堂里各类孩子的存在比例,就是说大多数孩子是遵守规则的,然后有百分之15的孩子会周期性的违反规则,而总有百分之5的孩子是长期的违反者。这样看来,老师就能用好心情来面对所有的孩子了。关注全体,兼顾个体,满足大多数的需要,但也不放弃少数孩子,用探究事物本身吸引孩子是一个方式,用体态语言提醒少数孩子也是一种方式,方式有很多,课堂积累经验。鲶鱼效应

是指一种适度竞争效应。科研小组、年级组都可以放一条善于创新的鲶鱼引起头脑风暴,引起良性竞争,成发展趋势。名人效应

爱屋及乌,利用孩子的偶像和心中崇拜对象渗透在教育当中,也会有好的效果。最后通牒效应

这在人群当中非常普遍。我早就在小时候就突破了这种效应,因为我渴望轻松和自由,我希望更多的享受自由和宽松的心理氛围,所以往往就不等到最后通牒,事情早就做好了。以至于现在工作中也是如此一般。决策中的非理性

人的决策常常受很多主观的因素影响,虽然如此,但还是需要争取多方面的了解和分析,在综合进行决策。边际递减效应

没有鞋穿的人得到一双鞋,他会觉得鞋特别好,如果接下来不断得到鞋,最后有可能对鞋子就厌恶了。这就是边际递减效应。这个说明我们对物品价值的认识不是来自物品本身,而是通过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程度来主观地体验的。表扬多了也烦人就是这样一种现象。从众心理

群体压力,害怕分离和孤立。虽然群体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对的,但人们常常由于这些心理而从众。清醒的认识真相,保持真我,克服麻木地从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社会助长和社会干扰

头脑风暴就是利用的社会助长的原理,讨论开放性的问题适合群体研讨,成一种社会助长之势。而当遇到一些深奥的问题时,群体一起就成了一种社会干扰,这时就适合一个人深入研究。

群体去个性化

其实就是一种给犯错之人留面子的方式。当某个孩子偷了什么东西时,熄灯使东西归位,让那个犯错误的孩子从中有机会反思和醒悟。群体极化现象

就是人常常容易受周围人的影响而加深或改变一种看法。比如评价一节活动,自己心里可能还没有太多的理由不喜欢这次活动,但当别人说了很多以后就觉得自己很不喜欢这个活动了。反之,说喜欢这个活动也是。群体极化有两种情况,一是冒险偏移,二是谨慎偏移。群体讨论容易冒险偏移,因为群体中责任分散了。比如大家一起讨论制度的好与坏,往往容易说出更多的不好来。而让一个人单独说说,可能就成了谨慎偏移了。这都是一些忽略事物真相的一些心理倾向,个体还是需要有独立的明辩思维,才更能看清看透。博弈效应

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篇6

第一个看到的心理效应是系列位置效应,主要讲的是老师让学生出来背书,学生只记得开头结尾,中间老是忘。其实这个故事背后隐藏的东西还与心理学中,大家都知道的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有关。结合我们平时的教学,《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

1、老师在课堂开始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

2、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钟在找练习本的过程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过。

3、背诵文章、单词时要经常变换开始位置。

4、每次学习时间不能太长,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超限效应”。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却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减少了,学习效率降低了,而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当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就如我们成语“过犹不及”、“适可而止”、“物极必反”,其实正是“超限效应”的最好诠释。

借心理效应好管理(二) 篇7

有一天,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向他请教:“如何才能找到称心如意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把弟子们带到一块麦地边, 让他们在一块麦地中每人选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条件是要从麦地的一边走到另一边, 只能往前走不能往回走。大弟子刚走几步便摘了自认为是最大的麦穗 (其实并不是最大的) ;二弟子一开始就左顾右盼下不了手, 总想也许后面有更大的麦穗, 一直到终点时才发现, 前面的几个大麦穗已经错过了;三弟子与二位师兄不同, 先在三分之一路程时就分出大、中、小三类麦穗, 再走三分之一路程时注意验证, 在最后三分之一路程时摘下了经过反复比较后的最大麦穗。由此可见, 大弟子的盲目轻率和二弟子的犹豫不决, 都不能摘到最大的麦穗。只有像三弟子那样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并根据客观规律制定周密的行动方案, 才能摘到最大麦穗。人们将三弟子的行为方法称之为“麦穗效应”。

老鹰效应

动物学家研究认为, 老鹰之所以是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 可能与它的喂食习惯有关。一般来说, 老鹰一次生下四五只小鹰, 而老鹰每次所猎捕回来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小鹰。老鹰的喂食方法与其他鸟类的喂食方法不同, 不是依据公平的原则, 而是哪一只小鹰抢得凶就喂哪一只小鹰。于是, 瘦弱的小鹰吃不到食物最终都饿死了, 抢得最凶的小鹰存活下来, 代代相传, 老鹰这个种族就愈来愈强壮。人们将这种“适者生存”的现象称之为“老鹰效应”。

鲨鱼效应

大部分鱼在水中游动, 需要不断依靠鳔调节沉浮。但鲨鱼没有鳔, 为了能够调节沉浮, 它只能依靠肌肉不停地游动。只要停止, 就会下沉。对于鲨鱼来说没有鳔是很不幸的, 然而正是由于这一先天不足, 成就了鲨鱼的“海洋霸主”地位。因为鲨鱼不停息地游弋, 使自己的身体异常强壮, 从而成为凶猛的“水中杀手”。而那些有鳔的鱼类, 生存条件得天独厚, 却无一例外地成为鲨鱼的猎物。这种现象称为“鲨鱼效应”。

负重效应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 当他的货轮卸货后返航时, 遭遇到了狂风巨浪。水手们惊慌失措, 老船长果断地命令立刻打开所有的货舱, 往里面灌水。“怎么能够往船舱里灌水呢?这样只会增加船的重量, 使船迅速往下沉!”不少年轻的水手不解地问。但船长的命令非常坚决。随着货舱里的水越来越多, 船一寸一寸地下沉, 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确实减少了。船长说:“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 如果装满水负重了, 风是吹不倒的。”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负重效应”。对于人来说就是要胸怀大志, 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 才能经受得起风浪考验。

非零和效应

“非零和效应”来源于“零和效应”。“零和效应”是指:实力相当的双方在谈判时作出大体相等的让步, 方可取得结果, 即每一方所得与另一方所失之和大致为零, 谈判便可成功。然而,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越来越走向“非零和”, 合作双方均有所得。这样的合作会更成功,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双赢”。因此, “非零和效应”已经替代了过时的“零和效应”。如今, 不少人常将“非零和效应”称之为“双赢效应”。

酒·污水效应

如果你把一汤匙的酒倒进一桶污水里, 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你把一汤匙的污水倒进一桶酒里, 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也就是说这“污水”的能量是相当惊人的, 它的破坏力是巨大的。在团队中要杜绝这种“污水”的存在, 否则贻害无穷。

森林效应

一棵树如果孤零零地生长于荒郊, 即使成活也多半是枯矮畸形;如果生长于森林中, 则枝枝争抢水露, 棵棵竞取阳光, 参天耸立郁郁葱葱。管理专家们将此现象称之为“森林效应”。“森林效应”告诉我们:个人的成长是在集体中通过与人交往、与人竞争而成长的, 集体的要求、活动、舆论、评价和成员素质等都对个人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蚂蚁效应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几种心理效应 篇8

关键词:班级管理 心理效应 从众效应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187-01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要求当代教师必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尤其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经过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我发现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利用心理效应的正面影响,提高了我管理班级的水平。在这里我总结个人在班级管理中常用到的几种心理效应,以便使将来的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1 注意“从众效应”的负面影响

到目前为止,我担任了十年班主任,并且在乡镇中学,这十年来我看到困扰乡镇中学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辍学的学生过多。尽管现在国家有政策,免除学杂费,但仍有学生不断辍学。他们认为上学无用,不如出去打工。2005年上半学期,我校初一级部有一个班级原来是52人,到2006年下半学期结束时,班里还只剩下28人。据调查,最初班里刚走一两个学生时,没引起班主任重视(每学年都会有一两名学生辍学,老师们都习以为常),但没想到的是,一个不愿上学,其他学生也跟着效仿。并且这一负面的“从众效应”还影响到我班。我班也有一名学生出去打工,于是我立刻做这个学生的思想工作,消除该生“上学无用”论的思想。同时我又发现不愿上学的学生基本都是一个村庄的,于是我在休息日去家访,做学生家长的工作,因此,一学年结束时,我班无一人辍学。

所以“从众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室里学生有萌芽的不良行为习惯,班主任要及时地给予教育,防止他们的负面影响扩大,以致整个班级处在“瘫痪”的状态。

2 利用“门槛效应”激发学生自信心

众所周知,班上经常有一些平时学习很努力,但考试结果分数很低的学生,往往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心。记得上高二时,我因为害怕自己考不上大学,不愿上学,于是母亲就对我说:“哪怕只考一分也要把高中读完,考一分说明你学到了一分的知识,你考试时,能考一分吗?”我说:“我还没有过只考一分呢!就是闭上眼睛也能考一分。”当年母亲正是用了“门槛效应”激励了我继续学习的自信心。最后,我终于考取了理想的师范类,圆了自己当教师的梦。

著名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信心是人性转变的顶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居里夫人也曾讲过,如果一个人想成功,道德必须相信自己,然后再努力工作。俗话说:“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所以班主任在进行管理班级时,一定要充分利用“门槛效应”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尤其是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一定不要提出太高的要求。

3注意“超限效应”的负面影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

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这个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们在批评或表扬学生时,应该掌握一个“度”。批评地不到位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批评又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生不改正错误,反而可能会“变本加厉”地犯错误。例如有的学生因偶然打架犯了错误,被学校扣了班级量化分,于是班主任十分愤怒,不调查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就喋喋不休地批评学生,把该生几年前做错的事都讲述了一遍,不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这种批评方式就好比是“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非但起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反而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不要一味的表扬,长时间的表扬很容易会让优秀生产生骄傲的情绪。

4重视“马太效应”,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这个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们要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上小学时,我是一个不起眼的女孩,沉默倔强,成绩也不好。直到三年级遇见张老师,有一天,张老师在黑板上抄练习题,我依然“雾里看花”,只能把隐约看见的字抄下来,也许是我时不时眯起双眼引起了张老师的注意,他走到我身边,拿起我的作业本,仔细翻看,渐渐地他蹙起了眉头。我一塌糊涂的作业一定令他恼火极了,我不敢看张老师,低下头,等着挨训。半响,张老师叹了口气,什么也没说,回到讲台把教案拿给我看,示意我抄教案上面的题目。我一愣,眼泪流下来,滴在作业本上,从来没有老师在乎过我的感受,从来没有老师这样帮助我,我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认真做过作业。从此,我在心底埋下了一个愿望:我要做老师,做一个像张老师一样的好老师。十多年过去,我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愿望,成了一名中学教师。唯分数论“英雄”,此观念已“朽”矣!

5 发挥“情绪效应”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目前,全国各行各业都在提倡“微笑服务”,教师也应“微笑教学”。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一种真诚、理解、信任的师生关系,一种充满心理安全感的学习气氛。”师生关系不融洽,会让学生感到拘谨,产生压抑感。教师还应表示自己的关爱,取得他们的信任,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其“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促使其敞开心扉,打开心灵的窗户,点燃新的希望。

上一篇:中学创客空间建设方案下一篇:教育机构在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