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抒情散文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惜春抒情散文(精选11篇)

惜春抒情散文 篇1

1.<善意的谎言,美丽的心结>

对于一个人年龄大小的界定,无论别人有心亦或无意的猜测,无论结果偏差多少,权当她是一种善意的谎言,美丽的说词,任岁月去猜。

许多人都未曾知晓她的真实年龄,不是她要故意隐瞒,而是即便说出来别人也未必信,别人宁愿相信自己的主观的臆断,当然这种妄加的猜测往往比她实际年龄要小于8-10岁。关于年龄偏小这一说法,最为有力的佐证便是当初她只身南下闯荡,去人才市场找工作时发生的故事,当她递出自己最具说服力最真实也最能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时,招聘方却说是证件是假的,这是她平生出入社会以来首次听到最难以置信的话,她是如此真实而坦诚地面对生活,今日何苦又会为这份还未落实的工作撒下这弥天大谎呢?这不有悖于父母及尊师的多年来的言传身教吗?当时她便傻了眼,迫切地问道:这是为何?真的证件反倒被误认为是假的,心理自然是冤屈的,但当问其对方原因时,对方给出的说法更是奇怪之极:年龄是假的,你本人的实际年龄与证件上的年龄相去甚远,这分明有作假的嫌疑,说明白点就是证件上的年龄比与实际年龄大许多。这倒是桩奇事,只听说有许多人为了找工作将其实际年龄想方设法改小,将年龄改大倒是头一回听说。再者说谁不想年轻,谁会诏开天下自认为是秘密的年龄呢?尤其是对女孩子来说更甚。可他为何偏偏要怀疑她故意将年龄改大呢?真是令她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经过几番解释对方才勉强相信她的话。做假这是她平生最为痛恨的事,况且她一直是个坐不改姓、立不改名的贞烈女子,今天何苦会为了工作而将其身份改了呢?虽然当时心理有隐隐的不快,但最后还是大度地原谅了对方这一莽撞的.说词。发生这样的事也不只是头一回,被怀疑证件上的年龄比实际年龄偏大的事,在天府之国的成都也曾发生过。记得那时从学校毕业好几年了,还常被误以为自己是学生身份,是出来作假期工的吧!哎,心理不曾说谎的人,脸倒长得像说谎的样子,怎奈她何?成都人到底是比广东人显得内敛,对方没有直接说证件是假的,而是说看起来实际年龄比证件年龄小而已,而广东人为何一定要说证件有假以此来证明自己个人的臆断是确凿无疑的呢?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难怪,这鱼龙混珠的南方,人来人往的都市,真亦假来假亦真,谁又说得清呢?

关于年龄真假问题,虽存有争论,但也因人而异。也许是她那双不泄于世清澈的眼睛出卖了自己的内心,也许是她那张不经经风霜的脸颊,给了世人一种朦胧的错觉。也许她那娇小的身材迷惑了世人的双眼,不管如何,年轻总是好的,这无疑对她成长是最大的心理安慰吧。暂且不说是美丽的诺言亦或是善意的欺骗,“年轻”这个字眼总是受用无穷。当如此之说人的渐次多了,她也便慢慢相信,开始是表面上附和,后来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地成了习惯,心态也跟着年轻,打扮也不会太过成熟,只有她的心理清楚明白,自己的年龄早已被岁月的尖刀割在时光的帘子上,只是大多时候无意去掀开这一道真实的帘,毕境真实要比理想来得残酷,比幻想更为令人痛苦。

被世人误解年龄,大抵跟她娇小玲珑的身材有关的,尽管孩子都好几岁,可她的身材还是保持少女时代那么凸凹有致,阿娜多姿,曼妙绝伦。这些从来都不是她向外界炫耀的资本。到底她却是个多愁善感,性格有些郁抑的人,这是家人认为她自小光吃不长的症结所在。按科学道理来说,成长的快慢跟心情的好坏是有密切关联的,你看那些成天无忧无虑,“没心没肺”的人,哪个不是健康活泼的主。她自幼便喜欢安静、阅读、晚睡,成天总在思索,总有无穷无尽理不清的头绪在缠绕着她,脑海里总会不时冒出许多天马行空、稀奇古怪的想法,扰得她片刻不得安宁。很多时候,她也恼自己,怎么会这样,这样活着多累,心累。

2.<跨越蓝天的向往>

三万英尺的距离,不是飞机远离地面的地面的高度,而是心与向往的距离。

看着同龄孩子无忧无虑天真无邪快乐地过着童年,自己为何倒成了局外人,仿似这些快乐都与自己无关,甚至一天比一天离得自己更远。有时这些怪异的想法会直接渗透到梦里,在梦里,那些想法都能变成现实,这样的梦无疑对她来说是好的,也正是她所希翼的,于是自小便养成爱做梦的习惯。比如白天常会看见自头顶飞过的的飞机,那神奇的羽翼像是有无穷的力量,带着整个机身呼啸而过,转瞬消逝于眼光尽处,在无际的天宇里渐渐隐匿成一个小小的影。随着机身的渐渐变小,初见飞机时的激情亦会渐渐淡去,直到天空里再次出现另一架飞机,那种对飞机渴望的激情又会被再次点燃,就如海上一阵浪花,随着风平便静下来,但是当又一阵风袭来,浪花又会被再次激起,一如她对飞机执著的爱。常常白天看飞机在头顶盘旋飞过,夜里在梦里便会与飞机亲密接触,或乘坐或触摸,总之不像现实般想多看一眼都只是奢望。如此说来,梦想远比现实美好得多。在她童年的记忆里,白日里经常有飞机以很低的高度,以盘旋的方式飞过头顶,孩子们的欢呼声准会在飞机出现的地方乍然响起,仿似至今仍回荡在耳畔,久久不能平息。至于那时为何常有飞机以如此低的高度在头顶往复盘旋,据说是某些私人组织在那里探宝,又说那是属于违法的私人行为,至于后来是否发现有宝便不得而知。倒是无数低飞的飞机给她童年带来无数的幻想和激情,也给孩子们带来无数希望和梦想。

那也许便是童年的梦想,有多少孩子那时无不在想,要是自己长大了要亲自去驾驶飞机在蓝天里翱翔,或者亲自设计自己喜爱的飞机款式,又或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当个飞机维修师,总之是都想与飞机结下不解之缘方才作罢。而她是众多有想法的孩子之一,不过她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能有闲暇乘坐不同国家、不同型号的飞机,飞越大洋彼岸,飞过天涯海角,静静地倚着机窗,看自己在如棉花般的云里穿棱,穿过云层,穿越浩瀚的大海,俯瞰大千世界,看一切景致尽在眼底。只有飞机的高度可以帮她完成让世界尽收眼底的梦想,于是她痴痴地恋上了在蓝天里翱翔的飞机,那不仅仅只是飞机,那是载着梦想,载着激情,甚至是载着她整个童年的喜怒哀乐。恋上一物,总是有很多欲拔不能的情节在其中,正如在她幼小的心灵却恋上在高空不能触及的飞机,因为恋上,所以向往。

3.<惜春>

春天是一年四季最美的季节,美丽得短暂,美丽得匆匆,美丽得教人惆怅百结。

总是在稍许安静的时刻,她便又开始回忆起那黄灿灿的大片油菜地,绿荫荫的婉豆苗,开满白色小花的杨槐树。欣赏这大片被季节带到眼前的景致时,她是贪婪的,想要拥有整个春天。当这一切迫不及待地映入她眼帘时,常常是在她肩上背着书包,嘴里哼着快乐曲调的上学路上,一阵春风吹来,看红领巾在胸前乱舞,成群的蜜蜂飞来飞去,蝴蝶儿自是不甘寂寞,也在花间翩翩起舞,阵阵花香绕鼻,令人陶醉,不忍离去。

景致虽好,却无凭寄。手机与照像机并不普及的年代,面对如此美丽的景致,总是提忧她随岁月悄悄远逝,不能长存于人的记忆里。正是因为恐怕花儿匆匆谢了,才无数次迷途忘返,以至于数次误了上学,老师同学都习惯地推断,她的迟到定是她走路速度太慢所致,她是如此弱不禁风的女孩,走得慢自然是常理,倒也没多少责怪的意思,兴许是她的学习成绩从未令老师们失望过,如此说来老师们是有些担护她的,甚至可以说是疼惜她的吧。可谁又能真正懂得,她迟到的真实原因正是为了惜时,怕时光匆匆地就去了,花儿会跟着凋谢。无数次她驻足停留,感叹这美丽景致要凋谢在时光的荒野里,要在岁月里荒芜,心理便有种柔柔的疼,可叹无力挽住这匆匆而逝的光阴。她只是以自己的方式想要留住这如流的岁月,相较于同龄的孩子来说她似乎早早地意识到了光阴一去不回头的无奈,这也是她成年后最爱发的感叹:红颜易老,流水无情。虽然是岁岁年年花相似,但却岁岁年年人不同,美好的少年时光是回不去了。

4.<男人缘>

除了父亲之外,表哥是第一个闯入她世界的异性。

记忆里父亲永远是那么忙碌,终日为了生活奔波劳碌,肩挑全家重担,因为他是家里长子,家里大小事离不了他,几口人张口便向她要吃。早年的父亲是村上的出纳,缘于父亲是高小文化,加上清廉高洁的品德,这管钱的重任自然是落在他的肩上,后来据说因为集体所有制被打破,土地下放到户后,自家的钱自家管,没有集中统一管理的必要。之后父亲又开始不断学习其他技术,无论什么工种,不管什么季节,只要他愿意,总能揽到不少活,加上父亲为人谦逊和善,善良正直,无心计,不计较,他更成了别人需要的首选人之一。所以父亲常常终年在外忙碌,少有在赋闲在家的时候。只有每到农忙时节,父亲会准时回家来抢种抢收。父亲常年在外,她也常跟着父亲外出,爱屋及乌,缘于对父亲的喜爱吧,那些客户也倒挺喜欢这小姑娘,常常被她古灵精怪的想法和奇妙的问题逗得哈哈大笑,父亲也自觉带这个小宝贝在身边倍感快乐,只是有一次不知得了啥急性病,一时之间不吃不喝,急得父亲及客户直冒汗,性好及时看了医生,总算没碍大事,只是从此以后,父亲也少于带她出行了,父亲那宽宽的胸膛及温暖和后背,也成了日后她最温暖的回忆。

惜春抒情散文 篇2

这是杨朔的《荔枝蜜》一文中的一段。作者对蜜蜂的赞美是多么美,又是多么耐人寻味啊!然而它又岂仅是歌颂蜜蜂,作者在这里不仅激发了我们对蜜蜂的崇敬,而且把我们引进了更高的境界——对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热爱,对辛勤的劳动人民的热爱。我们就像读了一首热情而含蓄的诗一样,受到了强烈的感染。作者精巧的构思,洋溢的热情,优美的文笔贯穿全篇,仅从这一段引文里,就使我们感受到一种浓郁的诗意了。

散文的诗意,是许多散文家所刻意追求的。高尔基就曾要求青年作家像写诗一样去写散文,在鲁迅的作品中就有许多这样的抒情散文(尤其是《野草》中的散文)。既谓诗意,当然也就要具有一些诗的特点,而这种特点我以为主要是指作家用写诗那样的丰富的想象、饱满的感情和精炼优美的语言来抒发作者的感受,告诉读者一种深刻的思想,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来表达他的感受是构成散文诗意的重要因素。也就是作家把他在现实生活中最激动的内心感受用抒情的笔调表达出来,才能构成散文的诗意。因此,我们不能把诗意作狭隘的理解。郭沫若在解释什么是诗时说:“诗的本职专在抒情。抒情的文字便不采诗形,也不失其诗。例如近代的自由诗,散文诗,都是些抒情的散文。”这些话对我们理解诗意是有启发的。作者要抒情,当然就离不开诗人那种丰富的想象和饱满的感情了。

惜春小札(节选) 篇3

过完春节,春天的脚步也就临近了。人们期待春天、珍惜春天,惜春爱春之情自古而然。这个春天,你准备好了吗?

春天是不知不觉来的,她走的时候,也是悄莫声儿地在不知不觉中离去。既不像秋天落下那么多的黄叶,“无边落木萧萧下”,造下满天声势;也不像冬天,一阵烂雪,一阵冻雨,“乍暖还寒时刻,最难将息”,让你久久不能忘怀那份瑟缩,那份冷酷。

春天,平平常常地来,自然而然地去,没有喧哗,没有锣鼓,甚至最早在枝头绽开的桃花、杏花,还有更早一点儿的梅花、迎春,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人们带来惊喜。

哦!春天最早的花!

人们的眼睛闪着亮光,然而,“枝头春意少”,这时连一片叶也没有,空气还十分的冷冽。直到“小径红稀,芳郊绿遍”,已是“风送落红才身过,春风更比路人忙”的暮春天气了。

所以,等你意识到春天的时候,她早就来临了,“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等你发现她离去,已经是“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杏子树头,绿柳成阴了。

春天总是很短促的,你抓住了,便是属于你的春天;你把握不住,从指缝间漏掉了,那也只好叹一声“春去也”、“遗踪何在”了。

典型的春天,应该在长江以南度过。没有阴霾的天气、泥泞的道路、苍绿的苔痕、淅沥的雨声,能叫春天吗?没有随后的云淡风轻、煦阳照人、莺歌燕舞、花团锦簇,能叫春天吗?只有在雨丝风片、春色迷人的江南,在秧田返青、菜花黄遍的水乡,在牧童短笛、渔歌唱晚的情景之中,那才是杜牧脍炙人口的《清明》诗中的缠绵的春天、撩人的春天、困慵的春天和“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春天。

然而,在北方,严格意义的一年四季,春天,是最不明显的,或许也可以说是并不存在的。

“五九六九,沿河插柳”,这是地气已经转暖的南方写照。

而在北方,“七九河开,八九雁来”,河里的冰,才刚刚解冻。有几年,我时常要经过什刹海后海之间,那座小得不能再小的银锭桥,这座桥所以出了名,就是因为汪精卫刺杀摄政王,在桥上扔过两枚炸弹。石桥桥洞的背阴处,冬天的积冰,很厚很厚,冰上残留着肮脏不堪的冬雪。等到它完全融化的日子,春天也差不多过去大半了。

春天里有未褪尽的冬天,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人们管这种天气现象叫做“倒春寒”。于是,本来不典型,不明显的春天,又被冷风苦雨的肃杀景象笼罩。后来,我就不再到银锭桥去了,当然,并不是因为桥底下那些不化的冰。

冰总是要化的,不过,北方的春天,太短促,这也真是没有办法的事。

北京的颐和园里,有一座知春亭,是乾隆题的匾额,这位皇帝挺爱写诗,写了上万首,挺爱题词,到处可见他的字。但知春亭的“知春”二字是否如此呢?好像也未必。通常,都是到了“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的那一会,才在昆明湖的绿水上,垂下几许可怜巴巴的柳枝,令北京人兴奋雀跃不已,大呼春天来了,其实,“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承德的避暑山庄里,有一幢烟雨楼。听说,在“文革”期间,有一位当时独一无二的作家,得以在这座楼里写小说,那當然是很了不起的了。不过名为烟雨楼,但至少在春天里,是没有烟雨的。那金碧辉煌的匾额上,我记不得那是不是乾隆的御笔了?但“烟雨”二字,也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在高寒地带,只有塞外的干燥风和蒙古吹过来的沙尘,决不会有那“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的烟雨葱茏的风景。

看来,北方的春天,就像朱自清那篇《踪迹》里写的那样,她“匆匆地来了,又匆匆地走了”。

所以,辛弃疾对春天说:“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想方设法要留住春天,千万不要让她平白地度过,否则,苏东坡的遗憾,“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从身旁消逝,该是多么懊悔的事啊!

因此——

捉住春天。

把握春天。

然后,充分地享受春天。

描述收音机的抒情散文_抒情散文 篇4

并不是对学习英语有着多么强烈的热情,只是借着学习的理由,名正言顺地拥有一台外形精致、携带又方便的时尚电子产品。所以,表姐主动提出家里有台半新的录音机闲置着,要送来给我练习听力时,我内心极不情愿,但又不好拒绝;只好乖乖地取了来,并且很认真地每晚听录音带。

已经记不清是怎么发现那台录音机有收音机功能的,大概是学了些英语单词之后,知道Radio是“收音机”之意以后,便把旋钮转到那个位置,继而听到广播里传来的昀怖驳纳音,后来搜到一个主持人声音很好听的档,听到入迷。

那年,家里刚搬进新房,我和妹妹睡在西屋的一张大床上,每晚写完作业熄灯后,就把那可称为庞大的收音机抱到我枕边,先是假装认真地听几遍英语录音,待确定在东屋的爸妈已睡熟后,就把音量调到极低,转到喜欢的台,头贴着一端的音响口,恨不能钻进电台里,贪婪地攫取里面传来的每一个音符。

常听的节目就是“星星夜谈”了,之所以记得特别清楚,是因为我每晚侧身蜷窝在床上时,可以看到窗外的那片天上挂着稀疏的几颗星,或是月亮伴着散落的星星冷寂地贴着窗户口,当时就想那节目名起的真是应景。

很多时候,听着听着就睡着了,模糊着醒来时,或是听到无信号的昀采,或是听到节目还在继续,有一次醒来时恰好遇到月亮转到当窗的位置,透过窗子把光辉洒遍整张床,像一个柔软透明又发着光的纱帐把我和妹妹罩在里面,那感觉,温暖、贴心,以至于,这么多年过去,我仍觉的那样的夜晚美妙至极。也有时候一觉睡到天亮,爸妈喊起床上学时,没有关掉的收音机里正播着早间新闻。

读高中时,要去离家四五十公里的县城寄读,那台机子带来带去着实不方便 ,爸就新买了复读机给我,再加上高中功课紧张,“星星夜谈”相伴的日子暂告一段落。

因为大学英语的期末考试、四六级考试要用到接收机,我又有了一部和大家统一型号质地很次的收音机。自然,这样的考试是不多的,所以,接收机又成了我日日枕着入睡的催眠机。

每晚,都早早的洗漱爬上床,打开收音机,锁定FM101。30MHz,夜夜守着“千里共良宵”入睡。

四年时间里,千里的主持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我最倾心的主持人也随着换了又换……开始,每周最期待的是张涛当班那天,不只为他分享经典电影片段给我们,更因为我喜欢听他的声音,想不到一个怎样的词来形容他的声音对我的吸引力,好像他的声音可以穿透人的肉体直抵灵魂,你不得不为之倾倒。不知道张涛是怎么舍得离开千里的听友们的,反正他走后,张楠的老调重弹、午夜留声日渐成为我的最爱,张楠的节目主题甚是合我心意。他声音像极了张涛,不止一次地我在心底想,他们一定是同一个人,饰着不同的身份,主持着风格迥异的两档节目,愉悦着电波这端的耳朵们。

后来,林白的高考动员一百天,激起我的上进心,他总是激情万丈地鼓动大家去追寻并且坚守自己的梦想,他的声音里充满鞭策你进步的神奇力量。有段时间,我的个性签名写着:零点,和林白一起守望夜空。有好几个同学都问我林白系何许人也,尽管很想笑,但我仍正经答曰:一档夜间节目的电台主持。我猜,他们一定是以为,我每晚都和小男生出去看星星。

林中白狼总是要回归森林的,千里不是他的长驻地,所以,林白之后也告别千里。

只有姚科老师、雨亭老师、青音姐是从不曾离开的,姚科老师当班时会选些经典老歌播放,同时发起各种话题邀请听友们参与讨论。雨亭老师每次说“我是雨亭”时,都给我一种感觉,他在努力地“咬字”清晰;他的声音总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并且明朗、温软,我甚是喜爱在寂静的夜里,听他娓娓朗读美文,像那些文字真的变成美丽的音符,随着心脏有节奏地跳动。再说青音姐吧,我坦诚地承认同性相斥,她的节目我总是听的心不在焉。她说“嗨,你好!我是青音,你是哪一位呢,今晚我们来听听别人的故事,收获自己的人生感悟”时,声音温柔又甜美,但我总以为那声音甜的发腻,莫名抵触。

一次节目,青音姐请了一个声音很好听的嘉宾,吸引住我用心听了那期节目,竟然发现,青音姐的节目是最能洗涤心灵的,教我们成长为坚韧、向上、乐观、积极的一类人,总之,她要我们相信美好,憧憬美好,追逐美好。至此,彻底被青音收服。

还要说说杨昶,他的名字真是奇特啊,我是第一次听到人名中带昶字,后来翻字典,竟发现有个皇帝叫什么昶呢。他的开场白也有着独特味道,每次都不紧不慢地说“时光正好,氛围渐浓,光线也和思绪同步。千里之外尚无睡意的你,即将要挂上黑眼圈的你,让我们一起找寻属于自己的情绪开关,共同开启一段私密时光……”,向来轻视俏丽的文字堆砌出的句子,空洞乏味,而这段开场白,配着这样的晚间节目,即使刻意的修饰,也变的自然、亲切。

前几日青音姐在节目中提起,她最早主持的节目就名“星星夜谈”,乍然发现,这些年,我的收音机换了一个又一个,锁定的电台却始终未变。

千里在变老,我也从不经事的小女孩日渐成长为女青年,以后也会跟着节目慢慢变老,而守着电波度过的那些夜晚,终是属于我一个人的,珍贵又无比享受的――私密时光。

朝阳抒情散文 篇5

早上的阳光不似正午的灼热,但也比傍晚的热烈一些,但不过分刺目,亦不过分耀眼。大地逐渐褪去暗沉的外衣,光亮从东方蔓延。

树荫在道路上投下深浅不一的影子,树叶与影子一同随着清风摇晃,清晨的微风夹带着一些凉意。走出阴影,步入阳光下,温度在皮肤上缓慢地升腾,整个人逐渐暖了起来。

行至水边,因是朝阳,所以不是我惯常的地点,但关于美的展现,两者并无不同。日出的阳光洒落在水面,留下一条微锥的光带,从对岸铺展到岸边。

波纹柔和的晃动着,水面上金亮的零落光点,也不停变动着位置,闪烁着奇异的光辉。

与日落时不同,日落的色彩是变而斑斓,朝阳之色虽显单调,但其光芒显朝气,更加夺目。直视时便倍感眩目,微微刺眼。

沿着山路向上而行,坡度渐陡,人烟渐稀。虽已过破晓,但鸡鸣声不断,夏蝉经过一宿的鸣叫依然未歇,越是行至高处,小路越发狭窄。那些陈旧的仿古建筑,沾染了时光的痕迹,荒草遍生的房檐上,隐约透射着淡金而偏黄的阳光。

阳光倾泻于琉璃筒瓦,在四角挑檐的屋脊处折射着白亮的光辉。一只蝴蝶落在屋檐,展开翅膀,蓝绿与青黛交织,斑点与条纹交错,有着斑驳的色彩与对称的美感。

鸟虫起的比人要早,树林间早早响起了清脆悦耳的鸣叫鸟儿在树桠间往来穿梭,虫儿在枝叶上旋转跳落,天光渐亮,日光渐强。

评李镇西的抒情散文教学法 篇6

在李老师这个课例的第一课时, 他用了绝大部分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他看来,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 他 (她) 们朗读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也不一样。以下是这堂课中的一个极小片段:

学生读了一遍后, 我开始抽学生起来单独读。我先抽一位男生:“请你从第一段读起。希望你能通过你的朗读, 让我和同学们看到你对课文的初步理解。”“这几天心里, 颇不宁静。”这位男生开始读, “今天晚上, 哦不, 是今晚上, 在院子里坐着, 乘凉, 突然想起……”他读得结结巴巴, 掉字换字不少, 而且读得很快。“同学们, 他读得怎么样?”我问。大家摇头。我问胡迪:“你具体说说。”胡迪说:“他读得太快了。而且还读错了一些地方。”“嗯, 对。是读得太快了。”我说, “给人的感觉, 朱自清不是在散步, 而是在跑步。”学生们轰然大笑。我对胡迪说:“你觉得该怎么读, 给同学们示范一下, 好吗?”胡迪同学的朗读, 吐字清晰, 很有感情。“不过, 还是有点儿小跑的味道。”我一句玩笑话, 指出了她的不足。我决定不急着让学生往下朗读, 因为既然问题暴露出来了, 就应该及时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对大家说:“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因此, 同学们在读的时候, 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 进入他的内心, 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地流淌出来。

以上教学片段, 揭示了朗读对于文章理解的重要意义。老师让学生用角色扮演、模仿朱自清的口吻朗读的方法, 展现的是一种多层次的阅读。

在第二课时中, 李老师先让学生找出自己感兴趣的词句, 品味这些词句的妙处, 逐步推敲, 深度揣摩。大致流程如下:找经典———针对难句逐步分析———深度讨论《采莲赋》的增删对文章美感的影响———老师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整合鉴赏方法。在这一课时, 学生和老师都成了鉴赏主体, 老师分别用了朗读、找关键字、仿写、自由讨论等方法来达到鉴赏的目的。

纵观《荷塘月色》的30多个课例, 李镇西的这篇课堂实录是少数能够真正关注到抒情散文“读法”的课例, 可以说是课例中的“另类”。这篇课例把教“读法”、教鉴赏作为教学重点, 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是比较到位的, 然而问题依然存在。

首先, 这堂课把多层次阅读和语感教学划上了等号。第一课时中的多层次阅读触及了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语感。关于语感, 学术界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尽管说法林立, 但关于如何找到语感和语文教学的契合点仍然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在这篇课例中, 老师试图通过变换形式的反复阅读来体现语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却并未把语感转化成为具体的教学内容, 教学尝试仍然只是停留在感性层面, 这与传统教学中的“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熟能生巧”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其次, 在教“读法”的过程中, 老师试图用自己的阅读经验来代替学生的阅读经验。在这篇课例的结尾处, 老师在还有不少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直接搬出了自己的阅读经验, 并以此引领学生完成对课文的整体鉴赏。很显然, 这种做法有灌输的嫌疑, 如此一来, 老师的阅读经验变成了教学内容, 学生想学的“读法”变成了对老师阅读经验的模仿。不但教学目标未能达成, 教学内容也出现了偏离。

文学作品阅读—抒情散文 篇7

若 荷

喜欢一条悠长悠长的石板街,就如久住都市的人们喜欢宽阔整洁的柏油马路,而每一条光滑的青石板的小路,几乎都与一条悠长悠长的小巷有关。我童年里最寂寞的那些日子,就是在那样一条小巷里度过,那是一条有着青青石板路的小巷,我们叫它西街。

西街是简陋的,两侧的石墙用不规则的普通青石砌就,两旁的房屋沿着小巷鳞次栉比,排列得十分整齐。只是由于年深日久,一部分房屋已经显示了它的破旧。但在青青的石板小巷里,我有一种不再孤独的感觉。母亲不在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在那里玩耍,独自在那条小巷两旁的门楼下站定,目光笃笃地看窄窄的街道的上方挤出的一线湛蓝的天空,在空中倏忽而过的小鸟,还有轻柔浮动着的一片一片的洁白的云朵。

那些白云纯洁得总给人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我的想象里,它们如同祖母当年用来纺线的棉花。那些屋顶上破旧的砖瓦和苫草给人的感觉是那么古老,或许,它们有着几十年上百年或更久的历史了吧?我喜欢这样的格距分明的窗格子,以及新年时候贴在洁白纸张上面的大红窗花。那时候,才刚刚六岁的我穿了一件大红印花小袄,无数次仰起小脸迎着天空零乱的雪花,目光所及处是小巷两边的房屋和高墙,我站在响亮的北风呼啸声里仰视着它们,猜测着它们的神秘与年代。两边的老墙太高太厚重了,我站在它们的中间,显得是那么渺小与单薄。

从前的小巷是繁华的,小巷两边高挑的门楼下,竖起的门板开成一个个的店铺。记得有过一幢地主家住过的大宅子,听说早年那家人家的公子小姐就请了私塾先生在里面读书。母亲曾记得见过一个穿了漂亮学生服的女孩从里面走出再没回来,后来听说那女孩与家里决裂参加了革命。听母亲说,有几处窗子上的花棂还是我的木匠外祖父亲自雕刻而成的。可是它们阔大的院落也已经很破旧了,屋顶上的瓦已经灰暗无光、残断碎开,在阳光雨水的作用下,从碎砖残瓦的缝隙里渐渐生长出了一种细高的茅草,它们由近及远地站在目光掠到之处的屋顶最高处,在寒风里轻轻摇曳,面露寒冷与寂寞,一如幼小的我。

再一次回归故里,已经是十几年以后的事了,踏进那条石板小巷的时候正好赶上梅雨季节,霏霏细雨里,我头顶天空正惬意地走着,尽管脚下一滑一滑。然而这时却接到母亲的电话,她知道我在雨天里行走,那声音分明焦急了:“不是有卖油纸伞的吗?”于是扫兴地停止了继续向前的念头,专门找那些有点古旧的小店,敲开“吱吱嘎嘎”的店门果然买到一把,竹木的伞骨,大红大绿的伞面,撑在手上,雨落在上面是那种清而脆的滴滴嗒嗒。撑了红油纸伞的心里忽然就柔柔暖暖起来,那一刻真的怀疑自己不再是自己了,俨然就是诗人笔下那个撑了雨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了。

而今的我已经很少出入那个小巷了,长大,工作,嫁人。嫁人的那天按照老规矩不得不在那条巷道上自始至终地走过。母亲很开心,因为她心爱的女儿是这样从她祖辈走过的那条路上嫁出的——又一个女儿在相同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从它身边永远走出。从前它窄得只能通过一乘四人抬的轿子,而今它已拓宽到能并排开出四辆卡车……她身后的路很短很短,而前面的路则很长很长,在短短长长长长短短的时光交错里,在花花绿绿的现代文明与层层叠叠的新式建筑中,那条古老的石板小巷从此在她的记忆里定格,并带了某种红袖暖香般的古典情怀,成了她梦里今生永远萦绕的亲爱故乡。

1.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篇散文最重要的内容是这“散文的心”,这篇散文的“心”跳动在那“悠长悠长的小巷”里,表现出作者对小巷绵长的眷恋和追忆。

B. 文章中的地主家的小姐、母亲和“我”三代女人随着岁月一路走远,而小巷依旧悠长,象征着小巷人精神的传承不竭。

C. 文中写道:“两边的老墙太高太厚重了,我站在它们的中间,显得是那么渺小与单薄。”这里的老墙比喻一种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D. 这篇散文质朴、亲切,是为了对应诗人笔下小巷的浪漫和韵致,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小巷的悠长渲染得淋漓尽致。

2. 作者记忆中的“西街小巷”有哪些特点?请作简要的概括。

答:

3. 文章一直是用第一称“我”来行文,但最后却改用第三人称“她”,这是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答:

4. 请分析文中划线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

(二)孤石上的榕树

陈 雪

罗浮山冲虚观右侧有块兀立的巨石,秃秃的,圆圆的,石上没一撮土,顶部却长出几株茂盛的榕树,发达的根系顺着石的缝隙四处延伸,主根竟把巨石对半挤裂又深深扎进坚硬的水泥地板下面,这实在让人震撼,令人嘘唏。在惊叹生命的无比顽强和壮观的同时,又令纷至沓来的文人骚客感慨绵绵,情思幽幽。

诗人说:这是爱情的力量,种子的力量,生命的力量。哲学家说:水滴石穿,树大石裂,石穿石裂的过程是漫长的过程,它需要的是恒心和时间,像树这般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地为着生命的绿色持之以恒地努力,世上还有什么事难得倒我们呢?政治家说:做人就要学这石头上的榕,他就像我们赞美的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你看这树,少土缺水,但从未向艰难困苦的自然环境低头屈服,总想着战胜贫瘠,扎根大地,为路人撑起浓荫。这是一种何等伟大的精神境界、崇高无私的可贵品格!小说家编故事更玄了:葛洪炼丹时,九九八十一天的焰火直冲云霄,天空弥漫着一缕芳香馥郁的药味,神仙惊诧了,急派铁拐李下凡察看,当铁拐李知道人间有人为求长生不老药垒灶炼丹时,愤怒地骂了一句:“人也真是太贪心了,作了皇帝还想当神仙!”气得一跺脚把罗浮山的巅峰震松,巨石从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处纷纷滚落下来,罗浮山的千沟万壑到处是飞来石,石上石旁都长出浓荫蔽日的榕树或樟树,这株榕树便是石块滚落山崖时折断榕枝而倔强生长出来的,谓之仙人树……

我端详着巨石,打量着榕树,叶片在夏风吹拂下沙沙作响,似乎在否定人们对他的种种猜测和褒扬。我注目那网状的根须罩在光光的石头上,并顺着石缝艰难延伸挣扎着的根系,开始为榕树恶劣处境深表同情,同时又为它与命运抗争的钢铁般的意志和毅力所折服。我在想,榕树也有命运吧,你瞧,长在山涧窝底的水土沃润,枝繁叶茂,乔灌藤蔓,相倚相靠,簇簇团团好不风光,而孤石上的榕,形单影只,曲虬盘卧,佝偻横生,苍老多皱,刻下无数艰辛岁月的痕迹。榕树羡慕过旁边的同类,想过迁徙挪位么?它肯定思想过,动摇过,彷徨过,只因为无数次的努力都难如愿,它只好作罢,一股劲地顺着石缝拼命地往土壤的深处钻,榕树也许从没想过自己能活多久,能否长大成林,影响气候,更不敢奢望成为生活的强者,只是抱着不死就要活下去的勇气,日复一日地挣扎着,努力着。后来根须与大地接吻了,养分源源不断供给树根,树根开始肥大,树身开始发育,树干开始横生枝节,枝节开始抽出无数嫩叶,叶片开始接受阳光雨露,根深叶茂。于是树才能用自身的力量与狂风暴雨和巨石的重压抗衡,并逐渐把顽石拱裂拱碎。许多年以后还会把整块巨石撑破撑碎,再用根须把它网起来,变成榕的土壤,那时就不叫做石上的榕,而是称为榕中的石了。这便是生命的奇观,崛起的辉煌,便会引来更多游人的观赏、诗人的想象、哲人的深思、小说家的故事和政治家的说教。

其实榕树什么也没想,它的目的一如既往地简单、朴素、执着、专注,那就是——努力地活下去!

1. 下列对本文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描写罗浮山冲虚观右侧巨石顶部长出几株茂盛的榕树,是为了说明榕树的孤单造就生命的奇观。

B. 文中列举文人骚客、哲人、小说家和政治家对榕树的种种猜测和评价,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人们对榕树的不理解。

C. 文中说“其实榕树什么也没想”,这句话的意思是榕树原本就没有思想,人们对它的赞美只是一种附会。

D. 本文告诉我们,人类也应该像榕树一样,以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不断创造人间奇迹。

2. 文章在描写榕树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举例说明并简析其作用。

答:

3. 文章列举文人骚客、哲人、小说家和政治家对榕树的种种猜测和褒扬有何作用?

答:

4. 榕树“只有抱着不死就要活下去的勇气,日复一日地挣扎着,努力着”,后来终于铸就了“生命的奇观”。对此,你有何感悟?

享受孤独抒情散文 篇8

第一种孤独,是饱尝过世事磨难后寂寞难耐,孤独凄凉的心境,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是“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并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孤苦伶仃,颠沛流离的漂泊凄苦之意。那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睹物伤情,无不是诗人心中孤独凄苦的象征。亦或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此等孤独,是身为亡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心中复杂且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

第二种孤独,是历经过人世的沧桑变迁后,从厌倦孤独,到开始习惯孤独,从彷徨无助到学会从容面对,一如晏殊所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虽是景物萧索,人亦孤独,登高望远,虽有无限广远寥阔,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一种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种空阔旷远,却又能带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第三种孤独,是千帆过尽之后,习惯了孤独,学会享受孤独的坦然与从容。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万籁俱寂、天地一尘不染的景象,而心灵亦是一片纯洁寂静,不染纤尘。亦或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宁缺毋滥,宁愿孤独,也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自古以来,知音难觅,若是无法结交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莫不如,独自守着孤独,同自己成为知音,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与自己互诉衷肠,将心事说给自己听。

或许,每个人都有一份孤独,或是因为不被人理解,所以才开始练习和自己对话;或是从一开始,你就不喜欢置身于人群之中,不喜欢那种拥挤纷扰的环境,而喜欢自己独来独往,喜欢独处时无拘无束的畅快之感。其实,一个人的时候,或许并不孤独,只要内心充盈丰富,无论处于何时何地,都不会感到迷茫无助。其实无论是烈士伟人,还是平凡普通的我们也好,都拥有一份孤独,而生命的至高境界,乃是学会享受孤独,善用孤独,又在孤独中修行,即便再繁华的热闹,再荒芜的处境,也要有一颗冷心观红尘,才不会迷失在尘世的风雨中。

其实,世间所有的路都相似,生命的此岸与彼岸也只是隔了一缕不算太长的雨线,而我,亦可以将苍凉谱写成美丽,将寂寞舞成春秋。于繁华中守住真淳,于纷芜中静守心性,与寂寞为邻,与孤独相伴,于这烟火人间,又似无尘境界中,保持如云在青天水在瓶的自由自在,并保有永久的清明与澄澈。在人群里有一颗独处的心,在独处时也要有人群里的爱。

雪香海抒情散文 篇9

满谷香海

寒退起幽香

这是去年从苍溪归来信手拈来的一首小诗。

苍溪的雪梨誉满天下,苍溪号称梨乡。

去年陽春三月,我爱女随北京某电一影摄制组到苍溪去拍电一影《梨乡》。

突然来电:“爸,这里极了,不来你会后悔一辈子。”

她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我只得遵命去了。

梨乡的三月,真了不得,到处都是白花花一片。

乡间的遍山漫野,田间地角,房前屋后,都是梨树,花齐刷刷绽开,雪香海,这三字用到这里,再恰当不过。

我来到拍摄现场,体验一下电一影演员的光艳。

万想不到,演员的工作是如此艰辛,单调,乏味。

一个简单的镜头,一个演员去打门,话都没有,还是个背影。

我想,这么简间的场面,最多几分钟就过了;万想不到拍了一上午。

管镜头的导演老是从镜头里挑一毛一病:

演员在镜头里的腰身不够窈窕,道俱师赶忙用别针把较肥一大的衣服别几下,不管外人看多别扭,只要导演点头就好。

一会演员飘在后背的头发还不行,化妆师赶忙就去梳理。

导演在镜头里对他的艺术品反复琢磨,反复推敲,演员就像木头人一样,定定钉在那里,听从调配,听从使唤。

呵,原来我们观赏的艺术品,来之是这样不易。

我爱女是作“场记”,有时还窜个角色*,忙得不亦乐乎;哪有来陪我这个闲。

我无聊时便遍山遍岭瞎溜达。此时,我突然听到那久别的歌声:

正当梨花,开遍了,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

《卡秋莎》,这是我中学时代最耳熟的歌,这是我心中的“她”最爱唱的歌。

我爱屋及乌,踏着歌声向雪香海深处淌去。

我看到一位姑娘,个儿不高,但很健壮;穿着简朴,但很大方,站在一棵梨树下,放声歌唱。

她唱完了,深情地对我一笑,一口洁白的牙齿,一对深深酒窝:“先生,您好!来看梨花吗?”一口纯正的普通话。

我点头:“姑娘,你的歌唱得真好。我是被歌声吸引到此。”

“这是一首老歌了,喜欢吗?”

“不!这永远也不会是老歌。这是首永远也唱不尽,听不厌的永恒之歌。”

我的激动把她惊呆了:“先生有什么心事和这歌有关吧?”

“是的,我中学时代就爱听这首歌,也有位姑娘最爱唱这首歌。”我坦然道。

“后来呢?”她眼睁得大大的,预感到结局不妙。

“她走了,去到很远很远地方,只把这歌甩给我了。平时我用手风琴拼命拉这歌,后来我拉不动了,便把这歌深深埋一进我心里。”

“对不起呀,先生,我惹你伤心了。”她自已到哭起来了。

“不,姑娘,我很欣慰,意想不到这么多年,在这么的地方,还有你这样善良美丽的姑娘唱这歌,这是多好的兆头啊。”

今年的陽春三月,我太忙,无暇惠顾.明年一定要去.一定!

品出抒情散文的中国味 篇10

一、中国情结

1敦厚的儒家思想

我国古代“尚和”的哲学思想以及儒家的“中庸之道”思想对中国作家的影响极大。“和谐敦厚”的儒家思想成为许多作品的核心内容,具体表现在淡泊宁静的心志、谦和宽厚的道德理念和崇尚美善的审美情趣之中。

《繁星》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安然的境界;《春》、《夏》、《济南的冬天》投射的是对和谐的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向往;《端午日》表达的是对民俗民风的崇尚;《美丽的西双版纳》、《阿里山纪行》表现的是对人文文化的追崇;《石榴》、《白杨礼赞》歌颂了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紫藤萝瀑布》表达了积极处世的生活态度。这些思想情感是儒家文化的折射,反映了千百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

2优秀的传统美德

民族传统美德在教材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民族传统美德在抒情散文类教材中大体包括以下方面:热爱祖国,谦和宽厚,同情弱小,珍视生命,爱护生灵。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抒情散文类教材中表现得最为浓烈,从对祖国河山的赞颂,到对祖国风土人情的崇尚,到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到对民族精神的赞美,每一种情感的流露都饱含了对祖国真挚而浓烈的爱。写景类散文无不写尽祖国一草一木的秀美风姿。从祖国春夏秋冬的四季美景,到祖国的“阿里山”、“西双版纳”的人文景致,点点滴滴见真情。状物类散文关心的是一草一木,表达的是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情,从一株“紫藤萝”的命运到一棵“白杨”的风采,草草木木熔铸爱国情。谦和宽厚的美德在文章中也屡见不鲜,宽厚待人,尊重生命。

《囚绿记》中从“囚绿”到“释放绿”,表现的是作者对顽强生命的敬重与爱护;《紫藤萝瀑布》中的对一株藤萝命运的关心,表现的是作者仁爱善良的情怀。

3含蓄的个人情绪

儒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思想,表现在散文的情感表达上,就是“含蓄”二字。看朱自清的散文,情感的体验与外在的表现都保持在恰到好处而又和谐的状态。《春》一文活泼而不失沉静的情绪,《绿》一文浓郁而不充溢的情感,都被作者收束有度,表达得体。读经典抒情散文,品析作品中含蓄而真实的情感表达,能帮助学生体会儒家“适度中和”的情致美。

二、中国样式

“中和”之美是中国古典散文以至所有古典艺术共同遵循的一个美学准则,很多作家深受这一审美观点的影响,并积极促进散文艺术向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

1意境的“中和”之美

“亦动亦静,亦虚亦实”。中国的散文十分讲求意境,抒情散文更是以意境取胜。综观初中抒情散文类教材,每一篇散文都是一幅色彩和谐的水墨画,疏密安排有间,整体布局合理。在朱自清的文章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温情而沉静的美,他的《春》里,绿的草儿,艳的花儿,色彩亮丽而不刺眼;淅沥的小雨,静默的老农,流淌着的是一丝暖人的新意;迎面扑来的泥土芬芳,耳边萦绕的牧童短笛,画面生动而宜人……这种静与动的谐和,声与色的相衬,创造出了一种恬淡宁静的艺术境界。

巴金的《繁星》一文,由实到虚,虚实结合,营造了一幅恬静梦幻的浪漫画面,使文章充满了神奇的魅力。“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象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在作者的眼里,大自然和“我”是如此接近,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一切都和谐安然得使人陶醉。

2语言的“中和”之美

“长短相宜,整散相合”。散文的语言讲究节奏感和旋律感,常用长短句的巧妙搭配,制造跌宕回环的音乐美感。如“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边湿湿的黑边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这段话的句子安排一短一长,一短两长,一长一短,两短一长,长短搭配,使句子有了诗的韵味,使文章展现一种起伏的节奏,产生一种抑扬顿挫的美感。

老舍的语言也是中和柔顺,朴实自然,在自然中求其悦耳动听。如《济南的冬天》里有这么一段:“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天儿”、“影儿”的儿化音韵,“不忍得冻上”、“照个影儿”的口语化,无不使文章充满浓郁的“京韵京腔”,确实“轻脆快当,俏皮生动,漂亮活泼”。

3情韵的“中和”之美

“物志相合,情景相融”。抒情散文表达情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托物言志与即景抒情。在托物言志类抒情散文中,“物”与“志”相连紧密,它们常常借助象征或联想等手法勾连起来,“物”是“志”的依托和载体,“志”是“物”的精神与内核。比如《白杨礼赞》中的“白杨”就是物象,作者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民族精神。在文中,作者围绕“不平凡”充分描绘了白杨挺拔向上、不“旁逸斜出”的形象,引发读者联想到与“白杨”一样坚强不屈的北方的农民、战士,再联想到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物”与“志”间平和贴切,充满一种谐和之美。

“即景抒情”中“景”是景象(亦即形象)。比如《春》,作者通过写初春的美丽景致,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这就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谢大光的《鼎湖山听泉》等文都属于这类手法。在“即景抒情”中,有两种不同的“情”“景”结合方式。一种“物”主“情”辅,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通篇描写冬天济南的景致,无一字一词提及“爱”,但就在景致的描写中,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对济南的喜爱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这类抒情散文,它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表面看来,景似乎与情感无关,实际上,触景必生情,作者的情感融于景象之中;另一种是“情”主“物”辅,其内核是“情”,物随情移,情动景动,融景入情,追求的是“有我之境”,借客观外物来抒发主观情思,如宗濮的《紫藤萝瀑布》。无论哪种结合方式,都是“景”随“情”动,“情”“景”交融,相得益彰。

品读抒情散文中的“中国味”,感受中国文化,体会中国情结,学生定能够在中国文化这片土壤的滋养下“乐”无穷,“益”亦无穷。

夏日絮语抒情散文 篇11

你用绚丽的阳光显示着毋庸置疑的诚意,用淅淅沥沥的雨水浇灭喊渴的喉咙里即将被引燃的呼吸。在你双手不变的爱抚下,我的身体和情感都在快速融化,如同一块巧克力雪糕一样,并且发出惬意的呻吟。

这样做是你的快乐,你总是将冬天里倒空的酒杯细水长流地斟满,给那些濒于枯萎的命运一个灿烂的惊喜。

这些都是你无私的赐予啊!——我无意中发现,我的手里正捧着一颗晶莹的泪滴。

当听到隐隐约约传来的柳笛,吮吸微风拂过的空气里闪烁的音符,我就禁不住想轻轻地歌唱,和着那些在心里跳跃的节拍。

我只想唱给自己,只想唱给不老的你。

我知道,我还算不上一个歌者,可我喜欢用歌声触摸你。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甜柔些,再甜柔些,即使你用它来擦拭凤仙花做的指甲油,我也会觉得荣耀。只要我的歌声能为你增色,我就会陶醉,就会毫无预兆的欣喜。

我想象着自己的歌声在你耳畔萦绕,像一缕不经意的风,撩动你的秀发,如同撩动你雍容的情怀。只有这一刻,我才算亲切地贴近了你。

我梦见一条采莲的船从荷花深处悠悠地划过来,上边袅娜着一个窈窕的身影,一脸妩媚,一袭素洁的裙衣,还有,就是那如清波般荡漾开的歌声了。

那是与阿哥对歌之后的阿妹吗?那清丽脱俗的歌声是如此婉转,如此动听,唱得天更蓝,云更白,湖光山色一派脆嫩。

我只想静静聆听,听你的歌像温情的手一样伸过来,梳理我毛了边的思绪,轻抚我开始起皱的心情,然后,帮我在薄雾一般弥漫起来的暮色里,点亮一盏迎着晚风摇曳的红纱灯……

上一篇:永城市人民法院精神文明建设知识测试题下一篇:形容人际关系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