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表现

2024-12-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形式主义表现(通用10篇)

形式主义表现 篇1

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10种表现

中央纪委有关负责同志12月11日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表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单位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有10种表现:一是在贯彻落实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对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但行动少落实差,虚多实少,仅仅满足于“轮流圈阅”“层层转发”“安排部署”,个别领导干部说一套做一套,我行我素。二是在调查研究方面,有的单位搞形式、走过场,像打造旅游线路一样打造“经典调研线路”,无论什么调研主题,去的是同一条路线、访的是同一批对象、听的是同一套说辞,搞“大伙演、领导看”的走秀式调研。三是在服务群众方面,有的单位表面上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门好进、脸好看”,但还是“事难办”,将过去的“管卡压”变成了现在的“推绕拖”;有的政务服务热线电话长期无人接听;有的政府网站更新的内容主要是领导活动,政务公开、便民服务等栏目几乎成为僵尸栏目。四是在项目建设方面,一些地方热衷于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而不考虑客观实际,“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奖状一屋子,工作还是老样子”。五是在召开会议方面,一些地方无论什么会议都要层层重复开,一个接一个,检查评比走马灯,导致干部疲于应付,没有时间抓落实。六是在改进文风方面,有的地方写文件、制文件机械照搬照抄,出台制度规定“依葫芦画瓢”,内容不是来自调查研究,而是源自抄袭拼凑。七是在责任担当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凡事都要上级拍板,避免自己担责,甚至层层往上报、层层不表态。八是在工作实效方面,有的地方对工作不重实效重包装,把精力都放在“材料美化”上,一项工作刚开始就急于总结成绩、宣传典型,搞“材料出政绩”。九是在履行职责方面,有的部门热衷于与下属单位签订“责任状”,将责任下移,试图让下级的“责任状”成为自己的“免责单”。十是在对待问题方面,有的党员干部对身边不良风气和违规问题态度漠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知情不报、听之任之,甚至在组织向其了解情况时仍不说真话。这些问题,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必须要下大力气加以整治。

形式主义表现 篇2

表现主义涉及电影、文学、音乐和戏剧等艺术形式。其首先产生在绘画上, 印象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的开端, 从艺术思维的渊源来看, 表现主义绘画是从后印象派演变而来的, 梵高的作品更是直接影响了表现主义运动的兴起。所以梵高被称为“表现主义之父”。早期表现主义画家表现主义这个词语来自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上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题名。在1911年希勒尔在《暴风》杂志上刊登文章, 首次用“表现主义”一词来称呼柏林的先锋派作家。随后影响到音乐, 1912年, 在狂飚美术馆举行的“青骑士画展”, 再次被冠以这个名词。从此, 该词便成为德国艺术中对于偏于情感抒发倾向的艺术作品的名称。美术史中最早的表现主义社团从1905年就已经开始于绘画的表现主义, 其矛头所向是印象主义表达的客观性。表现主义认为艺术既不应该“描绘”, 也不应该“象征”, 而应该直接直指人类的精神与体验。它是作为印象派绘画的对立面而产生, 主张脱离外型的束缚而强烈地表现个人的情绪。作为社团, 它的主要活动基地在德国, 表现主义在德国成为艺术创作的主流有其必然的原因, 它继承了中世纪以来德国艺术重情感、主观表现的特点, 在造型上追求强烈对比、扭曲和变化的美。但作为表现主义思潮, 在欧洲各国均有所反映。表现主义是一个复杂的艺术流派, 它的成员包括不同政治倾向和思想倾向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对资本主义的都市文化不满, 对工具理性压制人性和个性心存反感, 并从东方和非洲艺术中汲取营养。表现主义艺术家反对机械地模仿客观现实, 而主要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 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挪威画家蒙克堪称20世纪表现主义的先驱。他在忧郁、惊恐的精神控制下, 以扭曲的线型图式表现他眼中的悲惨人生。蒙克幼年丧母, 姐妹又有精神病, 从小受到死亡的恐吓, 这对他一生的创作都有深刻的影响。早年, 他赴法学习绘画, 受到梵高和高更的影响, 开始在画面上尝试激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线条, 以表达焦虑、恐惧、爱与恨等强烈的内心情感, 他的一生都围绕着“死亡”和“爱情”这两个主题。1892年, 德国柏林美术家协会举办了蒙克画展, 对当时的德国青年画家刺激很大, 对以后像格罗斯、迪克斯和贝克曼等表现主义画家产生影响, 从而推动了表现主义的发展。他们热衷于用艺术表现他们所处的现实世界, 作品中充斥着自杀、颓废、无政府主义和精神崩溃等因素, 揭示社会的腐朽和阴暗在生活。不可否认, 他们的艺术观念充满着这些不良因素, 或许正是这些因素造就了表现主义。

纵观艺术史上各种流派主义的兴起, 基本上都是绘画或者文学走在前面, 在音乐上的反应总是迟于这两种艺术形式, 表现主义也是如此。直到1918年表现主义才正式出现在音乐的讨论中, 因而表现主义音乐深受表现主义绘画的影响。1911年活跃在德国的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等创办了《青骑士》杂志, 其中不仅刊载了康定斯基等人的绘画, 而且还发表了许多戏剧、绘画、诗歌等方面有关表现主义的理论, 其中亦有奥地利音乐家A.勋伯格的著作, 从而掀起了表现主义运动。此后, 它迅速风靡欧美, 并先后在美术、建筑、戏剧、小说、诗歌、电影及音乐领域中产生重要影响。表现主义音乐追求形式上的绝对自由, 与绘画中的表现主义一脉相承。表现主义的音乐, 其表现一词是从绘画艺术中借用来的。美术与音乐之间的发展一直处于碰撞与交融的状态, 两者之间有着一种难以用精确语言来表达的相通之感, 声音可以使人联想到色彩, 色彩可以使人联想到声音, 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但是两者对情感的表达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 表现主义绘画逐渐影响音乐, 先是在德国和奥地利兴起了表现主义音乐, 进而形成了表现主义音乐流派。与表现主义美术一样, 表现主义音乐是根据个人的直觉作主观的、任意的反映。表现主义音乐作为现代音乐的一个主要流派, 以勋伯格和他的两个学生贝尔格、韦伯恩为代表。表现主义音乐也对法国的印象乐派所强调的对自然中的朦胧光色、虚无缥缈事物的描写的尖锐反驳。他们主张艺术要表现人类的精神本质和心灵世界, 正像勋伯格所说“艺术家为之奋斗的最伟大的目标只有一个, 那就是表现他自己”, “我们的心灵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当他们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德国和奥地利现实生活中充斥着痛苦的时候, 他们便用音乐去表现自己内心所感受到的那种压抑、孤寂、苦闷、绝望、刺激和疯狂的情感。表现主义音乐的最大特征, 是无视传统, 无视规则, 抛弃印象派的玄妙模糊, 力求音乐表现的简洁、单纯、明快和热烈。表现主义的意义, 以无调性为其基本成分。由于抛弃了主属音的传统观念, 八度中的十二个音的价值得以相等, 从而使传统的旋律概念, 节奏、节拍的组织, 曲式的结构, 和声与对位的感觉皆面目全非。融入十分自由的形式中的若干独特音的连续, 带来了流动的、不断发展的奇妙特色。而小巧、精致的乐队编配, 体现出单纯、明快的色彩。表现主义的音乐与传统完全相反, 它完全无视过去的调性规律, 使无调性占有绝对优势。由于旧有的旋律轨迹被破坏, 使得旋律既无均衡, 也无反复, 因而仅是一连串独特的音的连续。此外, 节奏难以捉摸, 拍子也被无视。在形式上, 由于无视因袭的收束式、反复法与平衡法, 故显得非常自由。但它那基于新的理论建立起来的形式, 却具有独特的、流动的、无限发展的奇妙特色。在对位方面, 有离开传统和声的感觉, 成为复合的自由的旋律线的进行, 即线形的自由对位法。在乐队编制与配器法上采取精致而纯朴的小编制, 常有明显的室内乐性。它的色彩不像印象主义那般幽玄茫漠, 而是单纯、明快而强烈。

在表现主义运动中绘画与音乐虽然为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都有各自的表现技巧, 但两者在精神追求上有着高度的统一, 都在力求表现自己主观情感。个人认为表现主义绘画与表现主义音乐在深层结构上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破坏各自艺术领域中庞大的等级系统。表现主义绘画与表现主义音乐在形式本体上最突出的相似性就是对各自传统的等级关联系统的破除。而表现主义绘画中体现为:打破了传统的焦点透视法的统治地位, 将传统绘画中的立体模式转变为平面化的形式表现;在表现主义音乐中体现为放弃调性中心而采用“自由无调性”创作思维。第二方面是表现主义绘画与表现主义音乐在艺术创作技法上具有相似性都使用离奇、怪诞、夸张等手法渲染紧张、恐惧的气氛。由此可见, 表现主义音乐和表现主义绘画相互影响, 共同促进, 它们所形成的合力使表现主义在艺术史上创造了灿烂辉煌, 并深深地烙印在西方的艺术史上。

参考文献

[1]鲍诗度.西方现代派美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6.

[2]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J].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

形式主义表现 篇3

关键词:抽象表现主义;形式;主题;本质;永恒;艺术;思想;制约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350-01

一、抽象表现主义的含义和地位

抽象表现主义也有人叫作抽象主义,还有人叫做抽象派。它是一种活跃在二战后直到20世界60年代早期的绘画流派其中的一个。大批的艺术家的抽象画在表现上都很大胆,时而呈现出热情奔放,时而呈现安宁静谧,用这种抽象的表现方式来表达情感,激起人们的情感,这就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基本定义。

抽象主义地位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二战后第一个重要的西方艺术运动。抽象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现代艺术不再仅仅表现外部世界,也开始表现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感受,从外到内,从外在事物到人的精神感受这样的发展趋势。康定斯基是俄国的画家,他提出的一个观点后来也成为抽象主义绘画的基本观念,就是“艺术是内在需要的表现”。

二、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的区别

抽象和具象是反义词。具象艺术指其艺术形象和自然对象基本相似或者是极为相似的艺术。而具象艺术中的艺术形象都具有极高的识别性。抽象艺术是什么?把多种事物中的共通的特点,综合在一起变幻出一种新的概念。

三、抽象表现主义的发展

抽象主义的发展过程比较短暂,使得现阶段人们对以前的审美标准出现了怀疑之声,带来了一些混乱和分歧。但不得不说抽象艺术作品现在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其中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等,那是因为它拥有足够的内在美和充分的表现力。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虽然是对立的两个极端,但是纵观所有的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都跑不出这个范围。

在抽象艺术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加突出潜意识的运用,这也是人类文明由“感知”到“认知”,再由“认知”到“觉知”,走向更高层次的客观体现。

四、抽象派绘画的特点和类别

抽象绘画是相对与于二十世纪之前的单纯模仿自然的绘画传统观念而言的。抽象绘画不仅仅只是一个流派,它包含了很多流派,但是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要脱离单纯模仿自然的绘画风格,都在不断的尝试打破之前陈旧的传统观念,它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的演变而来,是发展的必然的规律。

从抽象绘画的发展趋势来看,可以分为两种。(一)几何抽象又叫做冷的抽象。几何抽象是以塞尚的理论为基础的,又经历了立体主义、构成主义、新造型主义….,不断的创新和改造发展而来的。(二)抒情抽象又叫热的抽象。抒情抽象是以高更的艺术理念为基础的,经过野兽派、表现主义的发展和改造,使得这一画派的作品中都带有浪漫主义的倾向。

五、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一句话使人印象深刻,那就是“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可以说艺术是一种抽象,是生活的抽象,是美的抽象表现。

六、抽象艺术中形式是主体

19世纪,如何界定一幅画的中心主旨是形式还是内容,画家们对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他们觉得一幅作品要达到完全的效果,那么其欣赏的人民必须对历史、宗教文学甚至社会事件有所了解,才能了解作品其真正的意义。可是每个观众都要达到这统一的标准是不太现实的,所以画家们逐渐走上了一条纯粹抽象的道路,就是为了找到一条能与观众心灵想通的道路。

抽象艺术不仅重视形式更注重其内容。形式可以有千万中的变化,变化莫测。抽象艺术是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因为它是无主题、无逻辑、无故事的,不是经验只谈,而是经验之外的对生活和生命的感受,用不同的抽象的色彩、线条、色块构成独特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和叙述人性和感受的艺术方式。抽象艺术追求独创性,并把创新作为唯一的艺术。

艺术是对美的纯粹的抽象,当我们用艺术的”语言”欣赏艺术时,我们就真正走进了美的抽象表现,就会意识到艺术是我们生命中一个必需品。

七、抽象表现主义的对我们的影响

在今天,我们在回头看看抽象表现主义和整个抽象派绘画运动,你就会惊奇的发现,抽象艺术的范围已经广阔的让你无法想像,可以这么说几乎每一个艺术家都曾经参与其中。我们其实对如何表现并没有多大的兴趣,而现在的表现风格比较丰富和独特,比较吸引我们的目光。 “抽象”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眼光。抽象艺术的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不能识别画中的元素和我们日常生活中事物的客观事迹无法联系到一起。

抽象艺术的本质是什么?那就是形式。在抽象艺术中,形式是主题,因为其形式体现了它最内在的本质,是永恒的艺术。抽象艺术不是一门简单的艺术。如果没有洞察艺术最内在的本质,没有艺术家与艺术之间那种排除了其他一切的联系,那么抽象艺术就是不可能的。抽象艺术不受任何既定方向的支配。因此,对于当代意识形态来说,抽象艺术就意味着彻底的自由和最终的解放。

探索人和自然的这些不安定的形象是表现主义传给抽象派的事业之一。保留了表现是抽象表现主义的伟大之处。所以我们不得不说抽象表现主义对于人来历史是不可或缺的,地位无可比拟。它是人们经过历史的洗刷使得人类的精神生活所达到的巅峰,我们为表现主义耗尽了我们的激情,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今天的艺术可能是可爱、也可能是精致、更可能是卓尔不群的,却绝对不可能是伟大的。

结束语:如果要问抽象表现主义带给我们什么?那就是教会我们在生活中如何不受思想极限的制约,在抽象世界中形式主宰一切,如何从中找出一条途径是超越死气沉沉的日常生活的。我相信只有真正伟大的艺术才能让沉沉死气远离我们身边。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12.

[2]康定斯基.新造型主义宣言[M],1917.

[3]马里内蒂.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N].费加罗报,1909(2).

形式主义表现 篇4

实践活动交流材料

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成因及整改措施

——在县局(分公司)教育实践活动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一、对教育实践活动和反对“四风”的认识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和改进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大举措,是凝聚党心民心,应对各种风险考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当前思想、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升,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段时间以来,在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专题教育、辅导讲课的同时,自己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党员干部在作风方

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总书记一系列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国家局、省市局领导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指示精神,重温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对“四风”危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受了一场深刻的党的优良传统的再教育和党的基本理论的再武装。同时,在重温党的群众路线和党的根本宗旨,联系思想实际进行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的理解,增强了为民务实的价值追求,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忠于职守,勇于担当,团结拼搏,务实奋进,组织和带领分管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打赢攻坚战,跑好接力赛,凝聚正能量,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烟草行业处在经济建设的第一线,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阵地之一;又处在党检验群众政策效果的关节点上,是党实现经济建设目标的重要执行者;处在掌握国有经济资源独特使用权的特殊位置,是党调节社会经济利益的直接受力点,“权”、“钱”、“利”的集中地,处在受众面广、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焦点上。面对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利益新格局,思想文化多元化,各种矛盾凸显的复杂形势,能否全面贯彻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政策,反对以形式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四风问题”,正确处理好复杂的内外部矛盾,保证企业税利增长10%目标的顺利实现,关系重大,责任重大,考验也重大。因此,在行业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扎实开展实践活动,不仅迫切需要,而且十分必要。作为

一名党组成员,一名党员干部,不仅要高度重视,主动融入,严格标准,扎实推进,而且更要带头旗帜鲜明地坚持反对“四风”,争当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凝聚清风正气正能量,确保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受到洗礼,得到提升,让组织放心,让职工群众满意。

二、“四风”问题的表现形式

形式主义,投虚务虚,是“四风”之首。反对“四风”,首要的是反对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能有效地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决策脱离实际等问题。

(一)形式主义问题在本单位的表现

1、管理问题。形式主义的表现是多重性的,不仅反映在重大政策问题上,而且表现在每一项具体的管理工作上。如企业文化管理问题。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文化管理的特征是企业愿景、企业目标、企业理念等文化管理要素,通过员工的高度自觉和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一种高度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由发展的境界,这种高度自律、自觉、自我管理的状态,是现代企业管理追求的理想化目标。但现实生活中社会风气、人文环境、员工素质等都制约着这一理想化目标的实现。现阶段加强企业管理仍然要靠先进的机制和规范完善的制度,而不能仅仅是制作几幅了牌子,装饰了几块板面,总结了几句话,印发了几期画册,就说成是加强了文化管理,这种形式主义既不符合企业发展的客观现实,又违背了广大职工群众的意愿等。

2、执行力问题。执行力不强也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表现。今年,烟

叶面积要降下来,卷烟销量和结构要提上去,这“一上一下”的目标要求,不仅是对上级工作部署的落实不落实问题,更是考验一个单位执行力强不强的问题。

3、制度建设问题。制度是铁、是钢、是规矩、是原则,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必然导致管理的漏洞和工作的不到位。一些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不合时宜,需要重新修订或废止,并不断加以完善,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客观实际,这样,职工群众才能信服,且自觉地遵守,才能真正地实现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靠制度办事管理要求,才能更好地规范权利运行,更好地实现企业规范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

(二)形式主义问题在本人分管部门的表现

1、推诿扯皮问题。个别部门之间互相不够协调,工作交叉部分存在互相推诿扯皮现象。

2、“等、靠、要”问题。对某项工作任务,哪怕是常态化工作,个别部门不是主动地、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而是等着领导教方法、说措施、给政策。

3、状态不佳问题。个别干部职工缺乏激情,作风疲沓,无私奉献意识、艰苦奋斗精神不浓。

(三)形式主义问题在个人自身的表现

1、学习不够深入。在思想上有重经营,轻学习问题,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习不够深入、不系统,特别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工作实际,加快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工作创新等方面

做的不够,工作一般化抓法,不够与时俱进。

2、能力不足。由于平时不注重加强学习,思想理论水平、业务技术水平都有些落伍,指导工作,创新管理的能力跟不上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感到知识恐慌和能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升素质。

三、形式主义的成因及危害

(一)形式主义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

通过近段以来的不断学习,使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理想信念、责任意识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教育和提升,对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及危害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形式主义之所以在单位及个人自身上发生,主要原因就是学习不够,思想认识模糊。

(二)形式主义问题的危害

形式主义不仅影响企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更会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会失去广大职工群众对党组的信任。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首要的就是反对形式主义。

四、下一步改进的措施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在工作中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努力践行为民、务实、清廉新理念,是一个不断渗透与吸纳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作为一名党组成员,一名班子成员,党员干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目标水平。做到:

(一)按照“深学”的要求,全面加强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再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价值观,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按“细查”的要求,深入查摆自己和自己分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认清“四风”危害,并认真加以整改,以良好的形象,过硬的作风,取信于职工群众。

形式主义表现 篇5

昨天,新华社报道了总书记关于纠正“四风”的指示,中央纪委有关负责同志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表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新表现?

1.贯彻落实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对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但行动少落实差,虚多实少,仅仅满足于“轮流圈阅”“层层转发”“安排部署”,个别领导干部说一套做一套,我行我素。

2.调查研究方面:有的单位搞形式、走过场,像打造旅游线路一样打造“经典调研线路”,无论什么调研主题,去的是同一条路线、访的是同一批对象、听的是同一套说辞,搞“大伙演、领导看”的走秀式调研。

3.服务群众方面:有的单位表面上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门好进、脸好看”,但还是“事难办”,将过去的“管卡压”变成了现在的“推绕拖”;有的政务服务热线电话长期无人接听;有的政府网站更新的内容主要是领导活动,政务公开、便民服务等栏目几乎成为僵尸栏目。

4.项目建设方面:一些地方热衷于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而不考虑客观实际,“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奖状一屋子,工作还是老样子”。5.召开会议方面:一些地方无论什么会议都要层层重复开,一个接一个,检查评比走马灯,导致干部疲于应付,没有时间抓落实。

6.改进文风方面:有的地方写文件、制文件机械照搬照抄,出台制度规定“依葫芦画瓢”,内容不是来自调查研究,而是源自抄袭拼凑。

7.责任担当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凡事都要上级拍板,避免自己担责,甚至层层往上报、层层不表态。

8.工作实效方面:有的地方对工作不重实效重包装,把精力都放在“材料美化”上,一项工作刚开始就急于总结成绩、宣传典型,搞“材料出政绩”。

9.履行职责方面:有的部门热衷于与下属单位签订“责任状”,将责任下移,试图让下级的“责任状”成为自己的“免责单”。

10.对待问题方面:有的党员干部对身边不良风气和违规问题态度漠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知情不报、听之任之,甚至在组织向其了解情况时仍不说真话。

形式主义表现 篇6

早期的表现主义画家大都追求着梵高式的自我表现风格, 并贯穿于以后的表现主义绘画运动之中。罗尔夫斯是早期表现主义画家中较年长的一位, 五十岁以前都是按照传统的技法作画, 主要画一些写实风景和受印象派影响的外光画。自他在奥斯托豪斯的收藏中看到了后印象派和梵高的作品, 他改变了画风, 他喜欢缤纷的色彩和梵高的笔触, 注重色彩的表现力及美感。诺尔德是另一位早期表现主义的重要画家, 他在色彩上有着独特的成就, 笔法也很强烈, 豪放。他是一位彻底的表现主义画家, 作品完全是自发的真实情感的流露。他曾说过“艺术家要顺从着他的本能制作作品。一切我的自由的幻想的画幅, 产生在没有任何范本和模特时也没有任何定型的表象时, 我领先避开一切思考, 一个在火热和色彩中的空泛的表象对我就足够了”。其余两位早期画家贝克尔和科林思也都在自己的世界里, 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情感的表达方式。

表现主义绘画的发展阶段桥社的集体风格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梵高作品的反应。桥社画家都迷醉于梵高那溢透了火热情感力量的笔触和色彩中。桥社画家认为:青春艺术派过于唯美主义, 印象派过于表面化, 自然抒情风格过于文学性, 古典艺术又太讲究规矩了。受梵高, 高更和蒙克艺术的影响下, 结合非洲部落艺术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原始艺术, 形成了表现内心冲动的粗犷的艺术形式, 在桥社初期, 他们追求行为的自由和色彩的张力来宣泄心中被压抑的情感。桥社的发起者之一基希纳曾说过心灵意志的创造, 他认为:“通过心灵意志创造出来的才是美的, 那是某种深秘的东西, 它存在于人与物, 色彩与画框的背后, 他把一切重新和生命和感性的形象联结起来, 这才是美——我所寻找的美。”在以后寻求表达内心情感作品的过程中, 他们发现了太平洋群岛艺术和非洲部落艺术, 使他们的作品又出现了新的形式, 在后他们把时代特征与自我表现融入作品中, 表现事物后面的幻想, 以真实的内心世界作为主要表现对象, 色彩心理, 精神表现力越来越强, 对于这些风格的形成, 梵高作品中的而强烈的生命热情让他们认识到画家需要内在的创作激情, 但在自由追求主观情感表达的同时, 桥社画家忽视了梵高的作品中有种理性的激情存在。桥社主要成员基希纳与梵高在生活经历上有相似之处, 两者都是精神比较敏感有点神经质的人, 在生命的最后, 两人都用相同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两者都是神经敏感脆弱的人, 不知基希纳创作的《非洲小板凳》和梵高创作的椅子是否传达着相同的孤独感和不安。基希纳初期的作品追求简洁的造型和鲜明的色彩, 19世纪的色彩理论和歌德的《论色彩学》使他充分认识到色彩在艺术表现中的价值。在1911年迁往柏林后, 受柏林社会环境的影响, 画面开始变得冷酷, 郁闷。在倾斜动荡不安的画面中表现的是人类及其强大生命力的存在。在喧嚣的现代都市中, 基希纳感到的事孤独和空虚。在描绘柏林街道的那些作品中, 无时无刻不渗透出他那种隔阂焦虑之情。他力求在画面中达到形式与情感的统一, 来表达那种内心的冲突, 同时基希纳也濒临精神崩溃的边缘, 正是这种在经历上的某些相同之处, 使梵高与基希纳两者作品中的情感表达统一起来。

赫克尔是桥社的另一位组织者, 他和基希纳在造型上都属于尖尖的哥特式造型, 但他画风景比较多。在早期, 它主要借鉴梵高的艺术手法, 在风景创作上抒情而稳健, 又不缺乏内心情感的表现。与其他几位桥社艺术家相比, 赫克尔是比较克制理性的一位。在1910年前的风景创作中追寻的是梵高的足迹, 而后其作品表现的多是悲剧性的主题。病人, 小丑, 孤寂者等饱受磨难的形象, 使他的画面充满着痛苦和不安, 粗放的线条, 沉闷的色彩强化了作品的表现力。1920年后又转入了风景画的创作, 画作中依旧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赫克尔的木刻作品也堪称大师手笔, 表现了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 拿他一幅男人像和梵高的自画像相比, 仔细观察可看出, 两者的眼神所流露出的情感都有中不安和焦虑还有一种迷茫。

梵高在二十世纪初在精神上引导了德国早期桥社表现主义绘画, 直接触及到艺术家生命情感的骚动。梵高来自内心的呼唤, 唤醒了沉睡在人们心底的那份情感。总的来看, 德国桥社表现主义画家都以直觉和激情为基础, 通过画面让自己的内心情感涌现出来, 力求利用图式形态唤起人们对历史经验的回忆, 利用图示形态理解其中表现和释放出的情感及富有情感的信息。两者的绘画都源自内心, 情感是画面的灵魂, 虽然在语言表现形式上都各具特色, 各自的绘画理论也不尽相同, 但其精神宗旨是高度统一的。

摘要:梵高作为表现主义的先驱之一, 其绚丽的色彩和接近疯狂的笔触征服了一大批早期表现主义艺术家, 它开启了自我情感表现的大门, 早期表现主义艺术家将他视为精神领袖, 作品也大都是对梵高作品的反应。梵高的作品使他们认识到画家需要内在的创作激情, 作品要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情感, 这一精神宗旨始终贯穿于整个表现主义运动之中。

关键词:表现主义,内心情感,桥社,精神,领袖

参考文献

[1]《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编著, 江苏美术出版社,

[2]《表现主义》崔庆忠翟墨人民美术出版社

[3]《艺术的故事》 (英) 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广西美术出版社

“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 篇7

人类曾经有过怎样的阅历,我们现在并不清楚,现代的研究者往往关注的是史前先民如何完成了超越时代的工作。在中国5500年前的凌家滩新石器遗址中出土的一个玉人,扁平背面有一对钻出的小孔,这对孔径0.15毫米的微孔竟是用直径不超过0.17毫米的钻管在玉器上打出来的,它比头发丝还要细。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微型管钻工艺技术,就在今天的科技水平下,我们也只能用激光才能完成。这的确是一个技术课题。

现代专家们在复制这一点上费尽心机,也只能得到一个大概的神韵,就像一个蹩脚的画家临摹了一幅经典绘画。因为对一种知识的了解深度不同,只能猜测一个大致的方向,不是所需的时间长短或技术的熟练程度就可以达到的。很难说我们已经得到了远古先民的那个技术的结果,心灵的能力如果说被忽略不计,也很难说真正地懂得那个过往的文化精髓。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比喻,当代美术史的研究人员,确定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只是用普通的熟油调颜料,就画出了令数代画家百思不解的绘画效果,但这更是让人百思不解了,是什么赋予了他这份精彩?这一点如同我们看远古先民们的巨石文化现象。

人们如果以平视的眼光来审视狮身人面像雕像,它人的头的部分与身体的比例,和狮子的头部与身躯的比例是有差距的,人形的头部要大一些,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调整?另外狮身与狮爪之间的比例也不协调,头塑造得略大,爪子就更大了。这一个接一个的疑问,都来自审美的角度,观看者在欣赏这巨大雕像时,必须要站在一定的距离上,才能得到最佳的欣赏效果。巨大的脚爪,可以增加它高大有力的形象,足以显示狮子威猛无敌。头颅较之狮子的要大,是因为在将近20米的高度上,如果按照真实狮子的身体比例来做,它的容颜就会显得略小,从仰视的角度看就会很不舒服,也不和谐。按照某种审美标准形象很不体面,这一切真的来自4000多年前工匠们的审美经验?500年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在创作《大卫》像时,他就考虑到了观者的欣赏角度,于是把大卫的头部与身体的比例做得就有些失调,头部略大,却让人们仰视雕像时从视觉上感受很舒服。看来他在古代埃及人的审美观念面前只能是后生晚辈了,使人惊叹的事情远不止如此。

同样的记忆,被复制后得到的往往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结果,很多时候在远古先民那里不是以数据为标准的,意会得来的是对目的把握的精准,而有可能偏离了过程中的标准。对此的唯一解释是想象力赋予了创造以动力,这可以是一个使后人惊诧的结果,那就是主观感情和对自我的认定方式。

石器时代的文化使人看到了心灵的伟力,众人被巫术引导着,完成了人类智慧力量的第一次爆发。而画家伦勃朗用巫术般的效果,征服着他作品的欣赏者。多年以后,现代科学也很难全部解释史前文化中的“智慧”,我们也仍然深信科学也解释不清艺术。

来自心灵的直觉感悟,可以使人性获得最有力量的释放。

从史前先民建造的巨石建筑上,还得以窥见当时人普遍存在的心理感受,他们因为内心的脆弱而陷入一种沉迷,而这种心理机制直接导致了宗教感情的泛滥,宗教虔诚之心和它对理想国的描述,令向往他的信徒在观察自然时,更加地细腻而专注,也因此致使在蒙昧的时代出现了科学的灵光。这个幽灵般的“科学灵光”,对于我们今天的科学时代,真是带有颇多迷幻的色彩!然而其中艺术的感悟却直接导致了对美学法则的运用,这方面的诸多因素,倒是很值得我们细细研究。

史前时代的人群,面对洪荒自然,时时感到精神的孤独与无助,他们很难找到人生的支点,那时尚没有出现释迦牟尼、孔子与基督来指导内心的方向,但是他们有自己的自然神来护佑他们的繁衍与收获。巨石也许就是展示他们获得精神力的最典型表现方式。从历史的发展演化来看,用巨石建造神庙寄托精神向往,一直保留在人类文明史的各个时代。至今,宗教的圣地与巨石都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然而史前巨石文化应该是人类用巨石体现心灵的一个最高的形式表现。通过巨石的建造,显示宗教的力量,进而反映了人性中从脆弱渐趋强悍的精神进程。不用过多的解读和理论,就会有深刻的直觉体验,这就是艺术的思维,蒙昧时代极具真理性的标志。

当艺术史翻到了人类的科学时代,我们发现艺术的思维以迅猛的速度从人类建造精神的庞大结构——宗教中剥离出来,这是一种认识的反叛,与史前先民截然不同的,是这群离经叛道的人不再需要以神明的名义,规范道德、凝聚社会公理,他们更强调特立独行地解释人性本身,一反数千年来有记载的文明史所特有的虚饰或矫饰的功能。

四风表现形式 篇8

政绩观上有偏差,重显绩轻潜绩。急于求成,有功利思想。“文山会海”问题仍很突出。喜欢干显眼的事,政绩观有偏差。工作浮在面上。

政绩观不端正,急功近利。重部署轻落实,执行不利。重形式轻实效,有些工作流于形式。工作脱离客观实际,急于求成。

政绩观有偏差,急于求成、过于追求速度。作表面文章,工作不实。工作落实不力,作风漂浮。政绩观出现偏差,急功近利。工作深不下去,抓落实不到位。谋事不实,研究工作不深不透。热衷制造声势,搞“大呼隆”。抓工作浮在面上,不能到边到底。政绩观有偏差,发展经济贪大求快。工作急于求成,重显绩轻潜绩。抓落实的韧劲不足,执行不力。官僚主义:

凭经验、想当然,主观主义滋长。脱离基层,“接地气”少。“官气”重,“架子”大。对群众一些合理诉求漠然视之。存在唯上的思想。群众观念淡薄。

凭经验“想当然”办事,工作存在随意性。接地气少,与群众隔着一层。服务群众不主动、不扎实。过于主观。

对同志压担子多,关心体谅少。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习惯于凭经验作决策。

看上边多,看下边少,群众观念树得不牢。到基层调研少,大多流于形式。服务群众不主动,滞后缺位。

决策比较主观,对基层的难处关注少,考虑不周。作决策凭经验,主观臆断。有“长官”气,居高临下。服务群众意识淡薄。群众立场站得不稳。干工作凭经验,自以为是。官架子大,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生硬。享乐主义:

贪图安逸,进取意识下滑。求稳怕乱,怕担当。循规蹈矩,不敢闯不敢试。

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缺少敢闯敢试的锐气。自我要求放松,拼搏精神弱化。求稳怕乱,缺乏主动担当精神。进取精神缺乏,攻坚克难不足。好面子讲享受。

境界标准不高,存在自满情绪。不愿直面矛盾,担当精神不足。奢靡之风:

公务活动把关不严、铺张浪费。人情往来庸俗化。公私分得不清。

“四风”及具体表现形式 篇9

形式主义的表现

1、学风不正,学用脱节。

2、文山会海,空话套话。

3、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4、蜻蜓点水,走马观花。

5、不切实际,不求实效。

6、落实不力,工作疲沓。官僚主义的表现

1、高高在上,脱离群众。

2、跑官要官,任人唯亲。

3、急功近利,好大喜功。

4、不负责任,不敢担当。

5、吃拿卡要,与民争利。

6、表里不一,纪律松懈。享乐主义的表现

1、思想空虚,精神颓废。

2、庸懒松散,不思进取。

3、迷恋特权,弄权贪腐。

4、计较待遇,追名逐利。

5、玩心太重,生活腐化。奢靡之风的表现

1、讲究排场,铺张浪费。

2、大兴土木,违规建设。

3、节庆泛滥,赛事成灾。

4、违规配车,多头占房。

5、巧立名目,挥霍公款

小议“四风”之弊的若干具体表现

——扫“四风”除“四害”为实现“中国梦”清障护航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其中最大亮点是,习近平提出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可以说是点中了要害,抓住了根本。然而,由于“四风”根深蒂固,我们要想扫除它,并非易事,必须弄清它的具体表现,方能对症下药。以笔者观察,综观“四风”分别有如下具体表现:

其一:“形式主义”。它的具体表现为,文山会海,文牍主义,泛泛空谈,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光说不练,“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强求统一,忽视个性,凡事爱搞“一刀切”,片面追求“形式美”;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村哄乡,乡哄县,一直哄到国务院”;急功近利,沽名钓誉,热衷打造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献礼工程,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对剪彩应景乐此不疲,只求轰动效应,不问实际效果,只求“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榜上有名”,不管百姓疾苦;乱检查,乱评比,乱培训,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频繁给基层制造麻烦。(它的具体表现为,文山会海,文牍主义,泛泛空谈,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光说不练,“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强求统一,忽视个性,凡事爱搞“一刀切”,片面追求“形式美”;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村哄乡,乡哄县,一直哄到国务院”;急功近利,沽名钓誉,热衷打造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献礼工程,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对剪彩应景乐此不疲,只求轰动效应,不问实际效果,只求“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榜上有名”,不管百姓疾苦;乱检查,乱评比,乱培训,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频繁给基层制造麻烦。)

其二:“官僚主义”。它的具体表现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高高在上,滥用权力,作威作福,吃拿卡要,雁过拔毛,“不给好处不办事,得到好处乱办事”;个人专断,阎王作风,说一不二,一手遮天,堵塞言路,打压民意,一马奔腾,万马齐喑,讳疾忌医,闻过则怒,把党的民主集中制变成个人专制;主观臆断,刚愎自用,失职渎职,短期行为,“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出了事“拍屁股”走人; 优亲厚友,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做官,全家享福等等。

其三:“享乐主义”。它的具体表现是,狡兔三窟,广置房产,倾力打造“安乐窝”,热衷在大城市、宜居城市、中心城市购买豪华别墅,屯房居奇,等待升值;巧立名目,公费旅游,把出访当做待遇,轮流出国出境,漂洋过海,饱览异域风情,醉生梦死,开足“洋荤”;公款吃喝,一掷千金,酒满肠肥,“一顿饭,一头牛,屁股下面一栋楼”,“ 革命小酒天天端,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肝”,美其名曰,“人生在世,吃喝二字”;追求享受,贪图安逸,修建豪华办公楼,不是白宫,胜似白宫,气势恢宏,让寻常百姓望而却步。

第四:“奢靡之风”。它的具体表现是,骄奢淫逸,声色犬马,情趣低下,嫖娼狎妓,包养二奶,变相重婚,经常出入高档会所和烟花巷,“上午围着车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穿金戴银,动辄摆谱,以穿名牌、戴名牌、玩名牌为能事;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借机敛财,明星助阵,歌星助兴,封

锁交通;笃信风水,大把烧钱,装神弄鬼,煞有介事,走火入魔,“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个人”,甚至“一边烧香拜佛,一边贪污腐败”。

幼儿视知觉形式表现研究 篇10

关键词:幼儿视知觉;形式表现特征

引言

幼儿艺术,作为幼儿这一弱势群体精神生活一部分,现今已是普遍被接受的概念。幼儿艺术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视知觉表现形式, 越来越成为一个引人入胜的课题, 过去人们并未去关注儿童随意的涂抹有什么特殊意义,更谈不上对儿童视知觉形式表现的研究和关注了, 随着人类艺术史上对幼儿艺术的发现及现代艺术的产生,幼儿艺术的位置也正日益凸显。因此,本文在这历史背景和影响下通过研究在幼儿视知觉与成人视知觉表现形式异同之处、幼儿视知觉形式表现的特征、幼儿视知觉形式表现形式不同对现代的影响、幼儿视知觉形式表现研究的启发四部分对幼儿视知觉形式表现展开研究和设计。

一、幼儿视知觉规律与机制的认识和研究

幼儿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其独特的视觉感触。是什么造就了它们独特的视觉感触呢,显然与其心理生理都有其直接的关系。幼儿独有的率真直率,天真烂漫内在品质造就了它们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1、幼儿与成人在情感形式上异同

人的成长都是经历了幼儿、少儿、青年、中青年、中年、中老年、老年发展阶段的。每个人身处在幼儿时期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好奇心以及对整个世界的模糊性。儿童的异想天开,自由的天性致使它们无任何附加情感的表达着一件事物。赤裸裸的表达着自己所闻,所想,所听,不带有任何的世俗观念。因此它们想要获得也是一种干净,鲜艳,无任何杂质的视觉感受。然而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不能至于成年人身上的。当然这样的原因并不是任何人给予的,在排除了社会这一个不稳定因素之后,归根原因也可以归根于生理心理发展所造成的。

成人也有像幼儿时期一样表达自己情感所需欲望,但在表达自己所需要表达内容的同时,更希望得到满足社会价值的视觉感受。那种既满足情感所需和社会价值肯定的视觉作品更能得到它们的青睐。

2、幼儿与成人在视觉形式上异同

(1)幼儿独特的情感使得他们在视知觉表现形式上有着不同于成年的方式。

幼儿独特的情感使得他们在视知觉表现形式上有着不同于成年的方式。它们善于抽象的概括,将自然形象简化,亦或是象征性的符号来表达自己知道的,或者是记忆中的想象而不是自己看到的。成年人不同的是,他们表达的是看到,听到,想象的一个集成体。当然幼儿这种用示意式的表达方法被后来的一些艺术大师也应用与现代绘画中去,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也成为幼儿艺术与当代艺术的一个交接点。

(2)抽象的概括后如何表达也是也是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流畅的线条和抽象的平面图形无非是幼儿的首选。它们不具备成年人会有对一个空间深度的认识能力,它们更擅长的是将一个立体的空间通过概括,利用平面排列法,亦或是直线来表示空间中的前后关系。随着文化的多元化,一批优秀的世界大师也汲取了幼儿这一创作方法,将这一表现手法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

(3)幼儿涂鸦

幼儿发挥与生俱来的概括的能力、利用线性或者平面的空间后又会表现出什么呢?还是会想成人那样规规矩矩,方方正正表达着自己所想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为幼儿时期还是不具备控制力这一能力的。这种不强的控制能力使得他们夸张、装饰美化创作手法表达着自己的想象画面。单单这种表达方式使得他们很容易让别人读懂它们画在纸上的画,对于成年来说这也是值得我们向它们学习的一个地方。

二、幼儿图形和色彩的视知觉形式表达

1、幼儿图形形式

研究幼儿图形形态不难看出,圆润的图形形式更能得到他们的喜欢,流畅的线条轮廓像是不被束缚的小鸟一样。研究表明5岁之后的孩子对空间知觉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形状的识别方向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首先,它们对简单的集合几何图形例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以及三角形有了一定的辨别和区分的能力。其次,抽象的概括能力,控制力不强的手绘能力使得卡通图形成了被异化的介质,或许这样的解释似乎就能够让我们了解为何卡通形象这么被孩子所情有独钟的原因。

2、幼儿色彩形式

向前面我所提到的一样,幼儿年龄指向范围广,因为处于幼儿期的视觉感受因身体发育而处敏感期,一岁的年龄差对视觉感触上都会有很多偏差,因此对幼儿视知觉形式表现研究设计之前对年龄层的明确,显然对设计研究至关重要。

孩子在1-5岁期间颜色爱好的差异并不显著,但在 5岁之后就有了性别的差异。5岁之后的男孩子更加偏重于黄蓝两色,女孩子则是红黄两色。整体上主题色彩对比强烈,原色对比比起低明度,低纯度色彩更受孩子追捧。此外,偏暖色调会随着年龄由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向着柔和方向转变。这一现象早被色彩心理学家发现,因此我们更应该掌握这个知识点,将其融入到设计表现中,使得设计画面表现的更加完美。

三、幼儿视知觉形式表现的特征

幼儿的天真烂漫,异想天开,缪斯天性深入人心,正是这样的天性使得孩子所听、所闻、所想、所做都形成了独特的见解。以下便是幼儿视知觉形式表现的特征:

1、幼儿不拘束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像是赐予孩子的一种能力,从孩子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孩子独特的视角以及大胆的想象力,孩子们可以无意识的创作,自然流露。孩子的这一点应该说是作为一个设计者所要学习的,因为对于一个成功的设计者不可缺少的便是丰富想象的能力。

2、幼儿视知觉表现符号的天真和直率

符号作为信息传播的最简洁形式,现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信息语言的传递。幼儿视知觉表现符号简洁意赅,例如幼儿常常用圆形来代表他们所看到的一切球形事物,长方形代表带有棱角的事物。这种简易的符号将孩子的天真和直率表现得淋漓精致。

3、抽象语言表达心灵感触

因为年龄的限制,幼儿时期的孩子对一切未知事物都带有十分强的好奇心。他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抱有一种新鲜感,他们往往将那些他们记得的事物通过抽象的图形表现出来。许多优秀艺术家都曾注意到幼儿的这一点,也通过孩子的這种抽象表现形式向世人表现他们的艺术作品。

4、涂鸦式的绘画

用色彩平涂画法表现事物与平面化形式的方法来表现物象和空间的关系是幼儿图画常用的一种方式。孩子们根据情感所需使用颜色基本靠自己直觉反映。这种反映是生理的、本能的,也是孩子个性和气质的体现。卡通形式作为一种被物化的介质,一直深受儿童的喜爱。现代著名画家克利和米罗都曾利用这种涂鸦式的绘画进行过艺术的创作。当然他们不是简单的对儿童艺术进行创作,而是借鉴这种形式创作了更多多元化的艺术。

四.对幼儿视知觉形式表现研究和设计的启发

对幼儿视知觉形式表现的研究和设计过程中,发现幼儿视知觉形式表现形式对现代社会影响深远。尤其是对现代艺术的影响广泛,幼儿涂鸦艺术在绘画上的特性和表现形式上对当代艺术的情感追求以最直接明显的启发和影响。他们之间的密切的关联着,例如现代大量的艺术作品在借鉴了幼儿涂鸦艺术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绘画艺术风格,率真,朴实内在品质。当然,我们也利用反向思维,通过艺术家们的创作路程中探究儿童艺术。这样的一种探索研究方式,在为满足当代艺术家创作需求同时,也丰富了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对幼儿视知觉形式表现的研究。

五、结束语

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关系,能力的有限,对幼儿视知觉形式表现研究在这就此止步。当然这次研究和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在此方向的研究还应该在以后的时间里继续探讨。希望有志之士能够在以后的研究和学习时对这方面进行升入的探讨。

上一篇:想你的唯美说说下一篇:天然气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