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必修一(共8篇)
一、阅读下面《想北平》语段,回答问题。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虽然‚近似‛两字要拉扯得很远——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论说巴黎的布臵已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了,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
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对于物质上,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此地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它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大概把‚南‛字变个‚西‛或‚北‛,也没有多少了不得的吧。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笔下的北平有什么特点?
2.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些特点的?
3.请你说说老舍在20世纪30年代对北京城的看法,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二、阅读下面《最后的常春藤叶》语段,回答问题。
(1)华盛顿广场西边的一个小区,街道分布得乱七八糟每条街又狭又长,称做‚胡同‛。这些‚胡同‛稀奇古怪地拐着弯子。一条街有时自己本身就交叉了不止一次。有一回一个画家发现这条街有一种优越性:要是有个收帐的跑到这条街上,来催要颜料、纸张和画布的钱,他就会突然发现自己两手空空,原路返回,一文钱的帐也没有要到!
所以,不久之后不少画家就摸索到这个古色古香的老格林尼治村来,寻求朝北的窗户、18世纪的尖顶山墙、荷兰式的阁楼,以及低廉的房租。然后,他们又从第六街买来一些蜡酒杯和一两只火锅,这里便成了‚艺术区‛。
苏艾和琼珊的画室设在一所又宽又矮的三层楼砖房的顶楼上。‚琼珊‛是琼娜的爱称。她俩一个来自缅因州,一个是加利福尼亚州人。她们是在第八街的‚台尔蒙尼歌之家‛吃份饭时碰到的,她们发现彼此对艺术、生菜色拉和时装的爱好非常一致,便合租了那间画室。那是5月里的事。到了11月,一个冷酷的、肉眼看不见的、医生们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悄悄地游荡,用他冰冷的手指头这里碰一下那里碰一下。在广场东头,这个破坏者明目张胆地踏着大步,一下子就击倒几十个受害者,可是在迷宫一样、狭窄而铺满青苔的‚胡同‛里,他的步伐就慢了下来。(2)‚我有件事要告诉你,小家伙,‛她说,‚贝尔曼先生今天在医院里患肺炎去世了。他只病了两天。头一天早晨,门房发现他在楼下自己那间房里痛得动弹不了。他的鞋子和衣服全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搞不清楚在那个凄风苦雨的夜晚,他究竟到哪里去了。后来他们发现了一盏没有熄灭的灯笼,一把挪动过地方的梯子,几支扔得满地的画笔,还有一块调色板,上面涂抹着绿色和黄色的颜料,还有,亲爱的,瞧瞧窗子外面,瞧瞧墙上那最后一片藤叶。难道你没有想过,为什么风刮得那样厉害,它却从来不摇一摇、动一动呢?唉,亲爱的,这片叶子才是贝尔曼的杰作。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那里的。‛
1.小说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2.为什么说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的杰作”?(读最后一段)
3.小说结尾(第(2)部分)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是怎么体现的?
三、阅读《荷塘月色》片段
(一)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A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象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B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C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他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1.“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一句是从第一段中拿出来的,把它放回原处,应该放在A、B、C中的哪一处?()2.“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这句话中叠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3.“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更显出月夜的幽静,这是一种______的描写手法,再举一句有这种写法的古诗:。4.对梁元帝《采莲赋》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表现江南采莲的少男少女们的爱情诗,它通过摇小船而默默地传情,讴歌了江南青年男女的纯真爱情。B.诗中的“荡舟”、“徐回”、“迁延顾步”表现出少男少女们在采莲时的那种感情的缠绵。C.“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这是表现少男少女们在小舟上既嬉闹而又担心的神情。D.“兼传羽杯”,这是说少男少女们在小舟上传递长长的羽毛,并用酒杯喝酒。5.作者先说“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后又说“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里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荷塘月色》片段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1.“泻”“浮”“洗”这几个动词的使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2.在这一段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使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四、读语段,完成习题。
(一)阅读下面文段,准确摘抄与脂砚斋每条批语相应的语句。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A)。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C),黛玉也哭个不住(B)。一时众人慢慢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D)。
脂砚斋批语四句:
①写尽天下疼女儿的神态。②自然顺写一笔。③书中人目太繁,故注明一笔,使观者省眼。④傍见一笔,更妙。1.与脂批①相应的语句是:
。2.与脂批②相应的语句是:
。3.与脂批③相应的语句是:
。4.与脂批④相应的语句是:。
(二)①王夫人道:‚……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②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③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1.这三段文字都是描写宝玉的。①是
描写,用的是
的手法;②是
描写,用的是
的笔调,突出宝玉的 ;③是模拟
的口吻写的,突出宝玉的 性格,这是宝玉的 特点,用的是
的手法。2.“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是说()A.穷困失意,懒惰愚笨 B.愚笨顽皮,不通人情世故 C.厌弃功名,否定封建正统 D.不学无术,不懂儒家经典 3.“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他人诽谤”是说:()A.独立不羁,要求个性解放 B.性格孤僻,不肯服从管教 C.桀骜不驯,追求与众不同 D.固执任性,我行我素
4.对这三段文字所用的修辞手法,解说不正确的项是()A.三段都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B.②③两段都用了对偶修辞手法
C.除对偶外,②段还用了排比、比喻 D.③段作了反语
(三)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她?”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
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将答案写在横线上。些须: 蹙: 杜撰: 2.宝玉初见黛玉,便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而作者在此前写黛玉初见宝玉,说的是“(黛玉)便吃一大惊,心下想想:“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虽都感觉似曾相识,但表现不同,黛玉一“惊”,宝玉一“笑”。试对作者这样描写的意图作一简要分析。
3.宝玉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而此前黛玉在回答贾母的类似问题时曾说“念了《四书》”。请简要分析黛玉这一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描写宝玉“摔玉”行为的一段文字,意在表现什么?
必修
一、必修二现代文阅读参考答案
一、《想北平》
1.动中有静;布局合理;贴近自然。
2.①衬托手法:巴黎太热闹——北平动中有静;巴黎布局“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北平布局合理;美国的橘子——北平的玉李——北平贴近自然。
②语言诙谐幽默,京味十足,生动鲜明,通俗易懂:以“还差点事儿”、“挤的慌”、“带霜的玉李儿”、“还不愧杀”等蕴涵及其深刻的话语经老舍说出,却是极平常普通,通俗易懂,显示了语言大师的举重若轻的语言功力。
3.这可以说是科学的预言,具有很大的超前意识。世界各大城市的发展轨迹几乎都在文中得到了印证。“处处留空”是个了不起的发现。这几乎成了现代大都市必须遵循的定律了。凡是违背了这个规律,到头来,都必须返转头重来,直至真正实现“处处有空儿”。有了“处处有空儿”,才能实现“使人更接近自然”。而“使人更接近自然”已成为当今世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首要指导思想。
二、《最后的常春藤叶》
1.环境:社会下层艺术家聚居的小区。特点:街道错综复杂,居住空间狭窄,风格古香古色,艺术气息浓厚,苔藓遍地、阴暗、潮湿、穷苦,风雨交加
作用:为人物提供活动的舞台,烘托琼珊悲凉的心境,反衬贝尔曼高尚的心灵,衬托社会底层小人物和真挚的友爱。
2.第一,这片叶子拯救了琼珊,使她树立了活下去的信念,并支撑她活了下去; 第二,它是绝笔之作,贝尔曼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
第三,整片叶子凝结了贝尔曼的真情和善良,闪烁着贝尔曼人性之美的光辉。第四,这片叶子画得极其逼真,连同为画家的琼山也没有察觉出来。
3.小说结尾被称作“欧·亨利式”的结尾,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的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文章中有多处伏笔。如:
①“仍旧有一片常春藤叶贴在墙上”的“贴”字。(第40自然段)
②“黄昏时,孤零零的藤叶依旧依附在茎上。随着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那片常春藤叶仍在树上。”(第44-46自然段)
③“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第55自然段)
三、《荷塘月色》
(一)1.C 2.极写荷塘四周树之茂密,用叠词起到了加强语意,增强音节和谐的作用。3.以动衬静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4.D 5.表现了作者依然难以摆脱淡淡的哀愁,照应了文眼“不宁静”。
(二)1.作者用“泻”而不用“照”“射”等动词,充分表现了月光的柔和;“浮”字显现出雾的轻飘之态而“升”字太硬,无法突出雾的轻和柔;“洗”字承接上文比喻“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月光
衬托
朦胧 幽静
富有韵味
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四、《林黛玉进贾府》
(一)1.1.①早被他外祖母搂入怀中,心肝肉叫着大哭起来 A 2.②黛玉也哭个不住 B 3.③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 D 4.④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 C
(二)1.①侧面;欲扬先抑
②肖像;赞赏;美貌多情
③封建卫道者;叛逆;本质;寓褒于贬(或似贬实褒)
2.C 3.A 4.A
(三)1.些许:一点儿。蹙:皱眉头。杜撰:凭空编造。
2.一存于中,一发于外,通过对比,说明不同的表现来源于他们不同地位所产生的不同心理。3.贾母的反应使黛玉觉察到自己刚才失了口,再次答话时便及时改口,这体现了黛玉的细心多虑和自尊。
第一步:仔细阅读, 纵观全文, 整体感知
首先, 要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拿到一篇 (段) 阅读材料, 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 理清文章的思路。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一般来说, 在答题前至少要通读两遍文章。第一遍快速浏览全文, 迅速捕捉信息。这一次一般最好不带题目, 在自由状态下获得基本信息, 诸如内容、思路、观点、态度、情感、方法等。建议拿到一篇文章时先读题目和首、尾段, 弄清楚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第二遍精读文章。要善于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 重点注意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 结构层次。只有理清思维发展的过程, 才能认识文章的全貌, 准确领会文章的真实本质。另外, 理清思路也必须和文体特征结合。记叙文应着重研究事件的起因、经过、结局;议论文应着重研究论证过程;说明文应着重研究说明顺序。
第二步, 认真审题, 定向扫描, 把握规律
学生阅读理解文章, 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是结合所要完成的题目有目的性地筛选文章的信息, 精挑细选, 最终形成自己的答案。要想提高准确率, 审题是关键。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 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现代文阅读的审题, 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 把握题目要求, 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 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是文章作者的话, 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 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 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 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 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 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 锁定答题区间, 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 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 准确抓住关键词句, 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 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任何一个知识点的思维方式总有点规律可循的, 我们可以依据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明确答题要领。例如对词语的考查, 不管是词语还是成语, 要回答的不是基本义, 都是在本文语境下的具体含义, 要查找上下文的相关信息字样, 结合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答出比喻义、引申义或深刻义。近称指示代词“这”的答案肯定到前面去找, 中、远称指示代词“那”或“其”的答案一般要参看前后句子的具体语境内容整合信息来作答。阅读题中还有一些开放性题目, 根据文章内容有关方面加以拓展延伸, 往往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谈自己的看法。这样的阅读题灵活性较大, 难度不高, 往往言之有理即可。
除了一定的规律, 还有两个小窍门也可以帮助学生减少失分。一是把握命题者的思路。命题者拟题是从整体上来设计的, 几道题由浅入深, 题与题之间既彼此独立又互相联系。一般地说, 应从第一题入手, 循序渐进地答题。但有时也可前后参照, 从题目之间的关联性上得到启发, 从而更快捷地找到答案或验证答案。二是看配分。一道题配多少分, 是给考生如何答题的一个重要的暗示。比如某道题配给2分, 若要求考生概括作答, 则只要答出概括内容 (概括中的词语必须紧扣原文) 即可;若要求用原文来作答, 则是在原文中寻找两处恰当的语句 (将原文稍作压缩) 作答 (每答对一处给1分) , 这叫做对位配分法。还有一种叫错位配分法, 即“答对一个不给分, 答对两个给1分, 答对三个给满分”的配分法。如果在阅读文章时, 能很好地结合题目的配分及答题要求, 就能很容易地理解文章, 规范表达。
第三步:筛选信息, 合理组合, 规范表达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 有时并不是直接摘抄, 而要进行筛选。可以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或整合相关信息, 把自己消化吸收的结果表达出来。回答问题时力求规范。学生在解题时往往追求简单化, 答案不成句子。或表述混乱, 言不达意。这在语文答题时是一大忌。一般题目要用准确、具体、完整、通畅的语句来表述答案。如答比喻的作用不要只答“生动形象”四个字, 而要解释比喻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 以及该比喻句蕴涵的思想感情, 然后再答“生动、形象使读者容易理解, 增强了感染力, 能引起共鸣”。再如现在主观表述题的“评判标准”不求唯一答案, “符合题意即可”。不管同意还是反对都必须写出充足理由, 理由要从两个以上角度回答, 回答的字数不能太少, 以使答案丰满。
从起源的角度说,文化是“人化”,它相对于“自然”,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的角度说,文化的最主要功能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人的社会化、文明化、个性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
文化是由多种层次存在和表现的复杂系统。人们首先感知到的是浅显、具体的层次,属显性文化,包括人的社会活动及其产品。一个人的某种活动、“做什么”,不是文化;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共同行为、都“做什么”,就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一个深埋于地下的石块不是文化,一个经过远古人群加工改造的石块作为活动产品就成了文物。显性文化反映了文化的更深层次,即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人的活动效果既取决于“做什么”,更取决于人的活动规范、方式,即“怎么做”。
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价值观,这是文化的核心,与一定时期群体共同的理想、信念密切相关。它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做”的问题,是人的活动的取向、目的问题。正是价值观的不同,“为什么做”的问题,最终决定了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人的活动是由价值观所指导的,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说到底,不过是人的价值观的外在表现。由于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所谓文化,说到底,就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中西文化的不同,古今文化的不同,一切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不同。文化的社会作用,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作用。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都有群体成员共同拥有和信奉的价值观。任何一个社会个体,都是文化的产物,都有自己接受和遵循的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任何社会群体的形成,都是由于社会个体的文化认同,由于一种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一个共同追求理想目标而走到一起的。价值观是群体认同的基石,是群体力量或弱点的根源。
1. 下列对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化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B. 文化是一个复杂系统,它是以深浅不同的多种层次存在和表现的。
C. 文化的浅显层次是指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
D. 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态度。
2. 下列对“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这一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类活动是文化的外在显现,受价值观的指导。
B. 价值观的不同,决定了古今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异。
C. 文化具有群体性特征,价值观是群体认同的基石。
D. 每个社会个体的价值观都能形成社会总体认同的价值观,也就是文化的核心。
3.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分别从起源、功能、构成等角度对文化进行了阐述。
B. “人化”指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化人”指人是文化的创造物,二者体现了人与文化相互作用的关系。
C. 经过远古人群加工改造的石块属于显性文化,它反映了远古文化的更深层次。
D. “做什么”和“怎么做”决定了“为什么做”,这是人的价值观的外在表现。
(答案见本期栏目“参考答案”)
黄河一掬 余光中
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我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人,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这是临别的前一天上午,山东大学安排带我们来看黄河。一路驶来,做主人的见我神情热切,问题不绝,不愿扫客人的兴,也不想纵容我期待太奢,只平实地回答,最后补了一句:“水色有点浑,水势倒还不小。不过去年断流了一百多天,不会太壮观。”这些话我也听说过,心里已有准备。现在当场便见分晓,再提警告,就像孩子回家,已到门口,却听邻人说,这些年你妈妈病了,瘦了,几乎要认不得了,总还是难受的。
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郭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远,似乎再也勾不到边。昊天和洪水的接缝处,一线苍苍像是麦田,后面像是新造的白杨树林。此外,除了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
我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于是众人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地,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几曾见天下太平啊让河水终于澄清?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
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在山大演讲时我朗诵那首《民歌》,等到第二遍五百听众就齐声来和我: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 也听见|沙 也听见。我高呼一声“风”,五百张口的肺活量忽然爆发,合力应一声“也听见”。我再呼“沙”,五百管喉再合应一声“也听见”。全场就在热血的呼应中结束。
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刘鹗,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龚自珍《己亥杂诗》不也说过么:亦是今生未曾有,满襟清泪渡黄河。他的情人灵箫怕龚自珍耽于儿女情长,甚至用黄河来激励须眉:为恐刘郎英气尽,卷帘梳洗望黄河。
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 ,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僭妄的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许笑呼。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 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
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翌晨山大的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有删改)
1.第二段中介绍“水色有点浑,水势倒不小。不过去年断流了一百多天,不会太壮观。”从全文结构来看画线句有什么作用?(4分)
2.结合全文,解释下面两句话的含意。(6分)
⑴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
⑵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3.本文第三段和第五段分别写出了黄河怎样的特点,在表达方式上又有何不同?请概括回答。(4分)
4.探究作者将名片投入黄河这一举动的意蕴。(6分)
【参考答案】
1.①为下文见到空廓而寂寥的黄河作铺垫;②为下文去伸手探水的情节发展作了伏笔;③引起下文,引发了作者关于黄河的`文化幽思。
2.⑴这句话意思是说黄河像母亲一样哺育了中华文明,如果没有黄河,中华文明的血脉将由此断裂。(意思对即可)
⑵这句话意思是说每当夜深人静,作者总会想起黄河,想起探访黄河的情景,黄河,是祖**亲的象征,对祖国的眷念之情永存心中。(意思对即可)
3.第三段所描写的黄河:空廓、寂寥,惹人感伤;第五段所写的黄河:厚重、悠久,是炎黄子孙的根。第三段是实写眼前所见的黄河(或直接描写黄河),第五段虚写历史、人文的黄河(或从议论抒情的角度表达“我”对黄河的感受)。
4.写出了投入母亲怀抱的一种急切与虔诚;也流露出因为阻隔思恋之深重;一个“接”字写出了黄河母亲与自己这个游子之间的亲近会心、和谐美妙、相互认同的关系,是作者情感诗意的表达。
学生提问:
1、为什么“水色有点浑,水势倒还不小。不过去年断流了一百多天,不会太壮观”为下文去伸手探水的情节发展作了伏笔?
2、“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僭妄的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许笑呼。”中“僭妄”是什么意思?
一个人的春天
艾小羊
咖啡馆里并不常见老先生。
他来的时候,穿一件浅蓝夹深灰的格子衬衣,深灰西裤,没有系皮带,而是用了深米色的皮质外用背带。衬衣里面一定穿了保暖衣,春寒料峭,大多数人还穿着短风衣。
老先生的头发已经灰白,没有染,国字脸上有很深的法令纹。他自我介绍姓方,我们便称他为方先生。
方先生在某个下午轻轻推门而入,接下来的几天,总在午后的三四点钟准时到来。他点一杯蓝山咖啡,不加糖与奶精,手机随意地放在桌上,是很老款的诺基亚,早已下线,却不知他用什么办法保持了它的崭新与清洁。打过几通电话后,会有一两个人来与他碰面,从偶然传来的只言片语,我知道他是一个来出差的生意人。
咖啡馆优雅宁静的外衣下,有一颗八卦喧嚣的心。大家纷纷好奇一位年长的男人,经历了什么样的半生,才会习惯于在异乡的咖啡馆里谈生意。
那日,方先生约的人似乎爽约了。他喝完咖啡,百无聊赖地坐在靠窗的桌边。他的手机仅有接打电话功能,他也没有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的习惯。
咖啡馆的旁边有一所小学,正逢学生下课。家长领着小学生从窗前经过,不时有孩子将脸紧贴在落地窗上,苹果似的.小脸蛋挤成了一个比萨饼。
“有点吵。”我抱歉地说。
“我喜欢。”方先生笑笑。
“您一个人出差?”我问。
“去年冬天,我太太走了。我把本来已经交给儿子的生意接过来。一个人,在家呆不住。尤其……”他顿了一下,深深的法令纹为笑容蒙上了一层阴影,接着说道:“这春天来了。”
“夫人很漂亮吧?”这样的时候,他一定愿意谈谈与她有关的事。
“唔,很爱漂亮。”他沉静的眼眸里跃起一丝顽皮的火花,仿佛要故意保留自己的赞美,以免让她太过骄傲。“她每天晚上都问我第二天穿什么,然后熨烫整齐挂在衣帽钩上。有时候我不耐烦,年轻气盛的时候还经常为此吵架。现在,她走了,每晚睡前准备好第二天的衣服倒成了我的习惯。”
“您是我所见过穿着最优雅的老人。”我想换个话题。
“她听到要高兴死了,比夸她自己还高兴。”方先生把话题又拉回太太身上。
得知方先生明天就要离开,我请他吃一块大理石芝士蛋糕,算作饯行。他点了一杯鲜榨西芹汁,说这是一顿健康而完美的晚餐。我转身欲走,他忽然又开口了。“你一定在想,我一个人,为什么还要这样注重保养?因为如果我的生命没有熄灭,她的记忆就不会死亡。”我什么也没有说,想说的话,被一种美好而感伤的情绪紧紧地凝结在喉管。
那一天晚些时候,我打电话给一位对婚姻持否定态度的朋友,讲了方先生的故事。
(《中国青年报》5月8日,有删节)
1.方先生的“优雅”体现在哪些方面?(5分)
2.简析文中画线段落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4分)
3.说说题目“一个人的春天”的含义。(6分)
答案:
1.①衣着考究,春寒料峭时穿起了格子衬衣背带西裤。②习惯在优雅宁静的咖啡馆里谈生意。③饮食注重保养。④言谈举止儒雅有节制。(每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2.①与上文大家对他的好奇相呼应,②引出下文“我”与方先生的对话。(每点2分,)
3.①当时正是春天,方先生丧妻不久,孤身一人。②尽管方先生痛失爱妻,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③方先生关于妻子的美好追忆是属于他自己一个人的春天体验。(每点2分,)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他来的时候,穿一件浅蓝夹深灰的格子衬衣,深灰西裤,没有系皮带,而是用了深米色的皮质外用背带。衬衣里面一定穿了保暖衣,春寒料峭,大多数人还穿着短风衣。”说明衣着考究;“他点一杯蓝山咖啡,不加糖与奶精”“我请他吃一块大理石芝士蛋糕,算作饯行。他点了一杯鲜榨西芹汁,说这是一顿健康而完美的晚餐”说明他饮食注重保养;在整个谈话过程中,虽然作者没有正面评论他,但是从言谈举止中都能体现出他儒雅有节制。
2.试题分析:这段貌似突兀的一句话,其实是文章的重要的转折,正是由于这样的喧闹,才引发了后面“我”和方先生的对话,而“我”和方先生的对话,又是由前面人们对方先生的好奇而起的。
②王永年女儿王绛说:父亲没有留下什么遗言。只是在照顾他的八个月里,讲到自己的生平,他总是说,你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好好做学问,要终生学习。在王绛的印象里,父亲在新华社上班的时候,为了多做一点文学的翻译工作,每天三四点钟就起来。
③翻译家赵德明表示,王永年在外语、中文、历史、文化上具有全方位的才学,并能把原文吃透,译作传神、忠实、精彩,文字也好。尽管因为翻译那些严肃高雅、在文学史上已有定论的作品,王永年得到业界内外的推崇,但他却因为翻译《在路上》,收获了更广泛的关注。英美文学专家陆建德说:听说他翻译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我很吃惊,这本书年轻人很喜欢,他这样一个资深译者翻译的多是经典作品,要翻译嬉皮士文化的代表作,是一种挑战,他的勇气和精神令人钦佩。
④出版人赵武平回忆说:以我看,译文的风格再明显,如果没有以准确为基础,就离原作比较远。王先生的翻译没有匠气。他的汉语修养很高,翻译最明显的特点是准确、通俗,不会转文。事实上,生前接受采访时,王永年多次表示自己并不喜欢《在路上》,但他还是花了十个月时间一点一点把它翻译完。有些人不能理解,为什么不喜欢还要翻译?他表示:青菜萝卜各有所好,我不喜欢这样消极的小说,但可以介绍它是怎么回事。
⑤有人问他为何翻译了如此多的文学作品,他想了半日,也只是诚实地说:为了谋生。赵武平说:王先生经历过反右,晚年坦承当时也有不由自主的时候。他翻译作品,在特殊年代里也有一些是完成任务,有些他自己并不满意,但是他能实话实说。
⑥或许,王永年留给后世的,除了沉甸甸的文学翻译遗产,就是这种堪为典范的职业精神。在他看来,世上没什么不好翻译的.东西。反正你看懂原文,你有一定的中文基础,你就能够表达出来。我就是每天翻译一点,定时定量,并不累的。
(摘自《文学报》,有删改)
15.文章第②段引用王绛的话,有什么作用?(6分)
16.从文中看,王永年因翻译《在路上》而受到更广泛关注的因素有哪些?(6分)
17.结合全文,概括王永年在翻译上取得丰硕成就的主要原因。(6分)
阅读答案:
15.(6分)①借女儿之口,间接说明诚于做人、恒于学问是王永年一生的追求;
②再现王永年生前的活动,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感,有力地证明了作者对王永年的认识;
③为下文王永年在特殊年代里完成不满意的任务而能实话实说作铺垫。
评分建议:每点2分。
16.(6分)①资深翻译家挑战非经典作品,勇气和精神令人钦佩;
②王永年的翻译准确、通俗,没有匠气;
③翻译《在路上》,让中国读者(尤其是年轻人)了解了嬉皮士文化。
评分建议:每点2分。
17.(6分)①深厚的语言素养:精通多种语言,有深厚的中文功底;
②学识全面:不仅精通各种语言,在历史、文化上也具有全方位的才学;
③治学严谨:翻译以准确为基础,尊重原文,并形成个人翻译风格;
④勤于工作:定时定量,每天翻译,笔耕不辍。
一.做题时应遵循的原则
1、整体阅读, 宏观把握
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要理清文章结构思路、抓住文章的中心或主题就必须着眼全文, 整体阅读, 宏观把握, 只有这样在做题时才不会断章取义, 以偏概全。
2、详审题目, 明确要求
审对题目要求是做对答案的前提。一般题干本身会或多或少地提示阅读范围、答题思路、角度, 所以审题务必详细认真, 关键之处用笔标出, 以确定好思维角度, 否则就会文不对题, 答非所问。
3、尊重原文, 找准答案
考试题目是从文章中来, 其答案也必定隐藏在文章当中。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张建华先生曾在全国高中语文教学研讨会上说:“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 不要凭空去想。”事实上,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卷的参考答案, 也多是用文章中的词句来组织的。即使有一些明确要求用自己的话回答的题目, 其答案也是对文章中相关词语、句子的组合。所以解题时要坚持尽量从原文当中找答案, 或者搜寻与答案密切关联的词语、句子进行组合加工。切不可撇开原文, 另起炉灶, 凭空编造。
4、主题在胸, 注意联系
中心或主题是整篇文章的灵魂, 文章的各个部分无不围绕它来组织, 考试题目涉及的材料也不例外。因此答题时心中要装着文章的中心或主题, 时刻注意向它靠拢, 这样做必然就多了几分胜算。
5、据分答题, 宁多毋缺
考试题目赋分的多少是有根据的, 这其中包含着对答题要点个数的要求, 近几年高考试卷显示, 一般2分一个要点, 相对简单的题目则1分一个要点, 因此在做题时要根据赋分来组织答案。同时, 在题目没有字数限制的情况下, 尽可能多的组织答案要点, 宁可多答, 不可缺少, 以增大与参考答案的交集。
二.作答时应运用的方法
1、通读全文, 标出段落, 掌握结构;划出要句, 把握主题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 是作品重要的表现形式。把握住文章的结构, 是探究文章主旨、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品思想内容的重要方法。一边阅读一边标出段落序号, 这样做无论从心理上还是实际上都能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 并能很快地掌握文章的结构。
归纳文章的中心和主题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体现文章中心和主题的重要句子往往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过渡段中, 有的文章标题就体现主题或者论点。而每一段的中心句或在段落的开头、结尾, 或在过渡句中。再者, 体现文章中心和主题的句子往往是议论性较强或者抒情性较强的句子。第三, 文章题目、作者及文后注释往往也能很好地帮助理解文章主题。一边阅读一边划出这些重要的句子, 就能在短时间内把握住文章的主题。
掌握了文章的结构, 把握了文章的主题, 这就为后面解答题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详审题目, 标出关键;对照原文, 划出区间
通读完全文后, 把所有题目都详细看一遍, 特别是选择题的选项, 它往往能很好地帮助考生理解文章结构与主题。一边审题一边标出提示阅读范围和答题思路、角度的关键词语, 然后对照原文, 划出相应的区间。划区间时务必准确、全面, 这是做好下一步的重要前提。
3、再读提取, 精心组织;三读检验, 修正答案
根据划分的区间, 再次细读原文, 根据题目要求, 提取相关词句, 根据赋分来组织答案要点, 并注意联系文章的中心或主题。如果时间充分可以多组织几个要点, 以增大得分的可能性。
答案要点组织完毕后, 我们需要三读文章, 以检验我们的答案是否漏掉了要点、对文章中心或主题的理解是否与原文矛盾, 如果是, 我们就马上补充, 对矛盾之处仔细斟酌, 以修正答案。
①塑料问世后,即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了几乎所有的领域。但是,在塑料应用极大地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丰富和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塑料不会自行“腐烂”,如果塑料薄膜长期存在于田间,不仅妨碍耕作,而且破坏土壤自身的水肥及微生物平衡,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发达国家对使用后的塑料曾采用过掩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等方法进行处理,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为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外许多科学家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纷纷投身于“绿色塑料”——可降解塑料的研制。
②所谓“绿色塑料”,并不是指绿颜色的塑料,而是指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具体地说,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能迅速自行降解,与自然环境同化的一类聚合物。因为它对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被称为“绿色塑料”。
③“绿色塑料”的品种很多,这里只介绍光降解型塑料、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和转基因型塑料四种。
④光降解型塑料是在聚合物中添加少量光敏剂生产出来的塑料。我国科学家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光降解型塑料的研制。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光敏剂及其光降解聚乙烯地膜,早在1995年就通过了技术鉴定,并在推广中证明这一技术已经成熟。光降解聚乙烯地膜在————————下,可分解成4×4平方厘米的碎片,即使以后不再分解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也不会给土壤物化性能带来影响、对土壤养分造成破坏。
⑤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物质,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塑料。比如,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利用农作物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的可降解农用地膜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天然高分子塑料地膜具有极好的透明度和伸展性,埋在土中只需数日,即可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
⑥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种叫真核产硷性细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产出生化聚酯,再经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塑料。德国格丁根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通过对一种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使植物细胞内部生成聚酯,再利用这种聚酯制成植物型生化塑料。这种塑料在细菌作用下也可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但不污染环境,而且还可用做肥料回归大自然。
⑦转基因型塑料是由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索姆维尔等人研制的。他们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从一种叫做营养佳良产硷杆菌的土壤细菌中分离出生产塑料的基因,然后把这一基因转移到一种遗传结构简单的油菜子属植物中,培育出一种适宜种植的名叫多羟丁酸的塑料植物。这种植物的叶、秆、根都能长出多羟丁酸颗粒塑料,用这种颗粒制成的塑料可以完全被降解。受索姆维尔研究的启发,美国密茨根大学的生物学家则干脆将这种塑料基因直接植入土豆和玉米之中,在人工控制下生长出不含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不久,人们就可以像种植庄稼那样大面积种植和收获塑料了。
⑧目前,可降解型塑料大多还处在研究或试产阶段,距大规模推广使用还有一段时间,但科学家卓有成效的研究已经为人们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我们坚信,随着研究的加速进展,绿色环保塑料的新时代一定会很快到来。
1.“绿色塑料”的共同特点是————————。
2.仔细阅读第④段,给空格处补充一个恰当的词:————————
3.从文中看,四种“绿色塑料”的降解方式其实只是————和————两种方式。
4.从第⑦段可知:转基因型塑料研制的过程依次是分离基因、————、培育生长塑料的植物、制成塑料产品。
5.文章的说明顺序是 。
6.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简述其作用。
7.第①段中加点的词语“几乎”为什么不能去掉?
8.读完本文后,联系现实简要谈谈你对环保的认识。(不超过300字。)
(江苏大丰市第四中学 顾忠安/设计)
《奇妙的生物钟》阅读
①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时钟。各种生物的生活很有规律,很有秩序,似乎也是严格按照时钟进行活动的。这种现象叫做“生物钟”现象。
②鸡叫三遍天亮,牵牛花破晓开放,青蛙冬眠春晓,大雁南来北往。这些随昼夜交替和四季变更而变化的生命现象是众所周知的。在人体内也有许多钟表,指挥着人体各种器官生理功能有节律地活动。其中有24小时节律的,如人在一昼夜中睡眠和觉醒的交替:体温凌晨低,下午高,再到凌晨又低,一天内由36摄氏度到38.2摄氏度之间变化;心跳的变化,在24小时内快慢每分钟可差20-30次;清晨测血压可能是120/80,到黄昏时可高达140/100。
③人体内还有以月为周期的生物钟,其中最明显的是妇女月经周期。女性是大约29天来一次月经,非常准时,好像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一月周而复始。可见,从生物到人体对时间都有某种规律的联系。
④生物钟究竟在什么地方?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还没有准确的结论。只能简单地回答,大概在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中。
⑤生物钟的研究对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临床医生开始注意到,同样的医疗措施往往产生不同的医疗效果,这与治疗的时间有关。心脏病人对药物地黄的敏感性,凌晨4时比平时大40倍。糖尿病人在夜间注射胰岛素比白天注射效果好。
⑥研究生物钟对农业意义更大。利用植物季节生长和成熟规律,采用人工控制光照周期,可使谷物和菜蔬增产。鱼类的洄游是按季节规律进行的,了解鱼类的洄游路线,掌握活动规律,渔民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到鱼群。
⑦生物钟的研究前景迷人。一门研究生物与时间关系的新学科——时间生物学也已诞生。毫无疑问,随着研究的深入,生物钟的原理将在生产实践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第①段“这种现象叫做‘生物钟’现象”中引号的作用是————。
2.第②段中加点的“这些”指的是————————。
3.第④段中“生物钟究竟在什么地方”一句的修辞手法是————。
4.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5.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①清晨测血压可能是120/80
②大概在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中
③生物钟的原理将在生产实践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6.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对“生物钟”的研究意义是——————。
7.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有————、————和————。
8.你身边还有哪些生物钟现象?它们对生产生活有何意义?
(湖北英山县三门中学 石小兵/设计)
《植物王国里的“寄生虫”》阅读
①一般来说,植物通过自己的根从土壤中汲取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叶子制造有机物质来满足自己生长发育的需要。然而,大自然中有些植物却是“好吃懒做”的,它们喜欢吃“现成饭”,却也长得生机勃勃,照样繁衍后代。这些植物,就是植物王国里的“寄生虫”。
②在我国北方的原野上,随处都可以看到金黄色的寄生植物菟丝子,它的细茎好似撒开的网,罩在草丛、农作物上,吸收汁液,杀死大片植物;南方农田里的独脚金,从甘蔗、玉米和高粱等作物的根部,窃取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致使作物枯黄、甚至死亡;广泛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无根藤,缠绕树冠,如同条条毒蛇束缚在树端,严重影响寄主的光合作用,导致幼小寄主的死亡,较大的寄主也因为营养不良而落叶、枯梢;黄河流域的北桑寄生,专找活树作寄主,索吃索喝,慢慢地将寄主置于死地……
③寄生植物是个大家庭,在我国有120多种。根据它们索取物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是吃“现成饭”的全寄生类型,它们生存所需要的养料,全从寄主体内获得,如寄生在东北桤木上的草苁蓉、梭梭树上的野菰以及无根藤、菟丝子等;二是靠“救济”的半寄生类型,如寄生在槐树、构树上的槲寄生,百蕊草、独脚金和北桑寄生等,这类寄生植物体内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但水分和无机盐的获得还必须依赖于寄主。
④长期的寄生生活,形成了寄生植物的奇特结构:它们都有专门的固着、吸收结构——吸器,吸器是类似植物根的组织,能穿过寄主的表皮和皮层而伸达纤维管束,从导管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从筛管中窃取光合作用的产物。
⑤寄生植物之所以能生生不息,除了特殊的生理结构外,还在于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如一株独脚金年产4万至9万粒种子,而且在土壤中保存20年仍有50%的萌发率;一丝一缕的菟丝子,在没有遇到寄主时,能长期保持生命力,一旦找到了寄主就能很快生长蔓延,形成庞大的群体。更为有趣的是,北桑寄生引诱鸟类传播种子,竟达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这种寄生小灌木,每到秋末,成熟的橙黄色果实引来大批鸟儿啄食。由于果皮内有一层黏性胶质,果实便粘在了鸟喙上,鸟儿欲吐不能,欲甩不脱,只好飞到周围树林的树枝、树丫处又擦又蹭,这样,黏性的果皮连同种子便牢牢地粘在树枝的表皮上,于是便找到了萌发的理想温床。
1.寄生植物与一般植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第③段主要的说明方法有——————。说明内容是————-——-。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寄生在梭梭树上的菟丝子本身不进行光合作用,生存需要的养料,全从寄主体内获得。
B.北桑寄生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之所以说它是寄生植物,是因为它能引诱鸟类传播种子。
C.寄生植物主要依赖“吸器”从导管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从筛管中窃取光合作用的产物。
D.树枝的表皮是北桑寄生的种子萌发的理想“温床”。
4.寄生植物能“生生不息”的原因有哪些?
5.这篇说明文的语言不但准确,而且形象,请举例说明。
6.对一种自然现象,我们除了增进知识外,还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解读。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生出对“寄生虫”们的鄙夷,但如果从生物进化观点来看,我们还能读出些什么呢?
(江苏东台市台南中学 许义忠/设计)…
参考答案:
《绿色塑料》阅读:1.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污染环境 2.光照3.光降解 生物降解 4.转移基因 5.逻辑顺序6.举例子,说明我国研究“绿色塑料”起步早,成就大。7.“几乎”表极大范围,但尚未达到整体;去掉“几乎”就变成塑料已经应用到了所有的领域,不符合事实,不准确。8.(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奇妙的生物钟》阅读:1.特定称谓 2.鸡叫三遍天亮,牵牛花破晓开放,青蛙冬眠春晓,大雁南来北往 3.设问 4.在人体内的“钟表”有“24小时节律”的。5.①不能删去:“可能”表示一种猜测,并不是任何人血压都是120/80,删去“可能”后语意太绝对,与实际不符。②不能删去:“大概”表示没有周密准确的科学结论,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与“某些”语意一致。③不能删去:生物钟的原理早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现在只是范围更广,删去“更”表明以前没有广泛应用,与实际不符。6.奇妙的生物钟现象 对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对农业生产有更大的意义 7.列数字 举例子 做比较 8.(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现代文阅读必修一】推荐阅读:
课外现代文阅读09-30
春晖现代文阅读答案07-14
高考现代文阅读方法07-15
脸谱阅读答案现代文09-25
现代文阅读细节描写10-09
窗花现代文阅读答案10-17
上海高考现代文阅读练习07-20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探究09-08
现代文阅读学案三09-24
高考现代文阅读训练题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