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措施(通用11篇)
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以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为抓手,从学校实际出发,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旋律,以自信教育为突破口,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创设适合于每个学生健康发展的育人氛围,以倡导班级文化为契入口,确立学校文化新品牌,努力开创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局面。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是无可置疑的,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应该是多方面的,接下来我将从教师本身,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德育资源教育等几方面来谈谈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些方法措施。
一、注重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是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应该在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发挥主要作用,学校应该要把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摆在工作第一位,针对当前未成年思想道德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
(1)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来加强学习。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不仅仅是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教育,更应该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第一线应该利用一些道德模范,劳动模范,杰出青年等的一些先进事迹来教育我们学校的学生。
(2)定期组织行为规范评比活动,开展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活动。在班级开展文明事迹报告活动,认真做好班级好人好事的记录活动;利用节日板报,宣传栏引导学生的认知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
(3)建立心理咨询室,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应针对当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探索加强和改进的有效途径,大力培养未成年人的自立能力、自律能力、合作能力、面对挫折与承受压力的能力,使他们成长为有健康人格、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4)提倡绿色上网,拒绝网瘾。应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合理利用是对我们很好的帮助;过分利用甚至沉迷对我们身心健康是有危害的。这一点学校,家长要共同做好双管齐下。
(5)注重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激学校,老师;感恩整个社会。早日培养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人的思想习惯。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在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蜡烛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由此可见教师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起着指引性的作用。一个教师只有自己思想道德过关,才能培养心理健康道德合格的学生。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主要是师德方面加强,我们每周都要开展师德学习。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正确把握“以人为本”的师德内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对学生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并举,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工作情感,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加强班主任的考核机制,从而培养出一支具有较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集体荣誉感的班主任队伍。另一方面加强班队干部的培养,发挥他们在班级管理重的作用,以便形成良好的班风。
三、利用家庭教育,家校联系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也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未成年人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多方面的学习,日常生活则主要在家庭环境中。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从小养成良好习惯、文明行为、高尚品德的影响和作用更大。通过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多种形式,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使他们努力成为学习型家长,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
四、充分利用社会德育资源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定期到社会上参加实践,使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悟道德,磨炼意志,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当地公安部门,法院到学校来做宣传。教育学生的行为规范,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
认真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项任务。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坚持不懈、持续推进。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作为各类精神文明建设先进评选的前置条件,健全工作机制,明确成员单位任务分工,有关部门各负其责,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建立健全指导协调、任务分工、督促检查和奖惩激励机制。要加强调查研究、大力改进创新,总结推广工作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注重解决工作中面临的新课题,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现状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没有道德,也无甚用处。”可见,德育应是整个教育的灵魂。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因此,对广大未成年人的教育目标,不仅仅是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然而,根据中国心理学会对全国22个省的调查表明,约13%的青少年存在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其中包括情绪因素及人际关系因素。同时,16%的青少年表现为焦虑、强迫、抑郁等。全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率占16%至25.4%。这些数据以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逐年上升,趋向低龄化、智能化等事实表明,我国当前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状况令人担忧。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不力的原因分析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本人认为原因很很多,但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德育教育存在误区
1. 德育目标定位失当。
尽管我们总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但是在学校德育的实际进程中明显对学生的总体要求偏高,其结果当然是学校德育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成为“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则“笑话”:一所小学组织了两次主题班会,一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题班会,一次是邓小平理论主题班会。有意思的是,同一个城市的一所大学开展了两个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一个是“借东西要还教育活动”,一个是“禁止随地吐痰教育活动”。这两个学校的活动正好弄反了,小学生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肯定有难度,而那所大学里的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与学生的年龄结构又不太符合。
2. 德育课程安排欠妥。
由于在目标定位不明确,“加强德育”的结果往往是弱化了学校德育中的“道德教育”成分,比如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往往没有直接道德教育的内容。有人认为道德教育已经在小学的品德教育中有了足够的强调,但事实上小学生和中学生道德认知处于不同的水平。这一点美国等国的道德教育课程可作借鉴,其品德教育课程中从幼儿园、小学直到高中阶段的道德教育课程分别称之为“幸福生活”“你与我”“公民的品德”和“自我决定”。所以,道德教育也应当采用螺旋式逐步提升的课程模式,在不同学段都有适当的安排。
3. 德育方法运用简单。
德育实效不高一直是教育界一直关心的重要问题。“灌输”德育模式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我们不顾学生发展的实际,将成人社会想当然认为“重要”和“符合学生实际”的内容强加于学校德育。另一方面,许多不同学段青少年儿童关心且急需解决的道德问题,例如青春期的道德课题、毒品问题、网络道德问题等等,往往没有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形成了现实与理论的错位。
(二)家庭德育教育的不足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关系到孩子走什么路、做什么人、能否成才的关键问题。但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一想到培养孩子成才,就很自然地联系到智力开发,一讲到家庭教育,认为就是盯住孩子的学习,而对于孩子如何做人的起步教育则忽略不管。这种反差现象在家庭教育中并不少见。
(三)社会不良环境的冲击
校园环境是社会环境的缩影,和家庭、社会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校园周边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良好校园环境的建设,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不可阻挡的影响和渗透力。现在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这些不良环境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成为“电子海洛因”。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三、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几点措施
(一)提高认识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前提
提高认识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能否落实的前提。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现在的未成年人将是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三支人才(党政干部人才、科技人才、企业管理人才)队伍的预备队。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这是一件大事,必须切实抓紧抓好。从未成年人的特点来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未成年人最大特点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里看起来是小字辈,其实是家庭中的核心,父母、爷爷、奶奶都在围着他转,他要什么,尽量满足。特别是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孩子,处在优越的环境里,有一种优越感,吃、穿、用追求高档、名牌,而且攀比,用于小孩的开支大大超过大人的费用。他们不知什么是艰苦,不知什么是勤俭。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历史和现时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必须一代一代传下去。总之,我们必须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指示精神上来,切实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强化学校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分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
(三)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
家庭是育人的摇篮,家庭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所以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的重点应将思想品德和良好的个性培养放在首位,先教育孩子如何做人。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充分发挥各类家庭教育学术团体的作用,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四)积极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必须积极治理社会上的文化娱乐环境,加大社会不良因素的治理与监管,深入开展“打黄扫非”活动,加强对网吧的日常监管,严格落实不准在学校200米内设网吧、不准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等措施,发动社会多种力量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及学生的生活环境。要增强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感,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实施精品战略,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要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要严厉打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活动。要切实加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工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形成尊重未成年人、关心未成年人、帮助未成年人的社会氛围,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展成才。
21世纪的今天,机遇和挑战共存。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一项神圣使命,也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坚信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将会硕果累累。
摘要: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是一项民心工程、希望工程、基础工程。文章分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现状以及思想道德教育不力的原因, 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教育,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周显菁.浅谈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学校教育对策[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 (8)
[2].张礼顺.关于中等专业学校德育教育的思考[J].班主任之友.2006 (9)
未成年人是指年龄未满18周岁的公民,据统计,目前我国未成年人有3.67亿,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他们是祖国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然而,在我国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消极环境。
未成年人在成长中所面临的消极环境
(一)家庭环境
父母关注孩子的重心是智力的开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成效,独生子女在未成年人中的比例日趋提高,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切,许多未成年人成了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学习,日常必要的家务活和照料自己生活等一些事都不让孩子去做,几乎做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学业方面对孩子施加过大心理压力,这易引发孩子的自卑或叛逆心理。
在特殊家庭中,“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和“暴力”家庭对未成年人成长带来不利影响。以“留守儿童”家庭为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全国人口流动的规模空前扩大,在一些家庭,父母出国留学、外出打工,往往削弱了对子女的教育,有的甚至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这将导致未成年人学习成绩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生危机以及出现违法行为。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吴霓博士主持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组对甘肃、河北、江苏等三省5个县的调研结果表面,中小学中单亲外出打工的孩子已占总样本数的31.5%,双亲外出打工的孩子占16.2%,二者合计为47.7%。这就意味着留守儿童占农村适龄儿童数的47.7%。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现有流动人口已超过1.3亿,按最保守的估计,农村留守儿童也不会少于1000万。
(二)学校环境
重智育轻德育,“智育第一”的观念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存在。素质教育虽然推行了十多年,许多学校表面上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背地里却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在办学的指导思想上以升学率高低论成败,只要升学率上去了,就是“好学校”,一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甚至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一些学校把教师教学的升学率直接同奖金挂钩,同奖惩挂钩。在广大教师和家长的眼中,只有成绩好才是硬道理,其他都无所谓,照此影响下去,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流于形式,“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成了软道理、软任务。学校思想道德水准的降低,造成不少未成年人学生思想道德滑坡。
师生关系出现了新问题:在新时期,师生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高压,学生厌学,学生负担过重,师生感情产生隔膜,师生之间知识传递的渠道在拓宽,而感情沟通的渠道却在缩小。《中国教育报》就中小学师生关系问题所作的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在回答“你觉得自己有心理话最想找谁说”时,回答最想找班主任或最想找某个老师的仅占4.8%,有25%的学生认为老师只喜爱少数同学,有61%的学生认为老师与学生“接触不多”或“很少接触”。
“语言惩罚”和“心理惩罚”现象的出现:近年来,在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中,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大大减少,但采用讽刺、挖苦、威吓等“语言伤害”以及孤立、冷落、当众出丑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的现象呈上升趋势。
(三)社会环境
互联网:互联网给了未成年人一个空前宽阔的天地,为他们了解、适应和改造当今世界铺就了一条无比广阔的信息高速公路,但是,互联网也给未成年人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据中国因特网信息中心报道,2004年6月,全国因特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其中未成年人在1500万以上。网上聊天、网上游戏、网上交友、网络算命已成为未成年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一些网吧违法经营,成为淫秽、暴力、赌博、庸俗迷信等内容的藏匿之地。
音像文化制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西方社会的文化垃圾、丑恶现象乘虚而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在社会上蔓延,各种违法经营的电子游戏厅、迪厅、歌舞厅、酒吧等娱乐场所,渲染色情、颓废有害的色情口袋书、庸俗不堪的文艺作品等,已成为严重腐蚀未成年人心灵的社会公害,致使部分涉世不深、意志薄弱的未成年人腐化堕落,道德失控,甚至违法犯罪。据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数据表明,2003年全国查缴有害卡通画册和不良口袋书计239万册,共查处相关案件5326起。非法口袋书近两年来在广大中小学中颇为流行,危害极大。
毒品的诱惑:毒品泛滥作为当今世界的重大公害之一,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人们的关注。据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03年年底,全国累计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超过105万,其中,16岁以下的超过1万人,在校学生约2000多人。据近期统计,在吸毒者中80%以上是青少年,他们已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
营造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教育环境
未成年人的成长,教育是基础,环境是保障,没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就不可能有好的教育效果,“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教育环境,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三个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领域。
(一)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在培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质方面,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从小养成良好习惯、文明行为、高尚品德的影响和作用更大,为此,父母要尽量做到:
树立德才兼备的意识。任何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衡量都是讲德与才兼备,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证明:“有德无才,难以担当大任;有才无德,才足以助其奸。”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最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当今社会对诚信的呼唤,德才兼备的人受到青睐,企业单位招聘人员都要做才能与品德的考核,我们的社会已经树立了德才兼备的意识,因此,家长应跟上时代的步伐,既要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有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正确处理言传与身教的关系。家庭中父母的思想品德观念和言行作风,对子女不仅潜移默化地发生着熏陶作用,而且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血缘上的联系决定了家庭德育对未成年人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长期和相对稳定的影响。父母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注意自己的日常言行,给以孩子积极正面的示范,创造一种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这就要求我们的父母自身素质尤其是品行方面的素质必须提高。
树立家庭美德意识。家长要按社会主义家庭道德观念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保持家庭稳定,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与孩子一起共建美好的人生。
教育未成年人树立自强自立的意识。父母要教育未成年人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勤奋读书,立志成才,早日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二)和谐的学校环境
矫正教育“指挥棒”指向: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无不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可是一到教育实践中,就成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关键时不要”。原因于升学考试,分数是硬指标,而思想品德没有进入考核的指标。为推进我国素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德智体全面发展,要加大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矫正“指挥棒”指向,升学考试既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考核学生的思想品德,两个考核都要有相应的有权威的指标,从根本上扭转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的现象。
发挥学校德育主阵地的作用。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要改革和完善教材内容,努力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等有机统一于教材中,并且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
树立学校全体教职工的育人意识。教育学生做人不仅仅是在思想政治课堂上,也不仅仅是政治教师和辅导员的事,而是全体教职工的事情,因此,学校全体教职工要把教书、管理与育人结合起来,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坚持思想教育进学校网络。由于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人际环境,因而成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交友谈心、渲染感情的一个重要场所。学校应该重视这个崭新的思想教育阵地,将教育信息穿插在学生喜爱的板块中供同学们阅读,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开设网上“辅导员流动站”、“心理聊天室”等板块,指派专门人员上网与学生交流,就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包括社会问题)展开讨论。一方面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另一方面,将学生对学校的意见向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反映,真正成为学校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教育。坚决防止毒品、邪教进校园。加强工读学校建设,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矫治和帮助。
(三)和谐的社会环境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未成年人每天都要与社会接触,如果社会环境不好,未成年人在家庭和学校所受到的正面教育就会被抵消,甚至前功尽弃,社会各界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把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好以下工作:
加强成年人的教育,为未成年人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未成年人常常把成年人当作他们的模仿对象,因此,就整个社会范围而言,每个成年人都具有教育者的责任,人人都应注意自身的言行,以自身良好的形象影响未成年人。
各类大众传媒包括新闻媒体、文化、出版等部门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大众传媒要大力向未成年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通过大力宣传符合社会积极道德风尚的新事物、新典型来教育引导感召青少年,塑造他们良好的道德品格。文艺部门要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使文艺作品符合未成年人的欣赏需求,做到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相统一。
严厉打击各类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坚持不懈地开展“打黄打非”斗争,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管理,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规定,推广绿色上网软件,为家长监管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上网行为提供有效技术手段。中小学校园周边200米内不得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要加强对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艺厅、录像厅等社会文化场所的管理,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不得在可能干扰学校教学秩序的地方设立经营性娱乐场所,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一方净土。
一、突出重点,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教育思想大讨论的重点是组织全体干部教师围绕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实施意见的精神实质,针对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使广大干部教师进一步深刻领会《若干意见》的精神实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观念和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政绩观,增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发挥学校在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课堂、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二、因地制宜扎实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8月至10月中旬,组织全员培训学习。我校要广泛开展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干部教师学习培训活动,原原本本学习《若干意见》,深入领会文件精神实质。10月中旬将组织开展培训,培训对象为中层干部、班主任、年级组长、德育课教师。我校要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组织开展《若干意见》的校本学习培训活动。
第二阶段:10至12月中旬,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切实解决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要求我校紧紧围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如何坚持”,结合大讨论思考题(后附)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组织德育专题调研,努力解决围绕当前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校举办学习讨论专题讲座。紧密结合大讨论内容,继续举办好相关的系列专题讲座、德育创新论坛、第三阶段:12月下旬至1月,总结交流,推广先进经验。我校要做好教育思想大讨论总结工作,及时总结教育思想大讨论成果,积极推广先进经验,树立新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局。12月28日前,我校要将教育思想大讨论工作书面总结。
中共青川县委 青川县人民政府
关于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级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要求,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目前,我县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近5万人,总的来看,我县未成年人的整体素质是比较好的,他们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富于创新精神,是大有希望的一代。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
严峻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思想观念、方法手段、队伍建设、工作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担负起应尽的领导责任;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着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对此,我们应该保持清醒头脑,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若干意见》精神,切实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作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希望工程,作为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
二、多办实事,务求实效,扎实推进我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我县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通过建好、管好、用好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广大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参观条件,把爱国主义基地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和保护;文化部门要认真研究和探索如何进一步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不断挖-2-
掘内涵,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吸引未成年人参观、学习。各类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宫、科技馆等场所,要积极创造条件对全社会开放,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实行免票,对未成年人个人参观实行半票或全免。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公益性事业单位,财政部门要按照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保证其正常运行所必需的费用。
以县城社区和农村中小学为重点,抓好未成年人文体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各地要把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县城未成年人文体活动场所建设重点放在社区,农村未成年人文体活动场所建设重点放在中小学,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在县城社区、农村中小学建设一批功能比较齐全、设施比较完备的未成年人文体活动场所,为未成年人活动提供物质和环境条件。同时要积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多渠道吸纳社会资金,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对包括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在内的公益性的青少年活动场所的捐赠,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准予全额扣除。发展改革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时要给予支持,国土资源部门要依据有关政策法规支持建设用地,其他有关部门也要在税费政策上给予扶持。
以整治网吧为重点,抓好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净化工程。要
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专项治理,严格落实对网吧的整治和管理,坚决查处黑网吧,禁止营业性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安装网吧终端过滤软件,封堵有害信息,打击违法行为;依法治理利用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远程通信工具传播有害信息,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要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中小学校周边200米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不得在干扰学校教学秩序的地方设立经营性娱乐场所。搞好网吧规范化管理,严格网吧市场准入条件,积极发展绿色网吧、阳光网吧和电子阅览,引导网吧向规模化、连锁化、主题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营业性歌舞厅和卡拉OK厅、酒吧、夜总会以及其他不适宜对未成年人开放的文化娱乐场所,必须设置明显的禁入标志。要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严厉查处出版、发行、播放、出租、展出、表演有反动、邪教、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恐怖等内容的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书刊、影片、音像制品、图片、文娱节目以及游戏软件产品、网络游戏站点和宣扬色情、暴力的玩具、饰品等。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大力整治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建立健全加强未成年人安全保护的长效机制,努力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以课程改革为重点,抓好中小学校德育整体建设工程。要紧紧抓住学校这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教育教学过-4-
程中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教育。要制定并实施中小学校德育整体建设工程方案,着力构建五个体系:一是构建切合实际的目标体系,分阶段、分层次确定中小学德育目标;二是构建科学适宜的内容体系,要把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文明行为习惯、良好心理素质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三是构建形式多样的方法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为载体,以活动为依托,以环境为媒介,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四是构建行之有效的工作体系,健全机制,完善职责,加强督查;五是构建激励发展的评价体系,改进和完善学生思想品德、教师师德和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办法,推进学校德育不断发展。县教育部门要提出整体建设工程的总体原则和要求,并指导实施。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在认真总结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遵循中小学生成长的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的整体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同时,要结合工程实施,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设施,组织开展富有趣味、怡情益智的课外文体、科技等兴趣小组活动;充分利用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等契机,组织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社会调查、公益劳动、军事训练等社会实践活动。要大力加强中小学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建设,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遵纪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要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5-的追求目标,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以德施教,以高尚情操、丰富学识和人格力量引导和影响学生。要完善班主任制度和辅导员制度,进一步改进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支持他们经常地、细致地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
三、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切实把我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目标任务分工责任制。严格按照中央及省市要求,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由宣传、教育、发改、科技、公安、民政、财政、文化等部门组成的县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职能部门要严格按照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目标任务分工,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狠抓落实,共同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乡镇也要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三个重要环节,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倡导开办各类家长学校,使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努力形成以学校为龙头、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要充分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活动场所,充分发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军队和城乡-6-
基层单位的作用,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未成年人专门活动场所的作用,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的重要内容,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素质较高、人数众多、覆盖面广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队伍。
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保证机制。各乡镇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经常分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状况,及时了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情况,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要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增加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财政投入,统筹安排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费,鼓励全社会增加对未成年人活动设施建设的投入。要按照公益性文化事业由政府主导的原则,把未成年人专用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对少儿文艺创作、演出的产业政策,逐步设立少年儿童精神产品专项扶持基金,推动全县少儿文化产品的创作和开发,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增强全县文化产业的活力。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各乡(镇)、各部门要根据任务分工,制定具体的贯彻实施意见,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和考核内
容,着力办好未成年人密切关注的实事,力求取得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实际成效。
中共青川县委 青川县人民政府
2006年8月19日
主题词:教育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贯彻 意见
抄送: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纪委,县人武部,县法院,县检察院。
中共青川县委办公室 2006年8月19日 印
活 动 总 结
**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与镇团委、镇妇联联合,在8—11月份,全镇开展一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活动,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坚持贴近未成年人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结合本镇的实际,实施“六大”行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1、暑期安全行动。通过吸纳教师、心理医生、离退休老人、关心下一代工作者、大学生村官、村级妇代会主任以及一批热心家教事业的人,组成一支志愿者队伍,为家长们巡回宣讲革命传统教育、健康指导、法律知识宣讲等,把先进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传播到千家万户,重点解决未成年人教育突出问题,并且根据家长、未成年人的需求不断拓宽服务范围。
2、文化育人行动。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培养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全镇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国庆节、“六一”儿童节、少先队建队日、教师节、青年节、劳动节、建军节、建党节、助残日、科普日等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未成年人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要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作为学科教学中的应有之义,“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在9月初组织
中小学生开展“七个一”活动,即:读一本好书,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学唱一首革命歌曲,写一篇读(观)后感,讲一位英雄的事迹,举行一次爱国爱党爱家乡主题班会,举办一场“生命与安全”讲座。同时,充分发挥金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示范作用,通过建好、管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爱国主义基地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特点,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通过生命起源教育、性别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防范教育、禁毒教育、生存训练等指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人格获得健全的发展。
3、家庭教育行动。巩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办好家长学校,开展家教知识宣讲和家长培训,举办“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报告会。积极发挥中小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服务中的教育主导作用,继续建立完善留守儿童情况登记、监护人联系、管理教育责任、结对帮扶等制度,开展“代理家长、爱心妈妈助成长”活动;做好农村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工作。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提供便利,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
5、牵手帮扶行动。各中小学校要将“帮教助困”工作列入德育工作的计划之中,要在全面排摸底情的基础上,建立学习困难学生、行为偏差学生和经济困难学生名册。学校党员、团员和干部要带头结对帮困,进而逐步扩大到全体教职工。各村(社区)要对辖区范围内 的留守儿童进行全面排摸,建立档案,开展一对一的助学帮困行动,特别是要开展暑期安全、亲情、娱乐等活动。
在实施过程中, 我们注意围绕“六个一”来具体操作, 使“六年三段式”教育模式有的放矢。
一、以情感教育为主线, 深化道德认识
我校的德育教育活动定位于“生活”这一场景, 凝聚于情感这一主线。针对现在的独生子女自私、娇生惯养等情况, 我们构思了“感动教育”德育系列活动。通过“感受身边的情”“感动身边的人”“感动中国我行动”三个版块的活动, 低、中、高不同年段的学生纷纷开展了以“感受亲情、感动亲人、播撒爱心、收获希望”为主题的感动教育系列活动。活动让学生从感受身边的情体味到被他人关爱的幸福。
二、以德育活动为主体, 活化道德行为
我校开展了“好习惯伴我成长”主题系列教育活动, 每个月份都设计不同的德育活动:通过道德银行让学生存储好人好事;通过讲述良好生活习惯故事帮助学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通过实小之星和校园道德小模范的评比让学生体会身边的榜样。我们还适时地利用学校的光荣榜大力宣传典型事例, 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的特点选择典型, 树立榜样大力宣传。
三、以校园五节为依托, 提升学生品味
每年的四月份是我校的读书节。每到此时, 学校里到处充满了童真的欢笑、朗朗的读书声。学校提倡孩子们留一点时间来读书, 多一点空闲来思考, 献一份热忱给学习, 在读书中感悟人生, 在读书中学会思考, 在读书中快乐成长。学校开展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评比活动, 对优胜班级和家庭, 进行奖励。目前学校设有图书室、阅览室、希望书屋、外语书吧、班级图书角等, 由学生自主管理借阅。每到课间, 希望书屋和图书角都聚满了学生, 小读者们一个个看得津津有味。
每年“六一”的前一周是我校的艺术节, 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日子。艺术节里, 孩子们的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校通过艺术教育,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让艺术注入每一颗心灵。根据学生的爱好, 我们组建了舞蹈、合唱、古筝、绘画、书法、纸雕等小组, 为学生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我校的合唱艺术团、古筝艺术团多次代表阜新市参加省市级大赛, 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得过殊荣, 受到社会各界的瞩目。
五月的第二周是我校的感恩节。母亲对于孩子来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每到母亲节来临之际, 我校都要组织母子共同参加活动。
九月份是学校的体育节。各种小型的运动比赛让同学们充分体会运动的乐趣, 体会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
十一月份是综合实践科技节。在科技节上, 同学们已经把精心设计的机器人、科技小发明、综合实践作品等送到了小小展台上。这些节日带给孩子的不只是才艺的展示, 更是人生中难忘的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四、以学科教学为阵地, 重视课堂渗透
学校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建立起以学科德育为基础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阵地。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和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教学中, 我们积极探索德育渗透的有效方式和手段, 切实将党和国家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体现到学科教学之中, 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对于低年段, 学校在人文学科教学中, 把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同时有意识地发掘家乡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中年段, 在自然科学教学中, 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发挥学科优势, 注重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良好习惯, 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道德素养。对于高年段学校, 在班队会活动中, 对学生进行国魂教育、国耻教育、国情教育、国格教育, 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 振奋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凝聚力, 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五、以优化环境为载体, 注重濡染熏陶
校园环境润物无声。我们注重凸显校园环境的美育功能, 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 努力形成艺术化校园的特色。校园环境体现了贴近学生生活、陶冶学生美好情操、提高学生人性修养的审美追求。我校建设了具有浓厚民族传统文化的道德讲堂, 由“专家讲堂”“教师讲堂”“家长讲堂”“学生讲堂”四个部分构成。道德讲堂通过“五个一”活动具体实施, 即唱一首歌曲, 读一段经典, 看一个短片, 讲一个故事, 做一番评议。学校通过道德讲堂、道德日记等活动, 教育学生崇尚道德、赞颂道德、践行道德, 让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切实得到了提升。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充分利用网络、队报、宣传栏、荣誉板、广播台等宣传阵地, 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教育。我校在教学楼内精心张挂伟人画像、名言, 倡导积极向上、文明高雅、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这些看似简单却又独具匠心的布置, 是学校丰厚的人文资源, 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师表引领耳濡目染。学校重视教师人文精神的塑造, 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三个意识”, 即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法规意识, 发扬“四种精神”, 即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奉献精神, 鼓励教师争做教书育人的楷模。
六、以德育体系为途径, 营造社会氛围
开展未成年人素质教育仅仅加强学校教育是不够的, 还需要增强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感, 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文化环境。我们努力建设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 相互促进。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和学生家长及时取得联系, 用问卷调查、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使学校教育得到了有效的延伸。
一、坚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要一味地给学生讲大道理,要将深奥的人生哲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易懂的实事,用身边的人和事感染、熏陶学生,使学生从小故事、名人传记中明白做人的道理。与学生多接触,找学生关心的话题,多与他们谈心,谈学生对家庭的认识,对社会某一现象的分析,对班内某一行为的看法,从而了解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也能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掌握第一手资料,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让学生在自我感悟中实现自身的完善,最终获得和谐发展。
二、坚持把德育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学校要充分利用好环境育德、国旗下教育、法制教育及班级育德,把德育渗透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德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1.环境育德
学校应注重创设文化氛围,对校园围墙和生活设施周围、楼道走廊、文化长廊、班级板报等的布置都应让学生参与进来进行设计,悬挂关于诚信、礼仪、敬师、尊老爱幼、勤勉、爱国、励志等内容,让学生亲身感受人类从古代就重视品德教育,让学生体验到教师、学校对他们的期望与关心,希望他们能成为尚德有为的青年学生。
2.行为育德
道德教育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要真正渗透到日常实践中去,让学生在校园、班级及各项活动中都能感受到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1)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和卫生习惯等。利用每周的国旗下演讲进行爱国、卫生、礼貌等方面的教育。利用每周的班队会让学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每一个学生接受全班学生的监督,让他们在别人的帮助下成长。让他们吸收他人的长处,不断改掉自身的缺点,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2)注重法制教育
对一个人来说,法制是“外在的约束”,道德是“内在的自律”,只有把“外在的约束”和“内在的自律”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结合起来,才能成为合格的公民,进而成为高尚的人。因此,学校要适时邀请交警、民警等人在学校召开法制教育讲座,以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来教育学生。班主任要经常组织学生观看关于学生品德教育方面的视频、动画等,对学生进行德育。
(3)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德育的质量与成败。因此,我们要积极改进各个科目的教学方法,多采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等教学形式,寓教于乐,深入浅出,既传授知识,又将爱护花草树木、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学习英雄人物、陶冶生活情操等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体验育德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有些行为自己无法判断对与错,所以学生在生活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即使学生犯错了,老师也不能采用单一的处理方式对学生横加指责。老师要先了解学生犯错的动机是什么,是学生想要尝试什么还是学生想要验证什么,老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其行为是否有道理,只有当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教育时,学生才能明白原来这样的行为是不符合道德与法的。所以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老师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利用和挖掘身边的德育资源,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
三、坚持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生在青春期时,容易产生心理闭锁、情绪、情感激荡、早恋等现象。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教师必须依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确立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阶段性目标,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坚持发挥家庭育人的功能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只靠学校是不够的,学校还要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團课辅导等形式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培养学生生活习惯的内容、方法;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尤其要指导单亲家庭的家长如何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总之,德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研究探索,把先进、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引入德育工作中,形成一套理论性、系统化的教育方法,使德育融入学生的生命中,提高学生的素质,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韩振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J].天府新论,2010(6).
[2]贾绍俊.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双重视野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探讨[J].经济师,2008(2).
[3]关舒丹.论道德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J].时代教育,2015(2).
多措并举促成长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交流材料
2019年4月25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xx县教育体育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围绕立德树人,落实习总书记关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八条工作线”促进了未成年人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一、坚持以德育人,狠抓“德育工作线”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学理念,持续推进青少年品德教育工程,大力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工程,建立完善了校内一日常规和校外一日常规;健全完善了师德业务档案,推行学生评价教师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深入开展
“特色校园”
创建活动,省级文明校园1所,建成市级
“法治示范学校”5所、绿色学校”16所、市“交通安全示范校”2所,市无邪教校园2所,开展“道德讲堂”,推进了德育工作常态化。
二、发挥纽带作用,狠抓“群团工作线”
充分利用各种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入学、入队、入团和
18岁成人仪式等重要日子,以“爱国、守法、诚信、互助、文明、和谐”为主题,每年都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清明扫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革命诗词诵读、演讲、歌咏比赛、经典诵读、有奖征文、向国旗敬礼”、“仙湖小卫士”、育禾苗,感党恩,喜迎十九大”、我的中国梦”“我们的节日等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砥砺奋进的五年”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与时代进步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大力实施“共享蓝天”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建成了6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有效地改善了留守流动儿童的学习条件。
三、注重情感育人,狠抓“家庭教育工作线”
成立家长委员会,100%的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设立了校长信箱,落实家访制度。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交流儿童教育、管理、保健、卫生等问题。坚持以“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为主题,以“亲子互动”为特色,每年举办家庭教育培训、宣讲、辅导、讲座等,帮助家长提高家教素质。开展千名教师进万家大走访活动,制定下发了《xx县教育系统开展千名教师进万家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全县教师深入学生家庭进行走访,加强家校联系。累计参加大走访活动教师4000余人次,走访家庭2万余户,有力推进了我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四、拓宽育人渠道,狠抓
“校外教育工作线”
依托青少年学生活动中心,启动了“研学旅行社会实践活动
”,自2018年底活动启动至今,开展了“研学旅行社会实践活动”3期,参与人数达700余人次。青少年活动中心各乡村少年宫利用周末及寒暑假积极组织开展公益培训和校外实践活动。建立完善了“学校放假、社区报到”制度、在职党员、教师进社区制度,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未成年人的能力。打造勤工俭学平台,开展校园农作物种植实践课。全县26所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土地资源,带领学生种植青菜、白菜、辣子等农作物,养殖肥猪、鸡鸭兔为学生食堂提供绿色食物,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品行。
五、重视身心健康,狠抓“健康教育工作线”
自2018年起,我县投入资金近20万元,在青少年学生活动中心新建了xx县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1个,建成面积104㎡,辅导中心现有专职工作人员1人,国家级心理咨询师2名,兼职工作人员3人,志愿者50余人。目前为止,我县心理健康辅导站已经拥有会谈区、情绪宣泄区、沙盘游戏区、音乐放松区、团体辅导区5个区。2018年辅导站共接到咨询电话120多起,正式签订协议并做个案心理咨询30余人次,到各中、小学校开展心理讲座2次,到xx县凤山小学开展团体辅导1次。开展《荔枝》微课3期,学习人次530人。
各学校结合各自实际,每年聘请相关部门专业人员宣讲普及卫生保健、心理健康、防震减灾、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和禁毒等知识,把健康知识送到了千家万户。
六、关爱困难群体,狠抓“帮贫助学工作线”
严格执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三免一补”和国家关于学生的各类补助等惠民政策。2017秋-2018春学年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金、建档立卡生活补助、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等资助项目2197.812万元,受益学生80484人次;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货款706.47万元,受益学生925人次;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8年1-11月累计支出资金959.05万元,受益人数12.15万人次。深入开展“学习雷锋、做小小志愿者”活动。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以节假日走访慰问、困难资助和“一对一”、“多对一”结对等形式进行帮助,让每个困难学生都受到关爱。
七、预防违法犯罪,狠抓“法制教育工作线”
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通过校会、班会、学校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园广播、校迅通、微信、短信息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宣传活动,建立xx县教育系统法律专家服务站。2018年,全县各中小学开展了“法律进学校”活动96次,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各中学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坚持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将法制教育列入课程,落实法制教育教材、课时、师资;积极开辟第二课堂,聘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政法委干部到学校上安全法制课,使法律法规、安全等知识深入人心;开展法制教育师资培训。开展法制示范校创建活动,评定市级法制示范校2
所,推荐上报第三批市级法制示范校2所,省级法制示范校1所。
八、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狠抓“净化文化环境工作线”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建立固定的宣传阵地,如黑板报、壁报、橱窗、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站等。积极创建绿色学校、文明学校、文明单位,提升校园文化水平和层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主题教育,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显性功能,努力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以陶冶师生情操、构建师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师生素质。
今后,xx县教育体育局将继续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深入学习和借鉴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本地特色的工作思路,在创新上着眼,在求实上着力,努力增强我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时效性。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我们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为此,我们在学校《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较大成效。
一、以校园为主阵地,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活动
1、以校园为主阵地,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并通过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板报、墙报以及课外活动基地等德育系列途径,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充分挖掘自身的教育资源,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全校团员、学生干部分批观看《三大战役》、《狼牙山五壮士》等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撰写观后感,引导他们从影片中了解和认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充分利用我镇岱仙瀑布、石牛山森林公园、坂里省委旧址等教育资源的优势。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德育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体验机会。
3、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团委的作用,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开展多种形式的团队教育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发展学生特长,举行师生蓝
球比赛、学生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等体育项目比赛,通过这些有益活动,使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健康、活泼、多彩和有序。
二、狠抓校风建设,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1、抓班级责任制。把班级建设工作、德育工作责任到班委会,班干部是第一责任人。
2、抓工作例会。每周一第七节召开班例会,主要对上周的班级工作、学生表现、考核评比等情况做简要总结,布置当周的工作要点。这样不仅与班干部加强了沟通与反馈,而且有效提高了班级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使各项工作及时地有效地落到实处。
3、抓工作合力。对违纪学生要求严加教育,情节较为严重的要求家长到校或配合派出所共同教育管理,有效提高的工作效果。
四、优化校园环境,培养理想文明学生
按照《若干意见》通知精神,进一步完善了有关德育制度和学生行为规范要求。开学后,立即组织学生学习贯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礼仪规范》以及我校各种规章制度,修改完善了《红旗班级评比实施细则》等常规制度。通过这些规章制度,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文明礼貌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并做到及时检查学生的行为习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树立起良好班风和学风。
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若干意见精神,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方法,克服弊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
一、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教育时空上的相互衔接
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在时空上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一般情况下,学生在校约6小时,在社会上活动约3至4小时,其它时间在家里。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不强。从法律角度讲,家和和老师应负起监护的责任。如果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方失控,都会导致整个教育在时间或空间上出现断裂。这样就使本应相互衔接的教育的整体性遭到破坏,由此,社会上的不良分子、不良影响就有机可乘。据统计,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这已构成一个严峻而迫在眼前的社会问题。许多问题少年、问题学生,其“问题”都可在家庭教育不当或社会不良影响中找到原因,学校教育的失误或转化不利,又使这些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难以自拔。
(二)有利于教育方向上高度一致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孩子在校接受正面的思想教育,满怀进取愿望,回家后家长或亲戚来几句“世态炎凉,人生真谛”,顿使孩子困惑不已;有时家长的谆谆教诲抵不过社会上朋友的几句“肺腑之言”,也使孩子不知所措。这说明三种形态的教育如果其方向不一致,其教育作用势必相互抵消,或引起思想混乱。目前,我国三种教育方向不一致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如一些有条件从事社会教育的单位,不仅未尽其职,反而以营利为目的,出版、发行、传播一些有害于青少年成长的东西;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的理念指导,对独生子女的宠爱和重科轻德倾向日益突出。这一切说明,应增强社会、学校、家庭教育者的教育责任感,建立一种三种教育力量一体化的教育体系,统一教育方向,既组织好社会教育,又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参与意识,强化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使三种教育在同一方向上协调一致。
(三)有利于加强各种教育的互补作用
家庭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具有亲密的血缘关系,使家庭教育独具丰富的感情色彩。年龄越低,家庭教育的先导性、启蒙性作用越大,甚至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而学校教育的统一性、组织性、系统性、集体教育等特点,对学生的品德养成和才能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同时,融洽的师生关系和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对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社会规范的内化和社会公德的形成也是十分有利的。社会教育在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实用性、及时性、灵活性,形式上灵活多样,有利于学生在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同时或之后,开阔眼界,扩展视野,及时了解和适应社会生活,更好地发展其个性品质和创造才能。由于三种教育各具特点与优势,对于特定的教育目标,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难以完成的,而学校教育却可以顺利完成;反之,学校教育力不从心的教育目标,家庭教育或社会教育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有时,单靠一种教育途径难以完成某一教育目标,必须通过几种教育途径共同作用才能完成。这是因为,由于学生的遗传素质、生活环境、成长道路各不相同,他们对家长、老师、朋友的信任程度也会不同,因而对不同的教育活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认同或排斥情绪。一般来说,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信任程度越高,对教育活动的认同程度也越高,其教育效果也就越好;反之亦然。教育者总是以追求最大教育效益为目标,所以不同教育形态或途径所发挥的作用就会有差别。
二、构建“三位一体”教育的方法与措施
形成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三结合”教育模式。根据不同社区社会、经济、教育组织结构的特点,确定不同的社区“三结合”运行方式,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更强大的作用。
(一)学校和家庭交流,双向互动
第一,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引导家庭教育。在指导内容上,一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如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合格加特长观”、“自立、自护能力观”、“发展观”等。二是帮助家长掌握教育规律与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三是提高家长素养,让家长以身作则。帮助家长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去了解教育孩子。四是指导家长创造良好家庭氛围,熏陶孩子。在指导形式上,一是建立校级和班级的家长委员会。二是开办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用专题讲座、观摩、学校开放日、座谈会等形式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三是开展家教咨询活动,将个别咨询和共同辅导相结合。四是进行家访、校访。使这类形式巩固地成为“三结合”教育的阵地,发挥其经常性的教育作用。
第二,学校、家庭互相交流,互相配合。学校定期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情况;与家长协商教育的内容、方法;请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开展多种活动,调动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积极性。
(二)学校回报社区,形成社区和学校良性互动发展局面
学校发挥文化中心的优势,利用教师、设备、场地等教育资源与社区联办文化、体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发展社区内的人文精神,促进广大居民文化生活的提高。同时,学校还组织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如每年慰问部队、公安、交警,创建文明长廊、举行广场演出、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用实际行动回报社区。
(三)依托社区,促进教育优化,提升教育效能。
【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措施】推荐阅读: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09-29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11-02
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总结10-09
妇联关于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调研报告12-18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计划方案11-24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情况自查报告10-07
学区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06-02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及打算06-06
文广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