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十分钟》教学案例
温泉小学 王丽丽
一、案例背景
以情境的导入为出发点,通过节奏的拍击,唱名的熟悉、歌词的诵读,表演的创编,达到学习新歌的目的,这已是新课程音乐教学的常规模式。《十分钟》一课是人音版音乐教材中第七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这是一首节奏明快的校园歌曲。在新课教时,我从学生交流课余生活引入到课间会玩些什么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使这堂课有了良好的开端。在教学过程中,我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灵活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把课堂还给学生,收获了别样的精彩。
二、案例描述
在导入新课时,凭借生动形象的课件和我动听的内容讲解,使孩子们在回忆愉快的课间生活的同时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为下面的新歌教学起到了铺路石的作用。《十分钟》这首歌曲中有变化切分的节奏,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先解决节奏的难点。为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我引导学生拍击节奏。可是多次练习后,学生有点懒散。接着按节奏读歌词,两段歌词读完后,学生长长地松了口气,与刚才相比,显然没有刚才那么专注了。我立刻意识到这堂课不会像我预期的那样顺利。但不管怎样,总得按着教学方案继续上课吧。
学生在哼唱旋律后,新歌的教学开始了。“我们来一场接龙比赛,好不好?” “好”。在多媒体课件的提示下我与学生开始了一场我唱你接的比赛。同学们一下子来了兴趣,刚刚还懒散的状态不复存在,与我愉快的完成了歌曲的接龙。紧接着我又让同学之间进行歌曲的接龙,让学生随意的点名接,同学的情趣空间高涨。在歌曲的接龙的过程中学生们不知不觉的就学会了歌曲。连我也没有想到歌曲的教学任务就在这你来我往中完成了。
随后的创编环节,我把机会都放给了学生,让他们自由的为歌曲创编。由于目的不是很明确,同学们都有点无从下手。我马上更改了创编的内容:请同学们用我们课间游戏的动作来为歌曲的前奏和间奏创编。这下同学们的兴致来了。有几个平时好动的男同学做起了投篮的动作,又有几个女同学做了跳绳的动作。在我的鼓励下同学们都举起了手,“老师,我”“老师,我也有动作”“老师,我们下课玩这样的游戏”。于是我让大家把自己的动作合上节奏一一的做示范,让后选择适合歌曲的。很快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创编歌曲的任务很快完成了。
此时的我坐在学生中间和学生们一起唱歌,表演,他们完全把我当成了学习的合作好伙伴,学生的脸上个个洋溢着灿烂的微笑。在他们充满童真的心灵里,老师和他们一起学习,那是一件多么骄傲幸福的事情呀!此时的课堂成了欢乐的海洋。不知不觉,下课的铃声响起了,学生意犹未尽地离开了教室。这堂课给了我很多的启示„„
三 课后反思
生成性教学资源的灵活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地做出相应的变动。”这与发掘、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的课改理念是一致的。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往往表现为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偶发事件。教师应该用宽容的心态,赏识的眼光,智慧的举措来看待,化干戈为玉帛,变意外为精彩;应该及时调整教学步骤,合理巧妙地利用好课堂的生成资源,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表演的广阔舞台,活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这堂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成型课,首先是我的灵机一动改变教学思路,把宝贵的生成资源纳入课堂教学,获得了满意的课堂效果。其次归功于我对学生的及时鼓励和肯定,才使课堂教学溅起了朵朵晶莹的浪花。学生们在这堂课中表现力、创造力的完美演绎,不正是当今新课程教学所追求的吗?试想,如果在我看到同学们因为唱谱造成的懒散我没有及时的发现,还以为的按照教案继续教学下去,这堂课就会上成一堂
没有特色的一般的音乐课;如果我没有对创编的目标做及时的更改,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自信心,恐怕从此学生们对音乐课就会失去兴趣,也会不喜欢我这位音乐老师。正是我及时大胆的改正我的教学预设,才会生成如此精彩的一堂课。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
(课堂随想: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无法完成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成了这堂课的一个很好的生成教学资源,也成了我这堂课的转折点。原来生成型教学资源这在课改中属于时髦新鲜的名词,不经意间在我的课堂中也自然而然出现了。现在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单边活动,而是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多边活动,是互动型的新课程教学。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及时捕获学生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使生成资源成为教学的添加剂,使学生的学习更轻松,更主动,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一、引入流行音乐的初中教学现状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 目前我国在流行音乐的教学过程中, 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1. 局限性大。
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会出现极大的局限性, 主要是以国家规定的音乐教材为主。众所周知, 在教材中基本上都是民族歌曲和经典歌曲, 而初中生对这类歌曲的兴致不全是很高, 感觉很难理解, 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缺少流行音乐元素的融入, 使得音乐教育的成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2. 教师观念陈旧。
许多教师对流行音乐认识不深刻, 并且认为流行音乐没有艺术性、科学指导缺乏, 因此, 很多老师都会本能地对流行音乐产生排斥。带着这样的教学观点, 流行音乐无法在教学中大量融入, 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改善。
3、学习积极性低。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 青春期少年对学习的积极性低, 所以必须要调动学生积极性, 才能让音乐学习更加具有激情。
二、流行音乐在初中教学中的策略
针对在音乐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 可以采用将流行歌曲引入融入的方法进行改善。以下是对流行音乐引入初中教学,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策略。
1. 选择教育意义强的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也应该建立在教育的范围中, 学生在对不同流行音乐进行赏析的同时, 也可以对其中的教育意义有所领悟, 在轻松愉快的教学中, 能够在思想上进行改变。例如:《我的中国心》是张明敏的代表作品, 节奏酣畅淋漓, 慷慨激昂;同时, 也将对中华民族的眷念深深的融入进去, 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之中, 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 一举多得。
2. 符合学生心理的流行音乐。
初中生处于人生一个特殊阶段, 因此, 流行音乐也应该选择那些符合学生心理状况的曲目,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 也使得学生能够在音乐的熏陶下, 身心良好发育, 在音乐的气氛中, 对生活、人生有所领悟, 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例如:周华健所唱的《朋友》、何炅代表作《栀子花开》等, 都是有着深刻的内涵, 《朋友》中学习友谊的重要性, 拓展交际, 也需要看透友谊的真正本质。一生一起走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而不是酒肉朋友。张韶涵演唱的《隐性的翅膀》, 旋律欢快, 情感如此真挚, 在歌词之中, 感受到那种不屈不挠的信念与毅力, 以这样的方式传达正能量, 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3. 开创多媒体教学。
现在的教学方针之中, 多媒体绝对是核心领域, 能够直观便捷地传达所需要讲授的信息。在进行流行音乐教学的同时, 利用教学资源进行辅助性教学, 所达到的教学效果绝对会稳步提升。学生在学习流行音乐的过程中, 听觉、视觉方面同步接收信息, 能及大地增加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在教育意义上而言, 多媒体教学为初中生的音乐理解、学习提供了一条捷径, 可以更快更方便地去掌握流行艺术中音乐的技巧与韵律。
4. 运用方式需注意。
优秀的流行音乐, 都是在某种创作背景之下完成。而这些创造的背景更能够给人深思, 这点是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的一点。例如:《感恩的心》是一个天生聋哑的女孩子, 从小父亲离世, 母亲与她一直相依为命, 直到妈妈也因劳累过度而去世。在极度的恐惧与悲伤之中, 她用自己的语言, 来向她的妈妈诉说, 她会好好活下去, 妈妈可以放心的离开。在妈妈离世之后, 这位小女孩一直都在大雨滂沱之下, 一遍遍地用手语做着《感恩的心》。这首歌有一个如此凄美、婉转的悲情故事, 极具内涵, 在优美的旋律之下, 感人肺腑, 教育意义极大。
5. 有民族意义的歌曲。
选择歌曲之时, 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民族意义的曲目, 效果肯定会更好。现在有很多歌曲, 虽然有民族歌曲的元素与传统音乐进行融合, 却依然受到中学生的喜爱。比如《青藏高原》、《天路》、《最炫名族风》等, 这些歌曲跟中国传统歌曲大有不同, 但是也很有民族韵味, 加入这样元素的流行歌曲, 能够将传统与流行拉近距离, 让老师、同学之间能够加强交流, 在潜移默化之间, 让学生可以拥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6. 歌曲选择把握“度”。
流行音乐融入教学课堂之中, 想要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还是要注意在“度”上面的把握。首先是在质量上的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 不能一味的对优点进行宣扬, 而将缺点隐藏。让学生看到实物的正反两面, 对任何东西都要进行客观对待, 不能盲目;数量也要在掌控之中, 在教学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 应能够恰当把握, 适可而止, 让学生能够理解即可。
7. 教师素养需要不断提升。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承担着传导知识的作用, 因此, 教师的专业素养、文化情操, 都会直接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流行音乐将艺术和社会相融合, 教师需要从多个渠道去了解音乐, 能够使流行音乐的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不仅是在课堂上, 在学习之外的时间, 也可以针对流行音乐积极的开展课外活动, 老师可以对学生的见解进行接纳, 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性, 彼此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 这也是教学过程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选择流行音乐有针对性, 才能将流行音乐课堂开展得更好。
流行音乐必将是未来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引导学生对待流行音乐能够客观理智,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是当前初中教育的当务之急。初中音乐教育, 将一些教育意义强、容易被接纳的流行音乐引入, 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可以培养起音乐欣赏的情操、理想, 对流行音乐进行品鉴,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 也是一项极好的教育途径。针对我国在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方法进行解决, 而这样的策略有利于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进步。
摘要:音乐教学模式是现下初中教育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 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高低, 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对音乐的热情, 对以后的音乐艺术追求也是有极大的影响, 良好的音乐气氛也对处于身心发展状态中的初中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加强流行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引入, 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对音乐的兴趣, 对于现在教学中已经出现的问题, 也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本文在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进行了探讨, 并且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流行音乐,引入
参考文献
[1]高亚娟.基于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分析[J].黄河之声, 2012, (10) :43.
[2]胡芸.探索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青乐的运用[J].新课程:教师 (下旬) , 2012, (2) :39-39.
[3]刘丽娜.浅析初中音乐教学与流行乐曲的结合[J].教育界, 2012, (32) :121.
[4]蔡成风.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导入[J].考试周刊, 2013, (2) :182.
[5]华星兰.融流行音乐于初中音乐教学中[J].教书育人 (教师新概念) , 2013, (8) :40-40.
关键词:高中音乐;民族音乐教学;实施策略
我国教育部所推行的新课改中已经明确规定,高中音乐教材中要渗透民族音乐知识,要让高中生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化内涵,以此来弘扬民族音乐,要将我国各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作为高中音乐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这就表明高中音乐教师要格外的重视民族音乐课程教学,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从而推动我国高中生用传承的民族精神来继续发扬我国民族音乐这一伟大的艺术珍宝。
1 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高中音乐教师在平日里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民族音乐文化内涵,要让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同时激发出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使得学生可以对各民族的地域音樂文化特色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与此同时,教师在深入引导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学习时,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多元化价值观,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吸收各种曲艺以及文学、美术艺术的精华,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以及审美创造的能力,开拓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例如,在学习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中的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时,通过播放教材中规定学习的歌曲曲目,来积极地调动起学生对于陕北、西北歌曲的实质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特点强调,促使学生对于西北民歌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在学习《刨洋芋》《去上高山望平川》《脚夫调》等民歌音乐赏析时,可以深入地了解“信天游”“花儿”等民歌载体,并带领学生学唱一首经典的民族歌曲。但是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民族歌曲自身的曲调特点,需要歌唱者有较高的唱腔技巧,因而学生学习起来往往十分的困难且枯燥,这时教师可以找寻一些既具有民族曲风又带有通俗化的演唱形式的曲目,来让学生去学习,以歌曲《山丹丹的花开红艳艳》为例,这是一首经典的陕北民歌,同时也是带有浓厚民族风味的陕北信天游。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阿宝歌手的歌唱版本。教师先教会学生歌曲的旋律,然后再将民歌演唱时的发声技巧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尽量用传统的民歌唱腔来进行演唱,但不能对其要求过高,以免遏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完毕后,教师可以采取分组的形式让每组成员上台来进行演唱,并设置评比环节,以此来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促进学生的学习乐趣。
2 加强音乐知识的扩充,促使地方音乐走进课堂
当前我国高中人教版音乐教材当中一共分为18个单元,而涉及民歌教学内容的只有短短的一个单元的4个章节,由此可见高中音乐教材中摄入的民族音乐曲风的内容太少,高中普遍对民族歌曲教学的重视力度不够,因而才会导致高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对民族音乐知识的认知度不高,缺乏系统的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于地域文化的情感植入,因此,新时期的高中音乐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补充,可以是适当地融入一些极具地方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鉴赏,如新疆经典民歌《吐鲁番的姑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朝鲜民歌《阿里郎》《卖花姑娘》;陕北民歌《走西口》《送情郎》;湖北民歌《龙船调》以及山东民歌《唱大戏》等,把这些具有高鉴赏价值的经典民族音乐作品科学的编进音乐教材当中,进而激发出学生学习民族歌曲的兴趣,以此来提升学生们的民族情感。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提升学生们的鉴赏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高中课堂教学当中,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其涉及的音乐内容丰富多彩,单凭教材学习以及播放歌曲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高中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民族音乐鉴赏课上,教师要将现代信息设备与传统的民族音乐进行有机结合,把民族歌曲内在的文化内涵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传递出去,来为学生创造一个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以此来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例如,在讲解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中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中提到的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族歌曲特征,来为学生挑选出一些优秀的歌曲视频,如《苍老的大雁》《我要去西藏》《半个月亮爬山来》等;教师也可以适当地为学生播放一些较为出名的演唱家所唱的曲目,以及来激发出学生们的观看兴趣,如:腾格尔的《蒙古人》、克里木的《掀起你的盖头来》、才旦卓玛的《北京的金山上》等,并结合歌曲内容来为学生讲解创作的背景等,以此来增强学生们对于民族区域文化的了解,从而感受到中华民族音乐的无穷魅力。
4 结语
民族音乐以其自身丰富的文化内涵继承了我国各民族的精神情感以及地域特征的共性,因此,把民族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并在各大高校中广泛的宣扬民族音乐文化以及开展相应的传承活动,是当前音乐教师所要做的首要任务。身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们的民族音乐素养,制定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以此来让学生都知晓自身的传统音乐文化,使其都能够感受到民族音乐所带来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张俊萍.如何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J].新课程(下),2014(12):56.
[2]方千鑫.浅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上),2014(5):158.
1、教学案例分析的内容和指标有哪些?答: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与教学特色
2、评价“教学内容”方面的指标有哪些?答:教材分析正确,概念讲解清楚,技能运用熟练;内容分量和安排适当,重点突出;注重学生实际,重视能力培养;寓艺术性、思想性、科学性于音乐教学之中。
3、评价“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的指标有哪些?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针对性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信息反馈及时,调控得力,师生互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恰当。
4、评价“教学效果”方面的指标有哪些?答:音乐教学能感染学生,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得到培养;学生能较好的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师生合作愉悦、和谐。
5、评价“教学过程”的指标有哪些?答:体现体验、参与、愉悦等音乐学科特点;突出探究、创造、合作、综合等教学方式;教学节奏张弛有序,教学环节连接自然;教学氛围好,情景化教学。
6、评价“教学基本功”方面的指标有哪些?答:教态自然亲切,语言规范、生动;范唱范奏准确,富有感染力;善于处理偶发事件,调控课堂得力。
7、高中音乐教学策略有哪些?答:体验式音乐学习与教学;比较式;探究式;合作式1.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用活波生动的教学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鼓励音乐创造,重视音乐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并设计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想象力4.提倡学科综合,理解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
8、何谓探究学习?答: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9、教材使用的原则有哪些?答:
1、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资源。
2、尊重教材、活用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
3、开发利用乡土音乐教育资源。
4、合理利用教学参考书等。
10、如何理解“尊重教材、活用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这个观点?答:精选教材、适补教材
二 论述题
A 一节好课的评价指标有哪些?你是如何理解的? 一堂好课的主要指标:一堂好课应体现在三个方面:真实的学习过程;科学的学习方式;高超的教学艺术。
(1)真实的学习过程:课堂的教学与学习方式真实,不弄虚作假。
“真实”,体现在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模糊到清晰、错误到正确、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体现在教师的循循善诱、真诚帮助、严格要求等······ (2)科学的学习方式:实事求是,讲究实效
(3)体现教师的“高超的教学艺术”----组织艺术、引导艺术、合作艺术、激励艺术、语言艺术、板书艺术、练习设计艺术、“顺应”和“同化”艺术。 B 请用实例对教材使用的误区进行论述。
教材使用的误区有“教材无用论”和“教材中心论”,并用实例加以说明。
三 教学案例评析题
要求: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实施到教学程序的设计意图、教师素质、教学效果等方面做评析。
(教学案例分两类:教案文本或教学VCD,提供的材料不一样,评价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没有标准答案,按照个人的发挥)
答:我不会
分析以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 第八课 百花园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编花篮》等四首音乐作品及进行《花之歌》音乐会活动,犹如置身于百花园中,享受百花给人们的温馨与快乐。
2、表演民歌《盼红军》、《编花篮》,感受四川、河南民歌的风格与特点,并为歌曲用自制打击乐器编创伴奏渲染气氛,进一步学歌曲创作,完成曲调填空创作。
3、聆听《花之歌》,听辨乐器音色,感受音乐的抒情性,并即兴舞蹈。聆听《牡丹之歌》,感受音乐的赞诵性,学习“牡丹”的崇高品格。
答:
1、教学内容、形式过多,让人目不暇接,课堂教学有明显凌乱之感。
2、主题不够明确,重点不够突出,脱离“百花园”的主题,与教学内容脱节
教学目标
.能利用身边的音源材料表现特定的情绪、场景,进而尝试命题的音乐创作。
2.自己的实践能力。
3.感。重点难点
2.教学准备
1.能积极参与新的创作领域的学习活动,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提高在创作实践中体会到创新与团结协作的乐趣,分享创作带来的愉悦.充分地感受体验各种音源材料的音乐表现力是本课重点。引导学生自主组合各种音源材料,展开命题音乐创作是本课的难点 各种音源材料(略)、多媒体课件、电子琴、二胡等。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请看,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和用到的物品,它们与今天的音乐课有联系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同来欣赏几个音乐片段。
.感受
欣赏 stomp 乐团《破铜烂铁交响曲》音乐片断。
提问:刚才的音乐跟我们以往接触到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体验与探究
a.让学生离开座位,自由敲击和体验教室内摆放的各种音源材料。b.节奏问答-接龙游戏:
①分别让学生根据老师敲出的即兴节奏,尝试在各种音源上敲出即兴应答的节奏(注:其余学生敲击固定节拍);
②高音音源与低音音源之间的即兴节奏对答;
③师生原地踏步并击掌即兴节奏对答;
④师生在音源材料上敲击连续的即兴复杂节奏对答、c.学生自由命题创作
①分组讨论,自由命题创作节奏,并利用音源材料进行场景表现。
②分组表演:《晚自习》、《装修进行曲》。
.拓展
a.教师:谭盾的这部音乐作品大量运用水作为音源材料,在古典音乐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把艺术与生活合二为一,有机地把后现代主义音乐与古典音乐结合起来,适应了现代人对更新古典音乐的欣赏要求,受到人们的肯定和热情的欢迎。
b.根据主题进行音乐创作表现:
①教师播放,学生聆听两段音乐:
根据命题《海滨》编辑的马赛克音乐片断;
课前布置一名学生根据命题《草原牧歌》的几幅图画,选编并演奏的一段二胡音乐;
②学生分两组讨论,利用组合各种音源进行音乐创作,表现主题情境。
a 组:主题《海滨》
音源:四台电子琴。
让有键盘基础的学生利用正规音源的模拟音响效果创编音乐。
b 组:主题《草原牧歌》
音源:自由组合各种音源材料,如:二胡、吊钗、鼓、沙锤、水盆、可乐沙瓶、黄豆纸盒、漏勺、皮带等。
③学生分别表现两段主题音乐的情境
.课堂小结
同学们,利用身边各种不同音源材料进行命题创作,是音乐创作中一个新的领域,通过学习,我们深深感受到音乐来源于生活,深刻体会到音乐的真正本质的东西,让我们一同在利用身边的音源材料进行的命题创作活动中,打开智慧的大门吧!
案例背景:
歌曲《箫》教学中,我向学生介绍箫:“这就是箫,也称洞箫,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管乐器,常用一根竹管做成,一端有吹口,竖着吹……”我的话还没有说完马上有个学生叫到:“老师我见过箫,是深紫色的……”班上的一个捣蛋鬼故意插嘴:“老师,那不是箫,那是甘蔗……!”课堂顿时哄堂大笑,我立即补充:“小朋友观察真仔细,它们长得有些相似,但有不一样的地方,箫的身上有六个或八个孔,而甘蔗身上没有,是一种水果,箫是一种乐器。”……
分析:孩子们的回答让我这个做老师的感慨万千。人的生命演变正如季节变化一样,时序是不能变更的。儿童时代是人生的早春,这是一个想象丰富、充满梦幻的时期。受孩子们的启发,反思今天的教学,已不能再简单地理解成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的流程也不再是简单地教流向学。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一方面它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按预定的轨道行进,会生出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事物、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丰富得多。另一方面从教师设想、计划的教育过程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从教到学到学生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她的描述与新课程标准关于新课堂的描述是一致的,都是强调课堂的动态、发展性。都强调课堂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如本案例中出现的事先未曾想到、也不可预见的情形,成了本堂课的精彩之处。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如果教师对这种情形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甚至避而不谈,教学怎能有个性?又怎能有生机?
一、农村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浓缩与人类文明的结晶, 没有音乐艺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特别是素质教育的不断向前推进, 农村中学音乐教育也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由于经济落后, 贫困地区音乐教育资源的匮乏, 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教育教学活动还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调查, 其现状令人担忧, 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教学观念传统陈旧, 得不到创新和提高
在农村, 绝大部分音乐老师教学方法单一、千篇一律, 重复着“师生问好——发音练习——节奏练习——教授新课——反复练习——课堂小结”的传统模式, “以唱为主”的单一教学并没有得到改善, 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 学生倍感枯燥、乏味, 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更谈不上对音乐的正确欣赏以及发声、咬字等音乐知识的学习。
部分老师不能认真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鉴赏能力, 只是一种教会学生唱几首歌就行了的心态, 这样的心态无疑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作为教师, 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 要以一种“研究”的姿态对待教学和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进行必要的学习和研究, 提高从事音乐教师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有效地促进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只有这样, 才不会愧对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的称号
2.音乐教学配备落后, 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绝大多数学校的音乐教学, 以跟唱和视唱为主, 视唱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声乐教学的主题, 视唱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感受、理解和欣赏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 由于农村教学设施的不完备, 仅凭视唱或者跟唱无法使音乐教学声情并茂地传达和展开, 学生普遍反映感到枯燥、不想学。严重影响老师的教课效果和学生的领悟能力, 也使音乐无法发挥它真正的美感。
3.声乐教学不完善, 学生不能正确地学习音乐
声乐和器乐是音乐的两大门类, 声乐教学以歌唱教学为主, 歌唱教学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最直接最自然的方式。歌唱训练主要包括:正确的歌唱姿势、恰当的运用呼吸、科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初步的合唱技巧。然而, 从调查结果来看, 大部分学校的学生与这些歌唱要求之间有很大的差距, 一些学生只是跟着感觉走, 用力地大声喊唱, 不能掌握正确的发声和练习技巧, 严重影响声带健康。此外, 有些学生唱词含混不清, 不能正确表达音乐的含义和情感, 扭曲了音乐美的真谛, 这些与老师的声乐教学的正确性有很大的关联, 老师的知识传达以及要求是否严格, 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有很大的影响。
4.课堂上器乐教学缺失
器乐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 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触及中学音乐教学大纲》第二项规定:“初中音乐教学内容包括唱歌、器乐、欣赏、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等。”可见, 器乐教学对于音乐的学习和欣赏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就调查结果显示, 在农村的学校, 器乐教学存在着明显的缺失, 学生没有任何的乐器。通过学生采访, 了解和接触过乐器的学生更是屈指可数。
即使在个别学校, 有些老师会进行一些乐器示范性教学, 但事实上, 真正通过音乐老师的课堂教学而学会一种乐器的孩子是凤毛麟角, 大部分能掌握课堂乐器演奏的孩子也是在课外学习各种乐器的孩子, 基础在课外, 而不在课内。
器乐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参与音乐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及提高全面的音乐素质, 更有利于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掌握一种乐器的正确使用姿势和方法, 并能够熟练地演奏, 对于一个学生的自身发展至关重要。
二、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
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指出, 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作用。而今, 农村中学的音乐教育处于如此低下的程度, 其现状实在不容乐观。那么, 是什么造成了现在农村音乐教育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究其原因, 有以下几点:
1.音乐教育不受重视、备受“冷落”
多年来, 音体美一直不能取得和语数外等科目平等的地位, 学校平时测验和考试一般也不会把音乐列入其中, 不作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成绩的考察根据。学生大多数也都认为, 只要把中考的科目学好了就可以。大多数家长也从来不会过问孩子的音乐学习情况, 甚至觉得学习音乐会影响学习文化课以及一些只有差学生才学音乐的陈旧观点。师长和学生对音乐的忽视直接导致了“音乐农村冷”的局面, 严重阻碍了音乐在农村中学里的健康发展和普及。
2.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 经济发展缓慢
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 是导致音乐在农村无法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水平落后, 使学校的音乐教学设施配备无法满足需要, 才会出现大多数学校除了录音机, 再没有其他教学设备或者乐器的情况出现, 严重影响了教学和音乐在农村中学的发展。
除此之外, 经济的落后, 也直接导致了一些有音乐爱好的学生无力购买所需用品, 无法得到专业的学习和指导, 使音乐教育进入遇冷阶段。
3.对于音乐教育在农村的宣传力度不够
音乐作为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应该受到教育机构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然而通过调查现状反映, 大多农村的师长和学生对于音乐教育的必要性并没有清楚的认识。所以, 相关政府机构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和策略, 加强其在农村中学里的宣传和推广, 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深入人心。强调音乐学习对于学生自身发展的积极影响, 动员全民, 为教育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奋斗。
音乐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是我国音乐文化传承的最基本元素。加强音乐教育的推广和普及, 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学校、家长、老师应该统一思想, 高度认识音乐教育, 发挥该学科在实施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改变当前落后的现状, 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努力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美育素质, 使中国教育全面、健康、快速地发展。
摘要:“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事业是直接关系我国发展速度和方向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音乐教育是人类教育活动中最为复杂的种类之一。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音乐教育得到了迅速地发展。然而在一些农村及偏远地区, 音乐教学仍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不容乐观。农村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着学生音乐基础知识薄弱, 教学设施不完备, 学校师生不够重视等一系列问题, 造成城乡音乐教学不平衡, 全面教育得不到完善和提高, 改变现状刻不容缓。
关键词:农村音乐教育,现状,问题
参考文献
[1]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5.
[2]袁善琦.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 流行音乐 鉴赏
流行音乐是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其通俗易懂、曲风简单、唱起了也比较简单,所以容易被人们接受,尤其是初中生。流行音乐涉及到摇滚、校园民谣、Hip-Hop、轻音乐等等,能够满足了初中生对音乐的狂热追求。随着音乐随着新课标改革,对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流行音乐进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将流行音乐引进课堂,可以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得初中生对音乐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模式、观念陈旧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以教材为主,教材中主要是古典音乐和民俗音乐为主,很少涉及到流行音乐,在教学的过程中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模板教学。可能实践中,年轻一些的教师会在课堂中教学生一些轻松、活泼的歌曲,但是教学的套路、模板还是以教材为主的;而一些年纪大一点的教师基本上就是按照课本来教学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基本上是不会引入流行音乐的。同时,很多老师不认可流行音乐,认为流行音乐内容轻浮,是音乐文化中的零食,初中音乐教学是获取知识的时候,不应当把这些零食引入到课堂中,课堂教学应当以主食为主(即经典音乐)。
2.学生对音乐教学学习热情不高
当前音乐教学中,普遍是老师在讲台上激情四射,而学生却在下面昏昏欲睡,厌学情绪非常高。初中生在课堂上提不起精神上课,认为初中音乐教师只是为了好成绩,纯粹的为了学习而学习,被动学习,并没有从音乐教学中获得真正的快乐。
二、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1.正确认识流行音乐
初中音乐教师应当对了流行音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丰富自己流行音乐知识的储备,在课堂上适当的引入流行音乐教学,通过流行音乐来提高同学学习音乐的热情。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流行音乐也是处于一个百花齐放的状态,很多流行音乐不仅能够体现音乐艺术的观念,通过还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精神文化内涵丰富,不愧是普通大众的真实生活写照。如,流行音乐里能够充分的表达对爱情的执着,歌颂爱情的纯洁、初恋的朦胧、痛苦等等,还可以反映校园文化、友情、亲情、爱国、和平等等思想,比如,周华健的《朋友》、汪正正的《超越梦想》、汪峰的《让世界充满爱》、张明敏《我的中国心》。又如,周杰伦的《青花瓷》这首歌,带有很强的中国特色,是一首流行音乐,但是其旋律优美,曲调平和,冥冥之中给人一种力量,将人们对青花瓷的印象升华了。在一次课堂上,我给学生播放了自然音响乐《狼》,学生一开始听就被歌曲的气氛感染了,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朴实纯净的自然之声一下子就吸引了全部学生的注意力,同学们在听完以后完全被歌唱者的环保决心所感动,为他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吸引。所以,我们应当认识到,流行音乐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它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资源,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把握,选择一些有意义的流行音乐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会出人意料。
2.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有机结合进行教学
在古典音乐教学方面,由于我国的音乐教学相对国外发达国家的音乐教学而言,存在一定的现实差距,比如,在国外,很多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并欣赏歌剧、交响乐等等古典音乐,从小就耳濡目染,接受古典音乐的熏陶;我国由于经济水平发展不均衡,很多地方没有歌剧院,剧团的演出也是一年难得见一次。所以,目前的情况是,学生对古典音乐不感兴趣,如果教育者一味的强迫学生去学习,那么将会适得其反。所以,对古典音乐的教学应当结合流行音乐进行。比如在课堂上我问学生:你们最喜欢的偶像是谁?有人说是周杰伦、王力宏、SHE等等,这样我就选了周杰伦的《发如雪》和《东风破》,课堂上放给学生欣赏,听完以后,我就趁机告诉学生,这两首曲子里面融入了我国古典乐器二胡、笛子等,是中国风和古典文学的结合,里面融入了我国的民族音乐。学生听完以后都都非常震惊,原来我国的古典音乐融合在一起这么美妙动听。
3.正确的引导学生欣赏流行音乐
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是切实可行的,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能够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在时间段的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流行音乐,积极和学生一起探讨流行音乐中优秀的东西,比如,一些流行音乐中运用了很多种乐器,曲风优美,让人如痴如醉,有一些流行音乐的歌词非常的优美,就像一首生动的诗歌或者散文,如黄家驹的《海阔天空》;也可以一起来辨别流行音乐中做的不好的认识,通过好与坏、美与丑的对比,让学生对流行音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即能够正确的引导学生,有可以弥补教材中的不足,教会学生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增添乐趣。
三、结语
综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初中音乐教学的要求也随着发生了改变。音乐可以陶冶情操,放松心情,作为初中学习的一门学科,越来越受到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当今,流行音乐是当前音乐的主要代表之一,很多的初中生都非常的喜欢流行音乐,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是切实可行的。
本学期利用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在我们各种教学研究的活动中,我们个人各自从不同的教学角度对这个目标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经过了多次的教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学期我们两个人认真地完成学校交给的 各项任务。
学生在识谱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对识谱教学不再厌倦,对其有了很大的兴趣,喜欢利用“曲谱”这个工具为演唱歌曲服务,这是我们本教学工作中最大的一个收获。
学生的音乐素质还是属于低级水平。除了上课以外,学生接触音乐的机会不多,有的同学根本就听不到音乐,所以在识谱教学这一环节上就显得很吃力。学生们表现出来的水平差异很大。
在全校范围内掀起热爱音乐的高潮,让大家感觉到音乐是不可以离开我们的生活。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主要手段:
1、进出教室放音乐;
2、间操活动时音乐经常换,尽量让学生多接触世界名曲,受到最好的音乐的熏陶
着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才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和了解,进而深入地探究它,当兴趣转化为学习动机时,我们才能引导学生轻松地走进音乐的殿堂,去感受美妙的音乐。
在歌曲《火车开啦》这一个课教学中,我从设置坐火车去旅游这个情境入手,模仿火车的声音,学做开小火车的动作,角色扮演小司机,小乘客等,让学生在情境中玩、在情境中学,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教学内容趣味化,利用孩子喜爱游戏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使学生在玩中乐,在乐中学,轻松愉快地掌握了知识。()这样让孩子在实践中探索生活环境的人事景物。在本次教学中,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等特征,使之在探究的乐趣中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改变原有音乐课单一、枯燥、知识面窄,甚至被视为“唱歌课”的现象,以崭新的互动课堂面对学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动感的节奏练习、音乐游戏,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别在学唱歌,自信的表演唱中找到音乐的魅力,情感的寄托,从而提高音乐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得到全身心的发展。
这一节课中,我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及时的抓住孩子的反应进行教学二度设计,相机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同时,我对教材的挖掘也不够深,错过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的最好时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根据新课程标准,节节课与孩子一同成长、一同感悟、一同探索出适合于孩子们获取音乐知识的途径与方法,取长补短,让孩子们成为课程改革的收益者,为他们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音乐;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63-01
音乐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初步的音乐美感,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爱上音乐,为学生能够欣赏音乐、创造音乐奠定基础。对不少学生来说,音乐课“让我欢喜让我忧”,很多学生对音乐充满兴趣,渴望提高自己的欣赏、演唱与演奏能力;但是,音乐课却让很多学生感到爱不起来,无法燃气课堂学习音乐的热情,教学效果不佳。本人结合多年的初中教学实践,在此探讨一下音乐有效教学的思考。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音乐热情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又和学生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教师把音乐教学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更好地认识生活,在生活中感知各种音乐现象,就会对音乐充满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高效音乐课堂,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对各种音乐现象深入思考和探究,增强他们的探索欲望,这样的教学自然就会高效。
比如,教师可以播放学生比较喜欢的流行音乐,让学生初步区男声与女生的区别,并让学生试着演唱同一首音乐,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男性演唱的声音多以低音为主,而女性的声音则以高音为主,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对音乐初步感知。给学生播放一首比较欢快紧凑的兔子舞音乐,再选择学生平时经常听的较为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分析比较,选出自己喜欢的音乐旋律,并讨论喜欢的原因。选择同一首学生比较熟悉的音乐,根据不同的乐器演奏让学生分析鉴赏比较,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通俗音乐和经典音乐,让学生分析对比,通俗音乐只能流行一时,而经典音乐却散发出永恒的魅力。这样,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逐步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二、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突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感觉到机械呆板,产生厌烦心理,无法真正地完成教学目标。一种教学方式无论它多么科学先进,如果教师总是一成不变,也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渐渐产生一种厌倦心理;一种教学方法无论有效,如果反复用这种方法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时间长了也会失去兴趣。因此,初中音乐教学一定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突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目标,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让自己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的丰富。
例如,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演唱《爱我中华》,可以让学生以合唱的方式来演唱,也可以让学生选择一首最能代表自己心情的音乐,开办一个小型的音乐鉴赏会。学生结合节日背景,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并在演奏和播放中融入自己的感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来表演,学会把音乐与情感统一起来。改变传统的教师教知识、学生被动学知识的习惯,不断拓宽音乐的表现内容,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可以独唱、合唱,也可以开演唱(奏)会,引导学生改编音乐,把情感与音乐有机融合,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音乐学习效率
初中音乐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高效课堂,学生能够很好的和老师及时反馈自己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让老师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学生存在的需求,不断地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地改进教学策略,调整教学内容,不断地丰富教学方法,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能够达到和谐一致为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放下所谓的尊严和架子,保持比较亲切友善的态度,一改自上而下地传授式教学模式,充分的尊重和热爱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
例如,学生在学习中学历史时了解到有关盛唐的绿腰舞、胡旋舞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这些舞蹈的知识,让学生给自己当一回历史老师,介绍盛唐时期的音乐艺术,老师能够仔细的听学生来讲解,坐一会学生的学生。并和学生一起探讨有关的音乐舞蹈,并给学生介绍有关的舞曲音乐,既能够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又能够让学生感知盛唐风土人情。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知道有关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让学生来给老师讲解相关的历史背景,老师引导学生欣赏古曲《高山流水》等,这样能够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尽管很多学生都喜欢唱歌,但是,一般都带有很强的盲目性、随意性、表面性。而音乐学习则是让学生从专业的角度去懂得基本的乐理,引导学生科学的用嗓、用气,引导学生从艺术的角度去感知音乐,欣赏音乐,感知音乐的美妙,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力、以及生动的表现力,有音乐来陶冶自己的性情,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通过音乐来激发自己学生的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结合学生的音乐基础,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演练和演唱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感知、体悟,在科学练习、提升,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创造能力。
例如,引导学生欣赏琵琶音乐,初中学生缺乏相关的知识,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不强,如果单一的向学生播放有关的音乐,学生理解不了,欣赏不动。此时告诉学生理解音乐的相关知识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比如,结合白居易的《琵琶行》故事、主人工的经历、遭遇,感知音乐的背景知识和音乐情感,在根据诗歌有关音乐的描写,诸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等诗句,帮助学生通过具体乐音、节奏与旋律感知音乐作品的内容情感,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有效性成为衡量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最为重要标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成为音乐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评判标准。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学生实际,采取有效策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 姝.关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36)
一、重视情境教学, 激发学生兴趣
一位教育界的名家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对于老师而言, 除了给学生讲解学问以外, 更重要的是开放他们的学习兴趣, 当孩子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时, 我们再来传授学习方法, 这才是好的教育原则。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 我们已经不能局限于常规的教育模式, 教师需要采用很多种的措施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的学习中我们应该带着学生去创造快乐, 体会快乐, 好的教育并非是强制性的, 而是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所以在音乐教育上, 老师应该要重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情境教学, 通过让学生进入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音乐是来源于自然的, 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将音乐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 能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举例来说, 当我们在教和春天有关的歌曲时, 可以先让学生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随着音乐的响起, 学生们的思绪随之飞扬, 再通过语言将其描述, 比如看到了广袤的田野, 灿烂的山花, 飞来飞去的蝴蝶和蜜蜂, 这么一来, 将音乐展现成生动的画面, 加强了学生对于歌曲的理解, 学生们很快就进入了歌曲的意境当中, 就会学习和领悟的非常快了。
在歌曲的教学当中, 给学生设置出一种情形对于学生领悟和感受歌曲的魅力是有着很好的效果的。比如我们在教授一些歌颂祖国大好河山, 歌颂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等歌曲时, 可以将优美的插图展现给学生观看, 从延绵万里的长江, 到奔腾壮观的黄河, 从碧草蓝天的大草原, 到小桥屋檐的绿江南, 从宇宙间悬浮的卫星, 到海底潜伏的潜水艇, 用一幅幅生动优美的插图, 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和科技水平的日益进步, 进而加深学生对于歌曲的理解和体会。
二、利用多媒体来展现音乐情境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音乐是十分有效, 同时对学生来说是很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 比如我们在教授优美、抒情类的歌曲时, 可以播放着流动的幻灯片, 通过幻灯片, 学生们看到了广袤的原野, 寂静的山谷, 觅食的动物等, 将音乐的意境完全的融合在幻灯片当中, 如此一来学生们就能很好的理解歌曲, 曲调掌握的非常快, 课堂气氛一旦活跃起来, 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又比如说, 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去播放一些学生熟悉的革命歌曲和励志歌曲, 利用一些影像资料, 展现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革命历史。在多媒体展现的音乐情境中, 学生就会很快的进入状态, 更加投入到学习当中。
三、创造意境, 激发学生想象力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 音乐的领悟力不够强, 有些乐曲给学生们听上两三遍, 学生们也难以领悟音乐传达的意境。比如在教授《伏尔加船夫曲》时, 学生们体会不到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们的悲惨, 这个时候, 我们不妨就在音乐教室中创造一个意境, 通过一些历史资料, 讲述我们老一辈革命家和俄国人民类似的往事, 以及当年俄国人们所受到的磨难,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播放歌曲。这样一来, 学生听着讲述, 很容易就能进入到故事的意境当中, 通过对于俄国人们的同情和他们所展现出不屈不饶的精神斗争, 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涵, 激起很强的心理共鸣。所以说教师要能创设适合音乐教育的环境, 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 感受音乐的内涵和力量, 这是对于音乐学习很有帮助和指导性的。每一首音乐都有它存在的背景, 通过音乐的背景, 老师和学生形成亲切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不但有益于音乐学习, 对于课堂气氛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生动的意境设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 让学生沉浸在自然、愉悦、美好的学习意境当中, 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对于初中生来说, 他们的思维正处在最活跃和跳跃的状态, 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时期, 我们通过音乐情境的创造和再现, 让学生们迅速理解音乐, 爱上音乐, 这样他们不仅接受到了新的知识, 同时身心也感受到了无比的愉悦和快乐。
创造场景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如果仅仅是刻板, 枯燥的教授音乐,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会受到限制, 比如在欣赏《船工号子》时, 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创造这么一种场景:在四川境内长江流域广袤的江面上, 有着一群正在劳动的船工们。孩子们听了音乐之后, 就会感受到船工们面对险滩和惊涛骇浪时进行的搏斗和抵抗。作为教师, 我们要为学生创造出适合的场景, 用以和音乐相互配合, 为学生理解和接受音乐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让学生在歌唱中赞美意境
当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了音乐的意境当中之后, 就会自然而然的通过歌唱去表达意境, 赞美意境。这种在内心真实情感下的歌唱可以说是最为动人心弦的。我们在创造音乐情境中, 一样也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比如在教授一些成长类型的歌曲时, 老师以过来人的身份回忆童年的趣事, 成长的经历等。这么一来, 学生们很容易被激起共鸣, 课堂气氛变得轻松而活跃, 我们在这样的气氛中歌唱, 老师和学生都会沉浸在美好的音乐氛围当中, 在歌唱中赞美意境, 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感情和热爱。
总而言之, 我们通过展开不同的情境教学, 将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 在这个过程之中充分地利用情境教学, 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关怀, 在音乐的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感受到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和丰富的内涵, 唤醒孩子们对于音乐的热情和喜爱。
摘要: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中设定和制造与教学内容相同步的音乐场景和音乐气氛, 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心理体验, 从而让学生迅速的理解教学知识,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和喜悦, 让他们不仅掌握到了技能技巧, 同时也发展了音乐的表现力, 提升学生音乐素质和体验水平, 这是提高音乐学习效率一种十分有效的办法。
关键词:初中生,音乐情境,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余小姣.初中音乐中的情境教学[J].新疆教育, 2012.
[2]杨丰山.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现在教学研究, 2012, (6) .
【音乐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推荐阅读: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案例10-10
课堂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含量过低09-13
小学音乐课堂随笔07-25
我的音乐课堂09-11
构建生态音乐课堂10-13
小学音乐课堂实录10-13
音乐课堂教育随笔11-17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11-24
让音乐课堂精彩起来09-07
四年级音乐课堂实录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