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村民自治问题的调查报告

2024-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兴宁市村民自治问题的调查报告(精选8篇)

兴宁市村民自治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1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村民自治是事实依法治国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我国十三亿人,九亿多是农民,这个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全局的一个大问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不能无视农村和农民这个现状。因此,对农村现状的调查和了解分析显得非常必要。

二、调查对象和时间地点

村民自治,简而言之就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村民自治呃核心内容是“四个民主”,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因此,全面对劲村民自治,也就是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村级民主决策、村级民主管理和村级民主监督。为进一步对农村民主建设问题进行调查,充分了解农村村民自治现状,我利用寒假社会实践时间在兴宁市红卫村展开以村民自治为主题的社会调查。

三、调查内容

现将对红卫村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议、民主监督四方面情况的调查总结如下:

(一)民主选举

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问题,关键要克服瓶颈制约,找准平衡基点,整体推进。村委会民主选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诸如选举的理念、选举的功能、选举的技术、选举的程序等构成了一系列民主选举中的理论和实践网络。据红卫村村委会领导介绍,红卫村村委会由全体村民选举产生,经“海选”产生候选人,然后进一步选举出村委会领导班子成员。但是,调查问卷显示,村民虽然都对民主选举这一举措表示赞成和肯定,但村民的法律意识普遍较差,民主选举的主动性和优越性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在调查过程中,该村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主选举中的瓶颈制约:(1)法律规定的前瞻性与文化传统的滞后性矛盾。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的滞后性有着较深的传统文化根基。反映在村委直选中,不少选民对村委班子成员的选择并非出于他们的主动,而往往是被“塑造”出来的。(2)法律规定的有限性与实际操作的复杂性矛盾。我国农村的民主法治化进程与改革开放同时起步,各种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具有不确定性,这一环境下形成的民主选举制度还是初步的,它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2、民主选举中的平衡基点:村民直选法律运行的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关键在于其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中求得自身内部结构的相互协调。因而,在实际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需求与可能。任何社会关系都需要相应的社会规范加以调整,以维护正常秩序。村委直选的有序性也必须根据农村的客观需要,在“收支”平衡的运行中加以实现。

(2)效益与成本。在社会支付能力相对不变的情况下,法律的运行成本越低,那幺它的效率越高。村级民主选举的法律效益,应以最低的运行成本来获取最佳的选举目的。使一大批素质较好、群众信赖的农民走上村委会工作岗位,是民主选举最直接的目的,从而来辐射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实现长远的整体效益。

(3)周密与简便。于法周密和于法简便相结合的原则,是农村民主选举中法律运行的内在要求。村级民主选举的整个过程必须一环扣一环,法定的程序不能变,规定的步骤不能少,不能怕麻烦,图省事,更不能走过场。但是受农村客观环境和村民文化心理素质的影响,从选举实践看,能达到同一选举目标,村民更乐于接受简单易行的选举方法。

3、整体推进——民主选举中的对策措施:(1)在引导与磨合中,强化村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增强村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是农村民主自治的软环境。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这种理念与思想,再好的民主选举的法律规定也会走样变形。不断丰富的村级民主选举实践,是营造民主法治环境的大课堂。(2)在意图和意愿的融合中,调适领导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式。从村级民主实践看,农民的关切点不仅是内部的“村级民主”,而且还在于村域的社区自治。因此,仅

仅把村级民主局限于“民选村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使“村官”更多地体现村域利益,使村官能在政府面前维护村民的公共权益。(3)在探索中,促进法律结构的完善和发展。一要加强选举立法的预测。二要加强法律内部结构的协调。由于法律自身所具有的概括性、伸缩性和稳定性,又加上社会现象的不断发展变化,除了部分法律条文应适时予以充实调整外,大量的却需要通过法律解释来协调法律与实际、法律与法规等之间的关系。

(二)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其基础在于村务公开,关键要坚持和完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制度。村务公开的重点是财务公开。村级财务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计划及其执行情况,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代收代缴费用,水电费,以资代劳情况以及群众要求公开的其他财务事项。

对于实行民主管理,首先要坚持和完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明确规定村民代表会议的人员组成及其条件、职责、权利制定议事内容和议事规则,确定活动方式,活动程序和活动时间,并按规定严格执行。其次,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明确规定民主议事的内容,凡属村务管理的重大事项以及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都应先召集党员大会讨论,再分别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按大多数人的意见实行民主决策,坚决纠正不顾群众意愿而由几个干部自行其是的做法。

为使我们的调查更加完整,我们用问卷的方式从村民口中了解一些情况。调查的一些数据如下:(1)有42.1%的村民说没有开过全体村民大会,有36.8%村民不清楚这点,其它的说开过一两次。(2)有58.8%的村民认为开会的内容是传达中央文件,讨论村内大事,有35.3%的村民认为开会无实质的内容,走形式。

(3)有76.2%的村民不知道中央要求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政策,只有23.8%的村民知道这一点。(4)85.7%的村民认为没有乱收费的现象,只有14.3%的认为有乱收费。(5)农民遇到不合理的负担项目,有50%的人士向上级领导,部门反应,有38.9%随大流,有11.1%选择了拒收,几乎没有人知道会向法院起诉。从以上的这些数据可以表明,农民对村里的村务公开等等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甚至还有些人不知道。总体上村民对本届的村委会还是挺满意的,唯一不足指出,要多对本村,以及中央及地方的文件精神进行宣传,使村民更加的了解其内容,从而可以更好的进行村民自治,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民主决策

民主决策在村民自治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我国有八亿农民,实现村民自治是农民当家作主的一种体现,而民主决策在村民自治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首先,决策关系重大,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最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决策的因素更为复杂,民主决策可以将决策失误的风险降到最低点。民主决策对农业更具特殊意义,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往往是一着不慎,几年难翻。其二,决策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需要民主决策的事,一般是比较重大的问题,不可能把一些琐事拿来“民主”一番。既然是比较重大的问题,没有群众民主参与,村民自治就失去重心。其三,民主决策影响其它三个民主。决策是否民主,是对民主选举质量高低的检验,所选的村委会成员素质高,决策一般会民主,反之,民主决策就会走形;民主决策是民主管理的先决条件,民主决策才能使决策科学,而科学的决策是有效管理的前提;民主决策是民主监督的重点,如前所述,民主决策对重要事项的决策,当然就是民主监督的重点了。

应当指出,农村的村务决策均已在一定程度的民主基础上运作,但离有关法律制度规定的民主决策的要求和原则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村民群众对重大村务决策的直接参与远未达到法律和制度规定的要求

首先,按有关法律和制度规定,村民群众拥有自主决定本村重大事务的权利。在村级事务决策的实际运作过程中,重大村务事实可被区分为二类,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决策方式。其次,根据国家制度规定,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是村民直接参与本村重大村务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但在村务决策实际运作过程中,无论是村民会议,还是村民代表会议,均没有实质性的决策权力、村领导集团决策村务对民主决策制度原则有一定的偏离

从村领导集团决策的形成和倾向看,未能充分反映村民群众的意愿。按照有关制度规定,村领导集团应在广泛吸纳村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从村领导集团决策的实际状况看,首先应当肯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决策确实是以村民群众的意愿为基础的。然而,从决策形成和决策倾向的角度进行分析,村领导集团的决策是各种机构、组织、群体或个人交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其所作的每一项决策总是代表着一定的利益倾向。

(四)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的重点是人民群众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发展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党要领导人民,当好家、作好主,必须进一步发扬民主。加强民主监督,必将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根本利益。

民主监督的重点是人民群众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其主要内容是监督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否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地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是否发扬民主、依法办事;是否严以律己、廉洁奉公;是否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等。自身的高度自觉,人民的民主监督,是各级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

四、调查总结或体会

兴宁市村民自治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2

关键词:校园,雨水就地平衡,水系,蓄水量

0 引言

目前, 我国不少城市面临着这样一个困局———逢大雨必涝、逢大雨必瘫, 这反映了雨水快速排入地下管网、以地下管网和抽水泵站为主体的市政排水系统, 与城市的规模发展不适应。

在市政排水系统未出现前, 人类小聚居地的雨水主要通过池塘、天然河沟, 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进入小溪河, 再汇入大的河道, 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与河流相互补给。随着城市的出现和发展, 城市通过开挖人工河、湖、池塘, 使之与自然河道沟通, 组成一个蓄、排相结合的城市排水系统, 这是我国封建城市的普遍模式。

当前, 我国城市普遍形成以地下管网和抽水泵站为主体的市政排水系统。这种系统“在城市地表径流没有超出其负荷的情况下, 能够显示城市的径流路径, 具有快排、快泻的优点, 在低降雨强度情况下, 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尺度上的地表径流排除中具有明显的优势[1]。”依赖这种优势, 我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将封建时期建设、遗留的或自然形成的可蓄接雨水的池塘、溪河、沟渠甚至是护城河填平为建设用地;新建的城市往往忽视雨水的接蓄和再利用, 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水系的多样性和自然性。同时, 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地面硬质铺装面积的剧增、地表径流随之增大, 市政排水系统无法满足城市排泄雨水的需求, 造成城市遇雨瘫痪的困局。

要解开困局, 就要求我们考虑雨水的就地平衡———即一个区域在降雨过程中, 通过自身水系排水蓄水, 减少雨水进入地下管网的流量, 改变雨水全部进入地下管网, 超出负荷时发生城市内涝的现状;使雨水尽可能地涵养和改善局地的自然环境和微气候, 参与到局地的水循环:渗透、蒸发、降雨的过程, 实现“自然水平衡”[2]。

雨水就地平衡, 对于降雨量丰沛的地区意义重大, 其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在建设中要尽量减少对原有河道、池塘的侵占;新建设区应采取开挖池塘或其他措施收集雨水来回补地下水, 营造怡人的水景观;设置尽可能多的绿地以吸收和渗透雨水进入土壤层;保持城市地面的可渗透性;更高的层次是构建体系完整的城市水系统, 与绿化相结合, 提高城市环境的舒适度。

雨水的就地平衡跟降雨量、可接纳雨水的容器 (通常为池塘或河道) 的容量、土壤的含水量 (影响到其可吸收的雨水量) 、雨水的蒸发量有关。

考虑到雨水的蒸发量对缓解因降雨而产生的内涝并不起主要作用, 并且同一地区的不同地块, 其相同的绿地率也导致其蒸发量不会有天壤之别;其次是城市中的建筑、道路所占的区域, 绝大部分为不可透水, 当地形近似时, 绿地吸收雨水的量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对于不临溪河的建设区域, 其绿地率 (25%~30%) 一定的情况下 (公园等除外) , 绿地在降雨中吸收雨水的量是有限的;如果有池塘, 那么池塘的容水量对雨水的就地平衡就非常重要。因此, 不临溪河的不同地块或同一地块的雨水就地平衡研究, 就可以简化为对池塘的面积及蓄水量的研究。

南宁市年降雨量在1 300 mm左右, 雨期集中在5月~9月, 占全年降雨量的65%, 阵雨和持续性强降雨频繁, 现每年均多次因雨而涝, 这与城市发展方式密切相关。

根据史料[3], 南宁 (旧称邕州) 在明清时规模小, 城北倚望仙坡, 西北、西南和南面分别有朝阳溪和邕江之便利, 城西南垣滨邕江, 城的东北至东南和南、西北均在城墙外设置濠溏 (城门处除外) 。“城壕的设置增强了军事安全, 也减缓洪水时的内涝压力……乾隆六年 (1741年) 加深环城壕塘至5 m[4]。”

民国起, 南宁市的城墙被拆除 (至1951年完成) 改为道路, 城内的塘被填平任人购买建房。城壕被部分填平, 如“填北濠溏, 修筑通往武鸣县的公路;填东濠溏, 筑马路直达新街”;1945年拟填平西壕塘, 新辟高峰路等马路。新修的道路均“设计明暗沟渠疏通积水”“用于污水排放的下水管道系统也已安装[5]”, 排水管沟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溪、水塘和邕江。

至1950年, 南宁市的西、北及东濠溏尚大部保留。主城区向南拓展至邕江, 保持被溪、河及人工开挖的濠溏包围的状态。主城区与其四周水域的面积比约为3∶2。该区域以外还有公园和诸多的水塘。

城墙的拆除和水 (濠) 塘的填埋, 导致“缺少江堤保护的城区, 在洪水面前毫无防御能力, 每遇邕江涨水, 街道和临街房屋大多被淹。[6]”如1968年广西大范围的持续强降雨导致邕江决堤, 使南宁市大部分水深1 m~7 m, 街道被淹超过九成。

至21世纪初, 南宁市主城区已扩展10倍以上, 东至青秀山、西至相思湖以西、南至五象岭、北至高峰林场, 主城区内除邕江、相思湖、南湖以及内河———心圩江、二坑溪、朝阳溪、竹排冲这些溪河与水域 (其中, 二坑溪上游已填平下游河道全部渠化、朝阳溪上游已覆盖下游河床已硬化) , 以及公园及个别单位内 (如广西大学) 的水塘尚部分保留外, 其他的可以接蓄雨水的池 (濠) 塘均填平, 大部分为城市的建设用地, 极少为绿化或广场用地 (如现朝阳广场原为西濠溏的局部) 。

2004年, 南宁市建起了邕江防洪堤, 可防百年一遇的洪水。政府每年大量拨款完善市政排水系统。如“2007年政府投资超过10亿元, 对城区18条内河以及水环境进行长期、短期的规划治理。”“2009年南宁市规划投资16亿元多, 用于内河清淤及整治、污水管网配套、内涝点整治等。……到2010年, 基本解决市区内涝问题。[7]”如此力度的投资和建设下, 南宁仍然“大雨大涝、小雨小涝”。城市管理部门认为南宁市的地下排水管网无法应对引降雨量超过百毫米的强降雨或持续性的降雨。但是, 2014年6月9日南宁市的短时强降雨 (降雨量大部为30 mm~45 mm) , “市区多地出现内涝积水, 积水严重地区最大深度达2 m, ”现实比设想更严峻[8] (见图1) 。

事实表明, 在现代的市政排水系统下, 自然水系对雨水接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不临溪河的城市用地中, 可蓄接雨水的池塘对防涝起重要作用, 并有必要在城市开发用地中按一定的比例均匀地设置, 这个比例应为多少, 才能实现雨水就地平衡, 本文以广西大学西校园为例进行探讨。

广西大学校园是南宁市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20世纪80年代以前依靠天然河塘排蓄水, 到如今市政排水与池塘蓄水相结合, 实现雨水就地平衡, 它的发展与南宁市的城市发展具有相似性。

1 校园概况

广西大学位于南宁市区西北, 西校园为1958年建设的原广西大学, 1997年相邻的原广西农业大学并入, 校园占地307.19 hm2, 包括东校园 (原广西农业大学校园) 和西校园 (原广西大学校园) ———本文的研究范围, 下文所指的校园均为西校园。

2 校园今昔对比[9]

如表1所示, 通过对比, 可以看出校园经过50多年变迁, 用地面积和水系面积都在不断缩小, 大部分校园被占用, 转化为城市其他用途, 可渗水下垫面转变为不利于雨水排泄的硬质地面, 地形由起伏较大变得基本平坦, 不利排水, 市政设施从无到有逐渐完善。

3 校园水系的变迁及直接影响

按1960年校园规划图, 校园范围内水系南北连续, 中轴线东、西分布均匀, 水系面积为9.7万m2 (含小溪)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原广西大学校园土地被大量占用, 校园水体也在逐渐减少, 现状校园水系面积为6.5万m2, 常年平均水深0.35 m (见图6) 。

过去水系分布在教学区和学生区, 既解决了区域内的蓄水排水问题, 又兼作自然生态景观, 引来鸟类在此栖息, 环境优美。但现在, 由于校园建设和心圩江两侧住宅区的开发, 造成水体大量削减, 水环境失衡, 区域小气候被破坏。在夏季, 室内气温明显升高, 噪声增大;在降雨量大的季节, 又缺乏池塘对雨水的引流和接蓄, 地势较低的路面极易积水, 引发校园内涝。水体变迁表见表2。

4 校园池塘蓄水量的调查

在1980年以前, 特别是在道路系统和排水系统没有成熟的60年代, 接蓄雨水和排放生活污水主要是依靠校园内的池塘完成的。随着市政管网日趋完善, 污水通过市政排走, 蓄水成了水塘的主要功能。若市政排水与水塘蓄水能合理地互相辅助, 即使区域内水体面积由于城市建设略有减少, 也能达到雨水就地平衡的目的。若市政排水与水塘蓄水不能合理规划, 暴雨来临时市政排水不及时, 水塘又不足以充分的接蓄雨水, 也容易引发城市内涝。

校园在2014年3月份的蓄水量如表3所示 (参考图3) 。

从图表可以看出, 校园的池塘深度基本上依据地形而不同。地势较高的地方水位较低, 蓄水量小, 而地势低平的区域则水位较高, 蓄水量大。整个校园的总蓄水量与校园总用地面积之比为10.54 m3/100 m2, 校园基本能够实现雨水就地平衡。

校园是城市的缩影, 水系分布对校内生态水系统有很大影响。20世纪60年代, 校园面积为112.6万m2, 水系面积为9.7万m2, 水系面积所占校园面积比例为8.6%。在这样的分布比例下, 雨季时, 池塘能够满足校内的排蓄水要求, 即便市区有严重的洪涝灾害, 校园里也少有内涝的发生。现今, 水系面积为6.5万m2, 所占校园面积比例为5.8% (见表4) 。在这一比例下, 校园水系的自我调节功能已经显出疲态, 个别地势低凹的地方因强降雨而致内涝的问题也凸显出来。

在此, 我们提出5.8%作为城市雨水就地平衡的临界点 (此临界点为水系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在该临界点以上, 水塘能够进行雨水就地平衡;当低于这一临界点, 水塘则不能满足校园内的雨水就地平衡要求) 。如果水系面积继续减少, 水系分布比例突破临界点, 水环境失衡, 将导致城市内涝愈发严重, 同时会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若现保留的水系面积无法达到5.8%这一比例, 我们也不妨考虑, 在现有的水系面积上, 加深水系的平均蓄水深度, 使城市的总蓄水量与总用地面积之比在10.54 m3/100 m2以上, 以达到雨水就地平衡的要求。

5 对城市建设的启示

1) 城市建设应该加强对水系的规划, 对于一些蓄水量较大, 对区域调节起到关键作用的水塘湖泊应给以保留, 同时对自然分布的水塘进行合理的组织、开挖和疏浚, 以提高对雨水的接蓄容量, 在地势较低洼的易涝之处适当开挖池塘进行蓄水。

2) 确保水系在城市中较均匀地分布, 避免城市部分区域建筑及硬地面积过大。

3) 依据本文所研究数据, 当城市水系平均蓄水深度保持在2 m左右, 南宁市建成区的水系面积比例在5.8%以上时, 其蓄排水量与南宁市较充沛的降雨量相适应。而当面积之比无法保证时, 也可使城市的总蓄水量与总用地面积之比在10.54 m3/100 m2以上, 以求达到雨水就地平衡的要求, 疏解现在每遇大雨城市必然内涝的困局。同时, 结合水体进行绿化可以创造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 从而赋予南国首府独有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柳敏, 王如松.城市复合排水系统工程对暴雨径流的管理效果研究[J].给水排水, 2012 (9) :12-13.

[2]刘卓, 易萱, 唐志强.逢雨不涝的世界城市[J].决策研究, 2012 (10) :72-74.

[3]广西测绘局.腾飞的广西——广西壮族自治区五十年巨变图谱[M].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测绘局出版社, 2008.

[4]李季.广西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以南宁、柳州、梧州、北海为中心[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21-27.

[5]“民国元年, 省会迁邑, 城内房屋不敷居止, 于是省政府议将池水洞乾, 填筑为地变卖, 任人购买, 为建筑房舍之需”[N].新广西旬报, 1928-11-01 (2卷19号) .

[6]程世阳.新桂系时期广西四大城市管理近代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14:34-45.

[7]南宁城市内涝为何治而不绝[EB/OL].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6/07/content_3266431.htm, 2010-06-07.

[8]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6-09/6260920.shtml[EB/OL].2014.

[9]广西大学基建处.规划图[Z].

村民自治中的新型农民问题探析 篇3

关键词:村民自治;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D62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8-0064-02

村民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成果有目共睹,但是,村民自治内部的矛盾也是显著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历史传统、农民素质、社会发展阶段等,其中,农民素质不可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民主意识淡薄,参政议政能力较差;受传统观念影响深刻,法治精神欠缺;文化素质低,使民主质量难以提升;逆反心理重,使村民自治難以实施,部分村民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突出等是我国绝大多数农民的现状。培养新型农民将是摆脱农民现状的根本途径,关于新型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中指出,新型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而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在村民自治中,这种新型农民成为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成果的享用者。

一、我国村民自治现状

村委会、乡镇政府、村党支部和村民四者之间是村民自治多年的矛盾,他们围绕农村社会资源而展开争斗,并且最终形成了村委会与基层政府、村委会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与村民之间的三大村民自治矛盾。

(一)村委会与基层政府之间法定关系虚化

随着村民自治的发展,有关基层政府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也得到了法律上的确定,《宪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与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展开工作。”因此,基层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虽然有关村委会和基层政府的关系已经有较为明确的法律规定,但是,在实践中,社会转型期村委会掌控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基层政府掌握的资源又多于村,村委会在治理过程中以基层政府的公共权威作为后盾就成为必然,所以,在我国村民自治过程中,基层政府常以指导的名义对村委会权力进行非法干预,随之,村委会就会附属于行政权力,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的法定关系就会虚化。

(二)村委会与村党支部之间互相侵扰

村委会和村党支部是村民自治中的另一对矛盾,两者的权力来源和职责都是不同的。村委会的权力是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以调节,相关规定为:“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关于其职责的规定为“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而村级党组织的权力则通过《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调节,它规定村党支部(含总支、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同时,《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还规定了村党支部的主要职责,相关规定如下:“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需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集体经济组织决定的事情,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定。”“搞好本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工作。”可见,村委会和村党支部之间的权力划分及职责范围的规定原则性很强,这就易导致权力上的相互侵扰,从而导致出现要么片面强调“党领导一切”,要么片面强调村委会的自治地位的局面。

(三)村委会与村民之间关系紧张甚至恶化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委会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同时,还规定村委会向村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村民会议由18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村民自治的主体应是“村民”而不是村民委员会,村委会是村级组织的当家人,村干部是村民利益的代言人。但是,在实际运作中,村委会成员在很大程度上要接受乡镇一级领导者的任命和管理,因而使其在“准行政行为”和追求目标上常造成上级与民意的冲突,而往往上级理所当然是强势的,所以,在村委会干部处理村事务与上级任务的双向选择上会更理性地倾向于后者,因而在现实中造成了工作手段粗暴、工作责任目标“对上不对下”等情况,从而削弱了村民的认同感,村委会与村民之间关系紧张甚至恶化。

二、新型农民的内涵与特征

新型农民是我国政府于2007年提出的,十七大将其定位为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在村民自治中,研究新型农民的内涵与特征将有利于新型农民在相关领域作用的发挥,也将有利于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

(一)新型农民的内涵

关于新型农民的内涵,我国政府概括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所谓有文化就是要使农民拥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较高的素质,接受能力强,善于尊重规律,务实肯干,其最终目标是农民应该具备学习能力;所谓懂技术就是指农民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劳动经验和生产技能,其最终目标是农民具有谋生基础;所谓会经营主要是指农民具有一定的市场意识、信息接受与反馈能力,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具有敏锐的市场开拓意识,其最终目标是农民能够自如地配置掌控的资源。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有文化,还是懂技术,还是会经营,新型农民培养的最终发展目标都是为了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使之成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二)新型农民的特征

新型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独立性、创新性、法治性和开放性等是其主要特征。其独立性表现为有独立选择职业和劳动方式、独立支配自己的劳动对象和劳动成果、独立选择进入市场网络参与市场竞争、具有独立参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意识。其创新性表现为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性活动以及不断提升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其法治性表现为有较强的民主法治观念,能够自觉学法、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其开放性表现为将抛弃陈旧思想,改变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观念,乐于探索和接受新事物和新经验。

三、新型农民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

新型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同时,还具有独立性、创新性、法治性和开放性,在村民自治的发展进程中,这种新型农民将成为其前进的主要推动者。这种推动作用主要体现为:

(一)创造了村民政治权益维护的条件

虽然从表面上看,我国村民自治中三大矛盾产生的根源在于农村公共资源支配权的争夺,但是,其实质在于公共权力的不当入侵。村民政治权益的缺失是这种不当入侵的最直观表现,政治权益的获得和运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法律制度不完善、农民利益表达受限和农民自身素质等,其中,农民自身素质是至为关键的。我国传统农民受封建文化的影响,缺乏参与意识,当他们的利益受到侵害时,往往采取消极对抗的方式;而且,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居住分散,社会关联度差,信息来源与交流不多,对法律知识了解很少,这些因素也大大限制了他们的眼界,使他们对自己权益维护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与此不同,新型农民拥有独立性、创新性、法治性和开放性,他们懂得如何合理利用包括建立利益表达组织和法律在内的多种武器维护自身政治权益,从而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二)奠定了构建农村公民社会的基础

公民社会是指保护公民权利和公民政治意志的民间组织和机构,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是公民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政治孤立、经济封闭以及组织分散,农民表现出低调的集体意识与政治意识且普遍存在于现代农村社会。农民主体意识的缺乏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因为“只有当公民社会中的主体意识到社会成员不仅享有不受国家侵犯的消极自由权利,并且还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自由权利之时,公民社会才得以形成”。未来的新型农民不仅有文化、会技术和懂经营,而且有独立性、创新性、法治性和开放性,农民的主体意识也由此空前高涨,以他们为基础的农村社会已经具备建构公民社会的基础。所以,新型农民的出现将有利于中国农村公民社会的构建,具体体现在代表农民利益的各种组织,政权性组织、农村经济合作性组织、农民维权性组织和农村社会服务性组织等多种组织形态出现并发展完善。

(三)提供了农村权力结构重新配置的可能

在我国现行农村资源配置决策上存在两种权力,一种是国家权力,一种是村民自治权,这两种权力围绕村落资源的支配权而展开竞争,就目前情况看,在不断扩张的国家权力面前,村民权益表达有限。农民接受政治信息较少,利益渠道狭窄,社会关联链条过短,组织化水平偏低等是造成其较弱话语权的重要原因。而新型农民则不同,他们凭借自我意识、创造精神、开放心态和法治理念而成为一个高度组织化的阶层,从此,他们信息逐渐共享,利益日益趋同,力量逐步壮大,从而拥有了对抗国家权力的能力,掌控了改变农村权力结构配置的资源,村民自治权力的回归由此成为可能。

xxx村村民自治问题调查报告 篇4

调查主题:当前农村民自治问题存在的问题

调查对象:xxx镇同福村村民

调查时间:2008年4月20日

调查方法:深入农村 走访调查 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及经过:结合“十七大”指导思想,前往丹朱镇同福村针对当地村民自治问题展开调查,现将我对同福村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议、民主监督四方面情况的调查总结如下:

一、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问题,关键要克服瓶颈制约,找准平衡基点,整体推进。

村委会民主选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诸如选举的理念、选举的功能、选举的技术、选举的程序等构成了一系列民主选举中的理论和实践网络。据同福村村委会领导介绍,三官村村委会由全体村民选举产生,经“海选”产生候选人,然后进一步选举出村委会领导班子成员。但是,调查问卷显示,村民虽然都对民主选举这一举措表示赞成和肯定,但村民的法律意识普遍较差,民主选举的主动性和优越性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在调查过程中,该村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主选举中的瓶颈制约:

(1)法律规定的前瞻性与文化传统的滞后性矛盾。一般说来,法律规定总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与客观现实需求相适应。我国的村级民主选举,本身是一种法治民主的助推剂,它既是对广大农民的培训,也是对整个社会的培训。正是这种自下而上的、带有一定超前性的民主选举制度,推动着我国社会的民主进程。然而,这种推动作用是个渐进过程。一方面,在我国,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下,客观形势亟需法治民主的深化;另一方面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的滞后性有着较深的传统文化根基。反映在村委直选中,不少选民对村委班子成员的选择并非出于他们的主动,而往往是被“塑造”出来的。对候选人要素重要性的认识远远低于对利益分配的关注或者政治象征背景的联系和与自己的亲疏远近。《村委会选举办法》规定的三种投票形式,流动票箱投票仅作为一种辅助形式,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但在具体实施中,大多数村没条件进行大会集中投票,而不少村民又不想去固定的投票场、投票站投票,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卖票”现象。因而,村级民主选举的规定与选民本身的需求明显地相背离,选举中投票率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反映选民民主意识的强弱。

(2)法律规定的有限性与实际操作的复杂性矛盾。我国农村的民主法治化进程与改革开放同时起步,各种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具有不确定性,这一环境下形成的民主选举制度还是初步的,它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村委会组织法》对民主选举的条文规定不可能顾及全面。虽然地方法规的《选举办法》能给一定配套,但也有不少局限性。在法律法规与实施细则,原则规定与具体措施之间的空隙较大,有的规定过于原则,不便操作;有的虽有行为模式,但没有法律后果;有的内涵模糊,不好统一理解等。这里仅列举几点,以见一斑:一是村委会成员候选人标准难把握。《村委会组织法》十二条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村委会选举办法》第十三条对候选人的推选条件作了细化。如果选举委员会资格审定时,认为虽有被选举权但不符合推选条件的人被海推为候选人后,他可否被确定为正式候选人就比较难把握,尤其是在选举委员会与选民有较大意见分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二是选举中的“拉票”现象难处理。拉票行为,既有正常、合理的行为,也有不合理,甚至带有“贿选”等痕迹的行为,同时又会有两者兼之的。如何界定它们之间的区别加以妥善处理,法律依据不足就带来了选举中的杂音。三是选举结果的有效性难认定。在一些细小环节上难免出现偏差或不妥,有的可以即时得到纠正,有的却事后难以操作,一旦选举结果产生后,如何认定其有效性就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2、民主选举中的平衡基点:

村民直选法律运行的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关键在于其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中求得自身内部结构的相互协调。因而,在实际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需求与可能。任何社会关系都需要相应的社会规范加以调整,以维护正常秩序。村委直选的有序性也必须根据农村的客观需要,在“收支”平衡的运行中加以实现。一方面,村委直选具有通过一定法律规范实现广泛的利益需要。另一方面,乡村客观现实应具有支付法律运行成本的能力。因此,在规范民主选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农村社会需求的各个要素对法律规定的制约作用及相互关系。有时候,就当地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而言,具有规范某个法律行为的需要,但不一定具备其相应的成本支付能力。(2)效益与成本。在社会支付能力相对不变的情况下,法律的运行成本越低,那幺它的效率越高。村级民主选举的法律效益,应以最低的运行成本来获取最佳的选举目的。使一大批素质较好、群众信赖的农民走上村委会工作岗位,是民主选举最直接的目的,从而来辐射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实现长远的整体效益。在村级民主选举的法律运行中,如何求得成本与效益的相对平衡,有不少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

(3)周密与简便。于法周密和于法简便相结合的原则,是农村民主选举中法律运行的内在要求。村级民主选举的整个过程必须一环扣一环,法定的程序不能变,规定的步骤不能少,不能怕麻烦,图省事,更不能走过场。但是受农村客观环境和村民文化心理素质的影响,从选举实践看,能达到同一选举目标,村民更乐于接受简单易行的选举方法。在有些地方推行的无候选人直选,之所以受到农村群众的欢迎,并且取得成功,组织严密、形式简便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3、整体推进——民主选举中的对策措施:

(1)在引导与磨合中,强化村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增强村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是农村民主自治的软环境。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这种理念与思想,再好的民主选举的法律规定也会走样变形。不断丰富的村级民主选举实践,是营造民主法治环境的大课堂。对于广大村民来说,只有他们认识到自己由权力的对象不同村里不同的条件所决定。

对于实行民主管理,首先要坚持和完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通常人口少且居住集中的村采用村民会议,而人口多且居住分散的村采用村民代表会议。明确规定村民代表会议的人员组成及其条件、职责、权利制定议事内容和议事规则,确定活动方式,活动程序和活动时间,并按规定严格执行。其次,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明确规定民主议事的内容,凡属村务管理的重大事项以及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都应先召集党员大会讨论,再分别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按大多数人的意见实行民主决策,坚决纠正不顾群众意愿而由几个干部自行其是的做法。要实行民主管理,还要切实加强群众对村干部的民主监督。

调查中发现,同福村在自治方面做得比较好。一走进他们村委会的办公室,就能看到整整齐齐挂在墙上的各种规章制度,就如治保调节委员会成员,治调干部规定,治保调节信息员职责、帮教小组及其职责、护村队及其职责、禁毒禁堵宣传小组及其职责等等。从这上面来看,确实同福村的自治制度是比较完善的,而且操作起来还是比较规范。村里的负责人对我们介绍了他们平常的工作方式,方法。同福村是一个城中村,总共有600多户,共2000多人,整个村的座落呈长方型,村里决定什么大事情就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来参考。同福村总共分成5个小分队,每一个小分队的队长要管理人员几十致上百人不等。队长是从他们队下由村民推选上来的,这点做得很民主。村里决定或是传达事情就是通过村长,书记等向队长们来共同探讨,具体的再由队长去负责实施他们队里的细节工作。在同福村村委会的外面有一个醒目的村务公开栏,上面详细具体的把村里的各项计划以及许多村里的开支,收入公布在上面。

为使我们的调查更加完整,我们用问卷的方式从村民口中了解一些情况。通过这个问卷,增加了村领导所采取的一系列做法的真实可信程度,同时也从村民的看法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调查的一些数据如下:(1)有42.1%的村民说没有开过全体村民大会,有36.8%村民不清楚这点,其它的说开过一两次。(2)有58.8%的村民认为开会的内容是传达中央文件,讨论村内大事,有35.3%的村民认为开会无实质的内容,走形式。(3)有76.2%的村民不知道中央要求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政策,只有23.8%的村民知道这一点。(4)85.7%的村民认为没有乱收费的现象,只有14.3%的认为有乱收费。(5)农民遇到不合理的负担项目,有50%的人士向上级领导,部门反应,有38.9%随大流,有11.1%选择了拒收,几乎没有人知道会向法院起诉。(6)村民比较愿意统一搞,占了44.4%,另外还有33.3%愿意干部群众干部带头,农民志愿,有22.%的是乡村起头,农民志愿。实际上的时候有一些看法与这个基本相近。

从以上的这些数据可以表明,农民对村里的村务公开等等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甚至还有些人不知道。以后应该是农民们对这些事情多了解了,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总体上村民对本届的村委会还是挺满意的,唯一不足指出,要多对本村,以及中央及地方的文件精神进行宣传,使村民更加的了解其内容,从而可以更好的进行村民自治,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民主决策在村民自治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实行民主决策,是民主集中制在党委决策上的本质体现;加强民主决策,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这个重大课题中应有之义,只有提高党委民主集中制的质量,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和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我国有八亿农民,实现村民自治是农民当家作主的一种体现,而民主决策在村民自治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首先,决策关系重大,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最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决策的因素更为复杂,民主决策可以将决策失误的风险降到最低点。民主决策对农业更具特殊意义,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往往是一着不慎,几年难翻。其二,决策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需要民主决策的事,一般是比较重大的问题,不可能把一些琐事拿来“民主”一番。既然是比较重大的问题,没有群众民主参与,村民自治就失去重心。其三,民主决策影响其它三个民主。决策是否民主,是对民主选举质量高低的检验,所选的村委会成员素质高,决策一般会民主,反之,民主决策就会走形;民主决策是民主管理的先决条件,民主决策才能使决策科学,而科学的决策是有效管理的前提;民主决策是民主监督的重点,如前所述,民主决策对重要事项的决策,当然就是民主监督的重点了。

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对安吉县三官村随机抽选的60位村民做了问卷调查。对“民主决策”所问的5个问题中:

(1)知道本村开展过村庄规划的占53%,其余对此不了解;而对村镇规划75%的村民表示满意,19%村民不满意,其余的则表示无所谓。

(2)对于村里的重大决策应该如何做出?有39%和35%的村民认为应该有村里的领导决定或由全体村民讨论后由领导人决定:另有17%和9%的村民认为应由村民代表或全体村民决定。

(3)在74%的村民眼中在乡村工作的干部是最有影响力的,其余则认为有能力在外面的人。

(4)48%的村民觉得自己在村里的地位一般;38%的村民认为没有地位;另有14%的认为有一定的地位。(5)50%的村民偶尔被邀请参加村里的重大问题决策;14%被经常邀请;有36%的村民从未被邀请。

应当指出,农村的村务决策均已在一定程度的民主基础上运作,但离有关法律制度规定的民主决策的要求和原则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村民群众对重大村务决策的直接参与远未达到法律和制度规定的要求

首先,按有关法律和制度规定,村民群众拥有自主决定本村重大事务的权利。以上数据表明,并非所有重大村务都由村民群众直接参与决策。在村级事务决策的实际运作过程中,重大村务事实可被区分为二类,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决策方式。一类为重要村决策,主要由村社区领导集团集体决策。另一类是特大村务决策,分别以不同的方式、一定程度地吸纳了村民群众直接参与议决过程。但是,这种参与的机会不多,而且对决策的实际影响程度非常有限。其次,根据国家制度规定,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是村民直接参与本村重大村务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但在村务决策实际运作过程中,无论是村民会议,还是村民代表会议,均没有实质性的决策权力。村民会议特别是议决重大村级事务的决策性全体村民会议,因各种不同的原因基本不召开,当遇到与全体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村级事务,往往通过召集村两委会和村民小组长、自然村长联席会议,或村两委会和党员联席会议,有时也召集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全体党员联席会议进行决策。2、村领导集团决策村务对民主决策制度原则有一定的偏离

从村领导集团决策的形成和倾向看,未能充分反映村民群众的意愿。按照有关制度规定,村领导集团应在广泛吸纳村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从村领导集团决策的实际状况看,首先应当肯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决策确实是以村民群众的意愿为基础的。然而,从决策形成和决策倾向的角度进行分析,村领导集团的决策是各种机构、组织、群体或个人交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其所作的每一项决策总是代表着一定的利益倾向。不可否认,现实中相当部分的重要决策并不一定反映和代表多数村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

村级民主决策是村民自治的首要环节,但是,正是我们在前面所分析的,村级事务决策的实际运作总是在具体的村治环境中进行的。受环境因素影响,村级事务决策的实际运作难免发生对民主决策制度安排的偏离。在现阶段,中国农村的村级民主决策,多数表现出“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特点。村级事务的决策权实际上主要掌握在少数人,特别是村第一把手(一般为书记)手里,与民主决策的制度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这种决策机制或许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但有可能因决策权过于集中而容易出现决策的重大失误、决策脱离群众。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基本还处在“干部治理”或“精英治理”阶段,离“群众自治”还有一定距离。村民自治有一个从干部治理——精英治理——群众自治逐步演进的过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目标,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需要创造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如果在条件不成熟的背景下主观、盲目、强制性地推行“群众自治”和民主决策,极有可能造成危害农村政治稳定与社会发展的各种负面影响。

四、民主监督的重点是人民群众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

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党要领导人民,当好家、作好主,必须进一步发扬民主。加强民主监督,必将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根本利益。

民主监督的重点是人民群众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其主要内容是监督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否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地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是否发扬民主、依法办事;是否严以律己、廉洁奉公;是否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等。自身的高度自觉,人民的民主监督,是各级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

人民民主监督是民主监督的重要方面,包括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等,以此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为进一步对农村民主监督问题进行调查,充分了解农村村民自治现状,我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电子信息分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举行“三下乡”活动,到安吉市三官村展开以村民自治为主题的社会调查。

据文卷调查结果显示,81%的村民对现任村委会表示满意,对村委会干部表示相当的信任和支持。与此同时,数据表明,在三官村有61.9%的村民对当前的村务不太清楚,47.6%的村民不清楚村里是否有村务公开栏或村务公开室。而据村委会干部介绍,村里有相应的民主监督政策及举措,实践分队的同学们也在村委会办公室的楼下看到了内容详尽的村务公开栏,这一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村民民主意识、监督意识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目前农村现状显示,村民委员会所具有的集中管理权,与分散的监督权呈现出非对称性,而这种非对称性往往又导致管理者权力意识的膨胀,引发与民主制度背道而驰的一系列问题。虽然,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监督的职能,但是这种监督在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待于进一步理顺的现实情况下,其监督作用的发挥是受到一定影响的。针对这一现状,农村民主监督的发展应抓好村务公开的普遍实行、村民民主理财小组的积极作为、村民罢免权的切实行使及对村委会成员实行工作过失追究制度等。从同福村村民自治现状来看,民主监督已经从抽象的“纸上权利”变成了实际行动,对于制约村干部的用权行为起到了一定作用,在此基础上,提高村民民主意识、监督意识,使民主监督进一步深入人心,使加强农村村民自治的重中之重!

在此次社会实践过程中,除针对性课题的调查外,我还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在同福村与村支部书记就同福村经济建设、村务工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交流,让我在做好调查的同时,更深入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把目光投向人群、投向社会、投向现实,寻求新的获得真知的途径。

村民自治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5

关键字:村民 自治 现状 调查 建始县

一,村民自治现状

(一)上级部门把村民自治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纳入日常工作体系中

建始县相关部门,乡级领导部门在相关文件的指导下,把村民自治列入日常工作的范畴,每次召开政务会议,都会讨论有关村民自治的相关问题,并积极地深入村级自治组织,了解相关情况,以期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发展完善村民以及自身决策提供真实的基础。

(二)民主选举扎实推进,村民参与选举的积极性不断得到提高

自1987年11月24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草案后,湖北省建始县村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从1989年开.COM的而建立的公开控制和纠错的机制”。主要内容包括对选民和后选人资格、选举程序、保护选民政治权利情况及对选举工作人员工作状况的监督等。由于缺乏一套衔接紧密的程序设计,各别农村地区在选举监督方面“钻空子”,具体表现为选民登记的失序,在正式代表人的确定过程中存在黑箱操作,投票、核对及公布投票方面的失范和打击报复等现象。

第二,村民代表会议的功能需要继续强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确立,在国家权利和基层社会之间形成了一个中介,使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从传统的压力型向新的合作型转变。据了解,在我县,乡镇干部遇事组织服务上村,村干部遇到大事先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在会上把问题与任务说明,形成一致决议后由代表们带头执行,村干部与村民之间形成畅通的沟通渠道,客观上有利于其各项事物运作,村民代表会议功能显著。然而,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并不是所有农村地区都能够及时且有效地发挥村民代表会议的的作用。各别地区对基层重大事物的决策往往还是由村委会单独决定的,村民的意见和想法很难得到重视和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的决策,往往不能够全面考虑民意,有时甚至与民众的基本利益不相符合。长此以往,基层民众高涨的政治参与热情与狭隘的利益表达渠道之间形成冲突,引起民众的不满,为基层政治稳定埋下了隐患。

咸宁市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6

一、咸宁市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情况

1、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着力推进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前,咸宁市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态,去年咸宁市农业总产值达134.8亿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首破4000元大关,达到4411元,比2007年增加674元,增长率达17.9%。去年,咸宁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创建畜牧大市,全面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充分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2、以编制规划为契机,有效开展新农村建设宣传工作,形成了新农村建设的合力。目前,全市各地正在加紧制定和完善县级总体规划、乡级区域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农户庭院规划等四级规划的煞尾工作。为增强党员干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各地以新农村建设编制规划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了浓厚的建设氛围,形成了政府、社会和农民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合唱。

3、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各地在开展村庄整治过程中,加大了农村公路、电网改造、沼气工程、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级组织阵地的规范改造。

4、以建设和谐农村为目标,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丰富了新农村建设内涵。2009年,各地以建设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为重点,着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丰富了新农村建设内涵,夯实了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基础。一是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二是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三是积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四是加强农村组织阵地建设。

二、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全市上下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初步形成了关注新农村、支持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良好氛围。但是,也有一些干部群众在认识上存在偏差。有的片面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修新路、盖新楼,忽视了建设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有的认为新农村建设主要是靠上级拿钱来完成,存在严重的“等、靠、要”依赖思想。此外,也有一部分干部认为新农村建设最好短期内见效,急于求成;另一部分则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无期限工程”,现实困难叫多,持观望等待态度,看着人家怎么干,跟着走,随大流。

2、编制规划重视不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规划先行,按照“县市区制定统筹规划,乡镇制定布局规划,村组制定社区规划,农民要有庭院规划”的要求,分级制定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并且要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通盘考虑,不能急于求成,操之过急。但是目前咸宁市除县(市、区)规划制定基本结束以外,乡镇规划、村规划完成的比例还不到30%。一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没有制定就开始着手。比如“村村通”公路建设,很多地方一般是先将原来的通村公路就地改造为水泥、沥青路面,摆出新农村建设的架势,但对通村公路改造却缺乏合理的规划,导致修好后的通村公路很大一部分是线长、路窄、弯急、坡陡。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有一个经济状况一般的行政村,2004年起通过国家的政策扶持、百姓的集资、外出募捐等形式,筹集到一些钱,开始在原来的路基上硬化村级公路,2006年初基本全线贯通。但随之的新问题又出现了:由于路基在河堤上,去年上半年几场暴雨,河水暴涨,冲刷路基,加上河堤是沙性土质,长达3公里的路基已经多处开始塌陷,弄的当地老百姓叫苦连天。

3、资金投入缺口很大。目前,各地部分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还相当薄弱,筹集资金渠道也很窄,又缺乏一个好的建设资金整合机制,可支配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实在太少。2006年,咸宁市组织专班,主要对2004年、2005年村级债务债权的基本情况以及2005年债务新增和化解情况,进行了摸底清查。初步结果表明,全市922个行政村总债务达4亿元左右,平均每村负债43万余元。由于村级资金来源少,集体经济薄弱,部分村早已成为“空壳村”,许

多该办的事办不了、办不成、无力办。虽然国家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是加大了,但由于建设资金投入主管部门较多,项目分散,资金下拨到地方后,利用效率很低。目前仅县一级的涉农项目,就有发改委、农业、水利、科技、文化、民政、农发、土地、扶贫等十多个部门,纵向条条制约多,难以形成合力,特别是在项目申报源头上的不一致,导致资金难捆绑,项目难整合,重点不突出,效果不太理想,老百姓真正得到的实惠很少。由于农民财力有限,村级大多没有积累,甚至负债,县乡两级财力紧缺,国家部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好政策,很有可能因为地方拿不出配套建设资金而无法实施。

4、村路建设力不从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受资金制约,特别突出表现在公路“村村通”工程配套资金问题上。村路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项目,也是目前开展新农村建设最能见成效的主要项目之一,基本上已经在各地全面铺开,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干得热火朝天。但是,从各地反映的情况来看,由于村路建设资金压力太大,感觉力不从心。一是国家投资比例过小地方配套财政不堪负重。现在一般丘陵地区修一公里水泥路(按要求:3.5米宽,20公分厚),在原路基尚好的基础上硬化最低需要15-17万元,平原地区需要20万元以上,山区则更多。而国家只补贴10万元/公里,剩余缺口仅靠县、乡、村三级难以配套解决,很容易造成新的债务产生。二是公路“村村通”政策与农村现实需求有很大矛盾,农民“行路难”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理想的解决。国家对“村村通”只负责到建制村村部所在地,修连接村部到自然村组的道路资金则无解决途径。截至2005年底,咸宁市各地行政建制村为1376个,2006年底为899个,尚未统计自然村组,加上农村人口“小聚居”的特点,这样,即使“村村通”在近两年内能够全部按国家政策落实到位,各地农村的交通状况仍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改观,大部分村组还是泥巴路“唱主角”,老百姓的“行路难”问题依然十分严峻。

5、试点推广效果不佳。推进年农村建设,抓好试点、示范工作是必要的,但切忌脱离实际高标准、高投入搞试点。现在一些地方有一种倾向,就是为了使试点早出成效,一方面纷纷选定那些经济基础较好,区位、资源优势突出的村组搞试点;另一方面,面上的资金投入不多,而把资金集中投入到试点上,大量精力和资金在个别村组堆砌。这样不仅造成农村新的分配不公,而且本来村组之间就存在差距,自然就使新农村建设试点失去了推广的价值和示范作用,其他村组难以学习,只能望洋兴叹。

三、相关建议

1、着力壮大产业,加快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必须坚持在农业内部挖掘增收潜力、在外部拓宽增收渠道,打造支撑产业,打牢发展基础,形成生产发展的新格局。一是要发展特色产业。立足市场需求,依托资源优势,努力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各地自身特色、支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优势主导产业。二是要抓好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大基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建设力度,大力发展有机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等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按照种植业建板块、畜牧业建小区、水产业建带片的要求,逐步实现基地的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三是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鼓励各种经济成分投资、兴办、联办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强化与农民利益的联结,增加农民收入。四是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尽快完善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加大农业标准的推广实施力度,加强农产品检测和质量认证。五是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2、科学推行试点,切实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应一刀切,更不能主观的设计一个模式到处硬套。新农村建设试点应当把重点放在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机制上,在如何组织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上下功夫;在如何吸引社会各方力量增加农村投入上下功夫;如何树立农村新的文明风尚上下功夫。此外,在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上,要切实搞好村庄建设规划编制。一是村庄规划要有前瞻性,要从村庄未来的长远发展的需要进行规划。二是村庄规划要因地制宜。要根据村庄的地形、地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传统、民族习惯等因素,以保留乡村特色、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为宗旨,把乡村所具有的特色通过规划更完好的保存和发扬下去,让新农村规划因地制宜,各具特色,避免全国乡村规划雷同化、简单化。三是乡村规划要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规划既要着眼未来,也要考虑到当前农民的承受能力。应该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程度、农民的承受能力来合理规划新农村的发展速度和重点,使新农村规划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切实可行。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7

(一) 村民自治法律法规欠缺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于2010年10月28日再次经过修订, 但是村民的个人认识依然欠缺, 有待完善。如选举诉讼制度依旧空白、回避制度没有引入、村委会每届任期不合理等等。

(二) 村民普遍缺乏法律意识

首先, 村民法律意识的淡薄。通过问卷调查, 有36%的村民偶尔受过法制教育, 24%的村民则从来没有受到过法制教育;其次, 村民对法律的作用认识不足;第三, 村民对参政议政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 封建残余思想依然笼罩在农村, 使得村民缺乏维权意识。

(三) 村党组织与村委会关系重叠, 乡镇机关干涉村民自治

由于村党组织与村委会在实践过程中很多出现了身份重叠关系和利益重叠关系, 这样就很难实现真正的监督。这种监督是自我监督, 缺乏实际操作意义的监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 乡镇政府不干预村内的事务, 只能在必要时进行业务上的指导, 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对村干部发号施令, 甚至有的乡镇政府居然用红头文件任免村委会干部, 还有的乡镇领导对于村民自己推选的村委会候选人动用警力。不仅乡镇领导干部如此, 就连村干部也认为“指导”就是“领导”。

(四) 选举存在漏洞

首先, 买卖选票贿赂选举。在选举前, 很多候选人利用家族势力拉选票, 或是利用金钱与承诺拉拢选民, 使得自己在选举过程中得到更多的选票。其次, 村民缺乏选举意识, 村干部无视选民权利, 私自伪造代填选票。

二、对策

(一)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健全法制制度

1. 建立选举诉讼制度

选举诉讼制度不仅要求候选人的权利与义务、诉讼期限, 而且要有量化的处罚标准。比如说诉讼期限为二年, 而且对非法获得竞选结果者处以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 终身不能参加竞选;情节特别严重者, 追究刑事责任。

2. 适当调整村委会每届的任期

《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村委员每届任期三年, 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然而这样的任期太短, 不利于开展工作;现在乡镇五年才换届, 村委会主任绝大部分是乡镇人大代表, 三年换届后一些落选村主任的人大代表资格依然存在, 新当选的村主任却无法担当村民的代言人。建议村委会五年一换届, 这有利于基层干部队伍的稳定, 也有利于村级工作的连续性。

3. 依法细化候选人任职资格条件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五条规定:“村民提名候选人, 应当从全体村民利益出发, 推荐奉公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热心公益, 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村民为候选人”, 但这个标准没有可操作性, 比如, 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 是候选人具有高中以上学历, 且无残缺者, 在以前工作中所取得成绩已超过其行业平均水平。同时, 《村委会组织法》应增加违法违纪候选人消极的限制性资格条件, 防止个人素养较差的人员被选为村委会成员的尴尬情况发生。

4. 在村民自治中引入回避制度

在农村, 农民大都是世代相居一地, 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宗族和血缘、姻亲关系。目前在有些地方的村委会中, 村“两委”成员和乡镇领导之间、村“两委”成员之间、甚至“选委会”成员与候选人之间都存在直系血亲或姻亲关系。但现行法律法规对此没有禁止条款, 因此有必要引入回避制度。

(二) 划清“两委”的地位, 实行“二元化”管理

在村民自治制度设计上应该明确规定村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仅为宏观意识形态方面的领导, 其他日常村务均由村委会和村民自己处理。从而走向“两委”积极配合的“二元化”管理, 走出过去的“一元化”管理模式。

(三) 加强农村法制建设, 提高村民整体素质

要实现完全的村民自治, 就必须加强对农村法制建设的规划和指导, 提高农村干部与群众的法制观念, 建立行政执法投诉和责任追究制等, 使村民自治在完善的法制下进行。

加强村民文化素质教育, 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一要强化民主教育, 教育村民如何当家作主;二要强化法制教育, 利用会议、广播、电视、墙报以及一些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 让村民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

村民自治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它关系到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繁荣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村民自治更是涉及到民族平等团结、和睦共进等重大政治性、民族性问题。但村民自治的成长是一个艰难缓慢的过程, 但它却拥有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 席卷中华大地, 为我国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村民自治是现代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石,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在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中, 必须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重大作用。但当前, 我国农村存在诸多直接影响农村基层社会健康发展的因素。文章指出了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村民自治,村委会,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陶林.社会主义新农村视角下的村民自治研究述评[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9, (1) .

[2]刀加田, 苏日满都呼.对当前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几点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5) .

兴宁市村民自治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8

关键词:阳光体育;南宁市中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中图分类号】 G633.96【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208-02

2006 年12 月23 日,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近年来,“阳光体育运动”频频出现在媒体报端。但是,在南宁市有不少人甚至连体育教师和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也相当陌生,不知阳光体育运动的缘起与目标、南宁市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状况等。本文主要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形成结论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南宁市中学。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从参考文献中搜集一些当今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和研究概况。

(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南宁市沛鸿中学、南宁市第二中学、南宁市第三中学、南宁市第四中学、南宁市第十九中学、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南宁市第二十九中学和南宁市第三十六中学的学生和体育老师进行随机抽查,发放调查问卷532份,其中学生500份,体育教师32份,学生问卷回收486份,有效问卷472份,有效率为94.4%;体育老师问卷回收32份,有效问卷为32份,有效率为100%。

(3)访谈法:在做问卷调查的同时,对所调查的部分学生和全部体育老师就有关南宁市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访谈,并作笔录。

(4)数据统计法:对调查问卷的有用数据进行统计。

二 结果与分析

1.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缘起与目标 。

(1)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缘起。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在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大背景下产生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10 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0 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已达24%。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小学生为31%、初中生为58%,高中生为67%,大学生为 82%。在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和学校教育改革以及学校体育工作特点的基础上,2006年底,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

(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

《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是“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决定提出了目标实现的检测量化标准,就是“用3 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 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1 小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2 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2.在“阳光体育”视野下南宁市中学体育状况。

(1)南宁市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前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3年后体育运动目标对比分析。

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通过对体育教师的调查,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前和开展3年后所调查的学校都全面实施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每天锻炼达到1小时的学生由原来的42%上升到了68%,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学生由原来的78%上升到了90%,掌握两项以上运动技能的学生由原来的60%上升到了86%。在四项量化标准中,有三个标准超过了原来既定的目标,“每天锻炼1小时”这个目标没有达到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运动时间没有得到保障是南宁市中学生的一个软肋。

(2)南宁市中学生目前平均每天锻炼时间。

表2可以看出,南宁市中学的学生平均每天锻炼的时间达1小时以上占68.22%,1小时以下的学生占31.78%。 根据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南宁市大多数中学安排每个班级每周上两节体育与健康课,每节40分钟,每周在课外开展两次阳光体育活动,每次60分钟。理论上分析,学生每周两节体育课,参加两次阳光体育运动,再加上学生自发参加的课外体育活动,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每个学习日有1小时的锻炼时间。然而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平均每天锻炼1小时以上的学生并没有达到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大部分的学生除了参加学校开展的体育课和早操,还能抽时间参加体育锻炼,还有31.78%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达1小时的,这占了很大的比例。

根据表3可知,在平均每天锻炼不足1小时的学生中,由于学习压力大,没时间锻炼占80%;家长不够支持占5.33%;领导重视不够占24%;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占14.67%;场地器材不足占53.33.%;其他9.33%;由于中学课程比较紧,受升学率压力的影响。学校领导、老师、家长们似乎更加关心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使学生们有很少自己支配锻炼的时间。有相当大部分的学生在参加体育与健康课和阳光体育运动之余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

(3)南宁市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主要项目以及学生态度。

南宁市中学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主要以跑步、球类活动、体育游戏以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为主。实施阳光体育活动后,学生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以及运动的方式比以前更多,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参加体育活动对自身的身体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都有所提高,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这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4)南宁市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存在问题。从现在各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况来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存在着只有68.22%的学生能够做到平均每个学习日锻炼1小时或以上,并没有达到85%的阳光体育运动目标要求;存在着领导重视不够,光喊口号,政策没有落实到处,市局没有布置检查工作;不够重视学生身体锻炼,不注重课外体育活动、学校文体活动以及阳光体育运动,只注重学生文化学习;存在着一般学校体育工作与阳光体育运动不能区分的问题,在正常开展的学校体育工作或活动上冠以阳光体育运动之名,就算是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着对阳光体育运动实质理解不准的问题,不知在工作中如何开展工作,不知哪些工作属于阳光体育运动的范畴;对阳光体育运动以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文件的一体化理解不够,还没找到一种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方法等问题。

三 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结论与建议

1.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进行长远规划。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绝不是开展几项活动,也不是开展三年后,在2009年阳光体育运动考核评估后就结束了,从09年到现在的三年,还有往后数十年,还是应该持续地坚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在南宁市有些中学在理解上存在偏差,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等同于体育教学课,等同于群体性体育竞赛,等同于课外体育活动,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也是短视的。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目标大部分都达到了,达到了的目标我们要保持,继续发扬;没有达到的目标,必须进行长远规划,从政策、制度、经费等方面全方位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特别是以围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充分发挥南宁市教育局、体育局以及共青团部门的作用。

南宁市教育局是南宁市教育事业的单位,南宁市体育局是南宁市体育事业的单位;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不仅仅是教育局的事,也是体育局的事;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充分发挥南宁市教育局和体育局的作用。教育部门无论从经费、人力等提供阳光体育运动的保障来说都是有限的,而南宁市体育局有专门用于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专项资金,可以从南宁市体育彩票公益金里划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专项资金,可以发挥体育局人力资源和利用其举办活动能力的灵活性共同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服务。在中学里也要注意发挥共青团组织作用,广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引导大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主线。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为主线。2007 年实施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措施,它是国家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个体在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4.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充分发挥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作用,建立长效机制。

上一篇:大学生本科结业论文下一篇:保安部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